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12741A - Ue自主切换中用于测量报告事件操作和网络信令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Ue自主切换中用于测量报告事件操作和网络信令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12741A
CN110612741A CN201880029443.XA CN201880029443A CN110612741A CN 110612741 A CN110612741 A CN 110612741A CN 201880029443 A CN201880029443 A CN 201880029443A CN 110612741 A CN110612741 A CN 1106127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ndidate target
terminal
target cell
information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944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12741B (zh
Inventor
黄�俊
姜贤贞
文廷敃
睦荣中
白祥圭
权种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1453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15196A/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18/00520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8203716A1/ko
Publication of CN110612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127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127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127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04W36/36Reselection control by user or terminal equipment
    • H04W36/362Conditional hand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2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resource information of target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5Determin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04W36/36Reselection control by user or terminal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22Selective call receivers
    • H04W88/023Selective call receivers with message or information receiving cap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8Service support devices; Network management devices
    • H04W88/184Messaging devices, e.g. message cent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4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control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249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im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将IoT技术与5G通信系统融合以支持比4G系统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的通信技术及其系统。基于5G通信技术和IoT相关技术,本公开可以应用于智能服务,例如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能城市、智能汽车或联网汽车、医疗保健、数字教育、零售、安全和安全相关服务等。本公开公开了一种UE自主切换中用于测量报告/事件操作和网络信令的方法。

Description

UE自主切换中用于测量报告事件操作和网络信令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专利中描述的切换是UE自主切换,一般是指这样的切换:终端从基站接收切换配置信令、测量配置信令、切换命令信令,并根据信令中指示的切换执行条件自主确定接入目标基站。另外,网络切换是指在现有LTE中,当从基站接收到切换命令时,如基站所指示的那样执行对目标基站的接入的切换。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对自4G通信系统的商业化以来已增加的无线数据业务的需求,已做出努力来开发改进的5G或pre-5G通信系统。因此,5G或pre-5G通信系统也被称作“Beyond 4G网络”或“Post LTE系统”。5G通信系统被认为实现在毫米波频带(例如,60GHz频带)中,以便实现较高的数据速率。为了减小无线电波的传播损失并增加毫米波频带中电波的传输距离,在5G通信系统中讨论了波束成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全维MIMO(FD-MIMO)、阵列天线、模拟波束成形、大规模天线技术。此外,为了改进系统的网络,在5G通信系统方面正在开发诸如改进的小型小区、高级小型小区、云无线接入网络(云RAN)、超密集网络、设备间通信(D2D)、无线回程、移动网络、协作通信、协调多点(CoMP)和接收干扰消除等技术。此外,在5G通信系统方面正在开发作为高级编码调制(ACM)方案的混合FSK和QAM调制(FQAM)和滑动窗口叠加编码(SWSC)、改进的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非正交多址(NOMA)和稀疏码多址(SCMA)。
互联网从人类生成和消费信息的以人为中心的连接网络演变为了物联网(IoT),在物联网中诸如事物的分布式实体在不需要人为干预的情况下交换或处理信息。通过与云服务器的连接将大数据处理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的万物互联(IoE)技术正在出现。为了实现物联网,需要例如传感技术、有线/无线通信和网络基础设施、服务接口技术和安全技术等技术元素。因此,近来对诸如传感器网络、机器到机器(M2M)和用于事物之间的连接的机器类型通信(MTC)的技术进行了研究。在IoT环境中,可以提供智能互联网技术(IT)服务,其通过收集和分析从连接的事物生成的数据来为人类生活创建新的价值。物联网可以通过现有的信息技术(IT)和各个行业之间的融合和组合而应用于诸如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能城市、智能汽车或联网汽车、智能电网、医疗保健、智能家电和先进医疗服务等领域。
因此,正在进行将5G通信系统应用于IoT网络的各种尝试。例如,诸如传感器网络、机器到机器(M2M)和机器类型通信(MTC)的技术通过诸如波束成形、MIMO和阵列天线等方案来实现。作为上述大数据处理技术的云无线电接入网络(云RAN)的应用可以看做是5G技术和IoT技术之间的融合的示例。
随着长期演进(LTE)和高级LTE的最近发展,需要一种UE自主切换中用于改进测量报告/事件操作和网络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提出了一种UE自主切换中用于改进测量报告/事件操作和网络信令的方法。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公开,一种终端的通信方法可以包括:向服务基站发送包括关于候选目标小区的信息的第一消息;从所述服务基站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关于与所述候选目标小区有关的条件切换的条件的信息;以及如果所述候选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满足所述条件切换的条件,则执行到所述候选目标小区的切换。
此外,关于所述条件切换的条件的信息可以包括所述候选目标小区的ID信息、测量ID信息、要应用基于所述测量ID信息的测量配置的增量信息、或者在已经执行了到所述候选目标小区的切换的情况下要使用的接入层(AS)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此外,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所述候选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请求从所述条件切换的对象中移除所述候选目标小区。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如果当前设置的候选目标小区的数量小于预设的候选目标小区的最大数量,则可以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此外,一种基站的通信方法可以包括:从终端接收包括关于候选目标小区的信息的第一消息;向所述候选目标小区发送包括用于条件切换的配置请求信息的第二消息;从所述候选目标小区接收包括用于所述条件切换的配置批准信息的第三消息;配置所述终端需要执行到所述候选目标小区的切换的所述条件切换的条件;以及向所述终端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关于与所述候选目标小区有关的所述条件切换的条件的信息。
此外,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从所述终端接收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请求从所述条件切换的对象中排除基于所述候选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确定的所述候选目标小区。
此外,接收所述第一消息可以包括:向所述终端发送关于预设的候选目标小区的最大数量的信息;以及如果当前设置的候选目标小区的数量小于所述预设的候选目标小区的最大数量,则接收所述第一消息。
此外,一种终端可以包括:收发器;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向服务基站发送包括关于候选目标小区的信息的第一消息,从所述服务基站接收包括关于与所述候选目标小区有关的条件切换的条件的信息的第二消息,并且如果所述候选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满足所述条件切换的条件,则执行到所述候选目标小区的切换。
此外,一种基站可以包括:收发器;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从终端接收包括关于候选目标小区的信息的第一消息,向所述候选目标小区发送包括用于条件切换的配置请求信息的第二消息,从所述候选目标小区接收包括用于所述条件切换的配置批准信息的第三消息,配置所述终端需要执行到所述候选目标小区的切换的所述条件切换的条件,以及向所述终端发送包括与所述候选目标小区有关的所述条件切换的条件的信息的第四消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改善UE自主切换中的测量报告/事件操作和网络信令。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测量报告/事件操作的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测量报告/事件操作的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mobilityControlInfo的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切换操作的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切换操作的图。
图6是示出小区添加MR和小区退出MR重叠的情况的实施例的图。
图7是示出了在小区添加MR传输之后处理小区退出MR的实施例的图。
图8是示出了在小区添加MR传输之后处理小区退出MR的另一实施例的图。
图9是示出了在小区添加MR传输之后处理小区退出MR的又一实施例的图。
图10是示出了在小区添加MR传输之后处理小区退出MR的又一实施例的图。
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处理候选小区和MR配置的操作图。
图12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处理候选小区和MR配置的操作的图。
图13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处理候选小区和MR配置的操作的图。
图14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终端执行HO之后目标小区通知候选小区状态改变的操作的图。
图15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当RLF发生时终端切换到候选小区的操作的图。
图16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的配置的图。
图17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站的配置的图。
图18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条件HO的操作方法的图。
图19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条件HO的操作方法的图。
图20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条件HO的操作方法的图。
图2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条件HO的操作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此外,在描述本公开时,如果认为使得本公开的主旨不必要的模糊,则将省略对相关已知功能或配置的详细描述。此外,下面将要描述的术语已经通过考虑本公开中的功能来定义,并且可以根据用户、操作者的意图或实践而不同。
从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的实施例中,本公开的优点和特征以及实现这些优点和特征的方法将变得更加明显。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而是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实现本公开。提供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为了完成本公开,并且允许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理解本公开的类别。本公开由权利要求的类别限定。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将用于指代相同或相似的元素。
<基于M的候选小区操作的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测量报告/事件操作的图。
基站120为给定事件设置M值,并通过专用信令(测量配置)向终端110通知设置的M值(步骤140)。给定事件可以对应于终端报告候选目标小区的事件。M是由终端110或基站120管理的候选目标小区的最大m值。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由基站120配置的测量配置中指示用于UE自主切换的配置。UE自主切换配置可以不同于网络切换配置。终端110执行以下操作:基于该指示针对对应的测量事件产生最大m值M的当前候选小区列表,存储当前候选小区列表;当触发了进入事件时将变量m值增加1,以及当触发了退出事件时将m值减小1(步骤150)。在这种情况下,给定事件可以是对应于以下情况的事件:目标小区的接收连接质量值大给定值;目标小区的接收连接质量值比服务小区的接收连接质量值大给定值;服务小区的接收连接质量值小给定值;或者服务小区的接收连接质量值等于或小于给定值,而目标小区的接收连接质量值等于或大于另一给定值。此外,给定事件可以是对应于以下情况的事件:目标小区的给定CSI-RS信号等于或大于给定阈值,或者服务小区的给定CSI-RS信号等于或小于给定阈值;服务小区的给定CSI-RS信号等于或小于给定值,并且目标小区的给定CSI-RS信号等于或大于另一给定值;或者目标小区的给定CSI-RS信号比服务小区的给定CSI-RS的接收信号值大给定阈值。此外,给定事件可以是对应于以下情况的事件:RAT间的目标小区的接收连接质量值等于或大于给定阈值;Pcell的接收连接质量值等于或小于给定阈值;或者RAT间的目标小区的接收连接质量值等于或大于另一给定阈值。
在这种情况下,在测量配置中定义了用于测量小区的连接质量的参考信号,并且可以是同步信号、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如果当给定事件发生时m的值不超过M,则终端110可以向基站120发送包括满足给定事件的候选目标小区的信息的测量报告(MR)信号(步骤160和170)。具体地,当触发了对应事件时,终端110存储事件目标小区130(这指的是A3或A4中的相邻小区、A5中的具有大于阈值的值的相邻小区、A6中的具有大于Scell的阈值的值的相邻小区、C1或C2中已发送已发生事件的CSI-RS的小区、或B1或B2中的具有比阈值更好的值的相邻小区)的小区ID,并向基站120发送测量报告。MR信号可以包括满足给定事件的候选目标小区的ID、候选目标小区130的波束索引、候选目标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另一个周围小区的ID、周围小区的波束索引或周围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中的至少一个。已经接收到MR信号的基站120可以通过执行与候选目标小区130的协商过程来确定候选目标小区是否可以成为终端110的候选目标小区130(步骤180)。可以在基站之间的协商过程中使用HO请求/确认(ack)信号。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测量报告/事件操作的图。
服务基站120可以向终端110发送测量配置信号,该测量配置信号包括指示候选目标小区的最大数量的M、将执行UE自主切换使用测量报告的事件、事件的进入条件或事件的退出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步骤210)。
如果当终端110进行测量报告时满足对应事件的进入条件(步骤213,步骤230),则终端可以进行测量报告(步骤215,步骤233)。如果终端110从服务基站110接收到确认信号,使得满足进入条件的小区ID包括在候选目标小区列表中,则终端将m值增加1(步骤217、219、220、223、225、227、245、250、255、257、259)。如果m已经达到M值,则终端不为发起对应事件的任何小区进行测量报告。
如果满足对应设置事件的退出条件(步骤237),则终端110再次向服务基站120发送对应事件的测量报告(步骤240)。如果终端110从服务基站120接收到从候选目标小区列表中删除满足事件的小区的ID的确认信令,则终端删除满足退出条件的小区的ID,并将m值减小1(步骤243、247、253、257、259)。
如果m值等于M,则,终端110针对由对应事件新触发的小区省略报告或不进行报告。
如果尽管m达到M并且满足事件而仍然存在着终端110没有在其上执行MR传输的小区,那么此后,如果在任何时刻m值减小并且小于M(如果针对满足退出条件的小区发送测量报告并且接收到确认信号,则m值变得小于M),或者如果m值可能变得小于M(当针对满足退出条件的小区发送测量报告时),或者如果对应小区仍然满足在当前时刻触发了事件的条件(在基于当前时间的触发时间之前已经满足进入条件的状态)(步骤260),则终端110可以向服务基站120发送包括对应小区信息(小区ID、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MR(步骤263、265、267、270、273、275、277)。
作为参考,终端110参考包括在确认信号中的目标小区添加信息(小区ID,其指示已经添加目标小区)来增加m值,并且基于小区释放或指示已经移除目标小区的信息(小区ID,其指示已经移除目标小区)来减小m值。如果小区ID包括在没有指示添加或移除的目标小区的确认信号中,则终端110可以在接收到已经通过确认信号发送了用于添加的MR的小区ID时增加m值,并且可以在发送要移除的小区的MR时减小m值(满足退出条件)。
在图2中,确认信号可以对应于步骤225或257或275中的RRC连接重配置。在步骤227或259至277中,终端110可以发送确认信号的ack信号。
服务基站120可以指示切换事件,当终端110通过步骤210或225或257或275中的信令在候选目标小区之一上执行UE自主切换时,可以应用该切换事件。如果在候选目标小区中发现满足通过在步骤210或225或257或275中的服务基站120的信令指示的切换事件的目标小区,则终端110可以执行到目标小区的切换(步骤280)。目标小区132的接入过程对应于图2b的同步步骤(步骤283)之后的步骤。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mobilityControlInfo的图。
MobilityControlInfo IE可以包括在对应于图2的步骤210或225或257或275的信令中。MobilityControlInfo IE用于将用于UE自主切换或NW切换的测量配置中的至少一个配置为在候选目标小区之一上执行切换到目标小区的切换配置所必需的切换配置。具体地,mobilityControlInfo IE首先包括用于确认对应信息是基于网络切换还是UE自主切换的因素。如果对应信息是基于UE自主的因素,则其指示基于UE自主的因素是目标小区添加还是目标小区释放,并且可以指示目标小区ID。MobilityControlInfo IE可以包括UE HO执行的条件以及添加和释放指示。UE HO执行的条件可以与图1中描述的MR传输事件相同。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切换执行条件。如果切换执行条件的数量是多个,则可以同时使用多个切换执行条件。如果服务基站120新发送了切换执行事件,则终端110可以覆盖先前接收的UE HO执行条件。在下一个结构中,在目标小区添加的情况下,mobilityControlInfo IE可以在目标小区中发送终端110执行切换所必需的资源配置信息。如果终端110配置有基于mobilityControlInfo IE的基于网络的HO,则终端基于给定的AS配置信息执行基于网络的HO。如果终端配置有基于UE的HO,则终端确定是添加还是释放目标小区。如果要添加目标小区,终端存储对应添加目标小区的资源配置信息。如果终端110随后通过mobilityControlInfo IE接收到新的配置信息作为基于UE的HO的目标小区添加,则可以使用新的配置信息覆盖小区的现有存储的配置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终端110还可以存储终端的所有类型的当前AS配置信息。如果执行基于UE的HO,并且对应的目标小区是先前已经存储配置信息的小区,则终端110可以基于存储的配置信息来接入目标小区,并且将该信息用于连接。到切换配置相关操作的基于MobilityControlInfo IE的测量配置可以没有任何改变地用于更新M。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切换操作的图。
终端110基于由服务基站120指示的事件来发送MR。服务基站120向可能成为候选目标小区的相邻基站130发送HO请求(步骤410、步骤415)。如果对应的相邻基站130被确定为能够成为候选目标小区,则其向服务基站发送ACK(步骤420)。相邻基站130可以提供AS配置信息,该AS配置信息可以用于终端110与ACK一起接入对应的基站130。AS配置信息可以是时间1中UE AS上下文的增量信息或完整的AS配置信息。服务基站120指示终端110将相邻基站130添加为候选目标小区,并且还向终端110发送从相邻基站130接收的AS配置信息(步骤425)。终端110向服务基站120发送重配置完成信号,并且可以存储接收到的相邻基站130的AS配置(步骤430,步骤435)。也就是说,在候选目标小区和候选目标小区中的配置信息均保持在终端110中并且尚未执行UE自主HO的状态下,如果服务基站120发送RRC连接重配置而非切换指示,则终端110知道RRC连接重配置是用于服务小区的配置,并且基于对应的重配置信息执行AS配置。
此后,服务基站120可以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步骤440)。RRC连接重配置可以包括服务小区中的AS配置改变信息。终端110向服务基站120发送重配置完成信号,并且可以基于接收到的AS配置来重配置服务小区的AS上下文(步骤445、步骤450)。此后,如果发生了针对T-gNB 130的切换事件,则终端110可以使用存储在时间1中的T-gNB的AS配置信息来执行针对对应目标基站130的连接配置(步骤455)。终端110可以执行与T-gNB130的随机接入过程(步骤460)。如果连接配置过程完成,则终端110可以向T-gNB 130发送HO完成信号(步骤465)。已经接收到HO完成信号的T-gNB 130可以向服务基站120通知终端110的HO完成(步骤470)。
在针对UE自主HO的AS配置的情况下,除了由目标小区通过HO命令执行的配置(完整配置或增量配置)之外,终端110还在执行对应配置的时刻存储终端110的所有类型的AS配置信息。因此,当执行UE自主HO时,终端110基于存储在每个目标小区中的AS配置信息来接入对应的目标小区。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切换操作的图。
因为触发了用于目标小区添加的事件,所以将M值设置为终端110发送MR的最大数量。服务基站120通过测量配置信令,针对终端110来指示M值、UE自主HO的事件、候选目标小区添加条件或退出条件、或者基于NW的HO的事件中的至少一个(步骤510)。终端110可以通过对服务小区和相邻小区执行接收信号强度测量,基于测量配置中指示的UE自主HO的事件来确定是否发现满足候选目标小区添加条件的相邻基站。如果发现满足候选目标小区添加条件的相邻基站130,并且m值不大于M值,则终端110将m值增加1。终端110向服务基站120发送包括关于满足候选目标小区添加条件的相邻基站130的信息的MR(步骤513、步骤515)。MR包括相邻基站130的小区ID、相邻基站130的波束索引、相邻基站130的接收信号强度、不同相邻基站的小区ID、不同相邻基站的波束索引或不同相邻基站的接收信号强度中的至少一个。服务基站120和相邻基站130可以通过基于终端110的MR来交换HO请求和HO请求ack来确定终端110的候选目标小区(步骤517、520、523、525)。服务基站120执行RRC连接重配置/RRC连接重配置完成过程,以便向终端110提供确定的候选目标小区信息(步骤527、步骤530)。此后,如果满足候选目标小区添加条件的新相邻小区131基于配置的事件被确定为存在,则终端110确定m值是否不大于M值,并且如果m值不大于M值,则终端110可以向服务基站120发送MR(步骤533、步骤535)。MR包括新相邻基站131的小区ID、新相邻基站131的波束索引、新相邻基站131的接收信号强度、不同相邻基站的小区ID、不同相邻基站的波束索引或不同相邻基站的接收信号强度中的至少一个。服务基站120和相邻基站131可以通过基于终端110的MR来交换HO请求和HO请求ack来确定终端110的候选目标小区(步骤537、540、543、545)。服务基站120执行RRC连接重配置/RRC连接重配置完成过程,以便向终端110提供确定的候选目标小区信息(步骤547、步骤550)。如果满足候选目标小区添加条件的新相邻小区132基于配置的事件被确定为存在,则当m值大于M值时,尽管满足目标小区添加条件,但是终端110不执行MR传输(步骤553)。
如果满足了为候选目标小区列表中包括的小区ID配置的事件的退出条件,则终端110向服务基站120发送MR。该MR包括满足候选目标小区退出条件的相邻小区的ID、相邻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相邻小区的波束索引、不同相邻小区的ID、不同相邻小区的波束索引或不同相邻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中的至少一个。服务基站120在对应小区满足候选目标小区退出条件的情况下执行候选小区移除过程,并向终端110发送结果信息。也就是说,结果信息包括针对其指示候选小区移除的目标小区ID以及UE自主切换指示。如果终端110已经基于该指示将目标小区ID存储为当前候选小区,则其从候选小区列表中移除该ID和存储的配置信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果从候选目标小区中移除了一个小区,则终端110可以将m值减小1。如果候选目标小区满足UE自主切换事件执行条件(步骤555),则终端110可以将对应的小区确定为目标基站130,并对该小区执行连接重配置过程。目标基站130的连接重配置过程对应于同步过程之后的步骤(步骤557、560、563、565、567、570、573、575)。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基站通过管理M值和调整事件的值来管理UE自主HO的候选目标小区>
服务基站120可以针对终端110指示候选目标小区配置事件、候选目标小区添加条件和候选目标小区退出条件。服务基站120管理可以针对终端110管理的候选目标小区的最大数量(即,M值)。也就是说,终端110不需要管理M值,而只有服务基站120管理M值。终端110根据服务基站120指示的事件来发送MR。在服务基站120基于终端110的MR来确定候选目标小区的过程中,服务基站120确定终端110的候选目标小区的数量是否超过M值。如果候选目标小区的数量大于M值,则服务基站120可以指示终端110的添加条件的重新调整或者重新调整的事件,使得终端110减少候选目标小区添加。如果候选目标小区的数量大于M值,则服务基站120可以指示终端110的退出条件的重新调整或重新调整的事件,使得终端110增加候选目标小区退出。也就是说,服务基站120调整候选目标小区添加/删除事件的参数(因素),并为终端110指示新的事件配置,从而保持与M值相对应的候选小区。
用于调整事件的各种选项的实施例如下。
选项1.当候选小区的数量为M时,调整事件的值以保持该M值,并且在终端110中指示新的事件1配置。例如,如果保持了M个候选小区,则服务基站120提高了发送MR的事件的阈值(例如,A4情况下的阈值),配置阈值,并将其发送到终端110。
选项2.当候选小区的数量变为1时,调整事件的值以保持M值,并且在终端110中指示新的事件1配置。例如,当候选小区的数量变为1时,服务基站120降低发送MR的事件的阈值(例如,A4情况下的阈值),并且在终端110中配置阈值。因此,增加了终端110将执行发送添加MR的操作的可能性。
选项3.当候选小区的数量变为M时,服务基站120可以指示终端110不执行与对应事件对应的MR的添加传输。
<下面描述了如果满足候选目标小区的离开条件,则服务基站可以基于终端报告的不同相邻小区的小区ID和不同相邻小区的小区质量信息来执行小区添加的实施例>
如果满足退出条件的事件发生在包括在当前候选目标小区列表中的相邻小区中,则终端110向服务基站120发送MR。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可以向服务基站120发送MR,该MR包括相邻小区中满足预定候选目标小区添加条件的小区的小区ID和小区质量值。服务基站120可以基于MR确定不包括在当前候选目标小区列表中的相邻小区是否满足小区添加条件。如果存在满足小区添加条件的相邻小区,则服务基站120在对应小区上执行候选小区添加的协商,并且可以指示终端110将候选小区添加为候选目标小区。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因为相邻小区可能不满足触发以满足小区添加事件的时间(TTT),所以当基于候选目标小区退出条件发生时发送的MR来执行小区添加时,将对应的相邻小区添加到候选目标小区的可靠性可能降低。因此,当报告满足退出条件的小区ID的MR中包括另一个相邻小区的信息时,终端110可以发送MR以及每个小区ID、小区质量和通知是否满足TTT的指示符。
服务基站120可以执行用于添加满足小区添加条件和TTT条件的小区作为候选小区的协商。基站120可以通过向终端110发送添加的小区信息来指示小区应该被添加到候选目标小区列表。
<小区添加MR和小区退出MR重叠的情况的实施例>
图6是示出了小区添加MR和小区退出MR重叠的情况的实施例的图。
在向服务基站120发送小区添加MR之后(步骤610),终端110可以处于未从服务基站120接收到HO命令(或具有mobilityControlInfo的RRC重配置)的状态(步骤620)。此外,因为在周围基站中满足退出条件,所以在终端110没有接收到HO命令的状态下,其可以测量周围基站的信道,并且向服务基站120发送小区退出MR(步骤630)。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基站120可以在发送切换命令之前从终端110接收小区添加MR和小区退出MR。服务基站120可以基于包括在小区添加MR和小区退出MR中的基站信息来确定终端110最终要使用的候选小区(步骤640)。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基站120不针对小区添加MR和小区退出MR中的每一个发送切换命令,并且可以通过向终端110发送单个切换命令来发送最终候选小区信息(步骤650、660、670)。此外,在接收到切换命令之后,终端110可以向服务基站120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步骤680、690)。
图7是示出了在小区添加MR传输之后处理小区退出MR的实施例的图。
在终端110测量周围基站120的信道之后,其可以在满足小区添加MR传输条件之后向服务基站120发送小区添加MR(步骤710)。在向服务基站120进行小区添加MR传输之后,终端110可以处于没有接收到HO命令(例如,具有mobilityControlInfo的RRC重配置)的状态(步骤720)。此外,因为在终端110没有接收到HO命令的状态下测量周围基站的信道之后满足小区退出MR传输条件,所以终端110可能需要向服务基站120发送小区退出MR(步骤730)。在这种情况下,终端110可以推迟小区退出MR,直到其向服务基站120发送针对小区添加MR的RRC重配置完成(步骤760)。例如,在终端110向服务基站120发送小区添加MR并且发送与小区添加MR相对应的RRC重配置完成之后(步骤740、750),终端110可以向服务基站120发送小区退出MR(步骤770)。
图8是示出了在小区添加MR传输之后处理小区退出MR的另一实施例的图。
在终端110确定是否满足周围基站到服务基站120的小区添加MR传输的条件之后,终端可以发送小区添加MR(步骤810)。在终端110向服务基站120发送小区添加MR之后,终端110可以从服务基站120接收HO命令包括小区添加(例如,具有mobilityControlInfo的RRC重配置)(步骤820、830)。在终端110接收到HO命令之后,终端可以处于未向服务基站120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的状态。此外,在终端110没有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的状态下,终端可能必须测量周围基站的信道,确定是否满足小区退出MR传输的条件,然后发送小区退出MR(步骤840)。在这种情况下,终端110可以推迟小区退出MR,直到其发送与小区添加MR有关的RRC重配置完成(步骤860)。例如,在终端110向服务基站120发送小区添加MR并且执行与小区添加MR相对应的RRC重配置完成之后(步骤850),终端110可以向服务基站120发送小区退出MR(步骤870)。
图9是示出了在小区添加MR传输之后处理小区退出MR的又一实施例的图。
终端110可以确定是否满足周围基站到服务基站120的小区退出MR传输条件。如果满足条件,终端110可以发送小区退出MR(步骤910,920)。终端110可以处于在发送小区退出MR之后未从服务基站120接收到HO命令(例如,具有mobilityControlInfo的RRC重配置)的状态(步骤930)。此外,在终端110未从服务基站120接收到HO命令的状态下,因为在终端测量周围基站的信道之后满足小区添加MR传输条件(步骤940),所以终端110可能必须向服务基站120发送小区添加MR。在这种情况下,终端110可以推迟小区添加MR操作(步骤970),直到其向服务基站120发送针对小区退出MR的RRC重配置完成(步骤950、960)。例如,在终端110向服务基站120发送小区退出MR并且发送与小区退出MR相对应的RRC重配置完成之后(步骤960),终端110可以向服务基站110发送小区添加MR(步骤980)。
图10是示出了在小区添加MR传输之后处理小区退出MR的又一实施例的图。
终端110可以确定是否满足周围基站到服务基站120的小区退出MR传输条件,并且如果满足条件,则可以发送小区退出MR(步骤1010、1020)。在发送小区退出MR之后,终端110可以从服务基站120接收HO命令(例如,具有mobilityControlInfo的RRC重配置)(步骤1030、1040)。此外,在接收到HO命令之后,终端110可以处于其尚未发送RRC重配置完成的状态。在终端110没有发送RRC重配置完成的状态下,因为在终端测量周围基站的信道之后满足小区添加MR传输条件,所以终端110可能必须向服务基站120发送小区添加MR(步骤1050)。在这种情况下,终端110可以推迟小区添加MR操作,直到其向服务基站120发送针对小区退出MR的RRC重配置完成(步骤1070)。例如,在终端110向服务基站120发送小区退出MR并且发送与小区退出MR相对应的RRC重配置完成之后(步骤1060),终端110可以向服务基站120发送小区添加MR(步骤1080)。
<终端在执行切换后处理与服务小区通信时使用的候选小区和MR配置的操作的实施例>
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处理候选小区和MR配置的操作图。
<选项1.终端110在执行到目标小区130的切换之后重置与服务小区120通信时保持的候选小区和MR配置的操作>
例如,如果终端110已经通过该方法成功地执行到所选候选小区130之一的切换(步骤1110、1120、1130、1140、1150、1160、1170),则终端110可以通过该方法重置所选候选小区130和服务基站的MR配置。此后,终端110可以执行从移动的服务基站130获得新的MR配置信息或者选择新的候选小区的操作(步骤1180)。
图12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处理候选小区和MR配置的操作的图。
<选项2.终端110在执行到目标小区130的切换之后,保持在与服务小区120通信时保持的候选小区复位和MR配置的操作,并且终端使用候选小区复位和MR配置,直到目标小区130发送新的MR配置。
例如,如果终端110已经通过该方法成功地执行了到所选候选小区130之一的切换(步骤1210、1215、1220、1225、1230、1235),则终端110可以通过该方法仅重置所选候选小区(步骤1250)。此后,终端110可以执行从终端已经移动到的基站130中选择新候选小区的操作(步骤1240、1245)。此外,终端110可以保持和使用现有的MR配置,并且可以使用现有的MR配置(步骤1255),直到其从终端已经移动到的基站130接收到新的MR配置(步骤1260)。
图13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处理候选小区和MR配置的操作的图。
<选项3.终端110在执行到目标小区130的切换之后,保持在与服务小区120通信时保持的候选小区和MR配置。如果目标小区130发送了新的MR配置,则终端基于新的MR配置来更新候选小区>
例如,如果终端110已经通过该方法成功地执行到所选候选小区130之一的切换(步骤1310、1315、1320、1325、1330、1335),则终端110可以通过该方法保持所选候选小区130和MR配置方法,而无需重置所选候选小区130和MR配置(步骤1350、1340、1345)。终端110可以使用候选小区信息和先前使用的MR配置,直到其从终端已经通过切换移动到的基站130接收到新的MR配置(步骤1355、1360)。
<在终端执行HO之后,目标小区需要执行向候选小区通知状态改变的信令>
图14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终端执行HO之后目标小区通知候选小区状态改变的操作的图。
在终端110执行到目标小区130的切换之后(步骤1410、1420、1430、1440、1450),如果目标小区130向服务小区120发送HO完成(步骤1460),则服务小区120可以通过向所有候选小区131发送包括新的目标小区ID和终端ID的服务小区重定位指示来管理x2接口。
<当由于MR事务失败和各种其他原因发生RLF时,如果存在任何一个候选小区,终端切换到候选小区而不切换到现有的重建小区的操作的实施例>
图15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当RLF发生时终端切换到候选小区的操作的图。
即使尚未生成给定候选小区的切换事件,也可能由于MR过程失败或其他因素而发生RLF(步骤1510、1520、1530、1540)。当RLF发生时,终端110不执行重建,并且如果存在终端可以切换到的有效候选小区,则可以尝试切换到有效候选小区(步骤1550、1560、1570、1580)。
确定终端可以切换到的有效候选小区可以包括当前候选小区列表中具有最佳小区质量的小区。
<基于UE的切换中切换失败的定义的实施例>
HO执行定时器(执行时间):终端110从初始化基于UE的HO执行事件的时刻启动定时器。该定时器可以被配置为来自服务基站120的RRC专用消息以及UE HO条件。当终端110执行到目标小区的HO并发送HO完成消息时,停止定时器。如果定时器到期,则终端110将其视为HO失败,并进入RLF处理例程。
总HO时间: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终端110通过RRC专用信令从服务基站120接收目标小区信息、要在对应小区中使用的配置信息、以及在HO到对应小区时要应用的条件时,服务基站120可以向终端110提供单独的定时器值或者在任何时刻(系统信息或者当首次做出连接请求时)向终端110提供定时器值,因此终端110可以在接收前转该条件的RRC专用信令的同时启动定时器。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满足对应小区的UE HO条件并且因此终端执行HO,所以终端110可以管理每个给定的候选目标小区的单独的定时器,并且当其发送HO完成消息时停止定时器。如果定时器到期,终端110宣布RLF。
在终端110接收到候选小区的测量配置之后,当在终端执行到目标小区的HO之前发生RLF时,终端110将其视为HO失败,并且进入RLF处理例程。
终端110接收候选小区的测量配置。此后,终端将在接收到HO命令后出现的RLF视为HO失败,并进入RLF处理例程。
尽管没有触发用于添加候选小区的任何一个MR,但是终端110可以执行UE HO。
<候选目标小区与服务小区之间的网络信令>
如果服务小区120通知候选目标小区130该服务小区是候选目标小区,并且向候选目标小区130发送HO请求消息,则候选目标小区130执行接纳控制。如果对应的终端110确定接受服务小区120作为候选目标小区,则该终端驱动定时器,同时向服务小区120发送HO请求ack消息。如果终端110在定时器期间不执行HO,则候选目标小区130执行向服务小区120询问关于终端110是否仍然有效的信令。
无竞争随机接入(CFRA)定时器:单独地,如果候选目标小区130确定接纳对应的终端110并分配CFRA资源,则目标小区130可以在可以分配对应资源的时间期间管理单独的定时器。该定时器的值也被发送到服务小区120。服务小区120向终端110发送定时器的值。因此,终端110还可以管理对应CFRA资源的定时器。定时器值被包括在指示目标小区已经被添加为关于候选目标小区130的信息以及为候选目标小区130提供UE HO执行条件的RRC专用信令中,并且被从服务基站120发送到终端110。终端110可以在其接收到信令时同时启动定时器。如果定时器到期并且不同的定时器(例如,前一部分中的HO执行定时器或总HO时间)尚未到期,则终端110不宣布RLF,并且可以基于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来执行UE HO。
在候选目标小区130因为服务小区120通知候选目标小区130服务小区是候选目标小区而向服务小区120发送HO请求ack之后,如果候选目标小区130在将其自身资源分配给其覆盖范围之外的终端110或分配给执行到候选目标小区130的基于网络的切换的终端110的过程中再也不能为基于UE的HO终端预留资源,则候选目标小区130可以向服务小区120发送请求网络释放的信号,并且可以立即为基于UE的HO终端110释放资源。或者,候选目标小区130可以在从服务小区120接收到释放ack之后释放资源。
在CU-DU的情况下,信令可能不是开销。
如果存在划分的CU-DU结构,则上述每个小区或基站可以被映射到DU。DU可能包括PHY、MAC和RLC的协议栈,其余的L2/3栈可能存在于CU中。在这种情况下,当目标小区需要在终端110执行HO之后向候选小区通知状态改变的信令时,或者针对在终端110执行切换之后处理在与服务小区120通信时使用的候选小区和MR配置的操作的信令,因为各个小区的RRC实体堆积在管理多个DU的CU中,所以不需要单独的RRC信令,并且可以通过CU内的接口被RRC信令代替。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的配置的图。
参考图16,终端110可以包括收发器1610、控制器1620和存储器1630。在本公开中,控制器1620可以被定义为电路或专用集成电路或至少一个处理器。
收发器1610可以向另一个网络实体发送信号和从另一个网络实体接收信号。
控制器1620可以根据本公开中提出的实施例来控制终端110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器1620可以控制块之间的信号流,从而执行根据流程图的操作。例如,控制器1620可以向服务基站120发送包括关于候选目标小区的信息的第一消息,并且可以从服务基站120接收包括关于与候选目标小区130有关的条件切换的条件的信息的第二消息。如果候选目标小区130的测量结果满足条件切换的条件,则控制器1620可以执行到候选目标小区130的切换。
存储器1630可以存储通过收发器1610发送和接收的信息以及通过控制器1620生成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站的配置的图。
参考图17,基站可以包括收发器1710、控制器1720和存储器1730。在本公开中,控制器1710可以被定义为电路或专用集成电路或至少一个处理器。
收发器1710可以向另一个网络实体发送信号和从另一个网络实体接收信号。
控制器1720可以根据本公开中提出的实施例来控制基站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器1720可以控制块之间的信号流,从而执行根据流程图的操作。例如,控制器1720可以从终端110接收包括关于候选目标小区130的信息的第一消息,可以向候选目标小区130发送包括用于条件切换的配置请求信息的第二消息,可以从候选目标小区130接收包括用于条件切换的配置批准信息的第三消息,可以配置终端110执行到候选目标小区130的切换的条件切换的条件,并且可以向终端110发送包括关于与候选目标小区130有关的条件切换的条件的信息的第四消息。
存储器1730可以存储通过收发器1710发送和接收的信息以及通过控制器1720生成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服务小区指定终端的UE HO条件的信令的详细示例>
在该实施例中,处理了服务基站120独立于服务基站120向终端110发信号通知单独的M值的操作来发信号通知UE HO所需信息的详细示例。此外,在所有后续实施例的描述中,不是mobilityControlInfo信令字段而是NR特定的信令字段(例如,reconfigurationWithSync)可以被考虑为在HO和条件HO(CHO)的条件下发送条件HO命令或所需目标小区中的配置的容器。
在所有条件HO的情况下,服务小区120可以向终端110发送至少下一个信息。也就是说,服务小区120可以向终端110发送三种类型的信息,即候选目标小区的小区ID、参考测量ID和当通过部分地改变对应于该ID的测量来执行条件HO的测量时要使用的增量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参考测量ID是已经在终端110中配置的测量ID之一,并且是指当在终端110中配置了用于执行新执行条件HO的测量时参考的测量。在这种情况下,参考指的是在测量中配置的大多数配置信息被重用。只有三种类型信息中的增量信息是新替换的信息。
已经接收到信息的终端110执行已经应用了给定增量信息的新测量,而不是指示的测量ID的测量配置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对上述发信号通知的小区ID的目标小区执行测量。
如果条件HO将被配置在多个候选目标小区中,则服务基站120可以向终端110发信号通知测量ID,该测量ID已经由终端110保持并作为每个候选目标小区ID的增量信息和更新的参考。也就是说,服务基站120可以向终端110发送多种三种类型的信息。其原因是,与发送所有类型的单独测量配置信息的情况相比,因为除了条件HO之外,终端110使用的测量配置的大多数因素在正常HO中的大多数类型的信息中都是相似的,所以具有可以减少信令开销的优点。此外,在正常HO的现有事件中,如果A3中的偏移为2dB,则如果服务小区的接收功率突然降低,则需要执行条件HO,因此基于条件HO的原始目的,可以在A3中设置更大(例如,5dB)的偏移值,即相同的HO事件。也就是说,如果服务基站120如上所述向终端110提供5dB的偏移、已经配置了A3事件的测量ID以及目标小区ID,则终端110使用A3事件中先前使用的所有测量配置值,仅将偏移值替换为5,并且测量目标小区ID。如果如上所述执行测量并且偏移值满足A3事件,则终端110不向服务基站120发送MR并且直接执行到目标小区130的HO。
图18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条件HO的操作方法的图。
当终端110向服务基站120发送作为MR的来自用于预定义的正常HO的测量配置的事件触发结果时(步骤1810),如果服务小区120向在对应MR中指示的候选目标小区130发送CHO请求(步骤1820),则对应小区130基于其自身的资源状况和UE的配置信息来确定HO是可能的,并且如果可能的话,再次向服务小区120发送该请求的ack(步骤1830)。服务小区120制定候选目标小区130的CHO条件(步骤1840),调用配置该条件的大多数测量配置信息,并且向终端110提供要重用的参考测量ID、除重用之外要新应用于测量的增量信息以及候选目标小区ID(步骤1850)。当终端110接收到该信息时,其执行在与所指示的测量ID相对应的测量配置中已经应用了给定的增量信息的新测量。新测量的对象是在步骤1850给出的候选目标小区130(步骤1860)。如果由于经过了给定时间而建立了配置在针对CHO的给定测量中的事件(步骤1870),则终端110执行到候选目标小区130的HO(步骤1880、1885、1890)。
图19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条件HO的操作方法的图。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终端110执行CHO(步骤1910、1920、1925、1930、1940、1950)时,如果已经配置了事件(这意味着在与CHO的测量分开的现有测量期间具有候选目标小区130的信号不好)并且该事件被触发,则终端110向服务小区通知对应的测量结果(步骤1960)。因为对应的候选目标小区130没有有效值,所以服务小区120请求从条件HO的目标小区释放对应的候选目标小区130(步骤1970)。如果候选目标小区130向服务小区提供接受请求的信号(步骤1975),则服务小区120向终端110发送指示终端必须停止与对应候选目标小区ID的CHO并释放对应资源的信号(步骤1980)。已经接收到该信号的终端110停止对对应候选目标小区130的CHO的测量操作,并释放候选目标小区的现有资源配置(步骤1990)。
图20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条件HO的操作方法的图。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终端110执行CHO(步骤2010、2020、2025、2030、2040、2050)时,如果候选目标小区130不基于终端110测量的结果为不同的终端110赋予优先级并执行资源分配,则可以释放针对CHO的终端分配。如果候选目标小区130向服务小区120通知(步骤2070)归因于不同终端的优先级的CHO资源释放请求内容(步骤2060),则服务小区120向终端110发送对应的候选目标小区ID和释放指示(步骤2080)。响应于此,终端110停止对对应的候选目标小区130执行的测量,并释放要在候选目标小区130中使用的资源配置信息(步骤2090)。
图2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条件HO的操作方法。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服务小区120将这种关于候选目标小区130的信息发送到终端110时,可以向终端110提供四元组信息,例如(用于CHO的新测量ID、参考测量ID、增量信息和目标小区ID)。在这种情况下,与先前示例相比,新包括的部分是“用于CHO的新测量ID”。如果终端110接收到该ID,则终端110基于现有的三元组信息(参考测量ID、增量信息和目标小区ID)进行用于CHO的新测量,但是将ID新分配给该测量用作“用于CHO的新测量ID”的值。在为CHO的测量明确分配ID的方法中,与在没有ID的情况下进行和使用CHO的测量的方法相比,该ID可以用于服务基站120修改或释放测量。此外,如果给定的候选目标小区具有多个测量配置,则难以参考多个测量配置中的一个给定测量配置,并且难以修改或释放该给定的测量配置,为此,有必要为CHO的每个测量配置分配单独的用于CHO的测量ID,使得服务小区120能够随后管理CHO的测量。
在图21中,如图18至20所示,当终端110向服务基站120发送指示预配置事件被触发并且候选目标小区130可以通过正常测量成为CHO的候选的报告(步骤2110)时,服务基站120从对应的候选目标小区130发出HO请求(步骤2120)。候选目标小区130通过ACK向服务小区120发送将在候选目标小区130中使用的配置信息(步骤2125)。服务基站120将CHO的条件连同配置信息一起发送到终端110。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基站120向单个候选目标小区130发送多个参考测量ID和增量信息(步骤2130、2140)。当接收到该信息时,终端110为CHO配置不同类型的测量,并对候选目标小区130执行多个测量(步骤2150)。如果要在任何时刻移除用于CHO的测量ID1(步骤2160),则服务基站120可以发信号通知终端110应该释放用于CHO的对应的测量ID1(步骤2170)。当接收到信号时,终端110仅对配置在候选目标小区130中的测量ID2执行测量,并停止对剩余测量ID1的测量(步骤2180)。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由于给定原因要移除CHO的测量,则对应的原因可以是指示事件的情况,在该事件中,通过MR从UE 110接收到指示对应候选目标小区130的无线状态不适合测量ID1的信息或者改变资源状况,使得候选目标小区130不保证给定的链路质量,并且用于CHO的测量ID1保证这种链路质量。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不像在示例中那样通过参考测量ID和增量信息向终端110通知CHO的测量,而是通过独立的测量配置向终端110通知CHO所需的所有类型的所需信息。已经接收到信息的终端110可以在没有任何改变的情况下,在没有现有参考测量的情况下,为CHO配置新的测量。在与此有关的更详细的示例中,独立测量配置信息可以被分为绝对测量对象信息和报告配置信息。向终端110发送服务基站120的所有类型的独立信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明确地新分配或者可以不分配用于CHO的新测量ID。如果已经明确分配了测量ID,当服务基站120随后试图释放用于条件HO的对应测量时,其可以表示测量ID并释放对应的测量。如果没有明确地分配测量ID,服务基站120可以通过向终端110发信号通知候选目标小区ID来释放(或移除)对应的测量。如果明确地分配了ID,则可以分别管理现有的参考测量ID和新的CHO测量ID。
在所有上述实施例中,增量信息可以变成以下信息或者可以变成对应信息的组合。
(与报告配置有关的信息)这可以是多条信息中的至少一条信息,包括事件类型(例如,这可能指的是reportConfig IE上存在的事件,例如在LTE中使用的A1~A6、B1、A2、C1或C2)、对应事件类型所需的阈值和功率偏移信息、滞后值、测量量、指示是否包括波束测量结果的信息、指示是否触发ReportOnLeave的信息或触发值的时间、指示报告是否是定期报告的信息、测量触发量信息、报告量信息或NR RS类型。此外,可以给出与测量对象有关的信息。
此外,(与测量对象有关的信息)这可以是给定测量频率的接收功率偏移值、要测量的小区ID、将应用替代TTT的小区信息、指示是否应用t312的信息、给定指定小区的接收功率单独偏移值、用于执行测量的子帧信息、SSB配置信息(例如,SSB的时间窗口和频率位置信息、SMTC信息、或子载波间隔信息)、或对应小区的CSI-RS配置信息(小区ID、带宽、CSI-RS时间/频率位置信息、密度、CSI-RS索引列表、时隙配置或相关联的SSB索引)、在对应小区中要测量的波束ID或在计算波束ID和接收功率阈值相关信息时需要的波束数量、条件HO的L3滤波器值信息、要在测量中使用的波束接收功率的最小阈值、或要取平均值的SSB或CSI-RS的数量。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服务基站120针对给定事件(图1中的140)在终端110中配置M值,则终端110可以总是在事件被触发的时刻按照最佳链路性能的顺序对满足事件(图1中的140)的小区中的目标小区进行排序,这与按照触发对应事件的时间顺序将目标小区放入候选小区集中的情况不同,并且可以将较高的M个目标小区保持为候选目标小区。为此,终端110可以总是在在触发配置事件的时刻按照为每个目标小区测量的链路性能的顺序对目标小区进行排序。当终端110按照顺序从满足事件的小区(图1中的140)中选择M个最佳小区时,如果所选M个最佳小区不同于已经向服务基站120报告的M个候选目标小区,则终端110可以向服务基站120发送改变所选M个最佳小区的信号。该信号可以包括关于要从现有候选目标小区中排除的小区以及由于现有候选目标小区中不存在该小区而需要添加该小区的信息。当服务基站120接收到该信息时,其对要移除的小区执行候选小区移除过程,并且对要添加的小区执行包括切换准备和ack的候选小区添加过程。
如上所述,除了测量的小区链路质量之外,小区繁忙的程度或者测量的仅给定参考信号的接收强度信息可以被认为是用于选择终端110的M个候选目标小区的度量。例如,如果在给定时间段内发现给定RS的接收强度为给定值或更大值的情况的次数到达给定次数,则这可以指示小区正忙。终端110可以基于该度量存储M个最佳小区,并向服务基站120通知存储的M个最佳小区。
该专利中提出的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其他蜂窝系统。例如,在非许可的频带系统的情况下,所有终端110可以执行先听后说(LBT),并且仅当满足条件时才执行传输。每个小区也只能在满足条件时执行传输。因此,如在现有蜂窝系统中,可归因于LBT的延迟可能发生在控制平面信令中,例如测量报告和切换命令。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其没有在适当的时间执行切换,所以终端可能进入RLF。为了准备这种情况,如果服务基站120预先向终端110提供HO执行条件和对应的目标小区信息,并且因此满足该条件,则终端110可以与服务基站120一起执行切换,而无需单独的信令。
此外,在V2X或飞行器的情况下,如果与终端110和基站的移动速度匹配的覆盖没有被适当地执行,则控制平面信令可能不稳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服务基站120可以预先通知终端110基于UE的HO的条件和目标小区信息。
说明书和附图中公开的本公开的实施例已经提出了给定的示例,以便容易地描述本公开的技术内容并且帮助理解本公开,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即,对于本公开所涉及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实践基于本公开的技术精神的其它修改示例。此外,如果需要,可以组合和操作实施例。

Claims (15)

1.一种终端的通信方法,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向服务基站发送包括关于候选目标小区的信息的第一消息;
从所述服务基站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关于与所述候选目标小区有关的条件切换的条件的信息;以及
如果所述候选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满足所述条件切换的条件,则执行到所述候选目标小区的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关于所述条件切换的条件的信息包括所述候选目标小区的ID信息、测量ID信息、要应用基于所述测量ID信息的测量配置的增量信息、或者在已经执行了到所述候选目标小区的切换的情况下要使用的接入层(AS)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候选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请求从所述条件切换的对象中移除所述候选目标小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当前设置的候选目标小区的数量小于预设的候选目标小区的最大数量,则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5.一种基站的通信方法,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从终端接收包括关于候选目标小区的信息的第一消息;
向所述候选目标小区发送包括用于条件切换的配置请求信息的第二消息;
从所述候选目标小区接收包括用于所述条件切换的配置批准信息的第三消息;
配置所述终端需要执行到所述候选目标小区的切换的所述条件切换的条件;以及
向所述终端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关于与所述候选目标小区有关的所述条件切换的条件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关于所述条件切换的条件的信息包括所述候选目标小区的ID信息、测量ID信息、要应用基于所述测量ID信息的测量配置的增量信息、或者在已经执行了到所述候选目标小区的切换的情况下要使用的接入层(AS)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所述终端接收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请求从所述条件切换的对象中排除基于所述候选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确定的所述候选目标小区。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所述第一消息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关于预设的候选目标小区的最大数量的信息;以及
如果当前设置的候选目标小区的数量小于所述预设的候选目标小区的最大数量,则接收所述第一消息。
9.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收发器;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向服务基站发送包括关于候选目标小区的信息的第一消息,从所述服务基站接收包括关于与所述候选目标小区有关的条件切换的条件的信息的第二消息,并且如果所述候选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满足所述条件切换的条件,则执行到所述候选目标小区的切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中,关于所述条件切换的条件的信息包括所述候选目标小区的ID信息、测量ID信息、要应用基于所述测量ID信息的测量配置的增量信息、或者在已经执行了到所述候选目标小区的切换的情况下要使用的接入层(AS)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候选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请求从所述条件切换的对象中移除所述候选目标小区。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如果当前设置的候选目标小区的数量小于预设的候选目标小区的最大数量,则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13.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收发器;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从终端接收包括关于候选目标小区的信息的第一消息,向所述候选目标小区发送包括用于条件切换的配置请求信息的第二消息,从所述候选目标小区接收包括用于所述条件切换的配置批准信息的第三消息,配置所述终端需要执行到所述候选目标小区的切换的所述条件切换的条件,以及向所述终端发送包括关于与所述候选目标小区有关的所述条件切换的条件的信息的第四消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中,关于所述条件切换的条件的信息包括所述候选目标小区的ID信息、测量ID信息、要应用基于所述测量ID信息的测量配置的增量信息、或者在已经执行了到所述候选目标小区的切换的情况下要使用的接入层(AS)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从所述终端接收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请求从所述条件切换的对象中排除基于所述候选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确定的所述候选目标小区,
向所述终端发送关于预设的候选目标小区的最大数量的信息,以及
如果当前设置的候选目标小区的数量小于所述预设的候选目标小区的最大数量,则接收所述第一消息。
CN201880029443.XA 2017-05-04 2018-05-04 Ue自主切换中用于测量报告事件操作和网络信令的方法 Active CN1106127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4534.0A CN115515196A (zh) 2017-05-04 2018-05-04 Ue自主切换中用于测量报告事件操作和网络信令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057093 2017-05-04
KR20170057093 2017-05-04
KR1020180042177A KR20180122935A (ko) 2017-05-04 2018-04-11 UE autonomous handover에서의 measurement report/event 운용 및 네트워크 시그널링 방법
KR10-2018-0042177 2018-04-11
PCT/KR2018/005208 WO2018203716A1 (ko) 2017-05-04 2018-05-04 단말 자율 핸드오버에서의 측정 리포트 이벤트 운용 및 네트워크 시그널링 방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14534.0A Division CN115515196A (zh) 2017-05-04 2018-05-04 Ue自主切换中用于测量报告事件操作和网络信令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12741A true CN110612741A (zh) 2019-12-24
CN110612741B CN110612741B (zh) 2022-09-13

Family

ID=64328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9443.XA Active CN110612741B (zh) 2017-05-04 2018-05-04 Ue自主切换中用于测量报告事件操作和网络信令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12429B2 (zh)
EP (1) EP3609231A4 (zh)
KR (2) KR20180122935A (zh)
CN (1) CN110612741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6942A (zh) * 2019-03-05 2019-05-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WO2021138905A1 (en) * 2020-01-10 2021-07-15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of failure handling in conditional handover
CN113286343A (zh) * 2020-01-31 2021-08-20 诺基亚通信公司 经由取消来发信号通知目标发起的条件切换修改
WO2022082600A1 (en) * 2020-10-22 2022-04-28 Apple Inc. Target cell id for conditional handover and conditional pscell addition or change
WO2022267818A1 (zh) * 2021-06-26 2022-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性管理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3024385A1 (zh) * 2021-08-25 2023-03-02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配置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户设备、网络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78571A2 (ko) 2017-10-16 2019-04-2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리튬 전극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전지
CN111567093B (zh) * 2018-01-12 2022-05-17 鸿颖创新有限公司 条件式交递程序的方法和设备
CN110149663A (zh) * 2018-02-13 2019-08-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条件切换取消方法及通信设备
JP7353279B2 (ja) * 2018-06-21 2023-09-29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
WO2020087432A1 (en) * 2018-11-01 2020-05-07 Apple Inc. Conditional handovers and cell re-selections along known routes
CN111132247B (zh) * 2018-11-01 2024-05-28 夏普株式会社 切换控制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KR20200073626A (ko) * 2018-12-14 2020-06-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차세대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조건부 핸드오버의 실패 타이머 운용방법
KR102362837B1 (ko) * 2019-01-11 2022-02-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모빌리티를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3681202A1 (en) 2019-01-11 2020-07-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bility manag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20078686A1 (en) * 2019-01-17 2022-03-10 App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avoid user equipment triggering a measurement report after exit of conditional handover
WO2020153884A1 (en) * 2019-01-25 2020-07-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figuration of conditional mobility procedure
CN113490244B (zh) 2019-01-30 2023-03-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MA53766B1 (fr) * 2019-02-05 2022-03-3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Gestion de configurations de mesure lors de l'exécution d'une mobilité conditionnelle
EP3923628A4 (en) * 2019-02-13 2022-03-0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CELL SWITCH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11565426B (zh) * 2019-02-14 2024-0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JP7192095B2 (ja) * 2019-03-25 2022-12-19 京セラ株式会社 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
CN110235467B (zh) * 2019-04-30 2021-11-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小区重配方法及装置
WO2020221363A1 (en) * 2019-05-02 2020-11-05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onditional handov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20159529A1 (en) * 2019-05-02 2022-05-19 Apple Inc. Enhancing inter-node handover signaling for conditional handover
CN113491156A (zh) * 2019-05-03 2021-10-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12087755B (zh) * 2019-06-14 2022-06-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通信装置及系统
EP3997910A4 (en) * 2019-07-12 2023-12-13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DITIONAL DELIVERY OF MULTI-CELL TARGET
CN112399418B (zh) * 2019-08-02 2022-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11399326B2 (en) 2019-08-12 2022-07-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handling conditional handover (CHO)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2399488A (zh) * 2019-08-14 2021-02-23 苹果公司 连续有条件切换
GB2598058A (en) 2019-08-16 2022-02-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conditional handover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21031189A1 (zh) * 2019-08-22 2021-02-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EP4018718A1 (en) * 2019-08-22 2022-06-29 Nokia Technologies Oy Adaptation of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for non-terrestrial networks
US20210105690A1 (en) * 2019-10-03 2021-04-08 Google Llc Conditional handover management
EP4029312A4 (en) * 2019-10-14 2022-10-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POST-MOBILITY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210094955A (ko) 2020-01-22 2021-07-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차세대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조건적 핸드오버 (Conditional Handover)와 듀얼 스택 프로토콜 핸드오버 (Dual Stack Protocol Handover) 시 데이터 포워딩 지원 방법
US11082900B1 (en) * 2020-01-28 2021-08-03 PanPsy Technologies, LLC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processes based on wireless device type
CN113271633A (zh) * 2020-02-14 2021-08-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6097753A (zh) * 2020-08-17 2023-05-0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自主无线设备切换
KR20220040723A (ko) * 2020-09-24 2022-03-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차세대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망 최적화를 지원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220286921A1 (en) * 2021-03-05 2022-09-08 Apple Inc. Mobile-assisted power-saving in cellular networks with new radio cells
WO2023001364A1 (en) * 2021-07-19 2023-01-26 Nokia Technologies Oy Enhanced contention-free random access (cfra) preamble assignment
WO2023184499A1 (en) * 2022-04-01 2023-10-05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aerial user equipment signaling optimization
KR20230173500A (ko) * 2022-06-17 2023-12-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srs 기반의 빠른 링크 적응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24024111A1 (ja) * 2022-07-29 2024-02-0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及び基地局
WO2024026872A1 (en) * 2022-08-05 2024-02-08 Zte Corporation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supporting l1/l2 based inter-cell mobility
WO2024073748A1 (en) * 2022-09-29 2024-04-04 Google Llc Managing communication failures in a user equipment
CN117998498A (zh) * 2022-11-02 2024-05-0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网络节点和节点执行的方法及节点设备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57717A1 (en) * 2007-06-19 2008-1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livery of handover command
US20100330999A1 (en) * 2009-06-25 2010-12-3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son (Publ) Handover Support in Radio Communications
US20110292859A1 (en) * 2008-11-25 2011-12-01 Zte (Usa) Inc. Mobility management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cast and broadcast services
US20120178450A1 (en) * 2007-06-29 2012-07-12 Lauri Kuru Avoiding ping-pong handovers
CN102740381A (zh) * 2011-04-12 2012-10-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130100829A1 (en) * 2010-04-05 2013-04-25 Ntt Docomo, Inc. Radio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20140045500A1 (en) * 2012-06-11 2014-02-1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for Handover Configuration
US20140126545A1 (en) * 2011-08-12 2014-05-08 Panasonic Corporation Handover control metho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4272801A (zh) * 2013-02-27 2015-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US20150036658A1 (en) * 2012-01-27 2015-02-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60219475A1 (en) * 2013-07-04 2016-07-2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s Research Institute Control method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connection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connec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47339B1 (ko) 2001-12-28 2004-09-07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핸드오버 제어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EP2039211B1 (en) * 2006-06-20 2014-04-02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erforming handov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958393B2 (en) * 2008-08-11 2015-02-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user equipment-controlled handover
CN101959262B (zh) * 2009-07-15 2015-07-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失败指示信息的通知方法与装置
GB2475164B (en) * 2009-11-04 2012-05-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handling radio link failure in multiple carrier system
CN102149111B (zh) 2010-02-08 2015-09-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邻区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US8615241B2 (en) * 2010-04-09 2013-1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robust forward handover in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2264093B (zh) 2010-05-31 2015-09-1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一种切换方法、移动终端及基站
KR20120022482A (ko) 2010-09-02 2012-03-12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적응적인 스캐닝 및 핸드오버를 제공하는 이동 통신 단말 및 방법
JP4975160B2 (ja) 2010-12-17 2012-07-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データ通信方法、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
CA2797773C (en) * 2011-05-27 2019-02-12 Building Materials Investment Corporation Preparation of industrial asphalt
JP5893859B2 (ja) * 2011-06-29 2016-03-23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移動局及び無線基地局
US9635595B2 (en) * 2011-07-25 2017-04-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dio base station, method in a radio base station, relay station and method in a relay station
CN103108351B (zh) * 2011-11-14 2015-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链路失败统计方法和相关装置及通信系统
KR20130065283A (ko) * 2011-12-09 2013-06-1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핸드오버 제어 방법, 무선 통신 단말의 동작 방법, 그리고 기지국
CN110267289B (zh) * 2011-12-23 2022-10-1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无线链路失败或切换失败原因的方法
CN103200603B (zh) * 2012-01-06 2018-07-1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在多个plmn下进行mdt连续测量和汇报的方法
CN103220729A (zh) * 2012-01-18 2013-07-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上下文释放方法、基站以及家庭基站网关
US9049698B2 (en) * 2012-01-18 2015-06-02 Mediatek Inc. Method of enhanced connection recovery and cell selection
CN103379517B (zh) * 2012-04-13 2018-10-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链路失败报告处理方法、异常事件统计处理方法及设备和系统
WO2014142487A1 (ko) * 2013-03-13 2014-09-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접속 시스템에서 온오프 스몰셀에 대한 정보를 관리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KR20140120806A (ko) * 2013-04-04 2014-10-14 주식회사 케이티 Small cell에서 RLF(Radio Link Failure)를 detection 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140335861A1 (en) * 2013-05-08 2014-11-13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Management
WO2014190021A2 (en) * 2013-05-21 2014-11-27 Nokia Corporation Call re-establishment in a multi-layer heterogeneous network
KR102247314B1 (ko) * 2013-08-29 2021-05-04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무선 링크 오류 복구 방법 및 장치
GB2526583A (en) * 2014-05-28 2015-12-02 Vodafone Ip Licensing Ltd Access class barring for mobile terminated communication and active mobility
EP3139662A4 (en) * 2014-05-30 2017-05-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andover method, bearer setup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EP3172918A1 (en) 2014-07-21 2017-05-31 Intel IP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network-provided autonomous handover
KR102233738B1 (ko) 2014-07-28 2021-04-0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 서비스 영역이 작은 셀간 핸드오버를 효율적으로 수행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9730264B2 (en) * 2014-12-10 2017-08-0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providing improved success rate for RRC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s
US20160366619A1 (en) * 2015-06-10 2016-12-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duced handover failure for 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
US20170019820A1 (en) * 2015-07-17 2017-01-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ments for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KR102280004B1 (ko) * 2017-04-20 2021-07-22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단말 기반 핸드오버 수행 방법 및 그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57717A1 (en) * 2007-06-19 2008-1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livery of handover command
KR20100032905A (ko) * 2007-06-19 2010-03-26 콸콤 인코포레이티드 핸드오버 명령의 전달
US20120178450A1 (en) * 2007-06-29 2012-07-12 Lauri Kuru Avoiding ping-pong handovers
US20110292859A1 (en) * 2008-11-25 2011-12-01 Zte (Usa) Inc. Mobility management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cast and broadcast services
US20100330999A1 (en) * 2009-06-25 2010-12-3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son (Publ) Handover Support in Radio Communications
US20130100829A1 (en) * 2010-04-05 2013-04-25 Ntt Docomo, Inc. Radio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02740381A (zh) * 2011-04-12 2012-10-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140126545A1 (en) * 2011-08-12 2014-05-08 Panasonic Corporation Handover control metho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50036658A1 (en) * 2012-01-27 2015-02-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40045500A1 (en) * 2012-06-11 2014-02-1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for Handover Configuration
CN104272801A (zh) * 2013-02-27 2015-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US20160219475A1 (en) * 2013-07-04 2016-07-2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s Research Institute Control method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connection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connections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Conditional Handover", 《3GPP TSG-RAN WG2 #97BIS,R2-1702675》 *
INTEL CORPORATION: "Analysis of conditional handover", 《3GPP TSG RAN WG2 MEETING #97BIS,R2-1703415》 *
LENOVO, MOTOROLA MOBILITY: "Conditional handover in NR", 《3GPP TSG-RAN WG2 MEETING#97BIS,R2-1702794》 *
OPPO: "Discussion on Handover Procedure Optimization", 《3GPP TSG-RAN2#97BIS,R2-1702537》 *
S. SROKA: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 QoS-aware handover mechanism", 《IEEE》 *
SAMSUNG: "Introduction of UE autonomous handover", 《3GPP TSG-RAN WG2 2017 RAN2#97BIS MEETING,R2-1703287》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6942A (zh) * 2019-03-05 2019-05-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WO2021138905A1 (en) * 2020-01-10 2021-07-15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of failure handling in conditional handover
CN113286343A (zh) * 2020-01-31 2021-08-20 诺基亚通信公司 经由取消来发信号通知目标发起的条件切换修改
WO2022082600A1 (en) * 2020-10-22 2022-04-28 Apple Inc. Target cell id for conditional handover and conditional pscell addition or change
WO2022267818A1 (zh) * 2021-06-26 2022-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性管理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3024385A1 (zh) * 2021-08-25 2023-03-02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配置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户设备、网络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80122963A (ko) 2018-11-14
US11412429B2 (en) 2022-08-09
EP3609231A1 (en) 2020-02-12
US20200077314A1 (en) 2020-03-05
KR102486810B1 (ko) 2023-01-10
KR20180122935A (ko) 2018-11-14
EP3609231A4 (en) 2020-02-26
CN110612741B (zh) 2022-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12741B (zh) Ue自主切换中用于测量报告事件操作和网络信令的方法
US11805461B2 (en) Method for measurement report event operation and network signaling in UE autonomous handover
EP3607770B1 (en) Methods for reporting a secondary node failure in dual connectivity networks,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US1142557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s
KR102275288B1 (ko) V2X 통신을 위한 inter-carrier 방법
EP3624492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KR101486622B1 (ko) 캐리어 에그리게이션에 기반한 핸드오버 방법
KR101389492B1 (ko) 추가 측정 결과의 보고 방법 및 시스템
US2019022229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movement of user equip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KR102201599B1 (ko)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8744475B2 (en)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1013551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s
JP6279487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サービス提供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KR20200089090A (ko) 차세대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차량 통신을 지원하기 위한 라디오 링크 모니터링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CN111314974B (zh) 主辅小区更新的处理方法、装置、基站及存储介质
KR20210007904A (ko) 스케줄링 요청(SR) 취소, 랜덤 액세스(RA) 우선 순위 지정 그리고 프라이머리 셀(PCell) 및 세컨더리 셀(SCell)에 대한 빔 실패 복구(BFR) 동시 발생을 처리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102214662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라디오 접속점 간 조직화 방법 및 장치
JP2013541286A (ja) 切替情報の通知方法および基地局
US9338808B2 (en) Method of direct communication by terminal
CN109076405B (zh) 异制式小区间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WO2022120574A1 (zh) 物理小区的波束管理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KR102552869B1 (ko) 5g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 lte 및 nr 액세스간 트래픽 경로 제어를 위한 기구 및 방법
KR102283746B1 (ko) 이종망 자원을 활용한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WO2023033689A1 (en) Methods and network nodes for verifying cell relat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2022540592A (ja)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の条件付き構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