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99777B - 变速器的润滑油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变速器的润滑油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99777B
CN110799777B CN201880042900.9A CN201880042900A CN110799777B CN 110799777 B CN110799777 B CN 110799777B CN 201880042900 A CN201880042900 A CN 201880042900A CN 110799777 B CN110799777 B CN 1107997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bricating oil
rotating body
filter
lubricant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4290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99777A (zh
Inventor
寺岛幸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uzu Motors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uzu Motor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uzu Motors Ltd filed Critical Isuzu Motor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799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997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997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997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175/00Working-up used lubricants to recover useful products ; Clea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 Lubrica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变速器的润滑油净化装置,其在箱体的内部储存有润滑油,在配置在箱体的内部的旋转体上具有:润滑油的导入部,其被设置在由伴随旋转体的旋转的离心力所规定的上游侧;润滑油的排出部,其被设置在由伴随旋转体的旋转的离心力所规定的下游侧;以及过滤器,其被设置在从导入部到排出部的润滑油净化路径以净化润滑油。

Description

变速器的润滑油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变速器的润滑油净化装置,其净化储存在变速器内部的润滑油。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在箱体的内部配置多个轴以及齿轮来传递动力的变速器中,在箱体的内部储存润滑油,例如,通过旋转的齿轮搅起来向各轴或齿轮供给润滑油。
另外,已知在这样的变速器中,在箱体的内部,配置延长润滑油的寿命并且抑制润滑油恶化导致的不良情况的润滑油净化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该专利文献1公开的润滑油净化装置将捕获并净化(过滤)搅起的润滑油的一部分的过滤器配置在箱体的内部,在通过齿轮搅起的油中没有注入轴或齿轮的润滑油的搅起轨迹上配置过滤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5-0030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这样的现有技术文献公开的变速器的润滑油净化装置中,需要在箱体的内部没有注入轴或齿轮的润滑油的搅起轨迹上配置过滤器。因此,需要在狭窄的箱体内部确保用于配置过滤器的配置空间,从而产生了配置位置受到制约等的问题。
为了解决如上述的课题,本公开的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狭窄的箱体内部高效地配置过滤器的变速器的润滑油净化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公开的技术为变速器的润滑油净化装置,其在箱体的内部储存有润滑油,被配置在箱体的内部的旋转体包括:润滑油的导入部,被设置在由伴随旋转体的旋转的离心力所规定的上游侧;润滑油的排出部,被设置在由伴随旋转体的旋转的离心力所规定的下游侧;以及过滤器,被设置在从导入部到达排出部的润滑油净化路径中,净化润滑油。
另外,优选地,至少在旋转体位于旋转轨迹的下方时,过滤器浸渍在箱体的内部储存的润滑油中,至少在旋转体位于旋转轨迹的上方时,旋转体的过滤器从箱体的内部储存的润滑油中露出,并且在润滑油通过离心力从润滑油净化路径的上游侧向下游侧移动的过程中,通过过滤器净化润滑油。
另外,优选地,润滑油净化路径配置有导入部和排出部,使得向与润滑油通过旋转体的旋转而被搅起排出的排出方向交叉的方向排出净化后的润滑油。
另外,优选地,导入部被设置为在旋转体的径向上距离旋转体的旋转轴线第一距离,排出部被设置为在旋转体的径向上距离旋转体的旋转轴线第二距离,第二距离长于第一距离。
另外,优选地,导入部被设置在旋转体的轴线方向的至少一面侧,排出部被设置在旋转体的轴线方向的至少另一面侧。
另外,优选地,导入部被设置在旋转体的一面侧和另一面侧,排出部被设置在旋转体的一面侧和另一面侧。
另外,优选地,导入部被设置为在旋转体的径向上距离旋转体的旋转轴线第一距离,过滤器被设置在旋转体的径向上距离旋转体的旋转轴线第二距离,第二距离长于第一距离。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技术,能够在旋转体上设置过滤器,能够在狭窄的箱体内部高效地配置过滤器。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实施方式的变速器的润滑油净化装置的变速器的一个示例的剖视图。
图2是应用第一实施方式的变速器的润滑油净化装置的沿着图1的A-A线的变速器的概要的剖视图。
图3是被应用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速器的润滑油净化装置的齿轮的剖视图。
图4是应用第二实施方式的变速器的润滑油净化装置的沿着图1的A-A线的变速器的概要的剖视图。
图5是被应用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变速器的润滑油净化装置的齿轮的剖视图。
图6是应用第三实施方式的变速器的润滑油净化装置的沿着图1的A-A线的变速器的概要的剖视图。
图7是被应用于第三实施方式的变速器的润滑油净化装置的副轴的剖视图。
图8A表示被应用于第四实施方式的变速器的润滑油净化装置的副轴轴承,是在润滑油净化路径的内部配置过滤器的示例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8B是在图8A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副轴轴承中,在润滑油净化路径的出口配置过滤器的示例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变速器的润滑油净化装置进行说明。此外,对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它们的名称和功能也相同。因此,将不再重复关于它们的详细说明。此外,为了说明方便,在图1中,将图示左侧称为动力传递方向的输入侧(一端侧),将图示右侧称为动力传递方向的输出侧(另一端侧)。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下的各方向与车体安装时的车体的上下相同。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前后左右上下的各方向设为与车辆前进行驶时由驾驶员观察到的前后左右上下相同,进行说明。因此,左右方向与车宽方向同义。但是,前后左右上下方向并不局限于表示严格意义上的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例如,前后左右方向并不局限于以水平面内为基准,上下方向并不局限于以铅直方向为基准,包含在功能性的意义上表示各方向的情况。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变速器1包括输入轴2、主轴3、动力输出轴4、副轴5、离合器壳6、变速器箱7。
输入轴2是经由离合器轴传递在省略图示的引擎所生成的旋转驱动力的轴部件。在输入轴2的输出侧端部安装有初级从动齿轮8,初级从动齿轮8兼作为可旋转地支承主轴3的输入侧端部的轴承。此外,输入轴2通过花键结合不可相对旋转地支承初级从动齿轮8,并且经由轴承可相对旋转地支承主轴3。
主轴3与输入轴2同轴配置,除初级从动齿轮8之外,还安装有具有多个变速齿轮9和套筒10的从动齿轮组11。
动力输出轴4与主轴3同轴配置在主轴3的输出侧端部。动力输出轴4的输出侧端部连接省略图示的汽车传动轴。
副轴5与输入轴2和主轴3平行配置。在副轴5安装有驱动齿轮组14,驱动齿轮组14具有与初级从动齿轮8啮合的初级驱动齿轮12和多个变速齿轮13。该驱动齿轮组14的各变速齿轮13与从动齿轮组11的变速齿轮9啮合。
离合器壳6和变速器箱7是形成变速器1中的壳体的部件。离合器壳6配置在输入侧,变速器箱7配置在输出侧。离合器壳6和变速器箱7通过以离合器壳6的输出侧端部的凸缘部6a和变速器箱7的输入侧端部的凸缘部7a对接的方式彼此接合,在液密状态下形成收纳空间15。
收纳空间15中收纳构成从动齿轮组11和驱动齿轮组14的各种部件。收纳空间15中储存有以副轴5的轴线附近为液面的润滑油OL。由此,形成副轴5、初级驱动齿轮12、多个变速齿轮13的下半部分左右浸渍在润滑油OL中的状态。
初级驱动齿轮12以及变速齿轮13旋转时,通过该旋转搅起润滑油OL,能够向包括初级从动齿轮8和变速齿轮9的从动齿轮组11供给润滑油OL。
离合器壳6在凸缘部6a的输入侧一体地包括分隔壁6b,分隔壁6b可旋转地支承输入轴2的输出侧端部附近和副轴5的输入侧端部,划分收纳空间15的输入侧。分隔壁6b上支承有可旋转地支承输入轴2的输出侧端部的轴承16以及可旋转地支承副轴5的输入侧端部的轴承17。
具体而言,在分隔壁6b上形成有支承轴承17的开口6c。为了从分隔壁6b的外侧(输入侧)确保收纳空间15的液密状态,通过盖18覆盖开口6c。此外,盖18也可以与分隔壁6b一体。
在变速器箱7中,在凸缘部7a的输出侧一体地具有分隔壁7b,分隔壁7b可旋转地支承动力输出轴4的输入侧端部附近和副轴5的输出侧端部,划分收纳空间15的输出侧。分隔壁7b上设置有可旋转地支承副轴5的输出侧端部的轴承19。此外,关于主轴3的输出侧端部(或者动力输出轴4的输入侧端部),被分隔壁7b经由轴承(未图示)可旋转地支承。
这样,分隔壁6b和分隔壁7b形成作为箱体内部的收纳空间15,该收纳空间15收纳包含实现作为变速器1的动力传递功能的多个各轴2、3、4、5以及各齿轮8、9、12、13的动力传递部件。
此外,构成从动齿轮组11的、输入轴2、主轴3、动力输出轴4、初级从动齿轮8、变速齿轮9、套筒10等的各构成部件能够使用公知结构的部件。因此,省略它们的更详细的说明。
构成驱动齿轮组14的、副轴5、初级驱动齿轮12、变速齿轮13能够使用公知的技术的部件作为实现动力传递功能的部件结构。
此外,初级从动齿轮8和变速齿轮9、以及,初级驱动齿轮12和变速齿轮13实现对各轴2、3、4、5的动力传递的功能实质上是相同的,直径(齿数比)或厚度等的齿轮特性适当不同。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变速齿轮9和变速齿轮13的关系为主进行说明,但在初级从动齿轮8和初级驱动齿轮12的关系中,用括号标记写出对应的附图标记省略其的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在变速齿轮13(及/或初级驱动齿轮12)中,形成有例如副轴5贯通大致圆盘状的齿轮主体13a(12a)的中央的贯通孔13b(12b)。另外,在齿轮主体13a(12a)的外周面,形成有齿轮齿13c(12c)。进一步,在靠近齿轮主体13a(12a)的外周的多个位置,形成有重量减轻部13d(12d)。
齿轮齿13c(12c)与形成在变速齿轮9(及/或初级从动齿轮8)的外周面的齿轮齿9a(8a)啮合。此外,齿轮齿9a(8a)和齿轮齿13c(12c)的啮合可以是平齿轮或斜齿轮的任一方形成的。
根据变速齿轮13(12)的直径(齿数比)或厚度等的齿轮特性以适当的大小或数量形成重量减轻部13d(12d)。因此,在图示的例子中,在以副轴5的轴线为中心的放射状的均等位置设置5处,但其数量或大小并不受限定。此外,该重量减轻部13d(12d)可以根据需要形成在变速齿轮9(8)上。
如图3所示,重量减轻部13d(12d)形成在齿轮主体13a(12a)的正反面,具有向各面开口并且沿着作为旋转体的变速齿轮13(及/或初级驱动齿轮12)的径向(以及周方向)的角部形成为剖面R状的底面。在各重量减轻部13d(12d)的外周侧内部设置有过滤器20。
由此,在作为旋转体的变速齿轮13(及/或初级驱动齿轮12)的重量减轻部13d(12d)形成有:润滑油OL的导入部13e(12e),在通过伴随变速齿轮13(12)的旋转的离心力所规定的上游侧即内周侧(距离旋转轴线的径向上的第一距离)包括沿着径向的底面形状为剖面R状的部位;以及润滑油OL的排出部13f(12f),在通过伴随旋转离心力所规定的下游侧即外周侧(距离旋转轴线的径向上的第二距离,在此第二距离长于第一距离)包括沿着径向的底面形状为剖面R状的部位。因此,重量减轻部13d(12d)具有从导入部13e(12e)到达排出部13f(12f)的润滑油净化路径13g(12g)。
过滤器20被设置在从导入部13e(12e)到达排出部13f(12f)的润滑油净化路径13g(12g)的下游侧即靠近外周,能够净化润滑油OL。由此,利用变速齿轮13(及/或初级驱动齿轮12)的重量减轻部13d(12d),不用设置特别的过滤器保持构件等,就能够通过润滑油净化路径13g(12g)和过滤器20构成润滑油净化装置。此外,在径向上距离作为旋转体的变速齿轮13(及/或初级驱动齿轮12)的旋转轴线第一距离设置导入部13e(12e)时,可以以长于该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设置过滤器20。
过滤器20是具有吸水性并且能够捕获并且过滤润滑油OL所包含的杂质的物质,例如,能够使用海绵等的发泡体、安装有毛毡状过滤器的过滤器组件、由包含聚四氟乙烯(PTFE)等的非反应性材料覆盖的过滤器组件等。另外,在过滤器20使用发泡体的情况下,可以制成含有捕获(吸附)杂质的效果高的活性炭等的合成发泡体等。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变速器1的润滑油净化装置通过在旋转体即变速齿轮13(及/或初级驱动齿轮12)直接设置过滤器20,能够在狭窄的收纳空间15中高效地配置过滤器20。具体而言,在收纳空间15中储存有润滑油OL的变速器1的润滑油净化装置中,被配置在收纳空间15的变速齿轮13(以及初级驱动齿轮12)包括:润滑油OL的导入部13e(12e),被设置在由伴随变速齿轮13(12)的旋转的离心力所规定的上游侧;润滑油OL的排出部13f(12f),被设置在由伴随变速齿轮13(12)的旋转的离心力所规定的下游侧;以及过滤器20,被设置在从导入部13e(12e)到达排出部13f(12f)的润滑油净化路径13g(12g)上,净化润滑油OL。
接着,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速器1的润滑油净化装置的作用。在上述结构中,通过从省略图示的引擎传递动力的转矩,输入轴2旋转。来自该输入轴2的转矩通过初级从动齿轮8的齿轮齿8a与初级驱动齿轮12的齿轮齿12c的啮合被传递给副轴5。
副轴5旋转时,变速齿轮9的齿轮齿9a与对应于该变速齿轮9的变速齿轮13的齿轮齿13c彼此啮合相互旋转。并且,根据变速挡数,套筒10在主轴3的轴上移位从而连接对应的变速齿轮9和主轴3,副轴5的转矩经由主轴3传递给动力输出轴4。
在此,变速齿轮13(12)其下半部分左右浸入储存在收纳空间15的润滑油OL中。因此,变速齿轮13(12)伴随该旋转直接搅起润滑油OL,主要向与其彼此啮合的变速齿轮9(8)供给搅起的润滑油OL1。此外,润滑油OL1中包含由表面张力附着于齿轮齿13c(12c)的状态下附着于变速齿轮9(8)的齿轮齿9a(8a)的润滑油。
另一方面,变速齿轮13(12)在至少位于旋转轨迹的下方时,过滤器20浸渍在储存在收纳空间15中的润滑油OL中,通过过滤器20的吸水特性来吸水(吸油)润滑油OL。
由此,变速齿轮13(12)旋转,至少位于旋转轨迹的上方时,过滤器20从储存在收纳空间15中的润滑油OL中露出。
并且,通过伴随该旋转的离心力,由过滤器20吸水(吸油)后的润滑油OL作为沿着排出部13f(12f)的底面形状在过滤器20的内部移动的过程中被净化了的润滑油OL3被排出。
进一步,附着在变速齿轮13(12)的表面的润滑油的一部分或附着或被引导到重量减轻部13d(12d)的底面,即润滑油净化路径13g(12g)的导入部13e(12e)的润滑油OL2通过伴随旋转的离心力而被过滤器20重新吸水(吸油),作为沿着排出部13f(12f)的底面形状在过滤器20的内部移动的过程中被净化了的润滑油OL3排出。
这样,变速器1的润滑油净化装置将被过滤器20直接或通过旋转时的离心力而吸水(吸油)的润滑油OL、OL2在沿着润滑油净化路径13g(12g)通过过滤器20的过程中净化后的状态下排出,还原为收纳空间15中储存的润滑油OL。
由此,收纳空间15中储存的润滑油OL通过变速齿轮13(12)的旋转而被搅拌并净化(过滤)。
在此,润滑油净化路径13g(12g)配置有导入部13e(12e)和排出部13f(12f),使得沿着作为通过变速齿轮13(12)的旋转搅起润滑油OL的润滑油OL1被排出的排出方向,即与径向交叉的轴线方向,排出净化后的润滑油OL。
由此,能够使供给到变速齿轮9(8)的润滑油OL1与净化还原为收纳空间15中储存的润滑油OL的润滑油OL3独立,能够有效地净化收纳空间15中储存的润滑油OL。
[第二实施方式]
图4和图5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下面,针对与基于上述图1~图3说明的变速器1的润滑油净化装置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详细的说明,仅针对特有的结构进行说明。
该第二实施方式所示的变速齿轮13(12)包括:大致圆盘状的齿轮主体13a(12a);形成在齿轮主体13a(12a)的中央、副轴5贯通的贯通孔13b(12b);与变速齿轮9(8)的齿轮齿9a(8a)啮合的齿轮齿13c(12c);以及靠近齿轮主体13a(12a)的外周在多个位置形成在两面的重量减轻部13d(12d)。
根据变速齿轮13(12)的直径(齿数比)或厚度等的齿轮特性以适当的大小或数量形成重量减轻部13d(12d)。
如图5所示,重量减轻部13d(12d)形成在齿轮主体13a(12a)的正反面,具有向各面开口并且沿着径向(以及周方向)的角部形成为剖面R状的底面。在各重量减轻部13d(12d)的底面,形成有从一面侧的内周侧朝向另一面侧的外周侧倾斜的引导孔13h(12h)。在该引导孔13h(12h)设置有过滤器20。
由此,作为旋转体的变速齿轮13(及/或初级驱动齿轮12)的重量减轻部13d(12d)在一面侧形成有润滑油OL的导入部13e(12e),其在由伴随变速齿轮13(12)的旋转的离心力所规定的上游侧即内周侧包含沿着径向的底面形状为剖面R状的部位;在另一面侧形成有润滑油OL的排出部13f(12f),其在由伴随变速齿轮13(12)的旋转的离心力所规定的下游侧即外周侧包含沿着径向的底面形状为剖面R状的部位。因此,重量减轻部13d(12d)具有从一面侧的导入部13e(12e)经由引导孔13h(12h)到达另一面侧的排出部13f(12f)的润滑油净化路径13i(12i)。
并且,过滤器20被设置在润滑油净化路径13i(12i)的中间部即引导孔13h(12h)能够净化润滑油OL,润滑油净化路径13i(12i)为从一面侧的导入部13e(12e)经由引导孔13h(12h)到达另一面侧的排出部13f(12f)。由此,利用变速齿轮13(及/或初级驱动齿轮12)的重量减轻部13d(12d),不用设置特别的过滤器保持构件等,就能够通过润滑油净化路径13i(12i)和过滤器20构成润滑油净化装置。
在上述结构中,变速齿轮13(12)其下半部分左右浸入储存在收纳空间15中的润滑油OL中。因此,变速齿轮13(12)伴随该旋转以这种状态搅起润滑油OL,主要向与其彼此啮合的变速齿轮9(8)供给搅起的润滑油OL1。此外,润滑油OL1中包含由表面张力附着于齿轮齿13c(12c)的状态下附着于变速齿轮9(8)的齿轮齿9a(8a)的润滑油。
另一方面,变速齿轮13(12)在至少位于旋转轨迹的下方时,过滤器20浸渍在储存在收纳空间15中的润滑油OL中,通过过滤器20的吸水特性来吸水(吸油)润滑油OL。
由此,变速齿轮13(12)旋转,至少在位于旋转轨迹的上方时,过滤器20从收纳空间15中储存的润滑油OL中露出。
并且,通过伴随该旋转的离心力,由过滤器20吸水(吸油)了的润滑油OL作为在沿着从一面侧的内周侧朝向另一面侧的外周侧倾斜的引导孔13h(12h)在过滤器20的内部移动的过程中作为被净化的润滑油OL3排出。
进一步,附着在变速齿轮13(12)的表面的润滑油的一部分或附着或被引导到重量减轻部13d(12d)的底面,即润滑油净化路径13i(12i)的导入部13e(12e)的润滑油OL2通过伴随旋转的离心力而被过滤器20重新吸水(吸油),作为沿着从一面侧的内周侧朝向另一面侧的外周侧倾斜的引导孔13h(12h)在过滤器20的内部移动的过程中被净化的润滑油OL3被排出。
这样,变速器1的润滑油净化装置将被过滤器20直接或通过旋转时的离心力而吸水(吸油)的润滑油OL、OL2在沿着润滑油净化路径13i(12i)通过过滤器20的过程中净化后的状态下排出,还原为收纳空间15中储存的润滑油OL。
由此,收纳空间15中储存的润滑油OL通过变速齿轮13(12)的旋转而被搅拌并净化(过滤)。
在此,润滑油净化路径13i(12i)配置有导入部13e(12e)和排出部13f(12f),使得沿着作为通过变速齿轮13(12)的旋转搅起润滑油OL的润滑油OL1被排出的排出方向,即与径向交叉的轴线方向,排出净化后的润滑油OL。
由此,能够使供给至变速齿轮9(8)的润滑油OL1与净化还原为收纳空间15中储存的润滑油OL的润滑油OL3独立,能够有效地净化收纳空间15中储存的润滑油OL。
[第三实施方式]
图6和图7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下面,针对与基于上述图1~图3说明的变速器1的润滑油净化装置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详细的说明,仅针对特有的结构进行说明。
该第三实施方式所示的副轴5上形成有沿着轴线方向贯通的轴上贯通孔5a,以及一端连通于轴上贯通孔5a且另一端向外周面开口的方式沿着径向延伸的一个以上的放射状贯通孔5b。此外,能够在沿着轴线方向的多处,没有由变速齿轮13堵塞的位置配置放射状贯通孔5b。并且,放射状贯通孔5b在配置在沿着轴线方向的多处的情况下,能够改变放射方向的相位或者数量来配置。另外,在该放射状贯通孔5b设置有过滤器20。
由此,作为旋转体的副轴5具有从向轴上贯通孔5a的轴端面(一端或者两端)开口的开口端(导入部),到达向放射状贯通孔5b的周壁面开口的开口端(放出部)的润滑油OL的润滑油净化路径5c。
并且,过滤器20被设置在从轴上贯通孔5a(以及浸入润滑油OL中的放射状贯通孔5b)到达放射状贯通孔5b的开口端的润滑油净化路径5c的中间部,能够净化润滑油OL。由此,利用副轴5,不用设置特别的过滤器保持构件等,就能够通过润滑油净化路径5c和过滤器20构成润滑油净化装置。
在上述结构中,副轴5其下半部分左右进入储存在收纳空间15中的润滑油OL中。因此,副轴5能够伴随该旋转从轴上贯通孔5a和放射状贯通孔5b吸入润滑油OL,并且至少位于旋转轨迹的下方时,过滤器20浸渍在收纳空间15中储存的润滑油OL中,通过过滤器20的吸水特性来吸水(吸油)润滑油OL。
由此,副轴5旋转,至少位于旋转轨迹的上方时,过滤器20从收纳空间15中储存的润滑油OL中露出。
并且,通过伴随该旋转的离心力,由过滤器20吸水(吸油)后的润滑油OL,作为沿着放射状贯通孔5b在过滤器20的内部移动的过程中被净化的润滑油OL3而被排出。
这样,变速器1的润滑油净化装置将由过滤器20吸水(吸油)后的润滑油OL在沿着润滑油净化路径5c通过过滤器20的过程中净化的状态下排出,还原为收纳空间15中储存的润滑油OL。
由此,收纳空间15中储存的润滑油OL通过变速齿轮13(12)的旋转被搅拌并净化(过滤)。
[第四实施方式]
图8A表示第四实施方式。下面,针对与基于上述图1~图3说明的变速器1的润滑油净化装置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详细的说明,仅针对特有的结构进行说明。
该第四实施方式所示的副轴5的轴承17(19)包括:环状的固定侧座圈22,被安装于分隔壁6b(7b),形成有由多个滚珠(或滚轮)形成的转动体21转动的轨道面22a;以及环状的旋转侧座圈23,被安装于副轴5,形成有多个滚轮转动的轨道面23a。
固定侧座圈22作为被固定在轴承17(19)的外轮发挥功能,旋转侧座圈23被固定于副轴5,作为与副轴5一体地旋转的内轮发挥功能。
固定侧座圈22的轨道面22a与旋转侧座圈23的轨道面23a存在间隔且相互平行,并且从内周侧(旋转侧)向外周侧(固定侧)倾斜,形成有隔着转动体21向与副轴5的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间隙24。
间隙24形成将其内周侧的开口端作为导入部、将其外周侧的开口端作为放出部的润滑油净化路径25。在润滑油净化路径25的比转动体21靠外周侧,设置有被固定于旋转侧座圈23的过滤器20。此外,过滤器20形成为环状。
由此,作为旋转体的轴承17(19)具有从间隙24的内周侧的开口端(导入部)起,到达间隙24的外周侧的开口端(放出部)的润滑油OL的润滑油净化路径25。
并且,过滤器20被设置在浸入润滑油OL的间隙24中,能够净化润滑油OL。由此,利用轴承17(19),不用设置特别的过滤器保持构件等,能够通过润滑油净化路径25和过滤器20构成润滑油净化装置。
在上述结构中,轴承17(19)其下半部分左右浸入收纳空间15中储存的润滑油OL中。因此,伴随副轴5的旋转能够从间隙24吸入润滑油OL,并且至少位于旋转轨迹的下方时,过滤器20浸渍在收纳空间15中储存的润滑油OL中,通过过滤器20的吸水特性来吸水(吸油)润滑油OL。
由此,环状的旋转侧座圈23和过滤器20与副轴5一体地旋转,至少在位于旋转轨迹的上方时,过滤器20从收纳空间15中储存的润滑油OL中露出。
并且,通过伴随该旋转的离心力,由过滤器20吸水(吸油)后的润滑油OL作为沿着间隙24在过滤器20的内部移动的过程中被净化的润滑油OL3排出。
这样,变速器1的润滑油净化装置将由过滤器20吸水(吸油)的润滑油OL在沿着润滑油净化路径5c通过过滤器20的过程中净化后的状态下排出,还原为收纳空间15中储存的润滑油OL。
由此,收纳空间15中储存的润滑油OL通过变速齿轮13(12)的旋转一边被搅拌一边被净化(过滤)。
此外,如图8B所示,过滤器20可以是以堵住间隙24的放出部侧的方式固定在副轴5或旋转侧座圈23的端面。
但是,本公开的变速器的润滑油净化装置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技术性的范围内,包括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设计变更的方案。
例如,第二实施方式所示的过滤器20可以在没有形成重量减轻部13d(12d)的部位,作为贯通齿轮主体13a(12a)的正反面的倾斜的贯通孔。另外,可以不是第三实施方式所示的轴上贯通孔5a。进一步,能够对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组合第三实施方式和第四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的至少一方。
本申请基于2017年6月26日提出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特愿2017-124454),其内容作为参照引用至此。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具有能够在旋转体上设置过滤器,具有能够在狭窄的箱体内部高效地配置过滤器的效果,在变速器的润滑油净化装置等中是有用的。
[附图标记说明]
1…变速器
2…输入轴
3…主轴
4…动力输出轴
5…副轴
5c…润滑油净化路径
6…离合器壳(箱体)
7…变速器箱(箱体)
10…套筒
11…从动齿轮组
12…初级驱动齿轮(旋转体)
13…变速齿轮(旋转体)
13g…润滑油净化路径
15…收纳空间(箱体的内部)
16…轴承
17…轴承
19…轴承
20…过滤器
OL…润滑油

Claims (5)

1.一种变速器的润滑油净化装置,其在箱体的内部储存有润滑油,所述变速器的润滑油净化装置在被配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的旋转体上具有:
所述润滑油的导入部,被设置在由伴随所述旋转体的旋转的离心力所规定的上游侧;
所述润滑油的排出部,被设置在由伴随所述旋转体的旋转的离心力所规定的下游侧;以及
过滤器,被设置于从所述导入部到达所述排出部的润滑油净化路径中,净化所述润滑油,
所述导入部被设置在所述旋转体的轴线方向的至少一面侧,
所述排出部被设置在所述旋转体的所述轴线方向的至少另一面侧,所述另一面侧的所述排出部被设置在比所述一面侧的所述导入部更靠所述旋转体的外周侧,
所述导入部被设置为在所述旋转体的径向上距离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轴线第一距离,
所述过滤器被设置为在所述旋转体的径向上距离所述旋转体的所述旋转轴线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长于所述第一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的润滑油净化装置,
所述旋转体:
至少在位于旋转轨迹的下方时,所述过滤器浸渍在所述箱体的内部储存的所述润滑油中,
至少在位于旋转轨迹的上方时,所述过滤器从所述箱体的内部储存的所述润滑油中露出,并且所述润滑油通过离心力从所述润滑油净化路径的上游侧向下游侧移动的过程中,由所述过滤器净化所述润滑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的润滑油净化装置,
所述润滑油净化路径中,
配置有所述导入部和所述排出部,使得向与由所述旋转体的旋转搅起并排出所述润滑油的排出方向交叉的方向排出净化后的所述润滑油。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器的润滑油净化装置,
所述导入部被设置为在所述旋转体的径向上距离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轴线第一距离,
所述排出部被设置为在所述旋转体的径向上距离所述旋转体的所述旋转轴线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长于所述第一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的润滑油净化装置,
所述导入部被设置在所述旋转体的所述一面侧以及所述另一面侧,
所述排出部被设置在所述旋转体的所述一面侧以及所述另一面侧。
CN201880042900.9A 2017-06-26 2018-06-18 变速器的润滑油净化装置 Active CN1107997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24454A JP6981060B2 (ja) 2017-06-26 2017-06-26 変速機の潤滑油浄化装置
JP2017-124454 2017-06-26
PCT/JP2018/023055 WO2019003971A1 (ja) 2017-06-26 2018-06-18 変速機の潤滑油浄化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99777A CN110799777A (zh) 2020-02-14
CN110799777B true CN110799777B (zh) 2023-04-18

Family

ID=64740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42900.9A Active CN110799777B (zh) 2017-06-26 2018-06-18 变速器的润滑油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981060B2 (zh)
CN (1) CN110799777B (zh)
WO (1) WO201900397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05411B2 (en) * 2018-02-28 2021-08-31 Sikorsky Aircraft Corporation Secondary lubrication for gears and gearbox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41294U (ja) * 1982-06-30 1984-09-20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油溜室内部の異物除去装置
JPS59141294A (ja) * 1983-02-01 1984-08-13 富士通電装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板間のフラツトケ−ブル接続方法
JPH01158823U (zh) * 1988-04-25 1989-11-02
JPH0222444U (zh) * 1988-07-29 1990-02-14
JPH0441117U (zh) * 1990-03-02 1992-04-08
JP2606006Y2 (ja) * 1993-01-11 2000-09-11 愛知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クラッチ軸給油構造
JPH0671918U (ja) * 1993-03-24 1994-10-07 光洋精工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ーシール
JP2010054025A (ja) * 2008-08-29 2010-03-11 Aisin Ai Co Ltd 変速機の潤滑構造
JP2011064211A (ja) * 2009-09-15 2011-03-31 Aisin Ai Co Ltd 変速機
WO2012128054A1 (ja) * 2011-03-22 2012-09-27 Ntn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付き転がり軸受、及び、そのフィルタ付き転がり軸受を備えた走行装置
JP2013119918A (ja) * 2011-12-08 2013-06-17 Aisin Seiki Co Ltd 動力伝達装置
JP6071140B2 (ja) * 2013-08-05 2017-02-01 株式会社ツバキE&M スクリュージャッキ
DE102016100141B4 (de) * 2015-01-29 2017-08-24 American Axle & Manufacturing, Inc. Kraftübertragungsvorrichtung mit Kupplung und mit Filterele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03971A1 (ja) 2019-01-03
CN110799777A (zh) 2020-02-14
JP6981060B2 (ja) 2021-12-15
JP2019006918A (ja) 2019-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51389B2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潤滑構造
JP6743792B2 (ja) 車両用ブリーザ装置
CN110799777B (zh) 变速器的润滑油净化装置
CN103328855B (zh) 自动变速器
JP2006162039A (ja) 自動車等の変速装置
CN110832229B (zh) 变速器的润滑油净化装置
JP2021099107A (ja)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の潤滑装置
CN114450506B (zh) 传动装置
WO2021048941A1 (ja) 伝動装置
KR102138850B1 (ko) 전기자동차 구동장치
CN110799778B (zh) 变速器的润滑油净化装置
CN109296738A (zh) 车辆的分动结构
JP2013060976A (ja) 終減速装置の潤滑構造
JP2012149692A (ja) 差動装置
JP3450536B2 (ja) 電気自動車用パワートレーンの構造
JP5051254B2 (ja) ハイブリッド駆動装置
JP5018874B2 (ja) 円錐摩擦リング式無段変速装置
JP7241670B2 (ja) 車両用駆動伝達装置
JP7267987B2 (ja) オイル供給構造
JP7278694B2 (ja) オイル供給構造
JP6065928B2 (ja) 車両の駆動装置
CN114423968B (zh) 传动装置
WO2021048938A1 (ja) 伝動装置
JPWO2017142060A1 (ja) 動力伝達装置
JP2004278665A (ja) 回転伝動機構の潤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