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70507A - 制冷机室外单元 - Google Patents

制冷机室外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70507A
CN110770507A CN201880040992.7A CN201880040992A CN110770507A CN 110770507 A CN110770507 A CN 110770507A CN 201880040992 A CN201880040992 A CN 201880040992A CN 110770507 A CN110770507 A CN 1107705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door
fan
electrical component
cooling unit
f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4099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黑川美穂
神谷成毅
越路泰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770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05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46Component arrangements in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48Component arrangements in separate outdoor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airflow, e.g. inlet or outlet airflow
    • F24F1/50Component arrangements in separate outdoor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airflow, e.g. inlet or outlet airflow with outlet air in upward dir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20Electric components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2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20Electric components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24Cooling of electric components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抑制可靠性降低的制冷机室外单元。室外单元(10)具备:压缩机(12);室外风扇(18),其配置于高于压缩机(12),用于产生室外气流(AF);高发热电气部件(65),其控制压缩机(12);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其控制室外风扇(18);主板单元(75),其包括压缩机控制用电气部件封装部分(75a)及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封装部分(75b);第1冷却单元(80)以及室外单元壳体(40)。室外气流(AF)在室外单元壳体(40)内自下向上流动,从排出口(402)流出。第1冷却单元(80)包括位于室外气流(AF)的流路上的多个第1冷却单元鳍片(81),并与压缩机控制用电气部件封装部分(75a)相邻。高发热电气部件(65)配置于低于室外风扇(18)的高度位置且高于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的高度位置上。

Description

制冷机室外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制冷机室外单元相关。
背景技术
传统上,在制冷机室外单元上,在壳体内,压缩机配置于底板上,产生气流的风扇配置在高于压缩机的位置,向上方吹出空气。像这样的室外单元,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第5196166号公报)所示,一般来说,以控制压缩机及风扇为首的控制各设备的电气部件,基本上都封装在配置于壳体内的主板上。
此处,封装在主板上的电气部件包括通电时发热的发热部件,为了确保该发热部件的可靠性需要进行冷却。专利文献1中,其构成为风扇产生的气流沿着主板从下向上流动,如此冷却发热部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许第51961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现在,通过变频器可控容量的压缩机为主流,封装在主板上的电气部件中,包括用于压缩机变频控制的各种电气部件(例如功率器件或功率模组等)。此外,控制压缩机以外设备(例如风扇等)的电气部件一般也封装在主板上。
此处,上述室外单元,由于风扇配置在高于压缩机的位置,因此,为了便于配线,风扇控制用的电气部件,一般也配置在压缩机控制用电气部件的上方(也就是风扇附近位置)。
但是,本发明的发明人敏锐地发现,如果按照这样的配置样态,很难充分地冷却各发热部件,难以确保可靠性。也就是说,压缩机控制用的发热部件,比风扇控制用的发热部件发热量大,按照上述从下向上流动的气流冷却各发热部件时,即是用与压缩机控制用发热部件进行热交换后加热的气流冷却风扇控制用发热部件。因此,很难确保风扇控制用发热部件与冷却源即气流的温度差,风扇控制用发热部件的冷却可能无法有效进行,会导致可靠性降低。
此外,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从下向上通过气流冷却各发热部件时,越靠近风扇的位置(也就是下风侧)风量就越大,如果再将压缩机控制用发热部件配置在比风扇控制用发热部件高的上风侧(也就是远离风扇的位置),则很难确保有足够的气流来冷却发热量大的压缩机控制用电气部件,因为不能很好地冷却压缩机控制用发热部件,这点也会导致可靠性降低。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抑制可靠性降低的制冷机室外单元。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1方面的制冷机室外单元,具备压缩机、风扇、第1电气部件、第2电气部件、主板部、第1冷却器、壳体。压缩机用于压缩冷媒。风扇配置于高于压缩机的位置。风扇用于生成气流。第1电气部件控制压缩机的驱动状态。第2电气部件控制风扇的驱动状态。主板部包括第1部分与第2部分。第1部分用于封装第1电气部件。第2部分用于封装第2电气部件。第1冷却器与第1部分相邻。第1冷却器与第1电气部件热连接。第1冷却器冷却第1电气部件。壳体用于容纳压缩机、风扇、主板部。壳体上形成排出口。排出口是向上方将气流吹出的开口。气流是指在壳体内从下方向上方流动,从排出口流出的空气流动。第1冷却器包括多个第1散热鳍片。第1散热鳍片位于气流的流路上。第1散热鳍片与气流进行热交换。第1电气部件配置于低于风扇的高度位置且高于第2电气部件的高度位置。
本发明的第1方面的制冷机室外单元中,配置于高于压缩机高度位置的风扇,在壳体内产生从下向上并由排出口流出的气流,与第1部分相邻并冷却第1电气部件的第1冷却器,包括多个位于气流流路上并与气流进行热交换的第1散热鳍片,第1电气部件配置于低于风扇的高度位置且高于第2电气部件的高度位置上。由此,可以很好地促进压缩机控制用的第1电气部件,及风扇控制用的第2电气部件两者的冷却,抑制可靠性降低。
也就是说,作为冷却源,从下向上流动的气流在冷却第1电气部件及第2电气部件时,包括第1散热鳍片的第1冷却器与第1部分(第1电气部件)相邻,由于第1电气部件配置在低于风扇的高度位置且高于第2电气部件的高度位置上,即是第2电气部件配置在比第1电气部件(第1散热鳍片)更位于气流上风侧,因此,比第1电气部件先被气流冷却。因此,抑制了无法充分确保第2电气部件与气流的温度差,不能良好地进行第2电气部件的冷却的事态。
此外,第1电气部件(第1散热鳍片)配置在比第2电气部件更下风侧(也就是风扇附近位置),因此,可以充分确保冷却发热量比第2电气部件大的第1电气部件的气流风量,可以很好地促进第1电气部件的冷却。
此外,第1电气部件(第1散热鳍片)是通过与第2电气部件热交换产生的气流进行冷却的,但是,第2电气部件的发热量小于第1电气部件,因此,也可以抑制无法充分确保第1电气部件与冷却源即气流的温度差。在所述方面,抑制了第1电气部件的冷却不能良好进行的事态。
因此,能抑制可靠性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第1电气部件”,例如,包括发热量明显大于第2电气部件的功率器件(IGBT等),或包括该功率器件的功率模组。此外,“第2电气部件”,例如为电容器、半导体元件等发热部件。
此外,此处的“主板部”,包括至少一个封装有电气部件的主板。主板部也可以包括多个主板。
此外,此处的“热连接”,是指,只要是“第1冷却器”与“第1电气部件”能够以热交换的样态配置,并非一定要“第1冷却器”与“第1电气部件”直接接触,也包括“第1冷却器”及“第1电气部件”之间存在过渡热的物品,“第1冷却器”与“第1电气部件”之间形成间隙的情况(也就是“第1冷却器”与“第1电气部件”存在间距)。
此外,此处的“在壳体内从下向上流动”,并非否定部分气流沿水平方向流动和从上向下流动。也就是说,“在壳体内从下向上流动”,包括气流在壳体内部,向水平方向流动后朝向排出口从下向上流动,或者“从上向下流动后朝向排出口从下向上流动”。
本发明的第2方面的制冷机室外单元,为第1方面的制冷机室外单元,还具备第2冷却器。第2冷却器与第2电气部件热连接。第2冷却器冷却第2电气部件。第2冷却器包括多个第2散热鳍片。第2散热鳍片与气流进行热交换。第1散热鳍片配置于高于第2散热鳍片的高度位置。
由此,可以确保发热量较大的第1电气部件的冷却性能,并促进第2电气部件的冷却。也就是说,通过第2散热鳍片促进第2电气部件与气流进行热交换,增大第2电气部件的冷却量。此外,第2散热鳍片配置在第1散热鳍片的下风侧时,即是无法确保第2散热鳍片与气流的温度差较大,假设第2电气部件不能充分冷却,因此,通过将第2散热鳍片配置在第1散热鳍片的上风侧,可以抑制相关事态。另一方面,一般而言,第2电气部件比第1电气部件的发热量小,因此,第1散热鳍片配置在第2散热鳍片的下风侧时(也就是通过与第2散热鳍片热交换后产生的气流冷却第1散热鳍片),也可以充分确保第1散热鳍片与气流的温度差,可以充分地冷却第1电气部件。因此,能进一步抑制可靠性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热连接”,是指,只要是“第2冷却器”与“第2电气部件”能够以热交换的样态配置,并非一定要“第2冷却器”与“第2电气部件”直接接触,也包括“第2冷却器”及“第2电气部件”之间存在过渡热的物品,“第2冷却器”与“第2电气部件”之间形成间隙的情况(也就是“第2冷却器”与“第2电气部件”存在间距)。
本发明的第3方面的制冷机室外单元,为第2方面制冷机室外单元,其中,第1冷却器中,多个第1散热鳍片按照第1鳍片间距排列。第2冷却器中,多个第2散热鳍片按照第2鳍片间距排列。第1的鳍片间距小于第2的鳍片间距。
其中,第1散热鳍片的鳍片间距小于第2散热鳍片的鳍片间距时,第1冷却器上有望促进与气流进行热交换,并有望提高冷却性能。另一方面,为了各第1散热鳍片上都能良好地与气流进行热交换,有必要将通过第1冷却器的气流风量设为大于第2冷却器。也就是说,如果把第1散热鳍片的鳍片间距减小,则可以增大第1散热鳍片的数量,以此提高散热性,但另一方面,多个第1散热鳍片高密度排列,气流可能无法很好地通过各第1散热鳍片间。因此,如果把第1散热鳍片的鳍片间距减小,从各第1散热鳍片上与气流充分进行热交换的观点来说,关于通过第1散热鳍片的气流,则需要按照鳍片间距增大风量,以便很好地通过各第1散热鳍片间。
本发明的第3方面的制冷机室外单元中,第1冷却其中第1散热鳍片按照小于第2冷却器的第2散热鳍片的鳍片间距排列,所述第1散热鳍片配置在低于风扇的高度位置且高于第2散热鳍片的高度位置(也就是比第2散热鳍片接近风扇的位置)。由此,可促进第1冷却器的冷却性能。也就是说,关于第1冷却器的第1散热鳍片,由于其构成为鳍片间距小于第2冷却器的第2散热鳍片的鳍片间距,因此,可以增加第1散热鳍片的数量,同时也可以确保通过第1冷却器的第1散热鳍片的气流风量,大于通过第2散热鳍片的气流风量。其结果是,对于通过第1散热鳍片的气流,将其风量按照鳍片间距增大,使其能很好地通过各第1散热鳍片之间,并因此抑制了各第1散热鳍片之间气流很难通过的事态。由此,可促进第1冷却器的冷却性能。
本发明的第4方面的制冷机室外单元,为第1至第3方面的任意一项的制冷机室外单元,其中,第1电气部件包括功率器件或功率模组。功率器件通电时的发热量大于第2电气部件。功率模组包括功率器件。
本发明的第4方面的制冷机室外单元中,第1电气部件即便是功率器件或功率模组(也就是说,第1电气部件发热量特别大的情况下),也可以促进第1电气部件充分冷却,促进可靠性提高。
此外,此处的“功率器件”,例如是控制电力用的半导体元件,例如包括在变频器里的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等。此外,“功率模组”,例如是包括功率器件的IPM(Intelligent Power Module)。
本发明的第5方面的制冷机室外单元,为第1至第4方面的任意一项的制冷机室外单元,第1冷却器还包括热管。热管装有冷却材料。冷却材料与第1电气部件进行热交换。热管处于第1电气部件及第1散热鳍片之间。热管与第1电气部件及第1散热鳍片热连接。
本发明的第5方面的制冷机室外单元中,第1电气部件由冷却性能优异的热管冷却,对发热量大的第1电气部件可以确保大的冷却量,特别有助于提高可靠性。
本发明的第6方面的制冷机室外单元,为第5方面的制冷机室外单元,其中,热管的长度方向沿水平方向配置。
由此,可以抑制因热管内的冷却材料冻坏(冻结爆裂)。也就是说,热管沿水平方向配置,即便在室外气温较低的环境下,也可以抑制冷却材料冻结。因此,使用热管冷却电气部件,可以抑制可靠性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长度方向沿水平方向”,并不仅限于热管的长度方向完全与水平方向一致,也包括长度方向相对于水平方向在规定角度(例如30度)范围内倾斜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7方面的制冷机室外单元,为第1至第6方面的任意一项的制冷机室外单元,还具备电子元件箱。电子元件箱配置于壳体内。电子元件箱用于容纳主板部。在电子元件箱上排气口形成于顶面。排气口用于流出空气。排气口配置于低于风扇的高度位置且高于第1散热鳍片的高度位置。
本发明的第7方面的制冷机室外单元中,电子元件箱的排气口配置于低于风扇的高度位置且高于第1散热鳍片的高度位置(也就是电子元件箱的排气口配置于比第1散热鳍片更下风侧),可以抑制与第1散热鳍片进行热交换的气流被从电子元件箱的排气口流出的排气加热。其结果是,可以抑制以从电子元件箱中流出的排气作为原因导致第1散热鳍片与气流的温度差变小,从而抑制第1电气部件的冷却量下降。
本发明的第8方面的制冷机室外单元,为第7方面的制冷机室外单元,其中,电子元件箱的上方自排气口起隔开间隔设置有盖体部。盖体部防止液体侵入排气口。
由此,可以切实地抑制液体经排气口侵入电子元件箱,可以防止各电气部件的短路、腐蚀,提高可靠性。
本发明的第9方面的制冷机室外单元,为第1至第8方面的任意一项的制冷机室外单元,其中,主板部还包括第1主板和第2主板。第1部分配置于第1主板上。第2部分配置于第2主板上。
本发明的第9方面的制冷机室外单元中,第1部分配置在第1主板,第2部分配置在第2主板时(也就是说,第1电气部件与第2电气部件封装在不同主板上),可以抑制可靠性降低。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第1方面的制冷机室外单元中,作为冷却源,从下向上流动的气流在冷却第1电气部件及第2电气部件时,包括第1散热鳍片的第1冷却器与第1部分(第1电气部件)相邻,由于第1电气部件配置在低于风扇的高度位置且高于第2电气部件的高度位置上,等于第2电气部件配置在比第1电气部件(第1散热鳍片)更上的气流上风侧,因此,比第1电气部件先被气流冷却。因此,抑制了第2电气部件与气流的温度差不能充分确保,第2电气部件的冷却不能良好进行的事态。
此外,第1电气部件(第1散热鳍片)配置在比第2电气部件更下风侧(也就是风扇附近位置),因此,可以确保冷却发热量比第2电气部件的大的第1电气部件的气流风量,可以很好地促进第1电气部件的冷却。
此外,第1电气部件是通过与第2电气部件热交换产生的气流进行冷却的,但是,第2电气部件小于第1电气部件的发热量,因此,也可以抑制无法充分确保第1电气部件与冷却源即气流的温度差。在所述方面,抑制了第1电气部件的冷却不能良好进行的事态。
因此,能抑制可靠性降低。
本发明的第2方面的制冷机室外单元中,可以进一步抑制可靠性降低。
本发明的第3方面的制冷机室外单元中,可以提高第1冷却器的冷却性能。
本发明的第4方面的制冷机室外单元中,第1电气部件即便是功率器件或功率模组(也就是说,第1电气部件发热量特别大的情况下),也可以促进可靠性提高。
本发明的第5方面的制冷机室外单元中,特别有助于提高可靠性。
本发明的第6方面的制冷机室外单元中,其中,使用热管冷却电气部件,可以抑制可靠性降低。
本发明的第7方面的制冷机室外单元中,可以抑制第1电气部件的冷却量下降。
本发明的第8方面的制冷机室外单元中,可以切实地抑制液体经排气口侵入电子元件箱,可以防止各电气部件的短路、腐蚀,提高可靠性。
本发明的第9方面的制冷机室外单元中,第1部分配置在第1主板,第2部分配置在第2主板时(也就是说,第1电气部件与第2电气部件封装在不同主板上),可以抑制可靠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具有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室外单元的空调系统概略构成图。
【图2】从正面看到的室外单元的立体图。
【图3】从背面看到的室外单元的立体图。
【图4】室外单元概略分解图。
【图5】具有2个风扇模组的室外单元示例的立体图。
【图6】配置在底框上的设备配置样态,和显示室外气流的流动方向的示意图。
【图7】第1前面板拆下状态下的室外单元的正面放大图。
【图8】室外单元壳体内室外气流的流动样态的示意图。
【图9】(前盖拆下状态的)配电箱的主视图。
【图10】图9所示配电箱的后视图。
【图11】图9所示配电箱的右视图。
【图12】垂直板(控制主板)拆下状态的配电箱的主视图。
【图13】图12所示配电箱的正面立体图。
【图14】主体框架的正面立体图。
【图15】与图14不同的方向看到的主体框架的正面立体图。
【图16】拆下顶盖的配电箱的俯视图。
【图17】顶盖的立体图。
【图18】与图17不同的方向看到的顶盖的立体图。
【图19】第1侧盖的立体图。
【图20】与图19不同的方向看到的第1侧盖的立体图。
【图21】第1冷却单元的立体图。
【图22】图21的A部分放大图。
【图23】第2冷却单元的立体图。
【图24】图23的B部分放大图。
【图25】显示相对于主体框架,压缩机控制主板、风扇控制主板、第1冷却单元及第2冷却单元固定样态的示意图。
【图26】从正面看到的相对于第1冷却单元在固定状态下高发热电子部件(功率模组)的立体图。
【图27】相对于主体框架在固定状态下的第1冷却单元主视图。
【图28】从背面看到的设置状态中的第1冷却单元及带2冷却单元的立体图。
【图29】显示压缩机控制主板(高发热电气部件)、第1冷却单元(第1冷却单元鳍片)、风扇控制主板(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及第2冷却单元(第2冷却单元鳍片)的设置位置与室外气流的空气流路关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纸,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室外单元10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方式为本发明的具体示例,并限定非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及范围,均可适当变更。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下”、“左”、“右”、“前”、“后”、“前面”、“背面”如无特别说明,均表示如图2-29所示的方向(但在以下的是实施例中左右和/或前后可以适当颠倒)。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室外单元10,适用于空调系统100(制冷机)。
(1)空调系统100
图1为具有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室外单元10的空调系统100概略构成图。空调系统100是通过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为对象空间(居住空间、储藏库内等被空调空间)制冷或送暖的系统。空调系统100主要具有室外单元10、多台(此处为2台)室内单元30(30a、30b),液体侧连接管L1以及气体侧连接管G1。
空调系统100中,室外单元10与室内单元30通过液体侧连接管L1及气体侧连接管G1连接,并构成冷媒回路RC。空调系统100中,冷媒回路RC内,冷媒被压缩、冷却或凝缩、减压、加热或蒸发后,再次被压缩,如此执行制冷循环。
(1-1)室外单元10
室外单元10设置于室外空间。室外空间是指非空气调节对象空间,例如建筑物屋顶等户外、地下室空间等。室外单元10中,通过液体侧连接管L1及气体侧连接管G1连接各室内单元30,并构成冷媒回路RC的一部分(室外侧回路RC1)。作为构成室外侧回路RC1的设备,室外单元10主要具有蓄压器11、压缩机12、分油器13、四路切换阀14、室外热交换器15、以及室外膨胀阀16等。上述设备(11-16)通过冷媒配管相连。
蓄压器11用于抑制压缩机12过度吸入液体冷媒,是储存冷媒进行气液分离的容器。
压缩机12是用于将制冷循环中低压冷媒压缩为高压的设备。本实施方式中,压缩机12具有封闭式结构,其压缩机电机M12驱动回转式、滚动式等容积型压缩要素旋转。此外,压缩机电机M12可通过变频器控制运行频率,由此能够进行压缩机12的容量控制。压缩机12的启动、停止以及运行容量均由室外单元控制部20控制。
分油器13为一种容器,用于将与压缩机12排出的冷媒相溶的冷冻机油分离,并将其返回压缩机12。
四路切换阀14是一种流路切换阀,用于在冷媒回路RC中切换冷媒流动的流路。
室外热交换器15是一种可以当做冷媒的凝缩器(或散热器)或蒸发器使用的热交换器。
室外膨胀阀16为开度可控的电动阀,按照开度对流入的冷媒减压或调节流量。
此外,室外单元10还具有生成室外气流AF的室外风扇18(相当于权利要求记载的“风扇”)。室外气流AF(相当于权利要求记载的“气流”),是指从室外单元10的外部流入室外单元10内部并通过室外热交换器15的空气流动。室外气流AF冷却或加热流经室外热交换器15的冷媒,在通过室外热交换器15时与室外热交换器15内的冷媒进行热交换。室外风扇18包括室外风扇电机M18,与室外风扇电机M18联动驱动。室外风扇18的启动、停止均由室外单元控制部20适当控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室外风扇18(室外风扇电机M18)不受变频器控制。
此外,室外单元10上配置有多个室外传感器(未图示),用于检测冷媒回路RC内的冷媒状态(主要是压力或温度)。室外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热敏或热电偶等温度传感器。室外传感器上例如包括,检测压缩机12吸入侧的冷媒压力即吸入压的吸入压传感器,检测压缩机12排出侧的冷媒压力即排出压的排出压传感器,以及检测室外热交换器15中冷媒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等。
此外,室外单元10具有室外单元控制部20,用于控制室外单元10上包含的各设备的动作、状态。室外单元控制部20包括具有CPU、存储器等的微电脑、各种电气部件(如电容器、半导体元件及线圈部件等)。室外单元控制部20与室外单元10上包括的各设备(12、14、16、18等)、室外侧传感器电气连接,互相进行信号的输入输出。此外,室外单元控制部20与各室内单元30的室内单元控制部35、遥控器(未图示)进行控制信号等的收发。室外单元控制部20容纳在后述的配电箱50中。
室外单元10的详细结构将在后面详述。
(1-2)室内单元30
室内单元30设置于室内(居室或天花板等空间),构成冷媒回路RC的一部分(室内侧回路RC2)。作为构成室内侧回路RC2的设备,室内单元30主要具有室内膨胀阀31以及室内热交换器32等。
室内膨胀阀31为开度可控的电动阀,按照开度对流入的冷媒减压或调节流量。
室内热交换器32是一种可以当做冷媒的蒸发器或凝缩器(或散热器)使用的热交换器。
此外,室外单元30还具有室内风扇33,其吸入对象空间内的空气,使其通过室内热交换器32并与冷媒进行热交换后,再把空气送入对象空间。室内风扇33包括驱动源即室内风扇电机。室内风扇33驱动时产生室内气流。室内气流是从对象空间流入室内单元30内,然后通过室内热交换器32向对象空间吹出的空气流动。室内气流加热或冷却流经室内热交换器32的冷媒,在通过室内热交换器32时与室内热交换器32内的冷媒进行热交换。
此外,室内单元30具有室内单元控制部35,用于控制室内单元30上包含的各设备(35等)的动作、状态。室内单元控制部35具有包括CPU、存储器等的微电脑、各种电气部件。
(1-3)液体侧连接管L1、气体侧连接管G1
液体侧连接管L1及气体侧连接管G1是用于连接室外单元10以及各室内单元30的冷媒连接管,需在现场施工。液体侧连接配管L1以及气体侧连接配管G1的配管长度、配管口径,依据设计规格或设置环境适当选定。
(2)冷媒回路RC中的冷媒流动
以下对冷媒回路RC中的冷媒流动进行说明。空调系统100主要执行正循环运行与逆循环运行。制冷循环中的低压,是吸入压缩机12的冷媒压力(吸入压),制冷循环中的高压是从压缩机12中排出的冷媒压力(排出压)。
(2-1)正循环运行时的冷媒流动
正循环运行(制冷时)时,四路切换阀14控制为正循环状态(图1的四路切换阀14的实线表示的状态)。当正循环开始运行时,在室外侧回路RC1中,冷媒被吸入压缩机12压缩后排出。压缩机12按照运行中的室内单元30要求的热负荷控制容量。具体而言,吸入压的目标值按照室内单元30要求的热负荷设定,并控制压缩机12的运转频率使吸入压达到目标值。从压缩机12排出的气体冷媒,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5。
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5的气体冷媒,在室外热交换器15中,与室外风扇18输送的室外气流AF进行热交换并散热凝缩。从室外热交换器15流出的冷媒,通过室外膨胀阀16后,按照室外膨胀阀16的开度减压和调节流量后,从室外侧回路RC1中流出。从室外侧回路RC1中流出的冷媒,经由液体侧连接配管L1流入运转中的室内单元30的室内侧回路RC2中。
流入运转中的室内单元30的室内侧回路RC2的冷媒,流入室内膨胀阀31,按照室内膨胀阀31的开度在制冷循环中被减压至低压后,流入室内热交换器32。流入室内热交换器32的冷媒,与室外风扇33输送的室内气流进行热交换并蒸发,成为气体冷媒,从室内热交换器32中流出。从室内热交换器32流出的气体冷媒,从室内侧回路RC2中流出。
从室内侧回路RC2中流出的冷媒,经由气体侧连接配管G1流入室外侧回路RC1中。流入室外侧回路RC1中的冷媒,流入蓄压器11。流入蓄压器11的冷媒,暂时储存后,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2。
(2-2)运行逆循环时的冷媒流动
运行逆循环(送暖时)时,四路切换阀14控制为逆循环状态(图1的四路切换阀14的虚线表示的状态)。当逆循环开始运行时,在室外侧回路RC1中,冷媒被吸入压缩机12压缩后排出。与正循环相同,压缩机12按照运行中的室内单元30要求的热负荷控制容量。从压缩机12排出的气体冷媒,从室外侧回路RC1中流出,经由气体连接配管G1流入运转中的室内单元30的室内侧回路RC2中。
流入室内侧回路RC2的冷媒,流入室内热交换器32中,与室内风扇33输送的室内气流进行热交换并凝缩。从室内热交换器32流出的冷媒,流入室内膨胀阀31,按照室内膨胀阀31的开度在制冷循环中被减压至低压后,从室内侧回路RC2中流出。
从室内侧回路RC2中流出的冷媒,经由液体连接配管L1流入室外侧回路RC1中。流入室外侧回路RC1中的冷媒,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5的液体出入口。
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5的冷媒,在室外热交换器15中,与室外风扇18输送的室外气流AF进行热交换并蒸发。从室外热交换器15的气体出入口流出的冷媒,流入蓄压器11。流入蓄压器11的冷媒,暂时储存后,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2。
(3)室外单元10的详述
图2为从正面看到的室外单元10的立体图。图3为从背面看到的室外单元10的立体图。图4为室外单元10的概略分解图。
(3-1)室外单元壳体40
室外单元10构成外轮廓,并具有容纳各设备(11、12、13、14、15、16、20等)的室外单元壳体40。室外单元壳体40(相当于权利要求记载的“壳体”)由多个钣金部件组装形成为大致直方体的形状。室外单元壳体40的左侧面、右侧面以及背面的大部分为开口,相关开口可作为吸口401吸入室外气流AF。
室外单元壳体40主要具有一对安装腿41、底框43、多个(此处为4根)支柱45、前面板47、风扇模组49。
安装腿41向左右方向延伸,是从下方支撑底框43的钣金部件。室外单元壳体40,在前端附近及后端附近配置有安装腿41。
底框43是构成室外单元壳体40的底面部分的钣金部件。底框43配置在一对安装腿41上。底框43从平面看大致呈长方形。
支柱45从底框43的角部起向垂直方向延伸。图2-4显示了从底框43的4个角部分,支柱45向垂直方向延伸的样态。
前面板47是构成室外单元壳体40的正面部分的钣金部件。更具体而言,前面板47包括第1前面板47a以及第2前面板47b。第1前面板47a构成室外单元壳体40的正面左侧部分。第2前面板47b构成室外单元壳体40的正面右侧部分。第1前面板47a以及第2前面板47b在室外单元壳体40上定位后,在支柱45上用螺丝单独固定。
风扇模组49安装在各支柱45的上端近旁。风扇模组49构成比室外单元壳体40的前面、背面、左侧面以及右侧面的支柱45更上侧的部分,和室外单元壳体40的顶面。风扇模组49包括室外风扇18、锥形底491。更具体而言,风扇模组49是在上面及下面开口的大致呈直方体的箱体中,容纳室外风扇18、锥形底491的集合体。在风扇模组49上,室外风扇18按照旋转轴沿垂直方向延伸的样态配置。风扇模组49的上面为开放状态,可作为从室外单元壳体40上排出室外气流AF的排出口402使用。排出口402上设有格子状的格栅492。
此外,在图2-4上,标明室外单元10有1个风扇模组49,实际上室外单元10可以具有多个风扇模组49。例如,如图5所示的室外单元10′,可以具有2个风扇模组49。如图5所示,室外单元10′的2个风扇模组49左右并排配置。室外单元10′具有比只有1个风扇模组49的室外单元10尺寸大的室外单元壳体40′,左右各有1个前面板47。此外,虽未图示,但室外单元10′按照室外单元壳体40′的尺寸,室外热交换器15的尺寸也比室外单元10大。
(3-2)底框43上配置的设备
图6为配置在底框43上的设备配置样态,和显示室外气流AF的流动方向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底框43上包括蓄压器11、压缩机12、分油器13以及室外热交换器15在内的各种设备,配置在规定位置。此外,底框43上,配置有容纳室外单元控制部20的配电箱50。
室外热交换器15具有沿室外单元壳体40的左侧面、右侧面以及背面配置的热交换面151(见图4)。热交换面151具有与吸口401大致相同的高度尺寸。室外单元壳体40的背面及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大部分为吸口401,室外热交换器15的热交换面151从该吸口401露出。换言之,室外单元壳体40的背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实际上是通过室外热交换器15的热交换面151形成的。室外热交换器15,具有3个热交换面151,与之相关联起来从平面看左右具有弯曲部分(开向正面方向),大致呈U字形状。
在室外热交换器15的右侧弯曲部分的左前方,蓄压器11配置在压缩机12的右后方。
在室外热交换器15的右侧端部的左侧,压缩机12配置在蓄压器11的左前方。压缩机12位于室外单元壳体40的正面右侧部分。压缩机12位于风扇模组49(室外风扇18)的下方。换言之,室外风扇18配置于高于压缩机12的位置。
分油器13配置于蓄压器11的左侧。
配电箱50(相当于权利要求的“电子元件箱”),在室外热交换器15的左侧端部的右侧中,配置于压缩机12的左侧(见图2及图4-6)。配电箱50位于室外单元壳体40的正面左侧部分。图7为第1前面板47a拆下状态下的室外单元10的正面放大图。如图7所示,配电箱50在第1前面板47a拆下的状态下于正面露出。因此,不用拆下第2前面板47b,只要拆下第1前面板47a,即可接触配电箱50。配电箱50具有构成前面部分的前盖51。配电箱50将在后面详述。
(3-3)室外单元壳体40内室外气流AF的流动
图8为室外单元壳体40内室外气流AF的流动样态的示意图。如图6及图8所示,室外气流AF从室外单元壳体40的左侧面、右侧面以及背面形成的吸口401流入室外单元壳体40内,通过室外热交换器15(热交换面151)后,主要从下向上流动,从排出口402流出。也就是说,室外气流AF通过吸口401在室外单元壳体40内沿水平方向流入,通过室外热交换器15后,向上方转回然后朝向排出口402从下向上流动。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室外单元壳体40内形成室外气流AF主要流路的空间(图6中由室外热交换器15以及前面板47围起来的空间)称为“送风空间S1”。
(4)配电箱50的详述
图9为(前盖51拆下状态的)配电箱50的主视图。图10为图9所示配电箱50的后视图。图11为图9所示配电箱50的右侧视图。
(4-1)配电箱50内形成的空间以及配电箱50内配置的设备
配电箱50是一种略呈直方体的金属制箱体,其高度方向(此处为上下方向)的尺寸大于宽度方向(此处为左右方向)及纵深方向(此处为前后方向)的尺寸。在配电箱50内的空间(以下称“内部空间SP”)中,容纳有构成室外单元控制部20的各种部件。
内部空间SP包括下部空间SP1、位于下部空间SP1上方的上部空间SP2。此外,下部空间SP1与上部空间SP2未分割,为连通空间,两者无明显分界。
下部空间SP1从内部空间SP的下端(配电箱50的底面部分)起,占据规定高度尺寸(内部空间SP的高度尺寸约3分之2左右)。下部空间SP1上配置有端子台60、电抗器61等电气部件。
上部空间SP2占据从下部空间SP1的上端起到内部空间SP的上端(配电箱50的顶面部分)的空间。上部空间SP2上配置有将上部空间SP2在纵深方向(前后)上分为2个空间的垂直板501。垂直板501是沿垂直方向延伸的钣金。垂直板501将上部空间SP2分隔为前侧上部空间SP2a、位于前侧上部空间SP2a背面的后侧上部空间SP2b。前侧上部空间SP2a与后侧上部空间SP2b在配电箱50的纵深方向上并排。
前侧上部空间SP2a上,容纳有多个(此处为2个)的控制主板71,其上封装有包括CPU、各种存储器等在内的计算机、通信模块。各控制主板71固定在垂直板501的前面部分。各控制主板71其主面以面朝正面方向的样态(也就是厚度方向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样态)固定。
图12为垂直板501(控制主板71)拆下状态的配电箱50的主视图。图13为图12所示配电箱50的正面立体图。
后侧上部空间SP2b上容纳有配置在室外单元10上,封装有用于控制驱动器驱动状态的各种电气部件的主板单元75(相当于权利要求的“主板”)。具体而言,主板单元75包括:压缩机控制用电气部件封装部分75a(相当于权利要求的“第1部分”),其封装有用于变频控制压缩机12的电气部件(以下称“压缩机控制用电气部件63”);以及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封装部分75b(相当于权利要求的“第2部分”),其封装有用于控制室外风扇18的驱动状态的电气部件(以下称“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
在本实施方式中,压缩机控制用封装电气部件63,封装有主板单元75的一部分即压缩机控制主板76(相当于权利要求的“第1主板”)。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中,压缩机控制用电气部件封装部分75a配置在压缩机控制主板76上。此外,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封装有主板单元75的一部分即风扇控制主板77(相当于权利要求的“第2主板”)。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中,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封装部分75b配置在风扇控制主板77上。
压缩机控制用电气部件63,包括通电时发热的电气部件,例如是封装于压缩机控制主板76的前侧主面的平滑电容器、二极管桥等。此外,压缩机控制用电气部件63中,包括通电时发热量明显大于其他电气部件的电气部件(以下简称“高发热电气部件65”)。高发热电气部件65(相当于权利要求的“第1电气部件”)上,包括构成变频器的各种电气部件(例如,包括IGBT等电子开关元件的功率器件)。更具体而言,压缩机控制主板76(压缩机控制用电气部件封装部分75a)上,封装有由多个(6个)功率器件一体构成的功率模组高发热电气部件65(见图25-26)。高发热电气部件65(功率模组)封装在压缩机控制主板76的后侧主面。此外,功率模组在通电时的发热量要远大于其他电气部件。功率模组例如是包括多个功率器件的IPM。配电箱50在设置于室外单元壳体40内的状态下,高发热电气部件65配置于低于室外风扇18的高度位置且高于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的高度位置上。
此外,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相当于权利要求的“第2电气部件”),包括通电时发热的电气部件,例如,是电容器、二极管及继电器等开关。此外,在图12及图13中,以室外单元10中配置2个室外风扇18(例如,图5所示的室外单元10′)为假想条件,与室外风扇18一一对应的风扇控制主板77(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封装部分75b),在后侧上部空间SP2b中左右2个并排。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通电时的发热量,与高发热电气部件65相比较小。
在后侧上部空间SP2b上,封装在压缩机控制主板76上的用于冷却压缩机控制用电气部件63(主要是高发热电气部件65)的第1冷却单元80,配置于压缩机控制主板76的背面。第1冷却单元80的详述见后。
此外,在后侧上部空间SP2b上,配置有封装在风扇控制主板77上用于冷却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的第2冷却单元85。更具体而言,在后侧上部空间SP2b上,配置有与风扇控制主板77数量相同(此处为2个)的第2冷却单元85。第2冷却单元85与任意一个风扇控制主板77一一对应,并配置在相应的风扇控制主板77的背面侧。第2冷却单元85的详述见后。
(4-2)配电箱50的构成样态
配电箱50作为构成部件具有前盖51(见图7),主体框架52(见图14-15),顶盖53(见图17-18)。
(4-2-1)前盖51
前盖51为构成配电箱50正面部分的大致长方形的板状部件。前盖51具有与配电箱50的宽度尺寸及高度尺寸大致相同的宽度尺寸及高度尺寸。
(4-2-2)主体框架52
图14为主体框架52的正面立体图。图15表示与图14不同的方向看到的主体框架52的正面立体图。图16为顶盖53拆下状态的配电箱50的俯视图。
主体框架52是构成配电箱50的主体部分的金属筐体。主体框架52具有构成配线箱50背面部分的背面部521、构成配电箱50的左侧面部分的左侧面部522、构成配电箱50的右侧面部分的右侧面部523、构成配电箱50顶面部分的顶面部524。
背面部521具有与前盖51的尺寸大致相同的长方形。左侧面部522为大致长方形,从背面部521的左侧端部向前方延伸。右侧面部523为大致长方形,从背面部521的右侧端部向前方延伸。顶面部524为大致长方形,与背面部521、左侧面部522及的右侧面部523的上端部分相连。背面部521、左侧面部522以及右侧面部523的下端部分在水平方向上弯折并沿底框43延伸,以便主体框架52可以在室外单元壳体40的底框43上倒立。
在主体框架52(背面部521)上,形成有多个开口。具体而言,在主体框架52上,形成有第1开口52a,其将包含在第1冷却单元80中的散热鳍片(后述的第1冷却鳍片81)暴露在送风空间S1中。第1开口52a形成在与第1冷却单元80以及压缩机控制主板76的设置位置相对应的位置。
此外,在主体框架52(背面部521)上,形成有数量与第2冷却单元85相同(此处为2个)的第2开口52b,其将包含在第2冷却单元85中的散热鳍片(后述的第2冷却鳍片86)暴露在送风空间S1中。第2开口52b与任意第2冷却单元85一一对应,并使对应的包含在第2冷却单元85中的散热鳍片暴露在外。第2开口52b形成在第1开口52a的下方,与第2冷却单元85以及风扇控制主板77的设置位置相对应的位置。
此外,在主体框架52(右侧面部523)上形成有第3开口52c,其用于将与封装在控制主板71、压缩机控制主板76以及风扇控制主板77的电气部件相连接的电气配线(强电配线及弱电配线),拉入配电箱50内。第3开口52c在上部空间SP2相对应的位置上,通过右侧面部523的一部分切为大致U字状的缺口。
此外,在主体框架52(右侧面部523)上形成有第4开口52d,其用于向配电箱50内拉入与压缩机12连接的电线。第4开口52d在第3开口52c的上方,通过右侧面部523的一部分掏空为大致O字状而形成。
此外,在主体框架52(顶面部524)上形成有多个第5开口52e,其可作为“排气口”排出配电箱50内的空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5开口52e是向左右方向延伸的裂缝。在顶面部524上,在纵深方向(前后方向)上排列多个的第5开口52e,在宽度方向(左右方向)上并排2列形成(见图16)。配电箱50在设置于室外单元壳体40内的状态下,第5开口52e位于低于室外风扇18的高度位置且高于第1冷却单元80的散热鳍片(后述的第1冷却单元鳍片81)的高度位置上。各第5开口52e已经实施去毛刺加工,各第5开口52e的边缘部分(第5开口边缘部52e1)向上方竖立(见图16)。通过该第5开口边缘部52e1,即便顶面部524上面附着有液体,也可以通过第5开口52e抑制液体流入内部空间SP。
此外,在主体框架52(背面部521)的下端附近形成有第6开口52f,用于维护人员在维护等时便于接触压缩机12。
(4-2-3)顶盖53
图17为顶盖53的立体图。图18为与图17不同的方向看到的顶盖53的立体图。
顶盖53(相当于权利要求的“盖体部”)通过形成于主体框架52的顶面部524上的第5开口52e抑制液体流入内部空间SP,是从主体框架52的上端部分从上方覆盖的钣金部件。顶盖53在第5开口52e上方隔开间隔配置。顶盖53具有上盖部531、左侧盖部532、右侧盖部533。
上盖部531是从上方覆盖主体框架52的顶面部524(第5开口52e)的部分。上盖部531从平面看大致呈长方形,具有比主体框架52的顶面部524还大的面积。
左侧盖部532从外侧覆盖主体框架52的左侧面部522的上端附近部分。左侧盖部532是从上盖部531的左端部起向下方延伸的部分。
右侧盖部533从外侧覆盖主体框架52的右侧面部523的上端附近部分。右侧盖部533是从上盖部531的右端部起向下方延伸的部分。右侧盖部533上在与第4开口52d重叠的位置形成有开口53a。
(5)第1侧盖54及第2侧盖55
配电箱50上配置有第1侧盖54及第2侧盖55,用于抑制液体从形成于右侧面部523的第3开口52c及第4开口52d侵入内部空间SP。
(5-1)第1侧盖54
图19为第1侧盖54的立体图。图20为与图19不同的方向看到的第1侧盖54的立体图。
第1侧盖54,通过形成于主体框架52的右侧面部523上的第3开口52c抑制液体流入内部空间SP,是从外侧(上方及侧方)覆盖主体框架52第3开口52c的钣金部件。第1侧盖54具有右侧部541、前侧部542、后侧部543、上部544。
右侧部541是从右侧覆盖第3开口52c的部分。右侧部541大致呈长方形。
前侧部542是从前方覆盖第3开口52c的部分。前侧部542大致呈长方形。
后侧部543是从后方覆盖第3开口52c的部分。后侧部543大致呈长方形。
上部544是从上方覆盖第3开口52c的部分。上部544大致呈长方形。
第1侧盖54底部掏空开放。也就是说,第1侧盖54上形成下方开放的开放部分54a。开放部分54a可以作为开口,让经由第3开口52c拉入内部空间SP的电气配线通过。
(5-2)第2侧盖55
第2侧盖55,通过形成于主体框架52的右侧面部523上的第4开口52d抑制液体流入内部空间SP,是从外侧(上方及侧方)覆盖主体框架52第4开口52d的盖体。第2侧盖55一般使用较为普及的通用产品。第2侧盖55上形成有多个开口(此处为3个),用于通过连接压缩机12的电力线。
(6)第1冷却单元80及第2冷却单元85
配电箱50上配置有第1冷却单元80及第2冷却单元85,用于冷却配置在内部空间SP的发热部件。
(6-1)第1冷却单元80
图21为第1冷却单元80的立体图。图22为图21的A部分放大图。
第1冷却单元80(相当于权利要求的“第1冷却器”)是用于冷却封装在压缩机控制主板76上的压缩机控制用电气部件63(主要是高发热电气部件65)的单元。第1冷却单元80在设置状态下,与高发热电气部件65热连接。第1冷却单元80,具有与室外气流AF进行热交换的多个第1冷却单元鳍片81,和第1冷却单元机体82,和多个(此处为3根)热管83。
第1冷却单元鳍片81(相当于权利要求的“第1散热鳍片”)为金属制板状鳍片。第1冷却单元80中,多个第1冷却单元鳍片81,按照规定长度(第1鳍片间距P1)以上的间隔在宽度方向(左右方向)上排列(见图22)。也就是说,各第1冷却单元鳍片81,与相邻的其他第1冷却单元鳍片81,至少隔一个第1鳍片间距P1而配置。各第1冷却单元鳍片81的前侧端部与第1冷却单元机体82相连。第1冷却单元鳍片81,在设置状态下,位于室外气流AF的流路上。
第1冷却单元机体82为金属制厚壁板状部件。第1冷却单元机体82存在于第1冷却单元鳍片81与热管83之间,将两者热连接起来。第1冷却单元机体82具有鳍片保持部821和热管保持部822。此外,鳍片保持部821与热管保持部822为一体构成。
鳍片保持部821是构成第1冷却单元机体82背面部分的板状部分,存在于第1冷却单元鳍片81与热管83之间。鳍片保持部821将第1冷却单元鳍片81与热管83热连接。鳍片保持部821,与各第1冷却单元鳍片81的前侧端部连接,并保持各第1冷却单元鳍片81。鳍片保持部821比第1冷却单元鳍片81的高度方向尺寸大。此外,鳍片保持部821从正面或背面看时(从前后方向看时),具有第1开口52a面积以上的面积。与之相关,鳍片保持部821在设置状态下,将第1开口52a堵住,分隔为内部空间SP与配电箱50外的空间。
热管保持部822是构成第1冷却单元机体82的前面部分的部分。热管保持部822在设置状态下,介于高发热电气部件65与热管83之间,将两者进行热连接。热管保持部822厚度比鳍片保持部821大。在热管保持部822上,形成有用于将热管83按水平方向(此处为左右方向)插入的多个热管插入孔82a(数量与热管83相同)。热管保持部822高度方向的尺寸比鳍片保持部821小。热管保持部822具有朝向正面方向的前面部822a,前面部822a与高发热电气部件65相接。
热管83是一种金属管(例如铜管),装有用于冷却高发热电气部件65的冷却材料。与热管83中装有的高发热电气部件65进行热交换的冷却材料,可按设计规格或设计环境选定,例如,可以是水。热管83插入相应的热管插入孔82a。也就是说,热管83内置于第1冷却单元机体82(热管保持部822)中。此外,将与形成热管83与热管保持部822的热管插入孔82a的边缘部分的接触面积加大,让热管83与电气部件的热交换量增大,在将热管83插入热管插入孔82a后在将热管保持部822紧固。
内置热管83的第1冷却单元机体82在设置状态下,介于高发热电气部件65与第1冷却单元鳍片81之间。也就是说,热管83介于高发热电气部件65与第1冷却单元鳍片81之间,与高发热电气部件65及第1冷却单元鳍片81两者进行热连接。热管83在设置状态下,按照长度方向沿水平方向的姿态配置。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长度方向沿水平方向”,并不仅限于热管83的长度方向完全与水平方向一致,也包括长度方向相对于水平方向在规定角度(例如30度)范围内倾斜的情况。
(6-2)第2冷却单元85
图23为第2冷却单元85的立体图。图24为图23的B部分放大图。
第2冷却单元85(相当于权利要求的“第2冷却器”)是用于冷却封装在风扇控制主板77上的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的单元。第2冷却单元85在设置状态下,与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热连接。第2冷却单元85,具有与室外气流AF进行热交换的多个第2冷却单元鳍片86,和第2冷却单元机体87。
第2冷却单元鳍片86(相当于权利要求的“第2散热鳍片”)为金属制板状鳍片。第2冷却单元85中,多个第2冷却单元鳍片86,按照规定长度(第2鳍片间距P2)以上的间隔在宽度方向(左右方向)上排列(见图24)。也就是说,各第2冷却单元鳍片86,与相邻的其他第2冷却单元鳍片86,至少间隔一个第2鳍片间距P2配置。各第2冷却单元鳍片86的前侧端部与第2冷却单元机体87相连。第2冷却单元鳍片86,在设置状态下,位于室外气流AF的流路上。
此外,第2鳍片间距P2比第1鳍片间距P1大。本实施方式中,第2鳍片间距P2设定为比第1鳍片间距P1的2倍以上。也就是说,第2冷却单元85要比第1冷却单元80配置散热鳍片(第2冷却单元鳍片86)的密度小。与之相关,第2冷却单元85要比第1冷却单元80的散热鳍片数量少。换言之,第1冷却单元80按照比第2冷却单元85小的鳍片间距(第1鳍片间距P1)排列散热鳍片,与之相关,比第2冷却单元85高密度地配置多个散热鳍片(第1冷却单元鳍片81)。
第2冷却单元机体87为金属制板状部件。第2冷却单元机体87,与各第2冷却单元鳍片86的前侧端部连接,并保持各第2冷却单元鳍片86。第2冷却单元机体87比第2冷却单元鳍片86的高度方向尺寸大。此外,第2冷却单元机体87从正面或背面看时(从前后方向看时),具有第2开口52b面积以上的面积。与之相关,第2冷却单元机体87在设置状态下,将第2开口52b堵住,分隔为内部空间SP与配电箱50外的空间。第2冷却单元87在设置状态下,在正面部分与封装在风扇控制主板77上的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接触并热连接。
此外,第2冷却单元85,与第1冷却单元80一样具有热管,而且散热鳍片的数量少,因此,冷却能力也比第1冷却单元80小。
(7)配电箱50的组装样态
图25是相对于主体框架52,显示固定压缩机控制主板76、风扇控制主板77、第1冷却单元80及第2冷却单元85的样态示意图。
(7-1)压缩机控制主板76以及第1冷却单元80的安装样态
首先,相对于第1冷却单元80(具体而言,热管保持部822的前面部822a),用螺丝固定高发热电气部件65(功率模组)。此时,为了更好地与热管83进行热交换,高发热电气部件65紧贴前面部822a固定。之后,固定在第1冷却单元80上的高发热电气部件65,封装于压缩机控制主板76的背面侧。
然后,固定压缩机控制主板76、及高发热电气部件65的第1冷却单元80,相对于第1安装器具57单独用螺丝固定。
第1安装器具57对于主体框架52而言,是用于固定第1冷却单元80以及压缩机控制主板76的钣金,在主体框架52(背面部521)的第1开口52a的周围部分用螺丝固定。第1安装器具57中央形成有一个大开口(用于通过各第1冷却单元鳍片81的开口),形状大致为长方形。
此外,压缩机控制主板76以及第1冷却单元80的安装样态,并非仅限于此,可以适当变更。例如,对于主体框架52而言,通过第1安装器具57固定第1冷却单元80后,也可以对第1冷却单元80或第1安装器具57用螺丝固定高发热电气部件65及压缩机控制主板76。
图26为从正面侧看到的相对于第1冷却单元80在固定状态下高发热电子部件65(功率模组)的立体图。图27是相对于主体框架52在固定状态下的第1冷却单元80的主视图。图28是从背面侧看到的设置状态中的第1冷却单元80及第2冷却单元85的立体图。
如图28所示,各第1冷却单元鳍片81在设置状态下,为便于和室外气流AF进行热交换,从第1开口52a向背面侧延伸,突出于配电箱50外的空间(送风空间S1)。此外,第1冷却单元机体82(鳍片保持部821)将第1开口52a堵住,分隔为内部空间SP与配电箱50外的空间。此外,第1冷却单元80的热管83在配电箱50内,容纳于热管保持部822内,在设置状态下从配电箱50外的空间(主要是送风空间S1)进行遮蔽。第1冷却单元80在设置状态下,与压缩机控制主板76(压缩机控制用电气部件封装部分75a)相邻。与之相关,热管83以可与高发热电气部件65进行热交换的样态相邻。
(7-2)风扇控制主板77以及第2冷却单元85的安装样态
首先,相对于第2冷却单元85(具体而言,第2冷却单元机体87),用螺丝固定风扇控制主板77。此时,风扇控制主板77为了促进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的冷却,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紧贴第2冷却单元机体87固定。
然后,第2冷却单元85及风扇控制主板77,对于第2安装器具58单独用螺丝固定。
第2安装器具58对于主体框架52而言,是用于固定第2冷却单元85以及风扇控制主板77的钣金,在主体框架52(背面部521)的第2开口52b的周围部分用螺丝固定。第2安装器具58的中央形成有一个大开口(用于通过各第2冷却单元鳍片86的开口),形状大致为长方形。
此外,风扇控制主板77以及第2冷却单元85的安装样态,并非仅限于此,可以适当变更。例如,对于主体框架52而言,通过第2安装器具58固定第2冷却单元85后,也可以对第2冷却单元85或第2安装器具58用螺丝固定风扇控制主板77。
如图28所示,各第2冷却单元鳍片86在设置状态下,为便于和室外气流AF进行热交换,从第2开口52b向背面侧延伸,突出于配电箱50外的空间(送风空间S1)。此外,第2冷却单元机体87将第2开口52b堵住,分隔为内部空间SP与配电箱50外的空间。第2冷却单元85在设置状态下,与相应的风扇控制主板77相邻。
(8)压缩机控制用电气部件63以及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的冷却样态
图29是显示压缩机控制主板76(高发热电气部件65)、第1冷却单元80(第1冷却单元鳍片81)、风扇控制主板77(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及第2冷却单元85(第2冷却单元鳍片86)的设置位置与室外气流AF的空气流路关系的示意图。
如上所述,室外气流AF从室外单元壳体40的左侧面、右侧面以及背面形成的吸口401流入室外单元壳体40内,通过室外热交换器15(热交换面151)后,主要从下向上流动。如图29所示,第1冷却单元80与压缩机控制主板76(高发热电气部件65)相邻配置,第1冷却单元鳍片81配置在室外气流AF的流路上。此外,第2冷却单元85与风扇控制主板77(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相邻配置,第2冷却单元鳍片86配置在室外气流AF的流路上。
室外单元10,在运转中,封装于压缩机控制主板76上的高发热电气部件65,通过与第1冷却单元80的热管83内的冷却材料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通过与高发热电气部件65进行热交换,从而被加热的热管83内的冷却材料的热量,传递至第1冷却单元鳍片81,并向室外气流AF散热。也就是说,用于冷却高发热电气部件65的热管83,通过第1冷却单元鳍片81,与室外气流AF进行热交换从而被冷却。也就是说,高发热电气部件65,通过热管83第1冷却单元鳍片81与室外气流AF进行热交换从而被冷却。
此外,封装于风扇控制主板77上的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通过第2冷却单元85的第2冷却单元鳍片86与室外气流AF进行热交换从而被冷却。
其中,如图29所示,第1冷却单元鳍片81配置在低于室外风扇18的高度位置,高于第2冷却单元鳍片86的高度位置上。也就是说,第1冷却单元鳍片81相比于第2冷却单元鳍片86,位于室外空气AF的下风侧。与之相关,第1冷却单元80,和与第2冷却单元鳍片86进行热交换后的室外气流AF进行热交换。换言之,第2冷却单元鳍片86,和与第1冷却单元鳍片80进行热交换前的室外气流AF进行热交换。
此外,第1冷却单元鳍片81相比于第2冷却单元鳍片86,位于更接近室外风扇18的高度位置。与之相关,通过第1冷却单元80周围的室外气流AF的风量,比通过第2冷却单元鳍片86周围的室外气流AF的风量大。
此外,热管83被第1冷却单元机体82(鳍片保持部821及热管保持部822)分隔为送风空间S1,对室外气流AF进行遮蔽。因此,热管83的耐候性得以提高。
(9)特点
(9-1)
现有的主流压缩机通过变频器可控容量的压缩机为主流,配置在室外单元内的主板上,封装有用于压缩机变频控制的各种电气部件(例如功率器件或功率模组等)。此外,控制压缩机以外设备(例如室外风扇等)的电气部件一般也封装在主板上。关于这一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室外单元10也一样。
其中,上述实施方式的室外单元10的构成如下:压缩机12在室内单元壳体40内,配置于底框43上;室外风扇18配置于高于压缩机12的高度位置,用于产生从下向上流动的室外气流AF,并向上方排出空气。此外,室外单元10如图29所示如下构成:室外气流AF沿着与主板单元75相邻的第1冷却单元鳍片81及第2冷却单元鳍片86从下向上流动,由此进行配电箱50内的电气部件(压缩机控制用电气部件63以及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的冷却。
传统上,这样的室外单元,由于室外风扇配置在高于压缩机的位置,因此,为了便于配线,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一般也配置在比压缩机控制用电气部件更上方(也就是室外风扇附近位置)。
但是,本发明的发明人敏地的发现,如果按照这样的配置样态,很难充分地冷却各发热部件,难以确保可靠性。也就是说,如果按照该配置样态,即是通过与比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发热量明显大的压缩机控制用电气部件(特别是高发热电气部件)进行热交换,进而通过被加热的室外气流AF进行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的冷却。因此,很难充分确保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与冷却源即气流的温度差,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的冷却可能无法有效进行,会导致可靠性降低。
此外,如上述实施方式的室外单元10所示,通过从下向上的室外气流冷却各发热部件时,越靠近室外风扇的位置(也就是下风侧)风量就越大,如果再将压缩机控制用电气部件(高发热部件)配置在比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更上风侧(也就是远离室外风扇的位置),则很难确保有足够的室外气流冷却发热量大的高发热电气部件,因为不能很好地冷却高发热电气部件,因此可能导致可靠性降低。
在这一点上,上述实施方式的室外单元10,用于冷却与压缩机控制用电气部件封装部分75a相邻的高发热部件65的第1冷却单元80,包括多个位于室外气流AF的流路上,与室外气流AF进行热交换的第1冷却单元鳍片81,而高发热电气部件65配置于低于室外风扇18的高度位置,且高于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的高度位置。由此,可以很好的促进压缩机控制用高发热电气部件65,及室外风扇18控制用的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两者的冷却,抑制可靠性降低。
也就是说,作为冷却源,从下向上流动的室外气流AF在冷却高发热电气部件65及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时,包括第1冷却单元鳍片81的第1冷却单元80与压缩机控制用电气部件封装部分75a(高发热电气部件65)相邻,由于高发热电气部件65配置在低于室外风扇18的高度位置且高于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的高度位置上,即是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比高发热电气部件65(第1冷却单元鳍片81)配置在比室外气流AF更上的上风侧,因此,也就比高发热电气部件65(第1冷却单元鳍片81)先被室外气流AF冷却。因此,抑制了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与室外气流AF的温度差不能充分确保,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的冷却不能良好进行的事态。
此外,高发热电气部件65(第1冷却单元鳍片81)配置在比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更下风侧(也就是室外风扇18附近位置),因此,可以充分确保用于冷却发热量比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的大的高发热电气部件65的室外气流AF的风量,可以很好地促进高发热电气部件65的冷却。
此外,高发热电气部件65(第1冷却单元鳍片81)是通过与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进行热交换后的室外气流AF进行冷却的,但是,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小于高发热电气部件65的发热量,因此,也可以抑制无法充分确保高发热电气部件65与冷却源即室外气流AF的温度差。在所述方面,抑制了高发热电气部件65的冷却不能良好进行的事态。
(9-2)
上述实施方式的室外单元10中,与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热连接并用于冷却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的第2冷却单元85,包括多个第2冷却单元鳍片86,第1冷却单元鳍片81配置于高于第2冷却单元鳍片86的高度位置。
由此,可以确保发热量较大的高发热电气部件65的冷却性能,并促进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的冷却。也就是说,通过第2冷却单元鳍片86促进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与室外气流AF的热交换,加大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的冷却量。此外,第2冷却单元鳍片86配置在第1冷却单元鳍片81的下风侧时,即是无法确保第2冷却单元鳍片86与室外气流AF的温度差较大,假设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不能充分冷却,因此,通过将第2冷却单元鳍片86配置在第1冷却单元鳍片81的上风侧,可以抑制相关事态。
另一方面,一般而言,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比高发热电气部件65的发热量低,因此,第1散热鳍片81配置在第2散热鳍片86的下风侧时(也就是与第2散热鳍片86热交换后产生的室外气流AF冷却第1散热鳍片81),也可以充分确保第1散热鳍片81与室外气流AF的温度差,可以充分地冷却高发热电气部件65。
(9-3)
上述实施方式的室外单元10中,在第1冷却单元80上,多个第1冷却单元鳍片81按照第1鳍片间距P1排列。在第2冷却单元85上,多个第2冷却单元鳍片86按照第2鳍片间距P2排列。第1鳍片间距P1小于第2鳍片间距P2。
其中,如果第1冷却单元81的鳍片间距(第1鳍片间距P1)小于第2冷却单元鳍片86的鳍片间距(第2鳍片间距P2),则在第1冷却单元80中,可以促进与室外气流AF的热交换,有望提高冷却性能,但另一方面,在各第1冷却单元鳍片81上,为了便于与室外气流AF的热交换,有必要使通过第1冷却单元80的室外气流AF的风量大于第2冷却单元85。也就是说,如果把第1冷却单元鳍片81的鳍片间距(第1鳍片间距P1)减小,则可以增大第1冷却单元鳍片81的数量,以此提高散热性,但另一方面,多个第1冷却单元鳍片81高密度排列,室外气流AF可能无法很好地通过各第1散热鳍片间。因此,如果把第1冷却单元鳍片81的鳍片间距(第1鳍片间距P1)减小,从各第1冷却单元鳍片81上与室外气流AF充分进行热交换的观点来说,关于通过第1冷却单元鳍片81的室外气流AF,则风量需要按照鳍片间距(第1鳍片间距)增大,以便很好的通过各第1冷却单元鳍片81间。
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室外单元10中,第1冷却单元80上,第1冷却单元鳍片81按照小于第2冷却单元85的第2冷却单元鳍片86的鳍片间距(第1鳍片间距P1)排列,第1冷却单元鳍片81配置在低于室外风扇18的高度位置且高于第2冷却单元鳍片86的高度位置(也就是比第2冷却单元鳍片86更接近室外风扇18的位置)。由此,可促进第1冷却单元80的冷却性能。
也就是说,关于第1冷却单元80的第1冷却单元鳍片81,由于鳍片间距(第1鳍片间距P1)比第2冷却单元85的第2冷却单元鳍片86的鳍片间距(第2鳍片间距P2)小,因此,可以增加第1冷却单元鳍片81的数量,同时也可以确保通过第1冷却单元80的第1冷却单元鳍片81的室外气流AF的风量,大于通过第2冷却单元鳍片86的室外气流AF的风量。其结果是,对于通过第1冷却单元鳍片81的室外气流AF,将其风量按照鳍片间距(第1鳍片间距P1)而增大,使其能很好地通过各第1冷却单元鳍片81之间,并因此抑制了各第1冷却单元鳍片81之间室外气流AF很难良好通过的事态。由此,可促进第1冷却单元80的冷却性能。
(9-4)
上述实施方式的室外单元10中,高发热电气部件65上包含通电时发热量比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大的功率器件、功率模组,即便是高发热电气部件65的发热量特别大,也可以促进高发热电气部件65充分被冷却,并提高可靠性。
(9-5)
上述实施方式的室外单元10中,第1冷却单元80中,包括装有与高发热电气部件65进行热交换的冷却材料的热管83,热管83介于高发热电气部件65与第1冷却单元鳍片81之间,与高发热电气部件65及第1冷却单元鳍片81进行热连接。室外单元10中,高发热电气部件65由冷却性能优异的热管83冷却,对发热量大的高发热电气部件65可以确保大的冷却量,特别有助于提高可靠性。
(9-6)
上述实施方式的室外单元10中,热管83其长度方向沿水平方向配置。由此,可以抑制因热管83内的冷却材料冻坏(冻结爆裂)的事态。也就是说,热管83沿水平方向配置,即便在室外气温较低的环境下,也可以抑制冷却材料冻结。因此,使用热管83冷却电气部件时,可以抑制可靠性降低。
(9-7)
上述实施方式的室外单元10中,配电箱50的第5开口52e配置于低于室外风扇18的高度位置且高于第1冷却单元鳍片81的高度位置(也就是配电箱50的第5开口52e配置于比第1冷却单元鳍片81更下风侧),可以抑制与第1冷却单元鳍片81进行热交换的室外气流AF被从配电箱50的第5开口52e流出的排气加热。其结果是,可以抑制以从配电箱50中流出的排气作为原因导致第1冷却单元鳍片81与室外气流AF的温度差变小,从而抑制高发热电气部件65的冷却量下降。
(9-8)
上述实施方式的室外单元10中,在配电箱50的上方,防止液体从第5开口52e侵入的顶盖53,自第5开口52e起隔开间隔配置。由此,可以切实地抑制液体经第5开口52e侵入配电箱50,可以防止各电气部件的短路、腐蚀,提高可靠性。
(9-9)
上述实施方式的室外单元10中,主板单元75包括压缩机控制主板76和风扇控制主板77,压缩机控制用电气部件封装部分75a配置于压缩机控制主板76上,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封装部分75b配置于风扇控制主板77上。室外单元10即便如上所示,高发热电气部件65与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封装于不同主板上,也可以抑制可靠性降低。
(10)变体示例
上述实施方式,可以适当的进行以下变体示例的所示的变形。此外,各变体示例在不产生矛盾的范围内,可以与其他变体示例组合。
(10-1)变体示例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假设以具有2个室外风扇18的室外单元10′为例,说明了配电箱50内风扇控制主板77(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左右配置2个的情况。但是,例如,如图2-图4所示,在只有1个室外风扇18的室外单元10上,也可以只配置1个风扇控制主板77。也就是说,图12、图25等所述的2个风扇控制主板77中的一个,可以适当省略。所述情况下,与省略的风扇控制主板77对应的第2冷却单元85也可以省略。
(10-2)变体示例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主板单元75包括压缩机控制主板76和风扇控制主板77,压缩机控制用电气部件封装部分75a配置于压缩机控制主板76上,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封装部分75b配置于风扇控制主板77上。也就是说,上述实施方式中,高发热电气部件65封装于压缩机控制主板76上,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封装于风扇控制主板77上,与高发热电气部件65和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封装在不同的主板上。
但是,并非限定于此,高发热电气部件65与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可以封装在同一主板上(也就是,压缩机控制用电气部件封装部分75a及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封装部分75b可以配置在同一主板上)。
所述情况下,与压缩机控制用电气部件封装部分75a相邻的第1冷却单元80(第1冷却单元鳍片81),如上述实施方式所示,只要配置于比与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封装部分75b相邻的第2冷却单元85(第2冷却单元鳍片86)更下风侧,同时接近室外风扇18的高度位置上,即可实现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也就是说,主板单元75,不一定要具有多个主板。
(10-3)变体示例3
上述实施方式中,对高发热电气部件65(功率模组)紧贴第1冷却单元80(具体而言,热管保持部822的前面部822a)固定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为便于高发热电气部件65与热管83的热交换,优选的,选择该固定样态。
但是,从可靠性的角度而言,只要能确保所需的冷却量,高发热电气部件65,不一定要紧贴第1冷却单元80固定。也就是说,高发热电气部件65只要与第1冷却单元80部分接触即可。此外,高发热电气部件65与第1冷却单元80进行热连接,只要能确保必要的冷却量,也可以通过介于第1冷却单元80之间的物品与第1冷却单元80进行热连接,也可以配置为通过远离第1冷却单元80,并由第1冷却单元80的冷辐射进行冷却的样态。
(10-4)变体示例4
上述实施方式的室外单元10中,高发热电气部件65配置于低于室外风扇18的高度位置且高于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的高度位置上。在这一点上,只要能够很好地促进压缩机控制用高发热电气部件65,及室外风扇18控制用的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两者的冷却,抑制可靠性降低,高发热电气部件65也不一定全部都配置在高于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的高度位置上。也就是说,只要不与上述(9-1)所述的作用效果相矛盾,高发热电气部件65从水平方向看,可以和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部分重叠。
此外,同样的,高发热电气部件65也不一定全部配置在低于室外风扇18的高度位置上。也就是说,只要不与上述(9-1)所述的作用效果相矛盾,高发热电气部件65从水平方向看,可以和室外风扇18部分重叠。
(10-5)变体示例5
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冷却单元80的热管83其长度方向沿水平方向配置。在这一点上,从抑制热管83冻结爆裂的角度而言,热管83优选按该样态配置。但是,只要能对冻结爆裂确保可靠性,热管83也可以不按所述样态配置,长度方向可以在水平方向上交差,长度方向也可以沿垂直方向配置。
(10-6)变体示例6
上述实施方式中,用于冷却高发热电气部件65的第1冷却单元80具有热管83。在这一点上,关于发热量大的高发热电气部件65,从确保大的冷却量的角度而言,第1冷却单元80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优选由热管83冷却高发热电气部件65。但是,从确保可靠性的角度而言,只要能为高发热电气部件65确保所需的冷却量,第1冷却单元80不一定要具有热管83。
(10-7)变体示例7
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第2鳍片间距P2为第1鳍片间距P1的2倍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并非限定于此,第1鳍片间距P1以及第2鳍片间距P2的比率,只要不与上述(9-1)所述的作用效果相矛盾,可以根据设计规格、设置环境适当变更。例如,第2鳍片间距P2可以设定为比第1鳍片间距P1大1.5倍以上的值。此外,第2鳍片间距P2也可以设定为与第1鳍片间距P1相同或以下。
(10-8)变体示例8
上述实施方式中,在配电箱50的上方,防止液体从第5开口52e侵入的顶盖53,自第5开口52e起隔开间隔配置。在这一点上,从抑制液体借由第5开口52e侵入配电箱50的观点来看,优选的,所述顶盖5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所述样态构成。但是,只要能实现促进高发热电气部件65以及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66的冷却效果,所述顶盖53也可以不需要。只要能确保液体不侵入配电箱50,所述顶盖53也可以适当省略。
(10-9)变体示例9
上述实施方式中,室外风扇18配置于室外单元壳体40的上端附近。但是,只要能在室外单元壳体40内可以产生从下向上流动的室外气流AF,与上述(9-1)所述的作用效果不矛盾,则室外风扇18的设置位置可适当变更。例如,室外风扇18可以设置在室外单元壳体40的中段高度位置。
(10-10)变体示例10
上述实施方式中,以高发热电气部件65为包括多个功率器件的功率模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高发热电气部件65,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通电时发热的电气部件均可以。
(10-11)变体示例11
上述实施方式中冷媒回路RC的构成样态,并非限定为如图1所示的样态,可以根据设计规格、设置环境适当变更。例如,在不一定需要的情况下,蓄压器11、室外膨胀阀16可以适当省略。此外,冷媒回路RC上也可以新追加图1未示出的设备(例如接收器等)。
(10-12)变体示例12
上述实施方式中,本发明以1台室外单元10,由2台室内单元30通过连接配管(L1、G1)并联的空调系统100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适用本发明的空调系统构成样态,并非限定于该样态。也就是说,适用本发明的空调系统,室外单元10和/或室内单元30的台数及其连接样态,可以根据设计环境、设计规格适当变更。
(10-13)变体示例13
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本发明,适用于空调系统100。但是,并非限定于此,本发明也可适用于具有冷媒回路的其他制冷机(例如,热水器,热泵冷水机组等)。
产业应用可能性
本发明可用于制冷机室外单元上。
附图标记说明:
10、10′ 室外单元
12 压缩机
15 室外热交换器
18 室外风扇(风扇)
20 室外单元控制部
30 室内单元
40、40′ 室外单元壳体(壳体)
41 安装腿
43 底框
45 支柱
47 前面板
47a 第1前面板
47b 第2前面板
49 风扇模组
50 配电箱(电子元件箱)
51 前盖
52 主体框架
52a 第1开口
52b 第2开口
52c 第3开口
52d 第4开口
52e 第5开口(排气口)
52f 第6开口
53 顶盖(盖体部)
54 第1侧盖
55 第2侧盖
57 第1安装器具
58 第2安装器具
63 压缩机控制用电气部件
65 高发热电气部件(第1电气部件)
66 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第2电气部件)
71 控制主板
75 主板单元(主板部)
75a 压缩机控制用电气部件封装部分(第1部分)
75b 风扇控制用电气部件封装部分(第2部分)
76 压缩机控制主板(第1主板)
77 风扇控制主板(第2主板)
80 第1冷却单元(第1冷却器)
81 第1冷却单元鳍片(第1散热鳍片)
82 第1冷却单元机体
82a 热管插入孔
83 热管
85 第2冷却单元(第2冷却器)
86 第2冷却单元鳍片(第2散热鳍片)
87 第2冷却单元机体
100 空调系统(制冷机)
401 吸口
402 排出口
501 垂直板
521 背面部
522 左侧面部
523 右侧面部
524 顶面部
531 上盖部
532 左侧盖部
533 右侧盖部
541 右侧
542 前侧部
543 后侧部
544 上部
821 鳍片保持部
822 热管保持部
822a 前面部
AF 室外气流(气流)
M12 压缩机电机
M18 室内风扇电机
P1 第1鳍片间距
P2 第2鳍片间距
RC 冷媒回路
SP 内部空间
SP1 下部空间
SP2 上部空间
SP2a 前侧上部空间
SP2b 后侧上部空间

Claims (9)

1.一种制冷机室外单元(10、10′),具备:用于压缩冷媒的压缩机(12);风扇(18),其配置于高于所述压缩机的位置,用于产生气流(AF);第1电气部件(65),其控制所述压缩机的驱动状态;第2电气部件(66),其控制所述风扇的驱动状态;主板部(75),其包括:封装所述第1电气部件的第1部分(75a),和封装所述第2电气部件的第2部分(75b);第1冷却器(80),其与所述第1部分相邻,与所述第1电气部件热连接,冷却所述第1电气部件;以及壳体(40、40′),其容纳所述压缩机、所述风扇及所述主板部,并形成有向上方排出所述气流的排出口(402),所述气流是指在所述壳体内从下方向上方流动,从所述排出口流出的空气流动,所述第1冷却器位于所述气流的流路上,包含多个与所述气流进行热交换的第1散热鳍片(81),所述第1电气部件配置于低于所述风扇的高度位置且高于所述第2电气部件的高度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机室外单元(10、10′),还具备与所述第2电气部件热连接,冷却所述第2电气部件的第2冷却器(85),所述第2冷却器包含多个与所述气流进行热交换的第2散热鳍片(86),所述第1散热鳍片配置于高于所述第2散热鳍片的高度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机室外单元(10、10′),所述第1冷却器上,多个所述第1散热鳍片按照第1鳍片间距(P1)排列,所述第2冷却器上,多个所述第2散热鳍片按照第2鳍片间距(P2)排列,所述第1鳍片间距小于所述第2鳍片间距。
4.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机室外单元(10、10′),所述第1电气部件中,包括通电时比所述第2电气部件发热量大的功率器件、或含有所述功率器件的功率模组。
5.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机室外单元(10、10′),所述第1冷却器还包括热管(83),其装有与所述第1电气部件进行热交换的冷却材料,所述热管介于所述第1电气部件及所述第1散热鳍片之间,与所述第1电气部件及所述第1散热鳍片热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机室外单元(10、10′),所述热管,其长度方向沿水平方向配置。
7.如权利要求1至6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机室外单元(10、10′),还具备电子元件箱(50),其配置在所述壳体内,容纳所述主板部,在所述电子元件箱上,顶面形成有流出空气的排气口(52e),所述排气口配置于低于所述风扇的高度位置且高于所述第1散热鳍片的高度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机室外单元(10、10′),所述电子元件箱的上方,防止液体从所述排气口侵入的盖体部(53),自所述排气口起隔开间隔配置。
9.如权利要求1至8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机室外单元(10、10′),所述主板部包括第1主板(76)和第2主板(77),所述第1部分配置于所述第1主板上,所述第2部分配置于所述第2主板上。
CN201880040992.7A 2017-08-09 2018-08-06 制冷机室外单元 Pending CN11077050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54719 2017-08-09
JP2017154719A JP6749293B2 (ja) 2017-08-09 2017-08-09 冷凍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PCT/JP2018/029403 WO2019031448A1 (ja) 2017-08-09 2018-08-06 冷凍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70507A true CN110770507A (zh) 2020-02-07

Family

ID=65272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40992.7A Pending CN110770507A (zh) 2017-08-09 2018-08-06 制冷机室外单元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493213B2 (zh)
EP (1) EP3667188B1 (zh)
JP (1) JP6749293B2 (zh)
CN (1) CN110770507A (zh)
AU (1) AU2018313441C1 (zh)
BR (1) BR112020002022A2 (zh)
WO (1) WO20190314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35810B2 (ja) 2019-07-18 2021-09-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機
BR112023000332A2 (pt) * 2020-08-26 2023-03-14 Midea Group Co Ltd Aparelho de ar-condicionado e caixa de controle elétrico.
DE102021208945A1 (de) 2021-08-16 2023-02-16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Elektronikvorrichtung für eine Wärmepumpe und Wärmepumpenvorrichtung mit einer solchen Elektronikvorrichtung
CN113966123B (zh) * 2021-11-09 2023-08-22 汕头市科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编程控制仿真实训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14659A (ja) * 2002-01-25 2003-07-30 Toshiba Kyaria Kk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101440982A (zh) * 2007-11-23 2009-05-27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的室外机
JP2010121857A (ja) * 2008-11-20 2010-06-03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2011202889A (ja) * 2010-03-25 2011-10-13 Daikin Industries Ltd 空気調和装置における電気部品の冷却構造
US20150059389A1 (en) * 2013-09-05 2015-03-05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heating or cooling having fluid cooled electronics
CN204612008U (zh) * 2015-05-05 2015-09-02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06091168A (zh) * 2015-04-30 2016-11-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的室外单元和用于室外单元的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29349U (ja) * 1984-02-09 1985-08-30 ト−コ−エイザイ株式会社 密封包装袋
JPS61129349U (zh) * 1985-02-01 1986-08-13
JPH01208626A (ja) 1988-02-16 1989-08-22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空気調和機
JPH0498026A (ja) * 1990-08-16 1992-03-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JP2003188321A (ja) * 2001-12-18 2003-07-04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ヒートシンク
JP3826869B2 (ja) 2002-09-30 2006-09-2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電装品箱
US20050098300A1 (en) * 2003-09-12 2005-05-12 Kenya Kawabata Heat sink with heat pipe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4442298B2 (ja) 2004-04-15 2010-03-3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JP4715531B2 (ja) * 2006-01-27 2011-07-0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用電源箱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JP5061471B2 (ja) * 2006-02-17 2012-10-3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JP4114703B2 (ja) * 2006-10-20 2008-07-0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ユニット
KR20080070398A (ko) 2007-01-26 2008-07-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JP4948625B2 (ja) * 2010-02-08 2012-06-06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複数のフィンピッチを有する冷却装置
WO2011105364A1 (ja) * 2010-02-26 2011-09-01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ヒートシンク
CN102458081B (zh) 2010-10-22 2015-10-07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及使用该散热装置的电子装置
CN202082976U (zh) 2010-11-24 2011-12-21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炉
JP5304865B2 (ja) * 2011-09-29 2013-10-0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KR102173373B1 (ko) * 2013-07-05 2020-11-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JP6565272B2 (ja) 2015-03-31 2019-08-2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の熱源ユニット
WO2017077647A1 (ja) * 2015-11-06 2017-05-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室外機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装置
JP2018017409A (ja) * 2016-07-25 2018-02-01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14659A (ja) * 2002-01-25 2003-07-30 Toshiba Kyaria Kk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101440982A (zh) * 2007-11-23 2009-05-27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的室外机
JP2010121857A (ja) * 2008-11-20 2010-06-03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2011202889A (ja) * 2010-03-25 2011-10-13 Daikin Industries Ltd 空気調和装置における電気部品の冷却構造
US20150059389A1 (en) * 2013-09-05 2015-03-05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heating or cooling having fluid cooled electronics
CN106091168A (zh) * 2015-04-30 2016-11-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的室外单元和用于室外单元的控制装置
CN204612008U (zh) * 2015-05-05 2015-09-02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外机及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493213B2 (en) 2022-11-08
EP3667188A1 (en) 2020-06-17
US20200182491A1 (en) 2020-06-11
AU2018313441B2 (en) 2021-04-01
JP2019032141A (ja) 2019-02-28
EP3667188B1 (en) 2022-03-02
EP3667188A4 (en) 2020-09-02
BR112020002022A2 (pt) 2020-09-01
AU2018313441A1 (en) 2020-01-23
AU2018313441C1 (en) 2021-07-29
WO2019031448A1 (ja) 2019-02-14
JP6749293B2 (ja) 2020-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85613B (zh) 制冷机室外单元
JP3821153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CN110770507A (zh) 制冷机室外单元
CN110770508B (zh) 制冷机的室外单元
US20090081940A1 (en) Out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KR20150042319A (ko) 컨트롤박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JP6933233B2 (ja) 冷凍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EP2821719A1 (en) Out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JP2019200046A5 (zh)
US10845066B2 (en) Heat source unit of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JP5640791B2 (ja) 冷凍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JP7125638B1 (ja) 冷凍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JP7365372B2 (ja) 電装品ユニットおよび冷凍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JP2004271168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2001324174A (ja) 冷凍機ユニット
WO2022202590A1 (ja) 電装品ユニットおよび冷凍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JP2009192147A (ja) 冷却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