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64218A - 煮饭器 - Google Patents
煮饭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664218A CN110664218A CN201910574667.5A CN201910574667A CN110664218A CN 110664218 A CN110664218 A CN 110664218A CN 201910574667 A CN201910574667 A CN 201910574667A CN 110664218 A CN110664218 A CN 11066421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ice
- feeding
- pot
- shaft
-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2—Construction of cooking-vessels; Method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king-vesse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06—Lids or covers for cooking-vesse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3/00—Implements for preparing or holding food,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47J43/24—Devices for washing vegetables or the lik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7/00—Kitchen containers, stands or the like,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Cutting-boards, e.g. for bread
- A47J47/02—Closed containers for foodstuffs
- A47J47/04—Closed containers for foodstuffs for granulated foodstuff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okers (AREA)
- Commercial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煮饭器,能够防止米腐坏。本发明的煮饭器具备向锅中提供米的米供给部,其中,米供给部具备:送米引导件,其形成为筒状;送米轴,其被插入到送米引导件内而在轴向上送米;和驱动源,其对送米轴进行驱动,送米引导件具有:米投放口,其用于向送米引导件内投放米;和米供给口,其在送米轴的轴向上与米投放口错开而被设置在锅的上方,将从米投放口借助于送米轴送来的米提供到锅中,在送米轴设置有米通路开闭部,所述米通路开闭部在不提供米时位于将从米投放口向米供给口的米通路关闭的关闭位置,在提供米时在轴向上移动而位于将米通路打开的打开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煮饭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煮饭器,已知有各种结构。例如,作为以往的煮饭器,已知一种结构,其具备:储藏米的储藏部;对储藏部中的米进行计量的米供给部;对米进行清洗的洗米空间;和对米进行烧煮的煮饭部(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218112号公报
但是,在以往的煮饭器中,在防止米腐坏的方面尚有改进的余地。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提供能够防止米腐坏的煮饭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煮饭器具备向锅中提供米的米供给部,其中,
所述米供给部具备:送米引导件,其形成为筒状;送米轴,其被插入到所述送米引导件内而在轴向上送米;和驱动源,其对所述送米轴进行驱动,
所述送米引导件具有:米投放口,其用于向所述送米引导件内投放米;和米供给口,其在所述送米轴的轴向上与所述米投放口错开而被设置在所述锅的上方,将从所述米投放口借助于所述送米轴送来的米提供到所述锅中,
在所述送米轴设置有米通路开闭部,所述米通路开闭部在不提供米时位于将从所述米投放口向所述米供给口的米通路关闭的关闭位置,在提供米时在轴向上移动而位于将所述米通路打开的打开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煮饭器,能够防止米腐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煮饭器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煮饭器的打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纵剖视图。
图4是图2的纵剖视图。
图5是图1的盖体单元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图1的壳体内的结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7是图5的纵剖视图。
图8是图1的抽出单元的立体图。
图9是将图8的容纳部卸下后的抽出单元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的锁定机构的放大图。
图11是示出图1的抽出单元被锁定的状态的锁定机构的纵剖视图。
图12是图6的储藏部和米供给部的分解图。
图13是图6的米供给部的立体图。
图14是不提供米时图13的米供给部的纵剖视图。
图15是提供米时图13的米供给部的纵剖视图。
图16是图3的锅盖的立体图。
图17是图3的锅盖的分解图。
图18是不提供米时的图16的闸门的纵剖视图。
图19是提供米时的图16的闸门的纵剖视图。
图20是示出开闭状态的、图16的闸门的纵剖视图。
图21是图3的洗米单元的分解图。
图22是示出图21的洗米部和排水管的驱动结构的纵剖视图。
图23是图22的排水管和排水连接部的纵剖视图。
图24是图22的排水管的上端部的立体图。
图25是图22的排水连接部的下端部的立体图。
图26是图22的洗米部和排水管的横剖视图。
图27是示出图21的洗米部和排水管的驱动结构的俯视图。
图28是示出图21的洗米部和排水管的驱动结构的仰视图。
图29是图7的洗米部移动到下方的状态的盖体单元的纵剖视图。
图30是图3的排水单元的立体图。
图31A是示意性地示出排水工序的剖视图。
图31B是示出紧接着图31A的工序的剖视图。
图31C是示出紧接着图31B的工序的剖视图。
图31D是示出紧接着图31C的工序的剖视图。
图31E是示出紧接着图31D的工序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 煮饭器
2 壳体
3 抽出单元
30 锅
30a 开口
31 容纳部
31a 加热部
32 导轨
33 锁定机构
33a 钩杆
33aa 卡合部
33b 转动部
34 重量计测台
35 重量检测机构
4 盖体单元
40 转动轴
41 弹性部件
42 前面面板
42a 被卡合部
43 锅盖
43a 开闭口
43b 米供给路
43c 运送路
43d 蒸汽口
43e 插入口
430 闸门
430a 开闭轴
431 闸门用弹性部件
432 内盖
433 锅衬垫
434 内盖支撑件
435 内盖壳
436 内盖衬垫
437 米盖衬垫
438 米盖衬垫按压件
5 储藏部
6 米供给部
60 送米引导件
600 筒状部
601 上方筒状部
602 下方筒状部
60a 米投放口
60b 米供给口
60c 米通路
61 送米轴
610 送米叶片
611 米通路开闭部
62 驱动源
620 运送马达
621 驱动轴
622 运送马达固定台
63 送米轴承部
64 送米轴用弹性部件
65 送米管
66 送米管引导件
67 送米路马达
7 控制部
8 洗米单元
80 洗米部
80a 搅拌叶片
80b 洗米管
81 过滤部
81a 腿
81b 排水口
82 旋转驱动齿轮
83 连接管
84 排水连接部
84a 槽
85 上下驱动齿轮
86 齿轮驱动源
86a 驱动齿轮
86b 固定台
87 排水连接衬垫
88 辅助齿轮
89 限制引导件
89a 引导槽
9 排水管
90 突起
10 引导机构
101 连杆销
102 引导件
11 排水单元
110 水箱
111 泵
112 供水阀
113 供水路
114 连接路
115 排水路
12 锅供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发明的基础的见解)
本发明者们为了防止米腐坏而锐意地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是,得到了下面的见解。
在以往的煮饭器中,在储藏部,通过米供给部连接有洗米空间和煮饭部。通过米供给部将储藏部中的米计量后排出到洗米空间中,并将清洗后的米从洗米空间排出到煮饭部中,在煮饭部中对米进行烧煮。
但是,在以往的煮饭器中,由于在储藏部连接有洗米空间和煮饭部,因此,米供给部和储藏部的湿度容易增高。因此,存在米供给部和储藏部内的米因湿气而腐坏的可能性。
相对于此,本发明者们发现了如下的结构:米供给部具备:筒状的送米引导件,其具有米投放口和米供给口;和送米轴,其被插入到送米引导件内而在轴向上送米,在送米轴设置有米通路开闭部,所述米通路开闭部将从米投放口向米供给口的米通路进行开闭。
由此,发现了通过在不提供米时将米通路关闭,从而能够抑制米投放口与米通路开闭部之间的空间内的湿度增高,并能够防止该空间内的米腐坏。并且,发现了在储藏部被连接于米投放口的结构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储藏部内的湿度增高,并能够防止储藏部内的米腐坏。此外,发现了即使在储藏部与煮饭部不经由洗米空间而直接连接的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煮饭产生的蒸气侵入到米供给部和储藏部内,并能够防止米腐坏。
根据这些新的见解,本发明者们得到了下面的发明。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煮饭器,该煮饭器具备向锅中提供米的米供给部,其中,
所述米供给部具备:送米引导件,其形成为筒状;送米轴,其被插入到所述送米引导件内而在轴向上送米;和驱动源,其对所述送米轴进行驱动,
所述送米引导件具有:米投放口,其用于向所述送米引导件内投放米;和米供给口,其在所述送米轴的轴向上与所述米投放口错开而被设置在所述锅的上方,将从所述米投放口借助于所述送米轴送来的米提供到所述锅中,
在所述送米轴设置有米通路开闭部,所述米通路开闭部在不提供米时位于将从所述米投放口向所述米供给口的米通路关闭的关闭位置,在提供米时在轴向上移动而位于将所述米通路打开的打开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第一方面所述的煮饭器,其中,所述送米轴具有绕轴形成为螺旋状的送米叶片,
所述送米叶片以所述送米轴为中心旋转而在轴向上送米。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第二方面所述的煮饭器,其中,所述米供给部具备:送米轴承部,其与所述送米轴螺合连接;和送米轴用弹性部件,其对所述送米轴向所述送米轴与所述送米轴承部螺合的方向施力,
所述送米轴通过相对于所述送米轴承部旋转而与所述米通路开闭部一同在轴向上移动,
在所述米通路开闭部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在所述送米轴与所述送米轴承部的螺合连接被解除的状态下,所述送米轴借助于所述驱动源旋转而将米送向所述米供给口,
在要停止米的供给时,在利用所述送米轴用弹性部件对所述送米轴向所述送米轴承部施力的状态下使所述送米轴反向旋转,由此,所述送米轴与所述送米轴承部螺合连接而使所述米通路开闭部从所述打开位置向所述关闭位置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煮饭器,其中,所述米投放口在上方开口,所述米供给口在下方开口。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煮饭器,其中,所述煮饭器具备:
锅盖,其覆盖所述锅的开口;
闸门,其以开闭轴为中心旋转而能够对在上下方向上贯通地设置于所述锅盖的开闭口进行开闭;和
能够上下移动的送米管,其呈筒状延伸而形成,与所述米供给口连接,将从所述米供给口提供的米向下方引导,
所述闸门与所述送米管的上下移动联动地进行开闭,
所述米供给口和所述送米管空开空间地被配置在所述闸门的上方,在提供米时,通过使所述送米管向下方移动并将所述闸门联动地打开,从而形成从所述米供给口向所述锅内的运送路。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第五方面所述的煮饭器,其中,通过所述送米管向下方按压所述闸门,从而所述闸门与所述送米管向下方的移动联动地打开。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所述的煮饭器,其中,
所述闸门具有闸门用弹性部件,所述闸门用弹性部件对所述闸门向关闭的方向施力,
在所述闸门与所述送米管向下方的移动联动地打开的中途,所述闸门用弹性部件的作用力变弱。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进行说明。另外,在附图中对实质上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标号。
此外,下面,为了便于说明,设想通常使用时的状态而采用“上”、“下”、“前”、“后”等表示方向的用语。但是,这些用语并非限定本发明的煮饭器的使用状态等。
此外,在下面的附图中,X方向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煮饭器1的前后方向。Y方向表示煮饭器1的左右方向。Z方向表示煮饭器1的上下方向(铅垂方向)。
(实施方式)
对煮饭器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1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煮饭器1的打开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1和图2所示,煮饭器1具备壳体2和抽出单元3,所述抽出单元3以能够相对于壳体2前后滑动移动的方式被容纳在壳体2中。并且,煮饭器1具备盖体单元4,所述盖体单元4与抽出单元3连接而对锅30的开口30a进行开闭。如图2所示,抽出单元3具有容纳锅30的容纳部31(煮饭器主体)。
图3是图1的纵剖视图。图4是图2的纵剖视图。
如图3和图4所示,煮饭器1具备:储藏部5,其被设置在壳体2内,用来储藏米;米供给部6,其从储藏部5向锅30中提供米;和控制部7。并且,煮饭器1具备:洗米单元8,其在锅30内进行洗米;和排水管9,其将锅30内的水排出。
容纳部31具有对锅30进行加热的加热部31a。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7对借助于米供给部6的米的供给、借助于洗米单元8的洗米、向锅30的供水、锅30内的水的排水和加热部31a进行控制。
根据上述那样的结构,煮饭器1自动地进行供米、洗米、供排水和煮饭这一连串的作业,被称为所谓的全自动煮饭器。
下面,对盖体单元4的开闭结构进行说明。如图3和图4所示,盖体单元4通过转动轴40可转动地与抽出单元3连接。转动轴40与锅30的开口面S1平行地设置。此外,转动轴40与抽出单元3一同向前后滑动移动。
盖体单元4通过以转动轴40为中心转动,从而对锅30的开口30a进行开闭。并且,盖体单元4与抽出单元3和转动轴40一同向前后滑动移动。盖体单元4与抽出单元3和转动轴40的滑动移动联动地以转动轴40为中心转动。
图5是盖体单元4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壳体2(图1)内的结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7是图5的纵剖视图。如图5所示,盖体单元4具有弹性部件41。盖体单元4被弹性部件41施力而以转动轴40(图3)为中心向打开方向(A1)转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部件41是弹簧。此外,盖体单元4通过引导机构10而与壳体2连接。
引导机构10对盖体单元4以转动轴40为中心的转动进行引导。在盖体单元4转动时,引导机构10限制盖体单元4的借助引导机构10而与壳体2连接的连接部(后述的连杆销101)向后方移动。由此,与盖体单元4连接的抽出单元3(图4)与盖体单元4的转动联动地向前后滑动移动。
如图5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机构10具有连杆销101(图5)和供连杆销101嵌入的连杆槽即引导件102(图6)。连杆销101从盖体单元4的侧面向内侧延伸而形成。引导件102在壳体2的内部形成在比连杆销101靠内侧处。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件102形成在铅垂方向(Z方向)上。
如图4所示,在煮饭器1为打开状态时,即,将抽出单元3从壳体2内抽出时,通过盖体单元4的转动,盖体单元4的下表面S2露出到前方。在煮饭器1为打开状态时,通过盖体单元4的转动,后述的洗米单元8的搅拌叶片80a露出到前方。此外,盖体单元4具有形成壳体2的前表面的前面面板42。在盖体单元4处于打开位置时(煮饭器1为打开状态时),前面面板42的背面位于壳体2的上表面。
下面,对抽出单元3的抽出结构进行说明。图8是抽出单元3的立体图。图9是将容纳部31卸下后的抽出单元3的立体图。如图8和图9所示,抽出单元3具有对抽出单元3的前后的滑动移动进行引导的导轨32。此外,抽出单元3具有锁定机构33,所述锁定机构33防止抽出单元3在被容纳到壳体2中的关闭位置处被向前方抽出。
图10是图9的锁定机构33的放大图。图11是示出抽出单元3被锁定的状态的锁定机构33的纵剖视图。如图10和图11所示,锁定机构33具有钩杆33a和与钩杆33a连接而转动的转动部33b。
钩杆33a与盖体单元4的前面面板42在前后方向上卡合。在本实施方式中,钩杆33a具有从上端部朝向后方向斜下方延伸而形成的卡合部33aa。前面面板42具有从下端部朝向前方向斜上方延伸而形成的被卡合部42a。通过卡合部33aa与被卡合部42a卡合,从而钩杆33a与前面面板42在前后方向上卡合。通过钩杆33a向后方被按压而转动部33b转动,从而卡合部33aa与被卡合部42a的卡合被解除。
在使用者将锁定机构33解除时,盖体单元4通过弹性部件41(图5)向打开方向(A1)转动。并且,盖体单元4的借助引导机构10而与壳体2连接的连接部(连杆销101)被引导件102(图6)限制向后方的移动,从而与盖体单元4连接的抽出单元3受力而向前方移动。由此,抽出单元3借助于弹性部件41的作用力从壳体2内向前方被抽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锁定机构33被解除前(盖体单元4处于关闭位置时),基于弹性部件41的、盖体单元4打开方向上的力矩F1大于基于盖体单元4的、盖体单元4关闭方向上的力矩F2。因此,在刚将锁定机构33解除后,抽出单元3向前方被抽出。力矩F2根据盖体单元4的重心位置G1(图7)确定。然后,力矩F1变得小于力矩F2。因此,通过使用者向抽出方向对抽出单元3施力,从而抽出单元3向前方被抽出。当继续将抽出单元3抽出时,力矩F1再次大于力矩F2。由此,抽出单元3成为从壳体2中被抽出的状态(煮饭器1为打开状态)。
下面,对米供给部6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2是储藏部5和米供给部6的分解图。图13是米供给部6的立体图。如图12和图13所示,米供给部6具备:形成为筒状的送米引导件60;送米轴61,其被插入到送米引导件60内而在轴向上送米;和驱动源62,其对送米轴61进行驱动。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源62驱动送米轴61的旋转。此外,米供给部6被配置在储藏部5的下方,使得能够利用米的重力从储藏部5向米供给部6送米。
送米引导件60具有在沿着水平面(XY平面)的方向上呈筒状延伸而形成的筒状部600。筒状部600形成为圆筒状。送米引导件60具有:上方筒状部601,其从筒状部600朝向上方呈筒状延伸;和下方筒状部602,其从筒状部600朝向下方呈筒状延伸。筒状部600、上方筒状部601和下方筒状部602连通而形成。上方筒状部601与储藏部5连接而将储藏部5内的米送到筒状部600。
图14是不提供米时图13的米供给部6的纵剖视图。图15是提供米时图13的米供给部6的纵剖视图。
如图14和图15所示,送米引导件60具有:米投放口60a,其用于向送米引导件60内投放米;和米供给口60b,其将从米投放口60a通过送米轴61送来的米提供到锅30中。米投放口60a形成于上方筒状部601而在上方开口,米供给口60b形成于下方筒状部602而在下方开口。米供给口60b在送米轴61的轴向(A2)上与米投放口60a错开而设置在锅30(图3)的上方。
如图12、图14和图15所示,送米轴61具有绕轴形成为螺旋状的送米叶片610。送米叶片610以送米轴61为中心旋转而在轴向上送米。此外,在送米轴61设置有米通路开闭部611(遮板),所述米通路开闭部611对从米投放口60a到米供给口60b的米通路60c进行开闭。米通路开闭部611在不提供米时位于将米通路60c关闭的关闭位置(图14),在提供米时在轴向上移动而位于将米通路60c打开的打开位置(图15)。米通路开闭部611以不提供米时在轴向(A1)上将筒状部600内的空间隔开的方式从送米轴61向外周方向延伸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米通路开闭部611以覆盖筒状部600的内侧的方式形成为圆板状。
米供给部6具备与送米轴61螺合连接的送米轴承部63。送米轴承部63被安装于送米引导件60(筒状部600)的轴向端部。在该状态下利用驱动源62使送米轴61相对于送米轴承部63而旋转,从而与送米轴承部63螺合连接的送米轴61与米通路开闭部611一同在轴向上移动。
米供给部6具备对送米轴61向送米轴61与送米轴承部63螺合的方向(A3)施力的送米轴用弹性部件64。借助于送米轴用弹性部件64,在米通路开闭部611位于打开位置(图15)时,在送米轴61与送米轴承部63的螺合连接被解除的状态下,送米轴61借助于驱动源62旋转而将米送到米供给口60b。在要停止米的供给时,在利用送米轴用弹性部件64对送米轴61向送米轴承部63施力的状态下使送米轴61反向旋转。由此,送米轴61与送米轴承部63螺合连接,使米通路开闭部611从打开位置(图15)向关闭位置(图14)移动。
如图12所示,驱动源62具有运送马达620和与运送马达620连接的驱动轴621。运送马达620通过运送马达固定台622被固定于筒状部600。驱动轴621在送米轴61能够在轴向上移动的状态下与送米轴61在旋转方向上卡合。通过利用运送马达620使驱动轴621旋转,从而送米轴61旋转。
如图12所示,米供给部6具备将从米供给口60b提供的米向下方引导的送米管65。送米管65呈筒状延伸而形成,并可上下移动地与米供给口60b连接。具体而言,送米管65通过送米管引导件66可上下移动地与筒状部600连接,并被插入到下方筒状部602中。此外,送米管65通过送米路马达67的驱动被送米管引导件66引导而上下移动。在向锅30中提供米时,送米管65向下方移动而从米供给口60b向锅30引导米。
如图3所示,锅30的开口30a被锅盖43覆盖。锅盖43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在盖体单元4的下表面,对开口30a进行开闭。
图16是图3的锅盖43的立体图。图17是图3的锅盖43的分解图。如图17所示,在锅盖43,在上下方向上贯通地设置有开闭口43a。此外,在锅盖43设置有可开闭地覆盖开闭口43a的闸门430(米盖)。闸门430与送米管65(图12)的上下移动联动地对开闭口43a进行开闭。此外,在锅盖43设置有从米供给部6向锅30提供米的米供给路43b。
在本实施方式中,锅盖43具有:内盖432;将内盖432与锅30之间密封的锅衬垫433;支撑内盖432的内盖支撑件434;和内盖壳435。
在内盖432设置有用于将煮饭时的蒸汽向外部排出的蒸汽口43d。此外,在内盖432的中央设置有供后述的洗米管80b可上下移动地插入的插入口43e。内盖壳435隔着内盖衬垫436被安装于内盖432。内盖衬垫436将内盖壳435与内盖432之间密封。此外,在内盖壳435设置有开闭口43a。通过闸门430打开,从而开闭口43a与设置于内盖432的贯通孔432a连通。由此,形成米供给路43b。此外,在内盖壳435的下方,以从下方覆盖开闭口43a的方式安装有闸门430。闸门430与米盖衬垫437和按压米盖衬垫的米盖衬垫按压件438一同覆盖开闭口43a。米盖衬垫437将开闭口43a与闸门430之间密封。
图18是不提供米时的图16的闸门430的纵剖视图。图19是提供米时的图16的闸门430的纵剖视图。如图18和图19所示,闸门430以开闭轴430a为中心旋转而对开闭口43a进行开闭。此外,如图18所示,在闸门430的上方,与闸门430空开空间地配置有米供给口60b和送米管65。
如图19所示,在提供米时,通过使送米管65向下方移动并联动地打开闸门430,从而形成从米供给口60b向锅30内的运送路43c。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送米管65向下方按压闸门430,从而闸门430与送米管65向下方的移动联动地打开。
图20是示出开闭状态的、图16的闸门430的纵剖视图。如图20所示,闸门430具有对闸门430向关闭的方向施力的闸门用弹性部件431。闸门用弹性部件431将闸门430与内盖壳435连接起来。闸门用弹性部件431的作用力与送米管65向下方的移动联动地在闸门430打开的中途变弱。具体而言,闸门用弹性部件431的作用力随着闸门430打开而增强直至闸门430超过基准线L1而打开,在闸门430超过基准线L1而打开后,闸门用弹性部件431的作用力随着闸门430打开而变弱。这里,基准线L1是指,通过闸门用弹性部件431的在内盖壳435上的安装位置P1与开闭轴430a的直线。
控制部7对运送马达620的驱动进行控制。由此,控制部7对向锅30内提供的米的量进行调节。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7通过检测提供到锅30内的米的量来调节所提供的米的量。如图9所示,抽出单元3具有:重量计测台34,其被配置在锅30的下方;和重量检测机构35(重量传感器),其被配置在重量计测台34的下方。在本实施方式中,向锅30提供的米的重量通过重量检测机构35测量。
控制部7对送米路马达67的驱动进行控制。在通过米供给部6向锅30内提供米时,控制部7驱动送米路马达67,使送米管65向下方移动而将闸门430打开。并且,控制部7驱动运送马达620,通过送米轴61将米送到米供给口60b,并将预先确定的量的米向锅30内提供。在提供米后,控制部7驱动运送马达620,使米通路开闭部611从打开位置(图15)向关闭位置(图14)移动。此外,控制部7驱动送米路马达67,使送米管65向上方移动而将闸门430关闭。
下面,对洗米结构进行说明。图21是洗米单元8的分解图。如图21所示,洗米单元8具备在锅30内进行洗米的洗米部80。洗米部80具有:搅拌叶片80a,其旋转地对米进行搅拌;和管状的洗米管80b,其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与搅拌叶片80a连接。此外,洗米部80和排水管9构成为能够在锅30内上下移动。
搅拌叶片80a在可拆装地被设置于盖体单元4的下方的锅30内进行洗米。在本实施方式中,搅拌叶片80a从洗米管80b的下端部在多个方向上朝向外侧呈板状延伸而形成。洗米管80b与搅拌叶片80a一同旋转。在洗米管80b内插入有排水管9。洗米管80b通过过滤部81与排水管9连接。过滤部81是用于对排水进行过滤的部件。过滤部81被连接在排水管9的下端部。此外,过滤部81与洗米部80在上下方向上卡合,使得洗米部80与排水管9一同上下移动。
图22是示出图21的洗米部80和排水管9的驱动结构的纵剖视图。如图22所示,洗米单元8具有与洗米部80连接的旋转驱动齿轮82。具体而言,洗米部80通过与洗米管80b的外周部连接的连接管83而与旋转驱动齿轮82连接。连接管83随着旋转驱动齿轮82的旋转而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驱动齿轮82被设置于连接管83。此外,如图3所示,连接管83被设置在比锅盖43靠上方的位置。
并且,洗米单元8具有:排水连接部84,其形成为管状,与排水管9连接而将来自排水管9的水排出;上下驱动齿轮85,其与排水连接部84连接;和齿轮驱动源86,其与上下驱动齿轮85和旋转驱动齿轮82连接。
排水连接部84的外周部形成为螺旋状。上下驱动齿轮85形成为环状。排水连接部84被插入到上下驱动齿轮85中而使排水连接部84的外周部和上下驱动齿轮85的内周部螺合。随着借助于齿轮驱动源86的上下驱动齿轮85的旋转,排水连接部84上下移动,从而排水管9和与排水管9连接的洗米部80上下移动。随着借助于齿轮驱动源86的旋转驱动齿轮82的旋转,洗米部80进行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洗米部80与排水管9独立地进行旋转。即,排水管9不与洗米部80一同旋转。因此,能够防止排水管9因洗米部80的旋转而扭转。此外,如图3所示,排水连接部84被设置在比锅盖43靠上方的位置。
齿轮驱动源86被固定于固定台86b。齿轮驱动源86具有驱动齿轮86a。齿轮驱动源86通过驱动齿轮86a而与上下驱动齿轮85和旋转驱动齿轮82连接。上下驱动齿轮85和旋转驱动齿轮82随着驱动齿轮86a的旋转而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齿轮驱动源86为马达,通过齿轮驱动源86进行驱动旋转,从而驱动齿轮86a进行旋转。
图23是图22的排水管9和排水连接部84的纵剖视图。图24是图22的排水管9的上端部的立体图。图25是图22的排水连接部84的下端部的立体图。
如图23所示,在排水管9与排水连接部84的连接处的外周设置有排水连接衬垫87。由此,能够防止水漏到排水管9和排水连接部84的外侧。此外,排水管9可拆装地被安装于排水连接部84。如图24所示,在排水管9的上端部的外侧面设置有与排水连接部84在上下方向上卡合的突起90。如图25所示,在排水连接部84的下端部的内侧面设置有供排水管9的突起90嵌入的槽84a。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排水管9插入到排水连接部84中后,使排水管9相对于排水连接部84旋转而使突起90与槽84a在上下方向上卡合。
图26是洗米部80和排水管9的横剖视图。如图26所示,洗米管80b的外周部形成为齿形状。连接管83的内周部以与洗米管80b的齿形状的外周部啮合的方式形成为凹齿形。此外,洗米管80b可上下移动地被插入到连接管83中。洗米管80b随着连接管83的旋转而旋转。此外,洗米部80可拆装地被安装于连接管83。
图27是示出图21的洗米部80和排水管9的驱动结构的俯视图。如图27所示,上下驱动齿轮85和驱动齿轮86a的外周部形成为齿形状。通过上下驱动齿轮85的外周部与驱动齿轮86a的外周部啮合,从而上下驱动齿轮85与驱动齿轮86a被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齿轮86a是双级齿轮。驱动齿轮86a的上下两级具有齿轮。上下驱动齿轮85与驱动齿轮86a的上级的齿轮啮合。此外,上下驱动齿轮85与辅助齿轮88啮合连接。利用辅助齿轮88能够防止上下驱动齿轮85向侧方偏离。因此,能够使上下驱动齿轮85与驱动齿轮86a可靠地啮合。
此外,在排水连接部84安装有限制排水连接部84的旋转的限制引导件89。如图21所示,限制引导件89设置有对排水连接部84的上下移动进行引导的引导槽89a。
图28是示出图21的洗米部80和排水管9的驱动结构的仰视图。如图28所示,旋转驱动齿轮82的外周部形成为齿形状。旋转驱动齿轮82在比上下驱动齿轮85(图22)靠下方处与驱动齿轮86a啮合连接。具体而言,旋转驱动齿轮82与驱动齿轮86a的下级的齿轮啮合。
当驱动齿轮86a旋转时,上下驱动齿轮85和旋转驱动齿轮82旋转。当上下驱动齿轮85旋转时,与上下驱动齿轮85螺合连接的排水连接部84在被限制引导件89限制旋转的状态下上下移动。此时,与排水连接部84连接的排水管9、以及与排水管9在上下方向上卡合的洗米部80与排水连接部84一同上下移动。当旋转驱动齿轮82旋转时,连接管83(图26)与旋转驱动齿轮82一同旋转,从而与连接管83的内周部啮合的洗米管80b进行旋转。
图29是图7的洗米部80移动到下方的状态的盖体单元4的纵剖视图。如图29所示,在洗米时,洗米部80向下方移动而对锅30(图3)内的米进行清洗。利用齿轮驱动源86使上下驱动齿轮85和旋转驱动齿轮82旋转,从而洗米部80一边旋转一边向下方移动。在洗米部80向下方移动到预先确定的高度时,上下驱动齿轮85与排水连接部84的螺合连接被解除从而上下驱动齿轮85进行空转。因此,洗米部80在被配置于预先确定的高度的状态下持续旋转。由此,对锅30内的米进行清洗。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排水管9连接的过滤部81具有腿81a。洗米部80向下方移动至腿81a到达锅30的底部。利用腿81a能够在过滤部81的排水口81b(图28)与锅30的底部之间设置空间。因此,能够防止排水口81b接触锅30的底部,能够高效率地将锅30内的水排出。
在洗米完毕后,洗米部80向上方移动,搅拌叶片80a被配置在锅盖43的下表面。利用齿轮驱动源86使驱动齿轮86a反向旋转,从而上下驱动齿轮85和旋转驱动齿轮82反向旋转。由此,上下驱动齿轮85与排水连接部84再次啮合,因此,随着排水连接部84向上方移动,排水管9和洗米部80向上方移动。此外,通过旋转驱动齿轮82的反向旋转,洗米部80一边向与下方移动时相反的方向旋转一边向上方移动。
下面,对排水结构进行说明。图30是图3的排水单元11的立体图。如图30所示,排水单元11具备水箱110和将水箱110中的水排出的泵111。水箱110与具有供水阀112(图3)的供水路113和排水管9连接而积存水。水箱110通过连接路114而与排水管9连接。此外,水箱110与将积存的水排出的排水路115连接。排水路115与水箱110的底部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泵111是非容积式泵。泵111例如是螺旋式泵。
控制部7(图3)对供水阀112的开闭和泵111的驱动进行控制。具体而言,控制部7将供水阀112打开而开始供水,在水箱110内积存有预先确定的量的水时将供水阀112关闭。然后,控制部7使泵111驱动,从而将锅30内的水排出。
煮饭器1具有向锅30内进行供水的锅供水阀12(图3)。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7控制锅供水阀12的开闭。控制部7在打开供水阀112而在水箱110中积存有预先确定的量的水后将锅供水阀12打开而向锅30内进行供水。
采用图31A至图31E对排水工序更详细地进行说明。图31A是示意性地示出排水工序的剖视图。图31B是示出紧接着图31A的工序的剖视图。图31C是示出紧接着图31B的工序的剖视图。图31D是示出紧接着图31C的工序的剖视图。图31E是示出紧接着图31D的工序的剖视图。
首先,如图31A所示,打开供水阀112而在水箱110内积存水。在水箱110内积存有预先确定的量的水后,将供水阀112关闭。将排水管9与水箱110连接起来的部分的最大高度比排水路115的最大高度高出高度h1。由此,能够防止水箱110内的水通过排水管9而向锅30内移动。
下面,如图31B所示,打开锅供水阀12(图3)而向锅30内进行供水。在提供了预先确定的量的水后,将锅供水阀12关闭。通过向锅30内供水,从而排水管9内的空气被挤出到水箱110内,因此,水箱110内的水位降低。
下面,如图31C所示,驱动泵111而将洗米后的水排出。通过泵111的驱动,从而水箱110内的水通过排水路115而被排出。随着水箱110内的水的排出,锅30内的水通过排水管9而向水箱110内移动。
下面,如图31D所示,当在预先确定的时间驱动泵111而锅30内的水的排出完毕后,控制部7停止泵111的驱动。在停止泵111的驱动后,如图31E所示,排水路115内的水位和水箱110内的水位为相同高度。
重复多次上述那样的供排水的工序来进行洗米。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1,能够起到下面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1具备壳体2、抽出单元3和盖体单元4。抽出单元3具有容纳部31,所述容纳部31以能够相对于壳体2前后滑动移动的方式被容纳在壳体2中,容纳锅30。盖体单元4通过与锅30的开口面S1平行地设置的转动轴40可转动地与抽出单元3连接,并以转动轴40为中心转动而对锅30的开口30a进行开闭。转动轴40与抽出单元3一同滑动移动。盖体单元4与抽出单元3和转动轴40一同滑动移动。盖体单元4通过引导机构10而与壳体2连接,该引导机构10对盖体单元4以转动轴40为中心的转动进行引导,盖体单元4与抽出单元3和转动轴40的滑动移动联动地以转动轴40为中心转动。在将抽出单元3从壳体2内抽出时,盖体单元4的下表面S2通过盖体单元4的转动而露出到前方。
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利用抽出单元3将锅30抽出,因此,使用者能够容易地触及锅30内。由于盖体单元4与抽出单元3和转动轴40一同滑动移动,因此,能够防止附着于盖体单元4的水滴落到壳体2内。此外,在将抽出单元3抽出时,由于盖体单元4的下表面S2露出到前方,因此,能够提高盖体单元4的下表面S2的清扫性。此外,能够同时地进行将锅30抽出的动作和将盖体单元4打开的动作,能够让使用者省事。此外,由于盖体单元4通过转动轴40可转动地与抽出单元3连接,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盖体单元4与锅30的开口30a的对位。因此,能够防止盖体单元4与锅30之间产生间隙,能够防止蒸汽泄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1中,具备:储藏部5,其被设置在壳体2内,用来储藏米;米供给部6,其从储藏部5向锅30提供米;和控制部7,其控制米供给部6的米的供给。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控制部7的控制自动地进行米的储藏和供给,因此,使用者能够省去向锅30提供米的麻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1中,具备搅拌叶片80a,所述搅拌叶片80a可拆装地被设置在盖体单元4的下方,在锅30内进行洗米。在将抽出单元3从壳体2内抽出时,搅拌叶片80a通过盖体单元4的转动而露出到前方。
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利用搅拌叶片80a进行洗米,因此,使用者能够省去进行洗米的麻烦。在将抽出单元3从壳体2内抽出时,由于可拆装的搅拌叶片80a露出到前方,因此,能够通过洗米提高容易弄脏的搅拌叶片80a的清扫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1中,在盖体单元4的下表面S2,可拆装地安装有对锅30的开口30a进行开闭的锅盖43。
根据该结构,盖体单元4的下表面S2是煮饭时的蒸汽附着而容易弄脏的部分。由于在将抽出单元3从壳体2内抽出时盖体单元4的下表面S2露出到抽出单元3的前方,因此,通过将锅盖43可拆装地安装于露出的盖体单元4的下表面S2,从而能够提高锅盖43的清扫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1中,具备:储藏部5,其被设置在壳体2内,用来储藏米;和米供给部6,其从储藏部5向锅30提供米。在锅盖43设置有从米供给部6向锅30提供米的米供给路43b。
根据该结构,由于锅盖43可拆装,因此,能够提高容易弄脏的部分即米供给路43b的清扫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1中,盖体单元4被弹性部件41施力而以转动轴40为中心向打开方向(A1)转动。抽出单元3具有在被容纳到壳体2中的关闭位置处防止向前方被抽出的锁定机构33。引导机构10具有在铅垂方向上形成的引导件102。在将锁定机构33解除时,盖体单元4借助于弹性部件41向打开方向(A1)转动,盖体单元4的借助引导机构10而与壳体2连接的连接部由引导件102限制向后方的移动。由此,与盖体单元4连接的抽出单元3借助于弹性部件41的作用力从壳体2内向前方被抽出。
根据该结构,通过解除锁定机构33而将抽出单元3向前方抽出,因此,使用者能够将抽出单元3容易地向前方抽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1中,盖体单元4具有形成壳体2的前表面的前面面板42。前面面板42的背面在盖体单元4处于打开位置时位于壳体2的上表面。
根据该结构,在盖体单元4处于打开位置时,由于前面面板42的背面位于壳体2的上表面,因而能够降低盖体单元4处于打开位置的状态的煮饭器1的高度。因此,能够紧凑地容纳煮饭器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1中,煮饭器1具备向锅30中提供米的米供给部6,米供给部6具备:送米引导件60,其形成为筒状;送米轴61,其被插入到送米引导件60内,在轴向上送米;和驱动源62,其对送米轴61进行驱动。送米引导件60具有:米投放口60a,其用于向送米引导件60内投放米;和米供给口60b,其在送米轴61的轴向上与米投放口60a错开而被设置在锅30的上方,将从米投放口60a通过送米轴61送来的米提供到锅30中。在送米轴61设置有米通路开闭部611,在不提供米时所述米通路开闭部611位于将从米投放口60a向米供给口60b的米通路60c关闭的关闭位置,在提供米时所述米通路开闭部611在轴向上移动而位于将米通路60c打开的打开位置。
根据该结构,通过米通路开闭部611将米通路60c关闭,从而能够防止来自锅30的蒸汽侵入到米投放口60a与米通路开闭部611之间的空间中。此外,通过在送米轴61设置米通路开闭部611,从而能够利用一个驱动源62防止蒸汽侵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1中,送米轴61具有绕轴形成为螺旋状的送米叶片610。送米叶片610以送米轴61为中心旋转而在轴向上送米。
根据该结构,送米叶片610形成为螺旋状,从而能够对送向米供给口60b的米的量进行微调整。此外,通过送米叶片610形成为螺旋状,从而能够增加与送米引导件60的内周面面对的、送米叶片610的外周部的面积,因此,能够抑制蒸汽在送米叶片610与送米引导件60之间通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1中,米供给部6具备:送米轴承部63,其与送米轴61螺合连接;和送米轴用弹性部件64,其对送米轴61向送米轴61与送米轴承部63螺合的方向施力。送米轴61通过相对于送米轴承部63旋转,从而与米通路开闭部611一同在轴向上移动。在米通路开闭部611位于打开位置时,在送米轴61与送米轴承部63的螺合连接被解除的状态下,送米轴61通过驱动源62旋转而将米送向米供给口60b。在要停止米的供给时,在利用送米轴用弹性部件64对送米轴61向送米轴承部63施力的状态下使送米轴61反向旋转,从而送米轴61与送米轴承部63螺合连接,使米通路开闭部611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移动。
根据该结构,送米轴61相对于送米轴承部63旋转而与米通路开闭部611一同在轴向上移动,从而能够容易地形成基于米通路开闭部611的米通路60c的开闭结构。此外,由于送米轴用弹性部件64对送米轴61向送米轴承部63施力,因此,在使米通路开闭部611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移动时,能够使送米轴61与送米轴承部63容易地螺合连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1中,米投放口60a在上方开口,米供给口60b在下方开口。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米的重力使投放到米投放口60a中的米移动到送米轴61。此外,能够利用米的重力从米供给口60b向锅30提供米。因此,能够更高效率地提供米。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1中,具备:锅盖43,其覆盖锅30的开口30a;闸门430,其能够以开闭轴430a为中心旋转而对在上下方向上贯通地设置于锅盖43的开闭口43a进行开闭;和能够上下移动的送米管65。送米管65呈筒状延伸而形成并与米供给口60b连接,将从米供给口60b提供的米向下方引导。闸门430与送米管65的上下移动联动地进行开闭。米供给口60b和送米管65空开空间地被配置在闸门430的上方。在提供米时,通过使送米管65向下方移动并且联动地打开闸门430,从而形成从米供给口60b向锅30内的运送路43c。
根据该结构,闸门430与送米管65向下方的移动联动地进行开闭,从而能够防止闸门430不经意地打开。因此,能够防止煮饭时的蒸汽侵入到米供给口60b中。此外,由于米供给口60b和送米管65空开空间地被配置在闸门430的上方,因此,能够进一步防止蒸汽侵入到米供给口60b中。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1中,送米管65向下方按压闸门430,从而闸门430与送米管65向下方的移动联动地打开。
根据该结构,能够简单地形成闸门430与送米管65的联动结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1中,闸门430具有闸门用弹性部件431,所述闸门用弹性部件431对闸门430向关闭的方向施力。构成为,在闸门430与送米管65向下方的移动联动地打开的中途,闸门用弹性部件431的作用力变弱。
根据该结构,在不提供米时,能够提高闸门430的开闭口43a的密闭性。并且,由于在闸门430打开的中途闸门用弹性部件431的作用力变弱,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米的提供。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1中,具备:洗米部80,其在锅30内进行洗米;和排水管9,其将锅30内的水排出。洗米部80具有搅拌叶片80a,所述搅拌叶片80a旋转地对米进行搅拌,洗米部80和排水管9构成为能够在锅30内上下移动。
根据该结构,由于不另外设置洗米的空间而能够在锅30内洗米,因此,能够将煮饭器1小型化。由于不在锅30设置排水的孔而能够利用排水管9来排水,因此,能够简单地形成锅30的结构。洗米部80和排水管9以能够上下移动的方式被插入到锅30内,从而能够在煮饭时使洗米部80和排水管9向上方移动。因此,能够防止煮饭后的米附着于洗米部80和排水管9。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1中,洗米部80具有管状的洗米管80b,所述洗米管80b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与搅拌叶片80a连接而与搅拌叶片80a一同旋转。排水管9被插入到洗米管80b内,将锅30内的水排出。
根据该结构,通过使排水管9为插入到洗米管80b中的双层管结构而将锅30内的水排出,从而能够高效率地使用锅30内的空间。此外,能够防止排水管9与搅拌叶片80a干涉。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1中,具备:排水连接部84,其形成为管状,与排水管9连接而将来自排水管9的水排出;上下驱动齿轮85,其与排水连接部84连接;旋转驱动齿轮82,其与洗米部80连接;和齿轮驱动源86。齿轮驱动源86与上下驱动齿轮85和旋转驱动齿轮82连接。随着上下驱动齿轮85的借助于齿轮驱动源86的旋转,排水连接部84上下移动,从而排水管9和与排水管9连接的洗米部80上下移动。洗米部80随着旋转驱动齿轮82的借助于齿轮驱动源86的旋转而旋转。
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利用相同的齿轮驱动源86对上下驱动齿轮85和旋转驱动齿轮82进行驱动,因此,能够高效率地使排水管9和洗米部80上下移动而使洗米部80旋转。此外,能够简单地形成排水管9和洗米部80的驱动结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1中,所述煮饭器1具备连接管83,所述连接管83供洗米管80b可上下移动地插入并与洗米管80b的外周部连接,所述连接管83随着旋转驱动齿轮82的旋转而旋转。洗米管80b随着连接管83的旋转而旋转。连接管83和排水连接部84被设置在比覆盖锅30的开口30a的锅盖43靠上方的位置。洗米部80可拆装地被安装于连接管83。排水管9可拆装地被安装于排水连接部84。
根据该结构,通过将连接管83和排水连接部84设置在比锅盖43靠上方的位置,从而能够防止连接管83和排水连接部84与水直接接触。此外,通过使洗米部80和排水管9可拆装,从而能够提高与水直接接触的部分的清扫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1中,所述煮饭器1具备:水箱110,其与具有供水阀112的供水路113和排水管9连接而积存水,并与将积存的水排出的排水路115连接;泵111,其将水箱110的水排出;和控制部7。控制部7对供水阀112的开闭和泵111的驱动进行控制。控制部7将供水阀112打开而开始供水,在水箱110内积存有预先确定的量的水时将供水阀112关闭,然后,驱动泵111,从而将锅30内的水排出。
根据该结构,通过在水进入到锅30和水箱110中的状态下将供水阀112关闭,从而能够使排水管9和水箱110内的空间成为封闭空间。在该状态下,通过驱动泵111,从而能够随着水箱110内的水的排出而将锅30内的水排出。此外,在泵111为螺旋式泵的情况下,能够防止淘米水中所含的成分附着于泵111的阀上而失去阀功能、阀111不起作用。因此,能够将锅30内的水更可靠地排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1中,将排水管9与水箱110连接起来的部分的最大高度构成为高于排水路115的最大高度。
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在将排水管9与水箱110连接起来的部分的最大高度高于排水路115的最大高度时水箱110内的水面上升到将排水管9与水箱110连接起来的部分的最大高度。因此,能够防止水箱110内的水逆流而回到锅30内。因此,能够将锅30内保持得更清洁。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1中,所述煮饭器1具有向锅30内进行供水的锅供水阀12,控制部7控制锅供水阀12的开闭,在将供水阀112打开而在水箱110中积存有预先确定的量的水后,将锅供水阀12打开而向锅30内进行供水。
根据该结构,由于在水箱110内积存水时在锅30内未积存水,因此,能够通过排水管9将水箱110内的空气容易地排出。因此,能够将水容易地积存在水箱110内。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以其它各种方式实施。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煮饭器1具备:储藏部5,其被设置在壳体2内,用来储藏米;米供给部6,其从储藏部5向锅30提供米;和控制部7,但不限于此。只要是盖体单元4与抽出单元3的滑动移动联动地以转动轴40为中心转动的结构,则也可以是其它结构。
此外,引导件102在铅垂方向(Z方向)上形成,但不限于此。引导件102也可以例如相对于铅垂方向而斜着倾斜。根据该结构也能够限制盖体单元4的借助引导机构10而与壳体2连接的连接部向后方移动。
此外,米供给部6具备与送米轴61螺合连接的送米轴承部63,但只要是利用送米轴61在轴向上送米的结构,则也可以是其它结构。
此外,通过送米管65向下方按压闸门430,从而闸门430与送米管65向下方的移动联动地打开,但也可以是其它结构。例如也可以是,利用连杆结构,闸门430与送米管65的上下移动联动地开闭。
此外,将供水阀112打开而将水积存在水箱110内,但也可以在向锅30内提供水后将水积存在水箱110内。由此,也能够将锅30内的水排出。
此外,米投放口60a形成于上方筒状部601而在上方开口,米供给口60b形成于下方筒状部602而在下方开口,但也可以是其它结构。米投放口60a和米供给口60b也可以形成于筒状部600。此外,米投放口60a和米供给口60b也可以例如形成于筒状部600的侧方。根据该结构也能够防止来自锅30的蒸汽侵入到米投放口60a与米通路开闭部611之间的空间中。
此外,送米轴61具有绕轴形成为螺旋状的送米叶片610,但也可以是不具有螺旋状的送米叶片610的结构。也可以这样:送米轴61使米通路开闭部611在轴向上往复,从而对从米投放口60a向米供给口60b的米通路60c进行开闭。根据该结构也能够对送向米供给口60b的米的量进行调整。
此外,洗米部80具有:搅拌叶片80a,其旋转地对米进行搅拌;和管状的洗米管80b,其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与搅拌叶片80a连接,但只要是能够在锅30内洗米的结构,则也可以是其它结构。洗米部80也可以是例如将压缩空气喷出到锅30内的水中而形成水流的结构。根据该结构也能够对锅30内的水进行清洗。
此外,随着上下驱动齿轮85的借助于齿轮驱动源86的旋转,排水连接部84上下移动,从而排水管9和与排水管9连接的洗米部80上下移动,但也可以是其它结构。只要洗米部80和排水管9构成为能够在锅30内上下移动,则也可以例如利用传送带而非齿轮机构使洗米部80和排水管9上下移动。
此外,洗米部80和排水管9构成为能够在锅30内上下移动,但洗米部80和排水管9也可以被固定于预先确定的高度。根据该结构,通过驱动泵111,从而也能够随着水箱110内的水的排出而将锅30内的水排出。
此外,当在预先确定的时间驱动泵111而锅30内的水的排出完毕时,控制部7停止泵111的驱动,但泵111也可以驱动至水箱110内的水的排出完毕为止。
此外,重复多次如图31A至图31E所示的供排水的工序来进行洗米,但也可以是仅一次而非多次。由此,也能够将锅30内的水排出。
参照附图与优选的实施方式关联地充分地记载了本发明,但对于本技术的熟练人员而言,各种变形及修改是显而易见的。应理解为,只要不脱离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本发明的范围,则那样的变形及修改包括在其中。此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思想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实施方式中的要素的组合及顺序的变化。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煮饭器,对具备向锅中提供米的米供给部的煮饭器是有用的。
Claims (7)
1.一种煮饭器,该煮饭器具备向锅中提供米的米供给部,其中,
所述米供给部具备:送米引导件,其形成为筒状;送米轴,其被插入到所述送米引导件内而在轴向上送米;和驱动源,其对所述送米轴进行驱动,
所述送米引导件具有:米投放口,其用于向所述送米引导件内投放米;和米供给口,其在所述送米轴的轴向上与所述米投放口错开而被设置在所述锅的上方,将从所述米投放口借助于所述送米轴送来的米提供到所述锅中,
在所述送米轴设置有米通路开闭部,所述米通路开闭部在不提供米时位于将从所述米投放口向所述米供给口的米通路关闭的关闭位置,在提供米时在轴向上移动而位于将所述米通路打开的打开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饭器,其中,
所述送米轴具有绕轴形成为螺旋状的送米叶片,
所述送米叶片以所述送米轴为中心旋转而在轴向上送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煮饭器,其中,
所述米供给部具备:送米轴承部,其与所述送米轴螺合连接;和送米轴用弹性部件,其对所述送米轴向所述送米轴与所述送米轴承部螺合的方向施力,
所述送米轴通过相对于所述送米轴承部旋转而与所述米通路开闭部一同在轴向上移动,
在所述米通路开闭部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在所述送米轴与所述送米轴承部的螺合连接被解除的状态下,所述送米轴借助于所述驱动源旋转而将米送向所述米供给口,
在要停止米的供给时,在利用所述送米轴用弹性部件对所述送米轴向所述送米轴承部施力的状态下使所述送米轴反向旋转,由此,所述送米轴与所述送米轴承部螺合连接而使所述米通路开闭部从所述打开位置向所述关闭位置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煮饭器,其中,
所述米投放口在上方开口,
所述米供给口在下方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煮饭器,其中,
所述煮饭器具备:
锅盖,其覆盖所述锅的开口;
闸门,其以开闭轴为中心旋转而能够对在上下方向上贯通地设置于所述锅盖的开闭口进行开闭;和
能够上下移动的送米管,其呈筒状延伸而形成,与所述米供给口连接,将从所述米供给口提供的米向下方引导,
所述闸门与所述送米管的上下移动联动地进行开闭,
所述米供给口和所述送米管空开空间地被配置在所述闸门的上方,在提供米时,通过使所述送米管向下方移动并将所述闸门联动地打开,从而形成从所述米供给口向所述锅内的运送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煮饭器,其中,
通过所述送米管向下方按压所述闸门,从而所述闸门与所述送米管向下方的移动联动地打开。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煮饭器,其中,
所述闸门具有闸门用弹性部件,所述闸门用弹性部件对所述闸门向关闭的方向施力,
在所述闸门与所述送米管向下方的移动联动地打开的中途,所述闸门用弹性部件的作用力变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126341 | 2018-07-02 | ||
JP2018126341A JP7122704B2 (ja) | 2018-07-02 | 2018-07-02 | 炊飯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664218A true CN110664218A (zh) | 2020-01-10 |
Family
ID=69068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574667.5A Pending CN110664218A (zh) | 2018-07-02 | 2019-06-28 | 煮饭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122704B2 (zh) |
CN (1) | CN110664218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42970A (zh) * | 2020-01-23 | 2021-07-23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煮饭器 |
WO2022105767A1 (zh) * | 2020-11-18 | 2022-05-27 | 佛山市饭小二煮饭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煮饭机器人的复合洗米装置及洗米工艺 |
WO2023144600A1 (zh) * | 2022-01-26 | 2023-08-03 |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 烹饪器具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531126B2 (ja) * | 2021-02-05 | 2024-08-09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炊飯器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22079A (zh) * | 2006-10-11 | 2009-09-02 | 威普尔科技株式会社 | 自动煮饭装置 |
CN102151068A (zh) * | 2011-01-16 | 2011-08-17 | 戴文育 | 全自动化煮饭装置 |
CN103462485A (zh) * | 2013-09-07 | 2013-12-25 | 李增成 | 一种煮饭装置 |
CN103815770A (zh) * | 2014-03-19 | 2014-05-28 | 温茂 | 全自动电饭锅 |
CN104207624A (zh) * | 2013-05-31 | 2014-12-17 | 刘伟强 | 全自动煮饭装置 |
CN106419587A (zh) * | 2016-10-19 | 2017-02-22 | 李亚锐 | 一种送料、分料、投料装置、烹调设备及其投料方法 |
CN107736795A (zh) * | 2017-11-14 | 2018-02-27 | 重庆羽狐科技有限公司 | 全自动电饭煲 |
CN107773047A (zh) * | 2016-08-30 | 2018-03-09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煮饭器 |
CN108078367A (zh) * | 2018-02-10 | 2018-05-29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一种一体式全自动控制电饭煲及其控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146013A (ja) * | 1989-10-31 | 1991-06-21 | Iseki & Co Ltd | 自動炊飯器の釜蓋 |
JPH07121767A (ja) * | 1993-10-26 | 1995-05-12 | Kubota Corp | 自動販売機の原料払出装置 |
JP3735055B2 (ja) | 2001-09-26 | 2006-01-11 | 株式会社クボタ | 無洗米及び水加減水の供給装置 |
JP4393493B2 (ja) | 2006-09-21 | 2010-01-06 | 鎌長製衡株式会社 | スクリューフィーダー |
-
2018
- 2018-07-02 JP JP2018126341A patent/JP7122704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6-28 CN CN201910574667.5A patent/CN11066421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22079A (zh) * | 2006-10-11 | 2009-09-02 | 威普尔科技株式会社 | 自动煮饭装置 |
CN102151068A (zh) * | 2011-01-16 | 2011-08-17 | 戴文育 | 全自动化煮饭装置 |
CN104207624A (zh) * | 2013-05-31 | 2014-12-17 | 刘伟强 | 全自动煮饭装置 |
CN103462485A (zh) * | 2013-09-07 | 2013-12-25 | 李增成 | 一种煮饭装置 |
CN103815770A (zh) * | 2014-03-19 | 2014-05-28 | 温茂 | 全自动电饭锅 |
CN107773047A (zh) * | 2016-08-30 | 2018-03-09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煮饭器 |
CN106419587A (zh) * | 2016-10-19 | 2017-02-22 | 李亚锐 | 一种送料、分料、投料装置、烹调设备及其投料方法 |
CN107736795A (zh) * | 2017-11-14 | 2018-02-27 | 重庆羽狐科技有限公司 | 全自动电饭煲 |
CN108078367A (zh) * | 2018-02-10 | 2018-05-29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一种一体式全自动控制电饭煲及其控制方法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42970A (zh) * | 2020-01-23 | 2021-07-23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煮饭器 |
WO2022105767A1 (zh) * | 2020-11-18 | 2022-05-27 | 佛山市饭小二煮饭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煮饭机器人的复合洗米装置及洗米工艺 |
WO2023144600A1 (zh) * | 2022-01-26 | 2023-08-03 |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 烹饪器具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122704B2 (ja) | 2022-08-22 |
JP2020005669A (ja) | 2020-0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664218A (zh) | 煮饭器 | |
US9587346B2 (en) | Washing machine treatment medium dispensing drawer | |
JP5068815B2 (ja) | 粉状物質及び熱水から飲料を調製するための、吸引ダクトと排出ダクトとを備えた調製装置 | |
JP2020006151A (ja) | 炊飯器 | |
CN110664220A (zh) | 煮饭器 | |
JP2000126034A (ja) | 洗米供給方法及び洗米供給装置 | |
CN110664219A (zh) | 煮饭器 | |
CN113876187B (zh) | 米饭自动烹煮机 | |
US7698994B2 (en) | Fryer filtration arrangement with boil-out bypass | |
CN111093455A (zh) | 洗碗机 | |
CN112195619A (zh) | 衣物处理装置 | |
JP2010069188A (ja) | 飲料供給装置 | |
JP2012158452A (ja) | 穀粒搬送機 | |
JP5115421B2 (ja) | 飲料抽出装置 | |
JP2016117062A (ja) | 洗米装置 | |
JP2007135650A (ja) | 食器洗い機 | |
JP2005523788A (ja) | 自動添加装置およびその自動添加装置の使用法 | |
KR20060115480A (ko) | 식기 세척기의 구동부 | |
JP6191682B2 (ja) | 洗米装置 | |
CN113017393A (zh) | 煮饭器及洗米处理 | |
CN113017394A (zh) | 煮饭器及洗米处理 | |
KR20020020662A (ko) | 세미기(洗米機) | |
JP3689014B2 (ja) | 洗米装置 | |
JP7467154B2 (ja) | 米搬送装置及び米処理設備 | |
JP5929193B2 (ja) | 洗米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