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80177B - 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80177B
CN110680177B CN201810739706.8A CN201810739706A CN110680177B CN 110680177 B CN110680177 B CN 110680177B CN 201810739706 A CN201810739706 A CN 201810739706A CN 110680177 B CN110680177 B CN 1106801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exhaust
assembly
limiting
exhaus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3970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80177A (zh
Inventor
罗光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3970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801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801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801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801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801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2Construction of cooking-vessels; Method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06Lids or covers for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38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for withdrawing or condensing cooking vapors from cooking utens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盖体组件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盖体组件包括面盖、锅盖、转动件和排气组件,锅盖设置在面盖下方并能相对面盖转动,转动件设置在锅盖上,排气组件与转动件连接,排气组件与转动件两者之一上设有限位槽,另一者上设有与限位槽配合的驱动杆,锅盖转动时带动转动件转动,转动件通过限位槽与驱动杆的配合驱动排气组件同步转动。本发明通过限位槽与驱动杆的配合而驱动排气组件同步转动,进而实现锅盖、转动件和排气组件的同步转动,以便于锅体内的蒸汽经锅盖上的蒸汽入口进入排气组件中,有利于蒸汽排放,而不会出现因为锅盖转动导致锅盖上的蒸汽入口与排气组件上的蒸汽入口不对接的情况。

Description

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盖体组件和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压力锅等烹饪器具,排汽阀均是设置在锅盖的中心线位置,以使得锅盖在旋转开盖时,排汽阀能够不受锅盖转动的影响而始终与锅体内的腔体相连通,便于排汽。但由于排汽阀位置的固定,导致其他部件无法占据锅盖的中心线位置,极大地影响了烹饪器具盖体的造型,影响各部件位置的分布与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盖体组件。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一种烹饪器具。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盖体组件,其包括面盖、锅盖、转动件和排气组件,锅盖设置在面盖下方并能相对面盖转动,转动件设置在锅盖上,排气组件与转动件连接,排气组件与转动件两者之一上设有限位槽,另一者上设有与限位槽配合的驱动杆,锅盖转动时带动转动件转动,转动件通过限位槽与驱动杆的配合驱动排气组件同步转动。
本发明所提供的盖体组件,锅盖设置在面盖的下方并能相对于面盖转动,转动件设置在锅盖上,且转动件随锅盖同步转动,排气组件与转动件连接,其中排气组件和转动件中的任一个上设有限位槽,排气组件和转动件中的另一个上设有与限位槽配合的驱动杆,锅盖转动时可带动转动件转动,而转动件则通过限位槽与驱动杆的配合而驱动排气组件同步转动,进而实现锅盖、转动件和排气组件的同步转动,以便于锅体内的蒸汽经锅盖上的蒸汽入口进入排气组件中,有利于蒸汽排放,而不会出现因为锅盖转动导致锅盖上的蒸汽入口与排气组件上的蒸汽入口不对接的情况。此外,由于锅盖、转动件和排气组件同步转动,因此排气组件无需设置在锅盖的中心位置,也无需与锅盖的中心位置相对应,可根据设计需求将排气组件设置在适当位置,进而便于盖体组件各部件位置的分布与设计,有利于对盖体组件外观面外露部件的部位进行设计,以提高外观效果。
此外,在面盖和排气组件之间设置装饰件,不仅美化外观,还可以通过装饰件有效遮挡面盖和排气组件之间的间隙,避免灰尘等杂质经面盖和排气组件之间的间隙进入盖体组件内部,滋生细菌而影响用户体验。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盖体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限位槽设置在转动件上,转动件上设有朝排气组件凸起的间隔设置的两个凸筋,两个凸筋之间形成限位槽。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位槽设置在转动件上,转动件上设有朝排气组件凸起的两根凸筋,且两个凸筋之间形成限位槽,驱动杆插设于限位槽内,当锅盖转动时,转动件通过限位槽和驱动杆之间的配合而带动排气组件转动,进而实现锅盖、转动件和排气组件的同步转动,以便于锅体内的蒸汽经锅盖上的蒸汽入口进入排气组件中,有利于蒸汽排放,而不会出现因为锅盖转动导致锅盖上的蒸汽入口与排气组件上的蒸汽入口不对接的情况。
可以想到地,为了加强排气组件与转动件之间的连接强度,确保两者能够同步转动,可设置限位槽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限位槽间隔设置于转动件上。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驱动杆与限位槽过盈配合状态下,转动件初始转动的同时即可带动排气组件转动,而在驱动杆与限位槽间隙配合且烹饪器具合盖的状态下,驱动杆位于限位槽内但其与限位槽并未接触时,转动件需转动一定角度后,驱动杆才与限位槽相抵接,进而带动排气组件同步转动,两种方式均符合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驱动杆设置在排气组件上,驱动杆是从排气组件朝转动件延伸的筋条。
在该技术方案中,驱动杆设置在排气组件上,驱动杆为从排气组件上朝转动件延伸的筋条,当锅盖转动时,转动件通过限位槽和筋条之间的配合而带动排气组件转动,进而实现锅盖、转动件和排气组件的同步转动,以便于锅体内的蒸汽经锅盖上的蒸汽入口进入排气组件中,有利于蒸汽排放,而不会出现因为锅盖转动导致锅盖上的蒸汽入口与排气组件上的蒸汽入口不对接的情况。
可以想到地,为了加强排气组件与转动件之间的连接强度,确保两者能够同步转动,可设置筋条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筋条间隔设置于排气组件上。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筋条与限位槽过盈配合状态下,转动件初始转动的同时即可带动排气组件转动,而在烹饪器具合盖的状态下,筋条位于限位槽内但其与限位槽并未接触时,转动件需转动一定角度后,筋条才与限位槽相抵接,进而实现排气组件和转动件的同步转动,两种方式均符合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排气组件上设有第一限位部,转动件上设有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相互扣合固定。
在该技术方案中,排气组件上设有第一限位部,且转动件上设有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相互扣合,以使排气组件和转动件固定连接,优选地,第一限位部为卡勾,第二限位部为扣位,卡勾与扣位相扣合,一方面便于拆卸安装,另一方面可实现排气组件和转动件之间的可靠连接,进而使得排气组件随转动件同步转动。
可以想到地,为了加强排气组件与转动件之间的连接强度,确保两者能够同步转动,可以设置多个卡勾和多个扣位,一个卡勾与一个扣位相扣合,或多个卡勾与一个扣位相扣合,多个卡勾围绕转动件的中心线呈环状间隔分布。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排气组件上设有第四限位部,面盖上设有第三限位部,当排气组件处于顶起位置时,第四限位部抵接于第三限位部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排气组件上还设有第四限位部,且面盖上设有第三限位部,当排气组件处于顶起位置时,第四限位部抵接于第三限位部上,进而可确保排气组件的位置稳定性,避免排气组件上浮以确保面盖上表面的平整度和盖体组件的整体美观感。具体地,烹饪器具为压力锅,当压力锅处于高压状态时,高压蒸汽可将排气组件向上顶起,通过在排气组件上设置与面盖上的第三限位部相抵接的第四限位部,可有效确保排气组件的位置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驱动杆的高度大于或等于限位槽的深度,当锅盖处于顶起状态时,转动件朝靠近面盖的方向移动,驱动杆抵接于限位槽的槽底,转动件带动排气组件顶起直至第四限位部抵接于第三限位部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驱动杆的高度大于或等于限位槽的深度,当排气组件和转动件装配后,驱动杆的自由端和限位槽的槽底具有预设间距,随着烹饪器具的锅体内气压升高时,转动件朝靠近面盖的方向移动,当锅盖的顶起距离大于或等于驱动杆的自由端和限位槽的槽底之间的间距时,则转动件带动排气组件顶起直至第四限位部抵接于面盖上的第三限位部上,第四限位部可防止排气组件上浮,进而确保排气组件的位置稳定性;而当锅盖的顶起距离小于驱动杆的自由端和限位槽的槽底之间的间距时,则当锅盖处于顶起状态时,驱动杆的自由端与限位槽的槽底之间的间距足以缓冲锅盖的顶起距离,即排气组件不会随着锅盖和转动件的上移而被顶起,此时第四限位部和第三限位部之间仍有间隙。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四限位部设置于排气组件上且沿排气组件的厚度方向延伸,排气组件未受压时第四限位部与第三限位部之间具有间隙。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四限位部设置于排气组件上且沿排气组件的厚度方向延伸,当排气组件未受压时,第四限位部与第三限位部之间具有间隙,进而使得排气组件随转动件转动时,第四限位部不会和第三限位部摩擦,可确保排气组件正常转动,避免影响烹饪器具的正常使用性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盖体组件还包括安装口,且安装口设置在面盖上,排气组件活动设置于安装口内;其中,第三限位部相邻安装口设置于面盖的下表面;或第三限位部由安装口的外沿朝面盖的厚度方向延伸弯折以构成。
在该技术方案中,盖体组件还包括安装口,且安装口设置在面盖上,排气组件在转动件的驱动下在安装口内转动,其中第三限位部相邻安装口设置在面盖的下表面,或第三限位部由安装口的外沿朝面盖的厚度方向延伸并弯折构成,第三限位部与面盖为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拆卸连接的第三限位部可便于面盖的后续维修,而一体式连接的面盖和第三限位部连接强度较高,可有效确保二者之间的可靠连接性能。
具体地,当排气组件处于顶起位置时,第四限位部抵接于第三限位部上,进而有效确保排气组件的位置稳定性,避免排气组件从安装口内脱出,确保面盖上表面的平整度和盖体组件的整体美观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排气组件为破泡器座,至少部分破泡器座朝向锅盖凸出以形成排气部,排气部上设有排气口;盖体组件还包括排气阀,排气阀位于排气部内;开口,开口对应于排气口设置于转动件上,排气阀的阀芯穿过排气口和开口与锅盖相连接,锅盖通过阀芯带动转动件转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排气组件为破泡器座,至少部分破泡器座朝向锅盖凸出以形成排气部,且排气部上设有排气口,盖体组件还包括排气阀,排气阀位于排气部内,转动件上对应于排气口设有开口,排气阀的阀芯穿过排气口和开口后与锅盖相连接,当锅盖转动时,锅盖可通过阀芯带动转动件同步转动,优选地,阀芯上设有限位筋,当阀芯穿过开口后,限位筋搭接在转动件的上表面,锅盖上对应于开口设有装配口,阀芯穿过装配口后通过紧固件使得锅盖、转动件和阀芯固定连接,进而使得转动件和阀芯可与锅盖同步转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盖体组件还包括显示区,设置于面盖上,显示区与安装口分离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盖体组件还包括设置于面盖上的显示区,且显示区与安装口分离设置,其中安装口无需设置在锅盖的中心位置,可根据设计需求将安装口设置在适当的位置,进而有利于面盖上其他部件的设计,进而提高外观设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锅体和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盖体组件,因此具有该盖体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盖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盖体组件中转动件的仰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盖体组件中转动件的主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盖体组件中转动件的俯视图;
图5示出了图4中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盖体组件中转动件在A-A处的剖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盖体组件中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盖体组件的剖视图;
图8示出了图7中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盖体组件在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盖体组件的排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盖体组件的排气组件的主视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盖体组件的排气组件的后视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盖体组件在未起压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3示出了图12中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盖体组件在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盖体组件在起压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5示出了图14中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盖体组件在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盖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盖体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其中,图1至图17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盖体组件,12面盖,122第三限位部,124安装口,13锅盖,14转动件,142限位槽,144凸筋,146第二限位部,15排气组件,152驱动杆,154第四限位部,156排气部,158排气口,16排气阀,162阀芯,18开口,19显示区,20装饰件,22内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7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盖体组件1,其包括面盖12、锅盖13、转动件14和排气组件15,锅盖13设置在面盖12下方并能相对面盖12转动,转动件14设置在锅盖13上,排气组件15与转动件14连接,排气组件15与转动件14两者之一上设有限位槽142,另一者上设有与限位槽142配合的驱动杆152,锅盖13转动时带动转动件14转动,转动件14通过限位槽142与驱动杆152的配合驱动排气组件15同步转动。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盖体组件,锅盖13设置在面盖12的下方并能相对于面盖12转动,转动件14设置在锅盖13上,且转动件14随锅盖13同步转动,排气组件15与转动件14连接,其中排气组件15和转动件14中的任一个上设有限位槽142,排气组件15和转动件14中的另一个上设有与限位槽142配合的驱动杆152,锅盖13转动时可带动转动件14转动,而转动件14则通过限位槽142与驱动杆152的配合而驱动排气组件15同步转动,进而实现锅盖13、转动件14和排气组件15的同步转动,以便于锅体内的蒸汽经锅盖13上的蒸汽入口进入排气组件15中,有利于蒸汽排放,而不会出现因为锅盖13转动导致锅盖13上的蒸汽入口与排气组件15上的蒸汽入口不对接的情况。此外,由于锅盖13、转动件14和排气组件15同步转动,因此排气组件15无需设置在锅盖13的中心位置,也无需与锅盖13的中心位置相对应,可根据设计需求将排气组件15设置在适当位置,进而便于盖体组件1各部件位置的分布与设计,有利于对盖体组件1外观面外露部件的部位进行设计,以提高外观效果。
此外,在面盖12和排气组件15之间设置装饰件20,不仅美化外观,还可以通过装饰件20有效遮挡面盖12和排气组件15之间的间隙,避免灰尘等杂质经面盖12和排气组件15之间的间隙进入盖体组件1内部,滋生细菌而影响用户体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限位槽142设置在转动件14上,转动件14上设有朝排气组件15凸起的间隔设置的两个凸筋144,两个凸筋144之间形成限位槽142。
如图1至图11所示,在该实施例中,限位槽142设置在转动件14上,转动件14上设有朝排气组件15凸起的两根凸筋144,且两个凸筋144之间形成限位槽142,驱动杆152插设于限位槽142内,当锅盖13转动时,转动件14通过限位槽142和驱动杆152之间的配合而带动排气组件15转动,进而实现锅盖13、转动件14和排气组件15的同步转动,以便于锅体内的蒸汽经锅盖13上的蒸汽入口进入排气组件15中,有利于蒸汽排放,而不会出现因为锅盖13转动导致锅盖13上的蒸汽入口与排气组件15上的蒸汽入口不对接的情况。
可以想到地,为了加强排气组件15与转动件14之间的连接强度,确保两者能够同步转动,可设置限位槽142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限位槽142间隔设置于转动件14上。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驱动杆152与限位槽142过盈配合状态下,转动件14初始转动的同时即可带动排气组件15转动,而在驱动杆152与限位槽142间隙配合且烹饪器具合盖的状态下,驱动杆152位于限位槽142内但其与限位槽142并未接触时,转动件14需转动一定角度后,驱动杆152才与限位槽142相抵接,进而带动排气组件15同步转动,两种方式均符合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驱动杆152设置在排气组件15上,驱动杆152是从排气组件15朝转动件14延伸的筋条。
如图7至图11所示,在该实施例中,驱动杆152设置在排气组件15上,驱动杆152为从排气组件15上朝转动件14延伸的筋条,当锅盖13转动时,转动件14通过限位槽142和筋条之间的配合而带动排气组件15转动,进而实现锅盖13、转动件14和排气组件15的同步转动,以便于锅体内的蒸汽经锅盖13上的蒸汽入口进入排气组件15中,有利于蒸汽排放,而不会出现因为锅盖13转动导致锅盖13上的蒸汽入口与排气组件15上的蒸汽入口不对接的情况。
可以想到地,为了加强排气组件15与转动件14之间的连接强度,确保两者能够同步转动,可设置筋条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筋条间隔设置于排气组件15上。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筋条与限位槽142过盈配合状态下,转动件14初始转动的同时即可带动排气组件15转动,而在烹饪器具合盖的状态下,筋条位于限位槽142内但其与限位槽142并未接触时,转动件14需转动一定角度后,筋条才与限位槽142相抵接,进而实现排气组件15和转动件14的同步转动,两种方式均符合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排气组件15上设有第一限位部,转动件14上设有第二限位部146,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146相互扣合固定。
如图1至图6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排气组件15上设有第一限位部,且转动件14上设有第二限位部146,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146相互扣合,以使排气组件15和转动件14固定连接,优选地,第一限位部为卡勾,第二限位部146为扣位,卡勾与扣位相扣合,一方面便于拆卸安装,另一方面可实现排气组件15和转动件14之间的可靠连接,进而使得排气组件15随转动件14同步转动。
可以想到地,为了加强排气组件15与转动件14之间的连接强度,确保两者能够同步转动,可以设置多个卡勾和多个扣位,一个卡勾与一个扣位相扣合,或多个卡勾与一个扣位相扣合,多个卡勾围绕转动件14的中心线呈环状间隔分布。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排气组件15上设有第四限位部154,面盖12上设有第三限位部122,当排气组件15处于顶起位置时,第四限位部154抵接于第三限位部122上。
如图7至图15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排气组件15上还设有第四限位部154,且面盖12上设有第三限位部122,当排气组件15处于顶起位置时,第四限位部154抵接于第三限位部122上,进而可确保排气组件15的位置稳定性,避免排气组件15上浮以确保面盖12上表面的平整度和盖体组件1的整体美观感。具体地,烹饪器具为压力锅,当压力锅处于高压状态时,高压蒸汽可将排气组件15向上顶起,通过在排气组件15上设置与面盖12上的第三限位部122相抵接的第四限位部154,可有效确保排气组件15的位置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驱动杆152的高度大于或等于限位槽142的深度,当锅盖13处于顶起状态时,转动件14朝靠近面盖12的方向移动,驱动杆152抵接于限位槽142的槽底,转动件14带动排气组件15顶起直至第四限位部154抵接于第三限位部122上。
在该实施例中,驱动杆152的高度大于或等于限位槽142的深度,当排气组件15和转动件14装配后,驱动杆152的自由端和限位槽142的槽底具有预设间距,随着烹饪器具的锅体内气压升高时,转动件14朝靠近面盖12的方向移动,当锅盖13的顶起距离大于或等于驱动杆152的自由端和限位槽142的槽底之间的间距时,则转动件14带动排气组件15顶起直至第四限位部154抵接于面盖12上的第三限位部122上,第四限位部154可防止排气组件15上浮,进而确保排气组件15的位置稳定性;而当锅盖13的顶起距离小于驱动杆152的自由端和限位槽142的槽底之间的间距时,则当锅盖13处于顶起状态时,驱动杆152的自由端与限位槽142的槽底之间的间距足以缓冲锅盖13的顶起距离,即排气组件15不会随着锅盖13和转动件14的上移而被顶起,此时第四限位部154和第三限位部122之间仍有间隙。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四限位部154设置于排气组件15上且沿排气组件15的厚度方向延伸,排气组件15未受压时第四限位部154与第三限位部122之间具有间隙。
如图12至图15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第四限位部154设置于排气组件15上且沿排气组件15的厚度方向延伸,当排气组件15未受压时,第四限位部154与第三限位部122之间具有间隙,进而使得排气组件15随转动件14转动时,第四限位部154不会和第三限位部122摩擦,可确保排气组件15正常转动,避免影响烹饪器具的正常使用性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盖体组件1还包括安装口124,且安装口124设置在面盖12上,排气组件15活动设置于安装口124内;其中,第三限位部122相邻安装口124设置于面盖12的下表面;或第三限位部122由安装口124的外沿朝面盖12的厚度方向延伸弯折以构成。
如图16和图17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盖体组件1还包括安装口124,且安装口124设置在面盖12上,排气组件15在转动件14的驱动下在安装口124内转动,其中第三限位部122相邻安装口124设置在面盖12的下表面,或第三限位部122由安装口124的外沿朝面盖12的厚度方向延伸并弯折构成,第三限位部122与面盖12为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拆卸连接的第三限位部122可便于面盖12的后续维修,而一体式连接的面盖12和第三限位部122连接强度较高,可有效确保二者之间的可靠连接性能。
具体地,当排气组件15处于顶起位置时,第四限位部154抵接于第三限位部122上,进而有效确保排气组件15的位置稳定性,避免排气组件15从安装口124内脱出,确保面盖12上表面的平整度和盖体组件1的整体美观感。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排气组件15为破泡器座,至少部分破泡器座朝向锅盖13凸出以形成排气部156,排气部156上设有排气口158;盖体组件1还包括排气阀16,排气阀16位于排气部156内;开口18,开口18对应于排气口158设置于转动件14上,排气阀16的阀芯162穿过排气口158和开口18与锅盖13相连接,锅盖13通过阀芯162带动转动件14转动。
如图17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排气组件15为破泡器座,至少部分破泡器座朝向锅盖13凸出以形成排气部156,且排气部156上设有排气口158,如图6、图12和图14所示,盖体组件1还包括排气阀16,排气阀16位于排气部156内,转动件14上对应于排气口158设有开口18,排气阀16的阀芯162穿过排气口158和开口18后与锅盖13相连接,当锅盖13转动时,锅盖13可通过阀芯162带动转动件14同步转动,优选地,阀芯162上设有限位筋,当阀芯162穿过开口18后,限位筋搭接在转动件14的上表面,锅盖13上对应于开口18设有装配口,阀芯162穿过装配口后通过紧固件使得锅盖13、转动件14和阀芯162固定连接,进而使得锅盖13在转动时,转动件14和阀芯162可与锅盖13同步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盖体组件1还包括显示区19,设置于面盖12上,显示区19与安装口124分离设置。
如图16和图17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盖体组件1还包括设置于面盖12上的显示区19,且显示区19与安装口124分离设置,其中安装口124无需设置在锅盖13的中心位置,可根据设计需求将安装口124设置在适当的位置,进而有利于面盖12上其他部件的设计,进而提高外观设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锅体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盖体组件1,因此具有该盖体组件1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此外,盖体组件1还包括内盖22,且内盖22设置于转动件14和排气组件15之间。
在本发明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盖体组件,用于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组件包括:
面盖;
锅盖,所述锅盖设置在所述面盖下方并能相对所述面盖转动;
转动件,设置在所述锅盖上;
排气组件,设置于所述面盖上,所述排气组件与所述转动件连接,所述排气组件与所述转动件两者之一上设有限位槽,另一者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槽配合的驱动杆;
所述锅盖转动时带动所述转动件转动,所述转动件通过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驱动杆的配合驱动所述排气组件同步转动;
装饰件,设在所述面盖上,以遮盖所述面盖和所述排气组件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槽设置在所述转动件上,所述转动件上设有朝所述排气组件凸起的间隔设置的两个凸筋,两个所述凸筋之间形成所述限位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杆设置在所述排气组件上,所述驱动杆是从所述排气组件朝所述转动件延伸的筋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组件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转动件上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互扣合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组件上设有第四限位部,所述面盖上设有第三限位部,当所述排气组件处于顶起位置时,所述第四限位部抵接于所述第三限位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杆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限位槽的深度,当所述锅盖处于顶起状态时,所述转动件朝靠近所述面盖的方向移动,所述驱动杆抵接于所述限位槽的槽底,所述转动件带动所述排气组件顶起直至所述第四限位部抵接于所述第三限位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限位部设置于所述排气组件上且沿所述排气组件的厚度方向延伸,所述排气组件未受压时所述第四限位部与所述第三限位部之间具有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组件还包括:
安装口,设置在所述面盖上,所述排气组件活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口内;
所述第三限位部相邻所述安装口设置于所述面盖的下表面;或
所述第三限位部由所述安装口的外沿朝所述面盖的厚度方向延伸弯折以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组件为破泡器座,至少部分所述破泡器座朝向所述锅盖凸出以形成排气部,所述排气部上设有排气口;
所述盖体组件还包括排气阀,所述排气阀位于所述排气部内;
开口,所述开口对应于所述排气口设置于所述转动件上,所述排气阀的阀芯穿过所述排气口和所述开口与所述锅盖相连接,所述锅盖通过所述阀芯带动所述转动件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组件还包括:
显示区,设置于所述面盖上,所述显示区与所述安装口分离设置。
1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和
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盖体组件。
CN201810739706.8A 2018-07-06 2018-07-06 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Active CN1106801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39706.8A CN110680177B (zh) 2018-07-06 2018-07-06 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39706.8A CN110680177B (zh) 2018-07-06 2018-07-06 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80177A CN110680177A (zh) 2020-01-14
CN110680177B true CN110680177B (zh) 2020-12-15

Family

ID=69107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39706.8A Active CN110680177B (zh) 2018-07-06 2018-07-06 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8017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041265A (ko) * 2008-10-13 2010-04-22 주식회사 리홈 전기밥솥의 증기 응축 및 공급 장치
CN204427654U (zh) * 2015-01-23 2015-07-01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压力锅
CN205866596U (zh) * 2016-05-26 2017-01-1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破泡器、锅盖及烹饪器具
WO2018004226A1 (ko) * 2016-06-27 2018-01-04 (주)삼미통상 온도센서 및 자동개폐장치가 구비된 전기조리기구
CN207477356U (zh) * 2017-06-08 2018-06-1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锅盖组件及电压力锅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041265A (ko) * 2008-10-13 2010-04-22 주식회사 리홈 전기밥솥의 증기 응축 및 공급 장치
CN204427654U (zh) * 2015-01-23 2015-07-01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压力锅
CN205866596U (zh) * 2016-05-26 2017-01-1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破泡器、锅盖及烹饪器具
WO2018004226A1 (ko) * 2016-06-27 2018-01-04 (주)삼미통상 온도센서 및 자동개폐장치가 구비된 전기조리기구
CN207477356U (zh) * 2017-06-08 2018-06-1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锅盖组件及电压力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80177A (zh) 2020-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10289B2 (ja) 上蓋組立体及び調理器具
CN106580073A (zh) 电压力锅及其上盖组件
CN110680177B (zh) 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05612306U (zh) 一种电饭煲
CN209863353U (zh) 烹饪器具的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CN110613326B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盖板组件和具有其的锅盖与烹饪器具
CN110652191A (zh) 压力烹饪器具
WO2016172984A1 (zh) 一种新型双内胆电饭锅
CN208876084U (zh) 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4510816U (zh) 面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09574340U (zh) 应用于加压蒸煮装置的碗体
CN205866633U (zh) 蒸汽阀和烹饪器具
CN206745210U (zh) 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5226773U (zh) 烹饪器具
CN218942939U (zh) 一种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09391662U (zh) 便携式多功能蒸煮装置
CN220459148U (zh) 一种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113116134A (zh) 烹饪器具
CN206291485U (zh) 用于热水机的水箱组件及热水机
CN221083445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8942938U (zh) 一种便于贴膜的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9331281U (zh) 一种便携式果汁杯
CN208510688U (zh) 烹饪器具
CN219962566U (zh) 一种烹饪器具用操作组件及烹饪器具
CN114963532B (zh) 一种热水器水箱装饰件的装配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