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96563B - 轮胎 - Google Patents

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96563B
CN110696563B CN201910374701.4A CN201910374701A CN110696563B CN 110696563 B CN110696563 B CN 110696563B CN 201910374701 A CN201910374701 A CN 201910374701A CN 110696563 B CN110696563 B CN 1106965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ridge
decorative pattern
ridges
g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7470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96563A (zh
Inventor
荻原佐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6965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965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965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965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3/00Tyre sidewalls; Protecting, 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thereof
    • B60C13/001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3/00Tyre sidewalls; Protecting, 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601Vulcanising tyres; Vulcanising presses for tyres
    • B29D30/0606Vulcanising moulds not integral with vulcanising pr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72Side-wa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3/00Tyre sidewalls; Protecting, 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thereof
    • B60C13/02Arrangement of grooves or ri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601Vulcanising tyres; Vulcanising presses for tyres
    • B29D30/0606Vulcanising moulds not integral with vulcanising presses
    • B29D2030/0607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moulds
    • B29D2030/0612Means for forming recesses or protrusions in the tyres, e.g. grooves or ribs, to create the tread or sidewalls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601Vulcanising tyres; Vulcanising presses for tyres
    • B29D30/0606Vulcanising moulds not integral with vulcanising presses
    • B29D2030/0607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moulds
    • B29D2030/0616Surface structure of the mould, e.g. roughness, arrangement of slits, grooves or chan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72Side-walls
    • B29D2030/726Decorating or marking the sidewalls before tyre vulcaniz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提供轮胎,同时实现轮胎的外观的提高和硫化模具的清洁的作业效率的提高。轮胎(1)在胎侧部(3)的表面(5)上形成有装饰图案(7)。在装饰图案(7)中,沿轮胎径向延伸的多个脊(11)以隔开间隙(12)的方式在轮胎周向上排列。脊(11)的横截面呈随着远离表面(5),沿表面(5)的长度(L1)逐渐减小的锥状。装饰图案(7)构成为满足下式(1)和(2),20≤A≤40…(1)0.15≤C≤0.25…(2)其中,A是脊(11)的锥角(度),C是沿表面(5)测定的间隙(12)的最小长度(mm)。

Description

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胎侧部的表面形成有装饰图案的轮胎。
背景技术
通常,由于橡胶的厚度较薄,因此轮胎的胎侧部会因作为内部构造件的胎体的接缝和残留空气等,导致被称作凹痕和凸痕的凹凸容易变得显眼。这样的凹凸使轮胎的外观恶化。
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为了使凹凸不易变得显眼,提出过在胎侧的表面具有使多个脊按照规定的间隔排列而成的带状设计的轮胎。这样的带状设计利用在轮胎的硫化模具的成型面上形成的槽部(脊的反转条纹)而形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7-164831号公报
另外,为了使凹凸不易变得显眼,使相邻的脊之间的间隙较小,从而使该部分视认为较暗(黑),使带状设计的光的对比度清晰是重要的。
但是,如果使相邻的脊之间的间隙较小,则会在轮胎周向上形成较多的脊,伴随于此,在硫化模具侧的成型面上形成的槽部所占的比例变大。存在如下问题:成型面的清洁所使用的激光和粒体等难以接触到槽部,因此硫化模具的清洁作业的效率降低。因此,在同时实现轮胎的外观的提高和硫化模具的清洁作业的效率提高方面,存在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以上那样的情况而提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同时实现轮胎的外观的提高以及硫化模具的清洁的作业效率的提高的轮胎。
本发明是轮胎,在胎侧部的表面形成有装饰图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装饰图案中,沿轮胎径向延伸的多个脊以隔开间隙的方式在轮胎周向上排列,所述脊的横截面呈随着远离所述表面,沿所述表面的长度逐渐减小的锥状,所述装饰图案构成为满足下式(1)和(2),
20≤A≤40…(1)
0.15≤C≤0.25…(2)
其中,A是所述脊的锥角(度),C是沿所述表面而测定的所述间隙的最小长度(mm)。
在本发明的所述轮胎中,也可以是,所述脊的横截面具有在最远离所述表面的位置上沿着所述表面延伸的上底,所述装饰图案构成为还满足下式(3)和(4),
0.2≤C/D≤0.4…(3)
1≤B/C≤3…(4)
其中,B是沿所述表面而测定的所述上底的长度(mm),D是所述脊在轮胎周向上的配置间隔(mm)。
在本发明的所述轮胎中,也可以是,所述脊的配置间隔D为0.13mm~2.1mm。
在本发明的所述轮胎中,也可以是,所述上底的长度B为0.05mm~0.4mm。
在本发明的所述轮胎中,也可以是,所述脊的横截面呈在最远离所述表面的位置上具有顶点的三角形,所述装饰图案构成为还满足下式(5),
0.2≤C/D≤0.4…(5)
其中,D是所述脊在轮胎周向上的配置间隔。
在本发明的所述轮胎中,也可以是,从所述顶点向所述表面延伸的一对侧面中的一个侧面与所述表面垂直。
在本发明的所述轮胎中,也可以是,所述脊距所述表面的高度为0.1mm~0.5mm。
本发明的轮胎在胎侧部的表面上形成有装饰图案。在所述装饰图案中,沿轮胎径向延伸的多个脊以隔开间隙的方式在轮胎周向上排列。这样的所述装饰图案能够使在所述胎侧部出现的凹凸变得不显眼,从而能够提高所述轮胎的外观。
所述脊的横截面呈随着远离所述表面,沿着所述表面的长度逐渐减小的锥状,所述装饰图案构成为满足下式(1)和(2),
20≤A≤40…(1)
0.15≤C≤0.25…(2)
其中,A是所述脊的锥角(度),C是沿所述表面测定的所述间隙的最小长度(mm)。
所述装饰图案的所述脊的锥角A为40度以下,因此垂直于所述表面入射的光在所述脊的侧面上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变小。由此,所述装饰图案减弱从所述侧面朝向所述轮胎的外侧的反射。另外,所述装饰图案的所述间隙的最小长度C为0.25mm以下,因此能够减弱从所述表面朝向所述轮胎的外侧的反射。由此,所述装饰图案使所述间隙视认为更暗(黑),从而能够使所述脊与所述间隙的光的对比度清晰,因此能够更进一步使所述凹凸变得不显眼。
另一方面,所述装饰图案的所述锥角A为20度以上,因此能够使用于形成所述脊的硫化模具的槽部(所述脊的反转条纹)的壁面适度扩展。因此,在模具清洁时能够使激光和粒体等容易地到达所述槽部内。另外,所述装饰图案的所述间隙的最小长度C为0.15mm以上,因此能够防止在轮胎周向上所述脊的个数过度增加。由此,在本发明中,使所述槽部所占的比例变小,从而能够在使凹凸变得不显眼的同时提高硫化模具的清洁作业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轮胎的一例的局部侧视图。
图2是图1的A-A线剖视图。
图3是示出硫化工序中的硫化模具和生轮胎的一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的装饰图案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的硫化工序中的硫化模具和生轮胎的一例的局部剖视图。
标号说明
3:胎侧部;7:装饰图案;11:脊;12: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轮胎的一例的局部侧视图。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具有:胎面部2;一对胎侧部3,它们从胎面部2的两侧向轮胎径向内侧延伸;以及胎圈部4,其与胎侧部3的轮胎径向的内侧相连。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乘用车用的轮胎1,但不限定于这样的方式,例如也可以是摩托车用或重载荷用的轮胎。
在本说明书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轮胎1的各部的尺寸等是在将轮胎1组装于正规轮辋(省略图示),并且在填充了正规内压的无负载的状态(标准状态)下所测定的值。
所述“正规轮辋”是指在包含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该规格按照每一轮胎所规定的轮辋,例如如果是JATMA,则为“标准轮辋”,如果是TRA,则为“设计轮辋(Design Rim)”,如果是ETRTO,则为“测量轮辋(Measuring Rim)”。
所述“正规内压”是指所述规格按照每一轮胎所规定的空气压力,如果是JATMA,则为“最高空气压力”,如果是TRA,则为表“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PRESSURES”所记载的最大值,如果是ETRTO,则为“充气压力(INFLATION PRESSURE)”,在乘用车用轮胎的情况下,为180kPa。
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在胎侧部3的表面5形成有装饰图案7。本实施方式的装饰图案7形成为在侧面观察轮胎1时呈圆环状,但不限定于这样的方式。装饰图案7例如可以形成为轮胎周向的两端中断的带状,也可以沿轮胎周向隔离设置。另外,可以在装饰图案7之上,以浮雕状形成表示轮胎1的商标标识和品牌名称等的文字(省略图示)等。对于装饰图案7的轮胎径向的长度L1没有特别限定。本实施方式的长度L1优选为轮胎截面高度5%~30%左右。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示出在硫化模具21中形成的图案形成部24的一例的局部剖视图。如图2所示,装饰图案7通过使沿轮胎径向延伸的多个脊11在轮胎周向上隔开间隙12排列而形成。与以往相同,这样的装饰图案7利用设置在图3所示的轮胎的硫化模具21的成型面23上的图案形成部24的槽部(脊11的翻转图案)25而形成。
如图1和图2所示,脊11从胎侧部3的表面5突出,形成为沿轮胎径向延伸的垄状的突起。如图2所示,脊11的横截面形成为随着从胎侧部3的表面5远离,脊11的横截面的沿着表面5的长度L2逐渐减小的锥状。
本实施方式的脊11的横截面具有在最远离表面5的位置沿表面5延伸的上底15。由此,脊11的横截面形成为具有上底15和从上底15向表面5延伸的一对侧面16、16的梯形。另外,虽然在附图中,脊11的各角部17是以尖锐的边缘描绘出的,但在“梯形”中包含考虑了脊11的大小和橡胶的成型技术而在角部17形成有小曲率半径的倒角的形态。
这样的装饰图案7使相邻的脊11、11之间的间隙12视认为较暗(黑),从而能够使脊11与间隙12的光的对比度清晰。由此,由于装饰图案7能够发挥使因轮胎1的内部构造件即胎体(省略图示)的接缝和残留空气等导致的凹凸(凹痕和凸痕)变得不显眼的遮掩效果,因此有助于提高轮胎1的外观。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装饰图案7(图2所示)构成为满足下式(1)和(2)。
20≤A≤40…(1)
0.15≤C≤0.25…(2)
其中,A是脊11的锥角(度),C是沿表面5所测定的间隙12的最小长度(mm)。
根据上式(1),脊11的锥角A被设定为40度以下。通常,为了提高轮胎1的胎侧部3的外观,该轮胎1的正面观察时的外观尤其重要。在本实施径方式的装饰图案中,通过使脊11的锥角A为40度以下,能够使与胎侧部3的表面5垂直地(沿轮胎轴向)入射的光30(在图2中以双点划线示出)在脊11的侧面16上的入射角θ1和反射角θ2较小。因此,装饰图案7能够减弱从脊11的侧面16朝向轮胎1的外侧的反射。
并且,能够在用于形成图3所示的脊11的硫化模具21的槽部25的壁面(即,用于形成脊11的侧面16的侧面形成部)28、28上,能够使硫化模具21的清洁所使用的激光和粒体的入射角和反射角较小。由此,由于能够使激光和粒体在槽部25内进行漫反射,因此能够高效地去除附着于槽25的污物。
根据上式(2),将间隙12的最小长度C设定为0.25mm以下。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装饰图案7中,能够减弱从胎侧部3的表面5朝向轮胎1的外侧的反射。由此,本实施方式的装饰图案7使间隙12视认为更暗(黑),从而能够使脊11与间隙12的光的对比度清晰。因此,装饰图案7能够进一步使形成于胎侧部3的凹凸(省略图示)变得更加不显眼,从而能够提高轮胎1的外观。
另一方面,如果使脊11的锥角A和间隙12的最小长度C较小,则沿轮胎周向会形成较多的脊11,因此,伴随于此,形成在图3所示的硫化模具21的成型面23上的槽部25所占的比例(个数)也变大。由于槽部25难以与成型面23的清洁所使用的激光和粒体等接触,因此硫化模具的清洁作业的效率降低。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上式(1),将锥角A设定为20度以上。由此,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使用于形成脊11的硫化模具21的槽部25的壁面28、28的至少一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双方)沿轮胎周向适当扩展。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模具清洁时能够使激光和粒体等容易地到达硫化模具21的槽部25内。
此外,根据上式(2),将间隙12的最小长度C设定为0.15mm以上。由此,本实施方式的装饰图案7能够防止在轮胎周向上使脊11的个数过度增加。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使硫化模具21的槽部25所占的比例较小,从而能够提高清洁作业的效率。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中,通过使装饰图案7满足上式(1)和(2),能够同时实现轮胎1的外观的提高和硫化模具21的清洁的作业效率的提高。
另外,如果锥角A超过40度,则上述的光30在脊11的侧面16上的入射角θ1和反射角θ2变大。因此,有可能无法减弱从侧面16朝向轮胎1的外侧的反射。另外,在用于形成图3所示的脊11的硫化模具21的槽部25的壁面28、28上,硫化模具21的清洁所使用的激光和粒体的入射角和反射角也变大,有可能不能高效地去除附着于槽25的污物。
反之,如果锥角A小于20度,则无法使槽部25的壁面28、28扩展,在模具清洁时有可能使清洁作业的效率降低。此外,由于槽部25的壁面28、28与用于形成脊11的上底15的底面27以较大的角度相交,因此槽部25的加工性降低,有可能增加图案形成部24的加工成本。从这样的观点出发,锥角A优选为25度以上,且优选为35度以下。
另外,如果间隙12的最小长度C超过0.25mm,则从胎侧部3的表面5朝向轮胎1的外侧的反射增加。因此,无法使脊11与间隙12的光的对比度清晰,有可能降低轮胎1的外观。反之,如果间隙12的最小长度C小于0.15mm,则图3所示的硫化模具21的槽部25所占的比例变大,在模具清洁时,有可能降低清洁作业的效率。此外,会使相邻的槽部25、25之间的成型面23的宽度变小,有可能导致图案形成部24的加工成本的增大以及因清洁对成型面23造成的早期磨损。从这样的观点出发,间隙12的最小长度C优选为0.18mm以上,且优选为0.22mm以下。
为了在进一步增强脊11与间隙12的光的对比度的同时使激光和粒体等更容易到达槽部25内,本实施方式的装饰图案7优选为,构成为满足上式(1)和(2),并且还满足下式(3)和(4)。
0.2≤C/D≤0.4…(3)
1≤B/C≤3…(4)
其中,B是沿表面5测定的上底15的长度,D是脊11的沿轮胎周向的配置间隔。
根据上式(3),将图2所示的间隙12的最小长度C与脊11的配置间隔D之比C/D设定为0.4以下。由此,相对于脊11的配置间隔D,使间隙12的最小长度C形成得足够小,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弱从胎侧部3的表面5朝向轮胎1的外侧的反射。
根据上式(4),将上底15的长度B与间隙12的最小长度C之比B/C设定为3以下。由此,能够防止上底15相对于间隙12(表面5)形成得过大。因此,装饰图案7能够均衡地形成视认为较亮(白)的上底15和视认为较暗(黑)的间隙12,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强脊11与间隙12的光的对比度,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轮胎1的外观。
另外,根据上式(3),将间隙12的最小长度C与脊11的配置间隔D之比C/D设定为0.2以上。由此,能够增大相邻的槽部25、25之间的成型面23的宽度,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图案形成部24的加工成本的增大和因清洁对成型面23造成的早期磨減。
根据上式(4),将上底15的长度B与间隙12的最小长度C之比B/C设定为1以上。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轮胎周向上使硫化模具21的槽部25的底面27的长度增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模具清洁时,能够更容易地使激光和粒体等到达槽部25内。
这样,通过使本实施方式的装饰图案7满足上式(1)和(2),并且还满足上式(3)和(4),能够以更高的水准同时实现轮胎1的外观的提高和硫化模具21的清洁的作业效率的提高。
另外,如果间隙12的最小长度C与脊11的配置间隔D之比C/D超过0.4,则间隙12的最小长度C相对于脊11的配置间隔D形成为较大。因此,有可能不能充分地减弱从胎侧部3的表面5朝向轮胎1的外侧的反射。反之,如果比C/D小于0.2,则会使相邻的槽部25、25间的成型面23的宽度变小,有可能不能充分地防止图案形成部24的加工成本的增大和因清洁对成型面23造成的早期磨減。从这样的观点出发,比C/D优选为0.25以上,且优选为0.35以下。
另外,如果上底15的长度B与间隙12的最小长度C之比B/C超过3,则在轮胎周向上,上底15相对于图2所示的间隙12变大,有可能不能充分地增强脊11与间隙12的光的对比度。反之,如果比B/C小于1,则图3所示的硫化模具21的槽部25的底面27变小,有可能无法使激光和粒体等容易地到达槽部25内。并且,有可能增加图案形成部24的加工成本。从这样的观点出发,比B/C优选为1.5以上,且优选为2.5以下。
脊11的配置间隔D只要满足上式(3)即可,能够进行适当设定,但优选设定为0.13mm~2.1mm。通过将配置间隔D设定为0.13mm以上,能够防止脊11的个数的增加,从而能够使硫化模具21的槽部25所占的比例较小。因此,在模具清洁时能够更进一步提高清洁的作业效率。
另外,通过将配置间隔D设定为2.1mm以下,能够至少防止图2所示的上底15和间隙12的其中一个变大,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强脊11与间隙12的对比度。从这样的观点出发,配置间隔D更优选为0.3mm以上,且更优选为1.9mm以下。
对于上底15的长度B,只要满足上式(4)即可,能够适当设定,但更优选设定为0.05mm~0.40mm。通过使上底15的长度B为0.05mm以上,能够较大地形成图3所示的硫化模具21的槽部25的底面27,从而在模具清洁时能够更进一步提高清洁的作业效率。
另外,通过使上底15的长度B为0.40mm以下从而均衡地形成图2所示的上底15和间隙12,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强脊11与间隙12的光的对比度。从这样的观点出发,上底15的长度B更优选为0.10mm以上,且更优选为0.35mm以下。
虽然胎侧部3的脊11的距表面5的高度E能够适当设定,但优选设定为0.1mm~0.5mm。通过使脊11的高度E为0.1mm以上,能够使间隙12视认为更暗(黑)。另外,通过使脊11的高度E为0.5mm以下,能够防止图3所示的硫化模具21的槽部25形成得较深,因此能够更进一步提高清洁的作业效率。从像这样的观点出发,高度E更优选为0.15mm以上,且更优选为0.45mm以下。
虽然例示了本实施方式的脊11的横截面呈具有上底15的梯形的情况,但不限定于这样的方式。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的装饰图案7的一例的剖视图。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的图案形成部24的一例的局部剖视图。在该实施方式中,存在对与之前的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的情况。
该实施方式的脊11的横截面形成为在最远离胎侧部3的表面5的位置具有顶点35的三角形状。此外,脊11的横截面具有从顶点35向表面5延伸的一对侧面16、16。另外,“三角形状”包含考虑脊11的大小和橡胶的成型技术而在三角形的顶点35的一部分形成有微小的倒角的情况。
该实施方式的装饰图案7与之前的实施方式的装饰图案7相同,能够发挥使形成于胎侧部3的凹凸(省略图示)不容易显眼的遮掩效果。此外,在该实施方式的装饰图案7中,由于脊11的横截面形成为三角形状,因此能够使各脊11的顶点35形成为尖锐地形成,形成良好外观。因此,装饰图案7有助于提高轮胎1的外观。
该实施方式的装饰图案7构成为脊11的锥角A和间隙12的最小长度C满足上式(1)和(2)。由此,该实施方式的装饰图案7与之前的实施方式的装饰图案7相同,能够同时实现轮胎1的外观的提高和图5所示的硫化模具21的清洁的作业效率的提高。锥角A和最小长度C的优选的范围,与之前的实施方式的锥角A和最小长度C的优选范围相同。
此外,该实施方式的装饰图案构成为满足上式(1)和(2),并且还满足下式(5)。
0.2≤C/D≤0.4…(5)
其中,D是脊11的轮胎周向的配置间隔。
上式(5)与之前的实施方式的上式(3)相同,规定了间隙12的最小长度C与脊11的配置间隔D之比C/D的范围。由此,能够在进一步增强脊11与间隙12的光的对比度的同时,使激光和粒体等更容易到达槽部25内。
这样,通过使本实施方式的装饰图案7满足上式(1)和(2),并且还满足上式(5),能够以更高水准同时实现轮胎1的外观的提高和硫化模具21的清洁的作业效率的提高。另外,间隙12的最小长度C与脊11的配置间隔D之比C/D和脊11的配置间隔D的优选的范围,分别与之前的实施方式的比C/D和配置间隔D的优选的范围相同。
如图4所示,对于脊11而言,一对侧面16a、16b中的一个侧面16a也可以与胎侧部3的表面5垂直。由此,该实施方式的脊11的横截面形成为直角三角形。
在这样的脊11中,能够使上述的光30(在图4中以双点划线示出)在一个侧面16a上的入射角(省略图示)和反射角(省略图示)大致为零。由此,装饰图案7能够有效地减弱从一个侧面16a朝向轮胎1的外侧的反射。另一方面,在不与表面5垂直的另一侧的侧面16b上,能够使光30的入射角θ1和反射角θ2稍大于之前的实施方式。由此,装饰图案7能够稍微增强从另一侧的侧面16b朝向轮胎1的外侧的反射。因此,在该实施方式的装饰图案7中,侧面16a、16b以及表面5上的反射强度是不同的,能够使光的对比度具有多样性,因此能够提高轮胎的外观。
在之前的实施方式的装饰图案7中,分别例示了脊11的横截面为梯形的方式(图2所示)和三角形状的方式(图4所示),但不限定于这样的方式。装饰图案7例如也可以是脊11的横截面由梯形和三角形状组合而成。由此,装饰图案7能够进一步提高光的对比度的多样性,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轮胎1的外观。
以上,对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叙述,但本发明不限定于图示的实施方式,能够变形为各种方式而实施。
【实施例】
根据表1的规格试制了在胎侧部的表面形成有装饰图案的轮胎(尺寸195/65R15)(实施例1~10和比较例1~12)。然后,针对实施例和比较例,对轮胎的硫化模具的图案形成部(槽)的加工性、硫化模具的图案形成部的加工成本、轮胎的外观、凹凸的遮掩性能、硫化模具的清洁的作业效率以及硫化模具的图案形成部磨损后的轮胎的外观进行评价。各评价方法如下。
<硫化模具的图案形成部(槽)的加工性/加工成本>
获取在硫化模具的成型面上加工硫化模具的图案形成部(槽)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加工所需要的成本。在评价中,实施例2是以100为指数示出的。数值越大则越良好。
<轮胎的外观>
在向各轮胎填充200kPa的内压的状态下,利用测试者的目视对从侧面观察轮胎时的装饰图案的光的对比度的清晰性进行评价。在评价中,比较例10是以100为指数示出的。数值越大则越良好。
<凹凸的遮掩性能>
在向各轮胎填充了上述内压的状态下,利用测试者的目视对形成于胎侧部的凹凸的显眼程度进行评价。在评价中,比较例10是以100为指数示出的。数值越大则越良好。
<硫化模具的清洁的作业效率(激光、抛丸清理)>
在以硫化的方式成型出各轮胎之后,对使用激光清洁装置以及抛丸装置1、2清洁硫化模具的图案形成部(槽)的容易性进行了评价。在评价中,将能够清洁的情况表示为“OK”,将清洁困难的情况表示为“NG”。另外,抛丸装置1、2的粒子以及粒子直径如下。
抛丸装置1:粒子:钢、粒子直径:0.044mm~0.1mm
抛丸装置2:粒子:塑料、粒子直径:0.17mm~0.5mm
<硫化模具的图案形成部磨损后的轮胎的外观>
在使用上述抛丸装置1向硫化模具的图案形成部(槽)进行了3年的粒子抛丸后,使用该硫化模具制造各轮胎。然后,在向各轮胎填充上述内压的状态下,通过测试者的目视对从侧面观察轮胎时的装饰图案的光的对比度的清晰性进行评价。在评价中,将磨损前后大致没有变化的情况表示为“OK”,将磨损前后变化较大的的情况表示为“NG”。
测试结果在表1中示出。
【表1】
Figure BDA0002051236540000121
/>
Figure BDA0002051236540000131
/>
Figure BDA0002051236540000141
根据测试的结果确认了:与比较例相比,实施例的凹凸的遮掩性能更优异,并且能够同时实现轮胎的外观的提高和硫化模具的清洁的作业效率的提高。此外,与比较例相比,实施例能够维持硫化模具的图案形成部的磨损后的轮胎的外观。另外,实施例的硫化模具的图案形成部(槽)的加工性优异,并且能够降低加工成本。

Claims (2)

1.一种轮胎,在胎侧部的表面形成有装饰图案,
在所述装饰图案中,沿轮胎径向延伸的多个脊以隔开间隙的方式在轮胎周向上排列,
所述脊的横截面呈随着远离所述表面,沿着所述表面的长度逐渐减小的锥状,
所述装饰图案构成为满足下式(1)和(2),
20≤A≤40 …(1)
0.15≤C≤0.25 …(2)
其中,A是所述脊的锥角,该锥角的单位是度,C是沿所述表面而测定的所述间隙的最小长度,该最小长度的单位是毫米,
所述脊的横截面呈在最远离所述表面的位置上具有顶点的直角三角形,
所述装饰图案构成为还满足下式(5),
0.2≤C/D≤0.4 …(5)
其中,D是所述脊在轮胎周向上的配置间隔,
从所述顶点向所述表面延伸的一对侧面中的一个侧面与所述表面垂直,
所述脊的从所述表面沿着所述直角三角形形状的垂直于所述表面的边的高度大于所述脊的在所述直角三角形形状的底边处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中,
所述脊距所述表面的高度为0.1mm~0.5mm。
CN201910374701.4A 2018-07-10 2019-05-07 轮胎 Active CN1106965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30911A JP7151226B2 (ja) 2018-07-10 2018-07-10 タイヤ
JP2018-130911 2018-07-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96563A CN110696563A (zh) 2020-01-17
CN110696563B true CN110696563B (zh) 2023-06-06

Family

ID=67105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74701.4A Active CN110696563B (zh) 2018-07-10 2019-05-07 轮胎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518197B2 (zh)
EP (1) EP3594024B9 (zh)
JP (1) JP7151226B2 (zh)
CN (1) CN1106965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30731B2 (ja) * 2019-08-05 2023-03-01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124807B2 (ja) * 2019-08-05 2022-08-24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220314704A1 (en) * 2019-08-05 2022-10-06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EP4140781B1 (en) * 2021-08-27 2024-04-03 Toyo Tire Corporation Pneumatic tire
CN115257242A (zh) * 2022-07-28 2022-11-01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侧壁具有纹理装饰图案的轮胎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82218A (ja) * 1995-04-11 1996-10-29 Bridgestone Corp リム・ガードを備えた偏平空気入りタイヤ
JPH08318716A (ja) * 1995-05-26 1996-12-03 Bridgestone Corp 多数のリッジよりなる装飾体を備えた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9160989A (ja) * 2007-12-28 2009-07-23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1909907A (zh) * 2007-12-28 2010-12-08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CN101920638A (zh) * 2009-06-12 2010-12-22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CN104057786A (zh) * 2013-03-19 2014-09-24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JP2016215698A (ja) * 2015-05-14 2016-12-22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36401B2 (ja) * 1993-12-10 2003-08-1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帯状デザインを有する空気入りタイヤ
JP3007825B2 (ja) * 1995-09-28 2000-02-0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6253815B1 (en) * 1998-08-14 2001-07-03 Michelin Recherche Et Techniques S.A. Design pattern for a tire
JP4315515B2 (ja) * 1999-03-30 2009-08-1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FR2892336B1 (fr) * 2005-10-21 2009-10-09 Michelin Soc Tech Marquage offrant une meilleure visibilite et procede de marquage.
JP5445092B2 (ja) 2009-12-11 2014-03-19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785530B2 (ja) * 2012-09-21 2015-09-30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519812B1 (ja) * 2013-01-09 2014-06-1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756490B2 (ja) * 2013-03-26 2015-07-29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BR112015032833A2 (pt) * 2013-07-01 2017-07-25 Bridgestone Americas Tire Operations Llc métodos e aparelhos para criar um efeito visual em um artigo de borracha
JP5782481B2 (ja) * 2013-07-05 2015-09-2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FR3022851B1 (fr) * 2014-06-30 2018-05-11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Pneumatique comportant un marquage a fort contraste
JP6034837B2 (ja) * 2014-09-17 2016-11-30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441170B2 (ja) 2015-06-05 2018-12-1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JP6694282B2 (ja) * 2016-01-27 2020-05-13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JP6759903B2 (ja) * 2016-09-09 2020-09-2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重荷重用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82218A (ja) * 1995-04-11 1996-10-29 Bridgestone Corp リム・ガードを備えた偏平空気入りタイヤ
JPH08318716A (ja) * 1995-05-26 1996-12-03 Bridgestone Corp 多数のリッジよりなる装飾体を備えた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9160989A (ja) * 2007-12-28 2009-07-23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1909907A (zh) * 2007-12-28 2010-12-08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CN101920638A (zh) * 2009-06-12 2010-12-22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CN104057786A (zh) * 2013-03-19 2014-09-24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JP2016215698A (ja) * 2015-05-14 2016-12-22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94024A1 (en) 2020-01-15
JP7151226B2 (ja) 2022-10-12
EP3594024B1 (en) 2021-03-24
CN110696563A (zh) 2020-01-17
EP3594024B9 (en) 2021-08-18
US20200016938A1 (en) 2020-01-16
US11518197B2 (en) 2022-12-06
JP2020006863A (ja) 2020-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96563B (zh) 轮胎
US8109307B2 (en) Pneumatic tire with tread having protrusions on bottom of grooves
JP4862684B2 (ja) タイヤ加硫用成形金型
JP5718412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080128063A1 (en) Pneumatic Tire
WO2017126375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81214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111792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292067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A2219394C (en) Pneumatic tire for heavy duty
CN112829522B (zh) 轮胎
JP2010105445A (ja) 重荷重用タイヤ
EP3880493B1 (en) Average void depth truck tire with angled ribs having decoupled shoulder blocks
US20220118800A1 (en) Truck tire tread with angled ribs having stone ejectors
JP5501169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431435B2 (ja) 重荷重用タイヤ
JP6793021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2937224B (zh) 充气轮胎
CN112805159B (zh) 充气轮胎
CN113508041B (zh) 具有带盲微纹沟的周向纹沟的卡车轮胎
JP6962126B2 (ja) タイヤ
JP2011068349A (ja) 重荷重用タイヤ
US11904562B2 (en) Tire vulcanization mold, production method for tire, and tire
EP3822097B1 (en) Tire
JP2011245888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