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03022A - 健康促进装置 - Google Patents

健康促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03022A
CN110603022A CN201780086675.4A CN201780086675A CN110603022A CN 110603022 A CN110603022 A CN 110603022A CN 201780086675 A CN201780086675 A CN 201780086675A CN 110603022 A CN110603022 A CN 1106030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bubbles
water tank
ejected
bath
blood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667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03022B (zh
Inventor
大成博文
大成京子
大成水晶
大成由音
大成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o Planet Co Ltd
Nano Planeta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o Planet Co Ltd
Nano Planeta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o Planet Co Ltd, Nano Planeta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o Plane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6030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30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030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30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3/00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 A61H33/02Bathing devices for use with gas-containing liquid, or liquid in which gas is led or generated, e.g. carbon dioxide baths
    • A61H33/027Gas-water mixing nozzl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13/00Devices for grooming or caring of animals, e.g. curry-combs; Fetlock rings; Tail-holders; Devices for preventing crib-biting; Washing devices; Protection against weather conditions or insects
    • A01K13/001Washing, cleaning, or dry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DVETERINARY INSTRUMENTS, IMPLEMENTS, TOOLS, OR METHODS
    • A61D13/00Thermometer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veterinary purpo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3/00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 A61H33/0095Arrangements for vary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liqu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3/00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 A61H33/02Bathing devices for use with gas-containing liquid, or liquid in which gas is led or generated, e.g. carbon dioxide bath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3/00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 A61H33/02Bathing devices for use with gas-containing liquid, or liquid in which gas is led or generated, e.g. carbon dioxide baths
    • A61H33/025Aerating mats or frames, e.g. to be put in a bath-tub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3/00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 A61H33/02Bathing devices for use with gas-containing liquid, or liquid in which gas is led or generated, e.g. carbon dioxide baths
    • A61H33/026Gas nozzl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3/00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 A61H33/60Components specifically designed for the therapeutic baths of groups A61H33/00
    • A61H33/601Inlet to the bath
    • A61H33/6021Nozz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5/00Bath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5/006Bath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for the fee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KSANITARY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OILET ACCESSORIES
    • A47K3/00Baths; Douches; Appurtenances therefor
    • A47K3/02Baths
    • A47K3/022Bath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 e.g. for washing the feet, for bathing in sitting posi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61G5/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1Constructive details
    • A61H2201/0119Support for the device
    • A61H2201/0138Support for the device incorporated in furniture
    • A61H2201/0149Seat or chai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2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heated or cooled
    • A61H2201/0207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heated or cooled heat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02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kind of interface, e.g. head rest, knee support or lumbar support
    • A61H2201/1628Pelvis
    • A61H2201/1633Sea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02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kind of interface, e.g. head rest, knee support or lumbar support
    • A61H2201/164Feet or leg, e.g. ped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50Control mean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3/00Ad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concerning the patient
    • A61H2203/02Ad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concerning the patient immersed in liqu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3/00Ad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concerning the patient
    • A61H2203/03Ad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concerning the patient especially adapted for anim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3/00Ad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concerning the patient
    • A61H2203/04Position of the patient
    • A61H2203/0425Sitting on the buttocks
    • A61H2203/0431Sitting on the buttocks in 90°/90°-position, like on a chai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2Head
    • A61H2205/022Fa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6Ar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6Arms
    • A61H2205/065Ha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10Leg
    • A61H2205/102Kne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12Fee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Devices For Medical Bathing And Washing (AREA)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基于丰富的实施例并汇集具有客观性的定量实验数据等,明确微泡发生装置有助于促进健康,并且在此基础上提供一种健康促进装置。作为健康促进装置的机械浴装置,包括:作为水槽(1)的浴槽(10);四十个微泡发生装置(2),配置于所述浴槽(10)的底面(11);泵(P),经由吸水管(3)吸入浴槽(10)的热水等,并且经由排出管(4)向所述MB装置(2)循环供给加压水;以及空气集管(5),向所述各MB装置(2)供给空气。

Description

健康促进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微泡发生装置应用于健康促进的健康促进装置,特别涉及在期待其功效的护理福祉领域中使用的健康促进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用于将脚浸泡在热水或水中来恢复疲劳和促进健康的足浴装置。
例如,专利文献1的“足浴装置”的课题为“提供一种能够获得与以往的足浴装置相比更优异的血液循环促进作用、镇静作用、自律神经调节作用的足浴装置。”(该文献第0006段)
该足浴装置10构成为具有:足浴容器11;多个微细气泡发生器12、13,配置于微细气泡发生部24的壳体24a内,所述微细气泡发生部24浸泡在留存于足浴容器11内的热水中;泵P,经由送水管18将足浴容器11中的热水循环供给至微细气泡发生器12、13;以及气体流路14a、14b、15,向微细气泡发生器12、13供给空气。
作为该足浴装置10的效果,在该文献第0016段中记载为“...能够获得血液循环促进作用、镇静作用、自律神经调节作用”,另外在第0040段中也记载为“...在排出口28附近能够观察到...认为是因混合有旋转在微细气泡发生器12、13内的微细气泡NB的流体和空化引起的超声波...推断通过这种超声波,血液循环促进作用得以提高,并有助于所述的镇静作用、自律神经调节作用...”。
然而,基于该文献1的微细气泡发生器的“血液循环促进作用”等,仅限于定性的描述(参照第0052段和表1),并没有记载必然具有客观性的定量实验数据等证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807968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基于丰富的实施例,汇集具有客观性的定量实验数据等,明确微泡发生装置有助于健康促进,并且在此基础上,提供一种健康促进装置;
特别是,提供一种应用在期待其功效的护理福祉领域中的健康促进装置;
提供一种健康促进装置,作为将微泡发生装置应用于健康促进的部位,不仅是使用者的腿,还应用于身体的各个部位;
提供一种健康促进装置,反映了护理福祉领域所涉及的现场需求;
以往的足浴装置等以专利文献1所述的“固定型”为主流,但将其发展为可移动型;以及
能够将健康促进装置的使用扩展到动物宠物等。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健康促进装置,促进被喷射体的健康,包括:
微泡发生装置,所述微泡发生装置由容器主体和加压液体导入口构成,所述容器主体具有圆筒形空间,在所述圆筒形空间的一端侧开设有气体导入孔,在另一端侧形成开口部,所述加压液体导入口在所述圆筒形空间的内壁圆周面的一部分上沿切线方向开设,并且与输送加压后的液体的配管连接;以及
水槽,收纳被喷射对象,所述被喷射对象沐浴所述微泡发生装置所喷射的微泡和包含微泡的液体,
其特征在于,
与从所述配管分支的分支配管连接的多个微泡发生装置面向被喷射对象配置,并且所述开口部以面向被喷射对象的方式配置在所述水槽中。(技术方案1的发明)。
一种健康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泡发生装置在液体中大量产生微泡,所述微泡具有-40毫伏左右的负电位且直径约为10-40μm,并且在产生之后几乎全部收缩。(技术方案2的发明)
一种健康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微泡发生装置的另一端侧装卸自如地安装有盖,该盖使从所述开口部喷射的微泡淋浴状地喷射。(技术方案3的发明)。
一种健康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开口部配置为能够使微泡向上述被喷射对象接近喷射。(技术方案4的发明)。
一种健康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水槽为浴槽,收纳在该浴槽中的被喷射体是坐在椅子座位的状态下洗浴的被喷射者或在横卧的状态下洗浴的被喷射者,上述微泡发生装置配置于浴槽的底面以及侧壁面。(技术方案5中记载的发明,以下,也称为机械浴装置)。
一种健康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收纳在上述水槽中的被喷射对象为被喷射者的腿,上述开口部以面向腿并且面向两腿的左右内侧的方式配置(技术方案6中记载的发明,以下,也称为足浴微泡装置)。
一种健康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水槽的前部设有连结相邻水槽的连结部,通过手柄连结相邻的各水槽的连结部,能够形成至少两人用的足浴微泡装置。(技术方案7中记载的发明)。
一种健康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收纳在上述水槽中的被喷射对象为坐在轮椅中的被喷射者的腿,上述水槽构成为能够插入轮椅的座椅表面下部的空间中的形状,并且上述开口部以面向两腿的背面的方式,配置于水槽的底面,同时以面向两腿的跟腱的方式配置于水槽的后表面。(技术方案8中记载的发明,以下,也称为可用于轮椅的足浴装置)。
一种健康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收纳在上述水槽中的被喷射对象为被喷射者的单膝,上述开口部配置于上述水槽的底面以及前表面。(技术方案9中记载的发明,以下,也称为单膝浴微泡装置)。
一种健康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收纳在上述水槽中的被喷射对象为被喷射者的两膝,上述开口部配置于水槽的后表面,并且能够经由柔性管进行微泡的接近喷射,以面向两膝的前方的方式配置。(技术方案10中记载的发明,以下,也称为两膝浴微泡装置)。
单膝浴微泡装置中,包括椅子,该椅子具有支撑被喷射者的臀部的座部和支撑处于向前弯曲的状态的被喷射者的胸部的倾斜部。(技术方案11中记载的发明)。
一种健康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收纳在上述水槽中的被喷射对象为被喷射者的上肢,上述开口部配置于水槽的底面。(技术方案12中记载的发明,以下,也称为上肢护理浴装置)。
一种健康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收纳在上述水槽中的被喷射对象为多个被喷射者的上肢,上述开口部配置于水槽的多个侧面。(技术方案13中记载的发明,以下,也称为上肢护理浴装置)。
一种健康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收纳在上述水槽中的被喷射对象为被喷射者的面部,上述开口部配置于上述水槽的底面以及侧面,并且能够经由柔性管使微泡接近喷射,以面向被喷射者的面部的方式配置。(技术方案14中记载的发明,以下,也称为面部清洗装置)。
一种健康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收纳在上述水槽中的被喷射对象为被喷射者的手,上述开口部配置于水槽的底面,能够经由柔性管使微泡接近喷射,以面向被喷射者的手的方式配置。(技术方案15中记载的发明,以下,也称为手清洗装置)。
一种健康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被喷射体为动物宠物,上述开口部配置于水槽的底面或侧面。(技术方案16中记载的发明,以下,也称为宠物清洗装置)。
在上述足浴微泡装置至宠物清洗装置中的任意一个健康促进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可移动支架。(技术方案17中记载的发明)。
在上述足浴微泡装置至宠物清洗装置中的任意一个健康促进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平均一个上述微泡发生装置的水槽的容量为约1升至20升。(技术方案18中记载的发明)。
一种健康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水槽和向配置于该水槽中的微泡发生装置输送加压液的泵分别设置于不同的可移动支架上。(技术方案19中记载的发明,以下,也称为上门足浴装置)。
上述足浴微泡装置至宠物清洗装置中的任意一个健康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有加热器。(技术方案20中记载的发明)。
在上述足浴微泡装置至宠物清洗装置中的任意一个健康促进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安装有控制其动作的计时器。(技术方案21中记载的发明)。
在上述足浴微泡装置至宠物清洗装置中的任意一个健康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能够控制含有微泡的液体的喷射压、流量或液体温度。(技术方案22中记载的发明)。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健康促进装置中,由于多个微泡发生装置面向被喷射对象配置,并且所述开口部面向被喷射对象配置于所述水槽,因此,能够相对于被喷射对象集成设置微泡发生装置,另外,能够相对于被喷射对象将微泡高密度地充满水槽中,能够更集中地进行微泡的接近喷射。
因此,促进被喷射体的血流,发挥温浴的效果等,有助于健康促进,并且能够发挥清洗附着在被喷射对象上的污垢等的效果。
另外,通过汇集所述足浴微泡装置到手清洗装置,能够提供应用于身体的各部位的健康促进装置。
另外,通过将健康促进装置构成为多人能够同时使用,能够实现所谓的“生活起居室型护理浴”,从而能够反映与护理福利领域有关的现实的需求。
另外,将可移动支架安装在所述足浴微泡装置等,此外,将所述水槽和泵分别设置于不同的可移动支架上,从而能够摆脱“固定型”。
此外,健康促进装置的使用可以扩展到动物宠物。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机械浴装置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机械浴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3A是微泡发生装置的剖视图。
图3B是另一例的微泡发生装置的剖视图。
图4(1)-(3)是构成微泡发生装置的另一例的另一容器的立体图、作用说明图以及主视图。
图5是足浴微泡装置的俯视图。
图6是足浴微泡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7是可用于轮椅的足浴装置的俯视图。
图8是可用于轮椅的足浴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9是单膝浴微泡装置的俯视图。
图10是单膝浴微泡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11是两膝浴微泡装置的俯视图。
图12是两膝浴微泡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13是上肢护理浴装置的俯视图。
图14是上肢护理浴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
图15是四人用的上肢护理浴装置的俯视图。
图16是四人用的上肢护理浴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
图17是另一例的上肢护理浴装置的俯视图。
图18是另一例的上肢护理浴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19是上门足浴装置的水槽的俯视图。
图20是上门足浴装置的水槽的纵剖视图。
图21是另一例的上门足浴装置的水槽的俯视图。
图22是另一例的上门足浴装置的水槽的纵剖视图。
图23是实施例中实际使用的微泡发生装置的附图替代照片。
图24是微泡的作用说明图。
图25是表示微泡的作用的附图替代照片。
图26是微泡的作用说明图。
图27是微泡的作用说明图。
图28是表示微泡的作用的附图替代照片。
图29是说明微泡的作用的图表。
图30是表示机械浴装置的实验结果的图表。
图31是表示机械浴装置的实验结果的图表。
图32是表示机械浴装置的实验结果的附图替代照片。
图33是表示在实施例中实际使用的四人用的足浴微泡装置的附图替代照片。
图34是表示在实施例中实际使用的四人用的足浴微泡装置的附图替代照片。
图35是表示在实施例中实际使用的两人用的足浴微泡装置的附图替代照片。
图36是表示在实施例中实际使用的一人用的足浴微泡装置的附图替代照片。
图37是表示在实施例中实际使用的足浴微泡装置的主要部分的附图替代照片。
图38是表示足浴微泡装置的实验结果的图表。
图39是表示足浴微泡装置的实验结果的附图替代照片。
图40是表示足浴微泡装置的实验结果的附图替代照片。
图41是表示足浴微泡装置的实验结果的图表。
图42是表示足浴微泡装置的实验结果的图表。
图43是表示足浴微泡装置的实验结果的图表。
图44是在实施例中实际使用的可用于轮椅的足浴装置的附图替代照片。
图45是在实施例中实际使用的可用于轮椅的足浴装置与轮椅组合状态的附图替代照片。
图46是表示可用于轮椅的足浴装置的实验结果的图表。
图47是表示可用于轮椅的足浴装置的实验结果的图表。
图48是表示可用于轮椅的足浴装置的实验结果的图表。
图49是表示在实施例中实际使用的单膝浴微泡装置的结构的附图替代照片。
图50是表示单膝浴微泡装置的实验结果的图表。
图51是表示单膝浴微泡装置的实验结果的图表。
图52是表示单膝浴微泡装置的实验结果的图表。
图53是表示两膝浴微泡装置的实验结果的图表。
图54是在实施例中实际使用的上肢护理浴装置的附图替代照片。
图55是在实施例中实际使用的上肢护理浴装置的附图替代照片。
图56是在实施例中实际使用的另一例的上肢护理浴装置的附图替代照片。
图57是表示在实施例中实际使用的该上肢护理浴装置的使用状态的附图替代照片。
图58是在实施例中实际使用的多个被喷射者用的上肢护理浴装置的附图替代照片。
图59是表示上肢护理浴装置的实验结果的图表。
图60是表示上肢护理浴装置的实验结果的图表。
图61是表示多个被喷射者用的上肢护理浴装置的实验结果的图表。
图62是表示多个被喷射者用的上肢护理浴装置的实验结果的图表。
图63是在实施例中实际使用的上门足浴装置的附图替代照片。
图64是在实施例中构成实际使用的上门足浴装置的水槽的附图替代照片。
图65是在实施例中构成实际使用的另一例的上门足浴装置的水槽的附图替代照片。
图66是表示上门足浴装置的实验结果的图表。
图67是表示另一例的上门足浴装置的实验结果的图表。
图68是表示另一例的上门足浴装置的实验结果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机械浴装置
基于附图对上述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机械浴装置进行说明。
在该附图以及后述的各图中,对相同结构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机械浴装置包括:作为水槽1的浴槽10;多个微泡发生装置2(以下,也称为MB装置),配置于所述浴槽10的底面11;泵P,经由吸水管3吸收浴槽10的热水等并且经由排出管4向所述MB装置2循环供给加压水;以及空气集管5,向所述各MB装置2供给空气。
虽然省略了图示,但也可以将MB装置2配置于所述浴槽10的侧壁面18。
此外,通过泵P向各MB装置2循环供给加压水的结构,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以及实施例中也大致相同。
在该机械浴装置中,沐浴在由微泡发生装置2所喷射的微泡中的被喷射对象T(未图示)是坐在轮椅等椅子的座位的状态下洗浴的被喷射者或者是躺在担架等的状态下洗浴的被喷射者,被喷射者经由升降机L被收容在该浴槽10中。
如图3所示,所述微泡发生装置2由容器主体23和加压液体导入口24构成,所述容器主体23具有圆筒形空间22,该圆筒形空间22的一端侧壁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空气集管5连接的气体导入孔20,在另一端侧形成有开口部21,所述加压液体导入口24在所述圆筒形空间22的内壁圆周面的一部分上沿切线方向开设,并且经由配管40与所述排出管4连接。
如图3A所示,也可以在所述另一端侧安装另一容器28,该另一容器28具备具有包围所述开口部21的大小的开口25的壁体,并且能够储存液体。另外,如图3B所示,也可以在所述另一端侧安装具有多个通孔27的另一容器26。
此外,也可以将所述另一容器26或另一容器28作为盖,在另一端侧的容器主体23上切削螺纹并装卸自如地安装。
通过设置另一容器26、28,能够在另一容器26、28内生成高浓度气体溶解液(微泡),因此,能够随时简单地制造和供给微泡。
另外,通过设置所述另一容器26或另一容器28,能够淋浴状地喷射微泡。
另外,与来自所述开口部21的喷射音相比,能够减小来自另一容器26的开口25或另一容器28的通孔27的喷射音。
另外,如图4(1)以及图4(2)所示,在另一容器29的盖前表面290中,也可以堵住中央部291而仅在其周边部292上开孔。
这样的结构能够在盖内293中形成循环流,进一步增加来自气体导入管200的气体吸入量,并增加盖内293的压力以使淋浴状的液体更高速地喷射。
如图4(3)所示,也可以在开孔的孔大小中,使外侧的孔295的直径小,使内侧的孔296的直径大,来流出两种喷射液体。
例如,将外侧的孔295的直径设为约1mm左右、将内侧的孔296的直径设为约1.5mm左右的细孔。
在从外侧的孔295吹出时,通过进一步增加来自孔295的液体的喷出速度,提高对皮肤和皮毛的清洗功能,另外,当液体中含有沐浴液时,通过增加喷出速度,进一步增加更细小的气泡来提高清洗功能。
在从内侧的孔296吹出时,通过使喷射出的液体中包含更多的微泡,能够进一步提高温浴效果的功能。
此外,在本说明说中,“开口部”除所述附图标记为“21”的开口部外,还包括附图标记为“25”的开口、附图标记为“27”的通孔以及附图标记“盖前表面290”。
在所述微泡发生装置2中,四组装置组(2A-2D)以朝向被喷射者的方式配置在浴槽10的底面11。各装置组2A-2D例如分别由十个MB装置2构成,各装置组2A-2D与所述空气集管5连接,另外,所述各加压液体导入口24与通过所述排出管4、配管40以及分支部41从配管40分支的分支配管42(未图示)连接。
这样配置的所述各微泡发生装置2的开口部21被朝向上方固定,以面向被喷射者的整个身体。
因此,从所述开口部21喷射的微泡上升以包围被喷射者,并且能够促进被喷射者的血流。
足浴微泡装置
如图5以及图6所示,足浴微泡装置包括水槽1和多个MB装置2,多个MB装置2配置在收纳在所述水槽1中的被喷射者的两腿之间,并且所述开口部21面向腿并面向两腿的左右内侧。
所述水槽1由水槽主体1A、前室1B、后室1C以及底室1D构成。
在水槽主体1A的底面11上具有放置被喷射对象T的左右腿的空间以及在两腿之间配置多个MB装置2的空间,在水槽主体1A的前表面12上具有与吸水管3(未图示)连接的吸水口30,在水槽主体1A的后表面13上具有通过底室1D以及后室1C与所述排出管4连接的分支口42和向各MB装置2供给空气的空气配管用的插口50。
所述分支口42通过使用例如柔性管的分支配管41(参照图27)与各MB装置2的加压液体导入口24连接。所述插口50经由例如管与各MB装置2的气体导入孔20连接。
如图6所示,水槽主体1A的底面11从脚趾尖向脚跟逐渐向下方倾斜,以便腿的放置,并且在脚跟侧设置排水口8,以便排水。
此外,泵P配置在前室1B中。
在多个MB装置中,例如MB装置2a的开口部21面向脚踝,MB装置2b的开口部21面向脚背,MB装置2c的开口部21面向脚趾,并且以使所述开口部21和被喷射对象T的距离接近为约0.5厘米-约10厘米的方式进行喷射的方式配置所述开口部21。
也可以在所述水槽1的前部14设置如图5所示的在左右形成一对筒部的连结部6(也参照图33)。
将手柄60(参照图33以及图34)插入这些筒部中,成为手动手柄,连结相邻的水槽1,以成为两人用、四人用等多人用的足浴微泡装置。
在所述水槽1的底部15固定可移动支架7。
在所述水槽1的后部17设置排水栓9。
在所述水槽1中,在例如底室1D中设置图示省略的加热所述水槽主体1A的热水等的加热器。
另外,设置计时器以控制所述足浴微泡装置的动作。
此外,设置开关以控制包括足浴微泡装置的微泡的液体的喷射压、流量或液体温度。
所述微泡发生装置的数量为六个,并且通过将所述水槽1的容量设定为大约20升,能够使每个所述微泡发生装置的容量大约为3.3升。
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
根据以上结构的足浴微泡装置,获得如下的作用效果。
(1)所述MB装置2a的开口部21面向脚踝,MB装置2b的开口部21面向脚背,MB装置2c的开口部21面向脚趾,另外,由于所述各开口部21配置为能够相对于腿接近喷射,能够使被喷射对象T高密度且集中地沐浴微泡。
(2)通过将每个所述微泡发生装置的水槽1的容量设定为大约3.3升,使微泡在水槽1中保持高密度。
(3)由于水槽主体1A的底面11形成为朝向排水口8向下方倾斜,能够迅速且容易地进行排水,且之后能够迅速地进行热水等的更换。
(4)由于水槽1的移动通过可移动支架7变得容易,因此提高排水以及热水等更换操作的效率。
(5)由于能够通过所述连结部6和手柄60,形成两人用、四人用等多人用的足浴微泡装置,因此能够促进被喷射者之间的对话,以建立“生活起居室型护理浴”。
可用于轮椅的足浴装置
如图7以及图8所示,在可用于轮椅的足浴装置中,水槽1和当坐在轮椅上的被喷射者的腿收纳在所述水槽1中时多个MB装置2的所述开口部21面向两腿的背面配置于水槽1的底面11,并且所述开口部21面向两腿的跟腱配置于水槽1的后表面13。
所述水槽1包括:水槽主体1A以及后室1C,能够插入在支撑被喷射者的膝下的轮椅的腿支撑管C1(参照图35)之间形成的座椅表面下部的空间中;以及前室1B,从水槽主体1A的端部拓宽地形成,并收纳泵P。
即,水槽主体1A的高度在约39厘米以下,宽度在约31厘米以下,以能够插入折叠安装在腿支撑管C1的尖端的搁脚板C2时形成的座椅表面下部的空间中。
多个MB装置中,例如MB装置2a的开口部21面向脚背的内侧,MB装置2b的开口部21面向脚趾的背侧配置于水槽主体1A的底面11。另外,MB装置2c的开口部21面向腿的背部的跟腱配置于水槽主体1A的后表面13。
这些开口部21和被喷射对象T的距离设置为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以能够接近喷射。
根据以上结构的可用于轮椅的足浴装置,发生以下作用效果。
(1)由于水槽主体1A能够插入折叠安装在轮椅的腿支撑管C1的尖端的搁脚板C2时形成的座椅表面下部的空间中,因此,能够将坐在轮椅的被喷射者的腿直接收纳在所述水槽主体1A中,从而能够以舒适的姿势进行足浴。
(2)MB装置2a的开口部21面向脚背的内侧,MB装置2b的开口部21面向脚趾的背侧配置于水槽主体1A的底面11,MB装置2c的开口部21面向腿的背部的跟腱配置于水槽主体1A的后表面13,并且由于这些开口部21和被喷射对象T的距离设置为能够接近喷射,因此,能够对被喷射对象T高密度且集中地喷洒微泡。
(3)将水槽主体1A小型化,以放入轮椅座部的下方来减小水槽1的容量,从而使微泡在水槽1中保持高密度。
其他的结构以及效果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
单膝浴微泡装置
如图9以及图10所示,在单膝浴微泡装置中,相对于水槽1和收纳在所述水槽1中的被喷射对象T的被喷射者的单膝,多个MB装置2面向单膝配置,并且所述开口部21面向单膝安装在水槽1的底面11以及前表面12。
所述水槽1的主体1A设置有从膝盖向脚趾逐渐向下方倾斜的底面11,以使坐在专用椅子C(参照图39)上的被喷射者的单膝在半折叠的状态下被收纳。
此外,泵P配置于所述专用椅子C的下部。
在多个MB装置2中,例如MB装置2a的开口部21面向膝盖的胫骨下部,MB装置2b的开口部21面向膝盖的胫骨上部分别配置于水槽主体1A的底面11。另外,两个MB装置2c、2c的各开口部21面向膝盖的膝盖头配置于所述底面11,两个MB装置2d、2d的各开口部21面向膝的膝盖头的上部配置于所述水槽主体1A的前表面12。
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由于所述开口部21和被喷射对象T之间的距离设置为能够接近喷射,并且MB装置2c、2c以及MB装置2d、2d的各开口部21在膝盖的周围配置,能够提高接近喷射的效果。
此外,所述微泡发生装置的数量为六个,所述水槽1的容量约为30升,每个所述微泡发生装置的容量约为5升。
如图39所示,专用椅子C具有支撑被喷射者的臀部的座部C3和支撑处于向前弯曲的状态的被喷射者的胸部的倾斜部C4。
可移动支架7未特别示出,也可以将所述水槽1固定至专用椅子C,并且在专用椅子C上安装可移动支架。
根据以上结构的单膝浴微泡装置,发生以下作用效果。
(1)通过组合所述水槽1和专用椅子C,即使被喷射者的单膝以部分折叠的状态被收纳在所述水槽1中,被喷射者也能够保持放松的姿势。
(2)由于MB装置2c、2c以及MB装置2d、2d的各开口部21配置在膝盖头的周围,因此能够对膝盖头高密度且集中地喷洒微泡。
其他的结构以及效果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
两膝浴微泡装置
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在两膝浴微泡装置中,所述开口部21相对于水槽1和收纳在所述水槽1中的被喷射对象T的被喷射者的膝盖配置于水槽主体1A的后表面13,另外,所述开口部21经由柔性管43面向两膝的前方配置。
所述水槽1在水槽主体1A的后表面13上形成倾斜面130,以有足够的余量来收纳坐在椅子上的被喷射者的膝盖。
所述开口部21面向左腿的膝盖的小腿配置的MB装置2a-2c沿纵向固定至所述水槽主体1A的后表面13。
所述开口部21面向左腿的膝盖头的侧部配置的MB装置2d以及所述开口部21经由柔性管43能够进行调节以在膝盖的前方接近喷射的MB装置2e以及2f分别固定至所述水槽主体1A的侧面18。
所述开口部21相对于右腿的膝盖的配置也相同。
此外,泵P配置于所述水槽1的后室1C。
根据以上结构的两膝浴微泡装置,发生以下作用效果。
(1)由于所述开口部21经由柔性管43面向两膝的前方配置,因此,通过操作该柔性管43,能够以膝盖头为中心在任意位置上进行微泡的接近喷射。
其他的结构以及效果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
上肢护理浴装置
如图13以及图14所示,在上肢护理浴装置中,多个MB装置2a-2f相对于水槽1和收纳在所述水槽1中的被喷射对象T的被喷射者的上肢,在上肢的长度方向上,配置在手指与肘部之间,所述开口部21面向上肢配置于水槽1的底面11。
所述水槽1具有与轮椅接触的侧面18向外侧(被喷射者侧)倾斜的倾斜面180,以使被喷射者保持在轮椅上时,上肢能够放入水槽1中。
在上肢护理浴装置中,如图15以及图16所示,收纳在所述水槽1中的被喷射对象也可以是多个被喷射者的上肢,在这种情况下,MB装置2a-2d的各个所述开口部21以能够面向各个上肢的方式,配置在水槽1的多个侧面18上。
如图17以及图18所示,在另一例的上肢护理浴装置中,MB装置2a-2f的各开口部21相对于水槽1和收纳在所述水槽1中的被喷射对象T的被喷射者的上肢能够经由柔性管43(参照图56以及图57)进行微泡的接近喷射,面向被喷射者的上肢配置,并且MB装置2g以及2h的各开口部21配置于水槽1的底面11。
此外,在所述上肢护理浴装置中,微泡发生装置2的数量为八个,所述水槽1的容量约为8升,平均每个所述微泡发生装置的容量约为1升。
根据以上结构的上肢护理浴装置,发生以下作用效果。
(1)通过将微泡相对于上臂接近喷射,使微泡在上臂的周围喷射流动,来增加对上臂的浮力,能够舒缓被喷射者的身心。
(2)若多个被喷射者能够同时使用上肢护理浴装置,则增进被喷射者间的对话,能够实现“生活起居室型护理浴”。
(3)通过操作柔性管43,使微泡向收纳在水槽1中的上肢接近喷射,能够在上肢上进行清洗温浴。
其他的结构以及效果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
手清洗装置
手清洗装置图示省略,但与上肢护理浴装置大致相同,所述开口部21相对于水槽1和收纳在所述水槽1中的被喷射对象T的被喷射者的手,配置在水槽1的底面11上,并且面向被喷射者的手配置,以能够经由柔性管43进行微泡的接近喷射。
在该手清洗装置中,也具有向外侧倾斜的后表面13,以使被喷射者保持在轮椅上时,能够将手放入水槽1中。
根据以上结构的手清洗装置,发生以下作用效果。
(1)通过操作柔性管43来使微泡向收纳在水槽1中的手指、手掌、手腕等接近喷射,能够进行手指、手掌、手腕等的清洗温浴。
(2)通过在水槽1的热水中混合美容液,能够去除手指、手掌、手腕等的污渍,并赋予保湿效果。
其他的结构以及效果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
面部清洗装置
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面部清洗装置的所述开口部21配置于所述水槽1的底面11以及侧面,另外与所述手清洗装置大致相同,面向被喷射者的面部配置以使所述开口部21能够经由柔性管43进行微泡的接近喷射。
根据该面部清洗装置,能够操作柔性管43向面部的各部分进行微泡的接近喷射。
另外,通过在水槽1的热水中混合美容液,能够去除面部的污渍,并赋予保湿效果。
其他的结构以及效果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
上门足浴装置
上门足浴装置由足浴用的水槽1和向配置于该水槽1上的微泡发生装置2输送加压液的泵P构成(参照图63),水槽1和泵P分别设置于不同的可移动支架7上。
如图19以及图20所示,在所述水槽1中,在其底面11上配置MB装置2a-2f的各开口部21。
另外,如图21以及图22所示,在另一例的所述水槽1中,在其侧面18上配置MB装置2a-2f的各开口部21。
根据该上门足浴装置,由于足浴装置的重量分散到水槽1和泵P,从而提高其可移动性。
其他的结构以及效果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
宠物清洗装置
图示省略宠物清洗装置,微泡发生装置2被安装至水槽1和水槽1的底面以及侧面,且其开口部21面向收纳在水槽1中的宠物。
根据该宠物清洗装置,通过在所述水槽1的热水中混合少量的沐浴液,能够进行宠物的清洗,并促进宠物的健康。
<实施例1(机械浴装置的实施例)>
本实施例以及以下的实施例是在位于大分县的养老院保健设施“N”(以下称为设施N)等中实施,因此,实验结果的数据(实验数据)是在设施N的居住者等协作下收集的。
在各实施例所获得的实验数据中,由于本说明书的性质而省略显示受试者的身体的照片等有关受试者的隐私的记载,并只描述实验结果。
在实施例1中,将四十个微泡发生装置(不锈钢制)设置在设施N的现有的机械浴装置上。
这些微泡发生装置的安装方法、安装间隔等根据图1进行,微泡在浴槽内均匀地分布。此外,根据该设置决定所需的泵以及电源等的收纳位置和收纳方法。
即,坐在椅子上洗浴时,假设两人同时洗浴,进行部署以使微泡向两者均匀地喷射出。
本微泡发生装置的微泡的喷射全部向上。
此外,该机械浴水槽的热水的容量约为2m3,平均一个微泡发生装置的容量约为50升。由此,通过整个身体的微泡清洗和显著地促进皮肤表面的血流,能够进行康复洗浴的改善。
这里,阐明在实施例1以及以下的各实施例中使用的微泡发生装置和微泡的物理化学特性的基础知识。
(1)微泡发生装置
图23表示该微泡发生装置。该装置的特征是能够实现显著的血流促进,并控制微泡的喷射方向。即,能够在正面方向上正确地喷射出微泡。
此时,由于装置出口部(开口部21)的细孔的尺寸是重要因素,因此也进行确定其尺寸和数量的实验。在这种情况下,若该细孔太小,则不会出现微泡,若太大,则难以控制高浓度溶解性,此外不能控制其喷射方向,所以探索了最适条件。
因此,将本装置的出口部的细孔径按1mm、1.5mm、2mm、2.5mm研讨,并确定2mm作为最适直径。另外,由于证实血流促进量根据该细孔径的开闭率的变化而不同,因此定义如下,并根据各自的特征进行应用。
这里,开孔率100%是指装置出口部的细孔为四十个的状态。
1级:开孔率100-70%,轻度的血流促进,与普通浴相比,血流促进是普通浴的1.5-2.0倍。
2级:开口率60-40%,显著的血流促进,与普通浴相比,血流促进为普通浴的2.0-4.0倍。
3级:开口率40-20%左右,显著的血流促进,与普通浴相比,血流促进为普通浴的4.0-5.0倍以上。
(2)微泡的物理化学特性
微泡技术的特征在于高水平地活用液体和气体两者,在液体中大量发生微泡,其作用对象物比以往宽的多的边界区域中,基于多个凝聚点而创造的新的法则。
并且,该边界区域的扩大通过微泡化而创造出“虽然在液体中但更多地表现出作为气体的性质”、“虽然为气体但更多地体现液体的性质”等“新意义”。
图24表示边界区域的扩大和关于在此出现的多个凝聚点的概念草图。当然,通过该扩大和出现,微泡和含有微泡的液体(称为“微泡水”)与以往被广泛应用的“毫米泡(直径为毫米大小的气泡)”有本质的差异,其具有以下固有的物理化学特性(参照大成博文:微泡的全部,日本实业出版社,2006年)。
(1)微泡的收缩
(2)微泡的负电位带电和增加
(3)微泡的发光
(4)微泡水的弱碱性化
图25表示在海水中大量发生的微泡的样子。大多数微泡在其发生之后立即开始收缩,然后在短时间内消失并溶解在液体中。在该收缩过程中,微泡使负电位增加并反复发光。这些是一系列的现象,上述(1)为触发因素,(2)和(3)的现象具有附随(1)而形成的关系。
另外,随着收缩运动,在微泡中实现“高温高压化”,发生(4)的重要化学反应。由于这些特性和过程对后述的人体的生理活性发生不小的影响,接下来,更详细地考察这些特性。
(1)微泡的收缩
微泡的收缩运动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物理现象之一的理由为,随着微泡的收缩运动开始,微泡中的能量逐渐升高,结果,创造出引起化学反应的一系列的过程的“契机”。
因此,由于在不收缩的微泡或收缩速度小的微泡中不发生化学反应,重要的是要注意微泡的基本性质有很大不同。
另一方面,微泡的发生频率分布中的最频值为20-40μm,具有该范围的气泡直径的微泡约占整体的60%,且这些微泡在发生之后立即全部进行收缩运动(参照大成博文:微泡的全部,日本实业出版社,2006年)。
另外,图26表示将自来水中发生的微泡大约可视化800倍,并以时间追踪记录的连续图像。由此,能够看出微泡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收缩并消失。
微泡开始收缩运动的原因是,在超高速旋转式微泡发生装置中生成微泡时,在中心轴附近形成的气体空洞部中形成约-0.06Mpa的负压,通过以约500转/秒的超高转速进行切割和粉碎来发生微泡(参照大成博文:微泡的全部,日本实业出版社,2006年)。
因此,自然地认为在刚发生的微泡中,受到该影响发生负压。另外,微泡发生后由于受到周围的液体的正压的影响,因内外的压力差开始自动地收缩。之后,观察到,微泡重复该收缩和反作用而引起的膨胀,并且随着微泡的收缩,微泡中的高温高压化增强,从而使微泡更容易溶解,进一步促进微泡的溶解和收缩。图27表示该过程的概念模型。
(2)微泡的负电位特性和发光现象
微泡的负电位特性为微泡的直径越小负电位越高,并且在直径约10-30μm的范围内形成约-40mV的峰值。这种增加表明随着收缩的进行,微泡中的能量逐渐升高,作为其结果,主要认为其热激发与发光现象相关联。
技术上重要的一点是,微泡的负电位特性提高清洗力,微泡附着在具有正电位的有机物的污垢上,并通过剥离来发生高清洗力的功能性。另外,注意到3)的发光也通过高温高压化的作用将细小的有机物通过“瞬间燃烧”除去的作用和通过该瞬时温度梯度的出现而发生高浸透性的效果等的功能性。
图28表示微泡发光的瞬间的图像的一例(对于有关该发光特性,在大成博文著的“什么是光微泡”,微纳米气泡技术研究会论文集,48-53,2007年的文献中稍微详细地进行了考察)。
(4)微泡水的弱碱性化
如图29所示,已知当水槽中加入自来水,使水循环,同时连续地发生空气微泡时,溶液趋于弱碱性化。然而,这种碱性化的原因长期以来一直未知,是所谓的“微泡之谜”之一。
难以解出这个谜的理由在于,虽然是瞬间,但无法容易地想到微泡中高温高压化并发生化学反应所产生合成物质的现象,从而不能建立分析法。然而,主要研究者查明在微泡水中产生的碱性化物质,并于2011年完成了专利申请(大成博文等:日本专利特开2011-68555,2011)。
该碱性化物质的正体为极微量的氨。当氨的量在极微量时,起到植物的营养作用,最适浓度被认为是0.3ppm。图29中产生的溶液中的氨几乎与该氨浓度相同。在该氨的生成过程中,上述微泡的生物活性似乎与血流促进密切相关。
另外,微泡的生物活性作用也与溶液中的一氧化氮的生成有关,并且注意到该物质对血管扩张和血流促进的作用。
图30表示机械浴装置的血流促进的测量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受试者为40多岁的男性。另外,使用的液体是自来水,水温约为40℃±1℃。在这种情况下,纵轴表示平均血流量之比,在空气中测量的血流量为Q0,之后的血流量Q除以该值以使其无量纲化。在微泡的发生开始后,血流量逐渐增加,之后几乎稳定并表示恒定值。假使这期间的平均血流量是虚线圆圈2,能够看出浸入时的微泡发生后的血流促进大约是微泡发生前的2.9倍。此外,在微泡停止发生后几乎与发生微泡时的值相同,表明在微泡停止发生后,也存在微泡的残存效果。
接下来,图31表示在相同的水槽、水温条件下进行的相同血流实验的40多岁女性的血流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受试者为40多岁的女性。由此,首先,注意到在空气中的血流量大,这似乎是因为第一次穿着泳衣进行血流测量,心理的兴奋度体现在了多出了血流量中。然而,浸入后波形平稳,呈现下降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Q0的值不是在空气中的值,而是表示浸入后微泡发生前的血流量,并用该值在纵轴无量纲化。因此,更准确地计算该浸入时间的准确的平均血流量,并将其作为虚线圆圈1的高度。之后,在微泡发生后逐渐增加血流量,能够看出其高度在虚线圆圈2和圆圈3的两个阶段变化。考虑到这种长周期的波动是由于水槽大,其内部的流动模式缓慢的变化而引起的现象。
因此,分别求得虚线圆圈2以及圆圈3与虚线圆圈1之比,其血流促进比为1.7倍和2.1倍。另外,微泡停止后,血流促进量与虚线圆圈3相比进一步增加,表明微泡的效果在微泡停止后也出现。此外,若分别比较实验的开始和结束时,置于空气中的测量部的情况,由于后者的血流量少,从这也能推测出在实验开始前心里十分紧张而对该变化的影响。
如上所述,从图30、31的血流测量的结果能够看出,本护理浴中通过微泡促进血流的效果与作为初始目标的普通浴(没有微泡只有热水浴的情况)相比,血流促进比几乎达到1.5-3倍。
本研究开发是以微泡引起的末梢血管的血管扩张和伴随血管扩张而引起的显著的血流促进作用的现象为基础。该作用是通过使由于微泡化将在空气中含有的氮溶解和化学合成所产生的“一氧化氮(NO)”和水以及空气的气液两相流体以约500转/秒的超高速旋转,而在该界面发生的强静电摩擦的结果。
通过引起血液循环的促进,整个身体的“血液循环”变好,肌肉的硬化与寒冷得到改善,从而能够使整个身体变暖。
图32表示通过与位于大分县的外科医院共同研究所获得的、关于通过血管扩张促进血流的最新结果的一例。
即,图32是表示微泡的血流促进实验的样子的红外相机图像,颜色越红温度越高,下部的水槽温度为40℃。绿色和蓝色表示温度较低。
在这种情况下,受试者为健康的治疗师。该照片为微泡洗浴中的上肢的照片,是此时的红外相机图像。微泡向浸入热水中(40℃)的手背部分喷射,因此,能够看出上臂的血管扩张,从皮肤表面大幅膨胀而浮起(当然,在实验前,未出现随着这种血管扩张而膨胀)。
从红外相机看出,由于膨胀的血管部分比周围温度高,因此被投射为红色的区域。这是由于微泡的显著的血液循环促进而引起的血管扩张所致,通过手背部分的温热血液流向静脈系统的血管,并从上臂流到心脏,从而遍及整个身体,这暗示了所谓的“血液循环”变好。
同时,由于微泡的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热、负电位、发光、化学反应等),通过提高细胞的知觉神经刺激和传递特性来活跃地刺激大脑,从而发生独特的大脑反应(感觉困倦、放松、饱腹感、进行愉快的对话等),这也备受关注。
另外,由于微泡在清洁非常小的有机物的污浊粒子和油方面非常出色,并活用于半导体和机械零部件的清洁中,因此,微泡洗浴能够去除人体的细小污垢,使皮肤表面始终保持清洁。此外,在微泡水中,由于表现出向细胞中的优异的高浸透性而保湿性优异,所以显示出该洗浴者的皮肤变得更加有光泽的特征(特别是,由于在脚底、手掌、面部等中有许多血管,因此尤其显著)。
此外,微泡的发生所需的水和空气是地球上代表性的“生物适应性物质”,是在许多生物领域中被证实不发生副作用的安全并安心的物质。
在以上的实施例1中,与普通浴(没有微泡,仅热水浴)的情况相比,获得1.5-3倍的显著的血流促进的结果。另外,通过本护理浴,还观察到皮肤表面被精细地清洁,皮肤的色泽变得更好。另外,不少受试者确认了通过重复该洗浴,洗浴后的步行变得更加顺畅。
<实施例2(足浴微泡装置的实施例)>
图33以及图34表示四组足浴微泡装置单元,图35还表示足浴微泡装置的两人用组合。
在图34所示的四人足浴微泡装置单元中,也可以用作四方面对面的类型,还可以用作成立四人小组式对话单元。
实施例的装置配置六个微泡发生装置,并沿水平方向从侧面向放入水槽中的腿喷射出微泡。在这种情况下,喷射微泡的位置为大脚趾、脚踝(踝关节)下方以及小腿内侧附近,这些部分都是当腿不好时容易发生疼痛的部位,目的是通过使微泡在这些部位接近喷射来促进血流、软化肌肉、改善疼痛和寒冷。
如图36以及图37所示,具有:排水用的管道、位于中央部的足浴水槽、位于后部的内置泵的黑色盒子、位于最后侧的运输用的手柄60。在水槽1的中央部具有配备六个微泡发生装置的部分,并在其上部配置隔板。
对配置进行研究,使得微泡从右侧向大脚趾内侧附近、接着在脚弓的内侧附近、脚踝附近接近喷射。整体的尺寸为长570mm×宽400mm×高450mm,实现了非常小且紧凑的规格从而得到了关注。另外,外观也使用曲线的柔和设计,容易亲近。
将微泡的血流促进的水平分为两个,并调查1级和2级水平下的作用效果。在这种情况下,1级和2级的差异为血流促进量的不同,由于已经研究了此调节能够通过微泡发生装置的开孔率来控制,因此,该基于结果进行了血流促进的实验。实际上,重要的是首先在稍低的血流促进量(1级)下进行实验,并根据患者的情况提高该水平。
基于以上,表1表示每个装置的足浴装置的微泡发生装置的配置数量、达成水平、血流促进目标以及特征。
表1
(Qm:微泡供给时的血流量,Q0:通常浴(无微泡)的血流量)
(1)被护理者A
A为在设施N中住院的70多岁的女性。她腿不好,两腿步行困难,在轮椅上生活。将血流传感器设置在左脚第二指的背面,并进行微泡血流实验。水温为40℃。在本实验中使用的血流计为激光突变型血流计(omegaflo公司制),该血流传感器是基于光纤的血流传感器,且事先已经确认即使在水中也能进行正常的操作。另外,通过该血流计,高精度地测量了皮肤表面下的末梢血管的血流量。
图38表示血流测量的结果。纵轴表示血流量,横轴表示经过的时间。纵轴的血流量表示用血流侧量结果除以当腿在空气中时所测量的血流量Q0而获得的无量纲值。在空气中约2分钟后,将腿放入约40℃的热水中浸泡3分钟后,发生大约10分钟的微泡。之后,停止发生微泡,在浸泡状态下经过3分钟后,将腿拿出并放置2分钟。
由此,能够看出,在发生微泡的同时,血流量迅速增加,与没有微泡的情况相比达到6倍,在微泡发生期间,血流量的值逐渐增加,最大达到9倍。由于简单的加热或施加药物等不会引起这种显著的血流促进,因此,在这里证实了微泡的固有特征。
之后,值得关注的是,若停止发生微泡,血流量迅速减少,但不会下降至发生微泡前的血流量,而是维持在大约两倍的值,通过微泡促进血流的效果仍然存在。
在图38中,另一重要特征是在发生微泡时和发生微泡前后的血流波形的振幅差别很大。由于在另一实验中确认了该振幅与心脏的脉搏一致,因此,考虑该振幅是由从心脏泵出的血流的脉搏振动所引起的。由于发生微泡时,该振幅的增加为发生微泡的前后的大约两倍,因此,不只血流量由于微泡的发生而显著增加,也意味着来自心脏的血液以更大的脉搏而送出。
(2)被护理者B
被护理者B为在设施N中住院的84岁女性。她腿不好,两腿步行困难,在轮椅上生活。
图39以及图40表示微泡供给前和供给后的红外相机图像。从两个图像的比较中也能清楚地看出,在微泡供给前,残疾的右脚的脚趾温度低,指尖的温度显示为22℃。
然而,在微泡供给后,能够看出右腿和左腿的皮肤表面温度上升,其值也超过30℃。从这些来看,值得注意的是,微泡的效果在有残疾和血流停滞的部位更能有效地发挥,残存效果也在有残疾的部位更明显地显现。
根据图41,将在空气中的血流量(标记圆圈1表示的血流量Q0)作为基准。当浸入40℃的热水中时,右脚中指的血流量达到基准的大约6.5倍(虚线圆圈2)。之后,若发生毫米泡(也被称为“大气泡”),则显示虚线圆圈2的血流量的大约1.7倍的值。这个值略高于健康者的值,但这被认为是由于在残疾人中原本维持了初始血流低下的状态,因此,增加的部分可能是由于稍微的血流促进而显现的。
然而,若从毫米泡的发生切换至微泡的发生时,其血流量若以虚线圆圈2的值为基准,则显示为基准的大约5倍(虚线圆圈4)的血流促进量。并且,微泡供给停止后微泡的效果仍然存在,在水中,其值维持在以虚线圆圈2为基准的大约2倍(虚线圆圈5)的效果。另外,在空气中,与标记圆圈1的血流量相比,能够获得大约8-9倍(虚线圆圈6)的血流促进效果。
(3)高龄者C
图42表示高龄者C的血流促进的结果。C为男性,年龄为80多岁,能够正常步行。使用上述情况下的实验设备,另外,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进行血流测量。由此,将腿放入水槽中时,由于对测量传感器施加了机械振动,入水时存在干扰,但之后,在血流数据下降之后,开始微泡实验。在实验开始后,血流量逐渐增加,并在经过5分钟左右显示了最高值的4倍,之后回落至3倍值。另外,微泡停止后血流仍保持在2倍,显现了微泡的持续效果。
如上所述,在这种情况下也能看出通过微泡显示出的显著的血流促进作用。
(4)被护理者D
图43表示被护理者D的血流促进的结果。D为男性,年龄为80多岁。能够正常步行。使用上述情况下的实验设备,另外,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进行血流测量。由此能够看出,在空气中和浸入热水中时的血流量几乎不变。接下来,发生微泡并经过11分钟之后,血流量增加大约2-3倍,但之后显示3倍至6倍的增加趋势。微泡停止后,显示其持续效果至少为1.5倍左右。
因此,对于被护理者D来说,也通过微泡获得2-6倍的血流促进效果。
在本足浴装置中,当发生微泡时观察到显著的血流促进作用,其促进量即使在所述“1级”的实验条件下,与正常的没有微泡的相同条件下的血流量相比,也达到大约2-6倍。另外,还证实了血流促进效果在有残疾的腿中更显著地显现。这被认为是似乎表明微泡中存在血流促进作用补偿由于在残疾部位中发生的某些血流疾病。
通过显著的血流促进的作用,全部受试者认为“舒适”,并说“感觉舒服”。另外,多数情况下受试者的腿变得轻盈且步行变得容易。此外,还出现虽然手没有到达上部,但与以前相比更靠近上部的事例。这些表明,微泡对于身体的改善,即对生活康复的效果并不小。
从该红外相机图像的拍摄中看出微泡对知觉神经刺激以及热作用效果,并且其结果在与血流促进的相互关系中被阐明。
不仅是被护理者,在作为护理者的治疗师中也进行微泡的血流促进实验,并实际体验了其效果。结果,加深了治疗师对微泡的理解,同时治疗师自身的身体变得轻盈,从而减轻护理的疲劳。基于这些,本足浴装置对于被护理者和护理者都有益。
进行大气泡和微泡发生所引起的血流促进量的比较实验,从而证实了使用微泡发生装置的洗浴装置的优越性。
<实施例3(可用于轮椅的足浴装置的实施例)>
作为实施例3的可用于轮椅的足浴装置,准备了图7以及图8所示的“普通型”和图44所示的“深型”。这些装置的差异在于微泡发生装置的接近喷射方向。前者为在水槽的底部的假想的腿的位置处设置四个微泡发生装置,此外,微泡发生装置配置为从壁面向跟腱附近喷射出微泡。
“深型”可用于轮椅的足浴装置在上部的白色盒子中收纳泵等。使用柔性管43在该水槽的后侧侧面配置四个微泡发生装置,以能够向脚尖进行微泡的接近喷射。另外,在壁面上,微泡从两个微泡发生装置向跟腱附近喷射。此外,本水槽的底部是便于放置腿的曲线壁,越接近图44的纸面外侧,水槽的底部越低且水深越增加。
此外,可用于轮椅的足浴装置(普通型)-A是假设更重度的残疾者,调节微泡装置,将血流促进量的水平设定为轻度效果(1级)。可用于轮椅的足浴装置(普通型)-B是假设更轻度残疾者,调节微泡装置,将血流促进量的水平设定为重度效果(2级)。另外,为了防止体癣等的传染,本装置专门用于皮肤病患者。可用于轮椅的足浴装置(普通型)-C是假设更轻度残疾者,调节微泡装置,将血流促进量的水平设定为重度效果(2级)。可用于轮椅的足浴装置(深型)-D是假设更重度的残疾者,调节微泡装置,将血流促进量的水平设定为轻度效果(1级)。可用于轮椅的足浴装置(深型)-E是假设更轻度残疾者,调节微泡装置,将血流促进量的水平设定为重度效果(2级)。
基于以上,表2表示每个装置的上门足浴装置的微泡发生装置的配置数量、达成水平、血流促进目标以及特征。
表2
(Qm:微泡供给时的血流量,Q0:通常浴(无微泡)的血流量)
图46-48表示使用可用于轮椅的足浴装置进行的血流实验的代表性结果。实验时的水温约为40℃。分别与所述的3级-1级对应。根据这些结果,若以各附图中所示的红色虚线的血流量为基准,各自的微泡的血流促进量依次为2.5-5.8倍、2-3.2倍、1.75-2.8倍。另外,由于微泡的发生引起的血流量的变化具有最初迅速增加然后显示大致恒定值,之后随着时间的经过逐渐下降并稳定至大致恒定的趋势,这也在三者的结果中体现。
此外,在微泡供给时,血流波形的振幅与微泡供给前后相比更大也是重要的(有关该特性已经被考察过,这里省略)。
图示省略,但进行了使用可用于轮椅的足浴装置进行腿的肿胀和浮肿改善的实验。受试者为女性,84岁,难以顺利行走,使用步行辅助装置步行。
由于本实验为最初的实验,因此,本护理浴的微泡的供给时间为12分钟,水温约为40℃。通过比较看出实验前后的变化和差异,并指出了以下值得关注的特征。
(1)进一步改善包括脚踝在内的肿胀、浮肿,且稍微变细。另外,由于袜子的收紧导致的凹陷得到改善,表面凹凸变得平滑。
(2)整个腿的肿胀和浮肿得到改善,变得更细,相反脚趾稍微膨胀变大。该膨胀对微泡洗浴者来说是共同的现象,其原因是通过血流促进使血管扩张,考虑到其膨胀量影响脚趾的粗度,由于脚趾比脚踝细,因此可以说这种变化易于被理解。
(3)整个腿的肤色变化,色泽得到改善,看起来发白。这也是共同的肤色变化。推测这是由于血流的促进的反映,使由于腿的肿胀和浮肿引起的充血得到了改善。这也是微泡洗浴者的特征,与洗浴后肤色的白色化、色泽变好、皮肤变得发光的现象类似。
(4)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护理浴中,当询问受试者的感觉时,多次得到“感觉舒服”、“想一直处在这种状态下”的感受。感受到这种“感觉好”也是微泡洗浴者的共同的重要现象,能够说是微泡对知觉神经的刺激现象。
图示省略,但同样地,对只能使用步行辅助装置行走的90岁的女性进行了微泡实验前和实验后的比较。若年龄增长,步行变得困难,这种由于血流或淋巴液的停滞导致腿的肿胀或浮肿,肿胀部分的疼痛显著,因此疼痛的改善是生活康复领域的重要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微泡供给时间因受试者一直说感觉舒服,因此是15分钟。通过比较,微泡实验后的“肿胀”、“浮肿”的改善明显,并显示出以下的特征。
(1)脚踝变细,脚踝从所谓的“小桶型”变为“纤细型”。
(2)在脚背中,照片的右侧处容易肿胀,并在那里发生疼痛。这部分的肿胀得到改善,肿胀几乎消失。
(3)由于肿胀和浮肿,脚踝下部形成侧向皱纹,但这些皱纹几乎消失。
(4)根据实验前后对小腿最大部分的周长的测量,在实验后,证实了周长长度缩短1.5cm,实验者感觉惊奇。
如上所述,在仅一次的实验中就发生这样的成果的事实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还观察到由于可用于轮椅的足部护理浴引起的腿的皮肤的变化。若对70多岁的女性在足浴前后进行比较,在实验前,冬季腿的皮肤干燥且没有色泽。微泡供给时间大约10分钟,水温大约40℃。实验后干燥的皮肤得到改善,保湿性增强,皮肤的色泽得到明显的改善。对受试者来说,这种改善是真正需要的,且通过这种改善效果,积极地进行本足浴。
由于以往不存在可用于轮椅的足浴装置,因此,开发作为独创产品的可用于轮椅的足浴装置很重要。首先,若不在轮椅的下部放置足浴装置则不能进行足浴,因此,抑制宽度和高度是基本设计要求。因此,由于将微泡发生装置配置于两侧面的壁上是根本方案,因此,从底部和从后部的两壁面进行微泡发生装置的配置。因此,需要想到并努力克服使水槽尺寸小型化并且在其内部使微泡能够充分地向下肢部分接近喷射的、所谓的自相矛盾的情况,并使之成为了现实。该水槽容量的小型化反而增加了微泡的发生密度(水槽容积与微泡发生量之比),从而能够实现更显著的血流促进。
微泡足浴的“期待的效果”为,i)通过使整个水槽充满高密度的微泡,以进行整个下肢的皮肤表面的血流促进,ii)通过微泡的接近喷射,局部地在患部实现更显著的血流促进,从而实现改善肿胀和浮肿、消除疼痛以及软化肌肉。特别是,对于后者,重要的是微泡的接近喷射的定位,能够选择脚趾(特别是大脚趾)部、脚背的稍外侧部分(肿胀多的部分)、脚踝、跟腱等进行集中的微泡喷射,以提高这些患部以及由其衍生的整个下肢的改善效率。另外,通过这些改善,进一步改善腿的肿胀和浮肿,软化了僵硬的肌肉,并进一步消除了这些部分的疼痛。
微泡的知觉神经刺激作用的结果为,通过可用于轮椅的足浴,受试者都说“舒服”、“感觉好”,变得喜欢可用于轮椅的足浴,并积极地进行足浴。结果,能够提高行走能力,有助于提高生活康复。
通过连续地重复可用于轮椅的足浴对皮肤的改善,实现了脚趾的体癣的改善。另外,通过微泡清洗增加腿和脚趾的清洗,能够使白癣菌等没有藏身之处。此外,通过本足浴进行皮肤的改善,进一步提高保湿性。
在设施N的工作人员中,关于微泡的理解加深,并将微泡积极地应用于护理者方面取得了进展。结果,进行了有关将该可用于轮椅的足浴装置作为今后的生活康复的招牌技术的研讨。
<实施例4(单膝浴微泡装置以及两膝浴微泡装置的实施例)>
开发了按照图49所示的专用椅子的膝浴用装置。在通常的坐姿下的膝盖用护理浴装置(两腿用)中,能够在两膝附近喷射微泡。
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将两膝放入水槽中,从前面各两个微泡发生装置向膝盖的上下喷射,此外,也设置了微泡发生装置,能够从膝盖后侧向膝盖上部、中央、下部的位置喷射微泡。由此,能够在膝盖前后进行微泡喷射,并且能够进行这些部位的血流促进。
本装置的特征是并用微泡发生装置水槽和专用的倾斜椅子。由此,能够将膝部容易地浸入水槽中,通过在膝部和周边供给大量的微泡,能够改善膝部的疼痛和肿胀等。
没有在膝部集中地喷射微泡并进行改善的有效的装置,因此,本技术的创造性和实用性在于新开发该有效装置。另外,在膝部和膝部的前后部位有效地配置微泡的喷射位置,不仅膝部,在膝部的周边部的广泛范围内进行血流促进也是重要的特征。此外,能够通过右腿专用使水槽小型化,且使微泡相对于水量高浓度地发生也是重要的。
表3表示在每个装置的膝浴微泡装置中,微泡发生装置的配置数量、达成水平、血流促进目标以及特征。
表3
(Qm:微泡供给时的血流量,Q0:通常浴(无微泡)的血流量)
图50表示使用膝浴微泡装置(左腿用)的血流测量实验的结果的一例。受试者为31岁的男性。水为自来水,温度为40℃。另外,血流传感器的设置位置在膝盖骨上。由此,即使浸入到热水中,也几乎不引起血流的变化,但若在该状态下发生微泡,血流促进量约达到10-18倍。若将微泡供给时的时间段分为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前半部分的值稍高,后半部分稍低,从而表现出最普遍的变化趋势。微泡停止后,血流量迅速减少,但该值比微泡供给前高约2-3倍(参照虚线部分),表示微泡供给的残存效果。
图51表示使用膝浴微泡装置(右腿用)的血流测量实验的结果的一例。受试者为31岁的男性。水为自来水,温度为40℃。另外,血流传感器的设置位置在膝盖骨上。由此,即使浸入到热水中,也几乎不引起血流的变化,但若在该状态下发生微泡,血流促进量大约达到8-14倍。然而,在经过14分钟时,血流量开始再次增加并大约达到20-25倍时变为恒定值。推测这种急剧增加的原因可能是传感器设置部与微泡的喷射位置接近所引起的现象。
图52表示使用膝浴微泡装置(左腿用)的血流测量实验的结果的一例。受试者为28岁的女性。水为自来水,温度为40℃。另外,血流传感器的设置位置在膝盖骨上。其他实验条件与图50所示的实验条件相同。
由此,即使浸入到热水中,也几乎不引起血流的变化,但若在该状态下发生微泡,血流量开始逐渐增加,10分钟后达到约7.5倍。另外,微泡停止后的血流量为微泡供给前的大约3倍(参照虚线部分),从而很好地体现了微泡供给的残存效果。
图53表示使用膝浴微泡装置(两腿用)的血流测量实验的结果的一例。受试者为28岁的女性。水为自来水,温度为40℃。另外,血流传感器的设置位置在左腿的膝盖骨上。其他实验条件与图39所示的实验条件相同。
由此,即使浸入到热水中,也几乎不引起血流的变化,但若在该状态下发生微泡,血流量迅速地增加,促进量约达到13倍(以微泡供给前的虚线部分为基本血流量)。另外,之后,血流量逐渐下降,显示约8倍、6倍(参照虚线部分)。此外,微泡停止后的血流量为微泡供给前的大约2倍(参照虚线部分),从而很好地体现了微泡供给的残存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膝浴装置中也确认了通过微泡显著地促进血流的效果。
由于不存在使用微泡技术的现有的膝浴装置,作为独创产品的膝浴微泡装置的开发变得非常重要。首先,对于在进行膝浴时,如何合理地在不疲劳且保持舒适的姿势进行了各种各样地研究,但总是没有合适的方案。之后,通过由设施N处介绍了有最适合的椅子,本装置进入了真正的开发。这是左右单腿用膝浴装置。重要的开发点在于,通过使用这种椅子,能够降低膝盖的位置,从而能够进行微泡的接近喷射。
结果,能够进行微泡的接近喷射,并且由于单腿用从而减小了水槽容量,达成了远超初始的目标值的微泡的血流促进。另外,由于本膝浴装置不只实现以膝盖部分为中心进行微泡的接近喷射,也在膝盖前后的腿的部分大量地喷射微泡,因此在膝盖的周边部也具有显著的血流促进效果而带来的改善。结果,重要的是,本装置不仅是膝浴的改善装置,而是能够影响以膝盖为中心的整个腿的装置。
该膝浴体验者都说的话为,i)“舒服”ii)“想一直长时间待在里面”,iii)“是不是应该做一些脑部活动来与这个膝浴组合呢,这会激发大脑的活性化吧”,iv)“热水永远不会冷却,相反会变热”,v)“洗浴后,一整天腿都轻盈,且一直处于温暖的状态下”,vi)“感觉洗了个澡,感觉不打算再洗澡”等非常好的感受。这些重要的评价表明存在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实施例5(上肢护理浴装置的实施例)>
图54以及图55表示“上肢用护理浴装置(一人用)-A”。从这些可以清楚地看出,受试者可以一边乘坐轮椅一边将上肢放入该水槽中进行护理浴。此时,微泡发生装置配置在底部,在向下吹出的状态下,微泡向上肢接近喷射。此时,水槽的前侧具有倾斜的侧壁,以便于放入上肢。另外,泵等被紧凑地收纳在水槽下部,并被配备在可移动托架上。由此,便于装置的自由移动,因此,也能够在起居室或开放的空间中使用。
另外,研究水槽中的微泡发生装置的配置,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从下方喷射的微泡和微泡水的角度,以向手指、手掌和手臂中有问题的患部喷射微泡。
此外,也研究了受试者将手臂置于该装置时的疲劳和保持姿势所导致的问题,对能够以舒适的姿势不勉强地使用该装置进行了考虑。特别是,在这个问题中,在实验时,通过微泡喷射而使手臂在水中受到浮力并稍微漂浮,微泡喷射发生的力与手臂的重力相反,可以说,通过能够使手臂在水中为漂浮的状态,而使手臂停留在水流之上。
接下来,图56以及图57表示“双手用的上肢护理浴(一人用)-B”。这也被设计成能够在使用轮椅的同时使用该双手用的上肢护理浴。另外,水槽设置在上部,且高度可变,以能够根据被护理者的身材大小来调节高度。微泡发生装置从上部进行接近喷射,并且能够从上部、从斜上部以及从侧面分别进行喷射。由此,微泡能够向双手的手指、手掌以及手腕的表里部分接近喷射。
另外,泵等紧凑地集合设置在水槽下部的后面,以在被护理者使用时不会成为障碍。此外,对于被护理者来说,当上肢存在有问题的患部时,能够巧妙地移动微泡喷射的方向和位置(由于使用柔性管,可以进行调节)。
图58表示“上肢用护理浴(四人用)”。在上部的水槽的下方具有泵和液体集管等的配管部,这些紧凑地装载在最下部的可移动托架上。
微泡发生装置以向下喷射的状态配备在水槽下部。每人四个,四人用合计设置十六个微泡发生装置。在该水槽设计中,研究了各种各样的形状,考虑了圆形、六边形等,最终选择了四方形。另外,研究了水槽的倾斜侧壁的最适角度,以便被护理者使用,并反映了结果。此外,在水槽中央部进行排水和吸入,通过用盖盖住使其不被直接看见,没有手被吸进吸入口的危险。材质为白色的丙烯酸树脂,这考虑了清洁感和易清洗性。
关于水槽尺寸的决定,考虑即使超过四人也不会太挤并且不要相隔太远。
基于以上,表4表示每个装置的上肢用护理浴装置的微泡发生装置的配置数量、达成水平、血流促进目标以及特征。
表4
(Qm:微泡供给时的血流量,Q0:通常浴(无微泡)的血流量)
图59表示使用“上肢用护理浴装置(一人用)-A”进行的血流实验的代表性结果。受试者为20多岁的女性。实验时的水为自来水,温度约40℃。该实验对应于所述的2级。
由此,随着微泡的发生,通过微泡引起迅速的血流促进,若以图中所示的红色虚线圆圈1的血流量为基准,通过微泡引起的血流促进量为基准的3.5-5.7倍,这超过初始的目标值。另外,若将微泡停止后的血流量与微泡发生开始前比较,为1.5倍,从而显示了相当的残存效果。
在进行该血流实验时,通过从底部喷射微泡使手臂处于浮起的状态,并陈述了手臂变得轻盈且心情很好的感受。
另外,图60表示使用“上肢用护理浴装置(一人用)-B”进行的血流实验的代表性结果。受试者为30多岁的女性。实验时的水为自来水,温度约40℃。该实验对应于所述的2级。
由此,随着微泡的发生,通过微泡引起迅速的血流促进,若以图中所示的红色虚线圆圈1的血流量为基准,急剧增加至基准的5.5倍,之后也逐渐增加直到达到最高8.9倍。另外,微泡停止后的血流量与微泡发生开始前比较,该值为1.4倍,从而显示了微泡的残存效果。
此外,图61以及图62表示使用“上肢用护理浴装置(四人用)”进行的血流实验的代表性结果。前者的受试者为30多岁的女性,后者为20多岁的女性。实验时的水均为自来水,温度约40℃。这些实验对应于所述的2级。
由此,在前者中,随着微泡的发生,血流量急剧增加,直到达到5.6倍。之后,血流量逐渐下降至约3.8倍。另外,在后者中,微泡发生之后立即急剧增加至约4.1倍,之后,逐渐增加至约6倍。另外,在这些实验中看出在微泡停止后也存在稍微残存的效果(从红色虚线圆圈1和圆圈3的差异看出)。
图示省略,但示出了使用本装置进行的手浴的实验前后的比较的一例。由此,在微泡实验的前后,手的状态发生明显的变化。第一变化是,被给与微泡的手看起来丰满且美丽。若推测实验前后的手的年龄,实验后的手明显年轻。
第二变化是,在微泡实验后,手指的粗度不同,微泡实验后的手指看起来明显变大。已经观察到多例这样的手指变粗的事例,本结果也与该趋势一致。
第三变化是,肤色不同,这就是为什么微泡供给后的皮肤与实验前相比看起来稍微变白。这种趋势也与之前的结果很类似。然而,皮肤的白色化的原因不明。
使用微泡技术开发两种类型的一人用和一种类型的四人用的上肢用护理浴装置,并进行了血流促进实验。结果,在任意一个中均实现通过微泡显著地促进血流量,并超过初始目标。今后,重要的是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以及增加受试者来进行定量的评价。
通过这些上肢用护理浴装置发挥的另一重要特征为微泡的知觉神经刺激作用延伸至大脑,受试者聚集到一起,并强调洗浴“舒服”。由于这有力地表明了微泡不只是软化肌肉和改善肿胀、浮肿,并且对神经系统的改善也有效,因此,基于这个观点建立的生活康复对今后的深入研究很重要。
更具体地,确认了以下值得关注的现象和优势。
(1)在“上肢用护理浴装置(一人用)-A”中,通过从底部喷射微泡,使整个手臂在水中受到稍微上浮的力的作用,对于受试者来说出现手的重量减轻的现象。结果,建立了使手更放松地放在微泡浴中的洗浴法。另外,证实了根据该洗浴,能够去除持久的手的疲劳所导致的“不适感”,另外,结果,持续地恢复疲劳,且相反不易疲劳的防止效果。此外,这种改善与手的疼痛的改善也相同,若在此处进行喷射微泡,也证实能够在短时间内减轻预想以上的疼痛。
(2)在“上肢用护理浴装置(一人用)-B”中,由于微泡从上部、斜上部、侧向大量且三维地向手指和手腕附近、手掌和手背等的部位接近喷射,因此微泡能够从三个方向包裹这些部位,并以充满这些部位的方式进行供给。结果,受试者能够在自己喜欢的方向和位置上接受微泡的接近喷射,并且由于在眼前观察并确认了效果,因此,获得了非常好的叠加效果。
(3)进行使用“上肢用护理浴装置(四人用)”的手浴实验的结果,观察到如下重要的变化:1)手变得美丽,2)手指膨胀,3)皮肤稍微变白。
(4)在“上肢用护理浴装置(四人用)”中,能够一至四人同时使用,而此时的面对面的对话和交流带来了非常重要的效果。由于没有其他像这样愉快地进行护理浴的事例,体验的信息交流和学习交流等的教育效果特别好,接下来与设施N协作并进行研究,以能够对效果进行定量的评价是重要的。
如上所述,确认了该上肢用护理浴装置具有重要的有效性。今后,重要的是更深入地研究上述ii)-iii)中所示的问题。
<实施例6(上门足浴装置的实施例)
图63表示整个上门足浴装置-A的装置系统以及该装置的水槽部和泵通过软管连结的状态。图64表示水槽的俯视图。由此,在脚趾部、中心部(穴位名称为“涌泉穴”)、脚跟部稍微向脚趾侧的脚底的三处中选择任意一处易于发生疼痛的位置,能够通过微泡的接近喷射来刺激脚底。
接下来,图65的“上门足浴装置-B”使用六个微泡发生装置,六个微泡发生装置分别设置在水槽的两侧的侧壁面上,每侧设置三个。微泡是在水平方向是从侧壁向水槽中央吹出,以脚背、脚踝部、小腿侧部为中心,从而能够通过微泡的接近喷射显著地促进血液循环。微泡从两侧的侧面壁喷射,且配置为以最下部的脚趾部(穴位名称为“隐白穴”)、中部的脚踝下部(穴位名称为“昆仑穴”,是疼痛发生的位置)、上部的靠近小腿的侧面部分附近(穴位名称为“丰隆穴到三里穴的部分”)的三处为中心。这些是当腿有残疾时,发生僵硬和疼痛的部位,能够通过以这些腿的穴位为中心的微泡来刺激腿的侧面。
基于以上,表5表示在每个装置的上门足浴装置的微泡发生装置的配置数量、达成水平、血流促进目标以及特征。
表5
(Qm:微泡供给时的血流量,Q0:通常浴(无微泡)的血流量)
图66表示使用“上门足浴装置-A”进行的血流实验的代表性结果。受试者为40多岁的女性。实验时的水为自来水,温度约40℃。该实验对应于所述的2级。
由此,随着微泡的发生,通过微泡引起迅速的血流促进,若以图中所示的红色虚线圆圈1的血流量为基准,微泡引起的血流促进量最大为大约9倍,之后逐渐下降至大约4倍。将该增减值平均,得到大约5.6倍的血流促进量。这大大超过了作为初始的目标值的1.5-3倍。另外,若将微泡停止后的血流量与微泡发生开始前比较,停止后的血流量稍微增加,从而显示了轻微的残存效果。
图67以及图68表示使用“上门足浴装置-B”进行的血流实验的代表性结果。受试者为30多岁和60多岁的女性。实验时的水为自来水,温度约40℃。该实验对应于所述的2级。
由此,在前者中,随着微泡的发生,通过微泡引起迅速的血流促进,若以图中所示的红色虚线圆圈1的血流量为基准,微泡引起的血流促进量约为6倍。这大大超过了作为初始的目标值的1.5-3倍。另外,若将微泡停止后的血流量与微泡发生开始前比较,实验后维持约2.3倍的血流促进,从而显示了微泡的残存效果。
此外,在后者中,相同地,微泡引起的血流促进约为5.2倍。在微泡停止后的前后的比较中,维持约1.4倍的血流。
使用微泡技术,开发两种“上门足浴装置-A”和“上门足浴装置-B”,并进行血流促进实验。结果,在任何一个中均实现通过微泡显著地促进血流量,并超过初始目标。
在开发这些装置时,重点在于以下三点。
(1)实现水槽小型化的同时,微泡发生装置外部安装至侧壁(装置-A)和底壁(装置-B),以大量发生微泡来进行显著的血流促进。
(2)大重量的泵部从装置整体分离,水槽部和泵部分别放置在单独的托架上,且能够单独并同时运输。
(3)在微泡发生装置的配置中,基于腿和脚底的穴位或疼痛多的部分进行定位。
特别是,“装置-B”的脚底刺激强烈,得到了“腿感到刺痛”、“有噼哩噼哩的感觉”等感受。与此相比,“装置-A”则获得更轻度柔和的刺激的感受。重要的是根据这些作用效果的差异,制作上门护理浴的菜单,并根据被护理者的意愿进行选择。
在这些装置的调试中,确认了其优异的运输性与操作性。另外,重要的是从设施N的人员处也获得了很大的好评。
附图标记的说明
1:水槽;
1A:水槽主体;
1B:前室;
1C:后室;
1D:底室;
10:浴槽;
11:底面;
12:前表面;
13:后表面;
18:侧面(侧壁面);
130、180:倾斜面;
14:前部;
15:底部;
16:侧部;
17:后部;
2 2A-2D 2a-2f:MB装置;
20:气体导入孔;
21:开口部;
22:圆筒形空间;
23:容器主体;
24:加压液体导入口;
25:开口;
26:另一容器;
27:通孔;
28、29:另一容器;
290:盖前表面;
291:中央部;
292:周边部;
293:盖内;
295:外侧的孔;
296:内侧的孔;
3:吸水管;
30:吸入口;
4:排出管;
40:配管;
41:分支配管
42:分支口;
43:柔性管;
5:空气集管;
50:插口;
6:连结部;
60:手柄;
7:可移动支架;
8:排出口;
9:排水口;
P:泵;
C:轮椅、椅子;
T:被喷射对象;
L:升降机。

Claims (22)

1.一种健康促进装置,促进被喷射体的健康,具有:
微泡发生装置,所述微泡发生装置由容器主体和加压液体导入口构成,所述容器主体具有圆筒形空间,在所述圆筒形空间的一端侧开设有气体导入孔,在另一端侧形成开口部,所述加压液体导入口在所述圆筒形空间的内壁圆周面的一部分上沿切线方向开设,并且与输送加压后的液体的配管连接;以及
水槽,收纳被喷射对象,所述被喷射对象沐浴所述微泡发生装置所喷射的微泡和包含微泡的液体,
其特征在于,
与从所述配管分支的分支配管连接的多个微泡发生装置面向被喷射对象配置,并且所述开口部以面向被喷射对象的方式配置在所述水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泡发生装置在液体中大量产生微泡,所述微泡具有-40毫伏左右的负电位且直径约为10-40μm,并且在产生之后几乎全部收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微泡发生装置的另一端侧装卸自如地安装有盖,所述盖使从所述开口部喷射的微泡淋浴状地喷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部配置为能够使微泡向所述被喷射对象接近喷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槽为浴槽,收纳在该浴槽中的被喷射体是坐在椅子座位的状态下洗浴的被喷射者或在横卧的状态下洗浴的被喷射者,且所述微泡发生装置配置于浴槽的底面以及侧壁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
收纳在所述水槽中的被喷射对象为被喷射者的腿,所述开口部以面向腿并且面向两腿的左右内侧的方式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健康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水槽的前部设有连结相邻水槽的连结部,通过手柄连结相邻的各水槽的连结部,能够形成至少两人用的足浴微泡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
收纳在所述水槽中的被喷射对象为坐在轮椅中的被喷射者的腿,所述水槽构成为能够插入轮椅的座椅表面下部的空间中的形状,并且所述开口部以面向两腿的背面的方式配置于水槽的底面,同时以面向两腿的跟腱的方式配置于水槽的后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
收纳在所述水槽中的被喷射对象为被喷射者的单膝,所述开口部配置于所述水槽的底面以及前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
收纳在所述水槽中的被喷射对象为被喷射者的两膝,所述开口部配置于水槽的后表面,并且能够经由柔性管进行微泡的接近喷射,以面向两膝的前方的方式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健康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椅子,该椅子具有支撑被喷射者的臀部的座部和支撑处于向前弯曲的状态的被喷射者的胸部的倾斜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
收纳在所述水槽中的被喷射对象为被喷射者的上肢,所述开口部配置于水槽的底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
收纳在所述水槽中的被喷射对象为多个被喷射者的上肢,所述开口部配置于水槽的多个侧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
收纳在所述水槽中的被喷射对象为被喷射者的面部,所述开口部配置于所述水槽的底面以及侧面,并且能够经由柔性管使微泡接近喷射,以面向被喷射者的面部的方式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
收纳在所述水槽中的被喷射对象为被喷射者的手,所述开口部配置于水槽的底面,并且能够经由柔性管使微泡接近喷射,以面向被喷射者的手的方式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
被喷射体为动物宠物,所述开口部配置于水槽的底面或侧面。
17.根据权利要求6-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健康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可移动支架。
18.根据权利要求6-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健康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
平均一个所述微泡发生装置的水槽的容量为约1升至约20升。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槽和向配置于该水槽中的微泡发生装置输送加压液的泵分别设置于不同的可移动支架上。
20.根据权利要求6-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健康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
安装有加热器。
21.根据权利要求6-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健康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
安装有控制其动作的计时器。
22.根据权利要求6-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健康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
能够控制含有微泡的液体的喷射压、流量或液体温度。
CN201780086675.4A 2016-12-16 2017-12-15 健康促进装置 Active CN1106030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44842A JP7045793B2 (ja) 2016-12-16 2016-12-16 健康増進装置
JP2016-244842 2016-12-16
PCT/JP2017/045061 WO2018110692A1 (ja) 2016-12-16 2017-12-15 健康増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03022A true CN110603022A (zh) 2019-12-20
CN110603022B CN110603022B (zh) 2022-03-15

Family

ID=62558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6675.4A Active CN110603022B (zh) 2016-12-16 2017-12-15 健康促进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069515A1 (zh)
JP (1) JP7045793B2 (zh)
KR (1) KR20190104346A (zh)
CN (1) CN110603022B (zh)
SG (1) SG11201909226TA (zh)
TW (1) TWI766915B (zh)
WO (1) WO201811069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70513A (zh) * 2020-07-23 2020-11-03 巫永靖 一种医疗手足外科用脚部清洗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795951A4 (en) 2018-05-16 2021-08-18 JVCKenwood Corporation NAVIGATION DEVICE, CONTROL PROCEDURE AND PROGRAM
US10874585B1 (en) 2019-06-17 2020-12-29 Micro Clean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icrobubble generation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6642A (zh) * 1997-12-30 2000-06-14 大成博文 旋转式细微气泡发生装置
CN1488329A (zh) * 2002-08-26 2004-04-1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护理用入浴装置
CN203539608U (zh) * 2013-09-09 2014-04-16 洛阳圣瑞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护理洗浴对接装置
CN203724007U (zh) * 2014-03-12 2014-07-23 宁波顺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负离子疗养功能的足浴器
CN205550628U (zh) * 2016-04-19 2016-09-07 上海奈菱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纳米气泡淋浴花洒
US20170209485A1 (en) * 2016-01-27 2017-07-27 Syk Technologies, Llc Nitric oxide topical appl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52788A (ja) 2001-08-09 2003-02-25 Hitachi Hometec Ltd 足温浴器
JP3763521B2 (ja) * 2001-10-26 2006-04-05 株式会社オ−ラテック マイクロバブル発生装置
JP4807968B2 (ja) 2004-09-28 2011-11-02 株式会社 多自然テクノワークス 足浴装置
JP2007143569A (ja) 2005-10-26 2007-06-14 Katsutoshi Masuda 温浴装置
JP2008279351A (ja) 2007-05-10 2008-11-20 Daiko:Kk 微細気泡発生器及び微細気泡発生装置
JP2009261444A (ja) 2008-04-22 2009-11-12 Racing Driver Kk ペット用浴槽付き治療装置
JP5796176B2 (ja) 2010-04-23 2015-10-2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微細気泡発生装置付き浴槽
JP2012019825A (ja) 2010-07-12 2012-02-02 Touingu:Kk 洗顔器
JP2014226251A (ja) 2013-05-21 2014-12-08 株式会社ノーリツ 浴槽システム
JP2015039396A (ja) 2013-08-20 2015-03-02 株式会社ヤエス 足浴槽
TWM515806U (zh) * 2015-05-18 2016-01-21 Ying-Zhong Huang 微氣泡頭皮護理床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6642A (zh) * 1997-12-30 2000-06-14 大成博文 旋转式细微气泡发生装置
CN1488329A (zh) * 2002-08-26 2004-04-1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护理用入浴装置
CN203539608U (zh) * 2013-09-09 2014-04-16 洛阳圣瑞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护理洗浴对接装置
CN203724007U (zh) * 2014-03-12 2014-07-23 宁波顺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负离子疗养功能的足浴器
US20170209485A1 (en) * 2016-01-27 2017-07-27 Syk Technologies, Llc Nitric oxide topical appl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205550628U (zh) * 2016-04-19 2016-09-07 上海奈菱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纳米气泡淋浴花洒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70513A (zh) * 2020-07-23 2020-11-03 巫永靖 一种医疗手足外科用脚部清洗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094327A (ja) 2018-06-21
CN110603022B (zh) 2022-03-15
TWI766915B (zh) 2022-06-11
JP7045793B2 (ja) 2022-04-01
KR20190104346A (ko) 2019-09-09
WO2018110692A1 (ja) 2018-06-21
SG11201909226TA (en) 2019-11-28
TW201828910A (zh) 2018-08-16
US20200069515A1 (en) 2020-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03022B (zh) 健康促进装置
US20080004677A1 (en) Hydrotherapy Vessel
CN104905928A (zh) 智能洗浴理疗康复床
AU2005316611A1 (en) Feminine hydro-therapeutic massage device
KR101379804B1 (ko) 이동식 커플용 건강 반신욕조
US20090030355A1 (en) Hydrotherapy Apparatus for a Lower Extremity
KR101359543B1 (ko) 신체 부상식 물리치료용 수조
KR200396928Y1 (ko) 수족온탕장치
CN102716008B (zh) 超声波水疗仪装置
CN205831979U (zh) 一种用于坐姿排便的脚踏装置
KR100453839B1 (ko) 수중식 물안마 구조를 갖는 건강탕
CN108904249A (zh) 一种药浴升降温按摩一体机
CN202078232U (zh) 冰热强身减肥沐浴间
JP3012848U (ja) 足浴器
KR200292052Y1 (ko) 간이 좌욕기
CN2476277Y (zh) 一种理疗座浴器
KR200271818Y1 (ko) 수중식 물안마구조를 갖는 건강탕
KR200252201Y1 (ko) 발 온욕기
KR20110065131A (ko) 월풀욕조의 잔수제거 장치 및 방법
CN201186032Y (zh) 浴池穴位浴椅
RU119234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ниверсальное для массажа и газотерапии
CN104146647A (zh) 一种用于坐姿排便的脚踏装置
CN101822609A (zh) 一种臭氧水肛炎水疗椅
Pope Practical Hydrotherapy: A Manual for Students and Practitioners
WO1986002000A1 (en) Aesthetic and health-promoting therapy using water current and apparatus theref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