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69454A - 一种高海拔地区羊肚菌错季低成本高产量的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海拔地区羊肚菌错季低成本高产量的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69454A
CN115669454A CN202211306212.3A CN202211306212A CN115669454A CN 115669454 A CN115669454 A CN 115669454A CN 202211306212 A CN202211306212 A CN 202211306212A CN 115669454 A CN115669454 A CN 1156694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d
soil
morchella
bed surface
mush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0621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立洪
杨舒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Jinyuzhu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Jinyuzhu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Jinyuzhu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Jinyuzhu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0621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6945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694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694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一种高海拔地区羊肚菌错季低成本高产量栽培方法,包括:确定播种时间、土壤杀菌、杀虫、搭棚、土壤养分标准、播种、营养袋配方及摆放、喷施4次复合功能肥及功能肥的配方、菌丝培养、催菇、保菇等步骤。该方法选择海拔在1800米—2200米的地区,在进入秋天的白露节气前后播种栽培,在不同的阶段补充相应的营养物质,为羊肚菌生长提供足够的养分供应,延长羊肚菌的生长周期,此方法采收期长,品质好,价格好,大大节约了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投入,可大幅度提高羊肚菌产量。

Description

一种高海拔地区羊肚菌错季低成本高产量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海拔地区羊肚菌错季低成本高产量的栽培方法,属栽培方法领域。
背景技术
羊肚菌(Morchella deliciosa Fr.)是一种珍稀食、药兼用菌,是世界四大名菌之一,是我国传统的重要出口食用菌品种。
羊肚菌传统上主要是以采集野生资源为主。随着羊肚菌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栽培技术的推广,栽培规模扩张迅速。但现有羊肚菌栽培方法主要是遮阳网平棚栽培、简易小拱棚栽培和北方的半地下棚栽培,这些栽培设施抗风、雪能力差,遇极端天气可能造成绝收。高海拔地区的春季,温度普遍升高快,而且春风很大,按照北方栽培的出菇季节,出菇期则必然会出现高温或极端低温、以及大风气候,不利于棚内保湿和控温,容易受自然气候的影响,致使适宜羊肚菌生长的时间周期很短,每年只有一个多月,加上土壤营养不足、栽培技术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羊肚菌产量低而不稳定,质量也难以保证,目前西南地区羊肚菌平均产量只有150kg左右。因此,急需研究推广一种结合当地气候条件,而且耐高温、耐低温、耐水、延长出菇期、提高羊肚菌产量和质量的栽培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海拔地区羊肚菌错季低成本高产量的栽培方法,该方法节约成本、采收期长、产量高、品质好、价格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的一种高海拔地区羊肚菌错季低成本高产量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海拔在1800米—2200米的地区,选择在进入初秋,气温在14°C——24°C之间的白露节气前后播种栽培;
步骤2 土壤杀虫处理:根据下种时间的安排,提前1个月对土壤进行杀菌、杀虫处理,每亩地均匀撒150kg—250kg生石灰粉,然后微耕土壤20cm深;
步骤3 搭建外拱栽培棚,棚架之间间隔1米,并用竹子从棚架顶部链接、固定各个棚架,在棚架外围覆盖遮阳网;在拱形棚内支架下、作业道上方固定喷水管,并配高压雾化喷头;棚外四周开排水沟,距棚边缘挖排灌沟,外拱形棚四周,在发菌期和出菇期,可根据外拱形棚内温度和湿度情况,通过向排灌沟内注水,对外拱形棚内温度和湿度进行辅助调控;
步骤4 再次对土壤做杀虫处理 使用噻虫胺颗粒撒床面杀虫,用量为:4kg/亩;
步骤5 土壤养分调节:对不同土质的土壤进行测土配方,调节土壤营养成分;
步骤6 土壤水分调节:做好栽培床面后,喷透水,含水量达到饱和,3天后,检查土壤含水量,当含水量降至65%时,即可播种;
步骤7 播种:播种时间安排在白露节气前后进行,在拱棚内建栽培床,两床间留操作道;床面采用“开沟条播”的方法播种:在床面上开小沟,将羊肚菌菌种掰碎撒到沟内,之后在操作道上取土覆盖盖住羊肚菌菌种,最后平整床面,每床菌种播完后,床面覆盖黑透气膜;
步骤8 播后管理:(1)播种后视床面湿度情况调水,保持床面土壤含水量50-60%,床面上覆盖黑透气膜;保持栽培拱棚内温度稳定在12°C—25°C之间,空气相对湿度70-80%,遮光率70%;
(2)播种7天后,菇床上喷施一次功能肥;10天后,在菇床上放置营养转化袋,羊肚菌营养转化袋规格为17×38cm,每袋湿重1kg,每平方米放4个/㎡;
(3)培养30天—35天后,再喷施一次功能肥;培养中期,调节土壤含水量为50%—60%,空气湿度为70%—80%;
步骤9 催菇:床面的菌丝经过50天左右的生长,菌霜由浓白向深红色转化,即可撤除黑透气膜,增加通风量和氧气供应,在床面上搭建催菇小拱棚,催菇小拱棚高度为0.8m—1m;喷一次结菇水,水要打透至30cm以下;待喷好结菇水后,再喷施一次复合功能肥,立即覆盖白色透气膜;盖膜时间为15天;外棚每天适当通风1—2小时;诱导床面形成大量原基;此时调节棚内温度为12°C—16°C,棚内空气湿度为90%,;
步骤10 保菇:当看见原基,幼菇长至3cm—5cm时,接开白色透气膜,床面喷施一次复合功能肥,床面正常喷水保湿,开始出菇管理,幼菇期,小拱棚内调节土壤含水量为62%—65%,调节空气湿度为85%—90%;
步骤11 采收,采收前保持棚内温度为4°C—25°C,土壤含水量为60—65,相对空气湿度80-90%;播种75天后,当羊肚菌长至8-12cm、菌盖表面的脊和凹坑明显、子囊果不再增大、菌盖颜色由红黄色转为深褐色、孢子弹射前及时采收;采收前停止喷水;采收时保持菇脚洁白,切口整齐。采收和运输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防止破裂或掉渣。
本发明的高海拔地区羊肚菌错季低成本高产量栽培方法,所述步骤3中:所搭建的外拱栽培棚顶部距地下栽培床面高1.8m,宽5.2m,长度不限,用水泥棚架或实心竹子做棚架,棚架之间相隔1m,并用竹子从棚架顶部链接、固定各个棚架,在棚架外围覆盖2层遮阳网,视天气情况,再考虑覆盖塑料薄膜;在拱形棚内支架下30cm处、作业道上方固定喷水管;距棚边缘20cm处,挖宽20cm、深30cm的排灌沟。
本发明的高海拔地区羊肚菌错季低成本高产量栽培方法,所述步骤5中:进行测土配方,调整土壤养分标准:有机质含量为240g/㎡,含氮量为4g/㎡,用石灰、碳酸钙调节土壤PH值为7—8之间。
本发明的高海拔地区羊肚菌错季低成本高产量栽培方法,所述的步骤7中:拱棚内建的栽培床,每个棚内建3个栽培床,床宽1.2m,两床间留40cm宽操作道;在床面上开宽10cm,深5cm的小沟,将羊肚菌菌种掰碎撒到沟内,之后在操作道上取土覆盖2cm厚,盖住羊肚菌菌种,最后平整床面,每平方米用羊肚菌菌种0.4kg。
本发明的高海拔地区羊肚菌错季低成本高产量栽培方法,所述的步骤8(2)中,播种7天后,菇床上喷施的功能肥为:细胞分裂素200毫升稀释1000倍液喷施。
本发明的高海拔地区羊肚菌错季低成本高产量栽培方法,所述的步骤8(2)中:10天后,在菇床上放置的营养转化袋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构成为:麦粒40%,高粱40%,玉米芯16%,石灰3%,黄腐酸钾1%。
本发明的高海拔地区羊肚菌错季低成本高产量栽培方法,所述的步骤8(3)中,所述的功能肥为:细胞分裂素200毫升加红糖200g,稀释1000倍液喷施。
本发明的高海拔地区羊肚菌错季低成本高产量栽培方法,所述的步骤9中:待喷好结菇水后,喷施的复合功能肥为:细胞分裂素150毫升加磷酸二氢钾2000g,再加尿素2000g稀释1000倍液喷施。
本发明的高海拔地区羊肚菌错季低成本高产量栽培方法,所述的步骤步骤10中所喷施的复合功能肥为:细胞分裂素150毫升加磷酸二氢钾200g、加红糖200g稀释1000倍液喷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海拔在1800米—2200米的地区,适宜羊肚菌错季栽培,经观察测定,选择在进入秋天的白露节气前后播种栽培,为最佳的错季栽培时间。此时的气候秋高气爽,温度下降,气温在14°C——24°C之间,非常适宜羊肚菌菌种播种。此段时间播种,可在11月下旬开始采收(传统方法是此时才进行播种),直至次年的3月份结束。此方法通过3年的试验观察,羊肚菌白露节气播种,为错季节栽培,此时外界温度不高也不低、菌丝生长温度最适宜、土壤水分湿度最好保持的时间节点。此方法的特点是:采收期长,产量高,品质好,价格好,产量较传统方法可提高60%,经济效益显著。
测定出栽培羊肚菌高产的土壤养分标准: 测土配方,调整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40g/㎡,含氮量为4g/㎡,和部分磷、钾等矿物元素。用石灰、碳酸钙调节土壤PH值为7—8之间。无论何种土壤,都需要测土配方,制备出达到羊肚菌栽培高产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和配比。通过3年的试验观察,做了12组不同土质的配方试验栽培,最终总结出此羊肚菌栽培高产的营养标准。此方法不仅可以给广大种植户一个借鉴,而且对标准化羊肚菌栽培技术的推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根据菌丝不同的生长阶段,分别喷施四次自配的复合功能肥,以降低营养转化袋的生产成本,同时保证羊肚菌高产的需要。羊肚菌在生长过程中不断的消耗土壤及营养转化袋内的营养成分,为了确保高产的需要,就必须要在不同的阶段补充相应的营养物质,为羊肚菌生长提供足够的养分供应,延长羊肚菌的生长周期,最终达到羊肚菌高产的目标。
该方法生产成本比传统的用量降低30%。羊肚菌营养转化袋的配方,营养更丰富、透气性更好、菌丝活力更强、营养输送更充分,羊肚菌子实体品质更好,产量更高。而且通过4次的体外营养补充,有效降低了营养转化袋的成本投入,大大节约了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投入,增加了出菇面积,可大幅度提高羊肚菌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在海拔高度为1920米的地区,用本发明的高海拔地区低成本高产量栽培方法栽培660㎡,同时做了传统栽培方法2000㎡作为对比试验。
播种前1个月,开始清理菜地的杂草,测量实际栽培面积面积500㎡。2天后,对土壤做杀菌、杀虫处理。具体方法为:每亩地均匀撒200kg—300kg生石灰粉;然后微耕土壤20cm深。
播种前17天,开始建外拱栽培棚:外拱形棚顶部距地下栽培床面高1。8m,宽5.2米,长度不限。建棚材料可用水泥棚架或实心竹子做棚架,棚架之间相隔1米,并用竹子从棚架顶部链接、固定各个棚架,在棚架外围覆盖2层遮阳网,视天气情况,再覆盖塑料薄膜。在拱形棚内支架下30cm处、作业道上方固定喷水管,并配高压雾化喷头,用于拱形棚内的增湿和降温。棚外四周开排水沟,距棚边缘20cm处,挖宽20cm、深30cm的排灌沟,用于排涝、增湿和辅助降温。在外拱形棚四周,在发菌期和出菇期,可根据外拱形棚内温度和湿度情况,通过向排灌沟内注水,对外拱形棚内温度和湿度进行辅助调控。
播种前10天,再对土壤做杀虫处理 使用噻虫胺颗粒撒面杀虫,用量为:4kg/亩。
播种前5天,对土壤养分进行调节:测土配方,调整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40g/㎡,含氮量为4g/㎡,和部分磷、钾等矿物元素。用石灰、碳酸钙调节土壤PH值为7—8之间。
播种前1天,对土壤水分进行调节:对栽培床均匀的喷撒透水,直至深至30cm,含水量达到饱和(确保水质良好,PH值为7)。当含水量降至65%时,即可播种。
播种当天,为白露的前一天,安排播种。在拱棚内整理栽培床,每个棚内建3个栽培床,床宽1.2m,两床间留40cm宽操作道。
床面采用“开沟条播”的方法播种:在床面上开宽10cm,深5cm的小沟,将羊肚菌菌种掰碎撒到沟内,之后在操作道上取土覆2cm厚,盖住羊肚菌菌种,理平床面。每平方米用羊肚菌菌种0.4kg,每床菌种播完后,床面覆盖黑透气膜。保持栽培拱棚内温度稳定在12°C—25°C之间,空气相对湿度70-80%,遮光率70%。
播种7天后,对菇床上喷施一次功能肥:使用细胞分裂素200毫升稀释1000倍液喷施。
播种10天后,在菇床上放置营养转化袋4个/㎡。羊肚菌营养转化袋规格为17×38cm,每袋湿重1kg。
播种34天后,对床面喷施一次功能肥:细胞分裂素200毫升+红糖200g稀释1000倍液喷施。培养中期,调节土壤含水量为50%—60%,空气湿度为70%—80%。
播种56天后,观察到床面的菌丝经过50天左右的生长,菌霜由浓白向深红色转化时,立即撤除黑透气膜,增加床面通风量和氧气供应。在床面上搭建催菇小拱棚,小拱棚高度为0.8m—1m。
在播种62天后,对揭开透气膜的床面喷结菇水,水一定打透至30cm以下。待喷好结菇水后再喷施一次复合功能肥:细胞分裂素150毫升+磷酸二氢钾2000g+尿素2000g稀释1000倍液喷施,立即覆盖白色透气膜。盖膜时间为15天。外棚每天适当通风1—2小时。诱导床面形成大量原基。此时棚内温度为12°C—16°C,棚内空气湿度为90%。
在播种75天后,看见床面形成有大量原基,部分幼菇长至3cm—5cm,马上接开白色透气膜,对床面喷施一次复合功能肥:细胞分裂素150毫升+磷酸二氢钾200g+红糖200g稀释1000倍液喷施。床面正常喷水保湿,开始出菇管理。幼菇期,小拱棚内调节土壤含水量为62%—65%,调节空气湿度为85%—90%。
在播种81天后,当羊肚菌长至8-12cm,开始采第一批羊肚菌。当时随机对一平方米内的羊肚菌数量做了统计,包括小菇和成品菇在内,一平方米长出87个羊肚菌。第一次采收,一平方米就收到29个菇,重量为0.42kg。
从第一次采菇开始,一直到春节前,当地自然气温一直都在2°—18°C之间,非常适宜羊肚菌出菇的温度。春节后,气温逐渐升高,春风到来,棚内保湿难度加大。但秋季栽培的羊肚菌采收已经接近尾声。最后一次采菇在播种后第176天。经统计660㎡的土地,实际出菇面积为500㎡,共计采了3茬菇,总重量为292kg,平均出菇0.58kg/㎡。整个采收期为92天。
以传统的栽培方法进行栽培:
距离播种时间,提前1个月处理土地。现有的栽培大棚是东西座向。播种前1个月另12天,10月12日,开始安排工人整理现有菇棚内外的杂草。实际栽培面积2000㎡。
播种前1个月,对土壤做杀菌、杀虫处理:具体方法为:每亩地均匀撒200kg—300kg生石灰粉;然后微耕土壤20cm深。
播种前9天,再对土壤做杀虫处理 使用噻虫胺颗粒撒面杀虫,用量为:4kg/亩。然后微耕土地。
播种前3天,对土壤养分进行调节: 测土配方,调整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40g/㎡,含氮量为4g/㎡,和部分磷、钾等矿物元素。用石灰、碳酸钙调节土壤PH值为7—8之间。
播种前1天,对土壤水分进行调节:对栽培床均匀的喷撒透水,直至土壤(深至30cm)含水量达到饱和(确保水质良好,PH值为7)。当含水量降至65%时,即可播种。
播种当天,在棚内南北向整理栽培床,床宽1.2m,两床间留30cm宽操作道。
床面采用“开沟条播”的方法播种:在床面上开宽10cm,深5cm的小沟,将羊肚菌菌种掰碎撒到沟内,之后在操作道上取土覆盖2cm厚,盖住羊肚菌菌种,平整床面。每平方米用羊肚菌菌种0.4kg,每床菌种播完后,床面覆盖黑透气膜。保持栽培拱棚内温度稳定在12°c—25°C之间,空气相对湿度70-80%,遮光率70%。
播种10天后,在菇床上放置营养转化袋7个/㎡。羊肚菌营养转化袋规格为14×28cm,每袋湿重0.5kg。
播种73天后,观察到床面的菌霜由浓白向深红色转化时,立即撤除黑透气膜,增加床面通风量和氧气供应。在床面上搭建催菇小拱棚,小拱棚高度为0.8m—1m。
播种75天后,对揭开透气膜的床面喷结菇水,水一定打透至30cm以下。待喷好结菇水后立即覆盖白色透气膜。盖膜时间为15天。外棚每天适当通风1—2小时。诱导床面形成大量原基。此时棚内温度为12°C—16°C,棚内空气湿度为90%。
播种91天后,看见床面形成有大量原基,部分幼菇长至3cm—5cm,马上揭开白色透气膜,床面正常喷水保湿,开始出菇管理。幼菇期,小拱棚内调节土壤含水量为62%—65%,调节空气湿度为85%—90%。
播种106天后,当羊肚菌长至8-12cm,开始采第一批羊肚菌。当时随机对一平方米内的羊肚菌数量做了统计,包括小菇和成品菇在内,一平方米长出43个羊肚菌。第一次采收,一平方米就收到21个菇,重量为0.3kg。
传统栽培模式在播种91天后开始出现羊肚菌原基,播种106天后开始采收第一批羊肚菌。从3月中旬开始,春风越来越大,棚内保湿难度加大,部分幼菇死亡。而且棚内温度逐渐升高。播种后第131天,棚内最高温度已达28℃,羊肚菌采收结束,共收羊肚菌鲜品980公斤,约合每平方米产量0.49公斤。整个采收期为45天。
从实施例1中将本发明的栽培方法与现有传统栽培方法比较,本高海拔地区羊肚菌低成本高产量栽培方法比现有传统模式可提前播种67天,提前60天出菇,第一批采菇提前58天,出菇期为106天,采收期92天,产量提高60%。
实施例2
试验地块是块荒地,实际栽培面积300㎡,海拔高度为1760米。
播种前1个月,开始清理荒地的杂草。播种前28天,对土壤做杀菌、杀虫处理。具体方法为:每亩地均匀撒200kg—300kg生石灰粉;然后微耕土壤20cm深。
播种前25天,开始建外拱栽培棚:外拱形棚顶部距地下栽培床面高1.8m,宽5.2米,长度不限。建棚材料可用水泥棚架或实心竹子做棚架,棚架之间相隔1米,并用竹子从棚架顶部链接、固定各个棚架,在棚架外围覆盖2层遮阳网,视天气情况,再覆盖塑料薄膜。在拱形棚内支架下30cm处、作业道上方固定喷水管,并配高压雾化喷头,用于拱形棚内的增湿和降温。棚外四周开排水沟,距棚边缘20cm处,挖宽20cm、深30cm的排灌沟,用于排涝、增湿和辅助降温。在外拱形棚四周,在发菌期和出菇期,可根据外拱形棚内温度和湿度情况,通过向排灌沟内注水,对外拱形棚内温度和湿度进行辅助调控。
播种前17天,使用噻虫胺颗粒撒面杀虫,用量为:4kg/亩。
播种前5天,对土壤养分进行调节:测土配方,调整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40g/㎡,含氮量为4g/㎡,和部分磷、钾等矿物元素。用石灰、碳酸钙调节土壤PH值为7—8之间。
播种前2天,对土壤水分进行调节:对栽培床均匀的喷撒透水,直至深至30cm,含水量达到饱和(确保水质良好,PH值为7)。3天后,检查土壤含水量,当含水量降至65%时,即可播种。
白露节气后的第8天,室外温度15°C—25°C。安排播种。在拱棚内整理栽培床,每个棚内建3个栽培床,床宽1.2m,两床间留40cm宽操作道。
床面采用“开沟条播”的方法播种:在床面上开宽10cm,深5cm的小沟,将羊肚菌菌种掰碎撒到沟内,之后在操作道上取土覆2cm厚,盖住羊肚菌菌种,理平床面。每平方米用羊肚菌菌种0.4kg,每床菌种播完后,床面覆盖黑透气膜。保持栽培拱棚内温度稳定在12°C—25°C之间,空气相对湿度70-80%,遮光率70%。
在播种7天后,对菇床上喷施一次功能肥:使用细胞分裂素200毫升稀释1000倍液喷施。
在播种10天后,在菇床上放置营养转化袋4个/㎡。羊肚菌营养转化袋规格为17×38cm,每袋湿重1kg。
在播种35天后,再对床面喷施一次功能肥:细胞分裂素200毫升+红糖200g稀释1000倍液喷施。培养中期,调节土壤含水量为50%—60%,空气湿度为70%—80%。
在播种60天后,观察到床面的菌霜由浓白向深红色转化时,立即撤除黑透气膜,增加床面通风量和氧气供应。在床面上搭建催菇小拱棚,小拱棚高度为0.8m—1m。
在播种62天后,对揭开透气膜的床面喷结菇水,水一定打透至30cm以下。待喷好结菇水后再喷施一次复合功能肥:细胞分裂素150毫升+磷酸二氢钾2000g+尿素2000g稀释1000倍液喷施,立即覆盖白色透气膜。盖膜时间为15天。外棚每天适当通风1—2小时。诱导床面形成大量原基。此时棚内温度为12°C—18°C,棚内空气湿度为90%。
在播种77天后,看见床面形成有大量原基,部分幼菇长至3cm—5cm,马上接开白色透气膜,对床面喷施一次复合功能肥:细胞分裂素150毫升+磷酸二氢钾200g+红糖200g稀释1000倍液喷施。床面正常喷水保湿,开始出菇管理。幼菇期,小拱棚内调节土壤含水量为62%—65%,调节空气湿度为85%—90%。
在播种84天后,当羊肚菌长至8-12cm,开始采第一批羊肚菌。当时随机对一平方米内的羊肚菌数量做了统计,包括小菇和成品菇在内,一平方米长出75个羊肚菌。第一次采收,一平方米就收到23个菇,重量为0.35kg。
从第一次采菇开始,一直到春节前,当地自然气温一直都在4°C—20°C之间,非常适宜羊肚菌出菇的温度。春节后,气温逐渐升高,春风到来,棚内保湿难度加大。但秋季栽培的羊肚菌采收已经接近尾声。最后一次采菇在播种后第162天。经统计300㎡的土地,共计采了3茬菇,总重量为153kg,平均出菇0.51kg/㎡。整个采收期为83天。
从实施例2看,本高海拔地区羊肚菌低成本高产量栽培方法比现有传统模式可提前播种60天,提前73天出菇,第一批采菇提前62天,出菇期为98天,产量提高46%。
实施例3
试验地块是种早土豆,实际栽培面积270㎡,海拔高度为2230米。
播种前1个月,开始清理菜地的杂草。播种前29天,对土壤做杀菌、杀虫处理。具体方法为:每亩地均匀撒200kg—300kg生石灰粉;然后微耕土壤20cm深。
播种前20天,开始建外拱栽培棚:外拱形棚顶部距地下栽培床面高1.8m,宽5.2米,长度不限。建棚材料可用水泥棚架或实心竹子做棚架,棚架之间相隔1米,并用竹子从棚架顶部链接、固定各个棚架,在棚架外围覆盖2层遮阳网,视天气情况,再覆盖塑料薄膜。在拱形棚内支架下30cm处、作业道上方固定喷水管,并配高压雾化喷头,用于拱形棚内的增湿和降温。棚外四周开排水沟,距棚边缘20cm处,挖宽20cm、深30cm的排灌沟,用于排涝、增湿和辅助降温。在外拱形棚四周,在发菌期和出菇期,可根据外拱形棚内温度和湿度情况,通过向排灌沟内注水,对外拱形棚内温度和湿度进行辅助调控。
播种前16天,使用噻虫胺颗粒撒面杀虫,用量为:4kg/亩。
播种前7天,对土壤养分进行调节:测土配方,调整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40g/㎡,含氮量为4g/㎡,和部分磷、钾等矿物元素。用石灰、碳酸钙调节土壤PH值为7—8之间。
播种前5天,对土壤水分进行调节:对栽培床均匀的喷撒透水,直至土壤(深至30cm)含水量达到饱和(确保水质良好,PH值为7)。播种前2天,检查土壤含水量,当含水量降至65%时,即可播种。
白露节气前11天,室外温度14°C—23°C。安排播种。在拱棚内整理栽培床,床宽1.2m,两床间留40cm宽操作道。
床面采用“开沟条播”的方法播种:在床面上开宽10cm,深5cm的小沟,将羊肚菌菌种掰碎撒到沟内,之后在操作道上取土覆2cm厚,盖住羊肚菌菌种,理平床面。每平方米用羊肚菌菌种0.4kg,每床菌种播完后,床面覆盖黑透气膜。保持栽培拱棚内温度稳定在12°C—25°C之间,空气相对湿度70-80%,遮光率70%。
在播种7天后,对菇床上喷施一次功能肥:使用细胞分裂素200毫升稀释1000倍液喷施。
在播种10天后,在菇床上放置营养转化袋4个/㎡。羊肚菌营养转化袋规格为17×38cm,每袋湿重1kg。
在播种35天后,再对床面喷施一次功能肥:细胞分裂素200毫升+红糖200g稀释1000倍液喷施。培养中期,调节土壤含水量为50%—60%,空气湿度为70%—80%。
在播种53天后,观察到床面的菌霜由浓白向深红色转化时,立即撤除黑透气膜,增加床面通风量和氧气供应。在床面上搭建催菇小拱棚,小拱棚高度为0.8m—1m。
在播种55天后,对揭开透气膜的床面喷结菇水,水一定打透至30cm以下。待喷好结菇水后再喷施一次复合功能肥:细胞分裂素150毫升+磷酸二氢钾2000g+尿素2000g稀释1000倍液喷施,立即覆盖白色透气膜。盖膜时间为15天。外棚每天适当通风1—2小时。诱导床面形成大量原基。此时棚内温度为12°C—18°C,棚内空气湿度为90%。
在播种70天后,看见床面形成有大量原基,部分幼菇长至3cm—5cm,马上接开白色透气膜,对床面喷施一次复合功能肥:细胞分裂素150毫升+磷酸二氢钾200g+红糖200g稀释1000倍液喷施。床面正常喷水保湿,开始出菇管理。幼菇期,小拱棚内调节土壤含水量为62%—65%,调节空气湿度为85%—90%。
在播种77天后,当羊肚菌长至8-12cm,开始采第一批羊肚菌。当时随机对一平方米内的羊肚菌数量做了统计,包括小菇和成品菇在内,一平方米长出82个羊肚菌。第一次采收,一平方米就收到27个菇,重量为0.46kg。
从第一次采菇开始,一直到次年的3月底,1月份有23天的时间温度在-2°C—10°C之间,这段时间栽培床处于休眠期。其余时间,自然气温一直都在4°C—20°C之间,非常适宜羊肚菌出菇的温度。3月下旬以后,春风到来,棚内保湿难度加大。但秋季栽培的羊肚菌采收已经接近尾声。最后一次采菇在播种后第218天。经统计270㎡的土地,共计采了4茬菇,总重量为149kg,平均出菇0.54kg/㎡。整个采收期为106天。
从实施例3看,本高海拔地区羊肚菌低成本高产量栽培方法比现有传统模式可提前播种76天,提前61天出菇,第一批采菇提前75天,出菇期为121天,产量提高60%。

Claims (9)

1.一种高海拔地区羊肚菌错季低成本高产量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海拔在1800米—2200米的地区,选择在进入初秋,气温在14°C—24°C之间的白露节气前后播种栽培;
步骤2 土壤杀虫处理:根据下种时间的安排,提前1个月对土壤进行杀菌、杀虫处理,每亩地均匀撒150kg—250kg生石灰粉,然后微耕土壤20cm深;
步骤3 搭建外拱栽培棚,棚架之间间隔1米,并用竹子从棚架顶部链接、固定各个棚架,在棚架外围覆盖遮阳网;在拱形棚内支架下、作业道上方固定喷水管,并配高压雾化喷头;棚外四周开排水沟,距棚边缘挖排灌沟,外拱形棚四周,在发菌期和出菇期,可根据外拱形棚内温度和湿度情况,通过向排灌沟内注水,对外拱形棚内温度和湿度进行辅助调控;
步骤4 再次对土壤做杀虫处理 使用噻虫胺颗粒撒床面杀虫,用量为:4kg/亩;
步骤5 土壤养分调节:对不同土质的土壤进行测土配方,调节土壤营养成分;
步骤6 土壤水分调节:做好栽培床面后,喷透水,含水量达到饱和,3天后,检查土壤含水量,当含水量降至65%时,即可播种;
步骤7 播种:播种时间安排在白露节气前后进行,在拱棚内建栽培床,两床间留操作道;床面采用“开沟条播”的方法播种:在床面上开小沟,将羊肚菌菌种掰碎撒到沟内,之后在操作道上取土覆盖盖住羊肚菌菌种,最后平整床面,每床菌种播完后,床面覆盖黑透气膜;
步骤8 播后管理:(1)播种后视床面湿度情况调水,保持床面土壤含水量50-60%,床面上覆盖黑透气膜;保持栽培拱棚内温度稳定在12°C—25°C之间,空气相对湿度70-80%,遮光率70%;
(2)播种7天后,菇床上喷施一次功能肥;10天后,在菇床上放置营养转化袋,羊肚菌营养转化袋规格为17×38cm,每袋湿重1kg,每平方米放4个/㎡;
(3)培养30天—35天后,再喷施一次功能肥;培养中期,调节土壤含水量为50%—60%,空气湿度为70%—80%;
步骤9 催菇:床面的菌丝经过50天左右的生长,菌霜由浓白向深红色转化,即可撤除黑透气膜,增加通风量和氧气供应,在床面上搭建催菇小拱棚,催菇小拱棚高度为0.8m—1m;喷一次结菇水,水要打透至30cm以下;待喷好结菇水后,再喷施一次复合功能肥,立即覆盖白色透气膜;盖膜时间为15天;外棚每天适当通风1—2小时;诱导床面形成大量原基;此时调节棚内温度为12°C—16°C,棚内空气湿度为90%,;
步骤10 保菇:当看见原基,幼菇长至3cm—5cm时,接开白色透气膜,床面喷施一次复合功能肥,床面正常喷水保湿,开始出菇管理,幼菇期,小拱棚内调节土壤含水量为62%—65%,调节空气湿度为85%—90%;
步骤11 采收,采收前保持棚内温度为4°C—25°C,土壤含水量为60—65,相对空气湿度80-90%;播种75天后,当羊肚菌长至8-12cm、菌盖表面的脊和凹坑明显、子囊果不再增大、菌盖颜色由红黄色转为深褐色、孢子弹射前及时采收;采收前停止喷水;采收时保持菇脚洁白,切口整齐;采收和运输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防止破裂或掉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地区羊肚菌错季低成本高产量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搭建的外拱栽培棚顶部距地下栽培床面高1.8m,宽5.2m,长度不限,用水泥棚架或实心竹子做棚架,棚架之间相隔1m,并用竹子从棚架顶部链接、固定各个棚架,在棚架外围覆盖2层遮阳网,视天气情况,再考虑覆盖塑料薄膜;在拱形棚内支架下30cm处、作业道上方固定喷水管;距棚边缘20cm处,挖宽20cm、深30cm的排灌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地区羊肚菌错季低成本高产量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进行测土配方,调整土壤养分标准:有机质含量为240g/㎡,含氮量为4g/㎡,用石灰、碳酸钙调节土壤PH值为7—8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地区羊肚菌错季低成本高产量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7中:拱棚内建的栽培床,每个棚内建3个栽培床,床宽1.2m,两床间留40cm宽操作道;在床面上开宽10cm,深5cm的小沟,将羊肚菌菌种掰碎撒到沟内,之后在操作道上取土覆盖2cm厚,盖住羊肚菌菌种,最后平整床面,每平方米用羊肚菌菌种0.4k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地区羊肚菌错季低成本高产量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8(2)中,播种7天后,菇床上喷施的功能肥为:细胞分裂素200毫升稀释1000倍液喷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地区羊肚菌错季低成本高产量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8(2)中:10天后,在菇床上放置的营养转化袋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构成为:麦粒40%,高粱40%,玉米芯16%,石灰3%,黄腐酸钾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地区羊肚菌错季低成本高产量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8(3)中,所述的功能肥为:细胞分裂素200毫升加红糖200g,稀释1000倍液喷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地区羊肚菌错季低成本高产量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9中:待喷好结菇水后,喷施的复合功能肥为:细胞分裂素150毫升加磷酸二氢钾2000g,再加尿素2000g稀释1000倍液喷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地区羊肚菌错季低成本高产量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0中所喷施的复合功能肥为:细胞分裂素150毫升加磷酸二氢钾200g、加红糖200g稀释1000倍液喷施。
CN202211306212.3A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高海拔地区羊肚菌错季低成本高产量的栽培方法 Pending CN1156694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06212.3A CN115669454A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高海拔地区羊肚菌错季低成本高产量的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06212.3A CN115669454A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高海拔地区羊肚菌错季低成本高产量的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69454A true CN115669454A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99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06212.3A Pending CN115669454A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高海拔地区羊肚菌错季低成本高产量的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6945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30361A (zh) * 2023-07-03 2023-08-04 内蒙古绿新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羊肚菌冬春季设施大棚种植生产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30361A (zh) * 2023-07-03 2023-08-04 内蒙古绿新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羊肚菌冬春季设施大棚种植生产方法
CN116530361B (zh) * 2023-07-03 2023-09-15 内蒙古绿新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羊肚菌冬春季设施大棚种植生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50921B (zh) 松杉锯末发酵料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
CN102812831A (zh) 一种南方山地幼龄茶园茶、草、菌复合生态栽培方法
CN109258293B (zh) 一种羊肚菌高产栽培方法
CN103202177A (zh) 一种羊肚菌的栽培方法
CN103880521A (zh) 一种金针菇菌渣培养基料及其栽培双孢蘑菇的方法
CN109348991B (zh) 一种适合在寒地林下生长的羊肚菌及其栽培方法
CN104303823A (zh) 一种橡胶林下栽培鹿角灵芝的方法
CN110663487A (zh) 一种中药材循环种植方法
CN102986429A (zh) 猕猴桃和魔芋立体种植方法
CN104737782A (zh) 一种南方桑枝竹荪的种植方法
CN111631191B (zh) 一种原产区培育冬虫夏草的方法
CN107509493A (zh) 一种塑料大棚草莓栽培技术
CN104541969A (zh) 一种双孢蘑菇生长菌剂及利用该菌剂的双孢蘑菇栽培方法
CN104969766A (zh) 一种草莓的种植方法
CN115669454A (zh) 一种高海拔地区羊肚菌错季低成本高产量的栽培方法
CN113854054A (zh) 一种巨菌草冬季大棚育苗方法
CN113179854A (zh) 一种盐碱地棚室栽培羊肚菌的方法
CN108401808A (zh) 大棚西瓜与藜蒿轮作栽培方法
CN102511216B (zh) 一种克服连作障碍的用于温室栽培黄瓜的做畦方法
CN111771608A (zh) 一种林下散料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
CN108142204B (zh) 香菇间作大枣的栽培方法
CN111066571A (zh) 一种利用稻草栽培低镉姬松茸的方法
CN113016539A (zh) 一种党参平摆覆土膜侧露头栽培方法
CN112075279A (zh) 一种杨梅果树北方引种栽培的方法
CN111713337A (zh) 一种使用野生芒草作为主料的大球盖菇的有机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