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97710A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97710A
CN110797710A CN201911050936.4A CN201911050936A CN110797710A CN 110797710 A CN110797710 A CN 110797710A CN 201911050936 A CN201911050936 A CN 201911050936A CN 110797710 A CN110797710 A CN 1107977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contact
state
electronic device
driv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509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97710B (zh
Inventor
李乐乐
马玉春
陈俊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5093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977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97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9771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23904 priority patent/WO2021083121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977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977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被驱动组件和第一控制件,所述第一控制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或者,所述第一控制件设置于所述被驱动组件上,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容置孔,所述被驱动组件可沿所述容置孔回缩至所述第一壳体之内或至少部分伸出于所述第一壳体之外。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减少电子设备上开设的容置孔的数量,进而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整体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电子设备上一般设置有多个物理控制件,用于实现部分功能的快速控制。例如:物理控制件包括电源控制件、音量调高控制件或者音量调低控制件等。在实际的运用中,电子设备上一般会开设有多个容置孔,且每个物理控制件均可以容置于上述容置孔内。因此,由于当前电子设备上开设有多个容置孔,从而导致电子设备的整体强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电子设备的整体强度较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被驱动组件和第一控制件,所述第一控制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或者,所述第一控制件设置于所述被驱动组件上,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容置孔,所述被驱动组件可沿所述容置孔回缩至所述第一壳体之内或至少部分伸出于所述第一壳体之外;
当所述被驱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之内时,所述被驱动组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在所述第一控制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情况下,当所述被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被驱动组件的侧壁与所述第一控制件错位分布,所述第一控制件处于第一状态;当所述被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被驱动组件的侧壁与所述第一控制件相对分布,所述第一控制件处于第二状态;
在所述第一控制件设置于所述被驱动组件上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控制件设置于所述被驱动组件的侧壁,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触发部,当所述被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控制件与所述触发部错位分布,所述第一控制件处于第一状态;当所述被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控制件与所述触发部相对分布,所述第一控制件处于第二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第一壳体上可以只设置一个容置孔,而第一控制件可以设置在被驱动组件上或者电子设备的第一壳体内,这样,从而减少了电子设备上开设的容置孔的数量,进而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整体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七;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10、被驱动组件20和第一控制件30,所述第一控制件30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0内,或者,所述第一控制件30设置于所述被驱动组件20上,所述第一壳体10上开设有容置孔11,所述被驱动组件20可沿所述容置孔11回缩至所述第一壳体10之内或至少部分伸出于所述第一壳体10之外;
当所述被驱动组件20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0之内时,所述被驱动组件20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在所述第一控制件30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0内的情况下,当所述被驱动组件2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被驱动组件20的侧壁与所述第一控制件30错位分布,所述第一控制件30处于第一状态;当所述被驱动组件2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被驱动组件20的侧壁与所述第一控制件30相对分布,所述第一控制件30处于第二状态;
在所述第一控制件30设置于所述被驱动组件20上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控制件30设置于所述被驱动组件20的侧壁,所述第一壳体10内设置有触发部,当所述被驱动组件2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控制件30与所述触发部错位分布,所述第一控制件30处于第一状态;当所述被驱动组件2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控制件30与所述触发部相对分布,所述第一控制件30处于第二状态。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可以参见以下表述:
当第一控制件30设置于第一壳体10内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检测第一控制件30与被驱动组件20的侧壁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确定第一控制件30处于相应的状态。例如:当被驱动组件20处于第一位置时,被驱动组件20的侧壁与第一控制件30错位分布,则可以控制第一控制件30处于第一状态,当被驱动组件20处于第二位置时,被驱动组件20的侧壁与第一控制件30相对分布,第一控制件30处于第二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具体类型可以与第一控制件30的类型对应。例如:第一状态可以为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中的一种,而第二状态则为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中的另一种,此时第一控制件30可以为电源开关;即当第一状态为开启状态时,则第二状态为关闭状态;当第一状态为关闭状态时,则第二状态为开启状态。这样,当电源开关处于开启状态时,可以控制电子设备处于亮屏状态,或者控制电子设备重新启动;当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时,可以控制电子设备处于熄屏状态。从而使得对电子设备的状态控制更加方便和便捷。
其中,第一壳体10也可以被称作为中框。另外,第一控制件30的具体类型在此不作限定,例如:第一控制件30可以为光学传感器、电容、电感、应变片、弹片或者物理按键等。具体的,第一控制件30可以为电源开关,当然,第一控制件30也可以为截屏键。另外,第一控制件30还可以为音量调节控制键以及AI助手触发按键等其他功能按键。
当然,第一控制件30还可以为距离传感器,则第一状态可以为处于向电子设备的处理器发送第一检测信号的状态和向电子设备的控制器发送第二检测信号的状态中的一种,则第二状态为向电子设备的处理器发送第一控制信号的状态和向电子设备的处理器发送第二控制信号的状态中的另一种。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控制信号可以用于控制电子设备处于亮屏状态,第二控制信号可以用于控制电子设备处于熄屏状态。
当第一控制件30设置于被驱动组件20的侧壁上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检测第一控制件30与触发部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确定第一控制件30处于第一状态或者第二状态。具体控制原理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控制件30设置于第一壳体10内的情况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当第一控制件30设置于第一壳体10内的情况下,被驱动组件20的侧壁与第一控制件30错位分布或者相对分布,可以指的是被驱动组件20的整个侧壁与第一控制件30错位分布或者相对分布,当然,也可以指的是被驱动组件20的侧壁的某一部分(例如侧壁的中间部分)与第一控制件30错位分布或者相对分布;还可以指的是位于被驱动组件20的侧壁上的某一部件与第一控制件30错位分布或者相对分布。具体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同理,当第一控制件30设置于被驱动组件20上时,第一控制件30与触发部错位分布或者相对分布,同样可以是第一控制件30与整个触发部错位分布或者相对分布;也可以是与触发部的某一部分(例如触发部的中间部分)错位分布或者相对分布;还可以是与位于触发部上的某个部件错位分布或者相对分布。具体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另外,可以控制被驱动组件20处于伸出于第一壳体外的状态,从而使得第一控制件30也可以显露于第一壳体10外,从而可以通过控制第一控制件30处于第一状态或者第二状态(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可以分别为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中的一种,即开启状态对应第一控制件被触发,关闭状态对应第一控制件未被触发),进而控制电子设备处于相应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触发部的具体类型在此不做限定,例如:触发部可以为一金属片,也可以为一特定部件(该特定部件可以为某一功能器件或者用于安装该功能器件的安装底座等)。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控制件30可以与电子设备的处理器电连接,例如:第一控制件30可以与处理器的通用输入输出口(General Purpose Input Output,GPIO)电连接。
其中,被驱动组件20可以与容置孔11的形状适配,例如:容置孔11可以为矩形孔,则被驱动组件20的形状也可以为矩形;容置孔11可以为圆形孔,则被驱动组件20的形状也可以为圆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第一壳体10上可以只设置一个容置孔11,而第一控制件30可以设置在被驱动组件20上或者电子设备的第一壳体10内,这样,从而减少了电子设备上开设的容置孔11的数量,进而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整体强度。
可选的,参见图1-4,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控制件40;
在所述第一控制件30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0内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控制件40设置于所述被驱动组件20的侧壁上;
在所述第一控制件30设置于所述被驱动组件20上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控制件40设置于所述触发部上。
其中,第二控制件40和第一控制件30的类型可以相同,当然也可以不相同,例如:第二控制件40和第一控制件30可以均为光学传感器,这样,第二控制件40和第一控制件30均可以用于检测第一控制件30和第二控制件40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可以根据第一控制件30和第二控制件40之间的位置关系来确定第一控制件30处于第一状态或者第二状态,控制原理可以参见上个实施例中的相应表述,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第二控制件40和第一控制件30的类型也可以不相同,例如:第一控制件30可以为光学传感器,而第二控制件40则可以为金属片,这样,同样可以根据第一控制件30和第二控制件40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确定第一控制件30处于第一状态或者第二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控制件40,且第一控制件30还可以与其他零部件电连接,这样,可以通过检测第一控制件30和第二控制件40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确定第一控制件30的状态,进而控制上述其他零部件处于相应的状态,可以使得对其他零部件的状态控制更加方便。
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件30和所述第二控制件40中一者为距离传感器,当所述第二控制件4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控制件40与所述第一控制件30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当所述第二控制件4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控制件40与所述第一控制件30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不相同。
其中,距离传感器的具体类型在此不做限定,例如:距离传感器可以为光学传感器或者声波传感器。当第一控制件30和第二控制件40均为距离传感器时,第一控制件30和第二控制件40可以相互检测彼此之间的位置关系。
其中,第一距离可以大于第二距离;当然,第一距离也可以小于第二距离。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之间的大小关系可以根据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来确定。
例如:当第一位置位于第二位置上方时,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当第一位置位于第二位置的下方时,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位置位于第二位置的上方,可以理解为:第一位置比第二位置更靠近容置孔11在第一壳体10上的开口位置;同理,当第一位置位于第二位置的下方,可以理解为:第一位置比第二位置更远离容置孔11在第一壳体10上的开口位置。
参见图5和图6,图5表示第一控制件30设置于被驱动组件20的侧面上,且被驱动组件20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表示第一控制件30设置于被驱动组件20的侧面上,且被驱动组件20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中的A表示第一距离,图6中的B表示第二距离。需要说明的是,图5和图6中第一控制件30与第二控制件40之间的距离指的是,第一控制件30的中心位置与第二控制件40的中心位置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控制件30和第二控制件40中至少一者为距离传感器,而距离传感器可以通过准确的检测第一控制件30和第二控制件40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更加准确的确定第一控制件30和第二控制件40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而提高了对第一控制件30和第二控制件40之间的位置关系检测的准确度。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控制件30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0内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0之内的安装底座;当所述被驱动组件2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安装底座与所述被驱动组件20的侧壁相对分布,所述第一控制件30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朝向所述被驱动组件20的表面上。
其中,安装底座的具体类型在此不做限定,例如:安装底座的外形可以为圆形或者矩形;安装底座可以采用金属或者塑料材料制成。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电子设备还包括固定设置于第一壳体10之内的安装底座,且第一控制件30设置于安装底座朝向被驱动组件20的表面上,从而加强了对第一控制件30的固定效果。
可选的,参见图1,所述被驱动组件20包括第二壳体21;
在所述第一控制件30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0内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控制件40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21朝向所述第一控制件30的侧壁上,在此情况下,当所述第一控制件3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控制件40与所述第一控制件30相对分布。
其中,被驱动组件20上还可以包括功能器件22,而功能器件22可以嵌设于第二壳体21上。需要说明的是,功能器件22的具体类型在此不做限定,例如:功能器件22可以为摄像头模组、补光灯、受话器或者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等。优选的,功能器件22为摄像头模组。这样,可以无需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开设用于放置摄像头模组的收容孔,从而增大了显示屏上用于显示的面积,增大了电子设备的屏占比。
其中,第二壳体21的形状以及尺寸可以与容置孔11的形状以及尺寸相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被驱动组件20包括第二壳体21,且第二控制件40可以设置于第二壳体21上的侧壁上,从而加强了对第二控制件40的固定效果。
可选的,参见图3和图4,所述第一控制件30和所述第二控制件40均为导电片;
当所述被驱动组件20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控制件30和所述第二控制件40不接触;当所述被驱动组件20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控制件30和所述第二控制件40电连接。
其中,当第一控制件30和第二控制件40均为导电片,且被驱动组件20在第一位置时,参见图3,第一控制件30和第二控制件40不接触,且第一控制件30和第二控制件40错位分布,这时第一控制件30处于第一状态(此时第一状态可以为导电断开状态),则与第一控制件30电连接的零部件可以处于关闭状态;当被驱动组件20在第二位置时,参见图4,第一控制件30和第二控制件40电连接,且第一控制件30和第二控制件40相对设置,此时第一控制件30处于第二状态(此时第二状态即为导电导通状态),从而可以控制欲第一控制件30电连接的零部件可以处于开启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控制件30和第二控制件40均为导电片,由于导电片为常用零部件,从而降低了使用成本。
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件30包括触点,所述第二控制件40为导电片;
当所述被驱动组件2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触点与所述导电片不接触;当所述被驱动组件2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触点与所述导电片电连接;或者,
当所述被驱动组件2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触点与所述导电片电连接;当所述被驱动组件2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触点与所述导电片不接触。
其中,触点的形状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例如:触点可以为半球形触点或者四方体形状等。另外,导电片的具体材质也在此不做限定,例如:导电片可以为金属片,例如:镍片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控制件30包括触点,第二控制件40为导电片,当触点和导电片处于电连接时,以及触点和导电片不接触时,可以控制与触点电连接或者导电片电连接的零部件处于相应状态(例如开启状态或者关闭状态),这样,可以方便的控制上述零部件处于相应状态。另外,通过触点与导电片控制零部件的状态的可靠性较高。
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件30包括第一触点31和第二触点32;
当所述被驱动组件2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导电片与所述第一触点31和所述第二触点32中的至少一者不接触;当所述被驱动组件2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导电片与所述第一触点31和所述第二触点32接触,所述第一触点31通过所述导电片与所述第二触点32电连接;或者,
当所述被驱动组件2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导电片与所述第一触点31和所述第二触点32接触,所述第一触点31通过所述导电片与所述第二触点32电连接;当所述被驱动组件2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导电片与所述第一触点31和所述第二触点32中的至少一者不接触。
其中,参见图7和图8,图7和图8表示第二控制件40设置于被驱动组件20的侧壁上,第一控制件30设置于第一壳体10内的情况下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另外,第一触点31和第二触点32中的一者可以通过柔性电路板与电子设备的处理器电连接,第一触点31和第二触点32中的另一者可以接地;例如,参见图7和图8,第二控制件40可以为金属导电片,则第二控制件40未与第一触点31和第二触点32电连接的情况下(参见图7),第一触点31相对于第二触点32更靠近第二控制件40设置,且第一触点31通过GPIO与处理器33电连接,另外,第一触点31还可以与电源34通过限流电阻35连接,电源34可以给第一触点31提供恒定直流电压V0,第二触点32接地。
例如:参见图7,当导电片与第一触点31和第二触点32均不接触,或者导电片与第二触点32不接触时,第一触点31上的GPIO与V0等电位,处于高电平;参见图8,当导电片与第一触点31和第二触点32均导通时,第一触点31和第二触点32通过导电片形成短路,此时GPIO被拉低至低电平,从而使得处理器33上可以产生控制信号,上述控制信号可以用于控制电子设备的某一零部件执行相应功能(例如:开启或者关闭)。
另外,参见图1和图2,图1和图2均表示第一控制件30设置于第一壳体10内,第二控制件40设置于被驱动组件20的侧壁上,且第一控制件30包括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第二控制件40为导电片。其中,图1表示导电片与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不接触的情况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导电片与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电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控制件30包括第一触点31和第二触点32,第二控制件40为导电片,且只有导电片与第一触点31和第二触点32接触时,第一触点31和第二触点32才会电连接,进而控制控制信号的产生,与导电片与第一触点31或者第二触点32接触即可产生控制信号的方式相比,避免了导电片误与第一触点31或第二触点32接触,从而产生控制信号现象的发生,提升了安全性。另外,还可以简化电子设备的装配过程。
可选的,参见图1和图2,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触点底座50,所述触点底座50与所述第一壳体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均固定设置于所述触点底座50上。
其中,触点底座50的具体形状在此不做限定,例如:触点底座50可以为平板状的,当然,触点底座50也可以为圆形状。
其中,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可以通过柔性电路板设置于触点底座50上。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均固定设置于触点底座50上,这样,可以增强对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的固定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件30和所述第二控制件40均为电感。
其中,当所述被驱动组件2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控制件30与所述第二控制件40错位分布;当所述被驱动组件2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控制件30与所述第二控制件40相对分布。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控制件30和第二控制件40均为电感,从而使得第一控制件30和第二控制件40无须接触,即可以控制电子设备处于相应状态,从而使得控制更加方便,避免了第一控制件30和第二控制件40因为接触从而失效的现象的发生。
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件30和所述第二控制件40均为极板。
其中,当所述被驱动组件2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控制件30与所述第二控制件40错位分布,两个极板不相对,因此两极板不构成平行板电容;当所述被驱动组件2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控制件30与所述第二控制件40相对分布,形成平行板电容结构。因此,在本方案中,可以通过检测电容的容值确定被驱动组件的位置,上述的电感实施方式与本实施方式原理相近,因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控制件30和第二控制件40均为极板,从而使得第一控制件30和第二控制件40同样可以无须接触,即可以控制电子设备处于相应状态,从而使得控制更加方便,避免了第一控制件30和第二控制件40因为接触从而失效的现象的发生。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驱动组件60,所述驱动组件60和所述被驱动组件20连接,所述驱动组件60可驱动所述被驱动组件20沿所述容置孔11回缩至所述第一壳体10之内或至少部分伸出于所述第一壳体10之外。
其中,驱动组件60可以包括电机61、丝杠62和电机支架63,电机61与丝杠62转动连接,电机支架63套设于丝杠62上,且可以沿着丝杠62滑动。电机61可以带动丝杠62转动,进而带动电机支架63沿着丝杠62滑动,而电机支架63可以与被驱动组件20固定连接,这样,可以带动被驱动组件20沿容置孔11滑动。
当然,电机支架63与被驱动组件20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弹簧64以及弹簧支架65,这样,可以增强被驱动组件20的避震效果,增强对被驱动组件20的保护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弹簧64可以在电机61转动时,通过电机支架63传递的电机61产生的驱动力驱动被驱动组件20沿容置孔11伸出于第一壳体10外或者回缩至第一壳体10内;弹簧支架65用来支撑弹簧;电机61负责转动产生驱动被驱动组件20沿容置孔11伸出于第一壳体10外或者回缩至第一壳体10内的驱动力;电机支架63负责传递电机61的驱动力到弹簧64。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驱动组件60,驱动组件60用于驱动被驱动组件20运动,这样,由于设置有专门的驱动组件60,从而增强了对被驱动组件20的驱动效果。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限位件70,所述限位件70与所述第一壳体10固定连接,当所述被驱动组件20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限位件70与所述驱动组件60贴合。
其中,限位件70上可以设置有弹性件,且弹性件可以位于限位件70与驱动组件60之间。例如:弹性件可以为橡胶圈。这样,限位件70与驱动组件60贴合时,弹性件可以在限位件70与驱动组件60之间起到缓冲效果,减少限位件70与驱动组件60之间直接接触造成损伤的现象的发生。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限位件70,可以对驱动组件60形成阻挡作用,避免驱动组件70驱动被驱动组件20运动时,驱动组件70超出预设活动范围,进而造成被驱动组件20被损伤的现象的发生。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被驱动组件和第一控制件,所述第一控制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或者,所述第一控制件设置于所述被驱动组件上,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容置孔,所述被驱动组件可沿所述容置孔回缩至所述第一壳体之内或至少部分伸出于所述第一壳体之外;
当所述被驱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之内时,所述被驱动组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在所述第一控制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情况下,当所述被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被驱动组件的侧壁与所述第一控制件错位分布,所述第一控制件处于第一状态;当所述被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被驱动组件的侧壁与所述第一控制件相对分布,所述第一控制件处于第二状态;
在所述第一控制件设置于所述被驱动组件上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控制件设置于所述被驱动组件的侧壁,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触发部,当所述被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控制件与所述触发部错位分布,所述第一控制件处于第一状态;当所述被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控制件与所述触发部相对分布,所述第一控制件处于第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控制件;
在所述第一控制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控制件设置于所述被驱动组件的侧壁上;
在所述第一控制件设置于所述被驱动组件上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控制件设置于所述触发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状态为开启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关闭状态;或者,
所述第一状态为关闭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开启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件和所述第二控制件中至少一者为距离传感器,当所述第二控制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控制件与所述第一控制件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当所述第二控制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控制件与所述第一控制件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不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之内的安装底座;当所述被驱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安装底座与所述被驱动组件的侧壁相对分布,所述第一控制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朝向所述被驱动组件的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被驱动组件包括第二壳体;
在所述第一控制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控制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朝向所述第一控制件的侧壁上;
当所述第一控制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控制件与所述第一控制件相对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件和所述第二控制件均为导电片;
当所述被驱动组件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控制件和所述第二控制件不接触;当所述被驱动组件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控制件和所述第二控制件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件包括触点,所述第二控制件为导电片;
当所述被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触点与所述导电片不接触;当所述被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触点与所述导电片电连接;或者,
当所述被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触点与所述导电片电连接;当所述被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触点与所述导电片不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件包括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
当所述被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导电片与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中的至少一者不接触;当所述被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导电片与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接触,所述第一触点通过所述导电片与所述第二触点电连接;或者,
当所述被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导电片与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接触,所述第一触点通过所述导电片与所述第二触点电连接;当所述被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导电片与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中的至少一者不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触点底座,所述触点底座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均固定设置于所述触点底座上。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件和所述第二控制件均为电感。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件和所述第二控制件均为极板。
CN201911050936.4A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电子设备 Active CN1107977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50936.4A CN110797710B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电子设备
PCT/CN2020/123904 WO2021083121A1 (zh) 2019-10-31 2020-10-27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50936.4A CN110797710B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97710A true CN110797710A (zh) 2020-02-14
CN110797710B CN110797710B (zh) 2021-08-20

Family

ID=69440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50936.4A Active CN110797710B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97710B (zh)
WO (1) WO202108312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83121A1 (zh) * 2019-10-31 2021-05-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21083116A1 (zh) * 2019-10-31 2021-05-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084407A1 (en) * 2015-09-23 2017-03-23 Tdk Taiwan Corp. Button mechanism
CN106933478A (zh) * 2017-03-06 2017-07-0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及控制方法
CN206921022U (zh) * 2017-06-23 2018-01-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207530918U (zh) * 2017-10-30 2018-06-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8696679A (zh) * 2018-03-30 2018-10-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209390487U (zh) * 2018-09-12 2019-09-13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滑动开关装置和包含其的电子笔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35018B2 (en) * 2006-06-28 2008-10-14 Inventec Corporation Hidden image capturing device
CN205038650U (zh) * 2015-10-13 2016-02-17 北京壹人壹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5676963B (zh) * 2016-02-29 2017-11-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摄像头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207530914U (zh) * 2017-10-20 2018-06-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支架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9379468B (zh) * 2018-12-15 2020-05-1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10797710B (zh) * 2019-10-31 2021-08-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084407A1 (en) * 2015-09-23 2017-03-23 Tdk Taiwan Corp. Button mechanism
CN106933478A (zh) * 2017-03-06 2017-07-0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及控制方法
CN206921022U (zh) * 2017-06-23 2018-01-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207530918U (zh) * 2017-10-30 2018-06-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8696679A (zh) * 2018-03-30 2018-10-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209390487U (zh) * 2018-09-12 2019-09-13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滑动开关装置和包含其的电子笔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83121A1 (zh) * 2019-10-31 2021-05-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21083116A1 (zh) * 2019-10-31 2021-05-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83121A1 (zh) 2021-05-06
CN110797710B (zh) 2021-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97710B (zh) 一种电子设备
EP0372045B1 (en) Metering pulse generators
US20140039693A1 (en) Input/output connector contact cleaning
CN203746713U (zh) 拉线开关及其安装构造
KR20070041720A (ko) 1 회 작동 상태 검출 방법 및 장치
CN110825168B (zh) 一种电子设备和控制件控制方法
CN103168192A (zh) 便携工具中的安全系统
KR20090032269A (ko) 터치 키를 구비한 휴대용 통신 장치
CN110727210A (zh) 一种电子设备
JP6373449B2 (ja) 測定装置
JP3158304U (ja) 力覚センサのシングルバスラインモジュール及び圧力検知式のタッチスクリーン
CN108111642A (zh) 电子装置及其显示组件的控制方法
CN110764568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0708900B (zh) 一种电子设备
KR102029902B1 (ko) 포스 터치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버튼 구조체
JP5440376B2 (ja) タッチセンサ、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該タッチセンサを用いた情報伝達方法
CN105827229A (zh) 一种压力感应模组、压力感应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9120033B (zh) 电子设备及无线充电系统
KR101419746B1 (ko) 배터리 셀의 swelling 감지장치
CN202975256U (zh) 探片器
CN211001167U (zh) 一种自动夹合的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
CN114113681B (zh) 加速度传感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
JP5042052B2 (ja) 電子歩数計
US20210382526A1 (en) Display device
CN219919024U (zh) 一种拍摄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