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01654B - 油烟机及集成灶 - Google Patents
油烟机及集成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701654B CN110701654B CN201911098897.5A CN201911098897A CN110701654B CN 110701654 B CN110701654 B CN 110701654B CN 201911098897 A CN201911098897 A CN 201911098897A CN 110701654 B CN110701654 B CN 11070165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inlet
- air
- area
- partition
- inlet are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20—Removing cooking fumes
- F24C15/2042—Devices for removing cooking fume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cooking range e.g. downdraf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油烟机及集成灶,包括:机箱,所述机箱一端设有进烟口;风机,所述风机设于所述机箱内部;所述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机箱侧壁之间形成进风区,所述风机的蜗壳两侧外壁与所述机箱内壁之间形成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所述第一气道和所述第二气道远离所述进烟口一端分别连通所述进风区远离所述进烟口部位;所述进风区设有隔离件,所述隔离件将所述进风区分隔形成靠近所述第一气道一侧的第一进风区,以及靠近所述第二气道一侧的第二进风区。本发明通过采用隔离件将风机的进风区分隔形成第一进风区和第二进风区,避免两个气道的气流交汇产生扰流,避免所述进风区由于气流扰流而产生风阻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烟机及集成灶。
背景技术
油烟机运行过程中,油烟机中的风机的进风口处会产生负压,使得烟气经由机箱的进烟口进入机箱内部,烟气在机箱内流动过程中,从不同方向向风机的进风口集中,不同方向的气流交汇处会产生扰流,造成进风口处的风阻增加,同时气流的碰撞造成油烟机的运行噪音增大,影响用户听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油烟机及集成灶,旨在改善现有油烟机运行过程中进风区存在气流扰流造成的风阻增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油烟机,包括:
机箱,所述机箱一端设有进烟口;
风机,所述风机设于所述机箱内部;
所述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机箱侧壁之间形成进风区,所述风机的蜗壳两侧外壁与所述机箱内壁之间形成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所述第一气道和所述第二气道远离所述进烟口一端分别连通所述进风区远离所述进烟口部位;
所述进风区设有隔离件,所述隔离件将所述进风区分隔形成靠近所述第一气道一侧的第一进风区,以及靠近所述第二气道一侧的第二进风区。
在气流沿蜗壳的两侧外壁流动时,会在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形成两股气流,两股气流沿蜗壳外壁流动至所述进风区时,两股气流的流动方向不同,气流的交汇处会产生扰流,通过将所述隔离件放置在所述第一气道和所述第二气道之间,使所述隔离件将所述进风区分隔形成用于第一气道气流输入的第一进风区以及用于第二气道气流输入的第二进风区,使得所述隔离件两侧的气流不会交汇,进而避免气流产生扰流,降低所述进风区的风阻。
可选地,所述进风口被沿其径向设置的分隔面分割形成主进风区和副进风区,其中,所述主进风区位于所述进风口靠近所述进烟口一侧,所述副进风口位于所述进风口远离所述进烟口一侧;
所述机箱远离所述进烟口一端设有底板,所述隔离件远离所述进烟口一端与所述底板相连接,所述隔离件远离所述底板一端伸入所述副进风区。
所述底板与所述进烟口分别设于所述机箱两侧,烟气由所述进烟口向所述底板方向流动。通过将所述隔离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隔离件远离所述底板一端可以伸入所述主进风区,也可以仅伸入所述副进风区,以实现对所述进风口处不同位置的烟气的隔离。
可选地,所述隔离件远离所述底板一端与所述风机的旋转中心齐平,或,所述隔离件远离所述底板一端位于所述副进风区内。
所述隔离件远离所述底板一端不伸入所述主进风区内,以防所述隔离件阻挡所述主进风区的烟气进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进风区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进风区的面积。
在所述风机运行时,所述风机的各部分的烟气量会有差别,通过使所述第一进风区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进风区的面积,当第一进风区的烟气量大于第二进风区的烟气量时,能够起到更好的导流效果。
可选地,所述隔离件靠近所述进风口一端向所述第二进风区倾斜设置。
通过使所述隔离件呈倾斜设置,当所述第一进风区的烟气量较大时,使所述第一进风区的面积相对较大,使得所述第一进风区的进风面积更大,进而有助于增大所述风机的进风量。
可选地,所述隔离件设于所述机箱的内壁上。
通过将所述隔离件设置在所述机箱内壁上,能够方便所述隔离件的安装,同时,能够避免所述隔离件与所述机箱内壁之间存在缝隙,避免不同方向的气流交汇产生扰流。
可选地,所述机箱内壁与所述进风口之间的距离为H3,所述隔离件靠近所述进风口一端与所述机箱内壁之间的距离为h2,其中,h2不小于0.4H3,且h2不大于0.6H3。
通过使所述隔离件远离所述机箱一端与所述进风口保持一定的距离,能够实现防止气流交汇的同时,可以对气流进行导流,使气流向所述进风口处流动,同时避免气流在所述隔离件处产生逆流,有助于增加所述风机的进风量。
可选地,所述隔离件包括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呈夹角设置,由所述进风口向所述机箱内壁方向,所述第一导向板和所述第二导向板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通过采用呈倾斜设置的所述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使所述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形成倾斜的导向面,实现气流导流,使气流能够沿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向进风口流动,进一步防止出现逆流的问题。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板与所述第二导向板之间的夹角为θ,其中,θ不小于80°,且θ不大于110°。
可选地,所述进烟口设于所述机箱上方,所述机箱远离所述进烟口一端的宽度逐渐减小,以使所述机箱远离所述进烟口一端形呈V形结构。
通过将所述进烟口设置在所述机箱上方,可以方便将所述油烟机安装在集成灶上,形成一个整体结构,节省空间,采用呈V形的结构,能够起到导流效果的同时,使烟气中的油烟向机箱底部集中,方便油滴收集。
本发明在上述油烟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集成灶,所述集成灶设有上述所述的油烟机。
通过将上述油烟机用于集成灶上,能够收集油烟的同时,减少不同方向的气流的对撞,进而降低集成灶的噪音,改善用户听感,提升用户体验。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隔离件将风机的进风区分隔形成第一进风区和第二进风区,当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的气流流动至风机的进风区时,可以在所述隔离件的作用下进行隔离,避免两个气道的气流交汇产生扰流,进而避免所述进风区由于气流扰流而产生风阻的问题;通过减少气流扰流和对撞,能够有效降低油烟机的运行噪音,改善用户听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油烟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机箱仰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机箱内部进风区气流分布示意图;
图4为图2中K-K向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隔离件偏移设置时进风区部位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隔离件位于主进风区时进风区部位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4中R部位隔离件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8为隔离件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油烟机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油烟机进烟口一侧轴侧视图;
图11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油烟机使用状态下进风口一侧轴侧视图;
图12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风机进风区分布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风机与隔离件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第七施例中集成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油烟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机箱仰视图,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油烟机,包括:机箱40,所述机箱40上设有进烟口41;风机11,所述风机11设于所述机箱40内部,所述风机11的进风口122与所述机箱40的侧壁之间形成进风区50,所述进风区50设有隔离件60,所述隔离件60将所述进风区50分隔形成至少两个子进风区域。
所述子进风区域位于所述进风区50的不同位置,由所述进烟口41进入所述机箱40内的气流,在向所述风机11的进风口122流动时,气流沿不同方向向所述子进风区流动,通过所述隔离件60阻挡不同方向上的气流,以防止不同方向上的气流交汇处产生扰流。
可以以所述风机11的旋转中心为中心,沿所述进风口122的两个直径作为X、Y轴,将所述进风区50分隔形成第一至第四共四个象限,作为四个子进风区域,可以设置四个所述隔离件60,以使所述进风区50形成四个子进风区域,由于风机11转动时,各子进风区域的气流量不同,气流的流向也有差别,所述隔离件60能够起到对气流进行导流的效果,同时通过所述隔离件60防止不同子进风区域的气流的交汇处产生扰流,进而减小所述进风口122位置的风阻。
也可使所述隔离件60将所述进风区50分隔形成两个所述子进风区域,使其中一个子进风区域靠近所述进烟口41,另一个相对远离所述进烟口41,以使由所述进烟口41进入的气流在所述隔离件60的作用下从两个所述子进风区50进入所述风机11内;也可以根据所述风机11运行时所述进风口122处的气流分布,调整所述隔离件60的安装位置,以使其能够起到阻挡不同方向的气流扰流的问题的同时,对进入所述风机11的气流进行导流,以提高所述风机11的运行效率。
所述油烟机10还可以包括其他结构部件,如集烟罩70,进风圈等,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3和图4,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机箱内部进风区气流分布示意图,图4为图2中K-K向剖视图,请结合1和图2,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隔离件60将所述进风区50分隔形成靠近所述进烟口41的主进风区51,以及远离所述进烟口41的副进风区52,所述主进风区51与所述进烟口41相连通;所述风机11的蜗壳12外壁与所述机箱40内壁之间形成第一气道55,所述副进风区52通过所述第一气道55与所述进烟口41相连通。
所述主进风区51靠近所述进烟口41设置,部分烟气沿如图3中P1方向向所述主进风区51流动,由于所述风机11的蜗壳12外壁与机箱40内壁之间通常具有缝隙,所述蜗壳12外壁与所述机箱40内壁之间的缝隙形成所述第一气道55,部分烟气沿如图3中P2方向,由所述第一气道55进入所述副进风区52,由于所述机箱40的阻挡以及所述风机11的负压作用,沿P2方向进入所述副进风区52的烟气向所述进风口122部位的流向会与P1方向相反,当所述主进风区51和所述副进风区52的气流交汇时,会在所述进风口122外部产生扰流,造成所述进风口122部位的风阻增大,影响所述风机11的运行效率。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进风口122设置所述隔离件60,通过所述隔离件60阻挡在所述主进风区51和所述副进风区52的气流交汇处,防止两股气流交汇,进而避免两股气流的交汇处产生扰流。
在所述隔离件60的作用下两股气流可以顺着所述隔离件60向所述风机11的进风口122方向流动,进而使得所述隔离件60能够用于对气流进行导流,防止所述进风口122部位产生扰流,通过所述隔离件60的导流作用,烟气能够集中向所述进风口122流动,进而有助于增加所述风机11的进风量,提高所述风机11的运行效率。
当气流沿所述机箱40内壁流动时,气流流动的距离较长时,气流容易产生噪音,在所述风机11运行时,沿如图3中P1方向的气流量通常较大,当其持续向所述机箱40内流动时,容易造成噪音,通过设置所述隔离件60,能够阻挡图3中P1方向上的气流继续向所述机箱40内部流动,进而缩短大部分气流的运动距离,减小气流运动时产生的噪音,有助于所述油烟机10的整体降噪。
所述进烟口41可以设置在所述机箱40的任意位置,所述隔离件60将所述进风区50分隔形成靠近所述进烟口41一侧的主进风区51和远离所述进烟口41一侧的副进风区52,以图2、图3以及图4中的油烟机10为例,其中所述进烟口41设置在所述机箱40的下方,所述隔离件60将所述进风区50分隔形成下部的主进风区51和上部的副进风区52。所述进烟口41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如设置在所述机箱40的上端,此时所述主进风区51位于上部,所述副进风区52位于下部。
请继续参阅图3,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风机11的蜗壳12的外壁与所述机箱40内壁之间形成第二气道56,所述第一气道55和所述第二气道56分别设于所述风机11的两侧,所述第二气道56远离所述进烟口41一端与所述副进风区52相连通,所述风机11的外壳两侧均与所述机箱40内壁之间存在缝隙,所述风机11的外壳外壁两侧分别与所述机箱40内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气道55和所述第二气道56,烟气由所述进烟口41进入所述机箱40时,部分烟气沿如图3中P1方向进入所述主进风区51,位于所述蜗壳12朝向所述进烟口41一侧的气流沿着所述蜗壳12外壁向所述蜗壳12与所述机箱40内壁之间的缝隙流动,由于所述蜗壳12两侧外壁均与所述机箱40内壁之间存在缝隙,使得部分烟气沿所述第一气道55,即,如图3中的P2方向向所述副进风区52流动,部分烟气沿所述第二气道56,即,如图3中P3方向向所述副进风区52流动,实现烟气的输入。
由于所述风机11运行时,所述风机11的不同区域的进风量不同,所述第一气道55和所述第二气道56的进风量与所述蜗壳12外壁与所述机箱40之间的距离正相关。通过采用所述第一气道55和所述第二气道56对沿所述蜗壳12外壁流动的气流进行分流,能够防止气流在所述蜗壳12外壁与所述机箱40内壁之间产生扰流,有助于提升所述风机11的进风量。
在沿所述第一气道55和所述第二气道56进入所述副进风区52的气流与进入所述主进风区51的气流方向相反,通过所述隔离件60阻挡如图4中P1方向与P2或P3方向的气流相互交汇,进而能够避免由于不同方向的气流交汇处产生扰流造成的风阻。
由于气流在所述隔离件60的阻挡下,向所述进风口122导流,如图4中P1方向以及P2或P3方向上的气流在进风区50的流动距离缩短,进而能够降低气流在所述进风区50的噪音,起到对风机11进行降噪的效果。
为了方便安装,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主进风区51与所述副进风区52的面积相等,所述隔离件60将所述进风区50分隔形成等大小的两部分,以方便对所述隔离件60的定位和安装。
请参阅图5,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隔离件偏移设置时进风区部位局部放大图,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在第一、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风机11的进风口122的直径为所述隔离件60由所述风机11的旋转中心向所述进烟口41方向偏移的距离为L1,其中,L1不大于所述主进风区51的面积小于所述副进风区52的面积。
其中,N1为所述风机11的旋转中心的延长线,其中N3为所述隔离件60由所述旋转中心向靠近所述进烟口41方向偏移的位置。
由于所述主进风区51靠近所述进烟口41,所述主进风区51的烟气流量相对较大,当大量烟气流动时,其流动距离越长,产生的噪音也越大,因此,将所述隔离件60向所述进烟口41方向偏移,以缩短进入所述主进风区51的烟气的运动距离,使得烟气能够在所述隔离件60的作用下,快速向所述进风口122流动,进而降低所述主进风区51的烟气产生的噪音。
请继续参阅图5,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第一、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隔离件60由所述风机11的旋转中心向远离所述进烟口41方向偏移的距离为L2,其中,L2不大于所述主进风区51的面积大于所述副进风区52的面积。
其中,N1为所述风机11的旋转中心的延长线,N2为所述隔离件60由所述旋转中心向远离所述进烟口41方向偏移的位置。
由于所述主进风区51的烟气流量相对较大,通过使所述隔离件60向远离所述进烟口41方向偏移,使得所述主进风区51的面积增大,进而能够避免大量烟气在所述主进风区51聚集造成所述风机11运行效率降低的问题。
由于所述副进风区52的烟气流量相对较小,通过使所述隔离件60向远离所述进烟口41方向偏移,使得进入所述副进风区52的烟气能够在所述隔离件60的阻挡下集中向所述风机11的进风口122流动,起到导流的效果,使气流能够集中向所述风机11的叶轮方向流动,以提高所述风机11的利用率。
请继续参阅图5,在安装所述隔离件60时,所述隔离件6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采用两个所述隔离件60时,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隔离件60由所述风机11的旋转中心向靠近或远离所述进烟口41方向偏移。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第一、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风机11的进风口122的直径为其中,靠近所述进烟口41一侧的所述隔离件60与所述风机11的旋转中心的距离为L1,L1不大于另外一个所述隔离件60位于所述风机11的旋转中心处,靠近所述进烟口41一侧的所述隔离件60位于所述主进风区51,用于阻挡沿如图3中P1方向的气流。
其中,N1为所述风机11的旋转中心的延长线,N3为所述隔离件60由所述旋转中心向靠近所述进烟口41方向偏移的位置。
通过使该所述隔离件60的偏移距离小于等于所述进风口122的直径的20%,使得所述主进风区51的范围能够用于烟气进入,同时可以防止所述主进风区51的面积过小导致对烟气产生阻挡的问题。
请参阅图6,图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隔离件位于主进风区时进风区部位局部放大图,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在第一、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风机11的进风口122的直径为其中,靠近所述进烟口41一侧的所述隔离件60与所述风机11的旋转中心的距离为L1,L1不大于另外一个所述隔离件60由所述风机11的旋转中心向所述进烟口41方向偏移距离为L2,L2不大于靠近所述进烟口41一侧的所述隔离件60位于所述主进风区51,用于阻挡沿如图3中P1方向的气流,此时,两个所述隔离件60均位于所述主进风区51,两个所述隔离件60分别用于阻挡所述主进风区51内不同位置的气流。
其中,N1为所述风机11的旋转中心的延长线,N3为其中一个所述隔离件60由所述旋转中心向靠近所述进烟口41方向偏移的位置,N4为另一个所述隔离件60由所述旋转中心向靠近所述进烟口41方向偏移的位置。
由于在风机11运行时,其进风口122部位不同位置的风量不同,通过使两个所述隔离件60分别用于所述主进风区51内的不同区域的气流导流,能够根据所述进风区50内不同风量位置设置所述隔离件60,以加强所述隔离件60的导流效率,提升所述风机11的运行效率。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第四实施例的基础上,,两个所述隔离件60中,其中一个所述隔离件60位于所述风机11的旋转中心上,而远离所述进烟口41一侧的所述隔离件60与所述风机11的旋转中心的距离为L2,L2不大于此时,所述主进风区51的面积占所述进风区50面积的一半,所述副进风区52的面积减小。
由于所述副进风区52距离所述进烟口41较远,可以通过使所述隔离件60向远离所述进烟口41方向偏移,使所述副进风区52的面积减小,进而能够提高所述风机11在所述副进风区52的运行效率。
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4,为了方便所述隔离件60的安装,在第一、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所述隔离件60设于所述机箱40的内壁上,所述隔离件60与所述机箱40内壁之间没有缝隙,所述隔离件60靠近所述机箱40内壁一侧,可以设置支撑部63,使其固定在机箱40上。
在气流进入所述机箱40时,气流会沿着所述机箱40内壁流动,通过将所述隔离件60安装在所述机箱40内壁上,气流仅能够沿着所述隔离件60向所述进风口122方向流动,进而避免所述主进风区51和所述副进风区52的气流交汇处产生扰流。
请参阅图7,图7为图4中R部位隔离件安装位置示意图,在第一、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所述机箱40内壁与所述进风口122之间的距离为H,所述隔离件60靠近所述进风口122一端与所述机箱40内壁之间的距离为h,h不小于0.2H,且h不大于0.8H,所述隔离件60靠近所述进风口122一端与其靠近所述机箱40内壁一端的距离h即为所述隔离件60的高度,h小于所述机箱40内壁与所述进风口122之间的距离H。
当该距离h小于0.2H时,所述隔离件60能够阻挡的气流量较小,使得所述隔离件60能够作用于气流的面积非常小,其能够产生的隔离气流的效果相对较小;当所该距离h大于0.8H时,所述隔离件60远离所述机箱40一端与所述进风口122的距离较短,使得气流沿所述隔离件60表面流动时,在进入所述进风口122之前产生逆流,造成扰流。在安装时,该距离h可以为所述进风口122与所述机箱40内壁之间的距离H的一半,即,h=0.5H。
请参阅8,图8为隔离件局部结构放大图,在第一、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公开了所述隔离件60的一种可能的结构,所述隔离件60包括第一导向板61和第二导向板62,所述第一导向板61和第二导向板62呈夹角设置,由所述进风口122向所述机箱40内壁方向,所述第一导向板61和所述第二导向板62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导向板61朝向所述主进风区51,用于对如图4中P1方向的气流进行导流,所述第二导向板62朝向所述副进风区52,用于对如图4中P2或P3方向的气流进行导流,以防止方向相对的气流交汇。
通过采用呈倾斜设置的所述第一导向板61和第二导向板62,能够使气流沿着所述第一导向板61和第二导向板62形成的倾斜表面向所述进风口122方向流动,进而避免气流产生扰流。
所述第一导向板61和所述第二导向板62可以形成如图8中V形结构,也可以形成梯形结构,将所述第一导向板61和第二导向板62作为梯形结构的两个斜面。
请继续参阅图7,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板61与所述第二导向板62之间的夹角为α1,其中,α1不小于60°,且α1不大于120°,所述第一导向板61和所述第二导向板62之间的夹角为60°到120°之间,以避免所述第一导向板61和所述第二导向板62之间的夹角过大导致所述主进风区51和所述副进风区52的气流交汇产生扰流的问题,同时避免该角度过小时,气流到所述第一导向板61和所述第二导向板62时出现逆流的问题。
为了方便加工,所述第一导向板61和所述第二导向板62之间的夹角可以选择90°。
请继续参阅图7,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板61背离所述机箱40内壁一侧形成第一导向面64,所述第二导向板62背离所述机箱40一侧形成第二导向面65;所述第二导向面65与所述机箱40内壁的夹角为α3,所述第一导向面64与所述机箱40内壁的夹角为α2,其中,α2不大于α3,且α3与α2的差值不大于30°,所述以所述机箱40内壁为基准,所述第一导向面64的斜率大于所述第二导向面65的斜率,气流进入所述主进风区51时,在所述第一导向板61的作用下,向所述风机11的进风口122流动,由于所述第一导向面64的斜率较大,使得如图4中P1方向流向所述第一导向面64的气流在所述第一导向面64的作用下快速转向,集中向所述进风口122中部或靠近所述叶轮方向流动,进而能够提高所述风机11的进风效率。
由于所述第二导向面65的斜率较小,沿如图4中P2或P3方向的气流在所述第二导向面65的作用下,向所述风机11的进风口122流动,实现导流效果。
为了防止气流在所述第一导向面64或所述第二导向面65产生剧烈转向,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导向面64和/或所述第二导向面65为弧面,可以根据气流流量以及所述第一导向板61和第二导向板62的安装位置,确定是否采用弧面设计。
请参阅图9,图9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油烟机外部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出一种油烟机,包括:机箱40,所述机箱40一端设有进烟口41;风机11,所述风机11设于所述机箱40内部;所述风机11的进风口122与所述机箱40侧壁之间形成进风区50,所述风机11的蜗壳12两侧外壁与所述机箱40内壁之间形成第一气道55和第二气道56,所述第一气道55和所述第二气道56远离所述进烟口41一端分别连通所述进风区50远离所述进烟口41部位;所述进风区50设有隔离件60,所述隔离件60将所述进风区50分隔形成靠近所述第一气道55一侧的第一进风区53,以及靠近所述第二气道56一侧的第二进风区54。
请参阅图10和图11,图10为图9中油烟机进烟口一侧轴侧视图,图11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油烟机使用状态下进风口一侧轴侧视图,气流由所述进烟口41进入所述机箱40内,其中部分气流沿如图11中Q1方向进入所述风机11的进风口122,所述风机11的蜗壳12外壁与所述机箱40内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气道55和第二气道56,其中部分气流沿如图11中Q2方向由所述第一气道55进入所述第一进风区53,部分气流沿如图11中Q3方向由所述第二气道56进入所述第二进风区54,所述隔离件60放置在所述第一气道55和所述第二气道56之间的所述进风区50上,由于所述第一气道55和所述第二气道56分别位于所述风机11的蜗壳12两侧,当气流沿着所述蜗壳12表面向所述风机11的进风口122流动时,所述第一进风区53和所述第二进风区54的气流相向流动,在达到所述隔离件60位置时,在所述隔离件60的作用下,两股气流均被向所述进风口122方向导流,进而避免两股气流产生交汇而造成扰流。
由于所述第一进风区53和所述第二进风区54的气流会在所述隔离件60的作用下向所述进风口122方向流动,两股气流不会产生对撞,进而能够避免由于气流对撞产生的噪音,有助于降低所述油烟机10运行噪音,改善用户听感。
在所述隔离件60将所述第一进风区53和所述第二进风区54的气流导入所述进风口122时,由于两股所述气流能够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进风区53和所述第二进风区54对应的所述进风口122部位进入所述风机11内,使得所述进风口122部位的风阻降低,不会由于气流方向不一致而导致进风口122处风阻增大的问题。
在所述风机11运行时,由于所述风机11的各区域的风量不同,通过设置所述隔离件60将所述进风区50进行分隔,可以阻挡不同方向的气流扰流的同时,使各区域可以分别进风,进而能够提高所述风机11的吸烟效率。
请继续参阅图11,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进风口122被沿其径向设置的分隔面分隔形成主进风区51和副进风区52,其中,所述主进风区51位于所述进风口122靠近所述进烟口41一侧,所述副进风口122位于所述进风口122远离所述进烟口41一侧;所述机箱40远离所述进烟口41一端设有底板66,所述隔离件60远离所述进烟口41一端与所述底板66相连接,所述隔离件60远离所述底板66一端伸入所述副进风区52。如图11中Q1方向的气流进入所述主进风区51,Q2、Q3方向的气流进入所述副进风区52。
请继续参阅图11,在侧吸式油烟机10中,所述风机11运行时,所述风机11靠近所述进烟口41一侧的进气量会大于其远离所述进烟口41一侧的进气量。因此,本实施例中,将所述进风口122靠近所述进烟口41一侧作为主进风区51。
所述隔离件60远离所述底板66一端可以伸入所述主进风区51,对所述主进风区51中不同方向的气流进行部分导流;所述隔离件60远离所述底板66一端也可以不伸入所述主进风区51,在所述隔离件60不伸入所述主进风区51时,所述隔离件60远离所述底板66一端与所述风机11的旋转中心齐平,也可以完全位于所述副进风区52内。
在所述隔离件60位于所述副进风区52内时,所述隔离件60将所述副进风区52分隔形成第一进风区53和第二进风区54,所述第一气道55的气流沿如图11中Q2方向进入所述副进风区52,所述第二气道56的气流沿如图11中Q3方向进入所述副进风区52,气流在所述隔离件60的阻挡下,分别由所述第一进风区53和所述第二进风区54进入所述进风口122,实现所述副进风区52的气流输入。
本实施例中可选,所述进烟口41设于所述机箱40上方,所述机箱40远离所述进烟口41一端的宽度逐渐减小,以使所述机箱40远离所述进烟口41一端形呈V形结构,所述主进风区51位于所述风机11的进风口122的上部区域,所述副进风区52位于所述风机11的进风口122的下部区域。
当所述风机11运行时,气流沿如图11中Q1方向,由上向下进入所述主进风区51;所述第一气道55和所述第二气道56内的气流,在沿如图11中Q2和Q3方向进入所述副进风区52之后,由于所述机箱40的导流作用,使得气流在所述副进风区52时,第一气道55和第二气道56输入的气流方向相反,通过所述隔离件60阻挡在两侧气流的交汇处,防止气流交汇处产生扰流。
通过采用呈V形的机箱40结构,能够避免现有的常见的长方体机箱40边缘存在的乱流问题,起到导流的效果,利用逐渐收窄的机箱40结构,使得气流能够沿机箱40内壁形成的相对平滑的路径向所述副进风区52流动,避免机箱40内壁表面产生涡流;同时,在油烟机10运行时,烟气由所述进烟口41进入所述机箱40内部,能够向所述机箱40底部集中;由于所述机箱40两侧的宽度逐渐收窄,使得油滴能够集中的向机箱40底部运动,方便实现油滴的收集。
请参阅图11和图12,图12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风机进风区分布示意图,由于所述风机11运行时,其进风口122各部位的风量不同,在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进风区53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进风区54的面积,所述第一进风区53的进风量大于所述第二进风区54的风量,因此,所述隔离件60向所述第二进风区54偏移,以增大所述第一进风区53的有效进风面积。
以如图11、图12中风机11结构为例,侧吸式油烟机10运行时,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两个轴线为分界,进风区50的第三、第四象限的进风量会比较大,同时,由于气流沿第一气道55和第二气道56向所述第三、第四象限流动时,其流动方向会相反,使得气流交汇处会产生扰流;由于所述风机11的转动方向一定,其中第三、第四象限的气流量也会有差别,通过使所述隔离件60将所述第一进风区53和第二进风区54分隔形成不同大小,在气流输入时,可以使气流较大的第三象限一侧的有效进风面积也相对较大,进而可以提高所述风机11的利用率。
在上述第三、第四象限气流量不同的情况下,利用所述隔离件60改变所述第一进风区53和第二进风区54的有效进风面积,使得气流能够在对应的第一进风区53和第二进风区54内具有相对有效的流动空间,避免大量气流到达隔离件60处时,由于气流量过大导致气流在隔离件60两侧产生乱流,可以有效降低风阻,进而可以有效提高所述第一进风区53和第二进风区54的进风效率。
针对所述第三、第四象限内进风量不同的问题,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隔离件60靠近所述进风口122一端向所述第二进风区54倾斜设置,在沿如图11中Q2方向的气流到达所述第一进风区53时,可以通过所述隔离件60将气流向所述风机11的旋转中心方向导流,通过所述隔离件60形成倾斜的导流面,使得大量气流能够沿着相对平滑的气流路径运动,避免气流量大时,气流在所述隔离件60的阻挡下产生扰流。
所述第二进风区54中,由于所述风机11本身的转动方向影响,所述风机11的进风区50中的第四象限气流量会比第三象限小,因此,所述隔离件60向所述第二进风区54倾斜,缩小所述第二进风区54的进风面积,同时,当气流沿如图11中Q3方向进入所述第二进风区54时,由于气流量相对第一进风区53小,气流在所述隔离件60的作用下,集中地向所述风机11的叶轮13表面方向导流,在电机带动叶轮13转动做功时,气流集中向叶轮13方向流动,能够提高叶轮13做功的利用率。
请参阅图13,图13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风机与隔离件位置关系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隔离件60设于所述机箱40的内壁上,所述隔离件60与所述机箱40内壁之间没有缝隙,所述隔离件60靠近所述机箱40内壁一侧,可以设置支撑部63,使其固定在机箱40上。
在气流进入所述机箱40时,气流会沿着所述机箱40内壁流动,通过将所述隔离件60安装在所述机箱40内壁上,气流仅能够沿着所述隔离件60向所述进风口122方向流动,进而避免所述主进风区51和所述副进风区52的气流交汇处产生扰流。
请继续参阅图13,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机箱40内壁与所述进风口122之间的距离为H3,所述隔离件60靠近所述进风口122一端与所述机箱40内壁之间的距离为h2,其中,h2不小于0.4H3,且h2不大于0.6H3,所述隔离件60靠近所述进风口122一端与其靠近所述机箱40内壁一端的距离h2即为所述隔离件60的高度,h2小于所述机箱40内壁与所述进风口122之间的距离H3。
当该距离h2小于0.4H3时,所述隔离件60能够阻挡的气流量较小,使得所述隔离件60能够作用于气流的面积非常小,其能够产生的隔离气流的效果相对较小;当所该距离h2大于0.6H3时,所述隔离件60远离所述机箱40一端与所述进风口122的距离较短,使得气流沿所述隔离件60表面流动时,在进入所述进风口122之前产生剧烈转向,造成扰流。在安装时,该距离h2可以为所述进风口122与所述机箱40内壁之间的距离H3的一半,即,h2=0.5H3。
请继续参阅图8,在第六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公开了所述隔离件60的一种可能的结构,所述隔离件60包括第一导向板62和第二导向板62,所述第一导向板62和第二导向板62呈夹角设置,由所述进风口122向所述机箱40内壁方向,所述第一导向板62和所述第二导向板62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导向板62朝向所述第一进风区53,用于对如图11中Q2方向的气流进行导流,所述第二导向朝向所述第二进风区54,用于对如图,11中Q3方向的气流进行导流,以防止方向相对的气流交汇。
通过采用呈倾斜设置的所述第一导向板62和第二导向板62,能够使气流沿着所述第一导向板62和第二导向板62形成的倾斜表面向所述进风口122方向流动,进而避免气流产生扰流。
所述第一导向板62和所述第二导向板62可以形成如图8中V形结构,也可以形成梯形结构,将所述第一导向板62和第二导向板62作为梯形结构的两个斜面。
请继续参阅图13,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板与所述第二导向板之间的夹角为θ,其中,θ不小于80°,且θ不大于110°。所述第一导向板62和所述第二导向板62之间的夹角为80°到110°之间,以避免所述第一导向板62和所述第二导向板62之间的夹角过大导致所述第一进风区53和所述第二进风区54的气流交汇产生扰流的问题,同时避免该角度过小时,气流到所述第一导向板62和所述第二导向板62时出现逆流的问题。
为了方便加工,所述第一导向板62和所述第二导向板62之间的夹角可以选择90°。
所述油烟机10还可以包括其他结构部件,如集烟罩70,进风圈、导风圈14等,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本发明在上述第六实施例的基础上提出第七实施例,第七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集成灶。
请参与图14,图14为本发明第七施例中集成灶结构示意图,所述集成灶80设有上述第六实施例中所述的油烟机10,所述油烟机10作为所述集成灶80的除油烟风机11系统,将其安装在集成灶80的一侧,在所述集成灶80上还设有灶具系统81和附加总成82,为了节省空间,所述进烟口41设置在所述机箱40的上方,在所述集成灶80上设置机头83,在机头83上设置机头进口84,将所述机头进口84与所述进烟口41相连通,以实现烟气输入。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在所述集成灶80运行时,烟气沿所述机头进口84进入所述进烟口41,在进入所述机箱40内部之后,由于所述隔离件60能够阻挡在第一气道55和第二气道56进入的气流的交汇处,防止气流交汇产生扰流,进而能够有助于提高所述风机11的吸烟效率;由于不同方向的气流不会产生对撞,有助于减小所述油烟机10运行时产生的噪音,进而改善用户听感,提升用户体验。所述集成灶80还可以包括其他功能部件,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油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箱,所述机箱一端设有进烟口;
风机,所述风机设于所述机箱内部;
所述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机箱侧壁之间形成进风区,所述风机的蜗壳两侧外壁与所述机箱内壁之间形成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所述第一气道和所述第二气道远离所述进烟口一端分别连通所述进风区远离所述进烟口部位;
所述进风区设有隔离件,所述隔离件将所述进风区分隔形成靠近所述第一气道一侧的第一进风区,以及靠近所述第二气道一侧的第二进风区;
所述进风口被沿其径向设置的分隔面分割形成主进风区和副进风区,其中,所述主进风区位于所述进风口靠近所述进烟口一侧,所述副进风口位于所述进风口远离所述进烟口一侧;
所述机箱远离所述进烟口一端设有底板,所述隔离件远离所述进烟口一端与所述底板相连接,所述隔离件远离所述底板一端伸入所述副进风区,所述隔离件将所述副进风区分隔形成所述第一进风区和所述第二进风区,所述隔离件远离所述底板一端与所述风机的旋转中心齐平,或,所述隔离件远离所述底板一端位于所述副进风区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区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进风区的面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靠近所述进风口一端向所述第二进风区倾斜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设于所述机箱的内壁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内壁与所述进风口之间的距离为H3,所述隔离件靠近所述进风口一端与所述机箱内壁之间的距离为h2,其中,h2不小于0.4H3,且h2不大于0.6H3。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包括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呈夹角设置,由所述进风口向所述机箱内壁方向,所述第一导向板和所述第二导向板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板与所述第二导向板之间的夹角为θ,其中,θ不小于80°,且θ不大于11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烟口设于所述机箱上方,所述机箱远离所述进烟口一端的宽度逐渐减小,以使所述机箱远离所述进烟口一端形呈V形结构。
9.一种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灶设有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油烟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098897.5A CN110701654B (zh) | 2019-11-11 | 2019-11-11 | 油烟机及集成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098897.5A CN110701654B (zh) | 2019-11-11 | 2019-11-11 | 油烟机及集成灶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01654A CN110701654A (zh) | 2020-01-17 |
CN110701654B true CN110701654B (zh) | 2021-04-27 |
Family
ID=69205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098897.5A Active CN110701654B (zh) | 2019-11-11 | 2019-11-11 | 油烟机及集成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70165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01655B (zh) * | 2019-11-11 | 2020-11-06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油烟机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20458A (en) * | 1997-03-24 | 1998-10-13 | Lai; Bi-Hing | Ventilation device |
CN201925993U (zh) * | 2011-01-10 | 2011-08-10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具有稳流降噪结构的油烟机 |
CN203024216U (zh) * | 2012-09-25 | 2013-06-26 |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吸油烟机 |
CN204806499U (zh) * | 2015-07-20 | 2015-11-25 | 浙江杰森厨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集成灶油烟排放装置 |
CN206073182U (zh) * | 2016-08-28 | 2017-04-05 |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油烟机的导流吸音立体降噪系统 |
CN206234879U (zh) * | 2016-10-13 | 2017-06-09 | 火星人厨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集成灶的吸音降噪结构 |
CN207515014U (zh) * | 2017-11-20 | 2018-06-19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下排式油烟机 |
CN109237579A (zh) * | 2018-10-29 | 2019-01-18 |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低噪音风机及油烟机 |
CN109306973A (zh) * | 2018-09-19 | 2019-02-05 | 西北工业大学 | 一种用于油烟机的具有多层导叶结构的蜗壳 |
CN209484688U (zh) * | 2018-11-23 | 2019-10-11 | 浙江森歌电器有限公司 | 大吸力静音风箱结构设计的集成灶 |
-
2019
- 2019-11-11 CN CN201911098897.5A patent/CN11070165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20458A (en) * | 1997-03-24 | 1998-10-13 | Lai; Bi-Hing | Ventilation device |
CN201925993U (zh) * | 2011-01-10 | 2011-08-10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具有稳流降噪结构的油烟机 |
CN203024216U (zh) * | 2012-09-25 | 2013-06-26 |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吸油烟机 |
CN204806499U (zh) * | 2015-07-20 | 2015-11-25 | 浙江杰森厨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集成灶油烟排放装置 |
CN206073182U (zh) * | 2016-08-28 | 2017-04-05 |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油烟机的导流吸音立体降噪系统 |
CN206234879U (zh) * | 2016-10-13 | 2017-06-09 | 火星人厨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集成灶的吸音降噪结构 |
CN207515014U (zh) * | 2017-11-20 | 2018-06-19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下排式油烟机 |
CN109306973A (zh) * | 2018-09-19 | 2019-02-05 | 西北工业大学 | 一种用于油烟机的具有多层导叶结构的蜗壳 |
CN109237579A (zh) * | 2018-10-29 | 2019-01-18 |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低噪音风机及油烟机 |
CN209484688U (zh) * | 2018-11-23 | 2019-10-11 | 浙江森歌电器有限公司 | 大吸力静音风箱结构设计的集成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01654A (zh) | 2020-01-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007127089A (ja) | 遠心送風機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 | |
CN101182941A (zh) | 吸顶式空调机 | |
CN111442312A (zh) | 一种吸油烟机 | |
CN110701654B (zh) | 油烟机及集成灶 | |
CN113833673A (zh) | 一种蜗壳结构、风机及吸油烟机 | |
CN108661929A (zh) | 一种离心风机和天花板嵌入式空调室内机 | |
WO2023093881A1 (zh) | 一种新风模块、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6111340U (zh) | 一种蜗壳结构、风机及吸油烟机 | |
CN110701655B (zh) | 油烟机 | |
CN215637432U (zh) | 一种静音直排的风道结构及其集成灶 | |
CN116006516B (zh) | 抽风模块和油烟机 | |
CN210441281U (zh) | 一种双重引射助吸的吸油烟机 | |
CN208382343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JP2024519553A (ja) | ファンアセンブリ及び空調機 | |
CN114046270B (zh) | 离心风机和电器设备 | |
CN214619731U (zh) | 一种烟机烟道导流结构及止回阀与蜗舌结构 | |
JP2011127822A (ja) | 消音ボックス付送風機 | |
CN212430980U (zh) | 油烟机 | |
CN208332463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1176963U (zh) | 风机和油烟机 | |
CN212457049U (zh) | 导流件及吸油烟机 | |
CN216346477U (zh) | 薄型烟机 | |
JPH0337398A (ja) | 多翼ファン | |
CN112879349B (zh) | 一种进风装置、应用有该进风装置的风机系统和清洁机 | |
CN212179035U (zh) | 空调室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