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0785A - 一种气液双相缓蚀能力的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液双相缓蚀能力的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30785A
CN110530785A CN201910900810.5A CN201910900810A CN110530785A CN 110530785 A CN110530785 A CN 110530785A CN 201910900810 A CN201910900810 A CN 201910900810A CN 110530785 A CN110530785 A CN 1105307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test piece
phase
test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0081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璠
李伟哲
管志强
沈萍
林森
霍慧
张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RUSTPROOF PACKAGING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RUSTPROOF PACKAG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RUSTPROOF PACKAGING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RUSTPROOF PACKAG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0081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307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307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07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7/00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of materials to the weather, to corrosion, or to light
    • G01N17/006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of materials to the weather, to corrosion, or to light of met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5/00Analysing materials by weighing, e.g. weighing small particles separated from a gas or liquid
    • G01N5/04Analysing materials by weighing, e.g. weighing small particles separated from a gas or liquid by removing a component, e.g. by evaporation, and weighing the remainde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气液双相缓蚀能力的测试方法,通过烧瓶和中空气液双相管组合的形式将液相、气相分离形成不同相介质,其中,烧瓶内主要模拟液相为主相,气相为辅相的环境,主要测试液相腐蚀状态;中空气液双相管内主要模拟气相为主相,液相为辅相的环境,主要测试气相腐蚀状态。因此,通过在烧瓶内模拟液相腐蚀状态,中空气液双相管内模拟气相腐蚀状态,与实际工业系统中的设备的空保状态一致,贴近实际应用状态,总之,本发明是针对气液双相缓蚀阻垢剂产品的气相缓蚀能力、液相缓蚀能力同时进行的检测验证,不但能够在贴近实际工业系统的设备应用状态下进行检测,而且其测试方法简单,检测效率较高,因此,适用于对工业系统中的设备的模拟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气液双相缓蚀能力的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液双相缓蚀能力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材料受周围介质的作用而损坏,称为金属腐蚀。金属的锈蚀是最常见的腐蚀形态。腐蚀时,在金属的界面上发生了化学或电化学多相反应,使金属转入氧化(离子)状态。这会显著降低金属材料的强度、塑性、韧性等力学性能,破坏金属构件的几何形状,增加零件间的磨损,恶化电学和光学等物理性能,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甚至造成火灾、爆炸等灾难性事故。据统计,每年由于金属腐蚀造成的钢铁损失约占当年钢产量的10~20%。金属腐蚀事故引起的停产、停电等间接损失就更无法计算。
目前,金属的腐蚀防护可采用缓蚀剂来延缓,而验证金属腐蚀的检测方法有限,并且检测方法会受到介质的相及应用所限制。其中,针对气相缓蚀能力的检测方法根据GB/T16267气相缓蚀能力进行检测,而此方法属于静态法的一种,仅能验证缓蚀剂具有气相缓蚀能力,而不能证明缓蚀剂与金属直接接触时的缓蚀性能,需要通过GB/T16266包装材料试验方法接触腐蚀来验证。同时,在液相缓蚀能力中,主要以GB/T18175水处理剂的缓蚀性能的测定。而目前的电力行业、石化行业、冶金行业均存在密闭式循环水系统,其系统的温度、流速均不相同,因液体流速与设备构造不同形成不同的流体状态,很容易出现气、液双相腐蚀的现象;并且设备在停止运行进入空保期状态时,气液双相的静态腐蚀严重,针对这个现象市场上出现一种气液双相缓蚀阻垢剂产品,而产品的性能验证仅依据气相缓蚀能力、液相缓蚀能力进行检测验证,工作量增加,检测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液双相缓蚀能力的测试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气液双相缓蚀能力的测试方法,包括:
步骤(1)、将气液双相缓蚀阻垢剂和腐蚀液配制的试验液加入到烧瓶中;
步骤(2)、将一试片浸泡在试验液中,再将中空气液双相管与烧瓶连接,并在中空气液双相管内悬挂另一试片;
步骤(3)、对烧瓶加热,并对烧瓶中的试验液进行搅拌,使浸泡在试验液中的试片在试验液中转动,并保持在中空气液双相管内的试片与试验液的蒸汽接触;
步骤(4)、停止试验,取出中空气液双相管及烧瓶中的试片,并分别记录两块试片的损失质量、体积和试验时间;
步骤(5)、将腐蚀液加入到烧瓶中,重复步骤(2)至(4)的步骤,对另两片对比试片进行试验,且其试验时间与步骤(4)的试验时间相同;
步骤(6)、分别记录两块对比试片的损失质量、体积和试验时间;
步骤(7)、通过记录下的试片和对比试片的损失质量、体积和试验时间,分别计算试片在液相和气相中的腐蚀速率。
进一步的,还包括:在对试验液加热和搅拌时,实时观察试验液的液位变化,并通过补加试验液保持试验液的液位高度。
进一步的,通过试片线分别将两块试片悬挂在烧瓶和中空气液双相管内。
进一步的,在对试片或对比试片记录的损失质量、体积记录前,分别对试片或对比试片进行后处理,所述后处理包括:
步骤(401)、将试片或对比试片的表面清洁干净后,在添加酸洗缓蚀剂的酸洗剂中清洗30±10s;
步骤(402)、用去离子水冲洗试片或对比试片30±10s后,侵入碱洗剂中30±10s,再取出用去离子水清洗30±10s;
步骤(403)、将试片或对比试片用无水乙醇漂洗10±2s后,再浸入无水乙醇中浸泡3min后取出,冷风吹干;
步骤(404)、将试片或对比试片置于带有硅胶干燥剂的干燥器中4h,完成对试片或对比试片的后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酸洗剂为盐酸水溶液、硫酸水溶液、硝酸水溶液、磷酸水溶液、柠檬酸水溶液、氢氟酸水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所述酸洗缓蚀剂为六次甲基四胺、苯三唑、诺丁、单宁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所述碱洗剂为氢氧化钠水溶液、氢氧化钾水溶液、碳酸钠水溶液、碳酸氢钠水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气液双相管还与冷凝管连接,并在对烧瓶加热时,将冷凝管的冷凝水循环。
进一步的,在对烧瓶加热时,加热温度为室温~300℃范围内的试液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腐蚀速率的计算公式包括:
腐蚀速率v=8760(m-m0)×10÷(sρt),其中,m为试片的损失质量,m0为对比试片的损失质量,s为试片的表面积数值,ρ为试片的密度,t为试验时间。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气液双相缓蚀能力的测试方法,通过烧瓶和中空气液双相管组合的形式将液相、气相分离形成不同相介质,其中,烧瓶内主要模拟液相为主相,气相为辅相的环境,主要测试液相腐蚀状态;中空气液双相管内主要模拟气相为主相,液相为辅相的环境,主要测试气相腐蚀状态。因此,通过在烧瓶内模拟液相腐蚀状态,中空气液双相管内模拟气相腐蚀状态,与实际工业系统中的设备的空保状态一致,贴近实际应用状态,总之,本发明是针对气液双相缓蚀阻垢剂产品的气相缓蚀能力、液相缓蚀能力同时进行的检测验证,不但能够在贴近实际工业系统的设备应用状态下进行检测,而且其测试方法简单,检测效率较高,因此,适用于对工业系统中的设备的模拟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1的一种气液双相缓蚀能力的测试方法的试验装置图。
图中:1-冷凝管、2-中空气液双相管、3-烧瓶、4-金属试片、5-磁力搅拌子、6-恒温磁力搅拌油浴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一种气液双相缓蚀能力的测试方法,包括:
步骤(1)、将气液双相缓蚀阻垢剂和腐蚀液配制的试验液加入到烧瓶中,其中,通过预设的试验液中的气液双相缓蚀阻垢剂投加浓度,计算气液双相缓蚀阻垢剂和腐蚀液加入量;
步骤(2)、将一试片浸泡在试验液中,再将中空气液双相管与烧瓶连接,并在中空气液双相管内悬挂另一试片;
步骤(3)、对烧瓶加热,并对烧瓶中的试验液进行搅拌,使浸泡在试验液中的试片在试验液中转动,并保持在中空气液双相管内的试片与试验液的蒸汽接触;
步骤(4)、停止试验,取出中空气液双相管及烧瓶中的试片,并分别记录两块试片的损失质量、体积和试验时间;
步骤(5)、将腐蚀液加入到烧瓶中,重复步骤(2)至(4)的步骤,对另两片对比试片进行试验,且其试验时间与步骤(4)的试验时间相同,放置在液相的对比试片与放置在试验液中的试片材质和尺寸相同,放置在气相的对比试片与放置在气相中的试片材质和规格相同;
步骤(6)、分别记录两块对比试片的损失质量、体积和试验时间;
步骤(7)、通过记录下的试片和对比试片的损失质量、体积和试验时间,分别计算试片在液相和气相中的腐蚀速率。
其中,液相试验空间体积与试片或对比试片面积比为20~40dm3/cm2,气相试验空间体积与试片或对比试片面积比为20~40dm3/cm2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液双相缓蚀能力的测试方法,通过在烧瓶上叠加中空气液双相管,增加试片或对比试片与试验液或腐蚀液的直线距离,能够准确验证试验液或腐蚀液的气相缓蚀距离及腐蚀液的腐蚀距离。
作为一优选实施方式,气液双相缓蚀阻垢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酰亚胺类聚合物0.0001~30%,氨/胺类化合物5~30%,碱性PH调节剂0.5~20%,缓蚀剂5~60%,阻垢剂5~59.9999%,其余为水。通过酰亚胺类聚合物的酰亚胺基团与氨/胺类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类发光胺发光结构物质,通过发光物量的消耗、增添改变发光物的含量,改变发光程度,实现荧光示踪;并利用氨/胺类化合物和缓蚀剂的协同效应,为传统缓蚀阻垢剂增加气相防锈功能,最终实现荧光示踪型缓蚀阻垢剂的实际应用性能。总之,本发明所制备的荧光示踪型气液双相缓蚀阻垢剂相比于现有产品具有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制作简单、可荧光示踪、使用方便等显著优点。
作为一优选实施方式,腐蚀液为去离子水、盐水、配置水、实际工业水、醇、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空气液双相管为恒压滴液漏斗或索氏提取器。
作为一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在对试验液加热和搅拌时,实时观察试验液的液位变化,并通过补加试验液保持试验液的液位高度。
具体为,在烧瓶中加入试验液后,再在烧瓶外壁画液面刻度线,通过对比液面高度和刻度线之间的变化,观察试验液的液位变化,并通过补加试验液保持试验液的液位高度在刻度线附近。
进一步的,试片和对比试片为黑色金属试片或非黑色金属试片。其中,黑色金属试片包括铸铁、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锰钢、不锈钢、铬合金钢中的一种或几种;非黑色金属试片包括铜、铜合金、铝、铝合金、镁、镁合金、锌合金、锡合金、铅合金、银、镀层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试片和对比试片具有相同的材质和尺寸。
其中,在试片和对比试片测试之前,均经过测试前处理,前处理:用试片脱脂处理清洗剂将试片或对比试片进行脱脂处理,擦洗干净后,冷风吹干,置于装有硅胶干燥剂的干燥器内4h,称量(精确到0.2mg),保存与干燥器中,待用。
作为一优选实施方式,通过试片线分别将两块试片悬挂在烧瓶和中空气液双相管内。
进一步的,在液相中的试片或对比试片的上端与液面的距离>2cm,试片或对比试片的下端与烧瓶底部距离>3cm;在气相中的试片或对比试片的上端与中空气液双相管上口距离>3cm,试片或对比试片的下端与中空气液双相管下口距离>2cm。
作为一优选实施方式,在对试片或对比试片记录的损失质量、体积记录前,分别对试片或对比试片进行后处理,所述后处理包括:
步骤(401)、将试片或对比试片的表面清洁干净后,在添加酸洗缓蚀剂的酸洗剂中清洗30±10s;
步骤(402)、用去离子水冲洗试片或对比试片30±10s后,侵入碱洗剂中30±10s,再取出用去离子水清洗30±10s;
步骤(403)、将试片或对比试片用无水乙醇漂洗10±2s后,再浸入无水乙醇中浸泡3min后取出,冷风吹干;
步骤(404)、将试片或对比试片置于带有硅胶干燥剂的干燥器中4h,完成对试片或对比试片的后处理。
作为一优选实施方式,酸洗剂为盐酸水溶液、硫酸水溶液、硝酸水溶液、磷酸水溶液、柠檬酸水溶液、氢氟酸水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一优选实施方式,酸洗缓蚀剂为六次甲基四胺、苯三唑、诺丁、单宁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一优选实施方式,碱洗剂为氢氧化钠水溶液、氢氧化钾水溶液、碳酸钠水溶液、碳酸氢钠水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空气液双相管还与冷凝管连接,并在对烧瓶加热时,将冷凝管的冷凝水循环。整体系统在加热情况时中依靠冷凝管,将气相组分冷凝回流,降低水及气液双相缓蚀阻垢剂的流失量。同时回流的液体冲刷中空气液双相管中的试片,与实际工业系统中气液双相腐蚀的状态一致,贴近实际应用状态。
作为一优选实施方式,在对烧瓶加热时,加热温度为室温~300℃范围内的试液温度。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测试方法,通过恒温磁力搅拌锅的加热系统为整体试验提供热源,加热介质将热源传递至烧瓶。恒温磁力搅拌锅的磁力系统为整体试验提供搅拌动力源,通过与磁力搅拌子磁力的排斥与吸引形成搅拌,使试验液进行流动,模拟工业设备运行状态。其中,恒温磁力搅拌使液相相对试片线的速度为0.30~0.40m/s。
作为一优选实施方式,腐蚀速率的计算公式包括:
腐蚀速率v=8760(m-m0)×10÷(sρt),其中,m为试片的损失质量,m0为对比试片的损失质量,s为试片的表面积数值,ρ为试片的密度,t为试验时间。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测试方法提供的具体实施方法,提供了以下实施例1进行如下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液双相缓蚀能力的测试方法,本实施例包括如下装置及试剂组成:恒温磁力搅拌油浴锅,烧瓶,恒压滴液漏斗,冷凝管,干燥器、磁力搅拌子、气液双相缓蚀阻垢剂、水、试片、对比试片、盐酸、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丙酮、无水乙醇、硅胶干燥剂。
其中,腐蚀液为经氨调制的去离子水,pH值在8.5~9.2;试片和对比试片均为Q235碳钢制成。
试片和对比试片的前处理:用丙酮将Q235碳钢试片和对比试片进行脱脂处理,擦洗干净后,冷风吹干,置于装有硅胶干燥剂的干燥器内4h,称量(精确到0.2mg),保存与干燥器中,待用。
其中,液相试验空间体积与试片或对比试片面积比为20~40dm3/cm2,气相试验空间体积与试片或对比试片面积比为20~40dm3/cm2。且放置在液相的对比试片与放置在试验液中的试片材质和尺寸相同,放置在气相的对比试片与放置在气相中的试片材质和规格相同。
参见图1,一种气液双相缓蚀能力的测试方法,包括:
步骤(1)、将气液双相缓蚀阻垢剂和去离子水配制的试验液加入到烧瓶中,在烧瓶中加入试验液后,再在烧瓶外壁画液面刻度线,其中,通过预设的试验液中的气液双相缓蚀阻垢剂投加浓度,计算气液双相缓蚀阻垢剂和腐蚀液加入量,本实施例中,气液双相缓蚀阻垢剂的浓度为1%。
步骤(2)、将一试片浸泡在试验液中,再将恒压滴液漏斗与烧瓶连接,并在恒压滴液漏斗内悬挂另一试片,恒压滴液漏斗还与冷凝管连接,并在对烧瓶加热时,将冷凝管的冷凝水循环。
具体的,在液相中的试片的上端与液面的距离>2cm,试片的下端与烧瓶底部距离>3cm;在气相中的试片的上端与中空气液双相管上口距离>3cm,试片的下端与中空气液双相管下口距离>2cm。
步骤(3)、通过恒温磁力搅拌油浴锅对烧瓶加热,使烧瓶加热至80℃,并对烧瓶中的试验液进行搅拌,使浸泡在试验液中的试片在试验液中转动,并保持在恒压滴液漏斗内的试片与试验液的蒸汽接触,其中,恒温磁力搅拌油浴锅中的磁力搅拌子的旋转转速为150r/min,使液相相对试片线速度按磁力搅拌子的旋转转速转动。
在对试验液加热和搅拌时,实时观察对比液面高度和刻度线之间的变化,观察试验液的液位变化,并通过补加试验液保持试验液的液位高度在刻度线附近。
步骤(4)、加热搅拌168h后,停止试验,取出中恒压滴液漏斗及烧瓶中的试片,在对两块试片后处理后,分别记录两块试片的损失质量、体积和试验时间;
其中,试片的后处理:将试片用毛刷刷洗干净,然后在添加乌洛托品的1+4盐酸中清洗30±10s,取出,迅速用去离子水冲洗30±10s后立即侵入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30±10s,取出用去离子水清洗30±10s后经第一道无水乙醇漂洗10±2s,浸入第二道无水乙醇中浸泡3min后取出,冷风吹干,并置于带有硅胶干燥剂的干燥器中4h,称量(精确到0.2mg)。同时做试片的后处理空白试验,以校正酸洗失重。
步骤(5)、将腐蚀液加入到烧瓶中,重复步骤(2)至(4)的步骤,对另两片对比试片进行试验,且其试验时间与步骤(4)的试验时间和加热温度相同;
步骤(6)、分别记录两块对比试片的损失质量、体积和试验时间;
步骤(7)、通过记录下的试片和对比试片的损失质量、体积和试验时间,分别计算试片在液相和气相中的腐蚀速率。
腐蚀速率的计算公式包括:
腐蚀速率v=8760(m-m0)×10÷(sρt),其中,m为试片的损失质量,m0为对比试片的损失质量,s为试片的表面积数值,ρ为试片的密度,t为试验时间,8760为—与年相当的小时数,单位为小时每年(h/a);10为与1cm相当的毫米数,单位为毫米每厘米(mm/cm)。
为了更加准确进行腐蚀能力的测试,本实施例进行了三组平行试验。
试验结果显示,液相部分:对比的腐蚀速率为1.025mm/a,试片1的腐蚀速率为0.0035mm/a,试片2的腐蚀速率为0.0027mm/a,试片3的腐蚀速率为0.0031mm/a。液相部分腐蚀速率所得数据平行度高,所得数据可靠。
气相部分:对比的腐蚀速率为0.057mm/a,试片1的腐蚀速率为0.0005mm/a,试片2的腐蚀速率为0.0005mm/a,试片3的腐蚀速率为0.0004mm/a。气相部分腐蚀速率所得数据平行度高,所得数据可靠。
实施例2
参照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的气液双相缓蚀能力的测试方法与之不同之处在于,试片和对比试片均由H62黄铜制备而成。
试验现象显示,液相部分:对比的H62黄铜试片在0.5h时出现变黑现象,1h时对比的H62黄铜试片全部变黑。试片1、试片2、试片3在168h试验结束后还保持光亮,无变色现象。
气相部分:H62黄铜对比试片在0.5h时整体变黑,试片1、试片2、试片3在168h试验结束后还保持光亮,无变色现象。
试验结果显示,液相部分:对比的腐蚀速率为0.007mm/a,试片1的腐蚀速率为0.0025mm/a,试片2的腐蚀速率为0.0030mm/a,试片3的腐蚀速率为0.0026mm/a。液相部分腐蚀速率所得数据平行度高,所得数据可靠。
气相部分:对比的腐蚀速率为0.0030mm/a,试片1的腐蚀速率为0.0003mm/a,试片2的腐蚀速率为0.0003mm/a,试片3的腐蚀速率为0.0004mm/a。气相部分腐蚀速率所得数据平行度高,所得数据可靠。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气液双相缓蚀能力的测试方法,通过烧瓶和中空气液双相管组合的形式将液相、气相分离形成不同相介质,其中,烧瓶内主要模拟液相为主相,气相为辅相的环境,主要测试液相腐蚀状态;中空气液双相管内主要模拟气相为主相,液相为辅相的环境,主要测试气相腐蚀状态。因此,通过在烧瓶内模拟液相腐蚀状态,中空气液双相管内模拟气相腐蚀状态,与实际工业系统中的设备的空保状态一致,贴近实际应用状态,总之,本发明是针对气液双相缓蚀阻垢剂产品的气相缓蚀能力、液相缓蚀能力同时进行的检测验证,不但能够在贴近实际工业系统的设备应用状态下进行检测,而且其测试方法简单,检测效率较高,因此,适用于对工业系统中的设备的模拟检测。
上述实施例仅作为用以解释本发明的典型实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在相同发明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发明的任何修饰或变更,都应包括在本发明意图保护的范畴之内,即以熟悉此项技术者,可以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下将其外观作不同形状的变化,以图达到等同或类似效果,然其均应被视为未脱离以上所述的专利范围所界定中。

Claims (10)

1.一种气液双相缓蚀能力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将气液双相缓蚀阻垢剂和腐蚀液配制的试验液加入到烧瓶中;
步骤(2)、将一试片浸泡在试验液中,再将中空气液双相管与烧瓶连接,并在中空气液双相管内悬挂另一试片;
步骤(3)、对烧瓶加热,并对烧瓶中的试验液进行搅拌,使浸泡在试验液中的试片在试验液中转动,并保持在中空气液双相管内的试片与试验液的蒸汽接触;
步骤(4)、停止试验,取出中空气液双相管及烧瓶中的试片,并分别记录两块试片的损失质量、体积和试验时间;
步骤(5)、将腐蚀液加入到烧瓶中,重复步骤(2)至(4)的步骤,对另两片对比试片进行试验,且其试验时间与步骤(4)的试验时间相同;
步骤(6)、分别记录两块对比试片的损失质量、体积和试验时间;
步骤(7)、通过记录下的试片和对比试片的损失质量、体积和试验时间,分别计算试片在液相和气相中的腐蚀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双相缓蚀能力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对试验液加热和搅拌时,实时观察试验液的液位变化,并通过补加试验液保持试验液的液位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双相缓蚀能力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试片线分别将两块试片悬挂在烧瓶和中空气液双相管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双相缓蚀能力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试片或对比试片记录的损失质量、体积记录前,分别对试片或对比试片进行后处理,所述后处理包括:
步骤(401)、将试片或对比试片表面清洁干净后,在添加酸洗缓蚀剂的酸洗剂中清洗30±10s;
步骤(402)、用去离子水冲洗试片或对比试片30±10s后,侵入碱洗剂中30±10s,再取出用去离子水清洗30±10s;
步骤(403)、将试片或对比试片用无水乙醇漂洗10±2s后,再浸入无水乙醇中浸泡3min后取出,冷风吹干;
步骤(404)、将试片或对比试片置于带有硅胶干燥剂的干燥器中4h,完成对试片或对比试片的后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液双相缓蚀能力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洗剂为盐酸水溶液、硫酸水溶液、硝酸水溶液、磷酸水溶液、柠檬酸水溶液、氢氟酸水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液双相缓蚀能力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洗缓蚀剂为六次甲基四胺、苯三唑、诺丁、单宁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液双相缓蚀能力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洗剂为氢氧化钠水溶液、氢氧化钾水溶液、碳酸钠水溶液、碳酸氢钠水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双相缓蚀能力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气液双相管还与冷凝管连接,并在对烧瓶加热时,将冷凝管的冷凝水循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双相缓蚀能力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烧瓶加热时,加热温度为室温~300℃范围内的试液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气液双相缓蚀能力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蚀速率的计算公式包括:
腐蚀速率v=8760(m-m0)×10÷(sρt),其中,m为试片的损失质量,m0为对比试片的损失质量,s为试片的表面积数值,ρ为试片的密度,t为试验时间。
CN201910900810.5A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气液双相缓蚀能力的测试方法 Pending CN1105307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0810.5A CN110530785A (zh)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气液双相缓蚀能力的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0810.5A CN110530785A (zh)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气液双相缓蚀能力的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0785A true CN110530785A (zh) 2019-12-03

Family

ID=68669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00810.5A Pending CN110530785A (zh)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气液双相缓蚀能力的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3078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22904A (zh) * 2019-12-30 2020-06-23 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酸洗过程的优化方法
CN111595719A (zh) * 2020-05-27 2020-08-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蒸馏塔顶气相缓蚀剂的评价装置及缓蚀性能评价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5411A (zh) * 2011-10-17 2012-05-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连续蒸馏工业装置的设备腐蚀试验装置
CN103510097A (zh) * 2012-06-26 2014-01-15 杭州冠洁工业清洗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凝汽器低腐蚀高净度化学清洗方法
CN103808620A (zh) * 2012-11-13 2014-05-21 谭勇 除垢剂腐蚀性能的测定方法
CN103911607A (zh) * 2014-03-21 2014-07-09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低酸度高耐蚀带锈处理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20100A (zh) * 2014-05-29 2014-09-0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模拟哈氏合金在溴胶环境下腐蚀的试验方法
CN104988519A (zh) * 2015-07-30 2015-10-21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酸洗缓蚀剂和用该酸洗缓蚀剂进行酸洗的方法
CN105181566A (zh) * 2015-09-02 2015-12-23 陕西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 工业锅炉蒸汽冷凝水系统专用缓蚀剂性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6757069A (zh) * 2016-11-26 2017-05-31 耿亚琼 一种浸渍法除锈剂配方及除锈方法
CN107937918A (zh) * 2017-11-18 2018-04-20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防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对酸轧中间库冷硬钢卷的防锈应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5411A (zh) * 2011-10-17 2012-05-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连续蒸馏工业装置的设备腐蚀试验装置
CN103510097A (zh) * 2012-06-26 2014-01-15 杭州冠洁工业清洗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凝汽器低腐蚀高净度化学清洗方法
CN103808620A (zh) * 2012-11-13 2014-05-21 谭勇 除垢剂腐蚀性能的测定方法
CN103911607A (zh) * 2014-03-21 2014-07-09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低酸度高耐蚀带锈处理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20100A (zh) * 2014-05-29 2014-09-0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模拟哈氏合金在溴胶环境下腐蚀的试验方法
CN104988519A (zh) * 2015-07-30 2015-10-21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酸洗缓蚀剂和用该酸洗缓蚀剂进行酸洗的方法
CN105181566A (zh) * 2015-09-02 2015-12-23 陕西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 工业锅炉蒸汽冷凝水系统专用缓蚀剂性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6757069A (zh) * 2016-11-26 2017-05-31 耿亚琼 一种浸渍法除锈剂配方及除锈方法
CN107937918A (zh) * 2017-11-18 2018-04-20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防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对酸轧中间库冷硬钢卷的防锈应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22904A (zh) * 2019-12-30 2020-06-23 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酸洗过程的优化方法
CN111322904B (zh) * 2019-12-30 2021-12-31 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酸洗过程的优化方法
CN111595719A (zh) * 2020-05-27 2020-08-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蒸馏塔顶气相缓蚀剂的评价装置及缓蚀性能评价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alker Benzotriazole as a corrosion inhibitor for immersed copper
CN110530785A (zh) 一种气液双相缓蚀能力的测试方法
JP4867303B2 (ja) 金属材の耐食性評価方法と金属材、並びに金属材の腐食促進試験装置
CN104911577B (zh) 一种铝合金无铬碱性钝化液及铝合金钝化方法
Qian et al. The influence of chromium content on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weathering steels
CN104122195B (zh) 一种检测镀锡钢板表面钝化膜耐蚀性的检测液
Ikechukwu et al. Studies on corrosion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 steel exposed to Na2CO3, Na2SO4 and NaCl solution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CN104819930A (zh) 金属表面防护层腐蚀试验方法
CN110095401A (zh) 模拟货车车体用钢在煤炭浸出液介质中的腐蚀试验方法
JP5315869B2 (ja) 金属材料の耐食性評価方法、金属材料及び金属材料の腐食促進試験装置
JP2007139483A (ja) 金属材の耐食性評価方法と金属材、並びに金属材の腐食促進試験装置
CN105839118A (zh) 一种除去钢铁失效断口表面覆盖物的方法
JP5035450B2 (ja) 家電製品用金属材の耐食性評価方法
CN206489052U (zh) 造纸机腐蚀监测系统
CN102489439A (zh) 一种超疏水铜片的制备方法
CN105521973A (zh) 激光器冷却箱的洁净方法及其洁净度的检测方法
JP2009069143A (ja) 金属材料の耐候性評価方法、金属材料及び金属材料の腐食促進試験装置
CN104020100B (zh) 一种模拟哈氏合金在溴胶环境下腐蚀的试验方法
CN207832641U (zh) 一种用于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的装置
CN111141671B (zh) 一种复合钢筋覆层与芯材的电偶腐蚀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9509400A (zh) 一种户外大气环境用长寿命二维码标签的制备方法
JP4218280B2 (ja) 家電用鋼板および家電向電気電子部品用鋼板の耐食性評価方法
Nasrazadani et al. Development of a New Accelerated Corrosion Test for All-Aluminum Microchannel and Tube and Fin Heat Exchangers—Part II: Chamber Study.
CN207123475U (zh) 一种氧化皮溶解对基体金属材料的模拟试验装置
CN115433945B (zh) 一种用于燃煤锅炉化学清洗的四元复合缓蚀剂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