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7612A - 一种同时获得茶叶纯露和初茶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同时获得茶叶纯露和初茶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37612A
CN110537612A CN201910851756.XA CN201910851756A CN110537612A CN 110537612 A CN110537612 A CN 110537612A CN 201910851756 A CN201910851756 A CN 201910851756A CN 110537612 A CN110537612 A CN 1105376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fresh
leaves
primary
d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5175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红霞
徐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85175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376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376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76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16Tea extraction; Tea extracts; Treating tea extract; Making instant tea
    • A23F3/163Liquid or semi-liquid tea extract preparations, e.g. gels, liquid extracts in solid capsul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时获得茶叶纯露和初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1)以茶叶鲜叶为原料,在无水或无溶剂的条件下搅拌或旋蒸,减压或在气体保护下蒸馏茶叶鲜叶,收集馏出液,得到茶叶纯露;(2)待上述工艺进行到无茶露滴出时,获得初茶。本发明采用新鲜茶叶为原料,同时获得茶露和初茶两种产品,无任何添加组分,产品在负压或气体保护环境中制成,产品无污染;茶露中所含水分完全来自于天然鲜茶,茶露香气物质丰富,保留了鲜叶中的香氛物质,具有茶叶的清香和较强的花香、木香和果香;同时获得的初茶具有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同时获得茶叶纯露和初茶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时获得茶叶纯露和初 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制茶产业中,制茶工艺一般采用杀青、揉捻、萎凋和干燥等多道 工序,存在鲜叶中原有香气成分严重丢失、茶叶产品质量很难控制、生产 环境噪音大、粉尘多和损耗大等制约行业发展的问题,而且为了获得独特 香型的茶叶,在制茶后期也大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能耗,且产品质量很 难控制。
另一方面,就茶叶挥发性成分研究而言,目前一般采用的提取分离方 法主要有:常压水蒸气蒸馏萃取法(SDE法)、减压蒸馏萃取法(VDE)、顶 空吸附法(HAS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SFE)等。这些方法主要以成 品茶叶为原料,提取成茶中的香气成分用以制备茶露,或进一步浓缩制备 精油,或采用气相色谱进行指纹图谱研究。提取工艺一般要加入大量的水 或溶剂;除了超临界萃取,提取温度一般较高,易导致茶叶香气物质发生 氧化、降解等化学反应,造成了茶香与实际不符,且提取后茶叶一般无法 再继续使用,造成大量残渣和浪费。
鉴于目前制茶和提取茶露的技术现状,需要发明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 陷的制茶工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将茶叶鲜叶最大限 度有效利用的工艺,该工艺能同时获得茶叶纯露和初茶。
本发明人利用新鲜茶叶自身含水量在70%左右的优势,根据道尔顿定 律,即相互不溶也不起化学作用的液体混合物的蒸汽总压,等于该温度下 各组分饱和蒸气压(即分压)之和的原理,为使茶叶中难溶于水的挥发性 成分随水蒸气一并馏出,本发明人采用减压蒸馏技术,首次实现了在无添 加水或溶剂条件下,从鲜叶中直接提取茶叶纯露,同时在减压和较低温、 环保无污染环境下制备了具有初茶品质的茶叶。产品工艺绿色环保,成本低,最大程度上保留了茶原叶的功效成分,同时为制茶产业提供了一种更 易于调控茶品质的新工艺,实现了茶叶的综合利用。
一种同时获得茶叶纯露和初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1)以茶叶鲜叶为原料,在无水或无溶剂的条件下搅拌或旋蒸,减压 或同时在气体保护下蒸馏茶叶鲜叶,收集馏出液,得到透明无色的茶叶纯 露;
(2)待上述工艺进行到无茶露滴出时,获得初茶。
茶叶鲜叶为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中的一种;优选的,茶叶鲜 叶为春夏两季的鲜叶。
减压加热温度为40~95℃。
蒸馏茶叶鲜叶为2~5小时。
减压时的真空度为-1.0~-0.6MPa。
所获得的茶露为茶叶鲜叶重量的70~80%;所获得的初茶为鲜叶重量的 20~30%。
上述的一种同时获得茶叶纯露和初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1)以茶叶鲜叶为原料,在无水的条件下搅拌,在40~95℃下、-1.0~ -0.6MPa的真空度减压蒸馏茶叶鲜叶2~5h,收集馏出液,得到透明无色的茶 叶纯露;
(2)待上述工艺进行到无茶露滴出时,获得初茶。
上述的一种同时获得茶叶纯露和初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1)以茶叶鲜叶为原料,在无水的条件下搅拌,在在气体保护下蒸馏 茶叶鲜叶2~5h,收集馏出液,得到透明无色的茶叶纯露;
(2)待上述工艺进行到无茶露滴出时,获得初茶。
保护气体为氮气或者非氧化活泼性气体。
以绿茶为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本发明的工艺制作茶露和初茶,其工艺简单;在无水或无溶 剂以及较低温的条件下减压蒸馏或旋蒸提取茶露;在提取茶露的同时实现 茶叶的杀青、捻揉和干燥成茶工艺;无需进行进一步分离;
(2)本发明的工艺环保卫生,因为无需进一步的分离,所以避免了分 离过程所带来的污染问题;
(3)制备的茶露具有茶叶的清香和较强的花香、木香和果香;而且含 有大量最常见的精油分子;茶露中的香味物质较传统加工的绿茶中多很多, 说明很多香味物质在加工中逐渐挥发;
(4)本发明获得的种茶叶初茶,无需经过传统初茶杀青、揉捻、萎凋 和干燥工序,在提取茶露后直接获得绿茶成茶;成茶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 汤具有绿茶格调,汤色呈黄绿色,并具有类似白茶的外形芽毫完整,满身 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
成茶中高沸点芳香物质如长链的烷烃具有较高的比例,与同批鲜叶传 统加工成茶相比,主要香气成分与相近,但各自也具有一定量的独有成分, 影响了茶叶的汤色和口感。
(5)本发明通过调控温度、时间、负压等条件,可以获得分级分段的 不同香味茶露产品;同时获得的成茶也可以作为初茶,视需要可以进一步 通过特定加工工艺制备黄茶、青茶和红茶等茶叶产品。
(6)香气一直是评价茶叶品质的重要因子之一。但茶叶香气成分的类 型复杂,既有来源于茶树品种本身的香气物质,又包括加工过程中化学反 应及微生物代谢产生的香气物质,导致香气物质类型及含量的差异很大, 很难形成定性的评价茶叶品质的标准。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工艺提取鲜叶的 香氛物质的方法,具有提取过程时间短,温度低和无需溶剂的优点,能有 效减少挥发性成分在提取过程中降解,萃取后样品可直接在GC-MS进样,降低了挥发性成分的损失,为茶叶在加工中的转化研究以及建立初步评价 和鉴定茶香的标准提供了新的途径。
(7)本发明的工艺能耗低、无损耗;
综上,本发明中,采用新鲜茶叶为原料,同时获得茶露和绿茶两种产 品,无任何添加组分,产品在负压或气体保护环境中制成,产品无污染; 茶露中所含水分完全来自于天然鲜茶,茶露香气物质丰富,保留了鲜叶中 的香氛物质,具有茶叶的清香和较强的花香、木香和果香;同时获得的绿 茶具有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 品质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70℃下、-0.8MPa的真空度减压蒸馏3h获得茶露的 总离子流图;
图2为实施例1中95℃下、-0.6MPa的真空度减压蒸馏2h获得茶露的 总离子流图;
图3为新安源有机春茶鲜叶、本发明实施例1中工艺成茶和传统工艺 的总离子流对比图谱;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获得的部分茶露和绿茶形貌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现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 本发明进行更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A
一种同时获得茶叶纯露和绿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1)以绿茶的茶叶鲜叶为原料,在无水的条件下搅拌,在70℃下、 -0.8MPa的真空度减压蒸馏茶叶鲜叶3h,收集馏出液,得到透明无色的茶叶 纯露;
(2)待上述工艺进行到无茶露滴出时,获得绿茶。
实施例1B
一种同时获得茶叶纯露和白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1)以白茶的茶叶鲜叶为原料,在无水的条件下搅拌,在40℃下、-1MPa 的真空度减压蒸馏茶叶鲜叶5h,收集馏出液,得到透明无色的茶叶纯露;
(2)待上述工艺进行到无茶露滴出时,获得白茶的初茶。
实施例1C
一种同时获得茶叶纯露和青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1)以青茶的茶叶鲜叶为原料,在无水的条件下搅拌,在95℃下、 -0.6MPa的真空度减压蒸馏茶叶鲜叶2h,收集馏出液,得到透明无色的茶叶 纯露;
(2)待上述工艺进行到无茶露滴出时,获得青茶。
实施例2A
一种同时获得茶叶纯露和绿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1)以绿茶的茶叶鲜叶为原料,在无水的条件下搅拌,在气体保护下 85℃条件下,-0.6MPa的真空度减压蒸馏茶叶鲜叶2h,收集馏出液,得到透 明无色的茶叶纯露;
(2)待上述工艺进行到无茶露滴出时,获得绿茶。
实施例2B
一种同时获得茶叶纯露和绿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1)以绿茶的茶叶鲜叶为原料,在无水的条件下搅拌,在气体保护和 70℃条件下,-0.7MPa的真空度减压蒸馏茶叶鲜叶4h,收集馏出液,得到透 明无色的茶叶纯露;
(2)待上述工艺进行到无茶露滴出时,获得绿茶。
实施例2C
一种同时获得茶叶纯露和绿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1)以绿茶的茶叶鲜叶为原料,在无水的条件下搅拌,在气体保护和 40℃条件下、-0.8MPa真空度减压蒸馏茶叶鲜叶5h,收集馏出液,得到透明 无色的茶叶纯露;
(2)待上述工艺进行到无茶露滴出时,获得绿茶。
经检测,实施例1A中的茶露的产量为鲜叶重量的74.6%,绿茶产量为 鲜叶重量的24.1%,损耗为1.3%。可见,本发明的工艺最大限度的利用了 茶叶鲜叶。
从附图1~4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产品茶露中含有多种香气物质;
经气质(GC-MS)分析,本发明所获得的茶露,主要组成成分有:橙 花醇、芳樟醇、水杨酸甲酯、(E)-香叶醇、异丙醇、乙醇、顺式芳樟醇、乙 酸乙酯、柠檬醛、橙花醇2、苯乙醇、(Z)-顺式-3-己烯醇(叶醇)、(Z)-茉莉 酮、(E)2-己烯醛、β-蒎烯、反式-2-己烯-1-醇、α-毕橙茄醇、苯甲醛、β- 月桂烯、(Z)3,7-二甲基-3,6-辛二烯-1-醇、1-壬醇、(E)-Β-罗勒烯、庚醇、 苯甲醇、(Z)-罗勒烯、α-松油醇、1-甲基-4-(1-甲基乙烯基)环己烯、(E)-乙酸 香叶酯、苯乙醛,7-甲基-3-亚甲基-6-辛烯-1-醇、(Z)-顺-3-壬烯-1-醇、2,4-二 叔丁基苯酚、桃金娘烯醇、去氢白菖烯等。
本发明所得成茶中主要香气成分有:叶醇、(E)-2-已烯醛、顺-氧化芳 樟醇、氧化亚油醇反式、2,3-二氢苯并呋喃、2-壬酮、壬醛、芳樟醇、苄醇、 4,8-二甲基十一烷、二十烷、4,6-二甲基十二烷,4-甲基十二烷、2-苯基乙醇、 水杨酸甲酯、正十二烷、2-甲基十三烷、(E)-(香叶醇)、正十四烷、(E)- (橙花醛)、三十四烷、3-乙基-5-(2-乙基丁基)十八烷、正十六烷、正十五 烷、正十八烷、α-法呢烯、去氢白菖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二十五烷、 正十七烷、柏木醇、三十一烷、α-毕橙茄醇等。
附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同时获得的产品茶露和绿茶,茶露颜色清亮, 透明;茶叶形态均一完整、自然卷曲,尖端类似于松针,形状优美。

Claims (9)

1.一种同时获得茶叶纯露和初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1)以茶叶鲜叶为原料,在无水或无溶剂的条件下搅拌或旋蒸,减压或同时在气体保护下蒸馏茶叶鲜叶,收集馏出液,得到透明无色的茶叶纯露;
(2)待上述工艺进行到无茶露滴出时,获得初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时获得茶叶纯露和初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茶叶鲜叶为制备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等小叶茶种鲜叶的一种;优选的,茶叶鲜叶为春夏两季的鲜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时获得茶叶纯露和初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中,减压加热温度为40~9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时获得茶叶纯露和初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中,蒸馏茶叶鲜叶的时间为2~5小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时获得茶叶纯露和初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中,减压时的真空度为-1.0~-0.6MPa。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时获得茶叶纯露和初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2)中,所获得的茶露为茶叶鲜叶重量的70~80%;所获得的初茶为鲜叶重量的20~3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时获得茶叶纯露和初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1)以茶叶鲜叶为原料,在无水的条件下搅拌,在40~95℃、-1.0~-0.6MPa的真空度下减压蒸馏茶叶鲜叶2~5h,收集馏出液,得到透明无色的茶叶纯露;
(2)待上述工艺进行到无茶露滴出时,获得茶叶初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时获得茶叶纯露和初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1)以茶叶鲜叶为原料,在无水的条件下搅拌,气体保护下蒸馏茶叶鲜叶2~5h,收集馏出液,得到透明无色的茶叶纯露;
(2)待上述工艺进行到无茶露滴出时,获得初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时获得茶叶纯露和初茶的制备方法,用于保护的气体为氮气或者非氧化活泼性气体。
CN201910851756.XA 2019-09-10 2019-09-10 一种同时获得茶叶纯露和初茶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05376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51756.XA CN110537612A (zh) 2019-09-10 2019-09-10 一种同时获得茶叶纯露和初茶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51756.XA CN110537612A (zh) 2019-09-10 2019-09-10 一种同时获得茶叶纯露和初茶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7612A true CN110537612A (zh) 2019-12-06

Family

ID=68713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51756.XA Pending CN110537612A (zh) 2019-09-10 2019-09-10 一种同时获得茶叶纯露和初茶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3761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68706A (zh) * 2021-04-06 2022-06-28 青岛瑞翰天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植物全精油成分的植物细胞液及其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27A (zh) * 1996-05-24 1997-02-05 王镇堃 超临界多元流体加工茶叶的方法及产品
CN102925291A (zh) * 2012-11-22 2013-02-13 广西森呼吸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从桧木中提取芬多精和精油的变压蒸馏方法
CN105929099A (zh) * 2016-07-14 2016-09-07 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检测纯露挥发性成分的方法
CN105950298A (zh) * 2016-07-18 2016-09-21 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茶纯露和茶精油的制备方法
CN108938528A (zh) * 2018-10-08 2018-12-07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茶鲜叶精油化妆水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27A (zh) * 1996-05-24 1997-02-05 王镇堃 超临界多元流体加工茶叶的方法及产品
CN102925291A (zh) * 2012-11-22 2013-02-13 广西森呼吸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从桧木中提取芬多精和精油的变压蒸馏方法
CN105929099A (zh) * 2016-07-14 2016-09-07 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检测纯露挥发性成分的方法
CN105950298A (zh) * 2016-07-18 2016-09-21 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茶纯露和茶精油的制备方法
CN108938528A (zh) * 2018-10-08 2018-12-07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茶鲜叶精油化妆水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68706A (zh) * 2021-04-06 2022-06-28 青岛瑞翰天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植物全精油成分的植物细胞液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ampaio et al. Production,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sensory profile of a novel spirit elaborated from spent coffee ground
Condurso et al. Effects of cluster thinning on wine quality of Syrah cultivar (Vitis vinifera L.)
CN102586018B (zh) 一种从白葡萄皮渣中提取葡萄香气成分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10786534A (zh) 一种利用产类胡萝卜素微生物改善烟草提取物香气的方法
CN109266479A (zh) 一种白兰地的酿造工艺
Furdíková et al. Effect of indigenous S. cerevisiae strains on higher alcohols, volatile acids, and esters in wine.
KR102162963B1 (ko) 흑마늘을 이용한 전통주 제조방법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흑마늘을 이용한 전통주
CN109251810A (zh) 一种苹果白兰地的酿造工艺方法
Reddy et al. Production, optimiz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wine from mango (Mangifera indica Linn.)
CN110537612A (zh) 一种同时获得茶叶纯露和初茶的制备方法
Qiao et al. A review on flavor of Baijiu and other world-renowned distilled liquors
Gomes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Portuguese-grown geranium oil (Pelargonium sp.)
KR20200050556A (ko) 볶은 보리를 이용하여 풍미를 향상시키고 오크칩을 이용하여 숙성기간을 단축한 보리 증류식 소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5211445A (zh) 一种增加茶叶及其加工产品香气的方法
CN115005290B (zh) 一种利用群体品种茶鲜叶高效快速加工优质红条茶的方法
CN110734830A (zh) 一种固液结合发酵生产清芝风格白酒的方法
CN104789362A (zh) 发酵型烟用布枯叶精油的制备方法
JP4507164B2 (ja) 香気成分の回収方法およびその香り成分を含有するアルコール飲料の製造方法
de la Torre-González et al. Microbial diversity and flavor quality of fermented beverages
JP4052403B2 (ja) ワイン及びその製造法
JP2006280292A (ja) 高品質果汁及び果実酒の製造法
CN113073005A (zh) 一种香料香精用酒酿基香制备方法
Margetts Aroma chemicals V: natural aroma chemicals
Yao et al. Aroma enhance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absolute Osmanthus fragrans Lour.
CN109393076A (zh) 一种茯砖茶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