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91160A - 一种感温变色颗粒的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感温变色颗粒的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91160A
CN110591160A CN201910752253.7A CN201910752253A CN110591160A CN 110591160 A CN110591160 A CN 110591160A CN 201910752253 A CN201910752253 A CN 201910752253A CN 110591160 A CN110591160 A CN 1105911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ochromic
particles
powder
color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5225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连龙
王勤龙
黄东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Nanzh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Nanzh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Nanzh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Nanzh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5225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911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911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911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DCIGARS; CIGARETTES; TOBACCO SMOKE FILTERS; MOUTHPIECES FOR CIGARS OR CIGARETTES; MANUFACTURE OF TOBACCO SMOKE FILTERS OR MOUTHPIECES
    • A24D3/00Tobacco smoke filters, e.g. filter-tips, filtering inserts; Fil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Mouthpieces for cigars or cigarettes
    • A24D3/06Use of materials for tobacco smoke filters
    • A24D3/16Use of materials for tobacco smoke filter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 A24D3/163Carb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3/00Processes of treating or compound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3/12Powdering or granul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01/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llulose, modified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 C08J2301/04Oxycellulose; Hydrocellulo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01/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llulose, modified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 C08J2401/08Cellulose derivatives
    • C08J2401/26Cellulose ethers
    • C08J2401/28Alkyl eth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0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tarch, amylose or amylopectin or of their derivatives or degradation products
    • C08J2403/02Starch; Degradation products thereof, e.g. dextri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olysaccharides And Polysaccharide Derivati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感温变色颗粒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包括混料、喷洒粘合剂与干燥等步骤。本发明感温变色颗粒能使消费者在抽吸卷烟时明显感受到颗粒色彩的动态变化效果,体验抽吸变化,形成具有外观可识别性,为打破卷烟产品同质化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同时增加了卷烟特种滤棒的差异性与趣味性。

Description

一种感温变色颗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卷烟制品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感温变色颗粒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滤棒是一种形成新颖的结构特征卷烟产品的重要手段,形成产品技术特征,打造品牌产品形象,使消费者能够看得到、听得到、摸得到、尝得到、闻得到创新型卷烟。
随着特种滤棒不断发展,应用于特种滤棒的材料选择范围越来越广,透明成形纸和水松纸的成功应用的可视化滤棒,使消费者能窥探滤棒结构,抽吸时能直观感受和体验滤棒的变化带来的玩味性。目前透明滤棒主要是三元空腔透明滤棒,在空腔中加入彩色活性炭、海泡石、多孔微球过滤烟气、增加香味或增加卷烟外观识别性。本发明感温变色颗粒使消费者在抽吸卷烟时能明显感受到颗粒的色彩的动态变化效果,体验抽吸变化,形成具有外观可识别性,为打破卷烟产品同质化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同时增加了卷烟特种滤棒的差异性与趣味性。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感温变色颗粒的制作方法。
[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感温变色颗粒的制作方法。
该制作方法的步骤如下:
A、混料
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感温变色粉与淀粉按照重量比50~80:0~ 10:2~8:10~30加到离心包衣造粒机中,启动离心包衣造粒机,使这些物料粉末在造丸锅内呈涡旋状回转运动,混合均匀;
B、喷洒粘合剂
离心包衣造粒机在转速100~300r/min、喷气压力0.1~1.0MPa、鼓风流量200~500L/min与喷气流量15~20L/min的条件下,喷浆泵在转速60~ 90r/min下,把粘合剂水溶液喷洒在步骤A得到的混合均匀物料粉末上,喷洒4~10min,使物料粉末润湿;再在转速30~60r/min下喷洒4~8min;接着在转速10~30r/min下继续喷洒,直至物料呈絮状流动状态,起模长大成目标丸核,结束造粒,得到湿的感温变色颗粒;
C、干燥
让步骤B得到的湿感温变色颗粒在室温下晾干,再在烘箱中烘干,得到所述的感温变色颗粒。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A中,所述的感温变色粉是有色变无色感温变色粉、无色变有色感温变色粉、有色变有色感温变色粉或三段式变色感温变色粉;所述感温变色粉的变色方式是可逆的或不可逆的;变色温度范围是30~70℃。
根据本发明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A中,所述感温变色粉的变换颜色是红色、玫瑰红、桃红色、咖啡色、朱红色、黄色、草绿色、绿色、天空蓝或蓝色。
根据本发明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A中,所述的淀粉是绿豆淀粉、木薯淀粉、甘薯淀粉、红薯淀粉、马铃薯淀粉、麦类淀粉、菱角淀粉、藕淀粉或玉米淀粉。
根据本发明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B中,所述的粘合剂是浓度为以重量计2~5%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
根据本发明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B中,所述粘合剂水溶液与混合均匀物料粉末的重量比是1:1~3。
根据本发明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C中,湿的感温变色颗粒在室温下晾干1~3h。
根据本发明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C中,晾干的感温变色颗粒在温度40~60℃下烘干2~4h。
根据本发明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C中,烘干的感温变色颗粒的水含量是以重量计2~5%。
根据本发明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C中,感温变色颗粒的粒径为0.1~5mm。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感温变色颗粒的制作方法。
该制作方法的步骤如下:
A、混料
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感温变色粉与淀粉按照重量比50~80:0~10:2~8:10~30加到离心包衣造粒机中,启动离心包衣造粒机,使这些物料粉末在造丸锅内呈涡旋状回转运动,混合均匀;
微晶纤维素是一种纯化的、部分解聚的纤维素,是由多孔微粒组成的结晶粉末。微晶纤维素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妆品、食品等行业,不同的微粒大小和含水量有不同的特征和应用范围。在本发明中,微晶纤维素的主要作用是作为颗粒的主要基材。本发明使用的微晶纤维素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产品,例如由山东汇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商品名微晶纤维素销售的产品。
羧甲基纤维素(CMC)为无毒无味的白色絮状粉末,性能稳定,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中性或碱性透明粘稠液体,可溶于其它水溶性胶及树脂,不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CMC可作为粘合剂、增稠剂、悬浮剂、乳化剂等。在本发明中,羧甲基纤维素的主要作用是粘连剂,粘连微晶纤维素。本发明使用的羧甲基纤维素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产品,例如由成都鑫豪化工有限公司以商品名羧甲基纤维素销售的产品。
感温变色粉是由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体系制备得到的。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是一类具有特殊化学结构的有机发色体系。在特定温度下因电子转移使该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实现颜色转变。这种变色物质不仅颜色鲜艳,而且可以实现从“有色-无色”和“无色-有色”状态的颜色变化,这是重金属复盐络合物型和液晶型可逆感温变色物质所不具备的。在本发明中,感温变色粉的主要作用是作为变色层,随主流烟气温度变化而发生颜色变化。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感温变色粉是有色变无色感温变色粉、无色变有色感温变色粉、有色变有色感温变色粉或三段式变色感温变色粉;所述感温变色粉的变色方式是可逆的或不可逆的;变色温度范围是30~70℃。
所述感温变色粉的变换颜色是红色、玫瑰红、桃红色、咖啡色、朱红色、黄色、草绿色、绿色、天空蓝或蓝色。
本发明使用的有色变无色感温变色材料、无色变有色感温变色材料、有色变有色感温变色材料或三段式变色感温变色材料例如是由深圳市奥博安全防伪技术有限公司以商品名感温油墨销售的产品。
在本发明中,淀粉的主要作用是作为颗粒的辅助基材和粘连剂,增加颗粒的硬度。所述的淀粉是绿豆淀粉、木薯淀粉、甘薯淀粉、红薯淀粉、马铃薯淀粉、麦类淀粉、菱角淀粉、藕淀粉或玉米淀粉。本发明使用的淀粉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产品。
在本发明中,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感温变色粉与淀粉的重量比是50~80:0~10:2~8:10~30。羧甲基纤维素、感温变色粉与淀粉的重量比为0~10:2~8:10~30时,如果微晶纤维素的量低于50,则所形成的颗粒质地较软,不耐加工;如果微晶纤维素的量高于80,则在颗粒加工过程中,易造碎;因此,微晶纤维素的量为50~80是合理的,优选地是58~72,更优选地是62~68;
同样地,微晶纤维素、感温变色粉与淀粉的重量比为50~80:2~8: 10~30时,羧甲基纤维素的量为0,即不使用羧甲基纤维素也可以;如果羧甲基纤维素的量高于10,则颗粒质地较软;因此,羧甲基纤维素的量为 0~10是可行的,优选地是1~8,更优选地是2~6;
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与淀粉的重量比为50~80:0~10:10~30 时,如果感温变色粉的量低于2,则颜色变化不明显;如果感温变色粉的量高于8,则会造成颗粒掉粉;因此,感温变色粉的量为2~8是恰当的,优选地是3~7,更优选地是4~6;
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与感温变色粉的重量比为50~80:0~10:2~8时,如果淀粉的量低于10,则颗粒质地较软,不易加工;如果淀粉的量高于30,则造粒时易造碎;因此,淀粉的量为10~30是合适的,优选地是14~26,更优选地是18~22。
本发明使用的离心包衣造粒机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产品,例如由临沂环世微丸设备有限公司以商品名造粒机销售的产品。该离心包衣造粒机按照其使用说明书描述的操作方式与操作条件进行操作。
B、喷洒粘合剂
离心包衣造粒机在转速100~300r/min、喷气压力0.1~1.0MPa、鼓风流量200~500L/min与喷气流量15~20L/min的条件下,喷浆泵在转速60~ 90r/min下,把粘合剂水溶液喷洒在步骤A得到的混合均匀物料粉末上,喷洒4~10min,使物料粉末润湿;再在转速30~60r/min下喷洒4~8min;接着在转速10~30r/min下继续喷洒,直至物料呈絮状流动状态,起模长大成目标丸核,结束造粒,得到湿的感温变色颗粒;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粘合剂是浓度为以重量计2~5%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是甲基纤维素的丙二醇醚,其中羟丙基与甲基均以醚键和纤维素的无水葡萄糖环相结合,为白色至灰白色纤维素粉末或颗粒。本发明使用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产品,例如由成都鑫豪化工有限公司以商品名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销售的产品。
在本发明中,以三段方式往混合均匀的物料粉末上喷洒粘合剂水溶液的目的在于使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感温变色粉与淀粉有机结合在一起,使颗粒成型。
在这个步骤中,所述粘合剂水溶液与混合均匀物料粉末的重量比是1: 1~3。如果粘合剂水溶液与混合均匀物料粉末的重量比大于1:1,则颗粒质地较软,不易加工;如果粘合剂水溶液与混合均匀物料粉末的重量比小于1:3,则颗粒出松散状态,易破碎;因此,粘合剂水溶液与混合均匀物料粉末的重量比为1:1~3是合适的;
C、干燥
让步骤B得到的湿感温变色颗粒在室温下晾干,再在烘箱中烘干,得到所述的感温变色颗粒。
根据本发明,湿的感温变色颗粒在室温下晾干1~3h。接着,晾干的感温变色颗粒在温度40~60℃下烘干2~4h,烘干感温变色颗粒的水含量是以重量计2~5%。
晾干感温变色颗粒在烘干时所使用的设备例如是由吴江峻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以商品名电热恒温烘箱销售的烘箱。
烘干感温变色颗粒的水含量控制在2~5%的主要目的是保持颗粒的硬度。
烘干感温变色颗粒的水含量是采用GB/T12087-2008标准分析检测到的。
采用本发明制作方法制作得到的感温变色颗粒的粒径为0.1~5mm。
这种感温变色颗粒主要用于生产卷烟,能使消费者在抽吸卷烟时明显感受到颗粒色彩的动态变化效果,体验抽吸变化,形成具有外观可识别性,为打破卷烟产品同质化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同时增加了卷烟特种滤棒的差异性与趣味性。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感温变色颗粒主要用于生产卷烟,能使消费者在抽吸卷烟时明显感受到颗粒色彩的动态变化效果,体验抽吸变化,形成具有外观可识别性,为打破卷烟产品同质化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同时增加了卷烟特种滤棒的差异性与趣味性。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述实施例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
实施例1:感温变色颗粒的制作
该实施例的实施步骤如下:
A、混料
以由山东汇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商品名微晶纤维素销售的微晶纤维素、由成都鑫豪化工有限公司以商品名羧甲基纤维素销售的羧甲基纤维素、由深圳市奥博安全防伪技术有限公司以商品名感温油墨销售的红色变无色感温变色粉(起始变色温度31℃)以及绿豆淀粉为原料,
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红色变无色感温变色粉与绿豆淀粉按照重量比58:2:6:14加到由临沂环世微丸设备有限公司以商品名造粒机销售的离心包衣造粒机中,启动离心包衣造粒机,使这些物料粉末在造丸锅内呈涡旋状回转运动,混合均匀;
B、喷洒粘合剂
离心包衣造粒机在转速100r/min、喷气压力0.1MPa、鼓风流量200L/min 与喷气流量18L/min的条件下,由淄博众人机械有限公司以商品名喷洒机销售的喷浆泵在转速66r/min下,把浓度为以重量计4%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粘合剂喷洒在步骤A得到的混合均匀物料粉末上,喷洒4min,使物料粉末润湿;再在转速30r/min下喷洒4min;接着在转速22r/min下继续喷洒,直至物料呈絮状流动状态,起模长大成目标丸核,达到粘合剂水溶液与混合均匀物料粉末的重量比为1:1.0,结束造粒,得到湿的感温变色颗粒;
C、干燥
让步骤B得到的湿感温变色颗粒在室温下晾干3.0h,再在烘箱中在温度40℃下烘干4h,得到水含量为以重量计4%的感温变色颗粒,它的粒径为1.2mm。
实施例2:感温变色颗粒的制作
该实施例的实施步骤如下:
A、混料
以由山东汇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商品名微晶纤维素销售的微晶纤维素、由成都鑫豪化工有限公司以商品名羧甲基纤维素销售的羧甲基纤维素、由深圳市奥博安全防伪技术有限公司以商品名感温油墨销售的无色变黄色感温变色粉(起始变色温度37℃)以及木薯淀粉为原料。
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无色变黄色感温变色粉与木薯淀粉按照重量比72:6:2:26加到由临沂环世微丸设备有限公司以商品名造粒机销售的离心包衣造粒机中,启动离心包衣造粒机,使这些物料粉末在造丸锅内呈涡旋状回转运动,混合均匀;
B、喷洒粘合剂
离心包衣造粒机在转速150r/min、喷气压力1.0MPa、鼓风流量320L/min 与喷气流量16L/min的条件下,由淄博众人机械有限公司以商品名喷洒机销售的喷浆泵在转速84r/min下,把浓度为以重量计2%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粘合剂喷洒在步骤A得到的混合均匀物料粉末上,喷洒10min,使物料粉末润湿;再在转速60r/min下喷洒5min;接着在转速14r/min下继续喷洒,直至物料呈絮状流动状态,起模长大成目标丸核,达到粘合剂水溶液与混合均匀物料粉末的重量比为1:3.0,结束造粒,得到湿的感温变色颗粒;
C、干燥
让步骤B得到的湿感温变色颗粒在室温下晾干1.4h,再在烘箱中在温度50℃下烘干3h,得到水含量为以重量计2%的感温变色颗粒,它的粒径为3.3mm。
实施例3:感温变色颗粒的制作
该实施例的实施步骤如下:
A、混料
以由山东汇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商品名微晶纤维素销售的微晶纤维素、由成都鑫豪化工有限公司以商品名羧甲基纤维素销售的羧甲基纤维素、由深圳市奥博安全防伪技术有限公司以商品名感温油墨销售的桃红色变黄色感温变色粉(起始变色温度35℃)以及红薯淀粉为原料,
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桃红色变黄色感温变色粉与红薯淀粉按照重量比50:0:3:10加到由临沂环世微丸设备有限公司以商品名造粒机销售的离心包衣造粒机中,启动离心包衣造粒机,使这些物料粉末在造丸锅内呈涡旋状回转运动,混合均匀;
B、喷洒粘合剂
离心包衣造粒机在转速200r/min、喷气压力0.4MPa、鼓风流量440L/min 与喷气流量15L/min的条件下,由淄博众人机械有限公司以商品名喷洒机销售的喷浆泵在转速78r/min下,把浓度为以重量计3%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粘合剂喷洒在步骤A得到的混合均匀物料粉末上,喷洒6min,使物料粉末润湿;再在转速42r/min下喷洒8min;接着在转速10r/min下继续喷洒,直至物料呈絮状流动状态,起模长大成目标丸核,达到粘合剂水溶液与混合均匀物料粉末的重量比为1:1.4,结束造粒,得到湿的感温变色颗粒;
C、干燥
让步骤B得到的湿感温变色颗粒在室温下晾干1.8h,再在烘箱中在温度60℃下烘干2h,得到水含量为以重量计3%的感温变色颗粒,它的粒径为4.1mm。
实施例4:感温变色颗粒的制作
该实施例的实施步骤如下:
A、混料
以由山东汇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商品名微晶纤维素销售的微晶纤维素、由成都鑫豪化工有限公司以商品名羧甲基纤维素销售的羧甲基纤维素、由深圳市奥博安全防伪技术有限公司以商品名感温油墨销售的红色变绿色,再变红色三段式变色感温变色粉(起始变色温度35℃)以及麦类淀粉为原料,
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红色变绿色,再变红色三段式变色感温变色粉与麦类淀粉按照重量比80:10:7:30加到由临沂环世微丸设备有限公司以商品名造粒机销售的离心包衣造粒机中,启动离心包衣造粒机,使这些物料粉末在造丸锅内呈涡旋状回转运动,混合均匀;
B、喷洒粘合剂
离心包衣造粒机在转速250r/min、喷气压力0.6MPa、鼓风流量500L/min 与喷气流量20L/min的条件下,由淄博众人机械有限公司以商品名喷洒机销售的喷浆泵在转速90r/min下,把浓度为以重量计5%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粘合剂喷洒在步骤A得到的混合均匀物料粉末上,喷洒8min,使物料粉末润湿;再在转速54r/min下喷洒6min;接着在转速30r/min下继续喷洒,直至物料呈絮状流动状态,起模长大成目标丸核,达到粘合剂水溶液与混合均匀物料粉末的重量比为1:1.8,结束造粒,得到湿的感温变色颗粒;
C、干燥
让步骤B得到的湿感温变色颗粒在室温下晾干1.0h,再在烘箱中在温度40℃下烘干4h,得到水含量为以重量计5%的感温变色颗粒,它的粒径为0.8mm。
实施例5:感温变色颗粒的制作
该实施例的实施步骤如下:
A、混料
以由山东汇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商品名微晶纤维素销售的微晶纤维素、由成都鑫豪化工有限公司以商品名羧甲基纤维素销售的羧甲基纤维素、由深圳市奥博安全防伪技术有限公司以商品名感温油墨销售的玫瑰红变无色感温变色粉(起始变色温度32℃)以及藕淀粉为原料,
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玫瑰红变无色感温变色粉与藕淀粉按照重量比62:1:8:18加到由临沂环世微丸设备有限公司以商品名造粒机销售的离心包衣造粒机中,启动离心包衣造粒机,使这些物料粉末在造丸锅内呈涡旋状回转运动,混合均匀;
B、喷洒粘合剂
离心包衣造粒机在转速300r/min、喷气压力0.2MPa、鼓风流量380L/min 与喷气流量18L/min的条件下,由淄博众人机械有限公司以商品名喷洒机销售的喷浆泵在转速72r/min下,把浓度为以重量计4%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粘合剂喷洒在步骤A得到的混合均匀物料粉末上,喷洒5min,使物料粉末润湿;再在转速48r/min下喷洒5min;接着在转速18r/min下继续喷洒,直至物料呈絮状流动状态,起模长大成目标丸核,达到粘合剂水溶液与混合均匀物料粉末的重量比为1:2.2,结束造粒,得到湿的感温变色颗粒;
C、干燥
让步骤B得到的湿感温变色颗粒在室温下晾干2.2h,再在烘箱中在温度50℃下烘干3h,得到水含量为以重量计4%的感温变色颗粒,它的粒径为1.5mm。
实施例6:感温变色颗粒的制作
该实施例的实施步骤如下:
A、混料
以由山东汇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商品名微晶纤维素销售的微晶纤维素、由成都鑫豪化工有限公司以商品名羧甲基纤维素销售的羧甲基纤维素、由深圳市奥博安全防伪技术有限公司以商品名感温油墨销售的咖啡色变草绿色感温变色粉(起始变色温度30℃)以及玉米淀粉为原料,
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咖啡色变草绿色感温变色粉与玉米淀粉按照重量比68:8:4:22加到由临沂环世微丸设备有限公司以商品名造粒机销售的离心包衣造粒机中,启动离心包衣造粒机,使这些物料粉末在造丸锅内呈涡旋状回转运动,混合均匀;
B、喷洒粘合剂
离心包衣造粒机在转速200r/min、喷气压力0.8MPa、鼓风流量260L/min 与喷气流量16L/min的条件下,由淄博众人机械有限公司以商品名喷洒机销售的喷浆泵在转速60r/min下,把浓度为以重量计3%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粘合剂喷洒在步骤A得到的混合均匀物料粉末上,喷洒6min,使物料粉末润湿;再在转速36r/min下喷洒6min;接着在转速26r/min下继续喷洒,直至物料呈絮状流动状态,起模长大成目标丸核,达到粘合剂水溶液与混合均匀物料粉末的重量比为1:2.6,结束造粒,得到湿的感温变色颗粒;
C、干燥
让步骤B得到的湿感温变色颗粒在室温下晾干2.6h,再在烘箱中在温度60℃下烘干2h,得到水含量为以重量计3%的感温变色颗粒,它的粒径为3.8mm。
按照GB5606.4-2005标准方法,实施例1-6制备的变色颗粒进行抽吸效果试验,其结果列于表1中。
与此同时,按照与实施例1-6相同的制备方法相应地制备六种普通颗粒,只是使用相应颜色的普通颜色粉,进行了抽吸效果试验,其试验结果也列于表1中。
表1:变色颗粒与普通颗粒抽吸试验效果
表1列出的结果表明:在实施例1-6制备的变色颗粒与普通颗粒试验中,变色颗粒在抽吸时有明显的颜色变化,而普通颗粒的颜色并没发生变色,变色颗粒能使消费者在抽吸卷烟时明显感受到颗粒色彩的动态变化效果,体验抽吸变化,形成具有外观可识别性。

Claims (10)

1.一种感温变色颗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作方法的步骤如下:
A、混料
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感温变色粉与淀粉按照重量比50~80:0~10:2~8:10~30加到离心包衣造粒机中,启动离心包衣造粒机,使这些物料粉末在造丸锅内呈涡旋状回转运动,混合均匀;
B、喷洒粘合剂
离心包衣造粒机在转速100~300r/min、喷气压力0.1~1.0MPa、鼓风流量200~500L/min与喷气流量15~20L/min的条件下,喷浆泵在转速60~90r/min下,把粘合剂水溶液喷洒在步骤A得到的混合均匀物料粉末上,喷洒4~10min,使物料粉末润湿;再在转速30~60r/min下喷洒4~8min;接着在转速10~30r/min下继续喷洒,直至物料呈絮状流动状态,起模长大成目标丸核,结束造粒,得到湿的感温变色颗粒;
C、干燥
让步骤B得到的湿感温变色颗粒在室温下晾干,再在烘箱中烘干,得到所述的感温变色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的感温变色粉是有色变无色感温变色粉、无色变有色感温变色粉、有色变有色感温变色粉或三段式变色感温变色粉;所述感温变色粉的变色方式是可逆的或不可逆的;变色温度范围是30~7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感温变色粉的变换颜色是红色、玫瑰红、桃红色、咖啡色、朱红色、玫瑰红黄色、草绿色、绿色、天空蓝或蓝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的淀粉是绿豆淀粉、木薯淀粉、甘薯淀粉、红薯淀粉、马铃薯淀粉、木薯淀粉、麦类淀粉、菱角淀粉、藕淀粉或玉米淀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所述的粘合剂是浓度为以重量计2~5%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所述粘合剂水溶液与混合均匀物料粉末的重量比是1: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湿的感温变色颗粒在室温下晾干1~3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晾干的感温变色颗粒在温度40~60℃下烘干2~4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烘干的感温变色颗粒的水含量是以重量计2~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感温变色颗粒的粒径为0.1~5mm。
CN201910752253.7A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感温变色颗粒的制作方法 Pending CN1105911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52253.7A CN110591160A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感温变色颗粒的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52253.7A CN110591160A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感温变色颗粒的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91160A true CN110591160A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54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52253.7A Pending CN110591160A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感温变色颗粒的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9116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40359A (zh) * 2020-03-27 2020-07-24 北京服装学院 一种可降解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17440A (zh) * 2021-09-29 2021-11-30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变色减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109320A (zh) * 2022-07-12 2022-09-27 云南巴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烟用变色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它的用途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87630A2 (fr) * 2005-10-07 2007-05-23 L'Oréal Composition cosmétique comprenant un pigment et/ou une charge préalablement traités en surface par un agent organique et un monomère électrophile
CN108373659A (zh) * 2018-04-28 2018-08-07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用于纸材料的感温变色水性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40883A (zh) * 2018-03-01 2018-08-24 上海创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封装有可逆感温变色的内料的产品
CN109588767A (zh) * 2018-11-09 2019-04-09 云南芯韵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感温可逆变色释香滤棒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93266A (zh) * 2019-01-30 2019-05-24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烟用发光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含有该发光颗粒的滤棒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87630A2 (fr) * 2005-10-07 2007-05-23 L'Oréal Composition cosmétique comprenant un pigment et/ou une charge préalablement traités en surface par un agent organique et un monomère électrophile
CN108440883A (zh) * 2018-03-01 2018-08-24 上海创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封装有可逆感温变色的内料的产品
CN108373659A (zh) * 2018-04-28 2018-08-07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用于纸材料的感温变色水性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88767A (zh) * 2018-11-09 2019-04-09 云南芯韵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感温可逆变色释香滤棒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93266A (zh) * 2019-01-30 2019-05-24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烟用发光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含有该发光颗粒的滤棒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40359A (zh) * 2020-03-27 2020-07-24 北京服装学院 一种可降解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17440A (zh) * 2021-09-29 2021-11-30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变色减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109320A (zh) * 2022-07-12 2022-09-27 云南巴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烟用变色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它的用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91160A (zh) 一种感温变色颗粒的制作方法
CN102920013B (zh) 一种烟草提取物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55790B (zh) 一种植物粉末材料重组颗粒及其加工工艺
CN108926028A (zh) 加热不燃烧卷烟用抽吸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抽吸材料
CN102533445B (zh) 一种卷烟主动释放型补香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5231480B (zh) 一种碳酸钙作为加香载体在再造烟叶涂布液中应用的方法
CN114766718B (zh) 一种烟用载香颗粒、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9793266A (zh) 一种烟用发光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含有该发光颗粒的滤棒
CN103462916B (zh) 一种维生素c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12855B (zh) 烟用香精微丸的薄膜包衣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37373B (zh) 一种茶多酚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23049A (zh) 一种速溶蕨粉及其生产方法
CN100475215C (zh) 头孢呋辛酯掩味微丸及制备方法
CN103275646A (zh) 水溶性淀粉粘接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52065A (zh) 一种连续化低温制备红心火龙果制品的加工方法
CN110527113A (zh) 一种发光颗粒的制作方法
NO132487B (zh)
CN211241732U (zh) 一种装有感温变色颗粒的透明空腔滤棒
CN101589794A (zh) 一种三氯蔗糖微囊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90840A (zh) 一种能够直接压片的高含量抗坏血酸钙颗粒的生产方法
CN101181045A (zh) 一种粉状水分散辣椒精的制作方法
CN101485391A (zh) 一种用于植酸酶包衣的薄膜包衣剂的制作方法
CN110613698B (zh) 一种微囊化动物药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31535A (zh) 一种火麻仁发烟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5853376B (zh) 一种制备叶酸颗粒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