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16063A - 一种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16063A
CN110616063A CN201910875766.7A CN201910875766A CN110616063A CN 110616063 A CN110616063 A CN 110616063A CN 201910875766 A CN201910875766 A CN 201910875766A CN 110616063 A CN110616063 A CN 1106160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dium hydroxide
water
cotton
mixing
d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7576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然
伍斌
陈强
王文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zhihua University
Sinohydro Bureau 7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zhi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zhi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Panzhi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87576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160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160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160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3/00Material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3/22Material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dust-laying or dust-absorb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etergent Composition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抑尘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棉籽10‑25%、煤渣油3‑5%、甘油10‑20%、聚乙二醇2‑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5‑2%、烷基醇酰胺0.5‑2%,余量为水。当将该抑尘剂喷洒于路面后,会形成一层油膜,可阻止下部水份的蒸发,并能粘结地面粉尘;抑尘剂中还有保湿成分,能够在粉尘表面的壳膜下形成一层保水层,从而起到润湿的作用,其与油膜协同起到保水,抗蒸发的作用,大大提高了抑尘剂的抑尘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抑尘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颗粒物污染对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范围很广,是大多数城市空气污染的首要因素。国内外一般对开放性尘源的防治对策主要有洒水抑尘、设置挡风墙抑尘、建造封闭式结构等。洒水抑尘不仅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而且由于季节或地域原因夏季气温高时,水分蒸发快,而冬季气温低,易结冰,因此,其实际应用受到很大限制。挡风墙抑尘和建造封闭式结构抑尘一次性投资大,且不能捕捉漂浮在空气中的粉尘,对于不断有新的粉尘产生的作业区,其抑尘能力有限。因此,急需研发出一种不受环境限制,抑尘效果好的抑尘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可有效解决现有抑尘剂受环境限制、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抑尘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棉籽10-25%、煤渣油3-5%、甘油10-20%、聚乙二醇2-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5-2%、烷基醇酰胺0.5-2%,余量为水。
进一步地,一种抑尘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棉籽18%、煤渣油4%、甘油15%、聚乙二醇3%、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2%、烷基醇酰胺0.8%,余量为水。
上述抑尘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带有棉短绒的棉籽进行如下处理:
①将带有棉短绒的棉籽分离成棉短绒和棉籽;
②将棉短绒与30-40wt%的氢氧化钠溶液和十二烷基磺酸钠按质量比为1:3-4:20-30混合,在75-85℃条件下浸泡15-25min,接着在90-100℃条件下蒸煮15-25min,然后在105-115℃条件下蒸煮20-30min;
③将步骤②所得物用水冲洗,过滤,烘干,将烘干物与75-95%乙醇、12-15wt%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为1:1-2:0.5-1混合,在50-60℃条件下水浴加热0.5-1h,然后再加入0.5-1倍混合物重量的氯乙酸,继续加热反应30-40min;
④将棉籽进行压榨,收集棉籽柏,将棉籽柏粉碎,然后加入同等重量的去离子水搅拌混匀,然后置于25-30℃条件下密封发酵6-8天;
⑤待密封发酵完成后,将发酵物置于90-100℃条件下焙炒3-5min,接着用去离子水洗涤2-3次后,对其冷冻干燥,干燥至含水量为8-10%;
⑥将步骤⑤所得干燥物与冰醋酸、氢氧化钠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10-15min;其中,步骤⑤所得干燥物、冰醋酸、氢氧化钠和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为20-30:15-25:7-10:3-5;
⑦将步骤⑥所得物与12-15wt%氢氧化钠溶液按体积比为1:1搅拌混合,然后置于75-85℃水浴加热1.5-2h,再加入与氢氧化钠相同体积的75-95%乙醇,最后将混合物在250-280W条件下超声分散10-15min;
⑧将步骤③和步骤⑦所得物用酸调节pH值为7.0-8.5,再用75-95%乙醇冲洗,抽滤,烘干;
(2)用蒸汽将煤渣油预热,达到软化点,然后加入1/2质量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1/2质量的烷基醇酰胺,搅拌均匀;其中,软化点为煤渣油形成均匀流体的温度点;
(3)将水加热至70-80℃后,加入另一半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烷基醇酰胺,混匀;
(4)将步骤(1)、(2)(3)所得物和剩余物质搅拌30-60min,制得。
进一步地,步骤②中具体过程为:将棉短绒与35wt%的氢氧化钠溶液和十二烷基磺酸钠按质量比为1:3:25混合,在80℃条件下浸泡20min,接着在95℃条件下蒸煮20min,然后在110℃条件下蒸煮25min。
进一步地,步骤③中具体过程为:将烘干物与95%乙醇、12wt%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为1:1:0.8混合,在60℃条件下水浴加热0.5h,然后再加入0.5倍混合物重量的氯乙酸,继续加热反应30min。
进一步地,步骤④中在28℃条件下密封发酵8天。
进一步地,步骤⑤中将发酵物置于90℃条件下焙炒5min。
进一步地,步骤⑥中步骤⑤所得干燥物、冰醋酸、氢氧化钠和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为25:20:8:4。
进一步地,步骤⑦中具体过程为:将步骤⑥所得物与13wt%氢氧化钠溶液按体积比为1:1搅拌混合,然后置于80℃水浴加热1.5h,再加入与氢氧化钠相同体积的95%乙醇,最后将混合物在260W条件下超声分散15min。
本发明提供的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般棉籽上会带有部分棉短绒,而本申请中将棉短绒进行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分阶段的进行热处理,并且在处理过程中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钠,可有效渗透到棉纤维中,在阶段式加热处理过程中可最大限度地破坏棉纤维的初生壁和次生壁,使棉纤维的结晶度下降,无定形区上升,提高其反应活性,然后再将其与乙醇、氢氧化钠溶液、氯乙酸进行反应,使得棉短绒中的纤维素发生碱化、醚化反应,最终制得物质粘度高,可有效吸附颗粒污染物,起到抑尘效果。
而去除了棉短绒的纯棉籽,其本身可以压榨出油,但一般压榨后的棉籽柏会丢弃,本发明将棉籽柏有效利用起来,将其和去离子水混合后,会产生霉菌,当进行密封发酵后会形成无规则微孔,再经过焙炒、洗涤、真空干燥,然后再通过冰醋酸和氢氧化钠进行改性,使得最终得到的物质粘度高,可有效吸附颗粒污染物,起到抑尘效果。
本发明中还加入了煤渣油,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可形成溶于水的乳化油液体,其与其他成分配合,最终形成的抑尘剂表面张力比水低,易于黏附粉尘,当将该抑尘剂喷洒于路面后,会形成一层油膜,可阻止下部水份的蒸发,并能粘结地面粉尘;抑尘剂中还有保湿成分,能够在粉尘表面的壳膜下形成一层保水层,从而起到润湿的作用,其与油膜协同起到保水,抗蒸发的作用,大大提高了抑尘剂的抑尘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抑尘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棉籽10%、煤渣油3%、甘油10%、聚乙二醇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5%、烷基醇酰胺0.5%,余量为水。
上述抑尘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带有棉短绒的棉籽进行如下处理:
①将带有棉短绒的棉籽分离成棉短绒和棉籽;
②将棉短绒与30wt%的氢氧化钠溶液和十二烷基磺酸钠按质量比为1:3:20混合,在75℃条件下浸泡25min,接着在90℃条件下蒸煮25min,然后在105℃条件下蒸煮30min;
③将步骤②所得物用水冲洗,过滤,烘干,将烘干物与75%乙醇、12wt%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为1:1:0.5混合,在50℃条件下水浴加热0.5h,然后再加入0.5倍混合物重量的氯乙酸,继续加热反应40min;
④将棉籽进行压榨,收集棉籽柏,将棉籽柏粉碎,然后加入同等重量的去离子水搅拌混匀,然后置于25℃条件下密封发酵8天;
⑤待密封发酵完成后,将发酵物置于90℃条件下焙炒5min,接着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后,对其冷冻干燥,干燥至含水量为8%;
⑥将步骤⑤所得干燥物与冰醋酸、氢氧化钠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15min;其中,步骤⑤所得干燥物、冰醋酸、氢氧化钠和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为20:15:7:3;
⑦将步骤⑥所得物与12wt%氢氧化钠溶液按体积比为1:1搅拌混合,然后置于75℃水浴加热2h,再加入与氢氧化钠相同体积的75%乙醇,最后将混合物在250W条件下超声分散15min;
⑧将步骤③和步骤⑦所得物用酸调节pH值为7.0-8.5,再用75%乙醇冲洗,抽滤,烘干;
(2)用蒸汽将煤渣油预热,达到软化点,然后加入1/2质量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1/2质量的烷基醇酰胺,搅拌均匀;其中,软化点为煤渣油形成均匀流体的温度点;
(3)将水加热至70℃后,加入另一半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烷基醇酰胺,混匀;
(4)将步骤(1)、(2)(3)所得物和剩余物质搅拌60min,制得。
实施例2
一种抑尘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棉籽25%、煤渣油5%、甘油20%、聚乙二醇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烷基醇酰胺2%,余量为水。
上述抑尘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带有棉短绒的棉籽进行如下处理:
①将带有棉短绒的棉籽分离成棉短绒和棉籽;
②将棉短绒与40wt%的氢氧化钠溶液和十二烷基磺酸钠按质量比为1:4:30混合,在85℃条件下浸泡15min,接着在100℃条件下蒸煮15min,然后在115℃条件下蒸煮20min;
③将步骤②所得物用水冲洗,过滤,烘干,将烘干物与95%乙醇、15wt%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为1:2:1混合,在60℃条件下水浴加热0.5h,然后再加入1倍混合物重量的氯乙酸,继续加热反应30min;
④将棉籽进行压榨,收集棉籽柏,将棉籽柏粉碎,然后加入同等重量的去离子水搅拌混匀,然后置于30℃条件下密封发酵6天;
⑤待密封发酵完成后,将发酵物置于100℃条件下焙炒3min,接着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后,对其冷冻干燥,干燥至含水量为8%;
⑥将步骤⑤所得干燥物与冰醋酸、氢氧化钠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15min;其中,步骤⑤所得干燥物、冰醋酸、氢氧化钠和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为30:25:10:5;
⑦将步骤⑥所得物与15wt%氢氧化钠溶液按体积比为1:1搅拌混合,然后置于85℃水浴加热1.5h,再加入与氢氧化钠相同体积的95%乙醇,最后将混合物在280W条件下超声分散10min;
⑧将步骤③和步骤⑦所得物用酸调节pH值为7.0-8.5,再用95%乙醇冲洗,抽滤,烘干;
(2)用蒸汽将煤渣油预热,达到软化点,然后加入1/2质量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1/2质量的烷基醇酰胺,搅拌均匀;其中,软化点为煤渣油形成均匀流体的温度点;
(3)将水加热至80℃后,加入另一半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烷基醇酰胺,混匀;
(4)将步骤(1)、(2)(3)所得物和剩余物质搅拌30min,制得。
实施例3
一种抑尘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棉籽15%、煤渣油3.5%、甘油13%、聚乙二醇3%、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烷基醇酰胺1%,余量为水。
上述抑尘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带有棉短绒的棉籽进行如下处理:
①将带有棉短绒的棉籽分离成棉短绒和棉籽;
②将棉短绒与35wt%的氢氧化钠溶液和十二烷基磺酸钠按质量比为1:3.2:25混合,在80℃条件下浸泡18min,接着在95℃条件下蒸煮18min,然后在110℃条件下蒸煮20min;
③将步骤②所得物用水冲洗,过滤,烘干,将烘干物与80%乙醇、13wt%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为1:1.2:0.6混合,在55℃条件下水浴加热40min,然后再加入0.6倍混合物重量的氯乙酸,继续加热反应30min;
④将棉籽进行压榨,收集棉籽柏,将棉籽柏粉碎,然后加入同等重量的去离子水搅拌混匀,然后置于28℃条件下密封发酵6天;
⑤待密封发酵完成后,将发酵物置于95℃条件下焙炒3min,接着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后,对其冷冻干燥,干燥至含水量为8%;
⑥将步骤⑤所得干燥物与冰醋酸、氢氧化钠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15min;其中,步骤⑤所得干燥物、冰醋酸、氢氧化钠和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为22:18:8:3.5;
⑦将步骤⑥所得物与13wt%氢氧化钠溶液按体积比为1:1搅拌混合,然后置于80℃水浴加热2h,再加入与氢氧化钠相同体积的80%乙醇,最后将混合物在260W条件下超声分散12min;
⑧将步骤③和步骤⑦所得物用酸调节pH值为7.0-8.5,再用80%乙醇冲洗,抽滤,烘干;
(2)用蒸汽将煤渣油预热,达到软化点,然后加入1/2质量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1/2质量的烷基醇酰胺,搅拌均匀;其中,软化点为煤渣油形成均匀流体的温度点;
(3)将水加热至80℃后,加入另一半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烷基醇酰胺,混匀;
(4)将步骤(1)、(2)(3)所得物和剩余物质搅拌40min,制得。
实施例4
一种抑尘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棉籽22%、煤渣油4.5%、甘油18%、聚乙二醇4%、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烷基醇酰胺1.5%,余量为水。
上述抑尘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带有棉短绒的棉籽进行如下处理:
①将带有棉短绒的棉籽分离成棉短绒和棉籽;
②将棉短绒与35wt%的氢氧化钠溶液和十二烷基磺酸钠按质量比为1:3.8:28混合,在80℃条件下浸泡22min,接着在100℃条件下蒸煮22min,然后在110℃条件下蒸煮25min;
③将步骤②所得物用水冲洗,过滤,烘干,将烘干物与85%乙醇、14wt%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为1:1.6:0.8混合,在55℃条件下水浴加热50min,然后再加入0.8倍混合物重量的氯乙酸,继续加热反应30min;
④将棉籽进行压榨,收集棉籽柏,将棉籽柏粉碎,然后加入同等重量的去离子水搅拌混匀,然后置于28℃条件下密封发酵7天;
⑤待密封发酵完成后,将发酵物置于85℃条件下焙炒3min,接着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后,对其冷冻干燥,干燥至含水量为8%;
⑥将步骤⑤所得干燥物与冰醋酸、氢氧化钠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12min;其中,步骤⑤所得干燥物、冰醋酸、氢氧化钠和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为28:22:9:4.5;
⑦将步骤⑥所得物与14wt%氢氧化钠溶液按体积比为1:1搅拌混合,然后置于85℃水浴加热100min,再加入与氢氧化钠相同体积的85%乙醇,最后将混合物在270W条件下超声分散13min;
⑧将步骤③和步骤⑦所得物用酸调节pH值为7.0-8.5,再用85%乙醇冲洗,抽滤,烘干;
(2)用蒸汽将煤渣油预热,达到软化点,然后加入1/2质量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1/2质量的烷基醇酰胺,搅拌均匀;其中,软化点为煤渣油形成均匀流体的温度点;
(3)将水加热至80℃后,加入另一半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烷基醇酰胺,混匀;
(4)将步骤(1)、(2)(3)所得物和剩余物质搅拌50min,制得。
实施例5
一种抑尘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棉籽18%、煤渣油4%、甘油15%、聚乙二醇3%、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2%、烷基醇酰胺0.8%,余量为水。
上述抑尘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带有棉短绒的棉籽进行如下处理:
①将带有棉短绒的棉籽分离成棉短绒和棉籽;
②将棉短绒与35wt%的氢氧化钠溶液和十二烷基磺酸钠按质量比为1:3:25混合,在80℃条件下浸泡20min,接着在95℃条件下蒸煮20min,然后在110℃条件下蒸煮25min;
③将步骤②所得物用水冲洗,过滤,烘干,将烘干物与95%乙醇、12wt%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为1:1:0.8混合,在60℃条件下水浴加热0.5h,然后再加入0.5倍混合物重量的氯乙酸,继续加热反应30min;
④将棉籽进行压榨,收集棉籽柏,将棉籽柏粉碎,然后加入同等重量的去离子水搅拌混匀,然后置于28℃条件下密封发酵8天;
⑤待密封发酵完成后,将发酵物置于90℃条件下焙炒5min,接着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后,对其冷冻干燥,干燥至含水量为8%;
⑥将步骤⑤所得干燥物与冰醋酸、氢氧化钠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12min;其中,步骤⑤所得干燥物、冰醋酸、氢氧化钠和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为25:20:8:4;
⑦将步骤⑥所得物与13wt%氢氧化钠溶液按体积比为1:1搅拌混合,然后置于80℃水浴加热1.5h,再加入与氢氧化钠相同体积的95%乙醇,最后将混合物在260W条件下超声分散15min;
⑧将步骤③和步骤⑦所得物用酸调节pH值为7.0-8.5,再用95%乙醇冲洗,抽滤,烘干;
(2)用蒸汽将煤渣油预热,达到软化点,然后加入1/2质量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1/2质量的烷基醇酰胺,搅拌均匀;其中,软化点为煤渣油形成均匀流体的温度点;
(3)将水加热至80℃后,加入另一半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烷基醇酰胺,混匀;
(4)将步骤(1)、(2)(3)所得物和剩余物质搅拌40min,制得。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步骤②中将棉短绒与35wt%的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为1:3混合,在110℃条件下持续蒸煮65min,其余过程与实施例5相同。
对比例2
对比例2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在对棉籽进行处理的过程不同,具体为:将棉籽进行压榨,收集棉籽柏,将棉籽柏粉碎,然后与冰醋酸、氢氧化钠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12min;其中,粉碎的棉籽柏、冰醋酸、氢氧化钠和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为25:20:8:4,然后按照实施例5中后续步骤进行处理。
对上述实施例制得的抑尘剂的粘度、表面张力进行测定,结果如下:
试验例
选取一段市政道路,在喷洒路面及对照路面分别设置采样点,检测喷洒前后空气中扬尘主要参数NOx、PM10、PM2.5浓度变化。
将本发明制得的抑尘剂用清水稀释50倍,然后利用利用环卫洒水车对路面进行喷洒作业,喷洒道路约2km。喷洒只进行一次(按平时常规喷洒水量进行),并同时用相同水量喷洒对照点周围路面,随后不对区域路面做任何处理,直接监测结束,以便对比空气治理效果。喷洒抑尘剂前2天开始监测,总共监测12天,其保湿率、抑尘效果如下: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对比例1 对比例2
抑尘率% 89 88 92 91 95 78 75
保湿率% 40 43 40 41 45 32 30
当采用本发明制备的抑尘剂对道路进行喷洒后,连续监测12天,与喷洒水的道路进行对比,喷洒抑尘剂后,NOx、PM10、PM2.5浓度有明显的降低,由上表可知,抑尘效率和保湿率均非常优异。

Claims (9)

1.一种抑尘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棉籽10-25%、煤渣油3-5%、甘油10-20%、聚乙二醇2-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5-2%、烷基醇酰胺0.5-2%,余量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尘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棉籽18%、煤渣油4%、甘油15%、聚乙二醇3%、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2%、烷基醇酰胺0.8%,余量为水。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抑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带有棉短绒的棉籽进行如下处理:
①将带有棉短绒的棉籽分离成棉短绒和棉籽;
②将棉短绒与30-40wt%的氢氧化钠溶液和十二烷基磺酸钠按质量比为1:3-4:20-30混合,在75-85℃条件下浸泡15-25min,接着在90-100℃条件下蒸煮15-25min,然后在105-115℃条件下蒸煮20-30min;
③将步骤②所得物用水冲洗,过滤,烘干,将烘干物与75-95%乙醇、12-15wt%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为1:1-2:0.5-1混合,在50-60℃条件下水浴加热0.5-1h,然后再加入0.5-1倍混合物重量的氯乙酸,继续加热反应30-40min;
④将棉籽进行压榨,收集棉籽柏,将棉籽柏粉碎,然后加入同等重量的去离子水搅拌混匀,然后置于25-30℃条件下密封发酵6-8天;
⑤待密封发酵完成后,将发酵物置于90-100℃条件下焙炒3-5min,接着用去离子水洗涤2-3次后,对其冷冻干燥,干燥至含水量为8-10%;
⑥将步骤⑤所得干燥物与冰醋酸、氢氧化钠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10-15min;其中,步骤⑤所得干燥物、冰醋酸、氢氧化钠和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为20-30:15-25:7-10:3-5;
⑦将步骤⑥所得物与12-15wt%氢氧化钠溶液按体积比为1:1搅拌混合,然后置于75-85℃水浴加热1.5-2h,再加入与氢氧化钠相同体积的75-95%乙醇,最后将混合物在250-280W条件下超声分散10-15min;
⑧将步骤③和步骤⑦所得物用酸调节pH值为7.0-8.5,再用75-95%乙醇冲洗,抽滤,烘干;
(2)用蒸汽将煤渣油预热,达到软化点,然后加入1/2质量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1/2质量的烷基醇酰胺,搅拌均匀;其中,软化点为煤渣油形成均匀流体的温度点;
(3)将水加热至70-80℃后,加入另一半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烷基醇酰胺,混匀;
(4)将步骤(1)、(2)(3)所得物和剩余物质搅拌30-60min,制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抑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中具体过程为:将棉短绒与35wt%的氢氧化钠溶液和十二烷基磺酸钠按质量比为1:3:25混合,在80℃条件下浸泡20min,接着在95℃条件下蒸煮20min,然后在110℃条件下蒸煮25min。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抑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③中具体过程为:将烘干物与95%乙醇、12wt%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为1:1:0.8混合,在60℃条件下水浴加热0.5h,然后再加入0.5倍混合物重量的氯乙酸,继续加热反应30min。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抑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④中在28℃条件下密封发酵8天。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抑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⑤中将发酵物置于90℃条件下焙炒5min。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抑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⑥中步骤⑤所得干燥物、冰醋酸、氢氧化钠和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为25:20:8:4。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抑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⑦中具体过程为:将步骤⑥所得物与13wt%氢氧化钠溶液按体积比为1:1搅拌混合,然后置于80℃水浴加热1.5h,再加入与氢氧化钠相同体积的95%乙醇,最后将混合物在260W条件下超声分散15min。
CN201910875766.7A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06160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75766.7A CN110616063A (zh)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75766.7A CN110616063A (zh)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16063A true CN110616063A (zh) 2019-12-27

Family

ID=68923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75766.7A Pending CN110616063A (zh)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16063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3663A (zh) * 2011-02-22 2011-08-17 玉林师范学院 用甘蔗渣制备高取代度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方法
CN102167749A (zh) * 2011-02-22 2011-08-31 广西大学 用甘蔗渣制备高取代度高粘度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方法
CN102212337A (zh) * 2011-03-30 2011-10-12 山西大学 一种煤尘抑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3242805A (zh) * 2013-05-23 2013-08-14 北京嘉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环保路面抑尘剂
CN105542017A (zh) * 2016-01-11 2016-05-04 合肥学院 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制备工艺
CN105713098A (zh) * 2016-04-14 2016-06-29 裴俊 一种发酵甘蔗渣制备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方法
CN106833532A (zh) * 2017-03-06 2017-06-13 王用涛 一种水溶胶型抑尘剂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3663A (zh) * 2011-02-22 2011-08-17 玉林师范学院 用甘蔗渣制备高取代度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方法
CN102167749A (zh) * 2011-02-22 2011-08-31 广西大学 用甘蔗渣制备高取代度高粘度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方法
CN102212337A (zh) * 2011-03-30 2011-10-12 山西大学 一种煤尘抑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3242805A (zh) * 2013-05-23 2013-08-14 北京嘉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环保路面抑尘剂
CN105542017A (zh) * 2016-01-11 2016-05-04 合肥学院 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制备工艺
CN105713098A (zh) * 2016-04-14 2016-06-29 裴俊 一种发酵甘蔗渣制备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方法
CN106833532A (zh) * 2017-03-06 2017-06-13 王用涛 一种水溶胶型抑尘剂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01915B (zh) 一种农林生物质组分的分离方法
GB2593311A (en) Easy-control technology for preparing biomass skeletal charcoal having micropore-mesopore structure and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CN104585563A (zh) 一种利用复配乳酸菌发酵脱除大米中重金属镉的方法
CN110743498B (zh) 一种食用菌菌渣生物炭的制备方法
CN104016759A (zh) 一种甘蔗糖蜜发酵废液回收利用方法
CN104328141A (zh) 一种酶法处理抗生素药渣的方法
CN108070621A (zh) 一种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方法
CN102154016A (zh) 一种液体地膜及其生产和成膜方法
CN104561189A (zh) 一种提高玉米秸秆酶解效率并同时获得木糖和葡萄糖的方法
CN112028051A (zh) 利用园林废弃物生产生物炭的方法
CN110616063A (zh) 一种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40770A (zh) 一种干旱地区辣椒种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89197A (zh) 一种胺化增强改性秸秆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97068B (zh) 一种脱臭污泥炭布的制备方法
CN109161424A (zh) 一种生物质合成燃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52089A (zh) 利用橄榄废料制备的土壤保水调节剂
CN103464105B (zh) 一种锯末制备酸性废水吸附剂的方法
CN113563894A (zh) 一种用于酸性土壤改良的生态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17796A (zh) 一种用于垃圾除臭的植物除臭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CN113025662A (zh) 一种提取生物清洁能源的方法
CN112569899A (zh) 一种丙烯酸催化水热法制备生物炭的方法
CN113773846B (zh) 一种利用废弃绿藻制备农用保水剂的方法
CN114621730B (zh) 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50700A (zh) 一种炭基高效复合肥的制备方法
CN109054751A (zh) 一种抗风蚀型路面抑尘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13

Address after: No. 349, Chengguan East Road, Beidajie street, Pitong Town, Pidu Distric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INOHYDRO BUREAU 7 Co.,Ltd.

Applicant after: PANZHIHUA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617000 Airport Road, Panzhihua, Sichuan, No. 10

Applicant before: PANZHIHUA University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