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70516A - 传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传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70516A
CN110770516A CN201880041739.3A CN201880041739A CN110770516A CN 110770516 A CN110770516 A CN 110770516A CN 201880041739 A CN201880041739 A CN 201880041739A CN 110770516 A CN110770516 A CN 1107705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heat
refrigerant
heat transfer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4173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冈弘宗
藤吉竜介
富川匡
萩原良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AAF McQua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AAF McQuay Inc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7705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05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7/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cascade operation, i.e. with two or more circuits, the heat from the condenser of one circuit being absorbed by the evaporator of the next circu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9/00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e.g. operating alternately or simultaneous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9/00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e.g. operating alternately or simultaneously
    • F25B29/003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e.g. operating alternately or simultaneously of the compression type syste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1/00Compressor arrangements
    • F25B31/02Compressor arrangements of motor-compressor units
    • F25B31/026Compressor arrangements of motor-compressor units with compressor of rotary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09/00Gas cycl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 F25B2309/06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frigerant being carbon dioxi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0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hree pipes connecting the outdoor side to the indoor side with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25B2313/023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with simultaneous cooling and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25B2313/023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in paralle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02Compressor control
    • F25B2600/021Inverter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02Compressor control
    • F25B2600/025Compressor control by controlling speed
    • F25B2600/0253Compressor control by controlling speed with variable spe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 F25B2600/2507Flow-diverting valv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传热系统具有制冷剂回路和介质回路。制冷剂回路具有制冷剂升压器、室外空气热交换器、介质热交换器以及制冷剂流路切换器,并且封入有包括HFC‑32以及/或者HFO类制冷剂的流体以作为制冷剂。介质回路具有介质升压器、介质热交换器、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以及多个室内空气热交换器,并且封入有二氧化碳以作为传热介质。

Description

传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存在一种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构成为具有制冷剂回路和水回路并且通过使在水回路中循环的水与在制冷剂回路中循环的制冷剂热交换而将热量从制冷剂向水传递。
发明内容
上述现有的冷却系统有时通过在水回路中设置使水与室内空气热交换的热交换器而用于室内的空气调节。然而,在上述传热系统中,需要将构成水回路的水配管设置至室内,但由于水配管的管径大,因此,需要较大的设置空间,其施工和维修花费时间。
与此相对地,能够考虑省略水回路而将制冷剂回路中使制冷剂与室内空气热交换的热交换器设置于室内侧。然而,若采用上述结构,则制冷剂会循环至室内侧,因此,在室内泄漏有制冷剂的情况下,封入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有可能全部泄漏至室内。此处,作为封入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要求其冷冻能力优异,并且,为了降低近年的环境负荷(臭氧层破环以及全球变暖),要求使用臭氧层破坏指数为零且全球变暖潜能值小的制冷剂。然而,能够满足上述特性的流体大多具有微燃性或可燃性,若将该流体封入将使制冷剂与室内空气热交换的热交换器设置于室内侧的制冷剂回路,那么,在制冷剂泄漏至室内的情况下,室内的制冷剂的浓度有可能上升至可燃浓度而引起火灾。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在具有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以及供水(传热介质)循环的水回路(介质回路)且通过使传热介质与室内空气热交换而进行室内的空气调节的冷却系统(传热系统)中,实现构成介质回路的配管的管径减小,并且实现环境负荷的降低以及安全性的提高。
第一观点的传热系统具有制冷剂回路和介质回路。制冷剂回路具有制冷剂升压器、室外空气热交换器、介质热交换器、制冷剂流路切换器。制冷剂升压器是对制冷剂进行升压的设备。室外空气热交换器是使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设备。介质热交换器是使制冷剂与传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的设备。制冷剂流路切换器是在制冷剂散热状态与制冷剂蒸发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设备,上述制冷剂散热状态是使室外空气热交换器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起作用并且使介质热交换器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的状态,上述制冷剂蒸发状态是使室外空气热交换器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并且使介质热交换器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起作用的状态。此外,在制冷剂回路中封入有包括HFC-32以及/或者HFO类制冷剂的流体以作为制冷剂。此处,包括“HFC-32以及/或者HFO类制冷剂”是指仅HFC-32封入于制冷剂回路的情况、仅HFO类制冷剂封入于制冷剂回路的情况、或者HFC-32和HFO类制冷剂的混合物封入制冷剂回路的情况中的任意一种情况。介质回路具有介质升压器、介质热交换器、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多个室内空气热交换器。介质升压器是对传热介质进行升压的设备。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是在第一介质散热状态与第一介质蒸发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设备,上述第一介质散热状态是使介质热交换器作为传热介质的散热器起作用的状态,上述第一介质蒸发状态是使介质热交换器作为传热介质的蒸发器起作用的状态。室内空气热交换器是使传热介质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设备。此外,在介质回路封入有二氧化碳以作为传热介质。
此处,能够在将制冷剂流路切换器切换成制冷剂散热状态的状态下,使制冷剂回路内的制冷剂循环,并且,在将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切换成第一介质散热状态的状态下,使介质回路内的传热介质循环。在该情况下,传热介质在介质热交换器中由于制冷剂的蒸发而散热,因此,冷能从制冷剂回路传递至介质回路。此外,能够在将制冷剂流路切换器切换成制冷剂蒸发状态的状态下,使制冷剂回路内的制冷剂循环,并且,在将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切换成第一介质蒸发状态的状态下,使介质回路内的传热介质循环。在该情况下,传热介质在介质热交换器中由于制冷剂的散热而蒸发,因此,热能从制冷剂回路传递至介质回路。如此一来,此处,通过设置于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流路切换器以及设置于介质回路的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能够对将冷能从制冷剂回路传递至介质回路的动作以及将热能从制冷剂回路传递至介质回路的动作进行切换。此外,通过上述动作从制冷剂回路传递至介质回路的冷能和热能在室内空气热交换器中通过传热介质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而进一步传递至室内空气,由此,能够进行室内的空气调节(制冷以及制热)。
此外,在进行上述动作时,在此,使用二氧化碳作为传热介质,因此,与使用水作为传热介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构成介质回路的配管的直径。由此,在将构成介质回路的配管设置至室内侧(此处为室内空气热交换器)时,能够减小其设置空间,从而使得配管施工和维修变得省力。此外,能够减少封入介质回路的传热介质的量。
此外,此处虽然使用包括HFC-32以及/或者HFO类制冷剂的流体作为制冷剂,不过,由于不需要将构成制冷剂回路的配管设置至室内侧,因此,即使假设制冷剂从制冷剂回路泄漏,也能够消除制冷剂向室内泄漏的可能性。而且,此处,虽然构成介质回路的配管如上所述的那样设置至室内侧,不过,即使在传热介质从介质回路泄漏的情况下,由于室内仅泄漏有不可燃的二氧化碳,因此,也能够消除发生着火事故的可能性。
此外,此处,作为制冷剂使用的HFC-32以及/或者HFO类制冷剂以及作为传热介质使用的二氧化碳的臭氧层破坏指数均为零,并且,均是全球变暖潜能值小的流体,因此,能够满足降低环境负荷的要求。
如此一来,此处,在具有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以及供传热介质循环的介质回路并且使传热介质与室内空气热交换而进行室内的空气调节的传热系统中,能够减小构成介质回路的配管的直径,并且能够实现环境负荷的降低以及安全性的提高。
在第一观点所述的传热系统的基础上,在第二观点的传热系统中,在传热系统的额定能力为5马力以下的情况下,构成介质回路的配管的管径为3/8英寸以下。此处所说的“额定能力”是指与产品目录或使用说明书中记载的“标称能力”相等的值。
此处,由于将构成介质回路的配管的管径设为3/8英寸以下,因此,能够利用狭窄的空间来进行配管施工,进而能够进一步减少封入介质回路的传热介质的量。
在第一观点或第二观点所述的传热系统的基础上,在第三观点的传热系统中,制冷剂回路、介质升压器以及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设置于配置在室外的传热装置,室内空气热交换器设置于配置在室内的利用装置。
此处,由于制冷剂回路设置于配置在室外的传热装置,因此,即使制冷剂从制冷剂回路泄漏,也能够可靠地消除制冷剂向室内泄漏的可能性。此外,关于介质回路,室内空气热交换器设置于配置在室内的利用装置,而介质升压器以及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设置于传热装置,因此,能够将构成传热系统的设备中的较多设备集中配置于室外,从而尽可能地减少配置于室内的设备,进而能够实现利用装置的紧凑化。
在第三观点所述的传热系统的基础上,在第四观点的传热系统中,传热装置具有风冷装置和热源装置,风冷装置设置有制冷剂回路,热源装置设置有介质升压器以及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
此处,由于制冷剂回路设置于风冷装置,传热装置所包含的介质回路中除了介质热交换器以外的部分设置于热源装置,因此,通过利用供传热介质流动的配管将风冷装置与热源装置连接,能够容易地构成传热装置。
在第一观点至第四观点中任一观点所述的传热系统的基础上,在第五观点的传热系统中,介质升压器具有通过变频器控制转速的马达。
此处,能够根据进行传热介质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的室内空气热交换器的个数的变动等来控制在介质回路中循环的传热介质的流量。
在第一观点至第五观点中任一观点所述的传热系统的基础上,在第六观点的传热系统中,介质升压器是旋转式压缩机。
此处,由于使用采用了二氧化碳的热泵式热水器等成熟的旋转式压缩机作为介质升压器,因此,能够构成可靠性高的介质回路。
在第一观点至第五观点中任一观点所述的传热系统的基础上,在第七观点的传热系统中,介质升压器是无油式涡轮压缩机。此处,作为无油式涡轮压缩机,能够列举具有将叶轮与马达连结的转轴通过磁性轴承或气体轴承支承这一结构的压缩机。
此处,由于使用了无油式涡轮压缩机作为介质升压器,因此,能够实现介质回路的无油化。因此,能够省略对介质回路进行施工时的抽真空作业。此外,由于不需要考虑介质回路内的润滑油积存这一情况,因此,能够自由地配置构成介质回路的配管。
在第一观点至第七观点中任一观点所述的传热系统的基础上,在第八观点的传热系统中,在第一介质散热状态下,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使室内空气热交换器作为传热介质的蒸发器起作用,在第一介质蒸发状态下,该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使室内空气热交换器作为传热介质的散热器起作用。
此处,在将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切换成第一介质散热状态的状态下使介质回路内的传热介质循环的情况下,所有室内空气热交换器均作为传热介质的蒸发器起作用。因此,在室内空气热交换器中,通过传热介质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来冷却室内空气,由此,能够进行室内的制冷。此处,在将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切换成第一介质蒸发状态的状态下使介质回路内的传热介质循环的情况下,所有室内空气热交换器均作为传热介质的散热器起作用。因此,在室内空气热交换器中,通过传热介质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来加热室内空气,由此,能够进行室内的制热。如此一来,此处,通过设置于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流路切换器以及设置于介质回路的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能够对所有的室内空气热交换器一起进行切换而进行室内的制冷以及室内的制热。
在第一观点至第七观点中任一观点所述的传热系统的基础上,在第九观点的传热系统中,对应每个室内空气热交换器,介质回路还具有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该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在第二介质蒸发状态与第二介质散热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第二介质蒸发状态是使室内空气热交换器作为传热介质的蒸发器起作用的状态,第二介质散热状态是使室内空气热交换器作为传热介质的散热器起作用的状态。
此处,在将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切换成第一介质散热状态或第二介质散热状态的状态下使介质回路内的传热介质循环的情况下,若将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切换成第二介质蒸发状态,则与之对应的室内空气热交换器作为传热介质的蒸发器起作用。因此,在与切换成第二介质蒸发状态的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对应的室内空气热交换器中,通过传热介质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而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由此,能够进行室内的制冷。此外,在将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切换成第一介质散热状态或第二介质散热状态的状态下使介质回路内的传热介质循环的情况下,若将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切换成第二介质散热状态,则与之对应的室内空气热交换器作为传热介质的散热器起作用。因此,在与切换成第二介质散热状态的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对应的室内空气热交换器中,通过传热介质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而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由此,能够进行室内的制热。如此一来,此处,通过设置于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流路切换器以及设置于介质回路的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和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能够对每个室内空气热交换器进行切换而进行室内的制冷以及室内的制热。
在第一观点至第九观点中任一观点所述的传热系统的基础上,在第十观点的传热系统中,介质回路还具有储罐,该储罐对在介质回路中循环的传热介质进行储存。
此处,由于对将冷能从制冷剂回路传递至介质回路的动作与将热能从制冷剂回路传递至介质回路的动作进行切换,因此,在两个动作之间,介质回路内的传热介质的分布变得不同。如此一来,在两个动作之间,在介质回路内会产生剩余的传热介质,剩余的传热介质有可能积存于介质热交换器和室内空气热交换器而使热交换性能降低。
因此,此处,通过在介质回路中设置储罐,对剩余的传热介质进行储存。由此,此处,能够防止剩余的传热介质积存于介质热交换器和室内空气热交换器这一情况,从而能够抑制介质热交换器和室内空气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性能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传热系统的示意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传热系统的制冷运转中的动作(制冷剂以及传热介质的流动)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传热系统的制热运转中的动作(制冷剂以及传热介质的流动)的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二的传热系统的示意结构图。
图5是作为构成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四的传热系统的介质升压器使用的旋转式压缩机的示意纵剖视图。
图6是构成作为图5的介质升压器的旋转式压缩机的介质压缩元件的示意俯视剖视图。
图7是作为构成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五的传热系统的介质升压器使用的涡轮压缩机的示意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六的传热系统的示意结构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七的传热系统的示意结构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八的传热系统的示意结构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九的传热系统的示意结构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传热系统的示意结构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传热系统的全制冷运转中的动作(制冷剂以及传热介质的流动)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传热系统的全制热运转中的动作(制冷剂以及传热介质的流动)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传热系统的制冷主体运转中的动作(制冷剂以及传热介质的流动)的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传热系统的制热主体运转中的动作(制冷剂以及传热介质的流动)的图。
图1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二的传热系统的示意结构图。
图1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六的传热系统的示意结构图。
图1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七的传热系统的示意结构图。
图20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八的传热系统的示意结构图。
图21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九的传热系统的示意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传热系统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的传热系统的具体结构并不限于下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能在不脱离发明要点的范围内进行变更。
(1)第一实施方式
(结构)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传热系统1的示意结构图。
传热系统1是具有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10和供传热介质循环的介质回路30并且使传热介质与室内空气热交换而进行室内的空气调节(制冷和制热)的装置。
制冷剂回路10主要具有制冷剂升压器21、室外空气热交换器23、介质热交换器25以及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此外,在制冷剂回路10封入有包括HFC-32以及/或者HFO类制冷剂的流体以作为制冷剂。此处,“包括HFC-32以及/或者HFO类制冷剂”是指仅HFC-32封入于制冷剂回路10的情况、仅HFO类制冷剂封入于制冷剂回路10的情况、或者HFC-32和HFO类制冷剂的混合物封入制冷剂回路10的情况中的任意一种情况。作为HFO类制冷剂,能够使用HFO-1234yf或HFO-1234ze等。
制冷剂升压器21是对制冷剂进行升压的设备。制冷剂升压器21例如是通过由马达构成的制冷剂升压器用驱动机构21a对旋转式或涡旋式等容积式制冷剂压缩元件(未图示)进行驱动的压缩机。另外,构成制冷剂升压器21的制冷剂压缩元件不限定于旋转式或涡旋式这样的容积式压缩元件,也可是其它形式(往复式等)的压缩元件。此外,制冷剂升压器用驱动机构21a不限定于马达,也可以是其它的驱动机构(发动机等)。
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是在制冷剂散热状态(参照图1的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的实线)与制冷剂蒸发状态(参照图1的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的虚线)之间进行切换的设备,其中,在制冷剂散热状态下,使室外空气热交换器23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起作用并且使介质热交换器25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在制冷剂蒸发状态下,使室外空气热交换器23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并且使介质热交换器25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起作用。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例如是四通换向阀。此外,在制冷剂散热状态下,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将制冷剂升压器21的排出侧与室外空气热交换器23的气体制冷剂侧连接,并且将制冷剂升压器21的吸入侧与介质热交换器25的气体制冷剂侧连接。在制冷剂蒸发状态下,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将制冷剂升压器21的排出侧与介质热交换器25的气体制冷剂侧连接,并且将制冷剂升压器21的吸入侧与室外空气热交换器23的气体制冷剂侧连接。另外,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不限定于四通换向阀,例如,也可构成为通过将多个阀(电磁阀或三通阀等)进行组合而具有上述对制冷剂散热状态和制冷剂蒸发状态进行切换的功能。
室外空气热交换器23是使制冷剂与室外空气热交换的设备。室外空气热交换器23例如是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在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被切换成制冷剂散热状态的状态下,室外空气热交换器23作为以室外空气为冷却源的制冷剂的散热器起作用,在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被切换成制冷剂蒸发状态的状态下,该室外空气热交换器23作为以室外空气为加热源的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室外空气热交换器23的气体制冷剂侧与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连接,其液体制冷剂侧与介质热交换器25的液体制冷剂侧连接。
此外,制冷剂回路10具有制冷剂减压器24。制冷剂减压器24是对制冷剂进行减压的设备。制冷剂减压器24例如是电动膨胀阀。在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被切换成制冷剂散热状态的状态下,制冷剂减压器24对在室外空气热交换器23中散热后的制冷剂进行减压,在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被切换成制冷剂蒸发状态的状态下,该制冷剂减压器24对在介质热交换器25中散热后的制冷剂进行减压。制冷剂减压器24的一端侧与室外空气热交换器23的液体制冷剂侧连接,其另一端侧与介质热交换器25的液体制冷剂侧连接。另外,制冷剂减压器24不限定于电动膨胀阀,例如,还可以是其它的膨胀阀或毛细管、膨胀器。
介质热交换器25是使制冷剂与传热介质热交换的设备。介质热交换器25例如是板式或双管式热交换器。在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被切换成制冷剂散热状态的状态下,介质热交换器25作为以传热介质为加热源的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在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被切换成制冷剂蒸发状态的状态下,该介质热交换器25作为以传热介质为冷却源的制冷剂的散热器起作用。介质热交换器25的气体制冷剂侧与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连接,其液体制冷剂侧通过制冷剂减压器24与介质热交换器25的液体制冷剂侧连接。另外,介质热交换器25不限定于板式或双管式的热交换器,也可以是其它形式(壳管式等)的热交换器。
介质回路30主要具有介质升压器31、介质热交换器25、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多个(此处为三个)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此外,在介质回路30封入有二氧化碳以作为传热介质。另外,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的个数不限定于三个,也可以是两个,还可以是四个以上。
介质升压器31是对传热介质进行升压的设备。介质升压器31是通过由马达构成的介质升压器用驱动机构31a对旋转式或涡旋式等容积式介质压缩元件(未图示)进行驱动的压缩机。另外,构成介质升压器31的介质压缩元件不限定于旋转式或涡旋式这样的容积式压缩元件,也可是其它形式(往复式等)的压缩元件。此外,介质升压器用驱动机构31a不限定于马达,也可以是其它的驱动机构(发动机等)。
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是在第一介质散热状态(参照图1的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的实线)与第一介质蒸发状态(参照图1的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的虚线)之间进行切换的设备,其中,在第一介质散热状态下,使介质热交换器25作为传热介质的散热器起作用,在第一介质蒸发状态下,使介质热交换器25作为传热介质的蒸发器起作用。此外,在第一介质散热状态下,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使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1a、51b、51c作为传热介质的蒸发器起作用,在第一介质蒸发状态下,该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使室内空气热价换器51a、51b、51c作为传热介质的散热器起作用。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例如是四通换向阀。此外,在第一介质散热状态下,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将介质升压器31的排出侧与介质热交换器25的气体传热介质侧连接,并且将介质升压器31的吸入侧与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的气体传热介质侧连接。在第一介质蒸发状态下,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将介质升压器31的排出侧与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的气体传热介质侧连接,并且将介质升压器31的吸入侧与介质热交换器25的气体传热介质侧连接。另外,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不限定于四通换向阀,例如,也可构成为通过将多个阀(电磁阀或三通阀等)进行组合而具有上述对第一介质散热状态和第一介质蒸发状态进行切换的功能。
在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被切换成制冷剂散热状态且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被切换成第一介质散热状态的状态下,介质热交换器25作为以制冷剂为冷却源的传热介质的散热器起作用,在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被切换成制冷剂蒸发状态且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被切换成第一介质蒸发状态的状态下,该介质热交换器25作为以制冷剂为加热源的传热介质的蒸发器起作用。介质热交换器25例如是板式热交换器或双管式热交换器。介质热交换器25的气体传热介质侧与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连接,其液体传热介质侧与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的液体传热介质侧连接。
此外,介质回路30具有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是对传热介质进行减压的设备。热源侧制冷剂减压器33例如是电动膨胀阀。在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被切换成第一介质散热状态的状态下,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被设为完全打开状态而尽可能不对在介质热交换器25中散热后的传热介质进行减压,在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被切换成第一介质蒸发状态的状态下,该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对在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中散热后的传热介质进行减压。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的一端侧与介质热交换器25的液体传热介质侧连接,其另一端侧与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的液体传热介质侧连接。另外,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不限定于电动膨胀阀,例如,还可以是其它的膨胀阀或毛细管、膨胀器。
此外,介质回路30具有与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分别对应的利用侧介质减压器51a、51b、51c。利用侧介质减压器51a、51b、51c是对传热介质进行减压的设备。利用侧介质减压器51a、51b、51c例如是电动膨胀阀。在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被切换成第一介质散热状态的状态下,利用侧介质减压器51a、51b、51c对在介质热交换器25中散热后的传热介质进行减压,在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被切换成第一介质蒸发状态的状态下,上述利用侧介质减压器51a、51b、51c对从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侧送来的传热介质进行减压。利用侧介质减压器51a、51b、51c的一端侧通过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与介质热交换器25的液体传热介质侧连接,其另一端侧与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的液体传热介质侧连接。
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是使传热介质与室内空气热交换的设备。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例如是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在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被切换成第一介质散热状态的状态下,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作为以室内空气为冷却源的传热介质的散热器起作用,在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被切换成第一介质蒸发状态的状态下,上述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作为以室内空气为加热源的传热介质的蒸发器起作用。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的气体传热介质侧与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连接,其液体传热介质侧通过介质减压器51a、51b、51c、33与介质热交换器25的液体传热介质侧连接。
上述制冷剂回路10以及介质回路30的构成设备设置于传热装置2以及多个(此处为三个)利用装置5a、5b、5c。利用装置5a、5b、5c分别与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对应地设置。
传热装置2配置于室外。包括介质热交换器25的制冷剂回路10以及介质回路30中的介质升压器31和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设置于传热装置2。此外,介质回路30的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也设置于传热装置2。此外,在传热装置2设置有将室外空气供给至室外空气热交换器23的室外风扇26。室外风扇26是通过由马达构成的室外风扇用驱动机构26a对螺旋桨风扇等送风元件进行驱动的风扇。
利用装置5a、5b、5c配置于室内。介质回路30的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设置于利用装置5a、5b、5c。此外,介质回路30的利用侧介质减压器51a、51b、51c也设置于利用装置5a、5b、5c。此外,在利用装置5a、5b、5c设置有将室内空气供给至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的室内风扇53a、53b、53c。室内风扇53a、53b、53c是通过由马达构成的室内风扇用驱动机构54a、54b、54c对离心式风扇或多叶片风扇等送风元件进行驱动的风扇。
传热装置2与利用装置5a、5b、5c通过构成介质回路30的一部分的介质连通管6、7连接。液体介质连通管6是将介质热交换器25的液体传热介质侧与利用侧介质减压器51a、51b、51c的一端连接的配管。气体介质连通管7是将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与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的气体传热介质侧连接的配管。
此外,上述传热装置2以及利用装置5a、5b、5c的构成设备通过控制装置19控制。控制装置19通过能够通信地连接设置于传热装置2和利用装置5a、5b、5c等的控制基板等(未图示)而构成。另外,在图1中,为了方便起见,将控制装置19图示于远离传热装置2以及利用装置5a、5b、5c等的位置处。控制部19进行传热系统1(此处是传热装置2以及利用装置5a、5b、5c)的构成设备21、22、24、26、26、31、32、33、51a、51b、51c、53a、53b、53c的控制,即进行传热系统1整体的运转控制。
如此一来,传热系统1具有传热装置2、彼此并联连接的多个(此处为三个)利用装置5a、5b、5c、将传热装置2与利用装置5a、5b、5c连接的介质连通管6、7以及对传热装置2和利用装置5a、5b、5c的构成设备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19。
(动作以及特征)
接着,使用图1至图3对传热系统1的动作和特征进行说明。此处,图2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传热系统1的制冷运转中的动作(制冷剂以及传热介质的流动)的图,图3是表示其制热运转中的动作的图。为了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传热系统1能够进行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的制冷运转以及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制热运转。另外,制冷运转以及制热运转是通过控制装置19进行的。
-制冷运转-
在制冷运转时,例如,当利用装置5a、5b、5c均进行制冷运转(即,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均作为传热介质的蒸发器起作用而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的运转)时,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被切换成制冷剂散热状态(参照图2的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的实线),并且,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被切换成第一介质散热状态(参照图2的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的实线)。
这样一来,从制冷剂升压器21排出后的制冷剂经由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而被送往室外空气热交换器23。被送至室外空气热交换器23的制冷剂在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起作用的室外空气热交换器23中与由室外风扇26供给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却,从而冷凝。在室外空气热交换器23中散热后的制冷剂在通过制冷剂减压器24减压后被送往介质热交换器25。被送至介质热交换器25的制冷剂在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的介质热交换器25中通过与传热介质进行热交换而受到加热,从而蒸发。在介质热交换器25中蒸发后的制冷剂经由制冷剂流路切换阀22被吸入制冷剂升压器21,从而再次从制冷剂升压器21被排出。
另一方面,从介质升压器31排出的传热介质经由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被送往介质热交换器25。被送至介质热交换器25的传热介质在作为传热介质的蒸发器起作用的介质热交换器25中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冷却。在介质热交换器25中散热后的传热介质经由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被送往液体介质连通管6而分岔。在液体介质连通管6处分岔后的传热介质通过利用侧介质减压器51a、51b、51c减压,随后,被送往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送至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的传热介质在作为传热介质的蒸发器起作用的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中与通过室内风扇53a、53b、53c供给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却,从而蒸发。由此,进行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的制冷运转。在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中蒸发后的传热介质被送至气体介质连通管7而合流。在气体介质连通管7中合流后的传热介质经由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被吸入介质升压器31,从而再次从介质升压器31被排出。
-制热运转-
在制热运转时,例如,当利用装置5a、5b、5c均进行制热运转(即,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均作为传热介质的散热器起作用而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运转)时,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被切换成制冷剂蒸发状态(参照图3的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的虚线),并且,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被切换成第一介质散热状态(参照图3的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的虚线)。
这样一来,从制冷剂升压器21排出后的制冷剂经由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而被送往介质热交换器25。被送至介质热交换器25的制冷剂在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起作用的介质热交换器25中通过与传热介质进行热交换而冷却,从而冷凝。在介质热交换器25中散热后的制冷剂在通过制冷剂减压器24减压后被送往室外空气热交换器23。被送至室外空气热交换器23的制冷剂在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的室外空气热交换器23中与通过室外风扇26供给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受到加热,从而蒸发。在室外空气热交换器23中蒸发后的制冷剂经由制冷剂流路切换阀22被吸入制冷剂升压器21,从而再次从制冷剂升压器21被排出。
另一方面,从介质升压器31排出的传热介质经由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被送往气体介质连通管7。在气体介质连通管7处分岔后的传热介质被送往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被送至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的传热介质在作为传热介质的散热器起作用的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中与通过室内风扇53a、53b、53c供给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却。由此,进行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制热运转。在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中散热后的传热介质通过利用侧介质减压器51a、51b、51c减压,随后,被送至液体介质连通管6而合流。在液体介质连通管6中合流后的传热介质通过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进一步减压后,被送往介质热交换器25。被送至介质热交换器25的传热介质在作为传热介质的蒸发器起作用的介质热交换器25中通过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受到加热,从而蒸发。在介质热交换器25中蒸发后的传热介质经由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被吸入介质升压器31,从而再次从介质升压器31被排出。
-特征-
此处,能够在将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切换成制冷剂散热状态的状态下,使制冷剂回路10内的制冷剂循环,并且,在将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切换成第一介质散热状态的状态下,使介质回路30内的传热介质循环(参照图2)。在该情况下,传热介质在介质热交换器25中由于制冷剂的蒸发而散热,因此,冷能从制冷剂回路10传递至介质回路30。此外,能够在将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切换成制冷剂蒸发状态的状态下,使制冷剂回路10内的制冷剂循环,并且,在将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切换成第一介质蒸发状态的状态下,使介质回路30内的传热介质循环(参照图3)。在该情况下,传热介质在介质热交换器25中由于制冷剂的散热而蒸发,因此,热能从制冷剂回路10传递至介质回路30。如此一来,此处,通过设置于制冷剂回路10的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以及设置于介质回路30的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能够对将冷能从制冷剂回路10传递至介质回路30的动作以及将热能从制冷剂回路10传递至介质回路30的动作进行切换。此外,通过上述动作从制冷剂回路10传递至介质回路30的冷能和热能在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中通过传热介质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而进一步传递至室内空气,由此,能够进行室内的空气调节(制冷以及制热)。
特别地,此处,在将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切换成第一介质散热状态的状态下使介质回路30内的传热介质循环的情况下,所有的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均作为传热介质的蒸发器起作用。因此,在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中,通过传热介质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来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由此,能够进行室内的制冷(参照图2)。此外,在将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切换成第一介质蒸发状态的状态下使介质回路30内的传热介质循环的情况下,所有的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均作为传热介质的散热器起作用。因此,在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中,通过传热介质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来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由此,能够进行室内的制热(参照图3)。如此一来,此处,通过设置于制冷剂回路10的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以及设置于介质回路30的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能够对所有的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一起进行切换而进行室内的制冷以及室内的制热。
此外,在进行上述动作时,此处,由于使用二氧化碳作为传热介质,因此,与使用水作为传热介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构成介质回路30的配管(将构成介质回路30的设备之间连接的配管)的直径。由此,在将构成介质回路30的配管(尤其是介质连通管6、7)设置至室内侧(此处为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时,能够减小其设置空间,从而也能够使得配管的施工及维修变得省力。此外,能够减少封入介质回路30的传热介质的量。
此外,此处虽然使用包括HFC-32以及/或者HFO类制冷剂的流体作为制冷剂,不过,由于不需要将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配管设置至室内侧,因此,即使假设制冷剂从制冷剂回路10泄漏,也能够消除制冷剂向室内泄漏的可能性。而且,此处,虽然构成介质回路30的配管如上所述的那样设置至室内侧,不过,即使在传热介质从介质回路30泄漏的情况下,由于室内仅泄漏有不可燃的二氧化碳,因此,也能够消除发生火灾的可能性。
此外,此处,作为制冷剂使用的HFC-32以及/或者HFO类制冷剂以及作为传热介质使用的二氧化碳的臭氧层破坏指数均为零,并且,均是全球变暖潜能值小的流体,因此,能够满足降低环境负荷的要求。
如此一来,此处,在具有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10以及供传热介质循环的介质回路30并且使传热介质与室内空气热交换而进行室内的空气调节的传热系统1中,能够减小构成介质回路30的配管的直径,并且能够实现环境负荷的降低以及安全性的提高。
此外,此处,由于制冷剂回路10设置于配置在室外的传热装置2,因此,即使制冷剂从制冷剂回路10泄漏,也能够可靠地消除制冷剂向室内泄漏的可能性。此外,关于介质回路30,虽然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设置于配置在室内的利用装置5a、5b、5c,但介质升压器31以及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设置于传热装置2,因此,能够将构成传热系统1的设备中的较多设备集中配置于室外,从而能够尽量减少配置在室内的设备,进而能够实现利用装置5a、5b、5c的紧凑化。
(变形例一)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二氧化碳作为传热介质,因此,与使用水作为传热介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构成介质回路30的配管的直径。
因此,在本变形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上述这点,在传热系统1的额定能力为5马力以下的情况下,将构成介质回路30的配管的管径设为3/8英寸以下。也就是说,在额定能力到5马力为止的传热系统1中,将用于介质回路30的配管的管径限制为3/8英寸以下。另外,此处所说的“额定能力”是指与产品目录或使用说明书中记载的“标称能力”相等的值。
如此一来,在本变形例中,通过将构成介质回路30的配管的管径限制为3/8英寸以下,从而能够利用狭窄的空间来进行配管施工,进而能够进一步减少封入介质回路30的传热介质的量。
(变形例二)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一中,包括介质热交换器25的制冷剂回路10以及介质回路30中的介质升压器31和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设置于传热装置2,但不限定于此。
例如,如图4所示的那样,传热装置2也可具有设置有制冷剂回路10的风冷装置3、设置有介质升压器31和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的热源装置4。也就是说,在本变形例中,传热装置2构成为分成风冷装置3和热源装置4,风冷装置3与热源装置4通过介质连通管8、9连接。因此,在本变形例中,传热系统1的制冷剂回路10由传热装置2所包含的风冷装置3构成,传热系统1的介质回路30通过传热装置2所包含的风冷装置3以及热源装置4经由介质连通管8、9连接并且热源装置4与利用装置5a、5b、5c经由介质连通管6、7连接的方式构成。
由此,在本变形例中,制冷剂回路10设置于风冷装置3,传热装置2所包含的介质回路30中除了介质热交换器25以外的部分设置于热源装置4,因此,通过供传热介质流动的配管(此处为介质连通管8、9)连接风冷装置3与热源装置4,从而能够容易地构成传热装置2。
(变形例三)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一、二中,由于介质回路30具有多个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因此,优选的是,能够根据进行传热介质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的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的个数的变动等来控制在介质回路30中循环的传热介质的流量。
因此,在本变形例中,在构成介质升压器31的介质升压器用驱动机构31a由马达构成的情况下,介质升压器31也可具有由变频器控制转速的马达以作为介质升压器用驱动机构31a。
由此,在本变形例中,能够根据进行传热介质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的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的个数的变动等来控制在介质回路30中循环的传热介质的流量。
(变形例四)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一~三中,使用二氧化碳而非水作为传热介质,因此,能够期望提高介质回路30的可靠性。
因此,在本变形例中,使用旋转式压缩机作为介质升压器31。此处,旋转式压缩机是使用了二氧化碳的热泵式热水器等成熟的设备。例如,能够使用图5、6所示的旋转式压缩机作为介质升压器31。
由如图5、6所示的旋转式压缩机构成的介质升压器31主要具有外壳31b、介质压缩元件31c以及由马达构成的介质升压器用驱动机构31a。介质升压器用驱动机构31a和介质压缩机元件31c收容于外壳31b内。图5中,介质升压用驱动机构31a配置于介质压缩机元件31c的上侧。介质压缩元件31c主要具有缸体41以及在缸体41内摆动的摆动件42。在缸体41处形成有衬套孔41a。摆动件42通过圆筒状的转动部42a与长方体状的叶片部42b一体形成的方式构成。大致半圆柱状的一对衬套43自由摆动地配置于衬套孔41a。在两个衬套43之间插入有摆动件42的叶片部42b,叶片部42b通过两个衬套43支承为自由进退地移动。此外,若介质升压器用驱动机构31a(马达)被驱动,则摆动件42以两个衬套43为摆动中心摆动,从而使传热介质在转动部42a与缸体41之间受到压缩。另外,用作介质升压器31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形式不限定于上述转动部42a与叶片部42b一体形成的形式,转动部42a与叶片部42b也可分体地形成。
如此一来,在本变形例中,由于使用采用了二氧化碳的热泵式热水器等成熟的旋转式压缩机作为介质升压器31,因此,能够构成可靠性高的介质回路30。
(变形例五)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一~四中,为了对介质升压器31的介质压缩机元件等进行润滑,润滑油与传热介质一起被封入介质回路30。在该情况下,在对介质回路30进行施工时,需要进行抽真空的作业,此外,需要考虑润滑油会向介质回路30内积存来配置构成介质回路30的配管。
因此,在本变形例中,作为介质升压器31,采用了无油式涡轮压缩机。例如,能够设置成图7所示那样的涡轮压缩机,该涡轮压缩机具有由叶轮构成的介质压缩元件以及与介质压缩元件的转轴连结的由马达构成的介质升压器用驱动机构,并且,作为介质升压器31,使用转轴通过磁性轴承支承的结构。
图7所示的由涡轮压缩机构成的介质升压器31主要具有外壳31f、由叶轮构成的介质压缩元件31d、与介质压缩元件31d的转轴31e连结的由马达构成的介质升压器用驱动机构31a、径向磁性轴承44、推力磁性轴承45以及导叶46。介质压缩元件31d、转轴31e、介质升压器用驱动机构31a、径向磁性轴承44、推力磁性轴承45以及导叶46收容于外壳31f内。图7中,在导叶46的左侧配置有介质压缩元件31d,转轴31e朝向介质压缩元件31d的左侧延伸。此外,在转轴31e的左右方向中间附近配置有介质升压器用驱动机构31a,在介质升压器用驱动机构31a的左右两侧配置有径向磁性轴承44,在转轴31e的左端附近配置有推力磁性轴承45。介质压缩元件31d具有相对于旋转方向后倾的翼片。导叶46是用于对吸入介质压缩元件31d的传热介质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叶片构件。径向磁性轴承44是具有以沿径向夹着转轴31e而彼此相向的方式配置的电磁体且以非接触的方式将转轴31e支承为自由旋转的轴承。推力磁性轴承45是具有以沿轴向夹着设置于转轴31e的推力圆盘47而彼此相向的方式配置的电磁体且以非接触的方式将转轴31e支承在规定的轴向位置处的轴承。此外,若介质升压器用驱动机构31a(马达)被驱动,则传热介质由于介质压缩元件31d(叶轮)的旋转而受到压缩。另外,此处,涡轮压缩机是具有一个介质压缩元件31d(叶轮)的单段式涡轮压缩机,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具有多个介质压缩元件31d的多段式涡轮压缩机。此外,作为无油式涡轮压缩机,不限定于通过磁性轴承45、46支承转轴31e的结构,也可以是通过气体轴承(未图示)支承转轴31e的结构。
如此一来,在本变形例中,由于使用了具有通过磁性轴承45、46或气体轴承(未图示)支承转轴31e的结构的无油式涡轮压缩机作为介质升压器31,因此,能够实现介质回路30的无油化。因此,能够省略对介质回路30进行施工时的抽真空作业。此外,由于不需要考虑介质回路30内的润滑油积存这一情况,因此,能够自由地配置构成介质回路30的配管。
(变形例六)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一~五中,在介质回路30的介质热交换器25的液体传热介质侧设置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被切换成第一介质蒸发状态这一状态下,通过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对传热介质进行减压,而在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被切换成第一介质散热状态这一状态下,将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设为完全打开状态,从而尽可能不对传热介质进行减压。不过,即使将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设为完全打开状态,传热介质也会受到略微减压,因此,优选能够进一步降低其减压量。
因此,在本变形例中,如图8所示,在介质回路30中以对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进行旁通的方式设置有止回阀34,该止回阀34仅允许传热介质从介质热交换器25的液体传热介质侧向液体介质连通管6侧流动。另外,在图8中,在传热装置2未被分成风冷装置3和热源装置4的结构中设置有止回阀34,但不限定于此。例如,虽然此处并未图示,但也可在传热装置2构成为分成风冷装置3和热源装置4的结构(参照图4)中,将止回阀34设置于设有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的热源装置4。
由此,在本变形例中,由于能够使传热介质经由止回阀34从介质热交换器25的液体传热介质侧流动至液体介质连通管6侧,因此,在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被切换成第一介质散热状态这一状态下,能够使传热介质不在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中受到减压而从介质热交换器25的液体传热介质侧流动至液体介质连通管6侧。另一方面,在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被切换成第一介质蒸发状态这一状态下,由于传热介质不会经由止回阀34从液体介质连通管6侧流动至介质热交换器25的液体传热介质侧,因此,能够通过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对传热介质进行减压。
(变形例七)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一~六中,对从制冷剂回路10向介质回路39传递冷能的动作与从制冷剂回路10向介质回路30传递热能的动作进行切换,因此,在两个动作之间,介质回路30内的传热介质的分布变得不同。如此一来,在两个动作之间,在介质回路30内会产生剩余的传热介质,剩余的传热介质有可能积存于介质热交换器25和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而使热交换性能降低。
因此,在本变形例中,如图9所示,在介质回路30中还设置有储罐35,该储罐35对在介质回路30中循环的传热介质进行储存。储罐35设置于介质热交换器25的液体传递介质侧,能够对在介质热交换器25的液体传热介质侧与液体介质连通管6之间流动的传热介质进行储存。具体而言,在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被切换成第一介质散热状态这一状态下,储罐35能够对从介质热交换器25的液体传热介质侧向液体介质连通管6侧流动的传热介质进行储存,而在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被切换成第一介质蒸发状态这一状态下,该储罐35能够对从液体介质连通管6侧向介质热交换器25的液体传热介质侧流动的传热介质进行储存。此外,此处,储罐35设置在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与液体介质连通管6之间。因此,在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被切换成第一介质蒸发状态这一状态下,储罐35能够在不使传热介质在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中减压的情况下储存从液体介质连通管6侧流动来的传热介质。此外,此处,与图8的结构相同的是,由于设置有绕过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的止回阀34,因此,即使在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被切换成第一介质散热状态这一状态下,储罐35也能够在不使传热介质在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中减压的情况下储存从液体介质流通管6侧流动来的传热介质。另外,在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被切换成第一介质散热状态这一状态下,在能够允许传热介质在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中略微受到减压的情况下,也可与图1的结构相同地不设置绕过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的止回阀34。另外,在图9中,在传热装置2未被分成风冷装置3和热源装置4的结构中设置有储罐35,但不限定于此。例如,虽然此处并未图示,但也可在传热装置2构成为分成风冷装置3和热源装置4的结构(参照图4)中,将储罐35设置于热源装置4。
如此一来,在本变形例中,通过在介质回路30中设置储罐35,对剩余的传热介质进行储存。因此,能够防止剩余的传热介质积存于介质热交换器25和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从而能够抑制介质热交换器25和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的热交换性能降低。
(变形例八)
在上述变形例七中,当在介质热交换器25的液体传递介质侧设置储罐35时,如图9所示,设置绕过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的止回阀34,并且在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与液体介质连通管6之间设置储罐35。因此,在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被切换成第一介质散热状态这一状态以及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被切换成第一介质蒸发状态这一状态中的任一状态下,均能够在不使传热介质在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中减压的情况下将传热介质储存于储罐35。不过,上述结构不限定于图9所示的结构。
在本变形例中,当在介质热交换器25的液体传递介质侧设置储罐35时,如图10所示,在介质回路30中通过桥式回路36设置储罐35。桥式回路36具有三个止回阀36b、36b、36c以及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止回阀36a仅允许传热介质在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被切换成第一介质散热状态这一状态下从介质热交换器25的液体传热介质侧向储罐35流动。止回阀36b仅允许传热介质在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被切换成第一介质蒸发状态这一状态下从液体介质连通管6侧向储罐35流动。止回阀36c仅允许传热介质在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被切换成第一介质散热状态这一状态下从储罐35向液体介质连通管6侧流动。在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被切换成第一介质蒸发状态这一状态下,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对从储罐35送往介质热交换器25的液体传热介质侧的传热介质进行减压。另外,在图10中,在传热装置2未被分成风冷装置3和热源装置4的结构中通过桥式回路36设置有储罐35,但不限定于此。例如,虽然此处并未图示,但也可在传热装置2构成为分成风冷装置3和热源装置4的结构(参照图4)中,通过桥式回路36将储罐35设置于热源装置4。
由此,在本变形例中,与图9所示的结构相同的是,在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被切换成第一介质蒸发状态这一状态下,储罐35能够在不使传热介质在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中减压的情况下储存从液体介质连通管6侧流动来的传热介质。此外,在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被切换成第一介质散热状态这一状态下,储罐35也能够在不使传热介质在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中减压的情况下储存从液体介质连通管6侧流动来的传热介质。而且,在本变形例中,在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被切换成第一介质散热状态这一状态以及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被切换成第一介质蒸发状态中的任一状态下,都能够沿一定的方向对传热介质朝向储罐35的流动进行整流,因此,能够稳定地进行储存传热介质的动作。
(变形例九)
在上述变形例七、八中,将对在介质回路30中循环的传热介质进行储存的储罐35设置于介质热交换器25的液体传递介质侧,不过,储罐35在介质回路30中的配置不限定于此。
在本变形例中,如图11所示,将储罐35设置于介质升压器31的吸入侧。具体而言,在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与介质升压器31的吸入侧之间设置有储罐35。另外,在图11中,在传热装置2未被分成风冷装置3和热源装置4的结构中设置有储罐35,但不限定于此。例如,虽然此处并未图示,但也可在传热装置2构成为分成风冷装置3和热源装置4的结构(参照图4)中,将储罐35设置于热源装置4。
在本变形例中,也能够将剩余的传热介质储存于储罐35,因此,能够抑制剩余的传热介质积存于介质热交换器25和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
(2)第二实施方式
(结构)
图1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传热系统1的示意结构图。
与上述实施方式一相同的是,传热系统1是具有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10和供传热介质循环的介质回路30并且使传热介质与室内空气热交换而进行室内的空气调节(制冷和制热)的装置。
制冷剂回路10主要具有制冷剂升压器21、室外空气热交换器23、介质热交换器25以及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此外,在制冷剂回路10封入有包括HFC-32以及/或者HFO类制冷剂的流体以作为制冷剂。此处,包括“HFC-32以及/或者HFO类制冷剂”是指仅HFC-32封入于制冷剂回路10的情况、仅HFO类制冷剂封入于制冷剂回路10的情况、或者HFC-32和HFO类制冷剂的混合物封入制冷剂回路10的情况中的任意一种情况。作为HFO类制冷剂,能够使用HFO-1234yf或HFO-1234ze等。另外,由于制冷剂回路10及其构成设备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回路10相同,因此,此处省略说明。
介质回路30主要具有介质升压器31、介质热交换器25、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多个(此处为三个)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多个(此处为三个)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55a、55b、55c。此外,在介质回路30封入有二氧化碳作为传热介质。另外,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以及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55a、55b、55c的个数不限定于三个,也可以是两个,还可以是四个以上。
介质升压器31是对传热介质进行升压的设备。由于介质升压器3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介质升压器31相同,因此,此处省略说明。
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是在第一介质散热状态(参照图12的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的实线)与第一介质蒸发状态(参照图12的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的虚线)之间进行切换的设备,其中,在第一介质散热状态下,使介质热交换器25作为传热介质的散热器起作用,在第一介质蒸发状态下,使介质热交换器25作为传热介质的蒸发器起作用。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例如是四通换向阀,此处,该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通过将四个端口中的一个经由毛细管32a与介质升压器31的吸入侧连接而实质上作为三通阀起作用。此外,在第一介质散热状态下,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将介质升压器31的排出侧与介质热交换器25的气体传热介质侧连接,在第一介质蒸发状态下,该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将介质升压器31的吸入侧与介质热交换器25的气体传热介质侧连接。另外,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不限定于四通换向阀,例如,也可构成为通过将多个阀(电磁阀等)进行组合而具有上述对第一介质散热状态和第一介质蒸发状态进行切换的功能,也可使用三通阀。
在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被切换成制冷剂散热状态且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被切换成第一介质散热状态的状态下,介质热交换器25作为以制冷剂为冷却源的传热介质的散热器起作用,在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被切换成制冷剂蒸发状态且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被切换成第一介质蒸发状态的状态下,该介质热交换器25作为以制冷剂为加热源的传热介质的蒸发器起作用。介质热交换器25例如是板式热交换器或双管式热交换器。介质热交换器25的气体传热介质侧与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连接,其液体传热介质侧与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的液体传热介质侧连接。
此外,介质回路30具有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由于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相同,因此,此处省略说明。
对应每个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分别设置有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55a、55b、55c。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55a、55b、55c是在第二介质蒸发状态(参照图13的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55a、55b、55c的虚线)与第二介质散热状态(参照图12的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55a、55b、55c的实线)之间进行切换的设备,其中,在第二介质蒸发状态下,使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作为传热介质的蒸发器起作用,而在第二介质散热状态下,使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作为传热介质的散热器起作用。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55a、55b、55c例如是三通阀。此外,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55a、55b、55c在第二介质蒸发状态下将介质升压器31的吸入侧与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的气体传热介质侧连接。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55a、55b、55c在第二介质散热状态下将介质升压器31的排出侧与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的气体传热介质侧连接。另外,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55a、55b、55c不限定于三通阀,例如,也可构成为通过将多个阀(电磁阀等)进行组合而具有上述对第二介质蒸发状态和第二介质散热状态进行切换的功能。
此外,介质回路30具有与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分别对应的利用侧介质减压器51a、51b、51c。利用侧介质减压器51a、51b、51c是对传热介质进行减压的设备。利用侧介质减压器51a、51b、51c例如是电动膨胀阀。在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55a、55b、55c被切换成第二介质散热状态这一状态下,利用侧介质减压器51a、51b、51c对传热介质进行减压并将该传热介质送往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在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55a、55b、55c被切换成第二介质蒸发状态这一状态下,该利用侧介质减压器51a、51b、51c对在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中散热后的传热介质进行减压。利用侧介质减压器51a、51b、51c的一端侧通过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与介质热交换器25的液体传热介质侧连接,其另一端侧与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的液体传热介质侧连接。
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是使传热介质与室内空气热交换的设备。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例如是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在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55a、55b、55c被切换成第二介质散热状态这一状态下,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作为以室内空气为冷却源的传热介质的散热器起作用,在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55a、55b、55c被切换成第二介质蒸发状态这一状态下,上述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作为以室内空气为加热源的传热介质的蒸发器起作用。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的气体传热介质侧与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55a、55b、55c连接,其液体传热介质侧通过介质减压器51a、51b、51c、33与介质热交换器25的液体传热介质侧连接。
上述制冷剂回路10以及介质回路30的构成设备设置于传热装置2、多个(此处为三个)利用装置5a、5b、5c以及多个(此处为三个)中继装置11a、11b、11c。利用装置5a、5b、5c以及中继装置11a、11b、11c分别与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对应地设置。
传热装置2配置于室外。包括介质热交换器25的制冷剂回路10以及介质回路30中的介质升压器31和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设置于传热装置2。此外,介质回路30的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也设置于传热装置2。此外,在传热装置2设置有将室外空气供给至室外空气热交换器23的室外风扇26。室外风扇26是通过由马达构成的室外风扇用驱动机构26a对螺旋桨风扇等送风元件进行驱动的风扇。
利用装置5a、5b、5c配置于室内。介质回路30的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设置于利用装置5a、5b、5c。此外,介质回路30的利用侧介质减压器51a、51b、51c也设置于利用装置5a、5b、5c。此外,在利用装置5a、5b、5c设置有将室内空气供给至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的室内风扇53a、53b、53c。室内风扇53a、53b、53c是通过由马达构成的室内风扇用驱动机构54a、54b、54c对离心式风扇或多叶片风扇等送风元件进行驱动的风扇。
传热装置2与利用装置5a、5b、5c经由中继装置11a、11b、11c并通过构成介质回路30的一部分的介质连通管6、12、13连接。液体介质连通管6是将介质热交换器25的液体传热介质侧与利用侧介质减压器51a、51b、51c的一端连接的配管。介质回路30的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55a、55b、55c设置于中继装置11a、11b、11c。高压气体介质连通管12是将介质升压器31的排出侧与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55a、55b、55c连接的配管。低压气体介质连通管13是将介质升压器31的吸入侧与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55a、55b、55c连接的配管。中继装置11a、11b、11c的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55a、55b、55c与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的气体传热介质侧连接。
此外,上述传热装置2、利用装置5a、5b、5c以及中继装置11a、11b、11c的构成设备通过控制装置19控制。控制装置19通过能够通信地连接设置于传热装置2、利用装置5a、5b、5c以及中继装置11a、11b、11c等的控制基板等(未图示)而构成。另外,在图12中,为了方便起见,将控制装置19图示于远离传热装置2、利用装置5a、5b、5c以及中继装置11a、11b、11c等的位置处。控制部19进行传热系统1(此处是传热装置2、利用装置5a、5b、5c以及中继装置11a、11b、11c)的构成设备21、22、24、26、26、31、32、33、51a、51b、51c、53a、53b、53c、55a、55b、55c的控制,即进行传热系统1整体的运转控制。
如此一来,传热系统1具有:传热装置2;彼此并联地连接的多个(此处为三个)利用装置5a、5b、5c;设置于每个利用装置5a、5b、5c的中继装置11a、11b、11c;通过中继装置11a、11b、11c将传热装置2与利用装置5a、5b、5c连接的介质连通管6、12、13;对传热装置2、利用装置5a、5b、5c以及中继装置11a、11b、11c的构成设备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19。
(动作以及特征)
接着,使用图12至图16对传热系统1的动作和特征进行说明。此处,图13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传热系统1的全制冷运转中的动作(制冷剂以及传热介质的流动)的图,图14是表示全制热运转中的动作的图,图15是表示制冷主体运转中的动作(制冷剂以及传热介质的流动)的图,图16是表示制热主体运转中的动作(制冷剂以及传热介质的流动)的图。为了进行室内的空气调节,传热系统1能够进行全制冷运转、全制热运转以及制冷主体运转和制热主体运转,其中,全制冷运转是在所有室内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的运转,全制热运转是在所有室内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运转,制冷主体运转和制热主体运转是混合有制冷运转与制热运转的运转。另外,全制冷运转、全制热运转、制冷主体运转以及制热运转是通过控制装置19进行的。
-全制冷运转-
在全制冷运转时,例如,当利用装置5a、5b、5c均进行制冷运转(即,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均作为传热介质的蒸发器起作用而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的运转)时,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被切换成制冷剂散热状态(参照图13的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的实线),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被切换成第一介质散热状态(参照图13的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的实线),并且,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55a、55b、55c被切换成第二介质蒸发状态(参照图13的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55a、55b、55c的虚线)。
如此一来,从制冷剂升压器21排出后的制冷剂经由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而被送往室外空气热交换器23。被送至室外空气热交换器23的制冷剂在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起作用的室外空气热交换器23中与通过室外风扇26供给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却,从而冷凝。在室外空气热交换器23中散热后的制冷剂在通过制冷剂减压器24减压后被送往介质热交换器25。被送至介质热交换器25的制冷剂在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的介质热交换器25中通过与传热介质进行热交换而受到加热,从而蒸发。在介质热交换器25中蒸发后的制冷剂经由制冷剂流路切换阀22被吸入制冷剂升压器21,从而再次从制冷剂升压器21被排出。
另一方面,从介质升压器31排出的传热介质经由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被送往介质热交换器25。被送至介质热交换器25的传热介质在作为传热介质的蒸发器起作用的介质热交换器25中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冷却。在介质热交换器25中散热后的传热介质经由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被送往液体介质连通管6而分岔。在液体介质连通管6处分岔后的传热介质通过利用侧介质减压器51a、51b、51c减压,随后,被送往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被送至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的传热介质在作为传热介质的蒸发器起作用的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中与通过室内风扇53a、53b、53c供给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却,从而蒸发。由此,进行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的制冷运转。在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中蒸发后的传热介质通过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55a、55b、55c被送往低压气体介质连通管13而合流。在低压气体介质连通管13处合流后的传热介质被吸入介质升压器31,从而再次从介质升压器31被排出。
-全制热运转-
在全制热运转时,例如,当利用装置5a、5b、5c均进行制热运转(即,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均作为传热介质的散热器起作用而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运转)时,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被切换成制冷剂蒸发状态(参照图14的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的虚线),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被切换成第一介质散热状态(参照图14的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的虚线),并且,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55a、55b、55c被切换成第二介质散热状态(参照图14的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55a、55b、55c的实线)。
如此一来,从制冷剂升压器21排出后的制冷剂经由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而被送往介质热交换器25。被送至介质热交换器25的制冷剂在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起作用的介质热交换器25中通过与传热介质进行热交换而冷却,从而冷凝。在介质热交换器25中散热后的制冷剂在通过制冷剂减压器24减压后被送往室外空气热交换器23。被送至室外空气热交换器23的制冷剂在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的室外空气热交换器23中与通过室外风扇26供给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受到加热,从而蒸发。在室外空气热交换器23中蒸发后的制冷剂经由制冷剂流路切换阀22被吸入制冷剂升压器21,从而再次从制冷剂升压器21被排出。
另一方面,从介质升压器31排出的传热介质被送往高压气体介质连通管12而分岔。在高压气体介质连通管12处分岔后的传热介质经由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55a、55b、55c被送往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被送至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的传热介质在作为传热介质的散热器起作用的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中与通过室内风扇53a、53b、53c供给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却。由此,进行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制热运转。在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中散热后的传热介质通过利用侧介质减压器51a、51b、51c减压,随后,被送至液体介质连通管6而合流。在液体介质连通管6中合流后的传热介质通过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进一步减压后,被送往介质热交换器25。被送至介质热交换器25的传热介质在作为传热介质的蒸发器起作用的介质热交换器25中通过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受到加热,从而蒸发。在介质热交换器25中蒸发后的传热介质经由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被吸入介质升压器31,从而再次从介质升压器31被排出。
-制冷主体运转-
在制冷主体运转时,例如,利用装置5b、5c进行制冷运转(即,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b、52c作为传热介质的蒸发器起作用而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的运转),并且,利用装置5a进行制热运转(即,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作为传热介质的散热器起作用而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运转),此时,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被切换成制冷剂散热状态(参照图15的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的实线),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被切换成第一介质散热状态(参照图15的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的实线),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55b、55c被切换成第二介质蒸发状态(参照图15的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55b、55c的虚线),并且,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55a被切换成第二介质散热状态(参照图15的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55a的实线)。
如此一来,从制冷剂升压器21排出后的制冷剂经由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而被送往室外空气热交换器23。被送至室外空气热交换器23的制冷剂在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起作用的室外空气热交换器23中与通过室外风扇26供给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却,从而冷凝。在室外空气热交换器23中散热后的制冷剂在通过制冷剂减压器24减压后被送往介质热交换器25。被送至介质热交换器25的制冷剂在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的介质热交换器25中通过与传热介质进行热交换而受到加热,从而蒸发。在介质热交换器25中蒸发后的制冷剂经由制冷剂流路切换阀22被吸入制冷剂升压器21,从而再次从制冷剂升压器21被排出。
另一方面,从介质升压器31排出后的传热介质的一部分经由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被送往介质热交换器25,其余被送往高压气体介质连通管12。
被送至介质热交换器25的传热介质在作为传热介质的蒸发器起作用的介质热交换器25中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冷却。在介质热交换器25中散热后的传热介质经由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被送往液体介质连通管6。
被送至高压气体介质连通管12的传热介质经由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55a被送往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被送至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的传热介质在作为传热介质的散热器起作用的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中与通过室内风扇53a供给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却。由此,进行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制热运转。在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中散热后的传热介质在通过利用侧介质减压器51a减压后被送往液体介质连通管6,从而与经由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被送至液体介质连通管6的传热介质合流。
被送至液体介质连通管6的传热介质分岔而送往利用侧介质减压器51b、51c并且通过利用侧介质减压器51b、51c减压,然后,被送往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b、52c。被送至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b、52c的传热介质在作为传热介质的蒸发器起作用的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b、52c中与通过室内风扇53b、53c供给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却,从而蒸发。由此,进行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的制冷运转。在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b、52c中蒸发后的传热介质通过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55b、55c被送往低压气体介质连通管13而合流。在低压气体介质连通管13处合流后的传热介质被吸入介质升压器31,从而再次从介质升压器31被排出。
-制热主体运转-
在制热主体运转时,例如,利用装置5b、5c进行制热运转(即,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b、52c作为传热介质的散热器起作用而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运转),并且,利用装置5a进行制冷运转(即,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作为传热介质的蒸发器起作用而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的运转),此时,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被切换成制冷剂蒸发状态(参照图16的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的虚线),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被切换成第一介质蒸发状态(参照图16的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的虚线),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55b、55c被切换成第二介质散热状态(参照图16的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55b、55c的实线),并且,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55a被切换成第二介质蒸发状态(参照图16的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55a的虚线)。
如此一来,从制冷剂升压器21排出后的制冷剂经由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而被送往介质热交换器25。被送至介质热交换器25的制冷剂在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起作用的介质热交换器25中通过与传热介质进行热交换而冷却,从而冷凝。在介质热交换器25中散热后的制冷剂在通过制冷剂减压器24减压后被送往室外空气热交换器23。被送至室外空气热交换器23的制冷剂在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的室外空气热交换器23中与通过室外风扇26供给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受到加热,从而蒸发。在室外空气热交换器23中蒸发后的制冷剂经由制冷剂流路切换阀22被吸入制冷剂升压器21,从而再次从制冷剂升压器21被排出。
另一方面,从介质升压器31排出的传热介质被送往高压气体介质连通管12而分岔。在高压气体介质连通管12处分岔后的传热介质经由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55b、55c被送往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b、52c。被送至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b、52c的传热介质在作为传热介质的散热器起作用的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b、52c中与通过室内风扇53b、53c供给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却。由此,进行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制热运转。在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b、52c中散热后的传热介质通过利用侧介质减压器51b、51c减压,随后,被送至液体介质连通管6而合流。在液体介质连通管6处合流后的传热介质的一部分分岔而被送往利用侧介质减压器51a,其余被送往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
被送至利用侧介质减压器51a的传热介质在通过利用侧介质减压器51a减压后被送往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被送至室内热交换器52a的传热介质在作为传热介质的蒸发器起作用的室内热交换器52a中与通过室内风扇53a供给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却,从而蒸发。由此,进行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的制冷运转。在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中蒸发后的传热介质经由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55a被送往低压气体介质连通管13。被送至低压气体介质连通管13的传热介质被送往介质升压器31。
被送至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的传热介质在通过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进一步减压后被送往介质热交换器25。被送至介质热交换器25的传热介质在作为传热介质的蒸发器起作用的介质热交换器25中通过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受到加热,从而蒸发。在介质热交换器25中蒸发后的传热介质经由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被送往介质升压器31,与被送至低压气体介质连通管13的传热介质一起被吸入介质升压器31,从而再次从介质升压器31被排出。
-特征-
此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传热系统1相同的是,能够在将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切换成制冷剂散热状态的状态下,使制冷剂回路10内的制冷剂循环,并且,在将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切换成第一介质散热状态的状态下,使介质回路30内的传热介质循环(参照图13、15)。在该情况下,传热介质在介质热交换器25中由于制冷剂的蒸发而散热,因此,冷能从制冷剂回路10传递至介质回路30。此外,能够在将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切换成制冷剂蒸发状态的状态下,使制冷剂回路10内的制冷剂循环,并且,在将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切换成第一介质蒸发状态的状态下,使介质回路30内的传热介质循环(参照图14、16)。在该情况下,传热介质在介质热交换器25中由于制冷剂的散热而蒸发,因此,热能从制冷剂回路10传递至介质回路30。如此一来,此处,通过设置于制冷剂回路10的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以及设置于介质回路30的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能够对将冷能从制冷剂回路10传递至介质回路30的动作以及将热能从制冷剂回路10传递至介质回路30的动作进行切换。此外,通过上述动作从制冷剂回路10传递至介质回路30的冷能和热能在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中通过传热介质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而进一步传递至室内空气,由此,能够进行室内的空气调节(制冷以及制热)。
特别地,此处,在将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切换成第一介质散热状态或第二介质散热状态的状态下使介质回路30内的传热介质循环的情况下,若设为将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55a、55b、55c切换成第二介质蒸发状态的状态,则与之对应的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作为传热介质的蒸发器起作用。因此,在与切换成第二介质蒸发状态的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55a、55b、55c对应的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中,通过传热介质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而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由此,能够进行室内的制冷。此外,在将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切换成第一介质散热状态或第二介质散热状态的状态下使介质回路30内的传热介质循环的情况下,若设为将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55a、55b、55c切换成第二介质散热状态的状态,则与之对应的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作为传热介质的散热器起作用。因此,在与切换成第二介质散热状态的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55a、55b、55c对应的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中,通过传热介质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而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由此,能够进行室内的制热。如此一来,此处,通过设置于制冷剂回路10的制冷剂流路切换器22以及设置于介质回路30的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32以及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55a、55b、55c,能够对每个室内空气热交换器52a、52b、52c进行切换而进行室内的制冷以及室内的制热。
此外,此处,虽然省略了详细说明,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传热系统1相同的是,能够减小构成介质回路30的配管的直径,并且能够实现环境负荷的降低以及安全性的提高。此外,即使制冷剂从制冷剂回路10泄漏,也能够可靠地消除制冷剂向室内泄漏的可能性,并且,能够将构成传热系统1的设备中的较多设备集中配置于室外,从而尽可能地减少配置于室内的设备,进而能够实现利用装置5a、5b、5c的紧凑化。
(变形例一)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虽然省略了详细说明,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一相同的是,也可将构成介质回路30的配管的管径限制在3/8英寸以下。
(变形例二)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一中,虽然省略了详细说明,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一相同的是,也可将制冷剂回路10设置于风冷装置3,并且将传热装置2所包含的介质回路30中除了介质热交换器25以外的部分设置于热源装置4(参照图17)。
(变形例三)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一、二中,虽然省略了详细说明,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三相同的是,也可采用具有将通过变频器控制转速的马达作为介质升压器用驱动机构31a的介质升压器31。
(变形例四)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一~三中,虽然省略了详细说明,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四相同的是,也可使用旋转式压缩机(参照图5、6)作为介质升压器31。
(变形例五)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一~四中,虽然省略了详细说明,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五相同的是,作为介质升压器31,也可使用具有通过磁性轴承45、46支承转轴31e这一结构的无油式涡轮压缩机(参照图7)以及具有通过气体轴承支承转轴31e这一结构的无油式涡轮压缩机(未图示)。
(变形例六)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一~五中,虽然省略了详细说明,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六相同的是,也可在介质回路30以对热源侧介质减压器33进行旁通的方式设置止回阀34,其中,该止回阀34仅允许传热介质从介质热交换器25的液体传热介质侧向液体介质连通管6侧流动(参照图18)。
(变形例七)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一~六中,虽然省略了详细说明,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七相同的是,也可将对在介质回路30中循环的传热介质进行储存的储罐35设置于介质热交换器25的液体传递介质侧(参照图19)。
(变形例八)
在如上述变形例七那样在介质热交换器25的液体传递介质侧设置储罐35的情况下,虽然省略了详细说明,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八相同的是,也可通过桥式回路36设置储罐35(参照图20)。
(变形例九)
在如上述变形例七、八那样在介质回路30处设置储罐35的情况下,虽然省略了详细说明,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九相同的是,也可将储罐35设置于介质升压器31的吸入侧(参照图21)。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广泛应用于具有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以及供传热介质循环的介质回路且通过使传热介质与室内空气热交换而进行室内的空气调节的传热系统。
符号说明
1 传热系统;
10 制冷剂回路;
21 制冷剂升压器;
22 制冷剂流路切换器;
23 室外空气热交换器;
25 介质热交换器;
30 介质回路;
31 介质升压器;
32 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
52a、52b、52c 室内空气热交换器。

Claims (10)

1.一种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剂回路和介质回路,
所述制冷剂回路具有:
制冷剂升压器,所述制冷剂升压器对制冷剂进行升压;
室外空气热交换器,所述室外空气热交换器使所述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
介质热交换器,所述介质热交换器使所述制冷剂与传热介质进行热交换;以及
制冷剂流路切换器,所述制冷剂流路切换器在制冷剂散热状态与制冷剂蒸发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所述制冷剂散热状态是使所述室外空气热交换器作为所述制冷剂的散热器起作用并且使所述介质热交换器作为所述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的状态,所述制冷剂蒸发状态是使所述室外空气热交换器作为所述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并且使所述介质热交换器作为所述制冷剂的散热器起作用的状态,
作为所述制冷剂,在所述制冷剂回路中封入有包括HFC-32以及/或者HFO类制冷剂的流体,
所述介质回路具有:
介质升压器,所述介质升压器对所述传热介质进行升压;
所述介质热交换器;
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所述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在第一介质散热状态与第一介质蒸发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所述第一介质散热状态是使所述介质热交换器作为所述传热介质的散热器起作用的状态,所述第一介质蒸发状态是使所述介质热交换器作为所述传热介质的蒸发器起作用的状态;以及
多个室内空气热交换器,所述室内空气热交换器使所述传热介质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
作为所述传热介质,在所述介质回路中封入有二氧化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传热系统的额定能力为5马力以下的情况下,构成所述介质回路的配管的管径为3/8英寸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回路、所述介质升压器以及所述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设置于配置在室外的传热装置,
所述室内空气热交换器设置于配置在室内的利用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热装置具有风冷装置和热源装置,所述风冷装置设置有所述制冷剂回路,所述热源装置设置有所述介质升压器以及所述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介质升压器具有通过变频器控制转速的马达。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介质升压器是旋转式压缩机。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介质升压器是无油式涡轮压缩机。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介质散热状态下,所述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使所述室内空气热交换器作为所述传热介质的蒸发器起作用,在所述第一介质蒸发状态下,所述第一介质流路切换器使所述室内空气热交换器作为所述传热介质的散热器起作用。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对应每个所述室内空气热交换器,所述介质回路还具有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所述第二介质流路切换器在第二介质蒸发状态与第二介质散热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所述第二介质蒸发状态是使所述室内空气热交换器作为所述传热介质的蒸发器起作用的状态,所述第二介质散热状态是使所述室内空气热交换器作为所述传热介质的散热器起作用的状态。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介质回路还具有储罐,所述储罐对在所述介质回路中循环的所述传热介质进行储存。
CN201880041739.3A 2017-06-23 2018-06-19 传热系统 Pending CN11077051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24091P 2017-06-23 2017-06-23
US62/524,091 2017-06-23
PCT/JP2018/023350 WO2018235832A1 (ja) 2017-06-23 2018-06-19 熱搬送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70516A true CN110770516A (zh) 2020-02-07

Family

ID=64735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41739.3A Pending CN110770516A (zh) 2017-06-23 2018-06-19 传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1293670B2 (zh)
EP (2) EP4019862B1 (zh)
JP (2) JPWO2018235832A1 (zh)
CN (1) CN110770516A (zh)
ES (1) ES2911489T3 (zh)
WO (1) WO20182358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190377A (ja) * 2019-05-23 2020-11-2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JP2020201008A (ja) * 2019-06-12 2020-12-1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媒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JP2020201009A (ja) * 2019-06-12 2020-12-1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媒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JP7343755B2 (ja) * 2019-06-12 2023-09-1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媒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EP3985328A4 (en) * 2019-06-12 2022-07-27 Daikin Industries, Ltd. REFRIGERATION CIRCUIT SYSTEM
JP2020201013A (ja) * 2019-06-12 2020-12-1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機
CN114341570A (zh) * 2019-09-04 2022-04-12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压缩机单元及冷冻装置
WO2021225177A1 (ja) 2020-05-08 2021-11-1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EP4148344A4 (en) * 2020-05-08 2023-11-01 Daikin Industries, Ltd. REFRIGERANT CIRCUIT SYSTEM
JP7406165B2 (ja) * 2020-05-08 2023-12-2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熱源ユニット、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22003754A1 (ja) * 2020-06-29 2022-01-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7391811B2 (ja) * 2020-09-29 2023-12-05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冷凍機械
WO2022118843A1 (ja) 2020-12-01 2022-06-0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JP7481658B2 (ja) 2020-12-01 2024-05-1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68A (zh) * 1994-03-30 1996-02-28 株式会社东芝 空调装置
JPH11294879A (ja) * 1998-02-16 1999-10-29 Daikin Ind Ltd 冷凍装置
JP2008020083A (ja) * 2006-07-10 2008-01-31 Toshiba Kyaria Kk 2元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201421221Y (zh) * 2009-05-18 2010-03-10 山东神舟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R404a/co2载冷剂
WO2014045400A1 (ja) * 2012-09-21 2014-03-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WO2014097439A1 (ja) * 2012-12-20 2014-06-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CN203704422U (zh) * 2014-01-28 2014-07-0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制冷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21332B1 (zh) * 1970-07-23 1974-05-31
JP2740273B2 (ja) * 1989-07-05 1998-04-1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2809346B2 (ja) * 1989-08-22 1998-10-08 東京電力株式会社 冷凍機用圧縮機
JP2621687B2 (ja) * 1991-05-30 1997-06-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3732907B2 (ja) * 1996-12-12 2006-01-1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その冷凍機油回収方法
JP2005180866A (ja) 2003-12-22 2005-07-07 Sanyo Electric Co Ltd 二元冷凍装置
WO2005121654A1 (ja) 2004-06-11 2005-12-22 Daikin Industries, Ltd. 過冷却装置
KR100565257B1 (ko) * 2004-10-05 2006-03-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압축기를 이용한 이차냉매사이클 및 이를 구비한 공기조화기
WO2007102462A1 (ja) * 2006-03-07 2007-09-13 Daikin Industries, Ltd. 圧縮機の製造方法及び圧縮機
JP2008051427A (ja) * 2006-08-25 2008-03-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装置
JP5239427B2 (ja) 2008-03-18 2013-07-1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更新方法
JP5498512B2 (ja) 2009-12-28 2014-05-2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
JP5611630B2 (ja) * 2010-03-25 2014-10-2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JP5492346B2 (ja) * 2011-02-22 2014-05-1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空調給湯システム
FR2986309B1 (fr) * 2012-01-26 2018-05-25 Arkema France Systeme de refrigeration en cascade
WO2014034099A1 (ja) * 2012-08-27 2014-03-0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JP6458400B2 (ja) * 2014-08-22 2019-01-30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6643627B2 (ja) * 2015-07-30 2020-02-1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熱生成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68A (zh) * 1994-03-30 1996-02-28 株式会社东芝 空调装置
JPH11294879A (ja) * 1998-02-16 1999-10-29 Daikin Ind Ltd 冷凍装置
JP2008020083A (ja) * 2006-07-10 2008-01-31 Toshiba Kyaria Kk 2元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4815286B2 (ja) * 2006-07-10 2011-11-16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2元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201421221Y (zh) * 2009-05-18 2010-03-10 山东神舟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R404a/co2载冷剂
WO2014045400A1 (ja) * 2012-09-21 2014-03-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WO2014097439A1 (ja) * 2012-12-20 2014-06-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CN203704422U (zh) * 2014-01-28 2014-07-0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制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178591A1 (en) 2022-06-09
EP4019862B1 (en) 2024-05-01
JPWO2018235832A1 (ja) 2020-04-09
EP3643988A4 (en) 2020-07-01
EP3643988A1 (en) 2020-04-29
EP3643988B1 (en) 2022-03-30
US20210333021A1 (en) 2021-10-28
EP4019862A1 (en) 2022-06-29
US11293670B2 (en) 2022-04-05
JP2020204459A (ja) 2020-12-24
US11739990B2 (en) 2023-08-29
WO2018235832A1 (ja) 2018-12-27
ES2911489T3 (es) 2022-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70516A (zh) 传热系统
US10563872B2 (en) Regenerative air conditioner
JP6192706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5784117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US10670030B2 (en) Turbo machine and refrigerating cycle apparatus
CN101490482B (zh) 空调系统
EP3217115B1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3726541B2 (ja) 冷凍空調装置
JP6522162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5277854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US20170089616A1 (en)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JP4124146B2 (ja) 冷凍空調装置、冷凍空調装置の断熱材取り付け方法
JP2017190946A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2012247136A (ja) ブースター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複合給湯装置
JP4651452B2 (ja) 冷凍空調装置
JP6161787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15169402A (ja) 空気調和機
JP4608303B2 (ja) 蒸気圧縮式ヒートポンプ
WO2018155028A1 (ja) 直接接触熱交換器を備えた冷媒システムおよび冷媒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KR101649447B1 (ko) 도시가스를 이용한 지열히트펌프 시스템
JP2019032131A (ja) 冷凍システム、磁性体構造、磁気冷凍ユニット、および放熱アシスト方法
JP2010038408A (ja) 室外熱交換器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5800842B2 (ja) 冷凍装置
JP2020190377A (ja) 冷凍装置
JP2008128564A (ja) 空気調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17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Applicant after: DAIKIN INDUSTRIES,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DAIKIN INDUSTRIES, Ltd.

Applicant before: Daikin application USA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