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85698B - 零面锚定膜的制造方法及液晶显示元件 - Google Patents
零面锚定膜的制造方法及液晶显示元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785698B CN110785698B CN201880041961.3A CN201880041961A CN110785698B CN 110785698 B CN110785698 B CN 110785698B CN 201880041961 A CN201880041961 A CN 201880041961A CN 110785698 B CN110785698 B CN 11078569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crystal
- group
- film
- carbon atoms
- substr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3—Improving the adhesiveness of the coatings per se, e.g. forming prim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12—Chemical modification
- C08J7/16—Chemical modification with polymerisable compounds
- C08J7/18—Chemical modification with polymerisable compounds using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 Macromonomer-Based Addition Polym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零面锚定膜的工业制造方法、以及使用其的良好的液晶显示元件和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方法。一种零面锚定膜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在使含有液晶和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与自由基产生膜接触的状态下,给予使上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进行聚合反应的充分的能量。以及,一种功能膜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在具有自由基产生膜的第一基板和不具有自由基产生膜的第二基板之间具有液晶组合物的单元的步骤,其中,液晶组合物含有液晶和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以及对所述单元给予使所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进行聚合反应的充分的能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了聚合物稳定化技术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聚合物稳定化技术能够利用廉价且不包括复杂的工序的方法制造零面锚定膜(zero surface anchoringfilm),以及使用该制造方法的、用于实现进一步的低电压驱动的液晶显示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在手机、计算机和电视的显示器等中广泛使用液晶显示元件。液晶显示元件具有薄型、轻量、低耗电量等特性,今后期待对VR或超高精细的显示器等进一步内容的应用。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方式提出了TN(Twisted Nematic)、IPS(In-Plane Switching)、VA(Vertical Alignment)等各种各样的显示模式,但全部的模式使用将液晶诱导成所期望的取向状态的膜(液晶取向膜)。
特别是在平板PC、智能手机、智能TV等具备触摸面板的制品中,优选即使触摸,显示也不易紊乱的IPS模式,近年,在对比度提高或视场角特性的提高方面,逐渐采用使用FFS(Frindge Field Switching)的液晶显示元件、使用光取向的使用非接触技术的技术。
但是,FFS与IPS相比,存在基板的制造成本大、产生被称为Vcom偏移的FFS模式特有的显示不良的课题。另外,关于光取向,与摩擦法相比,具有能够增大可制造的元件的尺寸的方面、可大幅提高显示特性的优点,但可举出光取向的原理上的课题(如果为分解型,则存在源自分解物的显示不良,如果为异性化型,则存在取向力不足导致的烧结等)。为了解决这些课题,液晶显示元件制造商或液晶取向膜制造商进行各种研究成为现状。
另一方面,近年,提出了利用零面锚定的技术的IPS模式,并报告了通过使用该方法,与以往的IPS模式相比,能够提高对比度,进行大幅的低电压驱动(参照专利文献1)。
具体而言,其为以下方法,在一侧的基板上使用具有强的锚定能量的液晶取向膜,对具备一个产生横向电场的电极的基板侧实施完全不具有液晶的取向限制力的处理,使用这些工序制作IPS模式的液晶显示元件。
近年,使用浓厚聚合物刷等制作出零面状态,并完成了零面锚定IPS模式的技术提案(参考文献2)。利用该技术,实现对比度比的大幅提高、驱动电压的大幅降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0535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2317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另一方面,该技术在原理上存在课题,第1可举出为了在基板上稳定地产生聚合物刷,需要在非常精细的条件下进行,如果考虑批量生产,则不现实。第2可举出取向膜担负烧结抑制等重要的作用,但在使用聚合物刷等的情况下,控制需要的电物性等是困难的。第3可举出驱动原理上进行电压关闭(Off)时的响应速度非常慢。通过将取向限制力设为零,通过消除对液晶施加的驱动时的电阻,由此可期待阈值电压的大幅降低和驱动时的取向不良区域减少引起的亮度提高,但关于液晶的返回,由于液晶的返回时的动力依赖于液晶的弹力,因此可认为与存在取向膜时相比速度大幅降低。
如果能够解决这样的技术性问题,则认为作为面板制造商,也成为很大的成本优点,抑制蓄电池的消耗、提高画质等也成为优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了聚合物稳定化技术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聚合物稳定化技术能够制造零面锚定膜,以及在常温利用简便且廉价的方法可以同时实现非接触取向、低驱动电压化和关闭(Off)时的响应速度也加快的横向电场液晶显示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可以解决上述的课题,完成具有以下主旨的本发明。
即,本发明包括以下方面。
[1]一种零面锚定膜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在使含有液晶和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与自由基产生膜接触的状态下,给予使上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进行聚合反应的充分的能量。
[2]根据[1]记载的方法,其中,上述第一基板具有的自由基产生膜为进行了单轴取向处理的自由基产生膜。
[3]根据[1]或[2]记载的方法,其中,在无电场状态下进行给予能量的步骤。
[4]根据[1]~[3]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自由基产生膜为将诱发自由基聚合的有机基团固定化而成的膜。
[5]根据[1]~[3]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自由基产生膜是通过涂布具有产生自由基的基团的化合物和聚合物的组合物、使其固化并形成膜,从而使其固定于膜中而得到的。
[6]根据[1]~[3]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自由基产生膜由含有诱发自由基聚合的有机基团的聚合物构成。
[7]根据[6]记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含有诱发自由基聚合的有机基团的聚合物为选自使用二胺成分而得到的聚酰亚胺前体、聚酰亚胺、聚脲和聚酰胺中的至少一种聚合物,上述二胺成分包含含有诱发自由基聚合的有机基团的二胺。
[8]根据[4]、[6]和[7]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其中,上述诱发自由基聚合的有机基团为下述结构[X-1]~[X-18]、[W]、[Y]、[Z]表示的有机基团。
[化学式1]
(式[X-1]~[X-18]中,﹡表示与化合物分子的聚合性反应基团以外的部分键合的部位,S1、S2各自独立地表示-O-、-NR-、-S-,R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10的烷基、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R1、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4的烷基)
[化学式2]
(式[W]、[Y]、[Z]中,﹡表示与化合物分子的聚合性反应基团以外的部分键合的部位,Ar表示可以具有有机基团和/或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选自亚苯基、亚萘基和亚联苯基中的芳香族烃基,R9和R10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10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在R9和R10为烷基的情况下,可以在末端相互键合而形成环结构。Q表示下述结构。
[化学式3]
(式中,R11表示-CH2-、-NR-、-O-或-S-,R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4的烷基,﹡表示与化合物分子的Q以外的部分键合的部位。)
R12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10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
[9]根据[7]记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含有诱发自由基聚合的有机基团的二胺为具有下述通式(6)或下述通式(7)表示的结构的二胺。
[化学式4]
(式(6)中,R6表示单键、-CH2-、-O-、-COO-、-OCO-、-NHCO-、-CONH-、-NH-、-CH2O-、-N(CH3)-、-CON(CH3)-或-N(CH3)CO-,
R7表示单键、或者非取代的或被氟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1~20的亚烷基,该亚烷基的任意的-CH2-或-CF2-的1个以上可以各自独立地被选自-CH=CH-、二价的碳环和二价的杂环中的基团取代,并且可以在以下举出的任一种基团,即-O-、-COO-、-OCO-、-NHCO-、-CONH-或-NH-相互不相邻的条件下被这些基团取代;
R8表示选自下述式中的自由基聚合反应性基团。
[化学式5]
(式[X-1]~[X-18]中,﹡表示与化合物分子的自由基聚合反应性基团以外的部分键合的部位,S1、S2各自独立地表示-O-、-NR-、-S-,R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10的烷基、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R1、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4的烷基))
[化学式6]
(式(7)中,T1和T2各自独立地为单键、-O-、-S-、-COO-、-OCO-、-NHCO-、-CONH-、-NH-、-CH2O-、-N(CH3)-、-CON(CH3)-或-N(CH3)CO-,
S表示单键、或者非取代的或被氟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1~20的亚烷基,该亚烷基的任意的-CH2-或-CF2-的1个以上可以各自独立地被选自-CH=CH-、二价的碳环和二价的杂环中的基团取代,并且可以在以下举出的任一种基团,即-O-、-COO-、-OCO-、-NHCO-、-CONH-或-NH-相互不相邻的条件下被这些基团取代,
J为下述式表示的有机基团,
[化学式7]
(式[W]、[Y]、[Z]中,﹡表示与T2键合的位置,Ar表示可以具有有机基团和/或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选自亚苯基、亚萘基和亚联苯基中的芳香族烃基,R9和R10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10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Q表示下述结构。
[化学式8]
(式中,R11表示-CH2-、-NR-、-O-或-S-,R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4的烷基,﹡表示与化合物分子的Q以外的部分键合的部位。)
R12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10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
[10]根据[1]~[9]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其中,上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为与液晶具有相溶性的、一分子中具有一个聚合性反应基团的化合物。
[11]根据[10]记载的方法,其中,上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聚合性反应基团选自以下结构。
[化学式9]
(式中,﹡表示与化合物分子的聚合性反应基团以外的部分键合的部位。Rb表示碳原子数2~8的直链烷基,E表示选自单键、-O-、-NRc-、-S-、酯键和酰胺键中的键合基团。Rc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4的烷基。)
[12]根据[1]~[11]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含有液晶及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中,使用含有使上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进行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的Tg为100℃以下的聚合物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
[13]一种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其中,使用[1]~[12]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具有自由基产生膜的第一基板和可以具有自由基产生膜的第二基板的步骤;
以第一基板上的自由基产生膜与第二基板对置的方式制作单元的步骤;以及
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填充含有液晶和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的步骤。
[14]根据[13]记载的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第二基板为不具有自由基产生膜的第二基板。
[15]根据[14]记载的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基板为涂布有具有单轴取向性的液晶取向膜的基板。
[16]根据[15]记载的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具有单轴取向性的液晶取向膜为水平取向用液晶取向膜。
[17]根据[13]~[16]中任一项记载的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具有自由基产生膜的第一基板为具有梳齿电极的基板。
[18]一种液晶组合物,其含有液晶和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
上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为与液晶具有相溶性的、一分子中具有一个聚合性反应基团的化合物,
聚合性反应基团选自以下结构。
[化学式10]
(式中,﹡表示与化合物分子的聚合性反应基团以外的部分键合的部位。Rb表示碳原子数2~8的直链烷基,E表示选自单键、-O-、-NRc-、-S-、酯键和酰胺键中的键合基团。Rc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4的烷基。)
[19]一种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方法,其中,使用制作出零面锚定状态的膜,上述零面锚定状态是使用[1]~[17]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而得到的。
[20]一种液晶显示元件,其是使用[19]记载的方法而得到的。
[21]根据[20]记载的液晶显示元件,其中,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具有电极。
[22]根据[20]或[21]记载的液晶显示元件,其为低电压驱动横向电场液晶显示元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工业上成品率好地制作出零面锚定膜。可以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利用廉价的原料、现有的制造法简便地制造类似于专利文献1、2记载的零面锚定IPS模式液晶显示元件的液晶显示元件。另外,利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得到的液晶显示元件可以提供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关闭(Off)时的液晶的响应速度快,且低驱动电压,没有亮点,不易产生Vcom偏移的优异的特性的液晶显示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一种零面锚定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含有特定的聚合性化合物的液晶与自由基产生膜接触的状态下利用UV或热而使聚合性化合物聚合。更具体而言,是一种零面锚定膜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在具有自由基产生膜的第一基板和可以具有自由基产生膜的第二基板之间具有含有液晶和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的单元的步骤;以及对上述单元给予使上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进行聚合反应的充分的能量的步骤。优选为一种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具有自由基产生膜的第一基板和不具有自由基产生膜的第二基板的步骤;以自由基产生膜与第二基板对置的方式制作单元的步骤;以及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填充含有液晶和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的步骤。例如为一种低电压驱动IPS液晶显示元件的制作方法,其中,第二基板不具有自由基产生膜,同时是具有进行了单轴取向处理的液晶取向膜的基板,第一基板是具有梳齿电极的基板。
本发明中“零面锚定膜”是指完全没有面内方向的液晶分子的取向限制力,或者即使有也比液晶彼此的分子间作用力弱,仅利用此膜无法使液晶分子在任一方向进行单轴取向的膜。另外,该零面锚定膜不限定于固体膜,也包含覆盖固体表面的液体膜。通常,在液晶显示元件中,成对使用限制液晶分子的取向的膜,即液晶取向膜而使液晶取向,但成对使用该零面锚定膜和液晶取向膜的情况下,也可以使液晶取向。这是因为,液晶取向膜的取向限制力通过液晶分子彼此的分子间作用力也向液晶层的厚度方向传递,结果接近于零面锚定膜的液晶分子也进行取向。因此在液晶取向膜中使用水平取向用液晶取向膜的情况下,可以在液晶单元内总体中制作出水平取向状态。水平取向是指液晶分子的长轴相对于液晶取向膜面大致平行地排列的状态,数度左右的倾斜取向也包含于水平取向的范畴。
[自由基产生膜形成组合物]
用于形成本发明中使用的自由基产生膜的自由基产生膜形成组合物作为成分,含有聚合物且含有能够产生自由基的基团。此时,该组合物可以为含有能够产生自由基的基团键合而成的聚合物的物质,也可以为具有能够产生自由基的基团的化合物和成为基础树脂的聚合物的组合物。通过涂布这样的组合物,使其固化而形成膜,从而能够得到将能够产生自由基的基团固定于膜中的自由基产生膜。能够产生自由基的基团优选为诱发自由基聚合的有机基团。
作为这样的诱发自由基聚合的有机基团,可举出下述结构表示的[X-1]~[X-18]、[W]、[Y]、[Z]表示的有机基团。
[化学式11]
(式[X-1]~[X-18]中,﹡表示与化合物分子的聚合性反应基团以外的部分键合的部位,S1、S2各自独立地表示-O-、-NR-、-S-,R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10的烷基、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R1、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4的烷基)
[化学式12]
(式[W]、[Y]、[Z]中,﹡表示与化合物分子的聚合性反应基团以外的部分键合的部位,Ar表示可以具有有机基团和/或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选自亚苯基、亚萘基和亚联苯基中的芳香族烃基,R9和R10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10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在R9和R10为烷基的情况下,可以在末端相互键合而形成环结构。Q表示下述结构。
[化学式13]
(式中,R11表示-CH2-、-NR-、-O-或-S-,R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4的烷基,﹡表示与化合物分子的Q以外的部分键合的部位。)
R12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10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
作为聚合物,例如优选为选自聚酰亚胺前体、聚酰亚胺、聚脲、聚酰胺、聚丙烯酸酯和聚甲基丙烯酸酯等中的至少1种聚合物。
为了得到用于本发明的自由基产生膜,在使用上述具有诱发自由基聚合的有机基团的聚合物的情况下,得到具有能够产生自由基的基团的聚合物中,优选使用以下单体作为单体成分而制造,即具有包含选自甲基丙烯基、丙烯基、乙烯基、烯丙基、香豆素基、苯乙烯基和肉桂酰基中的至少一种的光反应性侧链的单体,通过紫外线照射而分解,侧链上具有产生自由基的部位的单体。另一方面,考虑产生自由基的单体其自身会自发地进行聚合等问题点,最终成为不稳定化合物,因此,在合成的容易性方面,优选由具有自由基产生部位的二胺衍生的聚合物,更优选聚酰胺酸、聚酰胺酸酯等的聚酰亚胺前体、聚酰亚胺、聚脲、聚酰胺等。
这样的含自由基产生部位二胺具体而言,例如为具有能够产生自由基且进行聚合的侧链的二胺,可以举出下述通式(6)表示的二胺,但不限定于此。
[化学式14]
(式(6)中,R6表示单键、-CH2-、-O-、-COO-、-OCO-、-NHCO-、-CONH-、-NH-、-CH2O-、-N(CH3)-、-CON(CH3)-或-N(CH3)CO-,
R7表示单键、或者非取代的或被氟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1~20的亚烷基,该亚烷基的任意的-CH2-或-CF2-的1个以上可以各自独立地被选自-CH=CH-、二价的碳环和二价的杂环中的基团取代,并且可以在以下举出的任一种基团,即-O-、-COO-、-OCO-、-NHCO-、-CONH-或-NH-相互不相邻的条件下,被这些基团取代;
R8表示选自下述式中的自由基聚合反应性基团。
[化学式15]
(式[X-1]~[X-18]中,﹡表示与化合物分子的自由基聚合反应性基团以外的部分键合的部位,S1、S2各自独立地表示-O-、-NR-、-S-,R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10的烷基、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R1、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4的烷基)
式(6)中的两个氨基(-NH2)的键合位置没有限定。具体而言,相对于侧链的键合基团,可举出苯环上的2,3的位置、2,4的位置、2,5的位置、2,6的位置、3,4的位置、3,5的位置。其中,从合成聚酰胺酸时的反应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2,4的位置、2,5的位置或3,5的位置。如果也考虑合成二胺时的容易性,则更优选为2,4的位置或3,5的位置。
作为具有包含选自甲基丙烯基、丙烯基、乙烯基、烯丙基、香豆素基、苯乙烯基和肉桂酰基中的至少1种光反应性基团的二胺,具体而言,可举出以下化合物,但不限定于这些化合物。
[化学式16]
(式中,J1为选自单键、-O-、-COO-、-NHCO-或-NH-中的键合基团,J2表示单键、或者非取代的或被氟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1~20的亚烷基。)
通过紫外线照射而分解,且具有自由基产生的部位作为侧链的二胺可以举出下述通式(7)表示的二胺,但不限定于此。
[化学式17]
(式(7)中,T1和T2各自独立地为单键、-O-、-S-、-COO-、-OCO-、-NHCO-、-CONH-、-NH-、-CH2O-、-N(CH3)-、-CON(CH3)-或-N(CH3)CO-,
S表示单键、或者非取代的或被氟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1~20的亚烷基,该亚烷基的任意的-CH2-或-CF2-的1个以上可以各自独立地被选自-CH=CH-、二价的碳环和二价的杂环中的基团取代,并且可以在以下举出的任一种基团,即-O-、-COO-、-OCO-、-NHCO-、-CONH-或-NH-相互不相邻的条件下被这些基团取代,
J为下述式表示的有机基团,
[化学式18]
(式[W]、[Y]、[Z]中,﹡表示与T2键合的位置,Ar表示可以具有有机基团和/或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选自亚苯基、亚萘基和亚联苯基中的芳香族烃基,R9和R10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10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Q表示下述结构。
[化学式19]
(式中,R11表示-CH2-、-NR-、-O-或-S-,R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4的烷基,﹡表示与化合物分子的Q以外的部分键合的部位。)
R12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10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
上述式(7)中的两个氨基(-NH2)的键合位置没有限定。具体而言,相对于侧链的键合基团,可举出苯环上的2,3的位置、2,4的位置、2,5的位置、2,6的位置、3,4的位置、3,5的位置。其中,从合成聚酰胺酸时的反应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2,4的位置、2,5的位置或3,5的位置。如果也考虑合成二胺时的容易性,则更优选为2,4的位置或3,5的位置。
特别是鉴于合成的容易性、通用性的高度、特性等方面,最优选下述式表示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这些。
[化学式20]
(式中,n为2~8的整数。)
上述的二胺也可以根据制成自由基产生膜时的液晶取向性、聚合反应中的灵敏度、电压保持特性、蓄积电荷等特性,使用1种或将2种以上混合使用。
具有这样的自由基聚合产生的部位的二胺优选使用成为用于自由基产生膜形成组合物中所含的聚合物的合成的二胺成分总体的5~50摩尔%的量,更优选为10~40摩尔%,特别优选为15~30摩尔%。
应予说明,在由二胺得到用于本发明的自由基产生膜的聚合物的情况下,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可以并用上述具有自由基产生的部位的二胺以外的其它二胺作为二胺成分。具体而言,例如可举出对苯二胺、2,3,5,6-四甲基-对苯二胺、2,5-二甲基-对苯二胺、间苯二胺、2,4-二甲基-间苯二胺、2,5-二氨基甲苯、2,6-二氨基甲苯、2,5-二氨基苯酚、2,4-二氨基苯酚、3,5-二氨基苯酚、3,5-二氨基苄醇、2,4-二氨基苄醇、4,6-二氨基间苯二酚、4,4’-二氨基联苯、3,3’-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3,3’-二甲氧基-4,4’-二氨基联苯、3,3’-二甲氧基-4,4’-二氨基联苯、3,3’-二羧基-4,4’-二氨基联苯、3,3’-二氟-4,4’-联苯、3,3’-三氟甲基-4,4’-二氨基联苯、3,4’-二氨基联苯、3,3’-二氨基联苯、2,2’-二氨基联苯、2,3’-二氨基联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3,3’-二氨基二苯基甲烷、3,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2,2’-二氨基二苯基甲烷、2,3’-二氨基二苯基甲烷、4,4’-二氨基二苯基醚、3,3’-二氨基二苯基醚、3,4’-二氨基二苯基醚、2,2’-二氨基二苯基醚、2,3’-二氨基二苯基醚、4,4’-磺酰基二苯胺、3,3’-磺酰基二苯胺、双(4-氨基苯基)硅烷、双(3-氨基苯基)硅烷、二甲基-双(4-氨基苯基)硅烷、二甲基-双(3-氨基苯基)硅烷、4,4’-硫代二苯胺、3,3’-硫代二苯胺、4,4’-二氨基二苯基胺、3,3’-二氨基二苯基胺、3,4’-二氨基二苯基胺、2,2’-二氨基二苯基胺、2,3’-二氨基二苯基胺、N-甲基(4,4’-二氨基二苯基)胺、N-甲基(3,3’-二氨基二苯基)胺、N-甲基(3,4’-二氨基二苯基)胺、N-甲基(2,2’-二氨基二苯基)胺、N-甲基(2,3’-二氨基二苯基)胺、4,4’-二氨基二苯甲酮、3,3’-二氨基二苯甲酮、3,4’-二氨基二苯甲酮、1,4-二氨基萘、2,2’-二氨基二苯甲酮、2,3’-二氨基二苯甲酮、1,5-二氨基萘、1,6-二氨基萘、1,7-二氨基萘、1,8-二氨基萘、2,5-二氨基萘、2,6-二氨基萘、2,7-二氨基萘、2,8-二氨基萘、1,2-双(4-氨基苯基)乙烷、1,2-双(3-氨基苯基)乙烷、1,3-双(4-氨基苯基)丙烷、1,3-双(3-氨基苯基)丙烷、1,4-双(4氨基苯基)丁烷、1,4-双(3-氨基苯基)丁烷、双(3,5-二乙基-4-氨基苯基)甲烷、1,4-双(4-氨基苯氧基)苯、1,3-双(4-氨基苯氧基)苯、1,4-双(4-氨基苯基)苯、1,3-双(4-氨基苯基)苯、1,4-双(4-氨基苄基)苯、1,3-双(4-氨基苯氧基)苯、4,4’-[1,4-亚苯基双(亚甲基)]二苯胺、4,4’-[1,3-亚苯基双(亚甲基)]二苯胺、3,4’-[1,4-亚苯基双(亚甲基)]二苯胺、3,4’-[1,3-亚苯基双(亚甲基)]二苯胺、3,3’-[1,4-亚苯基双(亚甲基)]二苯胺、3,3’-[1,3-亚苯基双(亚甲基)]二苯胺、1,4-亚苯基双[(4-氨基苯基)甲酮]、1,4-亚苯基双[(3-氨基苯基)甲酮]、1,3-亚苯基双[(4-氨基苯基)甲酮]、1,3-亚苯基双[(3-氨基苯基)甲酮]、1,4-亚苯基双(4-氨基苯甲酸酯)、1,4-亚苯基双(3-氨基苯甲酸酯)、1,3-亚苯基双(4-氨基苯甲酸酯)、1,3-亚苯基双(3-氨基苯甲酸酯)、双(4-氨基苯基)对苯二甲酸酯、双(3-氨基苯基)对苯二甲酸酯、双(4-氨基苯基)间苯二甲酸酯、双(3-氨基苯基)间苯二甲酸酯、N,N’-(1,4-亚苯基)双(4-氨基苯酰胺)、N,N’-(1,3-亚苯基)双(4-氨基苯酰胺)、N,N’-(1,4-亚苯基)双(3-氨基苯酰胺)、N,N’-(1,3-亚苯基)双(3-氨基苯酰胺)、N,N’-双(4-氨基苯基)对苯二甲酰胺、N,N’-双(3-氨基苯基)对苯二甲酰胺、N,N’-双(4-氨基苯基)间苯二甲酰胺、N,N’-双(3-氨基苯基)间苯二甲酰胺、9,10-双(4-氨基苯基)蒽、4,4’-双(4-氨基苯氧基)二苯基砜、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2,2’-双(4-氨基苯基)六氟丙烷、2,2’-双(3-氨基苯基)六氟丙烷、2,2’-双(3-氨基-4-甲基苯基)六氟丙烷、2,2’-双(4-氨基苯基)丙烷、2,2’-双(3-氨基苯基)丙烷、2,2’-双(3-氨基-4-甲基苯基)丙烷、反-1,4-双(4-氨基苯基)环己烷、3,5-二氨基苯甲酸、2,5-二氨基苯甲酸、双(4-氨基苯氧基)甲烷、1,2-双(4-氨基苯氧基)乙烷、1,3-双(4-氨基苯氧基)丙烷、1,3-双(3-氨基苯氧基)丙烷、1,4-双(4-氨基苯氧基)丁烷、1,4-双(3-氨基苯氧基)丁烷、1,5-双(4-氨基苯氧基)戊烷、1,5-双(3-氨基苯氧基)戊烷、1,6-双(4-氨基苯氧基)己烷、1,6-双(3-氨基苯氧基)己烷、1,7-双(4-氨基苯氧基)庚烷、1,7-双(3-氨基苯氧基)庚烷、1,8-双(4-氨基苯氧基)辛烷、1,8-双(3-氨基苯氧基)辛烷、1,9-双(4-氨基苯氧基)壬烷、1,9-双(3-氨基苯氧基)壬烷、1,10-双(4-氨基苯氧基)癸烷、1,10-双(3-氨基苯氧基)癸烷、1,11-双(4-氨基苯氧基)十一烷、1,11-双(3-氨基苯氧基)十一烷、1,12-双(4-氨基苯氧基)十二烷、1,12-双(3-氨基苯氧基)十二烷等芳香族二胺;双(4-氨基环己基)甲烷、双(4-氨基-3-甲基环己基)甲烷等脂环式二胺;1,3-二氨基丙烷、1,4-二氨基丁烷、1,5-二氨基戊烷、1,6-二氨基己烷、1,7-二氨基庚烷、1,8-二氨基辛烷、1,9-二氨基壬烷、1,10-二氨基癸烷、1,11-二氨基十一烷、1,12-二氨基十二烷等脂肪族二胺;1,3-双[2-(对氨基苯基)乙基]脲、1,3-双[2-(对氨基苯基)乙基]-1-叔丁氧基羰基脲等具有脲结构的二胺;N-对氨基苯基-4-对氨基苯基(叔丁氧基羰基)氨基甲基哌啶等具有含氮不饱和杂环结构的二胺;N-叔丁氧基羰基-N-(2-(4-氨基苯基)乙基)-N-(4-氨基苄基)胺等具有N-Boc基的二胺等。
上述其它的二胺也可以根据制成自由基产生膜时的液晶取向性、聚合反应的灵敏度、电压保持特性、蓄积电荷等特性,使用1种或将2种以上混合使用。
在聚合物为聚酰胺酸时的合成中,与上述二胺成分反应的四羧酸二酐没有特别限定。具体而言,可举出均苯四甲酸、2,3,6,7-萘四羧酸、1,2,5,6-萘四羧酸、1,4,5,8-萘四羧酸、2,3,6,7-蒽四羧酸、1,2,5,6-蒽四羧酸、3,3’,4,4’-联苯四羧酸、2,3,3’,4’-联苯四羧酸、双(3,4-二羧基苯基)醚、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双(3,4-二羧基苯基)砜、双(3,4-二羧基苯基)甲烷、2,2-双(3,4-二羧基苯基)丙烷、1,1,1,3,3,3-六氟-2,2-双(3,4-二羧基苯基)丙烷、双(3,4-二羧基苯基)二甲基硅烷、双(3,4-二羧基苯基)二苯基硅烷、2,3,4,5-吡啶四羧酸、2,6-双(3,4-二羧基苯基)吡啶、3,3’,4,4’-二苯基砜四羧酸、3,4,9,10-苝四羧酸、1,3-二苯基-1,2,3,4-环丁烷四羧酸、氧代二邻苯四甲酸、1,2,3,4-环丁烷四羧酸、1,2,3,4-环戊烷四羧酸、1,2,4,5-环己烷四羧酸、1,2,3,4-四甲基-1,2,3,4-环丁烷四羧酸、1,2-二甲基-1,2,3,4-环丁烷四羧酸、1,3-二甲基-1,2,3,4-环丁烷四羧酸、1,2,3,4-环庚烷四羧酸、2,3,4,5-四氢呋喃四羧酸、3,4-二羧基-1-环己基琥珀酸、2,3,5-三羧基环戊基乙酸、3,4-二羧基-1,2,3,4-四氢-1-萘琥珀酸、双环[3,3,0]辛烷-2,4,6,8-四羧酸、双环[4,3,0]壬烷-2,4,7,9-四羧酸、双环[4,4,0]癸烷-2,4,7,9-四羧酸、双环[4,4,0]癸烷-2,4,8,10-四羧酸、三环[6.3.0.0<2,6>]十一烷-3,5,9,11-四羧酸、1,2,3,4-丁烷四羧酸、4-(2,5-二氧代四氢呋喃-3-基)-1,2,3,4-四氢萘-1,2-二羧酸、双环[2,2,2]辛-7-烯-2,3,5,6-四羧酸、5-(2,5-二氧代四氢呋喃基)-3-甲基-3-环己烷-1,2-二羧酸、四环[6,2,1,1,0<2,7>]十二-4,5,9,10-四羧酸、3,5,6-三羧基降冰片烷-2:3,5:6二羧酸、1,2,4,5-环己烷四羧酸等四羧酸的二酐。
当然,四羧酸二酐也可以根据制成自由基产生膜时的液晶取向性、聚合反应的灵敏度、电压保持特性、蓄积电荷等特性而使用1种或并用2种以上。
在聚合物为聚酰胺酸酯时的合成中,与上述二胺成分反应的四羧酸二烷基酯的结构没有特别限定,以下举出其具体例。
作为脂肪族四羧酸二酯的具体的示例,可举出1,2,3,4-环丁烷四羧酸二烷基酯、1,2-二甲基-1,2,3,4-环丁烷四羧酸二烷基酯、1,3-二甲基-1,2,3,4-环丁烷四羧酸二烷基酯、1,2,3,4-四甲基-1,2,3,4-环丁烷四羧酸二烷基酯、1,2,3,4-环戊烷四羧酸二烷基酯、2,3,4,5-四氢呋喃四羧酸二烷基酯、1,2,4,5-环己烷四羧酸二烷基酯、3,4-二羧基-1-环己基琥珀酸二烷基酯、3,4-二羧基-1,2,3,4-四氢-1-萘琥珀酸二烷基酯、1,2,3,4-丁烷四羧酸二烷基酯、双环[3,3,0]辛烷-2,4,6,8-四羧酸二烷基酯、3,3’,4,4’-二环己基四羧酸二烷基酯、2,3,5-三羧基环戊基乙酸二烷基酯、顺-3,7-二丁基环辛-1,5-二烯-1,2,5,6-四羧酸二烷基酯、三环[4.2.1.0<2,5>]壬烷-3,4,7,8-四羧酸-3,4:7,8-二烷基酯、六环[6.6.0.1<2,7>.0<3,6>.1<9,14>.0<10,13>]十六烷-4,5,11,12-四羧酸-4,5:11,12-二烷基酯、4-(2,5-二氧代四氢呋喃-3-基)-1,2,3,4-四氢萘-1,2-二羧酸二烷基酯等。
作为芳香族四羧酸二烷基酯,可举出均苯四甲酸二烷基酯、3,3’,4,4’-联苯四羧酸二烷基酯、2,2’,3,3’-联苯四羧酸二烷基酯、2,3,3’,4-联苯四羧酸二烷基酯、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烷基酯、2,3,3’,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烷基酯、双(3,4-二羧基苯基)醚二烷基酯、双(3,4-二羧基苯基)砜二烷基酯、1,2,5,6-萘四羧酸二烷基酯、2,3,6,7-萘四羧酸二烷基酯等。
在聚合物为聚脲时的合成中,对于与上述二胺成分反应的二异氰酸酯,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获得性等使用。将二异氰酸酯的具体结构示于以下。
[化学式21]
式中R22、R23表示碳原子数1~10的脂肪族烃。
K-1~K-5所示的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具有反应性差但使溶剂溶解性提高的优点,K-6~K-7所示的芳香族二异氰酸酯具有富于反应性且使耐热性提高的效果,但可举出使溶剂溶解性降低的缺点。在通用性、特性方面,特别优选K-1、K-7、K-8、K-9、K-10,从电特性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K-12,从液晶取向性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K-13。二异氰酸酯也可以将1种以上并用使用,优选根据想要得到的特性而应用各种。
另外,也可以将一部分二异氰酸酯取代为上述说明的四羧酸二酐,可以以聚酰胺酸和聚脲的共聚物那样的形式使用,也可以通过化学酰亚胺化而以聚酰亚胺和聚脲的共聚物那样的形式使用。
在聚合物为聚酰胺时的合成中,进行反应的二羧酸的结构没有特别限定,如果在以下举出具体例,则如以下所示。作为脂肪族二羧酸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丙二酸、草酸、二甲基丙二酸、琥珀酸、富马酸、戊二酸、己二酸、已二烯二酸、2-甲基己二酸、三甲基己二酸、庚二酸、2,2-二甲基戊二酸、3,3-二乙基琥珀酸、壬二酸、癸二酸和辛二酸等二羧酸。
作为脂环式系的二羧酸,可以举出1,1-环丙烷二羧酸、1,2-环丙烷二羧酸、1,1-环丁烷二羧酸、1,2-环丁烷二羧酸、1,3-环丁烷二羧酸、3,4-二苯基-1,2-环丁烷二羧酸、2,4-二苯基-1,3-环丁烷二羧酸、1-环丁烯-1,2-二羧酸、1-环丁烯-3,4-二羧酸、1,1-环戊烷二羧酸、1,2-环戊烷二羧酸、1,3-环戊烷二羧酸、1,1-环己烷二羧酸、1,2-环己烷二羧酸、1,3-环己烷二羧酸、1,4-环己烷二羧酸、1,4-(2-降冰片烯)二羧酸、降冰片烯-2,3-二羧酸、双环[2.2.2]辛烷-1,4-二羧酸、双环[2.2.2]辛烷-2,3-二羧酸、2,5-二氧代-1,4-双环[2.2.2]辛烷二羧酸、1,3-金刚烷二羧酸、4,8-二氧代-1,3-金刚烷二羧酸、2,6-螺[3.3]庚烷二羧酸、1,3-金刚烷二乙酸、樟脑酸等。
作为芳香族二羧酸,可以举出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5-甲基间苯二甲酸、5-叔丁基间苯二甲酸、5-氨基间苯二甲酸、5-羟基间苯二甲酸、2,5-二甲基对苯二甲酸、四甲基对苯二甲酸、1,4-萘二羧酸、2,5-萘二羧酸、2,6-萘二羧酸、2,7-萘二羧酸、1,4-蒽二羧酸、1,4-蒽醌二羧酸、2,5-联苯二羧酸、4,4’-联苯二羧酸、1,5-亚联苯基二羧酸、4,4”-三联苯二羧酸、4,4’-二苯基甲烷二羧酸、4,4’-二苯基乙烷二羧酸、4,4’-二苯基丙烷二羧酸、4,4’-二苯基六氟丙烷二羧酸、4,4’-二苯基醚二羧酸、4,4’-联苄基二羧酸、4,4’-芪二羧酸、4,4’-亚乙炔基二苯甲酸、4,4’-羰基二苯甲酸、4,4’-磺酰基二苯甲酸、4,4’-二硫代二苯甲酸、对亚苯基二乙酸、3,3’-对亚苯基二丙酸、4-羧基肉桂酸、对亚苯基二丙烯酸、3,3’-[4,4’-(亚甲基二对亚苯基)]二丙酸、4,4’-[4,4’-(氧代二对亚苯基)]二丙酸、4,4’-[4,4’-(氧代二对亚苯基)]二丁酸、(异亚丙基二对亚苯基二氧代)二丁酸、双(对羧基苯基)二甲基硅烷等二羧酸。
作为含有杂环的二羧酸,可以举出1,5-(9-氧代芴)二羧酸、3,4-呋喃二羧酸、4,5-噻唑二羧酸、2-苯基-4,5-噻唑二羧酸、1,2,5-噻二唑-3,4-二羧酸、1,2,5二唑-3,4-二羧酸、2,3-吡啶二羧酸、2,4-吡啶二羧酸、2,5-吡啶二羧酸、2,6-吡啶二羧酸、3,4-吡啶二羧酸、3,5-吡啶二羧酸等。
上述各种二羧酸可以为酸二卤化物或酸酐的结构的二羧酸。从保持液晶分子的取向性方面考虑,这些二羧酸类特别优选为能够给予直线结构的聚酰胺的二羧酸类。这些二羧酸中,优选使用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羧酸、4,4’-联苯二羧酸、4,4’-二苯基甲烷二羧酸、4,4’-二苯基乙烷二羧酸、4,4’-二苯基丙烷二羧酸、4,4’-二苯基六氟丙烷二羧酸、2,2-双(苯基)丙烷二羧酸、4,4-三联苯二羧酸、2,6-萘二羧酸、2,5-吡啶二羧酸或它们的酸二卤化物等。这些化合物也包括存在异构体的化合物,可以为包含它们的混合物。另外,可以并用2种以上的化合物。应予说明,用于本发明的二羧酸类并不限定于上述例示化合物。
在通过作为原料的二胺(也记载为“二胺成分”)和选自作为原料的四羧酸二酐(也记载为“四羧酸二酐成分”)、四羧酸二酯、二异氰酸酯和二羧酸中的成分的反应来得到聚酰胺酸、聚酰胺酸酯、聚脲、聚酰胺时,可以使用公知的合成方法。一般而言,为使二胺成分和选自四羧酸二酐成分、四羧酸二酯、二异氰酸酯和二羧酸中的一种以上成分在有机溶剂中反应的方法。
二胺成分和四羧酸二酐成分的反应在有机溶剂中比较容易地进行,且不产生副产物,在这一点是有利的。
作为用于上述反应的有机溶剂,只要是溶解生成的聚合物的有机溶剂,就没有特别限定。进而,即使是不溶解聚合物的有机溶剂,也可以在生成的聚合物不析出的范围内与上述溶剂混合使用。应予说明,由于有机溶剂中的水分成为阻碍聚合反应,并且使生成的聚合物水解的原因,因此有机溶剂优选使用进行了脱水干燥的有机溶剂。
作为有机溶剂,例如可举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乙基甲酰胺、N-甲基甲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N-乙基-2-吡咯烷酮、2-吡咯烷酮、1,3-二甲基-2-咪唑啉酮、3-甲氧基-N,N-二甲基丙烷酰胺、N-甲基己内酰胺、二甲基亚砜、四甲基尿素、吡啶、二甲基砜、六甲基亚砜、γ-丁内酯、异丙醇、甲氧基甲基戊醇、二戊烯、乙基戊基酮、甲基壬基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戊基酮、甲基异丙基酮、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甲基溶纤剂乙酸酯、丁基溶纤剂乙酸酯、乙基溶纤剂乙酸酯、丁基卡必醇、乙基卡必醇、乙二醇、乙二醇单乙酸酯、乙二醇单异丙醚、乙二醇单丁醚、丙二醇、丙二醇单乙酸酯、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单丁醚、丙二醇叔丁醚、二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二乙二醇、二乙二醇单乙酸酯、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丙二醇单乙酸酯单甲醚、二丙二醇单甲醚、二丙二醇单乙醚、二丙二醇单乙酸酯单乙醚、二丙二醇单丙醚、二丙二醇单乙酸酯单丙醚、3-甲基-3-甲氧基丁基乙酸酯、三丙二醇甲醚、3-甲基-3-甲氧基丁醇、二异丙醚、乙基异丁醚、二异丁烯、戊基乙酸酯、丁基丁酸酯、丁醚、二异丁基酮、甲基环己烯、丙醚、二己醚、二烷、正己烷、正戊烷、正辛烷、二乙醚、环己酮、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乳酸甲酯、乳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乙酸丙二醇单乙醚、丙酮酸甲酯、丙酮酸乙酯、3-甲氧基丙酸甲酯、3-乙氧基丙酸甲乙酯、3-甲氧基丙酸乙酯、3-乙氧基丙酸、3-甲氧基丙酸、3-甲氧基丙酸丙酯、3-甲氧基丙酸丁酯、二甘醇二甲醚、4-羟基-4-甲基-2-戊酮、2-乙基-1-己醇等。这些有机溶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
使二胺成分和四羧酸二酐成分在有机溶剂中反应时,可举出以下方法,对使二胺成分分散或溶解于有机溶剂而得到的溶液进行搅拌,直接添加四羧酸二酐成分,或者使其分散或溶解于有机溶剂而添加的方法;相反地在使四羧酸二酐成分分散或溶解于有机溶剂而得到的溶液中添加二胺成分的方法;将四羧酸二酐成分和二胺成分交替地添加的方法等,可以使用这些方法中的任一种方法。另外,在二胺成分或四羧酸二酐成分由多种化合物构成的情况下,可以在预先混合的状态下使其反应,也可以使其分别依次反应,也可以进一步使分别反应得到的低分子量体进行混合反应,并制成高分子量体。
使二胺成分和四羧酸二酐成分反应时的温度可以选择任意的温度,例如为-20~100℃,优选-5~80℃的范围。另外,可以以任意的浓度进行反应,例如,相对于反应液,二胺成分和四羧酸二酐成分的合计量为1~50质量%,优选为5~30质量%。
上述聚合反应中的四羧酸二酐成分的合计摩尔数相对于二胺成分的合计摩尔数的比率可以根据要得到的聚酰胺酸的分子量而选择任意的值。与通常的缩聚反应相同,该摩尔比越接近于1.0,生成的聚酰胺酸的分子量越变大。作为优选的范围,为0.8~1.2。
合成本发明使用的聚合物的方法并不限定于上述方法,在合成聚酰胺酸情况下,与通常的聚酰胺酸的合成方法,代替上述四羧酸二酐,使用对应结构的四羧酸或四羧酰二卤化物等四羧酸衍生物,即利用公知方法使其反应,也可以得到对应的聚酰胺酸。另外,在合成聚脲的情况下,使二胺和二异氰酸酯反应即可。在制造聚酰胺酸酯或聚酰胺时,使二胺与选自四羧酸二酯和二羧酸中的成分在公知的缩合剂的存在下或者利用公知的方法衍生为酸卤之后,使其与二胺反应即可。
作为使上述聚酰胺酸酰亚胺化而制成聚酰亚胺的方法,可举出将聚酰胺酸的溶液直接加热的热酰亚胺化,在聚酰胺酸的溶液中添加催化剂的催化剂酰亚胺化。应予说明,从可以提高电压保持率出发,由聚酰胺酸向聚酰亚胺的酰亚胺化率优选为30%以上,更优选为30~99%。另一方面,从白化特性的,即抑制清漆中的聚合物的析出的观点出发,优选为70%以下。如果考虑两种特性,则更优选为40~80%。
使聚酰胺酸在溶液中进行热酰亚胺化时的温度通常为100~400℃,优选为120~250℃,优选一边将通过酰亚胺化反应生成的水排除至体系外一边进行。
聚酰胺酸的催化剂酰亚胺化可以通过在聚酰胺酸的溶液中添加碱性催化剂和酸酐,通常在-20~250℃,优选在0~180℃进行搅拌而进行。碱性催化剂的量为酰胺酸基团的通常0.5~30摩尔倍,优选为2~20摩尔倍,酸酐的量为酰胺酸基团的通常1~50摩尔倍,优选为3~30摩尔倍。作为碱性催化剂,可以举出吡啶、三乙基胺、三甲基胺、三丁基胺、三辛基胺等,其中,吡啶在使反应进行方面具有适当的碱性,故优选。作为酸酐,可以举出乙酸酐、偏苯三甲酸酐、均苯四甲酸酐等,其中,如果使用乙酸酐,则反应结束后的精制变得容易,故优选。基于催化剂酰亚胺化的酰亚胺化率可以通过调节催化剂量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来控制。
从聚合物的反应溶液中回收生成的聚合物时,将反应溶液投入于不良溶剂而使其沉淀即可。作为用于沉淀生成的不良溶剂,可以举出甲醇、丙酮、己烷、丁基溶纤剂、庚烷、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乙醇、甲苯、苯、水等。投入于不良溶剂而使其沉淀的聚合物在进行过滤并回收之后,可以在常压或减压下,在常温或者进行加热而干燥。另外,如果使沉淀回收的聚合物再溶解于有机溶剂,并重复2~10次再沉淀回收的操作,则可以减少聚合物中的杂质。作为此时的不良溶剂,例如可举出醇类、酮类、烃等,如果使用选自这些溶剂中的3种以上不良溶剂,则精制的效率更进一步提高,故优选。
另外,在上述自由基产生膜由含有诱发自由基聚合的有机基团的聚合物构成的情况下,用于本发明的自由基产生膜形成组合物可以包含含有诱发自由基聚合的有机基团的聚合物以外的其它聚合物。此时,聚合物总成分中的其它聚合物的含量优选为5~95质量%,更优选为30~70质量%。
在考虑涂布自由基产生膜而得到的自由基产生膜的强度、涂膜形成时的作业性、涂膜的均匀性等的情况下,自由基产生膜形成组合物具有的聚合物的分子量以利用GPC(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法测定的重均分子量计,优选为5000~1000000,更优选为10000~150000。
作为通过涂布具有产生自由基的基团的化合物和聚合物的组合物,并使其固化而形成膜,从而在膜中固定化而得到用于本发明的自由基产生膜时的聚合物,为选自按照上述制造方法制造的聚酰亚胺前体聚酰亚胺、聚脲、聚酰胺、聚丙烯酸酯和聚甲基丙烯酸酯等中的聚合物,可以采用使用二胺成分而得到的至少1种聚合物,上述二胺成分为具有自由基聚合产生的部位的二胺在用于自由基产生膜形成组合物中所含有的聚合物的合成的二胺成分总体的0摩尔%的二胺成分。作为此时添加的具有产生自由基的基团的化合物,可举出以下物质。
作为利用热而产生自由基的化合物为通过加热至分解温度以上而产生自由基的化合物。作为这样的自由基热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举出酮过氧化物类(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环己酮过氧化物等)、二酰基过氧化物类(过氧化乙酰、过氧化苯甲酰等)、过氧化氢类(过酸化氢、叔丁基过氧化氢、枯烯过氧化氢等)、二烷基过氧化物类(二叔丁基过氧化物、二枯基过氧化物、二月桂酰过氧化物等)、过氧化缩酮类(二丁基过氧化环己烷等)、烷基过酸酯类(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过氧化特戊酸叔丁酯、过氧化2-乙基环己烷酸叔戊酯等)、过硫酸盐类(过硫酸钾、过硫酸钠、过硫酸铵等)、偶氮系化合物(偶氮双异丁腈和2,2’-二(2-羟基乙基)偶氮双异丁腈等)。这样的自由基热聚合引发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者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利用光而产生自由基的化合物,只要是通过光照射而引发自由基聚合的化合物,就没有特别限定。作为这样的自由基光聚合引发剂,可以举出二苯甲酮、米蚩酮、4,4’-双(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呫吨酮、噻吨酮、异丙基呫吨酮、2,4-二乙基噻吨酮、2-乙基蒽醌、苯乙酮、2-羟基-2-甲基苯丙酮、2-羟基-2-甲基-4’-异丙基苯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异丙基苯偶姻醚、异丁基苯偶姻醚、2,2-二乙氧基苯乙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樟脑醌、苯并蒽酮、2-甲基-1-[4-(甲基硫代)苯基]-2-吗啉代丙烷-1-酮、2-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丁酮-1,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乙酯、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异戊基酯、4,4’-二(叔丁基过氧羰基)二苯甲酮、3,4,4’-三(叔丁基过氧羰基)二苯甲酮、2,4,6-三甲基苯甲酰二苯基氧化膦、2-(4’-甲氧基苯乙烯基)-4,6-双(三氯甲基)-均三嗪、2-(3’,4’-二甲氧基苯乙烯基)-4,6-双(三氯甲基)-均三嗪、2-(2’,4’-二甲氧基苯乙烯基)-4,6-双(三氯甲基)-均三嗪、2-(2’-甲氧基苯乙烯基)-4,6-双(三氯甲基)-均三嗪、2-(4’-戊氧基苯乙烯基)-4,6-双(三氯甲基)-均三嗪、4-[对N,N-二(乙氧基羰基甲基)]-2,6-二(三氯甲基)-均三嗪、1,3-双(三氯甲基)-5-(2’-氯苯基)-均三嗪、1,3-双(三氯甲基)-5-(4’-甲氧基苯基)-均三嗪、2-(对二甲基氨基苯乙烯基)苯并唑、2-(对二甲基氨基苯乙烯基)苯并噻唑、2-巯基苯并噻唑、3,3’-羰基双(7-二乙基氨基香豆素)、2-(邻氯苯基)-4,4’,5,5’-四苯基-1,2’-联咪唑、2,2’-双(2-氯苯基)-4,4’,5,5’-四(4-乙氧基羰基苯基)-1,2’-联咪唑、2,2’-双(2,4-二氯苯基)-4,4’,5,5’-四苯基-1,2’-联咪唑、2,2’双(2,4-二溴苯基)-4,4’,5,5’-四苯基-1,2’-联咪唑、2,2’-双(2,4,6-三氯苯基)-4,4’,5,5’-四苯基-1,2’-联咪唑、3-(2-甲基-2-二甲基氨基丙酰基)咔唑、3,6-双(2-甲基-2-吗啉代丙酰基)-9-正十二烷基咔唑、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双(5-2,4-环戊二烯-1-基)-双(2,6-二氟-3-(1H-吡咯-1-基)-苯基)钛、3,3’,4,4’-四(叔丁基过氧羰基)二苯甲酮、3,3’,4,4’-四(叔己基过氧羰基)二苯甲酮、3,3’-二(甲氧基羰基)-4,4’-二(叔丁基过氧羰基)二苯甲酮、3,4’-二(甲氧基羰基)-4,3’-二(叔丁基过氧羰基)二苯甲酮、4,4’-二(甲氧基羰基)-3,3’-二(叔丁基过氧羰基)二苯甲酮、2-(3-甲基-3H-苯并噻唑-2-亚基)-1-萘-2-基-乙酮或2-(3-甲基-1,3-苯并噻唑-2(3H)-亚基)-1-(2-苯甲酰)乙酮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2个以上混合使用。
应予说明,即使在上述自由基产生膜由含有诱发自由基聚合的有机基团的聚合物构成的情况下,为了在给予能量时促进自由基聚合,可以含有上述具有产生自由基的基团的化合物。
自由基产生膜形成组合物可以含有溶解或分散聚合物成分、根据需要的自由基产生剂以外的其它含有成分的有机溶剂。这样的有机溶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上述聚酰胺酸的合成中例示的有机溶剂。其中,从溶解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N-甲基-2-吡咯烷酮、γ-丁内酯、N-乙基-2-吡咯烷酮、1,3-二甲基-2-咪唑烷酮、3-甲氧基-N,N-二甲基丙烷酰胺等。特别优选为N-甲基-2-吡咯烷酮或N-乙基-2-吡咯烷酮,可以使用2种以上的混合溶剂。
另外,优选将使涂膜的均匀性、平滑性提高的溶剂与自由基产生膜形成组合物的含有成分的溶解性高的有机溶剂混合使用。
作为使涂膜的均匀性、平滑性提高的溶剂,例如可举出异丙醇、甲氧基甲基戊醇、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丁基溶纤剂、甲基溶纤剂乙酸酯、丁基溶纤剂乙酸酯、乙基溶纤剂乙酸酯、丁基卡必醇、乙基卡必醇、乙基卡必醇乙酸酯、乙二醇、乙二醇单乙酸酯、乙二醇单异丙醚、乙二醇单丁醚、丙二醇、丙二醇单乙酸酯、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单丁醚、丙二醇叔丁醚、二丙二醇单甲醚、二乙二醇、二乙二醇单乙酸酯、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丙二醇单乙酸酯单甲醚、二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二丙二醇单乙醚、二丙二醇单乙酸酯单乙醚、二丙二醇单丙醚、二丙二醇单乙酸酯单丙醚、3-甲基-3-甲氧基丁基乙酸酯、三丙二醇甲醚、3-甲基-3-甲氧基丁醇、二异丙醚、乙基异丁醚、二异丁烯、戊基乙酸酯、丁基丁酸酯、丁醚、二异丁酮、甲基环己烯、丙醚、二己醚、正己烷、正戊烷、正辛烷、二乙醚、乳酸甲酯、乳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正丁基、乙酸丙二醇单乙醚、丙酮酸甲酯、丙酮酸乙酯、3-甲氧基丙酸甲酯、3-乙氧基丙酸甲乙酯、3-甲氧基丙酸乙酯、3-乙氧基丙酸、3-甲氧基丙酸、3-甲氧基丙酸丙酯、3-甲氧基丙酸丁酯、1-甲氧基-2-丙醇、1-乙氧基-2-丙醇、1-丁氧基-2-丙醇、1-苯氧基-2-丙醇、丙二醇单乙酸酯、丙二醇二乙酸酯、丙二醇-1-单甲醚-2-乙酸酯、丙二醇-1-单乙醚-2-乙酸酯、二丙二醇、2-(2-乙氧基丙氧基)丙醇、乳酸甲基酯、乳酸乙基酯、乳酸正丙基酯、乳酸正丁基酯、乳酸异戊基酯、2-乙基-1-己醇等。这些溶剂可以混合多种。在使用这些溶剂的情况下,优选为液晶取向剂中所包含的溶剂总体的5~80质量%,更优选为20~60质量%。
在自由基产生膜形成组合物中可以含有上述以外的成分。作为其示例,可举出使涂布自由基产生膜形成组合物时的膜厚均匀性、表面平滑性提高的化合物、使自由基产生膜形成组合物和基板的密合性提高的化合物、使自由基产生膜形成组合物的膜强度进一步提高的化合物等。
作为使膜厚的均匀性、表面平滑性提高的化合物,可举出氟系表面活性剂、硅酮系表面活性剂、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等。更具体而言,例如可举出Eftop EF301、EF303、EF352(Tohkem Products公司制))、MEGAFACF171、F173、R-30(大日本油墨公司制)、FLUORADFC430、FC431(住友3M公司制)、AsahiGuard AG710、SURFLON S-382、SC101,SC102、SC103、SC104、SC105、SC106(旭硝子公司制)等。在使用这些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其使用比例相对于自由基产生膜形成组合物中所含有的聚合物的总量100质量份,优选为0.01~2质量份,更优选为0.01~1质量份。
作为使自由基产生膜形成组合物和基板的密合性提高的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举出含官能性硅烷化合物、含环氧基化合物等。例如可举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脲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脲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乙氧基羰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乙氧基羰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三乙烯三胺、N-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三乙烯三胺、10-三甲氧基甲硅烷基-1,4,7-三氮杂癸烷、10-三乙氧基甲硅烷基-1,4,7-三氮杂癸烷、9-三甲氧基甲硅烷基-3,6-二氮杂壬基乙酸酯、9-三乙氧基甲硅烷基-3,6-二氮杂壬基乙酸酯、N-苄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苄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苯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苯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双(氧乙烯)-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双(氧乙烯)-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三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甘油二缩水甘油醚、2,2-二溴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3,5,6-四缩水甘油基-2,4-己二醇、N,N,N’,N’-四缩水甘油基-间苯二甲胺、1,3-双(N,N-二缩水甘油基氨基甲基)环己烷、N,N,N’,N’-四缩水甘油基-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3-(N-烯丙基-N-缩水甘油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N,N-二缩水甘油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自由基产生膜的膜强度,可以添加2,2’-双(4-羟基-3,5-二羟基甲基苯基)丙烷、四(甲氧基甲基)双酚等苯酚化合物。在使用这些化合物的情况下,相对于自由基产生膜形成组合物中所含有的聚合物的总量100质量份,优选为0.1~30质量份,更优选为1~20质量份。
此外,在自由基产生膜形成组合物中,除上述之外,只要是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则可以添加用于使自由基产生膜的介电常数、导电性等电特性变化的介电体或导电物质。
[自由基产生膜]
本发明的自由基产生膜是使用上述自由基产生膜形成组合物而得到的。例如,也可以将固化膜直接用作自由基产生膜,上述固化膜是通过将用于本发明的自由基产生膜形成组合物涂布于基板之后,进行干燥、烧结而得到的。另外,也可以将该固化膜进行摩擦,或者照射偏振光或特定的波长的光等,或者进行离子束等处理,或者作为PSA用取向膜对液晶填充后的液晶显示元件照射UV。
作为涂布自由基产生膜形成组合物的基板,只要是透明性高的基板,就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在基板上形成有用于驱动液晶的透明电极的基板。
如果举出具体例,则可以举出在玻璃板、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醚砜、聚芳酯、聚氨酯、聚砜、聚醚、聚醚酮、三甲基戊烯、聚烯烃、聚乙二醇对苯二甲酸酯、(甲基)丙烯腈、三乙酰基纤维素、二乙酰基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等塑料板等上形成有透明电极的基板。
在能够用于IPS方式的液晶显示元件的基板上,能够以标准的IPS梳齿电极、PSA鱼骨电极这样的电极图案,MVA那样的突起图案的形式使用。
另外,在TFT型的元件这样的高功能元件中,可使用在用于液晶驱动的电极与基板之间形成有晶体管这样的元件的部件。
在以透过型液晶显示元件为目标的情况下,通常使用如上述所示的基板,但在以反射型的液晶显示元件为目标的情况下,如果仅成为一侧的基板,则也可以使用硅晶片等不透明的基板。此时,在形成于基板的电极中也可以使用反射光的铝这样的材料。
作为自由基产生膜形成组合物的涂布方法,可举出旋涂法、印刷法、喷墨法、喷涂法、辊涂法等,从生产率方面考虑,工业上广泛使用转印印刷法,在本发明中也优选使用。
涂布自由基产生膜形成组合物之后的干燥的工序不一定是需要,但在从涂布后至烧结的时间每个基板不固定的情况或在涂布后不立即烧结的情况下,优选包含干燥工序。该干燥只要以通过基板的运输等而涂膜形状不变形的程度除去溶剂即可,对于其干燥手段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在温度40℃~150℃,优选60℃~100℃的电热板上使其干燥0.5~30分钟,优选1~5分钟的方法。
利用上述方法涂布自由基产生膜形成组合物而形成的涂膜可以进行烧结而制成固化膜。此时,烧结温度通常可以在100℃~350℃的任意温度进行,优选为140℃~300℃,更优选为150℃~230℃,进一步优选为160℃~220℃。烧结时间通常可以在5分钟~240分钟的任意时间内进行烧结。优选为10~90分钟,更优选为20~90分钟。加热通常可以使用公知的方法,例如电热板、热风循环烘箱、IR烘箱、带炉等。
该固化膜的厚度可以根据需要而选择,在优选为5nm以上,更优选为10nm以上的情况下,容易得到液晶显示元件的可靠性,故优选。另外,在固化膜的厚度优选为300nm以下,更优选为150nm以下的情况下,液晶显示元件的耗电量不极端变大,故优选。
如以上所示进行,可以得到具有自由基产生膜的第一基板,但可以对该自由基产生膜实施单轴取向处理。作为进行单轴取向处理的方法,可举出光取向法、斜角沉积法、摩擦、基于磁场的单轴取向处理等。
在在一个方向进行摩擦处理而进行取向处理的情况下,例如一边使卷绕有摩擦布的摩擦辊旋转,一边以摩擦布与膜接触的方式使基板移动。在形成有梳齿电极的本发明的第一基板的情况下,可根据液晶的电学物性而选择方向,但在使用具有正的介电各向异性的液晶的情况下,摩擦方向优选设为与梳齿电极延伸的方向大致相同的方向。
本发明的第二基板除不具有自由基产生膜之外,与上述第一基板相同。优选制成具有以往已知的液晶取向膜的基板。
<液晶单元>
本发明的液晶单元通过以下方法而得到,即,在通过上述方法在基板上形成自由基产生膜之后,将该具有自由基产生膜的基板(第一基板)和具有公知的液晶取向膜的基板(第二基板)以自由基产生膜和液晶取向膜相对的方式配置,夹持隔板并利用密封剂固定,注入含有液晶和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并进行密封。此时,使用的隔板的尺寸通常为1~30μm,但优选为2~10μm。另外,通过使第一基板的摩擦方向和第二基板的摩擦方向平行,可以用于IPS模式、FFS模式,如果以摩擦方向正交的方式配置,则可以用于扭曲向列模式。
注入含有液晶和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的方法没有特别制限,可以举出将制作的液晶单元内设为减压之后,注入包含液晶和聚合性化合物的混合物的真空法;滴加包含液晶和聚合性化合物的混合物之后进行密封的滴加法等。
<含有液晶和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元件的制作中,与液晶同时使用的聚合性化合物只要是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一分子中具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聚合性反应基团的化合物。优选为一分子中具有一个聚合性反应基团的化合物(以下,有时称为“具有一官能的聚合性基团的化合物”、“具有单官能的聚合性基团的化合物”等)。聚合性反应基团优选为自由基聚合性反应基团,例如为乙烯基键。
上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中至少一种优选为与液晶具有相溶性的、一分子中具有一个聚合性反应基团的化合物,即具有单官能的自由基聚合性基团的化合物。
而且,作为上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聚合性基团,优选为选自以下结构中的聚合性基团。
[化学式22]
(式中,﹡表示与化合物分子的聚合性反应基团以外的部分键合的部位。Rb表示碳原子数2~8的直链烷基,E表示选自单键、-O-、-NRc-、-S-、酯键和酰胺键中的键合基团。Rc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4的烷基。)
另外,在上述含有液晶和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中,优选含有使上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进行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的Tg为100℃以下的物质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
具有单官能的自由基聚合性基团的化合物为具有能够在有机自由基的存在下进行自由基聚合的反应基团的化合物,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叔丁基酯、甲基丙烯酸己基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甲基丙烯酸壬基酯、甲基丙烯酸月桂基酯、甲基丙烯酸正辛基酯等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丙烯酸叔丁基酯、丙烯酸己基酯、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丙烯酸壬基酯、丙烯酸苄基酯、丙烯酸月桂基酯、丙烯酸正辛基酯等丙烯酸酯系单体;苯乙烯、苯乙烯衍生物(例如,邻、间、对甲氧基苯乙烯,邻、间、对叔丁氧基苯乙烯,邻、间、对氯甲基苯乙烯等)、乙烯基酯类(例如:乙酸乙烯基酯、丙酸乙烯基酯、苯甲酸乙烯基酯、乙酸乙烯基酯等)、乙烯基酮类(例如,乙烯基甲基酮、乙烯基己基酮、甲基异丙烯基酮等)、N-乙烯基化合物(例如,N-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吡咯、N-乙烯基咔唑、N-乙烯基吲哚等)、(甲基)丙烯酸衍生物(例如,丙烯腈、甲基丙烯腈、丙烯酰胺、异丙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等)、卤化乙烯基类(例如,氯乙烯、偏二氯乙烯、四氯乙烯、六氯丁烯、氟乙烯等)等的乙烯基单体,但并不限定于这些。这些各种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另外,这些化合物优选与液晶具有相溶性。
另外,作为上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也优选下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23]
式(1)中,Ra和Rb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2~8的直链烷基,E表示选自单键、-O-、-NRc-、-S-、酯键、酰胺键中的键合基团。文中Rc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4的烷基。
上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中至少一种优选为与液晶具有相溶性的、一分子中具有一个聚合性反应基团的化合物,即具有单官能的自由基聚合性基团的化合物。
而且,作为上述式(1)表示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从合成的容易性、与液晶的相溶性、聚合反应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式中E为酯键(-C(=O)-O-或-O-C(=O)-表示的键)的化合物,具体而言优选为具有以下结构的化合物,但没有特别限定。
[化学式24]
式(1-1)及(1-2)中,Ra和Rb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2~8的直链烷基。
相对于液晶和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合计质量,液晶组合物中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含量优选为3质量%以上,更优选为5质量%以上,优选为5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20质量%以下。
使上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进行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优选将其Tg设为100℃以下。
应予说明,液晶是指通常处于显示固体和液体的两者性质的状态的物质,作为代表性的液晶相,包括向列液晶和近晶相液晶,但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的液晶没有特别限定。如果举出一个示例,则为4-戊基-4’-氰基联苯。
接着,对导入有包含该液晶和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混合物(液晶组合物)的液晶单元给予使该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进行聚合反应的充分的能量。其可以通过例如施加热,或者进行UV照射而实施,通过使该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当场进行聚合,而显现所期望的特性。其中,从UV的使用能够形成取向性的图案,并且在短时间内进行聚合反应的方面出发,优选UV照射。应予说明,用于扭曲向列模式时,除上述液晶组合物之外,根据需要可以将手性掺掺杂剂导入液晶单元。
另外,在UV照射时,可以进行加热。进行UV照射时的加热温度优选为所导入的液晶显现液晶性的温度范围,通常为40℃以上,优选低于变成液晶的各向同性相的温度下的加热。
在此,进行UV照射时的UV照射波长优选选择反应的聚合性化合物的反应量子收率最好的波长,UV的照射量通常为0.01~30J,优选为10J以下,UV照射量少的情形,可以抑制包含构成液晶显示器的构件的破坏的可靠性降低,且通过使UV照射时间减少而提高制造上的生产节拍,因此优选。
另外,不通过UV照射而仅通过加热使其聚合时的加热优选在以下温度范围内进行,即,聚合性化合物反应的温度,且成为低于液晶的分解温度。具体而言,例如为100℃以上且150℃以下。
给予为了使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进行聚合反应的充分的能量时,优选为不施加电压的无电场状态。
<液晶显示元件>
可以使用按照上述进行而得到的液晶单元制作液晶显示元件。
例如,可以通过在该液晶单元中根据需要按照常规方法设置反射电极、透明电极、λ/4板、偏光膜、彩色滤光片层等而制成反射型液晶显示元件。
另外,可以在该液晶单元中根据需要按照常规方法设置背光灯、偏振片、λ/4板、透明电极、偏光膜、彩色滤光片层等而制成透过型液晶显示元件。
实施例
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具体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聚合物的聚合和膜形成组合物的制备中使用的化合物的简写符号和特性评价的方法如以下所示。
[化学式25]
NMP:N-甲基-2-吡咯烷酮、
GBL:γ-丁基内酯、
BCS:丁基溶纤剂
<粘度测定>
对于聚酰胺酸溶液,使用E型粘度计TVE-22H(东机产业公司制),以样品量1.1mL、Cone Rotor TE-1(1°34’、R24)测定25℃的粘度。
<酰亚胺化率的测定>
将聚酰亚胺粉末20mg放入于NMR样品管(草野科学公司制NMR抽样管标准(Sampling tube standard)φ5),添加氘代二甲基亚砜(DMSO-d6,0.05质量%TMS(四甲基硅烷)混合品)0.53ml,施加超声波而使其完全溶解。利用测定装置(日本电子DATUM社制,JNW-ECA500)测定该溶液的500MHz的质子NMR。
酰亚胺化率将源自在酰亚胺化前后没有变化的结构的质子作为基准质子而确定,使用该质子的峰累计值和源自出现在9.5~10.0ppm附近的酰胺基的NH的质子峰累计值,利用以下数学式求出。
酰亚胺化率(%)=(1-α·x/y)×100
式中,x为源自酰胺基的NH的质子峰累计值,y为基准质子的峰累计值,α为聚酰胺酸(酰亚胺化率为0%)时的基准质子相对于1个酰胺基的NH质子的个数比例。
<聚合物的聚合和自由基产生膜形成组合物的制备>
合成例1
TC-1、TC-2(50)/DA-1(50)、DA-2(50)聚酰亚胺的聚合
在具备氮导入管、回流冷凝管、机械搅拌器的100ml的4口烧瓶中量取1.62g(15.00mmol)DA-1、3.96g(15.00mmol)DA-2,加入NMP48.2g,在氮气氛下进行搅拌,使其完全溶解。确认溶解之后,加入3.75g(15.00mmol)TC-2,在氮气氛下在60℃反应3小时。再恢复到室温,加入2.71g(13.80mmol)TC-1,在氮气氛下在40℃反应12小时。确认聚合粘度,进一步添加TC-1,以使得聚合粘度成为1000mPa·s,得到聚酰胺酸浓度为20质量%的聚合液。
在具备磁力搅拌器的200ml的三角烧瓶中量取上述得到的聚酰胺酸溶液60g,加入NMP 111.4g,制备7质量%的溶液,一边搅拌,一边加入乙酸酐9.10g(88.52mmol)、吡啶3.76g(47.53mmol),在室温搅拌30分钟后,在55℃搅拌3小时使其反应。反应结束后,将溶液返回到室温,在500ml的甲醇中一边搅拌一边注入该反应溶液,使固体析出。通过过滤而回收固体,进一步将固体投入300ml的甲醇中并进行30分钟搅拌清洗总计2次,通过过滤而回收固体,进行风干后。通过在真空烘箱60℃进行干燥,从而得到数均分子量为11300,重均分子量为32900,酰亚胺化率为53%的聚酰亚胺(PI-1)。
合成例2
TC-1、TC-2(50)/DA-1(50)、DA-3(50)聚酰亚胺的聚合
在具备氮导入管、回流冷凝管、机械搅拌器的100ml的4口烧瓶中量取1.62g(15.00mmol)DA-1、4.96g(15.00mmol)DA-3,加入NMP51.90g,在氮气氛下进行搅拌,使其完全溶解。确认溶解之后,加入3.75g(15.00mmol)TC-2,在氮气氛下在60℃反应3小时。再恢复到室温,加入2.64g(13.5mmol)TC-1,在氮气氛下在40℃反应12小时。确认聚合粘度,进一步添加TC-1,以使得聚合粘度成为1000mPa·s,得到聚酰胺酸浓度为20质量%的聚合液。
在具备磁力搅拌器的200ml的三角烧瓶中量取上述得到的聚酰胺酸溶液60g,加入NMP 111.4g,制备7质量%的溶液,一边搅拌一边加入乙酸酐8.38g(81.4mmol)、吡啶3.62g(45.8mmol),在室温搅拌30分钟后,在55℃搅拌3小时并使其反应。反应结束后,将溶液恢复到室温,在500ml的甲醇中一边搅拌一边注入该反应溶液,使固体析出。通过过滤而回收固体,进一步将固体投入300ml的甲醇中并进行30分钟搅拌清洗总计2次,通过过滤而回收固体,进行风干后,在真空烘箱60℃进行干燥,从而得到数均分子量Mn为13100,重均分子量Mw为34000,酰亚胺化率为55%的聚酰亚胺(PI-2)。
合成例3
TC-1、TC-2(50)/DA-1(50)、DA-4(50)聚酰亚胺的聚合
在具备氮导入管、回流冷凝管、机械搅拌器的100ml的4口烧瓶中量取1.62g(15.00mmol)DA-1、5.65g(15.00mmol)DA-4,加入NMP55.4g,在氮气氛下进行搅拌,使其完全溶解。确认溶解之后,加入3.75g(15.00mmol)TC-2,在氮气氛下在60℃反应3小时。再恢复到室温,加入2.82g(14.40mmol)TC-1,在氮气氛下在40℃反应12小时。确认聚合粘度,进一步添加TC-1,以使得聚合粘度成为1000mPa·s,得到聚酰胺酸浓度为20质量%的聚合液。
在备有磁力搅拌器的200ml的三角烧瓶中量取上述得到的聚酰胺酸溶液60g,加入NMP111.4g,制备7质量%的溶液,一边搅拌一边加入乙酸酐8.36g(81.2mmol)、吡啶3.65g(46.1mmol),在室温搅拌30分钟后,在55℃搅拌3小时并使其反应。反应结束后,将溶液恢复到室温,在500ml的甲醇中一边搅拌一边注入该反应溶液,使固体析出。通过过滤而回收固体,进一步将固体投入300ml的甲醇中并进行30分钟搅拌清洗总计2次,通过过滤而回收固体,进行风干后,在真空烘箱60℃进行干燥,从而得到数均分子量Mn为12900,重均分子量Mw为31000,酰亚胺化率为51%的聚酰亚胺(PI-3)。
自由基产生膜形成组合物:AL1的制备
在具备磁力搅拌器的50ml三角烧瓶中量取合成例1中得到的聚酰亚胺粉末(PI-1)2.0g,加入NMP18.0g,在50℃进行搅拌,使其完全溶解。进一步加入NMP6.7g、BCS6.7g,进一步搅拌3小时,从而得到本发明涉及的自由基产生膜形成组合物:AL1(固体成分:6.0质量%、NMP:66质量%、BCS:30质量%)。
自由基产生膜形成组合物:AL2的制备
在具备磁力搅拌器的50ml三角烧瓶中量取合成例2中得到的聚酰亚胺粉末(PI-2)2.0g,加入NMP18.0g,在50℃进行搅拌,使其完全溶解。进一步加入NMP6.7g、BCS6.7g,进一步搅拌3小时,从而得到本发明涉及的自由基产生膜形成组合物:AL2(固体成分:6.0质量%、NMP:66质量%、BCS:30质量%)。
非自由基产生膜形成组合物:AL3的制备
在备有磁力搅拌器的50ml三角烧瓶中量取合成例3中得到的聚酰亚胺粉末(PI-3)2.0g,加入NMP18.0g,在50℃进行搅拌,使其完全溶解。进一步加入NMP6.7g、BCS6.7g,进一步搅拌3小时,从而得到作为比较对象的非自由基产生膜形成组合物:AL3(固体成分:6.0质量%、NMP:66质量%、BCS:30质量%)。
[表1]
表1聚酰亚胺的组成
[表2]
表2膜形成组合物的组成
<液晶显示元件的制作>
使用上述得到的AL1~AL3和作为水平取向用液晶取向剂的SE-6414(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利用表3所示的构成制作液晶显示元件。
[表3]
表3单元的构成
(第一基板)
第一基板(以后也称为IPS基板)为30mm×35mm的尺寸、厚度为0.7mm的无碱玻璃基板。在基板上形成具备电极宽度为10μm、电极和电极的间隔为10μm的梳齿型图案的ITO(Indium-Tin-Oxide)电极,形成像素。各像素的尺寸为纵10mm,横约5mm。
AL1~AL3或SE-6414利用1.0μm的过滤器进行过滤后,利用旋涂法涂布于上述IPS基板的电极形成面,在80℃的电热板上使其干燥1分钟。接着,AL1~AL3在150℃烧结20分钟,SE-6414在220℃烧结20分钟,分别制成膜厚100nm的涂膜。
在“有”摩擦处理的情形中,以摩擦方向与梳齿电极成为平行的方式进行摩擦。摩擦使用吉川化工制人造丝布:YA-20R,在辊径120mm、转数300rpm、移动速度50mm/sec、挤入量0.4mm的条件下进行。其中,仅对涂布有SE-6414的膜将上述转数设为1000rpm。摩擦处理后,在纯水中进行1分钟超声波照射,在80℃干燥10分钟。
(第二基板)
第二基板(也称为背面ITO基板)为30mm×35mm的尺寸,厚度为0.7mm的无碱玻璃基板,在背面(朝向单元外侧的面)将ITO膜进行成膜。另外,在表面(朝向单元内侧的面)形成高度为4μm的柱状隔板。
AL1、AL2或SE-6414利用1.0μm的过滤器进行过滤后,利用旋涂法涂布于上述IPS基板的电极形成面,在80℃的电热板上使其干燥1分钟。接着,AL1、AL2在150℃烧结20分钟,SE-6414在220℃烧结20分钟,分别制成膜厚100nm的涂膜后,进行摩擦处理。摩擦处理使用吉川化工制人造丝布:YA-20R,在辊径120mm、转数1000rpm、移动速度50mm/sec、挤入量0.4mm的条件下进行摩擦。其中,涂布有AL1或AL2的膜将上述转数设为300rpm。摩擦处理后,在纯水中进行1分钟超声波照射,在80℃干燥10分钟。
(液晶单元的制作)
使用上述带液晶取向膜的2种基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残留液晶注入口而对周围进行密封,制作单元间隙约为4μm的空单元。此时,在第一基板没有进行摩擦处理的情况下,以第一基板的梳齿电极的朝向和第二基板的摩擦方向成为平行的方式进行组合,在将第一基板进行摩擦处理的情况下,以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摩擦方向成为反向平行的方式进行组合。
在该空单元中,在常温真空注入液晶(在Merck公司制MLC-3019中添加HMA 10wt%而得到的的液晶)之后,将注入口进行密封而制成液晶单元。得到的液晶单元构成IPS模式液晶显示元件。其后,将得到的液晶单元在120℃进行20分钟加热处理。
在有UV处理的情形中,使用高压水银灯,介由波长313nm的带通滤波器,以曝光量成为1000mJ的方式对液晶单元照射紫外线。
<液晶取向性的评价>
使用固定于正交尼科尔棱镜的偏振片确认液晶单元的取向性。没有缺陷地进行取向的情况设为○,有轻微的取向缺陷的情况设为△,没有进行取向的情况设为×。
<V-T曲线的测定和驱动阈值电压、亮度最大电压评价>
以光轴相同的方式将白色LED背光灯和亮度计固定,在此期间,以亮度变为最变小的方式将安装有偏振片的液晶单元(液晶显示元件)固定,以1V间隔施加电压至8V,通过测定电压的亮度而进行V-T曲线的测定。由得到的V-T曲线估算驱动阈值电压和亮度成为最大的电压的值。
<液晶显示的响应速度的评价>
使用上述V-T曲线的测定中使用的装置,将亮度计连接于示波器,测定施加成为最大亮度的电压时的响应速度(Ton)和使电压为0时的响应速度(Toff)。
[表4]
表4结果
※1取向性为×的情况下,不进行光学响应的测定。
在背面ITO基板(第二基板)侧使用进行了摩擦处理的水平取向膜的Cell-1~Cell-20的比较中,可确认在IPS基板(第一基板)侧使用自由基产生膜且进行了UV处理的Cell-11、Cell-12、Cell-16和Cell-17的液晶的取向性良好且驱动阈值电压、亮度最大电压降低。另外,可确认在没有对自由基产生膜进行摩擦处理的Cell-11和Cell-12中,Toff的值增大,与此相对,在对自由基产生膜进行了摩擦处理的Cell-16和Cell-17中,该Toff值的增大大幅改善。
除上述之外,作为补充实验,制作将AL1用于背面ITO基板(第二基板)和IPS基板(第一基板)两者且对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均没有进行摩擦处理的液晶单元。该液晶单元在UV照射前观察到沿着液晶注入时的流动方向的取向缺陷和亮点(流动取向),但在UV照射后流动取向完全消失,可确认源自液晶的域(纹影(schlieren))。由此提示在将并用含有自由基产生膜和聚合性化合物的液晶的情况下,通过照射UV而使该自由基产生膜丧失液晶取向限制力,在该自由基产生膜上形成零面锚定膜。
另外,在液晶单元Cell-21~Cell-24的比较中,没有进行UV照射的Cell-21和Cell-23显示朝向摩擦方向的单轴取向性,但进行了UV照射的Cell-22和Cell-24变成无取向状态,产生液晶的域(纹影)。由此提示即使在对自由基产生膜进行摩擦的情况下,也通过照射UV而在该自由基产生膜上形成零面锚定膜。
但是,如果一边使Cell-22和Cell-24在正交尼科尔棱镜下旋转一边观察,则产生虽然轻微但明暗的变化,由此提示该零面锚定膜并非完全没有取向限制力的状态,但其限制力比液晶彼此的分子间作用力弱,仅领域该限制力无法使液晶分子在任一方向进行单轴取向。由此可认为,在Cell-16和Cell-17中Toff的值大幅改善的主要原因是,上述弱的限制力发挥作用。
聚合性化合物合成例1
2-(庚酰氧基甲基)丙烯酸乙酯的合成
[化学式26]
第1工序:2-羟基甲基丙烯酸乙酯的合成
在安装有氮导入管的500ml的四口烧瓶中量取10mg 4-甲氧基苯酚、21.88g(195.1mmol)DABCO(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加入纯水50ml,在氮气氛下在10℃一边搅拌,一边加入11.52g(390.1mmol)对甲醛,搅拌1小时。确认由浆料状态变成溶液状态,加入乙腈300ml,一边滴加19.53g(195.1mmol)丙烯酸乙酯一边加入,在50℃反应5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溶液转移至分液漏斗,加入正己烷50ml。确认分为3层,回收下面的2层,进行3次该操作。进一步加入盐酸以使得pH达到4~5,使用乙酸乙酯进行提取。在提取的溶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镁,进行搅拌并使其干燥之后,进行过滤、浓缩,得到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22.9g(175.6mmol,收率90%)。结构通过核磁共振光谱(1H-NMR光谱)而确认其为目的物。将测定数据示于以下。
1HNMR(400MHz,CDCl3)δ:6.81(1H)、5.80(1H)、4.31(2H)、4.17(1H)、1.98(1H)、0.93(3H)
第2工序:2-(庚酰氧基甲基)丙烯酸乙酯的合成
在安装有氮导入管的500ml的4口烧瓶中量取用上述方法得到的2-羟基甲基丙烯酸19.9g(152.9mmol),加入THF300ml、三乙基胺23.2g(229.3mmol),在氮气氛下一边保持在10℃以下,一边滴加庚酰氯25.0g(168.2mmol),使其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通过过滤而除去析出的三乙基胺盐酸盐,使反应溶液浓缩,使其再溶解于乙酸乙酯300ml,利用10%碳酸钾水溶液100ml清洗3次,利用纯水50ml清洗3次,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之后,进行过滤、浓缩,得到淡黄色的粘体。进一步通过快速柱色谱(展开溶剂:乙酸乙酯:正己烷=20:80)进行精制,进行溶剂除去、真空干燥,从而得到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32.2g(133.0mmol:收率87%)。结构通过核磁共振光谱(1H-NMR光谱)而确认其为目的物。将测定数据示于以下。
1HNMR(400MHz,CDCl3)δ:6.37(1H)、5.80(1H)、3.80(2H)、4.23-4.21(2H)、2.39-2.37(2H)、1.64-1.58(2H)、1.30-1.27(9H)、0.86(3H)
聚合性化合物合成例2
2-(庚酰氧基甲基)丙烯酸丁酯的合成
[化学式27]
第1工序:2-羟基甲基丙烯酸丁酯的合成
通过与上述第1工序相同的操作,将丙烯酸乙酯变更为丙烯酸丁酯而进行合成,得到无色透明的油24.3g(26.2g:收率85%)。结构通过核磁共振光谱(1H-NMR光谱)而确认其为目的物。将测定数据示于以下。
1HNMR(400MHz,CDCl3)δ:6.81(1H)、5.80(1H)、4.31(2H)、4.17(1H)、1.98(1H)、1.67-1.64(2H)、1.42-1.38(2H)、0.93(3H)
第2工序:2-(庚酰氧基甲基)丙烯酸丁酯的合成
将上述第2工序的2-羟基甲基丙烯酸变更为利用上述方法得到的2-((庚酰氧基)甲基)丙烯酸丁酯,通过相同的操作而进行合成,得到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34.2g(126.7:收率82.8%)。结构通过核磁共振光谱(1H-NMR光谱)而确认其为目的物。将测定数据示于以下。
1HNMR(400MHz,CDCl3)δ:6.36(1H)、5.81(1H)、4.80(2H)、4.19-4.16(2H)、2.35-2.31(2H)、1.64-1.58(4H)、1.40-1.25(8H)、0.96-0.83(6H)
聚合性化合物合成例3
衣康酸二己酯的合成
[化学式28]
在安装有Dean-Stark管的4口烧瓶中量取衣康酸23.8g(182.9mmol)、1-己醇35.5g(347.5mmol),加入环己烷500ml、浓硫酸0.9g(9.1mmol)、二丁基羟基甲苯(BHT)0.04g(1.82mmol),设为氮气氛,在110℃进行脱水缩合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后,在反应溶液中加入正己烷100ml,利用10%碳酸钠水溶液100g清洗3次,利用纯水100ml清洗3次,利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过滤、浓缩后通过真空干燥而得到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48.6g(162.8mmol:收率89%)。结构通过核磁共振光谱(1H-NMR光谱)而确认其为目的物。将测定数据示于以下。
1HNMR(400MHz,CDCl3)δ:6.30(1H)、5.65(1H)、4.20-4.00(4H)、3.32(2H)、1.64-1.58(4H)、1.40-1.25(12H)、0.96-0.83(6H)
(液晶单元的制作)
按照上述(液晶单元的制作)制作空单元之后,在该空单元中制作对液晶组合物LC-1~LC-4(在Merck社制MLC-3019中以各自的最适量添加上述聚合性化合物得到的物质)在室温以约300Pa左右的真空度进行了真空注入而得到的物质和以1Pa左右的真空度进行1小时脱气后进行了真空注入得到的物质,将注入口进行密封而制成液晶单元。得到的液晶单元构成IPS模式液晶显示元件。其后,对得到的液晶单元在120℃进行10分钟加热处理。之后,与上述相同进行试验。
应予说明,液晶组合物LC-1~LC-4为在MLC-3019中以下述导入量添加有下述表中记载的聚合性化合物而得到的物质。
[表5]
液晶 | 聚合性化合物 | 导入量 |
LC-1 | IDBu | 7wt% |
LC-2 | IDHex | 7wt% |
LC-3 | C2C6 | 7wt% |
LC-4 | C4C6 | 7wt% |
<取向性的评价结果>
[表6]
实施例 | 使用液晶 | 注入时真空度 | 液晶取向性 |
Cell-25 | LC-1 | 300Pa | ○ |
Cell-26 | LC-2 | 300Pa | ○ |
Cell-27 | LC-3 | 300Pa | ○ |
Cell-28 | LC-4 | 300Pa | ○ |
Cell-29 | LC-1 | 1Pa | ○ |
Cell-30 | LC-2 | 1Pa | ○ |
Cell-31 | LC-3 | 1Pa | ○ |
Cell-32 | LC-4 | 1Pa | ○ |
※自由基产生膜使用没有进行摩擦的膜。
导入有IDBu和IDHex的液晶(LC-1、LC-2)以及导入有C2C6和C4C6的液晶即使在以比较高的真空度进行的情况下也显示非常良好的取向性。
<电学-光学特性的评价结果>
接着,以下示出将使用上述进行了零锚定取向的液晶的单元中,制成对自由基产生膜不进行摩擦的单元的单元的驱动阈值电压、最大亮度时的电压、响应速度汇总的结果。
[表7]
※使用液晶注入时的真空度以300Pa实施的单元。
在使用有聚合性化合物的情况下,无论是否具有摩擦处理,均可确认到驱动电压降低,可观察到通过进行摩擦处理从而响应速度也提高的趋势。
因此,可知聚合性化合物可同时得到高真空下的零锚定化和摩擦引起的响应速度提高的效果。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可以由廉价的原料在工业上成品率好地制作出零面锚定膜。另外,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液晶显示元件作为PSA型液晶显示器、SC-PVA型液晶显示器等垂直取向方式的液晶显示元件是有用的。
Claims (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自由基产生膜设置在第一基板上,所述自由基产生膜为进行了单轴取向处理的自由基产生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无电场的状态下进行给予能量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由基产生膜为将诱发自由基聚合的有机基团固定化而成的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由基产生膜是通过涂布具有产生自由基的基团的化合物和聚合物的组合物,使其固化并形成膜,从而在膜中固定化而得到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由基产生膜由含有诱发自由基聚合的有机基团的聚合物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含有诱发自由基聚合的有机基团的聚合物为选自使用二胺成分而得到的聚酰亚胺前体、聚酰亚胺、聚脲和聚酰胺中的至少一种聚合物,所述二胺成分包含含有诱发自由基聚合的有机基团的二胺。
8.根据权利要求4、6和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诱发自由基聚合的有机基团为下述结构[X-1]~[X-18]、[W]、[Y]、[Z]表示的有机基团,
式[X-1]~[X-18]中,﹡表示与化合物分子的聚合性反应基团以外的部分键合的部位,S1、S2各自独立地表示-O-、-NR-、-S-,R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10的烷基、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R1、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4的烷基,
式[W]、[Y]、[Z]中,﹡表示与化合物分子的聚合性反应基团以外的部分键合的部位,Ar表示可以具有有机基团和/或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选自亚苯基、亚萘基和亚联苯基中的芳香族烃基,R9和R10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10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在R9和R10为烷基的情况下,可以在末端相互键合而形成环结构,Q表示下述结构,
式中,R11表示-CH2-、-NR-、-O-或-S-,R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4的烷基,﹡表示与化合物分子的Q以外的部分键合的部位,
R12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10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含有诱发自由基聚合的有机基团的二胺为具有下述通式(6)或下述通式(7)表示的结构的二胺,
式(6)中,R6表示单键、-CH2-、-O-、-COO-、-OCO-、-NHCO-、-CONH-、-NH-、-CH2O-、-N(CH3)-、-CON(CH3)-或-N(CH3)CO-,
R7表示单键、或者非取代的或被氟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1~20的亚烷基,该亚烷基的任意的-CH2-或-CF2-的1个以上可以各自独立地被选自-CH=CH-、二价的碳环和二价的杂环中的基团取代,并且可以在以下举出的任一种基团,即-O-、-COO-、-OCO-、-NHCO-、-CONH-或-NH-相互不相邻的条件下被这些基团取代;
R8表示选自下述式的自由基聚合反应性基团,
式[X-1]~[X-18]中,﹡表示与化合物分子的自由基聚合反应性基团以外的部分键合的部位,S1、S2各自独立地表示-O-、-NR-、-S-,R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10的烷基、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R1、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4的烷基,
式(7)中,T1和T2各自独立地为单键、-O-、-S-、-COO-、-OCO-、-NHCO-、-CONH-、-NH-、-CH2O-、-N(CH3)-、-CON(CH3)-或-N(CH3)CO-,
S表示单键、或者非取代的或被氟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1~20的亚烷基,该亚烷基的任意的-CH2-或-CF2-的1个以上可以各自独立地被选自-CH=CH-、二价的碳环和二价的杂环中的基团取代,并且可以在以下举出的任一种基团,即-O-、-COO-、-OCO-、-NHCO-、-CONH-或-NH-相互不相邻的条件下被这些基团取代,
J为下述式表示的有机基团,
式[W]、[Y]、[Z]中,﹡表示与T2键合的位置,Ar表示可以具有有机基团和/或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选自亚苯基、亚萘基和亚联苯基中的芳香族烃基,R9和R10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10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Q表示下述结构,
式中,R11表示-CH2-、-NR-、-O-或-S-,R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4的烷基,﹡表示与化合物分子的Q以外的部分键合的部位,
R12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10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含有液晶和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中,使用含有如下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使所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进行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的Tg为100℃以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基板为涂布有具有单轴取向性的液晶取向膜的基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具有单轴取向性的液晶取向膜为水平取向用液晶取向膜。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具有自由基产生膜的第一基板为具有梳齿电极的基板。
15.一种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制作出零面锚定状态的膜,所述制作出零面锚定状态的膜是使用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而得到的。
16.一种液晶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显示元件是使用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造方法而得到的,所述液晶显示元件包括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晶显示元件,其中,
所述第一基板或所述第二基板具有电极。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液晶显示元件,其中,
所述液晶显示元件为低电压驱动横向电场液晶显示元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129218 | 2017-06-30 | ||
JP2017-129218 | 2017-06-30 | ||
JP2018-115594 | 2018-06-18 | ||
JP2018115594 | 2018-06-18 | ||
PCT/JP2018/024824 WO2019004433A1 (ja) | 2017-06-30 | 2018-06-29 | ゼロ面アンカリング膜の製造方法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85698A CN110785698A (zh) | 2020-02-11 |
CN110785698B true CN110785698B (zh) | 2023-02-21 |
Family
ID=64742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41961.3A Active CN110785698B (zh) | 2017-06-30 | 2018-06-29 | 零面锚定膜的制造方法及液晶显示元件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234924B2 (zh) |
KR (1) | KR102689870B1 (zh) |
CN (1) | CN110785698B (zh) |
TW (1) | TWI782997B (zh) |
WO (1) | WO201900443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12221B (zh) * | 2017-12-27 | 2024-04-09 | 日产化学株式会社 | 零面锚定膜的制造方法及液晶显示元件 |
CN111752048B (zh) * | 2019-03-29 | 2023-07-04 | 夏普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装置 |
WO2021020399A1 (ja) * | 2019-07-29 | 2021-02-04 | 日産化学株式会社 | 横電界液晶表示素子、及び横電界液晶セルの製造方法 |
TW202130703A (zh) * | 2019-12-18 | 2021-08-16 | 日商日產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 經圖案化之液晶顯示元件之製造方法 |
JPWO2022030602A1 (zh) * | 2020-08-06 | 2022-02-10 | ||
KR20230095990A (ko) * | 2020-10-27 | 2023-06-29 | 닛산 가가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 라디칼 발생막 형성 조성물, 라디칼 발생막, 액정 표시 소자의 제조 방법, 및 액정 표시 소자 |
JPWO2022260048A1 (zh) | 2021-06-09 | 2022-12-15 | ||
JP7389865B2 (ja) | 2021-08-18 | 2023-11-30 | シャープディスプレイ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 液晶パネル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WO2023048278A1 (ja) | 2021-09-27 | 2023-03-30 | 日産化学株式会社 | 弱アンカリング液晶配向剤、液晶表示素子、及び重合体 |
WO2023140322A1 (ja) | 2022-01-20 | 2023-07-27 | 日産化学株式会社 | 弱アンカリング液晶配向剤、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290654A (ja) * | 1999-04-06 | 2000-10-17 | Nof Corp | 液晶複合表示素子及び製造方法 |
FR2840694B1 (fr) * | 2002-06-06 | 2004-08-27 | Nemoptic | Procede de realisation de dispositifs a cristaux liquides nematiques |
JP2004347686A (ja) * | 2003-05-20 | 2004-12-09 | Alps Electric Co Ltd | 双安定型ネマティック液晶表示装置 |
JP4053530B2 (ja) * | 2004-09-14 | 2008-02-27 | 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術振興機構 | ゼロ面アンカリング液晶配向法及びその液晶デバイス |
JP5143475B2 (ja) * | 2007-05-17 | 2013-02-13 | Dic株式会社 | ネマチック液晶組成物及びバイステイブルネマチック液晶表示素子 |
CN100545713C (zh) * | 2008-04-29 | 2009-09-30 | 河北工业大学 | 聚合物分散液晶双稳膜及其制造方法 |
CN101329462B (zh) * | 2008-07-18 | 2012-04-18 | 河北工业大学 | 聚合物分散液晶电子纸及其制造方法 |
JP5761532B2 (ja) * | 2010-06-30 | 2015-08-12 | 日産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液晶配向剤、液晶配向膜、液晶表示素子及び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
CN103562785B (zh) * | 2011-03-31 | 2016-02-10 |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液晶显示元件及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方法以及聚合性化合物 |
WO2013031371A1 (ja) | 2011-08-31 | 2013-03-07 | Jsr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液晶配向剤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
JP2013231757A (ja) | 2012-04-27 | 2013-11-14 | Lg Display Co Ltd | ゼロ面アンカリング液晶配向法及びそれを利用した非接触液晶配向法、並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
KR102194116B1 (ko) * | 2013-03-26 | 2020-12-22 | 닛산 가가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액정 표시 소자, 액정 배향막 및 액정 배향 처리제 |
KR20140119295A (ko) * | 2013-03-28 | 2014-10-10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제로면 앵커링 액정 배향법과 이를 이용한 비접촉 액정 배향법 및 액정표시장치 |
JP6516962B2 (ja) * | 2013-12-26 | 2019-05-22 | エルジー ディスプレイ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 ゼロ面アンカリング状態を活用した液晶表示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20170184923A1 (en) * | 2014-06-17 | 2017-06-29 | Nissan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treatment agent |
CN107077024B (zh) * | 2014-11-07 | 2020-11-17 |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元件 |
CN107533259B (zh) | 2015-03-04 | 2024-06-21 |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表示元件 |
JP6858486B2 (ja) * | 2015-03-12 | 2021-04-14 | エルジー ディスプレイ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 液晶表示素子及び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
KR20180047422A (ko) * | 2016-10-31 | 2018-05-10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
2018
- 2018-06-29 CN CN201880041961.3A patent/CN110785698B/zh active Active
- 2018-06-29 TW TW107122572A patent/TWI782997B/zh active
- 2018-06-29 KR KR1020197038280A patent/KR10268987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8-06-29 WO PCT/JP2018/024824 patent/WO201900443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06-29 JP JP2019527061A patent/JP7234924B2/ja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19004433A1 (ja) | 2020-05-21 |
CN110785698A (zh) | 2020-02-11 |
JP7234924B2 (ja) | 2023-03-08 |
KR20200023307A (ko) | 2020-03-04 |
KR102689870B1 (ko) | 2024-07-31 |
TW201905178A (zh) | 2019-02-01 |
WO2019004433A1 (ja) | 2019-01-03 |
TWI782997B (zh) | 2022-11-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785698B (zh) | 零面锚定膜的制造方法及液晶显示元件 | |
JP7552597B2 (ja) | 横電界液晶表示素子、及び横電界液晶セルの製造方法 | |
CN117460990A (zh) | 弱锚定液晶取向剂、液晶显示元件及共聚物 | |
WO2022030602A1 (ja) | 液晶組成物、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 |
CN111512221B (zh) | 零面锚定膜的制造方法及液晶显示元件 | |
TWI834677B (zh) | 零面錨定膜之製造方法及液晶顯示元件 | |
WO2022196565A1 (ja) | 液晶組成物、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 |
JP7367674B2 (ja) | ゼロ面アンカリング膜の製造方法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 |
WO2022071286A1 (ja) | 液晶組成物、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 |
WO2021125327A1 (ja) | パターン化された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 |
CN114830024A (zh) | 液晶取向膜、自由基产生膜、以及水平电场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 | |
JPWO2019244820A5 (zh) | ||
JPWO2019244821A5 (zh)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