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26405U -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26405U
CN209626405U CN201821757713.2U CN201821757713U CN209626405U CN 209626405 U CN209626405 U CN 209626405U CN 201821757713 U CN201821757713 U CN 201821757713U CN 209626405 U CN209626405 U CN 2096264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assembly
feed
antenna radiator
folding device
movable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5771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士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5771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264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264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264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折叠装置用于承载柔性显示屏,柔性显示屏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可弯曲部分,折叠装置包括用于承载第一部分的第一承载组件;用于承载第二部分的第二承载组件;转动连接于第一承载组件和第二承载组件之间的基座;转动连接于基座和第一承载组件之间的第一活动组件和转动连接于基座和第二承载组件之间的第二活动组件,第一活动组件和第二活动组件用于承载可弯曲部分,第一活动组件和第二活动组件中至少一者设置有天线辐射体;天线辐射体设有第一馈电点,第一馈电点用于馈入激励信号,以通过激励信号激发辐射体产生谐振,进而由辐射体朝背离可弯曲部分的方向收发无线通信信号。

Description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可折叠手机中,通过将手机的显示屏进行对折,实现将手机小型化,方便用户携带手机。通常情况下,可折叠手机在折叠状态下,天线的辐射性能容易受到显示屏的干扰,影响天线辐射信号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折叠装置,用于承载柔性显示屏,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可弯曲部分,所述折叠装置包括
第一承载组件,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用于承载所述第一部分;
第二承载组件,所述第二承载组件用于承载所述第二部分;
基座,所述基座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承载组件和所述第二承载组件之间;
第一活动组件和第二活动组件,所述第一活动组件和所述第二活动组件均为可伸缩结构,用于承载所述可弯曲部分,所述第一活动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和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之间,所述第二活动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和所述第二承载组件之间,所述第一活动组件和所述第二活动组件中至少一者设置有天线辐射体;
所述天线辐射体设有第一馈电点,所述第一馈电点用于馈入激励信号,以通过所述激励信号激发所述天线辐射体产生谐振,进而由所述天线辐射体朝背离所述可弯曲部分的方向收发无线通信信号。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折叠装置,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主电路板、副电路板、柔性电路板和馈电源,所述主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承载组件,所述副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承载组件或所述第一活动组件,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于所述主电路板和所述副电路板之间,所述馈电源设置于所述主电路板或副电路板上,所述馈电源电连接所述天线辐射体的第一馈电点,以通过所述第一馈电点对所述天线辐射体馈入激励信号。
本申请提供的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活动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和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活动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和所述第二承载组件之间,再通过所述第一活动组件和所述第二活动组件中至少一者设置有天线辐射体,所述第一活动组件或所述第二活动组件为天线辐射体提供排布空间,可以节省天线辐射体占用折叠装置的主体部分的空间,为折叠装置在主体部分排布其他器件腾出更大的空间。当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相对所述第二承载组件翻转以弯曲所述柔性显示屏,所述第一活动组件和所述第二活动组件承载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可弯曲显示部,并跟随可弯曲显示部弯曲而转动伸展,使得所述天线辐射体相对柔性显示屏的位置较为固定,不易受柔性显示屏的折叠状态的影响,所述天线辐射体朝背离所述可弯曲显示部的方向谐振,有利于保证天线辐射体收发无线通信信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活动组件和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六;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七;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八;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九;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防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所述电子设备100包括折叠装置200和柔性显示屏300。所述柔性显示屏300包括第一显示部301、相对所述第一显示部301设置的第二显示部302和位于所述第一显示部301与所述第二显示部302之间的可弯曲显示部303。
所述折叠装置200包括第一承载组件10、第二承载组件20和基座30。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用于承载所述第一显示部301,所述第二承载组件20用于承载所述第二显示部302,基座30,所述基座30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和所述第二承载组件20之间。
所述折叠装置200还包括第一活动组件40和第二活动组件50。所述第一活动组件40和所述第二活动组件50均为可伸缩结构,用于承载所述可弯曲显示部303。所述第一活动组件40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30和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之间,所述第二活动组件50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30和所述第二承载组件20之间,所述第一活动组件40和所述第二活动组件50中至少一者设置有天线辐射体60。所述天线辐射体60设有第一馈电点61,所述第一馈电点61用于馈入激励信号,以通过所述激励信号激发所述天线辐射体60产生谐振,进而由所述天线辐射体60朝背离所述可弯曲显示部303的方向收发无线通信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折叠装置200可通过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和所述第二承载组件20相互展开或靠拢,以带动所述柔性显示屏300折叠或展开,从而实现两种使用状态。所述电子设备1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设备。
通过所述第一活动组件40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30和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活动组件50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30和所述第二承载组件20之间,再通过所述第一活动组件40和所述第二活动组件50中至少一者设置有天线辐射体60,所述第一活动组件40或所述第二活动组件50为天线辐射体60提供排布空间,可以节省天线辐射体60占用折叠装置200的主体部分的空间,为折叠装置200在主体部分排布其他器件腾出更大的空间。当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相对所述第二承载组件20翻转以弯曲所述柔性显示屏300,所述第一活动组件40和所述第二活动组件50承载所述柔性显示屏300的可弯曲显示部303,并跟随可弯曲显示部303弯曲而转动伸展,使得所述天线辐射体60相对柔性显示屏的位置较为固定,不易受柔性显示屏300的折叠状态的影响,所述天线辐射体60朝背离所述可弯曲显示部303的方向谐振,有利于保证天线辐射体60收发无线通信信号。
请参阅图1,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包括第一承载主体11。所述第一承载主体11用于对所述第一显示部301进行承载。所述第一承载主体11和所述第一显示部301之间形成第一收容腔111。所述第一承载主体11具有第一连接端112和相对所述第一连接端112设置的第一自由端113。所述第一连接端112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30。所述第一自由端113位于所述第一承载主体11远离所述基座30一侧。所述第一承载主体11包括第一承载板114和第一边框115。所述第一承载板114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端112和所述第一自由端113之间。所述第一边框115固定于所述第一承载板114的边缘处。所述第一收容腔111位于所述第一边框115和所述第一承载板114之间,所述第一收容腔111可以用于收容主板、电池及扬声器、受话器等功能器件。
所述第二承载组件20包括第二承载主体21。所述第二承载主体21用于对所述柔性显示屏300的第二显示部302进行承载。所述第二承载主体21和所述第二显示部302之间形成第二收容腔211。所述第二承载主体21具有第二连接端212和相对所述第二连接端212设置的第二自由端213。所述第二连接端212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30。所述第二自由端213位于所述第二承载主体21远离所述基座30一侧。所述第二承载主体21包括第二承载板214和第二边框215。所述第二承载板214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端212和所述第二自由端213之间。所述第二边框215固定于所述第二承载板214的边缘处。所述第二收容腔211位于所述第二承载板214和所述第二边框215之间,所述第二收容腔211可以用于收容主板、电池及扬声器、受话器等功能器件。
请参阅图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承载主体11的第一转动臂12。所述第一转动臂12固定于所述第一承载主体11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端112处。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包括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臂12。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臂12相对设置。所述基座30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部34。所述基座30的长度方向即两个所述端部34的相对方向。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臂12的相对方向平行于所述基座30的长度方向。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臂12与两个所述端部34一一对应。所述第一转动臂12远离所述第一承载主体11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端部34。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臂12分别带动所述第一承载主体11的两端相对所述第二承载组件20转动,以使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相对所述第二承载组件20平衡转动。
所述第二承载组件20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承载主体21的第二转动臂22。所述第二转动臂22固定于所述第二承载主体21靠近所述第二连接端212处。所述第二承载组件20包括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臂22。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臂22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臂22与两个所述端部34一一对应。所述第二转动臂22远离所述第二承载主体21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端部34。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臂22分别带动所述第二承载主体21的两端相对所述第二承载组件20转动,以使所述第二承载组件20相对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平衡转动。
请参阅图1,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活动组件40和所述第二活动组件50均为可伸缩结构。当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相对所述第二承载组件20翻转以弯曲柔性显示屏300,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和所述第二承载组件20分别带动所述第一活动组件40和所述第二活动组件50转动并展开,所述第一活动组件40、所述第二活动组件50及所述基座30之间形成收容空间304,所述收容空间304收容大致呈水滴状的所述可弯曲显示部303。
请参阅图2,当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相对所述第二承载组件20翻转以展开柔性显示屏300,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和所述第二承载组件20分别带动所述第一活动组件40和所述第二活动组件50转动并收缩,所述第一活动组件40与所述第二活动组件50相展开,所述第一活动组件40、所述第二活动组件50和所述基座30共同对所述可弯曲显示部303进行支撑。
所述第一活动组件40包括第一支撑件41和第一转动件42。所述第一支撑件41可转动地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臂12之间。所述第一支撑件4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基座30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转动件42一端可伸缩地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41,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基座30。当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相对所述第二承载组件20翻转以展开所述柔性显示屏300,所述第一支撑件41随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转动,所述第一转动件42相对所述第一支撑件41滑动收缩,以带动所述基座30对所述柔性显示屏300部分承载。
请参阅图3,所述第一支撑件41大致呈板状,以增大所述第一支撑件41对所述柔性显示屏300的支撑面积。所述第一支撑件41可以为天线辐射体60提供较大的排布空间,从而减少所述天线辐射体60占用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或所述第二承载组件20的空间。所述第一支撑件41具有第一边缘411和相对所述第一边缘411的第二边缘412,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边缘411和所述第二边缘412之间的两个第三边缘413。所述第一支撑件41设有由所述第一边缘411朝第二边缘412延伸的滑槽414。所述第一转动件42与所述滑槽414滑动配合,从而所述第一转动件42可沿所述滑槽414相对所述第一支撑件41伸缩。所述第一支撑件41设有两个所述滑槽414,两个所述滑槽414沿平行所述第一边缘411的方向排列,且两个所述滑槽414分别靠近所述第一支撑件41的两个所述第三边缘413。所述第一活动组件40包括分别与两个所述滑槽414滑动配合的两个所述第一转动件42,从而所述第一支撑件4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转动件42滑动配合,实现所述第一支撑件41与所述基座30平稳间接连接。
请参阅图3,所述第二活动组件50包括第二支撑件51和第二转动件52。所述第二支撑件51可转动地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臂22之间。所述第二支撑件5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基座30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转动件52一端可伸缩地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51,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基座30。当所述第二承载组件20相对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翻转以展开所述柔性显示屏300,所述第二支撑件51随所述第二承载组件20转动;所述第二转动件52相对所述第二支撑件51滑动收缩,以带动所述基座30对所述柔性显示屏300部分承载。
所述第二支撑件51大致呈板状,以增大所述第二支撑件51对所述柔性显示屏300的支撑面积。所述第二支撑件51可以为天线辐射体60提供较大的排布空间,从而减少所述天线辐射体60占用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或所述第二承载组件20的空间。所述第二支撑件51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支撑件41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相似的,所述第二支撑件5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转动件52滑动配合,实现所述第二支撑件51与所述基座30平稳间接连接。
请参阅图3和图4,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30设有第一转轴31和相对第一转轴31设置的第二转轴32。所述第一转轴31的轴向与两个所述端部34的相对方向相平行,即所述第一转轴31的轴向与所述基座30的长度方向相平行。且所述第一转轴31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件42。所述第二转轴32的轴向与两个所述端部34的相对方向相平行,即所述第二转轴32的轴向与所述基座30的长度方向相平行。且所述第二转轴32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件52。所述基座30还设有朝向所述可弯曲显示部303的收纳槽33。所述收纳槽33位于所述第一转轴31和所述第二转轴32之间。所述收纳槽33可用于至少部分收纳所述可弯曲显示部303。
请参阅图4,当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和所述第二承载组件20带动所述柔性显示屏300折叠时,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带动所述柔性显示屏300弯曲,同时带动所述第一支撑件4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51转动伸展;在所述柔性显示屏300的折叠过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4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51均与所述柔性折叠屏300的内表面保持接触,使得所述天线辐射体60相对柔性显示屏300的位置较为固定,不易受柔性显示屏300的折叠状态的影响。
所述天线辐射体60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41背离所述柔性显示屏300一侧,并邻近所述基座30,使得所述天线辐射体60背离所述柔性显示屏300,有利于减少柔性显示屏300对所述天线辐射体60的影响;并使得所述天线辐射体60邻近所述折叠装置200的转轴位置,并远离所述折叠装置200内部的金属结构,使得所述天线辐射体60远离内部金属结构的干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天线辐射体60也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件51背离所述可弯曲显示部303一侧。或者,所述折叠装置200包括两个所述天线辐射体60,一个所述天线辐射体60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41背离所述可弯曲显示部303一侧,另一个所述天线辐射体60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件51背离所述可弯曲显示部303一侧。
请参阅图1,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承载主体11可以为金属部和非金属部的组合。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边框115为金属部,所述第一承载板114为非金属部,从而所述天线辐射体60的天线信号可以透过所述第一承载板114对外辐射。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边框115为非金属部,所述第一承载板114为金属部,从而所述天线辐射体60的天线信号可以透过所述第一边框115对外辐射。
请参阅图5,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承载主体11正对所述天线辐射体60处设有天线槽116,所述天线槽116内填充有非信号屏蔽材料,所述天线辐射体60的天线信号可以透过所述天线槽116对外辐射。
请参阅图6,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与所述基座30之间形成天线缝13,所述折叠装置2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天线缝13内的密封件14,所述密封件14密封配合于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和所述基座30之间,所述密封件14由非信号屏蔽材料制成。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承载主体11具有相对所述基座30的边缘部117。所述边缘部117位于所述第一承载主体11靠近所述基座30的边沿处。所述边缘部117平行所述基座3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边缘部117与所述基座30之间形成所述天线缝13。所述密封件14固定于所述边缘部117朝向所述基座30一侧。所述密封件14为弹性件,所述密封件14弹性抵触于所述基座30,以使所述密封件14密封配合于所述边缘部117和所述基座30之间,从而所述密封件14可以避免水分或灰尘从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和所述基座30之间的缝隙进入所述折叠装置200内部,提高所述折叠装置200的密封性能。并且,所述天线辐射体60的天线信号可以透过所述密封件14对外辐射,从而所述第一承载主体11上无需开设天线缝13结构,有利于提高所述折叠装置200的外观性能。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件14也可以固定于所述基座30朝向所述边缘部117一侧,所述密封件14弹性抵触于所述边缘部117,以使所述密封件14密封配合于所述边缘部117和所述基座30之间。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承载主体11为非金属件,从而方便所述天线辐射体60透过所述第一承载主体11辐射天线信号。
请参阅图7,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主电路板90、副电路板80、柔性电路板91和馈电源70,所述主电路板9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所述副电路板8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或所述第一活动组件40,所述柔性电路板91连接于所述主电路板90和所述副电路板80之间,所述馈电源70电连接所述天线辐射体60的第一馈电点61,以通过所述第一馈电点61对所述天线辐射体60馈入激励信号。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主电路板90、所述副电路板80和所述柔性电路板91均位于所述第一收容腔111内。所述主电路板9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承载主体11。所述馈电源70设置于所述副电路板80上。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馈电源70也可以设置于所述主电路板90上;所述主电路板90、所述副电路板80和所述柔性电路板91也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二收容腔211内。
所述折叠装置200还包括馈电弹片81,所述馈电弹片81用于电连接馈电源70和所述天线辐射体60,所述馈电弹片81弹性抵持于所述天线辐射体60,以通过所述馈电弹片81对所述天线辐射体60馈入激励信号。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馈电弹片81设置于所述副电路板上,以便于所述馈电源70经所述馈电弹片81对所述天线辐射体60馈电。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馈电弹片81也可以直接固定在所述折叠装置200上,如将所述馈电弹片81直接固定在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所述第二承载组件20、所述第一活动组件40或所述第二活动组件50上。
由于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相对所述第二承载组件20翻转时,所述天线辐射体60随所述第一支撑件41相对所述第一转动件42滑动伸缩,使得所述天线辐射体60的馈电位置发生变化,常规的馈电结构无法有效对所述天线辐射体60馈电。本实施例提供的馈电结构可根据所述第一支撑件41的滑动伸缩位置改变馈电位置,以便于对天线辐射体60馈入激励信号。
请参阅图7和图8,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天线辐射体60设有相间隔的第一馈电点61和第二馈电点62。所述第一馈电点61和所述第二馈电点62的排列方向与所述第一支撑件41的滑动方向相平行。当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相对所述第二承载组件20闭合以弯曲所述柔性显示屏300,所述第一馈电点61随所述第一支撑件41相对所述第一转动件42滑动展开至对准并电连接所述馈电弹片81;当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相对所述第二承载组件20展开以展平所述柔性显示屏300,所述第二馈电点62随所述第一支撑件41相对所述第一转动件42滑动收缩至对准并电连接所述馈电弹片81。通过所述第一支撑件41带动所述第一馈电点61及所述第二馈电点62相对馈电弹片81移动,可以根据所述折叠装置200的折叠状态切换所述馈电弹片81与所述第一馈电点61或所述第二馈电点62导通,便于所述馈电源70经所述馈电弹片81对所述天线辐射体60馈电。
请参阅图9和图10,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天线辐射体60设有第一馈电点63,所述馈电弹片81设有相间隔的第一馈电部82和第二馈电部83。所述第一馈电部82和所述第二馈电部83均电连接所述馈电源70。所述第一馈电部82和所述第二馈电部83的排列方向与所述第一支撑件41的滑动方向相平行。当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相对所述第二承载组件20闭合以弯曲所述柔性显示屏300,所述第一馈电点63随所述第一支撑件41相对所述第一转动件42滑动展开至对准并电连接所述第一馈电部82;当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相对所述第二承载组件20展开以展平所述柔性显示屏300,所述第一馈电点63随所述第一支撑件41相对所述第一转动件42滑动收缩至对准并电连接所述第二馈电部83。所述馈电弹片81还设有连接所述第一馈电部82和所述第二馈电部83的金属支撑部84。所述金属支撑部84可以通过螺钉连接、焊接或胶水粘结等方式固定于所述副电路板80上。所述金属支撑部84电连接所述馈电源70,使得所述第一馈电部82和所述第二馈电部83均与所述馈电源70导通。通过所述第一支撑件41带动所述第一馈电点63相对所述馈电弹片81移动,可以根据所述折叠装置200的折叠状态切换所述第一馈电点63与所述第一馈电部82或所述第二馈电部83导通,从而便于所述馈电源70经所述馈电弹片81对所述天线辐射体60馈电。
请参阅图7,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副电路板8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所述馈电弹片81位于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正对所述天线辐射体60处。所述第一支撑件41位于所述第一承载主体11和所述柔性显示屏300之间,所述副电路板80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主体11朝向所述第一支撑件41一侧。所述馈电弹片81设置于所述副电路板80朝向所述天线辐射体60一侧,以便于所述馈电弹片81弹性抵触于所述天线辐射体60。
请参阅图11,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副电路板80固定于所述第一转动件42,所述馈电弹片81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件42正对所述天线辐射体60处。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转动件42包括转动部421和固定连接所述转动部421的滑动部422。所述转动部421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30的第一转轴31。所述滑动部422与所述第一支撑件41的滑槽414滑动配合。所述滑动部422大致呈矩形板状,以便于提供排布所述副电路板80的空间。由于所述副电路板80排布于所述第一转动件42的滑动部422上,使得所述折叠装置200结构紧凑,有利于减少所述副电路板80占用所述折叠装置200的内部空间。所述副电路板80设置于所述滑动部422背离所述可弯曲显示部303一侧,即所述副电路板80设置于所述滑动部422朝向所述第一承载主体11一侧。所述副电路板80可以通过焊接、螺钉连接、胶水粘结等方式固定于所述滑动部422上。所述天线辐射体60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41邻近所述滑槽414处。位于所述副电路板80上的馈电弹片81延伸至所述天线辐射体60上。所述馈电弹片8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基座30的长度方向大致同向。从而所述副电路板80与所述第一转动件42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所述天线辐射体60可以随所述第一支撑件41相对所述副电路板80平稳滑动,便于所述馈电弹片81稳定导通所述天线辐射体60,保证天线辐射体60的谐振信号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12,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副电路板80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件41。所述副电路板80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件41背离所述可弯曲显示部303一侧,即所述副电路板80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件41朝向所述第一承载主体11一侧。所述副电路板80可以通过焊接、螺钉连接、胶水粘结等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件41上。由于所述副电路板80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件41上,从而位于所述副电路板80上的馈电弹片81与所述天线辐射体60的位置保持相对固定,即使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相对所述第二承载组件20翻转,所述馈电弹片81仍能稳定抵触于所述天线辐射体60的同一位置,不易受柔性显示屏300的折叠状态的影响,保证所述馈电源70对所述天线辐射体60馈电的稳定性。所述主电路板90和所述副电路板80相重叠,即所述主电路板90和所述副电路板80形成堆叠结构,节省占用空间,便于在所述折叠装置200的内部空间为其他功能器件提供更大的排布空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活动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和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活动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和所述第二承载组件之间,再通过所述第一活动组件和所述第二活动组件中至少一者设置有天线辐射体,所述第一活动组件或所述第二活动组件为天线辐射体提供排布空间,可以节省天线辐射体占用折叠装置的主体部分的空间,为折叠装置在主体部分排布其他器件腾出更大的空间。当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相对所述第二承载组件翻转以弯曲所述柔性显示屏,所述第一活动组件和所述第二活动组件承载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可弯曲显示部,并跟随可弯曲显示部弯曲而转动伸展,使得所述天线辐射体相对柔性显示屏的位置较为固定,不易受柔性显示屏的折叠状态的影响,所述天线辐射体朝背离所述可弯曲显示部的方向谐振,有利于保证天线辐射体收发无线通信信号。
综上所述,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该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该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申请的防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折叠装置,用于承载柔性显示屏,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可弯曲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装置包括
第一承载组件,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用于承载所述第一部分;
第二承载组件,所述第二承载组件用于承载所述第二部分;
基座,所述基座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承载组件和所述第二承载组件之间;
第一活动组件和第二活动组件,所述第一活动组件和所述第二活动组件均为可伸缩结构,用于承载所述可弯曲部分,所述第一活动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和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之间,所述第二活动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和所述第二承载组件之间,所述第一活动组件和所述第二活动组件中至少一者设置有天线辐射体;
所述天线辐射体设有第一馈电点,所述第一馈电点用于馈入激励信号,以通过所述激励信号激发所述天线辐射体产生谐振,进而由所述天线辐射体朝背离所述可弯曲部分的方向收发无线通信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件和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的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连接所述基座,所述第一支撑件远离所述第一转动件一侧连接所述第一承载组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对所述可弯曲部分进行承载,所述天线辐射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背离所述可弯曲部分一侧,当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相对所述第二承载组件闭合或展开,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一转动件滑动展开或收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装置还包括馈电弹片,所述馈电弹片用于电连接馈电源和所述天线辐射体,所述馈电弹片弹性抵触于所述天线辐射体,以通过所述馈电弹片对所述天线辐射体馈入激励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辐射体还设有与所述第一馈电点相间隔的第二馈电点,当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相对所述第二承载组件闭合,所述第一馈电点随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一转动件滑动展开至对准并电连接所述馈电弹片;当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相对所述第二承载组件展开,所述第二馈电点随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一转动件滑动收缩至对准并电连接所述馈电弹片。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弹片设有相间隔的第一馈电部和第二馈电部,当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相对所述第二承载组件闭合,所述第一馈电点随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一转动件滑动展开至对准并电连接所述第一馈电部;当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相对所述第二承载组件展开,所述第一馈电点随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一转动件滑动收缩至对准并电连接所述第二馈电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弹片还设有连接所述第一馈电部和所述第二馈电部的金属支撑部,所述金属支撑部电连接所述馈电源。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弹片固定于所述第一转动件正对所述天线辐射体处。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弹片固定于所述第一承载组件正对所述天线辐射体处。
9.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与所述基座之间形成天线缝,所述折叠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天线缝内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密封配合于所述第一承载组件和所述基座之间,所述密封件由非信号屏蔽材料制成。
10.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折叠装置,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主电路板、副电路板、柔性电路板和馈电源,所述主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承载组件,所述副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承载组件或所述第一活动组件,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于所述主电路板和所述副电路板之间,所述馈电源设置于所述主电路板或副电路板上,所述馈电源电连接所述天线辐射体的第一馈电点,以通过所述第一馈电点对所述天线辐射体馈入激励信号。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柔性显示屏,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的第一显示部、固定于所述第二承载组件的第二显示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一显示部和所述第二显示部之间的可弯曲显示部。
CN201821757713.2U 2018-10-26 2018-10-26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096264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57713.2U CN209626405U (zh) 2018-10-26 2018-10-26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57713.2U CN209626405U (zh) 2018-10-26 2018-10-26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26405U true CN209626405U (zh) 2019-11-12

Family

ID=68442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57713.2U Active CN209626405U (zh) 2018-10-26 2018-10-26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26405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27695A (zh) * 2019-12-24 2020-02-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987425A (zh) * 2020-08-21 2020-11-24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天线玻璃及车辆
CN112736404A (zh) * 2020-12-24 2021-04-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21114944A1 (zh) * 2019-12-14 2021-06-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3067917A (zh) * 2020-01-02 2021-07-0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CN113852704A (zh) * 2020-06-28 2021-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转轴组件及折叠屏设备
WO2024088159A1 (zh) * 2022-10-26 2024-05-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14944A1 (zh) * 2019-12-14 2021-06-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2995370A (zh) * 2019-12-14 2021-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2995370B (zh) * 2019-12-14 2022-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0827695A (zh) * 2019-12-24 2020-02-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067917A (zh) * 2020-01-02 2021-07-0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CN113852704A (zh) * 2020-06-28 2021-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转轴组件及折叠屏设备
CN113852704B (zh) * 2020-06-28 2022-1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转轴组件及折叠屏设备
CN111987425A (zh) * 2020-08-21 2020-11-24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天线玻璃及车辆
CN112736404A (zh) * 2020-12-24 2021-04-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736404B (zh) * 2020-12-24 2023-12-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24088159A1 (zh) * 2022-10-26 2024-05-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26405U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9593488U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EP3920167A1 (en) Rotary connecting assembly and folding terminal device
US10338641B2 (en) Smart bracelet
CN104183196B (zh) 柔性显示装置
US20210157357A1 (en) Folded support, display, keyboard and electrical appliance
US9229490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CN206136000U (zh) 柔性屏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9345957A (zh) 显示模组及具有该显示模组的电子装置
CN209390110U (zh) 电子设备
CN210168069U (zh) 折叠组件及电子设备
JP6139279B2 (ja) アンテナ装置とこのアンテナ装置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CN110493386A (zh) 可折叠电子装置
CN114466092A (zh) 一种转动机构、支撑装置和电子设备
TW201220597A (en) Display with built-in antenna
CN209517205U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779954B (zh) 一种电子设备
US20230004192A1 (en) Support device and foldable device
CN209487700U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JP4235149B2 (ja) ノートブック型コンピュータ
CN206788691U (zh) 显示装置
CN209517203U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5494816U (zh)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0165378A (zh) 一种天线结构及耳机
CN102612700A (zh) 天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