CN110873226B - 节流装置及具有其的换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节流装置及具有其的换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73226B
CN110873226B CN201811005057.5A CN201811005057A CN110873226B CN 110873226 B CN110873226 B CN 110873226B CN 201811005057 A CN201811005057 A CN 201811005057A CN 110873226 B CN110873226 B CN 1108732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ottling
hole
air inlet
connecting section
thro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0505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73226A (zh
Inventor
宋治国
单宇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unAn Hetian Met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unAn Hetian Met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unAn Hetian Met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unAn Hetian Met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0505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73226B/zh
Priority to KR1020207021598A priority patent/KR102376051B1/ko
Priority to PCT/CN2019/072832 priority patent/WO201914488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8732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32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732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32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51/00Other details not peculiar to particular types of valves or cut-off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afet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流装置及具有其的换热系统。其中,节流装置包括:管体,具有内腔;固定座,固定设置在内腔中,固定座具有进气孔、排气孔及与进气孔和排气孔均连通的容纳腔,且进气孔和排气孔均与内腔连通;节流结构,可移动地设置在容纳腔内,节流结构包括第一节流部和第二节流部;其中,第一节流部可伸入进气孔内以减少进入进气孔的气体,第二节流部可伸入排气孔内以减少进入排气孔的气体,直至进入容纳腔内的气体的流量达到预设值。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节流装置不能够控制流过其的流量值的问题。

Description

节流装置及具有其的换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节流装置及具有其的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节流装置的节流结构上只有一个节流部,在节流装置进行节流的过程中,节流装置只能减小流量,而不能对流经节流装置的流量值进行控制,则不能够满足生产加工的流量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流装置及具有其的换热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节流装置不能够控制流过其的流量值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节流装置,包括:管体,具有内腔;固定座,固定设置在内腔中,固定座具有进气孔、排气孔及与进气孔和排气孔均连通的容纳腔,且进气孔和排气孔均与内腔连通;节流结构,可移动地设置在容纳腔内,节流结构包括第一节流部和第二节流部;其中,第一节流部可伸入进气孔内以减少进入进气孔的气体,第二节流部可伸入排气孔内以减少进入排气孔的气体,直至进入容纳腔内的气体的流量达到预设值。
进一步地,节流装置还包括:堵头,设置在排气孔处以对排气孔进行封堵,堵头具有通气孔,通气孔与容纳腔及内腔均连通,第二节流部可伸入通气孔内以对进入通气孔的气体进行节流;弹性结构,设置在堵头与节流结构之间,弹性结构给节流结构提供朝向进气孔一侧运动的弹性力。
进一步地,节流结构还包括连接柱,第一节流部和第二节流部分别设置在连接柱的两端,连接柱具有供气体通过的第一通气结构;其中,气体进入进气孔内并经由第一通气结构后从通气孔排出至内腔中。
进一步地,第一通气结构为沿连接柱的轴向延伸的通槽或通孔,或第一通气结构为沿连接柱的轴线螺旋设置的凹部。
进一步地,弹性结构为弹簧,堵头朝向节流结构的表面具有突出结构,弹簧的一端套设在突出结构上,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柱抵接,以向连接柱提供弹性力。
进一步地,节流装置还包括:限位件,设置在排气孔处,限位件具有对节流结构的轴向运动进行限位的限位部,限位部位于弹性结构与容纳腔的腔壁之间。
进一步地,限位件包括与限位部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夹设在固定座与堵头之间且与固定座限位止挡,限位部为板状结构或弧形结构。
进一步地,节流结构还包括:连接套筒;与第一节流部连接的第一连接段,第一连接段伸入连接套筒的一端以与连接套筒连接;与第二节流部连接的第二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伸入连接套筒的另一端以与连接套筒连接;其中,第一连接段上具有第二通气结构,第二连接段上具有与第二通气结构相连通的第三通气结构,气体进入进气孔内并依次经由第三通气结构和第二通气结构后从通气孔排出至内腔中。
进一步地,节流结构还包括:与第一节流部连接的第三连接段,第三连接段具有容纳槽,第三连接段具有与容纳槽和容纳腔均连通的第四通气结构;与第二节流部连接的第四连接段,371第四连接段伸入容纳槽内且与容纳槽固定连接,第四连接段具有与容纳槽和容纳腔均连通的第五通气结构,且第四通气结构与第五通气结构相连通;其中,气体进入进气孔内并依次经由第四通气结构和第五通气结构后从通气孔排出至内腔中。
进一步地,第一节流部为第一锥状结构,在进气孔至排气孔的方向上,至少部分第一锥状结构的尺寸逐渐增大,第二节流部为第二锥状结构,在进气孔至排气孔的方向上,至少部分第二锥状结构的尺寸逐渐减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系统,换热系统包括上述的节流装置。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节流结构可移动地设置在容纳腔内,节流结构的第一节流部可伸入进气孔内以减少进入进气孔的气体,第二节流部可伸入排气孔内以减少进入排气孔的气体,则第一节流部和第二节流部能够对进入固定座的容纳腔内的气体进行流量调节,直至第一节流部和第二节流部在容纳腔内达到受力平衡,以使经过节流装置的气体的流量达到预设值。这样,通过第一节流部和第二节流部的共同调节以使节流装置能够控制流过其的流量值,以满足不同生产加工需求,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节流装置不能够控制流过其的流量值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节流装置的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节流装置的节流结构的主视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的节流结构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节流装置的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图5示出了图4中的节流装置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图6示出了图4中的节流装置的俯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节流装置的实施例三的剖视图;
图8示出了图7中的节流装置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以及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节流装置的实施例四的节流结构的主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管体;11、内腔;20、固定座;21、进气孔;22、排气孔;23、容纳腔;24、阀口;30、节流结构;31、第一节流部;32、第二节流部;33、连接柱;331、第一通气结构;34、连接套筒;35、第一连接段;351、第二通气结构;36、第二连接段;361、第三通气结构;37、第三连接段;371、容纳槽;372、第四通气结构;38、第四连接段;381、第五通气结构;40、堵头;41、通气孔;42、突出结构;50、弹性结构;60、限位件;61、限位部;62、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节流装置不能够控制流过其的流量值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及具有其的换热系统。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节流装置包括管体10、固定座20及节流结构30。其中,管体10具有内腔11。固定座20固定设置在内腔11中,固定座20具有进气孔21、排气孔22及与进气孔21和排气孔22均连通的容纳腔23,且进气孔21和排气孔22均与内腔11连通。节流结构30可移动地设置在容纳腔23内,节流结构30包括第一节流部31和第二节流部32;其中,第一节流部31可伸入进气孔21内以减少进入进气孔21的气体,第二节流部32可伸入排气孔22内以减少进入排气孔22的气体,直至进入容纳腔23内的气体的流量达到预设值。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节流结构30可移动地设置在容纳腔23内,节流结构30的第一节流部31可伸入进气孔21内以减少进入进气孔21的气体,第二节流部32可伸入排气孔22内以减少进入排气孔22的气体,则第一节流部31和第二节流部32能够对进入固定座20的容纳腔23内的气体进行流量调节,直至第一节流部31和第二节流部32在容纳腔23内达到受力平衡,以使经过节流装置的气体的流量达到预设值。这样,通过第一节流部31和第二节流部32的共同调节以使节流装置能够控制流过其的流量值,以满足不同生产加工需求,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节流装置不能够控制流过其的流量值的问题。
如图1所示,节流装置还包括堵头40及弹性结构50。其中,堵头40设置在排气孔22处以对排气孔22进行封堵,堵头40具有通气孔41,通气孔41与容纳腔23及内腔11均连通,第二节流部32伸入通气孔41内以对进入通气孔41的气体进行节流。弹性结构50设置在堵头40与节流结构30之间,弹性结构50给节流结构30提供朝向进气孔21一侧运动的弹性力。这样,在节流装置运行过程中,节流结构30的第一节流部31和第二节流部32在气体的作用下在容纳腔23内移动,以实现节流结构30对进气孔21和通气孔41的节流作用,直至节流结构30的受力达到平衡,则从通气孔41排出的气体流量值达到预设值,以实现节流装置对流量(最大流量)的控制。
具体地,在节流结构运行过程中,气体从进气孔21进入容纳腔23内且推动节流结构30朝向排气孔22运动,则节流结构30将弹性结构50压缩,弹性结构50对节流结构30施加弹性力,以使节流结构30朝向进气孔21运动,以实现节流结构30在容纳腔23内的移动,直至节流结构30在气体推力和弹性力的共同作用下受力平衡,则从通气孔41排出的气体流量值达到预设值。
如图1至图3所示,节流结构30还包括连接柱33,第一节流部31和第二节流部32分别设置在连接柱33的两端,连接柱33具有供气体通过的第一通气结构331。其中,气体进入进气孔21内并经由第一通气结构331后从通气孔41排出至内腔11中。这样,气体从进气孔21进入至容纳腔23内,在节流结构30移动过程中,以使从通气孔41排出的气体流量值达到预设值。在上述过程中,进入容纳腔23内的气体经由第一通气结构331从通气孔41排出,以确保气体在节流结构30内的气体流畅性。
如图3所示,第一通气结构331为沿连接柱33的轴向延伸的通槽。这样,进入容纳腔23的气体能够通过通槽进入通气孔41内并从通气孔41排出。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通气结构331的结构不限于此。可选地,第一通气结构331为沿连接柱33的轴向延伸的通孔。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气结构331的横截面积大于或等于阀口24的横截面积。
如图1所示,弹性结构50为弹簧,堵头40朝向节流结构30的表面具有突出结构42,弹簧的一端套设在突出结构42上,弹簧的另一端可与连接柱33抵接,以向连接柱33提供弹性力。这样,上述设置使得弹簧在堵头40上的安装更加稳固,不会与堵头脱离,以保证弹簧能够对节流结构30施加弹性力。
具体地,在节流装置运行过程中,节流结构30在弹簧的弹性力和气体的推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在容纳腔23内移动,直至节流结构30受力平衡,则从通气孔41排出的气体的流量达到预设值。在进入进气孔21的气体的推动力(流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更换弹簧(改变弹簧的弹性系数),以使节流结构30在不同的平衡力作用下达到平衡,以改变经节流装置节流后的气体的流量值,以满足不同流量值的生产需求,扩大节流装置的使用范围。
如图1所示,节流装置还包括限位件60。其中,限位件60设置在排气孔22处,限位件60具有对节流结构30的轴向运动进行限位的限位部61,限位部61位于弹性结构50与容纳腔23的腔壁之间。这样,当从进气孔21进入的气体流量较大时,气体推动节流结构30朝向通气孔41运动,以使节流结构30压缩弹簧,则限位件60能够对节流结构30进行限位止挡,以防止节流结构30对弹簧产生超过弹簧本身最大弹力而使弹簧压并(并圈)甚至断裂失效,进而提升节流装置的结构可靠性。
如图1所示,限位件60包括与限位部61连接的连接部62,连接部62夹设在固定座20与堵头40之间且与固定座20限位止挡,限位部61为弧形结构。这样,上述安装方式使得限位件60与固定座20的安装更加稳固,以保证限位部61能够对节流结构30进行限位止挡。
具体地,限位部61朝向连接柱33的表面与连接柱33限位止挡,以实现限位件60对节流结构30的限位止挡,防止节流结构30对弹簧产生过压缩。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部61的结构不限于此。可选地,限位部61为板状结构。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实现。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节流部31为第一锥状结构,在进气孔21至排气孔22的方向上,全部第一锥状结构的尺寸逐渐增大,第二节流部32为第二锥状结构,在进气孔21至排气孔22的方向上,全部第二锥状结构的尺寸逐渐减小。这样,上述结构设置保证第一节流部31和第二节流部32既能够对进气孔21和通气孔41进行节流,还能够使得气体经由进气孔21和通气孔41,进而使得节流装置能够正常运行。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换热系统(未示出),换热系统包括上述的节流装置。可选地,换热系统为空调器。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中的节流装置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节流结构30的结构不同。
如图4至图6所示,节流结构30还包括连接套筒34、第一连接段35及第二连接段36。其中,第一连接段35与第一节流部31连接,第一连接段35伸入连接套筒34的一端以与连接套筒34连接。第二连接段36与第二节流部32连接,第二连接段36伸入连接套筒34的另一端以与连接套筒34连接。其中,第一连接段35上具有第二通气结构351,第二连接段36上具有与第二通气结构351相连通的第三通气结构361,气体进入进气孔21内并依次经由第三通气结构361和第二通气结构351后从通气孔41排出至内腔11中。这样,上述设置使得节流结构30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实现。
具体地,第一连接段35伸入连接套筒34的上端内且与该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段36伸入连接套筒34的上端内且与该端固定连接,以将第一连接段35和第二连接段36固定在连接套筒34上,进而将第一节流部31和第二节流部32与连接套筒34连接在一起。其中,第一连接段35朝向第二连接段36的端部与第二连接段36朝向第一连接段35的端部之间具有过气间隙,以使从进气孔21进入容纳腔23的气体依次经由第二通气结构351、过气间隙及第三通气结构361后从通气孔41排出。
可选地,第二通气结构351为沿第一连接段35的轴向延伸的通槽。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实现。
可选地,第三通气结构361为沿第一连接段35的轴向延伸的通槽。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实现。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中的节流装置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节流结构30的结构不同。
如图7和图8所示,节流结构30还包括第三连接段37和第四连接段38。其中,第三连接段37与第一节流部31连接,第三连接段37具有容纳槽371,且第三连接段37具有与容纳槽371和容纳腔23均连通的第四通气结构372。第四连接段38与第二节流部32连接,第四连接段38伸入容纳槽371内且与容纳槽371固定连接,第四连接段38具有与容纳槽371和容纳腔23均连通的第五通气结构381,且第四通气结构372与第五通气结构381相连通。其中,气体进入进气孔21内并依次经由第四通气结构372和第五通气结构381后从通气孔41排出至内腔11中。这样,上述设置使得节流结构30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实现。
具体地,第四连接段38伸入第三连接段37的容纳槽371内且与容纳槽371的槽壁固定连接,以实现第三连接段37与第四连接段38的连接。之后,从进气孔21进入容纳腔23的气体依次经由第四通气结构372及第五通气结构381后从通气孔41排出至内腔11中。
可选地,第四连接段38与容纳槽371过盈配合。
可选地,第四连接段38与容纳槽371的槽壁焊接。这样,上述连接方式使得第三连接段37与容纳槽371的连接更加稳固,提升节流结构30的结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通气结构372包括沿第三连接段37的径向延伸的第一径向通孔和与第一径向通孔相连通的第一轴向通孔。可选地,第五通气结构381包括沿第四连接段38的径向延伸的第二径向通孔和与第二径向通孔相连通的第二轴向通孔。其中,第一轴向通孔与第二轴向通孔相连通。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中的节流装置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通气结构331的结构不同。
如图9所示,第一通气结构331为沿连接柱33的轴线螺旋设置的凹部。这样,进入容纳腔23的气体能够通过凹部进入通气孔41内并从通气孔41排出。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实现。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节流结构可移动地设置在容纳腔内,节流结构的第一节流部可伸入进气孔内以减少进入进气孔的气体,第二节流部可伸入排气孔内以减少进入排气孔的气体,则第一节流部和第二节流部能够对进入固定座的容纳腔内的气体进行流量调节,直至第一节流部和第二节流部在容纳腔内达到受力平衡,以使经过节流装置的气体的流量达到预设值。这样,通过第一节流部和第二节流部的共同调节以使节流装置能够控制流过其的流量值,以满足不同生产加工需求,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节流装置不能够控制流过其的流量值的问题。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体(10),具有内腔(11);
固定座(20),固定设置在所述内腔(11)中,所述固定座(20)具有进气孔(21)、排气孔(22)及与所述进气孔(21)和所述排气孔(22)均连通的容纳腔(23),且所述进气孔(21)和所述排气孔(22)均与所述内腔(11)连通;
节流结构(3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容纳腔(23)内,所述节流结构(30)包括第一节流部(31)和第二节流部(32);其中,所述第一节流部(31)可伸入所述进气孔(21)内以减少进入所述进气孔(21)的气体,所述第二节流部(32)可伸入所述排气孔(22)内以减少进入所述排气孔(22)的气体,直至进入所述容纳腔(23)内的所述气体的流量达到预设值;其中,通过所述第一节流部(31)和所述第二节流部(32)的共同调节以使所述节流装置能够控制流过其的流量值;
限位件(60),设置在所述排气孔(22)处,所述限位件(60)具有对所述节流结构(30)的轴向运动进行限位的限位部(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装置还包括:
堵头(40),设置在所述排气孔(22)处以对所述排气孔(22)进行封堵,所述堵头(40)具有通气孔(41),所述通气孔(41)与所述容纳腔(23)及所述内腔(11)均连通,所述第二节流部(32)可伸入所述通气孔(41)内以对进入所述通气孔(41)的所述气体进行节流;
弹性结构(50),设置在所述堵头(40)与所述节流结构(30)之间,所述弹性结构(50)给所述节流结构(30)提供朝向所述进气孔(21)一侧运动的弹性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结构(30)还包括连接柱(33),所述第一节流部(31)和所述第二节流部(32)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柱(33)的两端,所述连接柱(33)具有供所述气体通过的第一通气结构(331);其中,所述气体进入所述进气孔(21)内并经由所述第一通气结构(331)后从所述通气孔(41)排出至所述内腔(11)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结构(331)为沿所述连接柱(33)的轴向延伸的通槽或通孔,或所述第一通气结构(331)为沿所述连接柱(33)的轴线螺旋设置的凹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50)为弹簧,所述堵头(40)朝向所述节流结构(30)的表面具有突出结构(42),所述弹簧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突出结构(42)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柱(33)抵接,以向所述连接柱(33)提供所述弹性力。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61)位于所述弹性结构(50)与所述容纳腔(23)的腔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60)包括与所述限位部(61)连接的连接部(62),所述连接部(62)夹设在所述固定座(20)与所述堵头(40)之间且与所述固定座(20)限位止挡,所述限位部(61)为板状结构或弧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结构(30)还包括:
连接套筒(34);
与所述第一节流部(31)连接的第一连接段(35),所述第一连接段(35)伸入所述连接套筒(34)的一端以与所述连接套筒(34)连接;
与所述第二节流部(32)连接的第二连接段(36),所述第二连接段(36)伸入所述连接套筒(34)的另一端以与所述连接套筒(34)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段(35)上具有第二通气结构(351),所述第二连接段(36)上具有与所述第二通气结构(351)相连通的第三通气结构(361),所述气体进入所述进气孔(21)内并依次经由所述第三通气结构(361)和第二通气结构(351)后从所述通气孔(41)排出至所述内腔(11)中。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结构(30)还包括:
与所述第一节流部(31)连接的第三连接段(37),所述第三连接段(37)具有容纳槽(371),所述第三连接段(37)具有与所述容纳槽(371)和所述容纳腔(23)均连通的第四通气结构(372);
与所述第二节流部(32)连接的第四连接段(38),所述第四连接段(38)伸入所述容纳槽(371)内且与所述容纳槽(371)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段(38)具有与所述容纳槽(371)和所述容纳腔(23)均连通的第五通气结构(381),且所述第四通气结构(372)与所述第五通气结构(381)相连通;
其中,所述气体进入所述进气孔(21)内并依次经由所述第四通气结构(372)和所述第五通气结构(381)后从所述通气孔(41)排出至所述内腔(11)中。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部(31)为第一锥状结构,在所述进气孔(21)至所述排气孔(22)的方向上,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锥状结构的尺寸逐渐增大,所述第二节流部(32)为第二锥状结构,在所述进气孔(21)至所述排气孔(22)的方向上,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锥状结构的尺寸逐渐减小。
11.一种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节流装置。
CN201811005057.5A 2018-01-25 2018-08-30 节流装置及具有其的换热系统 Active CN1108732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05057.5A CN110873226B (zh) 2018-08-30 2018-08-30 节流装置及具有其的换热系统
KR1020207021598A KR102376051B1 (ko) 2018-01-25 2019-01-23 스로틀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열교환시스템
PCT/CN2019/072832 WO2019144884A1 (zh) 2018-01-25 2019-01-23 节流装置及具有其的换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05057.5A CN110873226B (zh) 2018-08-30 2018-08-30 节流装置及具有其的换热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3226A CN110873226A (zh) 2020-03-10
CN110873226B true CN110873226B (zh) 2021-12-07

Family

ID=69715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05057.5A Active CN110873226B (zh) 2018-01-25 2018-08-30 节流装置及具有其的换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7322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20441Y (zh) * 2002-02-10 2002-11-13 宜兴市四通家电配套厂 一种冰箱用双稳态二位三通电磁阀
CN201310664Y (zh) * 2008-11-20 2009-09-16 江苏光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分体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压力平衡阀
CN103629366B (zh) * 2013-11-06 2016-03-02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增压阀及润滑系统
CN104930224A (zh) * 2014-03-23 2015-09-23 胡森 抗燃油真空滤油机的直通式单向阀
CN103883768B (zh) * 2014-04-22 2016-03-16 张筱秋 一种外螺纹接头三板导流铝合金垂直单向阀
CN206347160U (zh) * 2016-12-28 2017-07-21 江苏特思克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两用阀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3226A (zh) 2020-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49122B (zh) 管接头
CN210123018U (zh) 电子膨胀阀
EP2226536A1 (en) A control ball valve
WO2013000389A1 (zh) 一种流量调节阀
US20040089349A1 (en) Bi-directional constant flow device
US20100301252A1 (en) Universal Valve System
EP3371497B1 (en) Balanced valve trim and method of reducing stem forces on a valve stem
KR101885419B1 (ko) 제어 밸브
US20070175529A1 (en) Three-way, two-position in-tube solenoid gas valve assembly
CN110873226B (zh) 节流装置及具有其的换热系统
US10247320B2 (en) Pressure regulating valve
JP2009259136A (ja) 流体圧機器に用いられる絞り構造
CN110998133A (zh) 用于减震器的电控阀
CN103711964A (zh) 自对准阀塞
CN110296537A (zh) 燃气热水装置用的带稳流泄压的进水接口
CN112361030A (zh) 一种冷热切换动态平衡电动调节阀
CN109000005A (zh) 一种开启压力可调的单向阀
KR102376051B1 (ko) 스로틀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열교환시스템
US20210033208A1 (en) Check valve
EP2994639B1 (en) Electromechanical pump
CN217177640U (zh) 阀座及具有其的电子膨胀阀
CN215806405U (zh) 阀座及具有其的电子膨胀阀
CN112081928A (zh) 电子膨胀阀
CN210003817U (zh) 阀装置
CN204985833U (zh) 高位双通时控燃气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