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09670A - 电磁吸入阀以及具备该电磁吸入阀的高压燃料泵 - Google Patents

电磁吸入阀以及具备该电磁吸入阀的高压燃料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09670A
CN110809670A CN201880044093.4A CN201880044093A CN110809670A CN 110809670 A CN110809670 A CN 110809670A CN 201880044093 A CN201880044093 A CN 201880044093A CN 110809670 A CN110809670 A CN 1108096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
valve mechanism
outer peripheral
peripheral portion
insertion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440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09670B (zh
Inventor
笹生雄太
早谷政彦
内山康久
菅波正幸
栋方明广
根本雅史
秋山壮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stem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809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096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096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096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59/00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uel-injection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M39/00 -F02M57/00, e.g. rotary cylinder-block type of pumps
    • F02M59/20Varying fuel delivery in quantity or timing
    • F02M59/36Varying fuel delivery in quantity or timing by variably-timed valves controlling fuel passages to pumping elements or overflow passages
    • F02M59/366Valves being actuated electrically
    • F02M59/368Pump inlet valves being closed when actuat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59/00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uel-injection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M39/00 -F02M57/00, e.g. rotary cylinder-block type of pumps
    • F02M59/44Details, components par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 apparatus of groups F02M59/02 - F02M59/42; Pumps having transducers, e.g. to measure displacement of pump rack or piston
    • F02M59/48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Replacing
    • F02M59/485Means for fixing delivery valve casing and barrel to each other or to pump cas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200/00Details of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M2200/80Fuel injection apparatus manufacture, repair or assembly
    • F02M2200/8061Fuel injection apparatus manufacture, repair or assembly involving press-fit, i.e. interference or friction f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200/00Details of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M2200/80Fuel injection apparatus manufacture, repair or assembly
    • F02M2200/8084Fuel injection apparatus manufacture, repair or assembly involving welding or solde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EA)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阀机构或高压燃料泵,在形成于泵机体(1)的孔部中插入并固定电磁阀机构(300)的情况下,通过抑制压入负载增大而提高组装性。因此,本发明在具备对流路进行开闭的阀体、可动铁芯、吸引上述可动铁芯的磁力铁芯且相对于插入孔插入并固定的电磁阀机构中,具备:形成于插入方向前端侧的外周部且相对于小径插入孔被压入的压入部;间隙嵌入部,其形成于比上述压入部靠插入方向入口侧且比上述压入部外径大的外周部,并在与比上述小径插入孔直径大的大径插入孔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隙地配置;以及焊接部,其在比上述间隙嵌入部靠插入方向入口侧相对于形成有上述插入孔的部件进行焊接。

Description

电磁吸入阀以及具备该电磁吸入阀的高压燃料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内燃机构的电磁吸入阀以及具备该电磁吸入阀的高压燃料泵。
背景技术
作为本发明的高压燃料泵的现有技术有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内容。在该专利文献1的第0013、0014段中公布了“从低压燃料吸入口10a通过了吸入接头51的燃料通过压力脉动降低机构9、吸入通路10d到达构成容量可变机构的电磁阀机构300的吸入口31b。流入电磁阀机构300的燃料通过吸入阀30并流入加压室1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827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专利文献1的图2、图3图示电磁阀机构300,但电磁阀机构300通过哪种方法固定于形成于泵机体1的孔部,并不清楚。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形成于泵机体1的孔部中插入并固定电磁阀机构300的情况下,通过抑制压入负载增大而提高组装性的电磁阀机构、或高压燃料泵。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在具备对流路进行开闭的阀体、可动铁芯、吸引上述可动铁芯的磁力铁芯并相对于插入孔插入并固定的电磁阀机构中,具备形成于插入方向前端侧的外周部并相对于小径插入孔被压入的压入部、形成于比上述压入部靠插入方向入口侧且比上述压入部外径大的外周部并在与比上述小径插入孔直径大的大径插入孔之间具备预定的间隙而配置的间隙嵌入部、在比上述间隙嵌入部靠插入方向入口侧相对于形成有上述插入孔的部件进行焊接的焊接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提供一种在插入并固定于形成于泵机体1的孔部的情况下通过抑制压入负载增大而提高组装性的电磁阀机构、或高压燃料泵。关于本发明的其他结构、作用、效果在以下的实施例中详细地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图1表示适用了本实施例的高压燃料泵的发动机系统的构成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实施例的高压燃料泵的纵剖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实施例的高压燃料泵的从上方观察的水平方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实施例的高压燃料泵的从与图1不同的方向观察的纵剖视图。
图5是本实施例的高压燃料泵的电磁阀机构的放大纵剖视图,表示电磁阀机构位于开阀状态的状态。
图6是说明本实施例的电磁阀机构的组装方法的详细内容的图。
图7是本实施例的电磁阀机构的焊接部(接合部)的示意图。
图8是与图7不同的结构,是本实施例的电磁阀机构的焊接部(接合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关于本发明的实施例详细地进行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涉及提高高压燃料泵(高压燃料供给泵)中尤其是电磁吸入阀机构的组装性的电磁吸入阀机构的结构。
在图1中表示发动机系统的整体构成图。用虚线包围的部分表示高压燃料供给泵(以下,称为高压燃料泵)的主体,该虚线中表示的机构、部件表示一体地组装于泵机体1的情况。并且,图1是示意地表示发动机系统的动作的附图,详细的结构有与图2以后的高压燃料泵的结构不同的地方。图2表示本实施例的高压燃料泵的纵剖视图,图3是从上方观察高压燃料泵的水平方向剖视图。另外,图4是从与图2不同的方向观察高压燃料泵的纵剖视图。图5是电磁阀机构300部的放大图。
燃料箱20的燃料基于来自发动机控制单元27(以下,称为ECU)的信号被燃料泵21吸起。该燃料被加压为适当的送料压力并通过吸入配管28被送至高压燃料泵的低压燃料吸入口10a。
从低压燃料吸入口10a通过了吸入接头51的燃料通过配置有压力脉动降低机构9的缓冲室10b、10c而到达构成容量可变机构的电磁阀机构300的吸入口31b。具体的说,电磁阀机构300构成电磁吸入阀机构。
流入电磁阀机构300中的燃料通过由吸入阀30开闭的吸入口而流入加压室11。通过发动机的凸轮机构93施加使柱塞2往复运动的动力。通过柱塞2的往复运动,在柱塞2的下降行程中从吸入阀30吸入燃料,在上升行程中燃料被加压。被加压的燃料通过排出阀机构8向安装有压力传感器26的共轨23加压输送燃料。并且,基于来自ECU27的信号,喷油嘴24向发动机喷射燃料。本实施例是适用于喷油嘴24直接向发动机的缸筒内喷射燃料、所谓的直喷型发动机系统的高压燃料泵。高压燃料泵通过从ECU27向电磁阀机构300的信号喷出所期望的供给燃料的燃料流量。
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的高压燃料泵与内燃机构的高压燃料泵安装部90密合地固定。具体的说,如图3所示,在设置于泵机体1的安装凸缘1a上形成螺纹孔1b,插入这里未图示的多个螺栓。由此,安装凸缘1a与内燃机构的高压燃料泵安装部90密合地固定。为了高压燃料泵安装部90与泵机体1之间的密封,将O环61嵌入泵机体1中,防止发动机油向外部泄漏。
如图2、4所示,在泵机体1上安装引导柱塞2的往复运动且与泵机体1一起形成加压室11的缸体6。即,通过柱塞2在缸体的内部的往复运动而使加压室的容积变化。还设置有用于向加压室11供给燃料的电磁阀机构300和用于从加压室11向喷出通路喷出燃料的喷出阀机构8。
缸体6在其外周侧被压入泵机体1。在泵机体1上形成用于从下侧插入缸体6的插入孔,形成以在插入孔的下端与缸体6的固定部6a的下面接触的方式向内周侧变形的内周凸部。泵机体1的内周凸部的上面向图中上方向推压缸体6的固定部6a,在缸体6的上端面以在加压室11中被加压的燃料不会向低压侧泄漏的方式密封。
在柱塞2的下端设有将安装于内燃机构的凸轮轴的凸轮93的旋转运动转换为上下运动且向柱塞2传递的顶杆92。柱塞2通过锁片15用弹簧4被推压于顶杆92。由此,伴随凸轮93的旋转运动,能够使柱塞2上下地往复运动。
另外,在缸体6的图中下方部中,被保持于密封支架7的内周下端部的柱塞密封件13以能滑动地与柱塞2的外周接触的状态设置。由此,在柱塞2滑动时,密封副室7a的燃料而防止向内燃机内部流入。同时也防止润滑内燃机内的滑动部的润滑油(也含有机油)流入泵机体1的内部。
如图3、4所示,在高压燃料泵的泵机体1的侧面部上安装吸入接头51。吸入接头51连接于供给来自车辆的燃料箱20的燃料的低压配管,燃料从这里向高压燃料泵内部供给。吸入过滤器52具有通过燃料的流动防止向高压燃料泵内吸收存在于从燃料箱20至低压燃料吸入口10a之间的异物的作用。
通过了低压燃料吸入口10a的燃料通过与图4所示的泵机体1在上下方向连通的低压燃料吸入通路而向压力脉动降低机构9。压力脉动降低机构9配置于挡板罩14与泵机体1的上端面之间的缓冲室10b、10c,被配置于泵机体1的上端面的保持部件9a从下侧支撑。具体的说,压力脉动降低机构9是两张金属膜片重合而构成的金属缓冲器。在压力脉动降低机构9的内部封入0.3MPa~0.6MPa的气体,利用焊接固定外周缘部。因此,以外周缘部薄且向内周侧变厚的方式构成。
并且,如图2所示,在保持部件9a的上面形成用于从下侧固定压力脉动降低机构9的外周缘部的凸部。另一方面,在挡板罩14的下面形成用于从上侧固定压力脉动降低机构9的外周缘部的凸部。这些凸部形成为圆形状,通过被这些凸部夹持而固定压力脉动降低机构9。并且,挡板罩14相对于泵机体1的外缘部被压入而固定,但此时,保持部件9a弹性变形,支撑压力脉冲降低机构9。如此,在压力脉冲降低机构9的上下面形成低压燃料吸入口10a、与低压燃料吸入通路连通的缓冲室10b、10c。并且,在图中未表示,但在保持部件9a上形成将压力脉冲降低机构9的上侧与下侧连通的通路,由此,缓冲室10b、10c形成于压力脉冲降低机构9的上下面。
通过了缓冲室10b、10c的燃料接下来通过在上下方向上与泵机体连通而形成的低压燃料吸入通路10d到达电磁阀机构300的吸入口31b。并且,吸入口31b在上下方向上与形成吸入阀口31a的吸入阀座部件31连通地形成。
基于图5关于电磁阀机构300详细地说明。线圈部由第一磁轭42、电磁线圈43、第二磁轭44、线圈架45、端子46、连接器47构成。在线圈架45上卷绕多个铜线的线圈43以被第一磁轭42与第二磁轭44包围的方式配置,与为树脂部件的连接器一体地模制并被固定。两个端子46的各自的一端能通电地分别连接于线圈的铜线的两端。端子46也相同地与连接器一体地模制,剩余的一端能与发动机控制单元侧连接。
线圈部的第一磁轭42的中心部的孔部被压入外铁芯38而固定。此时,第二磁轭44的内径侧为与固定铁芯39接触或以小间隙靠近的结构。
由于第一磁轭42、第二磁轭44一起构成磁回路,因此还考虑耐蚀性而为磁性不锈钢材料,线圈架45、连接器47考虑强度特性、耐热特性而使用高强度耐热树脂。线圈43使用铜,在端子46上使用在铜上进行电镀的材料。
如此,由外铁芯38、第一磁轭42、第二磁轭44、固定铁芯39、锚部36形成磁回路,若对线圈施加电流,则在固定铁芯39、锚部36之间产生磁吸力,产生相互吸引的力。在外铁芯38上,通过固定铁芯39与锚部36相互产生磁吸力的轴向部位极力为薄壁,几乎全部的磁通量通过固定铁芯39与锚部36之间,因此能够高效地得到磁吸力。
电磁机构部由作为可动部的杆35、锚部36、作为固定部的杆导向件37、外铁芯38、固定铁芯39、杆加力弹簧40、锚部加力弹簧41构成。
作为可动部的杆35与锚部36为不同部件。杆35在杆导向件37的内周侧沿轴向滑动自如地被保持,锚部36的内轴侧在杆35的外周侧滑动自如地被保持。即,杆35以及锚部36一起能在被几何学地限制的范围内沿轴向滑动。
锚部36为了在燃料中沿轴向自如滑动地进行动作,而具备一个以上在部件轴向上贯通的贯通孔36a,极力排除因锚部前后的压力差而导致的动作的限制。
杆导向件37在径向上被插入供泵机体1的吸入阀插入的孔的内周侧,在轴向上碰上吸入阀座的一端部。成为以被夹入焊接固定于泵机体1的插入孔的外铁芯38与泵机体1之间的形式配置的结构。在杆导向件37上也与锚部36相同地设置在轴向上贯通的贯通孔37a,锚部能够自如滑动地进行动作,以锚部侧的燃料室的压力不会妨碍锚部的动作的方式构成。
外铁芯38将与泵机体1焊接的部位的相反侧的形状形成为薄壁圆筒形状,以在其内周侧插入固定铁芯39的方式焊接固定。在固定铁芯39的内周侧上,杆加力弹簧40将细径部配置于导向件,向杆35与吸入阀30接触且吸入阀30从吸入阀座部31a离开的方向、即吸入阀的开阀方向施加作用力。
锚部加力弹簧41为一边将一端插入设置于杆导向件37的中心侧的圆筒径的中央轴承部37b并保持同轴、一边在锚部36上向杆凸缘部35a方向施加作用力的配置。锚部36的移动量36e比吸入阀30的移动量30e大地设定。是为了吸入阀30可靠地闭阀。
喷出阀机构8如图3所示,设置于加压室11的出口的喷出阀机构8由喷出阀座8a、与喷出阀座8a接触离开的喷出阀8b、向喷出阀座8a对喷出阀8b加力的喷出阀弹簧8c、确定喷出阀8b的行程(移动距离)的喷出阀限制器8d构成。喷出阀限制器8d与泵机体1在抵接部8e上通过焊接而接合并将燃料与外部隔离。
在加压室11与喷出阀室12a中没有燃料压力差的状态下,喷出阀8b因由喷出阀弹簧8c产生的作用力而被推压到喷出阀座8a而成为闭阀状态。以加压室11的燃料压力比喷出阀室12a的燃料压力大的时候为开始,喷出阀8b克服喷出阀弹簧8c而开阀。并且,加压室11内的高压燃料经过喷出阀室12a、燃料喷出通路12b、燃料喷出口12而向共轨23喷出。喷出阀8b在开阀时与喷出阀限制器8d接触而限制行程。因此,喷出阀8b的行程通过喷出阀限制器8d而能适当地确定。由此,能防止由于行程过大且喷出阀8b的关闭延迟而向喷出阀12a高压喷出的燃料再次向加压室11内逆流,能够抑制高压燃料泵的效率降低。另外,在喷出阀8b反复开阀以及闭阀运动时,以喷出阀8b仅在行程方向上运动的方式在喷出阀限制器8d的外周面上进行导向。通过如以上,喷出阀机构8为限制燃料的流通方向的止回阀。
如以上所说明,加压室11由泵机体1、电磁阀机构300、柱塞2、缸体6、喷出阀机构8构成。
图5表示电磁阀机构300的详细结构。通过凸轮93的旋转,柱塞2向凸轮93的方向移动而处于吸入行程状态时,加压室11的容积增加且加压室11内的燃料压力降低。该行程中,若加压室11内的燃料压力相比于吸入口31b的压力低,则吸入阀30为开阀状态。30e表示最大开度,此时,吸入阀30与限制器32接触。由于吸入阀30开阀,形成于座部件31的开口部31c开口。燃料经过开口部31c,通过横向地形成于泵机体1的孔1c而流入加压室11。并且,孔1c也构成加压室11的一部分。
在柱塞2结束了吸入行程之后,柱塞2转为上升运动而转移至上升行程。这里,电磁线圈43维持无通电状态,磁性作用力不作用。杆加力弹簧40向杆35的外径侧对为凸出的杆凸部35a加力,以在无通电状态下具有将吸入阀30维持开阀所需要的充足的作用力的方式设定。加压室11的容积伴随柱塞2的上升运动而减少,在该状态下,一次被吸入加压室11的燃料再次通过开阀状态的吸入阀30的开口部30a而向吸入通路10d返回,因此加压室的压力不会上升。将该行程称为返回行程。
在该状态下,若向电磁阀机构300施加来自发动机控制单元27(以下,称为ECU)的控制信号,则通过端子46在电磁线圈43中流经电流。在固定铁芯39与锚部36之间作用磁性吸引力,固定铁芯39以及锚部36在磁力吸引面S上接触。磁性吸引力强于杆加力弹簧40的作用力而对锚部36加力,锚部36与杆凸部35a卡合,使杆35向从吸入阀30离开的方向移动。
此时,通过吸入阀加力弹簧33产生的作用力与燃料流入吸入通路10d而产生的流体力而使吸入阀30闭阀。闭阀之后,加压室11的燃料压力与柱塞2的上升运动一起上升,若为燃料喷出口12的压力以上,则通过喷出阀机构8进行高压燃料的喷出,向共轨23供给。将该行程称为喷出行程。
即,柱塞2的从下始点至上始点之间的上升行程由返回行程与喷出行程构成。并且,通过控制向电磁阀机构300的线圈43的通电时机而能够控制喷出的高压燃料的量。如果提早向电磁线圈43通电的时机,则压缩行程中的返回行程的比例小,喷出行程的比例大。即,返回吸入通路10d的燃料少,被高压喷出的燃料变多。另一方面,如果使通电的时机晚,则压缩行程中的返回行程的比例大,喷出行程的比例小。即,返回吸入通路10d中的燃料变多,被高压喷出的燃料变少。向电磁线圈43的通电时机通过来自ECU27的指令进行控制。如以上,通过控制向电磁线圈43的通电时机,能够将被高压喷出的燃料的量控制为内燃机构所需要的量。
在低压的缓冲室10b、10c中设置能降低在高压燃料泵内产生的压力脉动波及燃料配管28的程度的压力脉动降低机构9。在一次流入加压室11的燃料由于容量控制而再次通过开阀状态的吸入阀30而返回吸入通路10d的情况下,因返回吸入通路10d的燃料而在低压燃料室10中产生压力脉冲。可是,设置于低压燃料室10中的压力脉动降低机构9在其外周将两张波板状的圆盘型金属板粘接,由向内部注入如氩气那样的惰性气体的金属膜片缓冲器形成,压力脉动因该金属缓冲器膨胀、收缩而被吸收降低。
柱塞2具有大径部2a和小径部2b,通过柱塞的往复运动而增减副室7a的体积。副室7a通过燃料通路10e与缓冲室10b、10c连通。柱塞2下降时产生从副室7a向缓冲室10b、10c的燃料流,上升时产生从缓冲室10b、10c向副室7a的燃料流。
由此,能够降低泵的吸入行程、或返回行程中的向泵内外的燃料流量,具备降低在高压燃料泵内部产生的压力脉动的功能。
其次,关于图2、3等所示的溢流阀机构200进行说明。
溢流阀机构200由溢流机体201、溢流阀202、溢流阀支架203、溢流弹簧204、弹簧限制器205构成。在溢流机体201中设置圆锥形状的座部。溢流阀202通过溢流阀支架203负担溢流弹簧204的负载,被推压到溢流机体201的座部,与座部协动而隔断燃料。溢流阀202的开阀压力由溢流弹簧204的负载确定。弹簧限制器205是被压入固定于溢流机体201并通过压入固定的位置调整溢流弹簧204的负载的机构。
在此,若加压室11的燃料被加压而喷出阀8开阀,则加压室11内的高压燃料通过喷出阀室12a、燃料喷出通路12b从燃料喷出口12喷出。燃料喷出口12形成于喷出接头60,喷出接头60用焊接部61焊接固定于泵机体1而确保燃料通路。
若由于高压燃料泵的电磁吸入阀300的故障等,燃料喷出口12的压力为异常高压,比溢流阀机构200的设定压力大,则异常高压燃料通过溢流通路213溢流至作为低压侧的缓冲室10c。
以下,使用图5以及图6关于本实施例的电磁阀机构300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具备实现高速、大流量的电磁阀机构300的高压燃料泵中,通过抑制组装不良产生而改善组装性的高压燃料泵。
电磁阀机构300以三级结构被收纳于设置于泵机体1的收纳孔100。在电磁阀机构300的吸入阀座部件31上,在插入方向前端侧形成第一外周部301、在比第一外周部301靠插入方向入口侧且外径侧形成第二外周部302。在此,外铁芯38的内周部被压入吸入阀座部件31的杆导向件37的外周部固定而被一体化。而且,在外铁芯38上,在比第二外周部302更靠插入方向入口侧形成第三外周部303。同样,收纳孔100在电磁阀机构300的插入方向前端侧具备第一内周部101,在比第一内周部101靠插入方向入口侧且外径侧具备第二内周部102,在比第二内周部102更靠插入方向入口侧具备第三内周部103。
在本实施例中,电磁阀机构300的第一外周部301被压入第一内周部101。另外,第二外周部302在第二内周部102上带有间隙。另外,第三外周部303在第三内周部103上带有间隙之后被焊接固定。
如以上,本实施例的电磁阀机构300具备开闭流路的阀体(吸入阀30)、可动铁芯(锚部36),吸引可动铁芯(锚部36)的磁力铁芯(固定铁芯39),相对于插入孔(收纳孔100)插入而固定。并且,电磁阀机构300具备形成于插入方向前端侧的外周部、相对于小径插入孔(第一内周部101)被压入的压入部(第一外周部301)。另外,电磁阀机构300具备形成于比压入部(第一外周部301)靠插入方向入口侧且比压入部(第一外周部301)外径大的外周部(第二外周部302)并在与比小径插入孔(第一内周部101)直径大的大径插入孔(第二内周部102)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隙地配置的间隙嵌入部(第二外周部302)。而且,电磁阀机构300具备在比间隙嵌入部(第二外周部302)靠插入方向入口侧相对于形成有插入孔(收纳孔100)的部件(泵机体1)焊接的焊接部(第三外周部303)。
在此,电磁阀机构300的上述第一外周部301、第二外周部302、第三外周部303的任何一个均通过压入被固定于泵机体1。如此,若压入位置为三级,则第一级的压入部件的轴中心与第二级以及第三级的轴中心偏离。由此,发明者发现会有增加第二级、第三级的压入紧固量而产生压入不良这样的课题。相对于此,根据上述本实施例的结构可解决这样的课题并能够抑制组装不良产生而改善组装性。
在第二外周部302与第二内周部102形成的间隙、及在第三外周部303与第三内周部103形成的间隙即使在相对于第一外周部301与第一内周部101的中心轴偏心的情况下也以间隙为0以上的方式设置。由于为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第二外周部302与第二内周部102、及第三外周部303与第三内周部103彼此的接触,在收纳孔100中压入电磁阀机构300时不会产生划伤,可提高组装性。
吸入阀座部件31的第一外周部301在到达第二外周部302之前,相对于插入方向平行地形成,在与第二内周部102之间形成燃料通路10f。该燃料通路10f形成于整周方向。
即,在本实施例中,形成压入部(第一外周部301)的外周部(第一外周部301)在到达间隙嵌入部(第二外周部302)之前与插入方向平行地形成,在外周部(第一外周部301)的外周侧,在间隙嵌入部(第二外周部302)的插入方向前端部与大径插入孔(第二内周部102)的插入方向前端部102之间形成流路(燃料通路10f)。间隙嵌入部(第二外周部302)的外径相对于压入部(第一外周部301)的外径,形成为直径大0.1mm。另外,流路(燃料通路10f)在形成压入部(第一外周部301)的外周部(第一外周部301)的外周侧上形成于圆周方向整体。由此,可确保燃料通路。
第一外周部301与第二外周部302形成于吸入阀座部件31,为同一部件。即,压入部(第一外周部301)、间隙嵌入部(第二外周部302)由同一部件一体地构成。具备被焊接固定的第三外周部303的外铁芯38与吸入阀座部件31为不同部件,在外铁芯38的内周部38a上压入吸入阀座部件31的外周部31c。即,上述同一部件(吸入阀座部件31)与形成有焊接部(第三外周部303)的焊接部件(外铁芯38)由不同的部件构成。在焊接部件(外铁芯38)的内周部38a上形成相对于同一部件(吸入阀座部件31)的外周部31c被压入的压入部。
座部件31的外周部31c相比于第一外周部301位于内径侧。在焊接部件(外铁芯38)的内周部38a上相对于同一部件(吸入阀座部件31)的外周部被压入的压入部(内周部38a)位于比相对于小径插入孔(第一内周部101)被压入的压入部(第一外周部301)靠径向内侧。由于吸入阀座部件31与外铁芯38为不同个体结构,因此能在吸入阀座部件31与外铁芯38之间插入杆35的行程调整部件50。因此,能够降低杆35的行程偏差,可确保产品品质。
吸入阀座部件31的第三外周部303与收纳孔100的第三内周部103通过从电磁阀机构300的插入方向侧进行激光照射而被焊接。焊接部(第三外周部303)通过以相对于大径插入孔(第二内周部102)沿插入方向的方式进行激光照射而形成。此时,由激光焊接产生的飞溅侵入泵机体1的内部,但被收纳于收纳孔100的空间104中。即,电磁阀机构300在插入方向上在间隙嵌入部(第二外周部302)与焊接部(第三外周部303)之间形成飞溅捕获孔104。
第二外周部302与大径插入孔(第二内周部102)的间隙以比吸入阀30的行程量(30e)、或喷出阀8b的行程量(未图示)小的方式设定。即,本实施例的电磁阀机构300具备向开阀方向对阀体(吸入阀30)加力的杆35,在同一部件(吸入阀座部件31)上形成阀体(吸入阀30)落座的座部的同时,形成对杆35的外周部进行导向的导向部37。并且,上述的预定的间隙以比阀体(吸入阀30)的最大升程量小的方式构成。另外,本实施例的高压燃料泵具备电磁阀机构300和喷出阀机构8,上述预定的间隙以比喷出阀机构8的喷出阀8b的最大升程量小的方式构成。由此,能够抑制对于高压燃料泵的动作的影响。
在图7中表示外铁芯38的第三外周部303、泵机体1的第三内周部303的示意图。如上述,在作为焊接部的第三外周部303、第三内周部303之间形成间隙C。在焊接时,在间隙C中流入外铁芯38以及泵机体1的熔融金属,但在间隙C容积不充足的情况下,会有在焊接部138中产生焊接部凹陷d的可能性。理论焊接长度L用第三外周部303与第三内周部103的重合长度进行计算,但实际焊接长度La为从焊接长度L中减去焊接部凹陷d的值。因此,可以以成为满足必要强度的焊接长度为实际焊接长度La的方式设定第三外周部303与第三内周部103的重合的长度。
图8通过与图7不同的结构表示用于利用激光进行焊接的结构。如图8所示,可以为在外铁芯38的第三外周部303与泵机体1的第三内周部303的焊接激光照射侧上设置台阶D的结构。由于能够在焊接时在间隙C中流入外铁芯38的角部103c容积量的熔融金属,因此能够防止在焊接部138中焊接部凹陷d的情况。因此,可将理论焊接长度L作为实际焊接长度La进行考虑。
通过以上说明,在实现高速、大流量的电磁阀机构中能供给通过抑制电磁阀机构的组装不良产生而改善组装性的高压燃料泵。
符号说明
1—泵机体,2—柱塞,8—喷出阀机构,9—压力脉动降低机构,11—加压室,12—燃料喷出口,30—阀体(吸入阀),31—吸入阀座部件,31c—吸入阀座部件的外周部,36—可动铁芯(锚部),38—焊接部件(外铁芯),39—磁力铁芯(固定铁芯39),100—插入孔(收纳孔),101—小径插入孔(第一内周部),102—第二内周部,103—第三内周部,300—电磁阀机构,301—压入部(第一外周部),302—间隙嵌入部(第二外周部),303—焊接部(第三外周部)。

Claims (12)

1.一种电磁阀机构,其具备对流路进行开闭的阀体、可动铁芯、吸引上述可动铁芯的磁力铁芯,相对于插入孔插入并固定,该电磁阀机构的特征在于,
具备:
形成于插入方向前端侧的外周部且相对于小径插入孔被压入的压入部;
间隙嵌入部,其形成于比上述压入部靠插入方向入口侧且外径比上述压入部大的外周部,并在与直径比上述小径插入孔大的大径插入孔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隙地配置;以及
焊接部,其在比上述间隙嵌入部靠插入方向入口侧相对于形成有上述插入孔的部件进行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机构,其特征在于,
形成有上述压入部的外周部,在到达上述间隙嵌入部为止与插入方向平行地形成,
在上述外周部的外周侧,在上述间隙嵌入部的插入方向前端部与上述大径插入孔的插入方向入口部之间形成有流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压入部和上述间隙嵌入部由同一部件一体地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阀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同一部件和形成有上述焊接部的焊接部件由不同的部件构成,在上述焊接部件的内周部形成有相对于上述同一部件的外周部被压入的压入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阀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焊接部件的内周部相对于上述同一部件的外周部被压入的压入部位于比相对于小径插入孔被压入的压入部靠径向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焊接部通过相对于上述大径插入孔以沿着插入方向的方式进行激光照射而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插入方向上,在上述间隙嵌入部与上述焊接部之间形成飞溅捕获孔。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流路在形成有上述压入部的外周部的外周侧形成于圆周方向整体。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阀机构,其特征在于,
具备向开阀方向对上述阀体加力的杆,
在上述同一部件上形成有供上述阀体落座的座部,并且形成有对上述杆的外周部进行导向的导向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间隙嵌入部的外径形成为直径相对于上述压入部的外径大0.1mm以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预定的间隙以比上述阀体的最大升程量小的方式构成。
12.一种高压燃料泵,其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机构和喷出阀机构,该高压燃料泵的特征在于,
上述预定的间隙以比上述喷出阀机构的喷出阀的最大升降量小的方式构成。
CN201880044093.4A 2017-07-14 2018-06-25 电磁吸入阀以及具备该电磁吸入阀的高压燃料泵 Active CN1108096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37637 2017-07-14
JP2017-137637 2017-07-14
PCT/JP2018/023944 WO2019012969A1 (ja) 2017-07-14 2018-06-25 電磁吸入弁、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高圧燃料ポン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09670A true CN110809670A (zh) 2020-02-18
CN110809670B CN110809670B (zh) 2021-07-16

Family

ID=65001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44093.4A Active CN110809670B (zh) 2017-07-14 2018-06-25 电磁吸入阀以及具备该电磁吸入阀的高压燃料泵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754902B2 (zh)
CN (1) CN110809670B (zh)
DE (1) DE112018003099T5 (zh)
WO (1) WO2019012969A1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53069A (ja) * 1997-11-19 1999-06-08 Denso Corp 燃料供給装置
US20030150427A1 (en) * 2001-02-28 2003-08-14 Uwe Liskow Fuel injection valve
CN1906401A (zh) * 2004-01-14 2007-01-31 博世株式会社 燃料供给泵及挺杆结构体
CN101025139A (zh) * 2006-02-23 2007-08-29 株式会社电装 调节装置
CN101109347A (zh) * 2006-07-20 2008-01-2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高压燃料泵
CN101424235A (zh) * 2007-10-31 2009-05-0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高压燃料供给泵及其制造方法
US7540274B2 (en) * 1999-02-09 2009-06-02 Hitachi, Ltd. High pressure fuel supply pump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20100005646A1 (en) * 2008-07-08 2010-01-14 Caterpillar Inc. Precision ground armature assembly for solenoid actuator and fuel injector using same
JP2012082810A (ja) * 2010-10-15 2012-04-26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電磁駆動型の吸入弁を備えた高圧燃料供給ポンプ
CN102619660A (zh) * 2011-01-28 2012-08-01 株式会社电装 高压泵
CN104066968A (zh) * 2012-01-20 2014-09-24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具备电磁驱动型的吸入阀的高压燃料供给泵
WO2016208359A1 (ja) * 2015-06-25 2016-12-29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流量制御弁及び高圧燃料供給ポンプ
WO2017038298A1 (ja) * 2015-08-28 2017-03-09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高圧燃料ポン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7066956A (ja) * 2015-09-30 2017-04-06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高圧燃料供給ポンプ
JP2017082717A (ja) * 2015-10-30 2017-05-18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高圧燃料供給ポンプ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53069A (ja) * 1997-11-19 1999-06-08 Denso Corp 燃料供給装置
US7540274B2 (en) * 1999-02-09 2009-06-02 Hitachi, Ltd. High pressure fuel supply pump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20030150427A1 (en) * 2001-02-28 2003-08-14 Uwe Liskow Fuel injection valve
CN1906401A (zh) * 2004-01-14 2007-01-31 博世株式会社 燃料供给泵及挺杆结构体
CN101025139A (zh) * 2006-02-23 2007-08-29 株式会社电装 调节装置
CN101109347A (zh) * 2006-07-20 2008-01-2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高压燃料泵
CN101424235A (zh) * 2007-10-31 2009-05-0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高压燃料供给泵及其制造方法
US20100005646A1 (en) * 2008-07-08 2010-01-14 Caterpillar Inc. Precision ground armature assembly for solenoid actuator and fuel injector using same
JP2012082810A (ja) * 2010-10-15 2012-04-26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電磁駆動型の吸入弁を備えた高圧燃料供給ポンプ
CN102619660A (zh) * 2011-01-28 2012-08-01 株式会社电装 高压泵
CN104066968A (zh) * 2012-01-20 2014-09-24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具备电磁驱动型的吸入阀的高压燃料供给泵
WO2016208359A1 (ja) * 2015-06-25 2016-12-29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流量制御弁及び高圧燃料供給ポンプ
WO2017038298A1 (ja) * 2015-08-28 2017-03-09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高圧燃料ポン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7066956A (ja) * 2015-09-30 2017-04-06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高圧燃料供給ポンプ
JP2017082717A (ja) * 2015-10-30 2017-05-18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高圧燃料供給ポン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8003099T5 (de) 2020-03-26
JPWO2019012969A1 (ja) 2020-03-19
JP6754902B2 (ja) 2020-09-16
WO2019012969A1 (ja) 2019-01-17
CN110809670B (zh) 2021-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13818B2 (ja) 高圧燃料ポンプ
CN109154264B (zh) 高压燃料供给泵
CN109964025B (zh) 具有电磁吸入阀的高压燃料供给泵
JP6689178B2 (ja) 高圧燃料供給ポンプ
JP2021014791A (ja) 高圧燃料ポンプ
EP3653867B1 (en) High-pressure fuel pump
EP3543519B1 (en) High-pressure fuel supply pump
US10890151B2 (en) High-pressure fuel pump
CN110809670B (zh) 电磁吸入阀以及具备该电磁吸入阀的高压燃料泵
CN111373140A (zh) 高压燃料供给泵
JP7178504B2 (ja) 燃料ポンプ
US20230003215A1 (en) Electromagnetic valve mechanism and high-pressure fuel supply pump
JP2019100268A (ja) 燃料供給ポンプ
US20220131440A1 (en) Fuel Pump
CN110678642B (zh) 高压燃料供给泵
CN114127408B (zh) 高压燃料泵
CN111989478B (zh) 高压燃料供给泵
JP2019090365A (ja) 燃料供給ポンプ
CN112334647B (zh) 燃料泵
CN111989481B (zh) 燃料供给泵以及燃料供给泵的制造方法
CN110832187B (zh) 高压燃料泵
CN112840119A (zh) 高压燃料泵
JP2019108827A (ja) 電磁吸入弁及びその電磁吸入弁を備えた燃料供給ポンプ
JPWO2020090371A1 (ja) 燃料ポン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Ibaraki

Patentee after: Hitachi astemo Co.,Ltd.

Address before: Ibaraki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