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69677A - 空调 - Google Patents
空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869677A CN110869677A CN201880045706.6A CN201880045706A CN110869677A CN 110869677 A CN110869677 A CN 110869677A CN 201880045706 A CN201880045706 A CN 201880045706A CN 110869677 A CN110869677 A CN 11086967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discharge port
- inlet
- discharged
- air conditio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24F1/0014—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having two or more outlet opening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22—Centrifugal or radial f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25—Cross-flow or tangential f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29—Axial f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3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having two or more f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5—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the floor; standing on the flo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8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humidification me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081—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for guiding air around a curv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082—Grilles, registers or guards
- F24F13/085—Grilles, registers or guards including an air filt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13—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using more than one tilting member, e.g. with several pivoting blad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24F2006/008—Air-humidifier with water reservoi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一种空调包括:外壳,具有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第一排放口,被构造为排放通过其进入的空气;第二排放口,被构造为排放通过进入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二排放口排放的空气与通过所述第一排放口排放的空气混合;并且具有多个排放孔以使从所述第一排放口排放的空气比从所述第二排放口排放的空气排放得慢;热交换器,被构造为对通过所述第一入口进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第一风扇,被布置为通过所述第一入口将空气吸入所述外壳中,并且通过所述第一排放口从所述外壳排放空气;以及第二风扇,被布置为通过所述第二入口将空气吸入所述外壳中,并且通过所述第二排放口从所述外壳排放空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空调,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执行各种排气方法的空调。
背景技术
通常,空调是一种利用冷却循环将温度、湿度、气流和分布调节到适于人类活动的最佳条件同时从空气中去除灰尘等的设备。构成冷却循环的主要部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和风扇。
空调可分为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分离的分体式空调以及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一起安装在单个柜体中的窗式空调。分体式空调的室内单元包括:热交换器,用于对吸入到面板的内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及风扇,用于将室内空气吸入到面板的内部并且将吸入的空气再排放到室内空间。
在典型空调的室内单元的情况下,当用户直接接触被排放的空气时,他/她可能感到寒冷和不适,当他/她不接触被排放的空气时,他/她可能感到炎热和不适。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执行各种排气方法的空调。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用户感到舒适的最小风速来冷却或加热室内空间的空调。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供未进行热交换的自然风的空调。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供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以及与室内空气混合的空气的空调。
本公开的其他方面将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该描述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获知。
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空调包括:外壳,具有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第一排放口,形成在所述外壳中,并且被构造为排放通过所述第一入口进入的空气;第二排放口,形成在所述外壳中,并且被构造为排放通过所述第二入口进入的空气,其中,将通过所述第二排放口排放的空气与将通过所述第一排放口排放的空气混合;排放面板,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形成有所述第一排放口的部分中,并且具有多个排放孔以使从所述第一排放口排放的空气比从所述第二排放口排放的空气排放得慢;热交换器,被构造为对通过所述第一入口进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第一风扇,被布置为通过所述第一入口将空气吸入所述外壳中,并且通过所述第一排放口从所述外壳排放空气;以及第二风扇,被布置为通过所述第二入口将空气吸入所述外壳中,并且通过所述第二排放口从所述外壳排放空气。
所述外壳可包括引导弯曲部,所述引导弯曲部形成在所述第二排放口上,并且被构造为引导将通过所述第二排放口排放的空气,使得通过所述第二排放口排放的空气与通过所述第一排放口排放的空气混合。
所述空调还可包括:第一流动路径,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第一排放口,使得通过所述第一入口进入的空气流经所述第一流动路径并且通过所述第一排放口排放;以及第二流动路径,用于连通所述第二入口与所述第二排放口,使得通过所述第一入口进入的空气流经所述第一流动路径并且通过所述第一排放口排放,并且所述第二流动路径与所述第一流动路径分隔开,使得所述第一流动路径和所述第二流动路径彼此独立。
所述第一排放口可形成在所述外壳的前表面中,所述第二排放口可形成在所述外壳的至少一侧中,并且所述引导弯曲部可朝向向前方向引导将通过所述第二排放口排放的空气。
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二入口可形成在所述外壳的后表面中。
所述第二排放口可包括叶片,所述叶片被构造为改变将通过所述第二排放口排放的空气的方向。
所述空调还可包括空气清洁单元,所述空气清洁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流动路径上以过滤流经所述第二流动路径的空气。
所述空调还可包括加湿单元,所述加湿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流动路径上以为流经所述第二流动路径的空气提供水分。
所述外壳可包括安装有所述加湿单元的壳体,并且前面板可附连到所述壳体或者可从所述壳体拆卸。
所述第一风扇可包括轴流风扇,并且所述第二风扇可包括离心风扇。
所述第二风扇可独立于所述第一风扇被驱动。
所述第一风扇可被构造为调节将通过所述第一排放口排放的空气的空气量和风速,并且所述第二风扇可被构造为调节将通过所述第二排放口排放的空气的空气量和风速。
所述第二排放口可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放口的上方或者下方。
所述热交换器可在所述第一流动路径上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放口与所述第一风扇之间。
所述第一排放口可排放通过所述第一入口进入并且通过所述热交换器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并且所述第二排放口可排放通过所述第二入口进入并且没有进行热交换的空气。
根据示例实施例的一方面,一种空调包括:外壳,具有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第一排放口,形成在所述外壳中,并且被构造为排放通过所述第一入口进入的空气;第二排放口,形成在所述外壳中,并且被构造为排放通过所述第二入口进入的空气;第一流动路径,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第一排放口,使得通过所述第一入口进入的空气流经所述第一流动路径并且通过所述第一排放口排放;第二流动路径,用于连通所述第二入口与所述第二排放口,使得通过所述第一入口进入的空气流经所述第一流动路径并且通过所述第一排放口排放,并且所述第二流动路径与所述第一流动路径分隔开,使得所述第一流动路径和所述第二流动路径彼此独立;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流动路径上;以及排放面板,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形成有所述第一排放口的部分中,并且具有多个排放孔,流经所述第一流动路径的空气将通过所述多个排放孔排放,其中,所述外壳包括引导弯曲部,所述引导弯曲部形成在所述第二排放口上,并且被构造为引导将通过所述第二排放口排放的空气,使得通过所述第二排放口排放的空气与通过所述第一排放口排放的空气混合。
所述第二排放口可包括叶片,所述叶片与所述外壳可旋转地结合并且被构造为改变将通过所述第二排放口排放的空气的方向。
所述排放面板的所述多个排放孔可使从所述第一排放口排放的空气比从所述第二排放口排放的空气排放得慢。
所述第二风扇可包括离心风扇。
根据示例实施例的一方面,一种空调包括:外壳,具有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第一排放口,形成在所述外壳的前表面中,并且被构造为排放通过所述第一入口进入的空气;第二排放口,形成在所述外壳的两侧中,并且被构造为排放通过所述第二入口进入的空气;第一流动路径,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第一排放口,使得通过所述第一入口进入的空气流经所述第一流动路径并且通过所述第一排放口排放;第二流动路径,用于连通所述第二入口与所述第二排放口,使得通过所述第一入口进入的空气流经所述第一流动路径并且通过所述第一排放口排放,并且所述第二流动路径与所述第一流动路径分隔开;以及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流动路径上,使得所述第一流动路径和所述第二流动路径彼此独立,其中,所述第二排放口设置为与所述第一排放口相邻,使得通过所述第二排放口排放的空气与通过所述第一排放口排放的空气混合,其中,通过所述第二排放口排放的空气的风速高于通过所述第一排放口排放的空气的风速。
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由于空调包括其上设置有具有多个排放孔的排放面板的第一排放口以及用于正常鼓风的第二排放口,因此空调能够执行各种排气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技术构思,由于空调包括其上设置有具有多个排放孔的排放面板的第一排放口,因此空调能够以用户能够感到舒适的最小风速来冷却或加热室内空间。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技术构思,由于空调能够通过其上没有设置热交换器的第二流动路径排放空气,因此空调能够提供没有进行热交换的自然风。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技术构思,由于空调包括用于引导将通过第二排放口排放的空气以使该空气与将通过第一排放口排放的空气混合的引导弯曲部,因此空调能够提供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与室内空气的混合空气。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公开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将变得显而易见并且更容易被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的透视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空调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当图1中所示的空调以第一模式操作时沿图1的线A-A'截取的空调的截面图。
图4是当图1中所示的空调以第一模式操作时沿图1的线B-B'截取的空调的截面图。
图5是当图1中所示的空调以第二模式操作时沿图1的线A-A'截取的空调的截面图。
图6是当图1中所示的空调以第二模式操作时沿图1的线B-B'截取的空调的截面图。
图7是当图1中所示的空调以第三模式操作时沿图1的线A-A'截取的空调的截面图。
图8是当图1中所示的空调以第三模式操作时沿图1的线B-B'截取的空调的截面图。
图9和图10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叶片的另一实施例。
图11和图12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第二排放口的另一实施例。
图13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空调。
图14示出了根据又一实施例的空调。
图15、图16、图17和图18示出了图2中所示的第二鼓风单元的各种实施例。
图19示出了根据又一实施例的空调。
图20是图19中所示的空调的分解透视图。
图21是当图19中所示的空调以第一模式操作时沿图19的线C-C'截取的空调的截面图。
图22是当图19中所示的空调以第一模式操作时沿图19的线D-D'截取的空调的截面图。
图23是当图19中所示的空调以第二模式操作时沿图19的线C-C'截取的空调的截面图。
图24是当图19中所示的空调以第二模式操作时沿图19的线D-D'截取的空调的截面图。
图25是当图19中所示的空调以第三模式操作时沿图19的线C-C'截取的空调的截面图。
图26是当图19中所示的空调以第三模式操作时沿图19的线D-D'截取的空调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实施例和附图中示出的构造仅是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因此应理解的是,可代替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实施例和附图的各种修改示例在提交本申请时是可行的。
另外,本说明书的附图中表示的相似的附图标记或符号表示执行基本相同的功能的构件或组件。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因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显而易见的是,提供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仅出于说明的目的,并非出于限制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目的。应当理解的是,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包括复数指示物。将理解的是,当术语“包括”、“包含”、“含有”和/或“具有”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列举存在所陈述的特征、附图、步骤、组件或它们的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附图、步骤、组件、构件或它们的组合。
此外,将理解的是,尽管这里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组件,但是这些组件不应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组件与另一组件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组件可被称为第二组件,类似地,第二组件可被称为第一组件。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中的一项或更多项的任意组合和所有组合。
此外,在下面的描述中,术语“前”、“上”、“下”、“左”和“右”是基于附图定义的,并且组件的形状和位置不受所述术语的限制。
构成空调的冷却循环可被构造为具有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冷却循环可执行一系列的压缩-冷凝-膨胀-蒸发的过程,以利用制冷剂对空气进行热交换,然后提供空气调节后的空气。
压缩机可将制冷剂气体压缩到高温高压状态,并且将压缩的制冷剂气体排放到冷凝器。冷凝器可将压缩的制冷剂气体冷凝到液态,并且在冷凝过程期间向周围散发热。
膨胀阀可使通过冷凝器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下的液态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状态下的液态制冷剂。蒸发器可使由膨胀阀膨胀的制冷剂蒸发,并使低温低压状态下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通过使用制冷剂的蒸发潜热与将被冷却的对象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冷却效果。通过循环,空调能够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空调的室外单元可以是由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构成的冷却循环的一部分。空调的室内单元可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并且膨胀阀可安装在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中的任意一个中。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可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可用作加热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可用作冷却器。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的透视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空调的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1和图2,空调1可包括:外壳10,形成空调1的外观;鼓风单元20,用于使空气循环到外壳10的内部或外部;以及热交换器30,用于对进入外壳10的内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外壳10可包括安装有鼓风单元20和热交换器30的壳体11,以及用于覆盖壳体11的前表面的前面板16。外壳10可包括第一入口12、第二入口15、第一排放口17和第二排放口13。
壳体11可形成空调1的后表面、空调1的两侧的一部分、空调1的上表面的一部分以及空调1的底部。壳体11的前部可以是敞开的,并且壳体11的敞开的前部可被前面板16覆盖。在图2中,前面板16被示出为与壳体11可分离,然而,前面板16可被集成到壳体11中。
在前面板16中,可形成第一排放口17。第一排放口17可形成在外壳10的前表面中。第一排放口17可穿透前面板16。第一排放口17可形成在前面板16的上部中。第一排放口17可面对第一入口12。在外壳10的内部中热交换的空气可通过第一排放口17排放到外壳10的外部。第一排放口17可排放通过第一入口12进入的空气。
在前面板16的形成有第一排放口17的部分中,可形成用于支撑排放面板40的面板支撑部17a。面板支撑部17a可横跨第一排放口17以支撑排放面板40的后表面。
在壳体11中,可形成第一入口12。第一入口12可穿透壳体11的后部。第一入口12可形成在壳体11的后上部中。外部空气可通过第一入口12进入外壳10的内部。
在图2的实施例中,形成三个第一入口12。然而,第一入口12的数量不限于三个。也就是说,可根据需要设置任意数量的第一入口12。在图2中,第一入口12呈圆形的形状。然而,第一入口12的形状也不限于圆形,并且可根据需要具有各种形状。
在壳体11中,可形成第二入口15。第二入口15可穿透壳体11的后部。第二入口15可形成在壳体11的后下部中。第二入口15可形成在第一入口12的下方。外部空气可通过第二入口15进入外壳10的内部。
与第一入口12类似,第二入口15可根据需要形成为各种数量和/或形状。
在壳体11中,可形成第二排放口13。第二排放口13可设置为与第一排放口17相邻。第二排放口13可设置在壳体11的至少一侧中。第二排放口13可穿透壳体11的侧面。第二排放口13可形成在壳体11的侧面的上部中。第二排放口13可形成在外壳10的两侧中,以与外壳10的形成有第一排放口17的部分对应。
第二排放口13可沿壳体11的向上的方向和向下的方向延伸。在外壳11的内部没有进行热交换的空气可通过第二排放口13排放到外壳10的外部。第二排放口13可排放通过第二入口15进入的空气。
第二排放口13可使将通过其排放的空气与将通过第一排放口17排放的空气混合。更具体地,在壳体11的其中形成有第二排放口13的部分中,可形成用于引导将通过第二排放口13排放的空气的引导弯曲部13a,以使该空气与将通过第一排放口17排放的空气混合。
引导弯曲部13a可通过康达效应(Coanda effect)引导将通过第二排放口13排放的空气。也就是说,将通过第二排放口13排放的空气可沿着引导弯曲部13a流动,以与将通过第一排放口17排放的空气混合。当第二排放口13设置在外壳10的侧面中并且第一排放口17设置在外壳10的前部中时,引导弯曲部13a可朝向向前方向引导将通过第二排放口13排放的空气。
在第二排放口13上,可设置多个叶片61以引导将通过第二排放口13排放的空气。多个叶片61可沿着第二排放口13的纵向方向连续布置。
将第一入口12连通至第一排放口17的空气路径称为第一流动路径S1,将第二入口15连通至第二排放口13的空气路径称为第二流动路径S2。这里,第一流动路径S1可与第二流动路径S2分隔开。因此,沿着第一流动路径S1流动的空气可不与沿着第二流动路径S2流动的空气混合。
更具体地,第一流动路径S1与第二流动路径S2可被分隔板18分隔。分隔板18可在外壳10的安装有第一鼓风单元21的内部中沿着向上方向和向下方向延伸。分隔板18可沿着形成第二排放口13所沿的方向延伸。分隔板18可从外壳10的内侧表面凸状地突出。
空调1可通过第一排放口17排放与热交换器30进行热交换的空气,并且可通过第二排放口13排放没有经过热交换器30的空气。也就是说,第二排放口13可排放没有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由于热交换器30设置在第一流动路径S1上,因此通过第一排放口17排放的空气可以是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由于在第二流动路径S2上没有设置热交换器,因此通过第二排放口13排放的空气可以是没有进行热交换的空气。
然而,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可通过第二排放口13排放。也就是说,热交换器可设置在第二流动路径S2上。更具体地,用于对将通过第二排放口13排放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可设置在壳体11的容纳空间19中。根据该构造,空调1可通过第一排放口17和第二排放口13两者提供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
在壳体11中,可设置支撑座14。支撑座14可设置在壳体11的底部。支撑座14可将外壳10稳定地支撑在地板上。
在壳体11的内部中,可形成容纳空间19以容纳电子组件(未示出)。在容纳空间19中,可设置驱动空调1所需的电子组件。第二鼓风单元26可设置在容纳空间19中。
鼓风单元20可包括第一鼓风单元21和第二鼓风单元26。第二鼓风单元26可独立于第一鼓风单元21被驱动。第二鼓风单元26可按照与第一鼓风单元21的每分钟转数(RPM)不同的每分钟转数(RPM)旋转。
第一鼓风单元21可设置在形成于第一入口12与第一排放口17之间的第一流动路径S1上。通过第一入口12进入的空气可通过第一鼓风单元21运动到外壳10的内部。通过第一入口12进入的空气可沿着第一流动路径S1运动,以通过第一排放口17排放到外壳10的外部。第一鼓风单元21可包括第一风扇22和第一风扇驱动器23。
第一风扇22可以是轴流风扇或斜流风扇,但不限于此。然而,第一风扇22可以是任何其他风扇,只要其能够使从外壳10的外部进入的空气流动并将空气排放到外壳10的外部即可。例如,第一风扇22可以是横流风扇、涡轮风扇或西洛克风扇。
在图2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三个第一风扇22。然而,第一风扇22的数量不限于三个。也就是说,可根据需要设置任意数量的第一风扇22。
第一风扇驱动器23可驱动第一风扇22。第一风扇驱动器23可设置在第一风扇22的中央处。第一风扇驱动器23可包括电机。
第二鼓风单元26可设置在形成于第二入口15与第二排放口13之间的第二流动路径S2上。通过第二入口15进入的空气可通过第二鼓风单元26运动到外壳10的内部。通过第二入口15进入的空气可沿着第二流动路径S2运动,以通过第二排放口13排放到外壳10的外部。
第二鼓风单元26可包括第二风扇27、第二风扇驱动器28和风扇壳体29。
第二风扇27可以是离心风扇,但不限于此。然而,第二风扇27可以是任何其他风扇,只要其能够使从外壳10的外部进入的空气流动以将空气排放到外壳10的外部即可。例如,第二风扇27可以是横流风扇、涡轮风扇或西洛克风扇。
在图2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两个第二风扇27。然而,第二风扇27的数量不限于两个。也就是说,可根据需要设置任意数量的第二风扇27。
第二风扇驱动器28可驱动第二风扇27。第二风扇驱动器28可设置在第二风扇27的中央处。第二风扇驱动器28可包括电机。
风扇壳体29可罩住第二风扇27。风扇壳体29可包括空气通过其进入的风扇入口29a和空气通过其排放的风扇出口29b。风扇入口29a和风扇出口29b可根据第二风扇27的种类设置在预定位置处。
在图2中所示的第二鼓风单元26中,第二风扇27分别设置在第二风扇驱动器28的两端处。然而,第二鼓风单元26的构造不限于此。例如,可设置两个第二风扇驱动器28以分别驱动第二风扇27。
热交换器30可设置在第一鼓风单元21与第一排放口17之间。热交换器30可设置在第一流动路径S1上。热交换器30可从通过第一入口12进入的空气吸热,或将热传递到通过第一入口12进入的空气。热交换器30可包括管以及与管结合的集管。然而,热交换器30的种类不限于此。
空调1可包括设置在前面板16的其中形成有第一排放口17的部分中的排放面板40。排放面板40可具有多个排放孔,以使从第一排放口17排放的空气比从第二排放口13排放的空气排放得慢。多个排放孔可穿透排放面板40。多个排放孔可形成为具有精细的尺寸。此外,多个排放孔可均匀地分布在排放面板40的整个区域上。通过第一排放口17排放的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可通过多个排放孔以低速排放。
空调1可包括与壳体11的其中形成有第一入口12的部分结合的第一入口格栅51。第一入口格栅51可防止异物通过第一入口12进入。为了防止异物通过第一入口12进入,第一入口格栅51可包括多个狭缝或孔。第一入口格栅51可覆盖第一入口12。
空调1可包括与壳体11的其中形成有第二入口15的部分结合的第二入口格栅52。第二入口格栅52可防止异物通过第二入口15进入。为了防止异物通过第二入口15进入,第二入口格栅52可包括多个狭缝或孔。第二入口格栅52可覆盖第二入口15。
图3是当图1中所示的空调以第一模式操作时沿图1的线A-A'截取的空调的截面图。图4是当图1中所示的空调以第一模式操作时沿图1的线B-B'截取的空调的截面图。图5是当图1中所示的空调以第二模式操作时沿图1的线A-A'截取的空调的截面图。图6是当图1中所示的空调以第二模式操作时沿图1的线B-B'截取的空调的截面图。图7是当图1中所示的空调以第三模式操作时沿图1的线A-A'截取的空调的截面图。图8是当图1中所示的空调以第三模式操作时沿图1的线B-B'截取的空调的截面图。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3至图8描述空调1的驱动。
参照图3和图4,空调1可以以第一模式被驱动,以仅通过第一排放口17排放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由于排放面板40设置在第一排放口17上,因此可在室内空间中缓慢地进行空气调节。也就是说,当空气通过第一排放口17排放到外壳10的外部时,空气的风速可在空气经过多个排放孔时被降低,从而能够以低速排放空气。根据该构造,空调1可按照用户能够感到舒适的合适的风速来冷却或加热室内空间。
更具体地,当第一鼓风单元21被驱动时,外壳10的外部空气可通过第一入口12进入外壳10的内部。进入外壳10的内部的空气可经由第一鼓风单元21经过热交换器30以进行热交换。经过热交换器30的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可经过排放面板40,从而通过第一排放口17以低速排放到外壳10的外部。也就是说,通过第一流动路径S1排放的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可按照用户能够感到舒适的风速排放。
在第一模式下,第二鼓风单元26可不被驱动,因此,空气不会通过第二排放口13排放。
参照图5和图6,空调1可以以第二模式被驱动,以仅通过第二排放口13排放没有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由于在第二流动路径S2上没有设置热交换器,因此空调1可循环室内空气。
由于引导弯曲部13a形成在第二排放口13中,因此通过第二排放口13排放的空气可朝向空调1的向前方向排放。由于叶片61设置在第二排放口13上,因此空气可朝向向前方向被吹得更远。
更具体地,当第二鼓风单元26被驱动时,外壳10的外部空气可通过第二入口15进入外壳10的内部。进入外壳10的内部的空气可经过第二鼓风单元26,然后运动到形成至第一流动路径S1的两侧的第二流动路径S2的空间。然后,空气可在第二流动路径S2上向上运动,然后通过第二排放口13排放到外壳10的外部。此时,可沿着引导弯曲部13a在空调1的向前方向引导空气。
在第二模式下,第一鼓风单元21可不被驱动,因此,空气不会通过第一排放口17排放。也就是说,在第二模式下,空调1可吹送没有进行热交换的空气,以执行循环室内空气的功能或向用户提供强风。
参照图7和图8,空调1可以以第三模式被驱动,以通过第一排放口17和第二排放口13排放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与在第一模式下相比,空调1在第三模式下可比在第一模式下将冷空气排放得远。
更具体地,当空调1以第三模式被驱动时,通过第一排放口17排放的冷空气可与通过第二排放口13排放的冷空气混合。此外,由于通过第二排放口13排放的空气以比通过第一排放口17排放的空气的速度高的速度被排放,因此通过第二排放口13排放的空气可使通过第一排放口17排放的冷空气运动得更远。
根据该构造,空调1可向用户提供混合有室内空气的舒适的冷空气。
另外,空调1可改变第一鼓风单元21和/或第二鼓风单元26的驱动力,从而将冷空气提供到不同的距离。也就是说,第一鼓风单元21可调节将通过第一排放口17排放的空气的空气量和/或风速,并且第二鼓风单元26可调节将通过第二排放口13排放的空气的空气量和/或风速。
例如,通过增大第二鼓风单元26的驱动力来增大将通过第二排放口13排放的空气的空气量和/或风速,空调1可使冷空气运动得更远。此外,通过减小第二鼓风单元26的驱动力来减小将通过第二排放口13排放的空气的空气量和/或风速,空调1可将冷空气提供到相对短的距离。
图9和图10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叶片的另一实施例。
参照图9和图10,空调1的叶片61a可相对于外壳10可旋转。叶片61a可在沿出口13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旋转轴上可旋转。叶片61a可将通过第二排放口13排放的空气的风向改变为向上或向下的方向。
也就是说,如图9中所示,叶片61a可相对于外壳10旋转以引导从第二排放口13排放的空气向上,如图10中所示,叶片61a可相对于外壳10旋转以引导从第二排放口13排放的空气向下。
根据该构造,当空调1以第三模式被驱动时,空调1可使通过第一排放口17排放的冷空气向上或向下运动。此外,空调1可使叶片61a连续旋转以连续改变冷空气的风向。另外,叶片61a可将通过第二排放口13排放的空气的风向改变为向左方向或向右方向。
图11和图12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第二排放口的另一实施例。
参照图11,第二排放口213可设置在外壳10的前部而不是外壳10的侧面中。第二排放口213可形成在外壳10的前面板16中。两个第二排放口213可分别形成在第一排放口17的上方和下方。在第二排放口213中,可设置叶片261以引导从第二排放口213排放的空气。与此不同,第二排放口213可形成在第一排放口17的上方或下方。
此外,如图12中所示,空调3的第二排放口313a和313b可形成在第一排放口17的上方和下方以及第一排放口17的左方和右方。更具体地,第二排放口313a和313b可包括形成在第一排放口17的左方和右方的第二排放口313a以及形成在第一排放口17的上方和下方的第二排放口313b。在形成于第一排放口17的上方和下方的第二排放口313a上,可形成叶片361a以引导从第二排放口313a排放的空气。在形成于第一排放口17的上方和下方的第二排放口313b上,可形成叶片361b以引导从第二排放口313b排放的空气。叶片361a和361b可相对于外壳10可旋转。
根据该构造,空调2和空调3能够在不同的方向上将混合有室内空气的舒适的冷空气供应到不同的距离。
图13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空调。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3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空调4。在下面的描述中,与上述实施例的组件相同的组件将被指定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关于该部件的描述。
空调4可包括空气清洁单元471。空气清洁单元471可设置在第二流动路径S2上。空气清洁单元471可包括过滤器。空气清洁单元471可设置在容纳空间19中。可通过从外壳10分离第二入口格栅51而用新的空气清洁单元471替换空气清洁单元471。
空气清洁单元471可设置为与第二入口15相邻,以过滤通过第二入口15进入的空气。也就是说,当第二鼓风单元26被驱动时,包括空气清洁单元471的空调4可用作空气净化器。
图14示出了根据又一实施例的空调。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空调5。在下面的描述中,与上述实施例的组件相同的组件将被指定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关于该组件的描述。
空调5可包括加湿单元581和集水器582。加湿单元581和集水器582可设置在第二流动路径S2上。加湿单元581和集水器582也可设置在容纳空间19中。可通过从外壳10分离前面板16的下盖16a而用新的加湿单元581和集水器582替换加湿单元581和集水器582。
加湿单元581可设置为与第二入口15相邻,以为通过第二入口15进入的空气提供水分。加湿的空气可通过第二排放口13排放到室内空间。也就是说,当第二鼓风单元26被驱动时,包括加湿单元581和集水器582的空调5能够用作加湿器。
图15至图18示出了图2中所示的第二鼓风单元的各种实施例。
参照图15,空调6的第二鼓风单元626可设置在外壳10的上端部。因此,第二入口(未示出)可形成在外壳10的后上端处。也就是说,第二入口可设置在第一入口12的上方。
第二鼓风单元626可包括第二风扇627、第二风扇驱动器628和风扇壳体629。第二鼓风单元626可通过外壳10的后部吸入空气,并且使吸入的空气运动到外壳10的左方和右方(其中形成有第二排放口13)。也就是说,第二鼓风单元626可向下排放空气。
参照图16,空调7可在外壳10的上方安装第二鼓风单元726,而不形成第二排放口,以使从第一排放口17以低速排放的冷空气运动到远处。第二鼓风单元726可以是螺旋桨风扇。
参照图17,第二鼓风单元826可以是横流风扇。两个第二鼓风单元826可分别设置在外壳10的内部的与第二排放口13对应的左上空间和右上空间处。在这种情况下,两个第二入口(未示出)可分别形成在第一入口12的左方和右方。第二鼓风单元826可包括第二风扇827和连接到第二风扇827的一端的第二风扇驱动器828。
另外,参照图18,与图17中所示的第二鼓风单元826类似,第二鼓风单元926可以是横流风扇。第二鼓风单元926可定位在外壳10的内部中,以与形成在外壳10的前部中的第二排放口213对应。此外,两个第二入口(未示出)可分别形成在第一入口12的上方和下方。第二鼓风单元926可包括第二风扇927和第二风扇驱动器928。
图19示出了根据又一实施例的空调1001。图20是图19中所示的空调1001的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19和图20,空调1001可包括:外壳1010,形成空调1001的外观;鼓风单元1020,用于使空气循环到外壳1010的内部或外部;以及热交换器1030,用于对进入外壳1010的内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外壳1010可包括其中安装有鼓风单元1020和热交换器1030的壳体1011,以及用于覆盖壳体1011的前表面的前面板1016。外壳1010可包括第一入口1012、第二入口1015、第一排放口1017和第二排放口1013。
壳体1011可形成空调1001的后表面、空调1001的两个侧表面、空调1001的上表面以及空调1001的底表面。壳体1011可使前表面敞开以形成壳体开口1011a,并且壳体开口1011a可被前面板1016覆盖。
前面板1016可结合到壳体1011,以覆盖壳体开口1011a。前面板1016可结合到壳体开口1011a。在图20中,前面板1016被示出为可从壳体1011分离,然而,前面板1016可集成到壳体1011中。
在前面板1016中,可形成第一排放口1017。第一排放口1017可形成在外壳1010的前表面中。第一排放口1017可穿透前面板1016。第一排放口1017可形成在前面板1016的上部中。第一排放口1017可面对第一入口1012。在外壳1010的内部中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可通过第一排放口1017排放到外壳1010的外部。第一排放口1017可排放通过第一入口1012进入的空气。
在壳体1011中,可形成第一入口1012。第一入口1012可穿透壳体1011的后部。第一入口1012可形成在壳体1011的后上部中。外部空气可通过第一入口1012进入外壳10的内部。
在图20的实施例中,形成两个第一入口1012。然而,第一入口1012的数量不限于两个。也就是说,可根据需要设置任意数量的第一入口1012。在图20中,第一入口1012呈正方形的形状。然而,第一入口1012的形状也不限于正方形,并且可根据需要而具有各种形状。
在壳体1011中,可形成第二入口1015。第二入口1015可穿透壳体1011的后部。第二入口1015可形成在壳体1011的后下部中。第二入口1015可形成在第一入口1012的下方。外部空气可通过第二入口1015进入外壳1010的内部。
与第一入口1012类似,第二入口1015可根据需要形成为各种数量和/或形状。
第二排放口1013可形成在前面板1016中。第二排放口1013可形成在第一排放口1017的左侧和/或右侧上。第二排放口1013可设置为与第一排放口1017相邻。第二排放口1013可与第一排放口1017间隔开预定距离。
第二排放口1013可沿壳体1011的向上方向和向下方向延伸。第二排放口1013的长度可大约等于第一排放口1017的长度。在外壳1011的内部没有进行热交换的空气可通过第二排放口1013排放到外壳1010的外部。第二排放口1013可排放通过第二入口1015进入的空气。
第二排放口1013可使将通过其排放的空气与将通过第一排放口1017排放的空气混合。更具体地,在前面板1016的其中形成有第二排放口1013的部分中,可形成用于引导将通过第二排放口1013排放的空气的引导弯曲部1013a,以使该空气与将通过第一排放口1017排放的空气混合。
将通过第二排放口1013排放的空气可沿着引导弯曲部1013a流动,以与将通过第一排放口1017排放的空气混合。引导弯曲部1013a可引导通过第二排放口1013排放的空气,以沿与通过第一排放口1017排放的空气的方向基本相同的方向排放。
在第二排放口1013上,可设置多个叶片1061以引导将通过第二排放口1013排放的空气。多个叶片1061可沿着第二排放口1013的纵向方向接连布置。
将第一入口1012连通到第一排放口1017的空气路径称为第一流动路径S1a,将第二入口1015连通到第二排放口1013的空气路径称为第二流动路径S2a。这里,第一流动路径S1a可与第二流动路径S2a分隔开。因此,沿着第一流动路径S1a流动的空气不会与沿着第二流动路径S2a流动的空气混合。
更具体地,第一流动路径S1a与第二流动路径S2a可被分隔板1018分隔。分隔板1018可在外壳1010的安装有第一鼓风单元1021的内部中沿着向上方向和向下方向延伸。分隔板1018可沿着形成第二排放口1013所沿的方向延伸。分隔板1018可从外壳1010的内侧表面凸状地突出。分隔板1018可与壳体1011可拆卸。第一鼓风单元1021可安装在分隔板1018中。第二流动路径S2a可形成在分隔板1018与壳体1011之间的空间中。
空调1001可通过第一排放口1017排放与热交换器1030进行热交换的空气,并且可通过第二排放口1013排放没有经过热交换器1030的空气。也就是说,第二排放口1013可排放没有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由于热交换器1030设置在第一流动路径S1a上,因此通过第一排放口1017排放的空气可以是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由于在第二流动路径S2a上没有设置热交换器,因此通过第二排放口1013排放的空气可以是没有进行热交换的空气。
然而,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可通过第二排放口1013排放。也就是说,热交换器可设置在第二流动路径S2a上。更具体地,用于对将通过第二排放口1013排放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可设置在壳体1011的容纳空间1019中。根据该构造,空调1001可通过第一排放口1017和第二排放口1013两者提供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
壳体1011可具有沿着水平方向的截面朝向下侧变宽的形状。根据该形状,外壳1010可被稳定地支撑在地板上。
在壳体1011的内部中,可形成容纳空间1019以容纳电子组件(未示出)。在容纳空间1019中,可设置驱动空调1001所需的电子组件。第二鼓风单元1026可设置在容纳空间1019中。
鼓风单元1020可包括第一鼓风单元1021和第二鼓风单元1026。第二鼓风单元1026可独立于第一鼓风单元1021被驱动。第二鼓风单元1026可按照与第一鼓风单元1021的每分钟转数(RPM)不同的每分钟转数(RPM)旋转。
第一鼓风单元1021可设置在形成于第一入口1012与第一排放口1017之间的第一流动路径S1a上。通过第一入口1012进入的空气可通过第一鼓风单元1021运动到外壳1010的内部。通过第一入口1012进入的空气可沿着第一流动路径S1a运动,以通过第一排放口1017排放到外壳1010的外部。第一鼓风单元1021可包括第一风扇1022和第一风扇驱动器1023。
第一风扇1022可以是轴流风扇或斜流风扇,但不限于此。然而,第一风扇1022可以是任何其他风扇,只要其能够使从外壳1010的外部进入的空气流动并将空气排放到外壳1010的外部即可。例如,第一风扇1022可以是横流风扇、涡轮风扇或西洛克风扇。
在图20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三个第一风扇1022。然而,第一风扇1022的数量不限于三个。也就是说,可根据需要设置任意数量的第一风扇1022。
第一风扇驱动器1023可驱动第一风扇1022。第一风扇驱动器1023可设置在第一风扇1022的中央处。第一风扇驱动器1023可包括电机。
第二鼓风单元1026可设置在形成于第二入口1015与第二排放口1013之间的第二流动路径S2a上。通过第二入口1015进入的空气可通过第二鼓风单元1026运动到外壳1010的内部。通过第二入口1015进入的空气可沿着第二流动路径S2a运动,并通过第二排放口1013排放到外壳1010的外部。
第二鼓风单元1026可包括第二风扇1027、第二风扇驱动器1028和风扇壳体1029。
第二风扇1027可以是离心风扇,但不限于此。然而,第二风扇1027可以是任何其他风扇,只要其能够使从外壳1010的外部进入的空气流动并将空气排放到外壳1010的外部即可。例如,第二风扇1027可以是横流风扇、涡轮风扇或西洛克风扇。
在图20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个第二风扇1027。然而,第二风扇1027的数量不限于两个。也就是说,可根据需要设置任意数量的第二风扇1027。
第二风扇驱动器1028可驱动第二风扇1027。第二风扇驱动器1028可设置在第二风扇1027的一侧处。第二风扇驱动器1028可包括电机。
风扇壳体1029可罩住第二风扇1027。风扇壳体1029可包括空气通过其进入的风扇入口1029a以及空气通过其排放的风扇出口1029b。风扇入口1029a和风扇出口1029b可根据第二风扇1027的种类设置在预定位置处。
在图20中所示的第二鼓风单元1026中,一个第二风扇1027设置在第二风扇驱动器1028的一端处。然而,第二鼓风单元1026的构造不限于此。例如,第二鼓风单元1026可包括多个第二风扇驱动器1028和/或多个第二风扇1027。
热交换器1030可设置在第一鼓风单元1021与第一排放口1017之间。热交换器1030可设置在第一流动路径S1a上。热交换器1030可从通过第一入口1012进入的空气吸热,或将热传递到通过第一入口1012进入的空气。热交换器1030可包括管以及与管结合的集管。然而,热交换器1030的种类不限于此。
空调1001可包括设置在前面板1016的其中形成有第一排放口1017的部分中的排放面板1040。排放面板1040可具有多个排放孔,以使从第一排放口1017排放的空气比从第二排放口1013排放的空气排放得慢。多个排放孔可穿透排放面板1040。多个排放孔可形成为具有精细的尺寸。此外,多个排放孔可均匀地分布在排放面板1040的整个区域上。通过第一排放口1017排放的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可通过多个排放孔以低速排放。
空调1001可包括与壳体1011的形成有第一入口1012的部分结合的第一入口格栅1051。第一入口格栅1051可防止异物通过第一入口1012进入。为了防止异物通过第一入口1012进入,第一入口格栅1051可包括多个狭缝或孔。第一入口格栅1051可覆盖第一入口1012。
空调1001可包括与壳体1011的其中形成有第二入口1015的部分结合的第二入口格栅1052。第二入口格栅1052可防止异物通过第二入口1015进入。为了防止异物通过第二入口1015进入,第二入口格栅1052可包括多个狭缝或孔。第二入口格栅1052可覆盖第二入口1015。
空调1001可包括结合到前面板1016的其中形成有第一排放口1017的部分的排放格栅1053。排放格栅1053可防止异物通过第一排放口1017排放。为了防止异物通过第一排放口1017排放,排放格栅1053可包括多个狭缝或孔。排放格栅1053可覆盖第一排放口1017。
图21是当图19中所示的空调1001以第一模式操作时沿图19的线C-C'截取的空调1001的截面图。图22是当图19中所示的空调1001以第一模式操作时沿图19的线D-D'截取的空调1001的截面图。图23是当图19中所示的空调1001以第二模式操作时沿图19的线C-C'截取的空调1001的截面图。图24是当图19中所示的空调1001以第二模式操作时沿图19的线D-D'截取的空调1001的截面图。图25是当图19中所示的空调1001以第三模式操作时沿图19的线C-C'截取的空调1001的截面图。图26是当图19中所示的空调1001以第三模式操作时沿图19的线D-D'截取的空调1001的截面图。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21至图26描述空调1001的驱动。
参照图21和图22,空调1001可以以第一模式被驱动,以仅通过第一排放口1017排放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由于排放面板1040设置在第一排放口1017上,因此可在室内空间中缓慢地进行空气调节。也就是说,当空气通过第一排放口1017排放到外壳1010的外部时,空气的风速可在空气经过多个排放孔时降低,从而能够以低速排放空气。根据该构造,空调1001可按照用户能够感到舒适的合适的风速来冷却或加热室内空间。
更具体地,当第一鼓风单元1021被驱动时,外壳1010的外部空气可通过第一入口1012进入外壳1010的内部。进入外壳1010的内部的空气可经由第一鼓风单元1021经过热交换器1030以进行热交换。经过热交换器1030的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可经过排放面板1040,从而通过第一排放口1017以低速排放到外壳1010的外部。也就是说,通过第一流动路径S1a排放的热交换的空气可按照用户能够感到舒适的风速排放。
在第一模式下,第二鼓风单元1026可不被驱动,因此,空气不会通过第二排放口1013排放。
参照图23和图24,空调1001可以以第二模式被驱动,以仅通过第二排放口1013排放没有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由于在第二流动路径S2a上没有设置热交换器,因此空调1001可循环室内空气。
由于引导弯曲部1013a形成在第二排放口1013中,因此通过第二排放口1013排放的空气可朝向空调1001的向前方向排放。由于叶片1061设置在第二排放口1013上,因此空气可朝向向前方向被吹得更远。
更具体地,当第二鼓风单元1026被驱动时,外壳1010的外部空气可通过第二入口1015进入外壳1010的内部。进入外壳1010的内部的空气可经过第二鼓风单元1026,然后运动到形成于第一流动路径S1a的两侧的第二流动路径S2a的空间。然后,空气可在第二流动路径S2a上向上运动,然后通过第二排放口1013排放到外壳1010的外部。
在第二模式下,第一鼓风单元1021可不被驱动,因此,空气不会通过第一排放口1017排放。也就是说,在第二模式下,空调1001可吹送没有进行热交换的空气,以执行使室内空气循环的功能或向用户提供强风。
参照图25和图26,空调1001可以以第三模式被驱动,以通过第一排放口1017和第二排放口1013排放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空调1001在第三模式下可比在第一模式下使冷空气排放得远。
更具体地,当空调1001以第三模式被驱动时,通过第一排放口1017排放的冷空气可与通过第二排放口1013排放的冷空气混合。此外,由于通过第二排放口1013排放的空气以比通过第一排放口1017排放的空气高的速度排放,因此通过第二排放口1013排放的空气可使通过第一排放口1017排放的冷空气运动得更远。
根据该构造,空调1001可向用户提供混合有室内空气的舒适的冷空气。
另外,空调1001可改变第一鼓风单元1021和/或第二鼓风单元1026的驱动力,从而将冷空气提供到不同的距离。也就是说,第一鼓风单元1021可调节将通过第一排放口1017排放的空气的空气量和/或风速,第二鼓风单元1026可调节将通过第二排放口1013排放的空气的空气量和/或风速。
例如,通过增大第二鼓风单元1026的驱动力来增大将通过第二排放口1013排放的空气的空气量和/或风速,空调1001可使冷空气运动得更远。此外,通过减小第二鼓风单元1026的驱动力来减小将通过第二排放口1013排放的空气的空气量和/或风速,空调1001可将冷空气提供到相对短的距离。
尽管已经示出并描述了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不脱离其范围在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中限定的本公开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在这些实施例中做出改变。
Claims (15)
1.一种空调,包括:
外壳,具有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
第一排放口,形成在所述外壳中,并且被构造为排放通过所述第一入口进入的空气;
第二排放口,形成在所述外壳中,并且被构造为排放通过所述第二入口进入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二排放口排放的空气与通过所述第一排放口排放的空气混合;
排放面板,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形成有所述第一排放口的部分中,并且具有多个排放孔以使从所述第一排放口排放的空气比从所述第二排放口排放的空气排放得慢;
热交换器,被构造为对通过所述第一入口进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第一风扇,被布置为通过所述第一入口将空气吸入到所述外壳中,并且通过所述第一排放口从所述外壳排放空气;以及
第二风扇,被布置为通过所述第二入口将空气吸入到所述外壳中,并且通过所述第二排放口从所述外壳排放空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外壳包括引导弯曲部,所述引导弯曲部形成在所述第二排放口上,并且被构造为引导将通过所述第二排放口排放的空气,使得通过所述第二排放口排放的空气与通过所述第一排放口排放的空气混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所述空调还包括:
第一流动路径,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第一排放口,使得通过所述第一入口进入的空气流经所述第一流动路径并且通过所述第一排放口排放;以及
第二流动路径,用于连通所述第二入口与所述第二排放口,使得通过所述第一入口进入的空气流经所述第一流动路径并且通过所述第一排放口排放,并且所述第二流动路径与所述第一流动路径分隔开,使得所述第一流动路径和所述第二流动路径彼此独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第一排放口形成在所述外壳的前表面中,所述第二排放口形成在所述外壳的至少一侧中,并且所述引导弯曲部朝向向前方向引导将通过所述第二排放口排放的空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二入口形成在所述外壳的后表面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第二排放口包括叶片,所述叶片被构造为改变将通过所述第二排放口排放的空气的方向。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所述空调还包括空气清洁单元,所述空气清洁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流动路径上以过滤流经所述第二流动路径的空气。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所述空调还包括加湿单元,所述加湿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流动路径上以为流经所述第二流动路径的空气提供水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外壳包括安装有所述加湿单元的壳体,并且前面板附连到所述壳体或者前面板与所述壳体是可拆卸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第一风扇包括轴流风扇,并且
所述第二风扇包括离心风扇。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第二风扇独立于所述第一风扇被驱动。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第一风扇被构造为调节将通过所述第一排放口排放的空气的空气量和风速,并且
所述第二风扇被构造为调节将通过所述第二排放口排放的空气的空气量和风速。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第二排放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放口的上方或者下方。
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热交换器在所述第一流动路径上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放口与所述第一风扇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第一排放口排放通过所述第一入口进入并且通过所述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的空气,并且所述第二排放口排放通过所述第二入口进入并且没有进行热交换的空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20170061375 | 2017-05-18 | ||
KR10-2017-0061375 | 2017-05-18 | ||
KR1020180056127A KR102569298B1 (ko) | 2017-05-18 | 2018-05-16 | 공기조화기 |
KR10-2018-0056127 | 2018-05-16 | ||
PCT/KR2018/005671 WO2018212609A1 (en) | 2017-05-18 | 2018-05-17 | Air conditioner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69677A true CN110869677A (zh) | 2020-03-06 |
CN110869677B CN110869677B (zh) | 2022-05-13 |
Family
ID=64269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45706.6A Active CN110869677B (zh) | 2017-05-18 | 2018-05-17 | 空调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823433B2 (zh) |
CN (1) | CN110869677B (zh) |
WO (1) | WO201821260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6157293A1 (ja) * | 2015-03-27 | 2016-10-0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
CN106687752B (zh) * | 2015-03-27 | 2019-05-17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
KR102613461B1 (ko) * | 2016-10-10 | 2023-12-1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 |
KR102180613B1 (ko) * | 2017-09-11 | 2020-11-1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휴대용 공기정화기 |
CN110006097A (zh) * | 2018-12-13 | 2019-07-12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CN209325925U (zh) * | 2018-12-14 | 2019-08-3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KR102662868B1 (ko) * | 2018-12-20 | 2024-05-0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 |
KR102629979B1 (ko) * | 2019-01-16 | 2024-01-2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공기 청정기 |
CN109974095B (zh) * | 2019-03-29 | 2023-10-3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KR20200119576A (ko) | 2019-04-10 | 2020-10-2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 |
US11971179B2 (en) | 2019-04-10 | 2024-04-3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ir conditioner |
CN110207254A (zh) * | 2019-06-26 | 2019-09-0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211011756U (zh) * | 2019-08-01 | 2020-07-14 |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盒盖、水盒、加湿装置及吹风设备 |
CN110500730A (zh) * | 2019-09-10 | 2019-11-26 | 覃凤 | 一种ai互动智能控制环境模拟幻造系统 |
US20210172624A1 (en) * | 2019-12-10 | 2021-06-10 | Lg Electronics Inc. | Air management apparatus or device |
KR20210073006A (ko) * | 2019-12-10 | 2021-06-1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관리장치 |
TW202241575A (zh) * | 2021-04-28 | 2022-11-01 | 研深電機工業有限公司 | 主要用於木工施作場合之空氣濾清器 |
Citation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210390A (ja) * | 1996-02-05 | 1997-08-12 | Daikin Ind Ltd | 空気調和機 |
KR20040010900A (ko) * | 2002-07-25 | 2004-02-0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 |
CN202692257U (zh) * | 2011-12-08 | 2013-01-23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器 |
CN103175260A (zh) * | 2011-12-20 | 2013-06-26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器 |
CN203478542U (zh) * | 2013-09-04 | 2014-03-12 | 海尔集团公司 | 立式空调 |
CN103629747A (zh) * | 2012-08-24 | 2014-03-12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 |
CN104235952A (zh) * | 2013-06-14 | 2014-12-24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器 |
CN104776495A (zh) * | 2014-01-14 | 2015-07-15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器及其运行方法 |
CN104896591A (zh) * | 2015-05-29 | 2015-09-09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壁挂式空调器 |
CN104990148A (zh) * | 2015-07-31 | 2015-10-21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
CN105258218A (zh) * | 2015-10-10 | 2016-01-20 | 深圳创维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立体环抱送风结构及其空调器 |
CN105444275A (zh) * | 2015-12-31 | 2016-03-3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
KR20160051095A (ko) * | 2014-10-31 | 2016-05-1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 |
CN105805913A (zh) * | 2016-03-28 | 2016-07-27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 |
CN106403033A (zh) * | 2016-09-30 | 2017-02-15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
CN206113128U (zh) * | 2016-09-12 | 2017-04-19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壁挂式空调的室内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68355A (en) | 1987-01-27 | 1988-09-06 | Ford Motor Company | Accumulator with refrigerant processing cartridge for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
JPH0799265B2 (ja) | 1993-04-30 | 1995-10-25 | 利春 藤見 | 冷房装置 |
KR20000056578A (ko) | 1999-02-24 | 2000-09-15 | 구자홍 | 공기 조화기 |
US7334424B2 (en) * | 2004-10-22 | 2008-02-26 | Winiamando Inc. | Air conditioner having independent cooling and purifying paths |
KR100726946B1 (ko) * | 2004-12-24 | 2007-06-14 | 위니아만도 주식회사 | 다중 송풍구조를 갖는 에어컨 실내기 |
KR20080055454A (ko) * | 2006-12-15 | 2008-06-1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 |
KR101191414B1 (ko) | 2009-08-18 | 2012-10-16 | 위니아만도 주식회사 | 공기 혼합형 에어컨 |
JP2012097911A (ja) | 2010-10-29 | 2012-05-24 | Orion Machinery Co Ltd | 熱交換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9551498B2 (en) * | 2012-06-28 | 2017-01-2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air conditioner |
JP6052519B2 (ja) | 2014-12-11 | 2016-12-27 |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制御回路 |
KR102513480B1 (ko) * | 2015-07-17 | 2023-03-2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 |
KR102541386B1 (ko) * | 2015-07-17 | 2023-06-0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 |
US10352621B2 (en) * | 2015-09-04 | 2019-07-16 | TSI Products, Inc. | Dual axial fan with a thermal exchange component for a vehicle |
US10436469B2 (en) * | 2016-02-26 | 2019-10-08 | Lg Electronics Inc. | Air cleaner |
US10508658B2 (en) * | 2016-02-26 | 2019-12-17 | Lg Electronics Inc. | Air cleaner |
-
2018
- 2018-05-17 CN CN201880045706.6A patent/CN110869677B/zh active Active
- 2018-05-17 WO PCT/KR2018/005671 patent/WO2018212609A1/en unknown
- 2018-05-18 US US15/983,531 patent/US10823433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210390A (ja) * | 1996-02-05 | 1997-08-12 | Daikin Ind Ltd | 空気調和機 |
KR20040010900A (ko) * | 2002-07-25 | 2004-02-0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 |
CN202692257U (zh) * | 2011-12-08 | 2013-01-23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器 |
CN103175260A (zh) * | 2011-12-20 | 2013-06-26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器 |
CN103629747A (zh) * | 2012-08-24 | 2014-03-12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 |
CN104235952A (zh) * | 2013-06-14 | 2014-12-24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器 |
CN203478542U (zh) * | 2013-09-04 | 2014-03-12 | 海尔集团公司 | 立式空调 |
CN104776495A (zh) * | 2014-01-14 | 2015-07-15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器及其运行方法 |
KR20160051095A (ko) * | 2014-10-31 | 2016-05-1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 |
CN104896591A (zh) * | 2015-05-29 | 2015-09-09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壁挂式空调器 |
CN104990148A (zh) * | 2015-07-31 | 2015-10-21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
CN105258218A (zh) * | 2015-10-10 | 2016-01-20 | 深圳创维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立体环抱送风结构及其空调器 |
CN105444275A (zh) * | 2015-12-31 | 2016-03-3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
CN105805913A (zh) * | 2016-03-28 | 2016-07-27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 |
CN206113128U (zh) * | 2016-09-12 | 2017-04-19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壁挂式空调的室内机 |
CN106403033A (zh) * | 2016-09-30 | 2017-02-15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823433B2 (en) | 2020-11-03 |
WO2018212609A1 (en) | 2018-11-22 |
CN110869677B (zh) | 2022-05-13 |
US20180335221A1 (en) | 2018-11-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869677B (zh) | 空调 | |
KR102569298B1 (ko) | 공기조화기 | |
EP3183507B1 (en) | Air conditioner | |
CN107835917B (zh) | 空调 | |
KR102541386B1 (ko) | 공기조화기 | |
US10684024B2 (en) | Air conditioner | |
EP3631307B1 (en) | Air conditioner | |
CN109855179B (zh) | 空调 | |
CN111811050B (zh) | 空调 | |
US10591170B2 (en) | Air conditioner | |
CN109073266B (zh) | 空气调节机 | |
US10935273B2 (en) | Air conditioner | |
KR102341728B1 (ko) | 공기조화기 | |
EP4265975A2 (en) | Air conditioner | |
US11644202B2 (en) | Air conditioner and ventilation apparatus for the same | |
KR100953198B1 (ko) | 공기조화기 | |
KR102362390B1 (ko) | 공기조화기 | |
CN215570832U (zh) | 一种室内空调器 | |
KR20190012841A (ko) | 공기조화기 | |
CN217653989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8846291U (zh) | 空调室内机 | |
EP3721143B1 (en) | Air conditioner | |
CN215062439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KR20040085965A (ko) | 창문형 공기조화기의 응축기 냉각구조 | |
KR19980026933U (ko) | 분리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