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32023B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32023B
CN112732023B CN202011639806.7A CN202011639806A CN112732023B CN 112732023 B CN112732023 B CN 112732023B CN 202011639806 A CN202011639806 A CN 202011639806A CN 112732023 B CN112732023 B CN 1127320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display screen
screen
electronic device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3980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32023A (zh
Inventor
吕雷
李明
蔡庆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3980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320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32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20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320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20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2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enclosures rotating around a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or with ball-joint coupling, e.g. PDA with display enclosure orientation changeable between portrait and landscape by rotation with respect to a coplanar body enclosu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including at least an additional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G06F3/1446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display composed of modules, e.g. video wa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和侧面屏。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转动连接,且第一主体相对于第二主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切换。侧面屏位于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侧壁。第一主体相对于第二主体在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主体叠置于第二主体厚度方向的一侧,且第一显示屏位于第一主体背离第二主体的一侧,第二显示屏位于第二主体背离第一主体的一侧;第一主体相对于第二主体在第二位置的情况下,侧面屏收纳于第一主体或第二主体内,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位于同一平面且相互拼接。该方案能解决现有电子设备无法兼顾用户对显示屏显示的体验感和便携性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需求的提升,电子设备的性能持续在优化。其中,较为突出的表现为,在使用电子设备时,例如:看视频、看新闻、玩游戏等,希望电子设备的屏幕越大越好,以获得更佳的娱乐体验;而在使用结束后,又希望电子设备的尺寸不要过大,以便于携带。显然,提高电子设备的用户体验感与电子设备的便携性出现矛盾。
虽然现有技术中通过设置外部柔性屏或内部柔性屏,通过向外折叠或向内折叠能够兼顾电子设备的屏幕更大和便携性,但是柔性屏在弯折部应力集中,影响显示效果,且有屏幕显示功能失效风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现有电子设备无法兼顾用户对显示屏显示的体验感和便携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和侧面屏,第一显示屏设置于第一主体,第二显示屏设置于第二主体,第一主体的一侧与第二主体的一侧转动连接,且第一主体相对于第二主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切换;
侧面屏位于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侧壁,且侧面屏与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连接;
第一主体相对于第二主体在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主体叠置于第二主体厚度方向的一侧,且第一显示屏位于第一主体背离第二主体的一侧,第二显示屏位于第二主体背离第一主体的一侧,侧面屏至少部分覆盖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转动连接一侧的侧壁;
第一主体相对于第二主体在第二位置的情况下,侧面屏收纳于第一主体或第二主体内,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位于同一平面且相互拼接。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分别设置于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上,第一主体相对于第二主体在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在厚度方向上叠置,进而能够缩小电子设备的尺寸以便于携带。当需要扩大屏幕时,可以通过旋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进而使得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相互拼接形成更大的屏幕,使用户获得更为优质的观屏体验。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通过拼接形成更大屏幕,进而能避免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因为弯曲产生应力,防止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反复翻折而损坏。并且,由于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不会发生形变,进而能够保证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拼接形成平面度更好的屏显,使用户获得更好的视觉体验。侧面屏能提升用户交互使用体验,且通过设置侧面屏使得电子设备整体设计具有更好的一致性和科技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视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第二定位块内嵌于第二定位槽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第三状态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第四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铰链机构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铰链结构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驱动电机与转轴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第一定位块与第一定位槽滑动配合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侧面屏一侧的示意图。
图中:
100-第一主体;
110-收纳腔;111-第一定位槽;120-第二定位块;
200-第二主体;
210-第二定位槽;
300-第一显示屏;
400-第二显示屏;
500-侧面屏;
510-第一定位块;520-压感按键;521-音量调节压感按键;522-电源压感按键;523-屏幕拼接压感按键;
600-侧屏动力件;
610-第一磁吸件;620-第二磁吸件;
700-第一夹角;
800-第二夹角;
900-铰链机构;
910-第一连接件;920-第二连接件;921-内齿轮;930-转轴;931-齿轮;
940-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图1至图13,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参照图1至图4,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主体100、第二主体200、第一显示屏300、第二显示屏400和侧面屏500。其中,第一主体100和第二主体200为第一显示屏300、第二显示屏400、侧面屏500以及电子设备中的其他组件提供安装基础。具体的,第一显示屏300设置于第一主体100,第二显示屏400设置于第二主体200,第一主体100的一侧与第二主体200的一侧转动连接,且第一主体100相对于第二主体20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切换。侧面屏500位于第一主体100和第二主体200的侧壁,且侧面屏500与第一主体100和第二主体200连接。
参照图1和图2,第一主体100相对于第二主体200在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主体100叠置于第二主体200厚度方向的一侧,且第一显示屏300位于第一主体100背离第二主体200的一侧。第二显示屏400位于第二主体200背离第一主体100的一侧。侧面屏500至少部分覆盖第一主体100和第二主体200转动连接一侧的侧壁。
第一主体100相对于第二主体200在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显示屏300和第二显示屏400相互独立,即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第一显示屏300或第二显示屏400查阅时间、天气、短信等信息,让用户更快捷获取信息。另外,还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调节第一显示屏300和第二显示屏400的分辨率,使得第一显示屏300和第二显示屏400的分辨率不同。例如降低第一显示屏300,使得第一显示屏300的分辨率低于第二显示屏400的分辨率。对分辨率要求不高的操作可以通过分辨率较低的第一显示屏300显示,以节省能耗,延长续航时间。
第一主体100相对于第二主体200在第一位置的情况下,侧面屏500与第一显示屏300和第二显示屏400组成翻折180°的曲面屏,使得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时具有更好的一致性,并且还可以通过侧面屏500使电子设备的外观更具科技感。
参照图13,侧面屏500上设置有压感按键520,提升用户交互使用体验。具体的,侧面屏500上设置有音量调节压感按键521、电源压感按键522和屏幕拼接压感按键523。
参照图3和图4第一主体100相对于第二主体200在第二位置的情况下,侧面屏500收纳于第一主体100或第二主体200内,第一显示屏300和第二显示屏400位于同一平面且相互拼接。具体的,第一显示屏300靠近第一主体100与第二主体200转动配合一侧的侧壁与第二显示屏400靠近第二主体200与第一主体100转动配合一侧的侧壁抵触拼接,以减小第一显示屏300和第二显示屏400拼接处的缝隙,改善第一显示屏300和第二显示屏400拼接处的显示效果,使用户获得更好的视觉体验。
可选的,第一显示屏300固定设置于第一主体100,第二显示屏400固定设置于第二主体200,以防止第一显示屏300相对第一主体100移动或第二显示屏400相对于第二主体200移动影响第一显示屏300和第二显示屏400拼接精度,进而保证用户获得更好的视觉体验。
第一显示屏300和第二显示屏400均为硬屏。具体的,第一显示屏300和第二显示屏400可以为TFT屏幕和SLCD屏幕。第一显示屏300和第二显示屏400均为硬屏,能够保证第一显示屏300和第二显示屏400拼接处具有更好的平面度,以使电子设备具有更好的显示效果。
参照图1和图3,第一显示屏300贴附于第一主体100,第二显示屏400贴附于第二主体200,以通过第一主体100和第二主体200增加第一显示屏300和第二显示屏400的硬度。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加强板。具体的,加强板贴附于第一显示屏300靠近第一主体100的一侧,以增加第一显示屏300的强度。进一步的,加强板贴附于第二显示屏400靠近第二主体200的一侧,以增加第二显示屏400的强度。可选的,贴附于第一显示屏300的加强板的大小与第一显示屏300的大小相同,贴附于第二显示屏400的加强板的大小与第二显示屏400的大小相同,以使加强板能覆盖第一显示屏300或第二显示屏400,以保证第一显示屏300和第二显示屏400各处强度相同。本实施例中,加强板能增加第一显示屏300和第二显示屏400的硬度,防止第一显示屏300和第二显示屏400弯曲,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观屏体验。另外,加强板使第一主体100靠近第一显示屏300的一侧设置凹槽和/或腔室不会影响第一显示屏300的硬度,还能分散第一显示屏300上受到的压力,进而达到保护第一显示屏300的目的。同理,第二显示屏400上设置加强板不仅能使第二显示屏400能够适用于多样的安装位,还能保护第二显示屏400。可选的,加强板可以为导热性较好的材料制成,例如金属材料,以增加电子设备的散热能力。
第一主体100和第二主体200中,至少一者设置有收纳腔110,侧面屏500与收纳腔110滑动配合,且侧面屏500相对第一主体100和/或第二主体200滑动。参照图2、图4和图7,第一主体100和第二主体200均设置有收纳腔110,且侧面屏500能够沿收纳腔110向收纳腔110内或外移动,进而实现侧面屏500的收放。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主体100和第二主体200中,一者设置有收纳腔110,且侧面屏500与收纳腔110滑动配合,另一者与侧面屏500固定连接。
收纳腔110与侧面屏500滑动配合,使得侧面屏500能在第一主体100相对与第二主体200位于第二位置时收纳于收纳腔110内,进而避免侧面屏500受到挤压,保护侧面屏500。
参照图2和图4,第一主体100相对于第二主体200在第一位置的情况下,侧面屏500至少部分位于收纳腔110外,且侧面屏500位于收纳腔110之外的部分至少部分覆盖第一主体100和第二主体200转动连接一侧的侧壁。第一主体100相对于第二主体200在第二位置的情况下,侧面屏500位于收纳腔110内。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侧面屏500为柔性屏。本申请通过在第一主体100和/或第二主体200上设置收纳腔110,在用户需要更大观屏视野时,可以直接将第一显示屏300和第二显示屏400拼接,并隐藏侧面屏500,为用户提供更优的观屏体验。
参照图2、图4和图7,收纳腔110设置有开口,侧面屏500从开口向收纳腔110内或外滑移。具体的,收纳腔110位于第一显示屏300下,且收纳腔110的开口开设于第一主体100和第二主体200转动连接一侧的侧壁。或者是,收纳腔110位于第二显示屏400下,且收纳腔110的开口开设于第二主体200和第一主体100转动连接一侧的侧壁。
为了能够增加侧面屏500在第一主体100相对第二主体200位于第一位置时的屏占比,即增加侧面屏500覆盖第一主体100和第二主体200转动连接一侧侧壁的面积占比,收纳腔110靠近第一显示屏300和第二显示屏400设置。可选的,第一主体100靠近第一显示屏300的一侧设置有凹槽,以使所述第一主体100和第一显示屏300装配后能够形成收纳腔110。进一步的,为了增加第一显示屏300的强度,可以在第一显示屏300靠近第一主体100的一侧设置加强板。并且,收纳腔110靠近第一显示屏300和第二显示屏400设置,还能在第一主体100相对第二主体200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减小侧面屏500弯曲曲率,进而减小侧面屏500内部应力,延长侧面屏500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2,第一主体100相对第二主体200位于第一位置情况下,侧面屏500形成呈弧度弯曲,以避免侧面屏500应力集中。
参照图12,收纳腔110内壁开设有第一定位槽111,侧面屏500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块510,第一定位槽111沿侧面屏500相对第一主体100或第二主体200移动方向设置,第一定位块510内嵌于第一定位槽111,且第一定位块510与第一定位槽111滑动配合。第一主体100相对于第二主体200在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一定位块510与第一定位槽111靠近收纳腔110开口的一端抵靠,并阻碍侧面屏500滑出收纳腔110。可选的,第一定位块510位于侧面屏500背离第一显示屏300和/或第二显示屏400的一侧,且第一定位块510凸出于侧面屏500背离第一显示屏300和/或第二显示屏400的一侧。侧面屏500上设置第一定位块510,收纳腔110内设置与第一定位块510滑动配合的第一定位槽111,能够防止侧面屏500完全滑出收纳腔110。
参照图2、图4和图7,电子设备还包括侧屏动力件600,侧面屏500通过侧屏动力件600与第一主体100和/或第二主体200传动连接。侧屏动力件600的一个目的是为侧面屏500在收纳腔110内滑动提供动力。
侧屏动力件600包括第一磁吸件610和第二磁吸件620,第一磁吸件610与第一主体100和/或第二主体200连接,第二磁吸件620与侧面屏500连接,且第一磁吸件610与第二磁吸件620相互作用并带动侧面屏500相对第一主体100和/或第二主体200滑动。
具体的,当第一主体100相对于第二主体200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切换时,侧面屏500可以由第一主体100或第二主体200带动滑入收纳腔110。当然还可以通过第一磁吸件610与第二磁吸件620产生相互吸引的作用力而拉动侧面屏500滑入收纳腔110。当第一主体100相对于第二主体200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时,侧面屏500可以由第一主体100或第二主体200带动向收纳腔110外滑动,还可以通过第一磁吸件610与第二磁吸件620产生相互排斥的作用力,推动侧面屏500向收纳腔110外滑动。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侧屏动力件600,利用侧屏动力件600为侧面屏500在收纳腔110内滑动提供动力。在第一主体100相对第二主体200旋转的情况下,避免侧面屏500内部产生拉应力或挤压应力,并且,还能避免侧面屏500因为受到挤压应力而发生曲率较大的弯折,达到保护侧面屏500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主体100相对于第二主体200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第一主体100和第二主体200作用在侧面屏500上的作用力会挤压侧面屏500,进而容易导致侧面屏500弯折。为了避免侧面屏500发生弯折,侧屏动力件600至少能够产生拉动侧面屏500向收纳腔110内移动的拉力,即第一磁吸件610和第二磁吸件620可以为两块相互吸引的磁铁。
第一磁吸件610和第二磁吸件620中,至少一者为电磁铁,进而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第一磁吸件610和第二磁吸件620之间的作用力,进而减小侧面屏500内的应力以及防止侧面屏500内的应力集中。具体的,在第一主体100相对于第二主体200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切换的情况下,第一磁吸件610和第二磁吸件620相互吸引。在第一主体100相对于第二主体200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可以断开电磁铁,以使第一磁吸件610和第二磁吸件620之间无磁力作用。在第一主体100相对于第二主体200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切换的情况下,第一磁吸件610和第二磁吸件620相互排斥。可选的,第一磁吸件610和第二磁吸件620中,一者为永磁铁,另一者为电磁铁。
参照图2、图4和图5,第一主体100设置有第二定位块120,第二主体200设置有与第二定位块120卡嵌配合的第二定位槽210。第一主体100相对于第二主体200在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二定位块120内嵌于第二定位槽210。第二定位块120和第二定位槽210的其中一个目的是克服结构尺寸链误差,提高第一显示屏300和第二显示屏400拼接的精准度。另外,还可以通过第二定位块120内嵌于第二定位槽210,提高第一主体100相对第二主体200位于第二位置情况下的稳定性。
参照图4和图5,第二定位块120设于第一主体100和第二主体200转动连接一侧的侧壁,第二定位槽210设于第二主体200和第一主体100转动连接一侧的侧壁。第二定位槽210靠近第二显示屏400一侧的槽壁与第二显示屏400平行,第二定位槽210远离第二显示屏400一侧的槽壁与第二主体200和第一主体100转动连接一侧的侧壁形成第一夹角700。第二定位块120靠近第一显示屏300一侧的侧壁与第一显示屏300平行,第二定位块120远离第一显示屏300一侧的侧壁与第一主体100和第二主体200转动连接一侧的侧壁形成第二夹角800。
参照图4和图5,在第一主体100相对与第二主体200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定位槽210靠近第二显示屏400一侧的槽壁与第二定位块120靠近第一显示屏300一侧的侧壁抵触定位。可选的,第二定位槽210靠近第二显示屏400一侧槽壁距离第二显示屏400的厚度与第二定位块120靠近第一显示屏300一侧侧壁距离第一显示屏300的距离相等,并将第二定位槽210靠近第二显示屏400一侧的槽壁和第二定位块120靠近第一显示屏300一侧侧壁作为第一显示屏300和第二显示屏400同平面拼接的基准面,即第二定位槽210靠近第二显示屏400一侧的槽壁与第二定位块120靠近第一显示屏300一侧的侧壁抵触贴合,便能实现第一显示屏300和第二显示屏400同平面拼接,提高第一显示屏300和第二显示屏400同平面拼接的精确度。可选的,第一夹角700和第二夹角800为锐角,以便第二定位块120嵌入第二定位槽210中。
第一夹角700大于第二夹角800,一方面便于第二定位块120嵌入第二定位槽210内,另一方面,第二定位块120嵌入第二定位槽210的过程中,第二定位块120会受到第二定位槽210远离第二显示屏400一侧槽壁的支撑力,进而使得第二定位块120向背离第一主体100和第二主体200转动配合的一侧移动,并使得第二定位块120靠近第一显示屏300一侧的侧壁与第二定位槽210靠近第二显示屏400一侧的槽壁定位抵触,提高第一显示屏300与第二显示屏400同平面拼接的精确度。
参照图5,第一显示屏300凸出于第一主体100和第二主体200转动连接一侧的侧壁,和/或,第二显示屏400凸出于第二主体200和第一主体100转动连接一侧的侧壁。在第一主体100相对于第二主体200在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显示屏300与第二显示屏400抵触拼接,第一主体100与第二主体200之间形成间隙,以保证第二定位块120能够与第二定位槽210楔紧,并提高第一显示屏300与第二显示屏400同平面拼接的精确度。可选的,第一主体100相对于第二主体200在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显示屏300的侧壁与第二显示屏400的侧壁抵触拼接。
参照图2、图4和图7,电子设备还包括铰链机构900,铰链机构900连接第一主体100和第二主体200。具体的,第一主体100和第二主体200可以通过手动拨动相对转动,还可以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主体100和第二主体200相对转动。
参照图7、图9至图11,铰链机构900包括第一连接件910、第二连接件920、转轴930和驱动电机940。具体的,驱动电机940与第一连接件910固定连接。转轴930的一端与驱动电机940连接,且驱动电机940驱动转轴930转动,转轴930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920连接,且转轴930带动第二连接件920转动。第一连接件910与第一主体100连接,第二连接件920与第二主体200连接,第二连接件920带动第二主体200相对第一主体100转动。
参照图11和图12,转轴930与第二连接件920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齿轮931,第二连接件920上设置有与齿轮931啮合的内齿轮921。可选的,转轴930为驱动电机940的动能输出轴。利用电极动能输出轴作为转轴930,能够缩小铰链机构900的体积,进而有利于节约电子设备内部空间。
具体的,第一连接件910和第二连接件920上设置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中心轴与第一主体100相对于第二主体200转动配合的转轴930重合,安装孔能为转轴930和驱动电机940提供安装空间。具体的,驱动电机940固定设置于第一连接件910上的安装孔内,且驱动电机940的动能输出轴与第一连接件910上安装孔的中心轴重合。第二连接件920上安装孔内设置有与齿轮931可啮合的内齿轮921。可选的,转轴930与驱动电机940的动能输出轴同轴设置,且转轴930与驱动电机940的动能输出轴固定连接。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延长驱动电机940的长度作为转轴930,以便于铰链机构900加工和安装,并且缩小铰链机构900的体积。
参照图8,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第一主体100相对于第二主体200在第三位置定位固定,且在第一主体100相对于第二主体200位于第三位置的情况下,第一主体100与第二主体200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当用户需要将电子设备放置于某一平台,例如桌面,观屏时,用户可以将第一主体100与第二主体200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以使第二主体200能够为第一主体100平稳放置提供支撑。或者是,第一主体100能够为第二主体200平稳放置提供支撑。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和侧面屏,
所述第一显示屏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二显示屏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的一侧与第二主体的一侧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二主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切换;
所述侧面屏位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的侧壁,且所述侧面屏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连接;
所述第一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二主体在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主体叠置于所述第二主体厚度方向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显示屏位于所述第一主体背离所述第二主体的一侧,所述第二显示屏位于所述第二主体背离所述第一主体的一侧,所述侧面屏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转动连接一侧的侧壁;
所述第一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二主体在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侧面屏收纳于所述第一主体或所述第二主体内,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位于同一平面且相互拼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中,至少一者设置有收纳腔,所述侧面屏与所述收纳腔滑动配合,且所述侧面屏相对所述第一主体和/或所述第二主体滑动;
所述第一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二主体在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侧面屏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收纳腔外,且所述侧面屏位于所述收纳腔之外的部分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转动连接一侧的侧壁;
所述第一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二主体在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侧面屏位于所述收纳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腔设置有开口,所述侧面屏从所述开口向所述收纳腔内或外滑移;
所述收纳腔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屏下,且所述收纳腔的开口开设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转动连接一侧的侧壁;和/或,
所述收纳腔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屏下,且所述收纳腔的开口开设于所述第二主体和所述第一主体转动连接一侧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腔内壁开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侧面屏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块,
所述第一定位槽沿所述侧面屏相对所述第一主体或所述第二主体移动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块内嵌于所述第一定位槽,且所述第一定位块与所述第一定位槽滑动配合;
所述第一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二主体在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定位块与所述第一定位槽靠近所述收纳腔开口的一端抵靠,并阻碍所述侧面屏滑出所述收纳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屏动力件,所述侧面屏通过所述侧屏动力件与所述第一主体和/或所述第二主体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屏动力件包括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第一主体和/或所述第二主体连接,所述第二磁吸件与所述侧面屏连接,且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第二磁吸件相互作用并带动所述侧面屏相对所述第一主体和/或所述第二主体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中,至少一者为电磁铁。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设置有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主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定位块卡嵌配合的第二定位槽;
所述第一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二主体在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定位块内嵌于所述第二定位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块设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转动连接一侧的侧壁,所述第二定位槽设于所述第二主体和所述第一主体转动连接一侧的侧壁;
所述第二定位槽靠近所述第二显示屏一侧的槽壁与所述第二显示屏平行,所述第二定位槽远离所述第二显示屏一侧的槽壁与所述第二主体和所述第一主体转动连接一侧的侧壁形成第一夹角;
所述第二定位块靠近所述第一显示屏一侧的侧壁与所述第一显示屏平行,所述第二定位块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屏一侧的侧壁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转动连接一侧的侧壁形成第二夹角;
所述第一夹角大于所述第二夹角。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屏凸出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转动连接一侧的侧壁,和/或,所述第二显示屏凸出于所述第二主体和所述第一主体转动连接一侧的侧壁;
所述第一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二主体在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显示屏的侧壁与所述第二显示屏的侧壁抵触拼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铰链机构,所述铰链机构连接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转轴和驱动电机,
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
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且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转轴转动,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且所述转轴带动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
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主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主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带动所述第二主体相对所述第一主体转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齿轮,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内齿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转轴为所述驱动电机的动能输出轴。
CN202011639806.7A 2020-12-31 2020-12-31 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7320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39806.7A CN112732023B (zh) 2020-12-31 2020-12-31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39806.7A CN112732023B (zh) 2020-12-31 2020-12-31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2023A CN112732023A (zh) 2021-04-30
CN112732023B true CN112732023B (zh) 2024-01-09

Family

ID=75608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39806.7A Active CN112732023B (zh) 2020-12-31 2020-12-31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32023B (zh)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52223A (ja) * 1998-02-27 1999-09-17 Kyocera Corp 折り畳み型電子機器
CN101605155A (zh) * 2009-07-01 2009-12-16 顾宁 大显示屏移动电子设备
CN102130981A (zh) * 2011-03-25 2011-07-20 深圳桑菲消费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扩大手机屏幕的方法
JP2011248892A (ja) * 2011-05-25 2011-12-08 Toshiba Corp 電子機器
CN202815691U (zh) * 2012-05-21 2013-03-20 蒙晓云 折叠屏幕的平板计算机结构
CN105554194A (zh) * 2015-12-29 2016-05-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具有侧屏的移动终端
CN206135999U (zh) * 2016-09-18 2017-04-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手机
CN108107979A (zh) * 2017-12-20 2018-06-01 李克法 滑片连屏装置及连屏电子设备
CN109101079A (zh) * 2018-06-22 2018-12-28 铜陵市世纪朝阳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计算机用可调节显示屏
CN109788097A (zh) * 2019-03-25 2019-05-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CN109873883A (zh) * 2017-12-01 2019-06-11 森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屏幕的手机
CN110225158A (zh) * 2019-06-05 2019-09-10 广州贝利尔医疗有限公司 一种可收卷式手机
CN110444119A (zh) * 2019-08-09 2019-1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0778600A (zh) * 2019-12-17 2020-02-11 东莞市中科冠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折叠铰链机构
CN110827695A (zh) * 2019-12-24 2020-02-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0928365A (zh) * 2019-11-07 2020-03-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1163191A (zh) * 2018-11-08 2020-05-15 宁波团团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的折叠装置
WO2020118490A1 (zh) * 2018-12-10 2020-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分屏的方法、图形用户界面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52223A (ja) * 1998-02-27 1999-09-17 Kyocera Corp 折り畳み型電子機器
CN101605155A (zh) * 2009-07-01 2009-12-16 顾宁 大显示屏移动电子设备
CN102130981A (zh) * 2011-03-25 2011-07-20 深圳桑菲消费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扩大手机屏幕的方法
JP2011248892A (ja) * 2011-05-25 2011-12-08 Toshiba Corp 電子機器
CN202815691U (zh) * 2012-05-21 2013-03-20 蒙晓云 折叠屏幕的平板计算机结构
CN105554194A (zh) * 2015-12-29 2016-05-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具有侧屏的移动终端
CN206135999U (zh) * 2016-09-18 2017-04-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手机
CN109873883A (zh) * 2017-12-01 2019-06-11 森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屏幕的手机
CN108107979A (zh) * 2017-12-20 2018-06-01 李克法 滑片连屏装置及连屏电子设备
CN109101079A (zh) * 2018-06-22 2018-12-28 铜陵市世纪朝阳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计算机用可调节显示屏
CN111163191A (zh) * 2018-11-08 2020-05-15 宁波团团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的折叠装置
WO2020118490A1 (zh) * 2018-12-10 2020-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分屏的方法、图形用户界面及电子设备
CN109788097A (zh) * 2019-03-25 2019-05-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CN110225158A (zh) * 2019-06-05 2019-09-10 广州贝利尔医疗有限公司 一种可收卷式手机
CN110444119A (zh) * 2019-08-09 2019-1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0928365A (zh) * 2019-11-07 2020-03-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0778600A (zh) * 2019-12-17 2020-02-11 东莞市中科冠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折叠铰链机构
CN110827695A (zh) * 2019-12-24 2020-02-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多显示屏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刘树标;;中国设备工程(第13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2023A (zh) 2021-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31059B1 (en) Terminal with flexible screen
US7595980B2 (en) Multi-configuratio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guiding module thereof
JP4845029B2 (ja) スライド機構及びチルト機構を有する電子デバイス、並びに関連する方法
US20040190234A1 (en) Display
JP3153902U (ja) 多段ヒンジ組立体及びこれを備える携帯電子装置
EP403689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JP2007102075A (ja) 電子機器
US807823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4220354B (zh) 柔性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3259511A (zh) 电子设备
CN112732023B (zh) 电子设备
CA2535135A1 (en) Two-speed rotational control apparatus with eddy current drive
CN114340243B (zh) 移动终端及其折叠壳体
US11256290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3539089A (zh)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2732022B (zh) 电子设备
WO2021120456A1 (zh) 显示装置
CN217333211U (zh) 平板键盘和平板电脑组件
CN116658513A (zh) 折叠组件、折叠装置及终端设备
CN2710319Y (zh) 三轴式枢纽器
GB2611142A (en) Electronic device
US20120208060A1 (en) Battery cover mechanism
TWI489849B (zh) 電子裝置
WO2024037141A1 (zh) 转轴组件、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JP2011139471A (ja) スライド式電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