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93623A - 停车装置 - Google Patents

停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93623A
CN110593623A CN201910723827.8A CN201910723827A CN110593623A CN 110593623 A CN110593623 A CN 110593623A CN 201910723827 A CN201910723827 A CN 201910723827A CN 110593623 A CN110593623 A CN 1105936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 tooth
comb
arc
vehicl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2382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93623B (zh
Inventor
廖湘平
程宏贵
胡立斌
付之光
张童
明传武
欧资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oxiang Vocational College
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iaoxiang Vocational College
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xiang Vocational College, 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oxiang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91072382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936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93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936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936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936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6/00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 E04H6/08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 E04H6/12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 E04H6/18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transport in vertical direction only or independently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6/00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 E04H6/08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 E04H6/12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 E04H6/18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transport in vertical direction only or independently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
    • E04H6/182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transport in vertical direction only or independently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 using car-gripping transfer mea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6/00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 E04H6/08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 E04H6/12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 E04H6/18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transport in vertical direction only or independently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
    • E04H6/185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transport in vertical direction only or independently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 using comb-type transfer mea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6/00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 E04H6/08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 E04H6/12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 E04H6/18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transport in vertical direction only or independently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
    • E04H6/22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transport in vertical direction only or independently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movable platforms for horizontal transport, i.e. cars being permanently parked on palett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6/00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 E04H6/42Devices or arrangements peculiar to garages,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securing devices, safety devices, monitoring and operating schemes; centering devi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6/00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 E04H6/42Devices or arrangements peculiar to garages,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securing devices, safety devices, monitoring and operating schemes; centering devices
    • E04H6/422Automatically operated car-pa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停车装置例如包括:主体框架,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以及第三铰接座;存车单元,包括:载车板模块和连接载车板模块宽度方向两侧的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方位调节单元,包括:可伸缩调节组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铰接于第一铰接座;第一连杆,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三端铰接于第二铰接座,可伸缩调节组件的第二端铰接于第三端和第四端之间;第二连杆,包括第五端和第六端,第五端与第一连杆的第二端铰接;第三连杆,包括第七端和第八端,第七端铰接于第三铰接座,第二连杆的第六端铰接于第七端和第八端之间,第八端连接第一升降机构;智能控制单元设置在主体框架上。

Description

停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停车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私家车的数量与日俱增,在造成交通拥堵问题的同时,也导致了小区停车难等问题。目前已有多种多样的停车装置,例如带有梳齿停车位的停车装置,其智能化程度高,操作方便且简单。但目前的停车装置的存车单元的车辆进入通道固定,因此车主必须将车辆完全对准存车单元才能进行停车,存在停车对位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效智能多车位停车装置,实现了存车单元的方位调整,以自动适应车辆的行进方向,提升车辆停放的效率。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停车装置,包括:主体框架,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以及第三铰接座;存车单元,包括:载车板模块和连接所述载车板模块宽度方向两侧的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方位调节单元,包括:可伸缩调节组件,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铰接座;第一连杆,包括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铰接于所述第二铰接座,所述可伸缩调节组件的所述第二端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杆的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之间;第二连杆,包括相对的第五端和第六端,所述第五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铰接;第三连杆,包括相对的第七端和第八端,所述第七端铰接于所述第三铰接座,所述第二连杆的所述第六端铰接于所述第三连杆的所述第七端和所述第八端之间,所述第八端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机构;智能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上且连接所述存车单元和所述方位调节单元。
上述一个技术方案可以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在主体框架和存车单元之间设置可伸缩调节的方位调节单元,且通过智能控制单元控制方位调节单元自动适应车辆的行进方向,实现了存车单元的方位自动调整,提升车辆停放的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伸缩调节组件包括液压油缸和连接所述液压油缸的控制阀,所述液压油缸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铰接座,所述液压油缸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杆的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之间,所述控制阀连接所述智能控制单元。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车板模块包括:连接板组件,具有高度方向上的上支撑面;第一梳齿组件,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组件宽度方向上的第九端的第一角,所述第一梳齿组件包括第一梳齿支架和连接所述第一梳齿支架的第一梳齿组;第二梳齿组件,设置所述连接板组件与所述第九端相对的第十端的第二角,所述第二梳齿组件包括第二梳齿支架和连接所述第二梳齿支架的第二梳齿组;第三梳齿组件,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组件的所述第九端上与所述第一角相对的第三角,所述第三梳齿组件包括第三梳齿支架和连接所述第三梳齿支架的第三梳齿组;第四梳齿组件,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组件的所述第十端上与所述第二角相对的第四角,所述第四梳齿组件包括第四梳齿支架和连接所述第四梳齿支架上的第四梳齿组;所述第一梳齿组、第二梳齿组、第三梳齿组和第四梳齿组分别包括多个梳齿;所述第一梳齿组的所述多个梳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梳齿支架邻近所述第三梳齿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二梳齿组的所述多个梳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梳齿支架邻近所述第四梳齿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三梳齿组的所述多个梳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梳齿支架邻近所述第一梳齿支架的一侧;所述第四梳齿组的所述多个梳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梳齿支架邻近所述第二梳齿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一梳齿组的所述多个梳齿在所述第一梳齿支架上呈第一非直曲线排布,所述第二梳齿组的所述多个梳齿在所述第二梳齿支架上呈第二非直曲线排布,所述第三梳齿组的所述多个梳齿在所述第三梳齿支架上呈第三非直曲线排布,所述第四梳齿组的所述多个梳齿在所述第四梳齿支架上呈第四非直曲线排布,靠近所述第一非直曲线端部的所述梳齿到所述上支撑面的距离不大于靠近所述第一非直曲线中部的所述梳齿到所述上支撑面的距离,靠近所述第二非直曲线端部的所述梳齿到所述上支撑面的距离不大于靠近所述第二非直曲线中部的所述梳齿到所述上支撑面的距离,靠近所述第三非直曲线端部的所述梳齿到所述上支撑面的距离不大于靠近所述第三非直曲线中部的所述梳齿到所述上支撑面的距离,靠近所述第四非直曲线端部的所述梳齿到所述上支撑面的距离不大于靠近所述第四非直曲线中部的所述梳齿到所述上支撑面的距离。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组件在所述宽度方向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载车板模块还包括缓冲板组件,所述缓冲板组件包括:第一缓冲板、第二缓冲板和连接所述第一缓冲板和所述第二缓冲板的缓冲板升降机构,所述第一缓冲板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之间、且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弧形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梳齿槽,所述第二弧形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梳齿槽,所述第一弧形板上的所述多个第一梳齿槽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梳齿组的所述多个梳齿,所述第二弧形板上的所述多个第二梳齿槽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梳齿组的所述多个梳齿,所述第一弧形板的第一圆心和所述第二弧形板的第二圆心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板组件的所述高度方向上与所述上支撑面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二缓冲板包括第二支撑板、第三弧形板和第四弧形板,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在所述第三弧形板和所述第四弧形板之间、且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三弧形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三梳齿槽,所述第四弧形板上设置有多个第四梳齿槽,所述第三弧形板上的所述多个第三梳齿槽一一对应所述第三梳齿组的所述多个梳齿,所述第四弧形板上的所述多个第四梳齿槽一一对应所述第四梳齿组的所述多个梳齿;所述第三弧形板的第三圆心和所述第四弧形板的第四圆心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板组件的所述高度方向上与所述上支撑面相对的一侧;所述缓冲板升降机构,位于所述连接板组件的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一缓冲板和所述第二缓冲板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升降装置连接所述连接板组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梳齿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支架和第一活动支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邻近所述第三梳齿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活动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内,所述第一梳齿组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动支架上邻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且伸出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固定支架通过第一可伸缩调节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支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还通过第二可伸缩调节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支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可伸缩调节机构包括连接轴承、螺杆、螺母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外侧,所述螺母设置是所述第一活动支架上,所述连接轴承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上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第一活动支架上的所述螺母,所述螺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轴承,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支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可伸缩调节机构包括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支架,所述液压油缸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支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停车装置还包括:取车单元,连接在所述主体框架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且电连接所述智能控制单元;以及抓取单元,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的所述车辆运输层的所述行走轨道上且电连接所述智能控制单元。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取车单元包括第二载车板模块和连接在所述第二载车板模块宽度方向一侧的第三升降机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停车装置还包括第二取车单元,所述第二取车单元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中部且位于所述车位层下方,所述第二取车单元包括第三载车板模块和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三载车板模块宽度方向两侧的第四升降机构和第五升降机构。
上述的一个技术方案可以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在主体框架和存车单元之间设置可伸缩调节的方位调节单元,且通过智能控制单元控制方位调节单元自动适应车辆的行进方向,实现了存车单元的方位自动调整,提升车辆停放的效率。另外,通过对存车单元上的梳齿组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形成U型梳齿组结构,使得车辆在进入存车单元后自动限位以锁定车轮,确保车辆在存车或者取车过程中不发生移动,安全可靠,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此外,通过采用带有多个梳齿槽的缓冲板和缓冲板升降机构,且使得多个梳齿槽与梳齿组件的多个梳齿巧妙配合,使得这种存车、取车过程中,可降低车辆对停车装置产生的冲击,有效地保护停车装置,同时也降低冲击对车辆的冲击,提升车主的存车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效智能多车位的停车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b为图1所示的停车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c为图1所示的停车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2a为图1a中所示的主体框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图2a所示的主体框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c为图2a中的A-A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d为图2c中的C区域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2e为图2a中的B-B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a为图1a中所示的存车单元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a中所示的载车板模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c为图3b中的D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d为方位调节单元与主体框架和存车单元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e为图3d中所示的方位调节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a所示的抓取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图1a中所示的取车单元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b为图5a所示的取车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其它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的载车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b为图6a中的载车板模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c为图6b中的E-E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a为本发明实施例其它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的梳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b为图7a中的梳齿组件中的活动支架移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a为本发明其它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停车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b为图8a中的第二取车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a至图1c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智能多停车位的停车装置10。停车装置10例如包括:主体框架100、存车单元200、抓取单元300、取车单元400以及智能控制单元500、方位调节单元700等。当需要存车时,在智能控制单元500的控制下,方位调节单元700根据车辆行进的方位自动调节存车单元200的方位和角度以便于车辆进入存车单元200。在车辆进入存储单元200后,存车单元200提升车辆至与抓取单元 300相接的位置,抓取单元300抓取车辆并沿主体框架100将车辆放到空停车位上,完成存车。当需要取车时,智能控制单元500接到取车指令和车辆信息后,控制抓取单元400 到指定停车位抓取车辆并沿着主体框架100上的行走轨道将车辆运输至取车单元400对应的位置并将车辆放入取车单元400上,取车单元400携带待取车辆下降到地面,供车主开车离开,完成取车。
具体地,主体框架100例如采用钢管或者方钢等材料通过焊接或者螺纹连接等方式连接而成的框架类零部件。如图2a、2b所示,主体框架100典型地包括多个立柱,比如四个立柱101、设置在四个立柱101上的车位层110和车辆运输层120。车辆运输层120 位于车位层110之上。从图2b可以看出,车辆运输层120包括沿主体框架100长度方向 (图2b中的水平方向)设置在四个立柱101顶部、且相互平行的两根行走轨道121,以供抓取单元300在两根行走轨道121上往复运动以实现存车或取车。
如图2a、2b所示,车位层110可例如包括沿宽度方向(图2b中的竖直方向)设置的两根横梁111、沿长度方向(图2b中的水平方向)设置的两根停车位支撑架113,两根横梁111和两根停车位支撑架113采用焊接或者螺纹连接等方式连接形成车位层110。车位层100上排布有多个停车位115。此处,停车位115的数量可根据小区内楼房间距的大小尺寸进行规划设定,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参见图2b,停车位115例如包括位于停车位支撑架113上的梳齿固定架1151和沿主体框架100长度方向设置在梳齿固定架1151上的多个梳齿组1153。
如图2c和图2d所示,每个梳齿组1153包括多个梳齿1153a,多个梳齿1153a在梳齿固定架1151上呈非直曲线ARC排布,例如弧形曲线分布,当然也可以为其它形状的曲线。靠近非直曲线ARC两端的梳齿1153a到梳齿固定架1151上平面的距离D1不大于靠近非直曲线ARC中部的梳齿1153a到梳齿固定架1151上平面的距离D2,也可以称为多个梳齿1153a在梳齿固定架1151上呈开口向上的U型分布,梳齿组1153也可以称为 U型梳齿组1153。每个停车位111典型地包括两个梳齿固定架1151和分别固定在两个梳齿固定架1151两侧和两端的四个U型梳齿组1113,以支撑车辆的四个车轮。如此一来,当车辆停放在停车位111上时,由于设置了开口向上的U型梳齿组1153,也即中间凹、两边凸的形状,其目的是将车轮卡住,锁紧车轮,不让车轮前后摇摆,使得车辆不会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确保车辆停在停车位111上的安全。
承上述,参见图2a和2e,主体框架100还包括设置在主体框架100长度方向的一端的铰接座103、铰接座105以及铰接座107。铰接座103、铰接座105以及铰接座107设置在车位层110下方,举例来说,铰接座103设置在主体框架100一端的立柱101上,铰接座105设置在立柱101的一个悬梁上、且位于远离该立柱101的一端,铰接座107 设置在主体框架100这一端的另一个立柱101上,因此,使得铰接座103、铰接座105以及铰接座107不共线。
如图3a所述,存储单元200包括:载车板模块210和升降机构230。升降机构230 连接在载车板模块210一侧例如载车板模块210宽度方向上的一侧。
具体地,如图3b和图3c所示,载车板模块210例如包括梳齿组件211、梳齿组件212、梳齿组件213、梳齿组件214以及连接板组件215。梳齿组件211、梳齿组件212、梳齿组件213、梳齿组件214分别连接在连接板组件215上。
连接板组件215典型地为一箱体类零件。连接板组件215例如有四个角。四个角分部设置有梳齿组件211、梳齿组件212、梳齿组件213和梳齿组件214。连接板组件215的高度方向的上表面2151为上支撑面,以支撑车辆通过。
梳齿组件211设置在连接板组件215在载车板模块210的长度方向(图3b中的水平方向)上的E1端的第一角。梳齿组件211包括梳齿支架2111和连接梳齿支架2111上的梳齿组2113。梳齿组2113例如包括多个梳齿2113a(图3b中画出5个以示意)。
梳齿组件212设置在连接板组件215与长度方向(图3b中的水平方向)上的E1端相对的E2端的第二角。梳齿组件212包括梳齿支架2121和连接梳齿支架2121上的梳齿组2123。梳齿组2123例如包括多个梳齿2123a(图3b中画出5个以示意)。
梳齿组件213设置在连接板组件215的E1端与所述第一角相对的第三角。梳齿组件213包括梳齿支架2131和连接梳齿支架2131上的梳齿组2133。梳齿组2133例如包括多个梳齿2133a(图3b中画出5个以示意)。
梳齿组件214连接在连接板组件215在载车板模块210的长度方向(图3b中的水平方向)上E2端的第四角。梳齿组件214包括梳齿支架2141和连接梳齿支架2141上的梳齿组2143。梳齿组2143例如包括多个梳齿2143a(图3b中示出5个举例)。
梳齿组2113的多个梳齿2113a的一端设置在梳齿支架2111邻近梳齿支架2131的一侧;梳齿组2123的多个梳齿2123a的一端设置梳齿支架2121邻近齿支架2141的一侧;梳齿组213的多个梳齿2133a的一端设置在2131梳齿支架邻近2111梳齿支架的一侧;梳齿组2143的多个梳齿2143a的一端设置在梳齿支架2141邻近梳齿支架2121的一侧;
如图3c所示,梳齿组2113的多个梳齿2113a在梳齿支架2111的一侧上呈非直曲线ARC1排布,且靠近非直曲线ARC1端部的梳齿2113a到上支撑面2151的距离D11不大于靠近非直曲线ARC1中心的梳齿2113a到上支撑面2151的距离,也可以称为多个梳齿 2113a在梳齿支架2111上呈开口向上的U型分布,梳齿组2113也可以称为U型梳齿组 2113。类似地,梳齿组2123、2133、2143的多个梳齿均一一对应地在各自的梳齿支架的一侧上呈非直曲线例如弧形曲线排布,靠近弧形曲线端部的梳齿到上支撑面的距离不大于靠近弧形曲线中部的梳齿到上支撑面的距离。因此,也可以称为多个梳齿2123a、2133a、 2143a分别在各自的梳齿支架上呈开口向上的U型分布,梳齿组2123、2133、2143也可以称为U型梳齿组2123、2133、2143。如此一来,当车辆开上载车板模块210后,由于四个U型梳齿组2113、2123、2133、2143的特殊结构设计,也即中间凹、两边凸的梳齿布置结构,使得车轮被U型梳齿组卡住,锁紧车轮,不让车轮前后摇摆,使得车辆不会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确保车辆停在停车位111上的安全。优选地,载车板模块210上的四各U型梳齿组2113、2123、2133、2143采用相同的布局和相同的间隔参数以及距离参数,并与车辆的车轮数据相匹配,使得车辆开上后可平稳地放置在载车板模块210上。
当然,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梳齿组2113、2123、2133、2143的多个梳齿也可以一一对应地在各自的梳齿支架的一侧上呈直线排布。
如图1a和图3a所示,升降机构230连接载车板模块21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且设置在主体框架100长度方向上的一端端部。典型地,升降机构230包括固定架和设置在固定架上的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架,另一端连接载车板模块210的一侧例如连接板组件215的侧边。此处的升降机构230还包括与液压油缸相关联的控制阀例如电磁阀。如此一来,就可以通过液压油缸的伸缩实现存车单元200携带车辆进入停车库。
此外,如图3a所示,存车单元20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载车板模块210的宽度方向上另一侧的升降机构250。升降机构250与升降机构230相对设置。升降机构250例如包括支撑架和连接支撑架的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架,另一端连接载车板模块210的另一侧例如连接板组件215的另一侧边。此处的升降机构250还包括与液压油缸相关的控制阀例如电磁阀。电磁阀连接智能控制单元500,以使智能控制单元500向电磁阀发送指令以控制液压油缸的动作,实现载车板模块210的升降。此外,升降机构 250的支撑架下部还设置有转动轮,用于支持存车单元200,且在方位调整过程中滚动支撑存车单元200。此处值得一提的是,升降机构230和升降机构250也可采用现有技术中比较成熟的升降机构,例如链条升降机构、齿轮齿条升降机构等,本发明此处不以此为限。
此外,如图1b和图3d所示,存车单元200通过方位调节单元700连接至主体框架100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例如连接至主体框架100长度方向的一端的铰接座103、铰接座 105以及铰接座107。方位调节单元700用于调节存车单元200的角度或方位,以适应车辆的角度。
具体地,参见图3d和图3e,方位调节单元700例如包括:可伸缩调节组件710、连杆720、连杆730以及连杆740。可伸缩调节组件710为可伸长和缩短的零部件,例如液压油缸、气缸或其它具有类似功能的零部件。连杆720、连杆730以及连杆740典型地为细长杆件。可伸缩调节组件710例如包括相对的第一端711和第二端712,第一端711铰接于铰接座105。连杆720包括相对的第三端721和第四端722,第三端721铰接于铰接座103,可伸缩调节组件710的第二端712铰接于连杆720的第三端721和第四端722之间;连杆730包括相对的第五端731和第六端732,第五端731与连杆720的第二端722 铰接;连杆740包括相对的第七端741和第八端742,第七端741铰接于铰接座107,730 连杆的第六端731铰接于连杆740的第七端741和第八端742之间,第八端742连接存车单元200的升降机构230。进一步地,可伸缩调节组件710包括液压油缸和连接液压油缸的控制阀例如电磁阀。液压油缸的一端铰接于铰接座105,液压油缸的另一端铰接于连杆720的第三端721和第四端722之间,控制阀连接智能控制单元500。
如此一来,当车辆要进入时,智能控制单元500发送控制指令至控制阀控制液压油缸伸缩,并通过连杆720、连杆730以及连杆740的运动使存车单元200旋转一定角度以适应车辆的行进方位,使得车辆可以很方便地进入存车单元完成停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辆对位存车单元难的问题。
如图4所示,抓取单元300设置在主体框架100的车辆运输层120上,并可沿着车辆运输层120上的行走轨道往复运动,以实现将待存车辆存入空停车位、或者将待取车辆从停车位取出并放到取车单元400。当然,抓取单元300可例如包括行走组件310和抓取组件330。行走组件310包括行走支架、齿轮、齿轮轴、和驱动所述齿轮轴的驱动装置。此处的驱动装置例如为驱动电机等。此时,在主体框架100的行走轨道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相匹配的齿条。在接收到智能控制单元500的控制指令后,驱动装置旋转以带动抓取单元300在主体框架100的行走轨道上行走。抓取组件330连接所述行走组件310,且例如包括抓取梳齿组、抓取梳齿支架和抓取升降机构。抓取梳齿组设置在抓取梳齿支架上,抓取梳齿支架连接抓取升降机构。此处的抓取升降机构例如为液压油缸,且还包括与液压油缸相关的控制阀例如电磁阀。抓取梳齿组的设置与存车单元200上的梳齿组采用类似的布置方式和参数设置,即U型梳齿组,使得抓取梳齿组与存储单元200上的梳齿组相互配合,以实现车辆的抓取同时,保证车辆的平稳性,并在智能控制单元500的控制下,行走组件310的带动下将运往目标位置例如空停车位或者取车单元400。
如图5a和图5b所示,取车单元400典型地包括:载车板模块410和升降机构430。载车板模块410的结构可与载车板模块210相类似的结构,例如采用U型梳齿组、梳齿之间的距离等参数。升降机构430可采用与升降机构230相同的结构,例如为液压油缸,且还可例如包括液压油缸以及相关的控制阀例如电磁阀。如此一来,当车辆被抓取单元 300放到载车板模块410后,由于载车板模块410的梳齿组也采用了U型梳齿组结构,也即中间凹、两边凸的梳齿布置结构,使得车轮被U型梳齿组卡住,锁紧车轮,不让车轮前后摇摆,使得车辆不会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确保车辆停在取车单元400上的安全。因此,在部分应用场景下,取车单元400和存车单元200可以调换使用。
再者,智能控制单元500可例如包括重力传感器、摄像头、二维码识别器以及信号转换器、处理器等。如图1a所示,智能控制单元500的主体可例如设置是主体框架100 上。此处的重力传感器例如设置在存车单元200的连接板组件上,用于获取待存车辆的重量并传输至处理器。摄像头可例如安装在存车单元上,用于对车辆进行摄像并获取车辆图像,然后将获取的图像数据实时传送至处理器,以供处理器对图像数据进行识别与处理。二维码识别器503例如可设置在取车单元400上,以供用户通过二维码传递待取车辆的信息和向智能控制单元500发出取车指令。信号转换器例如为数模转换器或者数模转换器,以用于处理器与传感器等传递的数据处理,处理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各自信息和指令,并进行计算和相应指令的输出以控制相应的单元进行动作。例如重力传感器、摄像头、和二维码识别器分别连接信号转换器,信号转换器连接处理器。处理器连接存储单元200的升降机构230和升降机构250、抓取单元300的行走组件的驱动装置和抓取组件的电磁阀、取车单元400的取车升降机构430上的电磁阀、方向调节单元700的可伸缩调节组件710,以用于控制存储单元200、抓取单元300、方向调节单元70和取车单元400协同工作,高效、智能地实现存车和取车。此外,智能控制单元500可根据停车装置10的不同需求增加或减少元件,以实现相应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效智能多停车位的停车装置的工作过程例如为:
车辆驶向存车单元200时,摄像头获取车辆的图像并将图像传送至处理器,处理器对图像进行识别与处理,判断车辆是否与存车单元200的载车板模块210对正。当车辆的行进方位与载车板模块210的方向不一致时,处理器发出控制指令至方位调节单元700 的控制阀控制液压油缸动作,使得存车单元200的载车板模块210的方向与处理的行进方向一致。进入存车单元200的载车板模块210后,重力传感器感知到有车辆进入,并将重力传感器的信号经过信号转换器发送至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车辆进入信号,智能控制单元500的处理器向存车单元200的升降机构230的电磁阀发出指令,控制升降机构20的液压油缸动作以提升待存车辆至主体框架100的车位层110的位置。当存车单元200将车辆提升至预定位置后,智能控制单元500控制抓取单元300的行走组件310的驱动装置旋转,驱动抓取单元300向存车单元200的位置移动,并控制抓取单元300的抓取组件330进行车辆抓取。与此同时,处理器还确定合适的停车位位置并控制抓取单元300运动到合适的停车位位置,并下放车辆,以完成存车。此时,智能控制单元500还向车主提供一个取车码例如为二维码或者条形码等纸质或电子的标记,以供取车用。
这样一来,通过对存车单元200上的梳齿组进行特殊结构设计,形成开口向上的类似U型梳齿组结构,使得车辆在进入存车单元200后自动限位以锁定车轮,确保车辆在存车或者取车过程中不发生移动,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此外,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如图6a至6c所示,连接板组件215在载车板模块210的宽度方向上设置有通孔2153。载车板模块210还包括缓冲板组件216。缓冲板组件 216包括:缓冲板2161、缓冲板2163以及缓冲板升降机构2165。
具体地,缓冲板2161包括支撑板2161a、弧形板2161b和弧形板2161c,支撑板2161a连接在弧形板2161b和弧形板2161c之间、且穿过通孔2153;弧形板2161b上设置有多个梳齿槽2161b1,弧形板2161c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梳齿槽2161c1,弧形板2161b上的多个梳齿槽2161b1一一对应梳齿组2113的多个梳齿2113a,弧形板2161c上的多个梳齿槽 2161c1一一对应梳齿组2123的多个梳齿2123a。
缓冲板2163包括支撑板2163a、弧形板2163b和弧形板2163c,支撑板2163a连接在弧形板2163b和弧形板2163c之间、且穿过第一通孔2153;弧形板2163b上设置有多个梳齿槽2163b1,弧形板2163c上设置有多个梳齿槽2163c1,弧形板2163b上的多个梳齿槽2163b1一一对应梳齿组2133的多个梳齿2123a,弧形板2163c上的多个梳齿槽2163c1 一一对应梳齿组2143的多个梳齿2143a。
弧形板2161b的圆心和弧形板2161c的圆心分别位于连接板组件215上与上支撑面相对的一侧,弧形板2163b的圆心和2163c弧形板的圆心分别位于连接板组件215上与上支撑面相对的一侧,也即弧形板2161b、弧形板2161c、弧形板2163b和弧形板2163c 形成开孔向下的U型弧形板,开口向下的U型弧形板与开口向上的U型梳齿组一一对应。
缓冲板升降机构2165,位于连接板组件215的通孔2153内,缓冲板2161和缓冲板2163通过缓冲板升降机构2165连接通孔2153。缓冲板升降机构2165例如包括液压杆和液压底座。缓冲板升降机构2165的一端连接缓冲板2161和缓冲板2163,另一端连接连接板组件215的通孔2153内侧,通过电磁阀等接收智能控制单元500发送的信号或指令来控制液压杆的伸缩以控制缓冲板2161和缓冲板2163的上升或者下降。缓冲板升降机构2165也可以采用其它现有比较成熟的伸缩机构或者升降机构来实现缓冲板缓冲板2161 和2163的上升或者下降,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另外,缓冲板2161和缓冲板2163可以为一体成型,并通过缓冲板升降机构2165连接通孔2153。
此时,智能控制单元500的处理器还可以连接缓冲板升降机构2165的电磁阀,以控制缓冲板升降机构2165的动作。
当车辆平缓地驶入存车单元200的载车板模块210上时,智能控制单元500发出控制指令至缓冲板升降机构2165,控制缓冲板升降机构2165动作使得缓冲板2161、缓冲板2163上升或下降,并通过缓冲板2161和缓冲板2163上的多个梳齿槽与梳齿组件的多个U型梳齿组巧妙地交错,使得车辆的车轮平稳、缓慢地落到U型梳齿组上,减少车辆进入存车单元200时对存车单元200的冲击,起到缓冲减震作用,给车主以更好的存车体验。在取车时,取车单元400下降至地面后,缓冲板2161和缓冲板2163被缓冲板升降机构2165向上顶出梳齿组件的多个U型梳齿组,使得缓冲板2161和缓冲板2163顶起车轮以解锁车轮供车主开车离开。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另外的实施例中,如图7a和图7b所示,梳齿组件的梳齿组与梳齿支架之间、梳齿组件与连接板组件之间形成可伸缩连接,例如通过调节螺栓和螺母、液压油缸等实现梳齿组与梳齿支架的相对位移。进一步地,通过驱动装置或者电磁阀等进行自动控制和调节,实现存车和取车的智能化程度、提升存、取车的效率。
具体地,如图7a所示,以梳齿组件211为例。梳齿组件211的梳齿支架2111包括:固定支架2111a和活动支架2111b。固定支架2111a例如为方管类零件。活动支架2111b 例如为长条形板类零件。考虑到零部件的强度和刚度问题,固定支架2111a和活动支架 2111b也可以其它结构的零部件。活动支架2111b设置在固定支架2111a内部。固定支架 2111a邻近梳齿支架2131的一侧设置有开口2111a1。开口2111a典型为矩形开口。活动支架2111b设置在固定支架2111a内。梳齿组2113设置在活动支架2111b上邻近开口 2111a1的一侧且伸出于开口2111a1。
梳齿组件211还包括可伸缩调节机构2115和可伸缩调节机构2117。具体地,可伸缩调节机构2115例如为螺旋伸缩调节结构。固定支架2111a通过可伸缩调节机构2115连接活动支架2111b以实现活动支架在宽度方向上的往复移动;固定支架2111a还通过可伸缩调节机构2117连接活动支架2111b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以实现活动支架2111b在长度方向上的往复移动。当然,梳齿组件211也可以仅设置有可伸缩调节机构2115或可伸缩调节机构2117。
具体地,可伸缩调节机构2115可例如包括驱动装置、螺杆、螺母以及连接轴承。驱动装置安装在固定支架2111a外侧,螺母设置在活动支架2111b上,连接轴承设置在固定支架2111a具有开口2111a1的一侧,螺杆穿过活动支架2111b上的螺母,且螺杆的一端连接连接轴承,另一端穿出固定支架2111a连接驱动装置。这样一来可伸缩调节机构2115 可实现螺旋伸缩调节功能。可伸缩调节机构2117例如为液压伸缩调节装置例如液压油缸。可伸缩调节机构2117.可例如通过电磁阀等控制元件控制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的伸缩。当然,可伸缩调节机构2115和可伸缩调节机构2117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可伸缩调节机构来实现梳齿组件211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的往复移动。
智能控制单元500包括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可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产品来检测待存车辆的轮宽和轴距等参数,并向智能控制单元500反馈相应信号,智能控制单元500的处理器根据相应信号计算出待存车辆的轮宽和轴距,并向四个梳齿组件的可伸缩调节机构2115的驱动装置发送控制指令控制四个梳齿组进行宽度方向的调节以适应待存车辆的轮宽尺寸,同时向四个梳齿组件的可伸缩调节机构2117的电磁阀发出控制指令控制液压油缸进行长度方向的调节以适应待存车辆的轮距尺寸。如此一来就可以对根据待存车辆的实际尺寸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尺寸的车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扩大了停车装置的适用范围。同时,通过可伸缩调节机构的伸缩调节,还可以对车轮进行锁定,进一步确保车辆在存车、取车过程中的安全。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另外的实施例中,如图8a所示,为了提升取车的方便性和取车效率,停车装置10还可以包括第二取车单元600。第二取车单元600设置是主体框架 100中部且位于车位层110下方。如图8b所示,第二取车单元600典型地包括载车板模块610和分别连接在载车板模块610宽度方向两侧的升降机构630和升降机构650。载车板模块610的结构可与前述载车板模块410相同或类似,升降机构630和升降机构650 的结构也可以与前述升降机构430相同或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主体框架100和存车单元200之间设置可伸缩调节的方位调节单元700,且通过智能控制单元500控制方位调节单元700自动适应车辆的行进方向,实现了存车单元200的方位自动调整,提升车辆停放的效率。另外,通过对存车单元200上的梳齿组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形成U型梳齿组结构,使得车辆在进入存车单元200后自动限位以锁定车轮,确保车辆在存车或者取车过程中不发生移动,安全可靠,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此外,通过采用带有多个梳齿槽的缓冲板和缓冲板升降机构,且使得多个梳齿槽与梳齿组件的多个梳齿巧妙配合,使得这种存车、取车过程中,可降低车辆对停车装置产生的冲击,有效地保护停车装置,同时也降低冲击对车辆的冲击,提升车主的存车体验。再者,通过在存车单元200的梳齿组件上设置可伸缩调节机构和与之匹配的活动梳齿支架、以及在智能控制单元500上设置光电传感器,实现了根据待存车辆的大小例如轮宽、轴距等实时调整存车单元200上的梳齿组件的宽度和长度,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待存车辆,提升了停车装置的适应范围。另外,通过设置不同位置设置多个取车单元,可有利于提升去取车效率,提升用户体验度。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停车装置设置有多个停车位,当地形和空间足够时,停车位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扩展,以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也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高效多车位停车装置采用向两侧伸长的理念,打破了传统向高处发展的趋势,与居民小区内的楼房相适应,充分利用小区内的空闲地。
此外,可以理解的是,存车单元200、取车单元400以及第二取车单元600上的载车板模块上均可设置缓冲板组件;存车单元200、取车单元400以及第二取车单元600上的梳齿组件的梳齿组与梳齿支架之间、梳齿组件与连接板组件之间形成可伸缩连接。
再者,前述各个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示例性说明,在技术特征不冲突、结构不矛盾、不违背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前提下,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任意组合、搭配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框架,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以及第三铰接座;
存车单元,包括:载车板模块和连接所述载车板模块宽度方向两侧的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
方位调节单元,包括:
可伸缩调节组件,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铰接座;
第一连杆,包括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铰接于所述第二铰接座,所述可伸缩调节组件的所述第二端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杆的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之间;
第二连杆,包括相对的第五端和第六端,所述第五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铰接;
第三连杆,包括相对的第七端和第八端,所述第七端铰接于所述第三铰接座,所述第二连杆的所述第六端铰接于所述第三连杆的所述第七端和所述第八端之间,所述第八端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机构;
智能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上且连接所述存车单元和所述方位调节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调节组件包括液压油缸和连接所述液压油缸的控制阀,所述液压油缸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铰接座,所述液压油缸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杆的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之间,所述控制阀连接所述智能控制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模块包括:
连接板组件,具有高度方向上的上支撑面;
第一梳齿组件,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组件宽度方向上的第九端的第一角,所述第一梳齿组件包括第一梳齿支架和连接所述第一梳齿支架的第一梳齿组;
第二梳齿组件,设置所述连接板组件与所述第九端相对的第十端的第二角,所述第二梳齿组件包括第二梳齿支架和连接所述第二梳齿支架的第二梳齿组;
第三梳齿组件,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组件的所述第九端上与所述第一角相对的第三角,所述第三梳齿组件包括第三梳齿支架和连接所述第三梳齿支架的第三梳齿组;
第四梳齿组件,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组件的所述第十端上与所述第二角相对的第四角,所述第四梳齿组件包括第四梳齿支架和连接所述第四梳齿支架上的第四梳齿组;
所述第一梳齿组、第二梳齿组、第三梳齿组和第四梳齿组分别包括多个梳齿;所述第一梳齿组的所述多个梳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梳齿支架邻近所述第三梳齿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二梳齿组的所述多个梳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梳齿支架邻近所述第四梳齿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三梳齿组的所述多个梳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梳齿支架邻近所述第一梳齿支架的一侧;所述第四梳齿组的所述多个梳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梳齿支架邻近所述第二梳齿支架的一侧;
所述第一梳齿组的所述多个梳齿在所述第一梳齿支架上呈第一非直曲线排布,所述第二梳齿组的所述多个梳齿在所述第二梳齿支架上呈第二非直曲线排布,所述第三梳齿组的所述多个梳齿在所述第三梳齿支架上呈第三非直曲线排布,所述第四梳齿组的所述多个梳齿在所述第四梳齿支架上呈第四非直曲线排布,靠近所述第一非直曲线端部的所述梳齿到所述上支撑面的距离不大于靠近所述第一非直曲线中部的所述梳齿到所述上支撑面的距离,靠近所述第二非直曲线端部的所述梳齿到所述上支撑面的距离不大于靠近所述第二非直曲线中部的所述梳齿到所述上支撑面的距离,靠近所述第三非直曲线端部的所述梳齿到所述上支撑面的距离不大于靠近所述第三非直曲线中部的所述梳齿到所述上支撑面的距离,靠近所述第四非直曲线端部的所述梳齿到所述上支撑面的距离不大于靠近所述第四非直曲线中部的所述梳齿到所述上支撑面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组件在所述宽度方向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载车板模块还包括缓冲板组件,所述缓冲板组件包括:第一缓冲板、第二缓冲板和连接所述第一缓冲板和所述第二缓冲板的缓冲板升降机构,所述第一缓冲板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之间、且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弧形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梳齿槽,所述第二弧形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梳齿槽,所述第一弧形板上的所述多个第一梳齿槽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梳齿组的所述多个梳齿,所述第二弧形板上的所述多个第二梳齿槽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梳齿组的所述多个梳齿,所述第一弧形板的第一圆心和所述第二弧形板的第二圆心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板组件的所述高度方向上与所述上支撑面相对的一侧;
所述第二缓冲板包括第二支撑板、第三弧形板和第四弧形板,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在所述第三弧形板和所述第四弧形板之间、且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三弧形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三梳齿槽,所述第四弧形板上设置有多个第四梳齿槽,所述第三弧形板上的所述多个第三梳齿槽一一对应所述第三梳齿组的所述多个梳齿,所述第四弧形板上的所述多个第四梳齿槽一一对应所述第四梳齿组的所述多个梳齿;所述第三弧形板的第三圆心和所述第四弧形板的第四圆心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板组件的所述高度方向上与所述上支撑面相对的一侧;
所述缓冲板升降机构,位于所述连接板组件的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一缓冲板和所述第二缓冲板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升降装置连接所述连接板组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梳齿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支架和第一活动支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邻近所述第三梳齿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活动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内,所述第一梳齿组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动支架上邻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且伸出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固定支架通过第一可伸缩调节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支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还通过第二可伸缩调节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支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伸缩调节机构包括连接轴承、螺杆、螺母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外侧,所述螺母设置是所述第一活动支架上,所述连接轴承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上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第一活动支架上的所述螺母,所述螺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轴承,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支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可伸缩调节机构包括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支架,所述液压油缸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支架。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取车单元,连接在所述主体框架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且电连接所述智能控制单元;以及
抓取单元,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的所述车辆运输层的所述行走轨道上且电连接所述智能控制单元。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车单元包括第二载车板模块和连接在所述第二载车板模块宽度方向一侧的第三升降机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装置还包括第二取车单元,所述第二取车单元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中部且位于所述车位层下方,所述第二取车单元包括第三载车板模块和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三载车板模块宽度方向两侧的第四升降机构和第五升降机构。
CN201910723827.8A 2019-08-07 2019-08-07 停车装置 Active CN1105936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23827.8A CN110593623B (zh) 2019-08-07 2019-08-07 停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23827.8A CN110593623B (zh) 2019-08-07 2019-08-07 停车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93623A true CN110593623A (zh) 2019-12-20
CN110593623B CN110593623B (zh) 2021-02-19

Family

ID=68853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23827.8A Active CN110593623B (zh) 2019-08-07 2019-08-07 停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9362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0392A (zh) * 2020-04-08 2020-06-30 福建怡丰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车辆交互机构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160698U (zh) * 2017-09-04 2018-03-30 青岛德盛利立体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塔库防坠落装置
CN108843080A (zh) * 2018-08-27 2018-11-20 丽水学院 一种小区智能停车装置及其停车方法
CN109869024A (zh) * 2019-03-25 2019-06-11 黄冈师范学院 一种单立柱双层升降停车平台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160698U (zh) * 2017-09-04 2018-03-30 青岛德盛利立体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塔库防坠落装置
CN108843080A (zh) * 2018-08-27 2018-11-20 丽水学院 一种小区智能停车装置及其停车方法
CN109869024A (zh) * 2019-03-25 2019-06-11 黄冈师范学院 一种单立柱双层升降停车平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0392A (zh) * 2020-04-08 2020-06-30 福建怡丰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车辆交互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93623B (zh) 2021-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43826A (zh) 机械式立体车库及其汽车搬运方法
CN204225542U (zh) 一种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
CN105604369A (zh) 一种无通道的升降平移立体停车库及停取车方法
CN109057446B (zh) 一种立体停车场滚动式载车板存储装置及立体停车场
CN109914888A (zh) 一种智能密集型立体车库及存取车方法
CN108002057B (zh) 一种集装箱公铁转运系统
CN110593623B (zh) 停车装置
CN207647266U (zh) 智能车辆托载运输车
CN211081185U (zh) 外部升降横移式、外部升降内部横移式立体停车架及使用的车辆吊装机构
CN108204159A (zh) 一种多层侧方横移升降立体车库
CN209723756U (zh) 多层梳齿式停车系统
CN107035180A (zh) 一种侧进横移式立体停车设备
US2916166A (en) Shuttle lift for parking machine
WO2011122992A2 (ru) Двухмерная двухъярусная парковка с зацеплением автомобильного поддона за боковую поверхность
US3987912A (en) Movable vehicle parking towers
CN110700660B (zh) 载车板模块、存车单元、高效智能多停车位停车装置
CN102587709A (zh) 跨街或顺街天桥立体车库
WO1991012396A1 (en) A carriage arrangement for vehicle transportation
CN206957300U (zh) 一种侧进横移式立体停车设备
CN218029312U (zh) 一种立体停车库的吊运装置
CN217652749U (zh) 一种隧道拱架的安装台车
CN102926568A (zh) 一种二维移动的载车平台及其工作方法与应用
CN212336854U (zh) 一种跨运式平面移动停车设备
KR100242726B1 (ko) 자동차 주차장치
CN108468456A (zh) 一种立体车库提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