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12735B - 用于喷水推进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喷水推进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12735B
CN110712735B CN201910810178.5A CN201910810178A CN110712735B CN 110712735 B CN110712735 B CN 110712735B CN 201910810178 A CN201910810178 A CN 201910810178A CN 110712735 B CN110712735 B CN 1107127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oil
communicated
port
way proport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1017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12735A (zh
Inventor
程校
方敏
鄢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Marine Machinery Pla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Marine Machinery Pla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Marine Machinery Pla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Marine Machinery Pla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1017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127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127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127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127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127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11/00Marine propulsion by water jets
    • B63H11/02Marine propulsion by water jets the propulsive medium being ambient water
    • B63H11/10Marine propulsion by water jets the propulsive medium being ambient water having means for deflecting jet or influencing cross-section thereof
    • B63H11/107Direction control of propulsive flui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喷水推进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属于喷水推进技术领域。该液压控制系统包括转向单元、倒航单元和进口单元,转向单元包括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和转向油缸,转向油缸为双杆液压缸,倒航单元包括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和倒航油缸,倒航油缸为双杆液压缸,进口单元包括补偿器和溢流阀,本发明中通过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及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对液压油进行控制,可对船舶实现正倒车和转向功能,而通过进口单元的补偿器及溢流阀,可以对整个液压控制系统的油路的进行控制与保护。

Description

用于喷水推进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水推进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喷水推进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喷水推进装置是船舶推进器的一种,其通过喷射水流产生的反作用力驱动船舶航行。为了实现船舶的前进和后退,通常会在喷水推进装置的喷水口处设置有一个倒车斗,通过控制倒车斗做出动作,来使得水流朝前喷射或者朝后喷射,进而实现船舶的前进和后退。而为了实现船舶的转向,通常会在喷水推进装置的喷水口处设置转向罩,通过控制转向罩左右摆动,来使得水流朝左喷射或者朝右喷射,进而实现船舶的左转和右转。
现有的喷水推进装置大多安装在小型船舶上,采用软杆或钢丝绳直接机械驱动倒车斗和转向罩动作,进而改变船舶的航向和转向。
然而,对于现代化的中大型船舶,驱动倒车斗和转向罩所需要的力矩较大,上述机械驱动方式很难做到对倒车斗和转向罩的及时精准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喷水推进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液压控制系统对船舶喷水推进装置进行控制。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转向单元、倒航单元和进口单元;
所述转向单元包括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和转向油缸,所述转向油缸为双杆液压缸,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进油口与液压控制系统的主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回油口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的主回油口连通,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与所述转向油缸的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所述转向油缸的第二腔体连通;
所述倒航单元包括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和倒航油缸,所述倒航油缸为双杆液压缸,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主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回油口与所述主回油口连通,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与所述倒航油缸的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所述倒航油缸的第二腔体连通;
所述进口单元包括补偿器和溢流阀,所述补偿器的进油口与所述主进油口连通,所述补偿器的出油口与所述主回油口连通,所述补偿器的第一控制油口与所述补偿器的进油口连通,所述补偿器的第二控制油口与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第二工作油口以及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第二工作油口连通,所述溢流阀的进油口与所述补偿器的第二控制油口连通,所述溢流阀的出油口与所述主回油口连通,所述溢流阀的第一控制油口与所述溢流阀的进油口连通,所述溢流阀的第二控制油口与所述溢流阀的出油口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转向单元还包括转向油缸反馈器,所述转向油缸反馈器与所述转向油缸的驱动杆连接。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转向单元还包括截止阀,所述截止阀的第一油口与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连通,所述截止阀的第二油口与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连通。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倒航单元还包括倒航油缸反馈器,所述倒航油缸反馈器与所述倒航油缸的驱动杆连接。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倒航单元还包括双向平衡阀组,所述双向平衡阀组包括第一平衡阀及第二平衡阀,所述第一平衡阀的第一油口与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连通,所述第一平衡阀的第二油口与所述倒航油缸的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一平衡阀的第一控制油口与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连通,所述第一平衡阀的第二控制油口与所述第一平衡阀的第一油口连通,所述第一平衡阀的第三控制油口与所述第一平衡阀的第二油口连通,所述第二平衡阀的第一油口与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连通,所述第二平衡阀的第二油口与所述倒航油缸的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二平衡阀的第一控制油口与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连通,所述第二平衡阀的第二控制油口与所述第二平衡阀的第一油口连通,所述第二平衡阀的第三控制油口与所述第二平衡阀的第二油口连通。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进口单元还包括阻尼孔,所述阻尼孔的进油口分别与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及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连通,所述阻尼孔的出油口与所述补偿器的第二控制油口连通。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进口单元还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第四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油口与所述阻尼孔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油口与所述阻尼孔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三单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连通,所述第三单向阀的出油口与所述阻尼孔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四单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连通,所述第四单向阀的出油口与所述阻尼孔的进油口连通。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进口单元还包括单向调速阀,所述单向调速阀的进油口分别与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连通,所述单向调速阀的出油口与所述主回油口连通。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两个测压接头,所述两个测压接头分别与所述主进油口连通以及与所述补偿器的第二控制油口连通。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设有压力开关,所述压力开关与所述主进油口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在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喷水推进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在对喷水推进装置进行控制时,主进油口接通液压泵出油口,液压油通过主进油口到达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进油口及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进油口,当船舶的电控系统发出转动一定角度时,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接通电信号,当船舶需要向一个方向转动时,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阀芯位于左位,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进油口与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连通,液压油通过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进入到转向油缸的第一腔体中,转向油缸做出相应的动作,实现船舶一个方向的转向。反之,当船舶需要向另一个方向转动时,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阀芯位于右位,油路的走向与前文相反,在此不做赘述,从而可以实现船舶另一个方向的转向。当船舶需要倒车时,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阀芯位于右位,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进油口连通,液压油通过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进入倒航油缸的第二腔体中,倒航油缸做出相应的动作,推动倒车斗运动实现船舶的倒车。反之,当船舶不需要倒车时,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阀芯位于左位,油路的走向与前文相反,在此不做赘述,从而可以实现船舶向前运动。当船舶的航行姿态调整完毕后,第一、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阀芯均位于中位,此时第一、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进油口处压力均增大,所以第一、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进油口处压力和背压之差随之增大,使得补偿器的第一控制油口油压大于第二控制油口油压,补偿器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连通,液压油由补偿器泄流至主回油口。如果第一、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进油口处压力进一步增大,使得溢流阀的第一控制油口油压大于第二控制油口油压,溢流阀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连通,液压油由溢流阀进一步地溢流至主回油口。另外,补偿器还可以保持所以第一、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进油口处压力和背压之差恒定。也就是说,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液压控制系统能够便于实现船舶自动转向或倒车,同时能够实现自动过载保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喷水推进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原理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1、转向单元;11、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P1、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进油口;T1、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出油口;A1、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B1、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12、转向油缸;121、转向油缸的第一腔体;122、转向油缸的第二腔体;123、转向油缸反馈器;13、截止阀;2、倒航单元;21、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P2、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进油口;T2、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出油口;A2、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B2、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22、倒航油缸;221、倒航油缸的第一腔体;222、倒航油缸的第二腔体;223、倒航油缸反馈器;23、双向平衡阀组;231、第一平衡阀;232、第二平衡阀;3、进口单元;31、补偿器;a1、补偿器的第一控制油口;32、溢流阀;b1补偿器的第二控制油口;a2、溢流阀的第一控制油口;b2、溢流阀的第二控制油口;33、阻尼孔;340、单向阀;341、第一单向阀;342、第二单向阀;343、第三单向阀;344、第四单向阀;345、第五单向阀;35、单向调速阀;100、压力开关;110、测压接头;P0、主进油口;T0、主回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喷水推进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转向单元1包括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11和转向油缸12,转向油缸12为双杆液压缸,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进油口P1与液压控制系统的主进油口P0连通,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回油口T1与液压控制系统的主回油口T0连通,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A1与转向油缸的第一腔体121连通,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B1与转向油缸的第二腔体122连通。
倒航单元2包括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21和倒航油缸22,倒航油缸22为双杆液压缸,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进油口P2与主进油口P0连通,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回油口T2与主回油口T0连通,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21的第一工作油口A2与倒航油缸的第一腔体221连通,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B2与倒航油缸的第二腔体222连通。
进口单元3包括补偿器31和溢流阀32,补偿器31的进油口与主进油口P0连通,补偿器31的出油口与主回油口T0连通,补偿器的第一控制油口a1与补偿器31的进油口连通,补偿器的第二控制油口b1与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A1、第二工作油口B1以及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A2、第二工作油口B2连通,溢流阀32的进油口与补偿器的第二控制油口b1连通,溢流阀32的出油口与主回油口T0连通,溢流阀的第一控制油口a2与溢流阀32的进油口连通,溢流阀的第二控制油口b2与溢流阀32的出油口连通。
在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喷水推进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在对喷水推进装置进行控制时,主进油口接通液压泵出油口,液压油通过主进油口到达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进油口及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进油口,当船舶的电控系统发出转动一定角度时,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接通电信号,当船舶需要向一个方向转动时,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阀芯位于左位,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进油口与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连通,液压油通过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进入到转向油缸的第一腔体中,转向油缸做出相应的动作,实现船舶一个方向的转向。反之,当船舶需要向另一个方向转动时,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阀芯位于右位,油路的走向与前文相反,在此不做赘述,从而可以实现船舶另一个方向的转向。当船舶需要倒车时,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阀芯位于右位,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进油口连通,液压油通过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进入倒航油缸的第二腔体中,倒航油缸做出相应的动作,推动倒车斗运动实现船舶的倒车。反之,当船舶不需要倒车时,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阀芯位于左位,油路的走向与前文相反,在此不做赘述,从而可以实现船舶向前运动。当船舶的航行姿态调整完毕后,第一、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阀芯均位于中位,此时第一、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进油口处压力均增大,所以第一、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进油口处压力和背压之差随之增大,使得补偿器的第一控制油口油压大于第二控制油口油压,补偿器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连通,液压油由补偿器泄流至主回油口。如果第一、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进油口处压力进一步增大,使得溢流阀的第一控制油口油压大于第二控制油口油压,溢流阀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连通,液压油由溢流阀进一步地溢流至主回油口。另外,补偿器还可以保持所以第一、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进油口处压力和背压之差恒定。也就是说,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液压控制系统能够便于实现船舶自动转向或倒车,同时能够实现自动过载保护。
示例性地,转向单元1设置在主进油口P0及主回油口T0与倒航单元2之间,这样便于使得整个液压控制系统油路简单。另外,主进油口P0接通液压泵,主回油口T0接通油箱。
可选地,主进油口P0与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出油口P1及主进油口P0与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进油口P2之间均还连通单向阀340,主进油口P0通过单向阀分别与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进油口P2、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进油口P1连通。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单向阀340的设置便于控制整个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油的走向,只能从进主进油口P0进入,而不能反向从主进油口P0出去。
可选地,转向单元1还包括转向油缸反馈器123,转向油缸反馈器123与转向油缸12的驱动杆连接。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转向油缸反馈器123用来实时反馈转向油缸12的位置,形成闭环控制。当转动角度接近指定角度,输送至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11的信号值逐渐减小,对应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11的阀开口也逐步减小,从而转向油缸12能平稳且准确地移动到指定位置,也即是喷嘴转到指定角度。
可选地,该转向单元1还包括截止阀13,截止阀13第一油口与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A1连通,截止阀13的第二油口与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B1连通。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截止阀13用于当船舶电气控制系统或者液压系统出现故障不能有效转向时,通过打开截止阀13,使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11的第一工作油口A1及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B1同时与转向油缸12连通,此时进入转向油缸12中的液压油没有压力差,这样便于通过人工推动转向油缸12,而实现转向。
可选地,倒航单元2还包括倒航油缸反馈器223,倒航油缸反馈器223与倒航油缸22的驱动杆连接。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倒航油缸反馈器223能实时反馈倒航油缸22的位置,进而指示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21阀口对应地开口大小,并形成闭环控制,实现倒车斗地精准升降,从而提供大小不同的倒车力。
可选地,倒航单元2还包括双向平衡阀组23,双向平衡阀组23包括第一平衡阀231及第二平衡阀232,第一平衡阀231第一油口与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A2连通,第一平衡阀231的第二油口与倒航油缸22的第一腔体221连通,第一平衡阀231的第一控制油口与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B2连通,第一平衡阀231的第二控制油口与第一平衡阀231的第一油口连通,第一平衡阀231的第三控制油口与第一平衡阀231的第二油口连通,第二平衡阀232的第一油口与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B2连通,第二平衡阀232的第二油口与倒航油缸的第二腔体222连通,第二平衡阀232的第一控制油口与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A2连通,第二平衡阀232的第二控制油口与第二平衡阀232的第一油口连通,第二平衡阀232的第三控制油口与第二平衡阀232的第二油口连通。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双向平衡阀组23用于当倒航油缸22到达指定位置时,双向平衡阀组23锁死倒航油缸23,防止倒航油缸22内的活塞杆在外力作用下移动。具体地,当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21中的第二工作油口B2与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进油口P2连通时,液压油通过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B2进入到第二平衡阀232的第一油口中,并通过第二平衡阀232的第二油口流通至倒航油缸的第二腔体222之中;同时,液压油通过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21的第二工作油口B2会部分进入到第一平衡阀231的第一控制油口中,使得第一平衡阀231的第一油口与第二油口导通,倒航油缸23的第一腔体221中的液压油经过第一平衡阀231与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21流回油箱。当倒航油缸22到达指定位置时,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21阀芯回到中位,由于双向平衡阀组23内部设有单向阀,使得液压油不会因为外力作用而从倒航油缸22流出,双向平衡阀组23锁死倒航油缸22;与此同时,由于平衡阀有最大设定压力,当外力过大时,平衡阀能够起到溢流作用,防止倒航油缸22不至于因为压力太大而发生爆裂。而当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21中的第一工作油口A2与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进油口P2连通时,控制原理一样,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进口单元3还包括阻尼孔33,阻尼孔33的进油口分别与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A1、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B1及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A2、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B2连通,阻尼孔33的出油口与补偿器31的第二控制油口b1连通。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阻尼孔33的设置便于对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11及对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21流通的液压油进行节流控制,减小油压,同时降低压力冲击。
可选地,进口单元3还包括第一单向阀341、第二单向阀342、第三单向阀343、第四单向阀345,第一单向阀341的进油口与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A1连通,第一单向阀341的出油口与阻尼孔33的进油口连通,第二单向阀342的进油口与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B1连通,第二单向阀342的出油口与阻尼孔33的进油口连通,第三单向阀343的进油口与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A2连通,第三单向阀343的出油口与阻尼孔33的进油口连通,第四单向阀345的进油口与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B2连通,第四单向阀345的出油口与阻尼孔33的进油口连通。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以上设置便于对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11及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21的液压油进行单向控制,实现单向流通,防止液压油反向流动。
可选地,进口单元3还包括单向调速阀35,单向调速阀35的进油口分别与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A2、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B2、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A1、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B1连通,单向调速阀35的出油口与主回油口T0连通。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单向调速阀35用于调整进入转向单元1及倒航单元2的进油速度,通过调整单向调速阀35的开口,就能降低转向油缸12及倒航油缸22的进油速度,对整个控制系统起到缓冲与调速作用。
可选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两个测压接头110,两个测压接头110分别与主进油口P0连通以及与补偿器31的第二控制油口b1连通。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测压接头110用来接上压力表检测主进油口P0及负载端压力。
可选地,液压控制系统还设有压力开关100,液压控制系统还设有压力开关100,压力开关100与主进油口连通。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压力开关100用于在液压系统刚启动时,压力开关100起低压报警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喷水推进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转向单元(1)、倒航单元(2)和进口单元(3),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向单元(1)包括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11)和转向油缸(12),所述转向油缸(12)为双杆液压缸,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进油口(P1)与液压控制系统的主进油口(P0)连通,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回油口(T1)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的主回油口(T0)连通,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A1)与所述转向油缸的第一腔体(121)连通,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B1)与所述转向油缸的第二腔体(122)连通;
所述倒航单元(2)包括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21)和倒航油缸(22),所述倒航油缸(22)为双杆液压缸,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进油口(P2)与所述主进油口(P0)连通,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回油口(T2)与所述主回油口(T0)连通,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21)的第一工作油口(A2)与所述倒航油缸的第一腔体(221)连通,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B2)与所述倒航油缸的第二腔体(222)连通;
所述进口单元(3)包括补偿器(31)和溢流阀(32),所述补偿器(31)的进油口与所述主进油口(P0)连通,所述补偿器(31)的出油口与所述主回油口(T0)连通,所述补偿器的第一控制油口(a1)与所述补偿器(31)的进油口连通,所述补偿器的第二控制油口(b1)与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A1)、第二工作油口(B1)以及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A2)、第二工作油口(B2)连通,所述溢流阀(32)的进油口与所述补偿器的第二控制油口(b1)连通,所述溢流阀(32)的出油口与所述主回油口(T0)连通,所述溢流阀的第一控制油口(a2)与所述溢流阀(32)的进油口连通,所述溢流阀的第二控制油口(b2)与所述溢流阀(32)的出油口连通,所述进口单元(3)还包括阻尼孔(33),所述阻尼孔(33)的进油口分别与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A1)、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B1)及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A2)、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B2)连通,所述阻尼孔(33)的出油口与所述补偿器(31)的第二控制油口(b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单元(1)还包括转向油缸反馈器(123),所述转向油缸反馈器(123)与所述转向油缸(12)的驱动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单元(1)还包括截止阀(13),所述截止阀(13)的第一油口与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A1)连通,所述截止阀(13)的第二油口与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B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航单元(2)还包括倒航油缸反馈器(223),所述倒航油缸反馈器(223)与所述倒航油缸(22)的驱动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航单元(2)还包括双向平衡阀组(23),所述双向平衡阀组(23)包括第一平衡阀(231)及第二平衡阀(232),所述第一平衡阀(231)的第一油口与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A2)连通,所述第一平衡阀(231)的第二油口与所述倒航油缸(22)的第一腔体(221)连通,所述第一平衡阀(231)的第一控制油口与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B2)连通,所述第一平衡阀(231)的第二控制油口与所述第一平衡阀(231)的第一油口连通,所述第一平衡阀(231)的第三控制油口与所述第一平衡阀(231)的第二油口连通,所述第二平衡阀(232)的第一油口与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B2)连通,所述第二平衡阀(232)的第二油口与所述倒航油缸(22)的第二腔体(222)连通,所述第二平衡阀(232)的第一控制油口与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A2)连通,所述第二平衡阀(232)的第二控制油口与所述第二平衡阀(232)的第一油口连通,所述第二平衡阀(232)的第三控制油口与所述第二平衡阀(232)的第二油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单元(3)还包括第一单向阀(341)、第二单向阀(342)、第三单向阀(343)、第四单向阀(345),所述第一单向阀(341)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A1)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341)的出油口与所述阻尼孔(33)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342)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B1)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342)的出油口与所述阻尼孔(33)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三单向阀(343)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A2)连通,所述第三单向阀(343)的出油口与所述阻尼孔(33)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四单向阀(345)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B2)连通,所述第四单向阀(345)的出油口与所述阻尼孔(33)的进油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单元(3)还包括单向调速阀(35),所述单向调速阀(35)的进油口分别与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A2)、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B2)、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A1)、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B1)连通,所述单向调速阀(35)的出油口与所述主回油口(T0)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两个测压接头(110),所述两个测压接头(110)分别与所述主进油口连通以及与所述补偿器(31)的第二控制油口(b1)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设有压力开关(100),所述压力开关(100)与所述主进油口连通。
CN201910810178.5A 2019-08-29 2019-08-29 用于喷水推进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 Active CN1107127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0178.5A CN110712735B (zh) 2019-08-29 2019-08-29 用于喷水推进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0178.5A CN110712735B (zh) 2019-08-29 2019-08-29 用于喷水推进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12735A CN110712735A (zh) 2020-01-21
CN110712735B true CN110712735B (zh) 2021-06-01

Family

ID=69209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10178.5A Active CN110712735B (zh) 2019-08-29 2019-08-29 用于喷水推进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127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91324A (zh) * 2020-08-06 2020-11-06 扬州大学 一种新型喷水推进泵装置结构及其运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013963A1 (de) * 1980-04-11 1981-10-22 Hans Hermes Steuerungstechnik, 6981 Faulbach Vollhydraulische ruderanlage
CN101348167A (zh) * 2008-08-27 2009-01-21 深圳市海斯比船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多驱动快艇的转向系统
CN102588373B (zh) * 2012-03-08 2015-02-18 长沙中联消防机械有限公司 工程机械及其支腿液压控制装置
CN103863542B (zh) * 2014-01-02 2016-08-17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喷水推进装置的随动倒航控制系统
CN106050766A (zh) * 2016-06-02 2016-10-26 江苏大学 一种舵叶平台液压控制系统
CN108547821B (zh) * 2018-07-04 2023-08-01 北京路凯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集成液压转向控制阀组及液压转向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12735A (zh) 2020-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46122B1 (en) Control system for a marine vessel hydraulic steering cylinder
KR970011608B1 (ko) 건설기계의 선회토르크 제어장치(an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urning torque in a construction equipment)
KR101908547B1 (ko) 유압구동 작업기계를 작동시키는 시스템 및 구동제어 방법
CN203372387U (zh) 船舶操舵装置
CN103016438A (zh) 一种电液比例控制阀组
CN103470565A (zh) 回转缓冲阀以及起重机的回转系统
CN109292631B (zh) 一种起重机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032261A (zh) 大功率液压绞车的张力控制装置
CN112746996B (zh) 负载敏感系统及工程起重机械
CN110712735B (zh) 用于喷水推进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
CN103879536A (zh) 一种喷水推进系统
CN205260464U (zh) 一种节能型锚绞机控制阀组
CN104192739B (zh) 回转系统及起重机
CN113511601B (zh) 回转液压系统、工程机械及回转控制方法
CN102515025B (zh) 上车回转液控系统及具有该液控系统的起重机
KR100859332B1 (ko) 다단 유압 공급구조를 갖는 조타장치
WO2016092809A1 (ja) 建設機械の油圧駆動システム
US4088304A (en) Winch system control mechanism for the simultaneous control of two winch motors
JP2016518288A (ja) 舵駆動システムおよび舵取り機操作方法
JP5320143B2 (ja) 舵取機、その制御方法及び舵取機を備えた船舶
CN111043090A (zh) 用于喷水推进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
CN114215800A (zh) 一种回转阻尼控制液压系统
CN109292653B (zh) 一种起重机液压变幅稳索系统
CN209195868U (zh) 一种水平定向钻机液压控制系统
CN203532381U (zh) 回转缓冲阀以及起重机的回转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