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35902A - 一种带润滑油通路的简支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润滑油通路的简支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35902A
CN110835902A CN201811202887.7A CN201811202887A CN110835902A CN 110835902 A CN110835902 A CN 110835902A CN 201811202887 A CN201811202887 A CN 201811202887A CN 110835902 A CN110835902 A CN 1108359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oil
wheel
cove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0288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瓛
邸南思
魏珉
徐平
张政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Publication of CN1108359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59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7/00Barrages or weirs; Layout,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making same
    • E02B7/20Movable barrages; Lock or dry-dock gates
    • E02B7/26Vertical-lift gates
    • E02B7/36Elevating mechanisms for vertical-lift gat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7/00Barrages or weirs; Layout,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making same
    • E02B7/20Movable barrages; Lock or dry-dock gates
    • E02B7/26Vertical-lift gate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闸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润滑油通路的简支轮,包括轮轴、轮毂和轴承;轴承一侧端面与相邻的轴承盖形成第一油腔,轴承另一侧端面与相邻的轴承盖形成第二油腔,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分别连通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之间的安装腔;所述轮轴一端轴向设置有第一输油孔,轮轴另一端轴向设置有第二输油孔;第一输油孔末端通过径向设置在轮轴上的第一透油孔连通同侧的第一油腔,第二输油孔末端通过径向设置在轮轴上的第二透油孔连通同侧的第二油腔。本发明提供的带润滑油通路的简支轮,装配简单,密封条件良好,可在不进行拆解状态下完成润滑油更换的简支轮。

Description

一种带润滑油通路的简支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闸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润滑油通路的简支轮。
背景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中,简支轮作为闸门部件,在水头较高总水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过去多采用自润滑关节轴承的简支轮作为支撑装置;但是随着行业的发展,技术条件的更新,在很多情况下为了进一步减小摩擦力,降低启闭机设备尺寸,采用调心滚子轴承的简支轮越来越多的被要求使用。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发现,调心滚子轴承虽然极大的减小了摩擦力但是其运行时多采用油(或脂)润滑,由于应用水头往往较高,相应的密封结构使得加注或更换润滑油较为困难,常需拆解后进行加注或更换润滑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润滑油通路的简支轮,装配简单,密封条件良好,可在不进行拆解状态下完成润滑油更换的简支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润滑油通路的简支轮,包括轮轴、轮毂和轴承,轮轴紧配于轴承内圈,轮毂紧配于轴承外圈,轴承两侧设置轴承盖,轴承盖分别与轮毂、轮轴密封配合;轴承一侧端面与相邻的轴承盖形成第一油腔,轴承另一侧端面与相邻的轴承盖形成第二油腔,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分别连通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之间的安装腔;所述轮轴一端轴向设置有第一输油孔,轮轴另一端轴向设置有第二输油孔;第一输油孔末端通过径向设置在轮轴上的第一透油孔连通同侧的第一油腔,第二输油孔末端通过径向设置在轮轴上的第二透油孔连通同侧的第二油腔;第一输油孔和第二输油孔轴向不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为调心滚子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盖包括轴承外盖和轴承内盖,轴承内盖套设在轮轴上并与轮轴紧配,轴承外盖滑动密封配合在轴承内盖外侧,轴承外盖和轴承内盖的接触面为球面,球面球心与调心滚子轴承回转中心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外盖内侧设置外环形凸台,外环形凸台抵靠在轴承外圈端面;所述轴承内盖内侧设置内环形凸台,内环形凸台抵靠在轴承内圈端面,内环形凸台设置透油槽。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外盖内侧面和轮毂端面之间设置密封圈;轴承外盖和轴承内盖的接触面之间设置密封圈;轴承内盖内孔壁和轮轴外壁之间设置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油孔和第二输油孔在轮轴端部的开口分别由油杯封堵。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油孔在轮轴上径向分布有若干个,所述第二透油孔在轮轴上径向分布有若干个。
进一步的,所述透油槽周向均布在内环形凸台上。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发明润滑油路采用单向通路形式,润滑油通过轴向的输油孔和径向的透油孔实现在轴承一侧灌注另一侧排出;新润滑油通过轴承一侧将原有油体以及使用过程中磨损产生的细小金属磨屑排出,实现了新旧润滑油的更换,且避免了对简支轮的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简支轮的外形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简支轮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简支轮的结构分解图一;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简支轮的结构分解图二;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简支轮的内部油路图;
图6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轮毂;2、轴承盖;2a、外轴承盖;2a1、外环形凸台;2b、内轴承盖;2b1、内环形凸台;2b2、透油槽;3、轮轴;4、油杯;5、止轴板;6、小头挡圈;7、轴承;7a、轴承内圈;7b、轴承外圈;M1、密封圈;M2、密封圈;M3、密封圈;U1、第一输油孔;U2、第二输油孔;T1、第一透油孔;T2、第二透油孔;Q1、第一油腔;Q2、第二油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带润滑油通路的简支轮,结合图1和图2,包括轮轴3、轮毂1和轴承7,轮轴3穿设固定在轴承内圈7a中,轮毂1套设固定在轴承外圈7b外周;本实施例中轴承7类型为调心滚子轴承7,以降低载重时的摩擦力和适应转子偏挠曲的影响。
结合图2和图6,在轴承7两侧设置轴承盖2,轴承盖2包括同心配合的轴承外盖2a和轴承内盖2b,轴承内盖2b套设固定在轮轴3上,轴承内盖2b和轮轴3之间设置密封圈M3,轴承外盖2a间隙配合在轴承内盖2b外侧且两者的配合面为球面,轴承外盖2a为内凹球面,轴承内盖2b为外凸球面,两者的配合面之间设置密封圈M2保证密封;上述球面配合方式使得安装过程中,对于大跨度支撑状态下存在小角度偏移情况,不会出现内外轴承盖2a干涉状况,提高了简支轮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中,球面的球心与调心滚子轴承7回转中心一致,以实现同心转动。其中,轴承外盖2a外沿延伸至轮毂1两侧,并与轮毂1之间设置密封圈M1实现密封配合。
结合图2-4,轴承外盖2a内侧设置有外环形凸台2a1,轴承内盖2b内侧设置内环形凸台2b1,外环形凸台2a1用于限位抵触在轴承外圈7b两侧,内环形凸台2b1用于限位抵触在轴承内圈7a两侧;轴承外盖2a、轴承内盖2b和轴承7两侧面之间分别形成了第一油腔Q1和第二油腔Q2,第一油腔Q1和第二油腔Q2分别连通轴承外圈7b和轴承内圈7a之间安装滚子的安装腔。
结合图2、图5,轮轴3一端轴向设置有第一输油孔U1,轮轴3另一端轴向设置有第二输油孔U2;第一输油孔U1和第二输油孔U2末端并不连通。第一输油孔U1末端通过径向设置在轮轴3上的第一透油孔T1连通同侧的第一油腔Q1,第二输油孔U2末端通过径向设置在轮轴3上的第二透油孔T2连通同侧的第二油腔Q2。由于第一油腔Q1和第一透油孔T1之间,第二油腔Q2和第二透油孔T2之间都有内环形凸台2b1阻隔,可以在内环形凸台2b1上开设若干透油槽2b2解决,透油槽2b2优选周向均布在内环形凸台2b1上(参见图3)。同时,为了增加润滑油的扩散速度,第一透油孔T1和第二透油孔T2径向分布的条数可以为多条。
当正常工作状态时,第一输油孔U1和第二输油孔U2在轮轴3端部的开口分别由油杯4封堵。参加图2和图5,当需要更换润滑油时,拔掉两端的油杯4,在第一输油孔U1通入新润滑油,新润滑沿着图中箭头方向依次通过第一透油孔T1、透油槽2b2,进入到第一油腔Q1,然后第一油腔Q1内的旧润滑油被挤向轴承内圈7a和轴承外圈7b之间的安装腔,并最后沿着箭头方向流向第二油腔Q2、第二透油孔T2,从第二输油孔U2的开口排出;当最终从第二输油孔U2排出的润滑油液较为清晰时,则表示简支轮内新旧润滑油已更换完毕,重新塞上轮轴3两端的油杯4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带润滑油通路的简支轮,包括轮轴(3)、轮毂(1)和轴承(7),轮轴(3)紧配于轴承内圈(7a),轮毂(1)紧配于轴承外圈(7b),轴承(7)两侧设置轴承盖(2),轴承盖(2)分别与轮毂(1)、轮轴(3)密封配合;轴承(7)一侧端面与相邻的轴承盖(2)形成第一油腔(Q1),轴承(7)另一侧端面与相邻的轴承盖(2)形成第二油腔(Q2),第一油腔(Q1)和第二油腔(Q2)分别连通轴承外圈(7b)和轴承内圈(7a)之间的安装腔;
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3)一端轴向设置有第一输油孔(U1),轮轴(3)另一端轴向设置有第二输油孔(U2);第一输油孔(U1)末端通过径向设置在轮轴(3)上的第一透油孔(T1)连通同侧的第一油腔(Q1),第二输油孔(U2)末端通过径向设置在轮轴(3)上的第二透油孔(T2)连通同侧的第二油腔(Q2);第一输油孔(U1)和第二输油孔(U2)轴向不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润滑油通路的简支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7)为调心滚子轴承(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润滑油通路的简支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盖(2)包括轴承外盖(2a)和轴承内盖(2b),轴承内盖(2b)套设在轮轴(3)上并与轮轴(3)紧配,轴承外盖(2a)滑动密封配合在轴承内盖(2b)外侧,轴承外盖(2a)和轴承内盖(2b)的接触面为球面,球面球心与调心滚子轴承(7)的回转中心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润滑油通路的简支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盖(2a)内侧设置外环形凸台(2a1),外环形凸台(2a1)抵靠在轴承外圈(7b)端面;所述轴承内盖(2b)内侧设置内环形凸台(2b1),内环形凸台(2b1)抵靠在轴承内圈(7a)端面,内环形凸台(2b1)设置透油槽(2b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润滑油通路的简支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盖(2a)内侧面和轮毂(1)端面之间设置密封圈(M1);轴承外盖(2a)和轴承内盖(2b)的接触面之间设置密封圈(M2);轴承内盖(2b)内孔壁和轮轴(3)外壁之间设置密封圈(M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润滑油通路的简支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油孔(U1)和第二输油孔(U2)在轮轴(3)端部的开口分别由油杯(4)封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润滑油通路的简支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油孔(T1)在轮轴(3)上径向分布有若干个,所述第二透油孔(T2)在轮轴(3)上径向分布有若干个。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润滑油通路的简支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油槽(2b2)周向均布在内环形凸台(2b1)上。
CN201811202887.7A 2018-08-15 2018-10-16 一种带润滑油通路的简支轮 Pending CN11083590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30097 2018-08-15
CN2018109300974 2018-08-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5902A true CN110835902A (zh) 2020-02-25

Family

ID=69573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02887.7A Pending CN110835902A (zh) 2018-08-15 2018-10-16 一种带润滑油通路的简支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3590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46581B1 (en) Roller bearing with sealing device
EP2386772B1 (en) Rolling bearing with internal lubrication
CN101245856B (zh) 一种轴承密封装置
JP2014231856A (ja) 転がり軸受
JP2014059025A (ja) 風力・潮力発電用軸受
EP3168489B1 (en) Ball bearing assembly
US10408259B1 (en) Self-aligning roller bearing
US3608987A (en) Seal for conveyer roller bearing
CN110835902A (zh) 一种带润滑油通路的简支轮
CN114364875A (zh) 用于风力发电设备的转子轴承和风力发电设备
US7055826B2 (en) Seal and bearing assembly
CN208995995U (zh) 一种带润滑油通路的简支轮
JP2010261545A (ja) シール付き軸受
CN107738888B (zh) 抗腐防尘特殊工况下皮带运输机滚筒轴的新型密封装置
CA2842471A1 (en) Bearing assembly
JPH11132244A (ja) 潤滑装置付円筒ころ軸受装置
CN216788988U (zh) 一种新型深沟球轴承
JP2009024809A (ja) 密封装置および転がり軸受装置
JP5564180B2 (ja) 密封装置、転がり軸受および車輪用転がり軸受
CN217029672U (zh) 一种高精准滚动轴承
CN212615942U (zh) 液压助力离合器分离轴承装置
CN214578698U (zh) 齿轮组件以及单缸机
CN110821961B (zh) 轴承组件
CN214888404U (zh) 一种适用于集中润滑的轴承外圈隔环
US20220196072A1 (en) Rolling bearing with removable sealing modu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