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67999B - 一种防坠石辅助散热电机防护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坠石辅助散热电机防护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67999B
CN110867999B CN201911286478.4A CN201911286478A CN110867999B CN 110867999 B CN110867999 B CN 110867999B CN 201911286478 A CN201911286478 A CN 201911286478A CN 110867999 B CN110867999 B CN 1108679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chamber
fixedly connected
motor
driven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864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67999A (zh
Inventor
刘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aoding electromechanic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aodi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aodi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aodi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8647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679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679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67999A/zh
Priority to JP2020056862A priority patent/JP2021097581A/ja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679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679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on from ingress, e.g. water or fing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 H02K9/0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坠石辅助散热电机防护罩;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内设有左右贯通的电机腔,所述电机腔下端壁固定连接有电机固定座,所述电机腔上端壁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电机固定座左侧的风扇箱,所述防护罩内左右对称设有开口向上且位于所述电机腔上侧的防坠板滑动腔,所述防坠板滑动腔向外侧开口且向内侧连通,通过防坠板与第一压缩弹簧可以减少坠石对防护罩的冲击,从而防止冲击影响到电机工作,同时通过齿条将坠石的动能转化为螺旋弹簧的弹性势能储存,在转动磁铁与触发磁铁正对后释放弹性势能并带动风扇转动从而完成辅助电机散热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调节连杆可以相对调节风扇启动的间隔。

Description

一种防坠石辅助散热电机防护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防坠石辅助散热电机防护罩。
背景技术
露天安装的电机往往会配置有防护罩以阻挡灰尘,雨雪等对电机运作造成损害,在矿井,山洞等场合往往会伴随有坠石甚至崩塌,而传统的电机防护罩薄壁型的存在被坠石砸穿从而损坏电机的可能,厚壁型在承受坠石碰撞时也会引起震动,长期工作还是会对电机产生影响,同时由于山洞矿井等场合较为密闭,空间狭小,热量不易散发,电机本身的散热可能不足以支持电机正常工作的的散热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坠石辅助散热电机防护罩,能够克服上述缺陷。
本发明是一种防坠石辅助散热电机防护罩,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内设有左右贯通的电机腔,所述电机腔下端壁固定连接有电机固定座,所述电机腔上端壁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电机固定座左侧的风扇箱,所述防护罩内左右对称设有开口向上且位于所述电机腔上侧的防坠板滑动腔,所述防坠板滑动腔向外侧开口且向内侧连通,所述防坠板滑动腔下侧连通设有齿条腔,所述齿条腔内滑动配合连接与向上延伸至所述防坠板内的齿条,所述防坠板滑动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下端面与所述齿条顶端面固定连接的防坠板,所述防坠板下端面与所述防坠板滑动腔底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齿条腔左侧连通设有主动齿轮腔,所述主动齿轮腔后侧设有带轮传动腔,所述主动齿轮腔后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前延伸至所述主动齿轮腔内且向后延伸至所述带轮传动腔后端壁内的主动轴,所述主动齿轮腔内设有与所述主动轴前侧末端固定连接的第一单向轴承,所述第一单向轴承上转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带轮传动腔后侧设有调节腔,所述调节腔右侧设有间隔控制机构,所述调节腔左侧连通设有离心轮腔,所述离心轮腔与所述带轮传动腔之间设有棘轮腔,所述离心轮腔后侧设有能量储存腔,左侧所述主动轴向后延伸贯穿所述棘轮腔和所述离心轮腔至所述能量储存腔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带轮传动腔包括第二单向轴承,所述第二单向轴承位于所述带轮传动腔内且与左侧所述主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单向轴承上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带轮,右侧所述主动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带轮传动腔内的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之和所述第一带轮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传动带。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棘轮腔包括内棘轮,所述内棘轮与所述棘轮腔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棘轮腔内设有与左侧所述主动轴固定连接的单向转盘,所述单向转盘内对称设有开口向外的滑动腔,所述滑动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滑动箱,所述滑动箱内设有开口向外的棘齿腔,所述棘齿腔前后端壁间转动配合连接有棘齿转轴,所述棘齿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可与所述内棘轮单向啮合的棘齿,所述滑动箱底端面与所述滑动腔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压缩弹簧。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离心轮腔包括第三单向轴承,所述第三单向轴承位于所述离心轮腔内且与左侧所述主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单向轴承上固定连接有离心轮,所述离心轮内周向设有多个开口向外的啮合块腔,所述啮合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啮合块,所述啮合块内端面与所述啮合块腔底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能量储存腔包括第四单向轴承,所述第四单向轴承位于所述能量储存腔内且与左侧所述主动轴后侧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单向轴承上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能量储存腔左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右延伸的第一从动轴,所述能量储存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一从动轴固定连接的第三带轮,所述第三带轮右侧设有与所述能量储存腔右侧末端固定连接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左侧所述主动轴后端面与所述能量储存腔后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螺旋弹簧。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风扇箱包括风扇腔,所述风扇腔位于所述风扇箱内,所述风扇腔右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左延伸至所述风扇腔内且向右延伸至所述电机腔内的第二从动轴,所述第二从动轴右侧末端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风扇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二从动轴左侧末端固定连接的第四带轮,所述第四带轮与所述第三带轮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二传动带。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调节腔包括第三从动轴,所述第三从动轴与所述调节腔后端壁转动配合连接且向前延伸至所述调节腔内,所述调节腔内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三从动轴前侧的第四从动轴,所述第四从动轴内设有向后开口的花键腔,所述花键腔与所述第三从动轴花键配合连接,所述第三从动轴后侧末端固定连接有磁铁转盘,所述磁铁转盘上固定连接有转动磁铁,所述调节腔右侧连通设有与所述转动磁铁对应的触发磁铁腔,所述触发磁铁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触发磁铁,所述触发磁铁右端面与所述触发磁铁腔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压缩弹簧,所述触发磁铁右端面还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另一端与所述滑动箱底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从动轴后侧末端转动配合连接有调节盘,所述调节盘前侧等距设有三个半径不同且与所述第四从动轴固定连接的调节齿轮,所述调节齿轮可与所述啮合块啮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间隔控制机构包括连杆移动腔,所述连杆移动腔位于所述触发磁铁腔前侧且向左与所述调节腔连通,所述连杆移动腔右侧连通设有开口向右的连杆操作腔,所述调节盘上铰接有向右延伸贯穿所述连杆移动腔至所述连杆操作腔内的调节连杆,所述连杆移动腔下侧设有三个前后等距设置的连杆定位腔,所述连杆定位腔之间的间距与所述调节齿轮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调节连杆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连杆定位腔对应的连杆固定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防坠板与第一压缩弹簧可以减少坠石对防护罩的冲击,从而防止冲击影响到电机工作,同时通过齿条将坠石的动能转化为螺旋弹簧的弹性势能储存,在转动磁铁与触发磁铁正对后释放弹性势能并带动风扇转动从而完成辅助电机散热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调节连杆可以相对调节风扇启动的间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防坠石辅助散热电机防护罩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B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C-C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5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如图1-5所示,本发明装置的一种防坠石辅助散热电机防护罩,包括防护罩10,所述防护罩10内设有左右贯通的电机腔20,所述电机腔20下端壁固定连接有电机固定座21,所述电机腔20上端壁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电机固定座21左侧的风扇箱14,所述防护罩10内左右对称设有开口向上且位于所述电机腔20上侧的防坠板滑动腔13,所述防坠板滑动腔13向外侧开口且向内侧连通,所述防坠板滑动腔13下侧连通设有齿条腔24,所述齿条腔24内滑动配合连接与向上延伸至所述防坠板12内的齿条25,所述防坠板滑动腔13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下端面与所述齿条25顶端面固定连接的防坠板12,所述防坠板12下端面与所述防坠板滑动腔13底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11,所述齿条腔24左侧连通设有主动齿轮腔29,所述主动齿轮腔29后侧设有带轮传动腔30,所述主动齿轮腔29后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前延伸至所述主动齿轮腔29内且向后延伸至所述带轮传动腔30后端壁内的主动轴27,所述主动齿轮腔29内设有与所述主动轴27前侧末端固定连接的第一单向轴承26,所述第一单向轴承26上转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齿条25啮合的主动齿轮28,所述带轮传动腔30后侧设有调节腔35,所述调节腔35右侧设有间隔控制机构,所述调节腔35左侧连通设有离心轮腔70,所述离心轮腔70与所述带轮传动腔30之间设有棘轮腔51,所述离心轮腔70后侧设有能量储存腔66,左侧所述主动轴27向后延伸贯穿所述棘轮腔51和所述离心轮腔70至所述能量储存腔66内;所述防坠板12克服所述第一压缩弹簧11的推力向下运动,从而带动所述齿条25沿所述齿条腔24向下运动,带动所述主动齿轮28正转,从而通过所述第一单向轴承26带动所述主动轴27正转,右侧所述主动轴27正转带动所述第二带轮31转动正转,从而通过所述第一传动带23带动所述第一带轮72正转,从而通过所述第二单向轴承22带动左侧所述主动轴27正转。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带轮传动腔30包括第二单向轴承22,所述第二单向轴承22位于所述带轮传动腔30内且与左侧所述主动轴2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单向轴承22上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带轮72,右侧所述主动轴27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带轮传动腔30内的第二带轮31,所述第二带轮31之和所述第一带轮72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传动带23。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棘轮腔51包括内棘轮50,所述内棘轮50与所述棘轮腔51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棘轮腔51内设有与左侧所述主动轴27固定连接的单向转盘52,所述单向转盘52内对称设有开口向外的滑动腔53,所述滑动腔53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滑动箱54,所述滑动箱54内设有开口向外的棘齿腔55,所述棘齿腔55前后端壁间转动配合连接有棘齿转轴57,所述棘齿转轴57上固定连接有可与所述内棘轮50单向啮合的棘齿56,所述滑动箱54底端面与所述滑动腔53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压缩弹簧48;当左侧所述主动轴27正转时,带动所述单向转盘52正转,当左侧所述主动轴27反转时,所述棘齿56被所述内棘轮50阻挡,所述单向转盘52无法反转,从而限制左侧所述主动轴27的反转,当所述滑动箱54克服所述第二压缩弹簧48的推力向内运动时,带动所述棘齿56向内运动不再被所述内棘轮50阻挡,从而使左侧所述主动轴27可以反转。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离心轮腔70包括第三单向轴承61,所述第三单向轴承61位于所述离心轮腔70内且与左侧所述主动轴27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单向轴承61上固定连接有离心轮58,所述离心轮58内周向设有多个开口向外的啮合块腔60,所述啮合块腔60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啮合块63,所述啮合块63内端面与所述啮合块腔60底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62;左侧所述主动轴27转动通过所述第三单向轴承61带动所述离心轮58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啮合块63克服所述拉伸弹簧62的拉力向外运动。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能量储存腔66包括第四单向轴承73,所述第四单向轴承73位于所述能量储存腔66内且与左侧所述主动轴27后侧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单向轴承73上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锥齿轮65,所述能量储存腔66左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右延伸的第一从动轴69,所述能量储存腔66内设有与所述第一从动轴69固定连接的第三带轮68,所述第三带轮68右侧设有与所述能量储存腔66右侧末端固定连接的第二锥齿轮67,所述第二锥齿轮67与所述第一锥齿轮65啮合,左侧所述主动轴27后端面与所述能量储存腔66后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螺旋弹簧64;当左侧所述主动轴27克服所述螺旋弹簧64的弹力正转时,在所述第四单向轴承73的作用下,左侧所述主动轴27正转不带动所述第一锥齿轮65转动,当左侧所述主动轴27反转时,通过所述第四单向轴承73带动所述第一锥齿轮65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67转动,从而通过所述第一从动轴69带动所述第三带轮68转动。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扇箱14包括风扇腔16,所述风扇腔16位于所述风扇箱14内,所述风扇腔16右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左延伸至所述风扇腔16内且向右延伸至所述电机腔20内的第二从动轴18,所述第二从动轴18右侧末端固定连接有风扇19,所述风扇腔16内设有与所述第二从动轴18左侧末端固定连接的第四带轮17,所述第四带轮17与所述第三带轮68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二传动带15;所述第三带轮68转动通过所述第二传动带15带动所述第四带轮17转动,从而通过所述第二从动轴18带动所述风扇19转动,完成辅助散热。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腔35包括第三从动轴39,所述第三从动轴39与所述调节腔35后端壁转动配合连接且向前延伸至所述调节腔35内,所述调节腔35内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三从动轴39前侧的第四从动轴32,所述第四从动轴32内设有向后开口的花键腔34,所述花键腔34与所述第三从动轴39花键配合连接,所述第三从动轴39后侧末端固定连接有磁铁转盘40,所述磁铁转盘40上固定连接有转动磁铁41,所述调节腔35右侧连通设有与所述转动磁铁41对应的触发磁铁腔37,所述触发磁铁腔37内滑动配合连接有触发磁铁38,所述触发磁铁38右端面与所述触发磁铁腔37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压缩弹簧36,所述触发磁铁38右端面还固定连接有拉绳49,所述拉绳49另一端与所述滑动箱54底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从动轴32后侧末端转动配合连接有调节盘42,所述调节盘42前侧等距设有三个半径不同且与所述第四从动轴32固定连接的调节齿轮33,所述调节齿轮33可与所述啮合块63啮合;所述转动磁铁41与所述触发磁铁38磁力相吸且吸力远大于大于所述第三压缩弹簧36的拉力以及所述第二压缩弹簧48的推力,所述离心轮58转动带动所述啮合块63向外运动至与所述调节齿轮33啮合,从而通过所述啮合块63转动带动所述调节齿轮33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四从动轴32转动,通过所述第三从动轴39带动所述磁铁转盘40和所述转动磁铁41转动,至所述转动磁铁41与所述触发磁铁38正对时,所述触发磁铁38在所述触发磁铁38与所述转动磁铁41之间吸力作用下克服所述第三压缩弹簧36的拉力向左运动,从而通过所述拉绳49带动所述滑动箱54克服所述第二压缩弹簧48的推力向下运动。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间隔控制机构包括连杆移动腔47,所述连杆移动腔47位于所述触发磁铁腔37前侧且向左与所述调节腔35连通,所述连杆移动腔47右侧连通设有开口向右的连杆操作腔46,所述调节盘42上铰接有向右延伸贯穿所述连杆移动腔47至所述连杆操作腔46内的调节连杆43,所述连杆移动腔47下侧设有三个前后等距设置的连杆定位腔45,所述连杆定位腔45之间的间距与所述调节齿轮33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调节连杆43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连杆定位腔45对应的连杆固定块44;所述调节连杆43逆时针转动使所述连杆固定块44脱离所述连杆定位腔45,所述调节连杆43不再被限制移动,根据需要前后移动所述调节连杆43至所述连杆固定块44与合适位置所述连杆定位腔45相对应,从而通过所述调节盘42带动所述第四从动轴32前后移动至合适所述调节齿轮33与所述啮合块63对应。
下面,申请人将会参考附图1-5以及上面描述来具体的介绍本申请的一种防坠石辅助散热电机防护罩:
初始状态下,第一压缩弹簧11处于放松状态,齿条25左端面下侧末端恰好与主动齿轮28啮合,第二压缩弹簧48处于放松状态,棘齿56与内棘轮50啮合,拉绳49处于绷紧状态,第三压缩弹簧36处于压缩状态,触发磁铁38完全位于触发磁铁腔37内,拉伸弹簧62处于放松状态,螺旋弹簧64处于放松状态,第二单向轴承22,第一单向轴承26以及第三单向轴承61只能正向传动,第四单向轴承73只能反向传动;
开始工作时,将电机固定于电机固定座21上,当坠石下落时,落至防坠板12上,带动左侧主动轴27克服螺旋弹簧64的弹力正转储存能量,内棘轮50阻挡棘齿56限制左侧主动轴27无法反转,落石沿防坠板12滚至两侧后,防坠板12在第一压缩弹簧11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左侧主动轴27在第一单向轴承26的作用下不转动,左侧主动轴27转动还带动转动磁铁41转动,当上述过程多次重复至转动磁铁41转动至与触发磁铁38正对时,带动滑动箱54向内运动,左侧主动轴27失去限制反转,从而带动风扇19转动,起到辅助电机散热的作用;
当需要调整风扇19启动的间隔时,逆时针向上抬升调节连杆43后前后移动调节连杆43即可使啮合块63与不同的调节齿轮33对应,从而完成调整风扇19两次启动之间储存能量的次数,即相对调整风扇19的启动间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防坠板与第一压缩弹簧可以减少坠石对防护罩的冲击,从而防止冲击影响到电机工作,同时通过齿条将坠石的动能转化为螺旋弹簧的弹性势能储存,在转动磁铁与触发磁铁正对后释放弹性势能并带动风扇转动从而完成辅助电机散热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调节连杆可以相对调节风扇启动的间隔。
以上所述,仅为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防坠石辅助散热电机防护罩,包括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内设有左右贯通的电机腔,所述电机腔下端壁固定连接有电机固定座,所述电机腔上端壁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电机固定座左侧的风扇箱,所述防护罩内左右对称设有开口向上且位于所述电机腔上侧的防坠板滑动腔,所述防坠板滑动腔向外侧开口且向内侧连通,所述防坠板滑动腔下侧连通设有齿条腔,所述齿条腔内滑动配合连接与向上延伸至所述防坠板内的齿条,所述防坠板滑动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下端面与所述齿条顶端面固定连接的防坠板,所述防坠板下端面与所述防坠板滑动腔底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齿条腔左侧连通设有主动齿轮腔,所述主动齿轮腔后侧设有带轮传动腔,所述主动齿轮腔后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前延伸至所述主动齿轮腔内且向后延伸至所述带轮传动腔后端壁内的主动轴,所述主动齿轮腔内设有与所述主动轴前侧末端固定连接的第一单向轴承,所述第一单向轴承上转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带轮传动腔后侧设有调节腔,所述调节腔右侧设有间隔控制机构,所述调节腔左侧连通设有离心轮腔,所述离心轮腔与所述带轮传动腔之间设有棘轮腔,所述离心轮腔后侧设有能量储存腔,左侧所述主动轴向后延伸贯穿所述棘轮腔和所述离心轮腔至所述能量储存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坠石辅助散热电机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轮传动腔包括第二单向轴承,所述第二单向轴承位于所述带轮传动腔内且与左侧所述主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单向轴承上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带轮,右侧所述主动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带轮传动腔内的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之和所述第一带轮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传动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坠石辅助散热电机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腔包括内棘轮,所述内棘轮与所述棘轮腔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棘轮腔内设有与左侧所述主动轴固定连接的单向转盘,所述单向转盘内对称设有开口向外的滑动腔,所述滑动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滑动箱,所述滑动箱内设有开口向外的棘齿腔,所述棘齿腔前后端壁间转动配合连接有棘齿转轴,所述棘齿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可与所述内棘轮单向啮合的棘齿,所述滑动箱底端面与所述滑动腔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压缩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坠石辅助散热电机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轮腔包括第三单向轴承,所述第三单向轴承位于所述离心轮腔内且与左侧所述主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单向轴承上固定连接有离心轮,所述离心轮内周向设有多个开口向外的啮合块腔,所述啮合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啮合块,所述啮合块内端面与所述啮合块腔底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坠石辅助散热电机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储存腔包括第四单向轴承,所述第四单向轴承位于所述能量储存腔内且与左侧所述主动轴后侧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单向轴承上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能量储存腔左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右延伸的第一从动轴,所述能量储存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一从动轴固定连接的第三带轮,所述第三带轮右侧设有与所述能量储存腔右侧末端固定连接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左侧所述主动轴后端面与所述能量储存腔后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螺旋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坠石辅助散热电机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箱包括风扇腔,所述风扇腔位于所述风扇箱内,所述风扇腔右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左延伸至所述风扇腔内且向右延伸至所述电机腔内的第二从动轴,所述第二从动轴右侧末端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风扇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二从动轴左侧末端固定连接的第四带轮,所述第四带轮与所述第三带轮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二传动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坠石辅助散热电机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腔包括第三从动轴,所述第三从动轴与所述调节腔后端壁转动配合连接且向前延伸至所述调节腔内,所述调节腔内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三从动轴前侧的第四从动轴,所述第四从动轴内设有向后开口的花键腔,所述花键腔与所述第三从动轴花键配合连接,所述第三从动轴后侧末端固定连接有磁铁转盘,所述磁铁转盘上固定连接有转动磁铁,所述调节腔右侧连通设有与所述转动磁铁对应的触发磁铁腔,所述触发磁铁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触发磁铁,所述触发磁铁右端面与所述触发磁铁腔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压缩弹簧,所述触发磁铁右端面还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另一端与所述滑动箱底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从动轴后侧末端转动配合连接有调节盘,所述调节盘前侧等距设有三个半径不同且与所述第四从动轴固定连接的调节齿轮,所述调节齿轮可与所述啮合块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坠石辅助散热电机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控制机构包括连杆移动腔,所述连杆移动腔位于所述触发磁铁腔前侧且向左与所述调节腔连通,所述连杆移动腔右侧连通设有开口向右的连杆操作腔,所述调节盘上铰接有向右延伸贯穿所述连杆移动腔至所述连杆操作腔内的调节连杆,所述连杆移动腔下侧设有三个前后等距设置的连杆定位腔,所述连杆定位腔之间的间距与所述调节齿轮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调节连杆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连杆定位腔对应的连杆固定块。
CN201911286478.4A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防坠石辅助散热电机防护罩 Active CN1108679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86478.4A CN110867999B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防坠石辅助散热电机防护罩
JP2020056862A JP2021097581A (ja) 2019-12-13 2020-03-26 落石による破壊防止かつ放熱補助可能なモーター保護カバー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86478.4A CN110867999B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防坠石辅助散热电机防护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67999A CN110867999A (zh) 2020-03-06
CN110867999B true CN110867999B (zh) 2020-08-11

Family

ID=69659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86478.4A Active CN110867999B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防坠石辅助散热电机防护罩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1097581A (zh)
CN (1) CN1108679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34177B (zh) * 2020-09-23 2022-06-28 华翔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检测装置的光伏箱变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037683A1 (de) * 1990-11-27 1992-06-04 Karl Ing Grad Roden Schlagkupplung zur ueberwindung der haftreibung an spindelgetrieben mit kraftabhaengiger schaltung des motors
CN204644573U (zh) * 2015-04-07 2015-09-16 苏州市晨彩纺织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筘框撞击式动能循环结构
CN206074212U (zh) * 2016-10-18 2017-04-05 吕梁学院 一种用于岩土工程边坡振动扰动模拟装置
CN109458313A (zh) * 2018-10-10 2019-03-12 厦门大学 一种储能式主动能量收集装置
CN209456629U (zh) * 2018-11-22 2019-10-01 盐城诚创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纺织机机械齿轮箱体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037683A1 (de) * 1990-11-27 1992-06-04 Karl Ing Grad Roden Schlagkupplung zur ueberwindung der haftreibung an spindelgetrieben mit kraftabhaengiger schaltung des motors
CN204644573U (zh) * 2015-04-07 2015-09-16 苏州市晨彩纺织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筘框撞击式动能循环结构
CN206074212U (zh) * 2016-10-18 2017-04-05 吕梁学院 一种用于岩土工程边坡振动扰动模拟装置
CN109458313A (zh) * 2018-10-10 2019-03-12 厦门大学 一种储能式主动能量收集装置
CN209456629U (zh) * 2018-11-22 2019-10-01 盐城诚创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纺织机机械齿轮箱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67999A (zh) 2020-03-06
JP2021097581A (ja) 2021-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67999B (zh) 一种防坠石辅助散热电机防护罩
US6092582A (en) Motor drive for an electric rolling steel door
US11370095B2 (en) Flywheel device and electric nail gun having the same
US20070051232A1 (en) Carrier braiding machine with guiding device
CN111265063B (zh) 一种中药柜高层抽屉用辅助取药装置
CN110670840B (zh) 一种自带减震功能的地板
TW200503651A (en) Buffer device for roller blinds
WO2021088132A1 (zh) 一种绞盘
CN109973335B (zh) 一种具有调速功能的风力发电机
CN201347661Y (zh) 保险箱用手柄机构
CN104776580A (zh) 导风板运动机构及空调器
CN208658296U (zh) 自动开关抽屉机构和冰箱
CN111022869B (zh) 一种具有防震功能的摄像装置
CN104787638A (zh) 棘爪能自动复位的双向限速器
CN210003500U (zh) 双电动机同步输入转矩的螺杆泵地面驱动装置
CN111049307B (zh) 一种安全防护电机套
CN111255613B (zh) 一种自动调节方向的波浪能发电机
JP6379171B2 (ja) ユニバーサル電動ローラー
CN106494562B (zh) 一种全自动三级变速驱动装置
CN212180857U (zh) 一种老化柜
CN109114365B (zh) 一种计算机主机底座
CN112059589A (zh) 一种电动车电机保护性自动拆卸装置
CN211215376U (zh) 麻将机大盘变速装置及麻将机
JP4484154B2 (ja) 餅搗機
CN107719648A (zh) 一种无人机旋转式起落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20

Address after: 317500 phase II of pump industry cluster point, Daxi Town, Wenling Ci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Wenling Xiongwei instrument factory)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Chaoding electromechan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300 room <1-2>, building 2, Yuyuan, Gutang street, Cixi, Ningbo, Zhejiang

Applicant before: Cixi Baid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