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68967A - Ocr全贴合自动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Ocr全贴合自动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68967A
CN110568967A CN201910952327.1A CN201910952327A CN110568967A CN 110568967 A CN110568967 A CN 110568967A CN 201910952327 A CN201910952327 A CN 201910952327A CN 110568967 A CN110568967 A CN 1105689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tation
fixedly connected
lifting
convey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5232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国华
宋金聚
周镇
张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llysys (Suzhou)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Hollysys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Hollysys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Hollysys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5232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689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689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689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5C1/00 - B05C9/00
    • B05C11/10Storage, supply or control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Recovery of excess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3/00Means for manipulating or holding work, e.g. for separate articles
    • B05C13/02Means for manipulating or holding work, e.g. for separate articles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5/00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9/00Apparatus or pl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urfac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or in which the means of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not important
    • B05C9/08Apparatus or pl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urfac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or in which the means of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not import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and performing an auxiliary operation
    • B05C9/14Apparatus or pl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urfac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or in which the means of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not import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and performing an auxiliary operation the auxiliary operation involving heating or 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3/00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3/06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exposure to radiation
    • B05D3/061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exposure to radiation using U.V.
    • B05D3/065After-treatment
    • B05D3/067Curing or cross-linking the coa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一种OCR全贴合自动生产线,包括等离子处理站、涂胶工位、UV固化段、贴合工位、流水线,所述第一等离子处理站右侧安装有涂坝胶补强胶工位,所述涂坝胶补强胶工位右侧安装有UV固化段,所述UV固化段右侧安装有涂补强胶工位,所述涂补强胶工位右侧安装有面胶工位,所述面胶工位右侧安装有贴合工位,所述贴合工位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机械手,所述贴合工位左前侧设有第二等离子处理站,所述贴合工位左后侧设有第三等离子处理站,所述贴合工位右侧安装有流水线。其有益效果是:屏幕全贴合过程中的每个过程全部由生产线完成,节省更多的人工成本,同时在部分加工过程中采用视觉定位组件,定位更加快速准确,贴合后的产品质量更高。

Description

OCR全贴合自动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屏幕贴合领域,特别是一种OCR全贴合自动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触摸屏贴合过程中,使用全贴合技术使触控面板与玻璃保护层完全贴合,由于两层板中完全贴合,不存在任何缝隙与空气层,不会有光折射产生叠影情况,使屏幕亮度更高、也杜绝屏幕内部进入灰尘同时可以缩减整体厚度,全贴合以种种优势而更加受到生产商的青睐,但是,全贴合过程复杂,工艺流程较为麻烦,不同工艺流程使用不同生产设备进行加工,影响贴合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OCR全贴合自动生产线。具体设计方案为:
一种OCR全贴合自动生产线,包括等离子处理站、涂胶工位、UV固化段、贴合工位、流水线,所述等离子处理站包括第一等离子处理站、第二等离子处理站、第三等离子处理站,所述等离子处理站用于对材料进行表面等离子处理,所述涂胶工位包括涂坝胶补强胶工位、涂补强胶工位、面胶工位,所述第一等离子处理站右侧安装有涂坝胶补强胶工位,所述涂坝胶补强胶工位右侧安装有UV固化段,所述UV固化段右侧安装有涂补强胶工位,所述涂补强胶工位右侧安装有面胶工位,所述面胶工位右侧安装有贴合工位,所述贴合工位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机械手,两个所述机械手外侧分别设有护栏,所述机械手型号包括安川GP25,所述贴合工位左前侧设有第二等离子处理站,所述贴合工位左后侧设有第三等离子处理站,所述贴合工位右侧安装有流水线,所述等离子处理站、涂胶工位、UV固化段、贴合工位与流水线中设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等离子传送机构、涂胶传送机构、UV传送机构、贴合传送机构、流水线传送机构,所述等离子传送机构为等离子处理站中的传送机构,所述涂胶传送机构为涂胶工位中的传送机构,所述UV传送机构为UV固化段中的传送机构,所述贴合传送机构为贴合工位中的传送机构,所述流水线传送机构为流水线中的传送机构,所述玻璃板材由定位治具固定并在输送机构中运动,所述等离子处理站、涂胶工位、贴合工位顶部均设有风机滤网机组,所述风机滤网机组型号包括ffu-cc4300,所述等离子处理站、涂补强胶工位、贴合工位均设有触摸屏,所述触摸屏PLC型号包括G_ST70_XX_96524V,所述涂胶工位、等离子处理站内部均设有龙门机械手。
所述涂胶传送机构包括第一涂胶传送机构、第二涂胶传送机构、第三涂胶传送机构,所述等离子传送机构右侧为第一涂胶传送机构,所述第一涂胶传送机构右侧为UV传送机构,所述UV传送机构右侧为第二涂胶传送机构,所述第二涂胶传送机构右侧为第三涂胶传送机构,所述第三涂胶传送机构右侧为贴合传送机构,所述贴合传送机构右侧为流水线传送机构,所述等离子传送机构、涂胶传送机构、UV传送机构、贴合传送机构中均安装有张紧部件,所述等离子传送机构包括等第一输送工装与第一升降工装,所述第一升降工装位于第一输送工装中部,所述第一输送工装包括第一线体型材、第一主同步轮、第一副同步轮、第一同步带,所述第一线体型材数量为两条且轴向方向为左右方向,所述第一线体型材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条,两条所述第一线体型材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线体横撑,两条所述第一线体型材相对一侧分别连接有多个第一副同步轮,所述第一副同步轮与第一线体型材轴销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副同步轮呈左右排列,其中,与同一第一线体型材连接的多个第一副同步轮中,左右两端第一副同步轮型号优先为AHTFW18,其他第一副同步轮型号优先为AHTFW16,两条所述第一线体型材下方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通过支架固定于第一线体型材下方,所述传动轴与支架轴承连接,所述轴承型号优先为HBT15,所述传动轴靠近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同步轮,所述第一主同步轮与传动轴优先采用键连接,所述第一主同步轮型号优先为HTPA22S5M250,所述第一主同步轮位于多个第一副同步轮下方,所述第一主同步轮与多个第一副同步轮通过第一同步带传动,所述传动轴一端连接有电机的电机轴,所述传动轴一端与电机的电机轴优先采用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工装包括第一限位板、第一举升定位板、第一气缸固定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为矩形框状结构,所述矩形框状结构四角下方分别设有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型号优先为C-STNCS10,所述第一限位板底部四角分别固定连接固定柱,所述第一限位板位于第一输送工装顶部,所述第一限位板下方两条第一线体型材间设有第一举升定位板,所述第一举升定位板顶部设有两个定位销,所述第一举升定位板底部固定连接垫块,所述第一举升定位板下方设有第一气缸固定板,所述第一气缸固定板与垫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举升定位板连接气缸活塞杆,所述气缸缸体与第一气缸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举升定位板底部四角分别固定连接导柱顶端,所述导柱与第一气缸固定板轴承连接,所述轴承型号优先为LHFCDM20,所述第一举升定位板与第一气缸固定板右侧设有气缸,具体的,所述第一举升定位板与第一气缸固定板右侧设有凹槽,所述气缸缸体位于凹槽之中,所述气缸缸体底端与第一杆状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固定板底部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垫脚板,所述第一气缸固定板下方设有吸风嘴,所述吸风嘴为四棱漏斗状结构,所述吸风嘴上方前后两边与第一气缸固定板底部前后两侧相抵,所述第一输送工装左侧设有启动工装,所述启动工装包括托盘放置板、第一传感器、导柱,所述托盘放置板底部连接多个导柱顶端,所述托盘放置板底部固定连接气缸活塞杆,所述托盘放置板底部右侧连接传感器支架一端,所述托盘放置板与传感器支架优先依靠螺钉连接,所述传感器支架另一端连接有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优先为西克传感器,所述启动工装上方前后两侧分别为放置导向条,所述放置导向条呈“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底边与第一线体型材顶面固定连接,所述“L”型结构侧边位于两条第一线体型材相对一侧上方,所述涂胶传送机构包括第二输送工装与第二升降工装,所述第二升降工装位于第二输送工装中部,所述第二输送工装包括第二线体型材、第二主同步轮、第二副同步轮、第二同步带,所述第二线体型材数量为两条且轴向方向为左右方向,所述第二线体型材顶部固定连接第二导向条,两条所述第二线体型材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线体横撑,两条所述第二线体型材相对一侧分别连接有多个第二副同步轮,所述第二副同步轮与第二线体型材轴销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副同步轮呈左右排列,其中,与同一第二线体型材连接的多个第二副同步轮中,左右两端第二副同步轮型号优先为AHTFW18,其他第二副同步轮型号优先为AHTFW16,两条所述第二线体型材底部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通过支架固定于第二线体型材下方,所述传动轴与支架轴承连接,所述轴承型号优先为HBT15,所述传动轴靠近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同步轮,所述第二主同步轮与传动轴优先采用键连接,所述第二主同步轮型号优先为HTPA22S5M250,所述第二主同步轮位于多个第二副同步轮下方,所述第二主同步轮与多个第二副同步轮通过第二同步带传动,所述传动轴一端连接有电机的电机轴,所述传动轴一端与电机的电机轴优先采用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二升降工装包括第二限位板、第二举升定位板、第二气缸固定板,所述第二限位板位于第二输送工装顶部,所述第二限位板为矩形框状结构,所述矩形框状结构四角下方分别设有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型号优先为C-STNCS10,所述第二限位板底部四角分别固定连接固定柱,所述第二限位板下方两条第二线体型材间设有第二举升定位板,所述第二举升定位板顶部设有两个定位销,所述第二举升定位板底部固定连接垫块,所述第二举升定位板下方设有第二气缸固定板,所述第二举升定位板连接气缸活塞杆,具体的,所述第二举升定位板底部固定连接垫块,所述垫块与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缸体与第二气缸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举升定位板与第二气缸固定板右侧设有气缸,具体的,所述第二举升定位板与第二气缸固定板右侧设有凹槽,所述气缸缸体位于凹槽之中,所述气缸缸体底端与第二杆状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固定板底部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第二垫脚板,所述UV传送机构包括第一框架、UV灯,所述第一框架顶部为两条轴向方向为左右方向的两条平行型材,两条所述平行型材顶部分别固定连接第三导向条,两条所述平行型材相对一侧分别安装有多个第三副同步轮,所述第三副同步轮与平行型材轴销连接,多个所述第三副同步轮呈左右排列,其中,与同一平行型材连接的多个第三副同步轮中,左右两端第三副同步轮型号优先为AHTFW18,其他第三副同步轮型号优先为AHTFW16,两条所述平行型材下方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通过电机安装板固定于两条平行型材下方,所述传动轴与电机安装板轴承连接,所述轴承型号优先为HBT15,所述传动轴靠近两端弧面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主同步轮,所述第三主同步轮与传动轴优先采用键连接,所述第三主同步轮型号优先为HTPA22S5M250,所述传动轴一端连接有电机的电机轴,所述传动轴一端与电机的电机轴优先依靠联轴器连接,所述电机主体与电机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主同步轮位于多个第三副同步轮下方,所述第三主同步轮与多个第三副同步轮间通过第三同步带传动,两条所述平行型材上方分别设有灯架,所述灯架与平行型材优先依靠螺钉连接,所述灯架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灯架之间连接有UV灯,两条所述平行型材间距离通过第三线体横撑固定,所述UV固化段包括固化段上罩,所述固化段上罩位于UV传送机构上方,所述固化段上罩前后两面底部分别与第一框架顶部两条平行型材固定连接,所述贴合传送机构包括第三输送工装、第三升降工装,所述第三输送工装包括第三线体型材、第四线体横撑,所述第三线体型材数量为两个且轴向方向为左右方向,所述第三线体型材顶部固定连接第四导向条,两条所述第三线体型材相对一侧分别连接多个第四副同步轮,所述第四副同步轮与第三线体型材轴销连接,多个所述第四副同步轮呈左右排列,其中,与同一第三线体型材连接的多个第四副同步轮中,左右两端第四副同步轮型号优先为AHTFW18,其他第四副同步轮型号优先为AHTFW16,所述第三线体型材通过支架固定安装于线体举升板顶部,两条所述第三线体型材下方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支架轴承连接,所述轴承型号包括HBT15x,所述传动轴靠近两端弧面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四主同步轮,所述第四主同步轮与传动轴优先采用键连接,所述第四主同步轮型号优先为HTPA22S5M250,所述第四主同步轮与第四副同步轮通过第四同步带传动,所述传动轴中部连接有电机,两条第三线体型材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四线体横撑,所述第三升降工装包括线体举升板、第一支撑板,所述线体举升板顶面中部连接气缸浮动头,所述线体举升板与气缸浮动头优先依靠螺钉连接,所述气缸浮动头与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方式优先为过盈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气缸缸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气缸缸体优先依靠螺钉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顶部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第二限位安装座,所述第二限位安装座顶部安装有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型号优先为C-MACAD1410,所述线体举升板底部四角分别连接导柱顶端,所述线体举升板与导柱优先过盈连接,所述导柱与第一支撑板轴承连接,所述轴承型号优先为LHFSDM20,所述流水线传送机构包括齿带、链轮、主动轴、从动轴,所述流水线传送机构数量为两个呈前后排列,所述主动轴与从动轴呈左右分布,所述主动轴与从动轴弧面外侧套有多个链轮,所述主动轴、从动轴与链轮键连接,两侧主动轴与从动轴一端链轮弧面外侧连接有链条,所述主动轴另一端连接有电机,所述主动轴与从动轴其他链轮通过齿带连接。
所述张紧部件位于主同步轮上方左右两侧,所述张紧部件包括张紧块、张紧轮,所述张紧块一端与线体型材固定连接,所述张紧轮与张紧块另一端轴销连接,所述张紧轮弧面与同步带相抵。
所述等离子处理站包括第一箱体、风机滤网机组、触摸屏,所述风机滤网机组位于第一箱体顶部,所述触摸屏位于第一箱体左侧,所述触摸屏包括触摸屏箱体、触摸屏盖板,所述触摸屏PLC位于触摸屏箱体之中,所述触摸屏箱体后侧连接触摸屏盖板,所述第一箱体包括第二框架、第一桌面板,所述第二框架为左右镜像的“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上方前后两侧分别安装平开门,所述“L”型结构顶部为顶板底部为底板,所述“L”型结构底边顶面为第一桌面板,所述“L”型结构其他面为封板,所述第一桌面板与等离子传送机构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一线体型材通过支架固定安装于第一桌面板上方,所述支架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一桌面板中部设有垂直的矩形通孔,所述第一桌面板顶部位于矩形通孔前后两侧分别连接第一垫脚板,所述第一桌面板与第一垫脚板优先依靠螺钉连接,所述矩形通孔右侧固定连接杆状板,所述第一桌面板底面与吸风嘴固定连接,所述吸风嘴上方四面分别与矩形通孔内壁相抵,所述第一限位板底面与固定柱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底部通过支座与桌面板固定连接,所述支座型号优先为SHFT30,所述第一桌面板左侧连接启动工装,具体的,所述托盘放置板与导柱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导柱与第一桌面板轴承连接,所述轴承型号优先为LHFRW16,位于托盘放置板下方的气缸缸体与第一桌面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桌面板上方第一箱体内部安装龙门机械手,所述龙门机械手上部后侧安装有照射部,具体的,所述龙门机械手上部后侧连接第一转接板,所述第一转接板后侧与照射部固定连接,所述照射部型号优先为CNT-SAP003XR,所述第一箱体底部四角分别设有脚轮,所述脚轮型号优先为CLDK65-N,具体的,所述第一箱体底部四角分别固定连接地脚板,所述地脚板与脚轮固定连接。
所述涂胶工位包括第二箱体、离子风机、风机滤网机组,所述风机滤网机组位于第二箱体顶部,所述离子风机位于第二箱体内部右上方,所述第二箱体包括第三框架、第二桌面板,具体的,所述第三框架右侧上方设有轴向方向为前后方向的横梁,所述离子风机与横梁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离子风机型号优先为AP-DC2452-60,所述所述第二箱体为上下双层结构,所述第三框架中部与第二桌面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箱体顶层前后两侧分别为平开门,所述第二箱体顶部为顶板底部为底板,所述第二箱体底部四角分别设有脚轮,所述脚轮顶部与地脚板固定连接,所述地脚板与第三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箱体其他面为封板,所述第二桌面板顶面固定安装涂胶传送机构、龙门机械手,具体的,所述第二桌面板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架顶端与第二线体型材固定连接,所述支架数量为多个,所述传动轴与支架轴承连接,所述轴承型号优先为HBT15x,所述第二桌面板中部设有垂直的矩形通孔,所述第二桌面板顶部位于矩形通孔前后两侧分别连接第二垫脚板,所述第二桌面板与第二垫脚板优先依靠螺钉连接,所述矩形通孔右侧固定连接杆状板,所述第二限位板底面与固定柱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底部通过支座与第二桌面板固定连接,所述支座型号优先为SHFT30,所述龙门机械手上部后侧安装胶头总装,所述胶头总装分为第一胶头总装、第二胶头总装、第三胶头总装,所述第一胶头总装固定安装于涂坝胶补强胶工位、所述第二胶头总装固定安装于涂补强胶工位、所述第三胶头总装固定安装于面胶工位,所述第一胶头总装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传感器、第一螺杆阀、相机,所述第一安装板与龙门机械手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左侧连接筋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后侧左方设有第二传感器,具体的,所述第一安装板后侧安装滑台气缸,所述滑台气缸型号优先为MXQ16-30,所述滑台气缸后侧固定连接传感器护套,所述第二传感器固定安装于传感器护套内部,所述第二传感器型号优先为GT-A22,所述第一安装板后侧中部连接第一螺杆阀,所述第一螺杆阀型号优先为PDP-150,所述第一螺杆阀底部连接第一混料管,所述第一安装板右侧设有相机,具体的,所述第一安装板右侧固定连接相机固定调节块,所述相机固定调节块后侧连接相机,所述相机型号优先为XG-200C,所述相机下方设有光源固定板,所述光源固定板与相机固定调节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胶头总装包括第二安装板、第二螺杆阀,所述第二安装板与龙门机械手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杆阀位于第二安装板后侧,所述第二螺杆阀通过螺杆阀夹具固定安装于第二安装板后侧,所述第二螺杆阀型号优先为ECO-PEN600,所述第二安装板右侧设有相机,具体的,所述第二安装板右侧固定连接相机固定调节块,所述相机固定调节块后侧连接相机,所述相机型号优先为XG-200C,所述相机下方设有光源固定板,所述光源固定板与相机固定调节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胶头总装包括第三安装板、第三螺杆阀,所述第三安装板与龙门机械手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螺杆阀位于第三安装板后侧,具体的,所述第三安装板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接板,所述第二转接板后侧与第三螺杆阀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螺杆阀型号优先为eco-DUO600,所述第三螺杆阀底部连接第二混料管,所述涂胶传送机构顶部后侧安装有擦胶机构,所述擦胶机构包括夹板、粘板、废料盒,所述夹板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夹板呈前后排列,所述后侧夹板底部左右两侧与固定柱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底端与第二限位板顶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夹板相对一侧分别连接有粘板,所述夹板两端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缸体与后侧夹板固定连接,所述气缸活塞杆与前侧夹板固定连接,所述气缸型号包括CDJ2B16-15Z,所述前侧夹板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导柱,所述导柱与后侧夹板轴承连接,所述轴承型号包括LMK6,所述夹板下方设有废料盒,所述废料盒后侧设有废料盒限位柱,所述废料盒限位柱底端与第二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涂补强胶工位左侧设有触摸屏。
所述龙门机械手包括滑轨,所述滑轨分为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三滑轨,所述第一滑轨数量为两个且轴向方向为前后方向分别安装于桌面板上方左右两侧,具体的,两个所述第一滑轨分别固定安装于机械手固定板上方,所述机械手固定板底部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机械手垫脚,所述机械手垫脚底部与桌面板固定连接,所述左侧第一滑轨后侧连接有接线端,所述左侧第一滑轨滑块顶部连接有第二连接件,所述左侧第一滑轨滑块顶部与第二连接件底部连接时形成通孔,所述接线端前端连接有第一拖链一端,所述第一拖链另一端穿过通孔并与第二连接件顶部前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轨上方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与第二连接件后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轨右端连接右侧第一滑轨滑块,所述第二滑轨前侧设有第三滑轨,所述第三滑轨与第二滑轨滑块后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顶部右侧连接有第二拖链一端,所述第二拖链另一端与第三滑轨顶部前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滑轨顶端连接有电动机制动器,所述第三滑轨滑块后侧连接胶头总装。
所述贴合工位包括第三箱体、真空箱、移栽总装,所述真空箱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真空箱前后排列,所述真空箱位于贴合传送机构左侧,所述真空箱与贴合传送机构位于第三箱体内部,所述第三箱体包括第四框架,所述框架顶层四周设有挡板,所述框架顶部盖有顶板,所述顶板与风机滤网机组固定连接,所述框架中层右侧设有封板,所述框架中层底部及封板与上方挡板之间均设有加强角,所述第三箱体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平开门,所述后侧平开门左侧设有触摸屏,所述触摸屏包括触摸屏箱体、触摸屏盖板,所述触摸屏PLC位于触摸屏箱体之中,所述触摸屏箱体后侧连接触摸屏盖板,所述第四框架为三层结构,所述风机滤网机组位于所述第四框架顶部,所述第四框架内部前后两侧上方分别设有离子风机,具体的所述离子风机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离子风机分别与第四框架顶层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离子风机型号优先为AP-DC2452-60,所述第三箱体底部四角分别设有脚轮,所述脚轮顶部与地脚板固定连接,所述地脚板与第四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框架中层与底层之间设有第三桌面板,所述第三桌面板顶面中部设有多个第二限位块,多个所述第二限位块顶部分别设有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型号包括C-MACAD1410,所述真空箱位于第三桌面板上方,所述真空箱包括真空箱上盖、调姿组件、开合组件、翻转组件、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翻转组件顶部左右两侧,所述调姿组件位于翻转组件顶部两锁紧组件之间,所述真空箱上盖位于调姿组件上方,所述开合组件位于锁紧组件右侧,所述开合组件上部与真空箱上盖固定连接,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翻转板、第一电缸,所述翻转板为翻转组件中支撑真空箱的支撑板,所述翻转板底部前后一侧连接第一电缸活塞杆,所述翻转板与第一电缸活塞杆优先通过双耳环安装件固定连接,所述双耳环安装件型号包括SNC-63,所述第一电缸缸体与第三桌面板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缸型号包括ESBF-BS-63-150-5P,所述翻转板前后一侧连接多个缓冲器撞头,所述缓冲器撞头位于第二限位块上方,所述翻转板底部前后另一侧连接有多个抱块,所述抱块为第一翻转轴与翻转板间的连接元件,所述翻转板与抱块优先依靠螺钉连接,所述翻转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轴线方向为前后方向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为用于对翻转板进行加固的金属条,多个所述抱块间连接有第一翻转轴,所述第一翻转轴两端与第三桌面板通过轴承套轴承连接,所述锁紧组件包括第一限位安装座、翻转压紧钩,所述第一限位安装座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安装座分别安装于翻转板前后两侧,所述第一限位安装座底部与翻转板优先依靠螺钉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安装座顶部轴销连接有翻转压紧钩,所述翻转压紧钩为翻转过程中将第一限位安装座与真空箱上罩压紧的元件,所述翻转压紧钩中部与气缸活塞杆轴销连接,所述气缸缸体与第一限位安装座轴销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安装座顶部设有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型号包括C-MACAD1410,所述调姿组件与翻转板固定连接且位于两个第一限位安装座之间,所述调姿组件上方设有真空箱上盖,所述真空箱上盖前后两侧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连接有缓冲器撞头,所述真空箱上盖后侧连接有开合组件,所述开合组件包括抱紧块、第二翻转轴、轴承支撑座,所述抱紧块与真空箱上盖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抱紧块与第二翻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翻转轴与轴承支撑座上部轴承连接,所述第二翻转轴一端连接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型号包括DYNABOX,所述减速机底部与电机固定连接,所述减速机、电机与轴承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轴承支撑座底端与翻转板固定连接,所述真空箱上盖包括真空箱上罩、升降部件、玻璃定位治具,所述玻璃定位治具位于升降部件下方,所述真空箱上罩包括上罩顶板,所述升降部件与上罩顶板固定连接,所述上罩顶板顶面中部连接集气板,所述上罩顶板底面四边分别连接上罩侧板,四个所述上罩侧板底部连接密封接触板,所述密封接触板为矩形框状结构,所述第一限位块分别安装于前后两上罩侧板左侧,所述前后两上罩侧板中部设有玻璃板,所述上罩侧板与玻璃板通过玻璃压板固定,所述升降部件包括第二电缸、贴合治具母板,所述第二电缸缸体与上罩顶板固定连接,所述上罩顶板顶部位于第二电缸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密封压板,所述第二电缸活塞杆与贴合治具母板连接,所述第二电缸型号包括ESBF-BS-32-5P,所述上罩顶板底部第二电缸活塞杆弧面外侧设有范塞压块,所述范塞压块与上罩顶板固定连接,所述范塞压块与第二电缸活塞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电缸活塞杆底部固定连接转接头,所述转接头与贴合治具母板固定连接,所述贴合治具母板顶面连接多个导柱,所述导柱弧面外侧设有范塞压块,所述范塞压块与上罩顶板固定连接,所述位于左右排列的两导柱套有一个直线轴承安装块,所述直线轴承安装块顶部导柱弧面外侧设有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上方设有轴承压块,所述导柱与上罩顶板、直线轴承安装块、直线轴承、轴承压块间滑动连接,多个所述导柱中一个顶部固定安装固定环,所述安装有固定环的导柱一侧直线轴承安装块顶部安装有传感器,所述玻璃定位治具包括第二支撑板、滑台气缸,所述贴合治具母板连接气缸缸体,所述气缸活塞杆与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滑台气缸位于第二支撑板底面右侧,所述滑台气缸型号包括MXJ6-5,所述第二支撑板底面左侧与后侧分别固定连接多个第三限位块,所述调姿组件包括箱内线体部件、箱内举升部件、下罩举升部件、下罩,所述下罩举升部件包括对位平台,所述对位平台底面与翻转板固定连接,所述对位平台顶面连接对位平台转接板,所述对位平台转接板为与对位平台相连的转接板,所述对位平台型号包括GAS02-400RS,所述对位平台转接板前后两侧连接气缸,所述气缸活塞杆与下罩底面连接,所述气缸活塞杆顶面连接气缸转接板,所述气缸转接板与下罩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气缸转接板为气缸与下罩底面间的连接元件,所述下罩包括下罩侧板、下罩底板、下罩顶板,所述下罩底板顶部四周设有下罩侧板,所述下罩侧板顶部设有下罩顶板,所述下罩顶板为矩形框状结构,所述下罩底板底部设有排气件,所述下罩右侧设有微型滚轮,所述微型滚轮与下罩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微型滚轮型号包括MOR38-300,所述箱内线体部件与箱内举升部件位于下罩内部,所述箱内线体部件包括线体侧板、第五主同步轮、第五副同步轮,所述线体侧板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线体侧板顶部分别固定连接第五导向条,所述第五导向条靠近两端设有第四限位块,所述第四限位块呈倒置的“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侧边与线体侧板靠近下罩侧板一侧固定连接,所述“L”型结构底边与第五导向条固定连接,所述“L”型结构底边伸出第五导向条部分,两个所述线体侧板相对一侧分别轴销连接多个第五副同步轮,两个所述线体侧板间固定连接有线体支撑,所述线体支撑右侧设有传动轴,传动轴与线体侧板轴承连接,所述轴承包括深沟球轴承,所述传动轴靠近两端设有第五主同步轮,所述传动轴与第五主同步轮优先采用键连接,所述第五主同步轮与第五副同步轮通过第五同步带传动,所述第五主同步轮型号包括HTPA22S5M250,所述位于左右两端的第五副同步轮型号包括AHTFW18-S5M250,其他第五副同步轮型号包括AHTFW16-S5M250,所述第五主同步轮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滚轮,所述滚轮与线体侧板轴销连接,所述传动轴中部弧面外侧设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与传动轴键连接,两个所述线体侧板间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下罩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轮带传动,所述第一传动轮型号包括ATP18XL050-A-N151,所述第二传动轮型号包括MTPLA25XL050-E,所述箱内举升部件包括气缸、第一举升板,所述气缸缸体与下罩固定连接,所述气缸活塞杆与第一举升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举升板为箱内举升部件用于托举定位治具的支撑板,所述第一举升板底部四角分别设有导柱,所述导柱与下罩底板通过衬套滑动连接,所述衬套型号包括MPIZ20-50,所述第一举升板右侧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缸体与下罩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气缸型号包括RSQB20-10D,所述移栽总装包括移栽支撑工装、移栽导向工装、移栽输送工装,所述移栽支撑工装为移栽总装中用于支撑的工装,所述移栽导向工装为移栽总装中用于调节定位治具前后位置的工装,所述移栽输送工装为移栽总装中用于输送定位治具的工装,所述移栽支撑工装包括第五框架,所述第五框架为长方体框状结构,所述第五框架底部四角分别设有脚杯,具体的,所述脚杯顶部与地脚板固定连接,所述地脚板顶面与第五框架固定连接,所述脚杯型号包括FJFN-100,所述移栽导向工装位于移栽支撑工装上方,所述移栽导向工装包括丝杠、导轨、第三支撑板,所述导轨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轨分别安装于第五框架顶部左右两边上方,所述第五框架顶部左侧边侧面安装有丝杠,所述丝杠型号包括C-BSSCH2010-1300,所述丝杠一端连接有电机的电机轴,所述导轨安装有导轨滑块,两个所述导轨滑块与第三支撑板底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底部与丝杠螺母副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移栽输送工装包括第四线体型材、第五线体横撑,所述第四线体型材数量为两个轴向方向为左右且位于第三支撑板顶部前后两侧,所述第四线体型材通过支架固定于第三支撑板上方,所述支架顶部与第四线体型材固定连接,所述支架底端与第三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架数量为多个,所述第四线体型材顶部固定连接第六导向条,两条所述第四线体型材相对一侧安装有多个第六副同步轮,所述第四线体型材与第六副同步轮轴销连接,所述位于左右两端第六副同步轮型号包括AHTFW18,所述其他第六副同步轮型号包括AHTFW16,两条所述第四线体型材下方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通过支架固定于第四线体型材下方,所述传动轴与支架轴承连接,所述轴承型号优先为HBT15x,所述传动轴靠近两端弧面外侧固定连接有第六主同步轮,所述传动轴与第六主同步轮优先采用键连接,所述第六主同步轮型号包括HTPA22S5M250,所述第六主同步轮位于多个所述第六副同步轮下方,所述第六主同步轮与多个第六副同步轮通过第六同步带传动,所述传动轴中部弧面外侧连接有电机,两条所述第四线体型材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五线体横撑。
所述第四框架顶层连接视觉定位机构,所述视觉定位机构包括移动组件、支撑组件、相机调节总装,所述支撑组件位于移动组件上方,所述支撑组件顶部固定连接相机调节总装,所述相机调节总装包括第一相机调节总装与第二相机调节总装,两个所述相机调节总装呈左右排列,所述第一相机调节总装位于第二相机调节总装左侧,所述第二相机调节总装方向为第一相机调节总装绕Z轴旋转180°,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轴承导轨、滚珠丝杆,所述轴承导轨数量为两个且轴向方向为前后方向,两条所述轴承导轨分别固定安装于第四框架上部左右两侧,所述轴承导轨型号包括LSGS2B20-1800,所述轴承导轨与第四框架型材优先采用螺钉连接,所述轴承导轨滑块与支撑组件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轴承导轨侧边设有滚珠丝杆,所述滚珠丝杆与第四框架型材固定连接,所述滚珠丝杆型号包括C-BSSCH2010,所述滚珠丝杆的螺杆一端连接电机,所述滚珠丝杆螺母与连接块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顶部与支撑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呈倒置的“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底边与支撑组件优先通过螺钉连接,所述“L”型结构侧边与滚珠丝杆螺母优先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相机平移型材、型材连接板,所述支撑组件为矩形框状结构,所述矩形框状结构前后两边为相机平移型材,所述矩形框状结构左右两边为型材连接板,所述相机平移型材位于型材连接板上方,所述相机平移型材与型材连接板优先通过螺钉连接,一侧所述型材连接板与轴承导轨滑块、连接块固定连接,具体的,每根型材连接板分别与两个轴承导轨滑块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轴承导轨滑块分别位于型材连接板底面前后两侧,所述连接块与型材连接板顶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相机调节总装包括相机安装板,所述相机安装板为矩形框状结构,所述相机安装板四边上方分别设有线性导轨,具体的,所述线性导轨固定安装于导轨垫块顶面,所述导轨垫块与相机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相机安装板顶部后侧连接第一双向丝杆,所述第一双向丝杆设有两个螺母,所述第一双向丝杆螺杆一端连接电机,所述第一双向丝杆型号包括MTSWKA14-500-F13-R10-T27-Q10-S12-E6-X184-AR8-BQ10,所述线性导轨上方设有轴向方向为前后方向的第二双向丝杆,具体的,位于相机安装板顶部前后两侧的线性导轨顶部连接两个电缸连接板,所述电缸连接板底部前后两侧分别连接线性导轨滑块,所述第二双向丝杆固定安装于左侧电缸连接板顶面,所述第二双向丝杆螺杆一端连接有电机,所述第二双向丝杆型号包括MTSWKA14-500-F13-R10-T27-Q10-S12-E6-X184-AR8-BQ10,所述第二双向丝杆右侧设有第四滑轨,所述第四滑轨轴向方向为前后方向且固定安装于右侧电缸连接板顶面,所述第一双向丝杆两个螺母分别与两个电缸连接板侧面分别连接,具体的,两个所述第一双向丝杆螺母分别连接丝母转接板,所述丝母转接板与电缸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丝母转接板为第一双向丝杆螺母与电缸连接板连接的元件,所述第二双向丝杆与第四滑轨上方设有轴向方向为左右方向的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数量为两个,每个直线导轨分别设有两个直线导轨滑块,每条所述直线导轨两端分别与支撑块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底面与线性导轨滑块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双向丝杆设有两个螺母,两个所述第二双向丝杆螺母分别连接转接块,两个所述转接块顶面分别与直线导轨左侧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滑轨滑块顶部连接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为第四滑轨滑块与直线导轨滑块连接的元件,所述第一连接件顶面与前侧的直线导轨右滑块固定连接,位于后侧的所述转接块右侧面与第一连接件左侧面分别连接相机支架,所述相机支架与转接块、第一连接件优先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相机支架下部连接相机,所述相机型号包括XG-200C。
所述流水线包括加热罩、风轮、流水线机架,所述流水线传送机构位于流水线机架上方,具体的,所述流水线传送机构的主动轴与从动轴通过轴承座与流水线机架轴承连接,所述流水线机架顶部设有加热罩,所述加热罩前侧底部与流水线机架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加热罩下方设有风轮,所述风轮与电机的电机轴连接,具体的,所述加热罩顶部设有通孔,所述电机与加热罩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穿过通孔与风轮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罩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滑动门,所述滑动门与加热罩通过螺杆连接,所述流水线机架四周侧面安装有封板,所述流水线机架底部设有多个脚杯与脚轮。
所述定位治具包括第四支撑板、托盘、夹钳、第三限位板,所述托盘位于第四支撑板上方,所述托盘与第四支撑板优先依靠螺钉连接,所述托盘左侧上方设有夹钳,所述夹钳型号包括CH-201,所述托盘上方设有第三限位板,具体的,所述托盘上方设有矩形凹槽,所述第三限位板嵌入矩形凹槽之中,所述第三限位板上方设有玻璃板材,所述玻璃板材四角分别设有marke点,所述marke点用于与等离子处理站中的相机、贴合工位中的视觉定位机构相配合进行定位。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OCR全贴合自动生产线,其有益效果是:
屏幕全贴合过程中的每个过程全部由生产线完成,节省更多的人工成本,同时在部分加工过程中采用视觉定位组件,定位更加快速准确,贴合后的产品质量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OCR全贴合自动生产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三个等离子处理站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等离子处理站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等离子处理站隐藏后侧平开门后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第一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涂坝胶补强胶工位、涂补强胶工位、面胶工位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涂胶工位隐藏后侧平开门后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所述龙门机械手、胶头总装位于涂胶工位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所述UV固化段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所述贴合工位及机械手与护栏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所述贴合工位第三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所述真空箱位于第三桌面板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所述单个真空箱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所述真空箱上盖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所述真空箱上罩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所述升降部件与上罩顶板连接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所述升降部件位于上罩顶板上方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所述玻璃定位治具与贴合治具母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所述玻璃定位治具与贴合治具母板连接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所述调姿组件机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所述箱内线体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所述箱内线体部件位于下罩之中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所述箱内举升部件与下罩底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所述下罩举升部件与下罩底板、翻转板连接的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所述下罩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所述下罩其他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所述开合组件与上罩、翻转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发明所述翻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本发明所述锁紧组件与上罩、翻转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0是本发明所述移栽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31是本发明所述移栽支撑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32是本发明所述移栽导向工装位于第五框架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33是本发明所述第三支撑板与导轨滑块、丝杠螺母副连接示意图;
图34是本发明所述移栽输送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35是本发明所述真空箱、贴合传送机构、视觉定位机构与第四框架连接示意图;
图36是本发明所述视觉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7是本发明所述移动组件与第四框架连接示意图;
图38是本发明所述移动组件与支撑组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9是本发明所述第一相机调节总装与第二相机调节总装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40是本发明所述相机调节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41是本发明所述线性导轨、相机安装板、第一双向丝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2是本发明所述第一双向丝杆、第二双向丝杆、滑轨、线性导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3是本发明所述线性导轨与直线导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4是本发明所述直线导轨、第二双向丝杆、滑轨、相机连接示意图;
图45是本发明所述流水线结构示意图;
图46是本发明所述加热罩与风轮连接示意图;
图47是本发明所述输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8是本发明所述等离子传送机构与第一桌面板连接示意图;
图49是本发明所述第一输送工装与第一桌面板连接示意图;
图50是本发明所述第一升降工装与第一桌面板连接示意图;
图51是本发明所述第一升降工装与第一桌面板连接时其他方向示意图;
图52是本发明所述启动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53是本发明所述启动工装隐藏托盘放置板后结构示意图;
图54是本发明所述第一涂胶传送机构、第二涂胶传送机构、第三涂胶传送机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55是本发明所述擦胶机构、第二升降工装、第二输送工装位于第二桌面板上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56是本发明所述第二输送工装位于第二桌面板上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57是本发明所述第二升降工装与擦胶机构连接示意图;
图58是本发明所述UV传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9是本发明所述贴合传送机构与第四框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0是本发明所述贴合传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1是本发明所述第三输送工装与线体举升板连接示意图;
图62是本发明所述第三升降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63是本发明所述流水线传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4是本发明所述流水线传送机构隐藏齿带后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5是本发明所述流水线传送机构与流水线机架连接示意图;
图66是本发明所述擦胶机构位于限位板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67是本发明所述擦胶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8是本发明所述触摸屏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9是本发明所述触摸屏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70是本发明所述涂胶工位中胶头总装与龙门机械手位置示意图;
图71是本发明所述龙门机械手结构示意图;
图72是本发明所述龙门机械手中滑轨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73是本发明所述张紧部件与线体型材连接示意图;
图74是本发明所述第一胶头总装、第二胶头总装、第三胶头总装分别安装于涂坝胶补强胶工位、涂补强胶工位、面胶工位中的示意图;
图75是本发明所述第一胶头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76是本发明所述第二传感器相对第一安装板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77是本发明所述第二胶头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78是本发明所述第三胶头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79是本发明所述定位治具结构示意图;
图80是本发明所述玻璃板材固定于第三限位板的示意图;
图中,1、等离子处理站;1-1、第一等离子处理站;1-2、第二等离子处理站;1-3、第三等离子处理站;1a、第一箱体;1a1、第二框架;1a2、第一桌面板;1a3、照射部;1a4、第一转接板;2、涂胶工位;2-1、涂坝胶补强胶工位;2-2、涂补强胶工位;2-3、面胶工位;2a、第二箱体;2a1、第三框架;2a2、第二桌面板;3、UV固化段;3a、固化段上罩;4、贴合工位;4a、第三箱体;4a1、第四框架;4a2、挡板;4a3、加强角;4a4、第三桌面板;4a5、第二限位块;4b、真空箱;4b1、真空箱上盖;4b1a、真空箱上罩;4b1a1、第一限位块;4b1a2、上罩顶板;4b1a3、集气板;4b1a4、上罩侧板;4b1a5、密封接触板;4b1a6、玻璃板;4b1a7、玻璃压板;4b1a8、密封压板;4b1b、升降部件;4b1b1、第二电缸;4b1b2、贴合治具母板;4b1b3、范塞压块;4b1b4、转接头;4b1b5、直线轴承安装块;4b1b6、轴承压块;4b1b7、固定环;4b1c、玻璃定位治具;4b1c1、第二支撑板;4b1c2、第三限位块;4b2、调姿组件;4b2a、箱内线体部件;4b2a1、线体侧板;4b2a2、第五主同步轮;4b2a3、第五副同步轮;4b2a4、第五导向条;4b2a5、第四限位块;4b2a6、线体支撑;4b2a7、第五同步带;4b2a8、滚轮;4b2a9、第一传动轮;4b2a10、第二传动轮;4b2b、箱内举升部件;4b2b1、第一举升板;4b2c、下罩举升部件;4b2c1、对位平台;4b2c2、对位平台转接板;4b2c3、气缸转接板;4b2d、下罩;4b2d1、下罩侧板;4b2d2、下罩底板;4b2d3、下罩顶板;4b2d4、排气件;4b2d5、微型滚轮;4b3、开合组件;4b3a、抱紧块;4b3c、减速机;4b3d、轴承支撑座;4b3e第二翻转轴;4b4、翻转组件;4b4a、翻转板;4b4b、第一电缸;4b4c、抱块;4b4d、第一翻转轴;4b4e、加强筋;4b5、锁紧组件;4b5a、第一限位安装座;4b5b、翻转压紧钩;4c、移栽总装;4c1、移栽支撑工装;4c1a、第五框架;4c2、移栽导向工装;4c2a、丝杠;4c2b、导轨;4c2c、第三支撑板;4c3、移栽输送工装;4c3a、第四线体型材;4c3b、第五线体横撑;4c3d、第六导向条;4c3e、第六副同步轮;4c3f、第六主同步轮;4c3g、第六同步带;4d、视觉定位机构;4d1、移动组件;4d1a、轴承导轨;4d1b、滚珠丝杆;4d1c、连接块;4d2、支撑组件;4d2a、相机平移型材;4d2b、型材连接板;4d3、相机调节总装;4d3-1、第一相机调节总装;4d3-2、第二相机调节总装;4d3a、相机安装板;4d3b、线性导轨;4d3c、导轨垫块;4d3d、第一双向丝杆;4d3e、第二双向丝杆;4d3f、电缸连接板;4d3g、第四滑轨;4d3h、丝母转接板;4d3i、直线导轨;4d3j、转接块;4d3k、第一连接件;4d3l、相机支架;4d3m、支撑块;5、流水线;5a、加热罩;5b、风轮;5c、流水线机架;5d、滑动门;6、机械手;7、护栏;8、输送机构;8a、等离子传送机构;8a1、第一输送工装;8a1a、第一线体型材;8a1b、第一主同步轮;8a1c、第一副同步轮;8a1d、第一同步带;8a1e、第一导向条;8a1f、第一线体横撑;8a2、第一升降工装;8a2a、第一限位板;8a2b、第一举升定位板;8a2c、第一气缸固定板;8a2d、第一杆状板;8a2e、第一垫脚板;8a2f、吸风嘴;8a3、启动工装;8a3a、托盘放置板;8a3b、第一传感器;8a3c、传感器支架;8a3d、放置导向条;8b、涂胶传送机构;8b-1、第一涂胶传送机构;8b-2、第二涂胶传送机构;8b-3、第三涂胶传送机构;8b1、第二输送工装;8b1a、第二线体型材;8b1b、第二主同步轮;8b1c、第二副同步轮;8b1d、第二同步带;8b1e、第二导向条;8b1f、第二线体横撑;8b2、第二升降工装;8b2a、第二限位板;8b2b、第二举升定位板;8b2c、第二气缸固定板;8b2d、第二杆状板;8b2e、第二垫脚板;8c、UV传送机构;8c1、第一框架;8c2、UV灯;8c3、第三导向条;8c4、第三副同步轮;8c5、电机安装板;8c6、第三主同步轮;8c7、第三同步带;8c8、灯架;8c9、第三线体横撑;8d、贴合传送机构;8d1、第三输送工装;8d1a、第三线体型材;8d1b、第四线体横撑;8d1c、第四导向条;8d1d、第四副同步轮;8d1e、第四主同步轮;8d1f、第四同步带;8d2、第三升降工装;8d2a、线体举升板;8d2b、第一支撑板;8d2c、气缸浮动头;8d2d、第二限位安装座;8e、流水线传送机构;8e1、齿带;8e2、链轮;8e3、主动轴;8e4、从动轴;8f、擦胶机构;8f1、夹板;8f2、粘板;8f3、废料盒;8f4、废料盒限位柱;9、风机滤网机组;10、触摸屏;10a、触摸屏箱体;10b、触摸屏盖板;11、龙门机械手;11a、滑轨;11a-1、第一滑轨;11a-2、第二滑轨;11a-3、第三滑轨;11b、机械手固定板;11c、机械手垫脚;11d、接线端;11e、第二连接件;11f、第一拖链;11g、第二拖链;11h、电动机制动器;12、张紧部件;12a、张紧块;12b、张紧轮;13、平开门;14、脚轮;15、胶头总装;15-1、第一胶头总装;15-1a、第一安装板;15-1b、第二传感器;15-1c、第一螺杆阀;15-1d、传感器护套;15-1e、第一混料管;15-2、第二胶头总装;15-2a、第二安装板;15-2b、第二螺杆阀;15-2c、螺杆阀夹具;15-3、第三胶头总装;15-3a、第三安装板;15-3b、第三螺杆阀;15-3c、第二转接板;15-3d、第二混料管;16、相机;16a、相机固定调节块;16b、光源固定板;17、离子风机;18、地脚板;19、脚杯;20、定位治具;20a、第四支撑板;20b、托盘;20c、夹钳;20d、第三限位板;21、玻璃板材;21a、marke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
一种OCR全贴合自动生产线,包括等离子处理站1、涂胶工位2、UV固化段3、贴合工位4、流水线5,所述等离子处理站1包括第一等离子处理站1-1、第二等离子处理站1-2、第三等离子处理站1-3,所述等离子处理站1用于对材料进行表面等离子处理,所述涂胶工位2包括涂坝胶补强胶工位2-1、涂补强胶工位2-2、面胶工位2-3,所述第一等离子处理站1-1右侧安装有涂坝胶补强胶工位2-1,所述涂坝胶补强胶工位2-1右侧安装有UV固化段3,所述UV固化段3右侧安装有涂补强胶工位2-2,所述涂补强胶工位2-2右侧安装有面胶工位2-3,所述面胶工位2-3右侧安装有贴合工位4,所述贴合工位4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机械手6,两个所述机械手6外侧分别设有护栏7,所述机械手6型号包括GP25,所述贴合工位4左前侧设有第二等离子处理站1-2,所述贴合工位4左后侧设有第三等离子处理站1-3,所述贴合工位4右侧安装有流水线5,所述等离子处理站1、涂胶工位2、UV固化段3、贴合工位4与流水线5中设有输送机构8,所述输送机构8包括等离子传送机构8a、涂胶传送机构8b、UV传送机构8c、贴合传送机构8d、流水线传送机构8e,所述等离子传送机构8a为等离子处理站1中的传送机构,所述涂胶传送机构8b为涂胶工位2中的传送机构,所述UV传送机构8c为UV固化段3中的传送机构,所述贴合传送机构8d为贴合工位4中的传送机构,所述流水线传送机构8e为流水线5中的传送机构,所述玻璃板材21由定位治具20固定并在输送机构8中运动,所述等离子处理站1、涂胶工位2、贴合工位4顶部均设有风机滤网机组9,所述风机滤网机组9型号包括ffu-cc4300,所述等离子处理站1、涂补强胶工位2-2、贴合工位4均设有触摸屏10,所述触摸屏PLC型号包括G_ST70_XX_96524V,所述涂胶工位2、等离子处理站1内部均设有龙门机械手11。
所述涂胶传送机构8b包括第一涂胶传送机构8b-1、第二涂胶传送机构8b-2、第三涂胶传送机构8b-3,所述等离子传送机构8a右侧为第一涂胶传送机构8b-1,所述第一涂胶传送机构8b-1右侧为UV传送机构8c,所述UV传送机构8c右侧为第二涂胶传送机构8b-2,所述第二涂胶传送机构8b-2右侧为第三涂胶传送机构8b-3,所述第三涂胶传送机构8b-3右侧为贴合传送机构8d,所述贴合传送机构8d右侧为流水线传送机构8e,所述等离子传送机构8a、涂胶传送机构8b、UV传送机构8c、贴合传送机构8d中均安装有张紧部件12,所述等离子传送机构8a包括等第一输送工装8a1与第一升降工装8a2,所述第一升降工装8a2位于第一输送工装8a1中部,所述第一输送工装8a1包括第一线体型材8a1a、第一主同步轮8a1b、第一副同步轮8a1c、第一同步带8a1d,所述第一线体型材8a1a数量为两条且轴向方向为左右方向,所述第一线体型材8a1a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条8a1e,两条所述第一线体型材8a1a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线体横撑8a1f,两条所述第一线体型材8a1a相对一侧分别连接有多个第一副同步轮8a1c,所述第一副同步轮8a1c与第一线体型材8a1a轴销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副同步轮8a1c呈左右排列,其中,与同一第一线体型材8a1a连接的多个第一副同步轮8a1c中,左右两端第一副同步轮8a1c型号优先为AHTFW18,其他第一副同步轮8a1c型号优先为AHTFW16,两条所述第一线体型材8a1a下方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通过支架固定于第一线体型材8a1a下方,所述传动轴与支架轴承连接,所述轴承型号优先为HBT15,所述传动轴靠近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同步轮8a1b,所述第一主同步轮8a1b与传动轴优先采用键连接,所述第一主同步轮8a1b型号优先为HTPA22S5M250,所述第一主同步轮8a1b位于多个第一副同步轮8a1c下方,所述第一主同步轮8a1b与多个第一副同步轮8a1c通过第一同步带8a1d传动,所述传动轴一端连接有电机的电机轴,所述传动轴一端与电机的电机轴优先采用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工装8a2包括第一限位板8a2a、第一举升定位板8a2b、第一气缸固定板8a2c,所述第一限位板8a2a为矩形框状结构,所述矩形框状结构四角下方分别设有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型号优先为C-STNCS10,所述第一限位板8a2a底部四角分别固定连接固定柱,所述第一限位板8a2a位于第一输送工装8a1顶部,所述第一限位板8a2a下方两条第一线体型材8a1a间设有第一举升定位板8a2b,所述第一举升定位板8a2b顶部设有两个定位销,所述第一举升定位板8a2b底部固定连接垫块,所述第一举升定位板8a2b下方设有第一气缸固定板8a2c,所述第一气缸固定板8a2c与垫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举升定位板8a2b连接气缸活塞杆,所述气缸缸体与第一气缸固定板8a2c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举升定位板8a2b底部四角分别固定连接导柱顶端,所述导柱与第一气缸固定板8a2c轴承连接,所述轴承型号优先为LHFCDM20,所述第一举升定位板8a2b与第一气缸固定板8a2c右侧设有气缸,具体的,所述第一举升定位板8a2b与第一气缸固定板8a2c右侧设有凹槽,所述气缸缸体位于凹槽之中,所述气缸缸体底端与第一杆状板8a2d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固定板8a2c底部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垫脚板8a2e,所述第一气缸固定板8a2c下方设有吸风嘴8a2f,所述吸风嘴8a2f为四棱漏斗状结构,所述吸风嘴8a2f上方前后两边与第一气缸固定板8a2c底部前后两侧相抵,所述第一输送工装8a1左侧设有启动工装8a3,所述启动工装8a3包括托盘放置板8a3a、第一传感器8a3b、导柱,所述托盘放置板8a3a底部连接多个导柱顶端,所述托盘放置板8a3a底部固定连接气缸活塞杆,所述托盘放置板8a3a底部右侧连接传感器支架8a3c一端,所述托盘放置板8a3a与传感器支架8a3c优先依靠螺钉连接,所述传感器支架8a3c另一端连接有第一传感器8a3b,所述第一传感器8a3b优先为西克传感器,所述启动工装8a3上方前后两侧分别为放置导向条8a3d,所述放置导向条8a3d呈“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底边与第一线体型材8a1a顶面固定连接,所述“L”型结构侧边位于两条第一线体型材8a1a相对一侧上方,所述涂胶传送机构8b包括第二输送工装8b1与第二升降工装8b2,所述第二升降工装8b2位于第二输送工装8b1中部,所述第二输送工装8b1包括第二线体型材8b1a、第二线体型材8b1b、第二副同步轮8b1c、第二同步带8b1d,所述第二线体型材8b1a数量为两条且轴向方向为左右方向,所述第二线体型材8b1a顶部固定连接第二导向条8b1e,两条所述第二线体型材8b1a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线体横撑8b1f,两条所述第二线体型材8b1a相对一侧分别连接有多个第二副同步轮8b1c,所述第二副同步轮8b1c与第二线体型材8b1a轴销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副同步轮8b1c呈左右排列,其中,与同一第二线体型材8b1a连接的多个第二副同步轮8b1c中,左右两端第二副同步轮8b1c型号优先为AHTFW18,其他第二副同步轮8b1c型号优先为AHTFW16,两条所述第二线体型材8b1a底部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通过支架固定于第二线体型材8b1a下方,所述传动轴与支架轴承连接,所述轴承型号优先为HBT15,所述传动轴靠近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线体型材8b1b,所述第二线体型材8b1b与传动轴优先采用键连接,所述第二线体型材8b1b型号优先为HTPA22S5M250,所述第二线体型材8b1b位于多个第二副同步轮8b1c下方,所述第二线体型材8b1b与多个第二副同步轮8b1c通过第二同步带8b1d传动,所述传动轴一端连接有电机的电机轴,所述传动轴一端与电机的电机轴优先采用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二升降工装8b2包括第二限位板8b2a、第二举升定位板8b2b、第二气缸固定板8b2c,所述第二限位板8b2a位于第二输送工装8b1顶部,所述第二限位板8b2a为矩形框状结构,所述矩形框状结构四角下方分别设有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型号优先为C-STNCS10,所述第二限位板8b2a底部四角分别固定连接固定柱,所述第二限位板8b2a下方两条第二线体型材8b1a间设有第二举升定位板8b2b,所述第二举升定位板8b2b顶部设有两个定位销,所述第二举升定位板8b2b底部固定连接垫块,所述第二举升定位板8b2b下方设有第二气缸固定板8b2c,所述第二举升定位板8b2b连接气缸活塞杆,具体的,所述第二举升定位板8b2b底部固定连接垫块,所述垫块与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缸体与第二气缸固定板8b2c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举升定位板8b2b与第二气缸固定板8b2c右侧设有气缸,具体的,所述第二举升定位板8b2b与第二气缸固定板8b2c右侧设有凹槽,所述气缸缸体位于凹槽之中,所述气缸缸体底端与第二杆状板8b2d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固定板8b2c底部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第二垫脚板8b2e,所述UV传送机构8c包括第一框架8c1、UV灯8c2,所述第一框架8c1顶部为两条轴向方向为左右方向的两条平行型材,两条所述平行型材顶部分别固定连接第三导向条8c3,两条所述平行型材相对一侧分别安装有多个第三副同步轮8c4,所述第三副同步轮8c4与平行型材轴销连接,多个所述第三副同步轮8c4呈左右排列,其中,与同一平行型材连接的多个第三副同步轮8c4中,左右两端第三副同步轮8c4型号优先为AHTFW18,其他第三副同步轮8c4型号优先为AHTFW16,两条所述平行型材下方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通过电机安装板8c5固定于两条平行型材下方,所述传动轴与电机安装板8c5轴承连接,所述轴承型号优先为HBT15,所述传动轴靠近两端弧面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主同步轮8c6,所述第三主同步轮8c6与传动轴优先采用键连接,所述第三主同步轮8c6型号优先为HTPA22S5M250,所述传动轴一端连接有电机的电机轴,所述传动轴一端与电机的电机轴优先依靠联轴器连接,所述电机主体与电机安装板8c5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主同步轮8c6位于多个第三副同步轮8c4下方,所述第三主同步轮8c6与多个第三副同步轮8c4间通过第三同步带8c7传动,两条所述平行型材上方分别设有灯架8c8,所述灯架8c8与平行型材优先依靠螺钉连接,所述灯架8c8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灯架8c8之间连接有UV灯8c2,两条所述平行型材间距离通过第三线体横撑8c9固定,所述UV固化段3包括固化段上罩3a,所述固化段上罩3a位于UV传送机构8c上方,所述固化段上罩3a前后两面底部分别与第一框架8c1顶部两条平行型材固定连接,所述贴合传送机构8d包括第三输送工装8d1、第三升降工装8d2,所述第三输送工装8d1包括第三线体型材8d1a、第四线体横撑8d1b,所述第三线体型材8d1a数量为两个且轴向方向为左右方向,所述第三线体型材8d1a顶部固定连接第四导向条8d1c,两条所述第三线体型材8d1a相对一侧分别连接多个第四副同步轮8d1d,所述第四副同步轮8d1d与第三线体型材8d1a轴销连接,多个所述第四副同步轮8d1d呈左右排列,其中,与同一第三线体型材8d1a连接的多个第四副同步轮8d1d中,左右两端第四副同步轮8d1d型号优先为AHTFW18,其他第四副同步轮8d1d型号优先为AHTFW16,所述第三线体型材8d1a通过支架固定安装于线体举升板8d2a顶部,两条所述第三线体型材8d1a下方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支架轴承连接,所述轴承型号包括HBT15x,所述传动轴靠近两端弧面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四主同步轮8d1e,所述第四主同步轮8d1e与传动轴优先采用键连接,所述第四主同步轮8d1e型号优先为HTPA22S5M250,所述第四主同步轮8d1e与第四副同步轮8d1d通过第四同步带8d1f传动,所述传动轴中部连接有电机,两条第三线体型材8d1a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四线体横撑8d1b,所述第三升降工装8d2包括线体举升板8d2a、第一支撑板8d2b,所述线体举升板8d2a顶面中部连接气缸浮动头8d2c,所述线体举升板8d2a与气缸浮动头8d2c优先依靠螺钉连接,所述气缸浮动头8d2c与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方式优先为过盈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8d2b与气缸缸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8d2b与气缸缸体优先依靠螺钉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8d2b顶部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第二限位安装座8d2d,所述第二限位安装座8d2d顶部安装有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型号优先为C-MACAD1410,所述线体举升板8d2a底部四角分别连接导柱顶端,所述线体举升板8d2a与导柱优先过盈连接,所述导柱与第一支撑板8d2b轴承连接,所述轴承型号优先为LHFSDM20,所述流水线传送机构8e包括齿带8e1、链轮8e2、主动轴8e3、从动轴8e4,所述流水线传送机构8e数量为两个呈前后排列,所述主动轴8e3与从动轴8e4呈左右分布,所述主动轴8e3与从动轴8e4弧面外侧套有多个链轮8e2,所述主动轴8e3、从动轴8e4与链轮8e2键连接,两侧主动轴8e3与从动轴8e4一端链轮8e2弧面外侧连接有链条,所述主动轴8e3另一端连接有电机,所述主动轴8e3与从动轴8e4其他链轮8e2通过齿带8e1连接。
所述张紧部件12位于主同步轮上方左右两侧,所述张紧部件12包括张紧块12a、张紧轮12b,所述张紧块12a一端与线体型材固定连接,所述张紧轮12b与张紧块12a另一端轴销连接,所述张紧轮12b弧面与同步带相抵。
所述等离子处理站1包括第一箱体1a、风机滤网机组9、触摸屏10,所述风机滤网机组9位于第一箱体1a顶部,所述触摸屏10位于第一箱体1a左侧,所述触摸屏10包括触摸屏箱体10a、触摸屏盖板10b,所述触摸屏PLC位于触摸屏箱体10a之中,所述触摸屏箱体10a后侧连接触摸屏盖板10b,所述第一箱体1a包括第二框架1a1、第一桌面板1a2,所述第二框架1a1为左右镜像的“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上方前后两侧分别安装平开门13,所述“L”型结构顶部为顶板底部为底板,所述“L”型结构底边顶面为第一桌面板1a2,所述“L”型结构其他面为封板,所述第一桌面板1a2与等离子传送机构8a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一线体型材8a1a通过支架固定安装于第一桌面板1a2上方,所述支架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一桌面板1a2中部设有垂直的矩形通孔,所述第一桌面板1a2顶部位于矩形通孔前后两侧分别连接第一垫脚板8a2e,所述第一桌面板1a2与第一垫脚板8a2e优先依靠螺钉连接,所述矩形通孔右侧固定连接杆状板,所述第一桌面板1a2底面与吸风嘴8a2f固定连接,所述吸风嘴8a2f上方四面分别与矩形通孔内壁相抵,所述第一限位板8a2a底面与固定柱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底部通过支座与桌面板固定连接,所述支座型号优先为SHFT30,所述第一桌面板1a2左侧连接启动工装8a3,具体的,所述托盘放置板8a3a与导柱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导柱与第一桌面板1a2轴承连接,所述轴承型号优先为LHFRW16,位于托盘放置板8a3a下方的气缸缸体与第一桌面板1a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桌面板1a2上方第一箱体1a内部安装龙门机械手11,所述龙门机械手11上部后侧安装有照射部1a3,具体的,所述龙门机械手11上部后侧连接第一转接板1a4,所述第一转接板1a4后侧与照射部1a3固定连接,所述照射部1a3型号优先为CNT-SAP003XR,所述第一箱体1a底部四角分别设有脚轮14,所述脚轮14型号优先为CLDK65-N,具体的,所述第一箱体1a底部四角分别固定连接地脚板18,所述地脚板18与脚轮14固定连接。
所述涂胶工位2包括第二箱体2a、离子风机17、风机滤网机组9,所述风机滤网机组9位于第二箱体2a顶部,所述离子风机17位于第二箱体2a内部右上方,具体的,所述第三框架2a1右侧上方设有轴向方向为前后方向的横梁,所述离子风机17与横梁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离子风机17型号优先为AP-DC2452-60,所述第二箱体2a包括第三框架2a1、第二桌面板2a2,所述所述第二箱体2a为上下双层结构,所述第三框架2a1中部与第二桌面板2a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箱体2a顶层前后两侧分别为平开门13,所述第二箱体2a顶部为顶板底部为底板,所述第二箱体2a底部四角分别设有脚轮14,所述脚轮14顶部与地脚板18固定连接,所述地脚板18与第三框架2a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箱体2a其他面为封板,所述第二桌面板2a2顶面固定安装涂胶传送机构8b、龙门机械手11,具体的,所述第二桌面板2a2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架顶端与第二线体型材8b1a固定连接,所述支架数量为多个,所述传动轴与支架轴承连接,所述轴承型号优先为HBT15x,所述第二桌面板2a2中部设有垂直的矩形通孔,所述第二桌面板2a2顶部位于矩形通孔前后两侧分别连接第二垫脚板8b2e,所述第二桌面板2a2与第二垫脚板8b2e优先依靠螺钉连接,所述矩形通孔右侧固定连接杆状板,所述第二限位板8b2a底面与固定柱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底部通过支座与第二桌面板2a2固定连接,所述支座型号优先为SHFT30,所述龙门机械手11上部后侧安装胶头总装15,所述胶头总装15分为第一胶头总装15-1、第二胶头总装15-2、第三胶头总装15-3,所述第一胶头总装15-1固定安装于涂坝胶补强胶工位2-1、所述第二胶头总装15-2固定安装于涂补强胶工位2-2、所述第三胶头总装15-3固定安装于面胶工位2-3,所述第一胶头总装15-1包括第一安装板15-1a、第二传感器15-1b、第一螺杆阀15-1c、相机16,所述第一安装板15-1a与龙门机械手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15-1a左侧连接筋板,所述第一安装板15-1a后侧左方设有第二传感器15-1b,具体的,所述第一安装板15-1a后侧安装滑台气缸,所述滑台气缸型号优先为MXQ16-30,所述滑台气缸后侧固定连接传感器护套15-1d,所述第二传感器15-1b固定安装于传感器护套15-1d内部,所述第二传感器15-1b型号优先为GT-A22,所述第一安装板15-1a后侧中部连接第一螺杆阀15-1c,所述第一螺杆阀15-1c型号优先为PDP-150,所述第一螺杆阀15-1c底部连接第一混料管15-1e,所述第一安装板15-1a右侧设有相机16,具体的,所述第一安装板15-1a右侧固定连接相机固定调节块16a,所述相机固定调节块16a后侧连接相机16,所述相机16型号优先为XG-200C,所述相机16下方设有光源固定板16b,所述光源固定板16b与相机固定调节块16a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胶头总装15-2包括第二安装板15-2a、第二螺杆阀15-2b,所述第二安装板15-2a与龙门机械手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杆阀15-2b位于第二安装板15-2a后侧,所述第二螺杆阀15-2b通过螺杆阀夹具固定安装于第二安装板15-2a后侧,所述第二螺杆阀15-2b型号优先为ECO-PEN600,所述第二安装板15-2a右侧设有相机16,具体的,所述第二安装板15-2a右侧固定连接相机固定调节块16a,所述相机固定调节块16a后侧连接相机16,所述相机16型号优先为XG-200C,所述相机16下方设有光源固定板16b,所述光源固定板16b与相机固定调节块16a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胶头总装15-3包括第三安装板15-3a、第三螺杆阀15-3b,所述第三安装板15-3a与龙门机械手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螺杆阀15-3b位于第三安装板15-3a后侧,具体的,所述第三安装板15-3a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接板15-3c,所述第二转接板15-3c后侧与第三螺杆阀15-3b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螺杆阀15-3b型号优先为eco-DUO600,所述第三螺杆阀15-3b底部连接第二混料管15-3d,所述涂胶传送机构8b顶部后侧安装有擦胶机构8f,所述擦胶机构8f包括夹板8f1、粘板8f2、废料盒8f3,所述夹板8f1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夹板8f1呈前后排列,所述后侧夹板8f1底部左右两侧与固定柱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底端与第二限位板8b2a顶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夹板8f1相对一侧分别连接有粘板8f2,所述夹板8f1两端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缸体与后侧夹板8f1固定连接,所述气缸活塞杆与前侧夹板8f1固定连接,所述气缸型号包括CDJ2B16-15Z,所述前侧夹板8f1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导柱,所述导柱与后侧夹板8f1轴承连接,所述轴承型号包括LMK6,所述夹板8f1下方设有废料盒8f3,所述废料盒8f3后侧设有废料盒限位柱8f4,所述废料盒限位柱8f4底端与第二限位板8b2a固定连接,所述涂补强胶工位2-2左侧设有触摸屏10。
所述龙门机械手11包括滑轨11a,所述滑轨11a分为第一滑轨11a-1、第二滑轨11a-2、第三滑轨11a-3,所述第一滑轨11a-1数量为两个且轴向方向为前后方向分别安装于桌面板上方左右两侧,具体的,两个所述第一滑轨11a-1分别固定安装于机械手固定板11b上方,所述机械手固定板11b底部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机械手垫脚11c,所述机械手垫脚11c底部与桌面板固定连接,所述左侧第一滑轨11a-1后侧连接有接线端11d,所述左侧第一滑轨11a-1滑块顶部连接有第二连接件11e,所述左侧第一滑轨11a-1滑块顶部与第二连接件11e底部连接时形成通孔,所述接线端11d前端连接有第一拖链11f一端,所述第一拖链11f另一端穿过通孔并与第二连接件11e顶部前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轨11a-1上方设有第二滑轨11a-2,所述第二滑轨11a-2与第二连接件11e后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轨11a-2右端连接右侧第一滑轨11a-1滑块,所述第二滑轨11a-2前侧设有第三滑轨11a-3,所述第三滑轨11a-3与第二滑轨11a-2滑块后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11e顶部右侧连接有第二拖链11g一端,所述第二拖链11g另一端与第三滑轨11a-3顶部前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滑轨11a-3顶端连接有电动机制动器11h,所述第三滑轨11a-3滑块后侧连接胶头总装15。
所述贴合工位4包括第三箱体4a、真空箱4b、移栽总装4c,所述真空箱4b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真空箱4b前后排列,所述真空箱4b位于贴合传送机构8d左侧,所述真空箱4b与贴合传送机构8d位于第三箱体4a内部,所述第三箱体4a包括第四框架4a1,所述框架顶层四周设有挡板4a2,所述框架顶部盖有顶板,所述顶板与风机滤网机组9固定连接,所述框架中层右侧设有封板,所述框架中层底部及封板与上方挡板4a2之间均设有加强角4a3,所述第三箱体4a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平开门13,所述后侧平开门13左侧设有触摸屏10,所述触摸屏10包括触摸屏箱体10a、触摸屏盖板10b,所述触摸屏PLC位于触摸屏箱体10a之中,所述触摸屏箱体10a后侧连接触摸屏盖板10b,所述第四框架4a1为三层结构,所述风机滤网机组9位于所述第四框架4a1顶部,所述第四框架4a1内部前后两侧上方分别设有离子风机17,具体的所述离子风机17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离子风机17分别与第四框架4a1顶层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离子风机17型号优先为AP-DC2452-60,所述第三箱体4a底部四角分别设有脚轮14,所述脚轮14顶部与地脚板18固定连接,所述地脚板18与第四框架4a1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框架4a1中层与底层之间设有第三桌面板4a4,所述第三桌面板4a4顶面中部设有多个第二限位块4a5,多个所述第二限位块4a5顶部分别设有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型号包括C-MACAD1410,所述真空箱4b位于第三桌面板4a4上方,所述真空箱4b包括真空箱上盖4b1、调姿组件4b2、开合组件4b3、翻转组件4b4、锁紧组件4b5,所述锁紧组件4b5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翻转组件4b4顶部左右两侧,所述调姿组件4b2位于翻转组件4b4顶部两锁紧组件4b5之间,所述真空箱上盖4b1位于调姿组件4b2上方,所述开合组件4b3位于锁紧组件4b5右侧,所述开合组件4b3上部与真空箱上盖4b1固定连接,所述翻转组件4b4包括翻转板4b4a、第一电缸4b4b,所述翻转板4b4a为翻转组件4b4中支撑真空箱4b的支撑板,所述翻转板4b4a底部前后一侧连接第一电缸4b4b活塞杆,所述翻转板4b4a与第一电缸4b4b活塞杆优先通过双耳环安装件固定连接,所述双耳环安装件型号包括SNC-63,所述第一电缸4b4b缸体与第三桌面板4a4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缸4b4b型号包括ESBF-BS-63-150-5P,所述翻转板4b4a前后一侧连接多个缓冲器撞头,所述缓冲器撞头位于第二限位块4a5上方,所述翻转板4b4a底部前后另一侧连接有多个抱块4b4c,所述抱块4b4c为第一翻转轴4b4d与翻转板4b4a间的连接元件,所述翻转板4b4a与抱块4b4c优先依靠螺钉连接,所述翻转板4b4a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轴线方向为前后方向的加强筋4b4e,所述加强筋4b4e为用于对翻转板4b4a进行加固的金属条,多个所述抱块4b4c间连接有第一翻转轴4b4d,所述第一翻转轴4b4d两端与第三桌面板4a4通过轴承套轴承连接,所述锁紧组件4b5包括第一限位安装座4b5a、翻转压紧钩4b5b,所述第一限位安装座4b5a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安装座4b5a分别安装于翻转板4b4a前后两侧,所述第一限位安装座4b5a底部与翻转板4b4a优先依靠螺钉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安装座4b5a顶部轴销连接有翻转压紧钩4b5b,所述翻转压紧钩4b5b为翻转过程中将第一限位安装座4b5a与真空箱上罩4b1a压紧的元件,所述翻转压紧钩4b5b中部与气缸活塞杆轴销连接,所述气缸缸体与第一限位安装座4b5a轴销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安装座4b5a顶部设有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型号包括C-MACAD1410,所述调姿组件4b2与翻转板4b4a固定连接且位于两个第一限位安装座4b5a之间,所述调姿组件4b2上方设有真空箱上盖4b1,所述真空箱上盖4b1前后两侧连接有第一限位块4b1a1,所述第一限位块4b1a1连接有缓冲器撞头,所述真空箱上盖4b1后侧连接有开合组件4b3,所述开合组件4b3包括抱紧块4b3a、第二翻转轴4b3e、轴承支撑座4b3d,所述抱紧块4b3a与真空箱上盖4b1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抱紧块4b3a与第二翻转轴4b3e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翻转轴4b3e与轴承支撑座4b3d上部轴承连接,所述第二翻转轴4b3e一端连接有减速机4b3c,所述减速机4b3c型号包括DYNABOX,所述减速机4b3c底部与电机固定连接,所述减速机4b3c、电机与轴承支撑座4b3d固定连接,所述轴承支撑座4b3d底端与翻转板4b4a固定连接,所述真空箱上盖4b1包括真空箱上罩4b1a、升降部件4b1b、玻璃定位治具4b1c,所述玻璃定位治具4b1c位于升降部件4b1b下方,所述真空箱上罩4b1a包括上罩顶板4b1a2,所述升降部件4b1b与上罩顶板4b1a2固定连接,所述上罩顶板4b1a2顶面中部连接集气板4b1a3,所述上罩顶板4b1a2底面四边分别连接上罩侧板4b1a4,四个所述上罩侧板4b1a4底部连接密封接触板4b1a5,所述密封接触板4b1a5为矩形框状结构,所述第一限位块4b1a1分别安装于前后两上罩侧板4b1a4左侧,所述前后两上罩侧板4b1a4中部设有玻璃板4b1a6,所述上罩侧板4b1a4与玻璃板4b1a6通过玻璃压板4b1a7固定,所述升降部件4b1b包括第二电缸4b1b1、贴合治具母板4b1b2,所述第二电缸4b1b1缸体与上罩顶板4b1a2固定连接,所述上罩顶板4b1a2顶部位于第二电缸4b1b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密封压板4b1a8,所述第二电缸4b1b1活塞杆与贴合治具母板4b1b2连接,所述第二电缸4b1b1型号包括ESBF-BS-32-5P,所述上罩顶板4b1a2底部第二电缸4b1b1活塞杆弧面外侧设有范塞压块4b1b3,所述范塞压块4b1b3与上罩顶板4b1a2固定连接,所述范塞压块4b1b3与第二电缸4b1b1活塞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电缸4b1b1活塞杆底部固定连接转接头4b1b4,所述转接头4b1b4与贴合治具母板4b1b2固定连接,所述贴合治具母板4b1b2顶面连接多个导柱,所述导柱弧面外侧设有范塞压块4b1b3,所述范塞压块4b1b3与上罩顶板4b1a2固定连接,所述位于左右排列的两导柱套有一个直线轴承安装块4b1b5,所述直线轴承安装块4b1b5顶部导柱弧面外侧设有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上方设有轴承压块4b1b6,所述导柱与上罩顶板4b1a2、直线轴承安装块4b1b5、直线轴承、轴承压块4b1b6间滑动连接,多个所述导柱中一个顶部固定安装固定环4b1b7,所述安装有固定环4b1b7的导柱一侧直线轴承安装块4b1b5顶部安装有传感器,所述玻璃定位治具4b1c包括第二支撑板4b1c1、滑台气缸,所述贴合治具母板4b1b2连接气缸缸体,所述气缸活塞杆与第二支撑板4b1c1固定连接,所述滑台气缸位于第二支撑板4b1c1底面右侧,所述滑台气缸型号包括MXJ6-5,所述第二支撑板4b1c1底面左侧与后侧分别固定连接多个第三限位块4b1c2,所述调姿组件4b2包括箱内线体部件4b2a、箱内举升部件4b2b、下罩举升部件4b2c、下罩4b2d,所述下罩举升部件4b2c包括对位平台4b2c1,所述对位平台4b2c1底面与翻转板4b4a固定连接,所述对位平台4b2c1顶面连接对位对位平台转接板4b2c2,所述对位对位平台转接板4b2c2为与对位平台4b2c1相连的转接板,所述对位平台4b2c1型号包括GAS02-400RS,所述对位对位平台转接板4b2c2前后两侧连接气缸,所述气缸活塞杆与下罩4b2d底面连接,所述气缸活塞杆顶面连接气缸转接板4b2c3,所述气缸转接板4b2c3与下罩4b2d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气缸转接板4b2c3为气缸与下罩4b2d底面间的连接元件,所述下罩4b2d包括下罩侧板4b2d1、下罩底板4b2d2、下罩顶板4b2d3,所述下罩底板4b2d2顶部四周设有下罩侧板4b2d1,所述下罩侧板4b2d1顶部设有下罩顶板4b2d3,所述下罩顶板4b2d3为矩形框状结构,所述下罩底板4b2d2底部设有排气件4b2d4,所述下罩4b2d右侧设有微型滚轮4b2d5,所述微型滚轮4b2d5与下罩侧板4b2d1固定连接,所述微型滚轮4b2d5型号包括MOR38-300,所述箱内线体部件4b2a与箱内举升部件4b2b位于下罩4b2d内部,所述箱内线体部件4b2a包括线体侧板4b2a1、第五主同步轮4b2a2、第五副同步轮4b2a3,所述线体侧板4b2a1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线体侧板4b2a1顶部分别固定连接第五导向条4b2a4,所述第五导向条4b2a4靠近两端设有第四限位块4b2a5,所述第四限位块4b2a5呈倒置的“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侧边与线体侧板4b2a1靠近下罩侧板4b2d1一侧固定连接,所述“L”型结构底边与第五导向条4b2a4固定连接,所述“L”型结构底边伸出第五导向条4b2a4部分,两个所述线体侧板4b2a1相对一侧分别轴销连接多个第五副同步轮4b2a3,两个所述线体侧板4b2a1间固定连接有线体支撑4b2a6,所述线体支撑4b2a6右侧设有传动轴,传动轴与线体侧板4b2a1轴承连接,所述轴承包括深沟球轴承,所述传动轴靠近两端设有第五主同步轮4b2a2,所述传动轴与第五主同步轮4b2a2优先采用键连接,所述第五主同步轮4b2a2与第五副同步轮4b2a3通过第五同步带4b2a7传动,所述第五主同步轮4b2a2型号包括HTPA22S5M250,所述位于左右两端的第五副同步轮4b2a3型号包括AHTFW18-S5M250,其他第五副同步轮4b2a3型号包括AHTFW16-S5M250,所述第五主同步轮4b2a2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滚轮4b2a8,所述滚轮4b2a8与线体侧板4b2a1轴销连接,所述传动轴中部弧面外侧设有第一传动轮4b2a9,所述第一传动轮4b2a9与传动轴键连接,两个所述线体侧板4b2a1间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下罩底板4b2d2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第二传动轮4b2a10,所述第一传动轮4b2a9与第二传动轮4b2a10带传动,所述第一传动轮4b2a9型号包括ATP18XL050-A-N151,所述第二传动轮4b2a10型号包括MTPLA25XL050-E,所述箱内举升部件4b2b包括气缸、第一举升板4b2b1,所述气缸缸体与下罩4b2d固定连接,所述气缸活塞杆与第一举升板4b2b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举升板4b2b1为箱内举升部件4b2b用于托举定位治具20的支撑板,所述第一举升板4b2b1底部四角分别设有导柱,所述导柱与下罩底板4b2d2通过衬套滑动连接,所述衬套型号包括MPIZ20-50,所述第一举升板4b2b1右侧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缸体与下罩底板4b2d2固定连接,所述气缸型号包括RSQB20-10D,所述移栽总装4c包括移栽支撑工装4c1、移栽导向工装4c2、移栽输送工装4c3,所述移栽支撑工装4c1为移栽总装4c中用于支撑的工装,所述移栽导向工装4c2为移栽总装4c中用于调节定位治具20前后位置的工装,所述移栽输送工装4c3为移栽总装4c中用于输送定位治具20的工装,所述移栽支撑工装4c1包括第五框架4c1a,所述第五框架4c1a为长方体框状结构,所述第五框架4c1a底部四角分别设有脚杯19,具体的,所述脚杯19顶部与地脚板18固定连接,所述地脚板18顶面与第五框架4c1a固定连接,所述脚杯19型号包括FJFN-100,所述移栽导向工装4c2位于移栽支撑工装4c1上方,所述移栽导向工装4c2包括丝杠4c2a、导轨4c2b、第三支撑板4c2c,所述导轨4c2b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轨4c2b分别安装于第五框架4c1a顶部左右两边上方,所述第五框架4c1a顶部左侧边侧面安装有丝杠4c2a,所述丝杠4c2a型号包括C-BSSCH2010-1300,所述丝杠4c2a一端连接有电机的电机轴,所述导轨4c2b安装有导轨4c2b滑块,两个所述导轨4c2b滑块与第三支撑板4c2c底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4c2c底部与丝杠4c2a螺母副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移栽输送工装4c3包括第四线体型材4c3a、第五线体横撑4c3b,所述第四线体型材4c3a数量为两个轴向方向为左右且位于第三支撑板4c2c顶部前后两侧,所述第四线体型材4c3a通过支架固定于第三支撑板4c2c上方,所述支架顶部与第四线体型材4c3a固定连接,所述支架底端与第三支撑板4c2c固定连接,所述支架数量为多个,所述第四线体型材4c3a顶部固定连接第六导向条4c3d,两条所述第四线体型材4c3a相对一侧安装有多个第六副同步轮4c3e,所述第四线体型材4c3a与第六副同步轮4c3e轴销连接,所述位于左右两端第六副同步轮4c3e型号包括AHTFW18,所述其他第六副同步轮4c3e型号包括AHTFW16,两条所述第四线体型材4c3a下方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通过支架固定于第四线体型材4c3a下方,所述传动轴与支架轴承连接,所述轴承型号优先为HBT15x,所述传动轴靠近两端弧面外侧固定连接有第六主同步轮4c3f,所述传动轴与第六主同步轮4c3f优先采用键连接,所述第六主同步轮4c3f型号包括HTPA22S5M250,所述第六主同步轮4c3f位于多个所述第六副同步轮4c3e下方,所述第六主同步轮4c3f与多个第六副同步轮4c3e通过第六同步带4c3g传动,所述传动轴中部弧面外侧连接有电机,两条所述第四线体型材4c3a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五线体横撑4c3b。
所述第四框架4a1顶层连接视觉定位机构4d,所述视觉定位机构4d包括移动组件4d1、支撑组件4d2、相机调节总装4d3,所述支撑组件4d2位于移动组件4d1上方,所述支撑组件4d2顶部固定连接相机调节总装4d3,所述相机调节总装4d3包括第一相机调节总装4d3-1与第二相机调节总装4d3-2,两个所述相机调节总装4d3呈左右排列,所述第一相机调节总装4d3-1位于第二相机调节总装4d3-2左侧,所述第二相机调节总装4d3-2方向为第一相机调节总装4d3-1绕Z轴旋转180°,所述移动组件4d1包括轴承导轨4d1a、滚珠丝杆4d1b,所述轴承导轨4d1a数量为两个且轴向方向为前后方向,两条所述轴承导轨4d1a分别固定安装于第四框架4a1上部左右两侧,所述轴承导轨4d1a型号包括LSGS2B20-1800,所述轴承导轨4d1a与第四框架4a1型材优先采用螺钉连接,所述轴承导轨4d1a滑块与支撑组件4d2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轴承导轨4d1a侧边设有滚珠丝杆4d1b,所述滚珠丝杆4d1b与第四框架4a1型材固定连接,所述滚珠丝杆4d1b型号包括C-BSSCH2010,所述滚珠丝杆4d1b的螺杆一端连接电机,所述滚珠丝杆4d1b螺母与连接块4d1c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4d1c顶部与支撑组件4d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4d1c呈倒置的“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底边与支撑组件4d2优先通过螺钉连接,所述“L”型结构侧边与滚珠丝杆4d1b螺母优先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支撑组件4d2包括相机平移型材4d2a、型材连接板4d2b,所述支撑组件4d2为矩形框状结构,所述矩形框状结构前后两边为相机平移型材4d2a,所述矩形框状结构左右两边为型材连接板4d2b,所述相机平移型材4d2a位于型材连接板4d2b上方,所述相机平移型材4d2a与型材连接板4d2b优先通过螺钉连接,一侧所述型材连接板4d2b与轴承导轨4d1a滑块、连接块4d1c固定连接,具体的,每根型材连接板4d2b分别与两个轴承导轨4d1a滑块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轴承导轨4d1a滑块分别位于型材连接板4d2b底面前后两侧,所述连接块4d1c与型材连接板4d2b顶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相机调节总装4d3包括相机安装板4d3a,所述相机安装板4d3a为矩形框状结构,所述相机安装板4d3a四边上方分别设有线性导轨4d3b,具体的,所述线性导轨4d3b固定安装于导轨垫块4d3c顶面,所述导轨垫块4d3c与相机安装板4d3a固定连接,所述相机安装板4d3a顶部后侧连接第一双向丝杆4d3d,所述第一双向丝杆4d3d设有两个螺母,所述第一双向丝杆4d3d螺杆一端连接电机,所述第一双向丝杆4d3d型号包括MTSWKA14-500-F13-R10-T27-Q10-S12-E6-X184-AR8-BQ10,所述线性导轨4d3b上方设有轴向方向为前后方向的第二双向丝杆4d3e,具体的,位于相机安装板4d3a顶部前后两侧的线性导轨4d3b顶部连接两个电缸连接板4d3f,所述电缸连接板4d3f底部前后两侧分别连接线性导轨4d3b滑块,所述第二双向丝杆4d3e固定安装于左侧电缸连接板4d3f顶面,所述第二双向丝杆4d3e螺杆一端连接有电机,所述第二双向丝杆4d3e型号包括MTSWKA14-500-F13-R10-T27-Q10-S12-E6-X184-AR8-BQ10,所述第二双向丝杆4d3e右侧设有第四滑轨11a,所述第四滑轨11a轴向方向为前后方向且固定安装于右侧电缸连接板4d3f顶面,所述第一双向丝杆4d3d两个螺母分别与两个电缸连接板4d3f侧面分别连接,具体的,两个所述第一双向丝杆4d3d螺母分别连接丝母转接板4d3h,所述丝母转接板4d3h与电缸连接板4d3f固定连接,所述丝母转接板4d3h为第一双向丝杆4d3d螺母与电缸连接板4d3f连接的元件,所述第二双向丝杆4d3e与第四滑轨11a上方设有轴向方向为左右方向的直线导轨4d3i,所述直线导轨4d3i数量为两个,每个直线导轨4d3i分别设有两个直线导轨4d3i滑块,每条所述直线导轨4d3i两端分别与支撑块4d3m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4d3m底面与线性导轨4d3b滑块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双向丝杆4d3e设有两个螺母,两个所述第二双向丝杆4d3e螺母分别连接转接块4d3j,两个所述转接块4d3j顶面分别与直线导轨4d3i左侧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滑轨11a滑块顶部连接第一连接件4d3k,所述第一连接件4d3k为第四滑轨11a滑块与直线导轨4d3i滑块连接的元件,所述第一连接件4d3k顶面与前侧的直线导轨4d3i右滑块固定连接,位于后侧的所述转接块4d3j右侧面与第一连接件4d3k左侧面分别连接相机支架4d3l,所述相机支架4d3l与转接块4d3j、第一连接件4d3k优先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相机支架4d3l下部连接相机16,所述相机16型号包括XG-200C。
所述流水线5包括加热罩5a、风轮5b、流水线机架5c,所述流水线传送机构8e位于流水线机架5c上方,具体的,所述流水线传送机构8e的主动轴8e3与从动轴8e4通过轴承座与流水线机架5c轴承连接,所述流水线机架5c顶部设有加热罩5a,所述加热罩5a前侧底部与流水线机架5c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加热罩5a下方设有风轮5b,所述风轮5b与电机的电机轴连接,具体的,所述加热罩5a顶部设有通孔,所述电机与加热罩5a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穿过通孔与风轮5b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罩5a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滑动门5d,所述滑动门5d与加热罩5a通过螺杆连接,所述流水线机架5c四周侧面安装有封板,所述流水线机架5c底部设有多个脚杯19与脚轮14。
所述定位治具20包括第四支撑板20a、托盘20b、夹钳20c、第三限位板20d,所述托盘20b位于第四支撑板20a上方,所述托盘20b与第四支撑板20a优先依靠螺钉连接,所述托盘20b左侧上方设有夹钳20c,所述夹钳20c型号包括CH-201,所述托盘20b上方设有第三限位板20d,具体的,所述托盘20b上方设有矩形凹槽,所述第三限位板20d嵌入矩形凹槽之中,所述第三限位板20d上方设有玻璃板材21,所述玻璃板材21四角分别设有marke点21a,所述marke点21a用于与等离子处理站1中的相机16、贴合工位4中的视觉定位机构4d相配合进行定位。
设备工作流程:
实施例1.生产线工作过程
步骤1、玻璃板材21经定位治具20夹持固定后在第一等离子处理站1-1进行等离子处理;
步骤2、等离子处理后将定位治具20输送到涂坝胶补强胶工位2-1进行第一次涂胶;
步骤3、第一次涂胶后将定位治具20输送到UV固化段3经UV灯8c2发出的光线使胶固化;
步骤4、固化完成后将定位治具20输送到涂补强胶工位2-2进行第二次涂胶;
步骤5、第二次涂胶后将定位治具20输送到面胶工位2-3进行第三次涂胶;
步骤6、第三次涂胶后将定位治具20输送到移栽总装4c;
步骤7、移栽总装4c将玻璃板材21分配到贴合工位4中的两个真空箱调姿组件4b2上方;
步骤8、机械手6将经第二等离子处理站1-2与第三等离子处理站1-3等离子处理后的玻璃板材21夹持到真空箱上盖4b1上方;
步骤9、真空箱将两块玻璃板材21贴合;
步骤10、贴合后的玻璃板材21经贴合传送机构8d输送到流水线5;
步骤11、流水线5输送过程经加热罩5a与风轮5b处理使两片玻璃板材21中的胶固化;
步骤12、流水线5将玻璃板材21送出;
实施例2.等离子处理站1工作过程
步骤1、将定位治具20放置在托盘放置板8a3a上方;
步骤2、托盘放置板8a3a下方的气缸活塞杆收缩,带动托盘放置板8a3a下降;
步骤3、托盘放置板8a3a下降到一定高度,定位治具20底面前后两侧抵在两侧第一同步带8a1d上与托盘放置板8a3a分离;
步骤4、第一同步带8a1d带动定位治具20运动到第一升降工装8a2上方;
步骤5、第一杆状板8a2d上的气缸活塞杆伸出,阻挡定位治具20继续运动;
步骤6、与第一气缸固定板8a2c连接的气缸活塞杆伸出,带动第一举升定位板8a2b上升,第一举升定位板8a2b带动定位治具20上升;
步骤7、照射部1a3对玻璃板材21进行等离子处理;
步骤8、等离子处理后,与第一气缸固定板8a2c连接的气缸活塞杆收缩,带动第一举升定位板8a2b下降,第一举升定位板8a2b带动定位治具20向下运动;
步骤9、第一杆状板8a2d上的气缸活塞杆收缩,定位治具20由第一同步带8a1d输送到涂坝胶补强胶工位2进行涂胶处理;
实施例3.涂胶工位2工作过程
步骤1、玻璃板材21由定位治具20夹紧从上一工位输送进涂胶装置2中;
步骤2、定位治具20与第二同步带8b1d同步运动;
步骤3、定位治具20运动到第二升降工装8b2上方,此时第二杆状板8b2d顶部气缸活塞杆伸出,阻挡定位治具20运动;
步骤4、与第二气缸固定板8b2c连接的气缸活塞杆伸出,推动第二举升定位板8b2b上升;
步骤5、第二举升定位板8b2b托动定位治具20上升,定位治具20与第二同步带8b1d脱离,定位治具20上升到第二限位板8b2a矩形框状结构内部;
步骤6、进行涂胶;
步骤7、擦胶机构8f对胶头总装15底端进行擦胶;
步骤8、与第二气缸固定板8b2c连接的气缸活塞杆复位,第二举升定位板8b2b带动定位治具20下降到第二同步带8b1d上方,此时,第二杆状板8b2d顶部气缸活塞杆复位;
步骤9、第二同步带8b1d运动,将定位治具20输送到下一工位;
步骤6中,胶头总装15由龙门机械手11带动,在玻璃板材21顶面进行涂胶,而涂坝胶补强胶工位2-1与涂补强胶工位2-2采用视觉定位机构辅助定位,所述玻璃板材21底部四角设有marke点,辅助视觉定位,定位快速准确,
步骤7中,与夹板8f1相连的气缸活塞杆伸出,推动两个夹板8f1分离;龙门机械手11调节胶头总装15位置,使胶头总装15底端下降到两块夹板8f1之间,与夹板8f1相连的气缸活塞杆收缩,带动两个夹板8f1闭合,与夹板8f1相连的粘板8f2将混料管包裹,龙门机械手11带动胶头总装15上升,胶头总装15上升过程中,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位于混料管底端上的残留胶被擦拭干净。
实施例4.贴合工位4工作过程
步骤1、玻璃板材21从面胶工位输送到移栽总装4c上方;
步骤2、移栽导向工装4c2将定位治具20输送到前后两真空箱4b左侧;
步骤3、移栽输送工装4c3将定位治具20输送到调姿组件4b2上方;
步骤4、机械手6将经第二等离子处理站1-2或第三等离子处理站1-3处理过的玻璃板材21输送到真空箱上盖4b1上方并由玻璃定位治具4b1c夹紧;
步骤5、开合组件4b3将真空箱上盖4b1翻转到调姿组件4b2上方并由锁紧组件4b5锁紧;
步骤6、升降部件4b1b与下罩举升部件4b2c、箱内举升部件4b2b一起运动,是两块玻璃板材贴合,一段时间后复位;
步骤7、锁紧组件4b5打开,开合组件4b3将真空箱上盖4b1翻转到贴合传送机构8d上方,贴合后的玻璃板材21由箱内线体部件4b2a输送到贴合传送机构8d,并由贴合传送机构8d输送到流水线。
步骤6中,两块玻璃板材21贴合过程中,翻转组件4b4将真空箱4b翻转一定角度,更易贴合且气泡更易排出。
本发明所述OCR全贴合生产线中,贴合的每个过程全部由机械加工完成,贴合速度快效率高。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OCR全贴合自动生产线,包括等离子处理站[1]、涂胶工位[2]、UV固化段[3]、贴合工位[4]、流水线[5],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处理站[1]包括第一等离子处理站[1-1]、第二等离子处理站[1-2]、第三等离子处理站[1-3],所述涂胶工位[2]包括涂坝胶补强胶工位[2-1]、涂补强胶工位[2-2]、面胶工位[2-3],所述第一等离子处理站[1-1]右侧安装有涂坝胶补强胶工位[2-1],所述涂坝胶补强胶工位[2-1]右侧安装有UV固化段[3],所述UV固化段[3]右侧安装有涂补强胶工位[2-2],所述涂补强胶工位[2-2]右侧安装有面胶工位[2-3],所述面胶工位[2-3]右侧安装有贴合工位[4],所述贴合工位[4]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机械手[6],所述贴合工位[4]左前侧设有第二等离子处理站[1-2],所述贴合工位[4]左后侧设有第三等离子处理站[1-3],所述贴合工位[4]右侧安装有流水线[5],所述等离子处理站[1]、涂胶工位[2]、UV固化段[3]、贴合工位[4]与流水线[5]中设有输送机构[8],所述输送机构[8]包括等离子传送机构[8a]、涂胶传送机构[8b]、UV传送机构[8c]、贴合传送机构[8d]、流水线传送机构[8e],所述玻璃板材[21]由定位治具[20]固定并在输送机构[8]中运动,所述等离子处理站[1]、涂胶工位[2]、贴合工位[4]顶部均设有风机滤网机组[9],所述等离子处理站[1]、涂补强胶工位[2-2]、贴合工位[4]均设有触摸屏[10],所述涂胶工位[2]、等离子处理站[1]内部均设有龙门机械手[11]。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OCR全贴合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胶传送机构[8b]包括第一涂胶传送机构[8b-1]、第二涂胶传送机构[8b-2]、第三涂胶传送机构[8b-3],所述等离子传送机构[8a]右侧为第一涂胶传送机构[8b-1],所述第一涂胶传送机构[8b-1]右侧为UV传送机构[8c],所述UV传送机构[8c]右侧为第二涂胶传送机构[8b-2],所述第二涂胶传送机构[8b-2]右侧为第三涂胶传送机构[8b-3],所述第三涂胶传送机构[8b-3]右侧为贴合传送机构[8d],所述贴合传送机构[8d]右侧为流水线传送机构[8e],所述等离子传送机构[8a]、涂胶传送机构[8b]、UV传送机构[8c]、贴合传送机构[8d]中均安装有张紧部件[12],所述等离子传送机构[8a]包括等第一输送工装[8a1]与第一升降工装[8a2],所述第一升降工装[8a2]位于第一输送工装[8a1]中部,所述第一输送工装[8a1]包括第一线体型材[8a1a]、第一主同步轮[8a1b]、第一副同步轮[8a1c]、第一同步带[8a1d],所述第一线体型材[8a1a]数量为两条且轴向方向为左右方向,两条所述第一线体型材[8a1a]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线体横撑[8a1f],两条所述第一线体型材[8a1a]相对一侧分别连接有多个第一副同步轮[8a1c],两条所述第一线体型材[8a1a]下方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靠近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同步轮[8a1b],所述第一主同步轮[8a1b]位于多个第一副同步轮[8a1c]下方,所述第一主同步轮[8a1b]与多个第一副同步轮[8a1c]通过第一同步带[8a1d]传动,所述传动轴一端连接有电机的电机轴,所述第一升降工装[8a2]包括第一限位板[8a2a]、第一举升定位板[8a2b]、第一气缸固定板[8a2c],所述第一限位板[8a2a]位于第一输送工装[8a1]顶部,所述第一限位板[8a2a]下方两条第一线体型材[8a1a]间设有第一举升定位板[8a2b],所述第一举升定位板[8a2b]下方设有第一气缸固定板[8a2c],所述第一举升定位板[8a2b]连接气缸活塞杆,所述气缸缸体与第一气缸固定板[8a2c]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举升定位板[8a2b]与第一气缸固定板[8a2c]右侧设有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固定板[8a2c]下方设有吸风嘴[8a2f],所述第一输送工装[8a1]左侧设有启动工装[8a3],所述启动工装[8a3]包括托盘放置板[8a3a]、第一传感器[8a3b]、导柱,所述托盘放置板[8a3a]底部连接多个导柱顶端,所述托盘放置板[8a3a]底部固定连接气缸活塞杆,所述托盘放置板[8a3a]底部右侧连接传感器支架[8a3c]一端,所述传感器支架[8a3c]另一端连接有第一传感器[8a3b],所述涂胶传送机构[8b]包括第二输送工装[8b1]与第二升降工装[8b2],所述第二升降工装[8b2]位于第二输送工装[8b1]中部,所述第二输送工装[8b1]包括第二线体型材[8b1a]、第二主同步轮[8b1b]、第二副同步轮[8b1c]、第二同步带[8b1d],所述第二线体型材[8b1a]数量为两条且轴向方向为左右方向,两条所述第二线体型材[8b1a]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线体横撑[8b1f],两条所述第二线体型材[8b1a]相对一侧分别连接有多个第二副同步轮[8b1c],两条所述第二线体型材[8b1a]底部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靠近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同步轮[8b1b],所述第二主同步轮[8b1b]位于多个第二副同步轮[8b1c]下方,所述第二主同步轮[8b1b]与多个第二副同步轮[8b1c]通过第二同步带[8b1d]传动,所述传动轴一端连接有电机的电机轴,所述第二升降工装[8b2]包括第二限位板[8b2a]、第二举升定位板[8b2b]、第二气缸固定板[8b2c],所述第二限位板[8b2a]位于第二输送工装[8b1]顶部,所述第二限位板[8b2a]下方两条第二线体型材[8b1a]间设有第二举升定位板[8b2b],所述第二举升定位板[8b2b]下方设有第二气缸固定板[8b2c],所述第二举升定位板[8b2b]连接气缸活塞杆,所述气缸缸体与第二气缸固定板[8b2c]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举升定位板[8b2b]与第二气缸固定板[8b2c]右侧设有气缸,所述UV传送机构[8c]包括第一框架[8c1]、UV灯[8c2],所述第一框架[8c1]顶部为两条轴向方向为左右方向的两条平行型材,两条所述平行型材相对一侧分别安装有多个第三副同步轮[8c4],两条所述平行型材下方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靠近两端弧面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主同步轮[8c6],所述传动轴一端连接有电机的电机轴,所述第三主同步轮[8c6]位于多个第三副同步轮[8c4]下方,所述第三主同步轮[8c6]与多个第三副同步轮[8c4]间通过第三同步带[8c7]传动,两条所述平行型材上方分别设有灯架[8c8],所述灯架[8c8]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灯架[8c8]之间连接有UV灯[8c2],两条所述平行型材间距离通过第三线体横撑[8c9]固定,所述UV固化段[3]包括固化段上罩[3a],所述固化段上罩[3a]位于UV传送机构[8c]上方,所述固化段上罩[3a]前后两面底部分别与第一框架[8c1]顶部两条平行型材固定连接,所述贴合传送机构[8d]包括第三输送工装[8d1]、第三升降工装[8d2],所述第三输送工装[8d1]包括第三线体型材[8d1a]、第四线体横撑[8d1b],所述第三线体型材[8d1a]数量为两个且轴向方向为左右方向,两条所述第三线体型材[8d1a]相对一侧分别连接多个第四副同步轮[8d1d],所述第三线体型材[8d1a]通过支架固定安装于线体举升板[8d2a]顶部,两条所述第三线体型材[8d1a]下方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靠近两端弧面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四主同步轮[8d1e],所述第四主同步轮[8d1e]与第四副同步轮[8d1d]通过第四同步带[8d1f]传动,所述传动轴中部连接有电机,两条第三线体型材[8d1a]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四线体横撑[8d1b],所述第三升降工装[8d2]包括线体举升板[8d2a]、第一支撑板[8d2b],所述线体举升板[8d2a]顶面中部连接气缸浮动头[8d2c],所述气缸浮动头[8d2c]与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8d2b]与气缸缸体固定连接,所述线体举升板[8d2a]底部四角分别连接导柱顶端,所述导柱与第一支撑板[8d2b]轴承连接,所述流水线传送机构[8e]包括齿带[8e1]、链轮[8e2]、主动轴[8e3]、从动轴[8e4],所述流水线传送机构[8e]数量为两个呈前后排列,所述主动轴[8e3]与从动轴[8e4]呈左右分布,所述主动轴[8e3]与从动轴[8e4]弧面外侧套有多个链轮[8e2],两侧主动轴[8e3]与从动轴[8e4]一端链轮[8e2]弧面外侧连接有链条,所述主动轴另一端连接有电机,所述主动轴[8e3]与从动轴[8e4]其他链轮[8e2]通过齿带[8e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OCR全贴合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部件[12]位于主同步轮上方左右两侧,所述张紧部件[12]包括张紧块[12a]、张紧轮[12b],所述张紧块[12a]一端与线体型材固定连接,所述张紧轮[12b]与张紧块[12a]另一端轴销连接,所述张紧轮[12b]弧面与同步带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OCR全贴合自动生产线,所述等离子处理站[1]包括第一箱体[1a]、风机滤网机组[9]、触摸屏[10],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滤网机组[9]位于第一箱体[1a]顶部,所述触摸屏[10]位于第一箱体[1a]左侧,所述第一箱体[1a]包括第二框架[1a1]、第一桌面板[1a2],所述第二框架[1a1]为左右镜像的“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上方前后两侧分别安装平开门[13],所述“L”型结构顶部为顶板底部为底板,所述“L”型结构底边顶面为第一桌面板[1a2],所述“L”型结构其他面为封板,所述第一桌面板[1a2]与等离子传送机构[8a]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桌面板[1a2]上方第一箱体[1a]内部安装龙门机械手[11],所述龙门机械手[11]上部后侧安装有照射部[1a3]。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OCR全贴合自动生产线,所述涂胶工位[2]包括第二箱体[2a]、离子风机[17]、风机滤网机组[9],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滤网机组[9]位于第二箱体[2a]顶部,所述离子风机[17]位于第二箱体[2a]内部右上方,所述第二箱体[2a]包括第三框架[2a1]、第二桌面板[2a2],所述所述第二箱体[2a]为上下双层结构,所述第三框架[2a1]中部与第二桌面板[2a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箱体[2a]顶层前后两侧分别为平开门[13],所述第二箱体[2a]顶部为顶板底部为底板,所述第二箱体[2a]其他面为封板,所述第二桌面板[2a2]顶面固定安装涂胶传送机构[8b]、龙门机械手[11],所述龙门机械手[11]上部后侧安装胶头总装[15],所述胶头总装[15]分为第一胶头总装[15-1]、第二胶头总装[15-2]、第三胶头总装[15-3],所述第一胶头总装[15-1]固定安装于涂坝胶补强胶工位[2-1]、所述第二胶头总装[15-2]固定安装于涂补强胶工位[2-2]、所述第三胶头总装[15-3]固定安装于面胶工位[2-3],所述第一胶头总装[15-1]包括第一安装板[15-1a]、第二传感器[15-1b]、第一螺杆阀[15-1c]、相机[16],所述第一安装板[15-1a]与龙门机械手[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15-1a]后侧左方设有第二传感器[15-1b],所述第一安装板[15-1a]后侧中部连接第一螺杆阀[15-1c],所述第一安装板[15-1a]右侧设有相机[16],所述第二胶头总装[15-2]包括第二安装板[15-2a]、第二螺杆阀[15-2b],所述第二安装板[15-2b]与龙门机械手[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杆阀[15-2b]位于第二安装板[15-2a]后侧,所述第二安装板[15-2a]右侧设有相机[16],所述第三胶头总装[15-3]包括第三安装板[15-3a]、第三螺杆阀[15-3b],所述第三安装板[15-3a]与龙门机械手[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螺杆阀[15-3b]位于第三安装板[15-3a]后侧,所述涂胶传送机构[8b]顶部后侧安装有擦胶机构[8f],所述擦胶机构[8f]包括夹板[8f1]、粘板[8f2]、废料盒[8f3],所述夹板[8f1]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夹板[8f1]呈前后排列,两个所述夹板[8f1]相对一侧分别连接有粘板[8f2],所述夹板[8f1]两端连接有气缸,所述夹板下方设有废料盒[8f3],所述涂补强胶工位[2-2]左侧设有触摸屏[10]。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中所述OCR全贴合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机械手[11]包括滑轨[11a],所述滑轨[11a]分为第一滑轨[11a-1]、第二滑轨[11a-2]、第三滑轨[11a-3],所述第一滑轨[11a-1]数量为两个且轴向方向为前后方向分别安装于桌面板上方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滑轨[11a-1]上方设有第二滑轨[11a-2],所述第二滑轨[11a-2]前侧设有第三滑轨[11a-3]。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OCR全贴合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工位[4]包括第三箱体[4a]、真空箱[4b]、移栽总装[4c],所述真空箱[4b]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真空箱[4b]前后排列,所述真空箱[4b]位于贴合传送机构[8d]左侧,所述真空箱[4b]与贴合传送机构[8d]位于第三箱体[4a]内部,所述第三箱体[4a]包括第四框架[4a1],所述第三箱体[4a]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平开门[13],所述后侧平开门[13]左侧设有触摸屏[10],所述第四框架[4a1]为三层结构,所述风机滤网机组[9]位于所述第四框架[4a1]顶部,所述第四框架[4a1]内部前后两侧上方分别设有离子风机[17],所述第四框架[4a1]中层与底层之间设有第三桌面板[4a4],所述真空箱[4b]位于第三桌面板[4a4]上方,所述真空箱[4b]包括真空箱上盖[4b1]、调姿组件[4b2]、开合组件[4b3]、翻转组件[4b4]、锁紧组件[4b5],所述锁紧组件[4b5]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翻转组件[4b4]顶部左右两侧,所述调姿组件[4b2]位于翻转组件[4b4]顶部两锁紧组件[4b5]之间,所述真空箱上盖[4b1]位于调姿组件[4b2]上方,所述开合组件[4b3]位于锁紧组件[4b5]右侧,所述开合组件[4b3]上部与真空箱上盖[4b1]固定连接,所述翻转组件[4b4]包括翻转板[4b4a]、第一电缸[4b4b],所述翻转板[4b4a]底部前后一侧连接第一电缸[4b4b]活塞杆,所述翻转板[4b4a]底部前后另一侧连接有多个抱块[4b4c],多个所述抱块[4b4c]间连接有第一翻转轴[4b4d],所述第一翻转轴[4b4d]两端与第三桌面板[4a4]通过轴承套轴承连接,所述锁紧组件[4b5]包括第一限位安装座[4b5a]、翻转压紧钩[4b5b],所述第一限位安装座[4b5a]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安装座[4b5a]分别安装于翻转板[4b4a]前后两侧,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安装座[4b5a]顶部轴销连接有翻转压紧钩[4b5b],所述翻转压紧钩[4b5b]中部与气缸活塞杆轴销连接,所述气缸缸体与第一限位安装座[4b5a]轴销连接,所述调姿组件[4b2]与翻转板[4b4a]固定连接且位于两个第一限位安装座[4b5a]之间,所述调姿组件[4b2]上方设有真空箱上盖[4b1],所述真空箱上盖[4b1]前后两侧连接有第一限位块[4b1a1],所述真空箱上盖[4b1]后侧连接有开合组件[4b3],所述开合组件[4b3]包括抱紧块[4b3a]、第二翻转轴[4b3e]、轴承支撑座[4b3d],所述抱紧块[4b3a]与真空箱上盖[4b1]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抱紧块[4b3a]与第二翻转轴[4b3e]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翻转轴[4b3e]与轴承支撑座[4b3d]上部轴承连接,所述轴承支撑座[4b3d]底端与翻转板[4b4a]固定连接,所述真空箱上盖[4b1]包括真空箱上罩[4b1a]、升降部件[4b1b]、玻璃定位治具[4b1c],所述玻璃定位治具[4b1c]位于升降部件[4b1b]下方,所述真空箱上罩[4b1a]包括上罩顶板[4b1a2],所述升降部件[4b1b]与上罩顶板[4b1a2]固定连接,所述升降部件[4b1b]包括第二电缸[4b1b1]、贴合治具母板[4b1b2],所述第二电缸[4b1b1]缸体与上罩顶板[4b1a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缸[4b1b1]活塞杆与贴合治具母板[4b1b2]连接,所述玻璃定位治具[4b1c]包括第二支撑板[4b1c1]、滑台气缸,所述贴合治具母板[4b1b2]连接气缸缸体,所述气缸活塞杆与第二支撑板[4b1c1]固定连接,所述滑台气缸位于第二支撑板[4b1c1]底面右侧,所述调姿组件[4b2]包括箱内线体部件[4b2a]、箱内举升部件[4b2b]、下罩举升部件[4b2c]、下罩[4b2d],所述下罩举升部件[4b2c]包括对位平台[4b2c1],所述对位平台[4b2c1]底面与翻转板[4b4a]固定连接,所述对位平台[4b2c1]顶面连接对位平台转接板[4b2c2],所述对位平台转接板[4b2c2]前后两侧连接气缸,所述气缸活塞杆与下罩[4b2d]底面连接,所述箱内线体部件[4b2a]与箱内举升部件[4b2b]位于下罩[4b2d]内部,所述箱内线体部件[4b2a]包括线体侧板[4b2a1]、第五主同步轮[4b2a2]、第五副同步轮[4b2a3],所述线体侧板[4b2a1]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线体侧板[4b2a1]相对一侧分别轴销连接多个第五副同步轮[4b2a3],两个所述线体侧板[4b2a1]间固定连接有线体支撑[4b2a6],所述线体支撑[4b2a6]右侧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靠近两端设有第五主同步轮[4b2a2],所述第五主同步轮[4b2a2]与第五副同步轮[4b2a3]通过第五同步带[4b2a7]传动,所述第五主同步轮[4b2a2]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滚轮[4b2a8],所述箱内举升部件[4b2b]包括气缸、第一举升板[4b2b1],所述气缸缸体与下罩[4b2d]固定连接,所述气缸活塞杆与第一举升板[4b2b1]固定连接,所述移栽总装[4c]包括移栽支撑工装[4c1]、移栽导向工装[4c2]、移栽输送工装[4c3],所述移栽支撑工装[4c1]包括第五框架[4c1a],所述第五框架[4c1a]为长方体框状结构,所述移栽导向工装[4c2]位于移栽支撑工装[4c1]上方,所述移栽导向工装[4c2]包括丝杠[4c2a]、导轨[4c2b]、第三支撑板[4c2c],所述导轨[4c2b]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轨[4c2b]分别安装于第五框架[4c1a]顶部左右两边上方,所述第五框架[4c1a]顶部左侧边侧面安装有丝杠[4c2a],所述导轨[4c2b]安装有导轨滑块,两个所述导轨滑块与第三支撑板[4c2c]底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4c2c]底部与丝杠[4c2a]螺母副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移栽输送工装[4c3]包括第四线体型材[4c3a]、第五线体横撑[4c3b],所述第四线体型材[4c3a]数量为两个轴向方向为左右且位于第三支撑板[4c2c]顶部前后两侧,两条所述第四线体型材[4c3a]相对一侧安装有多个第六副同步轮[4c3e],两条所述第四线体型材[4c3a]下方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靠近两端弧面外侧固定连接有第六主同步轮[4c3f],所述第六主同步轮[4c3f]位于多个所述第六副同步轮[4c3e]下方,所述第六主同步轮[4c3f]与多个第六副同步轮[4c3e]通过第六同步带[4c3g]传动,所述传动轴中部弧面外侧连接有电机,两条所述第四线体型材[4c3a]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五线体横撑[4c3b]。
8.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OCR全贴合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框架[4a1]顶层连接视觉定位机构[4d],所述视觉定位机构[4d]包括移动组件[4d1]、支撑组件[4d2]、相机调节总装[4d3],所述支撑组件[4d2]位于移动组件[4d1]上方,所述支撑组件[4d2]顶部固定连接相机调节总装[4d3],所述相机调节总装[4d3]包括第一相机调节总装[4d3-1]与第二相机调节总装[4d3-2],两个所述相机调节总装[4d3]呈左右排列,所述移动组件[4d1]包括轴承导轨[4d1a]、滚珠丝杆[4d1b],所述轴承导轨[4d1a]数量为两个且轴向方向为前后方向,两条所述轴承导轨[4d1a]分别固定安装于第四框架[4a1]上部左右两侧,所述轴承导轨[4d1a]滑块与支撑组件[4d2]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轴承导轨[4d1a]侧边设有滚珠丝杆[4d1b],所述滚珠丝杆[4d1b]螺母与连接块[4d1c]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4d1c]顶部与支撑组件[4d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组件[4d2]包括相机平移型材[4d2a]、型材连接板[4d2b],所述支撑组件[4d2]为矩形框状结构,所述矩形框状结构前后两边为相机平移型材[4d2a],所述矩形框状结构左右两边为型材连接板[4d2b],所述相机平移型材[4d2a]位于型材连接板[4d2b]上方,一侧所述型材连接板[4d2b]与轴承导轨[4d1a]滑块、连接块[4d1c]固定连接,所述相机调节总装[4d3]包括相机安装板[4d3a],所述相机安装板[4d3a]四边上方分别设有线性导轨[4d3b],所述相机安装板[4d3a]顶部后侧连接第一双向丝杆[4d3d],所述线性导轨[4d3b]上方设有轴向方向为前后方向的第二双向丝杆[4d3e],所述第二双向丝杆[4d3e]右侧设有第四滑轨[4d3g],所述第二双向丝杆[4d3e]与第四滑轨[4d3g]上方设有轴向方向为左右方向的直线导轨[4d3i],所述第二双向丝杆[4d3e]设有两个螺母,两个所述第二双向丝杆[4d3e]螺母分别连接转接块[4d3j],所述第四滑轨[4d3g]滑块顶部连接第一连接件[4d3k],位于后侧的所述转接块[4d3j]右侧面与第一连接件[4d3k]左侧面分别连接相机支架[4d3l],所述相机支架[4d3l]下部连接相机[16]。
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OCR全贴合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线[5]包括加热罩[5a]、风轮[5b]、流水线机架[5c],所述流水线传送机构[8e]位于流水线机架[5c]上方,所述流水线机架[5c]顶部设有加热罩[5a],所述加热罩[5a]下方设有风轮[5b],所述风轮[5b]与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所述电机的主体与加热罩[5a]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OCR全贴合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治具[20]包括第四支撑板[20a]、托盘[20b]、夹钳[20c]、第三限位板[20d],所述托盘[20b]位于第四支撑板[20a]上方,所述托盘[20b]左侧上方设有夹钳[20c],所述托盘[20b]上方设有第三限位板[20d],所述第三限位板[20d]上方设有玻璃板材[21],所述玻璃板材[21]四角分别设有marke点[21a]。
CN201910952327.1A 2019-10-09 2019-10-09 Ocr全贴合自动生产线 Pending CN1105689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52327.1A CN110568967A (zh) 2019-10-09 2019-10-09 Ocr全贴合自动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52327.1A CN110568967A (zh) 2019-10-09 2019-10-09 Ocr全贴合自动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68967A true CN110568967A (zh) 2019-12-13

Family

ID=68784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52327.1A Pending CN110568967A (zh) 2019-10-09 2019-10-09 Ocr全贴合自动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6896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71741A (zh) * 2020-05-13 2020-08-25 佛山豪德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自动封边机一体式双轴涂胶机构
CN112919038A (zh) * 2021-03-09 2021-06-08 苏州威达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对触摸板装夹治具进行清理操作的平移运载设备
CN113856987A (zh) * 2021-09-17 2021-12-31 深圳市旭崇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水胶贴合线
CN115532556A (zh) * 2021-11-24 2022-12-30 广东省威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汽车电子行业的常温固化炉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71741A (zh) * 2020-05-13 2020-08-25 佛山豪德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自动封边机一体式双轴涂胶机构
CN111571741B (zh) * 2020-05-13 2024-05-24 广东豪德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封边机一体式双轴涂胶机构
CN112919038A (zh) * 2021-03-09 2021-06-08 苏州威达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对触摸板装夹治具进行清理操作的平移运载设备
CN113856987A (zh) * 2021-09-17 2021-12-31 深圳市旭崇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水胶贴合线
CN115532556A (zh) * 2021-11-24 2022-12-30 广东省威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汽车电子行业的常温固化炉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68967A (zh) Ocr全贴合自动生产线
CN108820408B (zh) 一种撕膜机
CN110697319A (zh) 一种hdpe给水管加工输送装置
CN213230601U (zh) 一种板材自动涂胶设备
CN111906531B (zh) 电力机车轮驱单元装配线
CN107082276A (zh) 一种汽车坐垫自动上线系统
CN210172970U (zh) 一种组装设备
CN210854325U (zh) 一种板材翻转送料设备
CN210943596U (zh) Ocr全贴合生产线用传送机构
CN110439293B (zh) 一种玻璃幕墙辅助安装设备
CN108791449A (zh) 一种用于楼房的台阶搬运机器人及其操作方法
CN111646209B (zh) 一种基于plc控制系统的玻璃测量系统
CN206886183U (zh) 一种汽车坐垫自动上线系统
CN211109447U (zh) 传输装置
CN213612398U (zh) 一种板材自动涂胶设备的下料堆叠装置
CN116705916B (zh) 一种光伏组件修复装置
CN114407157A (zh) 一种木材拼板自动化生产线
CN113371406A (zh) 一种蠕动泵生产线
CN111908080B (zh) 一种胶带式铺席工装结构及操作方法
CN207986173U (zh) 一种玻璃上料装置
CN113697483B (zh) 一种轮胎装配线尾端机械手整理收集装置
CN112938395B (zh) 一种多工位玻璃瓶胆自动拉尾流水线
CN112810887A (zh) 一种紧固件自动化套网设备
CN215549425U (zh) 一种木墙自动组装加工设备
CN216178111U (zh) 一种灯板接头自动组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08

Address after: 215000 1f, building a, 202 Putian Road, Weiting,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ollysys (Suzhou)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Unit 102, building 7, Zhongxing Industrial base, No. 2, Dongqi Road, free trade zone (Airport Economic Zone),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300000

Applicant before: Tianjin Hollysys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