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91526A - 口罩 - Google Patents

口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91526A
CN110691526A CN201880035486.9A CN201880035486A CN110691526A CN 110691526 A CN110691526 A CN 110691526A CN 201880035486 A CN201880035486 A CN 201880035486A CN 110691526 A CN110691526 A CN 1106915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sheet
fiber
side sheet
bre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354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91526B (zh
Inventor
中山和之
神原一博
岩本拓也
落合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raray Kuraflex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raray Kurafle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raray Kuraflex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raray Kurafle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6915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915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915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915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9/00Filtering material for liquid or gaseous fluids
    • B01D39/14Other self-supporting filtering material ; Other filtering material
    • B01D39/16Other self-supporting filtering material ; Other filtering material of organic material, e.g. synthetic fibres
    • B01D39/1607Other self-supporting filtering material ; Other filtering material of organic material, e.g. synthetic fibres the material being fibrous
    • B01D39/1623Other self-supporting filtering material ; Other filtering material of organic material, e.g. synthetic fibres the material being fibrous of synthetic orig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8/00Breathing masks or helmets, e.g.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chemical agents or for use at high altitudes or incorporating a pump or compressor for reducing the inhalation effort
    • A62B18/02Masks
    • A62B18/025Halfmas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protecting only a particular body part
    • A41D13/11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8/00Breathing masks or helmets, e.g.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chemical agents or for use at high altitudes or incorporating a pump or compressor for reducing the inhalation effort
    • A62B18/02Mas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9/00Cartridges with absorbing substances for respiratory apparat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23/00Filters for breathing-protection purposes
    • A62B23/02Filters for breathing-protection purposes for respirators
    • A62B23/025Filters for breathing-protection purposes for respirators the filter having substantially the shape of a mask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9/00Component parts for respiratory or breathing apparatus
    • A62B9/003Means for influencing the temperature or humidity of the breathing ga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9/00Filtering material for liquid or gaseous fluids
    • B01D39/14Other self-supporting filtering material ; Other filtering material
    • B01D39/16Other self-supporting filtering material ; Other filtering material of organic material, e.g. synthetic fibres
    • B01D39/18Other self-supporting filtering material ; Other filtering material of organic material, e.g. synthetic fibres the material being cellulose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500/00Materials for garments
    • A41D2500/30Non-wove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39/00Aspects relating to filtering material for liquid or gaseous fluids
    • B01D2239/02Types of fibres, filaments or particles, self-supporting or supported materials
    • B01D2239/0216Bicomponent or multicomponent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39/00Aspects relating to filtering material for liquid or gaseous fluids
    • B01D2239/04Additives and treatments of the filtering material
    • B01D2239/0414Surface modifiers, e.g. comprising ion exchange groups
    • B01D2239/0421Rendering the filter material hydrophil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39/00Aspects relating to filtering material for liquid or gaseous fluids
    • B01D2239/04Additives and treatments of the filtering material
    • B01D2239/0435Electr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39/00Aspects relating to filtering material for liquid or gaseous fluids
    • B01D2239/06Filter cloth, e.g. knitted, woven non-woven; self-supported material
    • B01D2239/0604Arrangement of the fibres in the filtering material
    • B01D2239/0622Melt-blow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39/00Aspects relating to filtering material for liquid or gaseous fluids
    • B01D2239/06Filter cloth, e.g. knitted, woven non-woven; self-supported material
    • B01D2239/065More than one layer present in the filter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39/00Aspects relating to filtering material for liquid or gaseous fluids
    • B01D2239/10Filtering material manufactu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39/00Aspects relating to filtering material for liquid or gaseous fluids
    • B01D2239/12Special parameters characterising the filtering material
    • B01D2239/1291Other paramete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至少包覆人体的口部、鼻部或两者的口罩(100)。口罩(100)具备至少包覆人体的口部、鼻部或两者的包覆部(110),包覆部(110)至少具备包含亲水性纤维的呼气侧片(121)作为人体侧的层,呼气侧片(121)是由线状部构成的网状无纺布。例如,呼气侧片(121)的线状部的平均线宽可以为0.1~3.0mm左右。亲水性纤维可以为纤维素类纤维。

Description

口罩
相关申请
本申请主张2017年6月2日申请的日本特愿2017-109843号的优先权,以参照的方式将其全部内容援引于本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至少包覆人体的口部和/或鼻部的口罩。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可以将来自呼气的水蒸气、水滴等予以吸收、扩散而防止潮湿、发粘并能给佩戴者带来清凉感的口罩。
现有技术
在为了防止花粉、粉尘等粒子、病原体的侵入的用途等方面,大量采用了口罩。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57871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口罩,其具备:大小可充分覆盖人体的鼻及口的主体、以及将上述主体保持于脸部的给定位置的保持构件。
现有的口罩存在长时间使用时会发生口罩内部的发粘、闷热感等不适感的问题。作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法,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325688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口罩,其具备口罩主体、以及将该口罩主体固定在脸部的希望部位的固定手段,其中,上述口罩主体具备至少在与脸部接触的表面具有疏水性的布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5787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3256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将纱布折叠成多层,因此,容易因其厚度而充满热气。其结果是,在长时间使用时,由于来自口、鼻的潮湿的呼气,会使口罩内部的湿度变得过高,其结果是口罩的抵接脸部的表面变得潮湿而发粘,配戴感变差。在专利文献2中,由于具备在与脸部接触的表面具有疏水性的布帛,因此,不仅吸水性不足,而且来自呼气的水分还会凝结在疏水性布帛表面。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罩,其能够效率良好地吸收来自呼气的水蒸气、水滴等,防止在佩戴者的抵接部发生潮湿、发粘,即使长时间使用也不减损舒适度。
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发明人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作为包覆人体的至少口部和/或鼻部的包覆部的人体侧的层,在使用了包含亲水性纤维的网状无纺布作为呼气侧片的情况下,(i)不仅来自呼气的水蒸气、水滴的吸收速度快,而且可以沿片的平面方向将水分迅速扩散,(ii)由于水蒸气、水滴的吸收及扩散性优异,因此这样的口罩可抑制来自呼气的水分发生凝结,能够克服口罩内部的潮湿、发粘,(iii)另外,由于能够加快蒸发速度,因此,可以利用被吸收至呼气侧片内的水分蒸发时的汽化热而给口罩的佩戴者带来清凉感,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可由以下方式构成。
[方式1]
一种口罩,其具备至少包覆人体的口部、鼻部或两者的包覆部,其中,所述包覆部至少具备包含亲水性纤维的呼气侧片作为人体侧的层,所述呼气侧片是由线状部构成的网状无纺布。
[方式2]
根据方式1所述的口罩,其中,所述呼气侧片的线状部的平均线宽为0.1~3.0mm(优选为0.2~2.5mm,更优选为0.3~2.0mm,进一步优选为0.5~2.0mm)。
[方式3]
根据方式1或2所述的口罩,其中,所述亲水性纤维是纤维素类纤维(优选为人造丝)。
[方式4]
根据方式1~3中任一方式所述的口罩,其中,所述呼气侧片的亲水性纤维的含有率为50重量%以上(优选为6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70重量%以上),且进一步含有热熔粘纤维。
[方式5]
根据方式1~4中任一方式所述的口罩,其中,所述呼气侧片的厚度为0.25~1.00mm(优选为0.30~0.80mm,更优选为0.35~0.60mm)。
[方式6]
根据方式1~5中任一方式所述的口罩,其中,所述呼气侧片的平均线宽(mm)×厚度(mm)为0.025~1.8(优选为0.1~1.5,更优选为0.2~1.0、进一步优选为0.2~1.0)。
[方式7]
根据方式1~6中任一方式所述的口罩,其中,所述呼气侧片的单位面积重量为30~100g/m2(优选为32~90g/m2,更优选为35~80g/m2)。
[方式8]
根据方式1~7中任一方式所述的口罩,其中,所述包覆部进一步具备过滤片,该过滤片位于所述呼气侧片的外层。
[方式9]
根据方式8所述的口罩,其中,所述过滤片是实施过带电处理的熔喷无纺布。
[方式10]
根据方式8所述的口罩,其中,所述过滤片是实施过摩擦带电的针刺无纺布。
需要说明的是,权利要求书和/或说明书和/或附图所公开的至少2个构成要素的任意组合也包含于本发明。特别是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2个以上权利要求的任意组合也包含于本发明。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口罩,通过具备包含亲水性纤维的呼气侧片作为包覆人体之口部和/或鼻部的包覆部的人体侧的层,且使该呼气侧片为网状无纺布,可以将来自佩戴者的呼气的水蒸气、水滴迅速扩散而使其干燥,因此不仅能够防止口罩的潮湿、发粘,还能够抑制在口罩中发生结露,进而给佩戴者带来清凉感,即使长时间使用仍能舒适地佩戴口罩。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口罩,可以吸收来自在与口罩接触的脸部所产生的汗液的水分,不仅能够减轻来自汗液的发粘、紧贴等的不适感,还可以利用水分扩散/干燥时产生的汽化热而带来清凉感。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口罩,由于干燥性高,因此可以抑制来自汗液、唾液的细菌在口罩内部繁殖,还能够减少来自细菌繁殖所产生的不良气味。
特别是根据本发明的口罩,可以给佩戴者带来清凉感,因此即使在夏天也能降低佩戴者的不适感,作为夏天用口罩也是有用的。
附图说明
根据参照附图进行的以下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应该能够进一步明确地理解本发明。然而,实施方式及附图仅用于图示及说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由附带的权利要求书确定。在附带的附图中,多个附图中的相同符号表示相同部分。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口罩的示意俯视图。
图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层叠片的一例的示意剖面图。
图3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呼气侧片的网状无纺布的纤维排列方式的放大照片。
图4是用于说明图3的网状无纺布的示意放大俯视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口罩的示意俯视图。
图6是图5的口罩的示意展开图。
符号说明
100、200:口罩
201、202:口罩用片
110、210:包覆部
120:层叠片
121:呼气侧片
122:过滤片
123:表面片
130:褶皱
140:金属线
150、250:固定部
251:挂耳用切口
160:弹性加强部
260、261、262:接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口罩至少包覆人体的口部及鼻部(特别是鼻孔部)两者或任一者,而不论是否具有用于固定在脸部的带体(band)等固定部。另外,口罩还可包覆人体的口部及鼻部以外的部分。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图示的方式。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口罩的示意俯视图,图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口罩中使用的层叠片的一例的示意剖面图,图3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呼气侧片的网状无纺布的纤维排列方式的放大照片,图4是用于说明图3的网状无纺布的示意放大俯视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褶皱型口罩(Pleated mask)100具备:能够包覆口部及鼻部的大小的横长形状的包覆部110、以及设置在包覆部的横向的两端部的固定部150。在包覆部110中,可以通过横向延伸的褶线来形成至少1个褶皱130。利用褶皱130可将包覆部110沿纵向伸长,因此可以使包覆部110应对各种脸部大小。固定部150例如可由线状的伸缩性材料构成,通过超音波等安装在包覆部110的两侧的端部。
另外,在包覆部110中,例如可沿其上边内置金属线(wire)140。通过使金属线140适当变形,可以提高口罩的包覆部与人体适用部分的贴合性。
此外,在包覆部110中,例如在包覆部的大致中央部分,可以与褶皱平行地内置弹性加强部160。弹性加强部例如可以为宽度1~6mm、长度70~155mm左右的长条形状的弹性构件等。作为弹性构件,例如可举出各种树脂类(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可以优选列举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等聚酯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等聚烯烃树脂;聚酰胺树脂;聚碳酸酯(PC)树脂;聚苯乙烯树脂;SEP、SEPS、SEBS、SEEPS等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或者这些树脂适当混合而成的树脂。通过设置弹性加强部160,可以使口罩的包覆部具有朝向外侧方向放射的形状,使来自呼气的水蒸气呈放射状扩展,能够使水蒸气更均匀地吸附于口罩包覆部。而且,可以扩大口部的中空空间,提高口罩佩戴者的舒适度。
包覆部110具备层叠片120。层叠片120由多个片层构成,例如如图2所示,优选层叠片120具备:包覆口部及鼻部的呼气侧片121、形成中间层的过滤片122、形成与呼气侧相反侧的外层的表面片123。另外,这些各层可以在各自的层中具备2片以上的片。
如图3所示,呼气侧片由网状无纺布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中,纵向相当于脸部的上下方向,横向相当于脸部的左右方向。对于网状无纺布而言,将由线状部形成的网眼形状形成为立体的3维结构,所述线状部由不连续纤维形成,所述网状无纺布以给定的间隔交替地具备薄层部(纤维稀疏部)及厚实部(纤维密集部)。这里,线状部是指,通过连续的厚实部,使纤维大致均一排列而形成的纤维集合体。
在图3中,存在厚实部沿纵向排列而成的纵线状部、以及厚实部沿横向排列而成的横线状部,纵线状部与横线状部互相交叉而形成网状无纺布。另外,在网状无纺布中,在纵线状部间及横线状部间分别具有间隙,纵线状部间的间隙和横线状部间的间隙重叠而成为薄层部。
不同于织物,在网状无纺布中,具有给定长度的不连续纤维朝向纵向或横向宽松地取向。纵线状部和横线状部的取向性可以为相同程度,也可以为不同程度。例如,在图3中,与网状无纺布的纵线状部相比,横线状部的纤维更均匀地取向。
图4对图3的网状无纺布进行示意性说明。在图4中,纵向相当于脸部的上下方向,横向相当于脸部的左右方向。在图4中,呼气侧片121是网状的纤维集合体,且具备:薄层部124、和由纵线状部126及横线状部127构成的厚实部125。这里,纵线状部126朝向脸部的上下方向排列,横线状部朝向脸部的左右方向排列。
在本发明中,可推测呼气侧片具有以下的机制。在从人体排出的呼气中,由于人体的体温,在口部存在约32℃、相对湿度100%的状态的水蒸气。这样的水蒸气从口部通过口罩而接触外部空气的温度时,对应于外部空气的温度(例如25℃)其相对湿度超过100%而无法存在的水蒸气会以结露的形式使一部分液化而成为水滴。
例如,在来自呼气的水蒸气及水滴与透气性良好的薄层部接触时,一部分会直接穿过口罩,其它的水蒸气及水滴则从口罩的呼气侧片进入口罩内部。在无纺布中,可利用不连续纤维来迅速地吸收水蒸气、水滴。而且,从厚实部进入的水蒸气及水滴,可沿存在于厚实部的纤维的走向而迅速地扩散至整个片。另外,从薄层部进入的水蒸气及水滴也移动至相邻的厚实部,然后可沿存在于厚实部的纤维的走向而迅速扩散。
随着扩散,水蒸气及水滴朝向蒸气压更低的外部排出。此时,由于水滴再次水蒸气化而被排出,因此可利用水滴的汽化所产生的汽化热将闷在口罩内部的热气主动地排出至外部。
由此,呼气侧片121由于吸水性、扩散性及速干性优异,因此可以抑制在口罩内部发生结露,不仅能防止口部及鼻部的潮湿、发粘,而且利用来自呼气的水分被吸收后进行蒸发所产生的汽化热可对佩戴者带来清凉感,即使长时间使用也能够舒适地佩戴。另外可以认为,在横线状部(脸部的左右方向)的纤维取向性比纵线状部(脸部的上下方向)更高的情况下,与片的纵向(脸部的上下方向)相比,水蒸气及液滴应更会往横向(脸部的左右方向)扩散。另外,在网状无纺布与脸部直接接触的情况下,由于网状的凹凸接触脸部,因此可以减少网状无纺布与脸部的接触面积。其结果是,可以提高来自口罩的热的排放性,能够减轻佩戴口罩时的不适感。
作为形成呼气侧片121的网状无纺布,可举由纵、横、斜等的线状部(例如,直线状部、曲线状部)组合而形成的无纺布,这些无纺布与线状部的重叠相对应地具有薄层部(或开孔部)和厚实部。线状部中优选沿线的长度方向形成宽松的纤维走向。在该情况下,宽松的纤维走向是指,例如不连续纤维的一半以上的各纤维相对于线状部的长度方向在例如±30°左右的范围内进行取向的走向。
优选网状无纺布通过将直线状部进行组合而具有大致为多边形的薄层部。作为大致为多边形的薄层部,可举大致为三角形、大致为四边形、大致为五边形等的薄层部等。优选如图4所示,呼气侧片是具有大致为四边形的薄层部的格子状。
呼气侧片可以根据形状而适宜地设定线状部的宽度,从兼顾水分的吸收性及扩散性、和透气性的观点考虑,对于线状部的平均线宽而言,在各方向的线状部均优选为0.1~3.0mm的范围,更优选为0.2~2.5mm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0.3~2.0mm的范围,特别优选为0.5~2.0mm的范围。在本发明中,线状部的线宽是指除薄层部以外的线状的纤维部分的宽度,例如,表示图4所示的纵线状部126及横线状部127的各宽度。线宽优选沿线状部的各方向进行测定,线状部的线宽可以是所有方向上的平均值。线状部的线宽,可以是按照后述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测得的值。另外,例如,在线状部中,优选在各方向(例如纵向及横向)上线宽实质相等。
从兼顾水分的吸收性及扩散性、和透气性、朝向外部的水分排放性的观点考虑,呼气侧片的厚度例如可以为0.25~1.00mm,优选为0.30~0.80mm,更优选为0.35~0.60mm。呼气侧片的厚度与网状无纺布的线状部的厚度相关。厚度越厚,水分的吸收性越良好,但会抑制透气性、朝向外部的水分排放性。厚度是按照后述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测得的值。
由于呼气侧片的平均线宽越大,厚度越厚,吸水性越良好,例如,呼气侧片的平均线宽(mm)与厚度(mm)的乘积、即平均线宽×厚度(mm·mm)可以为0.025~1.8,优选为0.1~1.5,更优选为0.15~1.2,特别优选为0.2~1.0。优选在各方向的线状部的任意平均线宽上,平均线宽×厚度(mm·mm)均满足上述范围。
从兼顾水分的吸收性及扩散性、和透气性、朝向外部的水分排放性的观点考虑,呼气侧片的单位面积重量可以为例如30~100g/m2,优选为32~90g/m2,更优选为35~80g/m2。需要说明的是,单位面积重量是按照后述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测得的值。
从确保容易呼吸的观点考虑,呼气侧片的透气度例如可以为150~300cm3/cm2/秒,优选为160~280cm3/cm2/秒,更优选为170~250cm3/cm2/秒。需要说明的是,透气度是按照后述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测得的值。
呼气侧片的吸水速度越快越好,在本发明的口罩要带来清凉感的情况下,吸水速度可以为5.0秒钟以内,优选为3.0秒钟以内,更优选为1.0秒钟以内。需要说明的是,吸水速度是按照后述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测得的值。
呼气侧片所具有的吸水后(水滴滴下5秒钟后)的水扩散性可以通过迅速扩散来提高呼气侧片的水分蒸发性。例如,作为口罩的扩散性,以左右方向的扩散长度(mm)和上下方向的扩散长度(mm)的乘积表示的面积优选为400mm2以上,更优选为430mm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50mm2以上。扩散性的上限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为900mm2左右。需要说明的是,扩散性是按照后述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测得的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扩散方向具有各向异性时,易于控制口罩的水分区域,因此,例如对于口罩的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扩散长度长者/短者可以为1.1~2.0,优选为1.2~1.5左右。在扩散性具有各向异性的情况下,通过在口罩的上下方向配置扩散长度短者、并在左右方向配置扩散长度长者,可以抑制水分上升至上侧,例如,可以更有效地抑制眼镜发生起雾。
从实现利用汽化热降低热的观点考虑,呼气侧片所具有的吸水后的水蒸发率越大越好,例如可以为51%以上,优选为55%以上,更优选为60%以上。蒸发率的上限为100%,例如可以为90%左右。需要说明的是,蒸发率是按照后述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测得的值。
呼气侧片的保水性,可以根据呼气侧片的吸水速度及蒸发速度而适宜地设定,作为呼气侧片的每100cm2的保水量,例如可以为1.6~7.2g左右,优选为2.4~6.4g左右,更优选为3.2~5.6g。另外,作为呼气侧片的保水率(相对于呼气侧片100cm2的重量的百分率),例如可以为500~1400%左右,优选为600~1200%左右,更优选为700~1000%左右。
口罩100的制造没有特别的限定,从生产性、制造成本等的观点考虑,优选为以连续生产进行制造。例如,可以将呼气侧片121、过滤片122、表面片123分别从卷体(roll)卷出,依次层叠,然后连续进行:利用折板机的褶皱加工、上下左右端部的超音波密封或热封、利用超音波密封或热封安装固定部150等,从而制造出口罩100。
在口罩100的制造中,作为形成呼气侧片121的网状无纺布,优选为以口罩的左右方向成为无纺布的MD方向(机械方向)的方式进行制造。通过使口罩的左右方向成为无纺布的MD方向,可以使扩散各向异性及褶皱加工性变优异。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MD方向是制造时无纺布的输送方向,可根据纤维的取向方向来判断MD方向。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口罩的图,图6是第2实施方式的口罩的展开图。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立体型口罩200是以包覆口部及鼻部的方式进行佩戴的立体形状的口罩,其具备:包覆部210、以及由与包覆部210不同的其它具有伸缩性的无纺布等所形成的固定部250。如图6所示,口罩200可以通过将一对口罩用片201、202的前端的接合部位261、262彼此如图5所示利用热封等进行接合而制成接合部260来形成。图6所示的1对口罩用片201、202是将由包覆部210和固定部250接合而成的构件裁切成图6所示的形状而得到的。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中,251是为了形成固定部250而设置的切口(用于让耳朵通过的孔部)。
包覆部210可以具备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层叠片120相同的层叠片。即具备:作为最外层的表面片123、作为中间层的过滤片122、以及作为最内层的呼气侧片121。在第2实施方式的口罩中,也可以利用呼气侧片的网状无纺布来迅速吸收来自呼气的水分,并使该水分在呼气侧片内部扩散后蒸发,由此可以利用汽化热来获得清凉感。
本发明的口罩只要是至少包覆人体的口部和/或鼻部的口罩即可,除了上述2个实施方式以外,也可以通过各种实施方式来形成口罩。另外,口罩只要在至少在包覆部具备呼气侧片即可,可以将其它构件和呼气侧片适当组合来形成包覆人体的至少口部和/或鼻部的口罩。
例如,作为一个变形例,本发明的口罩可以是适用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治疗的CPAP疗法、适用于呼吸衰竭的NIPPV疗法等所使用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治疗用口罩(例如,鼻罩式口罩、全罩式口罩等)。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治疗用口罩例如具备:口罩主体、用于将口罩主体固定于佩戴者的固定手段、以及用于向口罩主体(例如塑料构件)导入加湿气流的管安装口。在本发明的口罩中,作为人体侧的层,利用粘扣带等将呼气侧片可拆卸地安装在口罩主体的内面。在该情况下,呼气侧片具有与管安装口相对应的开口。
通过将呼气侧片固定于口罩主体的内面使用,可以利用呼气侧片吸收在使用鼻罩式口罩期间产生的水分,降低佩戴口罩时的不适感。优选使薄的呼气侧片突出于口罩的外部。即使是经由呼气侧片使口罩与佩戴者的佩戴用部分相接的情况下,薄的呼气侧片也能够保持口罩与佩戴者的气密性,并且从呼气侧片的突出于口罩外部的部分将水分排放至外部。
(呼气侧片)
从确保操作性(例如,佩戴时的耐破损性)、吸水性及柔软性的观点考虑,呼气侧片所使用的网状无纺布为干式无纺布,例如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得。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干式无纺布而言,例如,构成纤维的纤维长度为20~70mm左右,优选为25~65mm左右,更优选为30~60mm左右,最优选为35~55mm左右。纤维抱合可与在制法上不利的湿式无纺布(通常,纤维长度为10mm以下)相区别。
利用梳棉法或气流成网法由给定的纤维集合体形成纤维网(web)。这里,纤维集合体至少具备亲水性纤维,可以根据需要含有其它纤维(热熔粘纤维、功能性纤维等)。作为纤维网的形状可列举:无规纤维网、半无规纤维网、平行纤维网等。其中,从形成网的线状部的纤维取向性良好的观点,优选为半无规纤维网。
对于得到的纤维网,接下来,为了赋予实用的强度,使纤维彼此结合。作为结合方法,可利用化学结合(例如,化学粘合法)、热结合(例如,热粘合法)、机械结合(例如,水流交织法、针刺法),从形成网形状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通过水流交织处理进行抱合的水流交织法。
在水流交织法中,从开设有微细孔的喷嘴对载置纤维网的多孔支撑体喷射高压水流,使贯穿纤维网后的水流碰到钢板后反射,利用其能量使纤维彼此抱合而结合。
也可以利用多个多孔支撑体,例如,通过第1多孔支撑体进行具有3维形状的纤维彼此的抱合,通过第2多孔支撑体对无纺布赋予期望的网形状。在该情况下,第2多孔支撑体具有与期望的网形状相对应的图案形状。
制得的网状无纺布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进行热结合等来提高无纺布的强度。
从不仅提高纤维表面的吸水性,而且也提高纤维间的吸水性提高的观点考虑,形成网状无纺布的纤维的纤维径例如可以为0.5~30.0μm左右,优选为2.0~25.0μm左右,更优选为5.0~20.0μm左右。需要说明的是,纤维的纤维径是按照后述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测得的值。
作为呼气侧片中包含的亲水性纤维,只要能够保持液体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可使用天然纤维、再生纤维、半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另外,亲水性纤维可以是通过后加工而赋予了亲水性的纤维。亲水性纤维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作为亲水性的天然纤维,可举例如:棉、麻、羊毛、纸浆等天然纤维素纤维。作为亲水性的再生纤维,可举例如:人造丝、富强纤维(polynosic)、铜氨纤维(cupra)等再生纤维素纤维。作为亲水性的半合成纤维,可列举:乙酸酯、三乙酸酯等的半合成纤维素纤维。作为亲水性的合成纤维,可举例如:由具有羟基、羧基、磺酸基这样的亲水性官能团和/或具有酰胺键这样的亲水性键的热塑性树脂构成的合成纤维等。
亲水性纤维优选可以为天然纤维素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半合成纤维素纤维等纤维素类纤维。进一步优选可以为再生纤维素纤维中的人造丝(例如,粘胶人造丝)。
另外,亲水性纤维优选可以为合成纤维中的聚酰胺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的优选的具体例包括:聚酰胺6、聚酰胺66、聚酰胺11、聚酰胺12、聚酰胺610、聚酰胺612、聚酰胺92、聚酰胺9C(由壬二胺和环己二羧酸形成的聚酰胺)等脂肪族聚酰胺及其共聚物、聚酰胺9T(由壬二胺和对苯二甲酸形成的聚酰胺)等由芳香族二羧酸和脂肪族二胺合成的半芳香族聚酰胺及其共聚物。
在形成网状无纺布的纤维集合体中,从确保充分的吸水性的观点考虑,亲水性纤维的比例例如可以为50重量%以上,优选为6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70重量%以上。此外,上限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全部由亲水性纤维构成,例如,可以为95重量%以下,优选为9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85质量%以下。
从不使用粘合剂(binder free)而提高无纺布的强度的观点考虑,纤维集合体优选包含例如热熔粘纤维作为其它纤维。热熔粘纤维只要具有在热粘合的处理温度下能够熔融的熔点或热变形温度即可,例如,可以是具有处理温度以下的熔点或热变形温度的低熔点树脂的非复合纤维,也可以是上述低熔点树脂与具有比该低熔点树脂更高熔点的高熔点树脂的复合纤维。
在复合纤维的情况下,例如,优选为使用低熔点树脂作为鞘成分且使用高熔点树脂作为芯成分的具有芯鞘结构的复合纤维。低熔点树脂及高熔点树脂,可根据热粘合的处理温度从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乳酸等聚酯类树脂等中适当选择。
热熔粘纤维的纤度例如为1.0~3.5dtex左右,优选为1.3~3dtex左右,更优选为1.5~2.5dtex左右。另外,从使纤维在线状部中良好地排列的观点考虑,热熔粘纤维的纤维长度例如可以为30~80mm左右,优选为35~60mm左右。
对于纤维集合体而言,从确保充分的吸水性且确保强度的观点考虑,亲水性纤维与热熔粘纤维的重量比例如可以为50/50~95/5,优选为60/40~90/10,更优选为70/30~85/15。
(中间层)
中间层可以根据需要而设置,在设置的情况下,可根据口罩的目的而赋予各种功能。例如,从提高防尘性的观点考虑,口罩优选具备过滤片作为中间层。
过滤片只要具有过滤花粉、粉尘的性能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通过上述各种方法制造的多孔膜(例如,PTFE(聚四氟乙烯)多孔膜)、无纺布。从提高防尘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实施了带电处理(或驻极体化处理)后的过滤片。过滤片的带电处理,可利用公知或惯用的方法进行。由于本发明的呼气侧片的吸水性高,因此即使存在来自呼气的水分,也能够抑制过滤片的带电性降低。
作为无纺布,优选可以使用:利用纺粘法、热粘合法、水刺(spunlace)法或针刺法制成的无纺布、利用熔喷法或静电纺丝法制成的无纺布(优选为纳米纤维无纺布)、从由海岛型纤维制作的无纺布中将海成分溶解除去而得的无纺布(优选为纳米纤维无纺布)等,无纺布更优选可以为:实施过带电处理的熔喷无纺布、或实施过摩擦带电的针刺无纺布。
作为构成过滤片的纤维,可根据口罩的使用目的而适当选择,例如可列举: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类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乳酸等聚酯类纤维,丙烯酸类纤维等。
作为构成实施过带电处理的熔喷无纺布的纤维,优选为聚丙烯纤维、聚乳酸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等,更优选为聚丙烯纤维。作为构成实施过摩擦带电的针刺无纺布的纤维,可列举:丙烯酸纤维、聚丙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等。
从兼顾捕集效率的提高和佩戴口罩时的舒适性的观点考虑,过滤片的压力损失例如可以为0~30Pa左右,优选为1~25Pa左右,更优选为2~20Pa左右。需要说明的是,过滤片的压力损失是按照后述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测得的值。
另外,过滤片的捕集效率越高越好,从将压力损失控制为适当范围的观点考虑,过滤片的捕集效率例如可以为80%以上(例如80%~99.99%),优选为85%以上,更优选为90%以上。需要说明的是,过滤片的捕集效率是按照后述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测得的值。
(表面片)
表面片可以用作网形状的呼气侧片的加强层、支撑层等。根据目的、构成,表面片可以利用公知或惯用的无纺布等。
可以优选使用通过纺粘法、熔喷法、热粘合法、水刺法或化学粘合法而制造的无纺布。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更详细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本实施例的任何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实施例及比较例中,按照下述方法测定了各种物性。
[纤维的平均纤维径]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无纺纤维结构。利用电子显微镜照片测定随机选择的100根的纤维径,求出数均纤维径作为纤维的平均纤维径。
[纤度]
按照JIS L 1015“化学纤维短纤维试验方法”测定了构成呼气侧片的纤维的纤度。
[单位面积重量]
按照JIS L 1913“一般无纺布试验方法”的6.2测定了呼气侧片的单位面积重量(g/m2)。
[厚度]
按照JIS L 1913“一般无纺布试验方法”的6.1测定了呼气侧片的厚度。具体而言,以与呼气侧片的厚度方向平行且与机械方向(MD)方向垂直的方式,使用剃刀(“FeatherRazor剃刀S单刃”、FEATHER Safety Razor公司制造)将呼气侧片的任意10处切断,用数码显微镜观察各个剖面并测定各剖面的厚度,计算出它们的平均值,由此求出厚度(mm)。
[线状部的平均线宽]
使用数码显微镜(“VHX-900DIGITAL MICROSCOPE”、KEYENCE公司制造)观察片表面,将除薄层部以外的纤维部分作为线状部,将其宽度作为线状部的线宽。对于线状部的线宽而言,在线状部的每个方向进行测定,对于各方向随机选择的10个线宽计算出平均值,将其作为各方向的线宽。
[保水率、保水量]
按照JIS L 1913“一般无纺布试验方法”的6.9.2测定了呼气侧片的保水率。具体而言,取3片尺寸为100mm×100mm见方的试验片,测定其质量(浸渍前质量)。接着,将该试验片在水中浸渍15分钟,然后提起,在空气中以1个角朝上的状态悬吊1分钟,将表面的水去除后,测定了质量(浸渍后质量)。对于3片的试验片,按照下式计算出保水率,使用它们的平均值作为呼气侧片的保水率。另外,将浸渍后质量-浸渍前质量的质量作为保水量(g)。
保水率(质量%)=100×(浸渍后质量-浸渍前质量)/浸渍前质量
[吸水速度]
按照JIS L 1907“纤维制品的吸水性试验法”的7.1.1中规定的滴下法测定了呼气侧片的吸水速度。具体而言,将0.05g/滴的水滴从10mm的高度用滴定管向制得的呼气侧片滴下1滴,测定直至该水滴被吸收而引起镜面反射消失的时间(秒)。
[扩散性及扩散各向异性]
制作将呼气侧片裁切成10cm×10cm而得到的片,将其静置于水平台。接下来,对离子交换水100g添加墨水(“PILOT INK RED(INK-350-R)”、Pilot Corporation制造)1g,制作出着色水。接下来,使用滴管从静置的片的1cm上方(上空)将着色水对片的中央滴下1滴(0.05g)。从滴下起5秒钟后,求出着色水在面内扩散后的长度、即口罩中的上下方向的扩散长度(mm)及左右方向的扩散长度(mm)。另外,将上下方向的扩散长度(mm)和左右方向的扩散长度(mm)的乘积作为扩散性的值。扩散性的值越大表示液体扩散至越大的范围。此外,对于口罩的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计算出扩散长度中长者/短者的值作为扩散各向异性的值。
[透气度]
按照JIS L 1096“织物及编物的质地试验方法”的8.26利用弗雷泽型(FrazirType)法测定了透气度(cm3/cm2/秒)。
[蒸发率]
将呼气侧片裁切成100mm×100mm的片,对该片滴下0.10g的水滴,静置30分钟,表示因蒸发而减少的水分的比例。
[捕集效率]
使用滤材评价装置(“AP-6310FP”,柴田科学株式会社制造)评价了过滤片的滤材特性。首先,将试验样品设置在过滤面的直径为86mm的测定单元(cell)。在该状态下,使用最大径2μm以下且数均径0.5μm的二氧化硅粉尘作为试验粉尘,使制备成粉尘浓度30g±5mg/m3的含有粉尘的空气以30升/分的流量流过设置有滤材的测定单元1分钟,使用光散射式质量浓度计测定上游侧的粉尘浓度D1、下游侧(过滤后)的粉尘浓度D2,根据下式求出捕集效率。
捕集效率(%)=[(D1-D2)/D1]×100
[压力损失]
在滤材评价装置中的测定单元的上游侧与下游侧之间配置微差压计,测定了流量30升/分时的差压(压力损失(Pa))。
[感官评价(凉爽感、发粘感)]
对于实际佩戴口罩且在气温25度、湿度60%的房间内佩戴3小时时的使用感受,10名受试者按照以下的3个判定基准进行感官评价,计算出其平均值。
[凉爽感]
+++(3分):感到凉爽感。
++(2分):稍微感到凉爽感。
+(1分):未感到凉爽感。
[发粘感]
+++(3分):未感到发粘。
++(2分):基本上未感到发粘。
+(1分):明显感到发粘。
[实施例1]
(1)呼气侧片的制造
首先,使用梳棉法将纤度1.7dtex、平均纤维径12.0μm、纤维长度40mm的人造丝纤维(“HOPE”、Omikenshi公司制造)80重量%、以及纤度1.7dtex、平均纤维径15.3μm、纤维长度51mm的热熔粘纤维(芯为聚丙烯、鞘为聚乙烯的芯鞘复合纤维,“HR-NTW”,Ube Exsymo公司制造)20重量%制作成半无规纤维网。
接下来,将制成的半无规纤维网载置在开孔率25%、孔径0.3mm的开孔滚筒(punching drum)支撑体上,以速度5m/分沿长度方向连续地输送,同时从上方喷射高压水流,进行了交织处理。由此,制造了经抱合的纤维网(无纺布)。在该交织处理中,使用2个喷嘴(相邻喷嘴间的距离为20cm),所述喷嘴沿纤维网的宽度方向以0.6mm的间隔设有孔径0.10mm的喷口,从第1列喷嘴喷射出的高压水流的水压为3.0MPa,从第2列喷嘴喷射出的高压水流的水压为5.0MPa(表WJ)。
接下来,将其载置于纤维径0.90mm、网眼10个/英寸、平织的全体平坦的网状支承体(net support)上连续地输送,同时从与实施了表WJ的面相反侧的面喷射高压水流进行交织处理而将网状支承体的凹凸转印于无纺布的表面。该交织处理使用沿纤维网的宽度方向以0.6mm的间隔设置孔径0.10mm的喷口的3个喷嘴,均在高压水流的水压4.0MPa的条件下进行(背WJ)。
接下来,使用筒式(cylinder)干燥机将背WJ处理后的无纺布在135℃下进行干燥。由此,制作了实施例1中使用的呼气侧片。
将呼气侧片的各种评价结果示于表1。
(2)口罩的制造
将上述(1)的呼气侧片、作为过滤片的以聚丙烯纤维作为原材料的实施过带电处理的熔喷无纺布、以及作为表面片的以人造丝作为原材料的化学粘合无纺布依次分别从卷体卷出,连续地将3层进行层叠。然后,利用折板机沿机械方向实施褶皱加工,在口罩的上下两端进行超音波密封,将口罩的横长裁切成给定长度,在口罩的左右两端进行超音波密封,通过超音波密封安装橡皮筋,制造了实施例1的口罩。
使用制造的口罩进行了感官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2]
在呼气侧片的制造中,除了将半无规纤维网的单位面积重量及厚度变更为表1所示的值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制造,使用制成的呼气侧片,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了口罩。将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3]
作为背WJ所使用的网状支撑体,使用了纤维径0.90mm、网眼13个/英寸、平织,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制造,使用制成的呼气侧片,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了口罩。
[实施例4]
作为背WJ所使用的网状支撑体,使用了纤维径0.90mm、网眼13个/英寸、平织,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2同样的方法进行制造,使用制成的呼气侧片,通过与实施例2同样的方法制作了口罩。
[实施例5]
作为背WJ所使用的网状支撑体,使用了纤维径1.20mm、网眼12个/英寸、平织,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制造,使用制成的呼气侧片,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了口罩。
[实施例6]
作为背WJ所使用的网状支撑体,使用了纤维径1.20mm、网眼12个/英寸、平织,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2同样的方法进行制造,使用制成的呼气侧片,通过与实施例2同样的方法制作了口罩。
[实施例7]
作为背WJ所使用的网状支撑体,使用了纤维径0.65mm、网眼25个/英寸、平织,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制造,使用制成的呼气侧片,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了口罩。
[实施例8]
作为背WJ所使用的网状支撑体,使用了纤维径0.65mm、网眼25个/英寸、平织,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2同样的方法进行制造,使用制成的呼气侧片,通过与实施例2同样的方法制作了口罩。
[实施例9]
作为背WJ所使用的网状支撑体,使用了纤维径0.90mm、网眼6个/英寸、平织,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制造,使用制成的呼气侧片,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了口罩。
[比较例1]
除了使用了聚丙烯热粘合无纺布(“NRIP(HYCOMFORT)”,Rengo NonwovenProducts公司制造)作为呼气侧片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了口罩。
[比较例2]
使用了市售品的纱布口罩(绵100%,18片纱布组合)(日进医疗器株式会社制造)。
[比较例3]
作为背WJ所使用的网状支撑体,使用了纤维径0.20mm、网眼76个/英寸、平织,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制造,使用制成的呼气侧片,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了口罩。
Figure BDA0002293483960000191
在实施例1~9中,由于使用了包含亲水性纤维的网状无纺布作为呼气侧片,因此,作为口罩的佩戴感,被评价为不仅可以抑制发粘感,而且在佩戴时感觉到凉爽感。可以认为这是由于,呼气侧片可在短短的数秒内吸水,所吸收的水分扩散至大范围的面积,并且利用高透气度可迅速蒸发。而且,由于呼气侧片本身具有充分的保水性,还能减轻来自汗液的发粘、紧贴等不适感。
另一方面,在比较例1中,由于使用了疏水性的聚丙烯热粘合无纺布作为呼气侧片,因此,尽管中间层与表面片相同,但口罩的佩戴感被评价为明显感觉到发粘,且完全感觉不到凉爽感。
另外,在比较例2中,在使用了纱布口罩的情况下,由于口罩的单位面积重量大且厚,因此,保水率比实施例低,透气度比实施例低。可能是由于这个原因,尽管保水量高,但被评价为佩戴口罩时明显感觉到发粘感。
在比较例3中,尽管呼气侧片使用了由与实施例1相同的材料构成的无纺布,但该无纺布的网眼堵塞而不存在薄层部,因此不属于由线状部构成的网状无纺布。因此,与实施例相比,口罩的扩散性及蒸发率均为更低的值。可能是由于这个原因,口罩的佩戴感被评价为完全感觉不到凉爽感。
工业实用性
对于本发明的口罩而言,除了如上所述的褶皱型口罩、立体型口罩以外,例如还可以用作平面型口罩,这样的口罩例如可以用作:应对花粉、应对感冒及病毒、应对PM2.5等的家庭用口罩、外科口罩等医疗用口罩、美国NIOSH认证的被称为N95口罩的防尘口罩等工业用口罩等。另外,本发明的口罩还可以作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治疗用口罩来使用。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看到本说明书应能在显而易见的范围内轻易想到各种变更及修改。因此,这样的变更及修改应被解释为属于由权利要求书确定的发明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口罩,其具备至少包覆人体的口部、鼻部或两者的包覆部,其中,
所述包覆部至少具备包含亲水性纤维的呼气侧片作为人体侧的层,所述呼气侧片是由线状部构成的网状无纺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中,
所述呼气侧片的线状部的平均线宽为0.1~3.0mm的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口罩,其中,
所述亲水性纤维为纤维素类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其中,
所述呼气侧片的亲水性纤维的含有率为50重量%以上,且进一步含有热熔粘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其中,
所述呼气侧片的厚度为0.25~1.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其中,
所述呼气侧片的平均线宽(mm)×厚度(mm)为0.025~1.8。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其中,
所述呼气侧片的单位面积重量为30~100g/m2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其中,
所述包覆部进一步具备过滤片,该过滤片位于所述呼气侧片的外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口罩,其中,
所述过滤片是实施过带电处理的熔喷无纺布。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口罩,其中,
所述过滤片是实施过摩擦带电的针刺无纺布。
CN201880035486.9A 2017-06-02 2018-05-24 口罩 Active CN1106915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09843 2017-06-02
JP2017-109843 2017-06-02
PCT/JP2018/020040 WO2018221381A1 (ja) 2017-06-02 2018-05-24 マス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91526A true CN110691526A (zh) 2020-01-14
CN110691526B CN110691526B (zh) 2022-09-13

Family

ID=64454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35486.9A Active CN110691526B (zh) 2017-06-02 2018-05-24 口罩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EP (1) EP3632247A4 (zh)
JP (1) JP7142632B2 (zh)
KR (1) KR20200014308A (zh)
CN (1) CN110691526B (zh)
AU (1) AU2018277892A1 (zh)
TW (1) TWI821187B (zh)
WO (1) WO201822138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9341A (zh) * 2020-02-21 2020-07-14 杭州路先非织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水刺无纺材料的医用口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43024A (zh) * 2020-09-11 2020-12-08 无锡泰伯服饰有限公司 一款单向导湿抗菌口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01731B2 (ja) * 2019-12-24 2023-07-03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マスク用シート及びマスク
KR20210103150A (ko) 2020-02-13 2021-08-23 최치훈 음료취수구가 부착 된 마스크
JP7113863B2 (ja) * 2020-03-27 2022-08-05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マスク
WO2021206349A1 (ko) * 2020-04-09 2021-10-14 도레이첨단소재 주식회사 복합 부직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물품
DE102020205560B4 (de) 2020-04-30 2022-05-25 Zettl Interieur Gmbh Flexible atemschutzmaske und deren verwendung
EP3915648A1 (de) * 2020-05-28 2021-12-01 Eurofilters Holding N.V. Atemschutzmaske
US20240042153A1 (en) * 2020-05-28 2024-02-08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Mask
JP7473957B2 (ja) 2020-06-18 2024-04-24 フレックス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マスク
TWI745207B (zh) * 2020-12-29 2021-11-01 謝東宏 口罩
KR102345981B1 (ko) * 2021-01-20 2021-12-31 주식회사 스포컴 마스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WO2022158738A1 (ko) * 2021-01-20 2022-07-28 주식회사 스포컴 마스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2379237B1 (ko) 2021-03-04 2022-03-24 김효진 3중 마스크
TWI753831B (zh) * 2021-05-20 2022-01-21 中國衛生材料生產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口罩
DE202021001980U1 (de) * 2021-06-08 2021-06-24 Gauss Psa Gmbh Mehrschichtige Mundschutzmaske
TWI766797B (zh) * 2021-08-27 2022-06-01 王孟淳 口罩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33307A (ja) * 2008-03-03 2009-10-15 Sekisui Plastics Co Ltd 衛生マスク
JP2010094503A (ja) * 2008-09-17 2010-04-30 Japan Vilene Co Ltd 成形マス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2029990A (ja) * 2010-08-02 2012-02-16 Daio Paper Corp マスク
CN102883789A (zh) * 2010-05-07 2013-01-16 日本宝翎株式会社 带电过滤器和面罩
CN103037823A (zh) * 2010-06-15 2013-04-10 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 吸收片及其制造方法
CN204335890U (zh) * 2014-11-12 2015-05-20 郑海鸿 口罩
CN205030546U (zh) * 2015-08-20 2016-02-17 江苏广达医材集团有限公司 医用口罩
CN106174801A (zh) * 2016-08-15 2016-12-07 苏州铭辰无纺布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吸收人体呼出水蒸气的口罩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25087A (zh) * 1973-07-06 1975-03-17
US5883026A (en) * 1997-02-27 1999-03-16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Face masks including a spunbonded/meltblown/spunbonded laminate
JP2000334872A (ja) * 1999-05-31 2000-12-05 Nippon Petrochem Co Ltd 通気性を有する積層体、および該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2004357871A (ja) 2003-06-03 2004-12-24 Aramaki Technica:Kk フェイスマスク
JP2006325688A (ja) 2005-05-23 2006-12-07 Pentax Corp マスク
JP5476112B2 (ja) * 2009-12-17 2014-04-23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マスク
US9247775B2 (en) * 2012-01-23 2016-02-02 Daio Paper Corporation Mask
TWM539959U (zh) * 2016-11-14 2017-04-21 Hamstec Biotechnology Ltd 口罩結構
TWM540661U (zh) * 2016-12-14 2017-05-01 Yan-Rong Hu 立體口罩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33307A (ja) * 2008-03-03 2009-10-15 Sekisui Plastics Co Ltd 衛生マスク
JP2010094503A (ja) * 2008-09-17 2010-04-30 Japan Vilene Co Ltd 成形マス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883789A (zh) * 2010-05-07 2013-01-16 日本宝翎株式会社 带电过滤器和面罩
CN103037823A (zh) * 2010-06-15 2013-04-10 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 吸收片及其制造方法
JP2012029990A (ja) * 2010-08-02 2012-02-16 Daio Paper Corp マスク
CN204335890U (zh) * 2014-11-12 2015-05-20 郑海鸿 口罩
CN205030546U (zh) * 2015-08-20 2016-02-17 江苏广达医材集团有限公司 医用口罩
CN106174801A (zh) * 2016-08-15 2016-12-07 苏州铭辰无纺布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吸收人体呼出水蒸气的口罩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9341A (zh) * 2020-02-21 2020-07-14 杭州路先非织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水刺无纺材料的医用口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09341B (zh) * 2020-02-21 2022-12-23 杭州路先非织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水刺无纺材料的医用口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43024A (zh) * 2020-09-11 2020-12-08 无锡泰伯服饰有限公司 一款单向导湿抗菌口罩
CN112043024B (zh) * 2020-09-11 2024-02-06 无锡泰伯服饰有限公司 一款单向导湿抗菌口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32247A4 (en) 2021-03-10
WO2018221381A1 (ja) 2018-12-06
AU2018277892A1 (en) 2020-01-02
JPWO2018221381A1 (ja) 2020-04-02
JP7142632B2 (ja) 2022-09-27
CN110691526B (zh) 2022-09-13
TW201902537A (zh) 2019-01-16
TWI821187B (zh) 2023-11-11
KR20200014308A (ko) 2020-02-10
EP3632247A1 (en) 2020-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91526B (zh) 口罩
TWI343432B (zh)
ES2952883T3 (es) Tela de fibra de celulosa no tejida con capacidad de absorción de aceite incrementada
JP5175789B2 (ja) 衛生マスク用複合不織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S2875466T3 (es) Material de fibra de celulosa no tejido con diferentes grupos de poros
JP2014502551A (ja) フェイスマスク及び生産の方法
ES2864644T3 (es) Tela de fibra de celulosa no tejida con distribución de diámetro de fibra
JP2007282720A (ja) 保湿性を有するマスク用布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衛生マスク
CN102802733A (zh) 防护面具
US20210316238A1 (en) Nonwoven material for filtration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JP2008093285A (ja) マスク
WO2020137605A1 (ja) 繊維構造体およびその用途
CN115802913A (zh) 水分芯吸和吸收头带或头部佩戴装置嵌件
CN112078203A (zh) 一种三层异性结构的口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85051A (zh) 作为/用于耐用耐洗高性能过滤介质的多层织物及其组装方法
CN212877698U (zh) 一种含有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的可反复水洗口罩
JP6245927B2 (ja) マスク
JP2022054779A (ja) マスクの使用方法
JPS6112704B2 (zh)
CN111513391A (zh) 一种防护口罩及加工工艺
JP2021172928A (ja) マスクの製造方法及びマスク
KR20210030059A (ko) 보건용 마스크
JP2020183586A (ja) マスク
TW201903227A (zh) 具有纖維連接的輻射漫射顆粒的非織纖維素纖維織物
CN216533928U (zh) 口罩用片、卷绕体和口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2127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