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63487A - 一种中药材循环种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药材循环种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63487A
CN110663487A CN201911128830.1A CN201911128830A CN110663487A CN 110663487 A CN110663487 A CN 110663487A CN 201911128830 A CN201911128830 A CN 201911128830A CN 110663487 A CN110663487 A CN 1106634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ngus
layer
wood
soil
materi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2883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进强
周涛
江维克
张光文
郭兰萍
王晓
肖承鸿
王艳红
杨昌贵
潘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of CAMS
Gui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of CAMS
Gui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of CAMS, Gui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of CAMS
Priority to CN20191112883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634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634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634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5Root crops, e.g. potatoes, yams, beet or wasabi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20Culture media, e.g. compost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60Cultivation rooms; Equipment therefor
    • A01G18/69Arrangements for managing the environment, e.g. sprinkl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7/00Botany in general
    • A01G7/06Treatment of growing trees or plants, e.g. for preventing decay of wood, for tingeing flowers or wood, for prolonging the life of plant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中药材循环种植的方法,具体涉及天麻‑冬荪循环种植,该循环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菌种制备、准备木材、制作天麻菌床、天麻播种及采收天麻、冬荪轮作及采收。该模式根据麻、菌对木材成分需求的差异,利用冬荪种植与天麻采收时间的衔接,在采收天麻后留下的空穴中直接用天麻旧菌材种植冬荪,经过实践证明该轮作模式既实现了菌材和土地的充分利用、也省去了大量的种植工序、提高了产量、实现从营养供给型真菌‑蜜环菌向食药用型真菌‑冬荪的转换、有效解决了旧菌材及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中药材循环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材循环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天麻Gastrodiaelata是我国一种常用的名贵中药材。具有平肝熄风、潜阳定惊、镇静安眠之功效,常用于治疗头晕目眩、头风头痛、失眠、惊风、肢体麻木、癫痫等症[1-3]。现代研究发现还具有增智、健脑、延缓衰老、免疫调节的作用[4]
天麻是一种特殊的异养型药用植物,在整个生活史中分别需要小菇属Mycena真菌为种子的萌发生长提供营养,蜜环菌属Armillaria真菌为块茎的生长提供营养[5,6]。因此,人工种植天麻需要砍伐树木作为菌材,为蜜环菌的生长提供营养源(如图1所示)。一般用来种植天麻的树木种类主要有壳斗科、桦木科、胡桃科、蔷薇科等阔叶乔木。按《天麻生产技术规程》[7]计算,种植1亩天麻约需要15吨左右的菌材,那么规模化的种植将与森林资源的保护理念相冲突。同时每一茬天麻种植都需要更新菌材和土地,旧土地及旧菌材又造成资源浪费。如何将旧菌材及旧土地合理地利用起来是各天麻产区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冬荪,学名白鬼笔Phallus impudicus,为鬼笔科真菌,是一种珍稀食药用菌,味道鲜美,口感松脆,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冬荪的菌柄、菌托和子实体均可入药,有活血止痛,祛风除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湿痛。冬荪亦可抑制腐败菌生长,作为食品的短期防腐剂[8]。夏秋季节野生冬荪通常生于林地腐殖质层中(如图2所示)。人工种植冬荪则需要投入批量木材和土地。
现有技术大多是将天麻、冬荪分开种植,分开种植需要更新菌材和土地,因此浪费资源。
现有技术专利申请号:CN201810956434.7,一种生态种植天麻、猪苓、冬荪的方法,旨在解决连续种植天麻后的连作障碍、菌材资源浪费等问题。所述生态种植方法是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根据天麻、猪苓、冬荪的生长发育规律,因地制宜地采用林下生态种植天麻、有效使用废弃菌材,利用植物与微生物的互利互惠特性,同穴套种猪苓以合理使用土地,间隔期内种植冬荪以充分共享菌材营养资源,既解决中药材天麻种植的连作障碍,还实现了种植天麻后废旧菌材的资源循环利用。在种植天麻药材中,由于不使用农药、化肥,生态环境不仅得到改善,还兼收猪苓药材和食用冬荪,这种种植方式既降低了农业投入成本,又年年有产出,大大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为生态种植模式的推广提供了一个实践方法。
专利申请号:CN201810956434.7的种值技术也是本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研究的技术,在生态环境、投入成本、产出、农户收入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在实践中发现存在以下缺陷:①天麻、猪苓、冬荪三种药材循环种植,由于天麻、猪苓是同穴种植,猪苓的存在导致天麻生长缓慢;②此方法由于未明确蜜环菌种制备方法及未明确菌床培养的温度与湿度,技术稳定性差,导致天麻与冬荪产量偏低及不稳定;③由于未明确冬荪菌种制备方法,导致栽培的冬荪菌形态多样,出菇不整齐,出菇时间无序,增加采收劳动力成本;④轮种冬荪的方法中未明确每坑摆放冬荪菌种的量,导致冬荪长势、产量受影响;⑤天麻、猪苓、冬荪三种药材循环种植,共用同一菌材,营养供给不足,种冬荪时需用白糖水浇洒菌床,增加了成本,同时频繁操作,容易被病原菌污染,增大种植中的投入风险。
为推进天麻种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发明人结合天麻、冬荪的种植特点和前人在生态农业相关研究的经验,以天麻-冬荪轮作的生态循环利用技术和综合效益为中心,以生态环境保护和中药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对天麻-冬荪的生态适应性特征、天麻-冬荪轮作的技术要点及其生态效益进行归纳总结,进而阐明天麻-冬荪轮作的特点与原理,旨在为天麻-冬荪生态循环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指导。本发明团队成功建立了一套“天麻-冬荪”轮作种植的生态循环利用技术,形成了“中药材-食用菌”生态循环利用的农业生态模式。该模式根据麻、菌对木材成分需求的差异,利用冬荪种植与天麻采收时间的衔接,在采收天麻后留下的空穴中直接用天麻旧菌材种植冬荪。经过近4、5年的实践证明该轮作模式既实现了菌材和土地的充分利用、也省去了大量的种植工序、提高了产量、实现从营养供给型真菌(蜜环菌)向食药用型真菌(冬荪)的转换、有效解决了旧菌材及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中药材循环种植方法,具体提供一种天麻-冬荪生态循环利用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里提到的天麻、冬荪种植问题。
本发明所述的天麻-冬荪循环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菌种制备、准备木材、制作天麻菌床、天麻播种及采收天麻、冬荪轮作及采收。
本发明所述菌种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蜜环菌种配制:将蜜环菌木屑培养基装袋进行高压灭菌,灭菌温度115~126℃,灭菌时间25~35分钟,将分离得到的蜜环菌二级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灭菌冷却后的木屑袋中,在避光、12℃~18℃环境中培养4~5周,待菌丝长满菌袋即可用于制作菌床;
(2)冬荪菌种制备:在采收天麻前1~2月,将冬荪菌的二级菌种接种于灭菌冷却后的木屑培养袋中,在避光、15℃~25℃环境中培养3~4周,待菌丝长满菌袋即可用于冬荪栽培。
本发明所述蜜环菌木屑培养基的配方为:棉籽壳20%~40%,木屑20%~40%,麸皮10%~20%,玉米粉12%~22%,黄豆粉2%~8%,蔗糖0.5%~1.5%,石膏粉0.5%~1.5%,磷酸二氢钾0.5%~1.5%,含水量65%~85%。
本发明所述蜜环菌木屑培养基的配方为:棉籽壳30%,木屑30%,麸皮15%,玉米粉17%,黄豆粉5%,蔗糖1%,石膏粉1%,磷酸二氢钾1%,含水量75%。
本发明所述准备木材的方法为:在当年7~9月份,将直径6cm~10cm粗的青冈木材锯成40cm~70cm长的木棒,按5cm~15cm的距离,以50度斜角用刀砍成2~5排鱼鳞花,深度2~3cm。
本发明所述制作天麻菌床的方法为:
(1)选择荫凉爽水的缓坡地,挖长0.8m~1.2m,宽55cm~65cm,深25cm~38cm的土坑,坑底挖松4cm~11cm厚土层;
(2)松土层上铺1.5~2.5cm的粗沙或森林腐殖质土,然后放第一层木材,每根木材间间隔2~5cm;木棒相间紧靠鱼鳞口处分别摆放一块1.5~2.5cm见方的蜜环菌,菌种用小块新菌材或细土填实空隙;
(3)在第一层木材上摆第二层木材,第二层的每根木材放置于第一层的两根木材之间的间隙中,在木棒相间紧靠鱼鳞口处分别摆放一块1.5~2.5cm见方的蜜环菌菌种;
(4)第二层摆好后,按第二层木材的方法再摆第三和第四层,覆土4~10cm,表面盖上1.5~4.5cm厚的一层落叶,保持温度在15℃~25℃、土壤含水量在60%~80%,持续培养菌床3~5个月。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制作天麻菌床的方法为:
(1)选择荫凉爽水的缓坡地,挖长1m,宽60cm,深33cm的土坑,坑底挖松7cm厚土层;
(2)松土层上铺2cm的粗沙或森林腐殖质土,然后放第一层木材,每根木材间间隔3cm,用小块新菌材或细土填实空隙;
(3)在第一层木材上摆第二层木材,第二层的每根木材放置于第一层的两根木材之间的间隙中,木棒相间紧靠鱼鳞口处分别摆放一块2cm见方的蜜环菌菌种;
(4)第二层摆好后,按第二层木材的方法再摆第三和第四层,覆土7cm,表面盖上3cm厚的一层落叶,保持温度在18~22℃、土壤含水量在70%,持续培养菌床4个月。
本发明所述天麻播种及采收方法为:
(1)天麻播种
翌年3~4月份,把菌床打开,取出3、4层木棒上的菌材,把天麻种按3~10cm距离,顺菌材方向,放在每根菌材的两边,然后在菌材之间盖少许细土,再盖少许树枝或干枯树叶,然后盖5cm~10cm细土,取出的菌材可重新开窖,按天麻播种方法直接播种天麻;
(2)采收天麻
11月至第二年的2月采挖,大的箭麻加工为商品天麻,白麻可作栽培的麻种。
本发明所述冬荪轮作及采收方法为:
(1)在收获商品麻后,将旧菌材取出,放在菌坑旁向阳的地方晾晒1~2周,并将种过天麻的土刨出后进行晾晒,重新整平菌床,铺一层旧菌材;
(2)每根木材间间隔2cm~5cm,在菌材间隙中,每隔2cm~6cm摆放一块2cm~5cm见方的冬荪菌种,每坑菌种1kg~2kg,根据菌材的消耗情况补充小块新菌材;
(3)用小块新菌材或细土填实空隙,在第一层木材上摆第二层旧菌材,第二层的每根木材放置于第一层的两根木材之间的间隙中,每隔2cm~6cm摆放一块2cm~5cm见方的冬荪菌种;添加小块新菌材;覆上5cm~10cm厚的细土,再覆盖一层厚度2cm~5cm的叶片,当年秋季即可采收冬荪菌的子实体。
本发明所述将天麻-冬荪循环种植,所述循环种植具体方法为:
(1)菌种制备
1)蜜环菌种配制:将蜜环菌木屑培养基装袋进行高压灭菌,灭菌温度115~126℃,灭菌时间25~35分钟,将分离得到的蜜环菌二级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灭菌冷却后的木屑袋中,在避光、12℃~18℃环境中培养4~5周,待菌丝长满菌袋即可用于制作菌床;所述蜜环菌木屑培养基的配方为:棉籽壳20%~40%,木屑20%~40%,麸皮10%~20%,玉米粉12%~22%,黄豆粉2%~8%,蔗糖0.5%~1.5%,石膏粉0.5%~1.5%,磷酸二氢钾0.5%~1.5%,含水量65%~85%;
2)冬荪菌种制备:在采收天麻前1~2月,将冬荪菌的二级菌种接种于灭菌冷却后的木屑培养袋中,在避光、15℃~25℃环境中培养3~4周,待菌丝长满菌袋即可用于冬荪栽培;
(2)准备木材
在当年7~9月份,将直径6cm~10cm粗的木材锯成40cm~70cm长的木棒,按5cm~15cm的距离,以50度斜角用刀砍成2~5排鱼鳞花,深度2~3cm;
(3)制作天麻菌床
1)选择荫凉爽水的缓坡地,挖长0.8m~1.2m,宽55cm~65cm,深25cm~38cm的土坑,坑底挖松4cm~11cm厚土层;
2)松土层上铺1.5~2.5cm的粗沙或森林腐殖质土,然后放第一层木材,每根木材间间隔2~5cm,木棒相间紧靠鱼鳞口处分别摆放一块1.5~2.5cm见方的蜜环菌菌种,用小块新菌材或细土填实空隙;
3)摆第二层,第二层每二根新木棒之间夹一根菌材;
4)第二层摆好后,按第一层及第二层的方法再摆第三和第四层,覆土4~10cm,表面盖上1.5cm~4.5cm厚的一层落叶,保温、保湿培养菌床;
(4)天麻播种
翌年3~4月份,把菌床打开,取出3、4层木棒上的菌材,把天麻种按3~10cm距离,顺菌材方向,放在两根菌材之间,然后用细土将菌材间的间隙填实,上方覆盖5cm~10cm厚的细土,再盖3cm~5cm厚的树叶;取出的菌材可重新开窖,按前述天麻播种方法直接播种天麻;
(5)采收天麻
11月至第二年的2月采挖,大的箭麻加工为商品天麻,白麻可作栽培的麻种;
(6)冬荪轮作及采收
1)在收获商品麻后,将旧菌材取出,放在菌坑旁向阳的地方晾晒1~2周,并将种过天麻的土刨出后进行晾晒,重新整平菌床,铺一层旧菌材;
2)每根木材间间隔2cm~5cm,在菌材间隙中,每隔2cm~6cm摆放一块2cm~5cm见方的冬荪菌种,每坑菌种1kg~2kg,根据菌材的消耗情况补充小块新菌材;
3)用小块新菌材或细土填实空隙,在第一层木材上摆第二层旧菌材,第二层的每根木材放置于第一层的两根木材之间的间隙中,每隔2cm~6cm摆放一块2cm~5cm见方的冬荪菌种;添加小块新菌材;覆上5cm~10cm厚的细土,再覆盖一层厚度2cm~5cm的叶片,当年秋季即可采收冬荪菌的子实体。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现有技术缺陷:①天麻、猪苓、冬荪三种药材循环种植,由于天麻、猪苓是同穴种植,猪苓的存在导致天麻生长缓慢;②此方法由于未明确蜜环菌种制备方法及未明确菌床培养的温度与湿度,导致天麻与冬荪产量偏低,且技术稳定性差,导致产量不稳定;③由于未明确冬荪菌种制备方法,导致栽培的冬荪菌形态多样,出菇不整齐,出菇时间无序,增加采收劳动力成本;④轮种冬荪的方法中未明确每坑摆放冬荪菌种的量,导致冬荪长势、产量受影响;⑤天麻、猪苓、冬荪三种药材循环种植,共用同一菌材,营养供给不足,种冬荪时需用白糖水浇洒菌床,增加了成本,同时频繁操作,容易被病原菌污染,增大种植中的投入风险。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缺陷:①由于天麻单独种植,生长速度比天麻、猪苓同穴种植生长快;②明确了天麻菌床培养的温度与湿度,提高了技术稳定性,天麻与冬荪产量较现有技术高;③本发明明确了冬荪菌种制备方法,克服了冬荪菌出菇不整齐的现象,出菇时间基本保持一致,能够有效减少采收劳动成本;④本发明明确了间种冬荪的方法,在方法中明确了每坑摆放冬荪菌种的量,因此冬荪长势、产量较现有技术好;⑤本发明其间只需做好防涝抗旱的管理,不需要补给其它营养,操作省时省力,同时不需要频繁操作,减少病原菌污染,抗风险能力较现有技术高;⑥接种的冬荪菌使菌材消化彻底,有效的断绝了蜜环菌后续的营养来源,从而实现从营养供给型真菌(蜜环菌)向食药用型真菌(冬荪)的转换,使生态系统恢复良性循环。
2、不同种植方式新菌材需求量(t)对比表显示的种1亩天麻和1亩冬荪所需新菌材的总量(t)为:天麻、冬荪单独种植三年所需新菌材的总量为79.9t,本发明方法三年所需新菌材的总量为47.3t,对比例1方法三年所需新菌材的总量为61.5t,因此,本发明中药材循环种植方法所需新菌材的总量明显低于其它方法所需新菌材的总量。
3、不同种植方式2016年-2018年平均每年新菌材消耗量表显示种1亩天麻和1亩冬荪平均每年新菌材消耗量(t),天麻、冬荪单独种植平均每年新菌材消耗量26.63t,本发明方法平均每年新菌材消耗量15.76t,对比例1平均每年新菌材消耗量20.50t,因此,本发明中药材循环种植方法种1亩天麻和1亩冬荪平均每年新菌材消耗量明显低于其他方法平均每年新菌材消耗量。
4、不同种植方式菌材产生的经济效益表显示,天麻单独种植产生的经济效益为33.5元/kg,冬荪单独种植产生的经济效益为28.6元/kg,本发明中药材循环种植产生的经济效益为51.4元/kg,对比例1天麻、猪苓-冬荪循环种植产生的经济效益为48.9元/kg。因此,本发明产生的经济效益优于其他种植方式。
5、天麻有连作障碍,种过天麻的菌坑需要休耕5年,采用天麻-冬荪的生态循环种植,麻农在收获商品麻后便可直接在天麻菌坑里种植冬荪菌,不必再开辟其它土地资源种植冬荪菌,将有限的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增加了单位面积土地资源的附加值。
6、从产量看,天麻和冬荪的产量与传统及现有技术有差异:本发明一亩以种植60㎡计,每㎡采收天麻平均为4kg,即亩产天麻240kg;第一次采收冬荪,每㎡约0.58kg干品,即亩产23.2kg;第二、三次采收冬荪,每㎡每次约0.64kg干品,即每次亩产冬荪25.6kg(冬荪折干率在0.09-0.1,每次亩产鲜品在256-282之间),因此初步统计,种植过天麻的菌坑里产出的冬荪产量比传统种植的冬荪产量还要高,这表明蜜环菌与冬荪菌对于木材的利用有一个互补或互助关系。且菇农只需要在种植过天麻的菌坑中直接种植冬荪菌,在接下来的三年甚至四年内,每年秋冬季均可以采收冬荪菌,每平方米4年的总产值超过650元;与传统的天麻种植或冬荪种植相比,“天麻-冬荪”循环种植显著增加了每㎡土地产生的总经济效益,每平方米土地产生的经济效益达到了1195元/m2
7、减少劳动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传统的种植模式下,天麻种植和冬荪种植被分成两个独立的过程,因此很多操作需要分别进行。但在“天麻-冬荪”的生态种植模式下,可以将挖坑、制作菌床等过程合二为一,可以省去大量的时间成本和劳动力成本。
8、“天麻-冬荪”种植模式立足生态文明视角,是运用循环经济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有益探索和实践,通过药材-食用菌的轮作,达到了对菌株的充分利用,避免了废弃菌材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减少了食用菌栽培需要的木材砍伐,同时改善了土壤微生态系统,缓解了天麻连作障碍的影响,提高了土地使用率,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增收,为“中药材-食用菌”的生态循环农业拓展建立了新模式。
9、本发明的冬荪轮作方法可连续采收冬荪3~4年,第二年的产量最高,其间只需做好防涝抗旱的管理,不需要补给其它营养,操作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天麻生活史
图2冬荪菌生活史
图3冬荪菌子实体
图4天麻旧菌材解剖图
图5天麻、冬荪旧菌材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菌种制备方法
菌种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蜜环菌种配制:将蜜环菌木屑培养基(培养基配方:棉籽壳20%,木屑40%,麸皮10%,玉米粉22%,黄豆粉6%,蔗糖0.5%,石膏粉0.5%,磷酸二氢钾1.0%,含水量65%)装袋进行高压灭菌,灭菌温度115℃,灭菌时间25分钟,将分离得到的蜜环菌二级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灭菌冷却后的木屑袋中,在避光、12℃环境中培养4~5周,待菌丝长满菌袋即可用于制作菌床;
(2)冬荪菌种制备:在采收天麻前1~2月,将冬荪菌的二级菌种接种于灭菌冷却后的木屑培养袋中,在避光、15℃环境中培养3~4周,待菌丝长满菌袋即可用于冬荪栽培。
实施例2菌种制备方法
菌种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蜜环菌种配制:将蜜环菌木屑培养基(培养基配方:棉籽壳40%,木屑20%,麸皮20%,玉米粉12%,黄豆粉4%,蔗糖1.5%,石膏粉1.0%,磷酸二氢钾1.5%,含水量85%)装袋进行高压灭菌,灭菌温度126℃,灭菌时间35分钟,将分离得到的蜜环菌二级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灭菌冷却后的木屑袋中,在避光、18℃环境中培养4~5周,待菌丝长满菌袋即可用于制作菌床;
(2)冬荪菌种制备:在采收天麻前1~2月,将冬荪菌的二级菌种接种于灭菌冷却后的木屑培养袋中,在避光、25℃环境中培养3~4周,待菌丝长满菌袋即可用于冬荪栽培。
实施例3菌种制备方法
菌种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蜜环菌种配制:将蜜环菌木屑培养基(培养基配方:棉籽壳30%,木屑30%,麸皮15%,玉米粉17%,黄豆粉5%,蔗糖1%,石膏粉1%,磷酸二氢钾1%,含水量75%)装袋进行高压灭菌,灭菌温度121℃,灭菌时间30分钟,将分离得到的蜜环菌二级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灭菌冷却后的木屑袋中,在避光、15℃环境中培养4~5周,待菌丝长满菌袋即可用于制作菌床;
(2)冬荪菌种制备:在采收天麻前1~2月,将冬荪菌的二级菌种接种于灭菌冷却后的木屑培养袋中,在避光、20℃环境中培养3~4周,待菌丝长满菌袋即可用于冬荪栽培。
实施例4培养基的配方
配方:棉籽壳30%,木屑33%,麸皮15%,玉米粉18%,黄豆粉2%,蔗糖1.0%,石膏粉0.5%,磷酸二氢钾0.5%,含水量65%。
实施例5培养基的配方
配方:棉籽壳25%,木屑25%,麸皮20%,玉米粉20%,黄豆粉8%,蔗糖0.5%,石膏粉0.5%,磷酸二氢钾1.0%,含水量85%。
实施例6培养基的配方
配方:棉籽壳30%,木屑30%,麸皮15%,玉米粉17%,黄豆粉5%,蔗糖1%,石膏粉1%,磷酸二氢钾1%,含水量75%。
实施例7培养基的配方
棉籽壳20%,木屑40%,麸皮10%,玉米粉22%,黄豆粉6%,蔗糖0.5%,石膏粉0.5%,磷酸二氢钾1.0%,含水量65%。
实施例8培养基的配方
棉籽壳40%,木屑20%,麸皮20%,玉米粉12%,黄豆粉4%,蔗糖1.5%,石膏粉1.0%,磷酸二氢钾1.5%,含水量85%
实施例9培养基的配方
棉籽壳30%,木屑30%,麸皮15%,玉米粉17%,黄豆粉5%,蔗糖1%,石膏粉1%,磷酸二氢钾1%,含水量75%。
实施例10准备木材的方法
在当年7~9月份,将直径6cm~10cm粗的木材锯成50cm~60cm长的木棒,按5cm~15cm的距离,以50度斜角用刀砍成3排鱼鳞花,深度2~3cm。
实施例11制作天麻菌床的方法
(1)选择荫凉爽水的缓坡地,挖长0.8米,宽55cm,深25cm的土坑,坑底挖松4cm厚土层;
(2)松土层上铺1.5cm的粗沙或森林腐殖质土,然后放第一层木材,每根木材间间隔2cm,木棒相间紧靠鱼鳞口处分别摆放一块1.5cm见方的蜜环菌菌种,用小块新菌材或细土填实空隙;
(3)在第一层木材上摆第二层木材,第二层的每根木材放置于第一层的两根木材之间的间隙中,在木棒相间紧靠鱼鳞口处分别摆放一块1.5cm见方的蜜环菌菌种;
(4)第二层摆好后,按第二层木材的方法再摆第三和第四层,覆土4cm,表面盖上1.5cm厚的一层落叶,保持温度在15℃、土壤含水量在60%,持续培养菌床3个月。
实施例12制作天麻菌床的方法
(1)选择荫凉爽水的缓坡地,挖长1.2m,宽65cm,深38cm的土坑,坑底挖松11cm厚土层;
(2)松土层上铺2.5cm的粗沙或森林腐殖质土,然后放第一层木材,每根木材间间隔5cm,木棒相间紧靠鱼鳞口处分别摆放一块2.5cm见方的蜜环菌菌种,用小块新菌材或细土填实空隙;
(3)在第一层木材上摆第二层木材,第二层的每根木材放置于第一层的两根木材之间的间隙中,在木棒相间紧靠鱼鳞口处分别摆放一块1.5cm见方的蜜环菌菌种;
(4)第二层摆好后,按第二层木材的方法再摆第三和第四层,覆土10cm,表面盖上4.5cm厚的一层落叶,保持温度在15℃、土壤含水量在60%,持续培养菌床5个月。
实施例13制作天麻菌床的方法
(1)选择荫凉爽水的缓坡地,挖长1m,宽60cm,深33cm的土坑,坑底挖松7cm厚土层;
(2)松土层上铺2cm的粗沙或森林腐殖质土,然后放第一层木材,每根木材间间隔3cm,木棒相间紧靠鱼鳞口处分别摆放一块2cm见方的蜜环菌菌种,用小块新菌材或细土填实空隙;
(3)在第一层木材上摆第二层木材,第二层的每根木材放置于第一层的两根木材之间的间隙中,木棒相间紧靠鱼鳞口处分别摆放一块2cm见方的蜜环菌菌种;
(4)第二层摆好后,按第二层木材的方法再摆第三和第四层,覆土7cm,表面盖上3cm厚的一层落叶,保持温度在18~22℃、土壤含水量在70%,持续培养菌床4个月。
实施例14天麻播种及采收方法
(1)天麻播种
翌年3~4月份,把菌床打开,取出3、4层木棒上的菌材,把天麻种按3~10cm距离,顺菌材方向,放在每根菌材的两边,然后在菌材之间盖少许细土,再盖少许树枝或干枯树叶,然后盖3~5寸细土,取出的菌材可重新开窖,按天麻播种方法直接播种天麻;
(2)采收天麻
11月至第二年的2月采挖,大的箭麻加工为商品天麻,白麻可作栽培的麻种。
实施例15冬荪轮作及采收方法
(1)在收获商品麻后,将旧菌材取出,放在菌坑旁向阳的地方晾晒1~2周,并将种过天麻的土刨出后进行晾晒,重新整平菌床,铺一层旧菌材;
(2)每根木材间间隔2cm,在菌材间隙中,每隔2cm摆放一块2cm见方的冬荪菌种,每坑菌种1kg,根据菌材的消耗情况补充小块新菌材;
(3)用小块新菌材或细土填实空隙,在第一层木材上摆第二层旧菌材,第二层的每根木材放置于第一层的两根木材之间的间隙中,每隔2cm摆放一块2cm见方的冬荪菌种;添加小块新菌材;覆上5cm厚的细土,再覆盖一层厚度2cm的叶片,当年秋季即可采收冬荪菌的子实体。
实施例16冬荪轮作及采收方法
(1)在收获商品麻后,将旧菌材取出,放在菌坑旁向阳的地方晾晒1~2周,并将种过天麻的土刨出后进行晾晒,重新整平菌床,铺一层旧菌材;
(2)每根木材间间隔5cm,在菌材间隙中,每隔6cm摆放一块5cm见方的冬荪菌种,每坑菌种2kg,根据菌材的消耗情况补充小块新菌材;
(3)用小块新菌材或细土填实空隙,在第一层木材上摆第二层旧菌材,第二层的每根木材放置于第一层的两根木材之间的间隙中,每隔6cm摆放一块5cm见方的冬荪菌种;添加小块新菌材;覆上10cm厚的细土,再覆盖一层厚度2cm的叶片,当年秋季即可采收冬荪菌的子实体。
实施例17冬荪轮作及采收方法
(1)在收获商品麻后,将旧菌材取出,放在菌坑旁向阳的地方晾晒1~2周,并将种过天麻的土刨出后进行晾晒,重新整平菌床,铺一层旧菌材;
(2)每根木材间间隔3cm,在菌材间隙中,每隔4cm摆放一块35cm见方的冬荪菌种,每坑菌种1.5kg,根据菌材的消耗情况补充小块新菌材;
(3)用小块新菌材或细土填实空隙,在第一层木材上摆第二层旧菌材,第二层的每根木材放置于第一层的两根木材之间的间隙中,每隔4cm摆放一块3cm见方的冬荪菌种,添加小块新菌材;覆上8cm厚的细土,再覆盖一层厚度约3cm的叶片,当年秋季即可采收冬荪菌的子实体。
实施例18中药材循环种植方法(天麻-冬荪循环种植方法)
(1)菌种制备
1)蜜环菌种配制:将蜜环菌木屑培养基(培养基配方:棉籽壳20%,木屑40%,麸皮10%,玉米粉22%,黄豆粉6%,蔗糖0.5%,石膏粉0.5%,磷酸二氢钾1.0%,含水量65%)装袋进行高压灭菌,灭菌温度115℃,灭菌时间25分钟,将分离得到的蜜环菌二级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灭菌冷却后的木屑袋中,在避光、12℃环境中培养4~5周,待菌丝长满菌袋即可用于制作菌床;
2)冬荪菌种制备:在采收天麻前1~2月,将冬荪菌的二级菌种接种于灭菌冷却后的木屑培养袋中,在避光、15℃环境中培养3~4周,待菌丝长满菌袋即可用于冬荪栽培。
(2)准备木材
在当年7~9月份,将直径6cm~10cm粗的木材锯成40cm长的木棒,按5cm的距离,以50度斜角用刀砍成3排鱼鳞花,深度2~3cm;
(3)制作天麻菌床
1)选择荫凉爽水的缓坡地,挖长0.8米,宽55cm,深25cm的土坑,坑底挖松4cm厚土层;
2)松土层上铺1.5cm的粗沙或森林腐殖质土,然后放第一层木材,每根木材间间隔2cm,木棒相间紧靠鱼鳞口处分别摆放一块1.5cm见方的蜜环菌菌种,用小块新菌材或细土填实空隙;
3)在第一层木材上摆第二层木材,第二层的每根木材放置于第一层的两根木材之间的间隙中,在木棒相间紧靠鱼鳞口处分别摆放一块1.5cm见方的蜜环菌菌种;
4)第二层摆好后,按第二层木材的方法再摆第三和第四层,覆土4~10cm,表面盖上1.5cm厚的一层落叶,保持温度在15℃、土壤含水量在60%,持续培养菌床3个月。
(4)天麻播种
翌年3~4月份,把菌床打开,取出3、4层木棒上的菌材,把天麻种按3~10cm距离,顺菌材方向,放在两根菌材之间,然后用细土将菌材间的间隙填实,上方覆盖5cm厚的细土,再盖3cm厚的树叶;取出的菌材可重新开窖,按前述天麻播种方法直接播种天麻;
(5)采收天麻
11月至第二年的2月采挖,大的箭麻加工为商品天麻,白麻可作栽培的麻种;
(6)冬荪轮作及采收
1)在收获商品麻后,将旧菌材取出,放在菌坑旁向阳的地方晾晒1~2周,并将种过天麻的土刨出后进行晾晒,重新整平菌床,铺一层旧菌材;
2)每根木材间间隔2cm,在菌材间隙中,每隔2cm摆放一块2cm见方的冬荪菌种,每坑菌种1kg,根据菌材的消耗情况补充小块新菌材;
3)用小块新菌材或细土填实空隙,在第一层木材上摆第二层旧菌材,第二层的每根木材放置于第一层的两根木材之间的间隙中,每隔2cm摆放一块2cm见方的冬荪菌种;添加小块新菌材;覆上5cm厚的细土,再覆盖一层厚度2cm的叶片,当年秋季即可采收冬荪菌的子实体。
实施例19中药材循环种植方法(天麻-冬荪循环种植方法)
(1)菌种制备
1)蜜环菌种配制:将蜜环菌木屑培养基(培养基配方:棉籽壳40%,木屑20%,麸皮20%,玉米粉12%,黄豆粉4%,蔗糖1.5%,石膏粉1.0%,磷酸二氢钾1.5%,含水量85%)装袋进行高压灭菌,灭菌温度126℃,灭菌时间35分钟,将分离得到的蜜环菌二级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灭菌冷却后的木屑袋中,在避光、18℃环境中培养4~5周,待菌丝长满菌袋即可用于制作菌床;
2)冬荪菌种制备:在采收天麻前1~2月,将冬荪菌的二级菌种接种于灭菌冷却后的木屑培养袋中,在避光、25℃环境中培养3~4周,待菌丝长满菌袋即可用于冬荪栽培。
(2)准备木材
在当年7~9月份,将直径6cm~10cm粗的木材锯成40cm~70cm长的木棒,按5cm~15cm的距离,以50度斜角用刀砍成2~5排鱼鳞花,深度2~3cm;
(3)制作天麻菌床
1)选择荫凉爽水的缓坡地,挖长1.2m,宽65cm,深38cm的土坑,坑底挖松11cm厚土层;
2)松土层上铺2.5cm的粗沙或森林腐殖质土,然后放第一层木材,每根木材间间隔5cm,木棒相间紧靠鱼鳞口处分别摆放一块2.5cm见方的蜜环菌菌种,用小块新菌材或细土填实空隙;
3)在第一层木材上摆第二层木材,第二层的每根木材放置于第一层的两根木材之间的间隙中,在木棒相间紧靠鱼鳞口处分别摆放一块1.5cm见方的蜜环菌菌种;
4)第二层摆好后,按第二层木材的方法再摆第三和第四层,覆土10cm,表面盖上4.5cm厚的一层落叶,保持温度在15℃、土壤含水量在60%,持续培养菌床5个月。
(4)天麻播种
翌年3~4月份,把菌床打开,取出3、4层木棒上的菌材,把天麻种按10cm距离,顺菌材方向,放在两根菌材之间,然后用细土将菌材间的间隙填实,上方覆盖10cm厚的细土,再盖5cm厚的树叶;取出的菌材可重新开窖,按前述天麻播种方法直接播种天麻;
(5)采收天麻
11月至第二年的2月采挖,大的箭麻加工为商品天麻,白麻可作栽培的麻种;
(6)冬荪轮作及采收
1)在收获商品麻后,将旧菌材取出,放在菌坑旁向阳的地方晾晒1~2周,并将种过天麻的土刨出后进行晾晒,重新整平菌床,铺一层旧菌材;
2)每根木材间间隔5cm,在菌材间隙中,每隔6cm摆放一块5cm见方的冬荪菌种,每坑菌种2kg,根据菌材的消耗情况补充小块新菌材;
3)用小块新菌材或细土填实空隙,在第一层木材上摆第二层旧菌材,第二层的每根木材放置于第一层的两根木材之间的间隙中,每隔6cm摆放一块5cm见方的冬荪菌种;添加小块新菌材;覆上10cm厚的细土,再覆盖一层厚度2cm的叶片,当年秋季即可采收冬荪菌的子实体。
实施例20中药材循环种植方法(天麻-冬荪循环种植方法)
(1)菌种制备
1)蜜环菌种配制:将蜜环菌木屑培养基(培养基配方:棉籽壳30%,木屑30%,麸皮15%,玉米粉17%,黄豆粉5%,蔗糖1%,石膏粉1%,磷酸二氢钾1%,含水量75%)装袋进行高压灭菌,灭菌温度121℃,灭菌时间30分钟,将分离得到的蜜环菌二级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灭菌冷却后的木屑袋中,在避光、15℃环境中培养4~5周,待菌丝长满菌袋即可用于制作菌床;
2)冬荪菌种制备:在采收天麻前1~2月,将冬荪菌的二级菌种接种于灭菌冷却后的木屑培养袋中,在避光、20℃环境中培养3~4周,待菌丝长满菌袋即可用于冬荪栽培。
(2)准备木材
在当年7~9月份,将直径6cm~10cm粗的木材锯成50cm~60cm长的木棒,按10cm的距离,以50度斜角用刀砍成2~5排鱼鳞花,深度2~3cm;
(3)制作天麻菌床
1)选择荫凉爽水的缓坡地,挖长1m,宽60cm,深33cm的土坑,坑底挖松7cm厚土层;
2)松土层上铺2cm的粗沙或森林腐殖质土,然后放第一层木材,每根木材间间隔3cm,木棒相间紧靠鱼鳞口处分别摆放一块2cm见方的蜜环菌菌种,用小块新菌材或细土填实空隙;
3)在第一层木材上摆第二层木材,第二层的每根木材放置于第一层的两根木材之间的间隙中,木棒相间紧靠鱼鳞口处分别摆放一块2cm见方的蜜环菌菌种;
4)第二层摆好后,按第二层木材的方法再摆第三和第四层,覆土7cm,表面盖上3cm厚的一层落叶,保持温度在18~22℃、土壤含水量在70%,持续培养菌床4个月。
(4)天麻播种
翌年3~4月份,把菌床打开,取出3、4层木棒上的菌材,把天麻种按8cm距离,顺菌材方向,放在两根菌材之间,然后用细土将菌材间的间隙填实,上方覆盖8cm厚的细土,再盖4cm厚的树叶;取出的菌材可重新开窖,按前述天麻播种方法直接播种天麻;
(5)采收天麻
11月至第二年的2月采挖,大的箭麻加工为商品天麻,白麻可作栽培的麻种;
(6)冬荪轮作及采收
1)在收获商品麻后,将旧菌材取出,放在菌坑旁向阳的地方晾晒1~2周,并将种过天麻的土刨出后进行晾晒,重新整平菌床,铺一层旧菌材;
2)每根木材间间隔3cm,在菌材间隙中,每隔4cm摆放一块35cm见方的冬荪菌种,每坑菌种1.5kg,根据菌材的消耗情况补充小块新菌材;
3)用小块新菌材或细土填实空隙,在第一层木材上摆第二层旧菌材,第二层的每根木材放置于第一层的两根木材之间的间隙中,每隔4cm摆放一块3cm见方的冬荪菌种,添加小块新菌材;覆上8cm厚的细土,再覆盖一层厚度约3cm的叶片,当年秋季即可采收冬荪菌的子实体。
为了进一步验证本发明的可行性,发明人进行了生态适应性特征分析、天麻-冬荪轮作的技术原理、生态效益试验,具体如下:
1、天麻-冬荪的生态适应性特征分析
天麻-冬荪轮作旧菌材生态循环利用技术于2014年在贵州大方县示范种植,该基地位于中国西南乌蒙山境内,北下的冷空气与南上的暖气流在这里交汇,常年雾霭蒸腾,阴雨绵绵,形成独特的气候,植被茂密,适宜于乌天麻及冬荪菌的生长。
1.1天麻的生态适应性
天麻多分布于海拔700~28200m,年降雨量1000~1500mm,空气湿度80%~90%,土壤含水量40%~60%,夏季冷凉潮湿、冬季又不十分寒冷的环境。其垂直分布特征和气候条件有关,温度是影响不同天麻类型生态位和天麻生长发育的主导因素,如乌天麻适宜海拔>1700m。天麻和蜜环菌生长最适宜温度为10~25℃,天麻生长期有效总积温约为3800℃。当天麻栽培层的温度升到14℃左右时,天麻的块茎开始萌动生长;当温度升到20℃左右时天麻进入快速生长期,但当温度达到30℃以上时天麻和蜜环菌的生长均会受到抑制。
天麻分布于疏松、利水、透气性好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pH值为5~6)。天麻无光合作用的生理机能,光照只能为其生长提供热量,因此天麻在生长过程中只需要部分散射光。阳光直射会抑制蜜环菌生长,因此野生天麻多生于树木繁茂,枯枝落叶层厚,地面覆盖度大的山林中。此外,大气和土壤的相对湿度对天麻和蜜环菌生长有重要影响,湿度过小会导致天麻生长缓慢,湿度过大则会导致天麻腐烂。
1.2冬荪的生态适应性
冬荪主要分布于贵州、四川、云南、安徽、广东等地,皖南山区、大别山区、江淮地区亦有分布。生于林下腐殖质层中,其出菇温度较低,子实体开伞在秋冬季节,因此菇农又称冬荪。冬荪适合在年降雨量在1000~1500mm左右环境中生长,空气湿度在80%~90%左右,土壤含水量在40%~60%左右,适宜疏松、利水、透气性好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pH值5~6)生长。
冬荪菌由菌丝体和子实体2部分组成,菌丝体为冬荪的营养器官,起到吸收、贮存和运输营养的作用,使菇体得以生长发育;子实体是冬荪菌入药部位及食用部位(见图3)。冬荪菌靠消耗腐烂的阔叶木材提供营养,其菌丝生长最适宜温度为5~25℃左右,最适出菇温度在5~15℃左右,温度过高会抑制冬荪菌丝生长。冬荪菌丝可长期在土壤中生长,因此冬荪种植过一茬后,可连续几年在种植地及其附近采收冬荪菌。
1.3天麻-冬荪生态种植适应性
天麻-冬荪生态种植适宜于中高海拔的山林,枯枝落叶层厚、覆盖度大,夏季温度不超过25℃、年降雨量在1000~1900mm、空气湿度在80~90%、土壤含水量在40%左右的环境条件。以透气性好、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pH值在5.3~6.5之间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土为宜。
1.4天麻-冬荪轮作的技术原理
1.4.1蜜环菌、冬荪菌的生境相似
蜜环菌及冬荪菌均适生于温度5~25℃、空气湿度80~90%、含水量40%左右、pH值5.3~6.5之间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土;生长时均需要消耗阔叶木材为其生长提供营养,用于种植蜜环菌的菌材品种均可用以培育冬荪菌。因此可以用相同环境、相同菌材来轮作天麻和冬荪。
1.4.2天麻、冬荪的种植和采收时节匹配
天麻通常在每年2~4月份开始种植,于来年10月左右采收,若超过11月份,天麻易遭受病原菌侵染,导致腐烂,或招来虫害。而冬荪种植常在每年10月至来年2月前后,于后续秋季采收。因此,在天麻采收后即可种植冬荪菌。
1.4.3蜜环菌、冬荪菌消耗菌材成分存在差异
天麻种植中,通常用直径大于10cm的树干或树枝作为菌材,带有树皮的菌材更便于蜜环菌入侵,其种植效果也较佳。对蜜环菌侵染的菌材进行解剖观察(见图4、图5),可见蜜环菌大量分布在菌材维管形成层以外的组织(树皮)中,而在维管形成层以内的组织中蜜环菌分布较少,而冬荪菌能大量侵入维管形成层,表明蜜环菌和冬荪菌消耗菌材的部位和成分存在差异。
青冈树、麻栎、槲栎等木材不易腐烂。种植天麻后,蜜环菌仅消耗了菌材维管形成层以外的部分,形成层以内的大部分组织还未侵染消耗,继续种植冬荪后,菌材养分被消耗殆尽、腐烂返土。因此,蜜环菌、冬荪菌消耗菌材成分存在差异是天麻旧菌材可用于种植冬荪的主要原因之一。
1.4.4冬荪菌可抑制蜜环菌的扩散
蜜环菌是多数阔叶木的主要病害菌之一,在天麻种植中采用了大量的蜜环菌接种菌材,蜜环菌成为土壤中的优势菌,这给山地林业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通过轮种冬荪,可竞争性抑制蜜环菌的生长。课题组研究发现,冬荪菌的侵染能力及生长速度明显强于蜜环菌。根据蜜环菌生长过程中的趋暗性,在种植冬荪前将天麻旧菌材及土壤稍作晾晒,可将大部分蜜环菌直接杀死。在接种冬荪菌以后,冬荪菌可迅速入侵菌材,成为土壤中的优势菌群,最终以子实体的形式结束其生活史。2~3年后冬荪菌将菌材营养消耗,蜜环菌在逆境中形成的菌索等特化结构在缺乏营养后无法继续繁殖,可达到改善土壤微生物生态的效果。
1.5天麻-冬荪轮作的生态效益
1.5.1提高天麻菌材利用率种植
天麻的菌材主要来自壳斗科Fagaceae、桦木科Betulaceae、胡桃科Juglandaceaea等树干或树枝。多数菌材在种植天麻后,形态基本完整、质地坚实,绝大部分质量还未被完全利用,但由于天麻种植存在连作障碍,旧菌材无法继续用于天麻的种植,被随意扔弃,这样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将废弃天麻旧菌材用于种植冬荪菌,可以将木材资源最大化利用,减少不必要的滥砍滥伐。通过几年的实践结果来看,基地在保证天麻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前提下,采用“天麻-冬荪”的生态循环模式(2016年),已逐步减少栽培冬荪菌对新菌材的需求量;与传统的天麻种植或冬荪种植、对比例1相比(专利申请号:CN201810956434.7,一种生态种植天麻、猪苓、冬荪的方法),“天麻-冬荪”循环种植显著增加了每kg菌材产生的经济效益(如表1、表2、表3)。
表1不同种植方式新菌材需求量(t)对比表
Figure BDA0002277706800000161
Figure BDA0002277706800000171
由表1可知,天麻、冬荪单独种植三年所需新菌材的总量为79.9t,本发明方法三年所需新菌材的总量为47.3t,对比例1的方法三年所需新菌材的总量为61.5t,因此,本发明所需新菌材的总量明显低于其它方法所需新菌材的总量。
表2不同种植方式2016年-2018年平均每年新菌材消耗量
Figure BDA0002277706800000172
由表2可知,天麻、冬荪单独种植平均每年新菌材消耗量26.63t,本发明方法平均每年新菌材消耗量15.76t,对比例1平均每年新菌材消耗量20.50t,因此,本发明方法种1亩天麻和1亩冬荪平均每年新菌材消耗量明显低于其它方法。
表3:不同种植方式菌材产生的经济效益
Figure BDA0002277706800000173
Figure BDA0002277706800000181
由表3可知,天麻单独种植产生的经济效益为33.5元/kg,冬荪单独种植产生的经济效益为28.6,本发明中药材循环种植产生的经济效益为51.4元/kg,对比例1天麻、猪苓-冬荪循环种植产生的经济效益为48.9元/kg。因此,本发明产生的经济效益优于其它方法。
1.5.2增加土地资源单位面积的附加值
天麻有连作障碍,种过天麻的菌坑需要休耕5年,采用天麻-冬荪的生态循环种植,麻农在收获商品麻后便可直接在天麻菌坑里种植冬荪菌,不必再开辟其它土地资源种植冬荪菌,将有限的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增加了单位面积土地资源的附加值。从天麻、冬荪的生产情况来看,循环种植下冬荪及天麻长势均好,生长整齐,冬荪菌及蜜环菌侵染率高,与传统种植下的状态相同。从产量看,天麻和冬荪的产量与传统及现有技术有差异:本发明一亩以种植60㎡计,每㎡采收天麻平均为4kg,即亩产天麻240kg;第一次采收冬荪,每㎡约0.58kg干品,即亩产23.2kg;第二、三次采收冬荪,每㎡每次约0.64kg干品,即每次亩产冬荪25.6kg(冬荪折干率在0.09-0.1,鲜品在256-282之间),因此初步统计,种植过天麻的菌坑里产出的冬荪产量比传统种植的冬荪产量还要高(见表4),这表明蜜环菌与冬荪菌对于木材的利用有一个互补或互助关系。且菇农只需要在种植过天麻的菌坑中直接种植冬荪菌,在接下来的三年甚至四年内,每年秋冬季均可以采收冬荪菌,每平方米4年的总产值超过650元(见表5);与传统的天麻种植或冬荪种植相比,“天麻-冬荪”循环种植显著增加了每㎡土地产生的总经济效益,每平方米土地产生的经济效益达到了1195元/m2(见表6)。
表4:不同种植方式冬荪产量表
Figure BDA0002277706800000182
表5:不同种植方式冬荪产值表
Figure BDA0002277706800000192
表6:不同种植方式每平方米土地产生的经济效益
种植方式 经济效益(元/m<sup>2</sup>)
天麻单独种植 514
冬荪单独种植 653
本发明 1195
对比例1 1190
1.5.3促进生态系统循环天麻种植所需的菌材需要接种大量的蜜环菌,在天麻采收后若不对菌坑做灭菌处理,蜜环菌的大规模入侵会扰乱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在实际生产中,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多数麻农都没有对废弃菌坑做相应处理,给土壤微生物生态平衡造成很大隐患。基于冬荪菌与之蜜环菌存在一定竞争关系,采用“天麻-冬荪”生态种植模式,接种的冬荪菌可以将菌材彻底消化,断绝蜜环菌后续的营养来源,减轻了蜜环菌对林业健康发展及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威胁,从而实现从营养供给型真菌(蜜环菌)向食药用型真菌(冬荪)的转换,使生态系统恢复良性循环。
1.5.4减少劳动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传统的种植模式下,天麻种植和冬荪种植被分成两个独立的过程,因此很多操作需要分别进行。但在“天麻-冬荪”的生态种植模式下,可以将挖坑、制作菌床等过程合二为一,可以省去大量的时间成本和劳动力成本。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出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参考文献
[1]周铉,陈心启,国产天麻属植物的整理[J],云南植物研究,1983,5(4):361-368
[2]Zhang,W.J.&Li,B.F.The biological relationship of Gastrodiaelataand Armillariamellea[J].Bull.Bot.22,57–62(1980).
[3]Cai,J.et al.The genome sequence of the orchidPhalaenopsisequestris[J].Nat.Genet.47,65(2014).
[4]Cox,K.D.,Layne,D.R.,Scorza,R.&Schnabel,G.Gastrodia anti-fungalprotein from the orchid Gastrodiaelata confers disease resistance to rootpathogens in transgenic tobacco[J].Planta 224,1373–1383(2006).
[5]Yuan,Y.et al.The Gastrodiaelatagenome provides insights intoplantadaptation to heterotrophy[J].Nat.Commun.24,16-15(2018).
[6]Tsai,C.C.et al.Comparative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Gastrodiaelata(Orchidaceae)in response to fungus symbiosis to identifygastrodinbiosynthesis-related genes[J].BMC Genom.17,1–16(2016).
[7]王绍柏,余昌俊,许启新等.天麻生产技术规程[J].中药材,2003,(3),(4):159~161,238~242.
[8]桂阳,龚光禄,卢颖颖,魏善元,张剑刚,朱国胜.白鬼笔出菇特性研究[J].食用菌,2013,35(03):12-14.

Claims (10)

1.一种用于中药材循环种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天麻-冬荪循环种植,该循环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菌种制备、准备木材、制作天麻菌床、天麻播种及采收天麻、冬荪轮作及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材循环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蜜环菌种配制:将蜜环菌木屑培养基装袋进行高压灭菌,灭菌温度115~126℃,灭菌时间25~35分钟,将分离得到的蜜环菌二级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灭菌冷却后的木屑袋中,在避光、12℃~18℃环境中培养4~5周,待菌丝长满菌袋即可用于制作菌床;
(2)冬荪菌种制备:在采收天麻前1~2月,将冬荪菌的二级菌种接种于灭菌冷却后的木屑培养袋中,在避光、15℃~25℃环境中培养3~4周,待菌丝长满菌袋即可用于冬荪栽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材循环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蜜环菌木屑培养基的配方为:棉籽壳20%~40%,木屑20%~40%,麸皮10%~20%,玉米粉12%~22%,黄豆粉2%~8%,蔗糖0.5%~1.5%,石膏粉0.5%~1.5%,磷酸二氢钾0.5%~1.5%,含水量65%~8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蜜环菌木屑培养基的配方为:棉籽壳30%,木屑30%,麸皮15%,玉米粉17%,黄豆粉5%,蔗糖1%,石膏粉1%,磷酸二氢钾1%,含水量7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材循环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准备木材的方法为:在当年7~9月份,将直径6cm~10cm粗的青冈木材锯成40cm~70cm长的木棒,按5cm~15cm的距离,以50度斜角用刀砍成2~5排鱼鳞花,深度2~3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材循环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天麻菌床的方法为:
(1)选择荫凉爽水的缓坡地,挖长0.8m~1.2m,宽55cm~65cm,深25cm~38cm的土坑,坑底挖松4cm~11cm厚土层;
(2)松土层上铺1.5~2.5cm的粗沙或森林腐殖质土,然后放第一层木材,每根木材间间隔2~5cm;木棒相间紧靠鱼鳞口处分别摆放一块1.5~2.5cm见方的蜜环菌,菌种用小块新菌材或细土填实空隙;
(3)在第一层木材上摆第二层木材,第二层的每根木材放置于第一层的两根木材之间的间隙中,在木棒相间紧靠鱼鳞口处分别摆放一块1.5~2.5cm见方的蜜环菌菌种;
(4)第二层摆好后,按第二层木材的方法再摆第三和第四层,覆土4~10cm,表面盖上1.5~4.5cm厚的一层落叶,保持温度在15℃~25℃、土壤含水量在60%~80%,持续培养菌床3~5个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材循环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天麻菌床的方法为:
(1)选择荫凉爽水的缓坡地,挖长1m,宽60cm,深33cm的土坑,坑底挖松7cm厚土层;
(2)松土层上铺2cm的粗沙或森林腐殖质土,然后放第一层木材,每根木材间间隔3cm,用小块新菌材或细土填实空隙;
(3)在第一层木材上摆第二层木材,第二层的每根木材放置于第一层的两根木材之间的间隙中,木棒相间紧靠鱼鳞口处分别摆放一块2cm见方的蜜环菌菌种;
(4)第二层摆好后,按第二层木材的方法再摆第三和第四层,覆土7cm,表面盖上3cm厚的一层落叶,保持温度在18~22℃、土壤含水量在70%,持续培养菌床4个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材循环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麻播种及采收方法为:
(1)天麻播种
翌年3~4月份,把菌床打开,取出3、4层木棒上的菌材,把天麻种按3~10cm距离,顺菌材方向,放在每根菌材的两边,然后在菌材之间盖少许细土,再盖少许树枝或干枯树叶,然后盖5cm~10cm细土,取出的菌材可重新开窖,按天麻播种方法直接播种天麻;
(2)采收天麻
11月至第二年的2月采挖,大的箭麻加工为商品天麻,白麻可作栽培的麻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材循环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冬荪轮作及采收方法为:
(1)在收获商品麻后,将旧菌材取出,放在菌坑旁向阳的地方晾晒1~2周,并将种过天麻的土刨出后进行晾晒,重新整平菌床,铺一层旧菌材;
(2)每根木材间间隔2cm~5cm,在菌材间隙中,每隔2cm~6cm摆放一块2cm~5cm见方的冬荪菌种,每坑菌种1kg~2kg,根据菌材的消耗情况补充小块新菌材;
(3)用小块新菌材或细土填实空隙,在第一层木材上摆第二层旧菌材,第二层的每根木材放置于第一层的两根木材之间的间隙中,每隔2cm~6cm摆放一块2cm~5cm见方的冬荪菌种;添加小块新菌材;覆上5cm~10cm厚的细土,再覆盖一层厚度2cm~5cm的叶片,当年秋季即可采收冬荪菌的子实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材循环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天麻-冬荪循环种植,所述循环种植具体方法为:
(1)菌种制备
1)蜜环菌种配制:将蜜环菌木屑培养基装袋进行高压灭菌,灭菌温度115~126℃,灭菌时间25~35分钟,将分离得到的蜜环菌二级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灭菌冷却后的木屑袋中,在避光、12℃~18℃环境中培养4~5周,待菌丝长满菌袋即可用于制作菌床;所述蜜环菌木屑培养基的配方为:棉籽壳20%~40%,木屑20%~40%,麸皮10%~20%,玉米粉12%~22%,黄豆粉2%~8%,蔗糖0.5%~1.5%,石膏粉0.5%~1.5%,磷酸二氢钾0.5%~1.5%,含水量65%~85%;
2)冬荪菌种制备:在采收天麻前1~2月,将冬荪菌的二级菌种接种于灭菌冷却后的木屑培养袋中,在避光、15℃~25℃环境中培养3~4周,待菌丝长满菌袋即可用于冬荪栽培;
(2)准备木材
在当年7~9月份,将直径6cm~10cm粗的木材锯成40cm~70cm长的木棒,按5cm~15cm的距离,以50度斜角用刀砍成2~5排鱼鳞花,深度2~3cm;
(3)制作天麻菌床
1)选择荫凉爽水的缓坡地,挖长0.8m~1.2m,宽55cm~65cm,深25cm~38cm的土坑,坑底挖松4cm~11cm厚土层;
2)松土层上铺1.5~2.5cm的粗沙或森林腐殖质土,然后放第一层木材,每根木材间间隔2~5cm,木棒相间紧靠鱼鳞口处分别摆放一块1.5~2.5cm见方的蜜环菌菌种,用小块新菌材或细土填实空隙;
3)摆第二层,第二层每二根新木棒之间夹一根菌材;
4)第二层摆好后,按第一层及第二层的方法再摆第三和第四层,覆土4~10cm,表面盖上1.5cm~4.5cm厚的一层落叶,保温、保湿培养菌床;
(4)天麻播种
翌年3~4月份,把菌床打开,取出3、4层木棒上的菌材,把天麻种按3~10cm距离,顺菌材方向,放在两根菌材之间,然后用细土将菌材间的间隙填实,上方覆盖5cm~10cm厚的细土,再盖3cm~5cm厚的树叶;取出的菌材可重新开窖,按前述天麻播种方法直接播种天麻;
(5)采收天麻
11月至第二年的2月采挖,大的箭麻加工为商品天麻,白麻可作栽培的麻种;
(6)冬荪轮作及采收
1)在收获商品麻后,将旧菌材取出,放在菌坑旁向阳的地方晾晒1~2周,并将种过天麻的土刨出后进行晾晒,重新整平菌床,铺一层旧菌材;
2)每根木材间间隔2cm~5cm,在菌材间隙中,每隔2cm~6cm摆放一块2cm~5cm见方的冬荪菌种,每坑菌种1kg~2kg,根据菌材的消耗情况补充小块新菌材;
3)用小块新菌材或细土填实空隙,在第一层木材上摆第二层旧菌材,第二层的每根木材放置于第一层的两根木材之间的间隙中,每隔2cm~6cm摆放一块2cm~5cm见方的冬荪菌种;添加小块新菌材;覆上5cm~10cm厚的细土,再覆盖一层厚度2cm~5cm的叶片,当年秋季即可采收冬荪菌的子实体。
CN201911128830.1A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中药材循环种植方法 Pending CN1106634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28830.1A CN110663487A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中药材循环种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28830.1A CN110663487A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中药材循环种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63487A true CN110663487A (zh) 2020-01-10

Family

ID=69087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28830.1A Pending CN110663487A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中药材循环种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63487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2784A (zh) * 2020-06-16 2020-10-09 毕节市中药研究所 一种猪苓与天麻一体化的栽培方法
CN112005833A (zh) * 2020-09-11 2020-12-01 德江县绿通天麻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天麻与白鬼笔的轮种方法
CN112005832A (zh) * 2020-09-11 2020-12-01 德江县绿通天麻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天麻与黄精的轮套种方法
CN112154857A (zh) * 2020-11-03 2021-01-01 毕节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提高冬荪氨基酸含量的仿野生栽培方法
CN112273148A (zh) * 2020-11-25 2021-01-29 高顺全 一种林下食用菌、中药材的仿野生循环栽培方法
CN115152537A (zh) * 2022-05-27 2022-10-11 略阳天麻研究院 一种蜜环菌代料菌棒的制作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8562A (zh) * 2013-10-23 2014-02-05 关岭百龙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天麻有性繁殖的高产栽培方法
CN105230340A (zh) * 2015-10-08 2016-01-13 贵州省习水县药材公司 一种林下天麻、猪苓立体混栽方法
CN105660143A (zh) * 2016-02-18 2016-06-15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一种天麻共生蜜环菌人工菌棒制作及其应用的技术
CN108901731A (zh) * 2018-04-22 2018-11-30 贵阳中医学院 一种生态种植天麻、猪苓、冬荪的方法
CN109105159A (zh) * 2018-08-14 2019-01-01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一种冬荪菌种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8562A (zh) * 2013-10-23 2014-02-05 关岭百龙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天麻有性繁殖的高产栽培方法
CN105230340A (zh) * 2015-10-08 2016-01-13 贵州省习水县药材公司 一种林下天麻、猪苓立体混栽方法
CN105660143A (zh) * 2016-02-18 2016-06-15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一种天麻共生蜜环菌人工菌棒制作及其应用的技术
CN108901731A (zh) * 2018-04-22 2018-11-30 贵阳中医学院 一种生态种植天麻、猪苓、冬荪的方法
CN109105159A (zh) * 2018-08-14 2019-01-01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一种冬荪菌种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铜仁日报: "德江‘麻菌轮作’效应叠加 1000亩冬荪喜获丰收", 《HTTP://WWW.GYWB.CN/CONTENT/2018-10/08/CONTENT_5858997.HTM》 *
陈士瑜等编著: "《菇菌栽培手册》", 28 February 2003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2784A (zh) * 2020-06-16 2020-10-09 毕节市中药研究所 一种猪苓与天麻一体化的栽培方法
CN112005833A (zh) * 2020-09-11 2020-12-01 德江县绿通天麻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天麻与白鬼笔的轮种方法
CN112005832A (zh) * 2020-09-11 2020-12-01 德江县绿通天麻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天麻与黄精的轮套种方法
CN112154857A (zh) * 2020-11-03 2021-01-01 毕节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提高冬荪氨基酸含量的仿野生栽培方法
CN112273148A (zh) * 2020-11-25 2021-01-29 高顺全 一种林下食用菌、中药材的仿野生循环栽培方法
CN115152537A (zh) * 2022-05-27 2022-10-11 略阳天麻研究院 一种蜜环菌代料菌棒的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63487A (zh) 一种中药材循环种植方法
CN101524035B (zh) 暗褐网柄牛肝菌人工栽培方法
CN103907471B (zh) 一种麦冬无遮盖套种羊肚菌的方法
CN105917965A (zh) 羊肚菌的园林林下栽培方法
CN108401788B (zh) 一种茯苓的栽培方法
CN102972209A (zh) 葡萄园内套种球盖菇的方法
CN103004440A (zh) 一种云南红豆杉与核桃的立体生态栽培方法
CN107396751B (zh) 草原黑蘑人工栽培方法
CN102613001A (zh) 利用修剪的芒果枝叶为主要原料在芒果树低栽培平菇的方法
CN103416225A (zh) 一种优质灵芝培养料的配制方法
CN101707964A (zh) 大乌芦叶樱桃及滕县大红樱桃拱棚半遮荫绿枝扦插繁殖方法
CN106613644A (zh) 一种油茶高产种植栽培方法
CN105165405A (zh) 东北林影地大球盖菇栽培方法
CN105027962A (zh) 一种大樱桃的控根控冠栽培方法
CN103539540A (zh) 桑枝杆栽培金福菇的方法
CN110810190A (zh) 一种利用林下仿生态菌床栽培天麻的方法
CN110959474A (zh) 一种火龙果园间作嫩黄豆与无藤南瓜的种植方法
CN111066575A (zh) 一种广西酒红球盖菇大田生态栽培方法
CN1751556A (zh) 短裙竹荪高产栽培方法
CN109644705B (zh) 一种茶苗菌根化扦插繁育新方法
CN115669454A (zh) 一种高海拔地区羊肚菌错季低成本高产量的栽培方法
CN105900685B (zh) 一种猪苓蕨苔混栽方法
CN112154857B (zh) 一种提高冬荪氨基酸含量的仿野生栽培方法
CN104322280B (zh) 一种块茎食用菌的栽培方法
CN111296169A (zh) 一种大豆套种灵芝绿色循环周年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