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97183B - 无线充电线圈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充电线圈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97183B
CN110797183B CN201810860189.XA CN201810860189A CN110797183B CN 110797183 B CN110797183 B CN 110797183B CN 201810860189 A CN201810860189 A CN 201810860189A CN 110797183 B CN110797183 B CN 1107971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layer
current
inner layer
circuit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6018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97183A (zh
Inventor
李成佳
袁刚
刘衍
王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qisheng Precision Electronics Qinhuangdao Co Ltd
Avary Holding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qisheng Precision Electronics Qinhuangdao Co Ltd
Avary Holding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qisheng Precision Electronics Qinhuangdao Co Ltd, Avary Holding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qisheng Precision Electronics Qinhuangda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6018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97183B/zh
Priority to TW108118458A priority patent/TWI6919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971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971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971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971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41Printed circuit co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04Printed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5/00Coils
    • H01F5/003Printed circuit coils

Abstract

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提供第一弹性体及第二弹性体并拉伸第一弹性体及第二弹性体;分别在拉伸态的第一弹性体及第二弹性体上制作形成第一内层线路层及第二内层线路层,第一内层线路层及第二内层线路层均包括多条相互平行的线路,第一内层线路层的线路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内层线路层的线路的延伸方向分别与第一弹性体及第二弹性体的拉伸方向垂直;释放拉力,使处于拉伸态的第一弹性体及第二弹性体回缩至原始状态,从而分别形成第一线路基板中间体及第二线路基板中间体;压合第一线路基板中间体及第二线路基板中间体,第一内层线路层的线路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内层线路层的线路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线圈。

Description

无线充电线圈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线圈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当无线充电技术将要成为消费电子领域的新宠时,使用软性线路板制作无线充电线圈就成为一种趋势。现在常采用挠性线路板制作无线充电线圈,一般是采用厚铜双面板制作导电线路,进而形成无线充电线圈,然而,厚铜不易于制作线路间距小的线路,且厚铜制作之线路若不进行填充而暴露于空气中,将会有线路被氧化及污染的风险,因此无法实现线圈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厚铜细间距、能够实现线圈小型化的无线充电线圈及其制作方法。
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第一弹性体及一第二弹性体并拉伸该第一弹性体及该第二弹性体;分别在拉伸态的该第一弹性体及第二弹性体的表面上制作形成一第一内层线路层及一第二内层线路层,该第一内层线路层及该第二内层线路层均包括多条相互平行的线路,该第一内层线路层的线路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二内层线路层的线路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且分别与该第一弹性体及该第二弹性体的拉伸方向垂直;释放拉力,使处于拉伸态的该第一弹性体及该第二弹性体回缩至原始状态,从而分别形成第一线路基板中间体及第二线路基板中间体;压合该第一线路基板中间体及第二线路基板中间体,并使得该第一内层线路层及该第二内层线路层电连接,且该第一内层线路层的线路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二内层线路层的线路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在释放拉力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分别在该第一内层线路层及/或该第二内层线路层上涂布一第一异方性导电胶及/或一第二异方性导电胶,该第一异方性导电胶及该第二异方性导电胶为具有垂直方向导电而水平方向不导电的特性的异方性导电胶,该第二内层线路层通过该第一异方性导电胶及/或该第二异方性导电胶与该第一内层线路层电连接。
进一步地,在“压合该第一线路基板中间体及第二线路基板中间体”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在该第二线路基板中间体的该第二内层线路层上贴合一胶片,该胶片上形成有多个第二贯通孔,多个该第二贯通孔内填充有导电胶,该第二内层线路层通过该导电胶与该第一内层线路层电连接。
进一步地,在“压合该第一线路基板中间体及第二线路基板中间体,并使得该第一内层线路层及该第二内层线路层电连接”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步骤:进行第二次压合,使得该胶片填充在该第一内层线路层及该第二内层线路层的线路之间,以将该第一线路基板中间体与该第二线路基板中间体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地,该第一内层线路层包括一第一电流流入线路、至少一第一电流过度线路及一第一电流流出线路,该第二内层线路层包括一第二电流流入线路、至少一第二电流过度线路及一第二电流流出线路,该第一电流流入线路与该第二电流流入线路电连接,该第一电流过度线路与该第二电流过度线路电连接,该第一电流流出线路与该第二电流过度线路电连接;该第一线路基板中间体还包括一外接线路层,该外接线路层包括一电流输入线路及一电流输出线路;该电流输入线路及该电流输出线路分别与该第一电流流入线路及该第一电流流出线路或第二电流流出线路电连接。
进一步地,该第一内层线路层及该第二内层线路层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化学镀、电镀、压铜箔的方法分别在拉伸态的第一弹性体的表面上形成一铜箔层;通过影像转移制程将该铜箔层分别制作形成该第一内层线路层及该第二内层线路层。
一种无线充电线圈,该无线充电线圈包括一第一弹性体、形成在该第一弹性体上的第一内层线路层、一第二弹性体及形成在该第二弹性体上的第二内层线路层,该第一内层线路层与该第二内层线路层电连接,该第一内层线路层及该第二内层线路层均包括多条相互平行的线路,该第一内层线路层的线路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二内层线路层的线路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且分别与该第一弹性体及该第二弹性体的拉伸方向垂直。
进一步地,该第一内层线路层及该第二内层线路层之间通过一异方性导电胶电连接,该异方性导电胶具有垂直方向导电而水平方向不导电的特性。
进一步地,该第一内层线路层及该第二内层线路层之间通过一胶片相粘结,该胶片包括多个第二贯通孔,每个该第二贯通孔填充有导电材,该第一内层线路层及该第二内层线路层之间通过该导电材电连接。
进一步地,该第一内层线路层包括一第一电流流入线路、至少一第一电流过度线路及一第一电流流出线路,该第二内层线路层包括一第二电流流入线路、至少一第二电流过度线路及一第一电流流出线路,该第一电流流入线路与该第二电流流入线路电连接,该第一电流过度线路与该第二电流过度线路电连接,该第一电流流出线路与该第二电流过度线路电连接;该无线充电线圈还包括一形成在该第一弹性体上且与该第一内层线路层相背的外接线路层,该外接线路层包括一电流输入线路及一电流输出线路;该电流输入线路及该电流输出线路分别与该第一电流流入线路及该第一电流流出线路或第二电流流出线路电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无线充电线圈及其制作方法,1)采用能够自由伸缩的弹性体作为绝缘材料,并在拉伸的弹性体上形成线路,之后,释放弹性体受到的拉力,使之恢复原状,如此,可以缩小相邻线路之间的间距,从而便于形成厚铜细间距的线路,有利于实现线圈小型化;2)在拉伸状态时,采用异方性导电胶填充在线路之间,不仅降低了涂布难度,还能够降低线路被氧化及污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制作无线充电线圈的一种弹性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将图1中所示的弹性体拉伸并形成贯通孔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在图2所示的拉伸后的弹性体的上下两表面形成铜箔层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将图3所示的铜箔层制作形成第一内层导电线路层及外层导电线路层,形成第一线路基板中间体之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在图4所示的第一内层导电线路层及第一内层导电线路层所在的拉伸后的弹性体的表面上涂布异方性导电胶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释放图5所示的拉伸后的弹性体的压力,形成一第一线路基板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提供一通过上述制作所述第一线路基板的方法制作而成的第二线路基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将图6所示的第一线路基板与图7所示的第二线路基板压合在一起,形成一无线充电线圈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的无线充电线圈沿VIIII-VIIII的剖视图。
图10是图8所示的无线充电线圈的导电线路的连接关系的俯视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制作无线充电线圈的图4所示的步骤中的拉伸后的弹性体的压力释放后,形成的第一线路基板中间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制作无线充电线圈的提供的因通过上述制作图11所示的第一线路基板的方法制作而成的第二线路基板及一带有贯通孔的胶片,并将该胶片假贴合在该第二线路基板上,并在该胶片的贯通孔内填充导电材,形成第二线路基板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13是将图11所示的第一线路基板中间体与图13所示的第二线路基板叠放并经过第一次热压合及第二次压合,形成无线充电线圈后的剖视图(剖视方向与图9所示的剖视方向相同)。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Figure BDA0001749451720000051
Figure BDA000174945172000006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1-13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提供的无线充电线圈及其制作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作出如下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10,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线圈100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请参阅图1,提供一第一弹性体10。
其中,该第一弹性体10可伸缩。
其中,该第一弹性体10可以为热固性弹性体或热塑性弹性体。具体地,该热固性弹性体为橡胶,例如: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和硅橡胶等。该热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Elastomer,TPE)可选自聚氨酯弹性体、苯乙烯弹性体和聚烯烃弹性体、聚酰胺弹性体等中的至少一种。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弹性体10的材质为SEBS弹性体,其中,SEBS弹性体是由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第二步,请参阅图2,将该第一弹性体10在拉力下拉伸,形成一拉伸态的第一弹性体20,并在该拉伸态的第一弹性体20上形成至少两个第一贯通孔21。
第三步,请参阅图3-4,在该拉伸态的第一弹性体20的相背两表面上分别制作形成一第一内层线路层31及一外接线路层32并将两个该第一贯通孔21制作形成一第一导电通孔24及一第二导电通孔25。
其中,该第一导电通孔24及第二导电通孔25电连接该第一内层线路层31及该外接线路层32。
其中,该第一内层线路层31包括多条相互平行的线路,第一内层线路层31的多条线路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一弹性体10被拉伸的方向垂直。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内层线路层31包括相互平行的一第一内圈线路311、一第二内圈线路312、一第一中间线路313、一第二中间线路314、一第一外圈线路315及一第二外圈线路316。其中,该第一内圈线路311与该第二内圈线路312相对。该第一中间线路313及该第一外圈线路315位于该第一内圈线路311一侧,该第一中间线路313位于该第一外圈线路315及该第一内圈线路311之间。该第二中间线路314及该第二外圈线路316位于该第二内圈线路312一侧,该第二中间线路314位于该第二外圈线路316及该第二内圈线路312之间。
其中,该外接线路层32包括一第一外接线路321及一第二外接线路322,该第一外接线路321通过该第一导电通孔24与该第一内圈线路311电连接,该第二外接线路322通过该第二导电通孔25与该第二外圈线路316电连接。
其中,该第一内层线路层31及该外接线路层32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请参阅图3,通过化学镀、电镀、压铜箔等方法在该拉伸态的第一弹性体20的相背两表面上形成一第一铜箔层22及一第二铜箔层23,并将该第一贯通孔21制作形成第一导电通孔24及第二导电通孔25。
其次,通过影像转移制程将该第一铜箔层22及该第二铜箔层23制作形成形成该第一内层线路层31及该外接线路层32。
第四步,请参阅图5-6,在该第一内层线路层31上涂布第一异方性导电胶120,并释放该拉伸态的第一弹性体20所受到的拉力,使之恢复成原始态的该第一弹性体10,以形成一第一线路基板中间体110。
其中,该第一线路基板中间体110包括一原始态的该第一弹性体10及形成在该原始态的该第一弹性体10相背两表面上的该第一内层线路层31及该外接线路层32。
其中,该第一异方性导电胶120具有垂直方向导电而水平方向不导电的特性。
具体地,形成该第一线路基板中间体110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请参阅图5,在该第一内层线路层31及该第一内层线路层31所在的该拉伸态的第一弹性体20的表面上涂布第一异方性导电胶120。
其次,请参阅图6,释放该拉伸态的第一弹性体20所受到的拉力,使之恢复成原始态的该第一弹性体10,从而形成该第一线路基板中间体110。
其中,随着该拉伸态的第一弹性体20恢复成原始态的该第一弹性体10,该第一内层线路层31的多条线路(该第一内圈线路311、该第二内圈线路312、该第一中间线路313、该第二中间线路314、该第一外圈线路315及该第二外圈线路316)之间的间隙变窄,从而形成了细间距线路。
第五步,请参阅图7-10,提供一第二线路基板中间体130并在该第二线路基板中间体130上涂布一第二异方性导电胶140,并将该第二线路基板中间体130与该第一线路基板中间体110压合在一起,形成一无线充电线圈100,其中,该第一异方性导电胶120与该第二异方性导电胶140相贴合。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涂布该第二异方性导电胶140。
其中,该第二线路基板中间体130的制作方法与该第一线路基板中间体110的制作方法相同且与第一线路基板中间体110同时制成的。
其中,请参阅图7,该第二线路基板中间体130包括一第二弹性体50及一形成在该第二弹性体50一表面上的第二内层线路层60。
其中,该第二弹性体50的材质与该第一弹性体10的材质相同。
其中,该第二内层线路层60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一第三内圈线路611、一第三中间线路612、一第四中间线路613、一第三外圈线路614及一第四外圈线路615。
其中,该第三内圈线路611、该第四中间线路613及该第四外圈线路615位于同一侧,该第三中间线路612及该第三外圈线路614位于同一侧,该第三内圈线路611面向该第三中间线路612,该第四中间线路613位于该第三内圈线路611及该第四外圈线路615之间。
其中,该第三内圈线路611、该第三中间线路612、该第四中间线路613、该第三外圈线路614及该第四外圈线路615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一内圈线路311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其中,第二异方性导电胶140覆盖该第二内层线路层60并填充在该第三内圈线路611、该第三中间线路612、该第四中间线路613、该第三外圈线路614及该第四外圈线路615之间。
其中,请参阅图9-10,该第一内圈线路311的两端通过该第一异方性导电胶120及该第二异方性导电胶140分别与该第三内圈线路611及该第一导电通孔24电连接,该第二内圈线路312的两端通过第一异方性导电胶120及该第二异方性导电胶140分别与该第三内圈线路611及该第三中间线路612电连接,该第一中间线路313的两端通过第一异方性导电胶120及该第二异方性导电胶140分别与该第三中间线路612及该第四中间线路613电连接,该第二中间线路314的两端通过第一异方性导电胶120及该第二异方性导电胶140分别与该第四中间线路613及该第三外圈线路614电连接,该第一外圈线路315的两端通过第一异方性导电胶120及该第二异方性导电胶140分别与该第三外圈线路614及该第四外圈线路615电连接,该第二外圈线路316的两端通过第一异方性导电胶120及该第二异方性导电胶140分别与该第四外圈线路615及该第二导电通孔25电连接。
其中,该第二异方性导电胶140具有垂直方向导电而水平方向不导电的特性。
其中,该第一异方性导电胶120及该第二异方性导电胶140分别被涂布在该第一内层线路层31及该第二内层线路层60的多条相互平行的线路的间隙间,不仅能够防止相互平行的多条线路之间发生短路,还可以电连接该第一内层线路层31及该第二内层线路层60,从而形成无线充电线圈100。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线圈100,该无线充电线圈100包括一第一线路基板中间体110及一第二线路基板中间体130。该第一线路基板中间体110及该第二线路基板中间体130通过一第一异方性导电胶120及/或第二异方性导电胶140连接在一起。
其中,该第一线路基板中间体110包括一第一弹性体10及分别形成在该第一弹性体10相背两表面上的第一内层线路层31及外接线路层32。
其中,该第一弹性体10可伸缩。该第一弹性体10可以为热固性弹性体或热塑性弹性体。具体地,该热固性弹性体为橡胶,例如: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和硅橡胶等。该热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 Elastomer,TPE)可选自聚氨酯弹性体、苯乙烯弹性体和聚烯烃弹性体、聚酰胺弹性体等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该第一内层线路层31包括多条相互平行的线路,多条该线路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一弹性体10被拉伸的方向垂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内层线路层31包括相互平行的一第一内圈线路311、一第二内圈线路312、一第一中间线路313、一第二中间线路314、一第一外圈线路315及一第二外圈线路316。其中,该第一内圈线路311与该第二内圈线路312相对。该第一中间线路313及该第一外圈线路315位于该第一内圈线路311一侧,该第一中间线路313位于该第一外圈线路315及该第一内圈线路311之间。该第二中间线路314及该第二外圈线路316位于该第二内圈线路312一侧,该第二中间线路314位于该第二外圈线路316及该第二内圈线路312之间。
其中,该外接线路层32包括一第一外接线路321及一第二外接线路322,该第一外接线路321通过一第一导电通孔24与该第一内圈线路311电连接,该第二外接线路322通过该第二导电通孔25与该第二外圈线路316电连接。
其中,该第一异方性导电胶120具有垂直方向导电而水平方向不导电的特性。该第一异方性导电胶120位于多条相互平行的线路之间并覆盖多条相互平行的线路。
其中,该第二线路基板中间体130包括一第二弹性体50及一形成在该第二弹性体50一表面上的第二内层线路层60。
其中,该第二弹性体50的材质与该第一弹性体10的材质相同。
其中,该第二内层线路层60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一第三内圈线路611、一第三中间线路612、一第四中间线路613、一第三外圈线路614及一第四外圈线路615。
其中,该第三内圈线路611、该第四中间线路613及该第四外圈线路615位于同一侧,该第三中间线路612及该第三外圈线路614位于同一侧,该第三内圈线路611面向该第三中间线路612,该第四中间线路613位于该第三内圈线路611及该第四外圈线路615之间。
其中,该第三内圈线路611、该第三中间线路612、该第四中间线路613、该第三外圈线路614及该第四外圈线路615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一内圈线路311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其中,该第一内圈线路311的两端通过该第一异方性导电胶120及/或该第二异方性导电胶140分别与该第三内圈线路611及该第一导电通孔24电连接,该第二内圈线路312的两端通过该第一异方性导电胶120及/或该第二异方性导电胶140分别与该第三内圈线路611及该第三中间线路612电连接,该第一中间线路313的两端通过第一异方性导电胶120及/或该第二异方性导电胶140分别与该第三中间线路612及该第四中间线路613电连接,该第二中间线路314的两端通过第一异方性导电胶120及/或该第二异方性导电胶140分别与该第四中间线路613及该第三外圈线路614电连接,该第一外圈线路315的两端通过第一异方性导电胶120及/或该第二异方性导电胶140分别与该第三外圈线路614及该第四外圈线路615电连接,该第二外圈线路316的两端通过第一异方性导电胶120及/或该第二异方性导电胶140分别与该第四外圈线路615及该第二导电通孔25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电流从该第一外接线路321进入该第一内圈线路311,并依次途径该第三内圈线路611、该第二内圈线路312、该第三中间线路612、该第一中间线路313、该第四中间线路613、该第二中间线路314、该第三外圈线路614、该第一外圈线路315、该第四外圈线路615及该第二外圈线路316,再从该第二外接线路322流出。此时,该第一外接线路321充当电流输入线路,该第二外接线路322充当电流输出线路;该第一内圈线路311及该第三内圈线路611充当电流流入线路,该第二内圈线路312、该第三中间线路612、该第一中间线路313、该第四中间线路613、该第二中间线路314、该第三外圈线路614、该第一外圈线路315及该第四外圈线路615充当电流过度线路,该第二外圈线路316充当电流流出线路。
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流还可以从该第二外接线路322流入该第二外圈线路316,途径该第四外圈线路615、该第一外圈线路315、该第三外圈线路614、该第二中间线路314、该第四中间线路613、该第一中间线路313、该第三中间线路612、该第二内圈线路312、该第三内圈线路611及该第一内圈线路311,并从该第一外接线路321流出。此时,该第二外接线路322充当电流输入线路,该第一外接线路321充当电流输出线路;该第二外圈线路316及该第四外圈线路615充当电流流入线路;该第二内圈线路312、该第三中间线路612、该第一中间线路313、该第四中间线路613、该第二中间线路314、该第三外圈线路614及该第一外圈线路315充当电流过度线路,该第一内圈线路311充当电流流出线路。
其中,该第二异方性导电胶140具有垂直方向导电而水平方向不导电的特性。该第二异方性导电胶140被涂布在该第二内层线路层60的多条相互平行的线路的间隙间并覆盖该第二内层线路层60。该第二异方性导电胶140与该第一异方性导电胶120相贴合。
请参阅图11-13,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一无线充电线圈200的制作方法,该无线充电线圈200的制作方法与该无线充电线圈100的制作方法基本相同,其区别点仅在于,请参阅图11,在得到第一线路基板中间体110的步骤之后,直接将上述处于拉伸态的第一弹性体20恢复成原始态的该第一弹性体10’,从而得到一第一线路基板中间体150,并以同样的方法得到一第二线路基板中间体160;其中,该第一线路基板中间体150包括一第一弹性体10’及形成在该第一弹性体10’相背两表面上的第一内层线路层31’及外接线路层32’,该第二线路基板中间体160包括一第二弹性体50’及形成在该第二弹性体50’上的第二内层线路层60’;接着提供一胶片80,其中,该胶片80上形成有多个第二贯通孔81;之后,将该胶片80假贴合在第二线路基板中间体160的该第二内层线路层60’上,并在多个该第二贯通孔81内填满导电胶90;之后,将该第一线路基板中间体150与假贴合有该胶片80的该第二线路基板中间体160叠设在一起并进行第一次压合,使得该导电胶电连接该第一内层线路31’层及该第二内层线路层60’,其中,该第一次热压合的温度小于150摄氏度;在本实施例中,用该胶片80及该导电胶90替换第一实施例中的该第一异方性导电胶120及第二异方性导电胶140;最后,进行第二次压合,使得该胶片80填充在该第一内层线路31’层及该第二内层线路层60’的线路之间,以将该第一线路基板中间体150与该第二线路基板中间体160连接在一起;其中,该第二次热压合的温度约为170摄氏度。
其中,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线圈200,该无线充电线圈200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线圈100的结构相似,其不同点仅在于,该无线充电线圈200部包括第一异方性导电胶120及第二异方性导电胶140,但包括一胶片80及导电胶90。其中,该胶片80上形成有多个第二贯通孔81,该胶片80假贴合在该第二内层线路层60’及该第一内层线路层31’之间,该导电胶90填充在多个该第二贯通孔81内,该无线充电线圈200通过该胶片80粘结该第一内层线路31’层及该第二内层线路层60’,通过多个该第二贯通孔81内的该导电胶90电连接该第一内层线路31’层及该第二内层线路层60’。
本发明提供的无线充电线圈100及其制作方法,1)采用能够伸缩的弹性体作为绝缘材料,并在拉伸的弹性体上形成线路,之后,释放弹性体受到的拉力,使之恢复原状,如此,可以缩小相邻线路之间的间距,从而便于形成厚铜细间距的线路,有利于实现线圈小型化;2)在拉伸状态时,采用异方性导电胶填充在线路之间,不仅降低了涂布难度,还能够降低线路被氧化及污染的风险;3)弹性体还能够起到保护线路的作用;4)采用胶片并仅在需要电连接的位置填充导电胶以代替异方性导电胶,可以避免细间距线路间的异方性导电胶水平方向导电的风险,进而提高产品线圈的信赖性;5)与异方性导电胶相比,胶片及导电胶的成本更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是较佳实施方式揭露如上,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方式,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第一弹性体及一第二弹性体并拉伸该第一弹性体及该第二弹性体;
分别在拉伸态的该第一弹性体及第二弹性体的表面上制作形成第一内层线路层及一第二内层线路层,该第一内层线路层及该第二内层线路层均包括多条相互平行的线路,该第一内层线路层的线路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二内层线路层的线路的延伸方向分别与该第一弹性体及该第二弹性体的拉伸方向垂直;
释放拉力,使处于拉伸态的该第一弹性体及该第二弹性体回缩至原始状态,从而分别形成第一线路基板中间体及第二线路基板中间体;
压合该第一线路基板中间体及第二线路基板中间体,并使得该第一内层线路层及该第二内层线路层电连接,且该第一内层线路层的线路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二内层线路层的线路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释放拉力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分别在该第一内层线路层及/或该第二内层线路层上涂布一第一异方性导电胶及/或一第二异方性导电胶,该第一异方性导电胶及该第二异方性导电胶为具有垂直方向导电而水平方向不导电的特性的异方性导电胶,该第二内层线路层通过该第一异方性导电胶及/或该第二异方性导电胶与该第一内层线路层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压合该第一线路基板中间体及第二线路基板中间体”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在该第二线路基板中间体的该第二内层线路层上贴合一胶片,该胶片上形成有多个第二贯通孔,多个该第二贯通孔内填充有导电胶,该第二内层线路层通过该导电胶与该第一内层线路层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压合该第一线路基板中间体及第二线路基板中间体,并使得该第一内层线路层及该第二内层线路层电连接”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步骤:进行第二次压合,使得该胶片填充在该第一内层线路层及该第二内层线路层的线路之间,以将该第一线路基板中间体与该第二线路基板中间体连接在一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内层线路层包括一第一电流流入线路、至少一第一电流过度线路及一第一电流流出线路,该第二内层线路层包括一第二电流流入线路、至少一第二电流过度线路及一第二电流流出线路,该第一电流流入线路与该第二电流流入线路电连接,该第一电流过度线路与该第二电流过度线路电连接,该第一电流流出线路与该第二电流过度线路电连接;该第一线路基板中间体还包括一外接线路层,该外接线路层包括一电流输入线路及一电流输出线路;该电流输入线路及该电流输出线路分别与该第一电流流入线路及该第一电流流出线路或第二电流流出线路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内层线路层及该第二内层线路层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化学镀、电镀、压铜箔的方法分别在拉伸态的第一弹性体的表面上形成一铜箔层;
通过影像转移制程将该铜箔层分别制作形成该第一内层线路层及该第二内层线路层。
7.一种无线充电线圈,其特征在于,该无线充电线圈包括一第一弹性体、形成在该第一弹性体上的第一内层线路层、一第二弹性体、形成在该第二弹性体上的第二内层线路层及形成在该第一弹性体上且与该第一内层线路层相背的外接线路层,该第一内层线路层与该第二内层线路层电连接,该外接线路层与该第一内层线路层电连接,该第一内层线路层及该第二内层线路层均包括多条相互平行的线路,该第一内层线路层的线路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二内层线路层的线路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且分别与该第一弹性体及该第二弹性体的拉伸方向垂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内层线路层及该第二内层线路层之间通过一异方性导电胶电连接,该异方性导电胶具有垂直方向导电而水平方向不导电的特性。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内层线路层及该第二内层线路层之间通过一胶片相粘结,该胶片包括多个第二贯通孔,每个该第二贯通孔填充有导电材,该第一内层线路层及该第二内层线路层之间通过该导电材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内层线路层包括一第一电流流入线路、至少一第一电流过度线路及一第一电流流出线路,该第二内层线路层包括一第二电流流入线路、至少一第二电流过度线路及一第一电流流出线路,该第一电流流入线路与该第二电流流入线路电连接,该第一电流过度线路与该第二电流过度线路电连接,该第一电流流出线路与该第二电流过度线路电连接;该外接线路层包括一电流输入线路及一电流输出线路;该电流输入线路及该电流输出线路分别与该第一电流流入线路及该第一电流流出线路或第二电流流出线路电连接。
CN201810860189.XA 2018-08-01 2018-08-01 无线充电线圈及其制作方法 Active CN1107971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60189.XA CN110797183B (zh) 2018-08-01 2018-08-01 无线充电线圈及其制作方法
TW108118458A TWI691980B (zh) 2018-08-01 2019-05-28 無線充電線圈及其製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60189.XA CN110797183B (zh) 2018-08-01 2018-08-01 无线充电线圈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97183A CN110797183A (zh) 2020-02-14
CN110797183B true CN110797183B (zh) 2021-10-19

Family

ID=69425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60189.XA Active CN110797183B (zh) 2018-08-01 2018-08-01 无线充电线圈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97183B (zh)
TW (1) TWI691980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6681A (zh) * 2010-06-30 2012-01-11 富葵精密组件(深圳)有限公司 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3871996A (zh) * 2012-12-11 2014-06-18 宏启胜精密电子(秦皇岛)有限公司 封装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42914A2 (en) * 2014-03-17 2015-09-24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Elastomer-assisted manufacturing
TWI658483B (zh) * 2016-04-08 2019-05-01 許銘案 充電線圈及其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6681A (zh) * 2010-06-30 2012-01-11 富葵精密组件(深圳)有限公司 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3871996A (zh) * 2012-12-11 2014-06-18 宏启胜精密电子(秦皇岛)有限公司 封装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8400A (zh) 2020-02-16
TWI691980B (zh) 2020-04-21
CN110797183A (zh) 2020-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41122B2 (ja) フレキシブル配線板
CN108289368B (zh) 高频信号传输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US9402307B2 (en) Rigid-flexible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4955970B2 (ja)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配線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119588B (zh) 元器件内置模块的制造方法及元器件内置模块
CN105474762B (zh) 多层基板的制造方法及多层基板
WO2017189367A1 (en) Connect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to substrates
KR20190050955A (ko) 연성인쇄회로기판 제조 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연성인쇄회로기판
JP6414652B1 (ja) 多層基板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13195331A (ja) 異方導電性シートおよびその用途
KR101701380B1 (ko) 소자 내장형 연성회로기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0797183B (zh) 无线充电线圈及其制作方法
JP2007173477A (ja)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配線板
CN107731495A (zh) 线圈模块
KR101460709B1 (ko) 연성회로기판 부착용 일체형 적층 테이프
JPWO2018034161A1 (ja) 積層コイ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521292B (zh) 印刷电路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08768331U (zh) 利用防焊限定开窗形成连接端子的电路板结构
CN209949597U (zh) 多层基板
CN114126239A (zh) 具有内埋薄膜电阻的线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US9455539B1 (en) Connector having printed circuit with embedded die
US9443830B1 (en) Printed circuits with embedded semiconductor dies
CN110769668A (zh) 电磁屏蔽膜、线路板及电磁屏蔽膜的制备方法
CN109413544A (zh) 电路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包含所述电路板的扬声器
JP4751187B2 (ja) 配線基板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