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27695B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27695B
CN110827695B CN201911350460.6A CN201911350460A CN110827695B CN 110827695 B CN110827695 B CN 110827695B CN 201911350460 A CN201911350460 A CN 201911350460A CN 110827695 B CN110827695 B CN 1108276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ory
flexible display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screen
connec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5046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27695A (zh
Inventor
贾玉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5046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276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276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276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276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276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16Foldable in one direction, i.e. using a one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柔性显示屏、折叠装置和附属配件,所述折叠装置连接所述柔性显示屏,在所述柔性显示屏处于展平状态时,所述折叠装置对所述柔性显示屏支撑,在所述柔性显示屏处于折叠状态时,对所述柔性显示屏夹持防护,所述附属配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折叠装置,所述附属配件连接于所述折叠装置时,用以限制所述折叠装置自由折叠或限制所述柔性显示屏自由弯曲。所述附属配件连接时所述折叠装置时,用以限制所述所述折叠装置自由折叠或限制所述柔性显示屏自由弯曲,可以稳定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弯折形态,使得所述电子设备的定型性能提高。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申请涉及通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折叠手机的柔性显示屏存在弯曲应力难以控制的问题,导致柔性显示屏的弯折形态难以稳定,即折叠手机的弯折定型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柔性显示屏、折叠装置和附属配件,所述折叠装置连接所述柔性显示屏,在所述柔性显示屏处于展平状态时,所述折叠装置对所述柔性显示屏支撑,在所述柔性显示屏处于折叠状态时,对所述柔性显示屏夹持防护,所述附属配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折叠装置,所述附属配件连接于所述折叠装置时,用以限制所述折叠装置自由折叠或限制所述柔性显示屏自由弯曲。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所述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柔性显示屏、折叠装置和附属配件,所述附属配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折叠装置,并且所述附属配件连接时所述折叠装置时,用以限制所述所述折叠装置自由折叠或限制所述柔性显示屏自由弯曲,可以稳定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弯折形态,使得所述电子设备的定型性能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展开状态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折叠状态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展开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另一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另一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截面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俯视分解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俯视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俯视分解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俯视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另一俯视分解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折叠状态的截面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另一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另一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侧视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转轴基座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0,所述电子设备1000包括柔性显示屏100、折叠装置200和附属配件300。所述折叠装置200连接所述柔性显示屏100,在所述柔性显示屏100处于展平状态时,所述折叠装置200对所述柔性显示屏100支撑。在所述柔性显示屏100处于折叠状态时,对所述柔性显示屏100夹持防护。所述附属配件300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折叠装置200。所述附属配件300连接于所述折叠装置200时,用以限制所述折叠装置200自由折叠或限制所述柔性显示屏100自由弯曲。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折叠装置200可带动所述柔性显示屏100弯折或展开。所述电子设备1000可以是手机、或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设备。
通过所述所述电子设备1000包括柔性显示屏100、折叠装置200和附属配件300。所述附属配件300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折叠装置200,并且所述附属配件300连接时所述折叠装置200时,用以限制所述所述折叠装置200自由折叠或限制所述柔性显示屏100自由弯曲,可以稳定所述柔性显示屏100的弯折形态,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000的定型性能提高。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显示屏100可弯折。所述柔性显示屏100具有显示面101。所述柔性显示屏100处于展平状态时,所述显示面101平整设置,所述显示面101可以显示画面。所述柔性显示屏100还设有触控层。所述柔性显示屏100处于展平状态时,所述柔性显示屏100的触控层可以经所述显示面101接收触控信号。所述柔性显示屏100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显示面101位于所述柔性显示屏100的内侧,所述显示屏101呈弯曲状。所述柔性显示屏100为内折屏。所述柔性显示屏100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短边102和连接于两个短边102之间的长边103。两个所述短边102相叠合时,所述长边103处于弯折状态。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长边103相叠合时,所述短边102处于弯折状态。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折叠装置200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所述折叠装置200处于展开状态时,带动所述柔性显示屏100处于展平形态,所述柔性显示屏100利用大面积的显示面101显示画面,以及接收触控操作,所述折叠装置200可对所述柔性显示屏100有效支撑,使得所述柔性显示屏100在接收到触摸按压作用力时不易变形。所述折叠装置200处于折叠状态时,带动所述柔性显示屏100处于叠合形态,所述柔性显示屏100位于所述折叠装置200内侧,所述折叠装置200对所述柔性显示屏100进行防护,使得所述柔性显示屏100不易被挤压损毁。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附属配件300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折叠装置200的多个部位,以实现对所述折叠装置200多个部位施加定位作用力,进而限定所折叠装置200的多种形态,以及对所述柔性显示屏100的多种形态进行定型。
所述附属配件300可拆卸于所述折叠装置200时,所述附属配件300脱离所述折叠装置200,以及与连接所述折叠装置200的柔性显示屏100也相互独立,所述附属配件300与所述折叠装置200无任何相互作用力关系。所述附属配件300拆卸于所述折叠装置200时,所述附属配件300可辅助用户对所述电子设备1000进行操控。例如,所述附属配件300为触控笔,可辅助用户进行触控操作;所述附属配件300为支架,所述附属配件300可辅助用户把持所述电子设备1000;所述附属配件300为话筒,所述附属配件300可以辅助用户向所述电子设备1000录入声音或进行声控操作。
所述附属配件300与所述折叠装置200连接时,所述附属配件300相对所述折叠装置200固定,所述附属配件300可直接固定连接于所述折叠装置200也可以是间接固定连接于所述折叠装置200。所述附属配件300设有刚性壳体,所述附属配件300直接连接于所述折叠装置200的状态下,所述附属配件300的刚性壳体可提供刚性应力至所述折叠装置200,限制所述折叠装置200自由折叠,以实现所述电子设备1000定型。所述附属配件300可间接连接于所述折叠装置200,所述附属配件300可经所述柔性显示屏100与所述折叠装置200相互施加作用力,所述附属配件300的刚性壳体还可提供刚性应力至所述柔性显示屏100,限制所述柔性显示屏100的一部分自由弯曲,以稳定所述柔性显示屏100的形态,进而实现所述电子设备1000定型。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显示屏100包括两个展平部110和连接于两个所述展平部110之间的可弯折部120。所述折叠装置200包括支撑所述展平部110的主体210和连接所述主体210并与所述可弯折部120相对的转轴基座220。所述附属配件300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主体210,以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转轴基座220。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可弯折部120与所述展平部110一体。所述可弯折部120与所述展平部110的交界处,以所述柔性显示屏100由展平状态至折叠状态的变化过程中,所述柔性显示屏100未产生自由弯曲的部分与产生自由弯曲的部分交界处为准。所述柔性显示屏100未产生自由弯曲的部分是指在折叠过程中可以大致呈平面状的部分,产生自由弯曲的部分是指在折叠过程中大致呈曲面弯折的部分。所述主体210设有承载平面211,所述展平部110可贴合所述承载平面211。所述展平部110可经粘胶、或卡扣、或磁吸等方式固定于所述主体210,所述展平部110限定在与所述承载平面211相贴合的状态。两个所述展平部110可随所述主体210相对所述转轴基座220移动。所述可弯折部120与所述折叠装置200无直接连接关系。所述可弯折部120在两个所述展平部110的带动作用下产生形变。
在两个所述主体210相互展开时,两个所述展平部110处于相平齐状态,进而带动所述可弯折部120大致处于平整形态。由于可弯折部120存在弯折回复应力,使得可弯折部120在无其他限定结构施加限定作用力的情况下,可自由回复至略折弯的形态。利用所述附属配件300与所述转轴基座220相连接,所述附属配件300可位于所述可弯折部120背离所述转轴基座220一侧,即所述附属配件300与所述转轴基座220的相互作用力可夹持所述可弯折部120,使得所述可弯折部120受所述附属配件300的抵持作用力,不会产生弯曲形变,所述可弯折部120与所述展平部110平齐,使得所述柔性显示屏100呈完全平整状态。
在两个所述主体210相互叠合时,两个所述主体210带动两个所述展平部110相互闭合,两个所述展平部110带动所述可弯折部120产生弯曲形变。由于所述可弯折部120在形变过程中与所述折叠装置200分离,所述可弯折部120的弯折形态无限制结构限制,即可弯折部120可以朝向转轴基座220拱起弯曲,也可以是朝远离所述转轴基座220方向拱起弯曲,也可以是部分朝向转轴基座220拱起弯曲,部分朝远离转轴基座220方向拱起弯曲。所述可弯折部120若存在部分朝远离所述转轴基座220拱起后,再受两个所述主体210的挤压,容易导致所述可弯折部120挤压破损。因此,利用所述折叠装置200的转轴基座220与所述附属配件300连接,所述转轴基座220与所述附属配件300相互提供作用力,使得所述附属配件300可抵触压盖于所述可弯折部120上,所述附属配件300可拉动所述可弯折部120朝向所述转轴基座220弯曲拱起,实现限制所述可弯折部120弯折朝远离转轴基座220方向自由弯曲,保证了柔性显示屏100的安全性。
在两个所述主体210相互展开时,所述柔性显示屏100处于展平状态,所述附属配件300可与两个所述主体210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主体210经所述附属配件300相互固定,使得两个所述主体210保持展开状态,进而稳定所述电子设备1000形态。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附属配件300也可以是连接其中一个所述主体210以及连接所述转轴基座220,使得其中一个所述主体210相对所述转轴基座220固定,限制其中一个所述主体210相对所述转轴基座220转动,另一个主体210通过同步传动组件与其中一个所述主体210保持相互固定状态。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附属配件300与所述折叠装置200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不限于卡合连接、磁吸连接、粘贴连接、吸盘连接等方式。所述附属配件300连接于所述折叠装置200的位置也不限于连接所述主体210的边缘、连接所述主体210的外侧、连接所述主体210的内侧、连接转轴基座220、连接所述转轴基座220的外部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图5和图6,所述主体210设有远离所述转轴基座220的第一连接部211,所述附属配件300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211,所述附属配件300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211连接时,限制两个所述主体210绕所述转轴基座220自由翻转。
具体的,请参阅图5、图6、图7和图8,所述第一连接部211设置于所述主体210邻近所述长边103的边缘。两个所述主体210的第一连接部211邻近于同一所述长边103(见图1)。当两个所述主体210处于相互平齐展开状态,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211的连线平行所述长边103。所述附属配件300设有两个相对的第一配件连接部301。所述附属配件300呈杆状。两个所述第一配件连接部301设置于所述附属配件300长度方向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一配件连接部301分别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211。当两个所述第一配件连接部301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211拆卸时,所述附属配件300脱离所述折叠装置200,所述附属配件300可辅助用户操控所述电子设备1000。当两个所述第一配件连接部301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211连接时,所述附属配件300固定于所述折叠装置200侧部。所述附属配件300大致与所述柔性显示屏100的长边103平齐。所述附属配件300的外径大致与所述主体210的厚度一致,从而保证所述电子设备1000的整体厚度纤薄。所述附属配件300稳固两个所述主体210,限制两个所述主体210相互自由移动,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000保持展开状态,两个所述主体210保持在展开状态下,可以分别保持两个所述展平部110相互平齐,即可以保持所述柔性显示屏100处于展平状态。所述附属配件300为触控笔。用户可利用所述附属配件300触控所述柔性显示屏100,实现所述电子设备1000获取触控指令,方便用户对大面积显示屏进行操控。所述附属配件300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211,也方便将所述附属配件300与所述折叠装置200稳固,防止所述附属配件300丢失。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每一所述主体210也可以设置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211。每一所述主体210的两个第一连接部211分别邻近两个所述长边103,当所述附属配件300连接所述折叠装置200时,所述附属配件300可与其中一个所述长边103大致对齐。所述附属配件300也可以是拍照杆、话筒、天线杆等配件。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所述第一连接部211设置于所述主体210远离所述展平部110的背部。两个所述主体210处于相展开状态时,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211的连线大致平行所述柔性显示屏100。当两个所述第一配件连接部301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211连接时,所述附属配件300与所述转轴基座220交叉堆叠,两个所述主体210经所述附属配件300相互固定,所述附属配件300限制两个所述主体210相互自由移动,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000保持展开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和图11,所述主体210邻近所述转轴基座220处设有第二连接部212,所述附属配件300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12,所述附属配件300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12连接时,所述附属配件300抵触所述可弯折部120,以限制所述可弯折部120自由弯曲。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部212设置于主体210邻近所述转轴基座220的边缘。所述第二连接部212位于所述主体210朝向所述柔性显示屏100一侧,以使得所述第二连接部212至所述柔性显示屏100的距离减小,方便所述第二连接部212经过所述柔性显示屏100与所述附属配件300连接。在两个所述主体210处于相展开状态,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212可接触所述可弯折部120远离所述显示面101的背面。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212的连线大致与所述转轴基座220正对,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212的连线可大致平行所述转轴基座220的长度方向。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212与所述可弯折部120正对。当所述附属配件300的两个第一配件连接部301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211拆卸,并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212连接时,所述附属配件300抵触于所述可弯折部120远离所述转轴基座220的一面,所述附属配件300与所述转轴基座220正对。所述第二连接部212对所述第一配件连接部301施加拉紧力,使得所述附属配件300紧密抵触所述可弯折部120,并带动所述可弯折部120朝所述折叠装置200一侧移动,以限制所述可弯折部120朝远离所述折叠装置200方向拱起,保证所述可弯折部120与所述展平部110平齐,使得所述柔性显示屏100完全处于展平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主体210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212的边缘与所述转轴基座220堆叠。在两个所述主体210处于相展开状态,两个所述主体210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212的边缘相互拼接,且大致遮盖所述转轴基座220。两个所述主体210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212的边缘相互拼接后可对所述可弯折部120进行支撑,以使得所述柔性显示屏100完全展平贴合于两个所述主体210上。两个主体210的第二连接部212在所述转轴基座220的长度方向相互错开设置,并且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212沿平行所述转轴基座220长度方向排布,以使得所述两个所述第一配件连接部301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212连接后,所述附属配件300正对所述可弯折部120,并压合所述可弯折部120,将所述可弯折部120压合至紧密贴合两个所述主体210堆叠所述转轴基座220的边缘。所述第二连接部212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1可经磁场吸引力相互连接,使得所述附属配件300直接抵触所述可弯折部120并间接与所述折叠装置200连接。
当两个所述主体210由相展开状态向相叠合状态移动的过程中,所述主体210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12的边缘逐渐与所述可弯折部120分离,从而带动所述第二连接部212与所述可弯折部120分离,即所述第二连接部212与所述附属配件300的第一配件连接部301逐渐分离,所述附属配件300不再对所述可弯折部120施加抵触作用力,使得所述可弯折部120失去拉紧力,进而方便所述可弯折部120弯折。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和图13,所述第二连接部212设置于所述转轴基座220的端部。所述转轴基座220的端部相对所述可弯折部120伸出。两个所述主体210的第二连接部212分别设置于所述转轴基座220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二连接部212与所述可弯折部120错开。当所述附属配件300的两个第一配件连接部301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212时,所述附属配件300直接与所述转轴基座220连接,所述附属配件300的两端接收所述转轴基座220的拉紧作用力,使得所述附属配件300压合所述可弯折部120,限制所述可弯折部120朝远离所述转轴基座220方向拱起,使得所述可弯折部120保持与所述展平部110平齐的状态。所述附属配件300的两端可相互伸缩,以使得所述附属配件300的长度可大致与所述转轴基座220的长度相等,并且还可以增大所述附属配件300抵触所述可弯折部120的面积,使得所述可弯折部120防拱起区域面积增大。所述第一配件连接部30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12可以分别设置卡扣和卡槽进行卡合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4和图15,所述转轴基座220设有第三连接部221,所述附属配件300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221,所述附属配件300与所述第三连接部221连接时,所述附属配件300与所述转轴基座220夹持所述可弯折部120,以限制所述可弯折部120朝远离所述转轴基座220方向拱起。
所述第三连接部221设置于所述转轴基座220上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12相错开处。两个所述第三连接部221的连线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212的连线正对,以方便所述附属配件300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212分离后,可接收所述第三连接部221的作用力。两个所述第三连接部221的距离小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212的距离。所述第三连接部221设置于所述转轴基座220朝向所述可弯折部120的一侧。为方便所述附属配件300可接收所述第三连接部221的作用力,所述附属配件300在两个所述第一配件连接部301之间设有两个第二配件连接部302。在两个所述主体210处于相叠合的状态时,所述附属配件300的两个第二配件连接部302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连接部221连接,所述附属配件300抵触所述可弯折部120,并使得所述可弯折部120朝所述转轴基座220反向弯折拱起,最终所述可弯折部120呈弧形弯曲状。所述第二配件连接部302与所述第三连接部221可经磁场磁吸力相互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在两个所述主体210由相展开状态向相叠合状态靠拢的过程中,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212先与两个所述第一配件连接部301分离,两个所述第三连接部221开始与两个所述第二配件连接部302连接,以使得所述附属配件300限制所述可弯折部120朝远离所述转轴基座220方向拱起。两个所述主体210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212的边缘分离,所述可弯折部120弯曲拱起的部分开设朝两个所述主体210之间的部分移动,最终所述可弯折部120收容于两个所述主体210及所述转轴基座220之间的收容空间内。当两个所述主体210相叠合时,两个所述展平部110远离所述可弯折部120的端部闭合,所述可弯折部120大致呈水滴状弯曲,所述可弯折部120与两个所述展平部110之间形成容纳槽。将所述附属配件300的两个第二配件连接部302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连接部221连接,所述附属配件300可收容于所述容纳槽内,实现对所述附属配件300有效收纳,充分利用所述电子设备1000的使用空间。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6和图17,所述主体210设有机壳213,所述机壳213设有邻近所述转轴基座220的第一侧板2131,所述第一侧板2131支撑所述展平部110的边缘,所述第一连接部211设置于所述机壳213内,经所述第一侧板2131可拆卸连接所述附属配件300。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壳213的第一侧板2131大致与所述柔性显示屏100的长边103对齐。所述机壳213还设有连接所述第一侧板2131并与所述转轴基座220相对的第二侧板2132。所述第二侧板2132大致与所述柔性显示屏100的短边102(见图1)对齐。所述主体210还包括固定连接所述机壳213的盖板2133,所述盖板2133远离所述机壳213的一面与所述展平部110贴合,使得所述展平部110呈平整状态。所述承载平面211(见图2)设置于所述盖板2133。所述盖板2133可支撑所述展平部110,方便所述展平部110接收触控按压作用力。所述机壳213与所述盖板2133之间形成收纳腔体,所述收纳腔体内可收纳功能器件,该功能器件可以是摄像头、主板、电池、扬声器、受话器、送话器等器件。
所述第一连接部211可以为磁体。所述第一连接部211固定于所述收纳腔体内,可经所述第一侧板2131对所述附属配件300(见图1)施加磁吸力。所述第一连接部211也可以是嵌设于所述第一侧板2131。所述第一配件连接部301(见图4)为磁铁。所述第一配件连接部30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1经磁场吸引力相互吸引。将所述附属配件300抵触于所述第一侧板2131外侧,所述第一配件连接部30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1正对,从而所述附属配件300可紧固于所述第一侧板2131外。在两个所述主体210相互展开后,所述附属配件300的两个第一配件连接部301分别与两个所述机壳213的第一连接部211磁吸,从而所述附属配件300限制两个所述主体210相互自由移动。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211也可以是铁件,所述第一配件连接部301为磁体。所述第一连接部211也可以是电磁体,所述第一配件连接部301为磁体。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2131的外侧设有凹槽,所述附属配件300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1连接时,所述附属配件300部分收容于所述凹槽内。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沿直线延伸。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所述展平部110的边缘。所述凹槽为半圆形凹槽。所述附属配件300大致呈圆柱杆状。在第一配件连接部30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1相磁吸时,所述附属配件300的一部分收容于所述凹槽内,并且所述凹槽的开口端对所述附属配件300卡合,使得所述附属配件300与所述第一侧板2131卡合连接,进一步增加所述附属配件300与所述第一侧板2131的稳固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8,所述第一连接部211也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2131外侧,以方便调整所述附属配件300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1的连接方式。所述附属配件300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配件连接部301与其中一个所述主体210的第一连接部211磁吸,所述附属配件300的另一个第一配件连接部301与另一个所述主体210(见图2)的第一连接部211分离,所述附属配件300大致与所述展平部110(见图2)呈垂直状态,使得所述附属配件300形成支撑所述柔性显示屏100的支架,使得所述折叠装置200及所述柔性显示屏100可站立,方便用户观看所述电子设备1000(见图1)。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16和图17,所述主体210设有部分堆叠于所述转轴基座220的支撑板214,所述第二连接部212设置于所述支撑板214与所述转轴基座220正对处,所述附属配件300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212时,所述支撑板214与所述附属配件300夹持所述可弯折部120。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214固定连接所述机壳213,并与所述盖板2133拼接。所述支撑板214可部分堆叠于所述转轴基座220上。在两个所述主体210处于相互展开状态时,所述支撑板214与所述盖板2133平齐,两个所述支撑板214可相互拼接。两个所述支撑板214可共同支撑所述可弯折部120,并且所述支撑板214带动所述第二连接部212抵触所述可弯折部120的背面,以使得所述第二连接部212可与所述辐射配件的第一配件连接部301靠得更近,进而增加所述附属配件300与所述折叠装置200的稳固性。所述第一配件连接部301即可以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1连接,也可以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1拆卸,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212。所述第二连接部212为磁体。所述第二连接部212嵌设于所述支撑板214。
可以理解的是,在两个所述主体210处于相互叠合状态,所述柔性显示屏100处于折叠状态,所述支撑板214堆叠于所述转轴基座220的部分与所述可弯折部120分离,进而带动所述第二连接部212与所述可弯折部120分离,即所述第二连接部212与所述辐射配件的第一配件连接部301分离。两个所述主体210分别带动两个所述展平部110相闭合。两个所述支撑板214相互呈夹角倾斜。所述可弯折部120收容于两个所述支撑板214之间的收容空间内。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214可相对所述盖板2133转动,以使得两个所述盖板2133可分别带动两个所述展平部110完全闭合,以减小所述电子设备1000折叠后的整体厚度。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19,所述转轴基座220设有收容腔222,所述第三连接部221设置于所述收容腔222底部,所述附属配件300与所述第三连接部221连接时,所述可弯折部120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腔222。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轴基座220设有转轴壳体223,所述转轴壳体223包括底板2231和固定于所述底板2231的两个转轴侧2232板。两个所述转轴侧2232板相对设置,且分别邻近两个所述主体210。所述主体210的转动轴经过所述转轴侧2232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基座220,以使得所述主体210可绕所述转轴基座220转动。所述转轴侧2232板和所述底板2231之间形成所述收容腔222。所述第三连接部221设置于所述底板2231上。所述底板2231朝所述收容腔222的开口设有凸台224。所述第三连接部221设置于所述凸台224的顶端。所述第三连接部221为磁体。所述第二配件连接部302磁铁。所述第三连接部221在所述凸台224的顶端可更加靠近所述收容腔222的开口,使得所述第三连接部221与所述第二配件连接部302的磁吸力增大,使得所述附属配件300抵触所述可弯折部120的稳固性增大。利用所述可弯折部120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腔222,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000在折叠状态的整体体积可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基座220设有收容于所述收容腔222的轴承组件225,所述主体210设有转动连接所述轴承组件225的转动件215。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件215一端固定于所述机壳213内,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轴承组件225,以带动所述主体210绕所述转轴基座220转动。所述轴承组件225包括固定于所述收容腔222的轴承块2251和连接两个所述主体210的同步传动组件2252。所述轴承块2251设有转轴槽。所述转动件215远离所述机壳213一端设有与所述转轴槽配合的转动轮。所述轴承块2251还设有传动槽,所述同步传动组件2252收容于所述传动槽内,并连接两个所述主体210的转动件215。所述同步传动组件2252为齿轮传动组件。一侧的所述主体210绕所述转轴基座220转动,所述主体210的转动件215经所述同步传动组件2252带动另一侧的所述主体210绕所述转轴基座220转动。所述主体210可设有多个转动件215,多个转动件215沿所述机壳213邻近所述转轴基座220的边缘等距排布。所述转轴基座220设有多个轴承组件225,每一所述轴承组件225转动连接两侧的主体210的转动件215。所述第三连接部221设置与相邻两个所述轴承组件225之间,以充分使用所述收容腔222的排布空间。
通过所述所述电子设备1000柔性显示屏100、折叠装置200和附属配件300,所述附属配件300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折叠装置200,并且所述附属配件300连接时所述折叠装置200时,用以限制所述所述折叠装置200自由折叠或限制所述柔性显示屏100自由弯曲,可以稳定所述柔性显示屏100的弯折形态,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000的定型性能提高。
以上是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9)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柔性显示屏、折叠装置和附属配件,所述折叠装置连接所述柔性显示屏,所述折叠装置包括两个主体和连接两个所述主体之间的转轴基座,所述主体设有远离所述转轴基座的第一连接部,所述附属配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柔性显示屏处于展平状态时,所述折叠装置对所述柔性显示屏支撑,所述附属配件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时,限制两个所述主体绕所述转轴基座自由翻转,在所述柔性显示屏处于折叠状态时,对所述柔性显示屏夹持防护,所述附属配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折叠装置,所述附属配件连接于所述折叠装置时,用以限制所述折叠装置自由折叠或限制所述柔性显示屏自由弯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两个展平部和连接于两个所述展平部之间的可弯折部,所述主体支撑所述展平部,所述转轴基座与所述可弯折部相对,所述附属配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转轴基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属配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时,所述柔性显示屏处于展平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属配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时,所述附属配件与所述柔性显示屏的边缘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设有机壳,所述机壳设有邻近所述转轴基座的侧板,所述侧板支撑所述展平部的边缘,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经所述侧板可拆卸连接所述附属配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外侧设有凹槽,所述附属配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时,所述附属配件部分收容于所述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邻近所述转轴基座处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附属配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附属配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时,所述附属配件抵触所述可弯折部,以限制所述可弯折部自由弯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属配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时,所述可弯折部与所述展平部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属配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时,所述附属配件与所述转轴基座正对。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主体的第二连接部相错开,并沿平行所述转轴基座长度方向排布。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设有部分堆叠于所述转轴基座的支撑板,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转轴基座正对处,所述附属配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时,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附属配件夹持所述可弯折部。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屏处于折叠状态,所述支撑板堆叠于所述转轴基座的部分与所述可弯折部分离。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基座设有第三连接部,所述附属配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所述附属配件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时,所述附属配件与所述转轴基座夹持所述可弯折部,以限制所述可弯折部朝远离所述转轴基座方向拱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属配件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时,两个所述展平部相叠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属配件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时,所述可弯折部与两个所述展平部之间形成容纳槽,所述附属配件收容于所述容纳槽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基座设有收容腔,所述第三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底部,所述附属配件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时,所述可弯折部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腔。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基座设有收容于所述收容腔的轴承组件,所述主体设有转动连接所述轴承组件的转动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属配件与所述折叠装置通过磁吸方式可拆卸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属配件为触控笔。
CN201911350460.6A 2019-12-24 2019-12-24 电子设备 Active CN1108276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50460.6A CN110827695B (zh) 2019-12-24 2019-12-24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50460.6A CN110827695B (zh) 2019-12-24 2019-12-24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27695A CN110827695A (zh) 2020-02-21
CN110827695B true CN110827695B (zh) 2022-01-04

Family

ID=69546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50460.6A Active CN110827695B (zh) 2019-12-24 2019-12-24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276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0911B (zh) * 2020-08-04 2024-05-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12083820A (zh) * 2020-09-21 2020-12-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参数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2732023B (zh) * 2020-12-31 2024-01-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707016B (zh) * 2021-08-18 2023-03-2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电子装置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62785B1 (en) * 1997-10-01 2001-07-17 Samsung Display Devices Co., Ltd Portable display device having an expandable screen
CN102597904A (zh) * 2009-09-14 2012-07-18 柳相圭 显示区域可变型显示装置
CN203547509U (zh) * 2013-09-05 2014-04-16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梯和工程机械
CN104580581A (zh) * 2014-12-17 2015-04-29 伏建光 一种手机套
CN105280099A (zh) * 2014-07-02 2016-01-27 Nlt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式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6136000U (zh) * 2016-09-19 2017-04-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屏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7785776U (zh) * 2018-01-16 2018-08-31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可折叠仰卧板
CN208675279U (zh) * 2018-07-13 2019-03-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9661131A (zh) * 2018-11-06 2019-04-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9889636A (zh) * 2019-03-28 2019-06-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CN110266841A (zh) * 2019-06-17 2019-09-20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壳体和移动终端
US10503215B1 (en) * 2018-07-31 2019-12-10 Dell Products, L.P. Multi-form factor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IHS) with attachable keyboard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13360B1 (ko) * 2001-12-31 2007-05-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힌지 스타일러스와 보조 입력장치를 구비한 단말기
US20030218365A1 (en) * 2002-05-23 2003-11-27 Karolina Kawiaka Modular transformable furniture system
CN201156239Y (zh) * 2007-12-10 2008-11-26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外挂式手机手写笔
CN101639736A (zh) * 2008-07-31 2010-02-0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可便携装置及其手写笔
KR20170140976A (ko) * 2016-06-14 2017-12-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폴더블 디바이스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06179242U (zh) * 2016-08-24 2017-05-17 湖南通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的电子阅读器
CN108363458B (zh) * 2018-03-02 2020-05-2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设备
CN209017087U (zh) * 2018-09-21 2019-06-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209626405U (zh) * 2018-10-26 2019-11-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62785B1 (en) * 1997-10-01 2001-07-17 Samsung Display Devices Co., Ltd Portable display device having an expandable screen
CN102597904A (zh) * 2009-09-14 2012-07-18 柳相圭 显示区域可变型显示装置
CN203547509U (zh) * 2013-09-05 2014-04-16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梯和工程机械
CN105280099A (zh) * 2014-07-02 2016-01-27 Nlt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式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580581A (zh) * 2014-12-17 2015-04-29 伏建光 一种手机套
CN206136000U (zh) * 2016-09-19 2017-04-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屏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7785776U (zh) * 2018-01-16 2018-08-31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可折叠仰卧板
CN208675279U (zh) * 2018-07-13 2019-03-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US10503215B1 (en) * 2018-07-31 2019-12-10 Dell Products, L.P. Multi-form factor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IHS) with attachable keyboard
CN109661131A (zh) * 2018-11-06 2019-04-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9889636A (zh) * 2019-03-28 2019-06-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CN110266841A (zh) * 2019-06-17 2019-09-20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壳体和移动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High Performance Tactile Feedback Display and Its Integration in Teleoperation;Ioannis Sarakoglou 等;《IEEE Transactions on Haptics》;20120515;252-263 *
柔性显示:重新定义电子产品;周路菡;《新经济导刊》;20170831;68-7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27695A (zh) 2020-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27695B (zh) 电子设备
EP3239967B1 (en) Flexible screen component and terminal
WO2020156138A1 (zh) 转动连接组件及折叠式终端设备
CN111182102B (zh)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折叠显示终端
WO2020006683A1 (zh) 柔性显示屏支撑机构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10580854B (zh) 一种柔性屏支撑结构和折叠屏
WO2018196290A1 (zh) 折叠式显示装置
JP5287709B2 (ja) 折り畳み型携帯装置および連結機構
EP4033740B1 (en) Foldable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17114463A1 (zh) 一种移动终端
WO2021115161A1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22024855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9451685B (zh) 折叠式电子设备
KR20140091273A (ko) 접철 가능한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1885859B (zh) 可折叠壳体组件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5022430B (zh) 转动机构和可折叠终端
CN114340243B (zh) 移动终端及其折叠壳体
CN209980123U (zh) 电子装置及其柔性屏折叠装置
CN113938543A (zh) 折叠组件、折叠显示终端
JP4094581B2 (ja) 折り畳み式携帯端末におけるプリント基板とヒンジユニットとの連結構造及びその連結部材
CN112889103A (zh) 可折叠设备
CN114882798B (zh) 可折叠电子设备及其压合机构
CN115525101B (zh) 屏幕双内折的终端设备
CN216217019U (zh) 外折屏电子设备的保护壳
CN116517950A (zh) 一种转轴机构、支撑装置和折叠屏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