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09535B - 试验信息管理装置、试验信息管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暂时性的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试验信息管理装置、试验信息管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暂时性的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09535B
CN110609535B CN201910507321.3A CN201910507321A CN110609535B CN 110609535 B CN110609535 B CN 110609535B CN 201910507321 A CN201910507321 A CN 201910507321A CN 110609535 B CN110609535 B CN 1106095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test
instrument
unit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0732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09535A (zh
Inventor
降旗良平
横田祐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kogawa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okogawa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kogawa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Yokogawa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6095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95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095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95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6Functional testing
    • G06F11/273Tester hardware, i.e. output processing circuits
    • G06F11/2733Test interface between tester and unit under tes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28Testing of electronic circuits, e.g. by signal tracer
    • G01R31/2851Testing of integrated circuits [IC]
    • G01R31/2894Aspects of quality control [QC]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G05B23/0205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 G05B23/0218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ault detection method dealing with either existing or incipient faults
    • G05B23/0221Preprocessing measurements, e.g. data collection rate adjustment; Standardization of measurements; Time series or signal analysis, e.g. frequency analysis or wavelets; Trustworthiness of measurements; Indexes therefor; Measurements using easily measured parameters to estimate parameters difficult to measure; Virtual sensor creation; De-noising; Sensor fusion; Unconventional preprocessing inherently present in specific fault detection methods like PCA-based metho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6Functional testing
    • G06F11/263Generation of test inputs, e.g. test vectors, patterns or sequences ; with adaptation of the tested hardware for testability with external tes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6Functional testing
    • G06F11/273Tester hardware, i.e. output processing circuits
    • G06F11/277Tester hardware, i.e. output processing circuits with comparison between actual response and known fault-free respons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001Measuring interference from external sources to, or emission from, the device under test, e.g. EMC, EMI, EMP or ESD testing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4Pc safety
    • G05B2219/24065Real time diagnostic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1From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till monitoring
    • G05B2219/31316Output test result report after testing, insp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试验信息管理装置对与通过由第2仪器接收从第1仪器输出的试验信号而进行的试验相关的试验信息进行管理,具备关联部,该关联部使用对第1仪器或者第2仪器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及生成第1信息以及第2信息的时刻中的至少一者,对包含表示第1仪器的试验信号的输出状况的信息在内的第1信息、和包含表示第2仪器的试验信号的接收结果的图像信息在内的第2信息进行关联。

Description

试验信息管理装置、试验信息管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取的非 暂时性的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试验信息管理装置、试验信息管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暂时性的记录介质。
本申请针对2018年6月14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8-113629号要求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以往,在车间、工厂等(下面,在对它们进行统称的情况下称为“车间”)中,构建有分布式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实现高级的自动操作。该分布式控制系统是对现场仪器(测定器、操作器)进行控制的控制器针对几个控制循环的每一个而分布式配置的控制系统。在构建有这种分布式控制系统的车间中,从预防异常动作、维持测定精度等角度出发,由作业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现场仪器的保养。
现场仪器的保养大多使用在与现场仪器之间能够进行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的仪器保养装置而进行。该仪器保养装置例如是安装有用于进行现场仪器的保养的专用的程序的笔记本型或者平板型的计算机、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HHT(Hand HeldTerminal)、智能手机等。使用这样的仪器保养装置进行例如将设定于保养对象的现场仪器等的仪器信息读出而确认的确认作业、将新的仪器信息设定于保养对象的现场仪器的设定作业等、与保养对象的现场仪器相应的处理保养作业。
另外,在现场仪器的保养时,还进行使用保养对象的现场仪器的处理测试(试验)。作为这种测试的一种,存在如下测试,即,按照预先创建的测试模式而从现场仪器产生模拟信号。作为该测试的代表,举出循环测试(循环试验)。这里,循环测试是在车间等的控制系统中,从现场仪器将规定的输出电平的模拟信号(测试输出电平)输出至DCS等上级装置等,对现场仪器的动作、现场仪器和上级装置等是否正确地连接进行确认。日本特开2017-191386号公报中公开了能够进行这种循环测试的仪器保养装置。
使用上述保养对象的现场仪器的测试有时由多人进行。例如,作为上述循环测试的代表的从现场仪器产生模拟信号的测试,大多通过进行保养作业的现场的作业人员、和进行车间的监视的操作员的协同动作而进行。具体而言,现场的作业人员向现场仪器指示产生模拟信号,车间的操作员进行由上级装置等接收的模拟信号的确认。
当前,与使用保养对象的现场仪器的测试相关的信息(包含测试结果)针对每个作业内容而分别管理。例如,在以上述循环测试为代表的测试中,现场的作业人员的作业内容记录于上述仪器保养装置而进行管理,车间的操作员的作业内容(确认结果)例如记录于纸张等而进行管理。
但是,如上述,当前存在如下问题,即,未进行包含测试结果在内的与测试相关的信息的一元管理,没有一元地对该信息进行确认的方法,因此难以确保测试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试验信息管理装置是对与通过由第2仪器(13、14、50或11b)接收从第1仪器(11a或13、14)输出的试验信号而进行的试验相关的试验信息进行管理的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60),其具有关联部(34b),该关联部使用对所述第1仪器或所述第2仪器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和生成了所述第1信息以及所述第2信息的时刻中的至少一者,对包含表示所述第1仪器的所述试验信号的输出状况的信息在内的第1信息(IF1、IF4)、和包含表示所述第2仪器的所述试验信号的接收结果的图像信息在内的第2信息(IF2、IF3)进行关联。
另外,对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试验信息管理装置,具有解析部(34a),该解析部针对所述第2信息所包含的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图像解析,得到所述试验信号的接收结果、对所述第1仪器或所述第2仪器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中的至少一者。
另外,对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试验信息管理装置,所述关联部将由所述解析部得到的所述试验信号的接收结果与所述第1信息进行关联。
或者,对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试验信息管理装置,所述关联部使用由所述解析部得到的所述识别信息,对所述第1信息和所述第2信息进行关联。
另外,对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试验信息管理装置,在所述第1信息至少包含对所述第1仪器进行识别的所述识别信息(A1)、和表示所述试验信号的电平以及该电平的输出开始时刻的信息(A3)。
另外,对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试验信息管理装置,具有输出部(33),该输出部输出由所述关联部关联后的所述第1信息和所述第2信息。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试验信息管理装置具有:通信部(25),其在与所述第1仪器之间进行通信;以及试验执行部(24a),其经由所述通信部将所述试验信号的输出命令发送至所述第1仪器,从所述第1仪器输出所述试验信号。
另外,对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试验信息管理装置,由所述通信部从所述第1仪器取得所述识别信息。
另外,对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试验信息管理装置,所述第1仪器是现场仪器(11a),所述第2仪器是具有对从所述现场仪器输出的所述试验信号的接收结果进行显示的显示部(14a)的仪器(14、50)。
或者,对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试验信息管理装置,所述第1仪器是能够将用于操作现场仪器的操作信号作为所述试验信号而输出的仪器(13、14),所述第2仪器是具有显示部(70)的现场仪器(11b),该显示部对基于所述第1仪器输出的所述试验信号而动作的结果进行显示。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试验信息管理方法对与通过由第2仪器(13、14或11b)接收从第1仪器(11a或14)输出的试验信号而进行的试验相关的试验信息进行管理,其中,通过关联部(34b)使用对所述第1仪器或所述第2仪器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和生成所述第1信息以及所述第2信息的时刻中的至少一者,对包含表示所述第1仪器的所述试验信号的输出状况的信息在内的第1信息(IF1、IF4)、和包含表示所述第2仪器的所述试验信号的接收结果的图像信息在内的第2信息(IF2、IF3)进行关联(S18)。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试验信息管理方法通过解析部针对所述第2信息所包含的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图像解析,得到所述试验信号的接收结果、和对所述第1仪器或所述第2仪器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中的至少一者。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试验信息管理方法通过所述关联部对从所述解析部得到的所述试验信号的接收结果与所述第1信息进行关联。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试验信息管理方法由所述关联部使用从所述解析部得到的所述识别信息对所述第1信息和所述第2信息进行关联。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试验信息管理方法中,在所述第1信息至少包含对所述第1仪器进行识别的所述识别信息和表示所述试验信号的电平以及该电平的输出开始时刻的信息。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试验信息管理方法通过输出部将由所述关联部关联后的所述第1信息和所述第2信息输出。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试验信息管理方法由通信部在与所述第1仪器之间进行通信,由试验执行部经由所述通信部将所述试验信号的输出命令发送至所述第1仪器,从所述第1仪器输出所述试验信号。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试验信息管理方法由所述通信部从所述第1仪器取得所述识别信息。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试验信息管理方法中,所述第1仪器是现场仪器,所述第2仪器是具有显示部的仪器,该显示部对从所述现场仪器输出的所述试验信号的接收结果进行显示。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试验信息管理程序是由试验信息管理的计算机执行的试验信息管理程序,该试验信息管理是对与通过由第2仪器(13、14或11b)接收从第1仪器(11a或14)输出的试验信号而进行的试验相关的试验信息进行管理,其中,由关联部(34b)使用对所述第1仪器或所述第2仪器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和生成所述第1信息以及所述第2信息的时刻中的至少一者,对包含表示所述第1仪器的所述试验信号的输出状况的信息在内的第1信息(IF1、IF4)和包含表示所述第2仪器的所述试验信号的接收结果的图像信息贼内的第2信息(IF2、IF3)进行关联(S18)。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暂时性的存储介质对试验信息管理的由计算机执行的大于或等于一个试验信息管理程序进行存储,该试验信息管理是对与通过由第2仪器(13、14或11b)接收从第1仪器(11a或14)输出的试验信号而进行的试验相关的试验信息进行管理,其中,所述大于或等于一个试验信息管理程序使得由关联部(34b)使用对所述第1仪器或所述第2仪器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和生成第1信息以及第2信息的时刻中的至少一者,对包含表示所述第1仪器的所述试验信号的输出状况的信息在内的第1信息(IF1、IF4)、和包含表示所述第2仪器的所述试验信号的接收结果的图像信息在内的第2信息(IF2、IF3)进行关联(S18)。
本发明的更多的特征及方式,通过参照附图,根据以下所述的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明确可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试验信息管理系统的要部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仪器保养装置的要部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试验信息管理装置的要部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由监视装置得到的接收信息所包含的图像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试验信息管理方法的概要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
图7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所使用的显示仪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所使用的显示仪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C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所使用的显示仪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试验信息管理系统的要部结构的框图。
图9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仪器保养装置的要部结构的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试验信息管理系统的要部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使用本发明的示教能够实现本实施方式的多个替代手段,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里说明的优选的本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提供能够确保使用现场仪器进行的测试的可靠性的试验信息管理装置、试验信息管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暂时性的记录介质。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试验信息管理装置、试验信息管理方法、试验信息管理程序及记录介质进行详细说明。在下文中,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概要进行说明,然后对各实施方式的详情进行说明。
〔概要〕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是能够确保使用现场仪器而进行的测试的可靠性。具体而言,在以上述循环测试为代表,通过由第2仪器接收从第1仪器输出的测试信号(试验信号)而进行的测试(试验)中,对包含表示第1仪器的测试信号的输出状况的信息在内的第1信息、和包含表示第2仪器的测试信号的接收结果的图像信息在内的第2信息进行自动关联,对上述第1信息和第2信息进行一元管理,由此确保使用现场仪器进行的测试的可靠性。例如,通过进行一元管理,从而能够容易地实现测试的可追踪性,能够确保测试的可靠性。
这里,由多个作业人员(作业人员A、作业人员B)进行的当前的循环测试的顺序例如如下。
〈作业准备〉
·作业人员A赶赴作为测试对象的现场仪器(第1仪器)的设置场所
·作业人员B在接收测试信号的监视装置(第2仪器)的设置场所等待
·作业人员A和作业人员B进行通过收发器等通信装置取得联络的准备
〈作业〉
(A)作业人员A使用通信装置向作业人员B传达开始进行作业
(B)作业人员A将仪器保养装置连接于现场仪器。确认是对象仪器
(C)作业人员A对仪器保养装置进行操作,从现场仪器输出测试信号
(D)作业人员B参照监视装置的显示内容,确认测试信号的接收结果
(E)作业人员B进行测试信号的接收结果的是否合格判定
(F)作业人员B将上述是否合格判定结果记录于纸张等
(G)作业人员B使用通信装置向作业人员A传递继续或结束作业
当前的循环测试存在依赖于作业人员个人的操作以及判断的部分,因此有可能产生错误。例如,如下述。
上述(B):由于作业人员A的误判断,有可能产生对象仪器的选择错误
上述(C):由于作业人员A的误操作,有可能产生测试信号的产生错误
上述(D):由于作业人员B的误判断,有可能产生确认错误
上述(E):由于作业人员B的误判断,有可能产生判定错误
上述(F):由于作业人员B,有可能产生记录错误
如上所述,对于当前的循环测试,由于存在依赖于作业人员个人的操作以及判断的部分,因此有可能产生错误,因此难以确保使用现场仪器进行的测试的可靠性。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对第1仪器或第2仪器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和生成第1信息以及第2信息的时刻中的至少一者,对包含表示第1仪器的测试信号的输出状况的信息在内的第1信息、和包含表示第2仪器的测试信号的接收结果的图像信息在内的第2信息进行自动关联,对上述第1信息和第2信息进行一元管理,由此确保使用现场仪器所进行的测试的可靠性。
〔第1实施方式〕
〈试验信息管理系统〉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试验信息管理系统的要部结构的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试验信息管理系统在过程控制系统1中使用。因此,首先对过程控制系统1进行说明。过程控制系统1具有现场仪器11(第1仪器)、I/O装置12、控制器13(第2仪器)及监视装置14(第2仪器),控制器13根据来自监视装置14的指示等对现场仪器11进行控制,由此进行在车间(省略图示)中实现的工业过程的控制。
作为构建这种过程控制系统1的车间,除了化学等的工业车间之外,还存在对气田、油田等钻井、其周边进行管理控制的车间、对水力、火力、核能等的发电进行管理控制的车间、对太阳能、风力等的环境发电进行管理控制的车间、对给排水、堤坝等进行管理控制的车间等。此外,上述车间只不过是例示,请注意并不限制于上述车间。
现场仪器11和I/O装置12通过传输线C1而连接,I/O装置12和控制器13通过线缆C2而连接。另外,控制器13以及监视装置14与控制网络N连接。此外,控制网络N是例如将车间的现场和监视室之间连接的网络。
现场仪器11例如是流量计、温度传感器等传感器仪器、流量控制阀、开闭阀等的阀仪器、风扇、电动机等的致动器仪器、其它设置于车间的现场的仪器。此外,在图1中,为了易于理解,图示出设置于车间的多个现场仪器11中的对流体的流量进行测定的1个传感器仪器11a、和对流体的流量进行控制(操作)的1个阀仪器11b。
I/O装置12设置于现场仪器11和控制器13之间,具有与现场仪器11连接的多个I/O通道(省略图示),进行在与I/O通道分别连接的现场仪器11和控制器13之间输入输出的信号的处理。例如,进行将从现场仪器11得到的信号变换为控制器13能够接收的信号的处理。该I/O装置12还可以称为中继装置,即,将多个现场仪器11与控制器13连接,进行由现场仪器11输入输出的信号和由控制器13输入输出的信号的中继。
控制器13根据来自监视装置14的指示等在与现场仪器11之间进行通信而进行现场仪器11的控制。具体而言,控制器13取得由某个现场仪器11(例如,传感器仪器11a)测定出的过程值,对其它现场仪器11(例如,阀仪器11b)的操作量进行运算并发送,由此对其它现场仪器11(例如,阀仪器11b)进行控制。
监视装置14例如是由车间的操作员W2操作而用于过程的监视的终端装置。监视装置14具有显示部14a,从控制器13取得现场仪器11的输入输出信号而显示于显示部14a,由此将构成过程控制系统1的现场仪器11、控制器13的动作传达给操作员W2。另外,监视装置14基于操作员W2的指示进行控制器13的控制。
监视装置14具有接收信息取得部14b,取得表示从现场仪器11发送而由控制器13接收到的信号(例如,循环测试的测试信号:模拟信号)的接收结果的图像信息。具体而言,接收信息取得部14b取得显示部14a的显示内容的全部或者一部分的图像信息(所谓截屏)而储存于文件。此外,在该文件关联有元数据(文件名、文件的创建日期时间等)。这样,生成包含表示由控制器13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结果的图像信息在内的信息(接收信息IF2:第2信息)。接收信息取得部14b取得上述图像信息的定时(生成接收信息IF2的时刻)例如是接收到测试信号的定时、测试信号的值发生变化的定时、预先设定的周期到来的定时(自动)、或者任意定时(手动)。
此外,在循环测试时,例如将循环测试所使用的现场仪器11的标签名、循环测试中的接收值(压力、流量的值)及表示接收值的时间性变化的曲线等显示于监视装置14的显示部14a。因此,在接收信息取得部14b中,取得包含这些信息的图像信息。监视装置14具有接收信息储存部14c,将由接收信息取得部14b取得的接收信息IF2储存至接收信息储存部14c。另外,监视装置14在从外部的仪器(例如,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存在请求时,将储存于接收信息储存部14c的接收信息IF2输出至外部。
在构建有这种过程控制系统1的车间中,为了进行现场仪器11等的保养而使用仪器保养装置20。另外,为了对在现场仪器11等的保养时进行的循环测试的结果进行管理而使用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此外,为了进行循环测试的结果的管理有时还使用照相机40。在上述仪器保养装置20以及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进一步地,照相机40)的基础上,监视装置14构成本实施方式的试验信息管理系统。下面,按顺序对构成试验信息管理系统的仪器保养装置20、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及照相机40进行说明。
〈仪器保养装置〉
图2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仪器保养装置的要部结构的框图。如图2所示,仪器保养装置20具有操作部21、显示部22、储存部23、处理部24、通信部25及输入输出部26。这种仪器保养装置20例如通过笔记本型或平板型的计算机等而实现。此外,仪器保养装置20的功能(用于进行现场仪器11的保养、试验的功能)例如通过安装用于实现上述功能的程序(包含记录于未图示的记录介质的程序),而以软件的方式实现。
操作部21例如具有键盘、指点设备等输入装置,将与使用仪器保养装置20的作业人员的操作相应的指示(针对仪器保养装置20的指示)输出至处理部24。显示部22例如具有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对从处理部24输出的各种信息进行显示。此外,操作部21以及显示部22可以物理性地分离,也可以如兼具显示功能和操作功能的触摸面板式的液晶显示装置那样以物理方式实现一体化。
储存部23例如具有HDD(硬盘驱动器)、SSD(固态驱动器)等的辅助存储装置,对各种信息进行储存。例如,对与使用现场仪器11而进行的循环测试相关的输出信息IF1(第1信息)进行储存。
在与该循环测试相关的输出信息IF1包含表示从现场仪器11输出的测试信号的输出状况的信息。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包含仪器信息A1(识别信息)、测试实施信息A2、输出信号信息A3(表示电平以及该电平的输出开始时刻的信息)及作业人员信息A4。
仪器信息A1是为了对现场仪器11进行识别而向现场仪器11的每一者分配的识别信息。作为该仪器信息A1,例如使用“FI-1002A”等容易掌握的标签信息。仪器信息A1例如在仪器保养装置20连接于现场仪器11的定时,在处理部24的控制下被从现场仪器11读出而储存至储存部23。
测试实施信息A2是表示实施了循环测试的日期时间(具体而言,循环测试的开始日期时间以及结束日期时间)的信息。例如,作为循环测试的开始日期时间而储存“2018/05/21 16:03:30”,作为结束日期时间而储存“2018/05/21 16:04:35”。上述信息在处理部24的控制下被储存至储存部23。具体而言,表示循环测试的开始日期时间的信息在开始进行循环测试的定时被储存至储存部23,表示循环测试的结束日期时间的信息在循环测试结束的定时被储存至储存部23。
输出信号信息A3是表示从现场仪器11输出的测试信号的电平以及输出开始时刻以及结束时刻的信息。该信息在处理部24的控制下,在各电平的测试信号产生的定时(结束的定时)被储存至储存部23。例如,在进行使测试信号的电平按顺序变化为0%、50%、100%、50%、0%的循环测试的情况下(5点检查的情况下),将以下信息储存至储存部23。
0% 开始时刻:2018/05/21 16:03:35
0% 结束时刻:2018/05/21 16:03:45
50% 开始时刻:2018/05/21 16:03:45
50% 结束时刻:2018/05/21 16:03:55
100% 开始时刻:2018/05/21 16:03:55
100% 结束时刻:2018/05/21 16:04:10
50% 开始时刻:2018/05/21 16:04:10
50% 结束时刻:2018/05/21 16:04:20
0% 开始时刻:2018/05/21 16:04:20
0% 结束时刻:2018/05/21 16:04:30
如上述例子,输出信号信息A3是各电平的输出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成对的信息。此外,在没有成对的结束时刻的情况下,下一个电平的输出开始时刻或循环测试的结束时刻设为该电平的结束时刻。
作业人员信息A4是表示与使用仪器保养装置20的作业人员相关的信息。该作业人员信息A4例如使用为了登录仪器保养装置20所需的账户名。例如,如果使用仪器保养装置20的作业人员W1的账户名为“YOKOGAWA TAROU”(横河太郎),则在作业人员W1登录到仪器保养装置20的定时,在处理部24的控制下将“YOKOGAWA TAROU”这一名称储存至储存部23。如上所述,在上述定时(时刻)分别生成输出信息IF1(仪器信息A1、测试实施信息A2、输出信号信息A3及作业人员信息A4)并储存至储存部23。
处理部24基于从操作部21输入的操作指示,对仪器保养装置20的动作综合进行控制。处理部24具有测试执行部24a以及测试信息记录部24b,在循环测试的执行指示被从操作部21输入的情况下,使测试执行部24a执行循环测试,将执行后的循环测试的结果记录于测试信息记录部24b(储存于储存部23)。
测试执行部24a经由通信部25向现场仪器11发送测试信号的输出命令,由此从现场仪器11输出测试信号。具体而言,测试执行部24a按照预先设定的测试模式,在该测试模式所设定的间隔时间期间,以该测试模式中设定的电平从现场仪器11输出测试信号。测试信息记录部24b与由测试执行部24a执行的循环测试的发展相匹配地,将上述测试实施信息A2以及输出信号信息A3储存至储存部23。
通信部25在处理部24的控制下与所连接的现场仪器11进行通信。这里,如果仪器保养装置20与现场仪器11连接,则在处理部24的控制下,在仪器保养装置20和现场仪器11之间开始进行经由通信部25的通信,通过通信部25取得现场仪器11的仪器信息。此外,所取得的仪器信息被作为仪器信息A1储存至储存部23。
输入输出部26在处理部24的控制下进行各种信息的输入输出。例如,输入输出部26可以在与外部的仪器(例如,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之间进行通信而对各种信息进行输入输出,也可以进行相对于可拆装的记录介质(例如,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各种信息的读出或写入而对各种信息进行输入输出。此外,在与外部的仪器之间进行的通信可以是有线通信以及无线通信中的任意者。另外,从输入输出部26输出的各种信息例如是储存于储存部23的输出信息IF1。
〈试验信息管理装置〉
图3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试验信息管理装置的要部结构的框图。如图3所示,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具有操作部31、显示部32、输入输出部33(输出部)、处理部34、储存部35及驱动装置36。这种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例如通过桌面型或笔记本型的个人计算机或工作站等而实现。此外,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的功能(用于对循环测试的结果进行管理的功能)例如通过安装实现上述功能的程序(包含记录于记录介质M的程序)而以软件方式实现。
操作部31例如具有键盘、指点设备等的输入装置,将与使用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的作业人员的操作相应的指示(针对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的指示)输出至处理部34。显示部32例如具有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对从处理部34输出的各种信息进行显示。此外,操作部31以及显示部32可以物理性地分离,也可以如兼具显示功能和操作功能的触摸面板式的液晶显示装置那样以物理方式实现一体化。
输入输出部33在处理部34的控制下进行各种信息的输入输出。例如,输入输出部33可以在与外部的仪器(例如,仪器保养装置20、监视装置14、照相机40)之间进行通信而对各种信息进行输入输出,也可以进行相对于可拆装的记录介质(例如,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各种信息的读出或写入而对各种信息进行输入输出。此外,在与外部的仪器之间进行的通信可以是有线通信以及无线通信中的任意者。被输入至输入输出部33的信息例如是图1所示的输出信息IF1、接收信息IF2、接收信息IF3,从输入输出部33输出的信息例如是储存于储存部35的关联信息LK。
处理部34基于从操作部31输入的操作指示,对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的动作综合进行控制。处理部34具有接收信息解析部34a(解析部)以及关联部34b(关联手段),对从仪器保养装置20得到的输出信息IF1、从监视装置14得到的接收信息IF2、或者从照相机40得到的接收信息IF3(参照图1)进行关联。
接收信息解析部34a对从监视装置14得到的接收信息IF2、或者从照相机40得到的接收信息IF3所包含的图像信息进行图像解析,得到测试信号的接收结果及现场仪器11的仪器信息。图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由监视装置得到的接收信息所包含的图像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图4所例示的图像信息被区分为:显示现场仪器11的标签名的第1区域R1;显示测试信号的接收值的第2区域R2;以及对示出接收值的时间性变化的曲线进行显示的第3区域R3。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在第1区域R1显示有“■”这样的记号CT以及标签名“FI-1002A”,在第2区域R2显示有测试信号的接收值“PV=0.164m3/sec”,在第3区域R3显示有接收值随时间以5个阶段进行变化的曲线。
这样,由监视装置14得到的接收信息IF2所包含的图像实现如下等规则化,即,标签名、接收值及曲线的配置大概确定,另外在标签名的旁边一定设置有“■”之类的记号CT。接收信息解析部34a按照这种规则,进行针对接收信息IF2、IF3所包含的图像信息的图像解析,得到测试信号的接收结果(接收值)及现场仪器11的仪器信息(标签信息)。
关联部34b对从仪器保养装置20得到的输出信息IF1和从监视装置14得到的接收信息IF2、或从照相机40得到的接收信息IF3进行关联。具体而言,关联部34b使用现场仪器11的仪器信息(标签信息)、生成各个信息的时刻中的至少一者,对上述输出信息IF1、和上述接收信息IF2或接收信息IF3进行关联。
这里,在由接收信息解析部34a得到测试信号的接收结果(接收值)的情况下,关联部34b可以对从仪器保养装置20得到的输出信息IF1、由接收信息解析部34a得到的接收值进行关联。另外,在由接收信息解析部34a得到现场仪器11的仪器信息(标签信息)的情况下,关联部34b可以使用由接收信息解析部34a得到的标签信息,对上述输出信息IF1、上述接收信息IF2或接收信息IF3进行关联。
储存部35例如具有HDD(硬盘驱动器)、SSD(固态驱动器)等辅助存储装置,对各种信息进行储存。例如,对通过处理部34的关联部34b而关联的关联信息LK进行储存。驱动装置36例如对记录于CD-ROM或DVD(注册商标)-ROM等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M的数据进行读出。该记录介质M对实现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的各功能模块的功能(例如,接收信息解析部34a、关联部34b的功能)的程序进行储存。
由驱动装置36对储存于这种记录介质M的程序进行读入,安装于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由此,以软件的方式实现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的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即,上述功能通过软件和硬件资源进行协作动作而实现。此外,实现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的各功能模块的功能的程序可以以记录于记录介质M的状态进行发布,也可以经由互联网等外部的网络进行发布。
此外,在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不具有驱动装置36的情况下,经由互联网等外部的网络而取得程序。具体而言,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例如将由输入输出部33经由外部的网络取得的程序储存至储存部35。另外,作为预安装版的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的制造者等还可以将实现各功能模块的功能的程储存至储存部35。
〈照相机〉
照相机40例如是具有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型金属氧化膜半导体)等固体拍摄元件,并能够对二维的静止图像进行拍摄的照相机。该照相机40例如由车间的操作员W2进行操作,用于对显示于监视装置14的显示部14a的显示内容的全部或一部分的图像信息进行拍摄。即,照相机40与设置于监视装置14的接收信息取得部14b相同地,能够取得与所谓截屏相同的信息。
由照相机40拍摄的图像信息标注表示进行拍摄的时刻的时刻信息(时间戳),而记录于例如可拆装的记录介质(例如,非易失性存储器)。即,生成包含表示由控制器13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结果的图像信息在内的信息(接收信息IF3:第2信息)。记录于该记录介质的信息通过例如在照相机40和外部的仪器(例如,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之间进行通信,从而作为接收信息IF3向外部的仪器输出。或者,通过从照相机40卸下记录介质,将卸下的记录介质安装于外部的仪器(例如,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从而作为接收信息IF3被读入至外部的仪器。此外,可以由设置于监视装置14的接收信息取得部14b取得所谓截屏,因此并非一定使用照相机40。
〈试验信息管理方法〉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试验信息管理方法的概要的流程图。此外,对于图5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例如通过操作仪器保养装置20的作业人员W1对操作部21进行操作,指示开始进行循环测试,由此开始该处理。此外,这里,通过对仪器保养装置20进行操作的现场的作业人员W1、和车间的操作员W2之间的协作动作而进行循环测试。
如果开始进行图5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则从仪器保养装置20向现场仪器11(传感器仪器11a)发送测试信号的输出命令(步骤S11)。此外,如果开始进行循环测试,则将该主旨从作业人员W1通知给操作员W2。循环测试已开始的主旨的通知可以通过仪器保养装置20与监视装置14进行通信而进行,也可以通过由作业人员W1使用收发器等通信装置与操作员W2取得联络而进行。
如果由现场仪器11(传感器仪器11a)接收从仪器保养装置20发送来的输出命令,则从现场仪器11(传感器仪器11a)发送与该输出命令相应的测试信号(步骤S12)。从现场仪器11(传感器仪器11a)发送来的测试信号按顺序经由传输线C1、I/O装置12、线缆C2而被控制器13接收。如果测试信号被控制器13接收,则将该接收结果显示于监视装置14的显示部14a(步骤S13)。
而且,对与循环测试相关的输出信息IF1进行储存的处理由仪器保养装置20进行,取得接收信息IF2并进行储存的处理由监视装置14进行(步骤S14)。此外,这里,为了简化说明,输出信息IF1的储存以及接收信息IF2在步骤S14中汇总储存,上述信息与循环测试的发展相匹配地进行储存。例如,输出信息IF1所包含的输出信号信息A3在产生各电平的测试信号的定时储存于储存部23,接收信息IF2在测试信号的值发生变化的定时储存于接收信息储存部14c。
此外,这里,对执行由监视装置14取得接收信息IF2并进行储存的处理的例子进行说明,但也可以取代该处理而执行由照相机40取得接收信息IF3并进行储存的处理。具体而言,操作员W2对照相机40进行操作而拍摄监视装置14的显示部14a。由此,由照相机40取得接收信息IF3,将所取得的接收信息IF3记录于例如可拆装的记录介质(例如,非易失性存储器)。
如果以上的处理结束,则由仪器保养装置20的处理部24判断循环测试是否已结束(步骤S15)。在判断为循环测试未结束的情况(判断结果为“NO”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11的处理,再次进行步骤S11~S14的处理而继续进行循环测试。此外,对于循环测试是否已结束的判断,通过针对预先设定的全部测试模式的测试信号是否已从现场仪器11(传感器仪器11a)输出而进行。
对此,在判断为循环测试已结束的情况(判断结果为“YES”的情况)下,由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执行从仪器保养装置20取得输出信息IF1、从监视装置14取得接收信息IF2的处理(步骤S16)。此外,在由照相机40取得的接收信息IF3记录于可拆装的记录介质等的情况下,也可以取代从监视装置14取得接收信息IF2的处理,由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执行取得记录于该记录介质等的接收信息IF3的处理。
接着,由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执行对从监视装置14取得的接收信息IF2(或者,从照相机40取得的接收信息IF3)进行解析的处理(步骤S17)。具体而言,由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的接收信息解析部34a执行对接收信息IF2(或者接收信息IF3)所包含的图像信息进行图像解析、取得测试信号的接收结果以及现场仪器11的仪器信息的处理。此外,如无需要,也可以省略步骤S17。
接着,由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执行对从仪器保养装置20取得的输出信息IF1、从监视装置14取得的接收信息IF2(或者,从照相机40取得的接收信息IF3)进行关联的处理(步骤S18:关联步骤)。具体而言,由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的关联部34b执行使用现场仪器11的仪器信息(标签信息)和生成各个信息的时刻中的至少一者,对上述输出信息IF1和上述接收信息IF2或接收信息IF3进行关联的处理。
例如,在从仪器保养装置20取得的输出信息IF1,包含有用于对现场仪器11(传感器仪器11a)进行识别的仪器信息A1(参照图2)。另外,在步骤S17中,针对从监视装置14取得的接收信息IF2(或者,从照相机40取得的接收信息IF3)所包含的图像信息进行图像解析,由此能够得到现场仪器11的仪器信息(参照图4)。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的关联部34b在输出信息IF1所包含的仪器信息A1、和针对接收信息IF2或接收信息IF3所包含的图像信息进行图像解析而得到的仪器信息一致的情况下,将包含该仪器信息A1的输出信息IF1、和得到该仪器信息的接收信息IF2或接收信息IF3进行关联。
例如,在从仪器保养装置20取得的输出信息IF1包含有表示从现场仪器11输出的测试信号的电平以及输出开始时刻以及结束时刻的输出信号信息A3(参照图2)。另外,在步骤S17中,向从监视装置14取得的接收信息IF2(或者,从照相机40取得的接收信息IF3)标注时刻信息(时间戳)。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的关联部34b对输出信息IF1所包含的输出信号信息A3、和向接收信息IF2或接收信息IF3标注的时刻信息进行比较,参照它们对输出信息IF1和接收信息IF2或接收信息IF3进行关联。
例如,设为向接收信息IF2或接收信息IF3标注的时刻信息是“2018/05/21 16:04:02”。另外,设为上述输出信号信息A3的内容如下述。
50% 开始时刻:2018/05/21 16:03:45
50% 结束时刻:2018/05/21 16:03:55
100% 开始时刻:2018/05/21 16:03:55
100% 结束时刻:2018/05/21 16:04:10
50% 开始时刻:2018/05/21 16:04:10
50% 结束时刻:2018/05/21 16:04:20
向接收信息IF2或接收信息IF3标注的时刻信息“2018/05/21 16:04:02”是在测试信号的电平为100%时(2018/05/21的16:03:55~16:04:10之间)取得的。因此,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的关联部34b将在输出信息IF1所包含的输出信号信息A3中的、测试信号的电平为100%时得到的信息和标注有“2018/05/21 16:04:02”这一时刻信息的接收信息IF2或接收信息IF3进行关联。
由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的关联部34b关联后的输出信息IF1和接收信息IF2或接收信息IF3被作为关联信息LK储存于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的储存部35。通过上述,图5所示的一系列处理结束。此外,储存于储存部35的关联信息LK例如根据来自外部的仪器的请求而显示于在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设置的显示部22,或者从输入输出部26输出至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的外部。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从仪器保养装置20取得与循环测试相关的输出信息IF1,并且从监视装置14取得包含表示循环测试的测试信号的接收结果的图像信息在内的接收信息IF2(或者,从照相机40取得接收信息IF3)。而且,使用对现场仪器11(传感器仪器11a)进行识别的仪器信息和生成输出信息IF1以及接收信息IF2或接收信息IF3的时刻中的至少一者,将所取得的输出信息IF1、和所取得的接收信息IF2或接收信息IF3自动进行关联。由此,能够对包含循环测试的测试结果在内的与测试相关的信息进行一元管理,因此能够确保循环测试的可靠性。
另外,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通过在仪器保养装置20、监视装置14、照相机40之间进行通信(或者,通过使用可拆装的记录介质(例如,非易失性存储器)),从而能够取得上述输出信息IF1、接收信息IF2、接收信息IF3。因此,在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取得上述输出信息IF1、接收信息IF2、接收信息IF3时,无需由作业人员W1和操作员W2使用收发器等通信装置进行联络。由此,能够容易地取得上述输出信息IF1、接收信息IF2、接收信息IF3。
〈变形例〉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此外,在图6中,对与图1所示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如图6所示,本变形例例如在将现场仪器11(传感器仪器11a)和I/O装置12连接的传输线C1设置显示仪50(第2仪器),由照相机40对显示仪50的显示内容(测试信号的接收结果)进行拍摄而取得接收信息IF3。此外,显示仪50也可以设置于将I/O装置12和控制器13连接的线缆C2。
图7A~图7C是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所使用的显示仪的一个例子的图。图7A所示的显示仪是模拟式的显示仪,图7B所示的显示仪是数字式的显示仪。这些图7A以及图7B所示的显示仪设置于传输线C1,对经由传输线C1而发送的信号(例如,测试信号)的大小进行显示。图7A所示的显示仪以显示针ND的旋转量对经由传输线C1而发送的信号(测试信号)的大小进行显示。图7B所示的显示仪以数值对经由传输线C1而发送的信号(测试信号)的大小进行显示。另外,图7C所示的显示仪是设置有多个指示仪ID的面板显示仪。使用设置于面板显示仪的多个指示仪ID中与传输线C1连接的指示仪。
在使用图1说明过的实施方式中,循环测试的对象区间处于现场仪器11(传感器仪器11a)和控制器13之间。与此相对,在本变形例中,循环测试的对象区间处于现场仪器11(传感器仪器11a)和显示仪50之间。此外,在本变形例中,不使用由监视装置14取得的接收信息IF2,由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对从仪器保养装置20取得的输出信息IF1和从照相机40取得的接收信息IF3进行关联。在本变形例中,还能够对包含循环测试的测试结果在内的与测试相关的信息进行一元管理,因此能够确保循环测试的可靠性。
〔第2实施方式〕
〈试验信息管理系统〉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试验信息管理系统的要部结构的框图。此外,在图8中,对与图1所示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本实施方式使用设置有图1所示的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的功能的仪器保养装置60,进行现场仪器11等的保养及循环测试的结果的管理。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试验信息管理系统在仪器保养装置60(进一步地,照相机40)的基础上,由监视装置14构成。
〈仪器保养装置〉
图9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仪器保养装置的要部结构的框图。此外,在图9中,对与图2、3所示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如图9所示,仪器保养装置60相对于图2所示的仪器保养装置20,追加了图3所示的接收信息解析部34a以及关联部34b,将图3所示的关联信息LK储存于储存部23。
仪器保养装置60通过关联部34b对储存于储存部23的输出信息IF1、和从监视装置14得到的接收信息IF2或从照相机40得到的接收信息IF3进行关联。具体而言,仪器保养装置60使用现场仪器11的仪器信息(标签信息)和生成各个信息的时刻中的至少一者,对上述输出信息IF1和上述接收信息IF2或接收信息IF3进行关联。关联后的输出信息IF1和接收信息IF2或接收信息IF3作为关联信息LK而储存至储存部23。储存于储存部23的关联信息LK例如从输入输出部26(输出部)输出。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仪器保养装置60的储存部23取得与循环测试相关的输出信息IF1,并且从监视装置14取得包含表示循环测试的测试信号的接收结果的图像信息在内的接收信息IF2(或者从照相机40取得接收信息IF3)。而且,使用对现场仪器11(传感器仪器11a)进行识别的仪器信息、和生成输出信息IF1以及接收信息IF2或接收信息IF3的时刻中的至少一者,对所取得的输出信息IF1和所取得的接收信息IF2或接收信息IF3进行自动关联。由此,能够对包含循环测试的测试结果在内的与测试相关的信息进行一元管理,因此能够确保循环测试的可靠性。
另外,通过由仪器保养装置60实现第1实施方式的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的功能,从而能够省略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因此能够将试验信息管理系统设为简单结构。并且,仪器保养装置60通过作业人员W1而移动地使用,因此能够容易地取得上述输出信息IF1、接收信息IF2、接收信息IF3而进行确认。
〔第3实施方式〕
〈试验信息管理系统〉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试验信息管理系统的要部结构的框图。此外,图10中,对与图1所示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上述第1、第2实施方式从现场仪器11(传感器仪器11a)发送测试信号而进行循环测试。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监视装置14(第1仪器)的控制下,从控制器13(第1仪器)输出测试信号,对现场仪器11(阀仪器11b:第2仪器)的动作状态进行测试。例如,进行阀仪器11b的行程测试。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试验信息管理系统在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以及照相机40的基础上,由监视装置14构成。此外,行程测试是为了使流体的流量发生变更、或者在紧急时将阀完全关闭的情况下确认阀是否正常动作的测试。
监视装置14如上述,从控制器13输出测试信号。因此,在监视装置14中,生成与现场仪器11(阀仪器11b)的行程测试相关的输出信息IF4(第1信息)并进行储存。在与该行程测试相关的输出信息IF4,包含表示从控制器13输出的测试信号的输出状况的信息。该输出信息IF4是与图2所示的输出信息IF1相同的信息,包含仪器信息A1、测试实施信息A2、输出信号信息A3及作业人员信息A4。但是,在仪器信息A1储存对测试信号进行发送的现场仪器11(阀仪器11b)的仪器信息。
照相机40用于阀仪器11b的动作状态的拍摄。这里,阀仪器11b具有对基于从控制器13输出的测试信号而动作的结果进行显示的显示部70。例如,当在阀仪器11b设置有表示开度(根据从控制器13发送来的测试信号而变化的开度)的机械式的显示器作为显示部70时,由照相机40对该显示器进行拍摄。另外,当在阀仪器11b设置有对调节阀的开度进行控制的阀定位器时,由照相机40对显示于在该阀定位器设置的显示部70的指示值(表示调节阀的开度的值)进行拍摄。由此,生成与行程测试相关的包含表示测试信号的接收结果的图像信息在内的接收信息IF3。
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对从监视装置14得到的输出信息IF4和从照相机40得到的接收信息IF3进行关联。具体而言,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使用现场仪器11(阀仪器11b)的仪器信息(标签信息)和生成各个信息的时刻中的至少一者,对上述输出信息IF4和上述接收信息IF3进行关联。关联后的输出信息IF4和接收信息IF3作为关联信息LK储存至储存部35(参照图3)。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监视装置14取得与行程测试相关的输出信息IF4,并且从照相机40取得包含表示行程测试的测试信号的接收结果的图像信息在内的接收信息IF3。而且,使用对现场仪器11(阀仪器11b)进行识别的仪器信息和生成输出信息IF4以及接收信息IF3的时刻中的至少一者,对所取得的输出信息IF4和所取得的接收信息IF3自动进行关联。由此,能够对包含行程测试的测试结果在内的与测试相关的信息进行一元管理,因此能够确保行程测试的可靠性。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试验信息管理装置、试验信息管理方法、试验信息管理程序以及记录介质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自由进行变更。例如,在前述的第1、第2实施方式中,使用仪器保养装置20、60从现场仪器11(传感器仪器11a)产生循环测试的测试信号而得到输出信息IF1。然而,也可以直接对现场仪器11(传感器仪器11a)进行操作而产生循环测试的测试信号。另外,在现场仪器11(传感器仪器11a)具有对输出信息IF1进行记录的功能的情况下,也可以从现场仪器11(传感器仪器11a)取得输出信息IF1。
另外,图1、图10所示的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的实现方式并不受限制,能够以任意方式实现。例如,试验信息管理装置30可以作为与控制网络N连接的服务器装置而实现,也可以作为设置于车间内的独立的装置而实现。进一步地,也可以通过云计算而实现。
这里,云计算例如可以符合下面的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所特定的文件中记载的定义(由美国国立标准技术研究所推荐的定义)。
http://nvlpubs.nist.gov/nistpubs/Legacy/SP/nistspecialpublication800-145.pdf
https://www.ipa.go.jp/files/000025366.pdf
在本说明书中,“前、后、上、下、右、左、垂直、水平、纵、横、行以及列”等的表示方向的词语,是指本发明的装置中的这些方向。因此,本发明的说明书中的这些词语应当在本发明的装置中相对地进行解释。
“构成”这一词语用于表示包含为了执行功能而构成的硬件及编程后的软件在内的设备的结构、要素、部分。
并且,技术方案中表述为“方法加功能”的词语,应当包含能够用于执行本发明所具有的功能的所有构造。
“单元”这一用语为了记述构成为执行所需的功能/编程后的硬件及软件的构件、部件或者零件而使用。作为该硬件的代表例而包含装置及电路,但并不限定于此。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举例论证,但这些实施方式毕竟是发明的示例,不应进行限定性的考虑,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追加、删除、置换以及其他变更。即,本发明并不由前述实施方式限定,而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定。

Claims (12)

1.一种试验信息管理装置,其对与通过由第2仪器接收从第1仪器输出的试验信号而进行的试验相关的试验信息进行管理,该试验信息管理装置具有:
输入输出部,其输入包含对所述第1仪器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和表示从所述第1仪器输出的试验信号的输出状况的信息在内的第1信息、以及包含从所述第1仪器接收的所述识别信息和表示所述第2仪器中的所述试验信号的接收结果的图像信息在内的第2信息;
解析部,其从所述第2信息中所包含的所述图像信息取得所述试验信号的值和所述识别信息;以及
关联部,该关联部使用由所述解析部取得的所述识别信息,对被输入至所述输入输出部的所述第1信息和所述第2信息进行关联,
所述输入输出部输出由所述关联部关联后的所述第1信息和所述第2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信息管理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1信息还包含表示所述试验信号的电平以及该电平的输出开始时刻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信息管理装置,其中,
具有:
通信部,其在与所述第1仪器之间进行通信;以及
试验执行部,其经由所述通信部将所述试验信号的输出命令发送至所述第1仪器,从所述第1仪器输出所述试验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验信息管理装置,其中,
由所述通信部从所述第1仪器取得所述识别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信息管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1仪器是现场仪器,
所述第2仪器具有显示部,该显示部对从所述现场仪器输出的所述试验信号的接收结果进行显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信息管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1仪器是能够将用于操作现场仪器的操作信号作为所述试验信号而输出的仪器,
所述第2仪器具有显示器,该显示器对基于从所述第1仪器输出的所述试验信号而动作的结果进行显示。
7.一种试验信息管理方法,其对与通过由第2仪器接收从第1仪器输出的试验信号而进行的试验相关的试验信息进行管理,
该试验信息管理方法通过输入输出部输入包含对所述第1仪器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和表示从所述第1仪器输出的试验信号的输出状况的信息在内的第1信息、以及包含从所述第1仪器接收的所述识别信息和表示所述第2仪器中的所述试验信号的接收结果的图像信息在内的第2信息,
通过解析部从所述第2信息中所包含的所述图像信息取得所述试验信号的值和所述识别信息,
通过关联部使用由所述解析部取得的所述识别信息,对被输入至所述输入输出部的所述第1信息和所述第2信息进行关联,
通过所述输入输出部输出由所述关联部关联后的所述第1信息和所述第2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试验信息管理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1信息还包含表示所述试验信号的电平以及该电平的输出开始时刻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试验信息管理方法,其中,
由通信部在与所述第1仪器之间进行通信,
由试验执行部经由所述通信部将所述试验信号的输出命令发送至所述第1仪器,从所述第1仪器输出所述试验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试验信息管理方法,其中,
由所述通信部从所述第1仪器取得所述识别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试验信息管理方法,其中,
所述第1仪器是现场仪器,
所述第2仪器是具有显示部的仪器,该显示部对从所述现场仪器输出的所述试验信号的接收结果进行显示。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暂时性的存储介质,其对由试验信息管理的计算机执行的大于或等于一个试验信息管理程序进行存储,该试验信息管理是对与通过由第2仪器接收从第1仪器输出的试验信号而进行的试验相关的试验信息进行管理,
该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暂时性的存储介质记录有所述大于或等于一个试验信息管理程序,所述大于或等于一个试验信息管理程序使得,
通过输入输出部输入包含对所述第1仪器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和表示从所述第1仪器输出的试验信号的输出状况的信息在内的第1信息、以及包含从所述第1仪器接收的所述识别信息和表示所述第2仪器中的所述试验信号的接收结果的图像信息在内的第2信息,
通过解析部从所述第2信息中所包含的所述图像信息取得所述试验信号的值和所述识别信息,
由关联部使用由所述解析部取得的所述识别信息,对被输入至所述输入输出部的所述第1信息和所述第2信息进行关联,
通过所述输入输出部输出由所述关联部关联后的所述第1信息和所述第2信息。
CN201910507321.3A 2018-06-14 2019-06-12 试验信息管理装置、试验信息管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暂时性的记录介质 Active CN1106095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13629 2018-06-14
JP2018113629A JP7020310B2 (ja) 2018-06-14 2018-06-14 試験情報管理装置、試験情報管理方法、試験情報管理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09535A CN110609535A (zh) 2019-12-24
CN110609535B true CN110609535B (zh) 2022-09-27

Family

ID=66751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07321.3A Active CN110609535B (zh) 2018-06-14 2019-06-12 试验信息管理装置、试验信息管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暂时性的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237932B2 (zh)
EP (1) EP3582037A1 (zh)
JP (1) JP7020310B2 (zh)
CN (1) CN1106095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74433A1 (en) * 2020-03-04 2021-09-10 China Triumph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Method for testing a standard interface and interface-tester
JP2023115490A (ja) * 2022-02-08 2023-08-2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試験条件決定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68740A (ja) * 2001-03-12 2002-09-20 Toshiba Corp 監視制御システムの試験調整支援装置
JP2006174221A (ja) * 2004-12-17 2006-06-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通信機器、サーバー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CN102014758A (zh) * 2008-04-25 2011-04-13 株式会社日立医疗器械 参考变形体、超声波诊断装置及超声波诊断方法
CN103186137A (zh) * 2013-04-10 2013-07-03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下线检测装置及方法
JP2014085888A (ja) * 2012-10-24 2014-05-12 Toshiba Corp ループ試験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JP2015129648A (ja) * 2014-01-06 2015-07-16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試験システム及び試験方法
JP2016194840A (ja) * 2015-04-01 2016-11-17 ホーチキ株式会社 試験システム
CN107167719A (zh) * 2017-05-09 2017-09-15 浙江大学 一种应用于半导体器件的超快速偏压温度不稳定性测试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81233A (ja) * 1995-09-18 1997-03-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監視制御支援装置
JP3035916U (ja) 1996-09-19 1997-04-08 原子力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プラント監視装置
JP2005004340A (ja) * 2003-06-10 2005-01-06 Canon Inc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ならびに記憶媒体、プログラム
JP5346737B2 (ja) * 2009-08-12 2013-11-20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体検査装置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情報管理装置
JP2011174844A (ja) * 2010-02-25 2011-09-08 Sysmex Corp 臨床検査情報管理装置、臨床検査情報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12176000A (ja) * 2011-02-25 2012-09-13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超音波診断装置、医用画像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279597B (zh) * 2011-05-16 2013-07-24 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列车控制系统仿真测试系统
CN102902852B (zh) * 2012-09-21 2017-04-12 北京智行鸿远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ecu诊断软件模型的自动生成系统及方法
GB2507350B (en) * 2012-10-29 2015-08-05 Seaward Electronics Ltd Electrical appliance tester and method of testing an electrical appliance
JP6223837B2 (ja) * 2014-01-14 2017-11-01 株式会社東芝 プラント監視システムの試験支援装置、その試験支援方法及びその試験支援プログラム
GB2522483B (en) * 2014-03-07 2015-12-09 Testplant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tering time information into an automated software test
WO2016120989A1 (ja) * 2015-01-27 2016-08-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管理計算機及びルールの試験方法
JP2016153999A (ja) * 2015-02-17 2016-08-25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管理装置、管理システム、管理方法、管理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6688665B2 (ja) * 2016-04-11 2020-04-28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機器保全装置、機器保全方法、機器保全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18113629A (ja) 2017-01-13 2018-07-19 オンキヨー株式会社 音楽再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68740A (ja) * 2001-03-12 2002-09-20 Toshiba Corp 監視制御システムの試験調整支援装置
JP2006174221A (ja) * 2004-12-17 2006-06-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通信機器、サーバー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CN102014758A (zh) * 2008-04-25 2011-04-13 株式会社日立医疗器械 参考变形体、超声波诊断装置及超声波诊断方法
JP2014085888A (ja) * 2012-10-24 2014-05-12 Toshiba Corp ループ試験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CN103186137A (zh) * 2013-04-10 2013-07-03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下线检测装置及方法
JP2015129648A (ja) * 2014-01-06 2015-07-16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試験システム及び試験方法
JP2016194840A (ja) * 2015-04-01 2016-11-17 ホーチキ株式会社 試験システム
CN107167719A (zh) * 2017-05-09 2017-09-15 浙江大学 一种应用于半导体器件的超快速偏压温度不稳定性测试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reative activity support by extracting notable keywords from web pages with modified dates;W. Sunayama;<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nal Symposium on Intelligent Control>;20030206;全文 *
基于LabVIEW的换热器性能试验装置测控系统的开发;王晓等;《机械工程学报》;20090415(第04期);全文 *
电磁脉冲试验测试控制及信息管理系统;杨静等;《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50120(第01期);全文 *
齿轮泵信息化智能测试系统的研制;徐其俊等;《液压与气动》;20180115(第01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82037A1 (en) 2019-12-18
JP2019215792A (ja) 2019-12-19
JP7020310B2 (ja) 2022-02-16
US11237932B2 (en) 2022-02-01
US20190384685A1 (en) 2019-12-19
CN110609535A (zh) 2019-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89982B (zh) 仪器保养装置、仪器保养方法及记录介质
RU2608242C1 (ru) Перенос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левого технического обслуживания с улучшенной диагностикой
EP3352033B1 (en) Maintenance operation support device, maintenance operation support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20170053441A1 (en) Augmented reality-based wiring, commissioning and monitoring of controllers
CN110609535B (zh) 试验信息管理装置、试验信息管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暂时性的记录介质
CN106249707B (zh) 信息收集系统以及信息收集方法
CN107291001B (zh) 仪器保养装置、仪器保养方法及记录介质
EP3985583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11052018A (zh) 伺服电动机调整装置以及伺服电动机调整方法
CN107038333B (zh) 测量设备的管理装置
JP2013077128A (ja) プラント機器状態管理方法及びプラント機器状態管理システム
US10289474B2 (en) Fixing system, server, terminal device, fix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JP5973312B2 (ja) 計器校正試験システム、計器校正試験装置、計器校正試験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667664B2 (ja) プラント管理装置、プラント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7688864B (zh) 调试和配置与资产相关联的控制电子器件
EP2492765A2 (en) Extraction of a Foundation Fieldbus Device Information for Enhanced Device Selection and Data Validation
KR102269641B1 (ko) 입출력모듈 점검 시스템
US11580473B2 (en) Engineering support system, engineering support method, client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EP4057090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mobile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KR102005064B1 (ko) 공장 시스템 관리 방법
JP6919679B2 (ja) 機器保全装置、機器保全方法、機器保全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17142719A (ja) 加工データ一括出力機能を備えた数値制御装置
KR101387175B1 (ko) 자동화 장비의 원격 제어 시스템 및 자동화 장비의 원격 제어 방법
CN104950714A (zh)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设备点检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KR20210156896A (ko) 스마트팩토리를 위한 근로자 주도 서비스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