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53989U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653989U CN217653989U CN202221943211.5U CN202221943211U CN217653989U CN 217653989 U CN217653989 U CN 217653989U CN 202221943211 U CN202221943211 U CN 202221943211U CN 217653989 U CN217653989 U CN 21765398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fresh air
- fan
- exhaust
- fres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及设于机壳内的新风模块;新风模块包括:具有外壳体的新风机壳,外壳体内形成有换风腔室,新风机壳上形成新风进风口、新风机壳出风口以及排风进风口、排风出风口;换风腔室内设有换风隔板,换风隔板将换风腔室分隔为新风腔室和排风腔室,新风腔室内设有新风风扇,排风腔室内设有排风风扇,排风风扇为前向离心风扇。新风模块中整合有排风功能,在新风引入室内的同时,可以将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外,实现室内空气循环流通,提高室内空气的流动性,并且可以改善室内空气的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空气质量关注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在室内空气调节中选用带有新风功能的空调,新风功能可以向室内引入室外风,维持室内空气的流动性。
然而,目前新风模块的作用大多只是引入新风,室内的空气只能靠正压从室内的窗户或门缝出排出。但这种方式排出室内空气的效果不明显,在不开窗或开门的情况下,无法有效排出室内的污浊空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机壳;
新风模块,其设置于机壳内,新风模块包括:
新风机壳,其具有外壳体,外壳体内形成有换风腔室,新风机壳上形成新风进风口、新风机壳出风口以及排风进风口、排风出风口,新风进风口和排风出风口与室外连通,排风进风口与室内连通;
换风隔板,其设置于换风腔室内,并将换风腔室分隔为新风腔室和排风腔室,新风进风口和新风机壳出风口与新风腔室连通,排风进风口和排风出风口与排风腔室连通;
新风风扇,其设置于新风腔室内,用以将室外新风由新风进风口引入新风腔室并由新风机壳出风口吹入室内;
排风风扇,其设置于排风腔室内,用以将室内空气由排风进风口引入排风腔室并由排风出风口吹出室外,排风风扇为前向离心风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室内机,其内所设置的新风模块中整合有排风功能,在新风引入室内的同时,可以将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外,实现室内空气循环流通,提高室内空气的流动性,并且可以改善室内空气的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新风机壳还包括新风蜗壳,新风蜗壳设于换风隔板的一侧并且位于新风腔室内,新风蜗壳与换风隔板之间限定出围成新风风扇腔室,新风风扇位于新风风扇腔室内,新风蜗壳的顶部在新风送风方向上延伸出外壳体形成新风机壳出风口,将由新风风扇吹出的风汇集并引导至新风的送风方向上,提高新风的送风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新风蜗壳上设有新风蜗壳进风口,新风蜗壳进风口位于新风风扇轴向的一侧,新风蜗壳进风口与新风进风口连通,新风机壳出风口位于新风风扇径向的一侧,新风经由蜗壳进风口沿新风风扇的轴向进入新风风扇腔室内,在新风风扇的作用下,新风方向变为径向并由新风机壳出风口吹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排风进风口形成于外壳体面向排风风扇的侧面上,且排风进风口位于排风风扇轴向的一侧,排风出风口形成于外壳体上并位于排风风扇径向的一侧。室内空气经由排风进风口沿排风风扇的径向进入排风腔室内,在排风风扇的作用下,室内空气变为径向并由排风出风口排出室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新风风扇和排风风扇同轴设置,新风进风口形成于外壳体上并位于新风风扇径向的一侧,新风进风口与排风出风口位于同一方向上,并且新风进风口与排风出风口构成新风机壳换风口,新风机壳换风口与室外连通,通过新风机壳换风口,简化了空调室内机的结构,并且方便空调室内机的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壳体罩设于新风蜗壳的外侧,并且在外壳体与新风蜗壳之间限定出连通新风进风口与新风蜗壳进风口的新风风道,从而将径向进入的新风转变为轴向进入新风风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新风模块还包括换风管,换风管的一端与新风机壳换风口对接,换风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室外,换风管内部设置有换风管隔板,换风管隔板将换风管的管腔分隔为第一管腔和第二管腔,第一管腔对应新风进风口,第二管腔对应排风出风口,换风管内的新风和由室内排出的污浊空气分隔开来,避免由室内排出的污浊空气与新风混合再次进入室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新风风扇和排风风扇均为离心风扇,新风风扇和排风风扇同轴设置且同步旋转,新风模块还包括新风电机,新风电机与新风风扇或排风风扇连接且驱动新风风扇和排风风扇同步旋转,采用双联离心风扇,可以在增加新风风量的同时节省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新风风扇为前向离心风扇,前向离心风扇旋转所产生的风压较大,适用于在较为集中的区域送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换风隔板上开设有连通新风腔室和排风腔室的开口部,新风风扇和排风风扇通过开口部同轴对接设置,实现换风隔板与双联离心风扇的安装。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正视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空调室内机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新风模块的立体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新风模块的立体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新风模块的正视图;
图7为图6中新风模块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新风蜗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去掉机壳和新风模块后的正视图;
图10为图9中所示空调室内机的俯视图;
图11为图10中空调室内机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的空调室内机(去掉机壳)的分解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导风板的空调室内机的立体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导风板的空调室内机的正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向离心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向离心风扇的截面图。
图中:
10、机壳;101、前面板;102、进风面板;11、换热进风口;12、空调出风口;121、换热出风口;122、新风出风口;123、顶部出风口;20、换热器;30、换热风机;31、第一换热风机;32、第二换热风机;301、第一换热风道;302、第二换热风道;40、新风模块;41、新风机壳;411、外壳体;42、换风腔室;421、新风腔室;422、排风腔室;431、新风进风口;432、新风机壳出风口;433、排风进风口;434、排风出风口;44、换风隔板;451、新风风扇;452、排风风扇;46、新风蜗壳;461、新风蜗壳进风口;47、换风管;471、第一管腔;472、第二管腔;473、换风管隔板;48、旋转电机;50、导风件;60、摇头部件;601、摇头出风口;70、导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申请应用于其他类似情景。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空调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空调包括空调室内机与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外机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换热器的部分,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室内机或室外机中。空调室内机通过管连接到安装在室外空间中的室外机。室外机中可设有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室外风扇、膨胀器和制冷循环的类似部件,室内机中也可设有室内换热器和室内风扇。
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换热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换热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图1-图3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外观立体图;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正视图;图3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分解图,以示出内部结构。
参见图1-图3,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10,在机壳10上形成有换热进风口11和空调出风口12,在机壳10内部设置有换热器20以及换热风机30,换热器20用于对从换热进风口11引入的空气进行换热,换热风机30将室内风引入机壳10的内部或将经换热器20换热后的低温空气引出至室内。
如图1-图3所示,空调室内机可以为落地式柜机,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种形式。机壳10形成空调室内机的外观,在本实施例中机壳10大体呈圆柱状。
如图1-图3所示,机壳10包括前面板101和进风面板102,进风面板102连接在前面板101的后端,换热进风口11开设在进风面板102上,空调出风口12可根据需要设置在机壳10相应的位置。例如,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空调出风口12可位于前面板101的左右两侧。
空调出风口12包括换热出风口121,换热进风口11和换热出风口121连通形成换热风道,换热器20可设置于换热风道内,用于从由换热进风口11引入到机壳10内的空气吸收热量或者向其传输热量,室内空气从换热进风口11进入机壳10,在换热风道内与换热器20换热,随后由换热出风口引出机壳10并进入室内,使得空调室内机实现制冷或制热功能。
换热风机30可设置于换热风道内,用于吹出空气,使得室内空气可以从换热进风口11流动到换热出风口。换热风机的形式不限,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离心换热风机、贯流换热风机或轴流换热风机等。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设置于机壳10内部的新风模块40,新风模块40可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并可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室外,从而改善室内空气的质量。根据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新风模块40设置于机壳10内并位于换热器20和换热风机30的下方。
图4-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新风模块40的示意图。其中,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新风模块40从一侧观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新风模块40从另一侧观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新风模块40的正视图;图7为图6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如图4-图7所示,新风模块40包括新风机壳41,新风机壳41具有外壳体411,在外壳体411内形成有换风腔室42,新风机壳41上形成新风进风口431、新风机壳出风口432以及排风进风口433、排风出风口434,其中,新风进风口431和排风出风口434与室外连通,新风机壳出风口432与空调出风口12连通,排风进风口433与室内连通。
如图4-图7所示,新风模块40还包括换风隔板44,换风隔板44设置于换风腔室42内,并将换风腔室42分隔为新风腔室421和排风腔室422,新风进风口431和新风机壳出风口432与新风腔室421连通,排风进风口433和排风出风口434与排风腔室422连通。在新风腔室421内设置有新风风扇451,用以将室外新风由新风进风口431引入新风腔室421并由新风机壳出风口432吹入室内,在排风腔室422内设置有排风风扇452,用以将室内空气由排风进风口433引入排风腔室422并由排风出风口434吹出室外。
室外新风经由新风进风口431进入新风腔室421内,在新风风扇451的作用下由新风机壳出风口432排出新风模块40,随后排出的新风经空调出风口12吹入室内;室内污浊空气由排风进风口433进入排风腔室422内,在排风风扇452的作用下由排风出风口434排出至室外。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室内机,其内所设置的新风模块中整合有排风功能,在新风引入室内的同时,可以将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外,实现室内空气循环流通,提高室内空气的流动性,并且可以改善室内空气的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8所示,新风机壳41还包括新风蜗壳46,新风蜗壳46设于换风隔板44的一侧并且位于新风腔室421内,新风蜗壳46与换风隔板44之间限定出新风风扇腔室,新风风扇451位于新风风扇腔室内,新风蜗壳46的顶部在新风送风方向上延伸出外壳体411形成新风机壳出风口432。通过设置新风蜗壳46可以将由新风风扇451吹出的风汇集并引导至新风的送风方向上,提高新风的送风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新风蜗壳46上设有新风蜗壳进风口461,新风蜗壳进风口位于新风风扇45轴向的一侧,新风蜗壳进风口461与新风进风口431连通,新风机壳出风口432位于新风风扇451径向的一侧,新风经由新风进风口431进入新风腔室421内,随后由新风蜗壳进风口461沿新风风扇451的轴向进入新风风扇腔室内,在新风风扇45的作用下,新风方向变为径向并由新风机壳出风口432吹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排风进风口433形成于外壳体411面向排风风扇452的侧面上,且排风进风口433位于排风风扇452轴向的一侧,排风出风口434形成于外壳体411上并位于排风风扇452径向的一侧。室内空气经由排风进风口433沿排风风扇452的径向进入排风腔室422内,在排风风扇452的作用下,室内空气变为径向并由排风出风口434排出室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风扇451和排风风扇452同轴设置,新风进风口431形成于外壳体411上并位于新风风扇451径向的一侧,新风进风口431与排风出风口434位于同一方向上,并且新风进风口431与排风出风口434构成新风机壳换风口435,新风机壳换风口435与室外连通。将新风进风口431和排风出风口434均设置于位于风扇同一方向的径向上,将需与室外连通的新风进风口431和排风出风口434均通过新风机壳换风口435与室外进行连通,仅通过一个换风口与室外连通,简化了空调室内机的结构,并且方便空调室内机的安装。
由于新风进风口431位于新风风扇451的径向上,但新风风扇451需由沿其轴向的新风蜗壳进风口461进风,则需将径向进入的新风转变为轴向进入新风风扇451。参见图4和图7,外壳体411罩设于新风蜗壳46的外侧,并且在外壳体411与新风蜗壳46之间限定出连通新风进风口431与新风蜗壳进风口461的新风风道,从而实现新风风扇451的轴向进风。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7所示,新风模块40还包括换风管47,换风管47的一端与新风机壳换风口435对接,换风管47的另一端延伸至室外,换风管47的内部设置有换风管隔板473,换风管隔板473将换风管47的管腔分隔为第一管腔471和第二管腔472,第一管腔471对应新风进风口431,第二管腔472对应排风出风口434。由此,将换风管47内的新风和由室内排出的污浊空气分隔开来,避免由室内排出的污浊空气与新风混合再次进入室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风扇451和排风风扇452采用双联离心风扇的形式,新风风扇451和排风风扇452同轴设置且同步旋转,新风模块40还包括新风电机48,新风电机48与新风风扇451或排风风扇452连接且驱动新风风扇451和排风风扇452同步旋转。双联离心风扇采用一个旋转电机带动两离心风扇同步旋转,风分别由两侧离心风扇的轴向进入,并在旋转过程中改变方向由两侧离心风扇的径向吹出,采用双联离心风扇可以在增加新风风量的同时节省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风扇451为前向离心风扇,排风风扇452也为前向离心风扇。图15为前向离心风扇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前向离心风扇的截面图。如图15和图16所示,前向离心风扇包括叶轮80以及沿叶轮80的周向排布的多个第一叶片81,每个第一叶片81在长度方向上沿叶轮80的轴向方向布置。如图16所示,第一叶片81包括压力面811和吸力面812,压力面811为第一叶片81推动气流做功的一面,吸力面812为第一叶片81的背风面,压力面811一侧形成为向外凸出的弧形表面。前向离心风扇的叶片数量多,叶片面积较小,旋转所产生的风压较大,具有风道蜗壳,适用于在较为集中的区域送风。前向离心风扇的叶片数量多,叶片面积较小,旋转所产生的风压较大,适用于在较为集中的区域送风,例如本实施例中向顶部新风机壳出风口432送风,以及向排风出风口送风。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风隔板44上开设有连通新风腔室421和排风腔室422的开口部,新风风扇451和排风风扇452通过开口部同轴对接设置。
图9-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室内机内部的换热风道和换热风机的示意图。其中,图9为正视图;图10为俯视图;图11为图10中沿B-B方向的剖面图。
如图9-图11所示,机壳10两侧设有换热出风口121,换热进风口11和两侧的换热出风口121连通形成第一换热风道301,换热风机30包括第一换热风机31,第一换热风机31位于第一换热风道301内,两换热出风口121分别位于第一换热风机31的径向两侧,室内空气由换热进风口11经过换热器20换热后,由第一换热风机31的轴向进入第一换热风道301内并沿第一换热风机31的径向离开,经两侧的换热出风口121由第一换热风道301吹出,从而对室内空气进行换热,实现空调室内机制热或制冷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9和图11所示,机壳10的顶部设有顶部出风口123,换热进风口11与顶部出风口123连通形成第二换热风道302,换热风机30还包括第二换热风机32,第二换热风机32位于第二换热风道302内,室内空气经由换热进风口11进入经过换热器20换热后,由第二换热风机32的轴向进入第二换热风道302内,在第二换热风机32的作用下变为径向并由机壳10顶部的顶部出风口123吹出。
通过第一换热风道301和第二换热风道302的设置,可以增加引入机壳10内进行换热的室内空气,从而增加换热量,实现更好地制热或制冷功能。此外,在机壳10的左右两侧开设换热出风口121并在机壳10的顶部开设顶部出风口123,可以同时在左右两侧及上方的不同方向吹出换热后的空气,改变了传统的只从前方出风的方式,保证室内不同位置的制冷或制热效果,解决了空调直吹用户的问题,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
由新风模块40引入的室外新风温度与室外温度相同,在室外与室内温差较大的情况下,一般为冬季或夏季,室外新风温度会影响用户的体感温度,降低客户的舒适体验度。因此,需要将新风模块引入的新风与由换热器20换热后的室内空气进行混合,降低温度差,提高舒适度。
以下,针对由新风模块40引入的新风与经换热器20换热后的空气进行混合,提供两种不同的混风方式。
图1-图3和图9-图11提供第一种混风方式,其中由新风模块40引入的新风与经换热器20换热后的空气在机壳外进行混合。
如图1所示,空调出风口12包括在竖向上相邻的换热出风口121和新风出风口122,在图1中所示的情况下,新风出风口122位于换热出风口121的下方。
如图3所示,在空调室内机的机壳10内还设置有导风件50,导风件50的内部中空并限定出导风风道,导风风道的一端与新风机壳出风口432连通,导风风道的另一端与新风出风口122连通。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新风模块40设置于机壳的下方,导风件50的下端连接新风机壳出风口432,导风件50的上端与两侧的新风出风口122连通,由新风模块40吹出的新风经导风件50的导风风道向上由新风出风口122吹向室内,并在换热出风口121处与由换热器换热后的室内空气混合,从而减少新风与室内风的温差。
图12提供第二种混风方式,其中由新风模块40引入的新风与经换热器20换热后的空气在换热风道内进行混合。
如图12所示,在空调室内机的机壳10内还设置有导风件50,导风件50的内部中空并限定出导风风道,导风风道的一端与新风机壳出风口432连通,导风风道的另一端与第二换热风道302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导风件50由新风机壳出风口432向上延伸,并在第二换热风机32与顶部出风口123之间与第二换热风道302连通,第二换热风道302在侧面开口与导风件50对接并与导风风道连通。也就是说,导风风道与第二换热风道302连通的位置位于第二换热风机32与顶部出风口123之间,在导风件50与第二换热风道302连通之前,换热空气与新风分别在独立的风道内流动,室内空气经第二换热风机32换热完成后,在第二换热风机32的作用下向上流动并与由导风风道吹出的新风进行混合,不影响室内空气的换热效率,同时可以降低新风的温差。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机壳10顶部的摇头部件60,以及驱动摇头部件60旋转的摇头驱动装置,摇头部件60面向用户开设有摇头出风口601,摇头出风口601与顶部出风口123连通,以将由机壳10顶部吹出的空气引入摇头出风口601吹出。摇头部件60在摇头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相对于机壳10的顶部在一定范围内往复旋转,使得经摇头出风口601吹出的换热后的冷风或热风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广角送风,摇头送风方式的可视化程度高,送风范围大,且送风角度可调,送风方式更加灵活,且摇头部件60在机壳10的顶部送风,不会直吹用户,提高用户体验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和图14所示,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导风板70,导风板70可转动地设置在机壳10上并且可在竖向上遮挡换热出风口121和新风出风口122,以打开或闭合换热出风口121和新风出风口122,导风板70起到导风作用的同时使得空调室内机外观美观。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
新风模块,其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新风模块包括:
新风机壳,其具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形成有换风腔室,所述新风机壳上形成新风进风口、新风机壳出风口以及排风进风口、排风出风口,所述新风进风口和所述排风出风口与室外连通,所述排风进风口与室内连通;
换风隔板,其设置于所述换风腔室内,并将所述换风腔室分隔为新风腔室和排风腔室,所述新风进风口和所述新风机壳出风口与所述新风腔室连通,所述排风进风口和所述排风出风口与所述排风腔室连通;
新风风扇,其设置于所述新风腔室内,用以将室外新风由所述新风进风口引入所述新风腔室并由所述新风机壳出风口吹入室内;
排风风扇,其设置于所述排风腔室内,用以将室内空气由所述排风进风口引入所述排风腔室并由所述排风出风口吹出室外,所述排风风扇为前向离心风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机壳还包括新风蜗壳,所述新风蜗壳设于所述换风隔板的一侧并且位于所述新风腔室内,所述新风蜗壳与所述换风隔板之间限定出新风风扇腔室,所述新风风扇位于所述新风风扇腔室内,所述新风蜗壳的顶部在新风送风方向上延伸出所述外壳体形成所述新风机壳出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蜗壳上设有新风蜗壳进风口,所述新风蜗壳进风口位于所述新风风扇轴向的一侧,所述新风蜗壳进风口与所述新风进风口连通,所述新风机壳出风口位于所述新风风扇径向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进风口形成于所述外壳体面向所述排风风扇的侧面上,且所述排风进风口位于所述排风风扇轴向的一侧,所述排风出风口形成于所述外壳体上并位于所述排风风扇径向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风扇和所述排风风扇同轴设置,所述新风进风口形成于所述外壳体上并位于所述新风风扇径向的一侧,所述新风进风口与所述排风出风口位于同一方向上,并且所述新风进风口与所述排风出风口构成新风机壳换风口,所述新风机壳换风口与室外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罩设于所述新风蜗壳的外侧,并且在所述外壳体与所述新风蜗壳之间限定出连通所述新风进风口与所述新风蜗壳进风口的新风风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模块还包括换风管,所述换风管的一端与所述新风机壳换风口对接,所述换风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室外,所述换风管内部设置有换风管隔板,所述换风管隔板将所述换风管的管腔分隔为第一管腔和第二管腔,所述第一管腔对应所述新风进风口,所述第二管腔对应所述排风出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风扇和所述排风风扇均为离心风扇,所述新风风扇和所述排风风扇同轴设置且同步旋转,所述新风模块还包括新风电机,所述新风电机与所述新风风扇或所述排风风扇连接且驱动所述新风风扇和所述排风风扇同步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风扇为前向离心风扇。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风隔板上开设有连通所述新风腔室和排风腔室的开口部,所述新风风扇和所述排风风扇通过所述开口部同轴对接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943211.5U CN217653989U (zh) | 2022-07-26 | 2022-07-26 | 空调室内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943211.5U CN217653989U (zh) | 2022-07-26 | 2022-07-26 | 空调室内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653989U true CN217653989U (zh) | 2022-10-25 |
Family
ID=83687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943211.5U Active CN217653989U (zh) | 2022-07-26 | 2022-07-26 | 空调室内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653989U (zh) |
-
2022
- 2022-07-26 CN CN202221943211.5U patent/CN21765398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5001903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3395604U (zh) | 一种室内空调器 | |
CN215570832U (zh) | 一种室内空调器 | |
CN217653989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5723644U (zh) | 一种室内空调器 | |
CN217653978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4275976U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217653982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7653987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7737361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13310112A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17785321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8379620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20689195U (zh) | 挂式空调 | |
CN218820665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5929820U (zh) | 一种室内空调器 | |
CN218065130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5490020U (zh) | 一种室内空调器 | |
CN218065127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8379619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8065141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21403257U (zh) | 风管机 | |
CN218065139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8154535U (zh) | 空调室外机 | |
CN218154483U (zh) | 空调室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