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70981A - 一种车门锁具组件及车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门锁具组件及车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70981A
CN110670981A CN201910193401.6A CN201910193401A CN110670981A CN 110670981 A CN110670981 A CN 110670981A CN 201910193401 A CN201910193401 A CN 201910193401A CN 110670981 A CN110670981 A CN 1106709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door
rotating shaft
door
shaft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9340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远航
连志伟
周澄靖
陈高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9340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709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709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709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02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for accident situations
    • E05B77/12Automatic locking or unlocking at the moment of collision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门锁具组件及车门,包括锁具摆臂,在所述锁具摆臂上设置有拨动杆;该车门锁具组件还包括能够与所述拨动杆接触以带动所述锁具摆臂向所述锁止位置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配重块、用于驱动所述拨动杆向所述锁止位置移动的触发臂和用于带动所述触发臂移动或转动的传动构件;所述配重块连接在所述传动构件的输入端上,所述触发臂连接在所述传动构件的输出端上,并在所述传动构件的带动下而能够与所述拨动杆接触和分离。其可以实现在车门被碰撞时,触发车门锁具,使车门锁具闭锁,从而锁止车门,以防止在碰撞时车门自动开启,有效地避免了二次伤害,提高了车辆驾驶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车门锁具组件及车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防止车门碰撞时自动开启的车门锁具组件及车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些车型没有车门锁止功能,其内部的车门锁具与车体的外拉手和内拉手通过推拉线连接。乘员可以通过拉起外拉手或内拉手来开启车门进出。但车门锁具不具有在车辆行驶时锁止车门的功能,在车辆行驶中,车门没有锁止,只要拉起内拉手或外拉手都可以开启车门。而在车辆发生意外碰撞时,尤其车门被侧碰时,车门可能在碰撞的过程中自动开启,对车内乘员造成二次伤害。
如图1所示,有些车型的车门上具有内拉手1′和车门内锁止开关2′。内拉手1′通过推拉线3′与车门锁具连接,用于乘员从内侧开启车门。车门内锁止开关2′通过推拉线300′与车门锁具连接,用于锁止车门,防止在驾驶过程中车门开启,避免发生危险。
而有些车型,并不具有行车落锁功能(或未激活行车落锁功能),也就是在开车过程中,需要驾驶员按控制按钮以关闭车门内锁止开关。
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如果忘记关闭车门内锁止开关,在车辆发生意外碰撞时,尤其车门被侧碰时,车门可能在碰撞的过程中自动开启,对车内乘员造成二次伤害。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车门碰撞时自动开启的车门锁具组件及车门成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车门锁具组件,包括锁具摆臂,其中,所述锁具摆臂具有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并能够在所述锁止位置与所述解锁位置之间转换;
在所述锁具摆臂上设置有拨动杆;
该车门锁具组件还包括能够与所述拨动杆接触以带动所述锁具摆臂向所述锁止位置运动的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配重块、用于驱动所述拨动杆向所述锁止位置移动的触发臂和用于带动所述触发臂移动或转动的传动构件;
所述配重块连接在所述传动构件的输入端上,所述触发臂连接在所述传动构件的输出端上,并在所述传动构件的带动下而能够与所述拨动杆接触和分离。
本发明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车门,包括车门外钣金、车门内钣金和前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车门锁具组件;
所述车门锁具和所述驱动机构分别安装在所述车门外钣金与所述车门内钣金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车门锁具组件及车门,在车门被碰撞时,车门的外钣金变形同时车门产生加速度,配重块受惯性力发生位移,进而传动构件转动或移动,传动构件再带动触发臂摆动或直线移动,进而拨动锁具摆臂上的拨动杆,最终带动锁具摆臂转动以触发车门锁具,使车门锁具闭锁,从而锁止车门,以防止在碰撞时车门自动开启,有效地避免了二次伤害,提高了车辆驾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车门锁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车门锁具组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锁具摆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具有第一种结构的传动构件的驱动机构处于初始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具有第一种结构的传动构件的驱动机构推动拨动杆至锁止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具有第一种结构的传动构件的驱动机构的配重块安装在第一套筒上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具有第二种结构的传动构件的驱动机构处于初始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具有第二种结构的传动构件的驱动机构推动拨动杆至锁止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9为第一螺母滑块配置在第一导向槽内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具有第三种结构的传动构件的驱动机构处于初始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具有第三种结构的传动构件的驱动机构推动拨动杆至锁止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12为第二螺母滑块配置在第二导向槽内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具有第四种结构的传动构件的驱动机构处于初始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4为图13所示的具有第四种结构的传动构件的驱动机构推动拨动杆至锁止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具有第五种结构的传动构件的驱动机构处于初始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6为图15所示的具有第五种结构的传动构件的驱动机构推动拨动杆至锁止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车门锁具的壳体上设置有弧形通孔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车门锁具内的电机、滑动齿条、输出齿轮和锁具摆臂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车门的车门内钣金与车门外钣金之间布置有车门锁具组件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车门中的锁具摆臂通过推拉线与车门内锁止开关连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2-3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门锁具组件,包括具有锁具摆臂1的车门锁具100。其中,锁具摆臂1具有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并能够在锁止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转换。在锁具摆臂1上设置有拨动杆11。
该车门锁具组件还包括能够与拨动杆11接触以带动锁具摆臂1向锁止位置运动的驱动机构200。
驱动机构200包括配重块2、用于驱动拨动杆11向锁止位置移动的触发臂3和用于带动触发臂3移动或转动的传动构件(4或5或6或7或8)。
配重块2连接在传动构件(4或5或6或7或8)的输入端上,触发臂3连接在传动构件(4或5或6或7或8)的输出端上,并在传动构件(4或5或6或7或8)的带动下而能够与拨动杆11接触和分离。
本发明提供的车门锁具组件,通过设置驱动机构200,在发生车门碰撞时,可以触发驱动机构200作动,进而带动拨动杆11移动至锁止位置,促使锁具摆臂1摆动至锁止状态,使得车门锁具100锁止车门,可以用于防止车门碰撞时自动开启,避免对车内乘员造成二次伤害。
车门锁具100包括有锁具摆臂1,锁具摆臂1通过摆臂转轴12安装在车门锁具100内,车门锁具100安装在车门内钣金上。锁具摆臂1可以绕着摆臂转轴12转动。
锁具摆臂1可以通过推拉线与图20所示的车门内锁止开关403连接,通过车门内锁止开关403,触发车门锁具100,解锁车门。车门锁具100也可以被触发闭锁,实现锁止车门。
在锁具摆臂1上设置有拨动杆11,拨动杆11与锁具摆臂1一体成型,两者可以同步转动。在车门锁具100解锁时,锁具摆臂1和拨动杆11分别处于解锁位置;在车门锁具100闭锁时,锁具摆臂1和拨动杆11分别处于锁止位置。因此,也可以认为,在锁具摆臂1和拨动杆11转动或摆动至解锁位置时,车门锁具100处于解锁状态,此时可以打开车门;在锁具摆臂1和拨动杆11转动或摆动至锁止位置时,车门锁具100处于锁定状态,此时车门无法打开。
在车门发生碰撞时,驱动机构200能够驱使锁具摆臂1转动,以使车门锁具100闭锁,进而锁止车门。
驱动机构200主要由配重块2、触发臂3和传动构件(4或5或6或7或8)组成。
配重块2为质量块,在车门发生碰撞时,车门的外钣金变形同时车门产生加速度,配重块2受惯性力作用发生位移,离开初始位置。处于初始位置的配重块2可以布置在车门锁具的壳体上。
触发臂3主要用于在车门发生碰撞时,驱动拨动杆11向锁止位置移动,进而带动锁具摆臂1和拨动杆11转动或摆动至锁止位置。
传动构件(4或5或6或7或8)主要在配重块2的移动或摆动时,靠配重块2传递来的能量作动,然后带动触发臂3直线移动或摆动,进而使得触发臂3能够与拨动杆11接触,带动拨动杆11朝向锁止位置移动。在传动构件作动结束后,触发臂3自动复位,离开拨动杆11。在初始状态时,触发臂3不与拨动杆11接触,避免影响车门锁具100的正常解锁和闭锁。
由此,本发明提供的车门锁具组件,在车门被碰撞时,车门的外钣金变形同时车门产生加速度,配重块受惯性力朝向碰撞车门侧发生位移,进而传动构件转动或移动,传动构件再带动触发臂摆动或直线移动,进而拨动锁具摆臂上的拨动杆,最终带动锁具摆臂转动以触发车门锁具,使车门锁具闭锁,从而锁止车门,以防止在碰撞时车门自动开启,有效地避免了二次伤害,提高了车辆驾驶的安全性。
第一种结构的传动构件:
较佳地,如图4-5所示,传动构件4包括安装在第一安装体40上的第一转轴41。在第一转轴41上套接有用于驱动第一转轴41复位的第一扭簧42。配重块2和触发臂3分别安装在第一转轴41上。
第一种结构的传动构件4主要由第一转轴41和第一扭簧42组成。第一转轴41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安装体40上。第一安装体40可以为车门钣金上的零部件,其可以安装在车门钣金上或者一体成型在车门钣金上。配重块2通过连接臂44连接在第一转轴41的一端上,触发臂3通过连接臂45连接在第一转轴41的另一端上。配重块2和触发臂3分别位于第一转轴41的两侧。第一扭簧42连接在第一安装体40与第一转轴41之间,用于驱动第一转轴41复位至初始位置。
当车门发生碰撞时,配重块2受惯性力向碰撞车门侧发生位移,进而带动第一转轴41转动,第一转轴41带动触发臂3朝向拨动杆11侧转动,进而使得触发臂3能够与拨动杆11接触,并推动拨动杆11在弧形通孔102内移动至锁止位置,拨动杆11带动锁具摆臂1一体转动,使得车门锁具100闭锁,锁止车门,以防止在碰撞时车门自动开启,有效地避免了二次伤害,提高了车辆驾驶的安全性。
在车门锁具100闭锁完成后,在第一扭簧42的作用下,第一转轴41反向转动至初始位置,并带动触发臂3复位离开拨动杆11。
较佳地,如图6所示,在第一转轴41上设置有能够与第一转轴41一体转动的第一套筒43。配重块2和触发臂3分别连接在第一套筒43上。将配重块2和触发臂3分别连接在第一套筒43上可以减轻第一转轴41的负荷,并方便结构组装。
第二种结构的传动构件:
较佳地,如图7-9所示,传动构件5包括安装在第二安装体50上的第二转轴51,在第二转轴51上设置有第二转轴螺纹段511。
在第二转轴5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转轴51复位的第二扭簧52。
配重块2连接在第二转轴51上。
触发臂3上设置有第一螺母滑块31,第一螺母滑块31连接在第二转轴螺纹段511上。
在第二安装体50上还设置有用于引导第一螺母滑块31直线移动的第一导向槽53。第一螺母滑块31可滑动地配置在第一导向槽531内。
第二种结构的传动构件4主要由第二转轴51、第二扭簧52和第一导向槽53组成。
第二转轴51安装在第二安装体50上。第二安装体50可以为车门钣金上的零部件,其可以安装在车门钣金上或者一体成型在车门钣金上。第二扭簧52连接在第二安装体50与第二转轴51之间,用于驱动第二转轴51复位至初始位置。
第一导向槽53设置在第二安装体50上,其具有长条形开口531。长条形开口531沿着第二转轴51的轴向延伸。
第二转轴51可以穿过第一导向槽53,也可以使得第一导向槽53与第二转轴51平行布置。
第二转轴51上设置有具有外螺纹的第二转轴螺纹段511。
配重块2通过连接件54连接在第二转轴51上。触发臂3上设置有第一螺母滑块31,其内部具有内螺纹。
第一螺母滑块31与第二转轴螺纹段511螺纹连接,第一螺母滑块31还安装在第一导向槽53内,并能够沿着第一导向槽53滑动,实现直线移动。
触发臂3或第一螺母滑块31至少部分经过长条形开口531,使得触发臂3伸出第一导向槽53的外侧。触发臂3与配重块2相对地布置在第二转轴51的两侧。
当车门发生碰撞时,配重块2受惯性力向碰撞车门侧发生位移,进而带动第二转轴51转动,从而使得第一螺母滑块31在第一导向槽53内直线移动,进而带动触发臂3朝向拨动杆11侧直线移动,进而使得触发臂3能够与拨动杆11接触,并推动拨动杆11在弧形通孔102内移动至锁止位置,拨动杆11带动锁具摆臂1一体转动,使得车门锁具100闭锁,锁止车门,以防止在碰撞时车门自动开启,有效地避免了二次伤害,提高了车辆驾驶的安全性。
在车门锁具100闭锁完成后,在第二扭簧52的作用下,第二转轴51反向转动至初始位置,并带动触发臂3复位离开拨动杆11。
第三种结构的传动构件:
较佳地,如图10-12所示,传动构件6包括安装在第三安装体60上的第一输入轴611和第一输出轴612。
第一输入轴611的轴线与第一输出轴612的轴线相交。
在第一输入轴6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62,在第一输出轴61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锥齿轮63。
第一锥齿轮612和第二锥齿轮613啮合。
配重块2安装在第一输入轴611上,并在第一输入轴61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输入轴611复位的第三扭簧64。
第一输出轴612上具有第一输出轴螺纹段6121。
触发臂3上设置有第二螺母滑块32,第二螺母滑块32连接在第一输出轴螺纹段6121上。
在第三安装体60上还设置有用于引导第二螺母滑块32直线移动的第二导向槽65,第二螺母滑块32可滑动地配置在第二导向槽65内。
第三种结构的传动构件主要包括第三转轴61、第一锥齿轮62、第二锥齿轮63和第三扭簧64和第二导向槽65。
第三转轴61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输入轴611和第一输出轴612。第一输入轴611和第一输出轴612分别安装在第三安装体60上。第三安装体60上可以为车门钣金上的零部件,其可以安装在车门钣金上或者一体成型在车门钣金上。
第一输入轴611和第一输出轴612间隔布置,两者的轴线相交。优选地,第一输入轴611和第一输出轴612垂直。第一锥齿轮62安装在第一输入轴611上,第二锥齿轮63安装在第一输出轴612上。第一锥齿轮62和第二锥齿轮63啮合传动。
第三扭簧64安装在第三安装体60与第一输入轴611之间,用于带动第一输入轴611复位至初始位置,进而带动第一输出轴612复位至初始位置。
配重块2通过连接杆66连接在第一输出轴612上。
第一输出轴612上设置有具有外螺纹的第一输出轴螺纹段6121。第二导向槽65设置在第三安装体60上,在第二导向槽65上设置有沿着第一输出轴612的轴向延伸的长条形开口651。
触发臂3上设置有第二螺母滑块32,其内部具有内螺纹。
第一输出轴612可以穿过第二导向槽65,也可以将第一输出轴612与第二导向槽65平行布置。第二螺母滑块32与第一输出轴螺纹段6121螺纹连接,第二螺母滑块32还安装在第二导向槽65,并能够在第二导向槽65内直线滑动。触发臂3或第二螺母滑块32至少部分经过长条形开口651伸出第二导向槽65的外侧。
当车门发生碰撞时,配重块2受惯性力向碰撞车门侧发生位移,进而带动第一输入轴611转动,然后通过啮合的第一锥齿轮62和第二锥齿轮63带动第一输出轴612转动从而使得第二螺母滑块32在第二导向槽65内直线滑动,进而带动触发臂3直线朝向拨动杆11侧移动,进而使得触发臂3能够与拨动杆11接触,并推动拨动杆11在弧形通孔102内移动至锁止位置,拨动杆11带动锁具摆臂1一体转动,使得车门锁具100闭锁,锁止车门,以防止在碰撞时车门自动开启,有效地避免了二次伤害,提高了车辆驾驶的安全性。
在车门锁具100闭锁完成后,在第三扭簧64的作用下,第一输入轴611反向转动至初始位置,然后通过啮合的第一锥齿轮62和第二锥齿轮63带动第一输出轴612反向转动复位至出初始位置,并带动触发臂3复位离开拨动杆11。
第四种结构的传动构件:
较佳地,如图13-14所示,传动构件7包括安装在第四安装体70上的第二输入轴711和用于带动触发臂3摆动的第二输出轴712。
第二输入轴711的轴线与第二输出轴712的轴线相交。
在第二输入轴7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锥齿轮72,在第二输出轴712的一端设置有第四锥齿轮73。
第三锥齿轮72和第四锥齿轮73啮合。
配重块2安装在第二输入轴711上,并在第二输入轴71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输入轴711复位的第四扭簧74。
触发臂3安装在第二输出轴712上。
第四种结构的传动构件主要包括第四转轴71、第三锥齿轮72、第四锥齿轮73和第四扭簧74。
第四转轴71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二输入轴711和第二输出轴712。第二输入轴711和第二输出轴712分别安装在第四安装体70上。第四安装体70上可以为车门钣金上的零部件,其可以安装在车门钣金上或者一体成型在车门钣金上。
第二输入轴711和第二输出轴712间隔布置,两者的轴线相交。优选地,第二输入轴711和第二输出轴712垂直。
第三锥齿轮72安装在第二输入轴711上,第四锥齿轮73安装在第二输出轴712上。第三锥齿轮72和第四锥齿轮73啮合。第四扭簧74安装在第四安装体70与第二输入轴711之间,用于驱动第二输入轴711复位至初始位置。
配重块2通过连接件75连接在第二输入轴711上。触发臂3通过连接件76安装在第二输出轴712上。
当车门发生碰撞时,配重块2受惯性力向碰撞车门侧发生位移,进而带动第二输入轴711转动,通过啮合的第三锥齿轮72和第四锥齿轮73带动第二输出轴712转动,进而带动触发臂3朝向拨动杆11侧转动或摆动,进而使得触发臂3能够与拨动杆11接触,并推动拨动杆11在弧形通孔102内移动至锁止位置,拨动杆11带动锁具摆臂1一体转动,使得车门锁具100闭锁,锁止车门,以防止在碰撞时车门自动开启,有效地避免了二次伤害,提高了车辆驾驶的安全性。
在车门锁具100闭锁完成后,在第四扭簧74的作用下,第二输入轴711反向转动至初始位置,通过啮合的第三锥齿轮72和第四锥齿轮73带动第二输出轴712转动复位至初始位置,并带动触发臂3复位离开拨动杆11。
第五种结构的传动构件:
较佳地,如图15-16所示,传动构件8包括安装在第五安装体80上的第五转轴81。
在第五转轴8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五转轴81复位的第五扭簧82。
在第五安装体80上还设置有导向滑轨83,在导向滑轨83内滑动地配置有用于带动触发臂3直线移动的移动齿条84。
移动齿条84与第五转轴81垂直。在第五转轴81上设置有第五转轴齿轮85,第五转轴齿轮85与移动齿条84啮合。触发臂3安装在移动齿条84上。
第五种结构的传动构件主要包括第五转轴81、第五扭簧82、导向滑轨83、移动齿条84和第五转轴齿轮85。
第五转轴81和导向滑轨83分别安装在第五安装体80上。第五安装体80可以为车门钣金上的零部件,其可以安装在车门钣金上或者一体成型在车门钣金上。
第五扭簧82安装在第五安装体80与第五转轴81之间,用于驱动第五转轴81复位至初始位置。
移动齿条84位于导向滑轨83内,并能够在导向滑轨83内滑动。导向滑轨83的滑动方向与第五转轴81的轴线垂直。第五转轴齿轮85安装在第五转轴81上,并与移动齿条84啮合。
配重块2通过连接臂86与第五转轴81连接。触发臂3通过连接臂87安装在移动齿条84上。
当车门发生碰撞时,配重块2受惯性力向碰撞车门侧发生位移,进而带动第五转轴81转动,然后通过第五转轴齿轮85带动移动齿条84直线朝向拨动杆11侧移动,进而使得触发臂3能够与拨动杆11接触,并推动拨动杆11在弧形通孔102内移动至锁止位置,拨动杆11带动锁具摆臂1一体转动,使得车门锁具100闭锁,锁止车门,以防止在碰撞时车门自动开启,有效地避免了二次伤害,提高了车辆驾驶的安全性。
在车门锁具100闭锁完成后,在第五扭簧82的作用下,第五转轴81反向转动至初始位置,通过第五转轴齿轮85带动移动齿条84移动复位至初始位置,并带动触发臂3复位离开拨动杆11。
较佳地,如图17-18所示,车门锁具100还包括壳体101、设置在壳体101内的电机103和可滑动地安装在壳体101内的滑动齿条105。
锁具摆臂1通过摆臂转轴12安装在壳体101内。
在壳体101上设置有弧形通孔102,拨动杆11至少部分穿过弧形通孔102,并伸出壳体101的外侧。
滑动齿条105与锁具摆臂1连接,在电机103的输出轴上还连接有输出齿轮104,输出齿轮104与滑动齿条105啮合。
当需要解锁或锁定时,电机103工作,通过输出齿轮104带动滑动齿条105移动,滑动齿条105通过推拉线106带动锁具摆臂11绕着摆臂转轴12转动,进而实现解锁车门或锁定车门。
输出齿轮104包括第一齿轮1041和第二齿轮1042,第一齿轮1041安装在电机103的输出轴上,其直径小于第二齿轮1042的直径。第二齿轮1042与滑动齿条105啮合,可以对电机103输出的转速减速,起到保护作用。
如图19-20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门400,包括车门外钣金401、车门内钣金402和前述任一实施例的车门锁具组件。
车门锁具100和驱动机构200分别安装在车门外钣金401与车门内钣金402之间。
有关车门锁具组件的结构、构造及工作原理,请参照前面对车门锁具组件的描述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供的车门,在车门被碰撞时,车门的外钣金变形同时车门产生加速度,配重块受惯性力发生位移,进而传动构件转动或移动,传动构件再带动触发臂摆动或直线移动,进而拨动锁具摆臂上的拨动杆,最终带动锁具摆臂转动以触发车门锁具,使车门锁具闭锁,从而锁止车门,以防止在碰撞时车门自动开启,有效地避免了二次伤害,提高了车辆驾驶的安全性。
较佳地,如图19-20所示,在车门内钣金402上还安装有车门内锁止开关403;
车门锁具100中的锁具摆臂1通过推拉线300与车门内锁止开关403连接。
可以通过车门内锁止开关403控制车门锁具100的正常解锁和锁定,驱动机构200中的触发臂3在非碰撞状态时,都处于初始位置,不会影响车门内锁止开关403和车门锁具100的正常作动。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门锁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锁具摆臂(1)的车门锁具(100),其中,所述锁具摆臂(1)具有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并能够在所述锁止位置与所述解锁位置之间转换;
在所述锁具摆臂(1)上设置有拨动杆(11);
该车门锁具组件还包括能够与所述拨动杆(11)接触以带动所述锁具摆臂(1)向所述锁止位置运动的驱动机构(200);
所述驱动机构(200)包括配重块(2)、用于驱动所述拨动杆(11)向所述锁止位置移动的触发臂(3)和用于带动所述触发臂(3)移动或转动的传动构件(4、5、6、7、8);
所述配重块(2)连接在所述传动构件(4、5、6、7、8)的输入端上,所述触发臂(3)连接在所述传动构件(4、5、6、7、8)的输出端上,并在所述传动构件(4、5、6、7、8)的带动下而能够与所述拨动杆(11)接触和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锁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构件(4)包括安装在第一安装体(40)上的第一转轴(41),在所述第一转轴(41)上套接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轴(41)复位的第一扭簧(42);
所述配重块(2)和所述触发臂(3)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4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锁具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转轴(41)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转轴(41)一体转动的第一套筒(43);
所述配重块(2)和所述触发臂(3)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套筒(4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锁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构件(5)包括安装在第二安装体(50)上的第二转轴(51),在所述第二转轴(51)上设置有第二转轴螺纹段(511);
在所述第二转轴(5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转轴(51)复位的第二扭簧(52);
所述配重块(2)连接在所述第二转轴(51)上;
所述触发臂(3)上设置有第一螺母滑块(31),所述第一螺母滑块(31)连接在所述第二转轴螺纹段(511)上;
在所述第二安装体(50)上还设置有用于引导所述第一螺母滑块(31)直线移动的第一导向槽(53);
所述第一螺母滑块(31)可滑动地配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槽(53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锁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构件(6)包括安装在第三安装体(60)上的第一输入轴(611)和第一输出轴(612);
所述第一输入轴(611)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输出轴(612)的轴线相交;
在所述第一输入轴(6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62),在所述第一输出轴(61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锥齿轮(63);
所述第一锥齿轮(612)和所述第二锥齿轮(613)啮合;
所述配重块(2)安装在所述第一输入轴(611)上,并在所述第一输入轴(61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输入轴(611)复位的第三扭簧(64);
所述第一输出轴(612)上具有第一输出轴螺纹段(6121);
所述触发臂(3)上设置有第二螺母滑块(32),所述第二螺母滑块(32)连接在所述第一输出轴螺纹段(6121)上;
在所述第三安装体(60)上还设置有用于引导所述第二螺母滑块(32)直线移动的第二导向槽(65);
所述第二螺母滑块(32)可滑动地配置在所述第二导向槽(65)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锁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构件(7)包括安装在第四安装体(70)上的第二输入轴(711)和用于带动所述触发臂(3)摆动的第二输出轴(712);
所述第二输入轴(711)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输出轴(712)的轴线相交;
在所述第二输入轴(7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锥齿轮(72),在所述第二输出轴(712)的一端设置有第四锥齿轮(73);
所述第三锥齿轮(72)和所述第四锥齿轮(73)啮合;
所述配重块(2)安装在所述第二输入轴(711)上,并在所述第二输入轴(71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输入轴(711)复位的第四扭簧(74);
所述触发臂(3)安装在所述第二输出轴(71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锁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构件(8)包括安装在第五安装体(80)上的第五转轴(81);
在所述第五转轴(8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五转轴(81)复位的第五扭簧(82);
在所述第五安装体(80)上还设置有导向滑轨(83),在所述导向滑轨(83)内滑动地配置有用于带动所述触发臂(3)直线移动的移动齿条(84);
所述移动齿条(84)与所述第五转轴(81)垂直;
在所述第五转轴(81)上设置有第五转轴齿轮(85),所述第五转轴齿轮(85)与所述移动齿条(84)啮合;
所述触发臂(3)安装在所述移动齿条(84)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锁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锁具(100)还包括壳体(101)、设置在所述壳体(101)内的电机(103)和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101)内的滑动齿条(105);
所述锁具摆臂(1)通过摆臂转轴(12)安装在所述壳体(101)内;
在所述壳体(101)上设置有弧形通孔(102),所述拨动杆(11)至少部分穿过所述弧形通孔(102),并伸出所述壳体(101)的外侧;
所述滑动齿条(105)与所述锁具摆臂(1)连接,在所述电机(103)的输出轴上还连接有输出齿轮(104),所述输出齿轮(104)与所述滑动齿条(105)啮合。
9.一种车门(400),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门外钣金(401)、车门内钣金(402)和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锁具组件;
所述车门锁具(100)和所述驱动机构(200)分别安装在所述车门外钣金(401)与所述车门内钣金(402)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门内钣金(402)上还安装有车门内锁止开关(403);
所述车门锁具(100)中的所述锁具摆臂(1)通过推拉线(300)与所述车门内锁止开关(403)连接。
CN201910193401.6A 2019-03-14 2019-03-14 一种车门锁具组件及车门 Pending CN1106709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93401.6A CN110670981A (zh) 2019-03-14 2019-03-14 一种车门锁具组件及车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93401.6A CN110670981A (zh) 2019-03-14 2019-03-14 一种车门锁具组件及车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70981A true CN110670981A (zh) 2020-01-10

Family

ID=69068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93401.6A Pending CN110670981A (zh) 2019-03-14 2019-03-14 一种车门锁具组件及车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70981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061554A (ko) * 2004-12-02 2006-06-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 도어용 이중 잠금 구조
CN202500406U (zh) * 2012-02-03 2012-10-24 宋策 汽车防撞机械锁
CN104343295A (zh) * 2013-07-30 2015-02-11 因特瓦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电子超驰控制的车门锁闩
CN104847186A (zh) * 2015-05-20 2015-08-19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门锁的防侧碰开启装置
CN204984011U (zh) * 2015-07-30 2016-01-20 宁波华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外拉手控制杆结构
CN210152455U (zh) * 2019-03-14 2020-03-17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锁具组件及车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061554A (ko) * 2004-12-02 2006-06-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 도어용 이중 잠금 구조
CN202500406U (zh) * 2012-02-03 2012-10-24 宋策 汽车防撞机械锁
CN104343295A (zh) * 2013-07-30 2015-02-11 因特瓦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电子超驰控制的车门锁闩
CN104847186A (zh) * 2015-05-20 2015-08-19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门锁的防侧碰开启装置
CN204984011U (zh) * 2015-07-30 2016-01-20 宁波华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外拉手控制杆结构
CN210152455U (zh) * 2019-03-14 2020-03-17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锁具组件及车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01399B1 (ko) 자동차 문짝용 핸들
EP3781767B1 (en) Vehicle door handle assembly
US6519986B2 (en) Locking device
US6321488B1 (en) Power sliding vehicle door
US9016735B2 (en) Handle for an openable body section of a vehicle, including a safety device
JP4938416B2 (ja) ロック付開閉装置
GB2432184A (en) Coupling apparatus which decouples in the event of acceleration above a predetermined threshold
CN107060534B (zh) 用于释放缆索组件的惯性锁定装置
KR20150009967A (ko) 플랩 또는 도어용 록
WO2017221435A1 (ja) 車両トランクリッド用ラッチ装置
EP4030022A1 (en) Handle device for vehicle
KR20070027463A (ko) 차량의 본체 요소를 작동하는 작동장치 및 작동방법
CN210152455U (zh) 一种车门锁具组件及车门
KR100747227B1 (ko) 자동차의 도어아웃사이드 핸들
CN110670981A (zh) 一种车门锁具组件及车门
KR102630466B1 (ko) 차량 래치
CN210087047U (zh) 一种车门锁具装置及车门
CN108278054A (zh) 一种汽车中滑门开启互锁机构总成
JP6933202B2 (ja) 自動車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CN113338729A (zh) 一种隐藏式把手装置
CN218029543U (zh) 一种按钮式的外装锁
CN114592756B (zh) 商用车及其门锁
CN114687621B (zh) 用于电动滑门的锁装置、电动滑门总成和车辆
CN110685515A (zh) 一种车门锁具装置及车门
CN114687623B (zh) 用于电动滑门的解锁组件、电动滑门总成和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430056 No. 10 Dongfeng Avenue,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uhan, Hubei

Applicant after: DONGFENG MOTER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800, Fengshen Road, Huadu District, Guangdong, Guangzhou 12

Applicant before: DONGFENG MOTER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