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15127B - 管路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管路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15127B
CN110715127B CN201810758683.5A CN201810758683A CN110715127B CN 110715127 B CN110715127 B CN 110715127B CN 201810758683 A CN201810758683 A CN 201810758683A CN 110715127 B CN110715127 B CN 1107151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side wall
ring
channel
outer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5868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15127A (zh
Inventor
王美
李理
董军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hua Hold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5868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15127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01780 priority patent/WO2019042204A1/zh
Priority to JP2020507647A priority patent/JP6931123B2/ja
Priority to US16/627,498 priority patent/US11428354B2/en
Priority to EP18849492.6A priority patent/EP3677825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9/095645 priority patent/WO202001123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7151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151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151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151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1/00Joints with sleeve or socket
    • F16L21/08Joints with sleeve or socket with additional lock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asket Se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路连接结构,管路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一连接块朝向第二连接块的表面设有围绕第一通道的第一定位环槽,第二连接块朝向第一连接块的表面设有围绕第二通道的第二定位环台,第二定位环台配合在第一定位环槽内,第一定位环槽具有第一槽底面、第一槽内侧壁和第一槽外侧壁,第二定位环台具有第二台端面第二台内侧壁和第二台外侧壁;紧固件;密封环,配合在第一定位环槽内且密封环设有凸出部,凸出部沿密封环周向设置,第二台端面和第一槽底面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与凸出部形状适配。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管路连接结构具有使用方便、密封效果好等优点。

Description

管路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管路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空调系统,其用于连接冷媒管路的管路连接结构包括两个连接块,两个连接块设有各自的通路,两个连接块通过螺栓连接后实现通路的对接连通,相关技术中通路连接处的密封件为金属垫片或金属垫圈。
密封垫片的密封面为平面时,螺栓拧紧后,远离螺栓侧的垫片压力较小,离螺栓近的一侧垫片受到压力较大,即密封垫片受力不均。在高压冷媒作用下,离螺栓远的一侧垫片回弹量不足以弥补压板公头和母头分离量,面临泄漏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管路连接结构,该管路连接结构有助于改善受力不均一侧垫片回弹不足导致的泄露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管路连接结构,所述管路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设有第一通道;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块朝向所述第二连接块的表面设有围绕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定位环槽,所述第二连接块朝向所述第一连接块的表面设有围绕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定位环台,所述第二定位环台配合在所述第一定位环槽内,所述第一定位环槽具有第一槽底面、第一槽内侧壁和第一槽外侧壁,所述第一槽底面与所述第一槽外侧壁相连,所述第二定位环台具有第二台端面第二台内侧壁和第二台外侧壁,所述第二台端面与第二台内侧壁所述第二台外侧壁相连;紧固件,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通过所述紧固件相连;密封环,所述密封环配合在所述第一定位环槽内且所述密封环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沿所述密封环周向设置,所述第二台端面和所述第一槽底面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与所述凸出部形状适配,所述第二台外侧壁与所述第一槽外侧壁配合,第二台内侧壁所述密封环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槽外侧壁配合,所述密封环的内周面与所述第一槽内侧壁配合,所述密封环在其轴向上夹持在所述第一槽底面与所述第二台端面之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管路连接结构,有改善密封效果的优点。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管路连接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凸出部具有由所述密封环的内周面沿所述密封环的轴向向外,且沿所述密封环的径向向外倾斜延伸的第一斜面,和由所述密封环的外周面沿所述密封环的轴向向外,且沿所述密封环的径向向内倾斜延伸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相交,所述密封槽具有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所述第三斜面和所述第四斜面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之间的夹角。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凸出部具有分别与所述密封环的内周面和外周面相连且沿所述密封环的轴向向外凸出的圆弧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凸出部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密封环轴向上的两端,所述第二台端面和所述第一槽底面均具有与所述凸出部形状适配的密封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密封环在其径向上的截面为阶梯型,所述第二台端面和所述第一槽底面均为与所述密封环的端面适配的阶梯型,所述密封环具有第一踏面、第二踏面、第三踏面和第四踏面以及第一踢面和第二踢面,所述密封环的内周面分别与所述第一踏面和第三踏面相连,所述第一踢面分别与所述第一踏面和第二踏面相连,所述密封环的外周面分别与所述第二踏面和所述第四踏面相连,所述第二踢面分别与所述第四踏面和所述第三踏面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块朝向所述第二连接块的表面设有围绕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定位环槽形成在所述第一凸台的端面,所述第二连接块朝向所述第一连接块的表面设有围绕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定位环台形成在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所述第一凸台配合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凸台具有第一台内端面、第一台外端面和第一台外侧壁,所述第一台内端面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道的内周面和所述第一槽内侧壁相连,所述第一台外端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台外侧壁和所述第一槽外侧壁相连,所述第二凹槽具有第二槽内底面、第二槽外底面和第二槽外侧壁,所述第二槽外底面分别与所述第二台外侧壁和所述第二槽外侧壁相连,所述第二槽内底面分别与所述第二通道的内周面和所述第二定位环台的第二台内侧壁相连,所述第二槽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台外侧壁配合,所述第一台外端面与所述第二槽外底面在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轴向上相对,所述第一台内端面与所述第二槽内底面在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轴向上相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定位环槽与所述第一通道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定位环台与所述第二通道的中心轴线重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槽外侧壁、所述第二台外侧壁、所述第二台内侧壁和所述第二通道的内周面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台外侧壁、所述第一槽内侧壁、所述第一槽外侧壁和所述第一通道的内周面平行间隔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密封环为膨胀石墨垫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块设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二连接块设有第二过孔,所述紧固件为螺栓,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通过配合在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内的螺栓相连。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通过将密封面为平面的密封环替换为非平面结构,如阶梯状、凸棱状,密封面面积变小,螺栓仅需要提供较小的预紧力,石墨垫片就可获得较大的接触面压。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管路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E处的放大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管路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管路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D处的放大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管路连接结构的第二连接块的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管路连接结构的第二连接块的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管路连接结构的第一连接块的剖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管路连接结构的密封环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管路连接结构1、第一连接块100、第一通道110、第一通道的内周面111、第一定位环槽120、密封槽121、第三斜面125、第四斜面126、第一槽底面122、第一槽内侧壁123、第一槽外侧壁124、第一凸台130、第一台内端面131、第一台外端面132、第一台外侧壁133、第一过孔140、第二连接块200、第二通道210、第二通道的内周面211、第二定位环台220、第二台端面221、第二台内侧壁222、第二台外侧壁223、第二凹槽230、第二槽内底面231、第二槽外底面232、第二槽外侧壁233、第二过孔240、紧固件300、密封环400、密封环的外周面401、密封环的内周面402、凸出部410、第一斜面411、第二斜面412、第一踏面413、第二踏面414、第三踏面415、第四踏面416、第一踢面417、第二踢面418。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
相关技术中的管路连接结构,两个连接块通过螺栓连接,当采用二氧化碳作为冷媒时,由于二氧化碳的工作压力较大,导致两个连接块远离螺栓的一侧预紧力较大,靠近螺栓的另一侧预紧力较小,这样两个连接块远离螺栓的一侧易发生翘起,从而导致管路连接结构发生泄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管路连接结构1。
如图1-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管路连接结构1包括第一连接块100、第二连接块200、紧固件300和密封环400。
第一连接块100设有第一通道110。第二连接块200设有第二通道210,第二通道210与第一通道110连通,第一连接块100朝向第二连接块200的表面设有围绕第一通道110的第一定位环槽120,第二连接块200朝向第一连接块100的表面设有围绕第二通道210的第二定位环台220,第二定位环台220配合在第一定位环槽120内,第一定位环槽120具有第一槽底面122、第一槽内侧壁123和第一槽外侧壁124,第一槽底面122与第一槽外侧壁124相连,第二定位环台220具有第二台端面221第二台内侧壁和第二台外侧壁223,第二台端面221与第二台内侧壁第二台外侧壁223相连。第一连接块100和第二连接块200通过紧固件300相连。密封环400配合在第一定位环槽120内且密封环400设有凸出部410,凸出部410沿密封环400周向设置,第二台端面221和第一槽底面122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密封槽121,密封槽121与凸出部410形状适配,第二台外侧壁223与第一槽外侧壁124配合,第二台内侧壁密封环400的外周面与第一槽外侧壁124配合,密封环400的内周面与第一槽内侧壁123配合,密封环400在其轴向上夹持在第一槽底面122与第二台端面221之间。
这里需要理解的是,“第二台外侧壁223与第一槽外侧壁124配合”中配合包括重叠配合和不重叠配合两种情况。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管路连接结构1,通过设置第一定位环槽120、第二定位环台220和密封环400,使密封环400设有凸出部410,第二台端面221与第一槽底面122中的至少一个具有车削加工而成的密封槽121,密封槽121与凸出部410形状适配且与凸出部410相配合,这样可以利用凸出部410和密封槽121对管路连接结构1进行密封,相比相关技术中的管路连接结构,通过使密封环400设有凸出部410,可以利用凸出部410平衡由于紧固件300在连接结构1的一侧加压,连接结构1的另一侧受理不均、预紧力不够的问题,由于减小了密封环400与第一定位环槽120和第二定位环台220中的至少一个的接触面积,在紧固件300的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密封环400的接触面受力增大,提高密封环400与第一定位环槽120和第二定位环台220中的至少一个之间的结合力,提高管路连接结构1的密封可靠性,可以使密封环400的密封效果更好,提高管路连接结构1的工作性能。
并且,通过使密封环400设有凸出部410,相比相关技术中的管路连接结构,当密封环400被挤压时,凸出部410具有截面突变的特点,这样便于密封环400受压产生弹性变形,提高密封环400的弹性变形能力,不仅施加较小的预紧力就能获得较大的接触面压,便于减小管路连接结构1所需的预紧力,而且在第一连接块100和第二连接块200受力发生分离时,密封环400可以通过回弹量弥补第一连接块100和第二连接块200的分离量,从而避免管路连接结构1发生泄漏,进一步提高管路连接结构1的密封可靠性。
此外,通过设置凸出部410和密封槽121,相比相关技术中的管路连接结构,能够提高管路连接结构1的密封性能,便于管路连接结构1应用在密封要求高的场合,例如应用到使用二氧化碳为冷媒的空调系统中,这样便于提高空调系统的工作性能,便于提高空调系统的工作效率,减小空调系统的体积,例如可以减小空调系统中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的体积,从而减小空调系统的占用空间,便于空调系统的设置,便于提高空调系统的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管路连接结构1具有使用方便、密封效果好等优点。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管路连接结构1。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管路连接结构1包括第一连接块100、第二连接块200、紧固件300和密封环400。
具体地,第二定位环台220还具有第二台外侧壁223,第二台端面221分别与第二台内侧壁222和第二台外侧壁223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9所示,凸出部410具有由密封环400的内周面402沿密封环400的轴向向外,且沿密封环400的径向向外倾斜延伸的第一斜面411,和由密封环400的外周面沿密封环400的轴向向外,且沿密封环400的径向向内倾斜延伸的第二斜面412,第一斜面411与第二斜面412相交,密封槽121具有第三斜面125和第四斜面126,第三斜面125和第四斜面126之间的夹角大于第一斜面411和第二斜面412之间的夹角。这样便于减小密封环400的密封接触面积,便于密封环400受压产生弹性变形,进一步便于提高密封环400的密封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凸出部410具有分别与密封环400的内周面402和外周面401相连且沿密封环400的轴向向外凸出的圆弧面。这样同样便于减小密封环400的密封接触面积,易于密封环400发生弹性变形,进一步提高密封环400的密封效果。
具体地,如图2所示,如图3所示,凸出部410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密封环400轴向上的两端,第二台端面221和第一槽底面122均具有与凸出部410形状适配的密封槽121。这样便于减小密封环400与第一连接块100和第二连接块200的接触面积,提高密封环400的弹性变形能力,进一步便于提高管路连接结构1的密封性能。同时,便于密封环400与第一连接块100和第二连接块200相配合,可以防止密封环400发生错装,便于密封环400的顺畅安装,便于提高密封环400的安装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4和图5所示,密封环400在其径向上的截面为阶梯型,第二台端面221和第一槽底壁122均为与密封环400的端面适配的阶梯型,密封环400具有第一踏面413、第二踏面414、第三踏面415和第四踏面416以及第一踢面417和第二踢面418,密封环400的内周面402分别与第一踏面413和第三踏面415相连,第一踢面417分别与第一踏面413和第二踏面414相连,密封环400的外周面401分别与第二踏面414和第四踏面416相连,第二踢面418分别与第四踏面416和第三踏面415相连。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密封环400的第一踢面417和第二踏面414构成凸出部410,密封环400的第二踢面418和第三踏面415构成凸出部410。这样同样便于减小密封环400与第一连接块100和第二连接块200的接触面积,提高密封环400的弹性变形能力,进一步提高管路连接结构1的密封可靠性。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连接块100朝向第二连接块200的表面设有围绕第一通道110的第一凸台130,第一定位环槽120形成在第一凸台130的端面,第二连接块200朝向第一连接块100的表面设有围绕第二通道210的第二凹槽230,第二定位环台220形成在第二凹槽230的底壁,第一凸台130配合在第二凹槽230内,第一凸台130具有第一台内端面131、第一台外端面132和第一台外侧壁133,第一台内端面131分别与第一通道110的内周面111和第一槽内侧壁123相连,第一台外端面132分别与第一台外侧壁133和第一槽外侧壁124相连,第二凹槽230具有第二槽内底面231、第二槽外底面232和第二槽外侧壁233,第二槽外底面232分别与第二台外侧壁223和第二槽外侧壁233相连,第二槽内底面231分别与第二通道210的内周面211和第二定位环台220的第二台内侧壁222相连,第二槽外侧壁233与第一台外侧壁133配合,第一台外端面132与第二槽外底面232在第一通道110和第二通道210的轴向上相对,第一台内端面131与第二槽内底面231在第一通道110和第二通道210的轴向上相对。这样不仅便于第一定位环槽120和第二定位环台220的设置,而且可以利用第一凸台130和第二凹槽230对第一连接块100和第二连接块200进行定位和导向,便于第一连接块100和第二连接块200的顺畅装配,便于提高管路连接结构1的装配准确性和装配效率。同时,可以使第一连接块100和第二连接块200的受力更加均匀,避免造成局部应力集中,从而可以进一步防止第一连接块100和第二连接块200的一侧发生翘起。
可选地,第一凸台130间隙配合在第二凹槽230内。
当然,第一定位环槽120和第二定位环台220的位置可以互换,第一凸台130与第二凹槽230的位置也可以互换。
更为具体地,第一通道110和第二通道210的中心轴线重合,第一凸台130、第一定位环槽120与第一通道110的中心轴线重合,第二凹槽230、第二定位环台220与第二通道210的中心轴线重合。这样不仅便于管路连接结构1的制造和装配,便于提高管路连接结构1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而且便于使第一通道110与第二通道210相对应,便于减小管路内介质的阻力,使介质能够顺畅流动。
可选地,第二槽外侧壁233、第二台外侧壁223、第二台内侧壁222和第二通道210的内周面211平行且间隔设置,第一台外侧壁132、第一槽内侧壁123、第一槽外侧壁124和第一通道110的内周面111平行间隔设置。这样可以避免密封环400与紧固件300相接触,防止密封环400局部受力较大而发生损坏,便于对密封环400进行保护,提高密封环400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密封环400为膨胀石墨垫圈。这样进一步便于提高密封环400的工作可靠性,提高密封环400的密封效果。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块100设有第一过孔140,第二连接块200设有第二过孔240,紧固件300为螺栓,第一连接块100和第二连接块200通过配合在第一过孔140和第二过孔240内的螺栓相连。这样可以将第一连接块100和第二连接块200牢固的安装在一起,保证第一连接块100和第二连接块200之间固定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可以便于管路连接结构1的安装,提高管路连接结构1的拆装效率,不仅能够提高管路连接结构1的生产效率,而且在管路连接结构1发生故障时,可以快速地进行拆装。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管路连接结构1。
具体地,所述空调系统可以为以二氧化碳为冷媒的空调系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通过利用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管路连接结构1,具有使用方便、密封效果好等优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设有第一通道;
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块朝向所述第二连接块的表面设有围绕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定位环槽,所述第二连接块朝向所述第一连接块的表面设有围绕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定位环台,所述第二定位环台配合在所述第一定位环槽内,所述第一定位环槽具有第一槽底面、第一槽内侧壁和第一槽外侧壁,所述第一槽底面与所述第一槽外侧壁相连,所述第二定位环台具有第二台端面第二台内侧壁和第二台外侧壁,所述第二台端面与第二台内侧壁所述第二台外侧壁相连;
紧固件,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通过所述紧固件相连;
密封环,所述密封环配合在所述第一定位环槽内且所述密封环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沿所述密封环周向设置,所述第二台端面和所述第一槽底面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与所述凸出部形状适配,所述第二台外侧壁与所述第一槽外侧壁配合,第二台内侧壁所述密封环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槽外侧壁配合,所述密封环的内周面与所述第一槽内侧壁配合,所述密封环在其轴向上夹持在所述第一槽底面与所述第二台端面之间,所述第一连接块朝向所述第二连接块的表面设有围绕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定位环槽形成在所述第一凸台的端面,所述第二连接块朝向所述第一连接块的表面设有围绕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定位环台形成在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所述第一凸台配合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凸台具有第一台内端面、第一台外端面和第一台外侧壁,所述第一台内端面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道的内周面和所述第一槽内侧壁相连,所述第一台外端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台外侧壁和所述第一槽外侧壁相连,所述第二凹槽具有第二槽内底面、第二槽外底面和第二槽外侧壁,所述第二槽外底面分别与所述第二台外侧壁和所述第二槽外侧壁相连,所述第二槽内底面分别与所述第二通道的内周面和所述第二定位环台的第二台内侧壁相连,所述第二槽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台外侧壁配合,所述第一台外端面与所述第二槽外底面在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轴向上相对,所述第一台内端面与所述第二槽内底面在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轴向上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具有由所述密封环的内周面沿所述密封环的轴向向外,且沿所述密封环的径向向外倾斜延伸的第一斜面,和由所述密封环的外周面沿所述密封环的轴向向外,且沿所述密封环的径向向内倾斜延伸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相交,所述密封槽具有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所述第三斜面和所述第四斜面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之间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具有分别与所述密封环的内周面和外周面相连且沿所述密封环的轴向向外凸出的圆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密封环轴向上的两端,所述第二台端面和所述第一槽底面均具有与所述凸出部形状适配的密封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在其径向上的截面为阶梯型,所述第二台端面和所述第一槽底面均为与所述密封环的端面适配的阶梯型,所述密封环具有第一踏面、第二踏面、第三踏面和第四踏面以及第一踢面和第二踢面,所述密封环的内周面分别与所述第一踏面和第三踏面相连,所述第一踢面分别与所述第一踏面和第二踏面相连,所述密封环的外周面分别与所述第二踏面和所述第四踏面相连,所述第二踢面分别与所述第四踏面和所述第三踏面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定位环槽与所述第一通道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定位环台与所述第二通道的中心轴线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外侧壁、所述第二台外侧壁、所述第二台内侧壁和所述第二通道的内周面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台外侧壁、所述第一槽内侧壁、所述第一槽外侧壁和所述第一通道的内周面平行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为膨胀石墨垫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设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二连接块设有第二过孔,所述紧固件为螺栓,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通过配合在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内的螺栓相连。
CN201810758683.5A 2017-08-31 2018-07-11 管路连接结构 Active CN1107151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58683.5A CN110715127B (zh) 2018-07-11 2018-07-11 管路连接结构
PCT/CN2018/101780 WO2019042204A1 (zh) 2017-08-31 2018-08-22 管路转接装置
JP2020507647A JP6931123B2 (ja) 2017-08-31 2018-08-22 管路アダプター装置
US16/627,498 US11428354B2 (en) 2017-08-31 2018-08-22 Pipeline adapter
EP18849492.6A EP3677825B1 (en) 2017-08-31 2018-08-22 Pipeline adapter
PCT/CN2019/095645 WO2020011239A1 (zh) 2018-07-11 2019-07-11 管路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58683.5A CN110715127B (zh) 2018-07-11 2018-07-11 管路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15127A CN110715127A (zh) 2020-01-21
CN110715127B true CN110715127B (zh) 2020-12-04

Family

ID=69209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58683.5A Active CN110715127B (zh) 2017-08-31 2018-07-11 管路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1512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055895U (zh) * 2016-08-22 2017-03-29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管路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和车辆
CN206112358U (zh) * 2016-08-31 2017-04-1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空调管路压板及汽车空调管路压板总成
EP3872268A1 (en) * 2016-10-26 2021-09-01 Kubota Corporation Working machine with swivel joint
CN207111262U (zh) * 2017-07-14 2018-03-16 马勒技术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进气歧管与水冷中冷器管嘴之间的唇形密封圈
CN207207677U (zh) * 2017-08-25 2018-04-10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空调系统的压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7364502U (zh) * 2017-08-31 2018-05-15 上海仪达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暖风进出水管与整车进出水管压板连接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15127A (zh) 2020-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75237B1 (ko) 배관 이음매
US6869107B2 (en) Air conditioning block fitting with two surface sealing
EP2908040B1 (en) Block fitting for metal seal structures
CN110715128B (zh) 管路连接结构
JP4864621B2 (ja) パッキン
CN110715127B (zh) 管路连接结构
CN110715133B (zh) 管路连接结构
US11428354B2 (en) Pipeline adapter
WO2020011239A1 (zh) 管路连接结构
CN111102381A (zh) 一种新型组焊阀
CN210398028U (zh) 换热机组管路用可靠性法兰密封结构
KR20090037130A (ko) 차량용 에어컨 시스템의 배관 플랜지 연결구조
CN215487833U (zh) 一种阀板、单向阀以及管汇系统
CN209943675U (zh) 一种软密封阀门及其挡圈
CN112303361A (zh) 换热机组管路用可靠性法兰密封结构
CN115719866B (zh) 密封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216342688U (zh) 一种吸气阀螺柱密封结构
CN218935391U (zh) 用于双介质的密封装置
CN215635588U (zh) 一种法兰密封结构、发动机及车辆
CN210830442U (zh) 密封结构
CN211231996U (zh) 一种密封性能好的对焊高压法兰
CN210601766U (zh) 一种燃气灶连接管安装结构及燃气灶
CN220379134U (zh) 一种管路密封组件
CN212080459U (zh) 一种管道连接组件
CN218031744U (zh) 一种组合式阀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17

Address after: 312500 xialiquan village, Qixing street, Xinchang Coun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ANHUA HOLDI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No.289-2, No.12 street,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18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