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61435A - 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开启方法及关闭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开启方法及关闭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61435A
CN112761435A CN202011585390.5A CN202011585390A CN112761435A CN 112761435 A CN112761435 A CN 112761435A CN 202011585390 A CN202011585390 A CN 202011585390A CN 112761435 A CN112761435 A CN 1127614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mechanism
lock
front hatch
automobile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8539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俊�
薛峰
周紫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xpress Jiangsu Technology Co Ltd
Human Horizons Jiangs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xpress Jiangs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xpress Jiangs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Express Jiangs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8539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614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61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14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3/00Vehicle 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g or vehicle
    • E05B83/16Locks for luggage compartments, car boot lids or car bonnets
    • E05B83/24Locks for luggage compartments, car boot lids or car bonnets for car bonn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0Bonnets or lids, e.g. for trucks, tractors, busses, work vehicles
    • B62D25/105Bonnets or lids, e.g. for trucks, tractors, busses, work vehicles for motor c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0Bonnets or lids, e.g. for trucks, tractors, busses, work vehicles
    • B62D25/12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34Protection against weather or dirt, e.g. against water ingres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9/00Mounting or connecting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10Connections between movable lock par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0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actuators used
    • E05B81/04Electrical
    • E05B81/08Electrical using electromagnets or solenoi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54Electrical circui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54Electrical circuits
    • E05B81/64Monitoring or sensing, e.g. by using switches or sens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开启方法及关闭方法,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锁合机构设置于汽车前舱盖;第二锁合机构设置于汽车前舱,且第二锁合机构能与第一锁合机构接触或分离;驱动机构设置于汽车前舱,且与第一锁合机构和/或第二锁合机构驱动连接;接触感应机构设置于汽车前舱盖和/或汽车前舱,且与驱动机构通讯连接。该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开启方法及关闭方法,结构紧凑,节约了汽车前舱的空间,简化了开启步骤,便于用户开启汽车前舱盖。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开启方法及关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开启方法及关闭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汽车前舱盖开启过程需要两步,首先在驾驶位按下前舱盖开启按键,使汽车前舱盖进行半开启,露出汽车前舱盖与汽车前舱之间的机械把手,然后找到该机械把手,通过预设的动作开启该机械把手,进而打开汽车前舱盖,而机械把手的设置占用了前舱盖内部较大的空间,且机械把手设置于一个较小的固定区域,用户在开启过程中还需要去找寻该机械把手所处的位置,且机械把手的开启需要一个特定的手法,较为繁琐,用户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开启方法及关闭方法,结构紧凑,节约了汽车前舱的空间,简化了开启步骤,便于用户开启汽车前舱盖。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主要包括:第一锁合机构、第二锁合机构、驱动机构以及接触感应机构。
第一锁合机构设置于汽车前舱盖;
第二锁合机构设置于汽车前舱,且第二锁合机构能与第一锁合机构接触或分离;
驱动机构设置于汽车前舱,且与第一锁合机构和/或第二锁合机构驱动连接;
接触感应机构设置于汽车前舱盖和/或汽车前舱,且与驱动机构通讯连接。
上述的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接触感应机构为连续或非连续的长条状,接触感应机构为电阻式感应条或电容式感应条。
上述的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接触感应机构设置于汽车前舱盖靠近汽车前舱的一侧和/或汽车前舱靠近汽车前舱盖的一侧。
上述的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还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密封条,密封条与接触感应机构连接,且接触感应机构通过线束或无线信号与驱动机构通讯连接。
上述的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还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复位部件,复位部件的一端与第一锁合机构连接,另一端与汽车前舱盖连接;和/或复位部件的一端与第二锁合机构连接,另一端与汽车前舱连接。
上述的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一锁合机构和第二锁合机构为机械匹配式结构。
上述的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一锁合机构为锁扣或锁钩,第二锁合机构为锁钩或锁扣,锁钩与安装底板铰接,锁钩能绕铰接点为中心进行旋转,锁钩的一端能与锁扣相扣合或分离,另一端与驱动机构驱动连接。
上述的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一锁合机构为锁舌或锁槽,第二锁合机构为锁槽或锁舌,锁舌与安装底板连接,且锁舌与驱动机构驱动连接,锁舌的一端能伸入或退出锁槽。
上述的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一锁合机构和第二锁合机构为相互匹配的扣钩,扣钩的一端与驱动机构驱动连接,两扣钩背离驱动机构的一端能相互扣合或分离。
上述的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一锁合机构和第二锁合机构为电磁吸合式结构,第一锁合机构和第二锁合机构中具有至少一个电磁铁,第一锁合机构与第二锁合机构能相互吸合或分离。
上述的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还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控制器,接触感应机构与控制器单向通讯连接,控制器与驱动机构单向通讯连接。
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的开启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当前舱盖锁信号为全关状态时,驾驶位处的前舱盖的开闭键被按下,前舱盖锁信号转变为半锁状态,该电信号被传输至控制器;
S2、控制器判断当前车速是否为零,或当前车是否处于P挡位;
S3、当前车速不为零和/或当前车未处于P挡位时,前舱盖信号仍为半锁状态,前舱盖仍保持关闭;
S4、当前车速为零和/或当前车处于P挡位时,控制器接收到接触感应机构的信号时,第一锁合机构与第二锁合机构相互分离,前舱盖锁信号为全开状态,前舱盖开启。
上述的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的开启方法,还具有这样的特征,驱动机构驱动第一锁合机构和/或第二锁合机构,使第一锁合机构和第二锁合机构相互分离,并在预设时长内维持分离状态,超出预设时长后,驱动机构停止驱动,使第一锁合机构和/或第二锁合机构恢复原位。
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的关闭方法,还包括设置于汽车前舱和/或汽车前舱盖的第三锁合机构和第四锁合机构,其中第三锁合机构分别与第四锁合机构连接、与控制器通讯连接。
此外还包括以下步骤:
a1、使第一锁合机构和第二锁合机构相互接触,汽车前舱与汽车前舱盖处于半锁状态;
a2、触发第三锁合机构,使第三锁合机构转换至关闭状态;
a3、第三锁合机构带动第四锁合机构工作,第四锁合机构使汽车前舱和汽车前舱盖逐渐靠近,直至全关状态。
上述的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的关闭方法,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第四锁合机构工作过程中,若接触感应机构检测到人员的接触信号后,接触感应机构将夹持风险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三锁合机构转换至开启状态,第四锁合机构工作使汽车前舱和汽车前舱盖相互分离返回至半锁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取消了汽车前舱盖的机械把手,而用接触感应机构来代替,结构紧凑,能够节约汽车前舱的空间;通过接触感应机构被触发后发出的电信号来解锁锁合机构,简化了开启步骤,便于用户开启汽车前舱盖,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1、第一锁合机构;2、第二锁合机构;3、安装板;4、铰接点;5、复位部件;6、驱动机构;7、汽车前舱盖;71、汽车前舱盖外板;72、汽车前舱盖内板;8、汽车前舱;9、接触感应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附图2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作具体阐述。
本文中为组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该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中,第一锁合机构1设置于汽车前舱盖7,第一锁合机构1可以与汽车前舱盖7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一般的,第一锁合机构1设置于汽车前舱盖7的内侧,且位于汽车前舱盖7的边缘位置,用于汽车前舱盖7与汽车前舱8之间的位置锁定。
第二锁合机构2设置于汽车前舱8,第二锁合机构2同样可以与汽车前舱8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一般的,第二锁合机构2设置于汽车前舱8内部,且位于汽车前舱8内部的边缘位置,第二锁合机构2与第一锁合机构1在形状上或功能形式上相匹配,且第二锁合机构2能与第一锁合机构1接触或分离,即第二锁合机构2与第一锁合机构1相接触时,汽车前舱盖7与汽车前舱8之间实现闭合锁定,当第二锁合机构2与第一锁合机构1相分离时,汽车前舱盖7与汽车前舱8之间实现相对开启。
驱动机构6设置于汽车前舱8,具体的驱动机构6可以为机械式驱动机构6,例如驱动电机、电缸等器件,或者可以为电磁式驱动机构6,例如继电器等器件,可根据第一锁合机构1和第二锁合机构2的形式来选择采用机械式驱动机构6亦或电磁式驱动机构6,且驱动机构6与第一锁合机构1和/或第二锁合机构2驱动连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驱动机构6可驱动第一锁合机构1和第二锁合机构2的其中一个进行动作或状态变化,或者同时驱动第一锁合机构1和第二锁合机构2进行动作或状态变化,此处的动作具体指位置发生改变,状态变化指通断电以及磁场的有无。
接触感应机构9设置于汽车前舱盖7和/或汽车前舱8,具体的该接触感应机构9一般隐藏在汽车前舱8的内部,从汽车外部无法看到及触及,当人员开启驾驶位的前舱盖的开闭件后,汽车前舱盖7被轻微抬起后,该接触感应机构9才露出,可被看到及触及,且该接触感应机构9与驱动机构6通讯连接,当满足一定条件下,人员触及或按压该接触感应机构9后,该接触感应机构9会传输开启信号至驱动机构6,驱动机构6开始工作,进而使第一锁合机构1和第二锁合机构2能够分离,从而打开汽车前舱盖7,该按压感应机构相比较传统的解锁开关,较容易寻找,且操作过程更为简单,用户体验较佳。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接触感应机构9为连续或非连续的长条状,优选的,接触感应机构9为连续的长条状,布置在汽车前舱盖7或汽车前舱8的边缘位置,或同时布置在汽车前舱盖7或汽车前舱8的边缘位置,便于人员对其进行找寻及触摸,方便用户在大范围内进行触发开启,进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接触感应机构9可以为电阻式感应条或电容式感应条,通过接触或按压产生变化的电信号作为汽车前舱盖7的开启信号,传输至驱动器,具体的可根据实际设计需求进行选择。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接触感应机构9设置于汽车前舱盖7靠近汽车前舱8的一侧和/或汽车前舱8靠近汽车前舱盖7的一侧,具体的汽车前舱盖7包括前舱盖外板和前舱盖内板,接触感应机构9设置于前舱盖内板处,即该接触感应机构9为连续长条状,可与汽车前舱盖7连接为一个整体,或者该接触感应机构9为连续长条状,可与汽车前舱8的边缘连接为一个整体,或者该接触感应机构9为非连续的长条状,分成两部分分别与汽车前舱盖7的边缘、汽车前舱8的边缘连接为一个整体,且汽车前舱盖7上的接触感应机构9与汽车前舱8上的接触感应机构9互为互补,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连续长条,以上设置形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便于人员对接触感应机构9进行接触或按压。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密封条,密封条与接触感应机构9连接,一般的密封条设置于接触感应机构9背离汽车前舱8或汽车前舱盖7的一侧,该密封条主要用于当汽车前舱8与汽车前舱盖7闭合时的密封,防止外部雨水等杂物进入汽车前舱8内,且接触感应机构9通过线束或无线信号与驱动机构6通讯连接,当人员对接触感应机构9进行接触或按压时,接触感应机构9通过线束将信号传输至驱动机构6,或通过无线信号的形式将信号传输至驱动机构6。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复位部件5,一般复位部件5应用于机械匹配式结构的第一锁合机构1及第二锁合机构2中,优选的复位部件5采用复位弹簧等,当驱动部件在工作预设时间后停止驱动作业后,第一锁合机构1和/或第二锁合机构2在复位部件5的作用下恢复至初始位置,进而重新完成锁合。具体的复位部件5的一端与第一锁合机构1连接,另一端与汽车前舱盖7连接;和/或复位部件5的一端与第二锁合机构2连接,另一端与汽车前舱8连接,即第一锁合机构1和第二锁合机构2中的活动部件均连接有复位部件5,用于在驱动部件停止驱动时,将第一锁合部件和第二锁合部件拉回至初始位置进行复位。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锁合机构1和第二锁合机构2为机械匹配式结构,该匹配的锁合机构使用可靠,稳定性较好,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设置。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锁合机构1为锁扣或锁钩,第二锁合机构2为锁钩或锁扣,锁钩与安装底板铰接,锁钩能绕铰接点4为中心进行旋转,锁钩的一端能与锁扣相扣合或分离,另一端与驱动机构6驱动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锁合机构1为锁扣,第二锁合机构2为锁钩,锁扣为一封闭的环状,汽车前舱8内设置有安装板3,作为各结构的安装支撑,锁钩为长条状设置,且锁钩的中部位置与安装板3铰接,锁钩的一端可与锁扣相扣合或分离,锁钩的另一端与驱动机构6驱动连接,驱动机构6开始驱动后,能拉动锁钩的另一端进行移动,锁钩整体开始绕其与安装板3的铰接点4开始旋转,使锁钩的一端与锁扣开始分离,进而可以使汽车前舱8与汽车前舱盖7开始分离,此外锁钩的另一端还连接有复位弹簧,当驱动机构6停止驱动以后,锁钩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锁钩与锁扣重新完成扣合。反之当第一锁合机构1为锁钩,第二锁合机构2为锁扣时,其他部件的设置与上述举例相对一致。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锁合机构1为锁舌或锁槽,第二锁合机构2为锁槽或锁舌,锁舌与安装底板连接,且锁舌与驱动机构6驱动连接,锁舌的一端能伸入或退出锁槽。
进一步的,第一锁合机构1为锁槽,第二锁合机构2为锁舌,汽车前舱8内设置有安装板3,作为各结构的安装支撑,锁舌外部的固定部件固设在安装板3上,锁舌内部的活动部件的一端可伸入锁槽与之锁合,锁舌内部的活动部件的另一端与驱动机构6驱动连接,通过驱动机构6工作后来推动锁舌内部的活动部件,使活动部件退出锁槽,进而使汽车前舱8与汽车前舱盖7进行分离,此外锁舌活动部件的另一端还连接有复位弹簧,当驱动部件停止驱动以后,锁舌内的活动部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使锁舌的活动部件重新伸入锁槽内完成锁合。反之当第一锁合机构1为锁舌,第二锁合机构2为锁槽时,其他部件的设置与上述的举例中相对一致。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锁合机构1和第二锁合机构2为相互匹配的扣钩,扣钩的一端与驱动机构6驱动连接,两扣钩背离驱动机构6的一端能相互扣合或分离。
进一步的,可设置有两个独立的安装板3,其中一安装板3与汽车前舱盖7固定连接,另一安装板3与汽车前舱8固定连接,两锁钩分别与对应的安装板3铰接,且分别能围绕各自的铰接点4进行转动,其中两锁钩的一端能相互靠近或分离,两锁钩的另一端与驱动机构6驱动连接,驱动机构6开始驱动以后,两锁钩开始转动,两锁钩开始相互分离,进而可以使汽车前舱8与汽车前舱盖7进行分离,此外两锁钩的另一端还连接有复位弹簧,当驱动电机停止驱动以后,两锁钩的一端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两锁钩的一端重新完成扣合。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锁合机构1和第二锁合机构2为电磁吸合式结构,第一锁合机构1和第二锁合机构2中具有至少一个电磁铁,另一个可为铁钴镍等金属制物,第一锁合机构1与第二锁合机构2能相互吸合或分离。具体的,处于锁合状态时,若只有一个电磁铁,则该电磁铁持续得电,与另一金属制物吸合,若具有两个电磁铁时,则该电磁铁都持续得电,且两者相互靠近的一侧为异性极,继电器开始驱动该电磁铁时,即将该电磁铁进行断电,此时便于汽车前舱8与汽车前舱盖7进行分离,当继电器停止工作后,电磁铁重新恢复通电,第一锁合机构1和第二锁合机构2重新恢复吸合,汽车前舱8与汽车前舱盖7重新关闭。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接收多路信息反馈,经判断后再发送开启信息至驱动机构6,接触感应机构9与控制器单向通讯连接,控制器与驱动机构6单向通讯连接,即接触感应机构9检测到触碰或按压信号后将该信号传输至控制器,然后控制器开始判断是否已经接收到车内前舱盖开闭键的开启信号,并判断当前车速是否为零或当前车是否处于P挡位,以上判断得到的结果均为是以后,控制器才将开启信号传输至驱动机构6,用于汽车前舱盖7的开启。
在该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的开启方法中,
S1、当前舱盖锁信号为全关状态时,驾驶位处的前舱盖的开闭键被按下,前舱盖锁信号转变为半锁状态,该电信号被传输至控制器,此时前舱盖处于半开启状态,但仍无法打开;
S2、该控制器还与车速传感器、挡位传感器通讯连接,控制器能够实时判断当前车速是否为零,或当前车是否处于P挡位(即驻车挡位);
S3、当前车速不为零和/或当前车未处于P挡位时,前舱盖信号仍为半锁状态,前舱盖仍保持关闭,可有效防止误差,以增加系统的安全性;
S4、当前车速为零和/或当前车处于P挡位时,控制器接收到接触感应机构9的信号时,前舱盖锁信号为全开状态,第一锁合机构1与第二锁合机构2相互分离,前舱盖开启,手按压感应条,驱动器马上进行动作,从而用户可顺势打开汽车前舱盖7,增加解开锁合机构的便捷性。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驱动第一锁合机构和/或第二锁合机构,使第一锁合机构和第二锁合机构相互分离,此时人员可将汽车前舱盖和汽车前舱进行彻底分离实现完全开启,此外第一锁合机构和第二锁合机构可以在预设时长内维持分离状态,优选的该预设时长可以为五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应性调整,在该预设时长内,人员均可将汽车前舱盖和汽车前舱进行分离,超出预设时长后,驱动机构停止驱动,在复位部件的作用下,第一锁合机构和/或第二锁合机构恢复原位,当汽车前舱盖和汽车前舱之间未进行彻底分离时,第一锁合机构和第二锁合机构恢复相互接触,此时人员无法对汽车前舱盖和汽车前舱进行分离;当汽车前舱盖和汽车前舱已经完全分离时,第一锁合机构和/或第二锁合机构回到相互接触状态时的位置,当人员将汽车前舱盖翻下时,第一锁合机构和第二锁合机构可实现相互接触。
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的关闭方法,还包括设置于汽车前舱和/或汽车前舱盖的第三锁合机构和第四锁合机构,其中第三锁合机构分别与第四锁合机构连接、与控制器通讯连接,具体的,第三锁合机构与第四锁合机构连接,可通过机械式连接或者采用电信号连接,通过第三锁合机构来控制第四锁合机构是否进行锁合作业,控制器可通过电信号的形式来控制第三锁合机构的工作状态。
此外还包括以下步骤:
a1、使第一锁合机构和第二锁合机构相互接触,汽车前舱与汽车前舱盖处于半锁状态,此时第三锁合机构和第四锁合机构均处于开启状态;
a2、触发第三锁合机构,具有多种触发形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可通过人员进行拨动、按压等形式使第三锁合机构转换至关闭状态;
a3、第三锁合机构可通过机械传动机构或者电信号的形式来带动第四锁合机构,第四锁合机构工作使汽车前舱和汽车前舱盖逐渐靠近,直至全关状态,进而实现汽车前舱盖的关闭。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锁合机构工作过程中,若接触感应机构检测到人员的接触信号后,接触感应机构将夹持风险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三锁合机构转换至开启状态,第四锁合机构工作使汽车前舱和汽车前舱盖相互分离返回至半锁状态,防止人员手部等肢体未及时抽出汽车前舱与汽车前舱盖之间的间隙导致被夹,当汽车前舱与汽车前舱盖返回至开启状态后,人员可再次触发第三锁合机构进行再次关闭作业。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锁合机构,所述第一锁合机构设置于汽车前舱盖;
第二锁合机构,所述第二锁合机构设置于汽车前舱,且所述第二锁合机构能与所述第一锁合机构接触或分离;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汽车前舱,且与所述第一锁合机构和/或所述第二锁合机构驱动连接;
接触感应机构,所述接触感应机构设置于所述汽车前舱盖和/或所述汽车前舱,且与所述驱动机构通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感应机构为连续或非连续的长条状,所述接触感应机构为电阻式感应条或电容式感应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感应机构设置于所述汽车前舱盖靠近所述汽车前舱的一侧和/或所述汽车前舱靠近所述汽车前舱盖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与所述接触感应机构连接,且所述接触感应机构通过线束或无线信号与所述驱动机构通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部件,所述复位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锁合机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汽车前舱盖连接;和/或所述复位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锁合机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汽车前舱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合机构和第二锁合机构为机械匹配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合机构为锁扣或锁钩,所述第二锁合机构为锁钩或锁扣,所述锁钩与安装底板铰接,所述锁钩能绕铰接点为中心进行旋转,所述锁钩的一端能与所述锁扣相扣合或分离,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合机构为锁舌或锁槽,所述第二锁合机构为锁槽或锁舌,所述锁舌与安装底板连接,且所述锁舌与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所述锁舌的一端能伸入或退出所述锁槽。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合机构和所述第二锁合机构为相互匹配的扣钩,所述扣钩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连接,两所述扣钩背离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能相互扣合或分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合机构和第二锁合机构为电磁吸合式结构,所述第一锁合机构和所述第二锁合机构中具有至少一个电磁铁,所述第一锁合机构与所述第二锁合机构能相互吸合或分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接触感应机构与所述控制器单向通讯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机构单向通讯连接。
12.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的开启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当前舱盖锁信号为全关状态时,驾驶位处的前舱盖的开闭键被按下,前舱盖锁信号转变为半锁状态,该电信号被传输至所述控制器;
S2、所述控制器判断当前车速是否为零,或当前车是否处于P挡位;
S3、当前车速不为零和/或当前车未处于P挡位时,前舱盖信号仍为半锁状态,所述前舱盖仍保持关闭;
S4、当前车速为零和/或当前车处于P挡位时,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接触感应机构的信号时,所述第一锁合机构与所述第二锁合机构相互分离,前舱盖锁信号为全开状态,所述前舱盖开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的开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锁合机构和/或所述第二锁合机构,使所述第一锁合机构和所述第二锁合机构相互分离,并在预设时长内维持分离状态,超出预设时长后,所述驱动机构停止驱动,使所述第一锁合机构和/或所述第二锁合机构恢复原位。
14.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的关闭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汽车前舱和/或所述汽车前舱盖的第三锁合机构和第四锁合机构,其中所述第三锁合机构分别与所述第四锁合机构连接、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
还包括以下步骤:
a1、使所述第一锁合机构和所述第二锁合机构相互接触,所述汽车前舱与所述汽车前舱盖处于半锁状态;
a2、触发所述第三锁合机构,使所述第三锁合机构转换至关闭状态;
a3、所述第三锁合机构带动所述第四锁合机构工作,所述第四锁合机构使所述汽车前舱和所述汽车前舱盖逐渐靠近,直至全关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的关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锁合机构工作过程中,若接触感应机构检测到人员的接触信号后,所述接触感应机构将夹持风险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三锁合机构转换至开启状态,所述第四锁合机构工作使所述汽车前舱和所述汽车前舱盖相互分离返回至半锁状态。
CN202011585390.5A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开启方法及关闭方法 Pending CN1127614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85390.5A CN112761435A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开启方法及关闭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85390.5A CN112761435A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开启方法及关闭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1435A true CN112761435A (zh) 2021-05-07

Family

ID=75697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85390.5A Pending CN112761435A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开启方法及关闭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6143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12303A (zh) * 2022-01-28 2022-04-29 广东皓耘科技有限公司 机罩开合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自动开合机构和机械设备
CN115030621A (zh) * 2022-06-01 2022-09-09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前舱盖开闭系统及包括其的车辆
CN115030621B (zh) * 2022-06-01 2024-05-28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前舱盖开闭系统及包括其的车辆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3801A (zh) * 2009-07-03 2012-05-30 深圳市永盛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门锁启动装置及方法
US20160340941A1 (en) * 2015-05-21 2016-11-24 Magna Closures S.P.A. Latch with double actuation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thereof
CN205778041U (zh) * 2016-05-19 2016-12-07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发动机罩锁组件及具有该发动机罩锁组件的车辆
CN107795209A (zh) * 2016-09-06 2018-03-1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前舱盖锁及汽车
CN207110745U (zh) * 2017-08-08 2018-03-16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尾门锁、背门总成及车辆
CN210267406U (zh) * 2019-05-31 2020-04-07 中山百得厨卫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感应防夹手的吸油烟机
CN111648680A (zh) * 2020-05-08 2020-09-11 摩登汽车(盐城)有限公司 汽车前盖开关总成及其控制方法
CN111776081A (zh) * 2020-06-22 2020-10-16 苏州曦寰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自动化前舱系统及电动支撑杆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3801A (zh) * 2009-07-03 2012-05-30 深圳市永盛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门锁启动装置及方法
US20160340941A1 (en) * 2015-05-21 2016-11-24 Magna Closures S.P.A. Latch with double actuation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thereof
CN205778041U (zh) * 2016-05-19 2016-12-07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发动机罩锁组件及具有该发动机罩锁组件的车辆
CN107795209A (zh) * 2016-09-06 2018-03-1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前舱盖锁及汽车
CN207110745U (zh) * 2017-08-08 2018-03-16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尾门锁、背门总成及车辆
CN210267406U (zh) * 2019-05-31 2020-04-07 中山百得厨卫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感应防夹手的吸油烟机
CN111648680A (zh) * 2020-05-08 2020-09-11 摩登汽车(盐城)有限公司 汽车前盖开关总成及其控制方法
CN111776081A (zh) * 2020-06-22 2020-10-16 苏州曦寰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自动化前舱系统及电动支撑杆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12303A (zh) * 2022-01-28 2022-04-29 广东皓耘科技有限公司 机罩开合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自动开合机构和机械设备
CN115030621A (zh) * 2022-06-01 2022-09-09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前舱盖开闭系统及包括其的车辆
CN115030621B (zh) * 2022-06-01 2024-05-28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前舱盖开闭系统及包括其的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16266B (zh) 远程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机构
CN208564235U (zh) 门锁开关触发装置及车辆门锁系统
CN106246013B (zh) 闩锁组件、机械锁芯释放机构及打开关闭闩锁的方法
CN103080451B (zh) 车门把手装置
US8505241B2 (en) Door lever for controlling a door opening and closing apparatus
JP2513779B2 (ja) ドア用ラッチとその非作動化装置との組立体
US8149083B2 (en) Vehicle door opening/clo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vehicle door to open/close
US20010029759A1 (en) Lock, in particular for motor vehicle doors
US8766769B2 (en) Latch operating system and instruction method
WO2014025851A1 (en) Dual function power door
CN102747886B (zh) 锁闭系统
CN110847729A (zh) 车辆把手装置、车门总成、车门控制系统和车辆
CN209924678U (zh) 车辆把手装置、车辆把手装置组件、车门总成、车门控制系统和车辆
CN112761435A (zh) 一种汽车前舱盖锁合结构、开启方法及关闭方法
KR20200127320A (ko) 차량용 전동식 도어 래치
EP3080369A1 (en) A hood opening system
CN110578441A (zh) 一种无把手车门防夹系统及方法
CN113107289A (zh) 用于车辆的电动车门闩锁设备
CN203961494U (zh) 一种新型电子锁锁体
EP2168799A2 (en) Roof operating device
CN111645500B (zh) 尾门感应系统及包含其的汽车
CN209482884U (zh) 一种车锁联动装置
JPH08218710A (ja) イージクローザ装置
CN216069887U (zh) 一种公交车车门开关控制系统及公交车
CN210768338U (zh) 汽车自动开关门装置、无门把手的汽车自动门和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