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72772A - 一种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的检测判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的检测判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72772A
CN110672772A CN201911060281.9A CN201911060281A CN110672772A CN 110672772 A CN110672772 A CN 110672772A CN 201911060281 A CN201911060281 A CN 201911060281A CN 110672772 A CN110672772 A CN 1106727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s
solution
ethanol solution
propenyl
phosphonic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6028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72772B (zh
Inventor
郑玉林
陈玉双
刘丽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engli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engli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englin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engli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6028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727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72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727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727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727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88Integrated analysi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the groups G01N30/04 - G01N30/86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86Signal analysis
    • G01N30/8675Evaluation, i.e. decoding of the signal into analytical information
    • G01N30/8679Target compound analysis, i.e. whereby a limited number of peaks is analyse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88Integrated analysi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the groups G01N30/04 - G01N30/86
    • G01N2030/8809Integrated analysi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the groups G01N30/04 - G01N30/86 analysi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sample
    • G01N2030/8872Integrated analysi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the groups G01N30/04 - G01N30/86 analysi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sample impurit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的检测判定方法,涉及药物分析检测技术领域,解决了因对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检测的准确性不佳,而导致该检测方法整体应用性能不佳的问题,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色谱条件;步骤二,供试品溶液制备;步骤三,对照品溶液的制备;步骤四,检测分析,通过比对丙二烯磷酸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丙二烯磷酸峰面积的0.5倍,2,3‑烯丙基磷酸不得大于对照溶液2,3‑烯丙基磷酸峰面积的1倍,丙炔醇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丙炔醇峰面积的1倍;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中顺丙烯磷酸峰面积的2倍,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中顺丙烯磷酸峰面积的5倍,进而可以做出精确判定。

Description

一种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的检测判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分析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的检测判定方法。
背景技术
磷霉素能与一种细菌细胞壁合成酶相结合,阻碍细菌利用有关物质合成细胞壁的第一步反应,从而起杀菌作用,磷霉素抗菌谱较广,主要用于金萄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雷伯菌、产气杆菌、沙雷菌属、志贺菌属、铜绿假单孢菌等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泌尿道、肠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以及败血症、腹膜炎、脑膜炎等。
顺丙烯磷酸是制备磷霉素的中间体,顺式2,3-烯丙基磷酸、丙二烯磷酸为顺丙烯磷酸的前体,丙炔醇为制备丙二烯磷酸的前体,顺式2,3-烯丙基磷酸为丙二烯磷酸的顺反异构体,在磷霉素的制备过程中,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中的顺式2,3-烯丙基磷酸、丙二烯磷酸和丙炔醇的含量直接影响产品的收率及质量。
在公开号为CN102507758A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顺丙烯磷酸中顺反异构体及其相关杂质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色谱条件:色谱柱:C-18柱,4.6mm×250mm×5.0μm;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25nm,进样量10μl;流动相:50mmol/L的磷酸氢二钾水溶液—甲醇;(2)供试液制备:取供试品0.1μl,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到25ml,过滤;(3)取供试液,进样10微升,记录图谱,顺丙烯磷酸保留时间为12.3min,其顺反异构体相对保留值为1.15,丙二烯磷酸相对保留值为0.38,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杂质含量;所述流动相中50mmol/L的磷酸氢二钾水溶液中含2%的四丁基氢氧化铵水溶液;所述四丁基氢氧化铵水溶液的浓度为55%;所述流动相磷酸氢二钾水溶液的pH需用磷酸调到7.0;所述流动相磷酸氢二钾水溶液与甲醇体积比为90:10;所述检测方法根据保留时间及相对保留值对顺丙烯磷酸及其顺反异构体、丙二烯磷酸进行识别。
上述申请文件中,该检测方法根据保留时间及相对保留值对顺丙烯磷酸及其顺反异构体、丙二烯磷酸进行识别,并利用HPLC检测方法分别计算其含量,但其没有对顺式2,3-烯丙基磷酸、丙二烯磷酸和丙炔醇含量作出检测,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而无法精确判定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的品质,仍会对产品的收率及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整体应用性能不佳,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因对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检测的准确性不佳,而导致该检测方法整体应用性能不佳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的检测判定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其具有精确的判定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的检测判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色谱条件:色谱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Warters AtlantisT34.6mm×250mm×5.0μm);流速0.6ml/min;柱温10℃,检测波长205nm,进样量20μl;流动相:以磷酸水溶液-乙腈;
步骤二,供试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4.8g,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再精密移取3ml,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步骤三,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丙二烯磷酸钠、顺丙烯磷酸钠、2,3-烯丙基磷酸苯乙胺盐和丙炔醇各适量,用流动相稀释成40ug/ml的对照品溶液;
步骤四,检测分析: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各20u1,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的杂质峰,丙二烯磷酸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丙二烯磷酸峰面积的0.5倍,2,3-烯丙基磷酸不得大于对照溶液2,3-烯丙基磷酸峰面积的1倍,丙炔醇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丙炔醇峰面积的1倍;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中顺丙烯磷酸峰面积的2倍,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中顺丙烯磷酸峰面积的5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上述检测方法对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进行检测,由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谱图进行比对分析,三个杂质峰为丙二烯磷酸、2,3-烯丙基磷酸和丙炔醇,当丙二烯磷酸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丙二烯磷酸峰面积的0.5倍,2,3-烯丙基磷酸不得大于对照溶液2,3-烯丙基磷酸峰面积的1倍,丙炔醇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丙炔醇峰面积的1倍;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中顺丙烯磷酸峰面积的2倍,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中顺丙烯磷酸峰面积的5倍,则表明供试品溶液所对应的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符合标准,且使用该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进行磷霉素的制备时,能够保证产品的收率及质量。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流动相中,磷酸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0.05%,且磷酸水溶液和乙腈的体积比为99: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磷酸水溶液为良好的缓冲溶液,乙腈对紫外线吸收较弱,对检测干扰胶小,采用磷酸水溶液和乙腈组成流动相,且磷酸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0.05%,磷酸水溶液和乙腈的体积比为99:1,能够起到良好的液相色谱分析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供试品溶液中,顺丙烯磷酸的含量为2mg/ml。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供试品溶液中顺丙烯磷酸的含量为2mg/ml,有利于形成稳定的谱图,且谱图上的峰形较好,基本无拖尾现象,有利于使检测结果保持精确。
进一步优选为,步骤二具体设置为,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丙二烯磷酸钠14mg、顺丙烯磷酸钠14mg、2,3-烯丙基磷酸苯乙胺盐20mg和丙炔醇10μl,分别置25ml量瓶中,加流动相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再精密移取5ml,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上述组分和步骤配制成的对照品溶液,其整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在液相色谱仪中出峰准确,能够很好的与供试品溶液进行比对分析,提高检测结果的精确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中的顺丙烯磷酸含量为25%~3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顺丙烯磷酸含量为25%~35%时,既能使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用于磷霉素的制备,还能使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中顺式2,3-烯丙基磷酸、丙二烯磷酸和丙炔醇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以保证产品的收率及质量。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二中,顺丙烯磷酸和2,3-烯丙基磷酸分离度应为1.5-2.0,对照溶液连续进样5次,顺式2,3-烯丙基磷酸、丙二烯磷酸、顺丙烯磷酸和丙炔醇相对标准偏差为5%-10.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离度又称分辨率,为了判断分离物质对色谱柱在色谱柱中的分离情况,顺丙烯磷酸和2,3-烯丙基磷酸分离度应为1.5-2.0,则完全分离,便于进行检测分析。连续进样五次,且顺式2,3-烯丙基磷酸、丙二烯磷酸、顺丙烯磷酸和丙炔醇相对标准偏差为5%-10.0%,有利于保证检测结果的精确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流动相中,加入磷酸二氢钾盐,且流动相中磷酸二氢钾盐的浓度为25mmol/L。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流动相中加入少量在低波段无紫外吸收的磷酸二氢钾盐,可以使锋形和拖尾现象有明显的改善,且当流动相中磷酸二氢钾盐的浓度为25mmol/L时,谱图上的峰形较好,基本无拖尾现象,有利于后续做出精确的判定。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二具体设置为,供试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4.8g,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再精密移取3ml,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超声15-20min,且用0.45-0.55μm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超声15-20min,有利于使供试品溶液中的顺式2,3-烯丙基磷酸、丙二烯磷酸、顺丙烯磷酸和丙炔醇混合均匀,且充分分散开来,有利于在液相色谱仪中稳定出峰;且用0.45-0.55μm滤膜滤过,有利于去除一些大颗粒的杂质,使供试品溶液能够形成稳定的谱图,进而保证检测结果的精确性。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谱图进行比对分析,三个杂质峰为丙二烯磷酸、2,3-烯丙基磷酸和丙炔醇,当丙二烯磷酸、2,3-烯丙基磷酸和丙炔醇的峰面均满足要求时,则表明供试品溶液所对应的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符合标准,且使用该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进行磷霉素的制备时,能够保证产品的收率及质量;
(2)精密称取丙二烯磷酸钠14mg、顺丙烯磷酸钠14mg、2,3-烯丙基磷酸苯乙胺盐20mg和丙炔醇10μl,分别置25ml量瓶中,加流动相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再精密移取5ml,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在液相色谱仪中出峰准确,能够很好的与供试品溶液进行比对分析,保证检测结果的精确性;
(3)加入磷酸二氢钾盐,且流动相中磷酸二氢钾盐的浓度为25mmol/L,并对供试品溶液进行超声15-20min后,用0.45-0.55μm滤膜滤过,不仅有利于使谱图上的峰形较好,基本无拖尾现象,还使供试品溶液能够形成稳定的谱图,有利于后续做出精确的判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的检测判定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一种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的检测判定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色谱条件:色谱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Warters AtlantisT34.6mm×250mm×5.0μm);流速0.6ml/min;柱温10℃,检测波长205nm,进样量20μl;流动相:以磷酸水溶液-乙腈;
步骤二,供试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4.8g,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再精密移取3ml,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步骤三,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丙二烯磷酸钠14mg、顺丙烯磷酸钠14mg、2,3-烯丙基磷酸苯乙胺盐20mg和丙炔醇10μl,分别置25ml量瓶中,加流动相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再精密移取5ml,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步骤四,检测分析: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各20u1,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的杂质峰,丙二烯磷酸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丙二烯磷酸峰面积的0.5倍,2,3-烯丙基磷酸不得大于对照溶液2,3-烯丙基磷酸峰面积的1倍,丙炔醇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丙炔醇峰面积的1倍;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中顺丙烯磷酸峰面积的2倍,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中顺丙烯磷酸峰面积的5倍。
注:步骤一中的流动相,磷酸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0.05%,且磷酸水溶液和乙腈的体积比为99:1;步骤二中,供试品溶液中顺丙烯磷酸的含量为2mg/ml;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中的顺丙烯磷酸含量为30%;顺丙烯磷酸和2,3-烯丙基磷酸分离度应为1.75,对照溶液连续进样5次,顺式2,3-烯丙基磷酸、丙二烯磷酸、顺丙烯磷酸和丙炔醇相对标准偏差为7.5%。
实施例2:一种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的检测判定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二中,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中的顺丙烯磷酸含量为25%。
实施例3:一种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的检测判定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二中,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中的顺丙烯磷酸含量为35%
实施例4:一种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的检测判定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二中,顺丙烯磷酸和2,3-烯丙基磷酸分离度应为1.5。
实施例5:一种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的检测判定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二中,顺丙烯磷酸和2,3-烯丙基磷酸分离度应为2.0。
实施例6:一种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的检测判定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二中,顺式2,3-烯丙基磷酸、丙二烯磷酸、顺丙烯磷酸和丙炔醇相对标准偏差为5%。
实施例7:一种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的检测判定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二中,顺式2,3-烯丙基磷酸、丙二烯磷酸、顺丙烯磷酸和丙炔醇相对标准偏差为10.0%。
实施例8:一种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的检测判定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流动相中,加入磷酸二氢钾盐,且流动相中磷酸二氢钾盐的浓度为25mmol/L。
实施例9:一种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的检测判定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二具体设置为,供试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4.8g,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再精密移取3ml,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超声17.5min,且0.50μm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实施例10:一种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的检测判定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二具体设置为,供试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4.8g,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再精密移取3ml,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超声15min,且用0.55μm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实施例11:一种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的检测判定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二具体设置为,供试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4.8g,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再精密移取3ml,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超声20min,且用0.45μm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对比例1:一种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的检测判定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Warters Atlantis T34.6mm×250mm×5.0μm);以0.05%磷酸水溶液∶乙腈(99∶1)为流动相;流速为0.6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05nm。理论板数按顺丙烯磷酸峰计算不低于2000,顺丙烯磷酸峰拖尾因子不大于1.5,对照溶液连续进样5次,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2.0%。
对比例2:一种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的检测判定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精密称取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4.8g,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再精密移取1ml,置200ml量瓶中,加流动相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对比例3:一种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的检测判定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顺丙烯磷酸钠,加流动相使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0.16mg顺丙烯磷酸的溶液作为作为对照品溶液,同法测定。
性能测试
试验样品:采用实施例1-11中所公开的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的检测判定方法和对比例1-3所公开的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的检测判定方法分别对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进行检测,分别取检测合格的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作为试验样品1-11和对照样品1-3。
试验方法:分别取1mmol试验样品1-11和对照样品1-3中的顺丙烯基磷酸溶入2mL的pH=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加入10mmol·L-1的碳酸钠调节至pH=5.5,配制底物初始水溶液。再向底物初始水溶液中加入氧化剂和用pH=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配制的氯过氧化物酶溶液,其中顺丙烯基磷酸、氧化剂和氯过氧化物酶的物质的量比为2:7:5×10-5,混合均匀后在室温下持续振荡反应0.5h,反应完成后,对反应液进行加热蒸发,得到样品,对样品冷却结晶并真空干燥,得到手性药物磷霉素钠,检测其产率以及纯度。
试验结果:试验样品1-11和对照样品1-3的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由试验样品1和对照样品1-3的测试结果对照可得,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符合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的杂质峰,丙二烯磷酸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丙二烯磷酸峰面积的0.5倍,2,3-烯丙基磷酸不得大于对照溶液2,3-烯丙基磷酸峰面积的1倍,丙炔醇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丙炔醇峰面积的1倍;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中顺丙烯磷酸峰面积的2倍,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中顺丙烯磷酸峰面积的5倍,其制得的手性药物磷霉素钠具有较高的产率和纯度。由试验样品2-7和试验样品1的测试结果对照可得,本发明所公开的参数范围,均能保证检测的精确性,并能够使得到的手性药物磷霉素钠具有较高的产率和纯度。由试验样品8、试验样品9-11和试验样品1的测试结果分别对照可得,加入磷酸二氢钾盐或对供试品溶液超声后用滤膜滤过,可以使锋形和拖尾现象有明显的改善,有利于后续做出精确的判定,且判定合格的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品质更佳,而通过其制备的手性药物磷霉素钠,品质更高。
表1 试验样品1-11和对照样品1-3的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225774100000007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的检测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色谱条件:色谱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Warters Atlantis T34.6mm×250mm×5.0μm);流速0.6ml/min;柱温10℃,检测波长205nm,进样量20μl;流动相:以磷酸水溶液-乙腈;
步骤二,供试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4.8g,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再精密移取3ml,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步骤三,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丙二烯磷酸钠、顺丙烯磷酸钠、2,3-烯丙基磷酸苯乙胺盐和丙炔醇各适量,用流动相稀释成40ug/ml的对照品溶液;
步骤四,检测分析: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各20u1,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的杂质峰,丙二烯磷酸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丙二烯磷酸峰面积的0.5倍,2,3-烯丙基磷酸不得大于对照溶液2,3-烯丙基磷酸峰面积的1倍,丙炔醇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丙炔醇峰面积的1倍;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中顺丙烯磷酸峰面积的2倍,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中顺丙烯磷酸峰面积的5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的检测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相中,磷酸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0.05%,且磷酸水溶液和乙腈的体积比为99: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的检测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试品溶液中,顺丙烯磷酸的含量为2mg/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的检测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具体设置为,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丙二烯磷酸钠14mg、顺丙烯磷酸钠14mg、2,3-烯丙基磷酸苯乙胺盐20mg和丙炔醇10μl,分别置25ml量瓶中,加流动相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再精密移取5ml,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的检测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中的顺丙烯磷酸含量为25%~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的检测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顺丙烯磷酸和2,3-烯丙基磷酸分离度应为1.5-2.0,对照溶液连续进样5次,顺式2,3-烯丙基磷酸、丙二烯磷酸、顺丙烯磷酸和丙炔醇相对标准偏差为5%-1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的检测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相中,加入磷酸二氢钾盐,且流动相中磷酸二氢钾盐的浓度为25mmol/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的检测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具体设置为,供试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4.8g,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再精密移取3ml,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超声15-20min,且用0.45-0.55μm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CN201911060281.9A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的检测判定方法 Active CN1106727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60281.9A CN110672772B (zh)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的检测判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60281.9A CN110672772B (zh)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的检测判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72772A true CN110672772A (zh) 2020-01-10
CN110672772B CN110672772B (zh) 2022-03-15

Family

ID=69085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60281.9A Active CN110672772B (zh)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的检测判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7277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3817A (zh) * 2008-05-23 2009-02-11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测定光亮镀镍镀液中多种光亮剂的方法
CN102093418A (zh) * 2010-12-22 2011-06-15 张庆武 一种顺丙烯磷酸的合成方法
CN102507758A (zh) * 2011-10-13 2012-06-20 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顺丙烯磷酸中顺反异构体及其相关杂质的检测方法
CN107607635A (zh) * 2017-08-15 2018-01-19 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检测左磷右胺盐中丙炔醇含量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3817A (zh) * 2008-05-23 2009-02-11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测定光亮镀镍镀液中多种光亮剂的方法
CN102093418A (zh) * 2010-12-22 2011-06-15 张庆武 一种顺丙烯磷酸的合成方法
CN102507758A (zh) * 2011-10-13 2012-06-20 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顺丙烯磷酸中顺反异构体及其相关杂质的检测方法
CN107607635A (zh) * 2017-08-15 2018-01-19 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检测左磷右胺盐中丙炔醇含量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辉 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磷霉素关键中间体丙二烯磷酸和顺丙烯磷酸", 《分析试验室》 *
马强 等: "化妆品中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及质谱确证", 《分析试验室》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72772B (zh) 2022-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41936B (zh) 分离测定利伐沙班及其杂质的方法及应用
CN109725073B (zh) 乙酰半胱氨酸对映异构体的分离检测方法
CN112697912B (zh) 一种检测枸橼酸托法替布中间体及其相关杂质的方法
CN112444575B (zh) 一种高效分离并检测氢醌中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其应用
CN109406679A (zh) 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沉香质量的检测方法
CN111239299B (zh) 一种分离测定帕博西尼及其杂质的方法
CN110672772B (zh) 一种顺丙烯磷酸乙醇溶液的检测判定方法
CN111380993B (zh) 罗沙司他有关物质分析方法
CN114113412B (zh) 一种泊沙康唑杂质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
CN111060613A (zh) 化妆品中防腐剂的分析检测方法
CN109251161B (zh) 2-亚硫酸氢色氨酸的制备方法
CN116242951A (zh) 一种测定葡萄糖酸内酯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
CN101393186A (zh) 一种hplc法分离分析酒石酸福莫特罗手性异构体的方法
CN114563495A (zh) 一种乙酰半胱氨酸及其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
CN114137120A (zh) 一种雷帕霉素药物支架中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
CN109293682A (zh) 一种托法替布杂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65316B (zh) 一种从药物中检测右乙拉西坦的方法
CN114594168A (zh) 一种吲哚布芬杂质的检测方法
CN107778290B (zh) 一种喹啉衍生物的杂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51162B (zh) 色氨酸衍生物及其用途
CN109725101B (zh) 盐酸特拉万星原料中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
CN109682896A (zh)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检测泛酰内酯手性异构体的方法
CN112375121B (zh) 一种去乙酰毛花苷晶型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34643B (zh) 测定2,6-二羟基-4-甲基吡啶及2,6-二羟基-3-氰基-4-甲基吡啶的方法
CN115327021B (zh) 一种测定枸橼酸铁及其有机酸杂质的离子色谱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701, Building 11, No. 2168 Chenha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March 2012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MAPLE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19 (biological and pharmaceutical innovation building), No. 199, GuoShouJing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203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MAPLE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