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92001B - 偏振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偏振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92001B
CN110692001B CN201880036594.8A CN201880036594A CN110692001B CN 110692001 B CN110692001 B CN 110692001B CN 201880036594 A CN201880036594 A CN 201880036594A CN 110692001 B CN110692001 B CN 1106920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polarizer
polarizing film
resin film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365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92001A (zh
Inventor
石原康隆
岸敦史
上野友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6920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920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920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920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偏振膜,其在起偏镜的至少一面具有树脂膜,其中,上述树脂膜在85℃、85%R.H.的加湿热条件下放置300小时时产生溶出成分,并且在上述起偏镜与上述树脂膜之间具有抑制上述溶出成分向起偏镜侧转移的透明阻挡层。本发明的偏振膜即使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也可以抑制光学特性的降低。

Description

偏振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偏振膜。上述偏振膜可以单独形成液晶显示装置(LCD)、有机EL显示装置等图像显示装置、或者以层叠了该偏振膜的光学膜的形式形成液晶显示装置(LCD)、有机EL显示装置等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液晶显示装置而言,从其图像形成方式来看,在形成液晶面板表面的玻璃基板的两侧配置偏振膜是必不可少的。就偏振膜而言,通常使用的是在由聚乙烯醇类膜和碘等二色性材料形成的起偏镜的单面或两面利用聚乙烯醇类粘接剂等贴合保护膜而成的偏振膜。
另外,偏振膜根据其使用用途、使用状态不同,会暴露于苛刻的环境中。因此,对于偏振膜,要求即使在苛刻的环境中也能保持光学特性的耐久性。例如,已提出了在起偏镜的至少一面设置具有给定储能模量的聚氨酯树脂(专利文献1、2)。根据专利文献1、2,记载了即使在高温下也能保持偏振膜的正交透过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03071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1837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上述偏振膜除了在高温环境中以外,有时要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使用。另外,上述偏振膜有时利用粘合剂层等与其它树脂膜组合使用。然而,已知根据上述树脂膜,例如在保持于85℃、85%R.H.的高温高湿环境中的情况下,有时成为杂质的离子等成分会溶出。而且,已知该溶出成分会由于转移至粘合剂层中并侵入起偏镜中,而导致起偏镜的水分率上升,其结果,起偏镜的偏振度降低,偏振膜的光学特性大幅降低。然而,将上述专利文献1、2那样的聚氨酯树脂设置于起偏镜并不能充分抑制上述偏振膜的光学特性的降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也可以抑制光学特性的降低的偏振膜。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上述偏振膜的图像显示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申请发明人们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利用下述的偏振膜等可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一种偏振膜,其在起偏镜的至少一面具有树脂膜,其中,
上述树脂膜在85℃、85%R.H.的加湿热条件下放置300小时时产生溶出成分,并且,
在上述起偏镜与上述树脂膜之间具有抑制上述溶出成分向起偏镜侧转移的透明阻挡层。
在上述偏振膜中,可以在上述起偏镜与上述树脂膜之间具有粘合剂层或粘接剂层。可以在上述透明阻挡层与上述树脂膜之间具有上述粘合剂层或粘接剂层。另外,可以在上述起偏镜与上述透明阻挡层之间具有上述粘合剂层或粘接剂层。
在上述偏振膜中,优选上述起偏镜的厚度为10μm以下。
在上述偏振膜中,优选上述透明阻挡层的厚度为3μm以下。
在上述偏振膜中,作为上述透明阻挡层,可使用含有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形成材料的固化物,所述氨基甲酸酯预聚物为异氰酸酯化合物与多元醇的反应产物。作为上述异氰酸酯化合物,优选使用选自甲苯二异氰酸酯及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1种。
在上述偏振膜中,作为上述树脂膜,可使用含有三乙酸纤维素的树脂膜。
另外,在上述偏振膜中,可以仅在上述起偏镜的一面具有上述粘合剂层或粘接剂层、上述树脂膜及上述透明阻挡层,而在上述起偏镜的另一面具有保护膜。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具有上述偏振膜。
发明的效果
在偏振膜中,可组合使用各种树脂膜,但如上所述,被认为有时会由于树脂膜而导致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会有成为杂质的离子等成分溶出。而且,该溶出成分被认为会侵入起偏镜,导致偏振膜的光学特性大幅降低。
本发明的偏振膜在起偏镜与上述树脂膜之间具有抑制上述溶出成分向起偏镜侧转移的透明阻挡层。该透明阻挡层可阻止来自上述树脂膜的溶出成分向起偏镜转移。因此,即使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也可以防止会成为起偏镜的光学特性降低的原因的溶出成分向起偏镜转移,可抑制光学特性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偏振膜的剖面示意图的一例。
图2是本发明的偏振膜的剖面示意图的一例。
图3是本发明的偏振膜的剖面示意图的一例。
图4是本发明的偏振膜的剖面示意图的一例。
符号说明
P 起偏镜
1 透明阻挡层
2 树脂膜
3 粘合剂层或粘接剂层
4 保护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4对本发明的偏振膜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偏振膜如图1~4所示,具有起偏镜P及树脂膜2,且在它们之间具有透明阻挡层1。上述透明阻挡层1可以直接设置于起偏镜P或树脂膜2。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图4中例示出的是仅在起偏镜P的一侧具有透明阻挡层1、树脂膜2的情况,但也可以在起偏镜P的两侧设置透明阻挡层1、树脂膜2。
另外,如图2、图3所示,本发明的偏振膜可以在起偏镜P与上述树脂膜2之间具有粘合剂层或粘接剂层3。图2的偏振膜是粘合剂层或粘接剂层3位于透明阻挡层1与树脂膜2之间的情况。在图2的偏振膜中,透明阻挡层1可以直接设置于起偏镜P。图3的偏振膜是粘合剂层或粘接剂层3位于起偏镜P与透明阻挡层1之间的情况。在图3的偏振膜中,透明阻挡层1可以直接设置于树脂膜2。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偏振膜如图4所示,可以在上述起偏镜P上设置保护膜4。在图4中例示出了不具有粘合剂层或粘接剂层3的情况,但在图4中也可以以与图2、图3同样的方式具有粘合剂层或粘接剂层3。需要说明的是,虽未图示,但起偏镜P与保护膜4隔着粘接剂层、粘合剂层、下涂层(底涂层)等夹隔层层叠在一起。另外,虽未图示,可以对保护膜4设置易粘接层、实施活化处理,将该易粘接层与粘接剂层层叠。
另外,虽未图示,但可以在图1~图4的偏振膜中的树脂膜2上进一步形成第2粘合剂层等。可以在该粘合剂层上设置隔膜。另一方面,可以适宜地在本发明的偏振膜上设置表面保护膜。
<起偏镜>
起偏镜没有特别限定,可使用各种起偏镜。作为起偏镜,可列举例如使碘、二色性染料这样的二色性物质吸附于聚乙烯醇类膜、部分缩甲醛化聚乙烯醇类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类部分皂化膜等亲水性高分子膜并进行单向拉伸而得到的膜、聚乙烯醇的脱水处理物、聚氯乙烯的脱盐酸处理物等多烯类取向膜等。这些中,优选由聚乙烯醇类膜和碘等二色性物质形成的起偏镜。这些起偏镜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为80μm左右以下。
用碘对聚乙烯醇类膜染色并进行单向拉伸而成的起偏镜例如可通过将聚乙烯醇类膜浸渍于碘的水溶液中来染色、并拉伸至原长的3~7倍而制作。根据需要,也可以浸渍于任选包含硼酸、或硫酸锌、氯化锌等的碘化钾等的水溶液中。进一步,也可以根据需要而在染色前将聚乙烯醇类膜浸渍于水中进行水洗。通过对聚乙烯醇类膜进行水洗,除了可以洗去聚乙烯醇类膜表面的污垢、抗粘连剂以外,还具有使聚乙烯醇类膜溶胀从而防止染色不均等不均的效果。拉伸可以在利用碘进行染色之后进行,也可以边染色边拉伸,另外还可以在进行拉伸之后利用碘进行染色。在硼酸、碘化钾等的水溶液或水浴中也可以进行拉伸。
在本发明中,可使用厚度10μm以下的起偏镜。从薄型化的观点考虑,起偏镜的厚度优选为8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μm以下。另一方面,起偏镜的厚度为2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μm以上。这样的薄型起偏镜由于厚度不均少、视觉辨认性优异,并且尺寸变化少,因此对于热冲击的耐久性优异。
作为代表性的薄型起偏镜,可列举在日本专利第4751486号说明书、日本专利第4751481号说明书、日本专利第4815544号说明书、日本专利第5048120号说明书、国际公开第2014/077599号小册子、国际公开第2014/077636号小册子等中记载的薄型起偏镜或由这些文献中记载的制造方法得到的薄型起偏镜。
上述起偏镜以由单体透射率T及偏振度P表示的光学特性满足下式的条件的方式构成:
P>-(100.929T-42.4-1)×100(其中,T<42.3)、或
P≥99.9(其中,T≥42.3)。
主要是,以满足上述条件的方式构成的起偏镜具有作为使用了大型显示元件的液晶电视用显示器所要求的性能。具体而言,对比度为1000:1以上且最大亮度为500cd/m2以上。作为其它用途,例如可贴合于有机EL显示装置的可视侧。
作为上述薄型起偏镜,在包括以层叠体的状态进行拉伸的工序和进行染色的工序的制法中,从能够拉伸至高倍率从而使偏光性能提高的观点出发,优选利用如日本专利第4751486号说明书、日本专利第4751481号说明书、日本专利4815544号说明书中记载的那样的包括在硼酸水溶液中进行拉伸的工序的制法而得到的薄型起偏镜,特别优选为通过记载于日本专利第4751481号说明书、日本专利4815544号说明书中的包括在硼酸水溶液中进行拉伸之前辅助性地进行气体氛围中拉伸的工序的制法而得到的薄型起偏镜。这些薄型起偏镜可通过包括将聚乙烯醇类树脂(以下也称为PVA类树脂)层和拉伸用树脂基材以层叠体的状态进行拉伸的工序、和进行染色的工序的制法而得到。如果是该制法,则即使PVA类树脂层较薄,也能够通过被拉伸用树脂基材所支撑而在不产生由拉伸导致的断裂等不良情况的情况下进行拉伸。
<树脂膜>
就本发明的偏振膜而言,作为树脂膜,可使用在85℃、85%R.H.的加湿热条件下放置300小时时会产生溶出成分的树脂膜。在使用这样的树脂膜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偏振膜是有效的。具体而言,上述树脂膜的溶出成分可通过下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来确认。
对于这样的可产生溶出成分的树脂膜,例如可以通过将在树脂膜上贴合有粘合剂层的状态下的样品在85℃、85%R.H.的加湿热条件下放置300小时,并从放置前后的粘合剂层中检测溶出成分而进行。来自粘合剂层的溶出成分的检测可通过利用离子色谱法的成分分析而进行。可根据上述放置后的检测量与放置前的检测量相比增加,从而确认为可产生溶出成分的树脂膜。作为上述放置后检测到的溶出成分,包括例如由于三乙酸纤维素类膜水解而产生的乙酸根离子、抗氧剂等作为添加剂而包含的低分子成分等,可根据放置后的检测量增加0.5μg/g以上,从而确认为可产生溶出成分的树脂膜。
另外,对于可产生溶出成分的树脂膜,例如可以通过将在树脂膜上贴合有粘合剂层的状态下的样品在85℃、85%R.H.的加湿热条件下放置300小时,并测定放置前后的粘合剂层的饱和水分率而进行。可根据上述放置后的粘合剂层的饱和水分率与放置前的粘合剂层的饱和水分率相比增加0.1%以上,从而确认为可产生溶出成分的树脂膜。
作为构成上述树脂膜的材料,可列举二乙酸纤维素、三乙酸纤维素等纤维素类聚合物、作为相位差膜使用的液晶聚合物等。上述树脂膜中,从最常规使用、且溶出成分多的方面考虑,优选含有三乙酸纤维素的树脂膜。因上述树脂膜中的聚合物成分的水解而产生的乙酸根离子、源自膜的添加剂的低分子量成分等,会作为溶出成分而被检测到。
需要说明的是,树脂膜中可含有1种以上任意适当的添加剂。作为添加剂,可列举例如:抗氧剂、增塑剂、紫外线吸收剂、润滑剂、脱模剂、过氧化物分解剂、自由基阻聚剂、金属钝化剂、酸捕获剂、防着色剂、阻燃剂、成核剂、抗静电剂、颜料、着色剂等。上述添加剂可成为溶出成分。作为上述可成为溶出成分的添加剂的具体例,可列举磷酸酯、羧酸酯等增塑剂、受阻酚类、磷类、硫类等抗氧剂、氧基二苯甲酮类化合物、苯并三唑类化合物、水杨酸酯类化合物、二苯甲酮类化合物、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镍络盐类化合物等紫外线吸收剂等。上述树脂膜中的上述构成材料(例如,纤维素类聚合物、液晶聚合物等)的含量优选为50~100重量%、更优选为50~99重量%、进一步优选为60~98重量%、特别优选为70~97重量%。在保护膜中的上述热塑性树脂的含量为50重量%以下的情况下,存在无法充分表现出热塑性树脂原本具有的高透明性等的隐患。
树脂膜的厚度可适当确定,但从强度、操作性等作业性、薄层性等方面出发,通常为1~500μm左右。特别优选为1~300μm,更优选为5~200μm,进一步优选为5~150μm,特别优选为20~100μm的薄型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树脂膜,可以在透明阻挡层的一侧设置易粘接层。易粘接层可以由例如具有聚酯骨架、聚醚骨架、聚碳酸酯骨架、聚氨酯骨架、有机硅类、聚酰胺骨架、聚酰亚胺骨架、聚乙烯醇骨架等的各种树脂形成。这些聚合物树脂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者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另外,形成易粘接层时,也可以添加其它添加剂。具体而言,可进一步使用增粘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剂、耐热稳定剂等稳定剂等。
通常,易粘接层预先设置于树脂膜,并通过粘接剂层使该树脂膜的易粘接层侧与起偏镜层叠。易粘接层的形成可通过将易粘接层的形成材料利用公知的技术涂敷于保护膜上并进行干燥来进行。对于易粘接层的形成材料,通常可以考虑到干燥后的厚度、涂敷的顺畅性等而将其制备成稀释至适当浓度的溶液。易粘接层的干燥后的厚度优选为0.01~5μm,更优选为0.02~2μm、进一步优选为0.05~1μm。需要说明的是,易粘接层可以设置多层,但在该情况下也优选使易粘接层的总厚度落在上述范围。
可以在上述树脂膜的与透明阻挡层相反侧的面设置硬涂层、防反射层、防粘附层、扩散层或防眩层等功能层。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硬涂层、防反射层、防粘附层、扩散层、防眩层等功能层除了可以设置为保护膜本身以外,也可以另外地设置成与保护膜不同的层。
上述透明阻挡层从抑制来自形成于上述树脂膜的易粘接层、硬涂层等功能层的溶出成分向起偏镜侧转移的方面也是有效的。
<透明阻挡层>
透明阻挡层可使用可防止来自上述树脂膜的溶出成分的转移的层。
从薄层化及光学可靠性的观点考虑,透明阻挡层的厚度优选为3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μm以下。另一方面,从发挥充分的阻挡性的观点考虑,透明阻挡层的厚度优选为0.1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2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3μm以上。
作为形成上述透明阻挡层的材料,可使用具有透明性、且可防止溶出成分的转移的材料。作为这样的材料,可列举例如含有作为异氰酸酯化合物与多元醇的反应产物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形成材料。
作为异氰酸酯化合物,优选例如多官能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具体而言,可列举多官能的芳香族类异氰酸酯化合物、脂环族类异氰酸酯、脂肪族类异氰酸酯化合物或它们的二聚体等。
作为多官能芳香族类异氰酸酯化合物,可列举例如:苯二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2,2’-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4,4’-甲苯胺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醚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二异氰酸酯、1,5-萘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亚甲基双4-苯基异氰酸酯、对苯二异氰酸酯等。
作为多官能脂环族类异氰酸酯化合物,可列举例如:1,3-环戊烯二异氰酸酯、1,3-环己烷二异氰酸酯、1,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1,3-双异氰酸酯甲基环己烷、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氢化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氢化甲苯二异氰酸酯、氢化四甲基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
作为多官能脂肪族类异氰酸酯化合物,可列举例如:三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四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五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2-亚丙基二异氰酸酯、1,3-亚丁基二异氰酸酯、十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4,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
另外,作为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可列举异氰脲酸三(6-异氰酸根合己基)酯等具有3个以上异氰酸酯基的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
作为多元醇,可列举例如:乙二醇、二乙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2,4-二乙基-1,5-戊二醇、1,2-己二醇、1,6-己二醇、1,8-辛二醇、1,9-壬二醇、2-甲基-1,8-辛二醇、1,8-癸二醇、十八烷二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己三醇、聚丙二醇等。
作为上述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在本发明中,优选使用分子结构上环状结构(苯环、氰脲酸酯环、异氰脲酸酯环等)在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大的刚性结构的材料。例如,上述多官能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者组合使用2种以上,但从上述水分率的调整的观点考虑,优选芳香族类异氰酸酯化合物。其它多官能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与芳香族类异氰酸酯化合物组合使用。特别地,芳香族类异氰酸酯化合物中,作为上述异氰酸酯化合物,优选使用选自甲苯二异氰酸酯及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1种。
作为氨基甲酸酯预聚物,优选使用三羟甲基丙烷-三甲苯异氰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氨基甲酸酯预聚物也可以使用对末端异氰酸酯基赋予了保护基团的预聚物。作为保护基团,有肟、内酰胺等。对异氰酸酯基进行了保护的材料通过加热而使保护基团从异氰酸酯基解离,使异氰酸酯基进行反应。
此外,为了提高异氰酸酯基的反应性,可以使用反应催化剂。反应催化剂没有特殊限制,优选锡类催化剂或胺类催化剂。反应催化剂可使用1种或2种以上。通常,相对于氨基甲酸酯预聚物100重量份,反应催化剂的使用量以5重量份以下使用。反应催化剂量多时,交联反应速度变快,引起形成材料的发泡。即使使用发泡后的形成材料,也不能得到充分的粘接性。通常,在使用反应催化剂的情况下,优选为0.01~5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5~4重量份。
作为锡类催化剂,可使用无机类、有机类中的任一种,但优选有机类。作为无机类锡类催化剂,可列举例如:氯化亚锡、氯化锡等。有机类锡类催化剂优选为具有甲基、乙基、醚基、酯基等骨架且具有至少1种脂肪族基团、脂环族基团等有机基团的物质。可列举例如:四正丁基锡、三正丁基乙酸锡、正丁基三氯化锡、三甲基氢氧化锡、二甲基二氯化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等。
另外,作为胺类催化剂,没有特殊限制。例如,优选喹吖啶、脒、二氮杂双环十一碳烯等具有至少1个脂环族基等有机基团的催化剂。此外,作为胺类催化剂,可列举三乙胺等。另外,作为除上述以外的反应催化剂,可示例出环烷酸钴、苄基三甲基氢氧化铵等。
上述氨基甲酸酯预聚物通常以溶液的形式使用。溶液可以是溶剂性的,也可以是乳液、胶体分散液、水溶液等水性的。作为有机溶剂,只要可以使构成形成材料的成分均匀地溶解就没有特殊限制。作为有机溶剂,可列举例如:甲苯、甲乙酮、乙酸乙酯等。需要说明的是,在形成为水性的情况下,也可以配合例如正丁醇、异丙醇等醇类、丙酮等酮类。在形成为水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使用分散剂,或者在氨基甲酸酯预聚物中导入羧酸盐、磺酸盐、季铵盐等与异氰酸酯基的反应性低的官能团、聚乙二醇等水分散性成分而进行。
作为上述氨基甲酸酯预聚物以外的形成透明阻挡层的材料,可列举例如:氰基丙烯酸酯类形成材料、环氧类形成材料。
上述透明阻挡层的形成可以根据上述形成材料的种类而适当选择,例如,可通过将该形成材料涂布于起偏镜或树脂膜等之后使其固化而进行,透明阻挡层可以以涂布层的形式得到。通常通过下述方法进行:在上述涂布后在30~100℃左右、优选在50~80℃下干燥0.5~15分钟左右,由此形成固化层。此外,在上述形成材料含有异氰酸酯成分的情况下,为了促进反应,可以在30~100℃左右、优选在50~80℃下进行0.5~24小时左右的退火处理。
<粘合剂层或粘接剂层>
在本发明的偏振膜中,可用于透明阻挡层的贴合的粘合剂层或粘接剂层可采用在偏振膜中被使用的那些。关于在附图部分进行了说明的第2粘合剂层,也是同样的。另外,可以经由下涂层(底涂层)等夹隔层与上述粘合剂层或粘接剂层一起层叠。
《粘合剂层》
形成粘合剂层时,可使用适宜的粘合剂,对于其种类没有特殊限制。作为粘合剂,可列举:橡胶类粘合剂、丙烯酸类粘合剂、有机硅类粘合剂、氨基甲酸酯类粘合剂、乙烯基烷基醚类粘合剂、聚乙烯醇类粘合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类粘合剂、聚丙烯酰胺类粘合剂、纤维素类粘合剂等。
这些粘合剂中,可优选使用光学透明性优异、显示出适宜的润湿性、凝聚性及粘接性这样的粘合特性、且耐候性、耐热性等优异的粘合剂。作为显示出这样的特征的粘合剂,可优选使用丙烯酸类粘合剂。
作为形成粘合剂层的方法,可利用如下的方法制作:例如,将上述粘合剂涂布于经过了剥离处理的隔膜等,在干燥除去聚合溶剂等而形成粘合剂层之后,转印至透明阻挡层的方法;或者将上述粘合剂涂布于透明阻挡层,干燥除去聚合溶剂等而在起偏镜上形成粘合剂层的方法;等等。需要说明的是,在涂布粘合剂时,也可以适当地新加入聚合溶剂以外的一种以上溶剂。
作为经过了剥离处理的隔膜,可优选使用有机硅剥离衬。在将本发明的粘合剂涂布于这样的衬垫上并使其干燥而形成粘合剂层的工序中,作为使粘合剂干燥的方法,可根据目的而适当地采用适宜的方法。优选采用对上述涂布膜进行加热干燥的方法。加热干燥温度优选为40℃~200℃、进一步优选为50℃~180℃、特别优选为70℃~170℃。通过使加热温度在上述的范围,可以获得具有优异粘合特性的粘合剂。
干燥时间可适当地采用适宜的时间。上述干燥时间优选为5秒钟~2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5秒钟~10分钟、特别优选为10秒钟~5分钟。
作为粘合剂层的形成方法,可采用各种方法。具体可列举例如:辊涂法、辊舐涂布法、凹版涂布法、反向涂布法、辊刷法、喷涂法、浸渍辊涂法、棒涂法、刮涂法、气刀涂布法、淋涂法、模唇涂布法、利用模涂机等的挤出涂布法等方法。
粘合剂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为1~100μm左右。优选为2~50μm、更优选为2~40μm,进一步优选为5~35μm。
在上述粘合剂层露出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经过了剥离处理的片(隔膜)保护粘合剂层直到实际使用为止。
作为隔膜的构成材料,可列举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膜等塑料膜、纸、布、无纺布等多孔性材料、网、发泡片、金属箔、及它们的层压体等适宜的薄片物等,但从表面平滑性优异的方面出发,优选使用塑料膜。
作为该塑料膜,只要是能够保护上述粘合剂层的膜则没有特殊限定,可列举例如:聚乙烯膜、聚丙烯膜、聚丁烯膜、聚丁二烯膜、聚甲基戊烯膜、聚氯乙烯膜、氯乙烯共聚物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膜、聚氨酯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膜等。
上述隔膜的厚度通常为5~200μm、优选为5~100μm左右。还可以根据需要采用有机硅类、氟类、长链烷基类或脂肪酸酰胺类的脱模剂、二氧化硅粉等对上述隔膜进行脱模及防污处理、或者对上述隔膜进行涂布型、混入型、蒸镀型等的抗静电处理。特别是,可以通过对上述隔膜的表面适当进行有机硅处理、长链烷基处理、氟处理等剥离处理而进一步提高相对于上述粘合剂层的剥离性。
《粘接剂层》
粘接剂层可由粘接剂形成。粘接剂的种类没有特殊限制,可使用各种粘接剂。上述粘接剂层只要是在光学上透明的层则没有特殊限制,作为粘接剂,可使用水性、溶剂性、热熔性、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等各种形态的粘接剂,但优选为水性粘接剂或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
作为水性粘接剂,可列举异氰酸酯类粘接剂、聚乙烯醇类粘接剂、明胶类粘接剂、乙烯基系胶乳类、水性聚酯等。水性粘接剂通常以由水溶液形成的粘接剂的形式被使用,通常含有0.5~60重量%的固体成分。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是通过电子束、紫外线(自由基固化型、阳离子固化型)等活性能量射线来进行固化的粘接剂,可以以例如电子束固化型、紫外线固化型的形态使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例如可使用自由基光固化型粘接剂。将自由基光固化型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作为紫外线固化型而使用的情况下,该粘接剂含有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及光聚合引发剂。
粘接剂的涂敷方式可根据粘接剂的粘度、目标厚度而适当选择。作为涂敷方式的例子,可列举例如:反向涂布器、凹版涂布器(直接、反向、或胶版)、棒式反向涂布器、辊涂机、模涂机、绕线棒涂布器、棒涂机等。此外,涂敷可以适当采用浸渍方式等方式。
另外,就上述粘接剂的涂敷而言,在使用水性粘接剂等的情况下,优选以使最终形成的粘接剂层的厚度达到30~300nm的方式进行。上述粘接剂层的厚度进一步优选为60~250nm。另一方面,使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的情况下,优选以使上述粘接剂层的厚度达到0.1~200μm的方式进行。更优选为0.5~50μm、进一步优选为0.5~10μm。
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上述树脂膜的层叠时,可以在与粘合剂层或粘接剂层之间设置上述的易粘接层。
下涂层(底涂层)是为了使起偏镜与树脂膜的密合性提高而形成的。作为构成底涂层的材料,只要是对树脂膜和透明阻挡层或透明阻挡层和聚乙烯醇类树脂层这两者均发挥出一定程度的强密合力的材料则没有特殊限定。例如,可使用透明性、热稳定性、拉伸性等优异的热塑性树脂等。作为热塑性树脂,可列举例如:丙烯酸类树脂、聚烯烃类树脂、聚酯类树脂、聚乙烯醇类树脂、或它们的混合物。
<保护膜>
作为构成上述保护膜的材料,优选为透明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水分阻隔性、各向同性等优异的材料。可列举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类聚合物、二乙酸纤维素、三乙酸纤维素等纤维素类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类聚合物、聚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树脂)等苯乙烯类聚合物、聚碳酸酯类聚合物等。另外,作为形成上述保护膜的聚合物的例子,还可列举:聚乙烯、聚丙烯、环系或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聚烯烃、乙烯-丙烯共聚物这样的聚烯烃类聚合物、氯乙烯类聚合物、尼龙、芳香族聚酰胺等酰胺类聚合物、酰亚胺类聚合物、砜类聚合物、聚醚砜类聚合物、聚醚醚酮类聚合物、聚苯硫醚类聚合物、乙烯醇类聚合物、偏氯乙烯类聚合物、乙烯醇缩丁醛类聚合物、芳酯类聚合物、聚甲醛类聚合物、环氧类聚合物、或上述聚合物的共混物等。
以起偏镜为基准,上述保护膜适用于与适用上述树脂膜的一侧的相反侧。任选地在起偏镜的上述相反侧设置本发明的透明阻挡层,因此,作为上述保护膜,优选使用即使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也不会产生溶出成分的材料。作为这样的保护膜的材料,可列举丙烯酸类聚合物、聚烯烃类聚合物等。
需要说明的是,保护膜中也可以包含1种以上任意适当的添加剂。作为添加剂,可列举例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剂、润滑剂、增塑剂、脱模剂、防着色剂、阻燃剂、成核剂、抗静电剂、颜料、着色剂等。保护膜中的上述热塑性树脂的含量优选为50~100重量%,更优选为50~99重量%、进一步优选为60~98重量%、特别优选为70~97重量%。保护膜中的上述热塑性树脂的含量为50重量%以下的情况下,存在无法充分显示出热塑性树脂所固有的高透明性等的隐患。
作为上述保护膜,也可以使用相位差膜、亮度增强膜、扩散膜等。作为相位差膜,可列举具有正面相位差为40nm以上、和/或厚度方向相位差为80nm以上的相位差的相位差膜。正面相位差通常控制于40~200nm的范围,厚度方向相位差通常控制于80~300nm的范围。使用相位差膜作为保护膜的情况下,该相位差膜也作为起偏镜保护膜发挥功能,因此能够谋求薄型化。
作为相位差膜,可列举将热塑性树脂膜进行单向拉伸处理或双向拉伸处理而成的双折射性膜。上述拉伸的温度、拉伸倍率等可根据相位差值、膜的材料、厚度而适当设定。
保护膜的厚度可适当确定,但从强度、操作性等作业性、薄层性等方面出发,通常为1~500μm左右。特别优选为1~300μm,更优选为5~200μm,进一步优选为5~150μm,特别优选为20~100μm的薄型情况。
可以在上述保护膜的未与起偏镜粘接的一面设置硬涂层、防反射层、防粘附层、扩散层或防眩层等功能层。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硬涂层、防反射层、防粘附层、扩散层、防眩层等功能层除了可以设置为保护膜本身以外,也可以另外地设置成与保护膜不同的层。
<夹隔层>
上述保护膜与起偏镜可隔着粘接剂层、粘合剂层、下涂层(底涂层)等夹隔层而层叠在一起。此时,优选利用夹隔层将两者以无空气间隙的方式层叠。上述粘接剂层、粘合剂层、下涂层(底涂层)等夹隔层可以使用与上述的夹隔层中说明的夹隔层同样的夹隔层。
<表面保护膜>
可以在本发明的偏振膜上设置表面保护膜。表面保护膜通常具有基材膜及粘合剂层,并经由该粘合剂层而保护起偏镜。
作为表面保护膜的基材膜,从检查性、管理性等观点出发,可选择具有各向同性或接近于各向同性的膜材料。作为其膜材料,可列举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等聚酯类树脂、纤维素类树脂、乙酸酯类树脂、聚醚砜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聚酰亚胺类树脂、聚烯烃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这样的透明的聚合物。这些材料中,优选聚酯类树脂。基材膜也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的膜材料的层压体,另外,还可以使用上述膜的拉伸物。基材膜的厚度通常为500μm以下、优选为10~200μm。
作为形成表面保护膜的粘合剂层的粘合剂,可适当选择使用以(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有机硅类聚合物、聚酯、聚氨酯、聚酰胺、聚醚、氟类、橡胶类等聚合物为基础聚合物的粘合剂。从透明性、耐候性、耐热性等观点出发,优选以丙烯酸类聚合物为基础聚合物的丙烯酸类粘合剂。粘合剂层的厚度(干燥膜厚)可以根据所需要的粘合力来确定。通常为1~100μm左右、优选为5~50μm。
需要说明的是,在表面保护膜中,可以在基材膜的与设置有粘合剂层的面相反的一面,利用经过了有机硅处理、长链烷基处理、氟处理等的低粘接性材料来设置剥离处理层。
<其它光学层>
本发明的偏振膜可以在实际使用时制成与其它光学层层叠的光学膜而使用。关于该光学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1层或2层以上的例如反射板、半透射板、相位差板(包括1/2波片、1/4波片等)、视角补偿膜等有时被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等的形成的光学层。特别是,优选为在本发明的偏振膜上进一步层叠反射板或半透射反射板而成的反射型偏振膜或半透射型偏振膜、在偏振膜上进一步层叠相位差板而成的椭圆偏振膜或圆偏振膜、在偏振膜上进一步层叠视角补偿膜而成的宽视场角偏振膜、或在偏振膜上进一步层叠亮度增强膜而成的偏振膜。
在偏振膜上层叠上述光学层而成的光学膜也可以采用在液晶显示装置等的制造过程中依次分别进行层叠的方式来形成,但在预先层叠而制成光学膜时,具有品质的稳定性、组装作业等优异、能够使液晶显示装置等的制造工序改善的优点。层叠可采用粘合剂层等适宜的粘接方式。在进行上述的偏振膜、其它光学膜的粘接时,它们的光学轴可以根据目标的相位差特性等而形成为适宜的配置角度。
本发明的偏振膜或光学膜可优选用于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等各种图像显示装置的形成等。液晶显示装置的形成可基于现有的方式来进行。即,液晶显示装置通常可通过将液晶单元和偏振膜或光学膜、以及根据需要而使用的照明系统等构成部件适当地组装并导入驱动电路等而形成,在本发明中,除了使用本发明的偏振膜或光学膜这点以外,并没有特殊限定,可按照现有的方式来形成。对于液晶单元,也可以使用例如IPS型、VA型等任意类型的液晶单元,特别优选IPS型。
可以形成在液晶单元的单侧或两侧配置有偏振膜或光学膜的液晶显示装置、在照明系统中使用了背光灯或反射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等适宜的液晶显示装置。此时,本发明的偏振膜或光学膜可以设置于液晶单元的单侧或两侧。在两侧设置偏振膜或光学膜的情况下,它们可以是相同的材料,也可以是不同的材料。进一步,在形成液晶显示装置时,可以在适当的位置配置1层或2层以上的例如扩散板、防眩层、防反射膜、保护板、棱镜阵列、透镜阵列片、光扩散板、背光灯等适宜的部件。
实施例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以下所示的实施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各例中的份及%均为重量基准。以下,没有特别规定的室温放置条件全部为23℃、65%R.H.。
(薄型起偏镜的制作)
对吸水率为0.75%、Tg为75℃的非晶性的间苯二甲酸共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IPA共聚PET)膜(厚度:100μm)基材的单面实施电晕处理,并对该电晕处理面于25℃涂布以9:1的比例包含聚乙烯醇(聚合度4200、皂化度99.2摩尔%)及乙酰乙酰基改性PVA(聚合度1200、乙酰乙酰基改性率4.6%、皂化度99.0摩尔%以上、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GOHSEFIMER Z200”)的水溶液并进行干燥,形成了厚度11μm的PVA类树脂层,制作了层叠体。
将所得层叠体于120℃的烘箱内、在圆周速度不同的辊间进行了沿纵向(长度方向)拉伸至2.0倍的自由端单向拉伸(气体氛围中辅助拉伸处理)。
接着,将层叠体在液温30℃的不溶化浴(相对于水100重量份配合硼酸4重量份而得到的硼酸水溶液)中浸渍了30秒钟(不溶化处理)。
接着,在液温30℃的染色液中,以使偏振片达到给定透射率的方式调整碘浓度、浸渍时间,同时进行了浸渍。本实施例中,在相对于水100重量份配合碘0.2重量份、并配合碘化钾1.0重量份而得到的碘水溶液中浸渍了60秒钟(染色处理)。
接着,在液温30℃的交联浴(相对于水100重量份配合碘化钾3重量份、并配合硼酸3重量份而得到的硼酸水溶液)中浸渍了30秒钟(交联处理)。
然后,将层叠体浸渍于液温70℃的硼酸水溶液(相对于水100重量份配合硼酸4重量份、并配合碘化钾5重量份而得到的水溶液)中的同时,在圆周速度不同的辊间沿着纵向(长度方向)以使总拉伸倍率达到5.5倍的方式进行了单向拉伸(水溶液中拉伸处理)。
然后,将层叠体浸渍于液温30℃的清洗浴(相对于水100重量份配合碘化钾4重量份而得到的水溶液)中(清洗处理)。
通过以上操作,得到了包含厚度5μm的起偏镜的光学膜层叠体。
(保护膜)
丙烯酸类:对厚度40μm的具有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树脂膜的易粘接处理面实施了电晕处理后使用。
TAC:使用了富士膜株式会社制、产品名“TJ40”、厚度40μm的三乙酸纤维素类树脂膜。
COP:使用了日本瑞翁株式会社制、产品名“ZEONOR FILM”、厚度25μm的环烯烃类树脂膜。
(粘接剂的制作)
将N-羟乙基丙烯酰胺10重量份、丙烯酰基吗啉30重量份、1,9-壬二醇二丙烯酸酯45份、将(甲基)丙烯酸单体聚合而成的丙烯酸类低聚物(ARUFONUP 1190,东亚合成株式会社制)10份、光聚合引发剂(IRGACURE907,BASF公司制)3份、聚合引发剂(KAYACURE DETX-S,日本化药株式会社制)2份混合,制备了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
(单侧保护偏振膜的制作)
在上述光学膜层叠体的起偏镜的表面以使固化后的粘接剂层的厚度达到1μm的方式涂布上述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同时贴合上述保护膜(丙烯酸类),然后,作为活性能量射线而照射紫外线,从而使粘接剂固化。紫外线照射使用了封入有镓的金属卤化物灯、照射装置:Fusion UV Systems公司制造的Light HAMMER10、阀:V阀、最大照度:1600mW/cm2、累积照射量1000/mJ/cm2(波长380~440nm),紫外线的照度使用Solatell公司制造的Sola-Check系统进行了测定。接下来,将非晶性PET基材剥离,制作了使用了薄型起偏镜的单侧保护偏振膜。所得单侧保护偏振膜的光学特性为:单体透射率42.8%,偏振度99.99%。
<透明阻挡层的形成材料>
形成材料A:在由甲苯二异氰酸酯和三羟甲基丙烷形成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75%乙酸乙酯溶液(东曹株式会社制、商品名“Coronate L”)100份中添加二月桂酸二辛基锡类催化剂(东京精化株式会社制、商品名“EMBILIZEROL-1”0.1份,利用作为溶剂的甲基异丁基酮制成固体成分浓度10%,制备了氨基甲酸酯预聚物涂敷液。
形成材料B:使用由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三羟甲基丙烷形成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75%乙酸乙酯溶液(东曹株式会社制、商品名“Coronate2067”),除此以外,使用与形成剂A同样的催化剂、溶剂,制备了涂敷液。
形成材料C:使用由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三羟甲基丙烷形成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75%乙酸乙酯溶液(东曹株式会社制、商品名“Coronate HL”),除此以外,使用与形成剂A同样的催化剂、溶剂,制备了涂敷液。
形成材料D:在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树脂(日本合成株式会社制、产品名“紫光UV-1700”)80份中添加羟乙基丙烯酰胺(兴人株式会社制、产品名“HEAA”)及光聚合引发剂(Ciba Japan株式会社制、产品名“Irgacure 907”),利用作为溶剂的甲基异丁基酮制成固体成分浓度10%,制备了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涂敷液。
<树脂膜>
丙烯酸类:对厚度40μm的具有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树脂膜的易粘接处理面实施了电晕处理后使用。
TAC:使用了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制、产品名“KC4UY”、厚度40μm的三乙酸纤维素类树脂膜。
<树脂膜的溶出物的有无>
在各树脂膜上贴合实施例中制备的厚度20μm的粘合剂层,制成了样品。将该样品在85℃、85%R.H.的加湿热条件下放置了300小时。对于上述样品,在下述条件下对放置前后的粘合剂层利用离子色谱法进行了成分分析。
分析装置:Thermo Fisher Scientific,ICS-3000(阴离子)/DX-320(阳离子)
<测定条件>
(阳离子)
分离柱:Dionex Ion Pac CS16
保护柱:Dionex IonPac CG16
除去系统:Dionex CERS-500
检测器:电导率检测器
洗脱液:MSA水溶液
洗脱液流量:1.0mL/min
试样注入量:25μL
(阴离子)
·有机酸离子
分离柱:Dionex Ion Pac AS18
保护柱:Dionex IonPac AG18
洗脱液流量:1.0mL/min
·无机离子
分离柱:Dionex Ion Pac AS18-FAST
保护柱:Dionex IonPac AG18-FAST
洗脱液流量:1.2mL/min
除去系统:Dionex CERS-500
检测器:电导率检测器
洗脱液:MSA水溶液
试样注入量:250μL
根据上述放置后的检测量与放置前的检测量相比增加了0.5μg/g,对于是否为可产生溶出成分的树脂膜进行了确认。
丙烯酸类:由于在放置后离子检测量没有增加0.5μg/g以上,因此判断溶出物为“无”。
TAC:在放置后,乙酸根离子的检测量从初始(2.5μg/g)增加至3.5μg/g。由于离子检测量为0.5μg/g以上,因此判断溶出物为“有”。
在各树脂膜上贴合实施例中制备的厚度20μm的粘合剂层,制成了样品。将该样品在85%R.H.的加湿热条件下放置了300小时。
对于上述样品,对放置前后的粘合剂层测定了粘合剂层的饱和水分率。根据上述放置后的粘合剂层的饱和水分率与放置前的粘合剂层的饱和水分率相比增加了0.1%以上,对是否为可产生溶出成分的树脂膜进行了确认。
粘合剂的初始的饱和水分率为1.0%。而且,放置后的饱和水分率在使用丙烯酸树脂膜作为树脂膜的情况下为1.0%,在使用TAC膜作为树脂膜的情况下为1.2%。
丙烯酸类:在放置后没有发生水分率变化,因此判断溶出物为“无”。
TAC:在放置后水分率变化为0.2%,因此判断溶出物为“有”。
《饱和水分率的测定》
从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制作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粘合剂层采集了约50mg的样品。使用水分吸附解吸测定装置(IGA-Sorp、Hiden公司制),对该样品放置于85℃0%R.H.下直到不再有重量变化,测定完全除去水分后的状态的重量(W1),接下来,在85℃85%R.H.下放置,观察重量变化。在样品不再发生重量变化的时刻(达到了饱和的状态下)测定其重量(W2)。基于下式测定了饱和水分率。
[数学式1]
Figure BDA0002298809680000191
<粘合剂层的形成>
在配备有冷凝管、氮气导入管、温度计及搅拌装置的反应容器中,连同乙酸乙酯一起加入丙烯酸丁酯100份、丙烯酸3份、丙烯酸2-羟基乙酯0.1份及2,2′-偶氮二异丁腈0.3份,制备了溶液。接着,边向该溶液中鼓入氮气边进行搅拌,于55℃进行了8小时反应,得到了含有重均分子量220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的溶液。进一步,向含有该丙烯酸类聚合物的溶液中加入乙酸乙酯,得到了将固体成分浓度调整为30%的丙烯酸类聚合物溶液。
相对于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溶液的固体成分100份,依次配合作为交联剂的0.5份的以具有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为主成分的交联剂(日本聚氨酯株式会社制、商品名“Coronate L”)、和作为硅烷偶联剂的0.075份的γ-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KMB-403”),制备了粘合剂溶液。将上述粘合剂溶液涂布于经过了剥离处理的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厚度38μm)形成的脱模片(隔膜)的表面并进行干燥、使得干燥后的厚度为20μm,形成了粘合剂层。
实施例1
<带透明阻挡层的单侧保护偏振膜的制作>
利用绕线棒涂布器在上述单侧保护偏振膜的起偏镜的表面(未设置保护膜的起偏镜面)涂布上述透明阻挡层的形成材料A后,在60℃下实施12小时的热处理而进行,形成了厚度1μm的聚氨酯树脂层。
<带树脂膜的偏振膜的制作>
接下来,在形成于单侧保护偏振膜的透明阻挡层上贴合形成于上述脱模片(隔膜)的剥离处理面的粘合剂层,制作了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接下来,将脱模片从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粘合剂层剥离后,在该粘合剂层上贴合上述树脂膜(TAC)。
实施例2
<带透明阻挡层的树脂膜的制作>
利用绕线棒涂布器在上述树脂膜(TAC)上涂布上述透明阻挡层的形成材料A后,在60℃下实施12小时的热处理而进行,形成了厚度1μm的聚氨酯树脂层。
<带树脂膜的偏振膜的制作>
接下来,在上述单侧保护偏振膜的起偏镜的表面(未设置保护膜的起偏镜面)贴合形成于上述脱模片(隔膜)的剥离处理面的粘合剂层,制作了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接下来,将脱模片从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粘合剂层剥离后,在该粘合剂层上贴合上述带透明阻挡层的树脂膜的透明阻挡层(聚氨酯树脂层)侧。
实施例3
<带树脂膜的偏振膜的制作>
在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备的带透明阻挡层的单侧保护偏振膜的透明阻挡层上,以使固化后的粘接剂层的厚度达到1μm的方式涂布上述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同时贴合上述树脂膜(TAC),然后,作为活性能量射线而照射紫外线,使粘接剂固化。紫外线照射使用了封入有镓的金属卤化物灯、照射装置:Fusion UV Systems公司制造的Light HAMMER10、阀:V阀、最大照度:1600mW/cm2、累积照射量1000/mJ/cm2(波长380~440nm),紫外线的照度使用Solatell公司制造的Sola-Check系统进行了测定。
实施例4~7、比较例1~4、参考例1
将实施例1中,保护膜的种类、透明阻挡层的形成材料、厚度、树脂膜的种类如表1所示地进行了变更,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带透明阻挡层的单侧保护偏振膜及带树脂膜的偏振膜。
需要说明的是,比较例2的透明阻挡层的形成通过下述方法进行:用绕线棒涂布器在上述单侧保护偏振膜的起偏镜的表面(未设置保护膜的起偏镜面)涂布上述形成剂D后,在60℃下加热1分钟。加热后通过高压水银灯对涂布层照射累积光量300mJ/cm2的紫外线,形成厚度1μm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树脂层。
在比较例3、参考例1中,未形成透明阻挡层。
对上述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得到的带树脂膜的偏振膜等进行了下述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起偏镜的单体透射率T及偏振度P>
使用带积分球的分光透射率测定器(村上色彩技术研究所的Dot-3c)对得到的单侧保护偏振膜的单体透射率T及偏振度P进行了测定。
需要说明的是,偏振度P通过将2片相同的偏振膜A以使两者的透射轴平行的方式叠合的情况下的透射率(平行透射率:Tp)及以使两者的透射轴正交的方式叠合的情况下的透射率(正交透过率:Tc)应用于下式而求出。偏振度P(%)={(Tp-Tc)/(Tp+Tc)}1/2×100
各透射率是将在格兰泰勒棱镜起偏镜通过后得到的完全偏振光设为100%时,以通过JIS Z8701的2度视野(C光源)测定并进行了可见度补正而得到的Y值表示的透射率。
<耐久性:偏振度的变化率(光学可靠性试验)>
将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得到的带树脂膜的偏振膜裁切成25mm×50mm的尺寸(吸收轴方向为50mm),作为样品。进行将该样品在85℃、85%RH的恒温恒湿机中保持500小时的试验,然后取出,进行了室温放置(23℃65%RH)。使用带积分球的分光透射率测定器(村上色彩技术研究所的Dot-3c)对投入前和投入后的样品的偏振度进行了测定,
求出偏振度的变化率(%)=(1-(投入后的偏振度/投入前的偏振度))。
根据上述变化率,将按照下述基准对阻挡效果进行评价后的结果也示于表1。
○:变化率为2%以下
×:变化率大于2%。
需要说明的是,在比较例1-3中,变化率“100%”表示偏振度“0%”。
Figure BDA0002298809680000231

Claims (7)

1.一种偏振膜,其在起偏镜的至少一面具有树脂膜,其中,
所述起偏镜是含有碘的起偏镜,
所述树脂膜在85℃、85%R.H.的加湿热条件下放置300小时时产生溶出成分,并且,
在所述起偏镜与所述树脂膜之间具有抑制所述溶出成分向起偏镜侧转移的透明阻挡层,
所述透明阻挡层的厚度为3μm以下,
在所述起偏镜与所述树脂膜之间具有粘合剂层或粘接剂层,
且所述粘合剂层或粘接剂层位于所述透明阻挡层与所述树脂膜之间、或者位于所述起偏镜与所述透明阻挡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膜,其中,
所述起偏镜的厚度为10μ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膜,其中,
所述透明阻挡层是含有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形成材料的固化物,所述氨基甲酸酯预聚物为异氰酸酯化合物与多元醇的反应产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偏振膜,其中,
所述异氰酸酯化合物含有选自甲苯二异氰酸酯及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1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膜,其中,
所述树脂膜为含有三乙酸纤维素的树脂膜。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膜,其中,
仅在所述起偏镜的一面具有所述树脂膜及所述透明阻挡层,
在所述起偏镜的另一面具有保护膜。
7.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具有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膜。
CN201880036594.8A 2017-06-02 2018-05-22 偏振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Active CN1106920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10102 2017-06-02
JP2017110102A JP6653292B2 (ja) 2017-06-02 2017-06-02 偏光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PCT/JP2018/019672 WO2018221324A1 (ja) 2017-06-02 2018-05-22 偏光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92001A CN110692001A (zh) 2020-01-14
CN110692001B true CN110692001B (zh) 2023-02-28

Family

ID=64454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36594.8A Active CN110692001B (zh) 2017-06-02 2018-05-22 偏振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653292B2 (zh)
KR (1) KR102575477B1 (zh)
CN (1) CN110692001B (zh)
TW (1) TWI721275B (zh)
WO (1) WO20182213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40993B2 (ja) * 2018-12-17 2024-02-2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剤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画像表示パネル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US20220057847A1 (en) * 2018-12-17 2022-02-24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Image display panel with bezel,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WO2020129331A1 (ja) * 2018-12-17 2020-06-2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剤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画像表示パネル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20617A (ja) * 1993-10-21 1995-05-12 Nippon Synthetic Chem Ind Co Ltd:The 偏光板
JP2007025609A (ja) * 2005-07-21 2007-02-01 Mgc Filsheet Co Ltd 偏光調光特性を有する光制御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251656A (zh) * 2006-10-24 2008-08-27 艾坶基希薄膜株式会社 防眩性层压体、涂膜防眩性层压体、防眩性材料以及该防眩性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6415341A (zh) * 2014-05-30 2017-02-1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带粘合剂的偏振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78889B2 (ja) 1997-07-11 2005-08-03 日本合成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3315914B2 (ja) 1997-12-18 2002-08-19 日本合成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
JP3991672B2 (ja) * 2001-12-13 2007-10-1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El表示装置
US7329434B2 (en) * 2005-02-23 2008-02-12 Eastman Kodak Company Polarizing layer with adherent protective layer
JP5817141B2 (ja) * 2010-09-30 2015-11-1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2015114352A (ja) * 2013-12-09 2015-06-2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装置
JP6077619B2 (ja) * 2014-09-30 2017-02-0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片保護偏光フィルム、粘着剤層付偏光フィルム、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連続製造方法
JP6600618B2 (ja) * 2016-02-05 2019-10-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積層体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WO2017135059A1 (ja) * 2016-02-05 2017-08-1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積層体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20617A (ja) * 1993-10-21 1995-05-12 Nippon Synthetic Chem Ind Co Ltd:The 偏光板
JP2007025609A (ja) * 2005-07-21 2007-02-01 Mgc Filsheet Co Ltd 偏光調光特性を有する光制御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251656A (zh) * 2006-10-24 2008-08-27 艾坶基希薄膜株式会社 防眩性层压体、涂膜防眩性层压体、防眩性材料以及该防眩性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6415341A (zh) * 2014-05-30 2017-02-1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带粘合剂的偏振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575477B1 (ko) 2023-09-07
CN110692001A (zh) 2020-01-14
JP2018205491A (ja) 2018-12-27
JP6653292B2 (ja) 2020-02-26
TWI721275B (zh) 2021-03-11
TW201903434A (zh) 2019-01-16
WO2018221324A1 (ja) 2018-12-06
KR20200007827A (ko) 2020-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50852B (zh) 偏振膜、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以及图像显示装置及其连续制造方法
CN106796318B (zh) 偏振膜、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10692001B (zh) 偏振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10720063B (zh) 光学层叠体、偏振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10382648B (zh) 粘合剂层、带粘合剂层的单侧保护偏振膜、图像显示装置及其连续制造方法
CN110720061B (zh) 偏振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10730916B (zh) 偏振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7924016B (zh) 单侧保护偏振膜、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13165365B (zh) 偏振膜、其制造方法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12204439B (zh)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及其剥离方法、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10637242A (zh) 偏振膜、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