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85263B - 套筒部件拔出夹具 - Google Patents

套筒部件拔出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85263B
CN110785263B CN201880002493.9A CN201880002493A CN110785263B CN 110785263 B CN110785263 B CN 110785263B CN 201880002493 A CN201880002493 A CN 201880002493A CN 110785263 B CN110785263 B CN 1107852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member
thread
engaging portion
length
eng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249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85263A (zh
Inventor
京冈义照
足立丰
伊井范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OKA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Kyook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oka Co ltd filed Critical Kyook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7852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52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852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52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7/00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B27/02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onnecting objects by press fit or detaching same
    • B25B27/06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onnecting objects by press fit or detaching same inserting or withdrawing sleeves or bearing races
    • B25B27/062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onnecting objects by press fit or detaching same inserting or withdrawing sleeves or bearing races using screw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7/00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B27/02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onnecting objects by press fit or detaching same
    • B25B27/06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onnecting objects by press fit or detaching same inserting or withdrawing sleeves or bearing r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 Gloves (AREA)
  • Hand Tools For Fitting Together And Separating, Or Other Hand Tools (AREA)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 Reduction Rolling/Reduction Stand/Operation Of Reduction Machine (AREA)
  • Dow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套筒部件拔出夹具,其构成为:在形成有与套筒部件的内周面卡合的螺纹牙的卡合部形成以螺纹牙的顶部被切断成越朝向卡合部的前端螺纹牙的高度越低的方式构成的锥形面、和在卡合部的前端开口且在卡合部的周向上以等角度间隔配置的多条避让槽,将锥形面的结束位置处的卡合部的半径的长度设为套筒部件的厚度乘以咬入率(20~60%)而得到的长度和套筒部件的内周面的内半径的长度的合计。

Description

套筒部件拔出夹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拔出被压入纤维增强塑料制的面板的套筒部件的套筒部件拔出夹具。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套筒部件拔出装置,其用于拔出金属制的套筒部件,该金属制的套筒部件被压入设于碳纤维增强塑料制的面板(以下、CFRP面板)的插入孔。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545297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例中,通过在套筒部件拔出装置中的设于套筒卡合部的螺纹牙的前端设置平坦部,能够防止螺纹牙过度咬入套筒部件的内周面。但是,由于该平坦部按压套筒部件的内周面,因此,存在经由套筒部件使设于CFRP面板的插入孔的内壁受到损伤的问题。
若在从CFRP面板拔出套筒部件的作业中对插入孔的内壁造成损伤,则为了除去该损伤,不得不对插入孔进行扩径。其结果,CFRP面板的再利用次数减少,导致安装有CFRP面板的装置(飞机、汽车等)的维护成本增加。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做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对设于纤维增强塑料制的面板(以下,FRP面板)的插入孔的内壁造成损伤且能够可靠地从FRP面板拔出套筒部件的套筒部件拔出夹具。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在本发明的一方案的套筒部件拔出夹具中构成为,在形成有与套筒部件的内周面卡合的螺纹牙的卡合部形成以螺纹牙的顶部被切断成越朝向卡合部的前端螺纹牙的高度越低的方式构成的锥形面、和在卡合部的前端开口且在卡合部的周向上以等角度间隔配置的多条避让槽,将锥形面的结束位置处的卡合部的半径的长度设为套筒部件的厚度乘以咬入率而得到的长度和套筒部件的内周面的内半径的长度的合计,而且咬入率为20~60%的范围的值。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将套筒部件拔出夹具插入被压入FRP面板的套筒部件时,抑制对设于FRP面板的插入孔的内壁造成划伤,并且能够可靠地从FRP面板拔出套筒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套筒部件拔出夹具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套筒部件拔出夹具与套筒部件卡合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3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套筒部件拔出夹具具备的套筒卡合部的剖视图。
图3B是图3A中的通过避让槽而形成于螺纹牙的切削刃的放大图。
图4是表示不存在避让槽的情况下的从卡合开始位置至锥形结束位置的沿着螺纹牙的条的螺纹牙的形状的变化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此外,在以下的附图的记载中,对相同或类似的部分标注相同或类似的符号。需要注意的是,附图是示意性、概念性的图,各尺寸的比率等与现实不同。因此,具体的尺寸等应参照以下的说明进行判断。另外,不言而喻,附图相互之间也包含彼此的尺寸的关系、比率不同的部分。
(1.套筒部件拔出夹具的结构)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套筒部件拔出夹具10(以下,夹具10)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夹具10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夹具10与套筒部件511卡合的状态的侧视图。图3A是夹具10具备的卡合部15的垂直于卡合部15的中心轴的平面的剖视图。图3B是图3A中的通过避让槽31而形成于螺纹牙的切削刃的放大图
如图1所示,夹具10具备在固定的直径的轴主体的外周面形成有螺旋状的螺纹牙的卡合部15。另外,在卡合部15的前端一体形成有圆筒状的导向部17。另外,在卡合部15的后端一体形成有圆筒状的轴部13。进一步地,在轴部13的后端一体形成有扳手操作部11。此外,轴部13不限定于圆筒状,也可以是多棱柱状。进一步地,根据利用夹具10的拔出装置的种类,轴部13存在各种各样的变形,扳手操作部11的形状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变形。
另外,为了防止轴部13对后述的套筒部件511的开口部附近的内周面造成损伤,轴部13的中的与卡合部15连接的前端的部位的外周形状也可以是沿着开口部附近的内周面的形状。
另外,在卡合部15形成有锥形面21,该锥形面21以螺纹牙的顶部被切断成越朝向卡合部15的前端螺纹牙的高度越低的方式构成。进一步地,在卡合部15形成有在卡合部15的前端开口的避让槽31。
此外,如图1所示,避让槽31也可以是从卡合部15连续地也形成于导向部17的槽。
如图2所示,沿着螺纹牙的条(沿着螺纹牙呈螺旋状延伸的方向)从锥形开始位置T0(最初的锥形面21开始的位置)至锥形结束位置T1(最后的锥形面21结束的位置)的范围内,越接近锥形开始位置T0的位置,螺纹牙越低。换言之,随着沿着螺纹牙的条从锥形开始位置T0朝向锥形结束位置T1,螺纹牙逐渐增高。
另外,在沿着螺纹牙的条从锥形结束位置T1至卡合部15的后端的范围内,不形成锥形面21,螺纹牙的高度固定。
存在于沿着螺纹牙的条从锥形开始位置T0至锥形结束位置T1的范围的锥形面21、及存在于沿着螺纹牙的条从锥形结束位置T1至卡合部15的后端的范围的螺纹牙的顶部成为卡合部15的外周部。
此外,以下,将卡合部15的外周部中的锥形结束位置T1处的卡合部15的半径记载为“卡合部的半径”。
作为一例,在图3A中示出了在周向上以120度间隔配置的三条避让槽31。由于在卡合部15形成有避让槽31,因此,通过避让槽31,成为螺纹牙的一部分欠缺的状态。尤其是,连接避让槽31的内周面和锥形面21的边成为切削刃。此外,根据套筒部件511的内半径,避让槽数量具有图示以外的变形。
图3A中示出了由圆筒面的一部分形成避让槽31的内周面的变形例。图3A中示出了在卡合部15的周向上以120度间隔配置且位于通过卡合部15的中心轴Q0的平面内的圆筒面的中心轴Q1、Q2、Q3。位于中心轴Q1的位置的避让槽31的内周面由具有中心轴Q1的圆筒面的一部分形成。位于中心轴Q2的位置的避让槽31的内周面由具有中心轴Q2的圆筒面的一部分形成。位于中心轴Q3的位置的避让槽31的内周面由具有中心轴Q3的圆筒面的一部分形成。
图3B是图3A中的通过避让槽31而形成于螺纹牙的切削刃的部位的放大图。符号R表示的部位处的锥形面21的切线K1的垂线K3与避让槽31的内周面的切线K2之间的夹角被称为前角α。其理由是因为,基于位于卡合部15的外周面的切削刃中的切削套筒部件内周面521的切削刃而得到的切削面出现于切线K1的位置。
(2.向套筒部件的卡合)
接着,对卡合部15向套筒部件511的卡合的状态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夹具10用于拔出被压入设于面板611的插入孔621的套筒部件511。例如,作为面板611的材质,可举出纤维增强塑料(FRP)、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等。另外,作为套筒部件511,可举出金属制的套筒部件。
此外,套筒部件内周面521及插入孔621的内面为大致圆筒面。
在将卡合部15卡合于套筒部件511之前,将夹具10的前端、即导向部17插入套筒部件511,将夹具10插入至锥形面21与套筒部件内周面521抵接的位置。
锥形面21与套筒部件内周面521抵接之后,一边使扳手操作部11绕夹具10的中心轴旋转,一边使夹具10进一步插入套筒部件511。尤其是,每绕卡合部15的中心轴一周,便将卡合部15向套筒部件511插入螺纹牙的导程长度。螺纹牙的导程长度是指形成于卡合部15的螺纹牙的条数与螺纹牙的一螺距长度的乘积。
这时,套筒部件内周面521被卡合部15的螺纹牙按压,且套筒部件内周面521被形成于螺纹牙的切削刃切削,其结果,在套筒部件内周面521形成沿着卡合部15的螺纹牙的卡合槽。而且,形成的卡合槽和卡合部15的螺纹牙卡合。形成某程度的长度以上的卡合槽后,不旋转夹具10而朝向从面板611脱离的方向沿着中心轴向上拉夹具10,从而能够将与卡合部15卡合的套筒部件511从插入孔621拔出。
为了通过夹具10可靠地拔出套筒部件511,将形成于卡合部15的螺纹牙相对于套筒部件511的厚度卡合的深度的比率设为咬入率,期望咬入率为20~60%的范围的值(更优选,咬入率为30~50%的范围的值)。由此,能够充分确保卡合部15的螺纹牙卡合于所形成的卡合槽的状态,通过夹具10能够可靠地拔出套筒部件511。另外,能够防止在将套筒部件511从插入孔621拔出时套筒部件511中途断裂。
假设,若咬入率不足20%,则有可能卡合于所形成的卡合槽的卡合部15的螺纹牙从卡合槽脱落,不能拔出套筒部件511。该情况下,需要从将卡合部15插入套筒部件内周面521的作业起再次重做,其结果,有可能会导致插入孔621的内壁的损伤。
另外,假设,若咬入率大于60%,则所形成的卡合槽过深,将套筒部件511从插入孔621拔出时,套筒部件511有可能中途断裂。其结果,有可能导致插入孔621的内壁的损伤。
因此,卡合部15的半径的长度(锥形结束位置T1处的卡合部15的半径的长度)基于套筒部件内周面521的内半径的长度及套筒部件511的厚度决定。具体而言,将套筒部件511的厚度乘以作为20~60%的范围的值的咬入率得到的长度和套筒部件内周面521的内半径的长度的合计作为卡合部15的半径的长度。
此外,套筒部件511的厚度会因公差而变动。因此,决定卡合部15的半径时使用的套筒部件511的厚度期望是套筒部件511的设计厚度。由于基于套筒部件511的设计厚度决定卡合部15的半径,因此,即使不测定拔出的对象的套筒部件511的厚度,也能够以使咬入率落入预定的范围的方式决定卡合部15的半径,且能够通过夹具10可靠地拔出套筒部件511。
进一步地,也可以是,将不存在避让槽31的情况下的沿着螺纹牙的条测得的螺纹牙的每一螺距的外周部的长度设为L1,将存在避让槽31的情况下的沿着螺纹牙的条测得的螺纹牙的每一螺距的外周部的长度设为L2,在整个卡合部15上,比率L2/L1为0.5以上。由此,能够充分确保与所形成的卡合槽卡合的卡合部15的螺纹牙的长度,能够通过夹具10可靠地拔出套筒部件511。
假设,若比率L2/L1不足0.5,则有可能卡合于所形成的卡合槽的卡合部15的螺纹牙从卡合槽脱落,不能拔出套筒部件511。该情况下,需要从将卡合部15插入套筒部件内周面521的作业起再次重做,其结果,有可能会导致插入孔621的内壁的损伤。
除此之外,应当注意,通过本实施方式的夹具10拔出的对象即套筒部件511的厚度比卡合部15的半径小。
例如,用于飞机的主翼的套筒部件的厚度典型地为0.1~0.3mm左右(0.01英寸左右),非常薄。另一方面,用于拔出这样的套筒部件的夹具所具备的卡合部的半径与套筒部件的插入孔的半径为相同程度。具体而言,卡合部的半径比插入有套筒部件的插入孔的半径的长度小,且比套筒部件的插入孔的半径的长度减去套筒部件的厚度的长度而得到的值大。
此外,由于在卡合部15形成有锥形面21,因此,卡合部15的前端的半径比套筒部件内周面521的内半径小。
(3.切削刃的切削)
接着,对在卡合部15卡合于套筒部件511时产生的、切削刃对套筒部件内周面521的切削进行说明。
假定如图2所示地,夹具10相对于套筒部件511插入至某深度的状况。
在图2中示出了以下状况:形成于卡合部15的螺纹牙中的沿着螺纹牙的条从卡合开始位置C0(卡合部15与套筒部件511的接触开始的位置)至锥形结束位置T1的范围的螺纹牙卡合于套筒部件内周面521。
套筒部件511的厚度会因套筒部件511的公差而变动。因此,卡合开始位置C0会根据套筒部件内周面521的内半径而变化。套筒部件内周面521的内半径越小,卡合开始位置C0为越接近锥形开始位置T0的位置,套筒部件内周面521的内半径越大,卡合开始位置C0为越远离锥形开始位置T0而越接近锥形结束位置T1的位置。
但是,如果不考虑套筒部件511的厚度的变动,则由于卡合部15的半径基于插入有作为拔出对象的套筒部件511的插入孔621的半径、及套筒部件511的厚度决定,因此,卡合开始位置C0为大致固定的位置。
位于沿着螺纹牙的条从锥形开始位置T0至卡合开始位置C0的范围的螺纹牙在夹具10的插入过程中与套筒部件内周面521不抵接。
另一方面,位于沿着螺纹牙的条从卡合开始位置C0至锥形结束位置T1的范围的螺纹牙因为比位于从锥形开始位置T0至卡合开始位置C0的范围的螺纹牙高,所以在夹具10的插入过程中与套筒部件内周面521抵接。
在卡合部15向套筒部件511的插入过程中,沿着形成于套筒部件内周面521的卡合槽,位于从卡合开始位置C0至锥形结束位置T1的范围的切削刃朝向卡合槽的前端(锥形开始位置T0所在的方向)移动。其结果,卡合槽的底面被切削刃切削,卡合槽变得更深。
在着眼于卡合槽的某个特定的位置的情况下,通过该特定的位置的切削刃的高度随着卡合部15向套筒部件511的插入的推进而逐渐增高,因此,每当切削刃通过时,卡合槽变得更深。
在此,需要注意,位于从卡合开始位置C0至锥形结束位置T1的范围的切削刃存在参与切削的切削刃和不参与切削的切削刃两种。
例如,图2中,在符号N0~N7所示的位置示出了通过避让槽31而形成于螺纹牙的切削刃。这些切削刃中,符号N1、N3、N5、N7所示的部位的切削刃进行切削,而符号N0、N2、N4、N6所示的部位的切削刃不进行切削。
原因在于,由于在符号N1、N3、N5、N7所示的部位的切削刃的移动方向前面存在避让槽31,因此,若卡合部15旋转,则从切削刃来看,在切削刃的移动方向前面,卡合槽的底部突出来。其结果,符号N1、N3、N5、N7所示的部位的切削刃能够进行存在于移动方向前面的卡合槽的底部的切削。
另一方面,符号N0、N2、N4、N6所示的部位的切削刃的移动方向前面不存在避让槽31,取而代之,存在螺纹牙,因此,即使卡合部15旋转,从切削刃来看,在切削刃的移动方向前面,卡合槽的底部并没有突出来。其结果,符号N0、N2、N4、N6所示的部位的切削刃不进行切削。
另外,按照符号N1、N3、N5、N7所示的部位的切削刃的顺序,其高度逐渐增加,因此,切削更深的卡合槽。
这样,位于从卡合开始位置C0至锥形结束位置T1的范围的切削刃中的在切削刃的移动方向前面存在避让槽31的切削刃参与对套筒部件内周面521的切削。进一步地,越是位于接近锥形结束位置T1的位置的切削刃,就越高,因此,形成更深的卡合槽。
此外,如后述那样,由一个切削刃切削的量(“切削刃的切削量”)与位于该切削刃的移动方向前面的避让槽31的“沿螺纹牙的条的长度”成比例。
(4.螺纹牙的按压)
接下来,对卡合部15卡合于套筒部件511时产生的螺纹牙对套筒部件内周面521的按压进行说明。
图2中,形成于卡合部15的螺纹牙中的的沿螺纹牙的条从卡合开始位置C0至锥形结束位置T1的范围的螺纹牙卡合于套筒部件内周面521。
由于锥形面21,构成为螺纹牙的顶部被切断成越朝向卡合部15的前端螺纹牙的高度越低,因此,随着沿着螺纹牙的条从卡合开始位置C0朝向锥形结束位置T1,螺纹牙逐渐增高。
在着眼于卡合槽的某个特定的位置的情况下,随着卡合部15旋转地被插入套筒部件511,通过该特定的位置的螺纹牙的高度逐渐增高。因此,随着卡合部15向套筒部件511的插入的推进,比该特定的位置的卡合槽的深度更大的高度的螺纹牙按压卡合槽的底部。
其结果,在卡合部15向套筒部件511的插入过程中,位于从卡合开始位置C0至锥形结束位置T1的范围的锥形面21参与对套筒部件内周面521的按压。
此外,如后述那样,通过被切削刃和切削刃夹着的连续的一个锥形面21按压的量(“螺纹牙的按压量”)与该锥形面的“沿着螺纹牙的条的长度”成比例。
(5.切削量及按压量)
接下来,对“切削刃的切削量”及“螺纹牙的按压量”进行探讨。
图4是表示不存在避让槽31的情况下的从卡合开始位置C0(卡合部15与套筒部件511的接触开始的位置)至锥形结束位置T1(最后的锥形面21结束的位置)的沿着螺纹牙的条的螺纹牙的形状的变化的概念图。
图4中,坐标x表示沿着螺纹牙的条(沿着螺纹牙呈螺旋状延伸的方向)测得的从卡合开始位置C0起的螺旋的长度。“x=0”对应于卡合开始位置C0,“x=x0”对应于锥形结束位置T1。为了简化讨论,以下,设为,参与套筒部件内周面521的切削或者按压的部分的螺纹牙的高度与坐标x成比例。
“x=0”的位置是卡合部15与套筒部件511的接触开始的位置,因此,该位置处的参与切削或者按压的部分的螺纹牙的形状(垂直于螺纹牙或者切削刃的移动方向的面上的截面的形状)只是线段(图4的线段“P1P2”)。
在“0<x<x0”(不包含边界)的位置,参与切削或者按压的部分的螺纹牙的形状为梯形(即,从三棱柱“P0P1P2-P3P4P5”除去三棱锥“P5-P0P1P2”而得到的部分的在垂直于x方向的面上的截面)。而且,随着x增加(从卡合开始位置C0开始,随着接近锥形结束位置T1),梯形的高度增大。
“x=x0”的位置对应于锥形结束位置T1,因此,该位置上的参与切削或者按压的部分的螺纹牙的形状为三角形(图4的三角形“P3P4P5”)。以下,将图4的三角形P3P4P5的面积表示为S0
在“x>x0”的位置,不存在锥形面21,因此,该位置处的螺纹牙的形状是与“x=x0”的位置处的螺纹牙的形状一致的三角形。
此外,实际上,以螺纹牙的顶部被切断成越朝向卡合部15的前端螺纹牙的高度越低的方式构成锥形面21,因此,参与切削或者按压的部分的螺纹牙的形状不是梯形,但是,由于与螺纹牙的高度相比,长度x0是大得多的量,因此,在以下上的讨论中,可以近似为梯形。
另外,以下,用“S(x)”表示位置“x”处的参与切削或者按压的部分的螺纹牙的形状(垂直于螺纹牙或者切削刃的移动方向的面上的截面的形状)的面积。
由上述说明可知,“S(0)=0”、“S(x0)=S0”。另外,面积“S(x)”能够如下所示由x的数式表示。
S(x)=S0-S0·{(x0-x)/x0}2
=S0·(-x2+2x0·x)/x0 2···(1)
(5-1.切削量)
首先,对“切削刃的切削量”进行讨论,因此,假设如下状况:在从位置“x”至位置“x+Δx”的区间,通过避让槽31切断螺纹牙的结果,不参与切削的切削刃存在于位置“x”,参与切削的切削刃存在于位置“x+Δx”。
由于避让槽31的存在,位于位置“x”的切削刃通过后,在位于位置“x+Δx”的切削刃的移动方向前面突出的卡合槽的截面积“ΔS”能够用从位于位置“x+Δx”的切削刃的面积“S(x+Δx)”减去位于位置“x”的切削刃的面积“S(x)”而得到的值进行评价。
而且,位于位置“x+Δx”的切削刃之后将卡合槽的底部继续切削“x0-x”的长度量。因此,可知,位于位置“x+Δx”的切削刃的切削量“ΔV1”为“ΔS·(x0-x)”。若计算切削量“ΔV1”,则能够如下表示。
ΔV1=ΔS·(x0-x)
=(dS/dx)·Δx·(x0-x)
=2S0Δx·(x0-x)2/x0 2···(2)
此外,设Δx/x0为微小量,对于切削量“ΔV1”的评价,使用了近似。
上述的式(2)作为切削量的评价是正确的,这可以由如下事实证实是合理的,即,从“x=0”到“x=x0”对切削量“ΔV1”进行积分而得到的值与从三棱柱“P0P1P2-P3P4P5”减去三棱锥“P5-P0P1P2”而得到的部分的体积“2S0x0/3”相等。
如上述的式(2)所示,可知“切削刃的切削量”与Δx成比例。由于坐标x是沿着螺纹牙的条测得的从卡合开始位置C0起的螺旋的长度,因此,Δx可以说是位于切削刃的移动方向前面的避让槽31的“沿着螺纹牙的条的长度”。
因此,“切削刃的切削量”与位于该切削刃的移动方向前面的避让槽31的“沿着螺纹牙的条的长度”成比例。
进一步地,如式(2)所示,“切削刃的切削量”与参与切削或者按压的部分的螺纹牙的形状的面积S0成比例。另外,可知,该切削刃沿着螺纹牙的条越接近卡合开始位置C0,“切削刃的切削量”越大。即,越朝向卡合部15的前端,“切削刃的切削量”越容易增大。
(5-2.按压量)
接下来,对“螺纹牙的按压量”进行探讨,因此,假设如下状况:通过避让槽31切断螺纹牙的结果,参与切削的切削刃存在于位置“x”,不参与切削的切削刃存在于位置“x+Δx”,在这两个切削刃之间不存在其它切削刃。也就是说,假设在从位置“x”至位置“x+Δx”的区间存在被切削刃和切削刃夹着的连续的一个锥形面21的状况。
通过被切削刃和切削刃夹着的连续的一个锥形面21按压的部分的截面积“ΔS”能够通过从位于位置“x+Δx”的切削刃的面积“S(x+Δx)”减去位于位置“x”的切削刃的面积“S(x)”而得到的截面积“ΔS”评价。
而且,被按压的部分的长度为“x0-x”,因此,可知,按压量“ΔV2”为“ΔS·(x0-x)”。因此,若计算按压量“ΔV2”,则能够如下表示。
ΔV2=2S0Δx·(x0-x)2/x0 2···(3)
此外,设Δx/x0为微小量,按压量“ΔV2”的评价使用了近似。
上述的式(3)作为按压量的评价是正确的,这可以与式(2)作为切削量的评价是正确的同样地确认。
如上述的式(3)所示,可知“螺纹牙的按压量”与Δx成比例。由于坐标x是沿着螺纹牙的条测得的从卡合开始位置C0起的螺旋的长度,因此,Δx可以说是被切削刃和切削刃夹着的连续的一个锥形面21的“沿着螺纹牙的条的长度”。
因此,“螺纹牙的按压量”与被切削刃和切削刃夹着的连续的一个锥形面21的“沿着螺纹牙的条的长度”成比例。
进一步地,如式(3)所示,“螺纹牙的按压量”与参与切削或者按压的部分的螺纹牙的形状的面积S0成比例。另外,可知,该切削刃沿着螺纹牙的条越接近卡合开始位置C0,“螺纹牙的按压量”越大。即,越朝向卡合部15的前端,“螺纹牙的按压量”越容易增大。
(6.本实施方式所示的特征)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所示的发明的特征及其效果进行说明。
(6-1.避让槽的槽宽的特征及其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套筒部件拔出夹具中,卡合部15在固定的直径的轴主体的外周面形成有能够卡合于套筒部件511的套筒部件内周面521的螺旋状的螺纹牙,在卡合部15形成有锥形面21和多条避让槽31,该锥形面21以螺纹牙的顶部被切断成越朝向卡合部15的前端螺纹牙的高度越低的方式构成,该避让槽31在卡合部15的前端开口,且在卡合部15的周向上等角度间隔地配置。而且,将锥形面21的锥形结束位置T1处的卡合部15的半径的长度设为套筒部件511的厚度乘以作为20~60%的范围的值的咬入率而得到的长度和套筒部件内周面521的内半径的长度的合计。
由此,能够充分确保卡合部15的螺纹牙卡合于所形成的卡合槽的状态,能够通过夹具10可靠地拔出套筒部件511。另外,在将套筒部件511从插入孔621拔出时,能够防止套筒部件511中途断裂。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套筒部件拔出夹具中,也可以是,将不存在避让槽31的情况下的沿着螺纹牙的条测得的螺纹牙的每一螺距的外周部的长度设为L1,将存在避让槽31的情况下的沿着螺纹牙的条测得的螺纹牙的每一螺距的外周部的长度设为L2,遍及整个卡合部15,比率L2/L1为0.5以上。由此,能够充分确保与所形成的卡合槽卡合的卡合部15的螺纹牙的长度,能够通过夹具10可靠地拔出套筒部件511。
进一步地,已经说明了,在本实施方式的套筒部件拔出夹具中,在卡合部15向套筒部件511卡合时,在套筒部件内周面521形成卡合槽。在形成该卡合槽时,通过减小上述的“螺纹牙的按压量”,可以防止设于面板611的插入孔621的内壁的损伤。另外,同时,通过增大上述的“切削刃的切削量”,可以可靠地形成卡合槽,且卡合部15更可靠地卡合于套筒部件511。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套筒部件拔出夹具中,也可以是,以如下方式形成避让槽31,即,越朝向卡合部15的前端(越接近前端),沿周向测得的避让槽31的槽宽的合计长度相对于沿周向测得的卡合部15的外周部的长度的比越小。通过这样形成避让槽31,能够越朝向卡合部15的前端,相比“切削刃的切削量”,使“螺纹牙的按压量”越小。
更具体而言,将不存在避让槽31的情况下的沿着螺纹牙的条测得的螺纹牙的每一螺距的外周部的长度设为L1,将存在避让槽31的情况下的沿着螺纹牙的条测得的螺纹牙的每一螺距的外周部的长度设为L2,相对于位于从卡合部15的前端至锥形面21的结束位置之间的螺纹牙,比率L2/L1越朝向卡合部15的前端越小。其结果为,越朝向卡合部15的前端,相比“切削刃的切削量”,“螺纹牙的按压量”越小。
因此,由于越朝向卡合部15的前端,相比“切削刃的切削量”,“螺纹牙的按压量”越小,因此,能够防止设于面板611的插入孔621的内壁的损伤,并且可靠地形成卡合槽,使卡合部15更可靠地卡合于套筒部件511。
此外,越朝向卡合部15的后端,相比“切削刃的切削量”,“螺纹牙的按压量”越大。但是,如上述的式(2)及式(3)所示,越朝向卡合部15的后端,“切削刃的切削量”及“螺纹牙的按压量”的绝对量越小,因此,即使在卡合部15的靠后端的区域,也可抑制设于面板611的插入孔621的内壁的损伤。
(6-2.避让槽的配置的特征及其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套筒部件拔出夹具中,也可以形成有在卡合部15的周向上以等角度间隔配置的多条避让槽31。该情况下,通过以等角度间隔配置避让槽31,切削刃在卡合部15的周向上以等角度间隔配置,因此,沿着卡合部15的周向,均匀地进行切削刃的切削,形成于套筒部件内周面521的卡合槽的深度也接近均匀。
由此,卡合部15与套筒部件511的卡合沿周向接近均匀,抑制卡合部15的中心轴与套筒部件内周面521的中心轴的错位,且卡合部15容易卡合于套筒部件511。因此,在将夹具10插入套筒部件511时,可抑制卡合部15的中心轴相对于套筒部件511的中心轴倾斜地卡合,因此,能够抑制设于面板611的插入孔621的内壁损伤。
进一步地,在将与卡合部15卡合着的套筒部件511从插入孔621拔出时,从夹具10施加于套筒部件511的力沿套筒部件内周面521的周向变得均匀,因此,能够抑制拔出套筒部件511时的套筒部件511的断裂。
另外,在形成于卡合部15的避让槽31的条数为三以上的多条的情况下,可进一步抑制卡合部15的中心轴与套筒部件内周面521的中心轴的错位。进一步地,在形成于卡合部15的避让槽31的条数为三以上的奇数条的情况下,可更进一步地抑制卡合部15的中心轴与套筒部件内周面521的中心轴的错位。
另外,通过增加形成于卡合部15的避让槽31的条数,卡合部15的螺纹牙的每一螺距的切削刃的数量增加,能够增加切削的次数,能够可靠地进行卡合槽的形成。
进一步地,通过增加形成于卡合部15的避让槽31的条数,被切削刃和切削刃夹着的连续的一个锥形面21的“沿着螺纹牙的条的长度”变短。其结果为,通过被切削刃和切削刃夹着的连续的一个锥形面21按压的量减小,在将夹具10插入套筒部件511时,能够抑制设于面板611的插入孔621的内壁损伤。
(6-3.避让槽的内周面·切削刃的特征及其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套筒部件拔出夹具中,也可以是,通过避让槽31而形成于螺纹牙的切削刃形成为具有正的前角α。通过增大前角α,能够更可靠地切削从切削刃观察在切削刃的移动方向前面突出的套筒部件内周面521。
尤其是,与切削刃具有负的前角α的情况相比,在切削刃具有正的前角α的情况下,在切削刃的移动方向前面产生的套筒部件511的切屑沿着避让槽31的内周面从切削刃的移动方向前面被除去。其结果为,可抑制切屑夹在螺纹牙与卡合槽之间,进一步地,可抑制因夹在螺纹牙与卡合槽之间的切屑而导致的对套筒部件内周面521的按压量的增加。因此,能够抑制设于面板611的插入孔621的内壁损伤。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套筒部件拔出夹具中,也可以是,避让槽31的内周面由圆筒面的一部分形成。如图3A、图3B所示,在设定形成避让槽31的内周面的圆筒面的中心轴Q1、Q2、Q3的情况下,在垂直于卡合部15的中心轴Q0的平面内,圆筒面的中心轴Q1、Q2、Q3的每一个与卡合部15的中心轴Q0之间的距离也可以比锥形面21与卡合部15的中心轴Q0之间的距离短。由于避让槽31的内周面为圆筒面的一部分,因此,在使用已有的切削装置等在夹具10形成避让槽31时,能够将切削刃的前角α设定为预定的角度。除此之外,避让槽31的内周面的形状可以存在各种各样的变形。
(6-4.螺纹牙的特征及其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的套筒部件拔出夹具中,也可以是,螺纹牙的顶部的角度形成为60度以下。螺纹牙的顶部的角度是图4所示的三角形P3P4P5的角P5的角度。在螺纹牙的高度固定的情况下,螺纹牙的顶部的角度越小,面积S0越小,其结果为,“螺纹牙的按压量”越小。因此,螺纹牙的顶部的角度越小,越能够防止设于面板611的插入孔621的内壁的损伤。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套筒部件拔出夹具中,也可以是,形成于卡合部15的螺纹牙的条数与避让槽31的条数相同。在形成于卡合部15的螺纹牙的条数与避让槽31的条数一致的情况下,卡合部15的中心轴Q0的周围的对称性提高。其结果为,可抑制卡合部15的中心轴相对于套筒部件511的中心轴倾斜地卡合。
例如,在设有三条避让槽31的构造中,在将螺纹牙的条数设为3条的情况下,可严格地实现卡合部15的中心轴Q0的周围的120度对称性。因此,相对于套筒部件511,卡合部15被三点支撑,可抑制卡合部15的中心轴相对于套筒部件511的中心轴倾斜地卡合。
(6-5.导向部的特征及其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套筒部件拔出夹具中,也可以是,在卡合部15的前端一体形成有圆筒状的导向部17,导向部17的半径的长度为卡合部15的前端的外周部的半径的长度以上,且低于套筒部件内周面521的内半径的长度。
通过在卡合部15的前端设置导向部,在将夹具10插入套筒部件511时,能够抑制卡合部15的中心轴相对于套筒部件511的中心轴倾斜地卡合,因此,能够抑制设于面板611的插入孔621的内壁损伤。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记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然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及改良。构成该公开的一部分的论述及附图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定。根据该公开,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能够得到各种替代实施方式、实施例以及运用技术。
不言而喻,本发明包含本文中未记载的各种实施方式等。因此,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仅由符合以上的说明的权利要求书的发明的特定事项决定。
符号说明
10—夹具,11—扳手操作部,13—轴部,15—卡合部,17—导向部,21—锥形面,31—避让槽,511—套筒部件,521—套筒部件内周面,611—面板,621—插入孔。

Claims (9)

1.一种套筒部件拔出夹具,其为了拔出被压入至纤维增强塑料制的面板的套筒部件,而具备向上述套筒部件插入的卡合部,上述套筒部件拔出夹具的特征在于,
上述卡合部在固定的直径的轴主体的外周面形成有能够卡合于上述套筒部件的内周面的螺旋状的螺纹牙,
在上述卡合部形成有:
以上述螺纹牙的顶部被切断成越朝向上述卡合部的前端上述螺纹牙的高度越低的方式构成的锥形面;以及
在上述卡合部的前端开口,且在上述卡合部的周向上以等角度间隔配置的多条避让槽,
上述锥形面的结束位置处的上述卡合部的半径的长度为上述套筒部件的厚度乘以咬入率而得到的长度和上述套筒部件的内周面的内半径的长度的合计,
将不存在上述避让槽的情况下的沿着上述螺纹牙的条测得的上述螺纹牙的每一螺距的外周部的长度设为L1,
将存在上述避让槽的情况下的沿着上述螺纹牙的条测得的上述螺纹牙的每一螺距的外周部的长度设为L2,
相对于位于从上述卡合部的前端至上述锥形面的结束位置之间的上述螺纹牙,比率L2/L1越朝向上述卡合部的前端越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部件拔出夹具,其特征在于,
遍及整个上述卡合部,上述比率L2/L1为0.5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筒部件拔出夹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咬入率为20~60%的范围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套筒部件拔出夹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卡合部设有三以上的多条上述避让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套筒部件拔出夹具,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卡合部设有奇数条的上述避让槽。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套筒部件拔出夹具,其特征在于,
通过上述螺纹牙和上述避让槽形成的切削刃相对于上述套筒部件的内周面具有正的前角。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套筒部件拔出夹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避让槽的内周面由圆筒面的一部分形成,
在垂直于上述卡合部的中心轴的平面内,上述圆筒面的中心轴与上述卡合部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比上述锥形面与上述卡合部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短。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套筒部件拔出夹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螺纹牙的顶部的角度为60度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套筒部件拔出夹具,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卡合部的前端一体形成有圆筒状的导向部,
上述导向部的半径的长度为上述卡合部的前端处的外周部的半径的长度以上,且低于上述套筒部件的内周面的内半径的长度。
CN201880002493.9A 2018-05-31 2018-05-31 套筒部件拔出夹具 Active CN1107852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20985 WO2019229937A1 (ja) 2018-05-31 2018-05-31 スリーブ部品引き抜き治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5263A CN110785263A (zh) 2020-02-11
CN110785263B true CN110785263B (zh) 2021-03-02

Family

ID=68694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2493.9A Active CN110785263B (zh) 2018-05-31 2018-05-31 套筒部件拔出夹具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701764B2 (zh)
EP (1) EP3670086B1 (zh)
JP (1) JP6626589B1 (zh)
CN (1) CN110785263B (zh)
BR (1) BR112018076171B1 (zh)
CA (1) CA3028116C (zh)
WO (1) WO20192299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54870B (zh) * 2021-10-18 2023-02-03 台州中驰智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金属工件螺纹切削的丝锥
CN118024178A (zh) * 2024-04-15 2024-05-14 宜宾三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柔性接头套筒安装及拆卸工具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286897A (en) * 1918-06-20 1918-12-10 Albertson & Company Bushing-remover.
US1338495A (en) * 1919-09-08 1920-04-27 Walter E Donelson Bushing-remover
JPS5962928U (ja) * 1982-10-20 1984-04-25 三和精工株式会社 ねじタツプ
JPS63232983A (ja) * 1987-03-20 1988-09-28 大同メタル工業株式会社 ブシユの抜取り方法およびその工具
JP3016627U (ja) * 1995-04-03 1995-10-09 有限会社大和サービス 補修用工具
JP2010000552A (ja) * 2008-06-18 2010-01-07 Kuritakoki Co Ltd 部品引き抜き装置用の雄ネジ治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9372A (en) * 1896-05-05 Charles elterich
US1227391A (en) * 1916-12-22 1917-05-22 Henry A Cooper Pipe-remover.
US1381101A (en) * 1918-06-20 1921-06-14 Albertson & Company Bushing-remover
US2305076A (en) * 1941-07-10 1942-12-15 Hinckley Myers Company Bearing cup removing tool
USRE28907E (en) * 1967-06-05 1976-07-20 Self-tapping threaded bushings
US3613212A (en) * 1969-07-22 1971-10-19 Carrier Corp Tap for removing tubes from tube sheets
JPS5962928A (ja) 1983-08-10 1984-04-10 Hitachi Ltd 定電流回路
US5033919A (en) * 1989-10-31 1991-07-23 Choe Cha Y Stabilized tap with air release
JP3016627B2 (ja) 1991-06-06 2000-03-06 東芝電池株式会社 非水溶媒二次電池
US7147413B2 (en) * 2003-02-27 2006-12-12 Kennametal Inc. Precision cemented carbide threading tap
US6929024B1 (en) * 2004-05-06 2005-08-16 Jason W. Rucker Threaded device for removing a fractured cartridge from a valve body
US8087856B2 (en) * 2006-09-22 2012-01-03 Reed Gary J Double helix thread cutting tap
US7665934B2 (en) 2006-10-18 2010-02-23 Kennametal Inc. Cutting tap and method of making a cutting tap
US8052360B2 (en) * 2007-10-31 2011-11-08 Carl Strom Self-aligning thread tap and method of utilizing the same to tap existing bore holes
US8230566B2 (en) 2008-06-18 2012-07-31 Kuritakoki Co., Ltd. Sleeve puller
JP5452976B2 (ja) 2009-04-17 2014-03-26 栗田工機株式会社 スリーブ部品引き抜き装置
US8490263B2 (en) * 2008-08-28 2013-07-23 Whitaker Tools, Inc. Injector sleeve removal tool
JP5189045B2 (ja) 2009-08-06 2013-04-24 有限会社ウエカツ 円筒形状部材の抜き取り工具
US9339881B2 (en) * 2011-06-08 2016-05-17 Osg Corporation Removable tip type rotary tool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286897A (en) * 1918-06-20 1918-12-10 Albertson & Company Bushing-remover.
US1338495A (en) * 1919-09-08 1920-04-27 Walter E Donelson Bushing-remover
JPS5962928U (ja) * 1982-10-20 1984-04-25 三和精工株式会社 ねじタツプ
JPS63232983A (ja) * 1987-03-20 1988-09-28 大同メタル工業株式会社 ブシユの抜取り方法およびその工具
JP3016627U (ja) * 1995-04-03 1995-10-09 有限会社大和サービス 補修用工具
JP2010000552A (ja) * 2008-06-18 2010-01-07 Kuritakoki Co Ltd 部品引き抜き装置用の雄ネジ治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70086A1 (en) 2020-06-24
BR112018076171A2 (pt) 2020-03-03
EP3670086B1 (en) 2023-08-02
CN110785263A (zh) 2020-02-11
CA3028116A1 (en) 2019-11-30
JPWO2019229937A1 (ja) 2020-06-18
CA3028116C (en) 2020-09-29
WO2019229937A1 (ja) 2019-12-05
JP6626589B1 (ja) 2019-12-25
EP3670086A4 (en) 2021-04-28
BR112018076171B1 (pt) 2023-11-14
US11701764B2 (en) 2023-07-18
US20190366522A1 (en) 2019-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85263B (zh) 套筒部件拔出夹具
US8985926B2 (en) Tapping screw
US2210061A (en) Inserting tool
US2769355A (en) Fluted cutting tools
EP1296070A2 (en) Bolt and nut
CZ9901014A3 (cs) Šroub s závitořezným závitem
US5304024A (en) Screw, method and rolling die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EP3244077A1 (en) Wood-screw with drill-point and use thereof
JP2013198973A (ja) ヘッド交換式切削工具
CN113557364A (zh) 具有连续缓和部区域的紧固件
US5317827A (en) Bore jag
US4046051A (en) Thread forming screw
US9518597B2 (en) Self-tapping screw for soft metals
US2255997A (en) Thread cutting screw
JP6980420B2 (ja) ボルト
US4311423A (en) Hole-drilling, extruding and thread-forming sheet screw
EP2905483B1 (en) General-purpose tapping screw capable of being coupled to various objects and coupling method using same
US4368552A (en) Method of making self tapping thread forming screw
EP3249244A1 (en) Screw
GB2088986A (en) Fastener element
US410697A (en) Island
CN108626503B (zh) 软管连接部件
KR20160076094A (ko) 전조탭
CN207967420U (zh) 带护套的音频线
CN209483782U (zh) 一种自攻防滑螺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26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KYOOKA Co.,Ltd.

Applicant after: II Fumiaki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KYOOKA Co.,Ltd.

Applicant before: Adachi Akira

Applicant before: II Fumiaki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