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63325A - 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63325A
CN110563325A CN201910929082.0A CN201910929082A CN110563325A CN 110563325 A CN110563325 A CN 110563325A CN 201910929082 A CN201910929082 A CN 201910929082A CN 110563325 A CN110563325 A CN 1105633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graphene
release agent
based glass
graph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2908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63325B (zh
Inventor
李璐
黄孟琼
屈晓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nuoying 2D Materials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Huaxin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Huaxin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Huaxin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2908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633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633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633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633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633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40/00Preventing adhesion between glass and glass or between glass and the means used to shape it, hold it or support it
    • C03B40/02Preventing adhesion between glass and glass or between glass and the means used to shape it, hold it or support it by lubrication; Use of materials as release or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 Lubricants (AREA)
  • Mold Materials And Cor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脱模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10‑30份;硅油:1‑5份;聚乙二醇:1‑5份;pH调节剂:0.5‑2份;聚丙烯酸钠:1‑5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3份;去离子水20‑50份。本发明所述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能够有效降的防止玻璃制品在脱模过程中粘附在金属模具上,使玻璃制品表面光洁,同时此脱模剂拥有优越的成膜粘附力,在高温下仍能保持润滑,抗氧化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玻璃制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玻璃制品的制备过程中需要使用金属模具对玻璃制品进行成型,玻璃的软化温度一般在500℃以上,因此金属模具的工作温度一般为500-1200℃,在这样的高温条件下,玻璃熔浆容易粘附在金属模具表面,在玻璃制品表面积碳,会有裂纹出现,影响玻璃制品表面的光洁度。因此,需要周期性的对金属模具内腔喷涂脱模剂并形成一层干性润滑膜,从而使脱模操作轻而易举,同时,又可避免强行取出对产品造成损伤。
现有技术中的脱模剂主要由粉料、悬浮剂、功能助剂和溶剂组成。粉料多包括铝粉、铜粉、蜡粉,铝粉、铜粉的耐热性较好,能够在溶剂挥发后保留在模具表面,但是它们的延展性、成膜性较差,如果加入量过少,很难在模具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薄膜,从而影响砂芯的脱模性能,如果加入量过大,则在模具表面形成堆积层,影响铸件尺寸和精度。为了解决脱模剂延展性和成膜性的问题,有人提出了一种在现有的基础组分中加入石墨烯,将基础组分和石墨烯乳化后得到全新的脱模剂,使得该脱模剂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成模性的方法。但将石墨烯直接加入到基础成分中进行乳化,石墨烯在里面只是物理分散,机械的吸附脱模粉料和其他物质,使得脱模剂的成模性与延展性的提高有限,且因石墨烯自身的吸附性能,会使脱模剂存在团聚现象,刷到玻璃模具表面虽然容易成膜,但也会因为团聚现象,在某些地方会造成堆积,影响玻璃表面的平滑与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能够有效降的防止玻璃制品在脱模过程中粘附在金属模具上,使制品表面光洁,同时此脱模剂拥有优越的成膜粘附力,在高温下仍能保持润滑,抗氧化的效果,具有很好的成模性和延展性。
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所述脱模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10-30份;硅油:1-5份;聚乙二醇:1-5份;pH调节剂:0.5-2份;聚丙烯酸钠:1-5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3份;去离子水20-50份。
其中,所述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的制备方法为在30-50份的去离子水中加入10-30份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30-200min;再在上述形成的产物中,加入5-20份石墨微球搅拌30-150min,然后在50-80℃干燥,得到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
其中,所述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的粒径为100nm-1500nm。
其中,所述氧化石墨烯的片径为10nm-1000nm,片层厚度为0.35-3nm。
其中,所述石墨微球的粒径为100nm-1000nm。
其中,所述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500-2000。
其中,所述氧化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的PH值为6-8。
其中,所述PH值调节剂为柠檬酸、山梨酸、碳酸氢钠或者磷酸氢二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20-50份的去离子水中加入1-5份的聚乙二醇,充分搅拌溶解,形成聚乙二醇水溶液;
2)在步骤1)形成的聚乙二醇水溶液中加入10-30份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
3)在步骤2)形成的产物中加入0.5-2份的pH调节剂,调节PH值为6-8;
4)在步骤4)形成的产物中依次加入1-5份的硅油,1-5份的聚丙烯酸钠,1-3份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继续搅拌10-100min,得到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将氧化石墨烯包覆石墨微球形成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作为玻璃脱模剂的主要原料,具有水分散性,无毒,无污染,润滑性能好,不易发生团聚等优点,而且核壳微球壳体上的氧化石墨烯具有羟基、羧基等官能团,能够很好的与其他物质进行复合,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脱模剂的成模性与延展性。同时,氧化石墨烯与熔融金属(例如铝,铜,钢等)或玻璃熔桨不起任何反应,在玻璃熔浆的高温下氧化石墨烯能被还原成石墨烯,而石墨烯仍保有润滑,抗氧化,耐高温、抗粘黏的特殊效果,而且高温还原之后的石墨烯具有很好的导热性能,使玻璃能更快更好的成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更加的清晰,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更为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的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不受以下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实施例一
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所述脱模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10份;硅油:1份;聚乙二醇:1份;pH调节剂:0.5份;聚丙烯酸钠:1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份;去离子水20份。
其中,所述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的制备方法为在30份的去离子水中加入10份片径为10nm、片层厚度为0.35nm的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30min;再在上述形成的产物中,加入5份粒径为100nm石墨微球搅拌30min,然后在50℃干燥,得到粒径为100nm的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30份的去离子水中加入1份的分子量为500聚乙二醇,充分搅拌溶解,形成聚乙二醇水溶液;
2)在步骤1)形成的聚乙二醇水溶液中加入10份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
3)在步骤2)形成的产物中加入0.5份的pH调节剂,调节PH值为6;
4)在步骤4)形成的产物中依次加入1份的硅油,1份的聚丙烯酸钠,1份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继续搅拌10min,得到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
其中,所述PH值调节剂为柠檬酸、山梨酸、碳酸氢钠或者磷酸氢二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施例二
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所述脱模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20份;硅油:3份;聚乙二醇:3份;pH调节剂:1.75份;聚丙烯酸钠:3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2份;去离子水35份。
其中,所述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的制备方法为在40份的去离子水中加入20份片径为500nm,片层厚度为1.5nm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120min;再在上述形成的产物中,加入12份粒径为500nm石墨微球搅拌90min,然后在70℃干燥,得到粒径为800nm的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35份的去离子水中加入3份的分子量为1300的聚乙二醇,充分搅拌溶解,形成聚乙二醇水溶液;
2)在步骤1)形成的聚乙二醇水溶液中加入20份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
3)在步骤2)形成的产物中加入1.75份的pH调节剂,调节PH值为7;
4)在步骤4)形成的产物中依次加入3份的硅油,3份的聚丙烯酸钠,2份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继续搅拌60min,得到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
其中,所述PH值调节剂为柠檬酸、山梨酸、碳酸氢钠或者磷酸氢二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施例三
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所述脱模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30份;硅油:5份;聚乙二醇:5份;pH调节剂:2份;聚丙烯酸钠:5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份;去离子水50份。
其中,所述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的制备方法为在50份的去离子水中加入30份片径为1000nm,片层厚度为3nm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200min;再在上述形成的产物中,加入20份粒径为1000nm石墨微球搅拌150min,然后在80℃干燥,得到粒径为1500nm的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50份的去离子水中加入5份的分子量为2000聚乙二醇,充分搅拌溶解,形成聚乙二醇水溶液;
2)在步骤1)形成的聚乙二醇水溶液中加入30份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
3)在步骤2)形成的产物中加入2份的pH调节剂,调节PH值为8;
4)在步骤4)形成的产物中依次加入5份的硅油,5份的聚丙烯酸钠,3份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继续搅拌100min,得到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
其中,所述PH值调节剂为柠檬酸、山梨酸、碳酸氢钠或者磷酸氢二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玻璃制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玻璃制品的制备过程中需要使用金属模具对玻璃制品进行成型,玻璃的软化温度一般在500℃以上,因此金属模具的工作温度一般为500-1200℃,在这样的高温条件下,玻璃熔浆容易粘附在金属模具表面,在玻璃制品表面积碳,会有裂纹出现,影响玻璃制品表面的光洁度。因此,需要周期性的对金属模具内腔喷涂脱模剂并形成一层干性润滑膜,从而使脱模操作轻而易举,同时,又可避免强行取出对产品造成损伤。
现有技术中的脱模剂主要由粉料、悬浮剂、功能助剂和溶剂组成。粉料多包括铝粉、铜粉、蜡粉,铝粉、铜粉的耐热性较好,能够在溶剂挥发后保留在模具表面,但是它们的延展性、成膜性较差,如果加入量过少,很难在模具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薄膜,从而影响砂芯的脱模性能,如果加入量过大,则在模具表面形成堆积层,影响铸件尺寸和精度。为了解决脱模剂延展性和成膜性的问题,有人提出了一种在现有的基础组分中加入石墨烯,将基础组分和石墨烯乳化后得到全新的脱模剂,使得该脱模剂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成模性的方法。但将石墨烯直接加入到基础成分中进行乳化,石墨烯在里面只是物理分散,机械的吸附脱模粉料和其他物质,使得脱模剂的成模性与延展性的提高有限,且因石墨烯自身的吸附性能,会使脱模剂存在团聚现象,刷到玻璃模具表面虽然容易成膜,但也会因为团聚现象,在某些地方会造成堆积,影响玻璃表面的平滑与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能够有效降的防止玻璃制品在脱模过程中粘附在金属模具上,使制品表面光洁,同时此脱模剂拥有优越的成膜粘附力,在高温下仍能保持润滑,抗氧化的效果,具有很好的成模性和延展性。
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所述脱模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10-30份;硅油:1-5份;聚乙二醇:1-5份;pH调节剂:0.5-2份;聚丙烯酸钠:1-5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3份;去离子水20-50份。
其中,所述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的制备方法为在30-50份的去离子水中加入10-30份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30-200min;再在上述形成的产物中,加入5-20份石墨微球搅拌30-150min,然后在50-80℃干燥,得到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
其中,所述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的粒径为100nm-1500nm。
其中,所述氧化石墨烯的片径为10nm-1000nm,片层厚度为0.35-3nm。
其中,所述石墨微球的粒径为100nm-1000nm。
其中,所述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500-2000。
其中,所述氧化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的PH值为6-8。
其中,所述PH值调节剂为柠檬酸、山梨酸、碳酸氢钠或者磷酸氢二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20-50份的去离子水中加入1-5份的聚乙二醇,充分搅拌溶解,形成聚乙二醇水溶液;
2)在步骤1)形成的聚乙二醇水溶液中加入10-30份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
3)在步骤2)形成的产物中加入0.5-2份的pH调节剂,调节PH值为6-8;
4)在步骤4)形成的产物中依次加入1-5份的硅油,1-5份的聚丙烯酸钠,1-3份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继续搅拌10-100min,得到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将氧化石墨烯包覆石墨微球形成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作为玻璃脱模剂的主要原料,具有水分散性,无毒,无污染,润滑性能好,不易发生团聚等优点,而且核壳微球壳体上的氧化石墨烯具有羟基、羧基等官能团,能够很好的与其他物质进行复合,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脱模剂的成模性与延展性。同时,氧化石墨烯与熔融金属(例如铝,铜,钢等)或玻璃熔桨不起任何反应,在玻璃熔浆的高温下氧化石墨烯能被还原成石墨烯,而石墨烯仍保有润滑,抗氧化,耐高温、抗粘黏的特殊效果,而且高温还原之后的石墨烯具有很好的导热性能,使玻璃能更快更好的成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更加的清晰,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更为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的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不受以下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实施例一
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所述脱模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10份;硅油:1份;聚乙二醇:1份;pH调节剂:0.5份;聚丙烯酸钠:1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份;去离子水20份。
其中,所述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的制备方法为在30份的去离子水中加入10份片径为10nm、片层厚度为0.35nm的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30min;再在上述形成的产物中,加入5份粒径为100nm石墨微球搅拌30min,然后在50℃干燥,得到粒径为100nm的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30份的去离子水中加入1份的分子量为500聚乙二醇,充分搅拌溶解,形成聚乙二醇水溶液;
2)在步骤1)形成的聚乙二醇水溶液中加入10份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
3)在步骤2)形成的产物中加入0.5份的pH调节剂,调节PH值为6;
4)在步骤4)形成的产物中依次加入1份的硅油,1份的聚丙烯酸钠,1份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继续搅拌10min,得到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
其中,所述PH值调节剂为柠檬酸、山梨酸、碳酸氢钠或者磷酸氢二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施例二
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所述脱模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20份;硅油:3份;聚乙二醇:3份;pH调节剂:1.75份;聚丙烯酸钠:3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2份;去离子水35份。
其中,所述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的制备方法为在40份的去离子水中加入20份片径为500nm,片层厚度为1.5nm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120min;再在上述形成的产物中,加入12份粒径为500nm石墨微球搅拌90min,然后在70℃干燥,得到粒径为800nm的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35份的去离子水中加入3份的分子量为1300的聚乙二醇,充分搅拌溶解,形成聚乙二醇水溶液;
2)在步骤1)形成的聚乙二醇水溶液中加入20份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
3)在步骤2)形成的产物中加入1.75份的pH调节剂,调节PH值为7;
4)在步骤4)形成的产物中依次加入3份的硅油,3份的聚丙烯酸钠,2份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继续搅拌60min,得到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
其中,所述PH值调节剂为柠檬酸、山梨酸、碳酸氢钠或者磷酸氢二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施例三
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所述脱模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30份;硅油:5份;聚乙二醇:5份;pH调节剂:2份;聚丙烯酸钠:5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份;去离子水50份。
其中,所述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的制备方法为在50份的去离子水中加入30份片径为1000nm,片层厚度为3nm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200min;再在上述形成的产物中,加入20份粒径为1000nm石墨微球搅拌150min,然后在80℃干燥,得到粒径为1500nm的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50份的去离子水中加入5份的分子量为2000聚乙二醇,充分搅拌溶解,形成聚乙二醇水溶液;
2)在步骤1)形成的聚乙二醇水溶液中加入30份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
3)在步骤2)形成的产物中加入2份的pH调节剂,调节PH值为8;
4)在步骤4)形成的产物中依次加入5份的硅油,5份的聚丙烯酸钠,3份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继续搅拌100min,得到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
其中,所述PH值调节剂为柠檬酸、山梨酸、碳酸氢钠或者磷酸氢二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10-30份;硅油:1-5份;聚乙二醇:1-5份;pH调节剂:0.5-2份;聚丙烯酸钠:1-5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3份;去离子水20-5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的制备方法为在30-50份的去离子水中加入10-30份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30-200min;再在上述形成的产物中,加入5-20份石墨微球搅拌30-150min,然后在50-80℃干燥,得到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的粒径为100nm-1500n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石墨烯的片径为10nm-1000nm,片层厚度为0.35-3n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微球的粒径为100nm-100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500-20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的PH值为6-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PH值调节剂为柠檬酸、山梨酸、碳酸氢钠或者磷酸氢二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9.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20-50份的去离子水中加入1-5份的聚乙二醇,充分搅拌溶解,形成聚乙二醇水溶液;
2)在步骤1)形成的聚乙二醇水溶液中加入10-30份核壳结构的石墨-氧化石墨烯微球;
3)在步骤2)形成的产物中加入0.5-2份的pH调节剂,调节PH值为6-8;
4)在步骤4)形成的产物中依次加入1-5份的硅油,1-5份的聚丙烯酸钠,1-3份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继续搅拌10-100min,得到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
CN201910929082.0A 2019-09-28 2019-09-28 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05633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29082.0A CN110563325B (zh) 2019-09-28 2019-09-28 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29082.0A CN110563325B (zh) 2019-09-28 2019-09-28 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63325A true CN110563325A (zh) 2019-12-13
CN110563325B CN110563325B (zh) 2021-12-03

Family

ID=68783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29082.0A Active CN110563325B (zh) 2019-09-28 2019-09-28 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6332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04701A (zh) * 2020-04-01 2020-06-19 集美大学 一种利用氧化石墨烯辅助超精密电铸脱模的制备方法
CN113603355A (zh) * 2021-08-18 2021-11-05 常熟佳合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超薄玻璃晶化过程的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4813A (zh) * 2014-08-14 2014-12-03 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73956A (zh) * 2014-01-10 2015-07-15 天津市硅酸盐研究所有限公司 高效玻璃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3992A (zh) * 2015-05-04 2015-08-19 河南师范大学 一种光学玻璃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
US20170010549A1 (en) * 2015-07-09 2017-01-12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Chemically Prepared Core Shell Toner Formulation Including a Styrene Acrylate Polyester Copolymer Used for the Shell
CN108751695A (zh) * 2018-07-13 2018-11-06 安徽思源三轻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3956A (zh) * 2014-01-10 2015-07-15 天津市硅酸盐研究所有限公司 高效玻璃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74813A (zh) * 2014-08-14 2014-12-03 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3992A (zh) * 2015-05-04 2015-08-19 河南师范大学 一种光学玻璃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
US20170010549A1 (en) * 2015-07-09 2017-01-12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Chemically Prepared Core Shell Toner Formulation Including a Styrene Acrylate Polyester Copolymer Used for the Shell
CN108751695A (zh) * 2018-07-13 2018-11-06 安徽思源三轻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04701A (zh) * 2020-04-01 2020-06-19 集美大学 一种利用氧化石墨烯辅助超精密电铸脱模的制备方法
CN111304701B (zh) * 2020-04-01 2021-02-26 集美大学 一种利用氧化石墨烯辅助超精密电铸脱模的制备方法
CN113603355A (zh) * 2021-08-18 2021-11-05 常熟佳合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超薄玻璃晶化过程的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63325B (zh) 2021-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63325B (zh) 一种石墨烯基玻璃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65806B (zh) 一种有机物包覆合金粉末制备高性能粉末冶金制品的方法
CN104588573B (zh) 一种水基石墨润滑脱模剂
CN102658351B (zh) 无氟铝锌合金水基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02447B (zh) 一种二氧化硅掺杂改性的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10305728B (zh) 一种高分子塑性成形用润滑剂及制备方法
WO2018036429A1 (zh) 一种改性白石墨烯复合抗氧化涂料及其制备
CN103305111A (zh) 一种复合纳米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49498A (zh) 一种铸造用脱模剂
CN109354511A (zh) 一种石墨模具抗氧化浸渍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589477A (zh) 一种稳定分散的复合金属纳米润滑油制备方法
CN108017939B (zh) 噻二唑衍生物改性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961723B (zh) 一种基于MXene@COFs/液态金属基润滑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和复合材料
WO2018107848A1 (zh) 一种用于高速机车变速箱的铜基合金棒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16104A (zh) 一种耐腐蚀性强的塑性加工用水系润滑剂
CN112126393A (zh) 一种相变储热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59540B (zh) 铝合金铸造用砂芯激冷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975709A (zh) 一种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921154B (zh) 一种用于制动盘的隔热防腐涂料及制备方法
CN107936676B (zh) 一种水性油酸酰胺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97023B (zh) 万吨压机百吨复杂锻件锻造润滑剂及其配制方法
CN113290201B (zh) 一种3c电子产品合金压铸件用水性脱模剂
CN111088093A (zh) 一种核壳结构的润滑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及润滑油
CN108580846B (zh) 用于铝合金低压铸造的脱模剂
CN103254765A (zh) 一种以甲基苯基硅油为基础油的防锈油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25

Address after: 400700 Room 201, No. 70, Yunhe Road, Beibei District, Chongqing

Applicant after: Chongqing nuoying 2D Materials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0118, Building No. 1, 311 Yanxin Road, Hui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Wuxi Huaxin Testing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