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08900A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08900A
CN110708900A CN201911050916.7A CN201911050916A CN110708900A CN 110708900 A CN110708900 A CN 110708900A CN 201911050916 A CN201911050916 A CN 201911050916A CN 110708900 A CN110708900 A CN 1107089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n
control member
driven assembly
stat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5091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08900B (zh
Inventor
马玉春
李乐乐
陈俊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5091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089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089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890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23897 priority patent/WO2021083116A1/zh
Priority to EP20882722.0A priority patent/EP4054298A4/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089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8900B/zh
Priority to US17/727,689 priority patent/US20220248547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1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with operator interface uni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01B21/16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distance of clearance between spaced object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3/00Control of position or direction
    • G05D3/12Control of position or direction using feedbac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62Details related to the integrated keyboard
    • G06F1/1671Special purpose buttons or auxiliary keyboards, e.g. retractable mini keypads, keypads or buttons that remain accessible at closed lapto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8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n integrated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3Construction or mounting of dials or of equivalent devices;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use thereof
    • H04M1/236Construction or mounting of dials or of equivalent devices;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use thereof including keys on side or rear 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5Slidable or telescopic telephones, i.e. with a relative translation movement of the body parts; Telephon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other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7Sliding mechanism with one degree of freedo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7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modu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e.g. telephone hand-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18Telephone 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hips, mines, or other places exposed to adverse environment
    • H04M1/185Improving the rigidity of the casing or resistance to shoc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2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rotatable camer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被驱动组件和第一控制件,所述第一控制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或所述被驱动组件上,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容置孔,所述被驱动组件可沿所述容置孔回缩至所述第一壳体之内或至少部分伸出于所述壳体之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上可以只设置一个容置孔,而第一控制件可以设置在被驱动组件上或者电子设备的第一壳体内,这样,从而减少了电子设备上开设的容置孔的数量,进而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整体强度和外观一体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电子设备上一般设置有多个物理第一控制件,用于实现部分功能的快速控制。例如:物理第一控制件包括电源第一控制件、音量调高第一控制件或者音量调低第一控制件等。在实际的运用中,电子设备上一般会开设有多个容置孔,且每个物理第一控制件均可以容置于上述容置孔内。因此,由于当前电子设备上开设有多个容置孔,从而导致电子设备的整体强度较低和外观一体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电子设备的整体强度较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被驱动组件和第一控制件,所述第一控制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或所述被驱动组件上,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容置孔,所述被驱动组件可沿所述容置孔回缩至所述第一壳体之内或至少部分伸出于所述壳体之外;
在所述第一控制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一控制件朝向所述被驱动组件的侧壁设置,在所述被驱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之内的情况下,所述被驱动组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当所述被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控制件处于第一状态;当所述被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控制件处于第二状态;
在所述第一控制件设置于所述被驱动组件的侧壁,且所述被驱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之内的情况下,所述被驱动组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当所述被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控制件处于第一状态;当所述被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控制件处于第二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上可以只设置一个容置孔,而第一控制件可以设置在被驱动组件上或者电子设备的第一壳体内,这样,从而减少了电子设备上开设的容置孔的数量,进而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整体强度和外观一体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10、被驱动组件20和第一控制件31,所述第一控制件31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0内或所述被驱动组件20上,所述第一壳体10上开设有容置孔11,所述被驱动组件20可沿所述容置孔11回缩至所述第一壳体10之内或至少部分伸出于所述第一壳体之外;
在所述第一控制件31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0内,所述第一控制件31朝向所述被驱动组件20的侧壁设置,在所述被驱动组件20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0之内的情况下,所述被驱动组件20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当所述被驱动组件2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控制件31处于第一状态;当所述被驱动组件2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控制件31处于第二状态;
在所述第一控制件31设置于所述被驱动组件20的侧壁,且所述被驱动组件20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0之内的情况下,所述被驱动组件20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当所述被驱动组件2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控制件31处于第一状态;当所述被驱动组件2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控制件31处于第二状态。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可以参见以下表述:
在第一控制件31位于第一壳体10内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被驱动组件20与第一控制件31之间的位置关系来确定第一控制件31的状态,例如:当被驱动组件20处于第一位置时,被驱动组件20可以与第一控制件31具有第一间距,或者,被驱动组件20可以与第一控制件31错位分布,这样,可以使得第一控制件31处于第一状态;当被驱动组件20处于第二位置时,被驱动组件20可以与第一控制件31具有第二间距,或者,被驱动组件20可以与第一控制件31相对分布,这样,可以使得第一控制件31处于第二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间距可以小于第二间距,或者第一间距可以大于第二间距,例如:当第一间距小于第二间距时,则第一间距可以为0,即此时被驱动组件20在第一位置时,被驱动组件20与第一控制件31接触,在第二位置时,被驱动组件20与第一控制件31分离;当当第一间距大于第二间距时,则第二间距可以为0,即此时被驱动组件20在第一位置时,被驱动组件20与第一控制件31分离,在第二位置时,被驱动组件20与第一控制件31接触。
当第一控制件31设置于被驱动组件20上的情况下,由于第一控制件31可以随着被驱动组件20转动,这样,可以直接通过第一控制件31所在的位置确定第一控制件31的状态。例如:当被驱动组件20在第一位置时,则第一控制件31也可以认为在第一位置,则可以确定第一控制件31处于第一状态;当驱动组件20在第二位置时,则第一控制件31也可以认为在第二位置,则可以确定第一控制件31处于第二状态。
其中,第一控制件31处于第一状态可以指的是第一控制件31处于开启状态,第一控制件31处于第二状态可以指的是第一控制件31处于关闭状态;当然,第一控制件31处于第一状态也可以指的是第一控制件31处于发送第一控制信号的状态,第一控制件31处于第二状态可以指的是第一控制件31处于发送第二控制信号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为不同的状态。
可选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还可以包括第三位置,在被驱动组件20位于第三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控制件31可以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中的一者。例如,在被驱动组件20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控制件31处于第一状态,在被驱动组件20位于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控制件31处于第二状态;或者,在被驱动组件20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控制件31处于第一状态,在被驱动组件20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控制件31处于第二状态;当然,还可以是在被驱动组件20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控制件31处于第一状态,在被驱动组件20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控制件31位于第二状态,在被驱动组件20位于第三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控制件31位于第五状态,其中,第五状态与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均不相同。优选的,当被驱动组件20位于第三位置时,被驱动组件20位于容置孔的中心位置,即被驱动组件20的轴线与容置孔的轴线相重合。
其中,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控制件32,所述第二控制件32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0内或所述被驱动组件20上;
当所述被驱动组件2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控制件32处于第三状态;当所述被驱动组件2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控制件32处于第四状态。
可选的,在电子设备具有第一控制件31和第二控制件32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上述的第三位置,在被驱动组件20位于第三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控制件31可以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中的一者,第二控制件可以处于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中的一者。例如,在被驱动组件20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控制件31处于第一状态,第二控制件32处于第三状态,在被驱动组件20位于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控制件31处于第二状态,第二控制件32处于第四状态;或者,在被驱动组件20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控制件31处于第一状态,第二控制件32处于第三状态,在被驱动组件20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控制件31处于第二状态,第二控制件32处于第四状态;当然,还可以是在被驱动组件20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控制件31处于第一状态,第二控制件31处于第三状态,在被驱动组件20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控制件31位于第二状态,第二控制件32处于第四状态,在被驱动组件20位于第三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控制件31位于第五状态,第二控制件32位于第六状态,其中,第五状态与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均不相同,第六状态与第三状态、第四状态不相同。当然,第一控制件31和第二控制件32在上述不同位置下的具体状态还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例如,在被驱动组件20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控制件31处于第一状态,第二控制件32处于第三状态,在被驱动组件20处于第三位置时,第一控制件31处于第二状态,第二控制件32处于第三状态,在被驱动组件20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控制件31处于第二状态,第二控制件32处于第四状态;或者,在被驱动组件20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控制件31处于第一状态,第二控制件32处于第三状态,在被驱动组件20处于第三位置时,第一控制件31处于第一状态,第二控制件32处于第四状态,在被驱动组件20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控制件31处于第二状态,第二控制件32处于第四状态。
优选的,当被驱动组件20位于第三位置时,被驱动组件20位于容置孔的中心位置,即被驱动组件20的轴线与容置孔的轴线相重合。
其中,第二控制件32和第一控制件31的类型可以相同,例如:第二控制件32和第一控制件31可以均为光学传感器;当然,第二控制件32和第一控制件31的类型也可以不相同,例如:第一控制件31可以为光学传感器,而第二控制件32则可以为距离传感器。
当然,当被驱动组件20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二控制件32处于第三状态,以及当被驱动组件20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二控制件32处于第四状态的控制原理与第一控制件31的原理类似,具体可以参见上述关于第一控制件31的控制原理的表述,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第一控制件31和第二控制件32可以同时位于第一壳体10内,也可以同时位于被驱动组件20上;当然,当第一控制件31设置于第一壳体10内时,第二控制件32可以设置于被驱动组件20上;同理,当第一控制件31设置于被驱动组件20上时,第二控制件32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10内。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控制件31和第二控制件32同时位于第一壳体10内时,可以均朝向被驱动组件20的同一个侧壁设置;当然,第一控制件31和第二控制件32也可以朝向被驱动组件20的不同侧壁设置;例如:第一控制件31可以朝向被驱动组件20的第一侧壁设置,第二控制件31可以朝向被驱动组件20的第二侧壁设置。
同理,第一控制件31和第二控制件32同时位于被驱动组件20上时,也可以位于被驱动组件20的同一侧壁上,也可以位于被驱动组件20的不同侧壁上。
其中,第一状态和第三状态可以为不同状态,第二状态和第四状态也可以为不同状态。例如:第一状态可以指的是开启状态,第二状态可以指的是关闭状态;第三状态可以指的是关闭状态;第四状态指的是开启状态。或者,第一状态可以指的是开启状态,第二状态可以指的是关闭状态;第三状态可以指的是发送第一控制信号的状态;第四状态指的是发送第二控制信号的状态。
当然,第一状态和第三状态可以为相同状态,第二状态和第四状态也可以为相同状态。例如:第一状态和第三状态可以指的都是开启状态,第二状态和第四状态可以指的都是关闭状态;或者,第一状态和第三状态可以指的都是关闭状态,第二状态和第四状态可以指的都是开启状态。
另外,第一控制件31和第二控制件32可以分别与不同零部件电连接,从而可以实现对不同零部件的控制。例如:第一控制件31可以与第一零部件电连接,第二控制件32可以与第二零部件电连接,这样,当第一控制件31处于开启状态时,可以控制第一零部件开启;第二控制件32处于开启状态时,可以控制第二零部件开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控制件31和第二控制件32可以分别通过电子设备的处理器与不同零部件电连接。
另外,当第一控制件31处于开启状态时,则电子设备执行第一功能,当第二控制件32处于开启状态时,则电子设备执行第二功能;当第一控制件31和第二控制件32同时与被驱动组件20接触(即第一控制件31和第二控制件32同时处于开启状态或者关闭状态)时,电子设备还可以执行第三功能。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控制件32,这样,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控制件31和第二控制件32实现对不同零部件的控制,从而使得控制更加方便和更加灵活。
当然,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当所述被驱动组件2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控制件32也可以处于第四状态;当所述被驱动组件2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控制件32处于第三状态。本发明实施方式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差别在于:在第一位置时,第二控制件32的状态刚好与上个实施方式中第二控制件32的状态相反,在第二位置时,第二控制件32的状态也刚好与上个实施方式中第二控制件32的状态相反。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与上个实施方式具有同样的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控制件31和所述第二控制件32均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0内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控制件31和所述第二控制件32分别朝向所述被驱动组件20的相对两侧壁设置;
当所述第一控制件31和所述第二控制件32均位于所述被驱动组件20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控制件31和所述第二控制件32分别位于所述被驱动组件20的相对两侧壁上。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第一控制件31和第二控制件32分别朝向被驱动组件20的相对两侧壁设置,或者,第一控制件31和第二控制件32分别位于被驱动组件20的相对两侧壁上,这样,将第一控制件31和第二控制件32分散设置,从而减少了第一控制件31和第二控制件32之间相互干扰现象的发生。
其中,第一壳体10也可以被称作为中框。另外,第一控制件31的具体类型在此不作限定,第一控制件31可以为压力按键、金属弹片、光学传感器、电容或者电感等。例如:第一控制件31可以为电源键,当然,第一控制件31也可以为截屏键。另外,第一控制件31还可以为音量调节控制键。
例如,当第一控制件31为电源键时,且被驱动组件20处于第一位置时,此时第一控制件31若处于开启状态(即第一状态为开启状态),则被驱动组件20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控制件31即处于关闭状态(即第二状态为关闭状态);当被驱动组件20处于第一位置时,此时第一控制件31若处于关闭状态(即第一状态为关闭状态),则被驱动组件20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控制件31即处于开启状态(即第二状态为开启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控制件31可以与电子设备的处理器电连接,例如:第一控制件31可以与处理器的通用输入输出口(General Purpose Input Output,GPIO)电连接。
其中,被驱动组件20可以与容置孔11的形状适配,例如:容置孔11可以为矩形孔,则被驱动组件20的形状也可以为矩形;容置孔11可以为圆形孔,则被驱动组件20的形状也可以为圆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上可以只设置一个容置孔11,而第一控制件31可以设置在被驱动组件20上或者电子设备的第一壳体10内,这样,从而减少了电子设备上开设的容置孔11的数量,进而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整体强度和外观一体性。
当然,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当所述被驱动组件2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控制件31也可以处于第二状态;当所述被驱动组件2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控制件31处于第一状态。本发明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差别在于:在第一位置时,第一控制件31的状态刚好与上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控制件31的状态相反,在第二位置时,第一控制件31的状态也刚好与上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控制件31的状态相反。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与上个实施例具有同样的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件31为距离传感器;
在所述第一控制件31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0之内的情况下,当所述被驱动组件2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被驱动组件20的侧壁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当所述被驱动组件2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被驱动组件20的侧壁的距离为第二距离;
在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被驱动组件20的侧壁上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壳体10内与所述被驱动组件20的侧壁相对设置有检测部50,当所述被驱动组件2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检测部50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当所述被驱动组件2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检测部50的距离为第二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不相同。
其中,距离传感器的具体类型在此不做限定,例如:距离传感器可以为光学传感器,或者声波传感器。
其中,当第一控制件31设置于第一壳体10内的情况下,第一距离可以大于第二距离;当然,第一距离也可以小于第二距离。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之间的大小关系可以根据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第一控制件31的位置来确定。例如:当第一控制件31朝向被驱动组件20的侧壁设置,且靠近第一壳体10的左侧壁,且第一位置靠近第一壳体10的左侧壁,第二位置靠近第一壳体10的右侧壁,则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相应的,当第一位置靠近第一壳体10的右侧壁,第二位置靠近第一壳体10的左侧壁,则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
例如:参见图3和图4,图3表示第一控制件31设置于被驱动组件20的侧壁上,且被驱动组件20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表示第一控制件31设置于被驱动组件20的侧壁上,且被驱动组件20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中的A表示第一距离,图4中的B表示第二距离。需要说明的是,图3和图4中第一控制件31与检测部50之间的距离指的是,第一控制件31与检测部50的中心位置之间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控制件31朝向被驱动组件20的侧面设置时,则只需要将图3和图4中的检测部50替换成第一控制件31即可,相应的,被驱动组件20的侧面上也不需要设置第一控制件31。
其中,检测部50的具体类型在此不做限定,例如:检测部50可以为反射板,用于反射距离传感器发送的检测信号;当然,检测部50还可以为固定于第一壳体10内的安装底座,该安装底座可以用于安装固定特定部件,该特定部件例如可以为传感器。
另外,当特定部件为传感器时,则该传感器可以用于接收距离传感器发送的检测信号,并向距离传感器发送针对检测信号的反馈信号,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对被驱动组件20位置进行检测的准确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控制件31为距离传感器,当距离传感器位于第一壳体10内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距离传感器检测与被驱动组件20之间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不同控制第一控制件31处于不同的状态;当距离传感器设置于被驱动组件20上的情况下,可以检测位于第一壳体10内的检测部与距离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不同控制第一控制件31处于不同的状态。这样,可以根据第一控制件31设置位置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检测方式,提高了检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可选的,参见图1和图2,在所述第一控制件31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0内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0之内的安装底座33,所述安装底座33与所述被驱动组件20的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控制件31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33朝向所述被驱动组件20的侧壁的表面上。
其中,安装底座33的具体类型在此不做限定,例如:安装底座33的外形可以为圆形或者矩形;安装底座33可以采用金属或者塑料材料制成。
需要说明的是,参见图1和图2,第二控制件32也可以设置于安装底座33朝向被驱动组件20的侧壁的表面上。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电子设备还包括固定设置于第一壳体10之内的安装底座33,且第一控制件31设置于安装底座33朝向被驱动组件20的侧壁的表面上,从而加强了对第一控制件31的固定效果。
可选的,参见图1,所述被驱动组件20包括第二壳体21和滑动部22,所述滑动部22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21之上,在所述被驱动组件20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0之内的情况下,所述滑动部22至少部分显露于所述第一壳体10。
其中,滑动部22和第二壳体21之间可以固定连接,例如:可以通过胶水进行粘接。当然,滑动部22和第二壳体21之间也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
另外,滑动部22上也可以设置有用于提示第一控制件的提示标识,该提示标识可以采用丝印工艺制得;例如:当第一控制件31为电源键时,则提示标识可以为电源标识的图案。
当然,滑动部22上还可以设置另外的控制按键,例如:音量调节按键或者截屏按键等,这样,可以使得电子设备的使用更加方便。
另外,被驱动组件20还可以包括功能器件23,功能器件23可以嵌设于第二支架21上。功能器件23的具体类型在此不做限定,例如:功能器件23可以为摄像头模组、补光灯、受话器或者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等。优选的,功能器件23为摄像头模组。这样,可以无需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开设用于放置摄像头模组的收容孔,从而增大了显示屏上用于显示的面积,增大了电子设备的屏占比。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被驱动组件20上包括滑动部22,且在被驱动组件20位于第一壳体10之内的情况下,滑动部22至少部分显露于第一壳体10。这样,用户可以直接识别滑动部22所在的位置,从而快速的识别出第二支架21以及功能器件23所在的位置。另外,设置有滑动部22,避免了第二支架21和功能器件23直接与外界接触,从而对第二支架21和功能器件23起到保护作用。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控制件31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0内的情况下,所述被驱动组件20的侧壁朝向所述第一控制件3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接触部,当所述被驱动组件2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一控制件31不接触;当所述被驱动组件2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一控制件31接触。
其中,第一接触部的类型在此不做限定,例如:第一接触部可以为凸台或者矩形块等,当第一接触部为凸台时,凸台的硬度可以大于被驱动组件20的硬度,例如:被驱动组件20中的第二支架21可以采用塑料材料制成,而凸台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设置第一接触部专门用于与第一控制件31接触,避免被驱动组件20直接与第一控制件31抵接造成被驱动组件20或者第一控制件31被损害的现象的发生,同时可以设置第一接触部的硬度大于被驱动组件20的第二支架21的硬度,从而可以使得第一接触部与第一控制件31的接触更牢固,接触效果更好。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控制件31设置于所述被驱动组件20的侧壁上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壳体10内与所述第一控制件31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接触部;
当所述被驱动组件2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第一控制件31不接触;当所述被驱动组件2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第一控制件31接触;或者,
当所述被驱动组件2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第一控制件31接触;当所述被驱动组件2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第一控制件31不接触。
其中,第二接触部可以参见上个实施例中第一接触部的相关表述,并可以具有与第一接触部相同的结构和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设置第二接触部专门用于与第一控制件31接触,使得与第一控制件31之间的接触更加充分,从而增强了与第一控制件31之间的接触效果。
可选的,参见图1和图2,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弹性件24,在所述被驱动组件20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0之内的情况下,所述弹性件24设置于所述滑动部22与所述容置孔11的内壁之间。
其中,弹性件24的具体材料在此不做限定,例如:弹性件24可以为橡胶或者弹簧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被驱动组件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时,弹性件24可以设置于滑动部22与容置孔11的内壁之间,这样,可以减小被驱动组件20对容置孔11内壁的冲击力,从而对被驱动组件20和容置孔11内壁起到保护作用。
可选的,所述弹性件24为环状弹性件,所述环状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滑动部22上。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弹性件24为环状弹性件,这样,使得环状弹性件与容置孔11内壁的接触更加充分,从而使得保护效果更好,另外,也使得环状弹性件与滑动部22之间的固定效果更好。同时,由于弹性件24的存在,还可以起到防水防尘的效果。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弹性件24还可以嵌设于容置孔11的内壁上,当被驱动组件20转动时,弹性件24可以与滑动部22或者被驱动组件20中的第二支架21弹性接触,这样,也可以减少被驱动组件20对容置孔11内壁的冲击力,从而进一步加强对容置孔11内壁的保护效果。
可选的,参见图1和图2,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驱动机构40和传动件41,所述驱动机构40通过所述传动件41驱动所述被驱动组件20沿所述容置孔11回缩至所述第一壳体10之内或至少部分伸出于所述第一壳体10之外。
其中,驱动机构40可以为电机,而传动件41可以包括丝杠411和电机支架412,电机与丝杠411转动连接,电机支架412套设于丝杠411上,且可以沿着丝杠411滑动。电机可以带动丝杠411转动,进而带动电机支架412沿着丝杠411滑动,而电机支架412可以与被驱动组件20固定连接,这样,可以带动被驱动组件20沿容置孔11滑动。
当然,电机支架412与被驱动组件20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弹簧413以及弹簧支架414,这样,可以增强被驱动组件20的避震效果,增强对被驱动组件20的保护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弹簧413可以在电机转动时,通过电机支架412传递的电机产生的驱动力驱动被驱动组件20沿容置孔11伸出于第一壳体10外或者回缩至第一壳体10内;弹簧支架414用来支撑弹簧413;电机负责转动产生驱动被驱动组件20沿容置孔11伸出于第一壳体10外或者回缩至第一壳体10内的驱动力;电机支架412负责传递电机的驱动力到弹簧413。
另外,电子设备中还可以设置用于限制传动件40位置的限位件43,当被驱动组件20回缩至第一壳体10后,传动件40可以与限位件43接触,这样,可以阻止被驱动组件20继续回缩,既达到限位作用,同时还起到定位作用。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驱动机构40和传动件41,驱动机构40和传动件41用于驱动被驱动组件20运动,这样,由于设置有专门的驱动机构40和传动件41,从而增强了对被驱动组件20的驱动效果。
可选的,参见图1和图2,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转轴42,所述被驱动组件20通过所述转轴42与所述传动件41转动连接,所述被驱动组件20围绕所述转轴42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被驱动组件20缩回后弹簧支架414被限位件43限制不能再往下运动,此时由于弹性件24(硅胶套)的弹力存在,自然状态下被驱动组件20处于平衡状态,此时若往一侧施加压力被驱动组件20可以克服硅胶套弹力绕着底部转轴42向施加压力这一侧倾斜,从而使得被驱动组件20与这一侧的控制件(例如第一控制件31)接触,将与该控制件电连接的处理器上的输入输出口(General Purpose Input Output,GPIO)的电平拉低,使得该控制件处于相应状态,电子设备执行与该状态对应的操作。松开后,由于硅胶套恢复弹力,被驱动组件20又恢复平衡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被驱动组件20通过转轴42与传动件41转动连接,这样,当被驱动组件20回缩至第一壳体10内的情况下,被驱动组件20还可以在外力的作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这样,减小了被驱动组件20转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从而使得被驱动组件20的转动更加方便。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电子设备还包括铰链,被驱动组件20通过铰链与传动件41转动连接,所述被驱动组件20围绕所述铰链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作为另外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电子设备还包括轴承,被驱动组件20通过轴承与传动件41转动连接,所述被驱动组件20围绕所述轴承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这样,通过铰链和轴承两种转动连接方式,均可以实现被驱动组件20与传动件41的转动连接,从而使得被驱动组件20转动更加方便。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被驱动组件和第一控制件,所述第一控制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或所述被驱动组件上,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容置孔,所述被驱动组件可沿所述容置孔回缩至所述第一壳体之内或至少部分伸出于所述壳体之外;
在所述第一控制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一控制件朝向所述被驱动组件的侧壁设置,在所述被驱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之内的情况下,所述被驱动组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当所述被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控制件处于第一状态;当所述被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控制件处于第二状态;
在所述第一控制件设置于所述被驱动组件的侧壁,且所述被驱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之内的情况下,所述被驱动组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当所述被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控制件处于第一状态;当所述被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控制件处于第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件为距离传感器;
在所述第一控制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之内的情况下,当所述被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被驱动组件的侧壁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当所述被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被驱动组件的侧壁的距离为第二距离;
在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被驱动组件的侧壁上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壳体内与所述被驱动组件的侧壁相对设置有检测部,当所述被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检测部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当所述被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检测部的距离为第二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不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之内的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与所述被驱动组件的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控制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朝向所述被驱动组件的侧壁的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被驱动组件包括第二壳体和滑动部,所述滑动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之上,在所述被驱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之内的情况下,所述滑动部至少部分显露于所述第一壳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情况下,所述被驱动组件的侧壁朝向所述第一控制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接触部,当所述被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一控制件不接触;当所述被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一控制件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件设置于所述被驱动组件的侧壁上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壳体内与所述第一控制件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接触部;
当所述被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第一控制件不接触;当所述被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第一控制件接触;或者,
当所述被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第一控制件接触;当所述被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第一控制件不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控制件,所述第二控制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或所述被驱动组件上;
当所述被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控制件处于第三状态;当所述被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控制件处于第四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控制件和所述第二控制件均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控制件和所述第二控制件分别朝向所述被驱动组件的相对两侧壁设置;
当所述第一控制件和所述第二控制件均位于所述被驱动组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控制件和所述第二控制件分别位于所述被驱动组件的相对两侧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弹性件,在所述被驱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之内的情况下,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容置孔的内壁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环状弹性件,所述环状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滑动部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驱动机构和传动件,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传动件驱动所述被驱动组件沿所述容置孔回缩至所述第一壳体之内或至少部分伸出于所述第一壳体之外。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转轴,所述被驱动组件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传动件转动连接,所述被驱动组件围绕所述转轴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CN201911050916.7A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电子设备 Active CN1107089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50916.7A CN110708900B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电子设备
PCT/CN2020/123897 WO2021083116A1 (zh) 2019-10-31 2020-10-27 电子设备
EP20882722.0A EP4054298A4 (en) 2019-10-31 2020-10-27 ELECTRONIC DEVICE
US17/727,689 US20220248547A1 (en) 2019-10-31 2022-04-22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50916.7A CN110708900B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08900A true CN110708900A (zh) 2020-01-17
CN110708900B CN110708900B (zh) 2021-07-27

Family

ID=69204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50916.7A Active CN110708900B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48547A1 (zh)
EP (1) EP4054298A4 (zh)
CN (1) CN110708900B (zh)
WO (1) WO202108311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83115A1 (zh) * 2019-10-31 2021-05-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21083116A1 (zh) * 2019-10-31 2021-05-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61616A (zh) * 2015-09-23 2018-03-30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按键机构
CN207530918U (zh) * 2017-10-30 2018-06-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8600464A (zh) * 2018-06-19 2018-09-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功能模组控制方法
CN108696679A (zh) * 2018-03-30 2018-10-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9788683A (zh) * 2019-01-31 2019-05-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19150960A1 (ja) * 2018-02-02 2019-08-08 Nissha株式会社 筐体兼用スイッチ及び入力装置
CN110138896A (zh) * 2018-02-09 2019-08-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10248007A (zh) * 2019-06-28 2019-09-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功能组件的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O20025188L (no) * 2002-04-22 2003-10-23 Ziad Badarneh Anordning ved elektroniske apparater og utstyr
CN106856516A (zh) * 2015-12-09 2017-06-1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子设备
CN105827773B (zh) * 2016-03-31 2018-08-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与相机模块集成的快捷按键
WO2018085079A1 (en) * 2016-11-04 2018-05-11 Obalon Therapeutics, Inc. Pressure control system for intragastric device
CN110307775A (zh) * 2018-03-20 2019-10-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滑出组件的位置检测方法、检测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08491345A (zh) * 2018-03-29 2018-09-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与其匹配的输入设备
CN109005264A (zh) * 2018-08-30 2018-12-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10764568B (zh) * 2019-10-31 2022-11-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0797710B (zh) * 2019-10-31 2021-08-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0708900B (zh) * 2019-10-31 2021-07-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0825168B (zh) * 2019-10-31 2021-07-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和控制件控制方法
CN110727210A (zh) * 2019-10-31 2020-01-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1314522B (zh) * 2020-03-23 2021-06-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61616A (zh) * 2015-09-23 2018-03-30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按键机构
CN207530918U (zh) * 2017-10-30 2018-06-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19150960A1 (ja) * 2018-02-02 2019-08-08 Nissha株式会社 筐体兼用スイッチ及び入力装置
CN110138896A (zh) * 2018-02-09 2019-08-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8696679A (zh) * 2018-03-30 2018-10-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8600464A (zh) * 2018-06-19 2018-09-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功能模组控制方法
CN109788683A (zh) * 2019-01-31 2019-05-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0248007A (zh) * 2019-06-28 2019-09-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功能组件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83115A1 (zh) * 2019-10-31 2021-05-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21083116A1 (zh) * 2019-10-31 2021-05-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54298A4 (en) 2022-12-28
US20220248547A1 (en) 2022-08-04
CN110708900B (zh) 2021-07-27
WO2021083116A1 (zh) 2021-05-06
EP4054298A1 (en) 2022-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08900B (zh) 一种电子设备
EP2778829B1 (en) Docking apparatus of electronic apparatus
EP3484131B1 (en) Camera device of a mobile terminal
CN103025107A (zh) 电子设备
JP5057718B2 (ja) カメラを有する携帯端末機
CN110764568B (zh) 一种电子设备
US20180284841A1 (en) Layered accessory case for electronic device and cradling device thereof
CN110825168B (zh) 一种电子设备和控制件控制方法
CN110727210A (zh) 一种电子设备
US2011031426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JP3158304U (ja) 力覚センサのシングルバスラインモジュール及び圧力検知式のタッチスクリーン
CN111638638A (zh) 腕戴式装置
CN110797710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2689038B (zh) 电子装置的装饰组件和电子装置
JP2017103407A (ja) 電子装置
JP4771966B2 (ja) 携帯端末装置
CN219372070U (zh) 美容仪充电底座及美容仪充电系统
KR102086718B1 (ko) 멀티기능을 구비한 전자기기의 보호 장치
CN110995897A (zh) 电子设备
KR20140026106A (ko) 키 결합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휴대단말
US20110172011A1 (en) Game drum having micro electrical mechanical system pressure sensing module
US8242743B2 (en) Mouse with battery chamber and battery charging circuit
CN109962995B (zh) 功能组件、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5904098A (zh) 一种触控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6790837B (zh) 终端、壳体组件及壳体组件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