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53017B - 带电动机的变速器以及台车驱动单元 - Google Patents
带电动机的变速器以及台车驱动单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553017B CN110553017B CN201910402961.8A CN201910402961A CN110553017B CN 110553017 B CN110553017 B CN 110553017B CN 201910402961 A CN201910402961 A CN 201910402961A CN 110553017 B CN110553017 B CN 11055301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mission
- ring
- housing
- electric motor
- rol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3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3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10687 lubric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314 lubric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43 sile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4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using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7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using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 which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gearing lies inside the periphery of an orbital gea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8—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of gearings with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57/082—Planet carrie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 H02K7/11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ge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Friction Gearing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带电动机的变速器以及台车驱动单元,该带电动机的变速器具有:电动机;以及变速器,其一边使电动机的旋转运动变速一边进行传递。变速器具有外壳、恒星辊、多个行星辊、辊子架以及环。辊子架经由第1轴承将多个行星辊支承为能够进行自转。环在行星辊的径向外侧以中心轴线为中心呈圆环状扩展,并且固定于外壳。多个行星辊分别与环接触。辊子架固定于电动机的静止部。环和外壳随着多个行星辊的自转而以变速后的转速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电动机的变速器以及具有带电动机的变速器的台车驱动单元。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在工厂的生产线、医院以及办公室等各种场所中对资材等被搬送物进行搬送的无人搬送台车。无人搬送台车使用减速器对从电动机得到的旋转运动进行减速并且使输出扭矩增加而使轮胎旋转,由此使台车移动。对于用于现有的无人搬送台车的减速器,例如记载于日本特开2016-70285号公报中。
日本特开2016-70285号公报的减速装置具有恒星辊、行星辊、辊子架销、转动部件、外壳部件、轮部件以及轴承。恒星辊形成于电动马达的轴。行星辊配置于恒星辊的径向外方,通过与恒星辊接触而被传递旋转。辊子架销将行星辊支承为旋转自如。转动部件通过从外侧包围行星辊并且与行星辊接触,使行星辊和辊子架销以减速后的转速进行旋转。外壳部件从外侧包围恒星辊和行星辊并且对转动部件进行支承。轮部件对辊子架销进行支承并且以旋转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轴承将轮部件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外壳部件旋转。轮胎被保持于轮部件的外周面。
但是,在该公报的减速装置中,除了在轮胎的径向内侧分别沿轴向延伸的轮部件与外壳部件的双层构造之外,还设置有用于将轮部件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外壳部件旋转的轴承,因此需要确保轴向和径向的尺寸,难以实现小型化。另外,有可能使部件数量增加,导致装置的制造成本增大。并且,除了轮胎和轮部件之外,行星辊还以旋转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公转从而进行复杂地旋转,因此有可能使静音特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用于无人搬送台车的变速器中,提供如下的构造:能够实现小型化,抑制部件数量而减少成本并且静音特性优异。
本申请的例示的一个实施方式是带电动机的变速器,其具有:电动机,其具有静止部和相对于静止部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旋转轴;以及变速器,其一边使从电动机得到的旋转运动变速一边进行传递,变速器具有:外壳,其具有以中心轴线为中心沿轴向呈圆筒状扩展的外周面,并且形成变速器的外周部的至少一部分;恒星辊,其固定于利用从电动机得到的动力进行旋转的输入部的周围,与输入部一起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多个行星辊,它们配置于恒星辊的周围,分别通过与恒星辊接触而以自转轴线为中心进行自转;辊子架,其经由第1轴承将多个行星辊支承为能够自转;以及环,其在比行星辊的至少一部分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以中心轴线为中心呈圆环状扩展,间接地固定于外壳,多个行星辊分别与环接触,辊子架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电动机的静止部,环和外壳随着多个行星辊的自转而以变速后的转速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台车驱动单元具有上述的带电动机的变速器和轮胎。台车驱动单元驱动台车框架。轮胎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外壳的外周面,至少一部分位于比台车框架靠下侧的位置,与外壳一起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台车框架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辊子架。
根据本申请的例示的一个实施方式,多个行星辊被固定于电动机的静止部的辊子架支承为能够进行自转。另外,与多个行星辊接触的环和固定有环的外壳以中心轴线为中心以变速后的转速进行旋转。并且,外壳形成变速器的外周部的至少一部分。由此,能够提供能够实现小型化从而抑制部件数量而减少成本并且静音特性优异的带电动机的变速器的构造。并且,由于台车驱动单元具有上述的带电动机的变速器,因此能够提供能够实现小型化从而抑制部件数量而减少成本并且静音特性优异的台车驱动单元的构造。
由以下的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参照附图,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特征、要素、步骤、特点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台车驱动单元的纵剖视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台车驱动单元的横剖视图。
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台车驱动单元的局部纵剖视图。
图4是从径向外侧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行星辊、辊子架以及块轴承的图。
图5是第1实施方式的台车驱动单元的横剖视图。
图6是第2实施方式的台车驱动单元的纵剖视图。
图7是变形例的台车驱动单元的局部纵剖视图。
图8是从径向外侧观察变形例的行星辊、辊子架以及块轴承的图。
图9是变形例的台车驱动单元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申请中,将与减速器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与减速器的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称为“径向”,将沿着以减速器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弧的方向称为“周向”。另外,在本申请中,在图1、图3、图4、图6、图7、图8、图9中,以轴向作为左右方向,以右侧作为“轴向一侧”,以左侧作为“轴向另一侧”,对各部的形状和位置关系进行说明。但是,并不意图通过该左右方向的定义来限定使用本发明的台车驱动单元时的朝向。另外,在本申请中,“平行的方向”也包含大致平行的方向。另外,在本申请中,“垂直的方向”也包含大致垂直的方向。
<1.第1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台车驱动单元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台车驱动单元1的纵剖视图。图2是从图1的A-A位置观察时的台车驱动单元1的横剖视图。
本发明的台车驱动单元1例如是在工厂的生产线、医院以及办公室等各种场所中使载置有资材和部件等被搬送物的台车框架5移动的无人搬送台车。如图1所示,台车驱动单元1具有带电动机的变速器、轮胎4以及台车框架5,其中,该带电动机的变速器是电动机2与变速器连接而得的。台车驱动单元1使用变速器一边使从电动机2得到的旋转运动变速一边进行传递而使轮胎4旋转,由此使台车框架5移动。另外,电动机2具有:静止部,其包含定子;以及旋转部,其相对于静止部以沿水平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20为中心进行旋转。作为该旋转部的一部分的旋转轴21沿轴向贯穿台车框架5,露出到台车框架5的外部。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变速器是使从电动机2得到的旋转运动减速而使输出扭矩增加的减速器3。以下,认为电动机2的中心轴线20与减速器3的中心轴线9相互一致。
接着,对减速器3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减速器3具有输入部31、恒星辊32、多个行星辊33、辊子架34、块轴承35、外壳36、支承轴承37、环38、第1按压部件39、第2按压部件40以及肋41。
输入部31是以沿水平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9为中心沿轴向呈圆柱状延伸的部件。输入部31通过将电动机2的旋转轴21插入到位于轴向一侧的联轴器22并紧固螺钉(图示省略),经由联轴器22与该旋转轴21在轴向上连接。由此,输入部31利用从电动机2得到的动力与旋转轴21一起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以减速前的转速N1进行旋转。这样,通过使用旋转轴插入用的联轴器22能够将输入部31与各种种类的电动机2连接。另外,不需要另外设置接头部件,能够抑制轴向的尺寸。另外,也可以不使用联轴器22而使旋转轴21与输入部31作为一体构造而形成。
恒星辊32是配置为与中心轴线9同轴的圆筒状的部件。恒星辊32固定于输入部31的周围。因此,恒星辊32与输入部31一起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以减速前的转速N1进行旋转。另外,输入部31和恒星辊32也可以由一个部件形成。另外,在恒星辊32的轴向一侧的端部附近的外周面与辊子架34的内周面的径向之间配置有油封321。由此,像后述那样抑制了填充到减速器3的内部的润滑油经由联轴器22的附近的空间泄漏到减速器3的外部。另外,油封321不会妨碍恒星辊32相对于辊子架34的旋转。
多个行星辊33在恒星辊32的周围分别沿与中心轴线9平行的自转轴线90配置。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3个行星辊33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相互在周向上隔开120度的间隔地配置。但是,行星辊33的数量可以为2个,也可以为4个以上。行星辊33分别具有大径部331、小径部332以及柱部333。大径部331、小径部332以及柱部333一体连接而形成。并且,大径部331、小径部332以及柱部333分别在沿轴向观察时在自转轴线90的周围在同轴上呈真圆形状扩展。
大径部331位于各行星辊33的轴向的中央部。大径部331的外径比小径部332的外径和柱部333的外径大。大径部331的一部分位于各行星辊33中的最靠径向内侧的位置,与恒星辊32的外周面接触而受到摩擦力。这里,详细内容如后所述,对3个行星辊33进行保持的辊子架34不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进行旋转。由此,包含大径部331的行星辊33利用该摩擦力分别以自转轴线90为中心以转速N2向与恒星辊32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自转。
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台车驱动单元1的局部纵剖视图。如图3所示,小径部332包含第1小径部61和第2小径部62。第1小径部61与大径部331的轴向一侧相邻。另外,第1小径部61具有直径随着朝向轴向一侧而缩小的圆锥台状的立体形状。第2小径部62与大径部331的轴向另一侧相邻。另外,第2小径部62具有直径随着朝向轴向另一侧而缩小的圆锥台状的立体形状。并且,第2小径部62在外周面具有与环38接触的接触面620。但是,也可以在第1小径部61的外周面形成与环38接触的接触面620。
柱部333包含第1柱部63和第2柱部64。第1柱部63与第1小径部61的轴向一侧相邻,沿自转轴线90向轴向一侧延伸。第2柱部64与第2小径部62的轴向另一侧相邻,沿自转轴线90向轴向另一侧延伸。
辊子架34是在中心轴线9的周围且恒星辊32的径向外侧对多个行星辊33进行支承的部件。辊子架34的轴向一侧的端部通过螺钉紧固、熔接、粘接等而直接固定在台车框架5上。在台车框架5固定有包含电动机2的静止部的壳体。由此,辊子架34不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进行旋转而静止。另外,辊子架34也可以不经由台车框架5而直接固定于电动机2的壳体。另外,辊子架34也可以经由其他部件而间接地固定于台车框架5。
图4是从径向外侧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行星辊33、辊子架34以及块轴承35的图。如图4所示,辊子架34在相互沿轴向分离的2个部位(第1位置P1、第2位置P2)分别具有从外周面向径向内侧呈缺口状凹陷(与径向平行地延伸)的缝。缝包含3个第1缝341和3个第2缝342。3个第1缝341在轴向的第1位置P1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相互在周向上隔开120度的间隔地设置。另外,3个第1缝341与3个行星辊33的第1柱部63的至少一部分分别重叠。3个第2缝342在位于比第1位置P1靠轴向另一侧的位置的第2位置P2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相互在周向上隔开120度的间隔地设置。另外,3个第2缝342与3个行星辊33的第2柱部64的至少一部分分别重叠。
在3个第1缝341中分别配置有块轴承35(第1块轴承351)。第1块轴承351将行星辊33的第1柱部63支承为能够以自转轴线90为中心进行旋转。在3个第2缝342中分别配置有块轴承35(第2块轴承352)。第2块轴承352将行星辊33的第2柱部64支承为能够以自转轴线90为中心进行旋转。第1块轴承351和第2块轴承352例如使用具有大致立方体形状的外形的滑动轴承。在制造减速器3时,第1块轴承351被配置为能够沿第1缝341在径向上移动。同时,第2块轴承352被配置为能够沿第2缝342在径向上移动。由此,3个行星辊33以能够在径向上稍微移动的状态分别经由块轴承35以能够自转的方式被支承在辊子架34上。另外,第1块轴承351和第2块轴承352也可以代替滑动轴承而使用球轴承等其他方式的轴承。
并且,第1块轴承351和第2块轴承352分别具有轴承贯通孔350。轴承贯通孔350在中心轴线9的径向外侧沿厚度方向贯穿第1块轴承351和第2块轴承352。在制造减速器3时,在组装各部件后,在减速器3的内部填充润滑油。此时,当从行星辊33的外周面涂覆润滑油时,润滑油进入到轴承贯通孔350中,容易使润滑油在行星辊33的柱部333与块轴承35之间(自转轴线90的周围)扩展。其结果为,能够使行星辊33经由块轴承35而相对于辊子架34更顺畅地自转。
外壳36是将输入部31、恒星辊32、多个行星辊33、辊子架34的除了轴向一侧的端部附近的部位、块轴承35、支承轴承37、环38、第1按压部件39、第2按压部件40以及肋41收纳在内部的部件。外壳36具有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沿轴向呈圆筒状扩展的外周面。外壳36形成减速器3的外周部的至少一部分。如图3所示,外壳36包含杯状的第1外壳361和板状的第2外壳362。第1外壳361位于比第2外壳362靠轴向一侧的位置。在制造减速器3时,例如在第1外壳361的内部,在将各部件进行组装后,利用第2外壳362覆盖第1外壳361的轴向另一侧的开口。然后,使用螺钉363将第1外壳361与第2外壳362在轴向上固定。由此,能够容易地组装整个减速器3。但是,外壳36的结构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在外壳36的内周面配置有相互沿轴向分离的2个支承轴承37。支承轴承37包含第1支承轴承371和第2支承轴承372。第1支承轴承371位于比第2支承轴承372靠轴向一侧的位置。另外,第1支承轴承371和第2支承轴承372具有相同的构造。如图3所示,支承轴承37具有内圈91、多个球92以及外圈93。内圈91固定于辊子架34的外周面。多个球92夹在内圈91与外圈93之间。外圈93固定于外壳36的内周面。由此,外壳36经由支承轴承37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辊子架34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进行旋转。这样,支承轴承37使用球轴承。但是,也可以代替球轴承而使用滚柱轴承等其他方式的轴承。另外,支承轴承37的个数不限于2个。
图5是从图1的B-B位置观察时的台车驱动单元1的横剖视图。如图1、图3以及图5所示,环38在行星辊33的比第2小径部62的至少一部分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呈圆环状扩展。在环38的周向的至少1个部位设置有环贯通孔380。环贯通孔380是沿轴向贯穿环38的贯通孔。在环贯通孔380中插入有从第2外壳362沿轴向延伸的固定销368。由此,阻止了环38相对于第2外壳362的周向上的相对旋转。即,环38使用固定销368而在周向上间接地固定于第2外壳362。另外,环38能够沿固定销368在轴向上稍微移动。
环38的内周面与行星辊33的第2小径部62的接触面620接触而受到摩擦力。由此,环38和外壳36利用该摩擦力而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进行旋转。这里,如上所述,3个行星辊33分别以自转轴线90为中心以转速N2向与恒星辊32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自转。因此,环38和外壳36随着3个行星辊33的自转向与3个行星辊33的自转方向相同的方向、即与恒星辊32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以变速后的转速N3进行旋转。
第1按压部件39是在环38的周向的至少一部分的轴向另一侧沿中心轴线9延伸的弹性体。第1按压部件39例如使用线圈弹簧、板簧或橡胶等。第1按压部件39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直接固定于第2外壳362。但是,第1按压部件39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也可以经由其他部件而间接地固定于第2外壳362。另外,第1按压部件39的轴向一侧的端部与环38接触。因此,从第1按压部件39对环38施加了朝向轴向一侧的作用力。这里,如上所述,与环38接触的行星辊33的第2小径部62具有直径随着朝向轴向另一侧而缩小(直径随着朝向轴向一侧而扩大)的圆锥台状的立体形状。因此,环38与第2小径部62的接触面620更牢固地接触,并且行星辊33利用从环38受到的作用力向径向内侧按压。其结果为,行星辊33与恒星辊32牢固地接触。
但是,环38和第1按压部件39的结构不限于此。例如,环38也可以配置为在行星辊33的比第1小径部61的至少一部分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呈圆环状扩展。而且,第1按压部件39也可以配置为在环38的周向的至少一部分的轴向一侧沿中心轴线9延伸。而且,也可以是,第1按压部件39的轴向一侧的端部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第1外壳361,第1按压部件39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与环38接触。即使在这样的结构中,通过从第1按压部件39对环38施加朝向轴向另一侧的作用力,能够使环38更牢固地与第1小径部61的接触面接触,并且能够使行星辊33更牢固地与恒星辊32接触。
第2按压部件40位于行星辊33的大径部331的轴向一侧且比第1小径部61的至少一部分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第2按压部件40具有固定环401、可动环402以及球体403。固定环401和可动环402分别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呈圆环状扩展。另外,固定环401位于比可动环402靠轴向一侧的位置。固定环401固定于第1外壳361。而且,可动环402经由固定环401间接地固定于第1外壳361。
第2按压部件40由调压凸轮构成,该调压凸轮将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的旋转扭矩转换为朝向轴向另一侧的力。具体而言,第2按压部件40在受到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的旋转扭矩时,球体403爬上设置于固定环401和可动环402的周向上的多个倾斜面。由此,可动环402相对于固定环401被向轴向另一侧按压。这里,在固定环401固定于第1外壳361的状态下,可动环402的内周面与第1小径部61接触。而且,通过像这样将可动环402向轴向另一侧按压,使可动环402更牢固地与第1小径部61的接触面接触,并且从第2按压部件40对第1小径部61与旋转扭矩成比例地施加朝向轴向另一侧的作用力。
这里,如上所述,与可动环402接触的行星辊33的第1小径部61具有直径随着朝向轴向一侧而缩小(直径随着朝向轴向另一侧而扩大)的圆锥台状的立体形状。因此,行星辊33利用从可动环402受到的作用力而被向径向内侧按压。其结果为,行星辊33与恒星辊32牢固地接触。但是,第2按压部件40的结构不限于此。例如,第2按压部件40也可以配置为在行星辊33的大径部331的轴向另一侧且比第2小径部62的至少一部分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呈圆环状扩展。而且,可动环402的内周面也可以与行星辊33的第2小径部62接触。并且,减速器3也可以具有多个第1按压部件39或多个第2按压部件40。另外,减速器3也可以仅具有第1按压部件39和第2按压部件40中的任意一方。
如图2和图5所示,肋41从外壳36的内周面朝向径向内侧突出。在使用台车驱动单元1时,肋41与外壳36和环38一起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进行旋转。由此,搅拌填充于减速器3的内部的润滑油,而使该润滑油容易在外壳36内部扩散。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8个肋41。但是,肋41的数量可以为7个以下,也可以为9个以上。
如上所述,在使用台车驱动单元1时,首先输入部31和恒星辊32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以转速N1进行旋转。于是,3个行星辊33分别利用大径部331与恒星辊32之间的摩擦力以自转轴线90为中心以转速N2进行自转。该行星辊33的自转的转速N2是使用“恒星辊32的外径D1”和“行星辊33的大径部331的外径D2”通过公式“N2=N1×D1/D2”的计算式而计算出的。
当3个行星辊33分别进行自转时,环38和外壳36利用环38与3个行星辊33的第2小径部62之间的摩擦力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以转速N3进行旋转。该环38和外壳36的转速N3是使用“第2小径部62的外径D3”和“环38的内径D4”通过公式“N3=N2×D3/D4”的计算式而计算出的。并且,像以上那样,减速器3的减速比“N3/N1”是通过公式“N3/N1=(D1×D3)/(D2×D4)”而计算出的。这里,如上所述,行星辊33具有大径部331和第2小径部6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小径部62的外径D3”比“大径部331的外径D2”小。由此,由于减速器3的减速比“N3/N1”变得更小,因此能够进一步对旋转运动进行减速,并且能够得到更高的输出扭矩。
并且,轮胎4直接固定于外壳36的外周面。在使用台车驱动单元1时,轮胎4与外壳36一起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以变速后的转速N3进行旋转。由此,台车框架5在水平方向(图1中的近前或者进深方向)上移动。另外,轮胎4也可以经由其他部件间接地固定于外壳36的外周面。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台车驱动单元1具有如下结构:在随着行星辊33的旋转(自转)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进行旋转的外壳36自身的外周面固定有轮胎4。因此,与作为现有构造的与对行星辊进行保持并且随着行星辊的旋转而旋转的辊子架销不同地还具有对轮胎进行保持的轮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整个台车驱动单元1在轴向上和在径向上小型化。另外,能够抑制部件数量,从而减少台车驱动单元1的制造成本。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台车驱动单元1中,3个行星辊33仅分别以自转轴线90为中心进行自转,不绕中心轴线9进行旋转(公转)。因此,由于限制了台车驱动单元1中的旋转要素,因此能够提高静音特性。其结果为,即使在医院或办公室等要求更高的静音特性的场所中也能够活用台车驱动单元1。
<2.第2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6是第2实施方式的台车驱动单元1B的纵剖视图。另外,以下,以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省略重复说明。
如图6所示,台车驱动单元1B具有带电动机的变速器、轮胎4B、台车框架5B以及轮7B,其中,该带电动机的变速器是电动机2B与减速器3B连接而得的。减速器3B具有输入部31B、恒星辊32B、多个行星辊33B、辊子架34B、块轴承35B、外壳36B、支承轴承37B、环38B、第1按压部件39B、第2按压部件40B以及肋。对于恒星辊32B、多个行星辊33B、辊子架34B、块轴承35B、外壳36B、支承轴承37B、环38B、第1按压部件39B、第2按压部件40B以及肋,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恒星辊32、多个行星辊33、辊子架34、块轴承35、外壳36、支承轴承37、环38、第1按压部件39、第2按压部件40以及肋41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重复说明。
输入部31B是以中心轴线9B为中心沿轴向呈圆柱状延伸的部件。本实施方式的输入部31B经由支承轴承311B被轴支承为能够相对于辊子架34B进行旋转。支承轴承311B例如使用球轴承。但是,也可以代替球轴承而使用滚柱轴承、滑动轴承等其他方式的轴承。
轮7B具有轮胎支承部71B和连接部72B。轮胎支承部71B具有在外壳36B的径向外侧以中心轴线9B为中心沿轴向呈圆筒状扩展的外周面。外壳36B和环38B配置于轮胎支承部71B的径向内侧。在轮胎支承部71B的外周面固定有轮胎4B。连接部72B是从轮胎支承部71B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向径向内侧扩展的部位。包含连接部72B的径向内侧的端部的一部分通过螺钉紧固等与外壳36B连接。另外,轮7B和外壳36B也可以由一个部件形成。由此,能够抑制台车驱动单元1B的部件数量,从而减少制造成本。
在使用台车驱动单元1B时,轮7B和轮胎4B与外壳36B一起以中心轴线9B为中心进行旋转。由此,台车框架5B在水平方向(图6中的近前或进深方向)上移动。通过这样设置轮7B,能够与台车驱动单元1B的使用场所或使用方法相配合地自由选择轮胎4B的直径。
<3.变形例>
以上,对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
图7是一个变形例的台车驱动单元1C的局部纵剖视图。在图7的例子中,行星辊33C分别具有大径部331C、小径部332C以及柱部333C。小径部332C包含第1小径部61C和第2小径部62C。另外,第1小径部61C具有直径随着朝向轴向一侧而缩小的圆锥台状的立体形状。另外,第1小径部61C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的外径与大径部331C的轴向一侧的端部的外径大致相同。第2小径部62C具有直径随着朝向轴向另一侧而缩小的圆锥台状的立体形状。另外,第2小径部62C的轴向一侧的端部的外径与大径部331C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的外径大致相同。这里,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减速器3C的减速比是使用“大径部331C的外径D2”和“第2小径部62C的外径D3”而计算出的。像本变形例那样通过变更“大径部331C的外径D2”与“第2小径部62C的外径D3”的比例,能够得到各种减速比。
图8是从径向外侧观察其他变形例的行星辊33D、辊子架34D以及块轴承35D的图。在图8的例子中,块轴承35D包含第1块轴承351D和第2块轴承352D。第1块轴承351D位于比第2块轴承352D靠轴向一侧的位置。另外,第1块轴承351D和第2块轴承352D具有轴承贯通缝350D。轴承贯通缝350D是在轴向整体范围内沿厚度方向分别贯穿第1块轴承351D和第2块轴承352D的缝状的贯通孔。在制造减速器时,当从行星辊33D的外周面涂覆润滑油时,润滑油进入到轴承贯通缝350D中,使润滑油容易在行星辊33D与块轴承35D之间(自转轴线90D的周围)扩散。其结果为,能够使行星辊33D经由块轴承35D相对于辊子架34D更顺畅地进行自转。
图9是其他变形例的台车驱动单元1E的纵剖视图。在图9的例子中,辊子架34E的轴向一侧的端部使用螺钉82E经由安装板81E而固定于电动机2E的壳体。辊子架34E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使用螺钉83E而固定于台车框架5E。并且,本变形例的台车框架5E覆盖包含轮胎4E的减速器3E的轴向另一侧的一部分和上侧。因此,能够抑制载置于台车框架5E的资材和部件等被搬送物或作业人员等与包含轮胎4E的减速器3E接触。
另外,对于包含带电动机的变速器的台车驱动单元的细部的形状,也可以与本申请的各附图所示出的形状不同。另外,能够对在上述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出现的各要素在不产生矛盾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组合。
本发明例如能够用于带电动机的变速器以及具有带电动机的变速器的台车驱动单元。
Claims (38)
1.一种带电动机的变速器,其具有:
电动机,其具有静止部和相对于所述静止部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旋转轴;以及
变速器,其一边使从所述电动机得到的旋转运动变速一边进行传递,
所述变速器具有:
外壳,其具有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沿轴向呈圆筒状扩展的外周面,并且形成所述变速器的外周部的至少一部分;
恒星辊,其固定于利用从所述电动机得到的动力进行旋转的输入部的周围,与所述输入部一起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
多个行星辊,它们配置于所述恒星辊的周围,分别通过与所述恒星辊接触而以自转轴线为中心进行自转;
辊子架,其经由第1轴承将所述多个行星辊支承为能够进行自转;以及
环,其在比所述行星辊的至少一部分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呈圆环状扩展,间接地固定于所述外壳,
该带电动机的变速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行星辊分别与所述环接触,
所述辊子架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所述电动机的所述静止部,
所述环和所述外壳随着所述多个行星辊的自转而以变速后的转速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
所述自转轴线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地配置,
所述多个行星辊分别具有:
大径部,其与所述恒星辊接触;以及
小径部,其具有在所述大径部的轴向一侧与所述环接触的接触面,
所述小径部呈直径随着朝向轴向一侧而缩小的圆锥台状,
所述变速器还具有按压部件,该按压部件对所述环施加朝向轴向另一侧的力而使所述环与所述接触面接触,
所述按压部件在所述环的轴向一侧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呈圆环状扩展,由调压凸轮构成,该调压凸轮将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旋转扭矩转换为朝向轴向另一侧的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动机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子架具有沿径向延伸的缝,
所述第1轴承能够沿着所述缝在径向上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动机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轴承具有轴承贯通孔,该轴承贯通孔是在所述中心轴线的径向外侧沿厚度方向贯通的贯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动机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部件是轴向一侧的端部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所述外壳且轴向另一侧的端部与所述环接触的弹性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动机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内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动机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部与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经由联轴器在轴向上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电动机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部经由供位于所述输入部的轴向一侧的所述旋转轴插入的所述联轴器而在轴向上与所述旋转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动机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径部呈以所述自转轴线为中心延伸的圆柱状,
所述小径部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的外径与所述大径部的轴向一侧的端部的外径大致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动机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该带电动机的变速器还具有从所述外壳的内周面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肋。
10.一种台车驱动单元,其驱动台车框架,其特征在于,
该台车驱动单元具有:
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带电动机的变速器;以及
轮胎,其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外周面,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所述台车框架靠下侧的位置,与所述外壳一起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
所述台车框架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所述辊子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台车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
该台车驱动单元还具有轮,该轮与所述外壳连接并且具有在所述外壳的径向外侧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沿轴向呈圆筒状扩展的外周面,
所述轮胎固定于所述轮的外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台车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配置于所述轮的径向内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台车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和所述外壳由一个部件形成。
14.一种带电动机的变速器,其具有:
电动机,其具有静止部和相对于所述静止部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旋转轴;以及
变速器,其一边使从所述电动机得到的旋转运动变速一边进行传递,
所述变速器具有:
外壳,其具有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沿轴向呈圆筒状扩展的外周面,并且形成所述变速器的外周部的至少一部分;
恒星辊,其固定于利用从所述电动机得到的动力进行旋转的输入部的周围,与所述输入部一起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
多个行星辊,它们配置于所述恒星辊的周围,分别通过与所述恒星辊接触而以自转轴线为中心进行自转;
辊子架,其经由第1轴承将所述多个行星辊支承为能够进行自转;以及
环,其在比所述行星辊的至少一部分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呈圆环状扩展,间接地固定于所述外壳,
该带电动机的变速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行星辊分别与所述环接触,
所述辊子架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所述电动机的所述静止部,
所述环和所述外壳随着所述多个行星辊的自转而以变速后的转速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
所述第1轴承具有轴承贯通孔,该轴承贯通孔是在所述中心轴线的径向外侧沿厚度方向贯通的贯通孔,
所述辊子架具有沿径向延伸的缝,
所述第1轴承能够沿着所述缝在径向上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带电动机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贯通孔是在轴向整体范围内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1轴承的缝状的贯通孔。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带电动机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转轴线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地配置,
所述多个行星辊分别具有:
大径部,其与所述恒星辊接触;以及
小径部,其具有在所述大径部的轴向一侧与所述环接触的接触面,
所述小径部呈直径随着朝向轴向一侧而缩小的圆锥台状,
所述变速器还具有按压部件,该按压部件对所述环施加朝向轴向另一侧的力而使所述环与所述接触面接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带电动机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部件是轴向一侧的端部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所述外壳且轴向另一侧的端部与所述环接触的弹性体。
18.根据权利要求14或16所述的带电动机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内周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4或16所述的带电动机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部与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经由联轴器在轴向上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带电动机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部经由供位于所述输入部的轴向一侧的所述旋转轴插入的所述联轴器而在轴向上与所述旋转轴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带电动机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径部呈以所述自转轴线为中心延伸的圆柱状,
所述小径部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的外径与所述大径部的轴向一侧的端部的外径大致相同。
22.根据权利要求14或16所述的带电动机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该带电动机的变速器还具有从所述外壳的内周面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肋。
23.一种台车驱动单元,其驱动台车框架,其特征在于,
该台车驱动单元具有:
权利要求14至2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带电动机的变速器;以及
轮胎,其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外周面,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所述台车框架靠下侧的位置,与所述外壳一起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
所述台车框架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所述辊子架。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台车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
该台车驱动单元还具有轮,该轮与所述外壳连接并且具有在所述外壳的径向外侧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沿轴向呈圆筒状扩展的外周面,
所述轮胎固定于所述轮的外周面。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台车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配置于所述轮的径向内侧。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台车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和所述外壳由一个部件形成。
27.一种带电动机的变速器,其具有:
电动机,其具有静止部和相对于所述静止部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旋转轴;以及
变速器,其一边使从所述电动机得到的旋转运动变速一边进行传递,
所述变速器具有:
外壳,其具有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沿轴向呈圆筒状扩展的外周面,并且形成所述变速器的外周部的至少一部分;
恒星辊,其固定于利用从所述电动机得到的动力进行旋转的输入部的周围,与所述输入部一起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
多个行星辊,它们配置于所述恒星辊的周围,分别通过与所述恒星辊接触而以自转轴线为中心进行自转;
辊子架,其经由第1轴承将所述多个行星辊支承为能够进行自转;以及
环,其在比所述行星辊的至少一部分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呈圆环状扩展,间接地固定于所述外壳,
该带电动机的变速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行星辊分别与所述环接触,
所述辊子架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所述电动机的所述静止部,
所述环和所述外壳随着所述多个行星辊的自转而以变速后的转速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
该带电动机的变速器还具有从所述外壳的内周面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肋。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带电动机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转轴线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地配置,
所述多个行星辊分别具有:
大径部,其与所述恒星辊接触;以及
小径部,其具有在所述大径部的轴向一侧与所述环接触的接触面,
所述小径部呈直径随着朝向轴向一侧而缩小的圆锥台状,
所述变速器还具有按压部件,该按压部件对所述环施加朝向轴向另一侧的力而使所述环与所述接触面接触。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带电动机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子架具有沿径向延伸的缝,
所述第1轴承能够沿着所述缝在径向上移动。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带电动机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部件是轴向一侧的端部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所述外壳且轴向另一侧的端部与所述环接触的弹性体。
31.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带电动机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内周面。
32.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带电动机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部与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经由联轴器在轴向上连接。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带电动机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部经由供位于所述输入部的轴向一侧的所述旋转轴插入的所述联轴器而在轴向上与所述旋转轴连接。
34.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带电动机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径部呈以所述自转轴线为中心延伸的圆柱状,
所述小径部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的外径与所述大径部的轴向一侧的端部的外径大致相同。
35.一种台车驱动单元,其驱动台车框架,其特征在于,
该台车驱动单元具有:
权利要求27至3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带电动机的变速器;以及
轮胎,其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外周面,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所述台车框架靠下侧的位置,与所述外壳一起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
所述台车框架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所述辊子架。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台车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
该台车驱动单元还具有轮,该轮与所述外壳连接并且具有在所述外壳的径向外侧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沿轴向呈圆筒状扩展的外周面,
所述轮胎固定于所述轮的外周面。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台车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配置于所述轮的径向内侧。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台车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和所述外壳由一个部件形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104416 | 2018-05-31 | ||
JP2018104416A JP7380979B2 (ja) | 2018-05-31 | 2018-05-31 | 電動機付き変速機および台車駆動ユニット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53017A CN110553017A (zh) | 2019-12-10 |
CN110553017B true CN110553017B (zh) | 2023-04-07 |
Family
ID=68736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402961.8A Active CN110553017B (zh) | 2018-05-31 | 2019-05-15 | 带电动机的变速器以及台车驱动单元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380979B2 (zh) |
CN (1) | CN110553017B (zh)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70409A (zh) * | 2014-10-29 | 2016-05-11 | 日本电产新宝株式会社 | 摩擦动力传递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175299A (en) | 1967-05-15 | 1969-12-23 | Silentbloc Australia Proprieta | Speed Reduction Units. |
JP2748042B2 (ja) * | 1990-05-09 | 1998-05-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遊星ローラ減速機 |
JP4965397B2 (ja) * | 2007-09-07 | 2012-07-04 |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 摩擦型遊星動力伝達機構及びその設計方法 |
DE102013220063A1 (de) * | 2013-10-02 | 2015-04-02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 Planetenradlageranordnung |
JP2016017625A (ja) * | 2014-07-11 | 2016-02-01 | 日本電産シンポ株式会社 | ホイールイン減速装置およびホイールユニット |
JP2016070285A (ja) * | 2014-09-26 | 2016-05-09 | 日本電産シンポ株式会社 | 減速装置 |
JP6372752B2 (ja) * | 2014-10-16 | 2018-08-15 | 日本電産シンポ株式会社 | トラクション動力伝達装置 |
JP6485180B2 (ja) | 2015-04-13 | 2019-03-20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摩擦ローラ式減速機 |
WO2017179623A1 (ja) * | 2016-04-12 | 2017-10-19 | 日本電産シンポ株式会社 | 減速機 |
US10167929B2 (en) * | 2016-06-22 | 2019-01-01 | Nidec-Shimpo (Zhe Jiang) Corporation | Speed reducer and actuator |
-
2018
- 2018-05-31 JP JP2018104416A patent/JP7380979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5-15 CN CN201910402961.8A patent/CN11055301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70409A (zh) * | 2014-10-29 | 2016-05-11 | 日本电产新宝株式会社 | 摩擦动力传递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380979B2 (ja) | 2023-11-15 |
CN110553017A (zh) | 2019-12-10 |
JP2019210943A (ja) | 2019-12-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524761B (zh) | 减速机以及致动器 | |
KR101690036B1 (ko) | 베어링 홀더, 베어링 기구 및 파동기어장치 | |
KR101646904B1 (ko) | 파동기어장치 | |
US10906194B2 (en) | Structure of joint of robot including drive motor and reduction gear | |
JP2002130422A (ja) | カム装置 | |
US20220337118A1 (en) | Electric actuator | |
JP2019044936A (ja) | 変速機 | |
CN110553017B (zh) | 带电动机的变速器以及台车驱动单元 | |
CN115507155A (zh) | 双级型行星齿轮机构和轮驱动装置 | |
JP2002115751A (ja) | 回転駆動装置及び動力伝達装置 | |
JP7285738B2 (ja) | ギヤドモータ | |
JP2017207193A (ja) | トラクション減速機および電動機付き減速機 | |
CN115560047A (zh) | 差动型行星减速器和机器人 | |
JP5074292B2 (ja) | 減速機の出力部構造 | |
JP7235217B2 (ja) | 摩擦伝動式減速機 | |
JP6762515B2 (ja) | 複合変速機 | |
JP6762516B2 (ja) | 複合変速モジュール | |
CN112145549A (zh) | 旋转机构、减速器以及旋转机构的制造方法 | |
JP2020133719A (ja) | トラクション変速機およびアクチュエータ | |
CN111750055A (zh) | 牵引减速器 | |
JP4484045B2 (ja) | 一方向クラッチの組立方法 | |
WO2017199941A1 (ja) | トラクション減速機および電動機付き減速機 | |
WO2022041715A1 (zh) | 内啮合行星齿轮装置、车轮装置及车辆 | |
CN115596813A (zh) | 波动齿轮装置和机器人 | |
JP2021134847A (ja) | ハイブリッド減速機およびモータ付きハイブリッド減速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