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69741A - 分析装置以及流路板 - Google Patents

分析装置以及流路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69741A
CN110869741A CN201880045844.4A CN201880045844A CN110869741A CN 110869741 A CN110869741 A CN 110869741A CN 201880045844 A CN201880045844 A CN 201880045844A CN 110869741 A CN110869741 A CN 1108697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flow path
plate
liquid
detec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4584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69741B (zh
Inventor
伊藤淳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869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697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697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697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01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optical investigation
    • G01N21/13Moving of cuvettes or solid samples to or from the investigating st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59Transmissivit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01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optical investigation
    • G01N21/03Cuvette constructions
    • G01N21/05Flow-through cuvett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5Investigating moving fluids or granular soli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60Construction of the colum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62Det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1N30/74Optical detect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01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optical investigation
    • G01N21/03Cuvette constructions
    • G01N2021/0378Shap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1/00Features of devices classified in G01N21/00
    • G01N2201/06Illumination; Optics
    • G01N2201/068Optics, miscellaneou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60Construction of the column
    • G01N30/6095Micromachined or nanomachined, e.g. micro- or nanosiz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Optical Measuring Cell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分析装置(10)具有:流路板(20),在内部具备供液体通过的流路,形成为矩形状,具有透光性;发光部(30),具备发光透镜,照射出光;以及受光部(40),具备受光透镜,接收所述光,所述分析装置对在所述流路板内流动的所述液体进行分析,流路板(20)在端面具有形成为隔着所述流路的一部分而对置的一对缺口部,所述一对缺口部是供所述发光部配置的第一缺口部和供所述受光部配置的第二缺口部。

Description

分析装置以及流路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装置以及流路板。
背景技术
具有如下一种分析装置:在分析体液(血液或者在体内外分泌或排泄的液体(包含汗液、唾液))中所含的蛋白质、核酸等成分、从工厂等排出的排水中所含的化学物质等微量的物质时,使用流路板(也称作流路芯片)来分析作为测定对象的液体(流体)。
关于流路板,只需少量分析所需的试样、试药的量,就能够高精度并且在短时间内进行分析。因此,流路板被期待为使用于临床检查、食物检查、或者环境检查等各种用途。特别是,近年来,在诊疗、护理等医疗现场中,期待被使用于简易并且迅速地进行检查的现场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
作为流路板,例如公开了一种具备液相色谱用的柱和支承柱的支承体在内的流路单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流路单元由第一板以及第二板构成支承体,通过使第一板与第二板贴合,形成柱保持部与流体流路,且在第一板的表面设有液体的流入口以及流出口。
在分析作为测定对象的液体时,流路单元被插入分析装置,在液体注入流路单元时,在流路单元中分离液体中的成分。之后,从流路单元流出的液体被供给到来自光源的光所照射的流通池。通过检测经过流通池内的光,并计算被液体中的成分吸收的吸光度,从而分析液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356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1807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将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以往的分析装置中,作为分析对象即液体,可分析多种检体,因此每当利用分析装置分析液体时,需要预先利用清洗液等充分地清洗流通池内,避免对分析产生影响。
另外,在即使清洗了流通池也不能充分地去除流通池内的污垢等的流通池的再利用变难的情况下,更换流通池。在更换流通池时,需要高精度地进行设于分析装置的主体内的光学部件与新的流通池之间的位置调整,因此流通池的更换需要时间。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易并且高精度地进行从光学部件照射的光的光轴的位置调整的分析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分析装置具有:流路板,在内部具备供液体通过的流路,形成为矩形状,并具有透光性;发光部,具备发光透镜,照射出光;以及受光部,具备受光透镜,对所述光进行接收,所述分析装置对在所述流路板内流动的所述液体进行分析,所述流路板在端面具有一对缺口部,该一对缺口部形成为隔着所述流路的一部分而对置,所述一对缺口部是供所述发光部配置的第一缺口部和供所述受光部配置的第二缺口部。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分析装置能够简易并且高精度地进行从光学部件照射的光的光轴的位置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表示具备一实施方式的流路板的分析装置的图。
图2是流路板的立体图。
图3是流路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流路板的俯视图。
图5是流路板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分离柱的立体图。
图7是图4的I-I剖面的分离柱的放大剖面图。
图8是表示发光用镜筒的立体图。
图9是发光用镜筒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使发光用镜筒以及受光用镜筒下降到流路板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将发光用镜筒以及受光用镜筒设置于流路板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设置了发光用镜筒以及受光用镜筒的状态的流路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为了容易理解,有附图中的各部件的比例尺与实际不同的情况。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分析装置的高度方向的一方称为上或者上方,将分析装置的高度方向的另一方称为下或者下方。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使用三轴方向(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的三维正交坐标系,将分析装置的宽度方向设为X方向,将深度方向设为Y方向,将高度方向设为Z方向。
<分析装置>
对一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示意地表示具备一实施方式的流路芯片的分析装置的图。如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10具有流路板20、发光部30、受光部40以及驱动部50,分析检查对象的液体。另外,图1所示的分析装置10表示发光部30以及受光部40还没有安装于流路板20的状态。作为检查对象的液体(试样),例如可列举源自于生物体的物质(血液、汗液、唾液或者尿液等)、合成的化学物质(农药、医药品、食品添加物等)、或者环境负荷物质(排水、废液或者地下水等)等。
对流路板20进行说明。图2是流路板20的立体图,图3是流路板20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流路板20的俯视图,图5是流路板20的主视图。如图2~图5所示,流路板20在俯视时形成为矩形状,具有透光性。流路板20具有板状的第一板201以及第二板202,沿板厚方向层叠第一板201与第二板202而构成。
第一板201以及第二板202使用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作为所述材料,例如可列举丙烯酸类树脂、环烯烃类树脂、聚酯类树脂等。其中,从耐药品性的角度出发,优选使用环烯烃类树脂。
第一板201与第二板202例如通过热压接等贴合而接合。另外,第一板201与第二板202也可以使用紫外线固化树脂等粘合剂来接合。
流路板20具有液体流路(流路)21、分离元件收容部22、光学检测单元部23以及一对缺口部24。液体流路21、分离元件收容部22以及光学检测单元部23设于流路板20的内部,分离元件收容部22以及光学检测单元部23设于液体流路21的中途。
在构成液体流路21以及分离元件收容部22的第一板201以及第二板202形成有与液体流路21以及分离元件收容部22对应的形状的凹部、孔。第一板201以及第二板202的凹部从凹部的中心线观察时沿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对称地形成。另外,在第二板202形成有与光学检测单元部23对应的形状的凹部。因此,液体流路21、分离元件收容部22以及光学检测单元部23通过将第一板201与第二板202接合而形成。
液体流路21是用于使液体通过流路板20内的通路。液体流路21的流入口25以及流出口26设于第一板201的主面。流入口25以及流出口26被设为与第一板201的主面的靠-Y轴方向的端面对置。如图4所示,流入口25以及流出口26在俯视时分别形成为大致圆形。
液体流路21具有将流入口25与分离元件收容部22连接的第一液体流路211、将分离元件收容部22与光学检测单元部23连接的第二液体流路212、以及将光学检测单元部23与流出口26连接的第三液体流路213。液体流路21在俯视流路板20时,从流入口25至流出口26在液体流路21之中将分离元件收容部22与光学检测单元部23夹在中间地形成为大致U字状。即,在俯视流路板20时,液体流路21成为从流入口25至流出口26将分离元件收容部22与光学检测单元部23夹在中间地折回构造。
第一液体流路211从流入口25向第二板202侧延伸,在第一板201与第二板202的边界部分弯曲并连通于分离元件收容部22。
第二液体流路212从分离元件收容部22沿第一板201与第二板202的边界部分向流路板20的长度方向(+Y轴方向)延伸,并连通于光学检测单元部23。
第三液体流路213从光学检测单元部23沿第一板201与第二板202的边界部分向流路板20的长度方向(-Y轴方向)延伸,在中途弯曲而向第一板201的主面侧延伸,连通于流出口26。
分离元件收容部22是收容液相色谱用的分离柱(分离元件)27的空间。分离元件收容部22设于比光学检测单元部23更靠近流动于液体流路21的液体的上游侧。
分离柱27配置于分离元件收容部22内,并以夹持在第一板201与第二板202之间的状态配置。图6中示出分离柱27的一个例子。图6是表示分离柱27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7是图4的I-I剖面的分离柱27的放大剖面图。另外,在图6中,为了方便说明,用双点划线示出了覆盖部273。如图6以及图7所示,分离柱27具有多孔质的固定相271、设于固定相271的流入端271a以及流出端271b这两方的压力调整部272、和将固定相271以及压力调整部272覆盖的覆盖部273。
固定相271形成为柱状。固定相271具有通过固定相271的液体的各成分所对应的相互作用(例如疏水性相互作用、离子交换等)而使成分彼此分离的功能。固定相271由多孔质体、细颗粒的集合体形成。固定相271的材料可根据液体的种类、分离的成分的种类而从各种陶瓷、高分子等中选择。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固定相271,包含整体式构造的烧结陶瓷。作为烧结陶瓷,例如包含多孔质二氧化硅。特别是,可使用整体由一体的二氧化硅凝胶形成的二氧化硅整体。
压力调整部272形成为柱状。压力调整部272的外径形成为比固定相271的外径大。压力调整部272具有调整液体的流动的功能。压力调整部272例如能够由多孔质体形成。作为形成压力调整部272的材料,能够使用公知的陶瓷、高分子等。压力调整部272设于固定相271的两端,因此流入固定相271的液体以及从分离柱27流出的液体的流动被调整,通过固定相271的液体以及从分离柱27流出的液体的湍流得以抑制。
覆盖部273形成为管状。覆盖部273例如能够使用通过加热而收缩的热收缩性树脂来制造。热收缩性树脂的种类不被特别限定。作为热收缩性树脂,例如可列举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EP)、聚醚醚酮(PEEK)等。其中,出于难以在固定相271与覆盖部273之间产生间隙、稳定地覆盖固定相271这一点,优选的是使用PEEK。
如此,通过在管状的覆盖部273内收纳固定相271以及压力调整部272并加热,形成柱状的分离柱27。
分离柱27以被构成分离元件收容部22的第一板201以及第二板202夹持的状态收容于分离元件收容部22内。特别是,由于压力调整部272的外径比固定相271的外径大,因此压力调整部272相比于固定相271,从第一板201以及第二板202受到更大的压力。因此,更加能够提高第一板201以及第二板202与压力调整部272的紧贴性,因此能够提高供给液体时的耐压性。另外,能够减少固定相271从第一板201以及第二板202以必要以上程度受到较大的压力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固定相271的多孔质的孔损坏,因此能够抑制通过固定相271的液体的流动被阻碍。
接下来,参照图2~图5,对光学检测单元部23以及一对缺口部24的构成进行说明。
光学检测单元部23是来自发光部30的光所照射的空间。光学检测单元部23设于在发光部30与受光部40之间设置的液体流路21的一部分(第二液体流路212与第三液体流路213之间)。光学检测单元部23沿流路板20的X轴方向设于第二板202与第一板201接合的接合面侧。光学检测单元部23具有比第二液体流路212以及第三流体流路大的截面面积。光学检测单元部23在俯视时形成为长方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液体流路212在俯视流路板20时连结于光学检测单元部23的-Y轴方向的端面的-X轴方向侧。第三液体流路213在俯视流路板20时连结于光学检测单元部23的-Y轴方向的端面的+X轴方向侧。
一对缺口部24由第一缺口部24A和与第一缺口部24A对置地设置的第二缺口部24B构成。第一缺口部24A与第二缺口部24B设为在流路板20的X轴方向的端面隔着光学检测单元部23而对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缺口部24A配置发光部30。在第二缺口部24B配置受光部40。
第一缺口部24A以及第二缺口部24B分别沿Y轴方向具有槽部28A、28B。槽部28A、28B形成为大致V字状。
另外,流路板20在主面的+X轴方向的端面侧具有沿Y轴方向形成的倾斜部20a。通过倾斜部20a,能够容易地判断流路板20向分析装置10的插入方向。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流路板20虽然具备倾斜部20a,但也可以不具备倾斜部20a。
对本实施方式的流路板20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首先,在矩形状的两个板各自的接合面侧形成构成流路板20的液体流路21、分离元件收容部22、光学检测单元部23、一对缺口部24、流入口25以及流出口26的凹部、孔。由此,制作出第一板201以及第二板202。第一板201以及第二板202的凹部、孔可以通过注射成型、冲压加工等形成,也可以用激光等加工来形成。接下来,以不使第一板201与第二板202的位置偏离的方式将第一板201与第二板202重叠。之后,例如通过热压接等将第一板201与第二板202接合。由此,获得流路板20。
接下来,参照图1,对发光部30、受光部40、驱动部50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发光部30具备光源31、发光透镜32以及发光用镜筒33。光源31以及发光透镜32设于发光用镜筒33内。
作为光源31,例如能够使用LED、钨灯、激光等公知的光源。
发光透镜32使从光源31照射的光聚光。在图1中,为了方便说明,将发光透镜32在发光用镜筒33内仅设置一个,但也能够设置多个。设于发光用镜筒33的发光透镜32的形状、数量不被特别限定,可根据发光用镜筒33的大小、光的聚光位置等来设计。
发光用镜筒33如图8以及图9所示那样形成为圆筒状。发光用镜筒33在其侧面的整周上具有以环状向外侧突出而形成的突出设置部331。突出设置部331形成为随着朝向外侧而宽度变窄,并被嵌入上述槽部28A。
另外,发光部30经由电线34连结于控制板35,可进行光源31的控制、发光透镜32的位置调整等。
受光部40接收从发光部30照射的光。受光部40具备受光透镜41、受光检测部42以及受光用镜筒43。受光透镜41以及受光检测部42设于受光用镜筒43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受光部40以发光透镜32的光轴和受光透镜41的光轴成为大致同一直线上的方式隔着光学检测单元部23(参照图2)与发光部30对置地设置。
受光透镜41使通过了光学检测单元部23的光聚光于受光检测部42。在图1中,为了方便说明,受光透镜41在受光用镜筒43内仅设置一个,但也能够设置多个。设于受光用镜筒43的受光透镜41的形状、数量不被特别限定,可根据受光用镜筒43的大小、受光检测部42的检测位置等来设计。
受光检测部42只要能够检测光即可,能够使用公知的检测器。由受光检测部42检测出的检测结果经由电线44送至控制板45并得以分析。
受光用镜筒43与发光用镜筒33相同,形成为圆筒状。受光用镜筒43与发光用镜筒33相同,在受光用镜筒43的侧面具有以环状向外侧突出地形成的突出设置部431。突出设置部431形成为随着朝向外侧而宽度变窄,并嵌入上述槽部28B。
另外,受光部40经由电线44连结于控制板45,可进行受光透镜41的位置调整、受光检测部42的检测结果的发送等。
驱动部50使发光用镜筒33以及受光用镜筒43沿上下方向以及水平方向移动。驱动部50具有支柱51、连结部52、支承部53A、53B以及齿轮54。
支柱51在分析装置10内对置地设有一对。连结部52将一对支柱51彼此连结。支承部53A、53B将发光用镜筒33以及受光用镜筒43分别可沿水平方向移动地支承于连结部52。作为支承部53A、53B向水平方向的移动机构,能够使用例如辊等公知的移动机构。齿轮54被设为能够与设于支柱51的齿条等齿(未图示)啮合。齿轮54通过未图示的马达使连结部52上下方向移动。
说明使用流路板20在分析装置10中分析液体的情况下的一个例子。若流路板20向+Y轴方向被插入分析装置内,则如图1所示,流路板20被固定在分析装置10内。之后,如图10所示,齿轮54驱动,连结部52下降。由此,支承于支承部53A、53B的发光用镜筒33以及受光用镜筒43如图11所示那样被配置于流路板20内的第一缺口部24A以及第二缺口部24B。之后,支承部53A、53B沿水平方向移动,发光用镜筒33以及受光用镜筒43的位置被调整。由此,如图12所示,发光用镜筒33以及受光用镜筒43被适当地嵌入流路板20内的第一缺口部24A以及第二缺口部24B内。
之后,向流入口25插入未图示的供给液体的供给管,向流出口26插入未图示的排出液体的排出管,从所述供给管向流入口25注入液体。另外,光从发光部30朝向受光部40而照射。液体从流入口25通过第一液体流路211而向分离元件收容部22供给。液体被分离元件收容部22内的分离柱27分离液体中的成分。之后,被分离柱27分离了成分的液体通过第二液体流路212而向光学检测单元部23供给。从发光部30照射的光以在光学检测单元部23内聚光的方式照射被供给到光学检测单元部23内的液体。照射到光学检测单元部23内的光在通过光学检测单元部23内的液体时产生散射光。在光学检测单元部23产生的散射光被受光部40的受光透镜41聚光并被受光检测部42检测出。由受光检测部42检测出的散射光的检测结果被送至控制板45,可进行通过流路板20的光学检测单元部23内的液体的分析。另外,光学检测单元部23内的液体从光学检测单元部23内通过第三液体流路213而从流出口26排出。
如此,一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10使用流路板20进行液体的分析。流路板20由于具有第一缺口部24A以及第二缺口部24B,因此仅通过在第一缺口部24A以及第二缺口部24B配置发光用镜筒33以及受光用镜筒43,就能够容易地进行发光用镜筒33以及受光用镜筒43向流路板20的定位。由此,能够以使从发光部30照射的光的光轴通过光学检测单元部23的方式简易地进行流路板20和发光部30以及受光部40之间的位置调整。由此,根据分析装置10,能够简易并且高精度地进行从发光部30照射的光的光轴的位置调整。因而,分析装置10能够在短时间内简易并且高精度地进行液体的分析。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发光用镜筒33以及受光用镜筒43在侧面具有突出设置部331、431,流路板20的第一缺口部24A与第二缺口部24B具有槽部28A、28B。槽部28A、28B与突出设置部331、431对应地形成。因此,通过在第一缺口部24A以及第二缺口部24B设置槽部28A、28B,在将发光用镜筒33以及受光用镜筒43设置于第一缺口部24A以及第二缺口部24B时,能够更容易地以较高的精度进行发光用镜筒33以及受光用镜筒43向第一缺口部24A以及第二缺口部24B的定位。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流路板20在发光部30与受光部40之间的流路的一部分(第二液体流路212与第三液体流路213之间)具有光学检测单元部23。因此,通过更换流路板20,也可同时更换光学检测单元部23。在以往的分析装置中,使用流通池进行了作为分析对象的液体的分析。在流通池中,作为液体通过多种检体,因此每当分析液体时,需要预先用清洗液等充分地清洗流通池内,以避免对液体的分析产生影响。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光学检测单元部23设于流路板20内,因此光学检测单元部23与流路板20一同被更换。因此,在使用流路板20时,能够以洁净的状态使用光学检测单元部23,因此能够稳定地维持光学检测单元部23中的液体的分析精度。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流路板20内,在比光学检测单元部23更靠近流动于液体流路21的液体的上游侧设置分离元件收容部22,在分离元件收容部22内收容有分离柱27。因此,仅通过更换流路板20,除了光学检测单元部23之外也能够同时进行分离柱27的更换。由此,能够简易地进行分析装置10的维护、检查等。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发光部30与受光部40以发光透镜32的光轴与受光透镜41的光轴成为大致同一直线上的方式对置地设置,流路板20的光学检测单元部23位于大致同一直线上。因此,通过使用较大尺寸的流路板20,即使发光透镜32与受光透镜41的距离较远,也能够稳定且高精度地使光轴一致。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光学检测单元部23形成于流路板20的第二板202。因此,能够抑制从发光部30照射的光通过第一板201与第二板202的边界部分。由此,能够抑制从发光部30照射的光在所述边界部分散射,因此能够减少在受光部40中产生检测误差的情况。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俯视流路板20时,液体流路21从流入口25至流出口26为止,在液体流路21的中途将分离元件收容部22与光学检测单元部23夹在中间并形成为大致U字状。在流路板20中,使液体向流路板20内的液体流入以及流出为流路板20的-Y轴方向的端面侧,在俯视流路板20时,能够使液体在流路板20内以大致U字状流动。由此,能够在流路板20内扩大地确保设置光学检测单元部23的场所,因此容易设计光学检测单元部23的大小、流路板20内的设置场所。由此,通过较大地设计光学检测单元部23,能够扩宽从发光部30照射的光的光轴通过的范围,因此能够使所述光轴的位置调整更简易。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将光学检测单元部23设于第二液体流路212与第三液体流路213之间。因此,能够从第二液体流路212向光学检测单元部23流入液体,并且使光学检测单元部23内的液体向第三液体流路213流出,因此能够在光学检测单元部23内一边使液体流动一边连续地进行测定。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关于液体流路21,第一板201与第二板202的凹部从凹部的中心线观察时形成为对称。因此,能够在液体流路21内稳定地流过液体,因此能够抑制液体流路21内的液体的流动产生湍流。
如此,本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10能够高精度并且在短时间内简易地分析血液中所含的蛋白质、核酸等血液成分、从工厂等排出的排水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地下水所含的成分等微量的物质。因此,分析装置10能够在临床检查、食物检查、环境检查、诊疗、护理现场等医疗现场中适当地使用。特别是,能够有效地用作POCT。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流路板20在俯视时形成为矩形状,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圆形等其他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流路板20仅设置一个分离元件收容部22,但也可以串联或者并联地多个设置。此时,设于流路板20内的分离柱27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分离元件收容部22的数量为一个,还可以是多个。
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检测单元部23形成于第二板202,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形成于第一板201。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缺口部24A配置有发光部30,在第二缺口部24B配置有受光部40,但只要使从发光部30照射的光通过光学检测单元部23即可,也可以在第一缺口部24A配置有受光部40,在第二缺口部24B配置有发光部30。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流入口25的附近设有流出口26,但流出口26的位置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不是流入口25的附近。例如也可以在相当于第三液体流路213从光学检测单元部23向流路板20的长度方向(-Y轴方向)延伸之后的位置附近的流路板20的主面设置流出口26。
在本实施方式中,分离柱27的压力调整部272设于固定相271的流入端271a以及流出端271b这两方,但也可以仅设于某一方,还可以设于两方。
在本实施方式中,分离柱27具备覆盖部273,但并不限定于此,在仅以固定相271就能够以被分离元件收容部22夹持的状态配置的情况下等,也可以不设置覆盖部273。
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设置部331、431设于发光用镜筒33以及受光用镜筒43的侧面的整周上,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突出设置部331、431嵌入第一缺口部24A的槽部28A以及第二缺口部24B的槽部28B,则突出设置部331、431也可以仅形成于发光用镜筒33以及受光用镜筒43的侧面的一部分。
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设置部331、431形成为随着朝向外侧而宽度变窄,但也可以是相同的宽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光部30以及受光部40的发光用镜筒33以及受光用镜筒43分别在侧面具有突出设置部331、431,但也可以不设置突出设置部331、431。另外,突出设置部331、431也可以仅设于某一方。此时,在发光用镜筒33以及受光用镜筒43没有设置突出设置部331、431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在第一缺口部24A以及第二缺口部24B设置槽部28A、28B。另外,在仅设置突出设置部331、431中的某一方的情况下,根据所设的一方的突出设置部设置槽部28A、28B中的某一方。
如上所述,虽然说明了实施方式,但上述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非利用上述实施方式限定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组合、省略、替换、变更等。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及主旨中,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与其等效的范围内。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7年7月12日在日本专利局提出申请的特愿2017-136157号的优先权,在本申请中引用特愿2017-136157号的全部内容。
附图标记说明
10 分析装置
20 流路板
201 第一板
202 第二板
21 液体流路(流路)
211 第一液体流路
212 第二液体流路
213 第三液体流路
22 分离元件收容部
23 光学检测单元部
24 缺口部
24A 第一缺口部
24B 第二缺口部
27 分离柱(分离元件)
28A、28B 槽部
30 发光部
32 发光透镜
33 发光用镜筒
331、431 突出设置部
40 受光部
41 受光透镜
43 受光用镜筒
50 驱动部

Claims (7)

1.一种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流路板,在内部具备供液体通过的流路,形成为矩形状,并具有透光性;
发光部,具备发光透镜,用于照射光;以及
受光部,具备受光透镜,用于接收所述光,
所述分析装置对在所述流路板内流动的所述液体进行分析,
所述流路板在端面具有一对缺口部,该一对缺口部形成为隔着所述流路的一部分而对置,
所述一对缺口部是配置所述发光部的第一缺口部和配置所述受光部的第二缺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部具有发光用镜筒,
所述受光部具有受光用镜筒,
所述发光用镜筒以及受光用镜筒分别在侧面具有向外侧突出的突出设置部,
所述第一缺口部以及第二缺口部分别具有与所述突出设置部的形状对应的槽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部与所述受光部以使所述发光透镜的光轴和所述受光透镜的光轴处于同一直线上的方式对置地设置,
在设于所述发光部与所述受光部之间的所述流路的一部分,沿所述流路设置有光学检测单元部,该光学检测单元部由具有比所述流路大的截面面积的空间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板由两个板状的板构成,
所述光学检测单元部形成于两个所述板状的板中的某一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俯视所述流路板时,所述流路将所述光学检测单元部夹在所述流路的中途并形成为U字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板在所述流路中的比所述光所通过的流路更靠上游侧的流路内具有分离元件收容部,
在所述分离元件收容部内设置分离元件。
7.一种流路板,形成为矩形状并具有透光性,其特征在于,该流路板具有:
流路,在内部通过液体;以及
光学检测单元部,沿所述流路设置于所述流路的一部分,由具有比所述流路大的截面面积的空间形成,
在所述流路板的端面具有一对缺口部,该一对缺口部形成为隔着所述流路的一部分而对置,
所述一对缺口部是配置用于照射光的发光部的第一缺口部和配置用于接收光的受光部的第二缺口部。
CN201880045844.4A 2017-07-12 2018-07-05 分析装置以及流路板 Active CN1108697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36157 2017-07-12
JP2017136157 2017-07-12
PCT/JP2018/025488 WO2019013086A1 (ja) 2017-07-12 2018-07-05 分析装置および流路プレー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69741A true CN110869741A (zh) 2020-03-06
CN110869741B CN110869741B (zh) 2023-07-14

Family

ID=65002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45844.4A Active CN110869741B (zh) 2017-07-12 2018-07-05 分析装置以及流路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60974B2 (zh)
JP (1) JP6776451B2 (zh)
CN (1) CN110869741B (zh)
WO (1) WO2019013086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04176A1 (ja) * 2004-07-01 2006-01-12 Tama-Tlo Corporation 検体分析素子
CN102272574A (zh) * 2010-03-31 2011-12-07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光信息解析装置及光信息解析方法
US20140219870A1 (en) * 2011-07-22 2014-08-07 Molecular Vision Limited Optical Device For Performing An Assay
CN105229448A (zh) * 2013-04-18 2016-01-06 尼普洛株式会社 流体浓度测定装置
US20160282317A1 (en) * 2015-03-25 2016-09-29 Shimadzu Corporation Flow cell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006091T2 (de) * 1989-04-14 1994-05-05 Kontron Instr Holding Kapillare Durchflusszelle.
JP2002267597A (ja) * 2002-03-18 2002-09-18 Jasco Corp キャピラリチューブフローセ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061241B2 (ja) * 2003-05-13 2008-03-12 ジーエルサイエンス株式会社 キャピラリーチューブフローセル
JP2012063159A (ja) * 2010-09-14 2012-03-29 Arkray Inc 分析装置、分析方法および収容部材
JP5939781B2 (ja) * 2011-12-09 2016-06-22 日本分光株式会社 高耐圧フローセル、フローセルアッセンブリ、蛍光検出器および超臨界流体クロマトグラフ
US8741234B2 (en) * 2011-12-27 2014-06-03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Disposable cartridge for fluid analysis
JP6004370B2 (ja) * 2012-08-10 2016-10-05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に用いられる流路ユニット
JP6503658B2 (ja) * 2014-08-08 2019-04-24 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 光分析システム、センサ装置及び光分析方法
JP6650756B2 (ja) 2015-06-10 2020-02-19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流路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04176A1 (ja) * 2004-07-01 2006-01-12 Tama-Tlo Corporation 検体分析素子
CN102272574A (zh) * 2010-03-31 2011-12-07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光信息解析装置及光信息解析方法
US20140219870A1 (en) * 2011-07-22 2014-08-07 Molecular Vision Limited Optical Device For Performing An Assay
CN105229448A (zh) * 2013-04-18 2016-01-06 尼普洛株式会社 流体浓度测定装置
US20160282317A1 (en) * 2015-03-25 2016-09-29 Shimadzu Corporation Flow cel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76451B2 (ja) 2020-10-28
JPWO2019013086A1 (ja) 2020-07-02
US11060974B2 (en) 2021-07-13
US20200141867A1 (en) 2020-05-07
CN110869741B (zh) 2023-07-14
WO2019013086A1 (ja) 2019-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50257885A1 (en) Capillary multi-channel optical flow cell
KR102287272B1 (ko) 검사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20190015763A (ko) 미세유체기술을 이용한 휴대용 세포 검출 및 분석 방법 및 시스템
JP6524305B2 (ja) 血液沈降速度およびそれに関連する他のパラメータを決定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5378458B (zh) 基于检测器阵列的样本表征
EP2920574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grated multiplexed photometry module
ES2914449T3 (es) Aparatos de tipo flujo horizontal para el transporte automático de cartuchos de reactivo
JP5157629B2 (ja) 流路基板
KR20150101308A (ko) 미세유동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미세유동시스템
KR101970689B1 (ko) 광섬유를 이용한 유세포 분석 시스템
CN110869741B (zh) 分析装置以及流路板
US8701512B2 (en) Cell for testing microbeads and method of analyzing microbeads
JP7123160B2 (ja) 流路プレート、分析装置及び分析方法
JP2014006085A (ja) 計数チップ、計数方法、および計数装置
KR20130080308A (ko) 바이오 센서
JP2016180640A (ja) 検査デバイス
JP6956695B2 (ja) 液体供給デバイス
KR102146154B1 (ko) 그리드 분할 투명기판을 가진 진단키트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광학 진단 장치
JP6854206B2 (ja) 流路チップ及び流路チップの位置決め方法
JP2009276119A (ja) 流路構造及びマイクロチップ
JP2022012324A (ja) 流路プレート及び分析装置
WO2013150910A1 (ja) 計数チップ、計数方法、および計数装置
JP2021096125A (ja) 流路プレート
CN117795315A (zh) 毛细管阵列窗口保持器及相关系统和方法
WO2011016775A1 (en) A sensor el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