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76710B - 车辆车轮用防滑链 - Google Patents

车辆车轮用防滑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76710B
CN110576710B CN201910897961.XA CN201910897961A CN110576710B CN 110576710 B CN110576710 B CN 110576710B CN 201910897961 A CN201910897961 A CN 201910897961A CN 110576710 B CN110576710 B CN 1105767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kid
wheel
tread
spring
t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9796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76710A (zh
Inventor
胡启国
吴明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89796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767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76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767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767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767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7/00Non-skid devices temporarily attachable to resilient tyres or resiliently-tyred wheels
    • B60C27/06Non-skid devices temporarily attachable to resilient tyres or resiliently-tyred wheels extending over the complete circumference of the tread, e.g. made of chains or cab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车轮用防滑链,包括至少一个防滑部件和用于将防滑部件紧固于车轮的轮胎胎面上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中心环和用于为防滑部件提供固定于轮胎表面的固定力的至少一个夹持装置;在使用时,单一夹持装置的连接部件与相邻的两防滑部件连接,并且由弹簧提供的弹簧弹力使得连接部件带动相连接的防滑部件紧扣在车轮的轮胎胎面上。本发明的防滑部件为模块化结构,其直接通过连接部件形成连接,可使驾驶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完成安装,且这种模块化的防滑链整体便于拆卸和收纳,便携性得到大大提高。

Description

车辆车轮用防滑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车轮防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车轮用防滑链。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和驾驶人员的安全,一般在积雪和泥泞的路面汽车轮胎都会加装防滑链来增加汽车轮胎的摩檫力,保证汽车的行驶平稳和驾驶安全。但是现在主流的防滑链主要分为三种,铁链、牛筋防滑链和橡胶防滑链。
铁链防滑链是使用的范围也比较广,历史也比较悠久,防滑效果也还不错,至今仍广泛使用于大型汽车(卡车、货车、公交车等)上;因为铁制防滑链安装不方便、笨重、携带不方便、不美观、舒适性差等问题,并且对轮胎的伤害较大。已经基本上退出了小轿车市场。
牛筋防滑链对材料比较熟悉的人都知道,牛筋其实就是塑料的一种,在对环境要求不严格的情况下,牛筋是橡胶的理想替代品,但是如遇低温环境、牛筋材质就是变脆。所以牛筋材质的防滑链并不能长久使用,存在安全隐患。
橡胶防滑链:汽车轮胎用的就是橡胶材料。橡胶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非常好的弹性、外力消失后可恢复形态,同时耐磨、摩擦力好等特点。是理想的防滑链材料,但是由于材料成本较高,所以防滑链价格较高。
以上三种防滑链都存在安装困难,便携性不高,体积较大的缺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亟需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车轮用防滑链,其安装更加快捷和简单,可以让驾驶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安装,并且其体积更小,且便于拆卸和收纳,使得便携性大大提高。
本发明的车辆车轮用防滑链,包括围绕并覆盖车轮的轮胎胎面布置的至少一个防滑部件和用于将防滑部件紧固于车轮的轮胎胎面上的固定机构;
固定机构包括用于布置于车轮的轮毂位置处的中心环和用于为防滑部件提供固定于轮胎表面的固定力的至少两个夹持装置;
每一夹持装置包括用于固定相邻两防滑部件的连接部件和一端与连接部件相连、另一端与中心环连接并用于工作时在车轮径向方向上提供弹簧力以使连接部件紧扣在轮胎胎面上的弹簧。
进一步,连接部件包括与防滑部件连接的连接杆和沿车轮径向布置并能够调节长度并调节弹簧的弹力的调节管,调节管沿车轮径向的内端与弹簧相连接、沿车轮径向的外端与连接杆相连接。
进一步,连接杆包括用于沿车轮的轴向方向延伸布置于车轮的轮胎胎面外侧的胎面杆段和与胎面杆段连接并沿车轮的径向方向延伸的径向杆段,径向杆段与调节管相连接。
进一步,调节管包括第一连接头、与第一连接头转动配合的管本体,连接杆的径向杆段自由端插入管本体内并与管本体螺纹配合。
进一步,胎面杆段上突起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柱,相邻两防滑部件的端部上设置有用于与固定柱挂靠配合形成连接的挂环。
进一步,固定柱上设置有能够沿固定柱径向伸缩并用于防止挂环脱离固定柱的至少一个锁止块。
进一步,固定柱自根部向末端部为横截面逐渐变小的锥形或锥台形。
进一步,防滑部件为能够与车轮的轮胎胎面走向相适形的弧形或能够产生与车轮的轮胎胎面走向相适形的变形。
进一步,防滑部件为聚氨酯橡胶防滑部件。
进一步,防滑部件至少包括方形框体,方形框体的沿轮胎胎面走向的两第一侧边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用于破冰防滑的第一破冰体;
每一第一破冰体均为环形,在其中心处设置有用于破冰防滑的破冰钉;
第一破冰体为淬火锰钢钢体,破冰钉为淬火合金锰铜钉;
防滑部件还包括设置在方形框体内的至少一个防滑部,每一防滑部为顶点与方形框体的第一侧边和/或与第一侧边垂直的第二侧边形成连接的三边形或四边形结构,在每一防滑部的边体上设置有突起或凹陷的防滑纹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车辆车轮用防滑链,其在使用时,单一夹持装置的连接部件与相邻的两防滑部件连接,并提供弹簧提供的弹力使得连接部件带动相连接的防滑部件固定在车轮的轮胎胎面上;由于夹持装置沿中心环的圆周方向分布至少两个,从而可使得至少两个夹持装置相互配合使力形成力的平衡,进而实现将所有防滑部件固定在车轮的轮胎胎面上。本发明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中防滑部件为模块化结构,其直接通过连接部件形成连接,可使驾驶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完成安装,且这种模块化的防滑链整体便于拆卸和收纳,便携性得到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防滑链中的固定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防滑链中的防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防滑链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辆车轮用防滑链。
参照图1-图3,图1为本发明的防滑链中的固定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防滑链中的防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防滑链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发明的车辆车轮用防滑链,包括围绕并覆盖车轮的轮胎胎面布置的至少一个防滑部件1和用于将防滑部件1紧固于车轮的轮胎胎面上的固定机构2;本发明的防滑链的固定机构2包括用于布置于车轮的轮毂位置处的中心环2-1和用于为防滑部件1提供固定于轮胎表面的固定力的至少两个夹持装置,如图1所示,夹持装置设置六个。另,每一夹持装置包括用于固定相邻两防滑部件1的连接部件2-2和一端与连接部件2-2相连、另一端与中心环2-1连接并用于工作时在车轮径向方向上提供弹簧力以使连接部件2-2紧扣在轮胎胎面上的弹簧2-3,在弹簧2-3的外部设置有用于对其遮蔽的弹簧套2-4。如图1所示,弹簧2-3的沿车轮径向的内端通过一设置在中心环2-1上的圆环2-5与圆环形成连接,圆环沿中心环2-1的圆周设置多个,具体夹持装置的数目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设置,至少为两个。弹簧2-3在连接部件2-2与防滑部件1形成连接后提供弹力,以使得连接部件2-2夹持在车轮的轮胎胎面上,进而防滑部件1也一同被固定在轮胎胎面上。在这里,防滑部件1的数目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以能够全部围绕并覆盖轮胎的全部胎面为优选。
并且,在本发明中,夹持装置沿中心环2-1圆周方向分布的方式为大体上均匀分布,所谓大体上均匀分布是指,只要能在对轮胎夹持后,各夹持装置中的弹簧2-3作用在中心环2-1上的力能够整体得到相互平衡,不会从轮胎上松脱即可,当然,优选的是多个夹持装置沿中心环2-1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这可以通过在中心环2-1上为每一夹持装置设置定位位置实现,定位位置可通过在中心还的圆周内侧上设置凹陷部形成。
另,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发明中,连接部件2-2包括与防滑部件1连接的连接杆2-6和沿车轮径向布置并能够调节长度并调节弹簧2-3的弹力的调节管2-7,调节管2-7沿车轮径向的内端与弹簧2-3相连接、沿车轮径向的外端与连接杆2-6相连接。连接杆包括用于沿车轮的轴向方向延伸布置于车轮的轮胎胎面外侧的胎面杆段2-6-1和与胎面杆段2-6-1连接并沿车轮的径向方向延伸的径向杆段2-6-2,径向杆段2-6-2与调节管相连接。调节管2-7包括第一连接头2-7-1、与第一连接头转动配合的管本体2-7-2,连接杆2-6的径向杆段2-6-2自由端插入管本体内并与管本体螺纹配合(图中未示出);管本体2-7-2与第一连接头2-7-1的转动配合可通过轴承或圆周内套相转动的方式实现。
通过调节管2-7使得夹持装置的沿车轮径向的长度可调,从而使得固定机构2整体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车轮,在进行具体夹持时,可通过固定住连接杆2-6,然后转动管本体,使得连接杆2-6的径向杆段2-6-2相对管本体向外露出,从而延长了夹持装置整体的径向长度;当连接杆2-6的胎面杆段2-6-1与防滑部件1连接后,再通过固定住连接杆2-6然后转动管本体,使得连接杆2-6的径向杆段2-6-2向管本体内进入,由于管本体能够相对第一连接头转动,此时转动管本体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使得弹簧2-3起作用,对连接杆2-6的胎面杆段2-6-1具有拉力,进而使得胎面杆段2-6-1贴紧于轮胎胎面;此后,还可进一步按径向杆段2-6-2旋入管本体的方向旋动管本体,以使得进一步拉伸弹簧2-3,使弹簧2-3提供更高的预紧力。由于管本体可转动调节,使得对弹簧2-3的拉伸程度可以调节,进而调节连接杆2-6的胎面杆段2-6-1在轮胎胎面上的附着力。
另外,如图1和图3所示,胎面杆段2-6-1上突起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柱2-6-3,相邻两防滑部件1的端部上设置有用于与固定柱2-6-3挂靠配合形成连接的挂环。如图3所示,挂环直接挂靠在固定柱2-6-3上以形成连接。固定柱2-6-3上设置有能够沿固定柱2-6-3径向伸缩并用于防止挂环脱离固定柱2-6-3的至少一个锁止块(图中未示出),锁止块可通过内置在固定柱2-6-3内的弹簧形成径向伸缩,在挂环挂靠时,锁止块可径向向内伸缩,以使得挂环挂靠在固定柱2-6-3上,而当挂环挂靠结束后,锁止块径向向外复位,起到对挂环止退的作用。
另外,固定柱2-6-3自根部向末端部为横截面逐渐变小的锥形或锥台形。根部是指固定柱2-6-3与胎面杆段2-6-1的连接处,通过此种结构,可使得固定柱2-6-3具有较好的破冰效果。
如图2和图3所示,防滑部件1为能够与车轮的轮胎胎面走向相适形的弧形或能够产生与车轮的轮胎胎面走向相适形的变形。优选地,防滑部件1为聚氨酯橡胶防滑部件1。
本实施例中,防滑部件1至少包括方形框体1-1,方形框体1-1的沿轮胎胎面走向的两第一侧边1-2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用于破冰防滑的第一破冰体1-3;
每一第一破冰体均为环形,在其中心处设置有用于破冰防滑的破冰钉1-4;
第一破冰体为淬火锰钢钢体,破冰钉为淬火合金锰铜钉;
防滑部件1还包括设置在方形框体1-1内的至少一个防滑部1-5,每一防滑部为顶点与方形框体1-1的第一侧边和/或与第一侧边垂直的第二侧边形成连接的三边形或四边形结构,在每一防滑部的边体上设置有突起或凹陷的防滑纹路1-6;如图所示,防滑部为菱形四边形结构,其每一边体上均设置有箭头形状的防滑纹路。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车辆车轮用防滑链,其在使用时,单一夹持装置的连接部件2-2与相邻的两防滑部件1连接,并提供弹簧2-3提供的弹力使得连接部件2-2带动相连接的防滑部件1固定在车轮的轮胎胎面上;由于夹持装置沿中心环2-1的圆周方向分布至少两个,从而可使得至少两个夹持装置相互配合使力形成力的平衡,进而实现将所有防滑部件1固定在车轮的轮胎胎面上。
同时,每一块防滑部件中的防滑纹路和破冰锥采取对称式的设计,使得防滑链与地面接触所产生的摩擦力均匀的分布在表面,有效的提高了轮胎的抓地力,使得安全性能得到提升,并且在设计使破冰锥的高度高于防滑纹路,这样可以快速的破开结冰路面,改变路面附着系数,并且这样的设计有效的避免了防滑纹路由于应力集中而发生变形,从而有效的延长了防滑模块的使用寿命。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车辆车轮用防滑链,其特征在于:包括围绕并覆盖车轮的轮胎胎面布置的至少一个防滑部件和用于将防滑部件紧固于车轮的轮胎胎面上的固定机构;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用于布置于车轮的轮毂位置处的中心环和用于为防滑部件提供固定于轮胎表面的固定力的夹持装置;
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用于固定相邻两防滑部件的连接部件和一端与连接部件相连、另一端与中心环连接并用于工作时在车轮径向方向上提供弹簧力以使连接部件紧扣在轮胎胎面上的弹簧;
所述夹持装置至少设置两个并以能够共同作用将防滑部件夹持固定在车轮的轮胎胎面上的方式沿中心环的圆周方向分布设置;
所述连接部件包括与防滑部件连接的连接杆和沿车轮径向布置并能够调节长度并调节弹簧的弹力的调节管,调节管沿车轮径向的内端与弹簧相连接、沿车轮径向的外端与所述连接杆相连接;
所述连接杆包括用于沿车轮的轴向方向延伸布置于车轮的轮胎胎面外侧的胎面杆段和与胎面杆段连接并沿车轮的径向方向延伸的径向杆段,所述径向杆段与所述调节管相连接;
所述调节管包括第一连接头和管本体,所述管本体与第一连接头转动配合的管本体,所述连接杆的径向杆段的自由端插入所述管本体内并与所述管本体螺纹配合,所述弹簧一端与设置在中心环上的圆环连接,另一端与调节管的第一连接头相连接;
通过调节管使得夹持装置沿车轮径向的长度可调,能够通过转动管本体使得连接杆的径向杆段相对管本体向外露出,从而延长夹持装置整体的径向长度,并且能够通过转动管本体使得连接杆的径向杆段向管本体内进入,以使得弹簧起作用而对连接杆的胎面杆段具有拉力,进而使得胎面杆段被贴紧于轮胎胎面;
胎面杆段贴紧于轮胎胎面后,能够通过进一步转动管本体对弹簧的拉伸程度进行调节,以使得连接杆的胎面杆段在轮胎胎面上的附着力被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车轮用防滑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杆段上突起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柱,相邻两防滑部件的端部上设置有用于与固定柱挂靠配合形成连接的挂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车轮用防滑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上设置有能够沿固定柱径向伸缩并用于防止挂环脱离固定柱的至少一个锁止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车轮用防滑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自根部向末端部为横截面逐渐变小的锥形或锥台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车轮用防滑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部件为能够与车轮的轮胎胎面走向相适形的弧形或能够产生与车轮的轮胎胎面走向相适形的变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车轮用防滑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部件为聚氨酯橡胶防滑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车轮用防滑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部件至少包括方形框体,所述方形框体的沿轮胎胎面走向的两第一侧边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用于破冰防滑的第一破冰体;
每一第一破冰体均为环形,在其中心处设置有用于破冰防滑的破冰钉;
所述第一破冰体为淬火锰钢钢体,所述破冰钉为淬火合金锰铜钉;
所述防滑部件还包括设置在方形框体内的至少一个防滑部,每一防滑部为顶点与方形框体的第一侧边和/或与第一侧边垂直的第二侧边形成连接的三边形或四边形结构,在每一防滑部的边体上设置有突起或凹陷的防滑纹路。
CN201910897961.XA 2019-09-23 2019-09-23 车辆车轮用防滑链 Active CN1105767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97961.XA CN110576710B (zh) 2019-09-23 2019-09-23 车辆车轮用防滑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97961.XA CN110576710B (zh) 2019-09-23 2019-09-23 车辆车轮用防滑链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76710A CN110576710A (zh) 2019-12-17
CN110576710B true CN110576710B (zh) 2022-10-04

Family

ID=68813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97961.XA Active CN110576710B (zh) 2019-09-23 2019-09-23 车辆车轮用防滑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767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24005B (zh) * 2020-10-15 2022-03-08 吉林大学 一种车轮自动防滑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36970A (en) * 1971-08-12 1973-06-05 J Clark Tire traction device
CN87208570U (zh) * 1987-05-27 1988-05-04 刘章俭 一种汽车防滑装置
JP2003260912A (ja) * 2002-03-11 2003-09-16 Hideki Kanemasu タイヤ滑り止め具
DE602006016875D1 (de) * 2006-09-08 2010-10-21 Weissenfels Traction S P A Gleitschutzvorrichtung für räder
CN201249641Y (zh) * 2008-06-02 2009-06-03 谷青 汽车轮胎防冰雪齿
KR20100032996A (ko) * 2008-09-19 2010-03-29 강수연 차량 타이어 미끄럼 방지장치
CN205601524U (zh) * 2016-04-25 2016-09-28 张天明 通用防滑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76710A (zh) 2019-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40716B2 (en) Escape device for self-rescue in case of auto tyre being trapped in pit
JP2003533393A (ja) ホイールリム用バンド装置
CN207466267U (zh) 一种汽车轮胎假轮脱困器
US20120153707A1 (en) Vehicle tire traction device
US20090050249A1 (en) Anti-slipping device for dual tires
CN107618322A (zh) 一种汽车轮胎假轮脱困器
US2598851A (en) Traction device
CN110576710B (zh) 车辆车轮用防滑链
CN110722924A (zh) 汽车特殊地形行驶车轮辅助装置
JP3718779B2 (ja) タイヤのスリップ防止装置
US4886100A (en) Traction device adapted to compensate for tire size variations resulting from inflation and road deflection
US4387930A (en) Vehicle traction device
CN108248278A (zh) 一种伞式汽车冰雪路面防滑装置用防滑机构
US2936016A (en) Anti-skid device
CN2866210Y (zh) 汽车防滑带
CN211684536U (zh) 一种适用冰雪路面的轮胎
CN211000750U (zh) 汽车特殊地形行驶车轮辅助装置
CN203793029U (zh) 防滑轮毂
JP3546418B2 (ja) タイヤのスリップ防止装置。
CN210234582U (zh) 一种蟹爪全包式汽车轮胎防滑链
CN212685131U (zh) 一种无人驾驶汽车防滑轮胎
CN215204324U (zh) 一种防雨天打滑的轮胎装置
CN206456193U (zh) 汽车防滑链
CN212579530U (zh) 一种防滑轮胎
CN109849597B (zh) 一种可调节的汽车通用防滑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