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54264B - 高压燃料供给泵 - Google Patents

高压燃料供给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54264B
CN109154264B CN201780025723.9A CN201780025723A CN109154264B CN 109154264 B CN109154264 B CN 109154264B CN 201780025723 A CN201780025723 A CN 201780025723A CN 109154264 B CN109154264 B CN 1091542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hole
fuel supply
supply pump
relief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2572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54264A (zh
Inventor
臼井悟史
齐藤淳治
菅波正幸
德尾健一郎
桥田稔
早谷政彦
山田裕之
谷贝将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stem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1542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42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542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42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59/00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uel-injection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M39/00 -F02M57/00, e.g. rotary cylinder-block type of pumps
    • F02M59/44Details, components par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 apparatus of groups F02M59/02 - F02M59/42; Pumps having transducers, e.g. to measure displacement of pump rack or piston
    • F02M59/46Valves
    • F02M59/462Delivery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59/00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uel-injection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M39/00 -F02M57/00, e.g. rotary cylinder-block type of pumps
    • F02M59/20Varying fuel delivery in quantity or tim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59/00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uel-injection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M39/00 -F02M57/00, e.g. rotary cylinder-block type of pumps
    • F02M59/20Varying fuel delivery in quantity or timing
    • F02M59/34Varying fuel delivery in quantity or timing by throttling of passages to pumping elements or of overflow passages, e.g. throttling by means of a pressure-controlled sliding valve having liquid stop or abut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59/00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uel-injection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M39/00 -F02M57/00, e.g. rotary cylinder-block type of pumps
    • F02M59/44Details, components par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 apparatus of groups F02M59/02 - F02M59/42; Pumps having transducers, e.g. to measure displacement of pump rack or piston
    • F02M59/48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Replacing
    • F02M59/485Means for fixing delivery valve casing and barrel to each other or to pump cas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63/00Other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M39/00 - F02M57/00 or F02M67/00; 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of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 apparatus of groups F02M39/00 - F02M61/00 or F02M67/00; Combination of fuel pump with other devices, e.g. lubricating oil pump
    • F02M63/0012Valves
    • F02M63/0031Valve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valves, e.g. special valve member details, valve seat details, valve housing details
    • F02M63/005Pressure relief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方面能够抑制大型化和制造成本的增大、另一方面能将溢流阀机构配置在泵体的内部的高压燃料供给泵。因此,本发明的高压燃料供给泵具备:柱塞,其通过在缸体的内部往复运动来改变加压室的容积;第一孔,其从泵体的外周面朝内周侧形成;溢流阀机构,其配置于所述第一孔;以及第二孔,其与所述第一孔连通,在所述溢流阀机构已开阀的情况下,将在所述加压室内加压后的较排出阀而言靠排出侧流路的燃料送回至缓冲室或者与所述缓冲室连通的柱塞密封室,配置于所述第一孔的所述溢流阀机构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缸体的加压室侧最上端部而言配置在加压室侧。

Description

高压燃料供给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内燃机的燃料喷射阀压送燃料的高压燃料供给泵,尤其涉及一种将因高压燃料供给泵的故障等而产生的异常高压燃料释放至低压侧的溢流阀的配置。
背景技术
作为本发明的高压燃料泵的现有技术,有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根据该专利文献1,随着加压燃料的高压化,溢流阀会大型化。通过将该大型化的溢流阀设置在排出接头的内部,实现了即便加压燃料高压化、高压化高压燃料泵也不会大型化的结构。通过溢流阀,异常高压燃料被送回至加压室或低压室。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2015/1632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加压燃料的高压化,异常高压燃料的回送目的地较理想设为低压室而不是加压室。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图7中,溢流阀配置在排出接头内。因高压燃料供给泵的故障等而产生的异常高压燃料被释放至低压侧的缓冲室。
溢流阀压入固定在泵体上。但是,存在因布局上的问题而导致泵体的直径增大、长度方向的大小增大这样的问题。此外,存在泵体内部的燃料通道的处理变得复杂、加工较为复杂而成本增大这样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方面能够抑制大型化和制造成本的增大、另一方面能将溢流阀机构配置在泵体的内部的高压燃料供给泵。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高压燃料供给泵具备:柱塞,通过在缸体的内部往复运动来改变加压室的容积;第一孔,从泵体的外周面朝内周侧形成;溢流阀机构,配置于所述第一孔;以及第二孔,与所述第一孔连通,在所述溢流阀机构已开阀的情况下,将在所述加压室内加压后的较排出阀而言靠排出侧流路的燃料送回至缓冲室或者与所述缓冲室连通的柱塞密封件室,配置于所述第一孔的所述溢流阀机构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缸体的加压室侧最上端部而言配置在加压室侧。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一方面能够抑制大型化和制造成本的增大、另一方面将溢流阀配置在泵体的内部的高压燃料供给泵。
本发明的其他的构成、作用、效果将在以下的实施例中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的纵向截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的从上方观察的水平方向截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的从不同于图1的别的方向观察的纵向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的电磁吸入阀机构的放大纵向截面图,展示电磁吸入阀机构处于开阀状态的状态。
图5表示运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的发动机系统的构成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的纵向截面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的从上方观察的水平方向截面图。
图8为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的从不同于图6的别的方向观察的纵向截面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的纵向截面图。
图10表示运用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第四实施例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的发动机系统的构成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的纵向截面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的纵向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首先,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5表示发动机系统的整体构成图。被虚线围住的部分表示高压燃料供给泵(以下称为高压燃料供给泵)的主体,该虚线中展示的机构、零件表示一体地装入在泵体1中。
根据来自发动机控制单元27(以下称为ECU)的信号而由燃料泵21汲取燃料箱20的燃料。该燃料被加压至恰当的馈送压力,通过吸入管路28而被送至高压燃料供给泵的低压燃料吸入口10a。
从低压燃料吸入口10a通过吸入接头51之后的燃料经过压力脉动降低机构9、吸入通道10b而到达至构成容量可变机构的电磁吸入阀机构300的吸入端口31b。
流入到电磁吸入阀机构300的燃料通过由吸入阀30加以开闭的吸入口而流入至加压室11。通过发动机的凸轮机构93对柱塞2施加进行往复运动的动力。通过柱塞2的往复运动,在柱塞2的下降行程中从吸入阀30吸入燃料,在上升行程中对燃料加压。燃料经由排出阀机构8被压送至安装有压力传感器26的共轨23。继而,喷射器24根据来自ECU27的信号朝发动机喷射燃料。本实施例是运用于喷射器24朝发动机的汽缸内直接喷射燃料的所谓的直喷发动机系统的高压燃料供给泵。
高压燃料供给泵根据从ECU 27到电磁吸入阀机构300的信号来排出所期望的供给燃料的燃料流量。
图1表示本实施例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的纵向截面图,图2为从上方观察高压燃料供给泵的水平方向截面图。此外,图3为从不同于图1的别的方向观察高压燃料供给泵的纵向截面图。图4为电磁吸入阀机构部300的放大图。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高压燃料供给泵密接固定在内燃机的高压燃料供给泵安装部90。具体而言,在设置于图2的泵体1的安装凸缘1a上形成有螺孔1b,通过在此处插入多个螺栓,安装凸缘1a得以密接、固定至内燃机的高压燃料供给泵安装部90。
为了实现高压燃料供给泵安装部90与泵体1之间的密封,在泵体1上镶嵌O形圈61,防止机油漏至外部。
在泵体1中安装有引导柱塞2的往复运动、与泵体1一起形成加压室11的缸体6。也就是说,柱塞2通过在缸体的内部进行往复运动来改变加压室的容积。此外,设置有用于将燃料供给至加压室11的电磁吸入阀机构300和用于将燃料从加压室11排出至排出通道的排出阀机构8。
缸体6在其外周侧与泵体1相压入,进而,在固定部6a使泵体朝内周侧变形而朝图中上方挤压缸体,并以在加压室11内加压后的燃料不会在缸体6的上端面漏至低压侧的方式进行密封。
在柱塞2的下端设置有将内燃机的凸轮轴上安装的凸轮93的旋转运动转换为上下运动并传递至柱塞2的挺杆92。柱塞2经由扣件15、被弹簧4压接在挺杆92上。由此,随着凸轮93的旋转运动,可以使柱塞2上下往复运动。
此外,保持在密封架7的内周下端部的柱塞密封件13以可滑动地接触柱塞2的外周的状态设置在缸体6的图中下方部。由此,在柱塞2滑动时,将副室7a的燃料密封而防止流入至内燃机内部。同时,防止对内燃机内的滑动部进行润滑的润滑油(也包括机油)流入至泵体1的内部。
如图2、3所示,在高压燃料供给泵的泵体1的侧面部安装有吸入接头51。吸入接头51与供给来自车辆的燃料箱20的燃料的低压管路连接,燃料从此处供给至高压燃料供给泵内部。吸入过滤器52有防止因燃料的流动而将存在于燃料箱20到低压燃料吸入口10a之间的异物吸收至高压燃料供给泵内的作用。
通过低压燃料吸入口10a之后的燃料通过沿上下方向与图2所示的泵体1连通的低压燃料吸入口10b去往压力脉动降低机构9。压力脉动降低机构9配置在缓冲盖14与泵体1的上端面之间,由配置在泵体1的上端面的保持构件9a从下侧加以支承。具体而言,压力脉动降低机构9是重叠2块膜片而构成,在其内部封入0.3MPa~0.6MPa的气体,外周缘部通过焊接加以固定。因此,构成为外周缘部较薄、去往内周侧而变厚。
并且,在保持构件9a的上表面形成有用于从下侧固定压力脉动降低机构9的外周缘部的凸部。另一方面,在缓冲盖14的下表面形成有用于从上侧固定压力脉动降低机构9的外周缘部的凸部。这些凸部形成为圆形状,压力脉动降低机构9被这些凸部夹住,由此得到固定。再者,缓冲盖14被压入固定至泵体1的外缘部,此时,保持构件9a发生弹性变形而支承压力脉动降低机构9。如此,在压力脉动降低机构9的上下表面形成与低压燃料吸入口10a、10b连通的缓冲室10c。
再者,虽然图中未表示,但在保持构件9a上形成有连通压力脉动降低机构9的上侧与下侧的通道,由此,缓冲室10c形成于压力脉动降低机构9的上下表面。
通过缓冲室10c之后的燃料接着经过沿上下方向与泵体连通而形成的低压燃料流路10d而到达至电磁吸入阀机构300的吸入端口31b。再者,吸入端口31b是沿上下方向与形成吸入阀阀座31a的吸入阀阀座构件31连通而形成。
如图2所示,设置在加压室11的出口的排出阀机构8由排出阀座8a、与排出阀座8a接触分离的排出阀8b、朝排出阀座8a对排出阀8b施力的排出阀弹簧8c、以及决定排出阀8b的行程(移动距离)的排出阀止动件8d构成。排出阀止动件8d与泵体1在抵接部8e通过焊接相接合而将燃料与外部隔断。
在加压室11与排出阀室12a无燃料差压的状态下,排出阀8b由于排出阀弹簧8c的作用力而被压接至排出阀座8a,从而呈闭阀状态。从加压室11的燃料压力变得大于排出阀室12a的燃料压力时起,排出阀8b便抵抗排出阀弹簧8c而开阀。于是,加压室11内的高压燃料经过排出阀室12a、燃料排出通道12b、燃料排出口12而被排出至共轨23。排出阀8b在开阀时与排出阀止动件8d接触,行程受到限制。因而,排出阀8b的行程由排出阀止动件8d适当决定。由此,可以防止由于行程过大、排出阀8b的关闭延迟而导致已高压排出到排出阀室12a的燃料再次倒流至加压室11内,从而可以抑制高压燃料供给泵的效率降低。此外,排出阀8b在反复进行开阀及闭阀运动时,受到排出阀止动件8d的外周面的引导,从而使排出阀8b仅沿行程方向运动。由此,排出阀机构8成为限制燃料的流通方向的止回阀。
如以上所说明,加压室11由泵体1、电磁吸入阀机构300、柱塞2、缸体6及排出阀机构8构成。
图4表示电磁吸入阀机构300的详细构成。在凸轮93的旋转使得柱塞2朝凸轮93的方向移动而处于吸入行程状态时,加压室11的容积增加、加压室11内的燃料压力降低。当在该行程中加压室11内的燃料压力变得低于吸入端口31b的压力时,吸入阀30变为开阀状态。30a表示最大开度,此时,吸入阀30接触止动件32。通过吸入阀30开阀,阀座构件31上形成的开口部31c开口。燃料通过开口部31c,经过沿横向形成于泵体1上的孔1f而流入至加压室11。再者,孔1f也构成加压室11的一部分。
柱塞2结束吸入行程后转为上升运动而转移至上升行程。此处,电磁线圈43维持未通电状态,不产生磁作用力。阀杆施力弹簧40对在阀杆35的外径侧凸出的阀杆凸部35a施力,被设定为具有在未通电状态下对吸入阀30进行开阀维持所需的充分的作用力。加压室11的容积随着柱塞2的上升运动而减少,在该状态下,暂时吸入到加压室11的燃料再次通过开阀状态的吸入阀30的开口部30c被送回至吸入通道10d,因此,加压室的压力不会上升。将该行程称为回送行程。
在该状态下,当来自发动机控制单元27(以下称为ECU)的控制信号施加至电磁吸入阀机构300时,电流经由端子46流至电磁线圈43。磁吸引力作用于磁芯39与衔铁36之间,磁芯39及衔铁36以磁吸引面S相接触。磁吸引力胜过阀杆施力弹簧40的作用力而对衔铁36施力,衔铁36与阀杆凸部35a卡合,使得阀杆35沿离开吸入阀30的方向移动。
此时,吸入阀施力弹簧33的作用力和燃料流入至吸入通道10d所引起的流体力使得吸入阀30闭阀。闭阀后,加压室11的燃料压力随着柱塞2的上升运动而上升,当达到燃料排出口12的压力以上时,经由排出阀机构8进行高压燃料的排出而供给至共轨23。将该行程称为排出行程。
即,柱塞2的下始点到上始点之间的上升行程由回送行程和排出行程构成。于是,通过控制对电磁吸入阀机构300的线圈43的通电时刻,可以控制排出的高压燃料的量。若对电磁线圈43通电的时刻设置得较早,则压缩行程中的回送行程的比例较小、排出行程的比例较大。即,被送回至吸入通道10d的燃料变少、高压排出的燃料变多。另一方面,若通电的时刻设置得较晚,则压缩行程中的回送行程的比例较大、排出行程的比例较小。即,被送回至吸入通道10d的燃料变多、高压排出的燃料变少。对电磁线圈43的通电时刻由来自ECU 27的指令加以控制。通过像以上那样控制对电磁线圈43的通电时刻,可以将高压排出的燃料的量控制为内燃机所需要的量。
在低压燃料室10内设置有降低高压燃料供给泵内产生的压力脉动对燃料管路28的波及的压力脉动降低机构9。在暂时流入到加压室11的燃料因容量控制而再次通过开阀状态的吸入阀芯30被送回至吸入通道10d的情况下,被送回到吸入通道10d的燃料会使得低压燃料室10产生压力脉动。但是,设置在低压燃料室10内的压力脉动降低机构9是由金属膜片缓冲器形成的,该金属膜片缓冲器是将2块波板状的圆盘型金属板在其外周加以贴合并在内部注入氩气之类的惰性气体而得到的,压力脉动通过该金属缓冲器的膨胀、收缩而得到吸收、降低。
柱塞2具有大径部2a和小径部2b,柱塞的往复运动使得副室7a的体积发生增减。副室7a通过燃料通道10e与低压燃料室10连通。柱塞2下降时,产生从副室7a到低压燃料室10的燃料的流动,上升时,产生从低压燃料室10到副室7a的燃料的流动。
由此,可以减少泵的吸入行程或回送行程中的、去往泵内外的燃料流量,具有降低高压燃料供给泵内部产生的压力脉动的功能。
接着,对图1、2等所示的溢流阀机构200进行说明。
溢流阀机构200由溢流阀体201、溢流阀202、溢流阀架203、溢流弹簧204及弹簧止动件205构成。在溢流阀体201中设置有锥形状的座部201a。阀202经由阀架203而承受溢流弹簧204的负载,被按压至座部201a,与座部201a协作来切断燃料。溢流阀202的开阀压力由溢流弹簧204的负荷决定。弹簧止动件205被压入固定在溢流阀体201中,是通过压入固定的位置来调整溢流弹簧204的负荷的机构。
此处,当加压室11的燃料受到加压而排出阀8b开阀时,加压室11内的高压燃料通过排出阀室12a、燃料排出通道12b从燃料排出口12排出。燃料排出口12形成于排出接头60,排出接头60通过焊接部61焊接固定在泵主体1上,确保燃料通道。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是在排出接头60的内部所形成的空间内配置溢流阀机构200。也就是说,溢流阀机构200的最外径部(本实施例中为溢流阀体201的最外径部)配置在排出接头60的内径部的内周侧,而且,从上侧观察泵体1,溢流阀机构200是以在其轴向上至少一部分与排出接头60重叠的方式配置。
再者,溢流阀机构200较理想为直接插入至泵体1上形成的孔部而且配置成与排出接头60不接触。由此,即便排出接头60的形状发生变化,也无须与此相对应地改变溢流阀机构200的形状,能够谋求低成本化。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从泵体1的外周面朝内周侧沿与柱塞轴向正交的方向(横向)形成第一孔1c(横孔)。于是,通过将溢流阀体201压入至该第一孔1c(横孔)来配置溢流阀机构200。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在泵体1上形成有第二孔1d(竖孔),所述第二孔1d与第一孔1c(横孔)连通,在溢流阀机构200已开阀的情况下,将在加压室11内加压后的较排出阀8b而言靠排出侧流路的燃料送回至缓冲室10c。
具体而言,当溢流阀202开阀时,排出侧流路(燃料排出口12)与溢流阀体201的内部空间连通。在该内部空间内配置有溢流阀架203、溢流弹簧204、弹簧止动件205。沿溢流阀轴向观察弹簧止动件205,在中心部形成有孔,由此,溢流阀体201的内部空间与由第二孔1d(竖孔)形成的溢流通道213相连。溢流阀体201的配置弹簧止动件205那一侧的端部为开口部,从该开口部依序插入溢流阀202、溢流阀架203、溢流弹簧204、弹簧止动件205而构成溢流阀机构200。
第二孔(竖孔)是从溢流弹簧204的外周朝缓冲室10c形成。于是,当溢流阀202开阀时,溢流阀体201的内部空间的燃料通过弹簧止动件205的中心部的孔、溢流阀体201的开口部、溢流通道213而流至缓冲室10c。
在高压燃料供给泵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经加压室11加压后的燃料通过燃料排出通道12b从燃料排出口12高压排出。在本实施例中,共轨23的目标燃料压力设为35MPa。共轨23内的压力虽然随时间而反复产生脉动,但平均值为35MPa。
加压行程刚开始之后,加压室11内的压力急速上升,相较于共轨23内的压力而言上升,在本实施例中,上升至峰值约43MPa,伴随于此,燃料排出口12的压力也上升,在本实施例中,上升至峰值41.5MPa左右。在本实施例中,溢流阀机构200的开阀压的峰值设定为42MPa,作为溢流阀机构200的入口的燃料排出口12的压力设为不超过开阀压力的设定,溢流阀机构200不开阀。
接着,对产生了异常高压燃料的情况进行叙述。
当因高压燃料供给泵的电磁吸入阀300的故障等而导致燃料排出口12的压力异常地变为高压而大于溢流阀机构200的设定压力42MPa时,异常高压燃料经由溢流通道213而被释放至低压侧的缓冲室10c。
记述设为将异常高压燃料释放至低压侧(本实施例中为缓冲室10c)的构成的优点。可以将吸入行程、回送行程、排出行程所有工序中因高压燃料供给泵的故障等而产生的异常高压燃料释放至低压。另一方面,若设为将异常高压燃料释放至加压室11的构成,则只能在吸入行程、回送行程中将异常高压燃料释放至加压室11,在加压行程中则无法释放异常高压燃料。在原因在于,溢流阀的出口在加压室11,因此,在加压行程中,加压室11内的压力上升,溢流阀的入口与出口的差压达不到溢流弹簧的设定压力以上。结果,释放异常高压燃料的时间缩短、溢流功能降低。
在本实施例中,溢流阀机构200在安装至泵体1之前在外部以分组件的形式进行组装。在将组装好的溢流阀机构200压入固定至泵体1之后,将排出接头60与泵体1焊接固定在一起。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配置在第一孔1c(横孔)的溢流阀机构200构成为相对于缸体6的加压室侧的最上表面端部6b而言至少一部分配置在加压室侧(图1中为上侧)。
也就是说,若整个溢流阀机构200相对于缸体6的加压室侧的最上表面端部6b而言位于与加压室11相反那一侧(图1中为下侧),则溢流阀机构200或第二孔1d(竖孔)与缸体6之间的泵体1会变薄。在溢流阀机构200开阀的情况下,异常高压燃料会流至溢流阀体201的内部空间、第二孔1d(竖孔)。因而,就可靠性的观点而言,使溢流阀机构200或第二孔1d(竖孔)与缸体6之间的泵体1厚到一定程度是比较重要的。反过来说,若溢流阀机构200或第二孔1d(竖孔)与缸体6之间的泵体1较薄,则与加压室之间的厚度变薄,导致异常高压燃料流动的情况下的可靠性降低。
因此,通过像上述本实施例那样配置溢流阀机构200,可以确保该厚度,能够谋求可靠性提高。再者,为了确保溢流阀机构200与加压室11之间的厚度,优选像图1那样整个溢流阀机构200相对于缸体6的加压室侧的最上表面端部6b而言位于上侧。
此外,如图1所示,配置在第一孔1c(横孔)的溢流阀机构200较理想为相较于加压室11的与缸体相反一侧(图1中为上侧)的最上端部11a而言配置在缸体侧(图1中为下侧)。具体而言,溢流阀机构200较理想为配置在加压室11的与缸体相反一侧的最上端部11a与缸体6的加压室侧的最上表面端部6b之间。
由此,可以将溢流阀机构200设置在与排出接头60、电磁吸入阀机构300、排出阀机构8相同的平面上,在泵体1的制作上可以提高加工性。具体而言,溢流阀机构200的中心轴也就是溢流阀体201、溢流阀架203或弹簧止动件205的中心轴配置在与电磁吸入阀机构300(阀杆35)的中心轴大致相同的直线上。因而,可以提高高压燃料供给泵的组装性。
此外,如图1所示,第一孔1c(横孔)的上端部与第二孔1d(竖孔)连结的位置1e相对于缸体6的加压室侧最上端部6b而言配置在加压室侧(图1中为上侧)。并且,第一孔1c(横孔)的上端部与第二孔1d(竖孔)连结的位置1e较理想为相对于加压室11的与缸体相反一侧的最上端部11a而言位于下侧。由此,可以确保溢流阀机构200或第二孔1d(竖孔)与缸体6之间的泵体1的厚度,因此,一方面能使燃料供给泵小型化、另一方面能够确保可靠性。
再者,在本实施例中,相对于第一孔1c(横孔)而言,只须从泵体1的开口部213a朝下方形成第二孔1d(竖孔)并使其与第一孔1c(横孔)连通,便能容易地形成溢流通道213。此外,是以覆盖第一孔1c(横孔)的方式配置排出接头60而将溢流阀机构200配置在排出接头60的内侧,因此,可以避免泵体1、高压燃料供给泵的大型化。
溢流通道213的构成设为从柱塞2的轴向观察时其全部相对于压力脉动降低机构9的最外周部而言形成于内周侧。由此,可以在不使泵体1大型化的情况下得到将异常高压燃料释放至低压通道10c的构成。第一孔1c(横孔)的直径较理想构成为比第二孔1d(竖孔)的直径大。由于将溢流阀200压入嵌合到了第一孔1c(横孔)的底部,因此,第一孔的底面起到溢流阀200的止动件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具有溢流阀体201,因此第一孔1c(横孔)的直径与溢流阀体的外径相同。此外,较理想构成为相对于第二孔1d(竖孔)而言、溢流阀202的下游侧的弹簧止动件205上形成的通道的直径较小。因异常高压而经由溢流阀200释放到低压的燃料具有较大的动量,而通过设为这种构成,可以减小该动量,从而可以防止压力脉动降低机构9、其他零件的破损。
形成溢流通道213的第二孔1d(竖孔)以开口部213a朝收纳有降低低压脉动的压力脉动降低机构9的缓冲室10c开口。并且,在开口部213a与压力脉动降低机构9之间配置有用于固定、保持压力脉动降低机构9的保持构件9a。异常高压燃料通过溢流通道213加以释放,而这时,从开口部213a释放出来的燃料以较大速度流入至低压通道10c内而撞击至保持构件9a。由此,可以避免异常高压燃料释放至低压时因其较大的速度而导致压力脉动降低机构9发生破损这一问题。
再者,在保持构件9a上形成有弹性部9b,该弹性部9b通过对与泵体1的开口部213a同一平面的平面部施力而朝缓冲盖14对压力脉动降低机构9施力。具体而言,保持构件9a是通过对1块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这时,将保持构件9a的底部的一部分朝泵体的开口部213a侧的平面部切起,由此形成弹性部。于是,当将缓冲盖14安装至泵体1时,缓冲盖14的凸部朝泵体1对压力脉动降低机构9施力,由此,保持构件9a的切起部9b对泵体1的平面部施力。
从上侧观察泵体1,保持构件9a的切起部9b对开口部213a以外的部位施力。由此,保持构件9a的切起部9b与泵体1能够可靠地接触,因此能够稳定地支承压力脉动降低机构9。
实施例2
接着,对本发明的实施例2进行说明。与实施例1相同的符号意指同一部件,因此省略说明。
图6表示本实施例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的纵向截面图,图7为从上方观察高压燃料供给泵的水平方向截面图。此外,图8为从不同于图6的别的方向观察高压燃料供给泵的纵向截面图。在实施例1中,吸入接头51固定在泵体1上,而在本实施例中,高压燃料供给泵是将吸入接头51设置在缓冲盖14上。除此以外的方面与第一实施例相同,通过本实施例,也能获得与实施例1同样的作用、效果。
实施例3
接着,对本发明的实施例3进行说明。与实施例1相同的符号意指同一部件,因此省略说明。
图9表示本实施例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的纵向截面图,图10表示运用了本实施例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的发动机系统的构成图。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从泵体1的外周面朝内周侧沿与柱塞轴向正交的方向(横向)形成第一孔1c(横孔)。于是,通过将溢流阀体201压入至该第一孔1c(横孔)来配置溢流阀机构200。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在泵体1上形成有第二孔1d(竖孔),所述第二孔1d与第一孔1c(横孔)连通,在溢流阀机构200已开阀的情况下,将在加压室11内加压后的较排出阀8b而言靠排出侧流路的燃料送回至与缓冲室10c连通的副室7a。也就是说,第二孔(竖孔)是从溢流弹簧204的外周朝副室7a(柱塞密封室)形成。在实施例1中,是从泵体1的上侧朝下侧形成第二孔1d(竖孔)并使其与第一孔1c(横孔)连通,而在本实施例中,是从泵体1的下侧朝上侧形成第二孔1d(竖孔)并使其与第一孔1c(横孔)连通。在实施例1中,溢流通道213是朝收纳有压力脉动降低机构9的缓冲室10c开口,相对于此,在本实施例中,是使溢流通道213朝副室7a开口。除此以外的方面与第一实施例相同,通过本实施例,也能获得与实施例1同样的作用、效果。
记述像本实施例这样将溢流阀200的出口连接至副室7a的优点。首先,有布局的自由度高这一优点。即便在难以或者无法像实施例1、2那样将溢流阀200的出口连接至缓冲室10c的情况下,有时也能连接至副室7a。其次,可以防止异常高压燃料释放至低压时的压力脉动降低机构9的破损。其原因在于,因异常高压而经由溢流阀200释放到低压的燃料具有较大的动量,它会直接冲击压力脉动降低机构9,这是导致压力脉动降低机构9发生破损的机理,而在释放至副室7a的情况下则没有该担忧。具有较大动量的燃料撞在密封架7上,而密封架7采用的是具有刚性的设计,以避免因燃料的动量而破损。
实施例4
接着,对本发明的实施例4进行说明。与实施例1相同的符号意指同一部件,因此省略说明。
图11表示本实施例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的纵向截面图。在实施例3中,吸入接头51固定在泵体1上,而在本实施例中,高压燃料供给泵是将吸入接头51设置在缓冲盖14上。除此以外的方面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3相同,通过本实施例,也能获得与实施例1、3同样的作用、效果。
实施例5
接着,对本发明的实施例5进行说明。与实施例1相同的符号意指同一部件,因此省略说明。
图12表示本实施例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的纵向截面图。
在本实施例中,并不以分组件的形式组装溢流阀200,而是如下构成,即,在泵体1的第一孔1c(横孔)内依序插入溢流弹簧204、溢流阀架203、溢流阀202、溢流阀体201,并将溢流阀体201压入固定在泵体1中。关于溢流阀的设定压力调整,是通过溢流阀体201在泵体1中的压入位置来调整溢流弹簧204的设定负荷。其后,将排出接头60与泵体1焊接固定在一起。
在本构成中,由溢流弹簧204、溢流阀架203、溢流阀202及溢流阀体201构成的整个溢流阀机构200相较于加压室11的与缸体相反一侧的端部11a而言配置在缸体相反侧(图12中为上侧)。具体而言,溢流阀机构200较理想为配置在加压室11的与缸体相反一侧的最上端部11a与缓冲室10c之间。
此外,如图12所示,第一孔1c(横孔)的上端部与第二孔1d(竖孔)连结的位置1e较理想为相对于加压室11的与缸体相反一侧的最上端部11a而言位于上侧。再者,在本实施例中,较理想为朝下方形成第二孔1d(竖孔)并且形成于从上侧观察泵体1时与加压室11重叠的位置。由此,在生产低压回送溢流阀机构200、高压回送溢流阀机构200双方的情况下,只须改变泵体1的竖孔的形成方向即可容易地进行制造。
再者,第二孔1d(竖孔)在图12中是与缓冲室10c相连,但也能以从溢流弹簧204的外周连接至副室7a或者配置电磁吸入阀300的低压室(吸入通道10d)的方式朝下侧方向形成。设为如下构成:从柱塞2的轴向观察,溢流通道213相对于压力脉动降低机构9的最外周部而言形成于内周侧。由此,可以做成在不使泵体1大型化的情况下将异常高压燃料释放至低压通道10c的构成。
符号说明
1 泵体
2 柱塞
6 缸体
7 密封架
8 排出阀机构
9 压力脉动降低机构
10a 低压燃料吸入口
11 加压室
12 燃料排出口
13 柱塞密封件
30 吸入阀
40 阀杆施力弹簧
43 电磁线圈
200 溢流阀机构
201 溢流阀体
202 溢流阀
203 溢流阀架
204 溢流弹簧
300 电磁吸入阀机构。

Claims (22)

1.一种高压燃料供给泵,其特征在于,具备:
柱塞,其通过在缸体的内部往复运动来改变加压室的容积;
第一孔,其从泵体的外周面朝内周侧形成;
溢流阀机构,其配置于所述第一孔;以及
第二孔,其与所述第一孔连通,在所述溢流阀机构已开阀的情况下,将在所述加压室内加压后的较排出阀而言靠排出侧流路的燃料送回至缓冲室或者与所述缓冲室连通的柱塞密封室,
配置于所述第一孔的所述溢流阀机构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缸体的加压室侧最上端部而言配置在加压室侧,
所述第一孔的上端部与所述第二孔连结的位置相对于所述加压室的与缸体相反一侧的最上端部而言配置在缸体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燃料供给泵,其特征在于,
以覆盖所述第一孔的方式安装有排出接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燃料供给泵,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所述第一孔中的溢流阀体的直径比所述第二孔的直径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燃料供给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孔朝收纳有降低低压脉动的压力脉动降低机构的腔室开口,在向所述腔室开口的开口部与压力脉动降低机构之间设置有用于保持压力脉动降低机构的保持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燃料供给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构件形成有朝缓冲盖对所述压力脉动降低机构施力的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在所述开口部以外的部位对所述泵体的平面部施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燃料供给泵,其特征在于,
从柱塞轴向观察,所述第二孔相对于配置在所述缓冲室的压力脉动降低机构的最外周部而言形成于内周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燃料供给泵,其特征在于,
具备溢流弹簧,所述溢流弹簧配置于所述第一孔,而且对所述溢流阀机构的溢流阀施力,所述第二孔是从所述溢流弹簧的外周朝所述缓冲室或所述柱塞密封室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燃料供给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溢流阀机构配置在所述加压室的与缸体相反一侧的最上端部与所述缓冲室之间。
9.一种高压燃料供给泵,其特征在于,具备:
柱塞,其通过在缸体的内部往复运动来改变加压室的容积;
第一孔,其从泵体的外周面朝内周侧形成;
溢流阀机构,其配置于所述第一孔;以及
第二孔,其与所述第一孔连通,在所述溢流阀机构已开阀的情况下,将在所述加压室内加压后的较排出阀而言靠排出侧流路的燃料送回至缓冲室或者与所述缓冲室连通的柱塞密封室,
配置于所述第一孔的所述溢流阀机构相较于所述加压室的与缸体相反一侧的最上端部而言配置在缸体侧,
所述第一孔的上端部与所述第二孔连结的位置相对于所述加压室的与缸体相反一侧的最上端部而言配置在缸体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压燃料供给泵,其特征在于,
以覆盖所述第一孔的方式安装有排出接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压燃料供给泵,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所述第一孔中的溢流阀体的直径比所述第二孔的直径大。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压燃料供给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孔朝收纳有降低低压脉动的压力脉动降低机构的腔室开口,在向所述腔室开口的开口部与压力脉动降低机构之间设置有用于保持压力脉动降低机构的保持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高压燃料供给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构件形成有朝缓冲盖对所述压力脉动降低机构施力的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在所述开口部以外的部位对所述泵体的平面部施力。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压燃料供给泵,其特征在于,
从柱塞轴向观察,所述第二孔相对于配置在所述缓冲室的压力脉动降低机构的最外周部而言形成于内周侧。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压燃料供给泵,其特征在于,
具备溢流弹簧,所述溢流弹簧配置于所述第一孔,而且对所述溢流阀机构的溢流阀施力,所述第二孔是从所述溢流弹簧的外周朝所述缓冲室或所述柱塞密封室形成。
16.一种高压燃料供给泵,其特征在于,具备:
柱塞,其通过在缸体的内部往复运动来改变加压室的容积;
第一孔,其从泵体的外周面朝内周侧形成;
溢流阀机构,其配置于所述第一孔;以及
第二孔,其与所述第一孔连通,在所述溢流阀机构已开阀的情况下,将在所述加压室内加压后的较排出阀而言靠排出侧流路的燃料送回至缓冲室或者与所述缓冲室连通的柱塞密封室,
第一孔的上端部与所述第二孔连结的位置相对于所述缸体的加压室侧最上端部而言配置在加压室侧,
所述第一孔的上端部与所述第二孔连结的位置相对于所述加压室的与缸体相反一侧的最上端部而言配置在缸体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高压燃料供给泵,其特征在于,
以覆盖所述第一孔的方式安装有排出接头。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高压燃料供给泵,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所述第一孔中的溢流阀体的直径比所述第二孔的直径大。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高压燃料供给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孔朝收纳有降低低压脉动的压力脉动降低机构的腔室开口,在向所述腔室开口的开口部与压力脉动降低机构之间设置有用于保持压力脉动降低机构的保持构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高压燃料供给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构件形成有朝缓冲盖对所述压力脉动降低机构施力的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在所述开口部以外的部位对所述泵体的平面部施力。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高压燃料供给泵,其特征在于,
从柱塞轴向观察,所述第二孔相对于配置在所述缓冲室的压力脉动降低机构的最外周部而言形成于内周侧。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高压燃料供给泵,其特征在于,
具备溢流弹簧,所述溢流弹簧配置于所述第一孔,而且对所述溢流阀机构的溢流阀施力,所述第二孔是从所述溢流弹簧的外周朝所述缓冲室或所述柱塞密封室形成。
CN201780025723.9A 2016-05-27 2017-04-11 高压燃料供给泵 Active CN1091542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05760 2016-05-27
JP2016105760 2016-05-27
PCT/JP2017/014771 WO2017203861A1 (ja) 2016-05-27 2017-04-11 高圧燃料供給ポン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4264A CN109154264A (zh) 2019-01-04
CN109154264B true CN109154264B (zh) 2020-12-22

Family

ID=60411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25723.9A Active CN109154264B (zh) 2016-05-27 2017-04-11 高压燃料供给泵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301414A1 (zh)
EP (1) EP3467297B1 (zh)
JP (1) JP6633195B2 (zh)
CN (1) CN109154264B (zh)
WO (1) WO20172038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79370B2 (ja) * 2017-04-07 2020-11-04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高圧燃料ポンプ
KR101986017B1 (ko) * 2017-09-20 2019-09-03 주식회사 현대케피코 고압연료펌프
DE112019004550T5 (de) * 2018-10-19 2021-06-17 Hitachi Astemo, Ltd. Hochdruckkraftstoffpumpe
CN114502833B (zh) * 2019-11-13 2023-07-14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燃料供给泵
CN115398091A (zh) * 2020-05-21 2022-11-25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燃料泵
CN112412676A (zh) * 2020-10-21 2021-02-26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可调的燃油升压装置
US20220268265A1 (en) * 2021-02-23 2022-08-25 Delphi Technologies Ip Limited Fuel pump and damper cup thereof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43395A (ja) * 2002-05-24 2003-12-03 Hitachi Ltd 燃料ポンプ
JP2004218547A (ja) * 2003-01-15 2004-08-05 Bosch Automotive Systems Corp 高圧燃料ポンプ
EP1411238B1 (de) * 2002-10-15 2006-01-11 Robert Bosch Gmbh Druckbegrenzungsventil für ein Kraftstoffeinspritzsystem
CN102052220A (zh) * 2009-11-03 2011-05-11 马涅蒂-马瑞利公司 用于直接喷射系统的具有改进的阻尼装置的燃料泵
CN102434347A (zh) * 2010-09-23 2012-05-02 马涅蒂-马瑞利公司 用于直接喷射系统的燃料泵
CN103748351A (zh) * 2011-09-20 2014-04-23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高压燃料供给泵
CN104093969A (zh) * 2012-02-27 2014-10-08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具备电磁驱动型的吸入阀的高压燃料供给泵
WO2015098351A1 (ja) * 2013-12-27 2015-07-02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高圧燃料供給ポンプ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27411B4 (de) * 2002-10-15 2015-12-17 Robert Bosch Gmbh Druckbegrenzungsventil sowie Kraftstoffsystem mit einem solchen Druckbegrenzungsventil
DE102005033634A1 (de) * 2005-07-19 2007-01-25 Robert Bosch Gmbh Hochdruck-Kraftstoffpumpe für ein Kraftstoff-Einspritzsystem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JP5401360B2 (ja) * 2010-02-26 2014-01-29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高圧燃料供給ポンプ
JP5158219B2 (ja) * 2010-06-29 2013-03-0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リリーフ弁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高圧ポンプ
JP5664604B2 (ja) * 2011-08-23 2015-02-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高圧ポンプ
JP6470267B2 (ja) 2014-04-25 2019-02-13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高圧燃料供給ポンプ
JP5923549B2 (ja) * 2014-05-20 2016-05-24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高圧燃料供給ポンプ、及び高圧燃料供給ポンプ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43395A (ja) * 2002-05-24 2003-12-03 Hitachi Ltd 燃料ポンプ
EP1411238B1 (de) * 2002-10-15 2006-01-11 Robert Bosch Gmbh Druckbegrenzungsventil für ein Kraftstoffeinspritzsystem
JP2004218547A (ja) * 2003-01-15 2004-08-05 Bosch Automotive Systems Corp 高圧燃料ポンプ
CN102052220A (zh) * 2009-11-03 2011-05-11 马涅蒂-马瑞利公司 用于直接喷射系统的具有改进的阻尼装置的燃料泵
CN102434347A (zh) * 2010-09-23 2012-05-02 马涅蒂-马瑞利公司 用于直接喷射系统的燃料泵
CN103748351A (zh) * 2011-09-20 2014-04-23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高压燃料供给泵
CN104093969A (zh) * 2012-02-27 2014-10-08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具备电磁驱动型的吸入阀的高压燃料供给泵
WO2015098351A1 (ja) * 2013-12-27 2015-07-02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高圧燃料供給ポン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301414A1 (en) 2019-10-03
JPWO2017203861A1 (ja) 2018-12-06
CN109154264A (zh) 2019-01-04
EP3467297B1 (en) 2021-01-13
EP3467297A1 (en) 2019-04-10
WO2017203861A1 (ja) 2017-11-30
JP6633195B2 (ja) 2020-01-22
EP3467297A4 (en) 2020-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54264B (zh) 高压燃料供给泵
CN108026879B (zh) 高压燃料泵
JP4415929B2 (ja) 高圧燃料供給ポンプ
CN111322187B (zh) 高压燃料供给泵
CN109964025B (zh) 具有电磁吸入阀的高压燃料供给泵
JP2018087548A (ja) 高圧燃料供給ポンプ
CN110832188B (zh) 高压燃料泵
WO2018092538A1 (ja) 高圧燃料供給ポンプ
JP2019143562A (ja) 吐出弁機構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燃料供給ポンプ
CN111373140A (zh) 高压燃料供给泵
JP7178504B2 (ja) 燃料ポンプ
JP2019167897A (ja) 燃料供給ポンプ
JP2017145731A (ja) 高圧燃料供給ポンプ
JP2020172901A (ja) 高圧燃料供給ポンプ及び吸入弁機構
CN111989481B (zh) 燃料供给泵以及燃料供给泵的制造方法
JP6596542B2 (ja) バルブ機構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高圧燃料供給ポンプ
JP2019090365A (ja) 燃料供給ポンプ
CN112243474B (zh) 电磁阀和高压燃料供给泵
JP7385750B2 (ja) 燃料ポンプ
CN111989478B (zh) 高压燃料供给泵
US20240159208A1 (en) Electromagnetic Valve Mechanism and Fuel Pump
CN110809670B (zh) 电磁吸入阀以及具备该电磁吸入阀的高压燃料泵
JP6385840B2 (ja) バルブ機構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高圧燃料供給ポンプ
CN117999428A (zh) 电磁吸入阀和燃料供给泵
CN116964317A (zh) 燃料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Ibaraki

Patentee after: Hitachi astemo Co.,Ltd.

Address before: Ibaraki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