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78441B - 一种无把手车门防夹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把手车门防夹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78441B
CN110578441B CN201910950678.9A CN201910950678A CN110578441B CN 110578441 B CN110578441 B CN 110578441B CN 201910950678 A CN201910950678 A CN 201910950678A CN 110578441 B CN110578441 B CN 1105784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signal
rear door
front door
p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5067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78441A (zh
Inventor
黄钟灵
唐耀朋
朱其莹
马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Wuhan Lotus Car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5067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784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78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784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784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784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54Electrical circuits
    • E05B81/56Control of actuat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40Safety devices, e.g. detection of obstructions or end positions
    • E05F15/42Detection using safety ed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5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vehicles
    • E05Y2900/53Type of wing
    • E05Y2900/531Door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把手车门防夹系统及方法,属于车辆领域。该系统包括:后门弹出机构,设置于所述后门与所述车体之间,用于在所述后门受到推力沿开门方向弹出并保持第一预设距离时生成后门弹出状态信号;前门位置感应器,设置于所述前门靠近所述后门的边缘位置处,用于在感知到有物体伸入所述边缘位置时生成前门动作信号;车门控制器,与所述后门弹出机构和所述前门感应器均信号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后门弹出状态信号和所述前门动作信号时生成前门弹出信号;前门弹出机构,设置于所述前门与所述车体之间,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前门弹出信号时推动所述前门沿开门方向弹出并保持第二预设距离。本发明的防夹系统和方法能够有效避免手被夹伤。

Description

一种无把手车门防夹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把手车门防夹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许多车辆的车门设置了把手隐藏式的车门或者无把手的车门。例如通过用户将手伸入车辆前门与后门的缝隙处扳动前门来打开前门的方式。
通过以上方式打开车辆的前门时,不需要设置专门的门把手,但是由于手伸入的空间取决于前门和后门的开闭状态,因此存在手被夹伤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把手车门防夹系统,能够避免手被夹伤。
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防止夹手的方法。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把手车门防夹系统,用于车门无把手的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设于车体同侧的前门和后门,所述系统包括:
后门弹出机构,设置于所述后门与所述车体之间,用于在所述后门受到推力沿开门方向弹出并保持第一预设距离时生成后门弹出状态信号;
前门位置感应器,设置于所述前门靠近所述后门的边缘位置处,用于在感知到有物体伸入所述边缘位置时生成前门动作信号;
车门控制器,与所述后门弹出机构和所述前门感应器均信号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后门弹出状态信号和所述前门动作信号时生成前门弹出信号;
前门弹出机构,设置于所述前门与所述车体之间,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前门弹出信号时推动所述前门沿开门方向弹出并保持第二预设距离。
可选地,该无把手车门防夹系统还包括:
前门锁,包括固设于所述前门的前门锁舌和固设于所述车体的前门锁扣;
所述车门控制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后门弹出状态信号和所述前门动作信号时、生成所述前门弹出信号之前生成前门锁脱开信号,并发送至所述前门锁,以控制所述前门锁舌和所述前门锁扣脱开啮合。
可选地,该无把手车门防夹系统还包括:
后门电动开关,与所述车门控制器信号连接,用于在被操作时生成后门开启信号并发送至所述车门控制器,使得所述车门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后门开启信号时生成后门锁脱开信号;和
后门锁,包括固设于所述后门的后门锁舌和固设于所述车体的后门锁扣,所述后门锁与所述车门控制器信号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后门锁脱开信号时控制所述后门锁舌和所述后门锁扣脱开啮合。
可选地,所述车门控制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后门开启信号时生成后门弹出信号并发送至所述后门弹出机构,使得所述后门弹出机构在接收到所述后门弹出信号时推动所述后门沿开门方向弹出并保持所述第一预设距离。
可选地,该无把手车门防夹系统还包括:
发射器,与所述车门控制器无线连接,用于向所述车门控制器发送前门解锁信号和后门解锁信号;
所述前门锁和所述后门锁分别设有前门电子锁单元和后门电子锁单元,均与所述车门控制器信号连接,
所述前门电子锁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车门控制器转发的所述前门解锁信号时控制所述前门锁电子解锁,使得所述前门锁处于电子解锁但啮合的状态;
所述后门电子锁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车门控制器转发的所述后门解锁信号时控制所述后门锁电子解锁,使得所述后门锁处于电子解锁但啮合的状态。
特别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无把手车门防夹方法,用于车门无把手的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设于车体同侧的前门和后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所述后门的位置状态信号和所述前门的开门动作信号;
在采集到后门弹出状态信号和前门动作信号时生成前门弹出信号,所述后门弹出状态信号在所述后门沿开门方向弹出并保持第一预设距离时生成,所述前门动作信号在感知到有物体伸入所述前门靠近所述后门的边缘位置时生成;
根据所述前门弹出信号控制所述前门沿开门方向弹出并保持第二预设距离。
可选地,在根据所述前门弹出信号控制所述前门沿开门方向弹出并保持第二预设距离之前,还包括:
在采集到所述后门弹出状态信号和所述前门动作信号时生成前门锁脱开信号;
根据所述前门锁脱开信号控制所述前门的前门锁脱开啮合。
可选地,在采集所述后门的位置状态信号和所述前门的开门动作信号之前,还包括:
在接收到后门开启信号时生成后门锁脱开信号;
根据所述后门锁脱开信号控制所述后门的后门锁脱开啮合。
可选地,在根据所述后门锁脱开信号控制所述后门的后门锁脱开啮合之后,还包括:
在接收到后门开启信号时生成后门弹出信号;
根据所述后门弹出信号控制所述后门沿开门方向弹出并保持所述第一预设距离。
可选地,在接收到后门开启信号时生成后门锁脱开信号之前,还包括:
接收无线发送的前门解锁信号和后门解锁信号;
根据所述前门解锁信号时控制所述前门锁电子解锁,使得所述前门锁处于电子解锁但啮合的状态;
根据所述后门解锁信号时控制所述后门锁电子解锁,使得所述后门锁处于电子解锁但啮合的状态。
本发明的无把手车门防夹系统在后门弹出时,即有乘客打开后门时,通过前门位置感应器检测是否有物体伸入前门后方的边缘位置,即检测是否有手伸入前门与后门的缝隙中尝试打开前门。当后门打开其有扳动前门的动作时,车门控制器控制前门弹出机构弹出,可以有效避免该状态下后门被关闭时夹伤手部。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无把手车门防夹系统的系统连接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无把手车门防夹系统安装于车辆时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无把手车门防夹系统的系统连接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无把手车门防夹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无把手车门防夹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无把手车门防夹系统100的系统连接框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无把手车门防夹系统100安装于车辆时的装配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把手车门防夹系统100,用于车门无把手的车辆,车辆包括设于车体12同侧的前门1和后门2,以下实施例均以同一侧的一个前门1和一个后门2进行阐述,其中前门1和后门2通过铰链装于车体12上,前门1和后门2可绕铰链轴旋转并相对于车体12进行开闭动作。
如图1所示,一个实施例中,系统包括后门弹出机构10、前门位置感应器11、车门控制器4和前门弹出机构9。如图2所示,后门弹出机构10设置于后门2与车体12之间,用于在后门2受到推力沿开门方向弹出并保持第一预设距离时生成后门弹出状态信号。前门位置感应器11设置于前门1靠近后门2的边缘位置处,用于在感知到有物体伸入边缘位置时生成前门动作信号。车门控制器4与后门弹出机构10和前门1感应器均信号连接,用于在接收到后门弹出状态信号和前门动作信号时生成前门弹出信号。前门弹出机构9设置于前门1与车体12之间,用于在接收到前门弹出信号时推动前门1沿开门方向弹出并保持第二预设距离。
本实施例的无把手车门防夹系统100在后门2弹出时,即有乘客打开后门2时,通过前门位置感应器11检测是否有物体伸入前门1后方的边缘位置,即检测是否有手伸入前门1与后门2的缝隙中尝试打开前门1。当后门2打开其有扳动前门1的动作时,车门控制器4控制前门弹出机构9弹出,可以有效避免该状态下后门2被关闭时夹伤手部。
前门位置感应器11优选电容感应器,其可以探测人手放入开启状态的车门边缘的动作。其也可为红外传感器、光学传感器、压感传感器等其他可以探测人手放入车门边缘动作的感应装置。
前门弹出机构9和后门弹出机构10可以是设置于门体和车体12之间的伸缩推杆组件,在接收到相应的信号时伸出推杆,推杆将车门向开启方向推开一定距离。可选地,第一预设距离和第二预设距离为50mm。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无把手车门防夹系统100的系统连接框图。如图3所示,另一个实施例中,无把手车门防夹系统100还包括前门锁5,其设置位置可以参见图2。前门锁5包括固设于前门1的前门锁舌和固设于车体12的前门锁扣。车门控制器4还用于在接收到后门弹出状态信号和前门动作信号时、生成前门弹出信号之前生成前门锁脱开信号,并发送至前门锁5,以控制前门锁舌和前门锁扣脱开啮合。
也就是说,在前门1弹出之前车门控制器4先控制前门锁5脱开啮合,此状态类似于现有技术中车辆电子解锁后,人手扳动门把手将门锁解开,使得车门与车体12脱开,车门处于自由状态。
可选地,如图3所示,无把手车门防夹系统100还包括前门电动开关7,在被操作时生成前门开启信号并发送至车门控制器4,使得车门控制器4在接收到后门开启信号时生成前门锁脱开信号,即将前门锁舌和前门锁扣脱开啮合。可选地,如图2所示,该前门电动开关7设置于后门2的外部,可以是手直接按动的开关,在按下时产生电信号发送至车门控制器4,或直接发送至前门锁5。
如图3所示,一个实施例中,无把手车门防夹系统100还包括后门电动开关8和后门锁6。后门电动开关8与车门控制器4信号连接,用于在被操作时生成后门开启信号并发送至车门控制器4,使得车门控制器4在接收到后门开启信号时生成后门锁脱开信号。可选地,如图2所示,该后门电动开关8设置于后门2的外部,可以是手直接按动的开关,在按下时产生电信号发送至车门控制器4,或直接发送至后门锁6。后门锁6包括固设于后门2的后门锁舌和固设于车体12的后门锁扣,后门锁6与车门控制器4信号连接,用于在接收到后门锁脱开信号时控制后门锁舌和后门锁扣脱开啮合。
由于后门2的开启和关闭不会受到前门开启或关闭的影响,因此在按下后门电动开关8后,后门锁6直接脱开啮合,用手可以扳动后门2上车。当然也可以控制后门弹出机构10推动后门2弹出。
如图3所示,另一个实施例中,车门控制器4还用于在接收到后门开启信号时生成后门弹出信号并发送至后门弹出机构10,使得后门弹出机构10在接收到后门弹出信号时推动后门2沿开门方向弹出并保持第一预设距离。
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无把手车门防夹系统100还包括发射器3,且前门锁5和后门锁6分别设有前门1电子锁单元和后门2电子锁单元。发射器3与车门控制器4无线连接,用于向车门控制器4发送前门解锁信号和后门解锁信号。前门锁5和后门锁6分别设有前门1电子锁单元和后门2电子锁单元,均与车门控制器4信号连接。前门1电子锁单元用于在接收到车门控制器4转发的前门解锁信号时控制前门锁5电子解锁,使得前门锁5处于电子解锁但啮合的状态。后门2电子锁单元用于在接收到车门控制器4转发的后门解锁信号时控制后门锁6电子解锁,使得后门锁6处于电子解锁但啮合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解锁状态可以理解为电子钥匙远程发射一个开门信号,以控制门锁电子解锁,此状态下,门锁的锁舌和锁扣仍然啮合,但是处于可以操作地状态,即用户可以通过人为的动作去开门。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无把手车门防夹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无把手车门防夹方法,用于车门无把手的车辆,车辆包括设于车体12同侧的前门1和后门2。一个实施例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采集后门2的位置状态信号和前门1的开门动作信号。
S20:在采集到后门弹出状态信号和前门动作信号时生成前门弹出信号,后门弹出状态信号在后门2沿开门方向弹出并保持第一预设距离时生成,前门动作信号在感知到有物体伸入前门1靠近后门2的边缘位置时生成;
S30:根据前门弹出信号控制前门1沿开门方向弹出并保持第二预设距离。
本实施例的无把手车门防夹方法在后门2弹出时,即有乘客打开后门2时,通过前门位置感应器11检测是否有物体伸入前门1后方的边缘位置,即检测是否有手伸入前门1与后门2的缝隙中尝试打开前门1。当后门2打开且有扳动前门1的动作时,车门控制器4控制前门弹出机构9弹出,可以有效避免该状态下后门2突然被关闭时夹伤手部。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无把手车门防夹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一个实施例中,S30之前还包括:
S25:在采集到后门弹出状态信号和前门动作信号时生成前门锁脱开信号。
S26:根据前门锁脱开信号控制前门1的前门锁5脱开啮合。
前门锁5可以包括固设于前门1的前门锁舌和固设于车体12的前门锁扣,车门控制器4在前门1弹出时控制前门锁舌和前门锁扣脱开啮合。
也就是说,在前门1弹出之前车门控制器4先控制前门锁5脱开啮合,此状态类似于现有技术中车辆电子解锁后,人手扳动门把手将门锁解开,使得车门与车体12脱开,车门处于自由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S25中前门锁脱开信号的生成和S20中前门弹出信号的生成的顺序不做限定,但是S26脱开啮合的动作需要在S30之前完成,以保证前门1弹出的顺利进行。
如图5所示,另一个实施例中,S10之前还包括:
S4:在接收到后门开启信号时生成后门锁脱开信号。
S5:根据后门锁脱开信号控制后门2的后门锁6脱开啮合。
可选地,S5之后还包括:
S6:在接收到后门开启信号时生成后门弹出信号。
S7:根据后门弹出信号控制后门2沿开门方向弹出并保持第一预设距离。
同样地,S4中后门锁脱开信号的生成和S6中后门弹出信号的生成的顺序不做限定,但是S5脱开啮合的动作需要在S7之前完成,以保证后门2弹出的顺利进行。
如图5所示,一个实施例中,S4之前还包括:
S1:接收无线发送的前门解锁信号和后门解锁信号。
S2:根据前门解锁信号时控制前门锁5电子解锁,使得前门锁5处于电子解锁但啮合的状态;根据后门解锁信号时控制后门锁6电子解锁,使得后门锁6处于电子解锁但啮合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解锁状态可以理解为电子钥匙远程发射一个开门信号,以控制门锁电子解锁,此状态下,门锁的锁舌和锁扣仍然啮合,但是处于可以操作地状态,即用户可以通过人为的动作去开门。
其中,S2中根据接收到的具体信息执行相应的动作。由于两个门锁也是独立的部件,因此其动作不会互相影响。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无把手车门防夹系统,用于车门无把手的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设于车体同侧的前门和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后门弹出机构,设置于所述后门与所述车体之间,用于在所述后门受到推力沿开门方向弹出并保持第一预设距离时生成后门弹出状态信号;
前门位置感应器,设置于所述前门靠近所述后门的边缘位置处,用于在感知到有物体伸入所述边缘位置时生成前门动作信号;
车门控制器,与所述后门弹出机构和所述前门感应器均信号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后门弹出状态信号和所述前门动作信号时生成前门弹出信号;
前门弹出机构,设置于所述前门与所述车体之间,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前门弹出信号时推动所述前门沿开门方向弹出并保持第二预设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把手车门防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前门锁,包括固设于所述前门的前门锁舌和固设于所述车体的前门锁扣;
所述车门控制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后门弹出状态信号和所述前门动作信号时、生成所述前门弹出信号之前生成前门锁脱开信号,并发送至所述前门锁,以控制所述前门锁舌和所述前门锁扣脱开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把手车门防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后门电动开关,与所述车门控制器信号连接,用于在被操作时生成后门开启信号并发送至所述车门控制器,使得所述车门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后门开启信号时生成后门锁脱开信号;和
后门锁,包括固设于所述后门的后门锁舌和固设于所述车体的后门锁扣,所述后门锁与所述车门控制器信号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后门锁脱开信号时控制所述后门锁舌和所述后门锁扣脱开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把手车门防夹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门控制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后门开启信号时生成后门弹出信号并发送至所述后门弹出机构,使得所述后门弹出机构在接收到所述后门弹出信号时推动所述后门沿开门方向弹出并保持所述第一预设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无把手车门防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射器,与所述车门控制器无线连接,用于向所述车门控制器发送前门解锁信号和后门解锁信号;
所述前门锁和所述后门锁分别设有前门电子锁单元和后门电子锁单元,均与所述车门控制器信号连接,
所述前门电子锁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车门控制器转发的所述前门解锁信号时控制所述前门锁电子解锁,使得所述前门锁处于电子解锁但啮合的状态;
所述后门电子锁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车门控制器转发的所述后门解锁信号时控制所述后门锁电子解锁,使得所述后门锁处于电子解锁但啮合的状态。
6.一种无把手车门防夹方法,用于车门无把手的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设于车体同侧的前门和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所述后门的位置状态信号和所述前门的开门动作信号;
在采集到后门弹出状态信号和前门动作信号时生成前门弹出信号,所述后门弹出状态信号在所述后门沿开门方向弹出并保持第一预设距离时生成,所述前门动作信号在感知到有物体伸入所述前门靠近所述后门的边缘位置时生成;
根据所述前门弹出信号控制所述前门沿开门方向弹出并保持第二预设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把手车门防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前门弹出信号控制所述前门沿开门方向弹出并保持第二预设距离之前,还包括:
在采集到所述后门弹出状态信号和所述前门动作信号时生成前门锁脱开信号;
根据所述前门锁脱开信号控制所述前门的前门锁脱开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把手车门防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采集所述后门的位置状态信号和所述前门的开门动作信号之前,还包括:
在接收到后门开启信号时生成后门锁脱开信号;
根据所述后门锁脱开信号控制所述后门的后门锁脱开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把手车门防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后门锁脱开信号控制所述后门的后门锁脱开啮合之后,还包括:
在接收到后门开启信号时生成后门弹出信号;
根据所述后门弹出信号控制所述后门沿开门方向弹出并保持所述第一预设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无把手车门防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到后门开启信号时生成后门锁脱开信号之前,还包括:
接收无线发送的前门解锁信号和后门解锁信号;
根据所述前门解锁信号时控制所述前门锁电子解锁,使得所述前门锁处于电子解锁但啮合的状态;
根据所述后门解锁信号时控制所述后门锁电子解锁,使得所述后门锁处于电子解锁但啮合的状态。
CN201910950678.9A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无把手车门防夹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05784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50678.9A CN110578441B (zh)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无把手车门防夹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50678.9A CN110578441B (zh)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无把手车门防夹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78441A CN110578441A (zh) 2019-12-17
CN110578441B true CN110578441B (zh) 2021-01-12

Family

ID=68814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50678.9A Active CN110578441B (zh)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无把手车门防夹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784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7246B (zh) * 2019-12-31 2021-03-26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的无把手车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236786B (zh) * 2020-01-14 2022-02-15 武汉路特斯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开启系统、方法及车辆
CN113479044A (zh) * 2021-07-30 2021-10-08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及其外切水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65735B2 (ja) * 1995-10-02 2003-11-10 株式会社大井製作所 車両用スライドドアの自動開閉制御装置
US10329823B2 (en) * 2016-08-24 2019-06-2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nti-pinch control system for powered vehicle doors
US10480221B2 (en) * 2017-07-20 2019-11-19 Magna Closures Inc. Illuminated virtual handle for power door system in motor vehicles
CN207063744U (zh) * 2017-08-15 2018-03-02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无门把手车门闭锁控制系统
DE102017216115A1 (de) * 2017-09-12 2019-03-14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Bamberg Verfahren zur Verstellung einer Seitentür eines Kraftfahrzeugs und zugehöriger Einklemmschutzsensor
CN208411666U (zh) * 2018-05-07 2019-01-22 盐城雄伟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式汽车闭锁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78441A (zh) 2019-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78441B (zh) 一种无把手车门防夹系统及方法
US10934760B2 (en) Anti-pinch control system for powered vehicle doors
US10711504B2 (en) Power door presenter with latching feature
EP2904180B1 (en) Retractable handle arrangement
US9022436B2 (en) Actuator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door latch
CN107687299A (zh) 用于车辆门的动力驱动门推进器
CN207063744U (zh) 无门把手车门闭锁控制系统
US10753126B2 (en) Lock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MX2015001681A (es) Puerta electrica de doble funcion.
EP1270853A2 (en) Vehicle access and engagement means
CN111137246B (zh) 一种车辆的无把手车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242162A (zh) 用于机动车辆中的无把手闭合面板的挡板
CN110939084B (zh) 社区智能车位锁
CN112761435A (zh) 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开启方法及关闭方法
US1054460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vehicle door
WO1997001010A1 (en) Opening arrangements and methods for closure members
CN205334580U (zh) 一种自动调节后备箱门的装置及汽车
CN114622781A (zh) 滑门门锁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
CN210161996U (zh) 一种防盗手套箱
CN210768338U (zh) 汽车自动开关门装置、无门把手的汽车自动门和汽车
CN114961454B (zh) 一种汽车无感内开拉手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车辆
EP4130414B1 (en) A method, a system and a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 front compartment lid of a vehicle
WO2000058584A1 (en) Automatic automobile trunk release system and method
KR20140025235A (ko) 자동차 도어 안전개방 장치 및 방법
US20230258029A1 (en) Flush door handle with movable shut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30070 A404, building 3, 28 chuanjiangchi 2nd Road,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an lutes Automobile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90 Building 2, No. 100, Weihu Road, Shamao street, Hann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han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20

Address after: 430090 Building 2, No. 100, Weihu Road, Shamao street, Hann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an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336 818 Binhai two road, Hangzhou Bay New District, Ningbo,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Ltd.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