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01167U - 一种自动夹合的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夹合的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01167U
CN211001167U CN201921893413.1U CN201921893413U CN211001167U CN 211001167 U CN211001167 U CN 211001167U CN 201921893413 U CN201921893413 U CN 201921893413U CN 211001167 U CN211001167 U CN 2110011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ody
circuit board
conductive
main frame
typ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9341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天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pring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pring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pring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pring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9341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011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011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011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夹合的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包括主架体、分布在主架体两侧且配合夹持手机的两组夹臂,以及设在主架体上用于驱动两组夹臂夹合的驱动组件;主架体设置有供手机倚靠的倚靠面;主架体上与倚靠面相背的内表面固设有第一导电件;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还包括设置在主架体上的电路板,以及固设在电路板上的触控芯片;驱动组件、第一导电件以及触控芯片均与电路板电连接并受其控制;采用电容式触发,与以往的红外测距方式和异物检测方式相比,一方面能有效降低误判率,提高车载支架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另一方面,较之线圈,作为电容式触摸按键的导电件更容易提纯,生产工艺简单,工作性能也更为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夹合的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支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夹合的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
背景技术
为了便于驾驶时快速放置手机,车主常会在车上配置车载支架。目前车载支架上两组夹臂自动夹合多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实现:一是红外测距方式,二是利用线圈进行异物检测的方式。但这两种方式都有较大的误判几率,从而导致无手机的情况下,两组夹臂也自动夹合,不仅会分散车主的注意力,也容易夹伤人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自动夹合的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构造一种自动夹合的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包括主架体、分布在所述主架体两侧且配合夹持手机的两组夹臂,以及设在所述主架体上用于驱动两组所述夹臂夹合的驱动组件;所述主架体设置有供手机倚靠的倚靠面;其中,所述主架体上与所述倚靠面相背的内表面固设有第一导电件;所述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架体上的电路板,以及固设在所述电路板上的触控芯片;所述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导电件以及所述触控芯片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并受其控制。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电件为铜箔。
优选的,所述主架体包括后壳和绝缘挡片;所述绝缘挡片与所述后壳固定;所述倚靠面设置在所述绝缘挡片背离所述后壳一侧;所述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导电件以及所述电路板均设置在所述后壳上;
所述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还包括供所述第一导电件附着的导电架;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电路板均与所述导电架导通;所述后壳设置有避让所述导电架的避让通槽。
优选的,所述电路板与所述主架体固定;所述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还包括导通所述导电架和所述电路板的第一弹簧顶针;所述第一弹簧顶针针管与所述电路板固定,且针轴抵紧所述导电架。
优选的,所述导电架包括供所述第一导电件附着的第一架体、位于所述后壳背离所述绝缘挡片一侧的第二架体,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的第三架体;所述第一架体至所述第三架体,三者一体成型;所述后壳朝向所述绝缘挡片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架体适配的安装槽;所述第二架体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避让通槽用于避让所述第三架体。
优选的,所述导电架为铜片。
优选的,所述主架体上与设置有所述第一导电件的内表面相邻的一组内侧表面均固设有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二导电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导电件为铜箔;所述主架体的内侧表面为曲面。
优选的,所述电路板与所述主架体固定;所述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还包括导通所述第二导电件和所述电路板的第二弹簧顶针;所述第二弹簧顶针针管与所述电路板固定,且针轴抵紧所述第二导电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导电件作为电容式触摸按键,当用户手指靠近或触摸电容式触摸按键时,总感应电容值增加,触控芯片向电路板输出按键被按下信号,从而控制驱动组件启动,使得两组夹臂夹合,从而即可夹住手机;采用电容式触发,与以往的红外测距方式和异物检测方式相比,一方面能有效降低误判率,提高车载支架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另一方面,较之线圈,作为电容式触摸按键的导电件更容易提纯,生产工艺简单,工作性能也更为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自动夹合的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自动夹合的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自动夹合的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1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A2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自动夹合的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主架体10、分布在主架体10两侧且配合夹持手机的两组夹臂11,以及设在主架体10上用于驱动两组夹臂11夹合的驱动组件12;主架体10设置有供手机倚靠的倚靠面180;主架体10上与倚靠面180相背的内表面固设有第一导电件13;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还包括设置在主架体10上的电路板14,以及固设在电路板14上的触控芯片(图中未示出);驱动组件12、第一导电件13以及触控芯片均与电路板14电连接并受其控制所示,第一导电件13作为电容式触摸按键,当用户手指靠近或触摸电容式触摸按键时,总感应电容值增加,触控芯片向电路板14输出按键被按下信号,从而控制驱动组件12启动,使得两组夹臂11夹合,从而即可夹住手机;采用电容式触发,与以往的红外测距方式和异物检测方式相比,一方面能有效降低误判率,提高车载支架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另一方面,较之线圈,作为电容式触摸按键的导电件更容易提纯,生产工艺简单,工作性能也更为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将电容触控原理用于车载支架的夹合控制均属于本方案的保护范围,基于电容触控原理上的二次延伸也属于本方案的保护范围。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导电件13为铜箔,铜箔纤细轻薄,柔软度好,安装时可以很好地附着在曲面上,安装便捷;同时,由于铜箔有较高的纯度,且能保持与曲面的良好贴合,可以使得电容触控效果更稳定。需要说明的是,导电件优选为铜箔,但也可以是其他导电材料。
其中,优选的,如图5所示,驱动组件12包括套设有从动涡轮15的丝杆轴16、与从动涡轮15啮合的主动蜗杆17,以及驱动主动蜗杆17转动的电机18;丝杆轴16上设置有两段反向的外螺纹,两组夹臂11都套设在丝杆轴16上,从而在丝杆轴16转动时,夹臂11即可沿着丝杆轴16前后移动;除了上述列举的一种情况,也可采用其他形式的驱动组件,在此不进行一一列举。
如图1至图3所示,主架体10包括后壳19和绝缘挡片110;绝缘挡片110与后壳19固定;倚靠面180设置在绝缘挡片110背离后壳19一侧;驱动组件12、第一导电件13以及电路板14均设置在后壳19上;
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还包括供第一导电件13附着的导电架111;第一导电件13和电路板14均与导电架111导通;后壳19设置有避让导电架111的避让通槽181,从而第一导电件13更靠近倚靠面180,能更灵敏地感知触发行为;同时,与直接跟铜箔电连接相比,增设导电架作为铜箔和电路板14电连接的桥梁,可以实现更稳定的电连接效果。
如图2和图3所示,电路板14与主架体10固定;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还包括导通导电架111和电路板14的第一弹簧顶针112;第一弹簧顶针112针管与电路板14固定,且针轴抵紧导电架111,选用弹簧顶针进行电连接,装配方便且电连接效果好。
如图2和图4所示,导电架111包括供第一导电件13附着的第一架体113、位于后壳19背离绝缘挡片110一侧的第二架体114,以及连接第一架体113和第二架体114的第三架体115;第一架体113至第三架体115,三者一体成型;后壳19朝向绝缘挡片110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架体113适配的安装槽;第二架体114与电路板14电连接;避让通槽用于避让第三架体。
如图4所示,导电架111为铜片,导电效果好且成本低。
如图2和图3所示,主架体10上与设置有第一导电件13的内表面相邻的一组内侧表面均固设有第二导电件116,一方面,第一导电件13和第二导电件116均是起电容式触摸按键的作用,第一导电件13对应夹臂11的夹合,第二导电件116对应夹臂11的松开。第二导电件116作为电容式触摸按键,当用户手指靠近或触摸电容式触摸按键时,总感应电容值增加,触控芯片向电路板14输出按键被按下信号,从而控制驱动组件12启动,使得两组夹臂11松开,从而即可取出手机;第二导电件116与电路板14电连接。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导电件116为铜箔,铜箔纤细轻薄、柔软度好,安装之后也无须增设防回弹组件;主架体10的内侧表面为曲面,使得产品整体更加美观。
如图2和图3所示,电路板14与主架体10固定;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还包括导通第二导电件116和电路板14的第二弹簧顶针117;第二弹簧顶针117针管与电路板14固定,且针轴抵紧第二导电件116,选用弹簧顶针进行电连接,便于装配,且能有稳定的电连接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自动夹合的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包括主架体、分布在所述主架体两侧且配合夹持手机的两组夹臂,以及设在所述主架体上用于驱动两组所述夹臂夹合的驱动组件;所述主架体设置有供手机倚靠的倚靠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体上与所述倚靠面相背的内表面固设有第一导电件;所述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架体上的电路板,以及固设在所述电路板上的触控芯片;所述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导电件以及所述触控芯片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并受其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件为铜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体包括后壳和绝缘挡片;所述绝缘挡片与所述后壳固定;所述倚靠面设置在所述绝缘挡片背离所述后壳一侧;所述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导电件以及所述电路板均设置在所述后壳上;
所述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还包括供所述第一导电件附着的导电架;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电路板均与所述导电架导通;所述后壳设置有避让所述导电架的避让通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主架体固定;所述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还包括导通所述导电架和所述电路板的第一弹簧顶针;所述第一弹簧顶针针管与所述电路板固定,且针轴抵紧所述导电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架包括供所述第一导电件附着的第一架体、位于所述后壳背离所述绝缘挡片一侧的第二架体,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的第三架体;所述第一架体至所述第三架体,三者一体成型;所述后壳朝向所述绝缘挡片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架体适配的安装槽;所述第二架体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避让通槽用于避让所述第三架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架为铜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体上与设置有所述第一导电件的内表面相邻的一组内侧表面均固设有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二导电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件为铜箔;所述主架体的内侧表面为曲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主架体固定;所述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还包括导通所述第二导电件和所述电路板的第二弹簧顶针;所述第二弹簧顶针针管与所述电路板固定,且针轴抵紧所述第二导电件。
CN201921893413.1U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自动夹合的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 Active CN2110011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93413.1U CN211001167U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自动夹合的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93413.1U CN211001167U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自动夹合的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01167U true CN211001167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499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93413.1U Active CN211001167U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自动夹合的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011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4339A1 (zh) * 2022-01-13 2023-07-20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键以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4339A1 (zh) * 2022-01-13 2023-07-20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键以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00673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11001167U (zh) 一种自动夹合的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
CN209805884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1491132U (zh) 可利用触摸屏拍照的手持电子终端
US20040105538A1 (en) Telephone with a capacitive environment sensor
CN111130528A (zh) 压力传感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6896962B (zh) 触摸屏及电子装置
CN110797710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1323564Y (zh) 新式触摸式按键
CN201263032Y (zh) 直流电机碳刷磨损感应报警装置
CN109814739A (zh) 一种主动式电容笔
CN204836126U (zh) 一种电容式感应触摸遥控器
CN215494169U (zh) 一种金属检测笔
US20100259489A1 (en) Touch control display apparatus and position indicator thereof
CN205921576U (zh) 用于智能水表的防水触摸按键
CN206741649U (zh) 一种火灾报警探测器
CN210831070U (zh) 电动支架
CN108345359A (zh) 一种触摸终端设备
JP2000321150A5 (zh)
CN102367982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2578461A (zh) 一种按键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9673779U (zh) 一种电子书翻页装置的夹持结构
CN220672213U (zh) 一种应用于设备状态采集的声纹识别装置
CN220693186U (zh) 一种防遗忘手机支架
CN217716836U (zh) 电池进液检测电路以及电池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