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32753A - 马达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马达装置 - Google Patents
马达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马达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832753A CN110832753A CN201880044203.7A CN201880044203A CN110832753A CN 110832753 A CN110832753 A CN 110832753A CN 201880044203 A CN201880044203 A CN 201880044203A CN 110832753 A CN110832753 A CN 11083275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nsor
- conductors
- driving
- substrate
- axial dir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2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measuring, monitoring, testing, protecting or switching
- H02K11/21—Devices for sensing speed or position, or actuated thereby
- H02K11/215—Magnetic effect devices, e.g. Hall-effect or magneto-resistive el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12—Impregnating, heating or drying of windings, stators, rotors or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使一对驱动用导电构件56a、驱动用导电构件56b及四个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a~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d保持在固定器构件70。在朝固定器构件70的安装后及嵌入成形后,将第一连结部JT1及第二连结部JT2切断来使四个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a~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d分离。因此,可相对于连接器构件,将导电构件56a、导电构件56b、导电构件57a~导电构件57d(合计六根)高精度地配置在正规的位置。可采用经复杂地弯折的四个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a~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d,并将它们相互接近配置,因此可抑制马达装置的沿着连接器连接部的开口方向的厚度尺寸的增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达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马达装置,所述马达装置包括:旋转轴;供电构件,被供给使旋转轴旋转的驱动电流;以及连接器构件,连接外部连接器,对供电构件供给驱动电流。
背景技术
以往,装载在汽车等车辆中的电动车窗(Power Window)装置等的驱动源采用薄型的带有减速机构的马达(马达装置)。由此,可设置在车门内的窄幅空间内。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此种马达装置。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马达装置包括:电枢轴(旋转轴)、及在相对于电枢轴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输出构件(输出轴)。电枢轴及输出构件旋转自如地设置在齿轮箱,在所述齿轮箱安装有连接外部连接器的连接器构件。而且,连接器构件的连接器连接部(插入部)朝电枢轴的轴方向开口。即,将外部连接器从与车门的厚度方向交叉的车辆的前后方向插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马达装置的连接器连接部。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马达装置中,安装有旋转传感器(传感器)的传感器基板(基板)的安装面朝向电枢轴的轴方向。由此,通过嵌入成形而埋设在连接器构件中的多个传感器用导电构件(传感器用导电体)的一端及另一端均朝向电枢轴的轴方向。因此,可将传感器用导电构件的形状形成为比较简单的形状,换言之,可使传感器用导电构件不立体(三维)地复杂地弯折而成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4/178329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就马达装置的朝车门内的设置实施例、或马达装置的组装性提升的观点等而言,存在想要使外部连接器的插入方向朝向输出轴的轴方向这一需求。但是,所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马达装置无法应对此种需求。此处,即便在应对如上所述的需求的情况下,也必须抑制马达装置的沿着输出轴的轴方向的厚度尺寸增大。
因此,不得不使传感器用导电体三维地复杂地弯折来形成。在此情况下,多个传感器用导电体分别相互接近配置,因此必须以相互不短路的方式形成连接器构件。尤其,多个传感器用导电体通过嵌入成形而埋设在连接器构件,但若它们的位置关系混乱,则可能产生各传感器用导电体的一端及另一端的位置偏离,朝外部连接器或基板上的连接变得困难这一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达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马达装置,所述马达装置即便使插入部朝与旋转轴的轴方向交叉的方向开口,也可以抑制马达装置的沿着所述开口方向的厚度尺寸的增大,且可在连接器构件的内部高精度地分别配置多个传感器用导电体。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在本发明的马达装置的制造方法中,所述马达装置包括:旋转轴;供电构件,被供给使所述旋转轴旋转的驱动电流;以及连接器构件,连接外部连接器,对所述供电构件供给所述驱动电流;所述连接器构件具有:插入部,朝与所述旋转轴的轴方向交叉的方向开口,供所述外部连接器插入;基板保持部,将安装有检测所述旋转轴的旋转状态的传感器的基板以其安装面朝向所述旋转轴的轴方向的方式保持;多个驱动用导电体,设置在所述插入部与所述供电构件之间,一端朝所述插入部的内侧露出,另一端与所述供电构件连接;以及多个传感器用导电体,设置在所述插入部与所述基板之间,一端朝所述插入部的内侧露出,另一端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的马达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导电体成形步骤,形成包括第一连结部及第二连结部的分离前导电体,所述第一连结部及所述第二连结部在所述插入部侧及所述基板侧分别连结所述多个传感器用导电体,使所述分离前导电体弯曲,使所述第一连结部的延伸方向朝向所述旋转轴的轴方向,使所述第二连结部的延伸方向朝向与所述旋转轴的轴方向交叉的方向;导电体保持步骤,将所述多个驱动用导电体及所述分离前导电体设置在固定器构件,并将所述多个驱动用导电体及所述分离前导电体以分别变成规定的间隔的方式保持在所述固定器构件;第一分离步骤,将所述第一连结部切断,而使所述分离前导电体的所述插入部侧分离;嵌入成形步骤,将所述多个驱动用导电体、所述分离前导电体及所述固定器构件嵌入成形,而形成所述插入部及所述基板保持部;以及第二分离步骤,将所述第二连结部切断,而使所述分离前导电体的所述基板侧分离。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马达装置包括:旋转轴;供电构件,被供给使所述旋转轴旋转的驱动电流;以及连接器构件,连接外部连接器,对所述供电构件供给所述驱动电流;所述连接器构件具有:插入部,朝与所述旋转轴的轴方向交叉的方向开口,供所述外部连接器插入;基板保持部,将安装有检测所述旋转轴的旋转状态的传感器的基板以其安装面朝向所述旋转轴的轴方向的方式保持;多个驱动用导电体,设置在所述插入部与所述供电构件之间,一端朝所述插入部的内侧露出,另一端与所述供电构件连接;以及多个传感器用导电体,设置在所述插入部与所述基板之间,一端朝所述插入部的内侧露出,另一端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的马达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导电体成形步骤,形成包括第一连结部及第二连结部的分离前导电体,所述第一连结部及所述第二连结部在所述插入部侧及所述基板侧分别连结所述多个传感器用导电体,使所述分离前导电体弯曲,使所述第一连结部的延伸方向朝向所述旋转轴的轴方向,使所述第二连结部的延伸方向朝向与所述旋转轴的轴方向交叉的方向;导电体保持步骤,将所述多个驱动用导电体及所述分离前导电体设置在固定器构件,并将所述多个驱动用导电体及所述分离前导电体以分别变成规定的间隔的方式保持在所述固定器构件;第一分离步骤,将所述第一连结部切断,而使所述分离前导电体的所述插入部侧分离;第一嵌入成形步骤,将所述多个驱动用导电体、所述分离前导电体及所述固定器构件嵌入成形,而形成包括所述基板保持部的一次成形品;第二分离步骤,将所述第二连结部切断,而使所述分离前导电体的所述基板侧分离;以及第二嵌入成形步骤,通过嵌入成形来形成包括所述插入部的二次成形品。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器构件具有使所述第一连结部朝外部露出的第一开口部。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基板保持部具有使所述第二连结部朝外部露出的第二开口部。
在本发明的马达装置中,包括:旋转轴;供电构件,被供给使所述旋转轴旋转的驱动电流;以及连接器构件,连接外部连接器,对所述供电构件供给所述驱动电流;所述连接器构件具有:插入部,朝与所述旋转轴的轴方向交叉的方向开口,供所述外部连接器插入;基板保持部,将安装有检测所述旋转轴的旋转状态的传感器的基板以其安装面朝向所述旋转轴的轴方向的方式保持;多个驱动用导电体,设置在所述插入部与所述供电构件之间,一端朝所述插入部的内侧露出,另一端与所述供电构件连接;多个传感器用导电体,设置在所述插入部与所述基板之间,一端朝所述插入部的内侧露出,另一端与所述基板连接;以及固定器构件,将所述多个驱动用导电体及所述多个传感器用导电体以分别变成规定的间隔的方式保持;在所述多个传感器用导电体的所述插入部与所述基板之间设置有多个弯曲部,所述多个传感器用导电体的一端侧在旋转轴的轴方向上排列,所述多个传感器用导电体的另一端侧在与旋转轴的轴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排列,所述多个传感器用导电体的一端侧与另一端侧之间且偏向一端侧的第一中间部在旋转轴的轴方向上排列,所述多个传感器用导电体的一端侧与另一端侧之间且偏向另一端侧的第二中间部在与旋转轴的轴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排列。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多个驱动用导电体及多个传感器用导电体由固定器构件保持,因此可相对于连接器构件,将多个驱动用导电体及多个传感器用导电体高精度地配置在正规的位置。因此,可采用经三维地复杂地弯折的传感器用导电体,并将它们相互接近配置,可抑制马达装置的沿着插入部的开口方向的厚度尺寸的增大。在连接器构件的制造过程中,在朝固定器构件的安装后及嵌入成形后,将第一连结部及第二连结部切断来使传感器用导电体分离,因此可相对于连接器构件,将多个传感器用导电体更高精度地配置在正规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马达装置的平面图。
[图2](a)是从图1的纸面里侧观察连接器构件的图,(b)是从图1的箭头A方向观察连接器构件的图。
[图3](a)是从图2(a)的箭头B方向观察连接器构件的图,(b)是从图2(b)的箭头C方向观察连接器构件的图。
[图4]是表示驱动用导电构件、传感器用导电构件、传感器基板及母端子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分离前导电构件的平面图。
[图6](a)、(b)是表示使分离前导电构件弯曲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a)、(b)是表示固定器构件的表面侧及背面侧的立体图。
[图8]是说明连接器构件的组装程序的流程图。
[图9]是说明[朝固定器构件的安装步骤]的说明图。
[图10]是说明[第一连结部的切断步骤]的说明图。
[图11]是说明[第一嵌入成形步骤]的说明图。
[图12]是说明[第二嵌入成形步骤]及[第二连结部的切断步骤]的说明图。
[图13]是说明[零件组装步骤]的说明图。
[图14]是说明实施方式2的连接器构件的组装程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进行详细说明。
图1表示展示本发明的马达装置的平面图,图2的(a)表示从图1的纸面里侧观察连接器构件的图,(b)表示从图1的箭头A方向观察连接器构件的图,图3的(a)表示从图2(a)的箭头B方向观察连接器构件的图,(b)表示从图2(b)的箭头C方向观察连接器构件的图,图4表示展示驱动用导电构件、传感器用导电构件、传感器基板及母端子的立体图,图5表示展示分离前导电构件的平面图,图6(a)、(b)表示展示使分离前导电构件弯曲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a)、(b)表示展示固定器构件的表面侧及背面侧的立体图。
图1中所示的马达装置10用于装载在汽车等车辆中的电动车窗装置的驱动源,驱动使车窗玻璃升降的车窗调节器。马达装置10是小型且可进行大的输出的带有减速机构的马达,设置于车辆的车门内所形成的窄幅的空间内。马达装置10包括马达部20与齿轮部40,这些马达部20及齿轮部40通过多个紧固螺钉11(在图示中仅表示两个)来相互连结。
马达部20包括马达壳21,所述马达壳21是通过对包含磁性材料的钢板进行压制加工等而形成为有底筒状。马达壳21的剖面形状形成为大致椭圆形状(未详细图示)。由此,使马达部20变成扁平形状,而可将马达装置10设置在车门内的窄幅的空间内。此处,在齿轮箱41中,也仿照马达壳21的扁平形状而变成扁平形状(未详细图示)。
在马达壳21的内侧固定有剖面形成为大致圆弧形状的多个磁铁22(在图示中仅表示两个)。另外,卷绕有线圈23的电枢24隔着规定的间隙而旋转自如地设置在这些磁铁22的内侧。而且,在马达壳21的开口侧(图中右侧)安装有电刷架(供电构件)60。所述电刷架60堵塞马达壳21的开口部分。
在电枢24的轴心固定有电枢轴(旋转轴)26。电枢轴26以横穿马达部20及齿轮部40两者的方式设置。具体而言,电枢轴26的轴方向一侧(图中左侧)配置在马达壳21内,电枢轴26的轴方向另一侧(图中右侧)配置在齿轮箱41内。
在电枢轴26的沿着轴方向的大致中间部分、且在接近电枢24的部位固定有形成为大致筒状的换向器27。所述换向器27与已卷绕在电枢24上的线圈23的端部电性连接。
已保持在电刷架60上的多个电刷28(在图示中仅表示两个)滑动接触换向器27的外周部分。这些电刷28通过弹簧构件29,而以规定压力朝换向器27进行弹性接触。由此,从未图示的车载控制器朝各电刷28供给驱动电流,由此在电枢24中产生旋转力(电磁力)。因此,电枢轴26以规定的转速及旋转扭矩进行旋转。
在电枢轴26的沿着轴方向的大致中间部分、且在换向器27的与电枢24侧相反侧固定有传感器磁铁30。传感器磁铁30以沿着电枢轴26的旋转方向具有多个极性的方式形成为环状。传感器磁铁30与电枢轴26一同进行旋转。因此,伴随电枢轴26的旋转,传感器磁铁30的磁通线相对于配置在径向外侧的旋转传感器55的状态变化。
在电枢轴26的比传感器磁铁30更靠轴方向另一侧设置有蜗杆齿轮31。蜗杆齿轮31形成为大致筒状,通过压入而固定在电枢轴26。蜗杆齿轮31与旋转自如地收容在齿轮箱41内的蜗轮43的齿部43a(未详细图示)咬合。由此,蜗杆齿轮31在齿轮箱41内通过电枢轴26的旋转而旋转,且蜗杆齿轮31的旋转被传达至蜗轮43。此处,蜗杆齿轮31及蜗轮43形成减速机构SD。
马达壳21的底部侧(图中左侧)形成为分段形状,在此部分设置有与马达壳21的本体部分相比变成小径的小径段部21c。在小径段部21c设置有第一轴承构件32,所述第一轴承构件32旋转自如地支撑电枢轴26的轴方向一侧。
齿轮部40包括齿轮箱41及连接器构件50。齿轮箱41的图中里侧开口,所述开口部分由形成为大致圆盘状的齿轮罩42堵塞。形成齿轮部40的齿轮箱41由树脂材料而形成为规定形状,通过多个紧固螺钉11而与马达壳21的开口侧连结。
已固定在电枢轴26的蜗杆齿轮31、及在外周部分设置有与蜗杆齿轮31咬合的齿部43a的蜗轮43分别旋转自如地收容在齿轮箱41内。此处,蜗杆齿轮31形成为螺旋状,齿部43a以平缓的倾斜角度朝蜗轮43的轴方向倾斜。由此,可从蜗杆齿轮31对蜗轮43进行平稳的动力传达。
在蜗轮43的旋转中心设置有输出构件43b。所述输出构件43b以可进行动力传达的方式与车窗调节器的被驱动部(未图示)连接。即,电枢轴26的旋转由减速机构SD减速而高扭矩化,所述已高扭矩化的旋转被从输出构件43b输出至车窗调节器。
另外,在齿轮箱41内的与电枢轴26的轴方向另一侧对应的部分设置有第二轴承构件44。所述第二轴承构件44旋转自如地支撑电枢轴26的轴方向另一侧。进而,在齿轮箱41内的电枢轴26的传感器磁铁30与蜗杆齿轮31之间的部分,设置有第三轴承构件45。所述第三轴承构件45旋转自如地支撑电枢轴26的沿着轴方向的大致中间部分。
在齿轮箱41的侧方部分(图中上侧)设置有连接器构件组装孔41a。在连接器构件组装孔41a插入并固定连接器构件50,成为其轴心的插入轴心在与电枢轴26的轴心及输出构件43b的轴心两者正交的方向上延伸。
即,如图1所示,相对于连接器构件组装孔41a,从与“X轴方向”及“Z轴方向”两者正交的“Y轴方向”插入连接器构件50。此处,“X轴方向”表示马达装置10的纵宽方向,“Y轴方向”表示马达装置10的横宽方向,“Z轴方向”表示马达装置10的厚度方向。
另外,在齿轮箱41设置有三个固定部41d。这些固定部41d以包围输出构件43b的方式分别配置在齿轮箱41的周围。而且,在这些固定部41d分别安装用于将马达装置10固定在车辆的车门内的固定螺栓(未图示)。
如此,将三个固定部41d以包围输出构件43b的方式分散配置,由此可在窄幅的车门内平衡性良好地支撑马达装置10。由此,即便在对马达装置10施加了高负荷的情况下,也可以有效地防止马达装置10在车门内晃荡。
如图2以及图3所示,连接器构件50通过将塑料等树脂材料射出成形而形成为规定形状。具体而言,连接器构件50包括:组装在齿轮箱41的组装部51、及供外部连接器(未图示)插入的连接器连接部(插入部)52。而且,连接器构件50的组装部51侧与电刷架60连接,由此来自外部连接器的驱动电流被供给至电刷架60。
组装部51包括形成为大致圆柱形状的组装本体51a,在所述组装本体51a的周围设置有盖部51b。组装本体51a变成插入连接器构件组装孔41a(参照图1)中的部分。另一方面,盖部51b变成通过一对固定螺钉S(参照图1)而固定在齿轮箱41的侧方部分上的部分。
而且,在已将组装本体51a插入连接器构件组装孔41a的状态下,在组装本体51a与连接器构件组装孔41a之间夹持O型圈53(参照图3(a))。即,O型圈53在已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密接在组装本体51a及连接器构件组装孔41a两者上。另外,O型圈53是作为密封构件发挥功能的零件,可使用包含橡胶等的通用的O型圈。
组装本体51a的轴心与连接器构件50的插入轴心一致,在组装本体51a的沿着轴方向的与连接器连接部52侧相反侧(图2中下侧),一体地设置有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箱部51c。所述箱部51c在插入轴心的轴方向(Y轴方向)上延伸,由基板保持部51d与端子收容部51e形成。而且,如图2(a)所示,基板保持部51d及端子收容部51e在电枢轴26(参照图1)的轴方向(X轴方向)上相互重叠。
基板保持部51d保持传感器基板(基板)54。传感器基板54由例如酚树脂等而形成为大致长方形形状,在所述传感器基板54的沿着短边方向(图2(b)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分,安装有旋转传感器55(虚线部分)。即,传感器基板54的安装面朝向电枢轴26的轴方向(X轴方向)。
此处,旋转传感器55构成本发明中的传感器。旋转传感器55配置在传感器磁铁30(参照图1)的径向外侧,变成掌握传感器磁铁30的磁通线的方向或其变化的磁性传感器。由此,旋转传感器55检测电枢轴26的旋转状态,即电枢轴26的旋转方向或旋转速度。具体而言,旋转传感器55包括作为传感器元件的磁阻元件(MR(Magnetic Resistance)元件),进而变成应用巨磁阻效应(Giant Magneto Resistance Effect)的巨磁阻(Giant MagnetoResistance,GMR)传感器。
另外,如图2(b)所示,在基板保持部51d的基端侧(图中上侧)形成有箱开口部51f。所述箱开口部51f构成本发明的第二开口部,在连接器构件50的制造过程中,使分离前导电构件WK的第二连结部JT2朝外部露出(参照图11及图12)。
连接器连接部52形成为大致箱形状,所述连接器连接部52朝输出构件43b的轴方向(Z轴方向)开口。而且,连接器连接部52的底部52a侧经由颈部52b而与组装本体51a一体化。具体而言,颈部52b配置在相对于组装本体51a的轴心朝输出构件43b的轴方向偏移的位置。
由此,如图3(b)所示,当从插入轴心的轴方向(Y轴方向)观察连接器构件50时,连接器连接部52不会从组装本体51a大幅度露出。因此,防止连接器构件50朝马达装置10的厚度方向大幅度突出,而可抑制马达装置10的朝厚度方向的尺寸增大。
如此,连接器构件50的基板保持部51d以使传感器基板54的安装面朝向电枢轴26的轴方向(X轴方向)的方式设置。另外,连接器构件50的组装本体51a形成为其轴方向尺寸缩短的薄壁的大致圆柱形状。进而,连接器构件50的颈部52b设置在从组装本体51a的轴心朝输出构件43b的轴方向(Z轴方向)偏移的位置。另外,连接器构件50的连接器连接部52不会从组装本体51a大幅度露出,并朝输出构件43b的轴方向(Z轴方向)开口。
如此,连接器构件50三维(立体)地形成为复杂的形状,防止马达装置10大型化。而且,如图4所示的一对驱动用导电构件(驱动用导电体)56a、驱动用导电构件56b及四个传感器用导电构件(传感器用导电体)57a、传感器用导电构件(传感器用导电体)57b、传感器用导电构件(传感器用导电体)57c、传感器用导电构件(传感器用导电体)57d(合计六根)相互不干涉(短路),分别通过嵌入成形而埋设在如所述那样变成复杂的形状的连接器构件50的内部。
一对驱动用导电构件56a、驱动用导电构件56b的一端及四个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a~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d的一端朝形成连接器构件50的连接器连接部52的内侧露出。
即,这些导电构件56a、导电构件56b、导电构件57a~导电构件57d(合计六根)的一端与外部连接器电性连接。此处,在图4中,为了容易区分一对驱动用导电构件56a、驱动用导电构件56b与四个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a~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d,对一对驱动用导电构件56a、驱动用导电构件56b施加阴影。
在一对驱动用导电构件56a、驱动用导电构件56b的另一端分别安装有母端子T(参照图4及图13),这些母端子T收容在端子收容部51e(参照图3(a))。而且,收容在端子收容部51e的一对母端子T与设置在电刷架60上的一对公端子(未图示)电性连接。
如此,一对驱动用导电构件56a、驱动用导电构件56b设置在连接器连接部52与电刷架60之间。由此,来自外部连接器的驱动电流被供给至电刷架60的各电刷28。
进而,四个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a~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d的另一端通过焊接等连接方法(未图示)而与传感器基板54电性连接。即,四个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a~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d设置在连接器连接部52与传感器基板54之间。由此,旋转传感器55的检测信号经由四个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a~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d及外部连接器而被送出至车载控制器。
一对驱动用导电构件56a、驱动用导电构件56b分别通过将黄铜等导电性优异的金属板冲压成规定形状、且在其板厚方向上弯曲多次而形成为大致钩状。
具体而言,一对驱动用导电构件56a、驱动用导电构件56b包括:收容在端子收容部51e的第一驱动用导电部56a1、第一驱动用导电部56b1,埋设在组装本体51a的第二驱动用导电部56a2、第二驱动用导电部56b2,埋设在颈部52b的第三驱动用导电部56a3、第三驱动用导电部56b3,以及朝连接器连接部52的内侧露出的第四驱动用导电部56a4、第四驱动用导电部56b4。
而且,在第一驱动用导电部56a1、第一驱动用导电部56b1与第二驱动用导电部56a2、第二驱动用导电部56b2之间,第二驱动用导电部56a2、第二驱动用导电部56b2与第三部驱动用导电部56a3、第三部驱动用导电部56b3之间,第三驱动用导电部56a3、第三驱动用导电部56b3与第四驱动用导电部56a4、第四驱动用导电部56b4之间,分别设置有弯曲成90度的驱动侧弯曲部R1。
另外,第一驱动用导电部56a1、第一驱动用导电部56b1的板厚方向与电枢轴26的轴方向(X轴方向)一致。由此,抑制端子收容部51e(箱部51c)的沿着电枢轴26的轴方向的厚度尺寸的增大。
进而,第二驱动用导电部56a2、第二驱动用导电部56b2的板厚方向与连接器构件50的插入轴心的轴方向(Y轴方向)一致。由此,抑制连接器构件50的沿着马达装置10的横宽方向的厚度尺寸(连接器构件50的高度尺寸)的增大。
另外,第三驱动用导电部56a3、第三驱动用导电部56b3的板厚方向与电枢轴26的轴方向(X轴方向)一致。由此,抑制颈部52b的沿着电枢轴26的轴方向的厚度尺寸的增大。
进而,第四驱动用导电部56a4、第四驱动用导电部56b4的板厚方向与连接器构件50的插入轴心的轴方向(Y轴方向)一致。由此,抑制连接器构件50的沿着马达装置10的横宽方向的厚度尺寸(连接器构件50的高度尺寸)的增大。
四个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a~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d分别通过将黄铜等导电性优异的金属板冲压成规定形状、且在其板厚方向上弯曲多次而形成为大致钩状。
具体而言,四个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a~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d包括:与传感器基板54电性连接的第一传感器用导电部57a1~第一传感器用导电部57d1、埋设在组装本体51a的第二传感器用导电部57a2~第二传感器用导电部57d2、埋设在颈部52b的第三传感器用导电部57a3~第三传感器用导电部57d3、以及朝连接器连接部52的内侧露出的第四传感器用导电部57a4~第四传感器用导电部57d4。
而且,在第一传感器用导电部57a1~第一传感器用导电部57d1与第二传感器用导电部57a2~第二传感器用导电部57d2之间、第二传感器用导电部57a2~第二传感器用导电部57d2与第三传感器用导电部57a3~第三传感器用导电部57d3之间、第三传感器用导电部57a3~第三传感器用导电部57d3与第四传感器用导电部57a4~第四传感器用导电部57d4之间,分别设置有弯曲成90度的传感器侧弯曲部R2。
但是,在第一传感器用导电部57a1~第一传感器用导电部57d1的沿着长边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分设置有第一分段部D1(参照图6)。由此,第一传感器用导电部57a1~第一传感器用导电部57d1的另一端被引导至传感器基板54。另外,在第三传感器用导电部57b3的沿着长边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分设置有第二分段部D2(参照图6)。由此,埋设所述第二分段部D2的颈部52b得到增强。
将第一传感器用导电部57a1~第一传感器用导电部57d1及第二传感器用导电部57a2~第二传感器用导电部57d2设为其剖面为大致正方形形状的细长的棒状,由此抑制连接器构件50大型化,并容易弯曲。另外,传感器信号(微弱电流)而非驱动电流(大电流)流入四个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a~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d。因此,四个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a~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d只要具有某种程度的刚性,则为如图示那样的细长的棒状无任何问题。
另外,第三传感器用导电部57a3~第三传感器用导电部57d3的板厚方向与输出构件43b的轴方向(Z轴方向)一致。由此,抑制颈部52b的沿着输出构件43b的轴方向的厚度尺寸的增大。
进而,第四传感器用导电部57a4~第四传感器用导电部57d4的板厚方向与连接器构件50的插入轴心的轴方向(Y轴方向)一致。由此,抑制连接器构件50的沿着马达装置10的横宽方向的厚度尺寸(连接器构件50的高度尺寸)的增大。
此处,在连接器连接部52的内部,合计六根的导电构件56a、导电构件56b、导电构件57a~导电构件57d的一端在“X轴方向”上排列三根(三段),并且在“Y轴方向”上排列两根(两列)。由此,也抑制连接器构件50的沿着马达装置10的横宽方向的厚度尺寸(连接器构件50的高度尺寸)的增大。
四个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a~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d是将如图5所示的形状的分离前导电构件(分离前导电体)WK分别分离成四个来形成。但是,分离成四个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a~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d的分离作业在将一对驱动用导电构件56a、驱动用导电构件56b(参照图4)及分离前导电构件WK分别嵌入成形后完成。另外,关于连接器构件50的组装程序,其后进行详述。
图5中所示的分离前导电构件WK表示弯曲前的状态,对黄铜等导电性优异的金属板进行冲压来形成。此处,图中粗实线表示弯曲成“山折”的部分,图中粗虚线表示弯曲成“谷折”的部分。
在分离前导电构件WK的一端侧(图中上侧),设置有连结四个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a~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d的第一连结部JT1(阴影部分)。具体而言,第一连结部JT1分别连结第三传感器用导电部57a3~第三传感器用导电部57d3的偏向第四传感器用导电部57a4~第四传感器用导电部57d4的部分。
另一方面,在分离前导电构件WK的另一端侧(图中下侧),设置有连结四个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a~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d的第二连结部JT2(阴影部分)。具体而言,第二连结部JT2分别连结第一传感器用导电部57a1~第一传感器用导电部57d1的长边方向另一端侧(传感器基板54侧)的部分。
如此,通过设置第一连结部JT1及第二连结部JT2,当将连接器构件50嵌入成形时,可将三维地复杂地弯折且相互接近配置的四个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a~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d不偏离而高精度地定位在正规的位置。但是,在连接器构件50的制造过程中,在完成四个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a~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d的定位后,将第一连结部JT1及第二连结部JT2(阴影部分)切断来去除。
另外,通过将第一连结部JT1及第二连结部JT2分别配置在第四传感器用导电部57a4~第四传感器用导电部57d4的附近及第一传感器用导电部57a1~第一传感器用导电部57d1,而特别提升连接外部连接器的第四传感器用导电部57a4~第四传感器用导电部57d4的部分、及连接传感器基板54的第一传感器用导电部57a1~第一传感器用导电部57d1的部分的位置精度。因此,可容易地进行外部连接器的连接,并容易地进行朝传感器基板54的连接作业。
另外,图5中所示的基准线BD(合计三处)表示第一传感器用导电部57a1~第一传感器用导电部57d1与第二传感器用导电部57a2~第二传感器用导电部57d2之间、第二传感器用导电部57a2~第二传感器用导电部57d2与第三传感器用导电部57a3~第三传感器用导电部57d3之间、第三传感器用导电部57a3~第三传感器用导电部57d3与第四传感器用导电部57a4~第四传感器用导电部57d4之间的“边界部分”。
分离前导电构件WK若仿照“山折”及“谷折”的记号(粗实线及粗虚线)弯曲,则变成图6所示的状态。即,在分离前导电构件WK的沿着长边方向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形成弯折成直角的多个传感器侧弯曲部R2,在第一传感器用导电部57a1~第一传感器用导电部57d1的部分形成第一分段部D1,在第三传感器用导电部57b3的部分形成第二分段部D2。
而且,若以马达装置10的纵宽方向(电枢轴26的轴方向即“X轴方向”)、马达装置10的横宽方向(连接器构件50的插入轴心的轴方向即“Y轴方向”)、马达装置10的厚度方向(输出构件43b的轴方向即“Z轴方向”)为基准来配置弯折后的分离前导电构件WK,则第一连结部JT1的延伸方向朝向电枢轴26的轴方向(X轴方向)。另外,第二连结部JT2的延伸方向朝向输出构件43b的轴方向(Z轴方向)。
另外,若参照图6,则在四个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a~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d的长边方向一端侧,在第四传感器用导电部57a4~第四传感器用导电部57d4的部分中,除第四传感器用导电部57b4以外的其他第四传感器用导电部57a4、第四传感器用导电部57c4、第四传感器用导电部57d4在电枢轴26的轴方向(X轴方向)上排列,在第三传感器用导电部57a3~第三传感器用导电部57d3的部分中,第三传感器用导电部57a3~第三传感器用导电部57d3全部在电枢轴26的轴方向(X轴方向)上排列。
进而,在四个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a~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d的长边方向另一端侧,第一传感器用导电部57a1~第一传感器用导电部57d1全部在作为与电枢轴26的轴方向交叉的方向的输出构件43b的轴方向(Z轴方向)上排列。
另外,在四个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a~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d的沿着长边方向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在第二传感器用导电部57a2~第二传感器用导电部57d2的部分中,如以下这样排列。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在第二传感器用导电部57a2~第二传感器用导电部57d2的部分,将各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a~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d的偏向长边方向一端侧设为第一中间部C1,将各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a~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d的偏向长边方向另一端侧设为第二中间部C2。于是,如图6(b)所示,第一中间部C1全部在电枢轴26的轴方向(X轴方向)上排列,第二中间部C2全部在作为与电枢轴26的轴方向交叉的方向的输出构件43b的轴方向(Z轴方向)上排列。
继而,对固定器构件70进行说明,所述固定器构件70在连接器构件50的制造过程中,将一对驱动用导电构件56a、驱动用导电构件56b及分离前导电构件WK(四个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a~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d)以分别变成规定的间隔的方式保持,并使这些导电构件相互不短路。
另外,固定器构件70在连接器构件50的制造过程中,通过嵌入成形而埋设在连接器构件50的内部。
如图7所示,固定器构件70通过将塑料等树脂材料射出成形等而形成为大致四边形的平板状。固定器构件70包括表面71与背面72,在表面71与背面72之间设置有合计六个插通孔73,所述六个插通孔73分别供一对驱动用导电构件56a、驱动用导电构件56b的第四驱动用导电部56a4、第四驱动用导电部56b4,及四个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a~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d的第四传感器用导电部57a4~第四传感器用导电部57d4插通。
在固定器构件70的偏向中央的部分,形成有形成为大致长方形形状的固定器开口部74。所述固定器开口部74构成本发明的第一开口部,在将分离前导电构件WK组装在固定器构件70的状态下,使分离前导电构件WK的第一连结部JT1朝外部露出(参照图10)。
另外,在固定器构件70的表面71侧、且在固定器开口部74的与插通孔73侧相反侧设置有第一支撑部75,所述第一支撑部75支撑四个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a~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d的第三传感器用导电部57a3~第三传感器用导电部57d3中的偏向第二传感器用导电部57a2~第二传感器用导电部57d2的部分。第一支撑部75将第三传感器用导电部57a3~第三传感器用导电部57d3中的偏向第二传感器用导电部57a2~第二传感器用导电部57d2的部分以相互不短路的方式,以规定间隔保持。
进而,在固定器构件70的表面71侧、且在固定器开口部74的插通孔73侧设置有一对第二支撑部76。这些第二支撑部76保持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d的第三传感器用导电部57d3中的第二分段部D2。
另外,在固定器构件70的表面71侧、且在固定器开口部74的周围设置有第三支撑部77。所述第三支撑部77保持四个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a~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d的第三传感器用导电部57a3~第三传感器用导电部57d3。
进而,在固定器构件70的表面71侧、且在固定器开口部74的长边方向两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槽78a及第二支撑槽78b。而且,在第一支撑槽78a安装其中一个驱动用导电构件56a(参照图4),在第二支撑槽78b安装另一个驱动用导电构件56b(参照图4)。
由此,将一对驱动用导电构件56a、驱动用导电构件56b及四个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a~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d安装在固定器构件70,由此可使这些导电构件56a、导电构件56b、导电构件57a~导电构件57d(合计六根)分别变成已被高精度地定位的状态。因此,在安装固定器构件70后进行的“嵌入成形步骤”中,确实地防止在各导电构件56a、导电构件56b、导电构件57a~导电构件57d产生位置偏离等不良情况。
继而,使用附图对如以上那样形成的马达装置10的制造方法,特别是连接器构件50的组装程序进行详细说明。
图8表示说明连接器构件的组装程序的流程图,图9表示说明[朝固定器构件的安装步骤]的说明图,图10表示说明[第一连结部的切断步骤]的说明图,图11表示说明[第一嵌入成形步骤]的说明图,图12表示说明[第二嵌入成形步骤]及[第二连结部的切断步骤]的说明图,图13表示说明[零件组装步骤]的说明图,图14表示说明实施方式2的连接器构件的组装程序的流程图。
[分离前导电构件的制造步骤]
如图8所示,首先在步骤S1中,制造分离前导电构件WK(参照图5以及图6)。具体而言,使用压制成形装置(未图示),对成为材料的黄铜等导电性优异的金属板进行冲压。由此,形成包括在连接器连接部52侧及传感器基板54侧分别连结四个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a~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d的第一连结部JT1及第二连结部JT2的分离前导电构件WK。
其次,进行使分离前导电构件WK弯曲多次的作业。由此,形成如图6所示的分离前导电构件WK。通过所述步骤S1中的弯曲作业,如图6所示,第一连结部JT1的延伸方向朝向电枢轴26的轴方向(X轴方向),第二连结部JT2的延伸方向朝向作为与电枢轴26的轴方向交叉的方向的输出构件43b的轴方向(Z轴方向)。
由此,完成分离前导电构件的制造步骤(步骤S1)。
另外,步骤S1中的分离前导电构件的制造步骤构成本发明的导电体成形步骤。
另外,在分离前导电构件的制造步骤中,可以在一口气对金属板(材料)进行冲压后,进行弯曲作业,也可以一边进行弯曲作业,一边缓慢地对金属板进行冲压。
[朝固定器构件的安装步骤]
继而,在步骤S2(参照图8)中,如图9所示,进行将步骤S1中所形成的分离前导电构件WK与另一制造步骤中所制造的一对驱动用导电构件56a、驱动用导电构件56b分别设置在另一制造步骤中所制造的固定器构件70的作业。具体而言,将一对驱动用导电构件56a、驱动用导电构件56b的第四驱动用导电部56a4、第四驱动用导电部56b4的前端部,及四个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a~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d的第四传感器用导电部57a4~第四传感器用导电部57d4的前端部如箭头M1所示,从固定器构件70的表面71侧(纸面里侧)分别插通在六个插通孔73。
于是,通过第一支撑部75,以规定间隔保持第三传感器用导电部57a3~第三传感器用导电部57d3的偏向第二传感器用导电部57a2~第二传感器用导电部57d2的部分(参照图6(b))。
另外,通过一对第二支撑部76(参照图7(a))来保持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d的第三传感器用导电部57d3的第二分段部D2(参照图6(b))。
进而,通过第三支撑部77(参照图7(a))来保持四个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a~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d的第三传感器用导电部57a3~第三传感器用导电部57d3(参照图6(b))。
另外,将一对驱动用导电构件56a、驱动用导电构件56b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撑槽78a及第二支撑槽78b(参照图7(a))。
因此,一对驱动用导电构件56a、驱动用导电构件56b及分离前导电构件WK以分别变成规定的间隔的方式(以不短路的方式)保持在固定器构件70,且分离前导电构件WK的第一连结部JT1从固定器开口部74朝外部露出(参照图10)。
由此,完成朝固定器构件的安装步骤(步骤S2)。
另外,步骤S2中的朝固定器构件的安装步骤构成本发明的导电体保持步骤。
[第一连结部的切断步骤]
继而,在步骤S3(参照图8)中,如图10所示,进行将已组装在固定器构件70上的分离前导电构件WK的第一连结部JT1切断的作业。具体而言,使切断夹具(未图示)从箭头M2的方向面对固定器开口部74,进行去除第一连结部JT1(阴影部分)的作业。所述去除第一连结部JT1的作业在三处同时进行。
由此,分离前导电构件WK的连接器连接部52侧(第四传感器用导电部57a4~第四传感器用导电部57d4侧)被分离。更具体而言,四个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a~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d的第三传感器用导电部57a3~第三传感器用导电部57d3(参照图6(b))的部分分别被分离,变成相互电性独立的状态(相互不短路的状态)。
由此,完成第一连结部的切断步骤(步骤S3)。
另外,步骤S3中的第一连结部的切断步骤构成本发明的第一分离步骤。
[第一嵌入成形步骤]
继而,在步骤S4(参照图8)中,如图11所示,将一对驱动用导电构件56a、驱动用导电构件56b,分离前导电构件WK(去除了第一连结部JT1者)及固定器构件70(在图11中省略图示)嵌入成形。由此,使一次成形树脂零件(一次成形品)PP1在一对驱动用导电构件56a、驱动用导电构件56b,分离前导电构件WK及固定器构件70的周围成形。此时,一对驱动用导电构件56a、驱动用导电构件56b及分离前导电构件WK通过固定器构件70而以已被定位在正规的位置的状态来保持,因此在一对驱动用导电构件56a、驱动用导电构件56b及分离前导电构件WK不会产生位置偏离等不良情况。
而且,通过使一次成形树脂零件PP1成形,而形成包含基板保持部51d及端子收容部51e的箱部51c。因此,在基板保持部51d的基端侧(图中左侧)形成使分离前导电构件WK的第二连结部JT2朝外部露出的箱开口部51f。此处,四个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a~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d的第一传感器用导电部57a1~第一传感器用导电部57d1在基板保持部51d的部分中露出。
由此,完成第一嵌入成形步骤(步骤S4)。
[第二嵌入成形步骤]
继而,在步骤S5(参照图8)中,如图12所示,将包含一对驱动用导电构件56a、驱动用导电构件56b,分离前导电构件WK(去除了第一连结部JT1者)及固定器构件70(在图12中省略图示)的一次成形树脂零件PP1嵌入成形。由此,在一次成形树脂零件PP1的周围的一部分使二次成形树脂零件(二次成形品)PP2成形。另外,使二次成形树脂零件PP2维持已使箱部51c的部分朝外部露出的状态。
而且,通过使二次成形树脂零件PP2成形,而形成组装部51及连接器连接部52。因此,一对驱动用导电构件56a、驱动用导电构件56b的第四驱动用导电部56a4、第四驱动用导电部56b4,及四个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a~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d的第四传感器用导电部57a4~第四传感器用导电部57d4朝连接器连接部52的内侧露出。
由此,完成第二嵌入成形步骤(步骤S5)。
此处,图8中所示的步骤S4的[第一嵌入成形步骤](阴影部分)及步骤S5的[第二嵌入成形步骤](阴影部分)构成本发明的嵌入成形步骤。
[第二连结部的切断步骤]
继而,在步骤S6(参照图8)中,如图12所示,进行将埋设在一次成形树脂零件PP1的分离前导电构件WK的第二连结部JT2切断的作业。具体而言,使切断夹具(未图示)从箭头M3的方向面对箱开口部51f,进行去除第二连结部JT2(阴影部分)的作业。所述去除第二连结部JT2的作业在三处同时进行。
由此,分离前导电构件WK的传感器基板54(参照图2(b))侧(第一传感器用导电部57a1~第一传感器用导电部57d1侧)被分离。因此,第一传感器用导电部57a1~第一传感器用导电部57d1的部分变成相互电性独立的状态(相互不短路的状态),四个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a~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d在其整个区域中被完全地分离。
由此,完成第二连结部的切断步骤(步骤S6),而完成连接器构件50。
另外,步骤S6中的第二连结部的切断步骤构成本发明的第二分离步骤。
[零件组装步骤]
继而,在步骤S7(参照图8)中,如图13所示,进行将作为零件的一对母端子T、传感器基板54及O型圈53组装在连接器构件50的作业。
首先,如箭头M4所示,使一对母端子T面对端子收容部51e而插入所述端子收容部51e的内部。于是,将一对母端子T收容在端子收容部51e的内部,且将一对母端子T的长边方向一侧(图中左侧)安装在一对驱动用导电构件56a、驱动用导电构件56b的第一驱动用导电部56a1、第一驱动用导电部56b1(参照图4)。
继而,如箭头M5所示,使传感器基板54的安装有旋转传感器55的一侧的面面对四个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a~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d的第一传感器用导电部57a1~第一传感器用导电部57d1。而且,将第一传感器用导电部57a1~第一传感器用导电部57d1安装于设置在传感器基板54的四个通孔TH,并通过焊接等连接方法(未图示)来将它们电性连接。由此,传感器基板54由基板保持部51d保持。
其后,如箭头M6所示,使O型圈53从与一对母端子T的安装方向相同的方向面对组装部51的组装本体51a。而且,将O型圈53压入并嵌合在组装本体51a的周围。
由此,完成零件组装步骤(步骤S7)。
如以上所详述的那样,根据实施方式1,一对驱动用导电构件56a、驱动用导电构件56b及四个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a~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d由固定器构件70保持,因此可相对于连接器构件50,将一对驱动用导电构件56a、驱动用导电构件56b及四个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a~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d高精度地配置在正规的位置。
因此,可采用经三维地复杂地弯折的四个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a~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d,并将它们相互接近配置,可抑制马达装置10的沿着连接器连接部52的开口方向的厚度尺寸的增大。
在连接器构件50的制造过程中,在朝固定器构件70的安装后及嵌入成形后,将第一连结部JT1及第二连结部JT2切断来使四个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a~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d分离,因此可相对于连接器构件50,将所述四个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a~传感器用导电构件57d更高精度地配置在正规的位置。
继而,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对具有与所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功能的部分赋予相同的记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图14表示说明实施方式2的连接器构件的组装程序的流程图。
在实施方式2中,与实施方式1相比,仅连接器构件50的组装程序的一部分不同。具体而言,在实施方式2中,与实施方式1(参照图8)相比,如图14的虚线箭头所示,仅如下方面不同,即将步骤S5的[第二嵌入成形步骤](阴影部分)与步骤S6的[第二连结部的切断步骤]调换来进行作业。
更具体而言,在实施方式2中,如由图11的箭头M7所示,在完成图14的步骤S4的[第一嵌入成形步骤](阴影部分)后的阶段,实施去除第二连结部JT2的作业,即步骤S6的[第二连结部的切断步骤]。
在如以上那样构成的实施方式2中,也可以取得与所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各实施方式,当然可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表示了连接器连接部52的开口方向为与具有输出构件43b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纸面里侧)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应用于连接器连接部52的开口方向为具有输出构件43b的一侧(纸面跟前侧)的例子。
另外,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了旋转传感器55采用对传感器磁铁30所形成的磁通线产生反应的一个GMR传感器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用多个廉价的MR传感器,也可以使用其他磁性传感器(霍尔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等)。
进而,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将马达装置10用于装载在车辆中的电动车窗装置的驱动源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用于天窗装置等其他装置的驱动源。
另外,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了马达部20采用带有电刷的电动马达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马达部也可以采用具有旋转轴的无刷电动马达等。在此情况下,采用作为供电构件的汇流条单元(集电装置)来代替作为供电构件的电刷架。
此外,所述各实施方式中的各构成元件的材质、形状、尺寸、数量、设置部位等只要是可达成本发明,则任意,并不限定于所述各实施方式。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马达装置可用于装载在汽车等车辆中的电动车窗装置的驱动源。
Claims (7)
1.一种马达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装置包括:
旋转轴;
供电构件,被供给使所述旋转轴旋转的驱动电流;以及
连接器构件,连接外部连接器,对所述供电构件供给所述驱动电流;
所述连接器构件具有:
插入部,朝与所述旋转轴的轴方向交叉的方向开口,供所述外部连接器插入;
基板保持部,将安装有检测所述旋转轴的旋转状态的传感器的基板以其安装面朝向所述旋转轴的轴方向的方式保持;
多个驱动用导电体,设置在所述插入部与所述供电构件之间,一端朝所述插入部的内侧露出,另一端与所述供电构件连接;以及
多个传感器用导电体,设置在所述插入部与所述基板之间,一端朝所述插入部的内侧露出,另一端与所述基板连接;
所述的马达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
导电体成形步骤,形成包括第一连结部及第二连结部的分离前导电体,所述第一连结部及所述第二连结部在所述插入部侧及所述基板侧分别连结所述多个传感器用导电体,使所述分离前导电体弯曲,使所述第一连结部的延伸方向朝向所述旋转轴的轴方向,使所述第二连结部的延伸方向朝向与所述旋转轴的轴方向交叉的方向;
导电体保持步骤,将所述多个驱动用导电体及所述分离前导电体设置在固定器构件,并将所述多个驱动用导电体及所述分离前导电体以分别变成规定的间隔的方式保持在所述固定器构件;
第一分离步骤,将所述第一连结部切断,而使所述分离前导电体的所述插入部侧分离;
嵌入成形步骤,将所述多个驱动用导电体、所述分离前导电体及所述固定器构件嵌入成形,而形成所述插入部及所述基板保持部;以及
第二分离步骤,将所述第二连结部切断,而使所述分离前导电体的所述基板侧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固定器构件具有使所述第一连结部朝外部露出的第一开口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基板保持部具有使所述第二连结部朝外部露出的第二开口部。
4.一种马达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装置包括:
旋转轴;
供电构件,被供给使所述旋转轴旋转的驱动电流;以及
连接器构件,连接外部连接器,对所述供电构件供给所述驱动电流;
所述连接器构件具有:
插入部,朝与所述旋转轴的轴方向交叉的方向开口,供所述外部连接器插入;
基板保持部,将安装有检测所述旋转轴的旋转状态的传感器的基板以其安装面朝向所述旋转轴的轴方向的方式保持;
多个驱动用导电体,设置在所述插入部与所述供电构件之间,一端朝所述插入部的内侧露出,另一端与所述供电构件连接;以及
多个传感器用导电体,设置在所述插入部与所述基板之间,一端朝所述插入部的内侧露出,另一端与所述基板连接;
所述的马达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
导电体成形步骤,形成包含第一连结部及第二连结部的分离前导电体,所述第一连结部及所述第二连结部在所述插入部侧及所述基板侧分别连结所述多个传感器用导电体,使所述分离前导电体弯曲,使所述第一连结部的延伸方向朝向所述旋转轴的轴方向,使所述第二连结部的延伸方向朝向与所述旋转轴的轴方向交叉的方向;
导电体保持步骤,将所述多个驱动用导电体及所述分离前导电体设置在固定器构件,并将所述多个驱动用导电体及所述分离前导电体以分别变成规定的间隔的方式保持在所述固定器构件;
第一分离步骤,将所述第一连结部切断,而使所述分离前导电体的所述插入部侧分离;
第一嵌入成形步骤,将所述多个驱动用导电体、所述分离前导电体及所述固定器构件嵌入成形,而形成包含所述基板保持部的一次成形品;
第二分离步骤,将所述第二连结部切断,而使所述分离前导电体的所述基板侧分离;以及
第二嵌入成形步骤,通过嵌入成形来形成包含所述插入部的二次成形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固定器构件具有使所述第一连结部朝外部露出的第一开口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基板保持部具有使所述第二连结部朝外部露出的第二开口部。
7.一种马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旋转轴;
供电构件,被供给使所述旋转轴旋转的驱动电流;以及
连接器构件,连接外部连接器,对所述供电构件供给所述驱动电流;
所述连接器构件具有:
插入部,朝与所述旋转轴的轴方向交叉的方向开口,供所述外部连接器插入;
基板保持部,将安装有检测所述旋转轴的旋转状态的传感器的基板以其安装面朝向所述旋转轴的轴方向的方式保持;
多个驱动用导电体,设置在所述插入部与所述供电构件之间,一端朝所述插入部的内侧露出,另一端与所述供电构件连接;
多个传感器用导电体,设置在所述插入部与所述基板之间,一端朝所述插入部的内侧露出,另一端与所述基板连接;以及
固定器构件,将所述多个驱动用导电体及所述多个传感器用导电体以分别变成规定的间隔的方式保持;
在所述多个传感器用导电体的所述插入部与所述基板之间设置有多个弯曲部,
所述多个传感器用导电体的一端侧在旋转轴的轴方向上排列,
所述多个传感器用导电体的另一端侧在与旋转轴的轴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排列,
所述多个传感器用导电体的一端侧与另一端侧之间且偏向一端侧的第一中间部在旋转轴的轴方向上排列,
所述多个传感器用导电体的一端侧与另一端侧之间且偏向另一端侧的第二中间部在与旋转轴的轴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排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131767 | 2017-07-05 | ||
JP2017131767A JP6887899B2 (ja) | 2017-07-05 | 2017-07-05 | モータ装置の製造方法 |
PCT/JP2018/024087 WO2019009132A1 (ja) | 2017-07-05 | 2018-06-26 | モータ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モータ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32753A true CN110832753A (zh) | 2020-02-21 |
CN110832753B CN110832753B (zh) | 2022-01-11 |
Family
ID=64950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44203.7A Active CN110832753B (zh) | 2017-07-05 | 2018-06-26 | 马达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马达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3651321B1 (zh) |
JP (1) | JP6887899B2 (zh) |
CN (1) | CN110832753B (zh) |
WO (1) | WO201900913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167761B2 (ja) * | 2019-02-15 | 2022-11-09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回路基板用コネクタ |
DE102019205256A1 (de) * | 2019-04-11 | 2020-10-15 | Brose Fahrzeugteile SE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Würzburg | Antriebsvorrichtung mit einem bürstenlosen Elektromotor |
CN110571611B (zh) * | 2019-09-30 | 2024-07-02 | 台州市全顺电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物流分拣机中滚轮电机的供电结构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280058A (ja) * | 2005-03-28 | 2006-10-12 | Asmo Co Ltd | ブラシホルダの製造方法 |
JP2009219196A (ja) * | 2008-03-07 | 2009-09-24 | Asmo Co Ltd | 電気部品の製造方法、ブラシホルダの製造方法、及び電気部品の製造装置 |
CN104104172A (zh) * | 2013-04-08 | 2014-10-15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马达 |
CN204349720U (zh) * | 2014-12-05 | 2015-05-20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马达及包含该马达的车载装置 |
CN105406242A (zh) * | 2015-12-09 | 2016-03-16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用于压缩机的接线端子组件及微型压缩机 |
CN106602772A (zh) * | 2015-10-20 | 2017-04-26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旋转电机用连接零件及其制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64900B (zh) * | 2013-04-30 | 2019-03-15 | 株式会社美姿把 | 电机装置 |
-
2017
- 2017-07-05 JP JP2017131767A patent/JP6887899B2/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6-26 CN CN201880044203.7A patent/CN110832753B/zh active Active
- 2018-06-26 EP EP18828036.6A patent/EP3651321B1/en active Active
- 2018-06-26 WO PCT/JP2018/024087 patent/WO2019009132A1/ja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280058A (ja) * | 2005-03-28 | 2006-10-12 | Asmo Co Ltd | ブラシホルダの製造方法 |
JP2009219196A (ja) * | 2008-03-07 | 2009-09-24 | Asmo Co Ltd | 電気部品の製造方法、ブラシホルダの製造方法、及び電気部品の製造装置 |
CN104104172A (zh) * | 2013-04-08 | 2014-10-15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马达 |
CN204349720U (zh) * | 2014-12-05 | 2015-05-20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马达及包含该马达的车载装置 |
CN106602772A (zh) * | 2015-10-20 | 2017-04-26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旋转电机用连接零件及其制造方法 |
CN105406242A (zh) * | 2015-12-09 | 2016-03-16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用于压缩机的接线端子组件及微型压缩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32753B (zh) | 2022-01-11 |
WO2019009132A1 (ja) | 2019-01-10 |
EP3651321A4 (en) | 2021-03-31 |
JP2019017158A (ja) | 2019-01-31 |
EP3651321B1 (en) | 2023-02-01 |
JP6887899B2 (ja) | 2021-06-16 |
EP3651321A1 (en) | 2020-05-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558866B2 (ja) | モータ装置 | |
CN110832753B (zh) | 马达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马达装置 | |
US6903473B2 (en) | Motor having connector housing | |
US7859148B2 (en) | Motor having brush holder comprising brush retaining portion and base member in which brush retaining portion is loosely fit | |
US8981769B2 (en) | Rotational angle detection devices | |
JP6234713B2 (ja) | ギヤボックスおよびギヤボックスの製造方法 | |
KR20080080021A (ko) | 직류 모터 | |
JP4540106B2 (ja) | ブラシホルダの製造方法 | |
CN107112863B (zh) | 电机装置 | |
JP2011254676A (ja) | モータ装置 | |
US20140232213A1 (en) | Brush holder for an electric motor, and gear mechanism drive unit having a brush holder | |
JP6306947B2 (ja) | ギヤボックス、減速機付モータおよびギヤボックスの製造方法 | |
US9647506B2 (en) | Mo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otor | |
JP2007174874A (ja) | モータ用制御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 |
JP3662889B2 (ja) | ブラシホルダの製造方法及びブラシホルダ | |
JP5602507B2 (ja) | ブラシ付き電動モータ | |
JP2010022197A (ja) | ブラシホルダの製造方法 | |
JP5889237B2 (ja) | モータ装置 | |
CN118284792A (zh) | 位置传感器 | |
CN110739799A (zh) | 刮水器驱动装置和用于安装该刮水器驱动装置的方法 | |
JP2007053288A (ja) | 回路部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