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03611B - 基于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微陀螺传感器终端滑模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微陀螺传感器终端滑模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03611B
CN110703611B CN201911130987.8A CN201911130987A CN110703611B CN 110703611 B CN110703611 B CN 110703611B CN 201911130987 A CN201911130987 A CN 201911130987A CN 110703611 B CN110703611 B CN 1107036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mode
neural network
terminal sliding
fuzzy neura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3098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03611A (zh
Inventor
王哲
费峻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Campus of Hoha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Campus of Hoha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Campus of Hoha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Campus of Hoha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113098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036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036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36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036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36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3/00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 G05B13/02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 G05B13/04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 G05B13/042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in which a parameter or coefficient is automatically adjusted to optimise the perform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Feedback Control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陀螺仪系统的新型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终端滑模控制系统,本发明采用的终端滑模控制在滑动超平面的设计中加入了非线性函数,使系统状态能够用更快的速度收敛至平衡点,从而加快了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并且用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输出代替终端滑模控制器中的不确定项,使系统的鲁棒性更强。

Description

基于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微陀螺传感器终端滑模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陀螺仪的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微陀螺传感器终端滑模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微型陀螺仪是一种在惯性导航和惯性制导系统经常被用到的基本测量元件。微陀螺因其具备体积小、成本低、可靠性高的优势而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航海和陆地车辆的导航与定位及油田勘探开发等军事、民用领域中。但是微陀螺仪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一定误差,另外其原件特性容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这些因素都会降低陀螺仪系统灵敏度和精度。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微陀螺仪虽然在结构设计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由于环境干扰和制造误差的限制,微陀螺仪的发展难以取得质的飞跃。
目前普遍采用的微陀螺仪控制系统需要解决驱动轴振荡幅值和频率的稳定控制问题及两轴频率的匹配问题,但是传统方法往往存在抗扰性差、灵活性低、调试复杂的缺点,另外在传统控制过程中,微陀螺的实际阻尼系数、刚度系数等参数往往无法准确获取。这些缺陷使得传统微陀螺仪控制方法难以应用在高精度场合。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微陀螺仪控制精度,提高控制系统的抗扰性,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新型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微陀螺传感器终端滑模控制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基于新型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微陀螺传感器终端滑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系统无量纲动力学方程构建模块、终端滑模面函数构建模块、终端滑膜控制率确定模块、递归模糊神经网络建立模块、稳定性判断模块、系统控制率确定模块以及系统控制模块;
所述系统无量纲动力学方程构建模块,用于构建微陀螺仪的无量纲动力学方程;
所述终端滑模面函数构建模块,用于基于系统无量纲动力学方程构建模块确定所述无量纲动力学方程,根据定义的跟踪误差设计微陀螺仪系统的终端滑模面函数;
所述终端滑膜控制率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终端滑模面函数构建模块构建的所述终端滑模面函数确定包括系统不确定参数的终端滑模控制率;
所述递归模糊神经网络建立模块,用于构建递归模糊神经网络,并用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输出逼近系统终端滑模控制率中的不确定参数;
系统控制率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稳定性判断模块的判定结果及所述递归模糊神经网络建立模块的输出结果,确定最终系统控制率;
所述稳定性判断模块,用于验证所述基于终端滑模率的控制系统的渐进稳定性以及验证最终系统控制率的渐进稳定性;
所述系统控制模块,用于利用最终系统控制率对微陀螺仪系统跟踪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滑模面函数构建模块构建的终端滑模面函数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031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032
β、p和q均为滑模面参数,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033
为跟踪误差e的导数,β是一个常数,p,q均为正奇数,且满足0<q<p。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滑膜控制率确定模块确定的终端滑模控制率的表达式如下: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034
其中qm是陀螺仪系统驱动模态和感应模态期望信号构成的矩阵,f(q,t)是陀螺仪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参数项,β、p和q均为滑模面设计的参数,L是外界干扰d(t)的上界值,η、η′>0为指数趋近率中增益常数,s是终端滑模面函数。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无量纲动力学方程构建模块构建的微陀螺仪无量纲动力学方程为: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035
其中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036
为状态矩阵,矩阵元素x,y分别为驱动轴和感应轴的期望信号,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037
是q的一阶导数,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038
是q的二阶导数,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039
为控制率矩阵,矩阵元素ux是x轴输入的控制信号,uy是y轴输入的控制信号,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041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042
为微陀螺仪参数矩阵,Ωz为Z轴检测到从外界输入的角速度,dxx和wxx是驱动轴无量纲化后的的阻尼系数、弹簧系数,dyy和wyy是感应轴无量纲化后的的阻尼系数、弹簧系数,dxy wxy是因为制造误差引起的耦合阻尼系数和弹簧系数,d(t)为外界干扰量。
再进一步地,输入在陀螺仪驱动模态和检测模态(即驱动轴和感应轴)的期望信号为:
x=A1 sin(ω1t),
y=A2 sin(ω2t),
其中A1、A2分别是驱动模态和感应模态期望信号的幅值,ω1、ω2分别是驱动模态和感应模态期望信号的角速度,t是施加控制器作用的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递归模糊神经网络建立模块用于逼近不确定项的新型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结构由输入层、模糊化层和输出层三层构成,其中输出层与输入层之间嵌入内外双层反馈环连接。
再进一步地,所述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系统函数的输入参数包括最优权值W*,最优中心向量c*,最优基宽b*,最优内层反馈增益r*和最优外层反馈增益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043
所述递归模糊神经网络输出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044
其中,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045
是递归模糊神经网络参数构成的矩阵,ε为映射误差。W*代表最优权值矩阵,W*T是W*的转置矩阵,c*代表最优中心向量矩阵,b*代表最优基宽矩阵,r*代表最优内层反馈增益矩阵,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051
代表最优外层反馈增益矩阵
进一步地,所述递归模糊神经网络建立模块中用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输出代替终端滑模控制率中的不确定参数项,得到最终控制率为: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052
其中qm是陀螺仪系统驱动模态和感应模态期望信号构成的矩阵,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053
是期望信号的二阶导数构成的矩阵,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054
是递归模糊神经网络通过预测陀螺仪系统不确定参数项得到的输出,β、p和q均为滑模面设计的参数,L是外界干扰d(t)的上界值,η、η′>0为指数趋近率中增益常数,s是终端滑模面函数,sat(s)为饱和函数。
再进一步地,饱和函数为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055
其中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056
δ为边界层厚度。
基于终端滑模面设计的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五个全调节参数的自适应率分别为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057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058
其中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059
是网络权值真实值和预测值间偏差的导数,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0510
是中心向量真实值和预测值间偏差的导数,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0511
是基宽真实值和预测之间偏差的导数,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061
是内层增益真实值和预测值之间偏差的导数,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062
是外层增益真实值和预测值间偏差的导数,·T表示矩阵·的转置,S是终端滑模面函数,η1是权值自适应增益,η2是中心向量自适应增益,η3是基宽自适应增益,η4是内层增益自适应增益,η5是外层增益自适应增益。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063
网络模糊化层输出,lc、lb、lr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064
分别是网络模糊化层输出对网络中心向量、基宽、内层增益及外层增益的微分。
进一步地,稳定性判断模块定义Lyapunov函数为: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065
其中S是终端滑模面函数,η1是权值自适应增益,η2是中心向量自适应增益,η3是基宽自适应增益,η4是内层增益自适应增益,η5是外层增益自适应增益;tr(·)是矩阵的迹,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066
是网络权值真实值和预测值间的偏差,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067
是中心向量真实值和预测值间的偏差,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068
是基宽真实值和预测之间的偏差,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069
是内层增益真实值和预测值之间的偏差,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0610
是外层增益真实值和预测值间的偏差,·T是矩阵的转置。
对V2进行求导,并将控制率和自适应率代入,得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0611
根据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原理,状态轨迹在有限时间内能够到达滑模面,并保持在滑模面上运动。所以系统在有干扰存在情况下仍是稳定的。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本发明能够适应微陀螺仪在工作过程中参数的变化,实时调节驱动电路输出,使得输出信号能够跟踪输入的期望信号,使得微陀螺仪驱动电路在工作过程能保证驱动频率和自身谐振频率保持一致,并且能维持驱动振动幅度的稳定,从而为检测电路的幅度检波提供参考信号。
以非线性终端滑模代替线性滑模,使系统状态能够用更快的速度收敛至平衡点,从而加快了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并且用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输出代替终端滑模控制器中的不确定项,使系统的鲁棒性更强。
在传统模糊神经网络结构中加入了内外层信号反馈回路,使得模糊神经网络能够存储更多的信息,对微陀螺系统不确定参数预测估计的精度更高。,将终端滑模控制与新型递归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相结合,削弱了不确定参数和外界干扰对系统稳定性影响。并且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设计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律和终端滑模控制率,证明了所设计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例中微陀螺仪系统简化的空间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例中微陀螺仪系统的新型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终端滑模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例中新型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例中数值仿真实验微陀螺X轴位置跟踪曲线和速度跟踪曲线;
图5为本发明实例中数值仿真实验微陀螺Y轴位置跟踪曲线和速度跟踪曲线;
图6为本发明实例中数值仿真实验微陀螺仪系统X轴Y轴的滑模函数曲线;
图7为本发明实例中数值仿真实验驱动轴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基宽曲线;
图8为本发明实例中数值仿真实验驱动轴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中心向量曲线;
图9为本发明实例中数值仿真实验驱动轴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内层增益曲线;
图10为本发明实例中数值仿真实验驱动轴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外层增益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基于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微陀螺传感器终端滑模控制系统,包括:系统无量纲动力学方程构建模块、终端滑模面函数构建模块、终端滑膜控制率确定模块、递归模糊神经网络建立模块、稳定性判断模块、系统控制率确定模块以及系统控制模块;
一.系统无量纲动力学方程构建模块构建微陀螺仪的数学模型:
微陀螺仪通常由被弹性材料支撑悬挂的质量块,静电驱动装置和感测装置三部分组成。可以将其简化为如图1所示的一个由质量块和弹簧构成的有阻尼振荡系统,根据哥氏效应,当质量块m在周期性静电力的驱动作用下做简谐运动时,如果z轴检测到由角速度Ω输入,质量块会在Y轴发生振动。考虑到微陀螺仪z轴方向上的角速度会产生X轴和Y轴之间的动态耦合,将角速度Ω分解到x、y、z三个坐标轴方向,大小分别为Ωx、Ωy、Ωz,控制器输出分解到X轴、Y轴方向,大小分别为ux、uy,微陀螺仪的X轴、Y轴运动方程可写为: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091
式(1.01)中,m是质量块的质量,x,y为质量块在驱动轴和感测轴两轴的位移向量,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092
是x、y的一阶导数,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093
是x、y的二阶导数,dx,dy表示阻尼坐标系下x,y两轴的阻尼系数,kx,ky分别是在弹性坐标系下x,y两轴的弹簧系数,ux,uy表示x,y两轴的控制输入,Ωz表示微陀螺仪工作环境中的角速度,Ωx、Ωy是分解到X轴Y轴的角速度,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094
是科里奥利力。
实际加工制造过程中,因为微机械陀螺仪的结构并不完全对称,弹性坐标系和实际几何坐标系并不完全重合,阻尼坐标系和几何坐标系也不能完全重合,同时X轴和Y轴之间会有附加动态耦合,通常这会导致即使在没有角速度输入的情况下,系统也会有误差角速度输出。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微机械陀螺仪的微分方程重新写为: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095
式中,kxx和kyy是将弹性坐标系下的弹性系数投影到几何坐标系得到的x轴y轴弹性系数,dxx和dyy是将阻尼坐标系下的阻尼系数投影到几何坐标系得到的x轴y轴阻尼系数,kxy,dxy是耦合弹簧系数和耦合阻尼系数。
如果直接用式(1.02)表示的微陀螺仪模型,在进行数值仿真时不仅要考虑考虑数值大小,还要顾及各物理量单位的一致性,增加了控制器的设计难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构造无量纲化模型。
将式(1.02)的两侧同除以质量块的质量m,再同时除以一个参考长度q0,谐振频率ω0的平方ω0 2,得到无量纲化模型如下: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01
式(1.03)变量的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02
因为无量纲模型所有变量均为去除量纲的纯数值模型,所以在设计控制系统的过程无需再考虑数值单位对计算的影响,简化了控制系统的控制率的计算,为了进一步控制器的设计方便,将表达式(1.03)写成矩阵形式,得到如下表达式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03
其中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04
q为状态矩阵,矩阵元素x,y分别为驱动轴和感应轴的期望信号,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11
是q的一阶导数,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12
是q的二阶导数,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13
为控制率矩阵,矩阵元素ux是x轴输入的控制信号,uy是y轴输入的控制信号,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14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15
为微陀螺仪参数矩阵,Ωz为Z轴检测到从外界输入的角速度,dxx和wxx是驱动轴无量纲化后的阻尼系数、弹簧系数,dyy和wyy是感应轴无量纲化后的的阻尼系数、弹簧系数,dxy wxy是因为制造误差引起的耦合阻尼系数和弹簧系数。
考虑到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微陀螺仪会受到外界干扰的影响,式(1.05)可进一步写为: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16
其中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17
表示对陀螺仪参数的整合,d(t)表示外界干扰,满足|d(t)|≤L,L为外界干扰的上界。
其中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18
为状态矩阵,矩阵元素x,y分别为驱动轴和感应轴的期望信号,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19
是q的一阶导数,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110
是q的二阶导数,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111
为控制率矩阵,矩阵元素ux是x轴输入的控制信号,uy是y轴输入的控制信号,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112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113
为微陀螺仪参数矩阵,Ωz为Z轴检测到从外界输入的角速度,dxx和wxx分别是驱动轴无量纲化后的阻尼系数和弹簧系数,dyy和wyy分别是感应轴无量纲化后的的阻尼系数和弹簧系数,dxy和wxy分别是因为制造误差引起的耦合阻尼系数和弹簧系数,d(t)为外界干扰量,x和y是驱动轴和感应轴的输入期望信号。
二、终端滑模面函数构建模块,基于系统无量纲动力学方程构建模块确定所述无量纲动力学方程,根据定义的跟踪误差设计微陀螺仪系统的终端滑模面函数;微陀螺仪的新型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终端滑模控制系统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
定义跟踪误差e为:
e=qm-q (2.01)
qm是陀螺仪系统驱动模态和感应模态期望信号构成的矩阵,q为滑模面参数;
定义终端滑模面设计为: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21
式中,β>0是滑模面常数,p和q为正奇数,且p>q。
三、终端滑膜控制率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终端滑模面函数构建模块构建的所述终端滑模面函数确定包括系统不确定参数的终端滑模控制率;
对滑模面函数求导: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22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23
的表达式(1.07)带入滑模面导数: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24
采用指数趋近率,设计微陀螺仪的终端滑模控制率设计为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31
其中qm是陀螺仪系统驱动模态和感应模态期望信号构成的矩阵,f(q,t)是陀螺仪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参数项,β、p和q均为滑模面设计的参数,L是外界干扰d(t)的上界值,η、η′>0为指数趋近率增益常数。ηsat(s)+η′s为指数趋近率项,当系统尚未运动到滑模面时,s很大,η′s项使系统保持较大的趋近滑模面的速度,当系统运动到滑模面时,s很小,ηsat(s)保证系统的运动始终保持在滑模面上下两侧。η、η′>0为指数趋近率增益常数,sat(s)为饱和函数,因为sat(s)函数是关于连续函数,所以使用sat(s)代替普通滑模控制率中的符号函数sign(s)可以有效改善滑模控制的不连续的缺陷。
将控制率U带入式(2.04)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32
四、递归模糊神经网络建立模块,用于构建递归模糊神经网络,并用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输出逼近系统终端滑模控制率中的不确定参数;
微陀螺仪的新型递归模糊神经网络自适应率设计见图3,图3是本文所建的新型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结构图,从结构来看是一种嵌入双闭环动态反馈连接的三层模糊神经网络。其中第一层是输入层,由信号接收节点组成,在传统模糊神经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引入外层反馈闭环,输入层的神经元能够接收到输出层神经元反馈回来的模糊神经网络的输出信号;第二层为模糊化层,这一层的神经元主要负责隶属度函数的计算,同时经过内层反馈网络会将上一步的信号反馈到本层神经元,使得参数具备递归能力;第三层为输出层,本层网络对模糊层传输的信号完成计算,输出的外层信号实时通过外层反馈回路反向传播到输入层神经元。内外双层反馈环的设计使得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相比普通神经网络能储存更多信息,从而对非线性项的预测精度更高。
将不确定项f(q,t)用最优权值W*,最优中心向量c*,最优基宽b*,最优内层反馈增益r*和最优外层反馈增益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41
逼近,表达式为Γ(q,t)=W*Tl*+ε (3.01)
其中,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42
ε为映射误差,它是一个很小的正数。
使用新型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输出对未知函数Γ(q,t)进行预测估计,输出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43
其中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44
表示通过参数学习得到的模糊神经网络权值的估计值,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45
表示对递归模糊神经网络参数的估计值,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46
将参数估计值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47
和参数值l*之间的误差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48
根据泰勒公式按导数项展开,得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49
Oh为高次项,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51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52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53
表达式(3.01)中的不确定项Γ(q,t)和递归模糊神经网络输出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54
之间的偏差为: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55
其中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56
为逼近误差。
五,系统控制率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递归模糊神经网络建立模块的输出结果,确定最终系统控制率;
用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输出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57
代替终端滑模控制率中的不确定项f(q,t),有效抑制了系统不确定项对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率带来的抖振,设计新的控制率为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58
六、稳定性判断模块,用于验证所述基于终端滑模率的控制系统的渐进稳定性以及验证最终系统控制率的渐进稳定性;
定义Lyapunov函数为: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61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62
其中S是终端滑模面函数,η1是权值自适应增益,η2是中心向量自适应增益,η3是基宽自适应增益,η4是内层增益自适应增益,η5是外层增益自适应增益;tr(·)是矩阵的迹,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63
是网络权值真实值和预测值间的偏差,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64
是中心向量真实值和预测值间的偏差,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65
是基宽真实值和预测之间的偏差,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66
是内层增益真实值和预测值之间的偏差,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67
是外层增益真实值和预测值间的偏差,·T是矩阵的转置。
对V2进行求导,并将加入递归模糊神经网络后的控制率(3.06)代入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68
的表达式,得到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69
将式(3.05)代入式(3.08),得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610
其中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611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612
网络模糊化层输出,lc、lb、lr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613
分别是网络模糊化层输出对网络中心向量、基宽、内层增益及外层增益的微分。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614
的泰勒展开代入上式得: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71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72
得权值的迭代算法如下: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73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74
得中心向量的迭代算法如下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75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76
得基宽的迭代算法如下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77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78
得内层增益的迭代算法如下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79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710
得外层增益的迭代算法如下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711
根据自适应率(311-3.15),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参数会在控制过程自动稳定到最佳值,与传统神经网络控制相比减少了工程设计者调节网络参数所需要的时间。
微陀螺仪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将参数的迭代算法(3.11)-(3.15)带入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81
的表达式: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82
假设ε0,Oho分别存在上界εE,OE,即|ε0|≤εE,|Oho|≤OE那么只要保证控制增益η≥ε0+Oh0,就能确保
Figure BDA0002278275500000183
由Lyapunov稳定性理论可知系统稳定,状态轨迹能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滑模面,即系统在有限时间内可以达到稳定状态。
七、系统控制模块,用于利用最终系统控制率对微陀螺仪系统跟踪控制。需要说明的是利用最终系统控制率对微陀螺仪系统跟踪控制,为本领域的公职常识,在此不赘述。
以下为具体实施例的数值仿真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本章提出的新型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终端滑模控制算法,在Matlab/Simulink平台对微陀螺仪控制系统进行数值仿真。采用的微陀螺仪质量、刚度、阻尼系数等参数如下:
m=1.8×10-7kg,dxx=1.8×10-6Ns/m,dyy=1.8×10-6Ns/m dxy=3.6×10-7Ns/m,kxx=63.955N/m,kyy=95.92N/m,kxy=12.779N/m
为了数值仿真时计算方便,要对微陀螺仪参数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假定在控制过程中输入加速度为Ωz=100rad/s,对于一般微机械陀螺仪,驱动轴和感应轴质量块的振动位移均为亚微米级别,振动频率在KHZ范围,所以参考位移选为q0=1μm,特征频率选为ω0=1kHz。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后的参数为:
ωx 2=355.3,ωy 2=532.9,ωxy=70.99,dxx=0.01
dyy=0.01,dxy=0.002,Ωz=0.1
在数值仿真过程中,被控对象的初始状态取[0 0 0 0],参考轨迹为xm=sin(4.17t),ym=1.2sin(5.11t),不确定和干扰总量选择为基于标准正态分布的白噪声信号d(t)=0.5randn(1,1)。仿真时间确定为60s。在仿真过程中,无论是X轴还是Y轴,新型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基宽,中心向量,内层反馈增益,外层反馈增益,权值都能够很快收敛到稳定值,表明新型递归模糊神经网络具有优异的自调整性和稳定性。系统的状态轨迹能在有限时间内快速收敛到原点,说明用非线性终端滑模代替线性滑模后,系统的响应速度很快。系统的稳态误差能保持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说明系统输出能够准确跟踪输入的期望信号,控制精度较高。
仿真结果如图4至图8所示。
图4和图5显示系统驱动轴和感应轴在有干扰存在的情况下,输出均能在有限时间内跟踪上期望信号的幅值和频率,说明设计的微陀螺仪系统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抗扰性。
图6显示施加控制作用后系统的状态轨迹能很快到达终端滑模面,并且始终保持在滑模面上下两侧运动,说明系统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图7、图8、图9和图10分别显示微陀螺仪驱动轴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基宽、中心向量、内层增益和外层增益均能在施加控制作用后从初始值迅速收敛到稳定值,说明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网络等参数具有一定的自调整性,大大减少了工程师在设计网络模型过程中调试参数所需要的时间,
本发明设计的新型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参数会根据所设计的自适应算法自动稳定到最佳值,与传统神经网络控制相比减少了参数训练时间,增强了网络结构通用性。本发明特点是将设计的新型递归模糊神经网络和终端滑模控制的优点相结合,参考Lyapunov稳定性理论设计了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自适应率和终端滑模的控制率,使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经过参数训练能准确预测估计系统不确定参数。同时在滑模控制率中加入指数趋近率,缩短了滑模面状态轨迹的收敛时间,用饱和函数sat(s)代替理想滑模控制中的符号函数sgn(s),降低了控制作用的抖振,减少了控制器不必要的机械损耗。
本发明经过测试能有效提高微陀螺适应环境变化的鲁棒性,并且能提高微陀螺仪控制系统的精度,所设计的控制方法使用方便,进一步扩展了微陀螺仪的应用范围。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3)

1.一种基于新型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微陀螺传感器终端滑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系统无量纲动力学方程构建模块、终端滑模面函数构建模块、终端滑模控制律确定模块、递归模糊神经网络建立模块、稳定性判断模块、系统控制律确定模块以及系统控制模块;
所述系统无量纲动力学方程构建模块,用于构建微陀螺仪的无量纲动力学方程;
所述终端滑模面函数构建模块,用于基于系统无量纲动力学方程构建模块确定的所述无量纲动力学方程,根据设定的跟踪误差设计微陀螺仪系统的终端滑模面函数;
所述终端滑模控制律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终端滑模面函数构建模块构建的所述终端滑模面函数确定包括系统不确定参数的终端滑模控制律;
所述递归模糊神经网络建立模块,用于构建递归模糊神经网络,并用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输出逼近系统终端滑模控制律中的不确定参数;
系统控制律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稳定性判断模块的判定结果及所述递归模糊神经网络建立模块的输出结果,确定最终系统控制律;
所述稳定性判断模块,用于验证所述控制系统的渐进稳定性以及验证最终系统控制律的渐进稳定性;
所述系统控制模块,用于利用最终系统控制律对微陀螺仪系统跟踪控制;
所述终端滑模面函数构建模块构建的终端滑模面函数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3568120110000021
Figure FDA0003568120110000022
β、p和q均为滑模面参数,
Figure FDA0003568120110000023
为跟踪误差e的导数,β是一个常数,p,q均为正奇数,且满足0<q<p;
所述终端滑模控制律确定模块确定的终端滑模控制律的表达式如下:
Figure FDA0003568120110000024
其中qm是陀螺仪系统驱动模态和感应模态期望信号构成的矩阵,f(q,t)是陀螺仪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参数项,
Figure FDA0003568120110000025
为跟踪误差e的导数,β、p和q均为滑模面设计的参数,L是外界干扰d(t)的上界值,η和η′为指数趋近律中增益常数,η>0,η′>0;s是终端滑模面函数,sat(s)为饱和函数;
所述递归模糊神经网络建立模块用于逼近不确定项的新型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结构由输入层、模糊化层和输出层三层构成,其中输出层与输入层之间嵌入内外双层反馈环连接;
所述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系统函数的输入参数包括最优权值W*,最优中心向量c*,最优基宽b*,最优内层反馈增益r*和最优外层反馈增益
Figure FDA0003568120110000026
所述递归模糊神经网络输出表达式为,
Γ(q,t)=W*Tl*
其中,q为滑模面参数,
Figure FDA0003568120110000027
ε为映射误差;
所述递归模糊神经网络建立模块中用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输出代替终端滑模控制律中的不确定参数项,得到最终控制律为:
Figure FDA0003568120110000031
其中qm是陀螺仪系统驱动模态和感应模态的期望信号构成的矩阵,
Figure FDA0003568120110000032
是期望信号的二阶导数构成的矩阵,
Figure FDA0003568120110000033
是递归模糊神经网络通过预测陀螺仪系统不确定参数项得到的输出,β、p和q均为滑模面设计的参数,L是外界干扰d(t)的上界值,η和η′为指数趋近律中增益常数,η>0,η′>0,s是终端滑模面函数,sat(s)为饱和函数;
饱和函数为
Figure FDA0003568120110000034
其中
Figure FDA0003568120110000035
δ为边界层厚度;
Lyapunov稳定性判据函数的表达式如下:
Figure FDA0003568120110000036
其中S是终端滑模面函数,η1是权值自适应增益,η2是中心向量自适应增益,η3是基宽自适应增益,η4是内层增益自适应增益,η5是外层增益自适应增益;tr(·)是矩阵的迹,
Figure FDA0003568120110000037
是网络权值真实值和预测值间的偏差,
Figure FDA0003568120110000038
是中心向量真实值和预测值间的偏差,
Figure FDA0003568120110000039
是基宽真实值和预测之间的偏差,
Figure FDA00035681201100000310
是内层增益真实值和预测值之间的偏差,
Figure FDA00035681201100000311
是外层增益真实值和预测值间的偏差,·T是矩阵的转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新型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微陀螺传感器终端滑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无量纲动力学方程构建模块构建的微陀螺仪无量纲动力学方程为:
Figure FDA0003568120110000041
其中
Figure FDA0003568120110000042
为状态矩阵,矩阵元素x,y分别为陀螺仪系统驱动模态和感应模态驱动轴和感应轴的期望信号,
Figure FDA0003568120110000043
是q的一阶导数,
Figure FDA0003568120110000044
是q的二阶导数,
Figure FDA0003568120110000045
为控制律矩阵,矩阵元素ux是x轴输入的控制信号,uy是y轴输入的控制信号,
Figure FDA0003568120110000046
Figure FDA0003568120110000047
为微陀螺仪参数矩阵,Ωz为Z轴检测到从外界输入的角速度,dxx和ωxx是驱动轴无量纲化后的阻尼系数、弹簧系数,dyy和ωyy是感应轴无量纲化后的阻尼系数、弹簧系数,dxy、ωxy是因为制造误差引起的耦合阻尼系数和弹簧系数,d(t)为外界干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新型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微陀螺传感器终端滑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输入在陀螺仪驱动模态和检测模态驱动轴和感应轴的期望信号为:
x=A1 sin(ω1t),
y=A2 sin(ω2t),
其中A1、A2分别是驱动模态和感应模态期望信号的幅值,ω1、ω2分别是驱动模态和感应模态期望信号的角速度,t是施加控制器作用的时间。
CN201911130987.8A 2019-11-19 2019-11-19 基于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微陀螺传感器终端滑模控制系统 Active CN1107036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30987.8A CN110703611B (zh) 2019-11-19 2019-11-19 基于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微陀螺传感器终端滑模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30987.8A CN110703611B (zh) 2019-11-19 2019-11-19 基于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微陀螺传感器终端滑模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03611A CN110703611A (zh) 2020-01-17
CN110703611B true CN110703611B (zh) 2022-05-10

Family

ID=69207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30987.8A Active CN110703611B (zh) 2019-11-19 2019-11-19 基于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微陀螺传感器终端滑模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036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1002B (zh) * 2020-09-15 2023-03-14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微陀螺仪双递归扰动模糊神经网络分数阶滑模控制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6409A (zh) * 2008-04-08 2008-09-03 哈尔滨工程大学 基于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水下潜器空间变结构控制方法
CN103616818A (zh) * 2013-11-14 2014-03-05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微陀螺仪的自适应模糊神经全局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法
CN104122794A (zh) * 2014-07-02 2014-10-29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微陀螺仪的自适应模糊神经补偿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方法
CN104730921A (zh) * 2015-01-13 2015-06-24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基于终端滑模的有源电力滤波器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方法
CN105223809A (zh) * 2015-07-10 2016-01-06 沈阳工业大学 H型平台的模糊神经网络补偿器的同步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0262237A (zh) * 2019-06-25 2019-09-20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基于双反馈模糊神经网络的微陀螺仪超扭曲滑模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6409A (zh) * 2008-04-08 2008-09-03 哈尔滨工程大学 基于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水下潜器空间变结构控制方法
CN103616818A (zh) * 2013-11-14 2014-03-05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微陀螺仪的自适应模糊神经全局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法
CN104122794A (zh) * 2014-07-02 2014-10-29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微陀螺仪的自适应模糊神经补偿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方法
CN104730921A (zh) * 2015-01-13 2015-06-24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基于终端滑模的有源电力滤波器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方法
CN105223809A (zh) * 2015-07-10 2016-01-06 沈阳工业大学 H型平台的模糊神经网络补偿器的同步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0262237A (zh) * 2019-06-25 2019-09-20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基于双反馈模糊神经网络的微陀螺仪超扭曲滑模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daptive Sliding Mode Control of Dynamic Systems Using Double Loop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Structure;Juntao Fei 等;《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20180430;第29卷(第4期);第1275-128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03611A (zh) 2020-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03610B (zh) 微陀螺仪的递归模糊神经网络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方法
CN105045097B (zh)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微陀螺仪反演全局滑模模糊控制方法
CN104281056B (zh) 基于神经网络上界学习的微陀螺仪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
CN103885339B (zh) 微陀螺仪的反演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方法
CN102914972B (zh) 基于模型整体逼近的微陀螺仪rbf网络自适应控制方法
CN107807527B (zh) 微陀螺仪增益可调的自适应超扭曲滑模控制方法
CN103279038B (zh) 基于t-s模糊模型的微陀螺仪滑模自适应控制方法
CN104049534B (zh) 微陀螺仪的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方法
CN110262237B (zh) 基于双反馈模糊神经网络的微陀螺仪超扭曲滑模控制方法
CN104155874B (zh) 微陀螺仪的反演自适应模糊动态滑模控制方法
CN109240083B (zh) 微陀螺仪系统的自适应模糊超扭曲滑模控制方法
CN104503246B (zh) 微陀螺仪系统的间接自适应神经网络滑模控制方法
CN112181002B (zh) 微陀螺仪双递归扰动模糊神经网络分数阶滑模控制方法
CN106338918B (zh) 一种微陀螺自适应动态面双神经网络控制方法
CN109062046A (zh)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微陀螺仪系统超扭曲滑模控制方法
CN107831660A (zh) 微陀螺仪自适应高阶超扭曲滑模控制方法
CN110389528B (zh) 基于扰动观测的数据驱动mems陀螺仪驱动控制方法
CN104267604B (zh) 微陀螺仪自适应神经网络全局滑模控制方法
CN103529701A (zh) 微陀螺仪的神经网络全局滑模控制方法
CN105278331A (zh) 一种微陀螺的鲁棒自适应神经网络h无穷控制方法
CN105487382B (zh) 基于动态面的微陀螺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方法
CN102411302A (zh) 基于直接自适应模糊控制的mems微陀螺仪控制方法
Zhang et al. Sliding mode control of MEMS gyroscopes using composite learning
CN103345154B (zh) 微陀螺仪系统的间接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方法
Lei et al. Adaptive neural 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 for MEMS gyroscope based on dynamic surface controll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