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66316A - 基于六自由度齿轮啮合模型的减速器键合图模型优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六自由度齿轮啮合模型的减速器键合图模型优化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866316A CN110866316A CN201911154771.5A CN201911154771A CN110866316A CN 110866316 A CN110866316 A CN 110866316A CN 201911154771 A CN201911154771 A CN 201911154771A CN 110866316 A CN110866316 A CN 11086631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stage
- reducer
- bonding diagram
- diagram mod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六自由度齿轮啮合模型的减速器键合图模型优化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S1:建立六自由度的第一级齿轮副啮合动力学模型;S2:建立六自由度的第一级齿轮副键合图模型;S3:推导出第一级齿轮副键合图模型的状态方程;S4:建立减速器键合图模型;S5:推导出减速器键合图模型的状态方程;S6:对减速器键合图模型的状态方程进行仿真分析,并修正减速器键合图模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建立的齿轮副键合图模型和减速器键合图模型能够准确地分析减速器特性以及其他采用齿轮传动机构的特性,为减速器和其它齿轮传动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动系统优化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六自由度齿轮啮合模型的减速器键合图模型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键合图模型可向前、后仿真,可以灵活、方便地更改系统构建及其相关参数,可以便捷的由键合图模型列写相应的数学模型,可以清晰、形象地表达物理模型的内在联系以及能量传递,已有研究人员开始尝试采用键合图法对减速器进行建模。
由于齿轮在啮合过程中由于齿轮的支撑不是刚性和齿轮啮合时存在齿面摩擦力,使得齿轮具有x方向和y方向上的运动,其在xx方向和y方向上运动的过程中还受到刚度和阻尼的作用,这都会耦合地影响其在转动方向上的转矩输出。故而,在分析和设计减速器或其他应用齿轮传动的机构时,深入考虑的啮合原理以及齿轮的支撑才能更准确的还原齿轮的实际工作特性。
然而,在键合图的应用领域上,绝大部分文献都是基于键合图元件变换器“TF”来建立齿轮的理想模型,只要及少的文献涉及到齿轮的动态啮合过程,但也只考虑了齿轮转动方向上的二自由度,并没有考虑齿轮啮合过程中的齿面摩擦力、啮合时变刚度、横向弯曲、轴向振动和扭摆振动等情况,故建立的键合图模型并不能准确地分析减速器特性以及其他采用齿轮传动机构的特性,并不能真正为齿轮传动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键合图模型不能准确地分析减速器特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六自由度齿轮啮合模型的减速器键合图模型优化方法。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六自由度齿轮啮合模型的减速器键合图模型优化方法,其要点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S1:根据第一级齿轮副的物理模型,建立六自由度的第一级齿轮副啮合动力学模型;
S2:根据第一级齿轮副啮合动力学模型,建立六自由度的第一级齿轮副键合图模型;
S3:根据第一级齿轮副键合图模型,推导出第一级齿轮副键合图模型的状态方程;
S4:根据减速器的物理模型,并基于减速器物理模型和第一级齿轮副键合图模型,建立减速器键合图模型;
S5:根据减速器键合图模型,推导出减速器键合图模型的状态方程;
S6:输入仿真参数,对减速器键合图模型的状态方程进行仿真分析,并修正减速器键合图模型,直到减速器键合图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减速器的动态特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于六自由度齿轮啮合模型的减速器键合图模型优化方法,充分考虑到了齿轮啮合过程中的齿面摩擦力、啮合时变刚度、横向弯曲、轴向振动和扭摆振动等情况,建立的齿轮副键合图模型和减速器键合图模型能够准确地分析减速器特性以及其他采用齿轮传动机构的特性,为减速器和其它齿轮传动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级齿轮副啮合动力学模型;
图2为第一级齿轮副键合图模型;
图3为减速器的物理模型;
图4为减速器键合图模型;
图5为基于减速器键合图模型仿真得到的减速器转矩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
图6为基于减速器键合图模型仿真得到的减速器转速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
图7为基于减速器键合图模型仿真得到的第二级主动齿轮在x方向上的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
图8为基于减速器键合图模型仿真得到的第二级主动齿轮在x方向上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
图9为基于减速器键合图模型仿真得到的减速器效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六自由度齿轮啮合模型的减速器键合图模型优化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S1:根据第一级齿轮副的物理模型,建立六自由度的第一级齿轮副啮合动力学模型。
请参见图1,在考虑齿面摩擦的因素影响下,每一个齿轮在啮合的过程中都会有三个自由度,即x方向、y方向以及转动方向,故而可将传动轴、轴承和箱体等的支撑刚度和阻尼等效到x和y方向的值用组合等效值用kpx、kpy、kgx、kgy和cpx、cpy、cgx、cgy来表示,啮合刚度和阻尼用组合等效值km和cm表示。
S2:根据第一级齿轮副啮合动力学模型,建立六自由度的第一级齿轮副键合图模型。
请参见图2(图4同图2),以下图中符号在键合图理论中属于通用符号:0为等势节,1表示等流节,MSe为可变势源,用于表示齿面摩擦力,I为惯性元,R为阻性元,C为容性元,TF为变换器,MTF为可变变换器,阿拉伯数字26-102表示第26-102键。建立的键合图模型可向前、后仿真;可以灵活、方便地更改系统构建及其相关参数;可以便捷的由键合图模型列写相应的数学模型;可以清晰、形象地表达物理模型的内在联系以及能量传递。
S3:根据第一级齿轮副键合图模型,推导出第一级齿轮副键合图模型的状态方程。
所述第一级齿轮副键合图模型的状态方程为:
式(1)中,e26、e38、e60分别为第一级齿轮副的输入转矩、摩擦力和负载转矩,p27为第一级主动齿轮的角动量,p33和p40分别为第一级主动齿轮x方向和y方向的平动动量,p47和p54分别为第一级从动齿轮x方向和y方向的平动动量,p61为第一级从动齿轮的角动量,q34、q41、q44、q48、q55分别为第34、41、44、48、55键上对应的位移,I27、I61分别为第一级主动齿轮、第一级从动齿轮的转动惯量,I33、I40、I47、I54分别为第33、40、47、54键上对应的质量,C34、C41分别为第一级主动齿轮的x方向和y方向的柔度,C44表示第一级齿轮副的啮合柔度,C48、C55分别为第一级从动齿轮的y方向和x方向的柔度,R35、R42、R45、R49、R56、R62、R63分别为第35、42、45、49、56、62、63键上对应的阻尼,Rp、Rg分别为第一级主动齿轮和第一级从动齿轮的半径,β为第一级主动齿轮与第一级从动齿轮的啮合角,H为第一级主动齿轮与第一级从动齿轮啮合点至节点间的距离,λ1、λ2分别为摩擦力作用在第一级主动齿轮和第一级从动齿轮上的方向。
S4:根据减速器的物理模型,并基于减速器物理模型和第一级齿轮副键合图模型,建立减速器键合图模型(请参见图4)。
其中,所述减速器包括用于输入动力的减速器输入轴、用于传递动力的减速器中间轴和用于输出动力的减速器输出轴,所述减速器输入轴和减速器中间轴之间通过第一级齿轮副进行传动,所述减速器中间轴和减速器输出轴之间通过第二级齿轮副进行传动,所述第一级齿轮副包括固套在减速器输入轴上的第一级主动齿轮和固套在减速器中间轴上的第一级从动齿轮,所述第一级主动齿轮与第一级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级齿轮副包括固套在减速器中间轴上的第二级主动齿轮和固套在减速器输出轴上的第二级从动齿轮,所述第二级主动齿轮与第二级从动齿轮啮合。
S5:根据减速器键合图模型,推导出减速器键合图模型的状态方程。
所述减速器键合图模型的状态方程为:
式(2)中,e64、e76、e98分别为第二级齿轮副的输入转矩、摩擦力和负载转矩,p65为第二级主动齿轮的角动量,p71和p78分别为第二级主动齿轮x方向和y方向的平动动量,p85和p92分别为第二级从动齿轮x方向和y方向的平动动量,p99为第二级从动齿轮的角动量,q72、q79、q82、q86、q93分别为第n键上对应的位移,I65、I99分别为第二级主动齿轮、第二级从动齿轮的转动惯量,I71、I78、I85、I92分别为第71、78、85、92键上对应的质量,C72、C79分别为第二级主动齿轮的x方向和y方向的柔度,C82表示第二级齿轮副的啮合柔度,C86、C93分别为第二级从动齿轮的y方向和x方向的柔度,R73、R80、R83、R87、R94、R100、R101分别为第73、80、83、87、94、100、101键上对应的阻尼,q102为减速器中间轴上的角位移,C102表示减速器中间轴的柔度,Rp’、Rg’分别为第二级主动齿轮和第二级从动齿轮的半径,β’为第二级主动齿轮与第二级从动齿轮的啮合角,H’为第二级主动齿轮与第二级从动齿轮啮合点至节点间的距离,λ1’、λ2’分别为摩擦力作用在第二级主动齿轮和第二级从动齿轮上的方向。
S6:输入仿真参数,对减速器键合图模型的状态方程进行仿真分析,并修正减速器键合图模型,直到减速器键合图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减速器的动态特性。
仿真参数为:输入转矩Tin=12Nm,负载转矩Tout=20Nm,中间轴的刚度为8×108Nm/rad,减速器的参数为:
表1减速器主要参数
需要指出的是,表1中所述的刚度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柔度互为倒数。
仿真结果如下:
请参见图5和图6,减速器转矩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和减速器转速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能够表征减速器的输出特性,从两幅图上分别可以看出:减速器的输出转矩受到了第一级齿轮副和第二级齿轮副转矩波动的综合影响,时变刚度造成其转矩变化、动态啮合摩擦力以及其他方向上的力的耦合的影响;减速器的输出转速,在加载输入和负载后稳步上升直至达到稳定状态。
请参见图7和图8,第二级主动齿轮在x方向上的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和第二级主动齿轮在x方向上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能够表征第二级主动齿轮上所受到的动态啮合特性,从两幅图上分别可以看出:第二级主动齿轮在x方向上的摩擦力随时间的变化特性主要是由于齿轮啮合的过程中会有摩擦力方向的改变以及重合度不是整数带来的同时啮合的齿轮对数的变化,造成摩擦力的来回换向;第二级主动齿轮在x方向上的位移,由于摩擦力的换向使得其位移呈正负波动,同时由于其在x方向上有刚度和阻尼的影响,使得其呈衰减的形状。
请参见图9,在减速器的起动时的非稳定状态,由于啮合刚度以及扭转刚度的存在,使得其效率较低;当减速器达到稳定时,其效率主要受到转速的影响,转速越高其效率损失越大从而使得效率越低。
综上所述,由图5-图9可知,减速器键合图模型能够准确地反应减速器的特性,为减速器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发明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基于六自由度齿轮啮合模型的减速器键合图模型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S1:根据第一级齿轮副的物理模型,建立六自由度的第一级齿轮副啮合动力学模型;
S2:根据第一级齿轮副啮合动力学模型,建立六自由度的第一级齿轮副键合图模型;
S3:根据第一级齿轮副键合图模型,推导出第一级齿轮副键合图模型的状态方程;
S4:根据减速器的物理模型,并基于减速器物理模型和第一级齿轮副键合图模型,建立减速器键合图模型;
S5:根据减速器键合图模型,推导出减速器键合图模型的状态方程;
S6:输入仿真参数,对减速器键合图模型的状态方程进行仿真分析,并修正减速器键合图模型,直到减速器键合图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减速器的动态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六自由度齿轮啮合模型的减速器键合图模型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第一级齿轮副键合图模型的状态方程为:
式(1)中,e26、e38、e60分别为第一级齿轮副的输入转矩、摩擦力和负载转矩,p27为第一级主动齿轮的角动量,p33和p40分别为第一级主动齿轮x方向和y方向的平动动量,p47和p54分别为第一级从动齿轮x方向和y方向的平动动量,p61为第一级从动齿轮的角动量,q34、q41、q44、q48、q55分别为第34、41、44、48、55键上对应的位移,I27、I61分别为第一级主动齿轮、第一级从动齿轮的转动惯量,I33、I40、I47、I54分别为第33、40、47、54键上对应的质量,C34、C41分别为第一级主动齿轮的x方向和y方向的柔度,C44表示第一级齿轮副的啮合柔度,C48、C55分别为第一级从动齿轮的y方向和x方向的柔度,R35、R42、R45、R49、R56、R62、R63分别为第35、42、45、49、56、62、63键上对应的阻尼,Rp、Rg分别为第一级主动齿轮和第一级从动齿轮的半径,β为第一级主动齿轮与第一级从动齿轮的啮合角,H为第一级主动齿轮与第一级从动齿轮啮合点至节点间的距离,λ1、λ2分别为摩擦力作用在第一级主动齿轮和第一级从动齿轮上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六自由度齿轮啮合模型的减速器键合图模型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减速器包括用于输入动力的减速器输入轴、用于传递动力的减速器中间轴和用于输出动力的减速器输出轴,所述减速器输入轴和减速器中间轴之间通过第一级齿轮副进行传动,所述减速器中间轴和减速器输出轴之间通过第二级齿轮副进行传动,所述第一级齿轮副包括固套在减速器输入轴上的第一级主动齿轮和固套在减速器中间轴上的第一级从动齿轮,所述第一级主动齿轮与第一级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级齿轮副包括固套在减速器中间轴上的第二级主动齿轮和固套在减速器输出轴上的第二级从动齿轮,所述第二级主动齿轮与第二级从动齿轮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六自由度齿轮啮合模型的减速器键合图模型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减速器键合图模型的状态方程为:
式(2)中,e64、e76、e98分别为第二级齿轮副的输入转矩、摩擦力和负载转矩,p65为第二级主动齿轮的角动量,p71和p78分别为第二级主动齿轮x方向和y方向的平动动量,p85和p92分别为第二级从动齿轮x方向和y方向的平动动量,p99为第二级从动齿轮的角动量,q72、q79、q82、q86、q93分别为第72、79、82、86、93键上对应的位移,I65、I99分别为第二级主动齿轮、第二级从动齿轮的转动惯量,I71、I78、I85、I92分别为第71、78、85、92键上对应的质量,C72、C79分别为第二级主动齿轮的x方向和y方向的柔度,C82表示第二级齿轮副的啮合柔度,C86、C93分别为第二级从动齿轮的y方向和x方向的柔度,R73、R80、R83、R87、R94、R100、R101分别为第73、80、83、87、94、100、101键上对应的阻尼,q102为减速器中间轴上的角位移,C102表示减速器中间轴的柔度,Rp’、Rg’分别为第二级主动齿轮和第二级从动齿轮的半径,β’为第二级主动齿轮与第二级从动齿轮的啮合角,H’为第二级主动齿轮与第二级从动齿轮啮合点至节点间的距离,λ1’、λ2’分别为摩擦力作用在第二级主动齿轮和第二级从动齿轮上的方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154771.5A CN110866316B (zh) | 2019-11-20 | 2019-11-20 | 基于六自由度齿轮啮合模型的减速器键合图模型优化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154771.5A CN110866316B (zh) | 2019-11-20 | 2019-11-20 | 基于六自由度齿轮啮合模型的减速器键合图模型优化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66316A true CN110866316A (zh) | 2020-03-06 |
CN110866316B CN110866316B (zh) | 2021-06-08 |
Family
ID=69656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154771.5A Active CN110866316B (zh) | 2019-11-20 | 2019-11-20 | 基于六自由度齿轮啮合模型的减速器键合图模型优化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866316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68668A (zh) * | 2021-07-20 | 2021-10-01 | 扬州大学 | 一种滚珠丝杠式馈能减震器的功率计算方法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20226726A1 (en) * | 2011-03-04 | 2012-09-06 | Kylowave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discrete-time model (dtm) of continuous-time model (ctm) for a dynamical system |
US8371572B2 (en) * | 2010-10-29 | 2013-02-12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Detachable reversible pick mechanism for feeding media from a media tray of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
CN202856473U (zh) * | 2012-07-20 | 2013-04-03 | 林贵生 | 可无级变矩和调速的直驱式电动机或发电机 |
CN104298812A (zh) * | 2014-09-11 | 2015-01-21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针对雷达天线伺服系统的快速仿真分析方法 |
JP2016056933A (ja) * | 2014-09-12 | 2016-04-21 | Ntn株式会社 | 車輪駆動装置 |
CN106195215A (zh) * | 2015-05-29 | 2016-12-07 | 博格华纳公司 | 具有带有弹簧柔度和速度依赖性的带偏心销的分离式环架 |
US20180086489A1 (en) * | 2016-09-26 | 2018-03-29 | Yaskawa America Inc.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robotic article handling |
CN207366220U (zh) * | 2017-09-23 | 2018-05-15 | 吉林大学 | 单轨列车转向架六自由度模拟加载试验台 |
CN109176524A (zh) * | 2018-09-30 | 2019-01-11 | 上海神添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键合图的移动机械臂系统及其建模方法 |
CN109614647A (zh) * | 2018-11-09 | 2019-04-12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高铁牵引系统故障预测方法 |
CN110162924A (zh) * | 2019-06-03 | 2019-08-2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谐波传动机构以及谐波减速器 |
CN110259911A (zh) * | 2019-06-12 | 2019-09-20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谐波减速器刚柔轮啮合点瞬时速度计算方法 |
CN110688614A (zh) * | 2019-09-18 | 2020-01-14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谐波减速器杯形柔轮多齿啮合复合应力求解方法 |
-
2019
- 2019-11-20 CN CN201911154771.5A patent/CN11086631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371572B2 (en) * | 2010-10-29 | 2013-02-12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Detachable reversible pick mechanism for feeding media from a media tray of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
US20120226726A1 (en) * | 2011-03-04 | 2012-09-06 | Kylowave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discrete-time model (dtm) of continuous-time model (ctm) for a dynamical system |
CN202856473U (zh) * | 2012-07-20 | 2013-04-03 | 林贵生 | 可无级变矩和调速的直驱式电动机或发电机 |
CN104298812A (zh) * | 2014-09-11 | 2015-01-21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针对雷达天线伺服系统的快速仿真分析方法 |
JP2016056933A (ja) * | 2014-09-12 | 2016-04-21 | Ntn株式会社 | 車輪駆動装置 |
CN106195215A (zh) * | 2015-05-29 | 2016-12-07 | 博格华纳公司 | 具有带有弹簧柔度和速度依赖性的带偏心销的分离式环架 |
US20180086489A1 (en) * | 2016-09-26 | 2018-03-29 | Yaskawa America Inc.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robotic article handling |
CN207366220U (zh) * | 2017-09-23 | 2018-05-15 | 吉林大学 | 单轨列车转向架六自由度模拟加载试验台 |
CN109176524A (zh) * | 2018-09-30 | 2019-01-11 | 上海神添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键合图的移动机械臂系统及其建模方法 |
CN109614647A (zh) * | 2018-11-09 | 2019-04-12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高铁牵引系统故障预测方法 |
CN110162924A (zh) * | 2019-06-03 | 2019-08-2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谐波传动机构以及谐波减速器 |
CN110259911A (zh) * | 2019-06-12 | 2019-09-20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谐波减速器刚柔轮啮合点瞬时速度计算方法 |
CN110688614A (zh) * | 2019-09-18 | 2020-01-14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谐波减速器杯形柔轮多齿啮合复合应力求解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HAMAGUCHI M等: "《Damping Control of Sloshing in a Liquid Container on a Cart with an Active Vibration Reducer of 6-DOF Parallel Linkage》", 《TRANSACTIONS OF THE SOCIETY OF INSTRUMENT & CONTROL ENGINEERS》 * |
RANJAN KUMAR BEHERA等: "《Large Scale Community Detection Using a Small World Model》", 《APPLIED SCIENCE》 * |
祁常君: "《考虑齿面接触温度的齿轮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 |
魏 静等: "《考虑结构柔性的行星轮系耦合振动特性研究》", 《机械工程学报》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68668A (zh) * | 2021-07-20 | 2021-10-01 | 扬州大学 | 一种滚珠丝杠式馈能减震器的功率计算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66316B (zh) | 2021-06-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Mamasoliyeva et al. | Analysis Of Reduced Vibration In Geared Mechanisms | |
Abousleiman et al. | Modeling of spur and helical gear planetary drives with flexible ring gears and planet carriers | |
Tatar et al. | Dynamic behaviour of three-dimensional planetary geared rotor systems | |
Kahraman et al. | A deformable body dynamic analysis of planetary gears with thin rims | |
Saada et al. | An extended model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planetary trains | |
Saghafi et al. | An analytical study of controlling chaotic dynamics in a spur gear system | |
CN106845048A (zh) | 一种计入摩擦和齿侧间隙的内啮合齿轮轴减速器非线性动力学建模方法 | |
CN110807278B (zh) | 一种齿轮系统的三维实体单元建模方法 | |
CN102880796A (zh) | 一种多平行轴系统转子动力学性能计算方法 | |
Sheng et al. | Dynamic load sharing behavior of transverse-torsional coupled planetary gear train with multiple clearances | |
CN103345583A (zh) | 一种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建模方法 | |
CN110866316B (zh) | 基于六自由度齿轮啮合模型的减速器键合图模型优化方法 | |
Zhou et al. | Vibration and noise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ear transmission system | |
Wang et al. | A distributed dynamic mesh model of a helical gear pair with tooth profile errors | |
Chen et al. | Comparisons of gear dynamic responses with rectangular mesh stiffness and its approximate form | |
Helsen et al. | The influence of flexibility within multibody modeling of multi-megawatt wind turbine gearboxes | |
Sheng et al. | Dynamic load sharing characteristics and sun gear radial orbits of double-row planetary gear train | |
Ge et al. |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internal gear in high-speed planetary gear units | |
Ren et al. | Investigation of dynamic load sharing behavior for herringbone planetary gears considering multicoupling manufacturing errors | |
CN114239186A (zh) | 考虑花键副的湿式摩擦离合器动力学建模及参数确定方法 | |
CN114662246A (zh) | 一种基于内共振原理的齿轮系统扭转振动减振方法 | |
Li et al. | Load sharing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stage planetary gear train using analytical and finite element model | |
Matejic et al. | Dynamic behaviour of a planetary reducer with double planet gears | |
Mrak et al. | Novel phase-bound magnetic vibration absorber for improved NVH performance of a wind turbine gearbox | |
Tamarozzi et al. | Democratization of simulation in the design engineering of gear box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