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75279U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75279U
CN208675279U CN201821119110.XU CN201821119110U CN208675279U CN 208675279 U CN208675279 U CN 208675279U CN 201821119110 U CN201821119110 U CN 201821119110U CN 208675279 U CN208675279 U CN 2086752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assembly
main body
display main
electronic equipment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1911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弘宇
蔡杨洋
刘文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1911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752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752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752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转动件和至少两个显示主体。通过在电子设备转动连接的相邻显示主体上设置第一磁性组件和第二磁性组件,以使当相邻所述显示主体处于所述拼接状态时,相邻所述显示主体上的所述第一磁性组件吸引配合,以将相邻所述显示主体限定于所述拼接状态;当相邻所述显示主体处于折叠状态时,相邻所述显示主体上的第二磁性组件吸引配合,以将相邻所述显示主体限定于所述折叠状态。上述结构设置通过相邻显示主体上第一磁性组件或第二磁性组件的吸引配合,提升了电子设备在折叠和拼接使用状态下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大尺寸电子设备的便携性逐渐成为影响用户使用效果的主要因素,可折叠式电子设备兼具了使用效果和便携性的双重优势。因此,可折叠式电子设备在折叠和展开状态下的稳定性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提升电子设备在折叠和拼接使用状态下的稳定性。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转动件和至少两个显示主体;相邻所述显示主体中至少之一与所述转动件转动连接,以使相邻所述显示主体可选择性的处于折叠状态和拼接状态;
所述显示主体上设置有第一磁性组件和第二磁性组件;当相邻所述显示主体处于所述拼接状态时,相邻所述显示主体上的所述第一磁性组件吸引配合,以将相邻所述显示主体限定于所述拼接状态;当相邻所述显示主体处于折叠状态时,相邻所述显示主体上的第二磁性组件吸引配合,以将相邻所述显示主体限定于所述折叠状态。
可选的,所述显示主体包括中心区域和自所述中心区域延伸形成的边缘区域,所述第一磁性组件和第二磁性组件组装于所述边缘区域。
可选的,所述边缘区域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相邻所述显示主体处于拼接状态时,所述第一区域相互抵接配合,相邻所述显示主体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区域相互抵接配合;所述第一磁性组件组装在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磁性组件组装在所述第二区域。
可选的,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相对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相邻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磁性组件包括多个第一磁性件,多个所述第一磁性件均匀的分布在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磁性组件包括多个第二磁性件,多个所述第二磁性件均匀的分布在所述第二区域。
可选的,所述边缘区域设有若干安装槽,所述第一磁性组件和第二磁性组件分别固定的组装于所述安装槽。
可选的,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胶黏层,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通过所述胶黏层固定的组装于所述安装槽。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触控笔,所述触控笔上设置有第三磁性组件,所述第三磁性组件与第一磁性组件和第二磁性件中至少之一吸引配合,以将所述触控笔固定在所述显示主体上。
可选的,所述触控笔的表面包括匹配于所述显示主体的第一配合面,所述第三磁性组件组装于所述第一配合面下;所述第一配合面与所述显示主体接触配合,以使所述第三磁性组件与所述第一磁性组件和第二磁性组件中之一吸引配合。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通过在电子设备转动连接的相邻显示主体上设置第一磁性组件和第二磁性组件,以使当相邻所述显示主体处于所述拼接状态时,相邻所述显示主体上的所述第一磁性组件吸引配合,以将相邻所述显示主体限定于所述拼接状态;当相邻所述显示主体处于折叠状态时,相邻所述显示主体上的第二磁性组件吸引配合,以将相邻所述显示主体限定于所述折叠状态。上述结构设置通过相邻显示主体上第一磁性组件或第二磁性组件的吸引配合,提升了电子设备在折叠和拼接使用状态下的稳定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在拼接状态下的结构正视图;
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在拼接状态下的结构仰视图;
图4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再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相关技术中,可折叠电子设备通常包括至少两个相互转动连接的显示主体,并通过相邻显示主体之间的转动配合实现电子设备在折叠使用状态和拼接使用状态下的切换。然而,电子设备在折叠使用状态或拼接使用状态下的稳定性往往对用户的使用体验有直接影响。本公开针对电子设备在两个使用状态的结构稳定性进行改进,并描述如下: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在拼接状态下的结构正视图;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在拼接状态下的结构仰视图。如图1、图2、图3所示,该电子设备1可以包括:转动件12和至少两个显示主体11;相邻显示主体11与转动件12转动连接,以使相邻显示主体11可选择性的处于折叠状态和拼接状态。其中,也可以令相邻显示主体11中之一与转动件12相连,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上述显示主体11上设置有第一磁性组件13和第二磁性组件14。当相邻显示主体11处于拼接状态时,相邻显示主体11上的第一磁性组件13吸引配合,凭借垂直于显示主体11厚度方向的引力将相邻所述显示主体11限定于所述拼接状态。当相邻显示主体11处于折叠状态时,相邻显示主体11上的第二磁性组件14吸引配合,凭借平行于显示主体11厚度方向上的引力将相邻显示主体11限定于折叠状态。
通过在电子设备1转动连接的相邻显示主体11上设置第一磁性组件13和第二磁性组件14,以通过相邻所述显示主体11上的所述第一磁性组件13吸引配合,将相邻显示主体11限定于拼接状态。并通过相邻显示主体11上的第二磁性组件14吸引配合,将相邻显示主体11限定于折叠状态。上述结构设置通过相邻显示主体11上第一磁性组件13或第二磁性组件14的吸引配合,提升了电子设备1在折叠和拼接使用状态下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磁性组件13可以是磁铁,在相邻两个显示主体11中,两块磁铁在拼接状态下相对的两极是相异的,其中一个为N极,另一个即为S极,在垂直于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上相互吸引。同样的,上述第二磁性组件14也可以是磁铁,在相邻两个显示主体11中,两块磁铁在折叠状态下相对的两极是相异的,其中一个为N极,另一个即为S极,在平行于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上相互吸引。上述第一磁性组件13和第二磁性组件14可以是磁铁,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磁性件,本公开并不对其种类进行限制。
在上述实施例中,显示主体11可以包括中心区域111和自所述中心区域111延伸形成的边缘区域112,第一磁性组件13和第二磁性组件14设置在显示主体11的边缘区域112,以减少第一磁性组件13和第二磁性组件14的设置对显示主体11的空间占用,提高显示主体11的空间利用率。具体的,关于第一磁性组件13和第二磁性组件14具有多种设置方式,现以如下实施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两个显示主体11通过转动件12实现转动连接,每个显示主体11的边缘区域112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区域1121和第二区域1122。其中,相邻显示主体11处于拼接状态时,第一区域1121相互抵接配合;而相邻显示主体11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二区域1122相互抵接配合。所述第一磁性组件13组装在所述第一区域1121,所述第二磁性组件14组装在所述第二区域1122。一方面,由于相邻显示主体11处于拼接状态时第一区域1121相互抵接配合,因而减少了相邻显示主体11中第一磁性组件13之间的距离,提升了其在拼接状态下的稳定性。而第二区域1122与第一区域1121相对,且处于远离转动件12的一端,因而当相邻显示主体11处于折叠状态时,提升了处于相邻显示主体11活动连接端的第二磁性组件14之间的吸合效果,避免了相邻显示主体11的活动连接端在非使用状态下的分离。另一方面,也减少了第一磁性组件13和第二磁性组件14的吸引力发生相互干扰。
在另一实施例中,两个显示主体11通过转动件12实现转动连接,每个显示主体11的边缘区域112可以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区域1121和第二区域1122。其中,相邻显示主体11处于拼接状态时,第一区域1121相互抵接配合;而相邻显示主体11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二区域1122相互抵接配合。所述第一磁性组件13组装在所述第一区域1121,所述第二磁性组件14组装在所述第二区域1122。如图4所示,第一磁性组件13组装在相邻显示主体11的相邻区域,而第二磁性组件14组装在显示主体11的顶部或底部。上述结构设置同样能够保证相邻显示主体11处于折叠状态时的吸合效果,且减少了对侧边空间的占用。
或者,第二区域1122同时设置在与第一区域1121相对和相邻的位置,以加强相邻显示主体11处于折叠状态下的稳定性,避免由于一处第二磁性组件14的分离而打破电子设备1的折叠状态。本公开并不对第二磁性组件14的具体设置位置进行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磁性组件13和第二磁性组件14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组装于显示主体11。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边缘区域112设有若干安装槽(未标注),安装槽内设置有胶黏层,第一磁性件131和第二磁性件141通过胶黏层固定的组装于安装槽。或者,上述第一磁性组件13和第二磁性组件14也可以通过卡接固定、过盈配合等方式固定的组装于显示主体11,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磁性组件13可以包括多个第一磁性件131,多个第一磁性件131均匀的分布在第一区域1121。同样的,第二磁性组件14可以包括多个第二磁性件141,多个第二磁性件141均匀的分布在第二区域1122。通过多个第一磁性件131和第二磁性件141的间隔设置,一方面保证了相邻显示主体11之间的配合稳定性,另一方面降低了磁性件的总体配重,减少了电子设备1的重量。
此外,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1还可以包括触控笔15,触控笔15上设置有第三磁性组件152,第三磁性组件152可以直接与第一磁性组件13和第二磁性件141中之一吸引配合,将触控笔15固定在显示主体11上。或者,显示主体11上也可以单独组装有用于固定触控笔15的第四磁性组件(未标注),第三磁性组件152与第四磁性组件吸引配合,将触控笔15固定在显示主体11上。
具体的,上述触控笔15的表面可以包括第一配合面151,第一配合面151匹配于显示主体11上与第一磁性组件13、第二磁性组件14或第四磁性组件对应的表面。其中,第三磁性组件152组装于第一配合面151下,第一配合面151与显示主体11接触配合,以使第三磁性组件152与第一磁性组件13、第二磁性组件14和第四磁性组件中之一吸引配合。即,当上述显示主体11上的对应表面为平面时,第一配合面151为平面;当显示主体11上的对应表面为曲面时,则第一配合面151为曲面,本公开并不对第一配合面151的形状进行限制。上述匹配于显示主体11对应表面的第一配合使得触控笔15与电子设备1的配合稳定,避免因接触面的形状差异导致触控笔15在配合过程中脱落。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件和至少两个显示主体;相邻所述显示主体中至少之一与所述转动件转动连接,以使相邻所述显示主体可选择性的处于折叠状态和拼接状态;
所述显示主体上设置有第一磁性组件和第二磁性组件;当相邻所述显示主体处于所述拼接状态时,相邻所述显示主体上的所述第一磁性组件吸引配合,以将相邻所述显示主体限定于所述拼接状态;当相邻所述显示主体处于折叠状态时,相邻所述显示主体上的第二磁性组件吸引配合,以将相邻所述显示主体限定于所述折叠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主体包括中心区域和自所述中心区域延伸形成的边缘区域,所述第一磁性组件和第二磁性组件组装于所述边缘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区域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相邻所述显示主体处于拼接状态时,所述第一区域相互抵接配合,相邻所述显示主体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区域相互抵接配合;所述第一磁性组件组装在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磁性组件组装在所述第二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相邻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组件包括多个第一磁性件,多个所述第一磁性件均匀的分布在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磁性组件包括多个第二磁性件,多个所述第二磁性件均匀的分布在所述第二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区域设有若干安装槽,所述第一磁性组件和第二磁性组件分别固定的组装于所述安装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胶黏层,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通过所述胶黏层固定的组装于所述安装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控笔,所述触控笔上设置有第三磁性组件,所述第三磁性组件与第一磁性组件和第二磁性件中至少之一吸引配合,以将所述触控笔固定在所述显示主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笔的表面包括匹配于所述显示主体的第一配合面,所述第三磁性组件组装于所述第一配合面下;所述第一配合面与所述显示主体接触配合,以使所述第三磁性组件与所述第一磁性组件和第二磁性组件中之一吸引配合。
CN201821119110.XU 2018-07-13 2018-07-13 电子设备 Active CN2086752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19110.XU CN208675279U (zh) 2018-07-13 2018-07-13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19110.XU CN208675279U (zh) 2018-07-13 2018-07-13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75279U true CN208675279U (zh) 2019-03-29

Family

ID=65828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19110.XU Active CN208675279U (zh) 2018-07-13 2018-07-13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7527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18152A (zh) * 2019-10-21 2020-01-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屏组件和移动终端
CN110827695A (zh) * 2019-12-24 2020-02-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833731A (zh) * 2019-04-23 2020-10-27 李惠兰 具有智能笔容纳部的可折叠设备用铰链结构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3731A (zh) * 2019-04-23 2020-10-27 李惠兰 具有智能笔容纳部的可折叠设备用铰链结构
CN111833731B (zh) * 2019-04-23 2022-04-08 株式会社东方国际 具有智能笔容纳部的可折叠设备用铰链结构
CN110718152A (zh) * 2019-10-21 2020-01-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屏组件和移动终端
CN110718152B (zh) * 2019-10-21 2022-04-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屏组件和移动终端
CN110827695A (zh) * 2019-12-24 2020-02-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0827695B (zh) * 2019-12-24 2022-01-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75279U (zh) 电子设备
US9568950B2 (en) On-wall docking station for touch-panel devices
US9905964B2 (en) Magnetically aligned accessory to device connections
JP2019507406A (ja) 折り畳み端末
CN102933052B (zh) 磁性开关装置及具有磁性开关装置的电子装置
CN109661131A (zh) 电子设备
WO2005003790A3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terference immune device
CN105467646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413230A (zh) 双屏电子装置
CN109915714B (zh) 支撑结构及显示装置
CN104717330A (zh) 移动终端及组合式终端设备
CN204009394U (zh) 智能手环
WO2016115999A1 (zh) 移动终端及组合式终端设备
CN105097360A (zh) 一种电磁磁路系统及其电磁继电器
CN208444536U (zh) 屏幕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6066669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1124038A (zh) 电子设备
CN207005639U (zh) 底座和显示设备组件
CN111200675B (zh) 电子设备
CN207512288U (zh) 一种pcb电镀线飞巴固定配套装置
CN205248855U (zh) 一种充电防呆结构
CN204889405U (zh) 一种画框
CN105573430A (zh) 一种电子设备、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
CN207721731U (zh) 一种磁力刀架
CN207140967U (zh) 用于商用车辆的遥控器组件、遥控器以及遥控器底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